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的表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0:27

儿童心理健康的表现篇1

论文摘要:以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为被试,考察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采用艾森克人格测验和scL一9o对芜湖一所中学16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不同人格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差异。

一、引言

留守儿童是指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儿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加人到经济建设的队伍中,这必然导致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因此,有关这一群体的教育与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的大多数研究显示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几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并且,在学习成绩、社会交往等方面与非留守儿童有显著差异。桑标、范方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由于其家庭环境的改变形成了以下一些人格特点:一是乐群性低,比较冷淡;二是情绪不稳定,易心烦意乱,自控能力不强;三是自卑拘谨,冷漠寡言;四是比较圆滑世故,少年老成;五是抑郁压抑,忧虑不安;六是冲动任性,自制力差;七是紧张焦虑,心神不安[Ci]。黄艳苹和李玲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总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曾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均差,主要表现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z]。卢利亚指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很高,具有轻度及其以上心理问题的3100,他们的SCL-90的得分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表现突出的是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惧[3]。目前,大多数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都表明,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堪优,但对于人格对其心理健康究竟有何影响,不同人格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加以思考和研究。因此,本研究以艾森克的人格理论为基础,探讨不同人格类型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希望能通过人格教育来改变留守儿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方法

(一)被试

采用整群取样法,在芜湖市某初中进行取样,其中留守儿童80名,男生48名、女生32名。选取非留守儿童8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生36名、女生44名。被试年龄在13一15岁。

(二)程序与工具

采用量表测验法对留守儿童及对照组的人格因素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试,用SpSS11.0进行数据处理。

人格因素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版(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简称epQ)"实测,该量表是eysenck于1975年制定的,它是一种自陈量表,包括4个量表:e—内外向;n—神经持质,又称情绪性;p—精神质,又称倔强、讲求实际;L谎造或自身隐蔽。经艾森克等人的因素分析计算,前3个量表代表人格结构的3种维度,它们是彼此独立的,L则是效度量表,代表假托的人格特质,也表现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中国的艾森克测验由陈仲庚等于1981年修订。

心理健康水平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SCL90最原始的版本是由Derogaitis,L.R.在他编制的Hopkins症状清单(HSCL1973)的基础上,于1975年编制而成的。本测验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此量表使用简便,测查角度全面。它对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适用于测查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统计

数据录人完成后,用SpSS11.0进行方差分析、事后检验等。

三、结果

(一)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人格类型

根据症状自评量表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的测量结果,将SCL-90中10个因子分呈阳性的被试及epQ中典型精神质和典型神经质的被试人数统计如下(见表1)a

(二)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比较按留守儿童以及非留守儿童分类,对其心理健康十个因素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

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十个因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

(三)留守儿童的气质类型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对留守儿童的气质类型(由艾森克人格问卷区分)以及心理健康之间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留守儿童的气质类型与其心理健康的十个因素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

(四)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对留守儿童的人格类型(精神质、内外向以及神经质)以及心理健康之间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留守儿童的精神质、内外向与其心理健康的十个因素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神经质人格类型中,焦虑因子对其人格类型产生显著差异(F=3.45,p=0.029)。

四、讨论

本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在SCL-90的十个因子上,留守儿童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几个因子差异尤为显著。在对留守儿童的人格类型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不显著,即人格类型不能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产生以上结果的原因有:一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影响了家庭功能的完整性,父亲或母亲角色的缺失,影响了留守儿童某些方面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研究表明,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导致家庭环境的改变,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及行为问题。另外,有些留守儿童被寄养在亲属或祖父母家里,家庭的环境和家长的态度也会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二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人格类型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不显著,留守儿童是指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儿童。从该概念中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是指十六岁以下的儿童。本研究的被试年龄在13-15岁,在这个年龄阶段,儿童的人格还在继续发展之中,这种不稳定的因素无法来预测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另外,人格包括性格和气质两个部分,以往的研究已表明,气质没有好、坏之分。因此,在本研究中没有发现气质类型和人格类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该研究结果也说明了,任何气质类型和人格类型的人群都有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的可能,因此,教师要全面的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日常表现,应根据不同儿童的人格类型来因材施教。

五、结论

儿童心理健康的表现篇2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自我效能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用于本次研究的是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十堰市城区儿童281名,其中包括留守儿童216名,男生117名,女生99名,非留守儿童65名,男生35名,女生30名。调查对象平均年龄(14.28±1.35)岁。

1.2方法

1.2.1心理健康诊断测试问卷(mHt)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1个效度量表和8个内容分量表。8个内容分量表包括对人焦虑、学习焦虑、孤独、自责、过敏、身体症状、恐怖和冲动倾向。

1.2.2应对方式问卷(wCSQ)应对方式问卷由以下六个方面构成:解决问题、幻想、自责、退避、求助、合理化,总共62个题目,题目均采用"是"或"否"来作答。

1.2.3一般自我效能感表(GSeS)一般自我效能感表采用1~4级评分,得分越高就意味着自我效能感越高,该量表总共有10个题目。

1.3统计学方法对上述临床研究中所记录的所有数据均利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对所有计量资料均采取t检验,对所有计数资料均采取χ2检验,p

2结果

2.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应对方式评及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见表1。

表1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上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见表2。

表2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表现为负相关,与应对方式中的幻想、自责、退避、合理化表现为负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与幻想、退避表现为负相关。

以上调查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t=2.782,p

3讨论

3.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目前有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中,很多学者都提出留守儿童因长期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会造成他们人际关系差,容易焦虑,自卑,无助等不健康的心理。但本文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总分虽然高于非留守儿童的总分,但是差距不明显,说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问题,不过还没有达到疾病的程度,因此没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有关研究还发现,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方面焦虑程度都比较高,说明无论留守与否,此年龄段的儿童都存在严重的学习压力,两者没有差异。但就孤独倾向来看,留守儿童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这是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的。

