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市场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0:45

乡村旅游市场趋势篇1

关键词:乡村旅游;市场营销

中国加入wto后,使得中国的乡村旅游业融入到世界的旅游市场竞争当中,形成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局面,旅游需求的扩大,客观环境的改善使我国的乡村旅游业既充满了机遇又面临挑战。面对乡村旅游市场日益多样化的趋势,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市场营销的问题,中国的乡村旅游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打开出路,就必须用科学、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来武装自己,把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理念引进中国乡村旅游事业,从而促进乡村旅游业迅速朝健康有序的轨道高速发展。

一、我国乡村旅游在营销现状

1.旅游基础设施过于简单,服务质量偏低,难以留住顾客,回头率低

乡村旅游的目的地绝大部分位于城市郊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对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如游区道路、旅游班车安排、停车场、洗手间、电话亭、手机信号、客房、餐厅、茶楼、水电供应、安全条件、卫生状况等)的建设投资较少,缺乏规范化的维护,满足不了游客的需要。此外,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服务技能普遍偏低,难以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因而使游客数量减少。

2.缺乏市场细分,旅游产品项目单一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市场细分缺乏科学的研究和对策,产品开发无序,许多丰富的乡村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以同样的产品和服务对待不同目标的消费者,而不是针对不同的目标消费者开展营销活动。旅游活动的主体方式是观光旅游,形式过于单一,缺乏较强的吸引力,创新不够、参与性不强,无法满足游客多层次的旅游需求,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营销手段落后,价格体系不完善、销售渠道、促销方式相对单一

乡村旅游价格制定缺乏科学性,定价方法比较单一,没有形成完整的价格体系,随意定价,宰客现象时有发生。在销售渠道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体系,无法有效利用中间商渠道,许多乡村旅游点采用直接销售的方式。个体农民营销意识薄弱,广告宣传方式过于简单,推广力度不够,严重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4.法制意识淡薄

目前许多旅行社经营大都采用的是承包经营的运作方式,把营销看作是更能够吸引旅游者目光的工具,只顾经济利益而忽视法制化经营,严重扰乱了乡村旅游市场的秩序。

二、我国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趋势

近年来,伴随着各地农业产业结构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兴旺,市场前景广阔,针对目前的我国乡村旅游营销动态,在分析其营销滞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改进策略,促进乡村旅游效益的提高与市场竞争力的增强,这种改革决定了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及市场分布格局,主要趋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全面整合中国乡村旅游业的市场营销

整合营销传播的目的在于集中企业所有的营销力量,针对不同的消费者进行“一对一”传播,建立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形成整体优势。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缺乏长期的市场营销规划、旅游市场信誉控制和战略控制,要系统地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将整合营销这一超前的全新理念与中国乡村旅游业的实际状况相结合,全面运用在旅游整合营销领域中,研究出一套系统又切实可行的方案来解决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业面临的市场营销实际问题,是提升乡村旅游组织能力及企业制胜市场的宝典。

2.与传统营销的运作相结合,提高网络营销的利用率

网络营销:“指使用互联网进行营销工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各个业,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通过使用互联网,共享信息和交流思想,旅游业是一个信息密集型的行业,非常适合采用电子商务模式,具有明显的发展网络营销的优势,乡村旅游实施互联网营销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世纪旅游市场营销领域创新的焦点。通过互联网乡村旅游营运商不仅可以降低广告信息的费用以及为顾客提供各种预定服务的成本,还可以提高乡村旅游商品的流通效率。体验性与参与性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特征,需要人们仔细品位和亲身体验才能领略到其中独特的魅力,仅靠简单的图片宣传难以引起共鸣,而互联网具有图、文、声、视频等媒体的传播形式,世界各地的游客均可通过互联网获得信息,并且直观地感受到乡村的独特景观和文化意象。只有使互联网营销和传统营销紧密结合,扬长避短,才有利于推动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产品及服务呈现个性化、独特化、品牌化

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程度高、营销手段单一的问题已经引起经营者及行业领导的高度注意,定位与品类的创新是先进的营销手段,是规避产品同质化,打造个性化品牌的重要途径。目前乡村旅游的竞争已进入个性化品牌竞争的高级阶段,旅游商品和服务的个性化、独特化和品牌化将成为吸引游客消费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戴斌等.中国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1;17-23

[2]贺小荣.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J.2001(l):90

乡村旅游市场趋势篇2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乡村旅游市场趋势篇3

【关键词】趋势外推贵州喀斯特乡村旅游

一、由趋势外推法到问题的提出

趋势外推法(trendextrapolation)是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发展趋势推断未来的一类方法的总称,用于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测,其理论要点体现为:一是决定事物过去发展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该事物未来的发展,其变化,不会太大;二是事物发展过程一般都是渐进式的变化,而不是跳跃式的变化,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依据这种规律推导,就可以预测出它的未来趋势和状态。因此,趋势外推的含义可以定义为:依据经济事物的历史数据,先描述出散点图,辅之以数学模型,进而预测出未来某一时间点或时间段的数值,是一种探索型的预测法。

