网络传播的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8:25

网络传播的定义篇1

关键词:网络恐怖主义;网络恐怖信息;传播;规制

巴黎暴恐袭击后,“伊斯兰国”的黑客攻击了数以千计的法国网站,将网站篡改成极端主义内容,传达恐怖主义信息,引起社会重大恐慌。随着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破坏力惊人的网络恐怖主义正在成为世界的新威胁。恐怖主义已进入新媒体时代,极端组织开拓了“网络圣战”的新阵地。网络恐怖主义是恐怖主义向信息技术领域扩张的产物,借助网络,恐怖分子不仅将信息技术用作武器来进行破坏或扰乱,而且还利用信息技术在网上招兵买马,并通过网络来实现管理、知会和联络。为此,防范网络恐怖主义传播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恐怖主义与网络恐怖信息

(一)网络恐怖主义

网络恐怖主义作为一个概念是在1997年由美国情报与安全研究员柏利科林首次提出,并解释其为网络与恐怖主义的产物。随后的一二十年,有学者陆续对这一概念进行细化,但至今未形成统一的意见,国际上也众说纷纭。目前对网络恐怖主义概念的阐释可以大体上分为两类,即狭义说与广义说。狭义说可归类于目标型网络恐怖主义,即对特定计算机系统、网络设施等目标,如政府网站进行网络袭击,造成实际的损害,引起实然的恐慌。这一类概念是对网络恐怖主义的早期、传统定义,广义说属于工具型网络恐怖主义,广义说在传统的网络袭击基礎上,认为其包括“恐怖组织或个人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实现他们的目标,包括使用信息技术来组织和执行攻击互联网、计算机系统和电信基础设施,或利用互联网交换信息或制造电子威胁”,很明显,网络恐怖信息属于工具型网络恐怖主义的手段方法。工具型网络恐怖主义,也是目前网络恐怖主义的主流。本文支持广义说的网络恐怖主义概念。

(二)网络恐怖信息

网络恐怖信息是网络恐怖主义的衍生概念,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照广义说网络恐怖主义的概念,网络恐怖信息根据受体至少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针对袭击目标,目的是造成恐慌,为其实现特定的政治目的做要挟资本;其二是针对潜在发展目标和合作对象,目的是宣传恐怖主义,拉拢组织成员。所以笔者认为,网络恐怖信息是恐怖组织或个人通过网络的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载体传播的,有造成群体恐慌、公共安全危险的,或具有诱导、迷惑、洗脑性倾向的信息。

网络恐怖信息的目的主要有两类,一是宣扬恐怖主义,利用网站、网络软件实施煽动、招募、筹资、策划、培训等恐怖活动。二是作为网络恐怖主义的袭击手段,旨在制造恐慌,使社会运作发展机制产生严重危机。两者都对网络恐怖信息传播的表现形式和其对恐怖组织或个人实施恐怖活动起到帮助作用,究其本质,正是由于网络所具有的某些特征,诸如传播成本低、破坏性大、影响广泛,才使得网络恐怖信息的传播如此猖獗,甚至逐渐成为恐怖组织或个人实施恐怖活动的又一重要战场。

二、网络恐怖信息传播在我国的现状

(一)传播主体

除了前述内容提到的传播主体具有一般性,不再只可能由恐怖组织或“独狼”进行传播,还有学者指出,我国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呈现年轻化。笔者认为,这确实是网络恐怖主义活动客观存在的现象,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主体特征,仍需从对网络恐怖主义的定义来分类分析,就目标型网络恐怖主义来看,对特定目标的网络袭击确实需要一定的电脑专业技术,但单纯地对恐怖主义进行宣扬,一般主体都可以实现。从这一点再深入,能够发现传播主体的另一个趋势是黑客恐怖化趋势,国外资料表明,高水平的网络攻击多数来自有恐怖主义思想的黑客。人们在迈向信息社会的进程中,一些人在享受人类科技成果的同时,精神世界的改造却相对滞后,淡化了道德观念,导致人格空虚,一些计算机黑客道德缺失,其心理泛滥为仇恨、冷酷、狂热的恐怖心理,二为恐怖分子、恐怖组织所利用、雇佣或自甘堕落为反科技进步、反人类社会的网络恐怖事件的制造者。

(二)传播路径

境外有种子,境内有土壤,网上有市场。恐怖信息的重要传播路径就是网络。新疆警察学院李娟教授在一场名为《新疆——一场别样的反恐战争》的讲座中曾分析了网络在新疆“七五”事件中的作用,正是通过网络传播、刺激,原本一起普通刑事事件演化成人们喧嚷着要进行民族灭绝,以及当时一些混杂的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人员死亡案件图片,原本与该事件毫无关系,却在“七五”事件中起到了严重的思想发动的作用,以致最后事情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局面,这就是网络恐怖信息对恐怖活动的发动作用。

(三)传播内容

据统计,2011年到2014年,以“东伊运”为首的暴力恐怖组织在互联网上共了暴恐音视频282部,每年次数呈几何数量增加,一些极端分子通过翻墙软件登录国外反华网站,下载反动书籍和制暴视频,通过QQ、微信、talkbax、微博、百度云盘等网路工具宣扬宗教极端思想……恐怖主义信息的传播内容其背后多具有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和目的。在我国,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东突厥斯坦解放组织、世界维吾尔青年代表大会、东突厥斯坦新闻信息中心是官方认定的恐怖组织,他们的主张,集中表现为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诉求。有学者研究了国内和国际50种对恐怖主义的定义后发现,“散布恐惧心理”的要素在恐怖行为中占54%。与在特定场所对特定对象实施袭击相比,网络恐怖信息的传播活动的确实施成本更小而影响更大,更加容易造成社会恐慌,恐怖活动组织或个人所要实现的政治目的也更能凸显。

(四)传播影响

在2013年和2014年,新疆公安机关集中侦破暴恐案件中:传播涉稳谣言256人;传播宗教极端思想139人;犯罪分子全部收听观看过暴恐视频,通过视频学习制作爆炸物方法。对恐怖组织来说,它吸引了很多潜在恐怖组织成员,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宣扬恐怖主义,利用网站、网络软件实施煽动、招募、筹资、策划、培训等恐怖活动的作用。对传播受体来说,恐慌是必然产生的社会结果。2015年11月13日巴黎恐怖袭击案件中,伊斯兰国在网络上叫嚣“伦敦将是下一个目标,罗马与华盛顿将在劫难逃”,这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恐慌。

三、对我国网络恐怖信息传播的规制的建议

(一)加强反网络恐怖理论研究,建立完整反恐理论体系

《反恐怖主义法》第一章具体规定了我国反恐行动总体的指导原则和方针,相应的,网络恐怖主义的治理也是如此。在此思路下,我们要对传播网络恐怖信息的主体在有效防范的基础上,对其予以严厉打击。一方面,对在网络上传播恐怖信息的人员、组织要予以严惩;另一方面,惩治和防范工作是可以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通过采取有效安全防范措施,可以及时发现网络恐怖信息,将恐怖分子或组织的人员的阴谋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严厉打击恐怖组织和人员,又可以有效打击其嚣张气焰,预防和减少此类传播。

(二)建立健全政軍民联合反网络恐怖机制,将网络恐怖信息传播消灭在萌芽状态

1.多管齐下,联合治理

(1)治理主体上,多主体联合防控。体现在《反恐怖主义法》第三章“安全防范”与《网络安全法》的法律规定中,各政府机关(如国家网信部门、国家反恐怖主义情报中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都负有一定的监测、核查、处理义务,同时依靠群众,建立基层情报信息工作力量。并要注意严格把控重点地区的网络管理,尤是边防地区。

(2)治理技术上,严格检测和把控。避免网络恐怖信息引诱无知群众、制造社会恐慌,从源头上掐掉它的产生很难,这就要求我们依赖现代科技技术,建立监测和预警网络机制,禁止该类信息的传播。

2.做好舆论引导与宣传教育工作

(1)恐怖信息的传播会引起重大的社会恐慌,需要对公众进行一定的安抚,在这其中,社会媒体像一把双刃剑,我们必须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媒体对反恐怖的消极作用体现在,第一,渲染恐怖活动造成的破坏效应,在社会受众中制造恐怖气氛,引起公众的焦虑不安;第二,直接介入恐怖事件处理过程,泄露相关秘密和消息,干扰政府与执法部门处理事件,导致恐怖活动升级、甚至出现不必要的伤亡;第三,奉行“双重”价值标准,以意识形态和利益划线,鼓励其他阵营的反政府恐怖活动,助长了当代世界的恐怖主义气焰。媒体对网络恐怖信息传播阻断的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传媒的大量负面报道和评论可以令恐怖主义丧失民众基础,难以得到或者失去社会力量的支持;第二,加强对传播恐怖信息的人员、组织的报道,达到“以儆效尤”的预防作用。

(2)对公众进行反网络恐怖宣传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要发动网络反恐信息传播的社会力量,其一是减轻网络恐怖信息传播后心理恐惧效应的重要手段,其二是降低恐怖危害后果的重要措施,其三是提高整体反恐水平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对公众的网络反恐宣传教育仍比较薄弱,针对网络恐怖信息传播受体不特定的特点,反恐宣传教育要多管齐下,学校反恐教育,公民日常反恐应急培训等都值得实施。

(三)汲取国外教训经验,强化国际合作

网络具有全球性、无国界性,网络恐怖主义的传播也是如此,没有哪一个国家、地区能够说自己可以置身事外,对于网络恐怖主义的治理问题,必须加强国际合作。第一可以参与或主导相关国际公约的制定,交流共享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的情报信息,追踪国际恐怖信息传播的源头,有力打击恐怖信息对我国与世界上的危害;第二,重视区域防恐合作,我国幅员辽阔,边境线绵长,与十几个国家接壤,从历次恐怖案件和我国国情来看,边缘化地区极易滋生错误思想和意识形态,在严格管理边境地区的同时,必须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合作,通过成立反恐合作机制、奖励区域性网络治理体系,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四、结语

网络传播的定义篇2

收稿日期:2014-02-1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12XKS01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郑洁,女,博士后,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侯玲玲,女,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1]。当前,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精髓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使其内化为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念,外化为社会大众的自觉行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通过有效的传播,方能发挥其引领社会思潮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作用。结合当前实际,我们认为利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一、一元与多样相结合原则

一元与多样相结合原则是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原则。这一原则对确立网络媒体传播的内容体系有两大要求: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即坚持一元思想指导,也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播的内容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绝不能将其他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混淆进来。二是既要丰富和发展传播内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性;又要创新和改革传播模式,提高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

(一)坚持一元思想指导。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坚持一元思想指导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2]。将马克思主义贯穿于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重要的是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以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媒体上的指导地位。坚持一元思想指导,既要求网络媒体的传播内容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也要求网络媒体的传播实践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既要注重在传播思想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要注重在传播实践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总起来讲,就是网络媒体的创建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网络媒体的运作过程必须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在网络媒体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应将马克思主义和我国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结合起来,既要传承以前传播过程中的优良传统,又要不断吸收新的传播方式,实现网络媒体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二)坚持多样方式发展。坚持多样方式发展是指我们既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又要不断完善网络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活力,更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是伴随着人们的实践认识活动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如果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在坚持一元思想指导的同时,还必须坚持多样方式发展。坚持多样方式发展要求融合多样传播方式,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有效性。改革开放之后,人们追求变革的热情日益高涨,单一灌输式的传播理念正受到其他传播方式的冲击而失去其传播效用。当前,通过吸收各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创新网络传播模式,如建立论坛、聊天室、开放博客、微博、微信等各种新颖的传播形式,将其融入到灌输传播模式当中,使人们在休闲娱乐活动中逐渐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成内化过程。同时,又通过网络传播将内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传播出去,完成外化的过程,从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率。

(三)一元与多样协调并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坚持多样方式发展,为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生存的活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提供重要保障。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提高网络媒体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运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领网络阵地,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巩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融合多样发展方式,创新网络媒体传播模式是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必须不断创新网络媒体的传播模式,做到在坚持中有发展,在发展时必坚持。只有改革创新才能不断提高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率,使其内化指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外化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动,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道德观念和理想信念,增强中华民族自身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建设与管理并重原则