3.2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总体状况本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总分高于非留守儿童,但是差异不明显,这说明留守虽然给儿童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可能因为一些个体内在保护性因素的调节,缓解了伤害程度。在自我效能感方面,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差,原因是留守儿童缺乏来自父母在身边的教导,所以在遇到困难时就缺乏自信和鼓励,导致遇事退缩或应对能力差。在应对方式方面,留守儿童处理方式一般顺序为解决问题、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自责。由此可见其应对方式还是以积极应对为主,这与以往相关研究结果不同。究其原因,可能与儿童身心发育特点有关,此时的儿童自我意识比较强,渴望独立,渴望自主解决问题,渴望得到同龄人及别人的认可。因此不管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在应对方式上都会采取积极的态度。

3.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总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表现为负相关的关系,说明自我效能感总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好的认同,心理更加健康。当个体认为有能力完成某件事时,自我效能感便高涨,遇到困难时,会尽更大的努力去解决困难,一旦困难被解决,那么就会有更好的心理状态。而缺乏自我效能感的个体,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甚至感觉自卑,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从而导致心理状态越来越差。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总分与应对方式中的幻想、自责、退避、合理化表现为正相关的关系,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与应对方式中的幻想、退避表现为负相关的关系。如果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可以帮助缓解紧张,解决问题,进而实现心理健康。此外,应对方式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自我效能感高的儿童能够更好的促使其积极的应对问题,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儿童由于缺乏自信,往往更容易采取消极退避的方式应对问题。

综上所述,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对应对能力及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许华山,沐林林,谢杏利.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人格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卫生研究,2015,04:559-564+569.

[2]赵丽丽,许华山,焦东亮,等.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01:72-74.

[3]贾文华.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适应性关系[J].心理科学,2012,01:142-147.

[4]储,赵宜生,刘翔宇,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12,03:147-149.

儿童心理健康的表现篇3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从江西省赣南、赣西、赣北、赣中4个地区各随机抽取1个市,再从每个市中选择外出务工现象较为典型的1个乡镇,从每个乡镇选1-2所学校,共抽取了6所农村中学和4所农村小学。调查学生被试共计1000人,范围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年龄5.5~18.5岁,平均年龄13.4岁。男女学生各半。收回有效问卷共813份,有效回收率为81.3%。被试的构成见表1。

1.2方法

1.2.1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

采用我国学者岳冬梅(1993)修订版[5],量表共66个项目。其中父亲教养方式共6个因子,分别为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教养方式共5个因子,它们为情感温暖、理解,过度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看护人的教养方式也采用emBU,将项目中的父亲或者母亲改为看护人,包括5个因子,分别为支持温暖、拒绝惩罚、过保护溺爱、严厉惩罚和偏爱被试。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46~0.88,分半信度为0.50~0.91,重测信度为0.63~0.82。

1.2.2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

本测验量表由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1991年修订[6],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各分量表折半信度为0.84~0.88,总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91;全量表和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667~0.863。

1.2.3施测方法、程序与数据处理

本调查主要在学生自习课时间进行,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将问卷回收后删除无效问卷,最后将数据录入SpSS17.0进行处理。

2结果

2.13种类型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为了解几种儿童的心理健康差异情况,将留守儿童、曾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得分进行比较。3种类型儿童在孤独倾向和自责倾向维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963,p>0.05;F=0.099,p>0.05),表2显示,在焦虑总分和其他6个维度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重比较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留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曾经留守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尽如人意,焦虑总分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家庭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由于留守类型不同,有些留守儿童有看护人护养,而有些没有,所以需要将各种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家庭教养方式对其心理健康影响分开来分析。总的分析结果见表3。将父母教养方式和看护人教养方式分别对4种留守儿童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父亲温暖、父亲干涉、父亲偏爱以及母亲拒绝、看护人的支持温暖、拒绝惩罚、保护溺爱等7种教养方式类型进入了对隔代看护留守儿童的回归方程中,方程解释率为0.473,其中父亲温暖、父亲干涉与看护人支持温暖3种教养方式对隔代看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着正性的影响,其他4种教养方式则不利于隔代看护儿童的心理成长;对父辈看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回归中,父亲温暖、父亲惩罚、母亲温暖、母亲偏爱以及看护人支持温暖、拒绝惩罚、保护溺爱7种教养方式进入回归方程,其中父亲温暖、惩罚以及母亲温暖、看护人的支持温暖4种教养方式对父辈看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回归效应;对单亲看护的回归中,由于不存在父母亲外的看护人,只有父亲或者母亲对其教育,结果发现父亲温暖、干涉、偏爱以及母亲温暖、干涉、拒绝、偏爱对该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显著回归效应,其中父亲温暖、母亲温暖、母亲偏爱3种的标准回归系数为负,表明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积极地影响作用;最后,对同辈或者自我看护的留守儿童的回归方程解释率为0.246,为4个回归方程中解释率最低,只有父亲温暖和母亲拒绝2种教养方式进入了回归方程。

3讨论

3.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留守儿童总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曾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都要较差,表现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我们知道,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儿童不管从心理还是行为上都没有完全“断乳”[7],这个阶段父母的作用可是说是无法替代的,这种留守的现状对他们显然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对于看护人来说,要照顾好孩子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隔代看护,孩子的祖辈们对他们的照顾虽然说是尽心尽力,但是总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因为农村老年人毕竟文化水平较低,观念也比较落后,容易产生“重养轻教”、“重满足轻管束”的倾向。父辈看护人则是一种“物质+放任”的方式,甚至很多人都是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来养护,这种养护方式容易让孩子形成我行我素或者胆小怕事的心理特征。本研究发现,曾留守的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表现在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3个方面。也就是说,曾经的留守经历影响了儿童今后的心理健康。

3.2家庭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儿童心理健康的表现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