由上述可推断,趋势外推理论有两个假设和两个核心环节。“两个假设”:一是预测对象的发展趋势不变;二是预测对象的发展过程是渐变,而不是突变。“两个核心环节”:一是找到合适的趋势拟合曲线方程;二是确定趋势曲线方程中的参数。进而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针对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探讨,可以通过选择差分法,而采用生长曲线趋势外推法中的龚珀兹曲线预测模型;第二,其中龚珀兹曲线预测模型表达式为:其中y:观察值;:估计值或预测值;t:年次;k,a,b:待定参数。从中可以看出,在影响事物过去发展状况的因素中,选取对当前该事物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因素a,而且是以b的幂指数次方来影响,同时随着时间t的推进a与b的取值是不断变化的;第三,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过程中,参数a,b,c,d…在不同的地域条件、不同的旅游主体、不同的发展事情可能代表不同的影响因素,比如:旅游者追求最大效用因素;经济利益能否持续化因素;社会文化是否达到生态效益;旅游核心产品或旅游有形产品等产品因素在旅游者当中的吸引程度等等;第四,最终确定的因变量yt+1可由前面几期的数据来拟合求出。

二、趋势外推法与贵州喀斯特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

趋势外推法作为一种最为常用的经济预测方法,是一种利用过去来推测未来状态的方法。由于经济发展的过去和未来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是外推法赖以建立的客观基础。经济发展虽有跳跃式,但主要是渐进的。通过对贵州省大量乡村旅游发展过程的总结,人们发现其中的发展过程很多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我们掌握这种经济的过去发展规律,就可以遵循这种规律进行推导,以确定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未来,这就是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外推法的基本原理。

同时,外推法所基于的如下两个假设前提是能够吻合乡村旅游发展过程需要的,其一:决定经济发展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将决定经济的未来发展,变化是不大的;其二:经济发展过程一般属于渐进变化,而不是跳跃式、无规则的变化。随着社会结构、经济形式和参与主体结构图的变化,结合趋势外推原理新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便呼之欲出。

三、趋势外推对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发指导——hb理念

1.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回顾

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同时,贵州乡村旅游目前主要采取了五种体制和模式,如下所述:

(1)以股份制为主的“天龙模式”:平坝县天龙镇以特有的“屯堡文化”资源,提出了“旅游强镇”的发展思路,镇政府负责旅游规划、保护资源、协调关系等软环境建设;成立旅游公司负责基础设施、项目包装等硬件建设,同时与旅行社合作开发市场。对于以天龙村为核心景区的“屯堡文化”资源,按村民房屋庭院所处的位置、观光价值,在村民自愿原则下,折算成资源股纳入统筹管理,按章分红。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村民开发经营手工艺品、参加“地戏”表演、导游解说等活动,拓宽就业门路,增加村民收入。目前,已有超过80%的村民成为股东并参与乡村旅游业。

(2)以出租反包制为主的“金山模式”:贵阳市小河区金竹镇引进客商落户金山村,成立起农业科技开发公司,以每亩800元年租金向农户租赁连片低产旱地和荒坡,首期工程已建成近千亩生态农业观光园、3000平方米竹木结构的亭台楼阁,推出集观光、休闲、娱乐、食宿为一体的旅游项目,引来游人如织。目前,金山村已有130多户农民土地出租后,又被公司反包给他们分户经营,农民从中又增加了一笔承包费收入。

(3)以协会合作制为主的“董公寺模式”:遵义市红花岗区董公寺镇,在总结过去开展“农家乐”经营中各自为政、低档次恶性竞争的弊端后,引导各村先后成立起旅游等协会开展自律和新一轮发展工作,同时采取“支部+协会”办法,发挥村级党组织作用,帮助解决协会活动场所、启动经费等困难,并组织协会成员外出参观学习,举办各种乡村旅游节、研讨会、餐饮竞赛等活动,使全镇旅游业升级换代,走上了服务配套的“山庄型”发展新台阶。

(4)以工分制为主的“郎德模式”:该村以“国宝”级的苗寨文物和苗族歌舞表演为特色资源,全民参与旅游业,村里根据每个村民所能担当的角色,制定不同工分标准,制作相应工分牌。游客来到寨门口,男女老幼闻声而出,或参加欢迎仪式、或参加节目表演,活动结束时,分别到发牌人那里现场领取工分牌,作为日后结算分红的根据。这种管理体制在苗寨和谐社区建设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5)以民办公助制为主的“卡蒲模式”:平塘县卡蒲乡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乡,开展民族文化旅游前景看好,但受到资金和人才制约,启动困难。该县制定出规划后,采取部门对口扶持办法,开展村民培训、水电路建设、房屋庭院包装、改厕改圈改厨建沼气池等工作,对旅游餐饮接待户还配送电冰箱等设备,帮助村民开发民族餐饮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如今,卡蒲村正以崭新面貌迎接四方来客,乡村旅游业迈上了跨越式发展的路子。

以上模式是目前开展乡村旅游的主要模式——以村寨为载体、农民为主体,它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对于不同的喀斯特地区,其开发乡村旅游固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是所依托的开发理念肯定不能苟同,应依据本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具体条件为根本做适当调整。