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是指在建设网络媒体的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将网络媒体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媒体传播的实效性。加强网络媒体的建设和管理,要做到以“建设为主、管理为重”,坚持全面建设网络媒体,重视管理机制的完善,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

(一)坚持全面建设构建体系。加强网络媒体的全面建设,让其更好地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既要注重运用网络平台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又要注重专业队伍建设。首先,网络平台建设为网络媒体提供技术支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创新传播方式和加强网络平台建设。通过网络,以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网络平台建设的关键。要不断创新网络平台传播方式,力求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最终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广大人民群众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其次,专业队伍建设为网络媒体提供生力军。加强专业队伍建设,能为网络媒体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使网络媒体有了坚强的人力后盾。网络媒体专业队伍的培养既要注重专业人才的技术培养,也要注重专业人才的思想培养。为了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业队伍应该确立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目标,一心一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服务。拥有了扎实的专业技术和较高的政治素质,网络媒体专业队伍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重视全面管理完善体系。网络媒体要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实效作用,突出网络媒体在网络传播中的主导地位,就必须加强对网络媒体的制度化管理,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并使其不断促进管理工作的发展。网络媒体的管理主要是指对网络媒体传播内容的管理、对网络媒体专业队伍的管理以及对网络媒体制度建设的管理三个方面。首先,紧抓内容管理,坚定网络媒体传播的正确方向,这就要求网络媒体传播的内容应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其次,注重队伍管理,提升网络媒体整体实力。注重网络媒体专业队伍的管理,就是要让网络媒体自身建立一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共同利益转变的思想信念,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再次,重视制度建设,完善网络媒体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建设是网络媒体管理体系正常运转的有力保障,一方面为网络媒体的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管理依据,方便管理者对网络媒体有效监管;另一方面管理制度保障了网络媒体的自主权力,保障了网络媒体的活力,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上的有效传播。

(三)建设与管理协同发展。重视网络媒体的建设和管理就是要让先进的思想占领网络阵地,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中形成一股引领力量。网络媒体的建设既要注重媒体专业团队的建设,又要注重网络媒体基础物质的建设;既要注重网络媒体的硬件建设,更要注重网络媒体的软件建设。通过对网络平台、专业团队等软硬件的建设,网络媒体拥有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技术精湛的专业团队,在网络上占有了主动权。然而,再精锐的队伍,再先进的设备,缺乏妥善的管理,也会失去原有的功效。网络媒体发展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关键在于对网络媒体的合理管理。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拥有健全的管理体系,网络媒体在专业队伍建设上,在日常工作中就会有保障。建设推动管理的改革,管理促进建设的发展,建设与管理协同发展,不断推进网络媒体的发展和完善,巩固网络媒体在传播中的主导力量,促进网络媒体更有效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使用与发展兼顾原则

坚持使用与发展兼顾原则,是指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网络媒体的正确使用,又要注重网络媒体的自身发展,使网络媒体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的需要。

(一)重视长效使用。运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又满足在新形势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首先,掌握规律合理使用。网络媒体的使用是将网络媒体的传播形式运用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中去,并且掌握网络媒体的传播规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是为了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转化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其次,明确目的正确使用。只有网络媒体明确自身的责任和目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及发展,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的胜利。明确网络媒体的工作目的,正确使用网络媒体,可以进一步提升网络媒体在网络传播中的影响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网络媒体的传播效率。再次,结合现实长效使用。网络的兴起,加剧了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我国现实国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有机统一起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从而形成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二)坚持发展为重。在现实中,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周围环境也充满着巨大的变数。网络媒体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不断适应周围各种因素的变化,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实践。首先,推动理论发展,完善体系建设。推动理论发展,完善体系建设,是指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吸收先进思想和价值观理念,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完善网络媒体传播体系的构建。其次,实现形式创新,开拓传播视野。不断创新网络媒体的传播形式,开拓其传播视野,以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这可以通过开设博客、论坛、微博、微信等传播交流平台,吸引更多的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参与到信息的传播环节中,以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再次,重视经验总结,提升传播实力。网络媒体要生存,就必须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而实践的经验总结正是实现这种提升的重要途径。吸收好的经验,弥补传播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网络媒体的传播理论,使之更好地指导网络媒体在新的环境下的传播实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三)使用与发展和谐共进。网络媒体的出现和使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人们在接受已有价值观念的同时,又可以参与到传播的实践中。人们通过自身在网络上的传播实践,进一步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力和凝聚力。在使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能否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能否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同时能否满足自身存在的现实压力,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程度。要发挥网络媒体在传播中的作用,就必须注重网络媒体的发展。发展网络媒体,提升网络媒体的整体实力,有利于网络媒体自身的生存,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使用为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发展推动实践的开展。没有发展的使用,网络媒体就会在社会的浪潮中迷失方向,被社会所淘汰。没有使用的发展,缺少实践的经验,网络媒体就如无根之树,同样会消失在历史的浪潮中。在使用中总结,在总结中发展,在发展中使用。只有遵循这个客观规律,网络媒体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提升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实力。

四、引导与过滤并举原则

引导与过滤并举原则,是指网络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对其他意识形态、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主要通过“引导为主、过滤为辅”,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其他价值观念发展的态势。

(一)引导为主,增强主导作用。网络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其他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因为传统封堵式的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世界发展的趋势,只有通过对其他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有效引导,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保证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首先,坚持引导内容,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历史教训表明,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随着网络的普及在不断加强。在意识形态互相冲突的情况下,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发展,从而在舆论上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优势,在社会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地位。其次,坚持引导培养,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地位。引导教育方式是在社会成员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引导要更注重让社会成员自主地接受社会所传播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让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充分体会到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的内涵之所在,并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内化为人自身的行为规范,又将内化的思想外化为社会行为,在社会成员中发挥示范作用,通过示范提高引导教育的作用。再次,坚持引导发展,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重视引导发展,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发展,吸收其先进内容,不断充实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网络媒体在网络上拥有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所无法比拟的舆论主导权。人们在网络上更愿意相信由网络媒体或通过网络媒体信息平台所的相关信息。这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网络媒体引导社会思潮的重要因素。

(二)过滤为辅,巩固引导地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强行阻碍社会思潮的兴起和发展,不仅影响社会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丰富和发展,甚至还将动摇社会发展的基石。因此,面对反马克思主义,诋毁社会主义或者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造成极端负面影响的错误思潮时,必须果断地将其过滤掉,尽可能减少和削弱这些思潮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首先,严守传播源头,坚定传播的正确方向。网络媒体严守“源头关”,将极端思想在其萌芽前就过滤掉,是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具体表现。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只有在源头上把握住了方向,在传播过程中才不会出现偏差。其次,严控传播过程,保障传播的先进性。在当前的信息网络时代,西方国家试图利用网络传播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等思想,从而动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撼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基石。为此我们必须严控传播过程,将这些极端思想过滤掉,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再次,严管网络平台,提升传播的有效性。网络平台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上自由表达言论的主要阵地。由于人们个体差异的存在和社会因素的变化,导致人们在接受网络信息时很难甄别其中的优劣。因此,我们在注重对网络平台的严格管理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信息传播过程的监控,用马克思主义引导社会思潮的发展,在网络上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

网络传播的定义篇3

[论文摘要]: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它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一种新型信息传播载体,网络传播信息更加自由,便捷,快速,成本也更为低廉,从当前网络信息传播的现状展开分析,对网络传播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探讨。

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网络信息传播手段的诞生,打破了以往信息传播媒介易受时间和空间制约的局限性,网络信息传播以一种超常的魅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对网络信息传播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一、网络传播

了解网络传播之前,我们需要对传播进行科学的定义。郭庆光教授在《传播学教程》一书中对传播的定义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网络传播就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为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它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做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根据笔者的研究和和总结,我们倾向于这样定义网络传播: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具有三个基本的特点:①全球性,网络传播的全球性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而不断发展的。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低廉的网络运行成本为网络传播的全球性提供了软硬件保障;网络操作的简便化和大量网民的存在又为网络信息浏览提供了人才支持;②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传播相对于其它媒介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网络传播的互动性更强,信息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实时的、畅通的交流。③超文本链接方式。这是网络传播的独有特征,网络上的信息传播是以网络地址的形式存在,进行信息传播和接受就是反复切换不同的超文本链接。网络信息传播实现了信息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实现了传播手段的创新。

二、网络信息传播现状分析

网络自诞生以来便被迅速地运用于信息传播,网络传播媒介的诞生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媒介,当前网络传播媒介体现出以下的一些特征:

(一)网络传播的优势分析

网络媒介相对于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而言,其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即时性(网上进行信息不需要烦琐的制作程序,简单、运行快速,从而保证了信息的即时性)、便捷性(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不需要掌握高深的技术,不需要特定的空间和时间,只需要一台运行正常的电脑和联通的网线)、低成本性(网络传播的低成本性是由于其对设备、技术的要求简单)、高参与性(网络传播的高参与性是与便捷性、低成本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互动性(高互动性是网络传播的一大特征,网络传播转变了信息接受主体的被动地位,使其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信息获取者,可以在网络的信息库里任意索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网络传播媒介的这些优势使得网络媒介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社会主流媒介并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二)网络传播的不足分析

事物总是辨证的,网络传播也不例外。网络传播在体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加以克服。

1.加强信息管理,营造和谐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

网络传播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而言具有便捷性、即时性、低成本性、高参与性和高互动性的特征,这同时会导致网络传播监管的复杂性。事实上,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能实现的网络传播目前日益表现出其监管的难度。当前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如诈骗信息等等)、违法信息(如黄、赌、毒信息和其他法律、法规进行的信息等)这些信息的存在一方面破坏了和谐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给网络用户造成了不便,另一方面,对信息接受着传递不良信息,危害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严厉打击网上黄赌毒信息就是网络监管难的反映。因而必须加强对网络传播的监管力度,加快制订网络信息传播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关监管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严厉打击不良网上信息传播行为。

2.加强网络技术安全保护研究,提高网络信息传播的安全性

安全性是进行信息传播的重要要求。当前由于大量黑客、计算机病毒等的存在网络信息传递的安全性不强。信息者的信息可能会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丢失,甚至被篡改,从而难以实现信息的初始目的;源信息和保存下来的信息储存在电脑中也可能会由于木马、病毒、黑客的攻击而造成损坏无法使用。因而必须加强电脑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提高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在网络安全保障中的性能。

网络媒体目前由于其良好的应用优势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其存在的不足,我们相信将会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完善而被克服。

参考文献:

[1]毕耕著,《网络传播学新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2]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网络传播》,网络传播杂志社2004年.

[3]程洁,张健著,《网络传播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

[4]王军编著,《网络传播法律问题研究》,群众出版社2006年.