从江西省赣南、赣西、赣北、赣中4个地区各随机抽取1个市,再从每个市中选择外出务工现象较为典型的1个乡镇,从每个乡镇选1-2所学校,共抽取了6所农村中学和4所农村小学。调查学生被试共计1 000人,范围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年龄5.5~18.5岁,平均年龄13.4岁。男女学生各半。收回有效问卷共813份,有效回收率为81.3%。被试的构成见表1。

1.2 方 法

1.2.1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

采用我国学者岳冬梅(1993)修订版[5],量表共66个项目。其中父亲教养方式共6个因子,分别为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教养方式共5个因子,它们为情感温暖、理解,过度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看护人的教养方式也采用emBU,将项目中的父亲或者母亲改为看护人,包括5个因子,分别为支持温暖、拒绝惩罚、过保护溺爱、严厉惩罚和偏爱被试。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46~0.88,分半信度为0.50~0.91,重测信度为0.63~0.82。

1.2.2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

本测验量表由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1991年修订[6],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各分量表折半信度为0.84~0.88,总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91;全量表和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667~0.863。

1.2.3 施测方法、程序与数据处理

本调查主要在学生自习课时间进行,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将问卷回收后删除无效问卷,最后将数据录入SpSS 17.0进行处理。

2 结 果

2.1 3种类型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为了解几种儿童的心理健康差异情况,将留守儿童、曾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得分进行比较。3种类型儿童在孤独倾向和自责倾向维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963,p>0.05;F=0.099,p>0.05),表2显示,在焦虑总分和其他6个维度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重比较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留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曾经留守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尽如人意,焦虑总分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家庭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由于留守类型不同,有些留守儿童有看护人护养,而有些没有,所以需要将各种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家庭教养方式对其心理健康影响分开来分析。总的分析结果见表3。将父母教养方式和看护人教养方式分别对4种留守儿童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父亲温暖、父亲干涉、父亲偏爱以及母亲拒绝、看护人的支持温暖、拒绝惩罚、保护溺爱等7种教养方式类型进入了对隔代看护留守儿童的回归方程中,方程解释率为0.473,其中父亲温暖、父亲干涉与看护人支持温暖3种教养方式对隔代看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着正性的影响,其他4种教养方式则不利于隔代看护儿童的心理成长;对父辈看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回归中,父亲温暖、父亲惩罚、母亲温暖、母亲偏爱以及看护人支持温暖、拒绝惩罚、保护溺爱7种教养方式进入回归方程,其中父亲温暖、惩罚以及母亲温暖、看护人的支持温暖4种教养方式对父辈看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回归效应;对单亲看护的回归中,由于不存在父母亲外的看护人,只有父亲或者母亲对其教育,结果发现父亲温暖、干涉、偏爱以及母亲温暖、干涉、拒绝、偏爱对该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显著回归效应,其中父亲温暖、母亲温暖、母亲偏爱3种的标准回归系数为负,表明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积极地影响作用;最后,对同辈或者自我看护的留守儿童的回归方程解释率为0.246,为4个回归方程中解释率最低,只有父亲温暖和母亲拒绝2种教养方式进入了回归方程。

3 讨 论

3.1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留守儿童总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曾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都要较差,表现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我们知道,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儿童不管从心理还是行为上都没有完全“断乳”[7],这个阶段父母的作用可是说是无法替代的,这种留守的现状对他们显然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对于看护人来说,要照顾好孩子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隔代看护,孩子的祖辈们对他们的照顾虽然说是尽心尽力,但是总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因为农村老年人毕竟文化水平较低,观念也比较落后,容易产生“重养轻教”、“重满足轻管束”的倾向。父辈看护人则是一种“物质+放任”的方式,甚至很多人都是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来养护,这种养护方式容易让孩子形成我行我素或者胆小怕事的心理特征。本研究发现,曾留守的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表现在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3个方面。也就是说,曾经的留守经历影响了儿童今后的心理健康。

3.2 家庭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儿童心理健康的表现篇5

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初中段一、问题的提出

听觉障碍儿童由于生理上的缺陷、社会的歧视和某些家长及老师的教育不当,导致他们的自我概念水平和自我认识能力的下降,很容易产生自我贬低、恐怖、焦虑、过敏、行为不当和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而听觉障碍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青春关键期,听力损失制约了其认知和个性心理能力的发展,身心发展不平衡,因此他们比正常中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通过对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发现他们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对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研究的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潍坊市在校学习的169名初中段听觉障碍儿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69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15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5%。

(二)研究工具

采用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周步成等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问卷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三)结果分析

1.听觉障碍儿童总体心理健康状况

听觉障碍儿童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一般,只有43.13%的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有54.24%的听觉障碍儿童属于中等焦虑水平,人数较多;另有2.6%的听觉障碍儿童属于高焦虑水平,心理存在严重障碍。

2.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各因子状况

听觉障碍儿童在心理健康的各因素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有51.63%的儿童存在学习焦虑,有9.8%的儿童存在对人焦虑,有4.57%的儿童存在孤独倾向,有17.64%的儿童存在自责倾向,有15.68%的儿童存在过敏倾向,有20.26%的儿童存在身体症状,有14.37%的儿童存在恐怖倾向,另有1.3%的儿童存在冲动倾向。并且调查发现,在上述各因子中,依次分别有37.9%、60.1%、51.63%、51.63%、65.35%、51.63%、39.86%、38.56%的儿童存在有中等程度的心理障碍。

3.父母亲文化程度对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经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儿童的自责倾向、恐怖倾向维度方面在0.05水平上有显著差异(t自=-1.29,p自

4.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对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经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有无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听觉障碍儿童的孤独倾向、身体症状焦虑方面在0.05水平上有显著差异(t孤=2.09,p孤