2.hb理念的探索

(1)新的发展观——hb理念。hb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短视盲目的资源利用方式,认识到乡村旅游真正的限制因素不是资金,不是客源,是“有价值的旅游资源”,从而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且有度的开发。因此,hb理念的资源配置方式首先要求建立新的旅游发展评估体系,以“可持续”为宗旨,兼顾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大效益,确立真正能够体现旅游发展“质量”的各项指标,比如人均消费额,游客的逗留天数,大型项目的投资回报率等。要确实体现旅游发展从“粗放”向“集约”,旅游战略从“硬”向“软”的转变,最终实现对旅游资源的有效配置。当然政策无论制定的多好,取得成效还得依靠贯彻和落实,所以该评估标准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以行政手段强制推行,从根本上遏制盲目的项目投资。其次,旅游资源的增量开发固然重要,但是存量的盘活和再利用同样需要重视。开源和节流并举才是有效的资源配置之道。因此在对新项目审批从严的同时,要鼓励对既有资源的保护和深度开发,在产业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2)hb理念指导下的旅游产品开发。盲目地随市场而动是现在很多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的通病,须知消费者的需求总是瞬息万变的,供给商不能总是处在被动适应的地位,而是要引导消费,创造消费,真正从长远利益考虑本地或本企业的未来发展以及产品的开发。而hb理念下的产品要求其在开发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市场为先导,以效益为准则,根据当地资源本身的特点,扬长避短,合理地设计适合本地情况的旅游产品,同时注重相关资源的配套建设。比如一个以风土人情见长的小城,就不能盲目跟风以商务会展旅游为重。

而在具体的项目规划时,需要谨慎地控制物质和能源的投入。每一个大型旅游项目必须经过科学的评估,仔细的成本效益计算,明确责权才能动工。可以成立一个专业评估机构,由市政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组成,其评估结果对该项目能否上马有最终的决定性作用。

(3)hb理念下政府角色的演变。hb理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市场经济并不融洽。在现实中,想要依靠市场或企业的力量去实现hb理念是不可能的,所以政府仍然是推进旅游业模式转变的主导力量。新形势下政府角色的扮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贯彻“和谐平衡”的新型发展观,从宏观上控制整个乡村旅游发展的合理节奏与进度;第二,落实更为合理的新的“旅游资源评估体系”的建立;第三,完善旅游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制定产业政策,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最后是在产品开发上对大型旅游投资项目进行严格把关。与此同时,政府应该严守自己的职责范围,保持对整个旅游的客观立场。惟有如此,才能克服“补偿性反馈”,从而实现整个旅游系统的和谐发展。

四、结论

hb理念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其更具前瞻性的思维模式。它以“和谐harmonious”为灵魂,以“平衡balance”为准绳,以旅游业的长远利益为目标。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我们追求的不再是“如何吸引更多的游客”,而是如何控制“游客规模”,通过消费结构的优化来增加旅游收入;不再是经济性指标单方面的“突飞猛进”,而是包括生态、社会等各项指标的全面进步。整个旅游系统将在“适当的速度”下螺旋式地前进,从而更加稳定,更加可持续。

趋势外推理论指导下的hb开发理念关系如下图所示: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旅游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程道品.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及案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07.

[3]陈理.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民族出版社,2007,11.

[4]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2007,(4).

乡村旅游市场趋势篇4

乡村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正在被大多数热爱旅游的人们所追捧。久居喧嚣都市的人们,每日生活在灰蒙蒙的天空之下,连呼吸纯净的空气都变成了一种奢望,这时便催生了都市居民对田园乡村生活的向往,这时便催生了都市居民对田园乡村生活的向往,那湛蓝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气对他们非常具有吸引力。于是,乡村旅游业逐渐兴起,并被大众逐渐接受、认可及欢迎。本文将利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的乡村旅游从内部环境分析(优势与劣势分析)和外部环境分析(机会与威胁分析)两个方面对现如今中国乡村旅游业进行深度探究以及其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进行深度思考。

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设计和组合旅游产品,集观光、游览、休闲和娱乐为一体的新兴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而真正意义上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

我国的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在20世纪50年代才初见萌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是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的产物,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双向作用的结果,经过30年左右时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家乐已超150万家,休闲农业园区超过1.8万家,年营业收入超过12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在我国乡村旅游大发展的进程中,示范单位的带头作用显得非常重要。在2011年4月,农业部认定并公布了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村、天津市静海县西双塘村、江苏省常熟市蒋巷村、江西省井冈山市菖蒲村、山东省荣成市西霞口村、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贵州省贵定县音寨村、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纳斯景区禾木村、大连市金州区石河村等10个村为“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旨在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全国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有了这些带头单位的作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实际情况中,大多数的乡村旅游属于政府主导,民间积极参加与投资的形式存在,乡村居民参与投资,利用自家院子来提供旅游资源,一般做成农家乐的方式是最为数量众多的一类。少数的是依托于各大自然风景区周边的休闲度假庄,主要以体验自然,观赏自然,参与自然的方式来经营。以国内的游客为主,尤为旅游地周边的城市游客为主,一般的旅游周期是2-3天,消费适中,能被一般大众所接受。

二、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内部环境分析

(一)乡村旅游业的优势分析(Strength)