网络传播的定义篇4

关键词: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协调

2011年3月15日,由国内50位作家联合发出《3?15中国作家声讨百度书》称百度文库侵犯了声明中作家的所有作品,如果百度不停止侵权的行为,这些作家则采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这类事件涉及的问题引人深思。鉴于我国目前发行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交叉并存,且不同法律文件对其规定各异的现状,根据国外成熟的立法模式,提出以下两种协调方案:

一、借鉴美国模式、将发行权扩大解释完全涵盖信息网络传播权

在美国《版权法》中,发行权是指“以销售或其它转让所有权的方式,或者以出租、租赁或出借的方式向公众发行版权作品的复制品(或录音制品)的权利。1995年美国信息基础设施专门工作组下属的知识产权工作组公布了《知识产权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报告(又称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根据版权法第106条第(3)款的规定,发行权应解释为:包括传输,此种传输是指发行作品的复制品(例如向计算机的内存发行),无论是从逻辑上还是从法律上来看,传输都是发行的一种方式。白皮书建议修改著作权法,明确承认作品的复制件可以通过传输向社会公众发行,而该传输行使了著作权人的排他性权利,并将美国著作权法第1条第(3)款“发行权”作如下修改:“著作权所有者享有通过出售或所有权转移的其他方式,或者通过出租,或出借或者通过网络传输向公众发行有著作权作品的复制件或录音制品”。

其实,美国版权法规定的发行权与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发行权所控制的“发行”行为在构成要件上都是由“向公众提供作品复制件(或原件)”和“须以所有权转移形式进行”,因此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发行权可适用于网络环境。因为从网络传播行为的自身功能和结果看,网络传播行为与发行行为极相似。著作权人自己实行或者授权他人实行发行行为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传播行为将自己的作品提供给大众,使作品进入流通领域而获取报酬。在进入网络时代后,人们获取作品的手段变得多元化,而作者发行作品的手段也变得不再单一,通过网络传播销售自己的作品而获取报酬也变为一种可能,这与实物销售的功能是相同的。另外,从结果上看,通过传统的发行行为,大众得到的是作品的纸质复制件,而通过网络传输行为,大众得到的是一份数字环境下作品的复制件,因此,通过网络传播作品和通过传统形式传播作品没有什么区别,最终结果都是使公众得到作品,既然结果相同,传播的过程也相似,用发行权控制网络传播行为应是可以被接受的。

根据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的规定,发行权控制所有以转移所有权方式提供作品原件或复制件的行为,该定义的外延本身已可以涵盖网络传播行为。因此,协调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发行权的第一种思路可采用美国的立法模式,即保持我国著作权法对发行权的现有定义,使其可以控制包括网络传播行为在内的所有向公众提供作品复制件或原件的行为,但同时应删除信息网络传播权。在这一思路下,两个刑法《司法解释》和《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将网络传播行为定性为“发行”行为符合发行权的定义,无需修改。

二、借鉴欧盟模式、限制发行权的客体、使之与信息网络传播权并存

纵观各国的知识产权立法,只有美国承认发行权控制网络传播行为的地位,目前大部分地区立法基本都只将移转作品原件和复制件所有权的行为视为发行行为。如英国《版权法》规定:发行系指将先前未投放流通领域的复制件投入流通领域;澳大利亚《版权法修正案(数字议程)》的立法报告中也指出:新的“向公众传播权”并不适用于以有形载体形式进行的“发行”,如对书籍纸质复制件的“发行”;我国台湾地区也规定:发行指权利人散布能满足公众合理需要之重制物,而散布又被定义为不问有偿或无偿,将著作之原件或重制物提供公众交易或流通。可见,立法都倾向于把网络传播行为排除于发行权的控制而希望另设一项专有权利对其进行控制。

为了履行《版权条约》中规定的义务,欧盟在《协调信息社会中版权和相关权指令》(简称《欧盟版权指令》)中也规定了发行权和向公众传播权。其中向公众传播权的定义为“作者享有授权或禁止任何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专有权,包括将其作品向公众提供,使公众中的成员在其个人选择的时间和地点可以获得这些作品。”发行权的定义为“作者享有授权或禁止通过任何销售或其它方式向公众提供其作品原件和复制件的专有权。”对于发行权中“复制件”的含义,《欧盟版权指令》在其序言中也进行了专门的限定:一方面发行权控制对以有形物体承载的作品复制件的传播;另一方面,发行权穷竭原则不适用于作品的网上传播。这些都表明,《欧盟版权指令》中规定的发行权不适用于作品的网上传播,而只适用于对作品有形复制件的传播。欧盟虽然同时规定了发行权和向公众传播权,并且其发行权的定义与《版权条约》和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发行权定义基本相同,但由于其采取了与《版权条约》相同的做法,明确将发行权的客体限定于作品的“有形复制件”,从而也避免了权利冲突问题的产生。

由于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已经在发行权之外设置了信息网络传播权,所以可以借鉴《版权条约》和《欧盟版权指令》的做法,将发行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之间的界线划清,使相互独立。即要对发行权的适用客体做出明文限定,把发行权的客体仅控制在对作品“有形复制件(或原件)”的提供上。这样就在发行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之间划出了一条清晰的界线,使得发行权用于控制所有对固定于有形载体上作品原件或者复制件所有权的提供,而信息网络传播权仅用于网络环境下对作品的传播,这也是目前绝大多数国家的做法。在这一思路下,由于网络传播权行为已经被明确排除于发行权的控制范围之外,因此将网络传播行为定性为“发行”行为的两个刑法《司法解释》和《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也应做出相应的修正。

科技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日益数字化,传统意义的发行权在网络时代受到了新挑战,目前我国现行法中关于发行权的规定与信息网络传播权存在交叉与冲突,我们应该借鉴国外成熟立法中的规定,结合我国的实际,尽快理清二者的关系,及时对我国关于发行权的规定进行修改和补充。

注释:

[1]米哈依?菲彻尔:《版权法与因特网(上)》(郭寿康、万勇、相靖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8页

[2]王迁:《论网络环境中发行权的适用》,载《知识产权》2001年第4期

[3]王迁:《论著作权法中“发行”行为的界定―――兼评“全球首宗Bt刑事犯罪案”》,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刘春田.知识产权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网络传播的定义篇5

挑战:网络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冲击

网络媒体打破传统新闻传播格局的同时,对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方式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我们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网络传播力量的不均衡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冲击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①东欧各国剧变,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东欧各国逐步放弃了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主导权,以致最终在全球意识形态的竞争中败下阵来。相对而言,美国政党能够在当时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就是美国能够始终保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一致性,诚如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坦言:“美利坚是一个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民族,只是作为个人,他们通常不注意他们的意识性格特征,因为他们都赞同同样的意识形态,其一致程度令人吃惊。”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个社会处于支配地位的思想取决于社会形态的性质和处于统治地位的所有制关系。由于我们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这就决定了我们同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上的斗争和较量是不可调和的,同时这种斗争和较量也是长期的、复杂的,甚至是尖锐的。

网络媒体作为当今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网络传播力量发展的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了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影响。西方国家凭借其在媒体技术、资本等方面的绝对优势,以及在国际互联网上的主导地位,竭力传播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扩张。

2.网络舆论多元的信息空间,加速了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兴起,冲击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地位

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曾预言:现行的点对面的大众传播体制将会被一种新的点对点的传播体制所取代,信息时代的一个趋势是更多地注重点对点而不是点对面的传播,将是个人越来越多地使用媒介而不是为媒介所利用。他的预言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正在逐渐变成现实。网络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格局,对新闻传播的社会分工和传播特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舆论一律”的信息空间,凭借“信息完全开放”和“信息获取快捷便利”的特点,提供了舆论多元的信息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打破了国家对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垄断封锁和控制性筛选。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日趋多元,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多样,反映到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领域,是各种思潮并起和交锋,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引导和舆论控制能力,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带来了一定困难,影响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契机:网络时代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机遇

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有挑战必然有机遇。我们要善于抓住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契机,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营造的开放自由的舆论环境,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进入网络舆论阵地,改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方式和手段,克服过去相对公式化、概念化、说教化的宣传方式,进一步扩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引导和整合作用。

1.网络传播的交互性搭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受众沟通的桥梁,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化

媒体“无所不及、无所不在、无所不知。自由报刊是观念的世界,它不断地从现实世界中涌出,又作为越来越丰富的精神唤起新的生机,流回现实世界”。③要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和观念真正为人民群众接受并且内化为处事规则和行为习惯,就要依靠媒体广泛的传播,通过媒体在理论和群众之间建立良性畅通的沟通机制和交流机制。“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历史学家认为,前苏联的解体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意识形态的宣传鼓动和它所面对的现实之间存在着鸿沟。

网络时代是追求个性的时代,作为一个以实现“非歧视性的互联互通”为原则的应用程序的操作平台,网民不仅能够在网络上浏览信息,还能够针对各种问题发表意见,通过网络进行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快捷传播,从而形成相对一致的信念和态度。这种交互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媒体单向的灌输式的传播方式,加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构建了相对平等的对话关系,拉近了受众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距离,促进了受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2.网络传播的即时性提高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受众沟通的时效性,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化

网络媒体相比传统媒体而言,在即时性方面占尽优势,快捷的信息传递速度,使某地发生的事情瞬间就传遍世界各地。一旦有重大事件发生,受众总是能够在网络上第一时间获得新闻信息,从而大大缩短信息传播的时空距离。在网络传播环境中,受众不仅仅可以快捷便利地获悉别人的意见和评论,还可以针对感兴趣的问题即时发表看法。网络传播的即时性有助于我们“全时”掌握舆论态势,根据舆论态势及时疏导人民群众的情绪,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思想反应,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时效性。同时,网络传播的即时性也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应对舆论危机,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例如2011年北京王府井的“茉莉花闹剧”,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居然出现在“2・20”事件的现场,并被我国网民用手机等录下了视频。事后,一个叫做“四月青年”的网站及时披露了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在现场的视频和照片。这些照片被海内外媒体广泛转载,洪博培和美国政府只得不断解释和“掩饰”。

对策:网络时代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着力点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这个世界。”意识形态虽无形,但承载和传播的媒体有形,需要通过管理来规范其传播行为,把握正确的方向,切实维护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

1.加强网络力量建设,打破网络传播力量的不均衡

信息时代,传播能力依然是抢占舆论引导先机、争夺话语权、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的关键因素。首先,加强网络媒体自身的建设。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在《中国网络新闻事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一文中提出:“我国应集中力量建立一批重点网站。它们的信息量要大,覆盖面要广,服务功能要强,知名度要高,其中包括以外文为主的网站,为外国访问者寻找我国所有新闻单位的网页提供搜索引擎,给予导航服务,还要为驻外使领馆提供信息资源。要加强对我们新闻域名的自我宣传,扩大我新闻宣传网站的知名度。”其次,进一步推进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深度融合。虽然在互联网上有许多信息丰富、访问量大、知名度高的商业网站、专业网站,但是当有重大新闻事件或者突发新闻事件发生时,人们仍然倾向于传统媒体的网站,这是由于传统媒体长期以来形成的品牌效应,所以要加强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切实提高网络传播能力。第三,加强网络人才队伍建设。网络传播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复合型的人才,也需要更加专业化的人才,我们必须培育多层次的社会化力量和网络“意见领袖”,让他们成为国内互联网治理和国际互联网博弈的强大生力军。

2.培育先进网络文化,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凝结和精神财富的积累,作为意识形态的基础,一定的社会文化形态产生一定的意识形态;一定的意识形态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相适应。先进文化是涵养人民群众的精神沃土。在信息全球化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必然会受到来自全球文化的影响。恰如汤林森在《文化帝国主义》中提到的,全球化的效果势将削弱“所有民族国家的文化向心力,即使经济上的强势国家亦不能幸免于此”。网络媒体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传播人类优秀的精神文化,使互联网真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当然,还要注重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3.完善网络立法,健全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

依法管理是当前互联网管理的国际通行惯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但也并非完全的自由地带。依法治理网络乱象,澄净网络空间,事关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要确保主流意识形态牢牢占领网络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一方面,我国大力推进互联网立法,并且初步建立了互联网法律制度。我国已经制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30多部针对互联网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基本形成了专门立法和其他立法相结合、涵盖不同法律层级、覆盖互联网管理主要领域和主要环节的互联网法律制度。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全球性决定了仅仅某个国家的立法是不能完全解决网络传播国际性问题的,我国在加强网络立法的同时,还要呼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公正公平的互联网秩序,呼吁在全球范围内制定统一的法律框架,共同遵守,联合行动,确保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和安全畅通。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9页

②黄传新等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18页

网络传播的定义篇6

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网络传播权全称为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法条明确规定,无论是以任何形式发表的作品,无论作品是不是利用网络第一次发表,只要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其著作权人均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