四、建议及对策

(一)帮助听觉障碍儿童克服自卑心理,提高其挫折耐受能力

听觉障碍儿童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因此,教师要教育他们在勇于正视自己生理缺陷的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要相信自己,要敢于面对现实,不逃避,不放弃,取长补短,学会悦纳自我,学会用微笑面对生活;可引导儿童看一些名人传记,学习一些身残志坚的名人为实现人生目标而顽强拼搏的先进事迹,使他们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要注重与儿童进行情感交流;要对他们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要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教他们学会理智的面对挫折,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挫折耐受能力。

(二)加强对父母的指导与培训,改善父母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与态度

父母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导致儿童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问题。另据调查发现,听觉障碍儿童家长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其中父亲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占97.7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2.28%;母亲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占98.4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1.52%。父母亲文化程度的高低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产生较显著的不良影响。因此,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要建立起良好的家长培训机制,定期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培训。通过培训,让家长逐渐改变以往对儿童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及态度,全面提升家长的文化理论水平与素质。

(三)加强对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和辅导

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授课和辅导。各任课教师要针对自己的学科特点有意识创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要对儿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问题及时地给予疏导,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促使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四)重视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培训与指导

学校要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为教师的学习提供条件保障,要关心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采取各种方法减轻教师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使他们掌握一些心理调适的具体方法,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能力。学校要对各任课教师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等,让教师人人都懂的有关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人人都对听觉障碍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

(五)要教给听觉障碍儿童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的方式与方法

由于听觉障碍儿童不善于根据时间、地点、条件和任务的变化及时对自己的心理状况做出调整与应对,因此教师要教给儿童能够善于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有效自我调节的方式、方法。如学会并合理利用一些宣泄的方法,学校可建立“心理宣泄室”,让儿童到宣泄室内尽情的加以宣泄,以消除内心的压抑和愤懑;学会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如通过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心理换位思考等方式来改变消极的心理。

(六)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班主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是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班主任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效果如何,将直接关系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班主任要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情绪情感以及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要充分利用晨会、班会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并针对儿童的个别问题制定个别教育方案,进行个别教育,使他们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宣泄情绪,使其心理得以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凤.聋学生的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5):47.

[2]李镇译,勾柏频.聋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J].教育导刊,2010,(10):45-48.

儿童心理健康的表现篇6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一、引言

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在给农村经济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产生。我国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很多,但是大多数研究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高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如何,此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本研究范围限定农村高中阶段的“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以定西市通渭县马营中学为例来研究“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

二、对象与方法

1.对象

用方便取样法抽取了定西市通渭县马营中学6个班280名学生。其中抽中男生137名,抽中女生143名,发放问卷280份,回收问卷271份,剔除其中信息缺失及年龄≥18周岁的和按规律作答的无效问卷32份,最终有效问卷239份,回收率85%,其中男生127人,女生112人。根据全国妇联对“留守儿童”的界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筛选出农村“留守儿童”共有123人,达到了被试总体的51%。在农村“留守儿童”中,男生55人,女生68人。

2.方法

采取自陈格式,按照测试规定,用统一书面指导语,在规定时间内答题,提交问卷。

测量工具:采用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由60个问题组成,分为10个因子,分别评价心理健康的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和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内容涉及情绪、思维、意识、人际关系等方面。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制,1、2、3、4、5分别表示“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一次评定约需20分钟。量表总分或分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或在某方面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数据分析工具:用SpSS15.0软件包等对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1.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状况描述及分析

表1“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比较

注:p

从表1可知,马营中学学生(包括“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比较乐观(m3)。问卷的计分标准为得分在2分以下的表明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得分在2~3分之间的说明存在轻度心理不适。总体而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比较乐观,这刚好支持了我国学者肖善香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抽样与思考》中的研究结论:“留守儿童”并非“问题儿童”,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总体发展态势良好。

2.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比较和分析

从表1可知,马营中学“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较,在敌对和情绪不平衡两因子上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

3.农村“留守儿童”中男生与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比较和分析

表2“留守儿童”中男生与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比较

从表2可得出,在“留守儿童”中,男生和女生相比较,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得比女生稳定。其中,在抑郁、焦虑及心理不平衡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四、讨论与结论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选择外出打工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由于情感上缺乏沟通与交流,将导致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心理上的隔阂,使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失去了儿童正常生活的心理环境,很多时候都会产生情绪不平衡,对教师、同学的态度多变,学习热情忽冷忽热,情绪不稳定。家庭结构完整性的缺失,使得“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感丧失,常常感到心理不平衡,不能对周围的人做客观的评价。很多时候,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容易激动。在学习方面压力较大,他们想用更好的成绩来回报父母,以便引起父母的关注,同时外出打工的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更高,也是“留守儿童”学习压力大的原因。在人际交往方面,他们觉得别人不理解自己,对自己不友好,感情易受伤害,不信任别人,多疑。

总之,定西市“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乐观;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在敌对和情绪不平衡两因子上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在偏执和心理不平衡两因子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在人际关系紧张和敏感因子和学习压力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留守儿童”中,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得比女生稳定,其中,在抑郁、焦虑及心理不平衡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样的数据统计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还是值得学校、家庭和社会关注的。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莫瑞,主编.关注留守儿童――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叶敬忠,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儿童心理健康的表现篇7

关键词:家庭生态系统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影响机制

儿童心理问题是心理学家研究的重点,其中家庭因素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起点,也是儿童与外界进行交流和相互作用的基地[1],因而加强对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了探讨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机制,本文选取360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360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男生185名,女生175名,年龄在7-1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9.2±0.8)岁,其中小学三年级124名,小学四年级136名,小学五年级100名。经检验,所有被试在性别、年龄、年级等一般资料上的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家庭生态系统包括父母、家庭环境、儿童三个变量,其中父母子系统包括父母教养方式、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等,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进行调查,包括11个因子;家庭环境子系统包括家庭类型、家庭经济和社会地位、家庭环境特征等,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进行调查,包括情感表达、娱乐活动、文化知识、组织程度等10个分量表[2];儿童子系统包括性别、年龄、个性等变量,采用儿童十四种人格因素问卷(CpQ)进行调查,包括乐群性、敏感性、兴奋性、自律性等因素。并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CBCL总体t分或因子t分超出正常范围即为行为问题[3]。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p