1.资源优势

我国本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农为本的国情影响着我国绝大部分地区。虽然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可是中国大部分的地区仍然是农村,并且我国疆域辽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这样我们的乡村文化自然也十分丰富。这样便造就了乡村旅游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优秀的地理资源优势。

2.人文优势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汇合成我们华夏一家,从北到南我们拥有的不仅是地质上不同的风光更是人文上更加丰富的内涵,从寒带到热带我们拥有的不仅是气候上的改变更是不同风土人情的融合。如此丰富的人文资源也给乡村旅游独特化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明显的优势,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单一文化格局内。

3.客源优势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城市人口也在逐年增多,而城市人口作为乡村旅游的主力军它在增多的同时也代表了给乡村旅游加大了客源。而且作为发展中的国家我们也名列前茅,很多的外国友人喜欢到中国来进行旅游,极大增加了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

(二)乡村旅游业的劣势分析(weakness)

1.旅游开发规模小,设施不够完善,服务不够标准

在我国整体的乡村旅游发展中,投资的主体大部分为当地的农户,由于投资的金额较小所以开发的规模不是很大,继而也造成旅游设施的不太完善。而且当地居民大部分并没有受过很标准的培训教学,所以在服务上会存有一定问题,导致旅游项目整体质量会有所下降。

2.活动内容形式过于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也不够

很多的乡村旅游未得到较为完善的开发与挖掘,旅游方式的主体依然是观光为主,而真正重要的文化资源以及农业旅游资源并没有的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很多的乡村旅游如今落入了“春季赏花,秋季摘果”的单一循环之中,如果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落实开发产品的创新性以及开发的深度性,其内容将会得到大大的丰富,也会提升对游客的吸引力,对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也会有很大帮助。

3.旅游人才匮乏,管理不力

现如今我国乡村旅游正处于起步阶段,而其投资者大多为个体投资者,缺乏完善的管理方式造成市场的混乱,同时这个时期也正处于一个需要大多数人才的时间段,而在这一方面上乡村旅游业专业人才,实用人才严重匮乏。并且在管理的问题上,很多的管理者是村上的领导,而经营者却是个体经营户,在管理和经营上两者各自为营,管理和实行很难落实,他们之间缺乏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来实现管理和经营的互通。

三、我国乡村环境的外部分析

(一)机会分析(opportunity)

1.政策支持

当今旅游作为第三产业正得到国家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项新兴的旅游方式,政府不仅支持且倡导大力发展。在相关政策方面政府提出了很多扶植计划,如山东出台的《山东省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奖励补助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山东省对乡村旅游发展实行“三补三奖”政策,强力推动全省乡村旅游发展;中国茉莉花之乡横县人民政府于出台了《关于推进横县旅游业发展的工作方案》,成为南宁市首个对旅游发展作出奖励的县区,最高奖励达30万元之高等等。这样的扶持计划在全国有很多,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乡村旅游自然也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2.城市旅游者旅游观念的改变

传统旅游对城市居民吸引力下降。在经济能力和时间有限的条件下,传统城市旅游以及传统名山名水旅游对市民的吸引力正在下降,而乡村旅游能够在大多数市民经济承受范围内,又能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需求。且其较传统旅游有更强的参与性,使得传统旅游的吸引力大大下降。

3.居民收入增长,旅游需求增加

现如今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就业形势持续向好,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标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居民收入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居民收入得到增长其生活水平也将得到提高,于是便带动了居民对旅游的需求,需求带动市场,所以乡村旅游业在这种大环境下也将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威胁分析(threat)

1.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现如今我国的现代文化区已经进入工业文化和后工业文化时期,而传统文化保留区,基本还停留于农业文化时期,两种文化期间,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社会意识都存在巨大差别。乡村旅游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这不可避免当地人们追求更多趋向于现在文化生活的方式,而前往乡村旅游的人们追求的又是回归淳朴自然的生活方式。旅游是文化交汇的窗口,乡村旅游又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汇的最前沿,两种文化是其发展的一大威胁。

2.农业与旅游业的矛盾出现

乡村旅游的开发是基于农村的本土资源,而在我们悠久的历史之中农村的主要经济收益靠的是农业的创收。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无疑给农业发展带来一大冲击,逐渐呈现出来一种农业向着旅游业发展,旅游业依附农业发展的趋势,但两种经营方式有产生矛盾冲突,所以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成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障碍之一。

四、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议

乡村旅游迎合了旅游者“亲近自然”的需求,实现了久居城市的人们感受大自然的愿望。但如今我国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才刚处于起步阶段,在旅游产品上有呈现出较为单一和不够完善的现象,并且这样的情形持续至今时间过长,过渡时间过长的话会造成旅游者期望降低。所以中国的乡村旅游业想要得到进阶,就必须从规划开发管理上积极入手,加大力度才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积极吸取国外优秀经验

我们不仅要在反省自身问题的同时借鉴国外优秀的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和主题,通过国外先进的理念来不断改善自身的不足。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日趋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而他们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综合性的发展得到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效益更多的是将乡村旅游发展成为一项新的旅游方式,让旅游者能对其拥有认同感以及保持新鲜感。