网络传播权是一种网络信息的权益,是著作权人通过网络信息的传播获得利益的基础,而对网络信息传播的合理合法的约束正是行使该权力的必要。网络本身就是极端开放和自由的,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是传统媒介所无法比拟的。这特点不仅表现在其超越以往的传播迅捷性,更体现在广博的地域性上。网络时代被称为信息爆炸的黄金时代,一个网络信息的传播就如同一次多米诺骨牌效应,其速度的递增呈现出几何扩散的特性,其辐射地域的增长则表现出扇面铺展的特征。每一台介入此信息的电脑都在有意无意地扮演着增速站和扩散器的角色,这让网络信息的传播变得不可捕捉和遏制。当网络信息的传播发生了侵权后,也就是出现网络版权保护问题的时候,维权者首先便会陷入难以寻找侵权者和难以控制侵权损失的窘境中。即使寻找到了侵权者,也不过是网络上的一个ip地址,一个虚拟身份。真正的侵权者为何人?侵权发生地在何处?这些在现实世界中并不算太难的问题,在网络中,只需要一些简单的网络手段和技术,就完全变成了一个扑朔迷离的难题。而难以控制的侵权损失,则体现在难以控制其传播和是否认定为侵权这两方面。正如之前我们所提到的,每一台电脑都是一个扩散器,每一个电脑的使用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能用一个鼠标轻点的动作,便把维权者苦心维持的权益发送到千家万户,而一个非赢利的、非利益驱使的但将原始侵权信息作二次转发直至n次转发的行为该如何认定?推而广之,网络本就自由开放,网络信息呈现在浏览者面前的多是公开、公用的面孔,浏览者又如何认定这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哪些具有版权的专有性呢?笔者认为对于网络传播权的的保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制订更完备的法律法规条文,明确传播权所有者所应该享有的权利及网络信息合法的传播途径。当一部作品被传播到网络,其版权所有人理应拥有相应的权利,如控制其传播途径的方式的权利,约束其传播范围的权利、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的权利。经济收益的来源,应该是在网络中对该作品进行浏览和访问的网络单元在访问、浏览、阅读、复印、下载该作品的同时,向版权所有人支付的费用。这种费用的成功获得,就应该是版权所有人通过控制作品传播的手段而实现的。

笔者认为,从技术上来说,访问、浏览和阅读的控制可以通过访问站点的注册制、实名制、会员制来实现,相关费用的发生也可以从注册过程中完成,可以说并不存在特别的难点。问题还是在于这之后的传播上。在一个网络单元支付了相关的费用,访问、浏览、阅读了版权人的作品产生的网络信息后,该网络单元无形中就完成了对该网络信息的接收。此时,版权人所获得的收益仅限于该单元。而该网络单元在接收了该信息后,并没有实际获得该信息的使用权和所有权,但它在网络这个缺少约束的环境中,却又矛盾地拥有充分自由地传播该信息的可能和能力。如果该单元将信息作出传播,它就很可能成了该信息进一步的获益人。或许(其实多数的传播者都是)该单元并没有主动获益的意思表示,也没有获得实际收益,但至少,原始版权人可能获得的权利在这一层面上已经被架空了。对于传播的约束,是版权人权利是否能得到保护的重要前提。

而要进行网络作品的传播,首先就要谈到复制。有别于传统的纸张油墨模式,网络作品的复制在传播中是第次出现的。包括了作品上载到网络系统中的复制,也包括该作品在传输过程中由一系列网络服务器或计算机系统所做出的自动的和暂时的复制,还包括访问者在阅读该作品时在自己所使用的计算机中发生的自动的和暂时的复制。显然,传统的复制概念不具有网络传输中的这种种复制的含义,尤其不包括各种形式的自动的和暂时的复制。这也就意味着,传统的版权保护中对复制权的理解在网络中并不适用,这就需要制订更详尽的法律条文和解释,来明确限定网络复制权的性质和许可范围。笔者认为,对于传播过程中的暂时复制,虽然是纯技术上的发生,也不应被排除在“复制”的定义之外,应当在合理和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出适当的限制。其技术上的产生和消灭必须受到相关的监控和监督。对于主动复制,则应视其复制行为的目的具体认定。如复制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个人收藏,则不构成任何问题。但如果复制的目的有对其复制内容再次的可能性,就必须予以禁止。复制者往往以小范围传播或不具赢利性为理由提出抗辩,但由于网络辐射性之大之广,并不是复制者本身可能控制和约束的,尽管复制者本身的意图是小范围内传播或者非赢利传播,但却并不能保证作品被其传播后所导致的失控后果,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堵塞源头的行为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有观点认为,网络中的复制权与发行权是同一的,两种行为在网络中难以单独划分,这种观点是合理的。只有有效控制复制行为,才能保证网络传播权的正常实现。目前有很多网站通过技术手段限制了用户对浏览内容的复制和下载,这只能是权宜之计。技术是可以随时更新的,通过技术的约束是可以被随时突破的,只有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约束、对法律条文进行符合日新月异的网络形势的必要更新和完善,才是长久之计。

有了明确的法律条文为基础,接下来就是要明确相关人的权力义务。所谓的相关人,包括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技术人员、版权所有人、浏览者。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具体身份又要视其在网络操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而作不同的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可分为提供连线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和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前者指仅提供连线、接入等物理基础设施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后者则提供关于具体内容的平台,如论坛、聊天室、博客等。前者在网络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仅提供物理支持,不能也无法对传播的具体内容进行认定和控制,所以不能作为侵权责任方出现,但可以作为维权的辅助方发挥作用。如在侵权行为出现时,通过如断线、断路、停止侵权方对网络的接入等手段,停止侵权行为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在寻找侵权方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技术获取侵权方网络地址、信息等方式进行辅助。当然,以上手段必须是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的。而作为提供具体内容平台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则必须与侵权方一起承担连带责任,既然提供了开放的平台,就必须对保障平台的合理合法性付出义务。网络技术人员的权利义务认定更为复杂一些,因为他们往往有通过物理手段直接干涉实际传播内容的技术方法,很难如同网络服务提供者那样做简单的二元认定。网络技术人员又有正规与非正规之分,正规的技术人员,即是为正规的网络服务公司工作的,以维护正当的网络环境为工作任务的人员,对他们的约束,有法律条文、行业规范及公司规定共同约束;非正规的技术人员,囊括了通常意义中的网络自由技术人士、黑客、红客等概念,其行为表现出更多的自由性和不确定性,构成侵权的可能性也更大,造成危害的可能性也更大。仅以民事法律行为调整其权利义务,力度不足。对于构成重大危害、造成巨大损失的行为,应在刑法范围给予其权利义务更为严厉地约束。而作为传播权拥有者的著作权人,也即是版权所有人,在明确了其通过传播获得利益的同时,也要对著作权人本身合理合法使用其传播权作出更明确的约束,如传播权的授予、传播途径的选择等。有了以上三者权利义务的明确,作为最广泛的浏览者的权利义务约束便简单明了得多。即使如此,浏览者的行为也不能简单地被归纳为合法与不合法,作为网络最经常和最广泛的使用方,为了维护自身的合理网络使用权,浏览者有也应该有协助司法机关进行网络监督的义务,发现非法的侵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应及时向相关监管部门反应、举报。

即使制订了准确的条文,作出了明确的认定,我们也必须看到,传播权的保护并不能仅仅依靠法律条文的约束,还有赖于司法实践中的准确、合理合法的操作方式。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完成对侵权人、侵权行为地的确认,以及对侵权行为的具体认定等,都是需要法律工作者们认真思考的问题。网络时代不同于传统的传播方式,必然也衍生出不同以往的侵权方式。其手段、模式和造成的后果,也往往不同于以往的单一界定,这就又存在着一个法律界限问题和法律适用的问题。证据如何获得?获得的证据又如何认定?

除此以外,我们还必须看到,网络传播权的保护仅仅依靠法律手段是远远不够的,社会群体公信意识的普及和增长也是十分必要的。社会群体公信意识的普及,有赖于对网络传播权合法合理的使用方法的宣传,而意识的增长,则同样依托于法制宣传。对侵犯网络传播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和社会影响,必然引进公众对自我及他人网络传播权的重视。

网络传播的定义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实施;传播;网民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999(2010)03-0096-05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强调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在网络化和全球化进程加快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应重视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网络传播模式,通过网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消解网络信息中各种错误思潮的负面影响,潜移默化地引导网民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现状透视

(一)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模式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度不高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我们通过随机无记名问卷抽查得知,目前存在整个价值体系的研究过于学术化、传播模式和途径比较单一、传播实际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人们对这一体系的知晓率较低,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理解水平和认知度不高。在调查和走访中得到一组数据足以说明这一点: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青年农民99.21%的人不知其具体内容,97.37%的人从没有听说过;城市青年65.75%的人从媒体接触过这个概念,但78.99%的人不知其基本内容是什么,89.18%的人认为这一价值体系与自己的关系不大;高校低年级学生96.7%的人在课堂上接受过这方面的讲解,其中78.6%的人认为讲解无效,没有“入脑、入信、入行”,高校高年级学生95.3%的人没有在课堂上接受相关讲解,但从媒体了解知道这个概念。

对于极富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们对其知晓率不高、认同感不强的现状,值得理论工作者深思。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得出一个结论:这一体系的既有宣传和引导模式没有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其一就是没有合理利用现代最为热衷的网络媒体,占领网络舆情的战略制高点。传统的传播模式基本上局限于学者对理论体系进行的学究式探讨、论证和评鉴,没有触及这一理论体系怎样与社会现实结合的问题;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多元立体式传播渠道和手段,构建起广泛而有效的传播模式,以弥补理论体系远离现实的学术深奥的不足,彰显这一价值体系的平实性和现实指导性;没有通过网络创建起与网民接受心理相适应的语境和话语体系,并充分借助网络舆情的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二)多维立体的网络传播模式有助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性

在网络化和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信息对网民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产生深刻而直接的影响。因而,任何社会政治理论和主流价值观念要得到网民的认同,必须借助网络媒体强大的舆情攻势和传播效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渗透力,使抽象的理论、观念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理性的接受和认可,并使之内存于心,外见于行。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宽带网民的数量、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1296万个)三项指标均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赶上并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受3G业务开展的影响,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也已达到1.55亿人,占网民的46%。CnniC认为,目前中国的网民群体仍以青年为主,其中10-19岁以及20-29岁的网民数量分别占到35.2%和31.5%,是名副其实的网络主力军。从报告的数据来看,网络信息传播和交流互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势,84.3%的网民认为互联网是其最重要的信息渠道。

青年作为网络上最为活跃的群体,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扩张和强力渗透,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已经成为青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致其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都在网络信息的影响下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剧烈嬗变。因为,网络环境以其特有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对当代青年的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冲击和改变着他们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影响着青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且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还严重消解了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力,威胁主流意识形态的存在。因此,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正确地引导青年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传播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网络化浪潮的滚滚而来,网络以快捷、及时、平面、高效等独特优势成为了当今社会舆论传播最具有实效性的载体,并日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作为最佳载体,网络使媒体的覆盖面无限延伸和扩展,网络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为网民提供了更为自由的言论和广阔的交流空间,这使传播信息更容易形成舆论漩涡和舆论高潮,传播更加迅速、快捷,信息传播也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利用网络作为载体,至少可以从三方面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传播。

(一)网络传播的立体性,能够缩减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距离感

现有的主流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观念的传播,主要依赖各级各类会议和课堂教学等灌输形式,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将系统的理论观点、国家意志和思想政治内容进行扁平化的传播。这种传播模式中,传播者的身份往往被宣传机关和部门打上“说教”的烙印,接受者对传播者的身份、能力和个体人格存在认同上的心理定势,对传播内容的接受和理解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继而在宣传者和接受者之间形成巨大的心理距离,使接受者对传播内容产生排斥感。

通过网络媒体,不仅信息传播途径和渠道越来越多元化,而且可以隐匿传播者的身份,缩减身份认同产生的心理距离,使接受者直面科学合理的理论解析,直接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光芒和思想魅力。一方面,网络传播和引导主要取决于接受者的自主选择和自觉吸收,这对于网民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从而使其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大大激发网民的求知欲和创造力,调动其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网络的多媒体性、互动性,不仅增加了社会价值观念引导的感染力、说服力,而且网民以“隐形人”的身份出现在网络之上,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心状况和心得体会可以通过网上交流直接充分地展现出来,并通过网络媒体的信息共享平台自动得到交流和提升。

(二)网络传播的开放性,能够提升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度

网络信息传播是多维度、覆盖范围广、表现形式多样的全新领域。网络媒体以巨量的信息、快捷的传输、强烈的互动和多元的传播方式成为各类信息争相利用的最佳载体,继而成为社会价值观念传播、多元社会意识形态竞技的崭新平台。伴随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运用,网络信息传播不断超越时空限制,其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突破了传统社会价值观念传播模式途径单一、速度慢、范围小等局限性。在网络化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时代要求。教育引导人的价值观念,必须充分尊重人已经完全融入社会和世界的事实,将人置身于丰富而开放的政治舆论和教育信息环境来考虑。在开放性、自由性和交互性的网络传播能够完全满足网民对宣传教育信息的现实需求。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中,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自由性、交互性和开放性,创设起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共同精神基础和价值追求的良好舆情,在网络传播中积极主动地占领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的制高点,以多渠道的方式引导和干预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只有充分尊重和利用网络传播的开放性,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争夺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力抵制各类不良信息的侵蚀和影响,从而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