2.结果

2.1心理问题检出情况

通过对360名小学生行为问题的调查,共检出62名存在行为问题,占17.2%,并根据此分成健康组(n=298)和问题组(n=62),两组在CBCL所有问题的行为因子得分和总分上差异显著(p

2.2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从父母子系统上看,两组在父母教养方式、父亲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家庭环境子系统上看,两组在亲密程度、矛盾冲突、情感表达、独立自主、文化知识、成功倾向、娱乐活动、组织程度、道德宗教、家庭控制10个分量表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

2.3建模分析

对于健康组,父母子系统、家庭环境子系统和儿童子系统对心理问题的形成起反向作用,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0、-0.10、-0.10;对于问题组,父母子系统和家庭环境子系统对心理问题的形成起正向作用,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4、0.14,儿童子系统对心理问题的形成起反向作用,偏回归系数为-0.12。

3.讨论

对于健康儿童而言,家庭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均对其心理问题的形成起抑制作用,而且父母子系统影响作用比家庭环境子系统和儿童子系统大,这充分说明父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据相关研究表明,三个子系统之间呈正相关[4],说明三个子系统存在相互依赖,一个子系统中的因子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抑制,各系统的其它因子会向有利的方面转化,以保持结构的平衡。

对于问题儿童而言,父母子系统和家庭环境子系统对问题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起正向作用,而且父母子系统正向作用更大,也说明父母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儿童子系统对问题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起反向作用,但这种负向作用与健康儿童并不相同,其只是儿童通过过激反应或消极抵抗等方式在低水平上的抗争。鉴于父母子系统和家庭环境子系统的正向作用,应该采取一系列预防和干预措施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并且要多管齐下,打破儿童子系统的孤军奋战,实现家庭生态系统的重构[5]。

总之,家庭生态系统中的儿童子系统对问题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起抑制作用,父母子系统和家庭环境子系统对问题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起正向作用,家庭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均对健康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起抑制作用。要从关键变量入手,对儿童心理健康进行预防和干预,充分发挥各子系统的功能,实现家庭生态系统的重构。

参考文献:

[1]王海英.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n].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6):210-213.

[2]李守香.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及教育对策——以家庭生态系统为视角[J].学理论,2012,1(29):71-72.

[3]李高明.她正常上学了——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影响的个案研究[J].科技信息,2012,1(3):419-420.

儿童心理健康的表现篇8

经济快速发展,新的健康问题逐步成为三峡库区儿童保健的主要内容,突出表现在环境因素、社会因素、新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一点对做好三峡库区儿童保健工作十分重要。

1儿童的健康状况

1.1三峡库区儿童的死亡原因:儿科疾病的流行病学在不断变化,以前,急性感染性疾病和烈性传染病、严重营养不良是三峡库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今,由于儿童保健事业的进步,这些疾病均已大大减少,而先天性畸形、意外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遗传代谢性疾病和环境因素所致的疾病显得相对突出,逐步成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1.2儿童感染性疾病出现新的特征:近年来,儿童感染性疾病虽然在发病的数量上已大大下降,但表现出新的特征。一些已经得到控制的传染病(如结核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死灰复燃,临床上以结核性脑膜炎为最多见,细菌性痢疾多呈暴发驱势,严重地威胁着儿童的身体健康。

1.3儿童的营养状况:儿童营养问题从以前的单纯的营养不良转变为营养失衡,由于营养过剩和生活方式改变等而致大量的肥胖儿出现,微量元素缺乏或搭配不当所致的各种营养紊乱。生活中人们受到广告及各种宣传的影响,给孩子大量补钙,造成孩子生长发育迟缓,引发各种疾病。过多营养品的摄入,使孩子肥胖,使儿童血液中血脂升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2儿童保健的任务

目前,全国儿童保健工作的发展很不平衡。三峡库区属于偏远的欠发达地区,儿童保健的基础较差,保健工作起步较晚,加上三峡地区经济较落后,大多数家长、儿童保健意识不强,故开展此项工作还有相当大的困难及阻力。如何把儿童保健工作进行下去,宣传到家喻户晓,使大家都懂得儿童保健的重要性,这将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工作。

3三峡库区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

3.1要使儿童的身体健康,首先要预防出生缺陷和先天性畸形的发生。出生缺陷和先天性畸形的预防有赖于有效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要把优生优育知识送到各社区、乡镇,使每个孕妇都知道产前检查的重要性,主动到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目前已开展的唐氏综合征就是很好的产前筛查项目。出生后进行新生儿苯丙酮尿症新生儿听力筛查、新生儿智力测试等,可有效的控制部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3.2儿童精神卫生和心理发育问题: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儿童的压力越来越大,临床上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问题也越来越多。儿童孤独症,学习困难等。因此,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问题势在必行。在我国,这一领域和其他儿童保健的领域相比,起步晚,基础差,因此,这项工作任重道远。

3.3环境对儿童健康的影响:环境应该是当前儿童保健的重要议题: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大自然的污染中,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房屋的装修、旧家电释放出的有害物质。使许多儿童出现血铅升高,甚至中毒。造成儿童智力下降、多动症、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尤其是三峡库区处于山区,终年雾大,日照少,加上气温变化大,很多人没有户外活动的习惯,所以,儿童免疫功能下降,佝偻病发病率也相当高。