(二)不断开发及深化旅游产品

针对于国内市场来说,现在在乡村旅游项目上整体属于较低水平,不管从产品开发上的过于单一、旅游地设施上不完善还有服务质量上的问题整体呈现出较为低端的水平,同时在旅游者的角度上来看,旅游者对于乡村旅游的最大期望当然是感受乡村生活亲近自然,而现在也有很多旅游者也对乡村旅游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对自然的纯净性、天然性、观赏性有更高要求,也要求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拥有更加深刻的内涵。

(三)把握时机,重抓主题特色

放眼观望,乡村旅游是一项充满潜力的旅游项目,其发展的前景也是相当的广阔。重要的是抓住时期,并且抓住乡村旅游的精髓,在软件方面重点在于把握自己的特色,发展自己的特色不能随波逐流,注重自己的文化内涵,并且深度发掘。另外在硬件方面应该完善设施,增设新的休闲娱乐项目,并且广招专业人才,不断完善乡村旅游的管理体系。

(四)着重创新,增强吸引力

乡村旅游市场趋势篇5

关键词: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河北省环京津

一、背景与现状

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西班牙,目前已经形成拥有农业公园、农业科技公园、牧场旅游、观光农园等多种旅游形式,并实现了规模化和规范化经营的成熟业态。中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到20世纪90年代乡村旅游才得到更加迅速和广泛的发展,实现了产品类型的创新、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品牌形象的提升,形成了“北京民俗村”、“成都农家乐”等具有地域代表特征的发展模式,在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增强村民素质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推进了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为乡村旅游起步较早省份之一,河北省近年来突出打造了一批景区依托型、城市近郊型、农业资源型、民俗风情型乡村旅游景区,特别是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使许多贫困乡村走向富裕之路,但是相比之下,由于旅游发展水平与京津、台湾、国外相比差距明显,如何把握机遇,推进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成为目前环京津乡村旅游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环京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优势条件

环京津地区作为旅游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拥有多项发展乡村旅游天然优势,即使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的北京市相比,也拥有很多独特的垄断性优势。

(一)资源优势

首先,环京津地区的农业、林业、渔业、牧业等特色资源十分丰富,地域乡村文化也最大限度的传承并保存下来;其次,由于环京津地区地处各大自然地理单元的交汇地带,拥有多种地貌类型,因此,环京津地区作为坝缘山地、森林草原、海岸沙滩、湖泊苇荡等特殊自然景观最为典型,革命遗迹、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文化资源最为富集,拥有凉爽的避暑气候、清新的空气、优美的景色、优良的环境、优质的雪场和温泉资源,适合开展多种形式独特的休闲度假旅游活动,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再次,环京津地区拥有高山避暑、滨海休闲、森林草原、满蒙民俗等多项品质高、极具垄断性的旅游资源,旅游吸引力与开发潜力较大。

(二)距离优势

环京津地区河北省内环京津,外绕渤海,区位优势明显,廊坊、保定的部分地区已经初步实现了与京津的同城效应,成为京津游客旅游空间体系的重要部分。随着近期环京津地区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的加强,京津冀都市圈的一体化趋势的加快,环京津地区的可进入性将得到大力加强,特别是多条快速客运干线的建成,将形成环京津的通勤圈、快速交通圈,游客出行将更加方便、舒适、快捷、安全。

(三)投资优势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随着城市内部土地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土地租金变得极其昂贵,北京市受土地政策的制约较大,经营规模难以扩大,同时由于地价的“寸土寸金”,乡村旅游的投资压力较大。相比之下,环京津地区乡村土地面积相对广阔,相对宽松的土地政策与较为低廉的地价租金,成为除旅游资源以外,吸引乡村旅游投资者目光的重要条件。

(四)市场优势

环京津地区拥有国内最大、最成熟的旅游客源市场,据调查,2007年北京市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已达到1.4万元,67.3%的家庭会到郊区参与休闲旅游活动,以城市郊区和周边地区为目的地的短程旅游成为大多数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当休假制度调整后,全年法定休假日达114天,大大刺激了京津游客在节假日及长周末的短线出游,为环京津地区乡村旅游市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五)政策优势

2006年,河北省即开始试行《乡村旅游服务标准》,2008年出台了《河北省乡村旅游服务规范(草案)》和《河北省工农业旅游示范点验收标准(草案)》,从环境、交通、公共设施、旅游住宿、餐饮服务、旅游购物、旅游安全和行业管理8个方面规范乡村旅游的发展。同年,河北省政府出台了《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冀政函〔2008〕82号),提出要“加快环京津地区的乡村旅游从民俗接待向乡村度假的方向转变。……促进环京津的乡村旅游纳入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分工体系”,为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还专门设立了由省旅游局与农业厅联组的全省乡村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加速了乡村旅游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环京津地区乡村旅游亟待升级换代

虽然环京津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拥有多项发展优势,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产业发展水平尚低,不能适应社会与市场发展的需求。

(一)缺乏发展建设资金――产业转型升级的难题

由于政策及资金重视程度的不同,乡村投融资力度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只有一部分乡村能够顺利完成项目的招商引资,很多乡村旅游景区多为村民自筹资金投资开发建设,由于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景区的规划与开发建设,景区在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和市场分析前提下就仓促上马,导致走“低质低价”路线、小规模经营、低成本运营的景点较多,精品化程度低,整体实力弱,形成了旅游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部分无序的开发还造成乡村的城市化趋势,造成资源环境的破坏和吸引力的降低。