(三)网络传播的渗透性,能够强化人们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要有效抵制西方国家的网络文化霸权主义和价值观念渗透,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渗透性,积极主动地在反渗透中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一方面,当代青年几乎都是伴随着电视、电脑而成长起来的,具有“电视人”和“网络人”的共同特征,是最容易接受电子传媒的主要群体,对他们进行传播教育具有较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网络信息在逐渐改变传统交往空间,改变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同时,也以其特有的渗透性赋予人们在道德行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精神等方面的深刻变化。网络传播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的内容传播愈发丰富而全面,并且大量的信息以快速传播方式,辅以高度直观和自由选择的特征形象而影响着人们的感官认识和思维体系,以海量的信息快速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激发人们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作为整个文化价值观念的主流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果很好地借助网络传播系统,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广泛性和渗透性,就能极大地增加这一理论体系的吸引力和渗透性,激发人们尤其是青年网民对理论学习、研究和实践的持久热情。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传播模式的构建对策探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世界。”可见,网络传播媒体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信息载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中,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采用最易为网民接受的语言体系、现实事例,以喜闻乐见和通俗易懂的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入脑、入信、入行”,真正为网民所接受和认同。结合现代网络传媒的发展现状,尊重人们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规律,可以有效地构建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传播模式。

(一)整合媒体资源,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传播模式的基本途径

在社会文化观念的传播和引导中,除了占领传统媒体阵地之外,应当充分利用备受青睐的网络媒体,整合各类网络媒体资源,创设和形成良好的网络媒体传播氛围,给价值体系传播以感官的刺激、感性的启示和理性的引导。2008年,总书记在《人民日报》创刊六十周年纪念活动中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网络媒体的自由式和开放式发展,网络媒体各自为政的传播风格和模式,极大地制约了新闻资源、人力资源的共享,限制了媒体对受众需求的合理挖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中,各类网络资源需要整合起来,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既坚守信息传播的基本原则和立场,又充分发挥各大网站信息传播的特色化优势和个性化风格,将科学的理论体系与灵活多样的传播形式有机结合。

1.充分发挥“一”对“多”的单向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优势,加强和改进主流网站和主题网站的宣传方式。单向网络传播模式允许无限多的网民同时进行浏览和学习,可以无限扩展主要信息的时空范围,这类传播模式具有无限的传播和影响范围。单向性网络传播模式中,首先由信息传播工作者分解好内容、确定传播目标后,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形式的学习材料通过web形式(主要表现为网页),在网站上,供网民浏览、下载或者在线观看。这是一个线性的信息传播过程,信息通过网络从传播工作者到网民进行单向传递,信息传递不受时空限制,传播范围广。单向型传播模式中主要是利用好主流网站(政府门户网站)的平台,创建起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网站。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和网管部门要充分利用好主流网站(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传播平台。主流网站的宣传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要敢于面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诚布公地用真实信息释疑解惑,消除误解和隔阂,以直面矛盾和化解矛盾的科学态度,正视宣传中面临的挑剔和质疑,变被动为主动,化冲突为和谐,真正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形成一种正面引导、包容多样的网上舆论场。其次,培育和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网站。通过建立主题网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容,以网络化的语言形式、传播途径和语意环境灵活地进行传播,辅之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或寓教于乐的表现形式。

2.创设“多对多”的混合型信息传播模式,充分保障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受众的互动参与。伴随移动终端、数字大屏幕网上视频、手机电视等新型媒体的发展和进步,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必须借助现代传播媒体的超强功能,构建起多类媒体共同组合的“多对多”的网络传播模式,充分利用新兴网络媒体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形成合力传播、联动传播的良好局面。多对多的混合型网络信息传播模式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受众(教育对象)之间能够充分共享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媒介开展交互活动,实现多对多的信息流动和信息回馈。比如,利用BBS开展非实时的讨论,利用在线聊天室进行实时对话。由于网络的隐形“保护”,网民更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核心价值体系的信息传播者也能够更清楚地掌握信息受众(教育对象)的接受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可由多者,并为多者所用,信息在相互交叉共享中实现多向传递。信息传播者的角色不是单一的(既可以是宣传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甚至可能是信息受众中的积极分子、优秀成员),信息受众也有更多的“话语权”和自。这一模式除了具备单向型模式的功能特点外,更注重信息传播中的交互活动,通过各种网络手段实现“对话”和交流,打破了信息传播者与信息受众(教育对象)之间的心理“隔膜”,拉近了心理距离,有利于信息受众的接受。

(二)夯实引导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传播模式的重要杠杆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传播媒体突破了时间与空间、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限制,并以鲜明的多元色彩和超强的互动性,打破了原有的言论生态环境和单向度的话语格局。网络媒体的“亲民”本色、自由性、开放性特征,使其影响力渗透入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深刻地改变着公共社会生活。一方面,新兴媒体自由、开放、互动的传播特点重塑着人们捕捉、接收信息的习惯,同时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特点乃至对世界的看法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无约束性及信息的隐蔽性,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传播中也可能带来信息选择的困惑和道德失范现象的产生。因为新兴网络媒体不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而且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在开放的网络媒体中,负面报道和舆论的传播速度会很快,影响也会更大。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传播模式中,建立健全完善的教育引导机制,是充分而有效地利用网络媒体功能的重要杠杆,是在实施网络化引导过程中趋利避害的关键因素。

网络媒体数量庞大的信息受众,新兴媒体传播的快速发展对于当今人类思想和行为影响是深刻的。从网民接受网络媒体信息的规律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传播模式的构建必须以完善的引导机制,以加大对网络传播信息的调控,使网民在海量的信息传播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尽量减少负面信息和舆论对主流价值导向的干扰和破坏,以保障核心价值观念的传播更具渗透力和影响力。具体讲,完善的引导机制主要包括网络舆论监督管理机制和网络信息导引机制两个方面。

从网络监督管理机制来看,利用网络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主要基于预防与应对并举的要求,建立信息化快速反应机制,有效监测负面信息的破坏,合理掌控垃圾信息的干扰,及时疏导网络情绪,确保网民免遭负面舆论误导和消极情绪影响。建立信息化快速反应机制的关键是建立网络安全监测平台,以实现对网络信息进行实时动态监测,构建安全、高效的网络信息应急处置体系。完善信息化快速反应机制的要求是完善网络法制化管理机制,推动互联网传播活动法制化、规范化发展,加强网络行为的立法工作,加强对网站的信息管理和技术防范力度,对网站的信息要进行过滤,加快规范网络新闻的进程,避免伪信息的,净化网上环境。在加快立法保护的进程中,要及时梳理中国现行互联网舆论管制政策和具体措施,从网络管制走向网络治理和网络引导,逐步完善和创新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引导管理模式。

从网络信息引导机制来看,利用网络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必须要根据“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建立网络信息传播和舆情管理的长效引导机制,做到线上线下结合,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管理和科学引导。基于网络信息的“堵”,政府宣传和信息管理部门要积极提高互联网行业的自律性和信息传播的健康度,建立健全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机构,推动绿色网络信息工程建设,为各类主题网站和门户网站过滤不良信息,提高对网民的保护能力和引导能力;基于网络信息的“疏”,政府机构和网络监管部门应当推动健康向上的网络文明活动,引导公众尤其是青年网民健康上网,自觉抵制迷信、色情、、暴力和“西化”、“分化”势力等不健康的网络内容,采取各种方式放大网络中理性的声音、积极的素材和良好的典型,及时处理消极言论,构建和谐、文明、民主和科学的网络风气。

(三)创新引导方式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传播模式的必备双翼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社会各类信息的传播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感官影响,开始朝着视、听、嗅、触等多元感观的全方位影响转变。网络信息传播的多维性发展促使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模式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因此,在向网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模式中,要特别重视开发和利用网络传媒开辟和开创崭新的教育引导方式。

网络传播的定义篇8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网络法律建设网络用户的权利与自由网络文化业态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建议之一:找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研究的重点

专家:成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组成员

网络是一种技术,一种通信工具,一种传播媒介。但是它也体现了一种文化,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价值观。

在美国,网络就体现了美国文化、美国的主流价值观——个人中心、多元、开放、实用主义。

网络对传统的社会结构、管理结构、传播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传统的信息传播是纵向的、垂直的。报纸、广播、电视可以通过控制信息源头来影响舆论,引导舆论。而网络是横向的、蜘蛛网状式的,网络上的任何一个点都可以成为信息源,每一个信息接受者也可以兼是信息者。本人参加了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新闻学概论的编写工程。其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十点:1.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性属性。2.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3.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4.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5.坚持实事求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6.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7.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8.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9.按新闻规律办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10.加强新闻工作队伍建设。

互联网已融入我国社会生活,我国网民人数已超过5亿。在网络建设中我们有哪些经验教训,怎样更好地使网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强国,这些是课题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建议之二: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立法的原则

专家:娄耀雄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这是一个人类生活方式正随着“网络”而改变的时代!现如今,网络已经渗透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音乐、网络新闻、即时通信、网络视频、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网络游戏、博客、个人空间、论坛和网络购物等形形的网络应用让人眼花缭乱。

随着网络对人类生活影响的加剧,由网络而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网络违法犯罪亦屡见不鲜,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在网上受到严重的侵犯,甚至国家安全都面临严重的威胁……法律作为一种专门化的、具有强制效力的工具介入网络成为人们的共识。网络技术为人类创造了一个独立的空间——一个由网址和数码信息等构成的虚拟世界。那么,传统法律能否有效地规范这样一个空间呢?答案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发生在网络空间的案件,明显不同于物理空间的案件,因此需要适当变通传统法律,甚至颁行新的专门法律来加以解决。这些变通修法和创新立法的行为,就使得一种新的法律制度——网络法律文化应运而生。

在全球范围内,网络法律文化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模式。有些网络法以网络管制为主要价值取向,倾向于管制网络行为、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例如,关于网络实名制和滤网方面的立法。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网络,同时也容易导致网络的萎缩,因而招致许多争议。而另一些网络法旨在促进网络的发展,以保护网络人的基本权利为基本理念,专门规定了一些网络上特有的权利和权益。例如,网络上的个人信息保护权和域名权等。我们认为上述两种立法价值不可偏废,它们在某种意义上还是相通的,一方面,净化了网络就维护了网民或其他人的权利;另一方面,网络维权通畅了,网络管制的压力也就会小一些。总之,任何一个国家都应当遵行一种平衡的观念,从不同角度修订或创设网络法律规范。

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针对网络空间的法律适用条款,网络法仍然处于初创阶段。未来网络法的完善之路应当如何走,这涉及网络立法的基本原则问题。我们认为,从有利于网络发展、保障网络权利和规范网络秩序的角度,以下原则值得关注和遵循。

(一)适度超前立法的原则

网络生活日新月异,人们很难衡量网络法律规范的立法时机何时到来。如果网络立法依然固守传统思维,就会陷入“不成熟不立法,不立法更不成熟”的困境;而网络立法的落后,反过来又会损害网络环境的净化,影响人们对网络生活的信心与热情。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网络立法经验给我国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以美国为例,数量不菲的网络法实质上是一种以法律倡导网络生活的宣誓,网络空间有各种专门法律保驾护航。我国网络立法的问题不在于法律的可操作性不足,而在于数量太少。如果期望某一类网上行为定型,人们充分认识并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后再开展网络立法,这才是不现实的、落伍的立法观念。换言之,我国的立法者应当有新思维,持续性地推出一系列宣示性的网络法律。

(二)有效地保障网络用户权利与自由的原则

侧重于网络规制还是网络维权,是网络立法必须面对的另一个原则问题。实际上,网络规制与网络维权是相通的,对于当前互联网中许多法律问题的解决,从国家管理的角度来看属于网络规制,而从普通网民的角度来看就属于网络维权。任何将网络规制与网络维权对立起来的观念都是错误的。但是,立法毕竟要有个基本的立场,对网络规制还是对网络维权作出规定体现了不同的立法技巧。今后我国的网络立法应当更关注对各种网络权利与自由的直接规定,如虚拟财产权、网络言论自由权、个人信息保护权、网络交易权等。换言之,我国的网络立法应当坚持有效保障网络用户权利与自由的原则。