儿童心理健康的表现篇9

【关键词】儿保门诊;心理卫生问题;儿童

【中图分类号】R3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355-01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7年8月~2009年12月到本院儿保科心理门诊首次就诊的儿童208人,其中包括部分幼儿园体检时心理问题的咨询等。

1.2方法自制表格对所有首次就诊的儿童均给予详细登记,如就诊日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住址、儿童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原因、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等。分拆总结登记表中的项目,参照CCm仆2-R标准进行疾病学诊断,就诊原因根据临床情况及医生的诊断归类。配合疾病诊断及就诊原因分类的有儿童行为量表、丹佛发育筛查试验(DenverDevelopmentalSereeningtest,DDSt)、peabody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pie-tureVoeabularytest,ppVt)、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ehslerintelligeneescaleforehildren,wiSC)、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eehslerpresehoolandprimarySCaleofintelligenee,wppSi)等。

1.3统计学方法采用丫检验。

2结果

2.1就诊儿童一般情况分布首诊儿童共198人,其中男童106人、女童92人,男女各占为53%、47%。6岁以下就诊儿童64人,6~12岁就诊儿童112人,13岁以上就诊儿童22人;13岁组就诊儿童分别占全部就诊儿童的30.76%、58.65%、10.58%。就诊儿童年龄集中在6~12岁。就诊儿童中家住城镇的151人,占72.6%;父母一方大专以上文化的117人,占56.3%。

2.2不同年龄组的就诊原因分布6岁前儿童就诊人数占所有就诊人数的30.76%,就诊原因主要为行为问题、抽动症、言语问题、健康体检和咨询。儿童睡眠障碍和排泄障碍(尤其是遗尿症)等在心理门诊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6岁以上儿童则以多动、学习困难为主。所有就诊儿童中,健康咨询占33.3%,其所占心理门诊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由

3讨论

3.1据wHo估计,大约有20%的儿童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如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疾病。本市心理门诊儿童就诊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乡镇儿童保健机构尚未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以及本院对此项工作的开展刚刚起步、宣教力度不够,家长对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足有关。

3.2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门诊儿童各个年龄段中,咨询均占绝大多数,但随着年龄的增高逐渐下降,这可能与儿童保健工作者的服务对象不同有关。因6岁以下儿童属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对象,必须经常到医院进行阶段性体检,与义务人员交流较多,经常接受这方面的知识宣教。这提示儿童心理问题。

早期发现、早期就诊,首先必须解决儿童家长的认识问题。儿童保健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加强健康宣教工作,扩大健康教育的服务面,把宣教阵地延伸到小学、初中。利用书刊、电视、广播、橱窗、讲座及儿科临床、保健门诊向家长宜传儿童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家长、老师、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了解与关注,以促进儿童的出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旭,静进,史明丽,等.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J].中国妇幼保健,2002,17(12):719-720.

[2]匡桂芳,辛晓显,沈宜元,等.儿童心理咨询2064例临床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3):153-155.

[3]关念红,张晋磅,唐济相,等。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儿童咨客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2):102-204.

[4]程玉兰,崔伊微,昊汉荣.学习困难儿童心理特征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4):215-217.

儿童心理健康的表现篇10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心理健康调节作用

分类号:B844

1.问题提出

近些年来,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日益为学界所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因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处境相对不利,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等心理问题表现突出。

心理弹性是个体在面对重大压力或不良情境时,身心仍处于健康发展的状态。在心理弹性概念的界定中,有些研究者将心理弹性视为个体的能力品质,是对抗压力、自行复原、适应良好的能力。有些研究者将心理弹性视为个体发展的结果,是个体遭受压力或挫折时,倾向于向积极方向发展的结果,不仅不会被压垮,反而会发展得更好。還有些研究者将心理弹性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个体面对不利情境时,调动自身各种内在能力不断发生动态交互作用,促使个体迅速复原并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尽管对于心理弹性的界定迄今学界并没有一致的看法,但纵观以往研究,对于心理弹性的认识存在两点基本共识:一是心理弹性是个体身处不利处境的一种表现;二是心理弹性指向一种积极结果,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积极意义。

心理弹性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它对于个体心理健康的维护。在实际研究中,国外学者常将心理弹性作为与危险性因素相对应的一种保护性因素来进行研究。例如,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在成长中可能会面临着家庭贫困、母亲精神异常、父亲酗酒等危险性因素的侵袭,也可能会受到关爱的亲戚、和睦的邻居等保护性因素的支持。这种保护性因素可以影响危险性因素对个体发展的最终结果,一个性格良好、擅长人际交往(保护性因素)的孩子会克服“家庭不和睦”(危险性因素)所带来的负向影响,而呈现健康发展的趋势。Rutte则把心理弹性的这种保护性作用描述为一种“交互进程”:即一个变量可以增强另一个变量的协同效应,如危险一保护机制侧重于保护性因素尽量减轻危险性因素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保护一保护机制侧重于保护性因素对另一个或一些保护因素的作用,从而减缓或减少可能出现的消极结果。这些保护性与危险性因素通过直接、间接或交互关系发生作用。Luthar等人研究发现,在经历生活事件时,不仅心理弹性可以作为一种保护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活事件对个体的直接影响;社会支持也是一种保护因素,并与心理弹互作用,使个体避免罹患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

近年来,国内学者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同时学者们的研究发现了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生活事件的密切关系,即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生活事件显著相关,社会支持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且是保护性因素。社会支持得分越高,心理弹性越好,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生活事件是一种常见心理社会应激源,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留守儿童适应逆境的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弹性的发展。总体而言,国内学者们的探索主要集中于心理弹性的结构与影响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因果关系上,对于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深层作用机制的研究较为欠缺。事实上,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隔,相比于其他儿童,当其遇到生活事件时,他们难以得到父母及时的关爱、指导和帮助。这种处境不利状况一定程度上对其心理健康存在负面影响,但是作为一种克服逆境的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密切相关,这一积极保护性因素,不仅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直接影响,更有可能与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不利生活事件及其他保护性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从而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状态。因此,鉴于心理弹性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具体作用机制,不仅有助于厘清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深层原因,更能够不断发现留守儿童内部的自我生长力,为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理论支持。