(二)基础与服务设施不健全――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

环京津地区与北京优越的交通条件相比,存在路面窄、弯道多、路况差、易堵车等问题,公共交通不发达,没有集约化的旅游集散及咨询中心,旅游公路沿途休闲服务设施配套不足,远没有达到旅游交通的“舒适、快速、顺畅”的要求。

(三)大旅游理念缺乏――产业转型升级的盲点

由于受到地域分布、知识结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传统小农意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乡村旅游景点孤立发展,整合意识、品牌意识淡漠,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不注重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品牌形象不突出,资源与资金没有在有限的范围内形成合力,无法满足游客对乡村旅游越来越高的品牌化、多样化、内涵化、人性化消费需求。

(四)组织管理落后――产业转型升级的弱项

一方面,由于缺乏权威、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部分乡村旅游开发管理较为混乱,小范围内产业要素重复配置,创新项目少,形成了市场开发重复、产品单一的现象,在游客数量增长有限的情况下,造成导致拉客、抢客、宰客现象的发生,恶化了行业竞争环境。另一方面,管理人才匮乏,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缺乏系统有效的专业培训,管理理念亟待更新。

四、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对策

(一)挖掘文化内涵,保持乡村旅游原真性

在进行乡村旅游开发时,一方面要非常注重对乡村原有文化古迹的复原与整修,挖掘乡村文化的历史与内涵,在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尽可能保持特色的乡土风貌,避免乡村过度城市化建设的开展;另一方面,要启动“环京津乡村文化”重要建设工程,制定详尽的乡村文化发展目录清单,将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利用文化打破乡村旅游的季节限制,是游客在开展采摘活动、观赏活动以及农事体验之外,感受到当地特有的乡村文化,增强乡村旅游市场的生命力与竞争力。

(二)实施整合战略,培育乡村旅游产业聚集区

针对当前乡村旅游经营小弱散差的现状,一方面,要统一规划乡村旅游设施,节约产业资本,发挥产业聚集优势,实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运作,建立品牌文化,整体开展宣传促销,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注重乡村旅游经营与其他重要旅游产业类型的整合,如滑雪、温泉、运动健身、户外拓展、漂流、森林、草原等,丰富产品内容,着力培育重点区域的龙头产业,如在桑洋河谷及昌黎葡萄沟建设以葡萄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在白洋淀及秦、唐、沧沿海建设渔家度假休闲产业集群,在坝上建立满蒙风情乡村避暑产业集群等,若干特色鲜明、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乡村旅游产业聚集区。

(三)进体制改革,优化行业管理

建立环京津乡村旅游共建平台,一方面,建立各县区主管领导成立的乡村旅游发展领导小组,注重对景区的跨区域统一规划、管理,并开展针对从业人员的免费培训,实现乡村旅游产品及服务功能的准确定位、科学发展,协调各县区相关部门共同采取措施,保障交通畅通与环境优美。另一方面,要适应旅游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建立健全旅游行业协会,使之成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企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推动旅游行业自律,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综合的产业调控能力。

(四)开发休闲产品,优化产业结构

要积极顺应客源市场需求趋势,调整思路,由休闲入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乡村旅游与温泉地热、山地滑雪、草原避暑、海岸度假、户外拓展等休闲健身活动的结合,开发参与性强和知识含量高的乡村休闲产品体系,吸引消费者延长停留时间,促进乡村旅游与京津冀客源市场的深度整合。

(五)做好乡村旅游规划,实施差异发展

科学的乡村旅游规划是确保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作为周边居民日常休闲游憩、周末度假、近距离出游的目的地,要针对滨海渔区、山村农区、草原牧区开展差异化的旅游规划设计,在保护生态休闲度假环境的基础上,避免乡村旅游产品的雷同与设施的重复建设,如要突出村落形态、民居风格、种植特色、餐饮内容、民俗文化、旅游商品等方面的差异,精心打造各景区的独特卖点,体现乡村旅游的多样化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郭焕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与途径[a].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3).

乡村旅游市场趋势篇6

张明珠

福山区紧紧围绕"生态文化旅游"主题,进一步明确以旅促农、以旅富农的目标和思路,着力发挥乡村生态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东厅街道作为城郊结合地区,响应全区号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始终把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坚持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与旅游经济发展的规律相结合,强力推动乡村生态旅游又好又快地发展,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开发乡村生态旅游与生态小康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路子,积累了推进承接旅游产业转移的新经验。

一、东厅街道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东厅街道办事处坚持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突出农民增收和生态和谐发展为核心,狠抓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取得了不少成果,吴阳泉、丁家夼等2个居委会获得"省级旅游特色村"称号,双龙潭樱桃谷、裕盛桑葚采摘园等4个采摘园获得"山东省精品采摘园"称号,2017年解字崖村地思泥旅游综合开发项目落地。通过对本地乡村旅游模式的调研发现:

(一)东厅街道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1、农家乐。"农家乐"是指以农民家庭为接待单位,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等资源,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特色,以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亲近大自然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生态旅游活动,感受农家生活,这是普及面比较广的一种乡村旅游模式,主要满足附近城市居民周末近郊出行游玩的需要。目前,沿水库周围的栾家村、解字崖村等地开发了水库风光农家乐,丁家夼村、吴阳泉村等大樱桃生产基地开发了以大樱桃采摘配套为主的农家乐。

2、观光采摘园。在主要干道、知名景点、大樱桃等水果种植地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享受田园乐趣,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开发。如吴阳泉村的扳倒井-百花广场步行观光圈、解字崖村近水库双龙潭大樱桃生态谷等。

3、休闲农场。以体验农村农业情趣为主,活动内容一般包括田园景色观赏、农业体验、自然生态领略、垂钓、野味品尝,住宿、度假、游乐等健康旅游。如解字崖村在建的综合乡村生态旅游项目、东厅村裕盛桑葚采摘园等。

4、农业公园。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综合性经营为特色,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园区建设成为集现代农产品生产、购物、消费场,观光休闲、会务等有机结合为一体。目前东厅街道重点开发的解字崖地思泥旅游项目,这是以农业公园为目标,积极进行开发建设中。

(二)东厅街道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特点

1、政府主导作用突出。各乡村生态旅游点在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政府的积极引导、规划起到了重要作用。以解字崖村地思泥项目的发展为例,按照"自主经营、政府服务"的模式,由街道办事处牵头帮助跑手续,建立全村一百五十余名村民参与的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助合作社规划设计发展蓝图、发掘旅游资源。同时办事处对该村实施了大规模的环境综合整治,联系旅游、卫生、环保、质检等多家单位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引导农户开办高品质农家乐。解字崖村的生态旅游项目一旦建成,将会创造大量工作岗位,给村民带来更多的收入。

2、富民增收效果明显。通过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连年宣传,大樱桃、苹果、桃等水果已经成为了福山的名片,大樱桃销量年年攀升。同时,随大樱桃、苹果、桑葚等水果市场一同走向繁荣的生态采摘、乡村生态旅游等经济形态,为东厅的农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3、乡村旅游特色产品优势明显。第一,东厅街道地处城乡结合地带,交通便利,具有明显的区域竞争优势。第二,802省道贯穿东厅街道境内,来往客流量大,承载能力较强,最终形成了沿水库、沿省道分布的乡村生态旅游带。东厅街道大力推广乡村旅游特色产品,以樱桃、桑葚等水果种植为核心形成了集采摘、购物、观光、餐饮等多种形式的配套产业。

4、乡村生态旅游客流量分布季节性较为明显。东厅乡村生态旅游旺季与本地的大樱桃、草莓、苹果等水果收获季节相吻合,旅游客流量波动较大,旅游客流高峰出现在在1月份的草莓收获季、5月份的大樱桃收获季,11月份的银杏林成熟季,在其他月份形成了空白期,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还有待继续发掘新的增长点。

二、东厅街道办事处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方面所做的工作

为了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东厅街道采取多项措施,全力保障乡村生态旅游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成立了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调度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为成员,加强在旅游旺季对旅游资源进行调度和宣传等工作。

二是制定了发展规划。平时注意积累第一手资料,加强调查研究,就本地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思路、目标、规模等内容进行较为详细的规定,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工作提供了一个科学性、可行性的依据。

三是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旅游行业就是服务行业,必须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东厅街道联系相关的部门,邀请专业人员定期对从事农家乐、生态采摘等旅游项目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才能打造东厅乡村旅游的金字招牌。

三、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成效和积极意义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经济,对本地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完善、提升收入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一是解决当地农民就业并加快了经济发展。以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亲近大自然等重要内容的乡村生态旅游活动消费群体日趋增多,一并带动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行业日趋兴盛,为维护社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是促进本地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为了配合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不断发掘"最美乡村",东厅街道积极引导农户建果园、修微水池、硬化道路、改厨改厕等,极大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基本达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也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推动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改变了过去小农经济意识、粮食就是"命根子"的意识,将农田改种成了大樱桃、火龙果、猕猴桃等果园,建成了丁家夼、双龙滩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实在在地提升农民收入。

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制约着乡村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的因素还有不少,经调研如下:

一是对乡村生态旅游认识不足。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开发乡村生态旅游所需的条件缺乏充分认识,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过高,导致对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过于乐观、期望过高。二是出现建筑的城市化、活动的商业化等趋向,忽视在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中继续有效地保持"乡村性"和"乡村意象".三是未能认识乡村生态旅游与农业生产的互补性和功能优势,从而忽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

二是缺乏统一规划。目前的乡村生态旅游还是缺乏全面规划,更多还是依靠农户自己经营,布局比较零散,缺乏在宏观层面上的统筹安排,全面规划,导致资源开发的形式单一、水平不高、档次低下、特色不强,缺乏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

三是基础设施落后。目前的许多基础设施仍然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道路、停车场、卫生间、电话亭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客房、餐厅茶楼等主要食宿设施条件差,卫生状况和设施设备条件难以让人接受,难以留住游客。