(三)国际趋同性的原则

网络无国界,法律有地域,网络立法必须面对和化解这两者间的矛盾。具体来说,虽然当今世界保持着立法的主流模式,网络立法也是一国的行为,但它绝不纯粹是一国的内部事务,它从一开始就坚持全球化的方向。国际趋同性的原则是网络法制定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建议之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成为国家的创造力和创新力

专家:杨春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副总监、高级记者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必须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步。目前国内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在多元化文化环境下,网络文化的权威如何建设和打造,强大的网络文化如何对传统社会形态和社会组织进行改造,确立新的文化价值观念,对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重新进行分配。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将全方位地影响中国的政治生活和政治行为、物质生活方式和文化精神生活内涵。它将回答全体民众提出的公共政治、公共文化、公共道德、公共外交、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公共话题,凝聚社会共识。这是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在网络时代,媒体以往按行政区域划分的格局已经毫无意义。三级办广播、四级办广播的行政划分应该让位于由国家电台网络“一网打尽”的互联网传播规律和模式,实现全国各级广播资源的“网络化整合”,重造国家电台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强大的媒体影响力。

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和门户,是国际社会观察瞭望中国社会并与中国社会互动的一个无限宽广的平台。开放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我们要高度关注网络文化传播、网络文化产品消费中的技术因素。互联网作为新技术革命和新技术产品,它对文化产品的推广、普及、传播和消费影响巨大;它的广泛性、普及性真正实现了文化作为覆盖全体国民的公共福利这个目标。它所产生的结果,也许我们目前还无法评估。

垄断造成的恶果已严重影响到中国互联网的竞争力。比如,云计算可以使电子商务服务价值倍增,由于电信垄断的制约,造成云计算成本比美国高三倍。推动反垄断和电信改革,可以解放至少一万亿元的先进生产力。宽带增速降价,可以让中国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移动互联网毫无争议的市场中心,除了政府的推动,我们更要借助市场和社会的强大力量,提高文化产品生产的效率和品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只有从市场上、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动力,才能做强、做大,才能真正深入人心。

通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成为中国社会的一股凝聚力,成为发展的一种推动力,成为中国的创造力和创新力。

建议之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

专家:刘桂珍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编审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多种途径整合、塑造网络文化,实现执政党意识形态的网络覆盖和引领整个网络空间走向。而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网络文化的建设,赋予网络文化以社会主义思想蕴涵和精神价值,以确保其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健康发展,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保证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在引领过程中,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对错综复杂的网络文化加以区分、辨别和正确引导。要坚决抵制西方的文化霸权和意识形态渗透。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凝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经济社会体制深刻变革,不同利益关系主体复杂化、矛盾化的背景下,针对网络文化多样性所带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局面,必须要用共同理想这条精神纽带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增强中国特色主流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3.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丰富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精神内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区别于其他网络文化的重要标志。要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必须继承和发展优良的传统文化,吸收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丰富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魅力。

4.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网络道德建设。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针对网络文化中因不良思想和低俗之风的侵蚀所造成的道德失范、价值混乱,必须要通过荣辱观的教育,使人们增强明辨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提高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

(二)建立健全网络文化建设机制,重视网络技术的开发和研究

1.国家要制定文化类网站的长远发展战略。要在国家的层面规划好文化类网站的建设工作,设立阶段性目标,建设一批在世界上有影响、辐射力强的大型文化网站。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群体,建设细分的、专业性强的中小型文化类网站。同时,提高文化类网站对国外人群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2.建立网络文化安全预警机制和反应机制。客观分析不同性质的文化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危害,建立不同层次的安全预警,制定应对措施,将影响和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舆论引导,抵消恶劣信息的影响,不给其继续传播的土壤。

3.重视网络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在技术方面,互联网核心技术基本上都由发达国家掌握,我国对外依赖性较强,目前网络上的核心硬件、网管设备以及日常大量使用的软件大多为外国产品。在2005年信息产业部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中,网络和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等被列为信息产业技术发展的重点。另外“下一代网络”“网络和信息安全”“家庭网络智能终端”等内容被列入13个重大项目之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网络信息技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硬”武器。

(三)探索建立自律、他律、技术控制三位一体的网络传播控制机制

1.网络传播的自律。自律,是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即行为主体根据一定的社会伦理与道德规范来约束自身的行为,是行为主体自觉自愿实施的自我约束。网络传播自律的主体包括网民、网络服务与内容提供者、网络传播行业组织三个层次。

自律是一种柔性控制。在网络传播自律的三重主体中,无论是网民个体、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内容提供者,还是网络传播行业,它们的自律都是主体基于内在的需要而进行的自我约束和控制。自律的柔性决定了它可以对形势的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正因为自律的柔性控制的特点,使得它可以广泛地渗透在网络传播的一切领域、一切过程中,而不受时间、地域、具体的传播行为的限制。网络传播的主体可以总是作为自律的主体而存在。

2.网络传播的他律。他律,与自律相对,是来自行为主体外部的管制和约束,主要表现为政府的介入、法律的强制力量、社会监督的约束力量等。

与自律相对,他律是刚性控制。在网络传播中,他律的存在具有三层意义。其一,指导意义。通过制定政策法规,规定有关主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为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指导。其二,警示意义。他律为主体划定一个界限或者底线,而行为主体的行为应在界限之内、不超出底线的范围内。以法律为例,“法律的存在能帮助预防不道德和破坏行为,法律作为道德规范的基准,使得大部分人可以在此道德范围内进行他们的活动。没有界限,就很难确保没有影响和侵犯别人的情况。”其三,惩治意义。一旦主体的行为超越了界限,自律归于无效,就需要他律的及时介入,如权力机构的司法介入、采取临时性措施等。

3.网络传播的技术控制。在对传统的大众传播的控制中,技术因素是无足轻重的,无论是自律还是他律,都与技术的关系不大。但是,在对技术依赖极深的网络传播中,技术因素变得重要,不仅其本身被作为控制的手段,而且也是自律和他律达到控制效果的保障。

要建立自律、他律、技术控制三位一体的网络传播控制机制。无论是自律、他律还是技术控制,其本身都恰如硬币的两面,既有必要性,又有局限性。网络传播的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三位一体的控制机制,自律、他律和技术控制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通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结构后,才能发挥整体功能。自律、他律、技术控制三位一体的控制机制,还要与外部的环境相适应,包括网络传播的环境和整个社会的大环境。这种控制机制要在社会环境中存在并发挥作用,必须与外界环境的信息进行交换,特别是来自外界的反馈信息对于控制机制自身纠正和调整至关重要。在信息的输出与反馈中,控制机制自身得以实现修正和完善。

建议之五:把握下一代互联网机遇,抢占发展的有利地位

专家:徐明伟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9年,互联网的雏形arpanet在美国诞生,经过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发展,于90年代实现商业化。现在互联网的标准绝大部分是西方国家提出的,很多网络应用技术也是最早在西方出现,例如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微博等。

中国学者从1980年代开始研究网络(iSo/oSi标准和局域网),1990年代才真正开始研究和使用互联网。1990年代中国主要处于学习建设和使用互联网的状态;2000年以后开始在一些单元技术上有所突破,例如核心路由器;200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ipv6等领域做出原创性贡献,在互联网标准方面有群体性突破。但总的态势还是西强我弱,差距明显。

互联网技术在不断演进,以ipv4为基础的当今互联网已经非常成熟,想要在技术上转变西强我弱的局面非常困难。我们应该把握住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刚刚起步的机会,加大投入,在标准和技术等方面占据有利地位。

建议之六:充分认识信息传播方式变革对中国网络文化业态的影响

专家:曾会明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有线电视委员会副秘书长

网络技术及社会化网络(SnS)的发展,使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传统媒体将信息传达给社会的方式已日渐失去主流位置,在互联网技术之下,人和信息都成为传播的主体,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信息之间的相互关联传播,人和信息之间的互动,使原来树状的传播方式演变成网状结构。

新型网络在文化传播渠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将具备类似互联网的传播特征及能力;二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如智能手机使手机的媒体特征进一步彰显;三是国家实施宽带战略将加快互联网传播能力,尤其是视频传播能力。

随着大视频市场竞争格局出现,尤其是宽带网络的发展,使互联网视频与广电的数字电视在视频服务质量、传播能力方面日趋接近,互联网SnS的传播特点与互联网视频相互推动。版权成为下一步的核心,目前优酷、乐视、搜狐、爱奇艺等互联网视频企业将继续大量购买版权,并进入内容制作,成为内容集成中心。版权的集中度将改变视频市场竞争格局。对于广播电视产业而言,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推动电视台和有线网的台网联动,通过台网联动,实现精准广告的投放,推动广电目前最大一块收入——广告的翻番。视频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推动文化产业的重要抓手是扶持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为此,部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必须尽快成立,并进行资产整合,否则无法形成规模。

建议之七:履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使命是网络文化建设的方向和路径

专家:孙江波、易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网络(这里仅指互联网,没有包括局域网。而且网络研究应该包括内网和外网两个层面)是靠自身的影响力引起国家和社会重视的,而网络影响力往往以数量规模作为标志,如访问量、点击率或注册用户数等。

总体上,网络文化建设的方向:应坚持我国政府互联网基本政策的16字方针“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以16字方针为指导,网络文化建设应在“格局、特质和方式”的层面来推动。

(一)格局

1.有专家认为,要认识网络文化,需要将它放在不同层面加以考察,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文化行为:网民在网络中的行为方式与活动,大多具有文化的意味,它们就是网络文化的基本层面,是网络文化的其他层面形成的基础。

网络文化产品:这既包括网民利用网络传播的各种原创的文化产品,例如文章、图片、视频、动画等,也包括一些组织或商业机构利用网络传播的文化产品。

网络文化事件:网络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文化意义的社会事件。它们不仅对于网络文化的走向发挥一定作用,也会对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网络文化现象:有时网络中并不一定发生特定的事件,但是,一些网民行为或网络文化产品等会表现出一定的共同趋向或特征,形成某种文化现象。

网络文化精神:网络文化的一些内在价值取向与特质。目前中国网络文化精神的主要取向表现为:自由性、开放性、平民性、非主流性等。但随着网络在社会生活中渗透程度的变化,网络文化精神也会发生变化。

网络文化产业:网络文化具有文化产业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不仅是文化产业的增长点与制高点,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和其他传统产业变革的力量。

网络文化制度:网络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也会在社会制度层面反映出来。网络文化所推动的制度发展、变化甚至变革,也是网络文化的重要体现。

网络文化秩序与格局:网络文化具有复杂的主体构成,在文化的生产、消费、管理、应用等多种主体间形成复杂的关系与秩序;不同国家、民族、阶层、群体文化的相互关系与态度,也是网络文化的重要构成层面。

不同层面的网络文化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复杂的网络社会景观。研究网络文化,有时需要从以上层面的某一个角度进行分析,有时又需要将这些不同层面的认识综合起来、统一起来。

2.网络是庞杂的综合体,有深厚的社会根基,也具极强的异质性

网络社会所遵循的仍是传统社会运行的那些主要“公式”。

网络文化的根基来自于现实社会。网络文化既有一般文化的共性,反映了中国社会总体的某些特点,又具有一定的个性。网络技术、网络环境、网络互动无疑是这种个性形成的关键因素。

(1)从空间构成的逻辑来说,网络是技术、平台、社区、社会等组成的“场域”。主要体现在:网络首先是技术的特点,如海量信息、交互性、多媒体传播等。网络还是平台,如门户网站、电子商务、搜索平台。网络还是网络社区,如论坛、社交网站。网络是个社会,包括形形的人群及其网络生活方式。网络是个微弱的共同体,如网民意识所塑造的微弱的共同感。

以上种种分类,关键在于说明,网络是一个庞杂的综合体,是复杂的“场域”,而不是一个统一的“社会”,这里有多元的价值观、复杂的思想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众声喧哗。

(2)从传受关系来说,网络传播包括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和人内传播等传播“类型”。传播类型的不同,决定着传播规则的不同。以微博为例,社交媒体(如名人微博)也是大众媒体,而无人关注的微博就是人内传播。以组织制度要求和技术支持的微博属于组织传播。