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将留守儿童界定为农村地区因父母至少一方外出半年以上(包含半年)、同时被交由父母一方或他人抚养、照顾、管理和教育的未成年人。主要选取已有留守经历的初中生作为被试,以生活事件作为危险性因素,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分别作为内部和外部保护性因素,揭示它们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考察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主要研究假设如下:

假设H1:生活事件、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四者之间显著相关。

假设H2: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

假设H3: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采用整群取样方法从广西四个地区选取4所有代表性的农村或乡镇初中留守学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050份,其中有效问卷946份,筛选出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523人(初一172人,初二174人,初三177人;男生186人,女生337人;独生子女118,非独生自己405人;汉族72人,壮族440人,瑶族4人,其他1人,缺失6人),样本有效率为90.1%。平均年龄为14.24±1.13岁。

2.2研究工具

2.2.1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

该量表由张文新教授修订,符合测量学的信度和效度要求。量表共51题,主要包括外部保护因子和心理韧性特质因子。得分越高,心理弹性越强。本研究该量表Cronbacha系数为0.94。

2.2.2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

该量表由刘贤臣等人于1987年编制,主要适用于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和应激强度的评定。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共有27项6个因子,即丧失、受惩罚、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和其他。根据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感受分为1-5分进行评定,得分越高表示遭受的生活事件越多,危险因素越多。本研究该量表Cronbacha系数为0.90。

2.2.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该量表由肖水源编订,由10个条目组成,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个因子,其信效度经过多次验证,能较好地反映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由于被试均为中学生,因此研究者对量表中的一些语句作了修订,如将“同事”改为“同学”,同时将有关“配偶”的选项去掉,从而保证真实地反映农村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得分越高,表示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本研究该量表Cronbacha系数为0.76。

2.2.4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

该量表由王极盛教授编制。由60个项目、10个分量表组成:强迫症状、敌对、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偏执、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情绪不稳、心理不平衡。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得分越多表示心理问题越多。研究中为了便于理解,将其总均分转换为心理健康水平分,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本研究量表Cronbacha系数为0.94。

2.3数据管理与分析

主要采用SpSS15.0进行数据输入、管理和分析。

3.研究结果

3.1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考虑到本研究数据来源相同,研究者在数据分析之前先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方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对所有项目进行未旋转的因素分析,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有4个,第一个公因子解释的变异量只有29.46%,所有项目抽取公因子的数量不是1个,第一个公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也未超过40%,说明本研究共同方法偏差问题并不严重,研究结果没有受到严重干扰。同时通过层次回归分析,对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进行多组考察,以tolerance、ViF、Dw为考察指标,结果显示:toleratace在0.36-0.99之间(>0.1)、ViF在1.01-2.76之间(

对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两两显著相关。生活事件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水平显著负相关,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正相关。假设H1得到验证。

3.2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3.2.1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检验

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来检验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首先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部分类别变量转换成虚拟变量,采用强迫进入法使其纳入方程;再以心理健康水平为因变量,将自变量(生活事件)和调节变量(心理弹性)逐步纳入回归方程,然后将调节项(生活事件×心理弹性)纳入回归方程。如果调节项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则表明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显著。为了减少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回归分析中使用的预测变量除调节项之外都做中心化处理。

如表2所示,生活事件对于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力(β=-0.09,p

为了进一步把握心理弹性对于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调节作用,我们将心理弹性和生活事件两变量按照得分抽取高低两组(高于平均数为高分组,等于或低于平均数为低分组),来考察其具体影响作用。图1结果表明,随着心理弹性水平的增高,生活事件对于心理健康水平的负向影响明显减弱。在面临高生活事件时,心理弹性较低的留守儿童受到的冲击非常明显,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下降;但对于心理弹性较高的留守儿童而言,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趋势则不太明显。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中可以作为—个缓冲因素,减缓生活事件这一危险性因素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研究假设H2得以验证。

3.2.2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检验

就社会支持而言,方法同上(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18,p(0.001;β=0.15,p

为更加清晰地揭示心理弹性水平对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我们将被试按社会支持得分高于平均数、等于或低于平均数分为社会支持较高水平和较低水平两组,分别计算心理弹性较低和心理弹性较高的留守儿童,对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测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无论心理弹性的高低,社会支持都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社会支持较高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也更高。心理弹性对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相较而言,当心理弹性较低时,社会支持高和社会支持低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较大(t=-3.45,p

那么,在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中,是什么影响了同为保护性因素的心理弹性作为调节变量的作用方向?前述相关结果提示,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皆显著相关,因此,我们将生活事件这一因素作为协变量进行了层次回归分析,以进一步揭示在控制生活事件的条件下,心理弹性水平对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的具体方向。结果表明,在控制生活事件这一水平的情况下,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的交互作用仍然显著(R2=0.01,F=8.18,p

为更加清晰地呈现在控制生活事件条件下,心理弹性水平对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我们分别按照生活事件、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得分高低对被试进行分组,考查其具体影响作用。

图3结果显示,在生活事件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如果心理弹性低,社会支持高和社会支持低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差异(t=1.69,p>0.05),如果心理弹性高,则高社会支持和低社会支持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t=2.09,p

图3同时表明,在生活事件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如果心理弹性较低,社会支持高和社会支持低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t=3.12,p0.05)。相较而言,心理弹性高的留守儿童,高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增进明显小于心理弹性低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减弱了社会支持的保护性作用。