不能泛化地把微博视为社交媒体,视为大众媒体,而应该分类认识其内在的区别。不能泛化笼统地谈论网络,而应该分类认识。

现在研究网络文化建设,应该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网络文化的引导,但并非是强求多元声音归于一尊,要有分类管理的思路,体现出“场域”和“类型”的特点。

3.网络文化安全的三个层面

从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层面,分别具体研讨对个人的隐私、商业机密和国家秘密安全保障。安全是互联网发展的前提,也是互联网自由精神健康成长的基础。从法规保障到道德自律都是网络社会成长的基本框架和支持性力量。

(二)特质

1.从技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扩展,再到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技术精英主导了网络文化的早期特征,因此表现为“新锐的异端”的探索和挑战。之后是商业网站推动下的“大众的狂欢”,网民在互联网上的自由宣泄。至今,网民在很短的时间内以极大的规模和广泛的影响力,引发了社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网络社会中没有话语权和影响力,就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对中国社会的主导性影响,因此“核心价值观”的互联网传播成为当今的重大命题。

网络文化对现有的文化格局产生的冲击表现为,一方面,它自身的文化格局呈现出与传统文化格局不同的景观,另一方面,它又在冲击着传统文化格局。其中显著表现为,平民文化对精英文化形成挑战,多元价值体系对单一价值体系形成冲击。

2.传统媒体的“专属性”和“稳定性”以及网络媒介的“渗透性”和“流变性”

网络的特征和规律:网络不是一个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它有自己的性格和精神。网络媒体的“场域说”和“类型说”是支持网络研究的重要视角,而“交叉说”或多种属性的罗列,其实是没有认真梳理网络类型的关系,没有探索网络类型的流变机制。

与传统媒体的比较,网络媒体表现为,网络的黏着度和信任度的薄弱。以数量规模证明自身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在用户黏着度和信任度的获得上有着很大不足,这样的网络用户没有独占性(或称专属性),其渠道价值以及由此派生的市场价值存在研讨的必要。

因此,网络文化讨论中的可靠支点是“场域”和“类型”,而不是平行罗列的网络的属性或特征。与传统媒体的“专属性”和“稳定性”不同,网络媒介的“渗透性”和“流变性”是其特点。比如粉丝很少的微博后来粉丝过千万,这就是由“人际传播”转变为“大众传播”,或者千万粉丝的微博转发了一个200粉丝的微博帖子,这是“渗透”的作用。这种现象在传统社会和传统媒体中也存在,只是非常罕见。技术上的发展跨越了传播类型“渗透”和“流变”的门槛。

(三)方式

1.网络文化的作用方式

一方面是“网络事件”的震荡方式。网络事件的冲击,如小悦悦事件、华南虎事件等。

另一方面是社会认知的“示范”方式和“培养”方式。网络环境对个体的认知体系、价值观等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网络社会关系对整个社会结构、社会体系形成渐进式的影响。如网络视频对当下青少年的影响。

2.文化建设的两个层面:思维转换与产业转型

精神层面:平权价值所体现的分享意识,其中的核心是大众思维。

核心价值所体现的控制意识,其中的核心是组织思维。

实体层面:产业的结构转型与制度创新。

3.网络文化的评价机制

网络传播的定义篇9

关键词:角色;意义;传播;三国演义;网络游戏传播;小传统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6-0155-03

一、网络游戏传播方式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网民队伍不断扩大、需求日益多样化,网络游戏成为网民们热衷于上网的主要原因和网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网络媒介里的一种新形式的传播媒介,网络游戏一方面允许受众进行多种层次的信息传播和交互行为,另一方面它综合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种媒介符号形式,具备很强的叙事能力,传递着丰富的信息和意义,在为受众提供娱乐休闲的同时,还一并承担了知识、文化、价值观等信息的传播。传播学上的经典理论如“创新扩散”、“使用与满足”等对它都有一定程度的适用性。同时其建构和交互的范围和强度,又都超越了传统的传播媒介,并产生了种种新的可能

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作者塑造了多个形象鲜明的历史人物,如刘备关羽诸葛亮等人就是小说刻画的重点对象。在这些人物身上,也同时被赋予了封建正统思想中的“忠君仁义”等等教化功能,在文化传播当中自然形成了一种观念传播。然而在网络游戏传播的背景下,这些角色都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受众的面前,有着令人耳目一新的形象和姿态。笔者希望探讨的问题是,原本加载在这些角色身上的意义是否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些角色是如何被重构的?是什么力量使得原来相对固定的角色意义发生了变化。

研究《三国演义》角色在网络游戏传播活动中的变迁,不仅对扬弃、吸收和发展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及文论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探索网络游戏传播的规律,建构网络传播的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角色和意义在传播活动中的规律,旨在帮助网络传播中的传者和受者更好的传达和接收信息,运用网络媒体平台,使其推动文化健康迅速地向前发展。

二、《三国演义》中的角色及其意义

在结构主义一符号学看来,符号的意义本来是多元的、变化的,是意识形态使之单一化、固定化(这是符号权力的一种重要表现),并让人认可这种经过意识形态选择后的意义是“自然而然的”。巴特认为弥漫于大众媒介的这些“天然感”隐藏着意识形态价值的运作。意识形态在媒介文本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建构了符号文本的特定意义。巴特把渗透了意识形态的符号文本称之为“神话”,而他自负的使命就是要揭示出意识形态在神话中的运作方式,并对此进行批判和解构。假如我们用这种视角来剖析《三国演义》的话,也就是说,《三国演义》自然化了它所建构的符号关系,将符号“锁定”在某些特定的意义上。但为什么锁定这些意义,而不是那些意义,只能从意识形态而不是一般文化的角度来加以解释。笔者在这里可以引用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来加以解释。

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事由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提出的,他认为大传统是一个社会中占优势的文化模式,尤其是指体现为都市文明的文化模式,认为小传统处于被动地位,在文明的发展中,农村不可避免要被城市同化,小传统的各种因素往往是由大传统进行解释的,大传统创造了文化,小传统只是简单地接受而已。这种理论被葛兆光先生加以发展,提出了在中国背景下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大传统是指是由私塾、书院和正统教育传播的,而小传统包括一下几个方面,①耳濡目染的经验;②“基层知识分子”(这个词是我说的,主要是指在乡村的秀才之类)在乡村的影响;③传统仪式的暗示;④演戏、说书类的文娱活动。

根据这种理论,我们可以认为在民间广泛传播的《三国演义》,在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下,也形成了一个“小传统”的传播。而其中所塑造的角色和意义,则成为传播的主体。因此我们也可以联想到,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媒介技术的发展,传播大环境的变化,角色及其意义是必然发生变化的。我们在网络游戏传播的视野中研究《三国演义》角色及其意义,对于帮助我们理解《三国演义》传播中的功能和作用,是相当有益的。

从《三国演义》的叙事体系来看,它继承了《平话》“拥刘反曹”的传统,把蜀汉当作矛盾的主导方面,把刘,关,张,诸葛亮当作小说的中心人物。书中曹,刘对比的描写尤为深刻。贯穿全书的曹,刘对比的描写,给我们印象深刻的主要是刘备以宽仁待民,曹操以残暴害民;刘备待士以诚心和义气,曹操则全用权术和机诈。而诸葛亮这个光照全书的人物,正集中的表现这种惊人的智慧。作者将其描写成政治,外交,军事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人物,尤其是他七擒孟获,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封建时代人民所幻想的“贤相”的典型。

“文以载道”这几个字影响了几乎整个封建时代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评价。政治教化的作用就是意图把世人都培养成符合传统儒家“忠孝仁义”的君子。而在封建时代这种伦理道德非常突出的模范典型都要被统治者或者儒家经典无限推崇,对这些人进行肯定则成为政治教化功能的一个二级延伸。这一点也很明确地表现在《三国志演义》的接受体系中。根据我们前面提到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的理论,我们可以认为,这种封建政治教化的功能,是在“大传统”的宏观背景下建立起来的。然而,作为一部被民众普遍接受,民间广为流传的著作,《三国演义》无形中也形成了自己的“小传统”。一些被民众认可和宣扬的仁义道德的观念借助着角色的深入民心而推广开来。“大传统”和“小传统”之间体现出一种互动的关系。小传统不仅仅接受着大传统的影响和塑造,同时也反作用于大传统。大传统的构建受到了小传统的影响,大传统的传播更是需要小传统的助力,很多时候大传统要因为适应小传统而改变。

三、网络游戏传播中《三国演义》主要角色及其意义的变迁

作为东方文本中的一个超级母本,三国演义曾经无数次的被改造和传播。在网络游戏创作中,三国文化是一个被反复借用的题材。目前,市面上以三国文化为题材或由头的网络游戏主要有《三国无双online》、《铁血三国志》、《猛将传online》、《吞食天地online》《非常三国》、《网络三国》、《三国世纪》、《三国演义online》等几种。从类型来看,这些网络游戏大多都是策略或角色扮演游戏。归根到底,都可以看作一种角色扮演,只不过策略和战争比重有所不同而已。

但是,网络游戏对三国文化的利用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借用而不是照搬,是改写而不是再现。无论是口语传媒、印刷传媒还是电视传媒中的三国文化,都不能适应网络游戏这一超文本和网络传媒这一多媒体的需要。文本并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被动的等待读者把它的意义挖掘出来,相反,文本基本上是作为交流的媒介而存在的。所以当传播的方式和媒介改变时,文本的改写也就成为了必然。而《三国演义》在传播中的功能以及观念传播主要是通过其角色以及角色所附带的意义来实现的。而在网络游戏传播的视野里,在文本情节有了大幅度变化的情况下,角色又是如何被重塑的?以及角色又是否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三国演义》中的刘备的角色是如何被重塑的。在电视剧及电影这些传统媒介的传播当中,刘备的形象还是跟《三国演义》书中的“刘皇叔”形象比较贴近的。但到了网络游戏的传播当中,刘备的形象可就是一去千里了。他一改《三国演义》苦心塑造的忠厚形象,而是银盔钢剑,姿态雄武,在游戏中的动作飘逸豪迈,其雄风丝毫不让三国中的其他名将。玩家可以操纵着刘备驰骋沙场,把“仁义”抛之于脑海,在战场上凭借一己之力进行无情的杀戮,甚至以武力的优势征服自己的老对手的曹操,孙权,达到天下统一的目的。这样的刘备,给人的感觉不是“仁义之君”,倒像是一名武力卓越的悍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颠覆。而玩家选择关羽,也半不是因为其“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的高尚品格,而是由于其彪悍外表的威慑力。就这样,关羽传世的“忠义”道袍被弃之一旁,在玩家的控制下,关羽沦为一名武力超群,杀人如麻的武将。留给人深刻印象的不是他的“忠义”,而只是他的武力。接下来看看《三国演义》中的“贤相”诸葛亮,在网络游戏中,其人物明显的被年轻化和时尚化了。原著中诸葛亮的羽扇和纶巾,是辅助定义其角色意义的重要道具,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诸葛亮流传千古的“贤相”形象才变得丰满。而在网络游戏中,羽扇纶巾则沦为一种消费的符号,目的是为了使其区别于其他钢盔铁甲的武将形象,提供一种审美的新选择。但是,相比原来在小说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的化身,在网络游戏中只是一个或只会挥舞着羽扇跟其他武将一样冲锋陷阵,或者会使用一些妖法的道士。诸葛亮出神入化的军事本领,在网络游戏被简化成发射几道激光或者引燃几把火焰,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在网络游戏中丝毫无以为据。

四、角色,意义变迁背后的意义

由此可见,传播方式和媒介技术的发展,改变的不仅仅是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更主要的是改变了《三国演义》的文本,从而改变了角色所被赋予的意义。刘备,关羽,诸葛亮逐渐与原型的观念结构分离,教化功能被大大的弱化及至消失,其中所蕴含的忠、义、勇、王道、正统等观念也都被统统消解。在这种消解中,游戏者获得了颠覆的,而历史则在游戏和颠覆中成了消费品。从角色出发,我们首先要探讨的是,为什么角色的意义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首先,在网络游戏中,游戏者的主体地位成为了文本结构的中心。游戏者的人生观,世界观要通过游戏体现出来。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特别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成功”与“胜利”成为网络游戏传播的主要观念。因而,个人英雄主义也顺理成章取代了忠孝仁义等等封建正统思想,成为了观念结构的中心,通过角色意义表现出来。

网络传播的定义篇10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的迅猛发展,将人类文明带入一个新的信息时代。国际互联网络是数字技术与计算机通讯技术日益发展和密切结合的产物,作为一个巨大的通信网,其把全世界联结在一起。在网络环境下,版权所保护的作品有了新的传播方式,公众获得创造性文化产品的途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更,这对传统的版权保护制度造成很大的冲击。由于网络传输对版权人的利益有重大影响,因而该问题引起国际知识产权界的关注与兴趣。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组织专家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问题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如美国、澳大利亚、欧盟、加拿大等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也于1996年底推出了两个新公约,解决网络传输纳入版权保护体系的问题。论文百事通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到1998年底我国internet上网计算机已达74.7万台,用户达210万。且目前其发展极为迅速,因此网络传输对我国传统版权保护体系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版权制度是随着新技术的变化而不断完善的,我国的著作权法也应予以调整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网络传输的法律性质,从重新界定合理使用和加强集体管理的角度,找出保护网络传输权利的对策,并提出对我国著作权法相应的修改建议,以期促进网络环境下对版权的保护。

二、网络传输的法律性质

计算机网络化给以往的作品传播形态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几乎所有传统传媒介质的作品都可以通过二进制数字编码在网络上传播,通过网络交换得到的作品与原始作品有完全一致的效果,且使用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于数字化后的信息很容易地改变或加工其内容,或插入其他信息。这种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对著作权的影响是巨大的,但从本质上说,其仅仅是为权利人增加了一种传播作品的方式而已,并未动摇著作权保护的基础──只保护作品的表达形式,而不保护其思想内容本身。因而要使网络运行规范化,也不必对著作权法作根本的变更,只是应对现有规定作适当调整和补充。其中,网络传输的法律性质问题是规范网络运行的基础和前提。对于网络传输的法律性质,学者多有论及。但大体有以下三种见解:

1、网络传输是一种发行行为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5条的规定,发行是指为满足公众的合理需求,通过出售、出租等方式向公众提供一定数量的作品复制件的行为。而网络传输中,与传输的网络联网的用户即可从其计算机终端上卸载作品进行阅览、储存、打印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因此这种向公众传输的结果和经济影响与传统意义上的“发行”有相似之处。计算机程序可以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十台计算机,当传输结束时,原件保留在发出传输的计算机中,复制件则存在于每一台计算机的内存或存储装置之中,传输的结果本质上与发行十个复制件相同。以网络传输向公众发行作品复制件与以其他传统方式发行并无区别,因此网络传输是一种发行行为。美国1995年公布的信息基础设施工作组“知识产权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工作组关于知识产权的报告”,即通称的“白皮书”就建议,美国的版权法明确承认网络传输属于向公众发行,在版权人专有的发行权之内。我国有的学者也持此观点,认为网络传输事实上是在社会公众中发行作品的一种新方式。

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主要原因在于网络传输过程中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复制行为,与传统的发行行为的内涵不符。从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五条的规定看,发行是与复制行为相联系的,复制是指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成一份或者多份的行为。这可以理解为狭义的复制,此外还存在意义更加广泛的广义复制。这种广义复制实质上可以把著作权法所规定的全部经济权利的行使方式都包括进去了,因为可以认为一切“再现”原始作品的行为都是复制,而不仅仅是原封不动的复制,翻译、改编、录制等都是作品的再现,只是改变了表现方式。但这种广义复制在著作权法上意义不大,且易造成权利混淆,故一般并不采用。对于网络传输,有的学者认为也存在复制过程,即通常所说的“暂时复制”。暂时复制是指作品仅进入了计算机内存,没有固定在任何有形媒体上,这在网络传输中是广泛存在的。美国的白皮书就认为暂时复制是一种复制行为,此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96年12月在日内瓦举行了外交会议,由于暂时复制遭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反对,在版权条约的最终文本中删去了包括暂时复制的复制权的内容。关于暂时复制的主张实质上就是一种广义上的复制,这种主张并无太大的积极意义,相反还易导致网络运行各主体间权利义务的不确定,且其对于作品的使用,对于信息的流通,都会构成不同程度的障碍。因此网络传输过程中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复制,不是发行行为。再者,即使将网络传输行为看作是发行行为,也会产生与“发行权穷竭”原则的矛盾,应对该原则作例外规定。因为传统的作品的有形物经发行后,该有形物的发行权便用尽,而网络传输的作品是与有形物相脱离的,再适用该原则就会产生矛盾。

2、网络传输是一种类似广播的行为

网络传输是与广播相类似的公共传播行为,其同有线电视传输没有本质的区别。家庭录制设备的出现同样遇到网络传输今天遇到的个人大量复制的问题,但是对于个人复制广播电视节目,并未将广播权解释为发行权;而且采用公共传播理论,可以避免“发行权穷竭”原则的矛盾。但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五条的规定,播放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有线电视系统传播作品,播放方式包括无线播放和有线播放两种。依该规定及伯尔尼公约的相关规定,只有有限种类的作品和有限种类的传播方式能包容进去。因此可以通过对播放权含义的扩充,从性质上确认网络传输是一种公众传播行为,是属于作者的一种专有权利。但需对播放的范围予以扩展,从播放对象看,既包括现场的表演和展出,也包括音响作品、动画作品、电影电视作品、文学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等各类作品的数字形式;从采用的技术上说,既包括通过无线电波和有线电视系统的播放,也包括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络的播放;从传输方式上说,既包括一对多的播放,也包括一对一的播放,即点到点的传输。

笔者认为此种观点有其合理之处,网络传输与有线电视传输确有技术上的相似之处;但二者毕竟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行为,在运行主体、传输内容、传输目的、法律责任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将网络传输作为类似广播的行为予以保护,亦不甚可取。

3、网络传输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增设网络传输权予以保护

网络传输具有不同于其他作品使用方式的特点,它通过联结千家万户的网络,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速度快、效率高、范围广的特点,向公众信息,传输作品,使得信息的流通产生了质的飞跃,因而应增设网络传输权予以保护。目前国内有些专家学者持这种观点。且1996年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通过的版权条约、表演和唱片条约规定了作者在网络上的权利,作者应享有专有权,以授权将其作品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传播,使公众中的成员在其个人选定的地点和时间可获得这些作品。这两个新条约规定的向公众传播的权利,即网络传输权。

笔者同意这种观点。根据传统的理解,作品传播给公众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公开传播,二是发行。网络传输行为尽管与这两种方式有某些可比之处,但不能将其简单地定性为公开传播或发行行为。只是可以作为立法上的参考,在司法实践中,在法律尚无明文规定之前,甚至可作某些类推适用。但从本质上说,网络传输行为与传统的传播方式完全不同,因而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新条约中规定了网络传输权,也就是说,作品的传播目前应有三种方式,传统的公开传播、发行和涉及网络传输的向公众传播的权利。作品在网络上向公众传输,属著作权人对作品实现经济权利的使用方式之一,具有和“复制、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随着计算机网络化的深入发展,以及普及率的不断提高,作品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公众传输,可能会成为作者使用作品的主要方式,而且这种方式的经济价值会越来越大,甚至会超过传统的作品使用方式。把作品搭载到计算机网络上向公众传播作为著作权人的一项专有权利,并在法律中规定,是计算机网络化健康、规范发展的内在要求。从目前国内网络传输的情况看,在版权保护方面基本上是无序状态。如果不尽快在著作权法中增加网络传输权的内容,司法机关会因法律的不明确而无法操作,侵权行为也得不到制止,长此以往,会使公众误以为任何作品都可以随意上网并免费使用,这种习俗一旦形成,将难于纠正。这对著作权人利益的保护、对社会经济秩序的维护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应在我国著作权法第10条增加网络传输权,即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公开传播,包括将作品向公众提供,使公众中的成员在其个人选定的地点和时间可获得其作品的权利。

因此,笔者认为,网络传输行为既不是发行行为,也不是类似广播的行为,而应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予以规范和保护,我国著作权法应尽快增设网络传输权,以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但同时也要注意维持著作权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

三、网络传输与合理使用

明确了网络传输的法律性质,我们再进一步分析如何保护著作权人的网络传输权,这首先涉及到重新界定合理使用的问题。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第一项的规定,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可以合理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所谓合理使用,是指他人依法律的明文规定,不必经著作权人的许可而无偿地使用其作品的行为10.这对于一般传统作品来讲,是容易理解的。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作品通过网络传输,在网上以点对点的形式传播,如果依照传统著作权法,这种使用属于私人使用,应划归合理使用的范围。这样,无疑会给网络传输作品的著作权人带来巨大的损害。在著作权法中确定网络传输权,个人在网络上获取作品固然将受到该权利的控制,但同时也应对合理使用的规定进行适当修改,应加上网络传输环境的例外规定,使之适应网络环境的要求。

四、网络传输权利的行使

即使法律规定网络传输作品的著作权人的网络传输权,著作权人要真正实现这一权利也是有困难的。因为著作权人无法知道自己的作品被谁利用了,如何利用了,利用了多少次,更难以发放许可和收取报酬。从现存的著作权保护制度和国际上通行的作法来看,解决数字技术环境下的著作权行使问题,除通过著作权人个人行使权利外,主要是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来解决的。

著作权集体管理,是指著作权人、邻接权人或者其他权利所有人授权有关组织,代为集中管理著作权、邻接权的行为。由于复制和传播技术的发展,作品的使用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国际化,著作权人对作品的被使用情况很难了解,因而出现了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从事著作权、介绍,或者信托活动,其最早诞生于18世纪下半叶的欧洲。集体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在于:监督有关作品的使用情况,与作品使用者谈判、签约,发放使用许可,收取、分配使用费和追究侵权责任等。其中通过集体管理机构行使著作权最多的是音乐作品。网络传输作品也可采取设立集体管理著作权的机构的方式,以对之有效保护。网络传输的著作权人可将权利以信托的方式转让给管理机构,由管理机构与作品的利用者缔结合同,或由管理机构对侵权者依法采取对策。通常每一侵权行为的损害看来是微不足道的,每个权利人对这类侵权行为一一诉诸法律,事实上也十分困难。如果由管理机构将大量的权利集中,以规模化的利益为目标开展工作,则无论是监视侵权,还是进行诉讼,均成为可能。同时,从作品使用者的角度,也易知道谁是权利人,许可的条件是什么11.因此,著作权集体管理是适用于网络环境的。

我国著作权法中没有提及著作权集体管理问题,只是在实施条例第54条中规定,“著作权人可以通过集体管理的方式行使其著作权。”由于缺乏具体的法律规定,所以我国目前的集体管理活动受到较大的制约,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是我国目前唯一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我国应在著作权法中确立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法律地位,对著作权法予以修订。因为集体管理制度作为权利人行使权利的有效途径,不仅表现在数字技术引起的问题上,而且表现在其他新技术,如录音录像、静电复印、电缆电视等技术引起的著作权问题方面。可见,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在现代社会,尤其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我国著作权法中,应明确规定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因为毕竟集体管理在我国属全新的事物,公众乃至司法人员对之了解甚少;此外还可以针对网络传输的情况,规定网络传输权应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实现,因为这是在数字技术时代保护著作权人利益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因此,为有效保护网络传输作品作者的著作权,我国应修订现行著作权法,规定网络传输权,重新界定合理使用,并明确规定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但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著作权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文化、经济事业的发展。保护作者的权利,固然可以激励他们进行再创造,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但是著作权法还涉及作品的传播者和使用者,因此应选择一个利益平衡点,既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又不至于损害公众利益,阻碍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对于网络传输问题也是如此,既要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又不能影响公众通过网络利用信息,既不能造成免费随意使用信息的习俗,又不可对著作权人进行过度保护而影响社会公众的利益。且从世界范围来看,1997年8月德国开始实施全世界第一部规范计算机网络的服务和使用的单行法律──为信息与电信服务确立基本规范的联邦法12.其中第七章规定了著作权法的修正问题,主要规定了数据库的法律保护,尽管对网络技术对著作权保护的影响基本未涉及,该法仍是一个值得赞许的探索,对各国的信息立法工作会发挥重要的参考作用,我国修订著作权法也可借鉴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