4.讨论

4.1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

本研究结果表明,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负相关,在控制了年龄、年级、性别、独生子女、家庭人口的作用后,生活事件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09,生活事件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留守儿童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越多,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在生活和学习中所经历的丧失、受惩罚、人际关系紧张等不利事件皆可以成为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基本一致,以往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学生在人际关系、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方面的生活事件多于非留守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事实上,不良生活事件这一危险性因素对于留守心理健康的最终影响,不仅取决于事件的刺激属性(性质、强度和频度),還与留守儿童本身的积极心理品质如心理弹性、对事件的认知和评价、所处的社会支持系统密切相关。本研究中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活事件不仅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与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也显著相关,其中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留守儿童所经历的不良生活事件既可以成为威胁儿童心理健康的危险性因素,也可以激发儿童的心理弹性潜能,使之更加积极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积极应对生活不利事件。

对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已有研究发现,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对于心理健康皆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心理弹性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社会支持越高,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本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已有研究所提示的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的保护性作用。本研究中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系数都高达0.22。回归分析的结果更加清晰地呈现了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保护作用。在控制了年龄、年级、性别、独生子女、家庭人口的作用后,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皆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一般而言,处境不利儿童身上的自我生长力和向上力,家庭、朋友、同学、师生间的紧密联系可以为儿童应对生活不利事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源,提高其应对逆境的能力,使儿童更有能力和信心来解决生活中的不利事件,促进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

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三者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中,本研究结果提供了与以往研究较为一致的证据,一定程度支持了已有研究的结论: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过程中,生活事件作为危险性因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留守儿童良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则属于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能够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

4.2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

已有研究中对于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对于心理健康影响的考察多数基于单独考察某一因素的具体影响,无法理解个体、环境与各因素之间的内在作用过程。事实上,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之间并不能完全独立,相互影响,例如在保护性因素存在的条件下,危险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很小或根本不产生影响。而且当多个保护性因素同时存在的时候,各保护性因素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是独立的,最终的结果也并非只是多个因素的简单相加。为了更清楚地考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厘清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路径及其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综合影响,基于Rutte等人对于心理弹性的综合作用机制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分层回归分析分别考察了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中所证实的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与Rutte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心理弹性可以补偿或抵消危险性因素的影响,减少危险因素对儿童的消极影响。尽管生活事件作为一种不利于个体心理正常发展的环境因素,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力,生活事件发生的频率越高,其影响就越大,心理健康水平越低。但留守儿童本身的心理弹性潜能,作为一种积极的保护性因素,在留守儿童面临不利生活事件境况下得以激发,可以有效缓解不利生活事件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同时本研究对于不同心理弹性水平下,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变化的进一步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对于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并未表现出对于二者关系质的改变,而主要体现在量的变化上。无论心理弹性的高低,生活事件的增加都会带来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但随着心理弹性的增强,生活事件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冲击确有明显减缓的趋势。因此,当留守儿童面对较多不利生活事件的冲击时,高心理弹性对于心理健康的维护具有更加积极重要的意义。

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不论心理弹性高低,社会支持较高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社会支持较低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也较低,较高的社会支持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具有重要的保护性意义。心理弹性作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另一保护性因素,对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是心理弹性对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表现并不稳定,当生活事件水平不同时,这种调节作用的方向呈现了一定的矛盾性,心理弹性对于社会支持的强化效应只有在生活事件较低的情况下才出现,当生活事件水平较高时,心理弹性未能表现出对社会支持的增强作用,甚至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社会支持的保护性作用。这一结果提示,作为调节变量,心理弹性对于社会支持的影响并不稳定,最终调节结果受外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Riley和ecken-rode等人的经验研究也曾检测到,社会支持这一保护性因素是否起作用以及作用的大小受外界环境、个体社会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国内学者曾守锤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儿童往往要同时受到多个保护性(或,和破坏性)因素的影、响,显然,多个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并非只是各个因素的简单相加。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当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共同作用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时,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两大保护性因素的作用不是简单的叠加,心理弹性并不必然增强社会支持的保护作用,其最终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留守儿童所面临的生活事件情境。事实上,当个体经历较少的生活事件时,个体为对付环境要求所作出努力并不大,个体承受的压力也较小,积极努力的行为有助于目标的达成,减少个体消极的情绪体验。但当个体面临较多负性生活事件时,这种高压力的情境下心理弹性较高的儿童往往会更积极主动寻求社会支持,以期获得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从而使留守儿童对于事件最终的发展抱有一种较高的积极期待。如果这些帮助和关心最终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则可能会给个体带来更大的心理冲击,降低其心理健康水平。这种保护性因素的最终效应不一致的状况,在学者们对于乐观心理品质的考察时也曾出现,例如对于乐观的适应性优势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者曾提出“乐观易损”的假设,在压力较高的情境下,乐观积极的个体对于积极结果的高期待、积极努力的行为将使个体的适应性优势不复存在,甚至可能成为个体心理健康的危险性因素,使个体经历更多的负面情绪体验。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处于不利处境的留守儿童而言,心理弹性作为一种心理保护性因素,对于减轻不利生活事件这一危险性因素所带来的负向消极影响的缓冲作用是稳定的,但其对于社会支持这一保护性因素的强化作用,则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呈现,其表现并不稳定,调节方向和最终结果仍是不确定的。,心理弹性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本研究以心理弹性作为调节变量,初步考察了四者之间的关系,但其间的具体作用机制则需要我们将来通过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得以厘清。

4.3教育启示

本研究采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关注留守儿童内部心理弹性潜能,探讨了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对于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以及心理弹性在不利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对于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其保护,对于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进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采用系统、科学的整体视角,更要通过家庭、社会和学校多方面的合力,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外部环境对于留守儿童的不利影响,营造一个较为安全的成长环境;同时积极挖掘留守儿童自身内部的心理弹性潜能,提高其对于逆境的应对力;并为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情感关爱和心理支持,营造良性的社会支持网络,不断强化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保护机制。

5.结论

(1)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之间两两显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