四是乡村生态旅游景点管理滞后,服务质量不高。具体表现为:一是少数景点游览线路组织不好,标志不明显;二是管理与经营体制不健全,从行业管理上看,管理力度不够,并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许多开发和经营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规范;三是整体形象有待提升,部分景点卫生状况不佳,还有的景点附近有乱搭乱建现象,影响整体效果。

五是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单一,品位不高,建设规模小、档次低,未形成系列,造成产品雷同,难于满足日趋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由于缺乏资金投入,许多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只是表层开发,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文化品位不高,特色不明显;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参与性不足,难于提高旅游者旅游感受。

六是市场研究不足,宣传促销力度不大。市场宣传促销不力已严重制约了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存在地域分散、经营规模小的特征,而且资金不足,专业人才匮乏,致使乡村生态旅游经营者无力从事全面的市场调查研究。乡村生态旅游市场宣传定位比较模糊,很少走出去宣传促销,只寄希望于导游、其他从业人员将人带去和回头客。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意识和要求不强,这很难适应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

五、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策及建议

一是把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拧成一股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要把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这项工作摆到新农村建设的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提供服务,常抓不懈。同时加大扶持力度。通过一系列的举措,积极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创造条件、留有余地,从而达到有利于农村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有利于农村的综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二是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形成推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合力。实践证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单靠市场自然发育,靠农民自发行动,在现阶段是行不通的。作为政府部门要统筹规划,统一领导,完善机制,依法管理。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要重视农民自治组织的基础作用,也要加强政府部门引导,使这些经济主体真正起到开拓市场、行业自律、维护权益的作用,成为联系农民、指导工作的助手和纽带。

乡村旅游市场趋势篇7

关键词:旅游影响;乡村旅游地;城市化;调控对策

一、引言

乡村城市化亦称乡村城镇化,体现的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镇性质的居民点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在乡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渐增长的过程。乡村城市化是一个复合的动力系统,工业化是城市化初始阶段的主导推力,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结构转型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的“双重转型”的不断推进。乡村城市化已经与市场化和国际化取向的改革紧密相关,超越了工业化的范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探索和优化乡村城市化的动力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命题。旅游开发是近些年来乡村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依托,深入分析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及动力系统,科学审视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进而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不仅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控城市化动力机制,科学推进乡村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旅游影响研究述略及效应评析

旅游活动对地区的影响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议题,旅游从本质上讲是旅游行为的空间移动,这一动态的移动过程带来的影响层面主要涉及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三个方面,这也解释了现有相关成果的研究视角源于地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三个学科的原因。从地理学的视角来看,旅游本身由三个主要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其中,旅游目的地研究是其中的主体,Smith(1978)认为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Doxey(1976)对目的地居民的态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愤怒指数”。而旅游影响机制的效应研究,则以Butler(1980)提出的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为代表,他认为旅游者数量、类型和发展历史是影响旅游目的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决定因素,从而形成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旅游影响,进而奠定了地理学视角的旅游影响研究的基本基调,即从旅游地主客关系的角度探讨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辅之以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理论阐释,形成了日趋复杂的研究框架。这种倾向性对国内的相关研究产生了极强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1980年代以来,国内旅游地理学界关于旅游影响的研究全部集中在旅游者以及旅游(中国整理)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的分析方面,且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某一类型的案例地开展实证研究。

1963年,人类学学者努涅斯(nunez)发表题为《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的论文,标志着人类学学者开始关注旅游研究,并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全面兴起。人类学视角的研究重点主要从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会三个不同视角进行深入探究,认为旅游过程是旅游者与东道主进行文化接触和碰撞的过程,其中包含着不同文化、亚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社会学的视角则主要从社会系统的整体角度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英国社会学家洱瑞(Urry,1990)提出,旅游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旅游现象和非旅游现象(即日常实践和‘正常社会’)的对比研究,来揭示本来不易为人发觉的‘正常社会’的问题和矛盾。”这是建构旅游社会学的基础素材之一,通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关注,学术界对旅游社会学涉及的论题主要包括:旅游活动过程的特征、接待地社会压力的成因、旅游业发展对接待地社会的影响、旅游与风情民俗资源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旅游者群体及其与接待地关系、旅游的现代化和原始化以及旅游者群体、个体和旅游系统等等。

从旅游影响的三重学科剖面(图1)的研究态势上可以看出,旅游影响的空间概念体现在居民和旅游者对目的地旅游现象形成的空间感知和心理体验。旅游经营带来了目的地商业化和城市化现象的加剧,这显然给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结构带来了深度变革;在本地文化与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的机制耦合中,文化的交锋与碰撞、目的地文化的本真性特点与外来文化的多元性一直是难以化解的矛盾,这种交织的过程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进行不断地调整与修正。

三、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

(一)旅游影响视角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机制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人口和经济活动逐步向城镇地区转移和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18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表现了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趋势加快,各类城市形态不断出现并得以丰富和完善。从本质上讲,城市化体现了城市和乡村的双重视角,乡村地区的城市化处于城市化的末端,是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层次。

乡村城市化的传统模式是农村社区、乡镇企业、农民家庭或个人等民间力量发动的一种由市场力量推动形成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推动城市化过程所需的动力的产生机制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机制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是一个综合体系。无论是学术界早期提出的二元城市化动力机制,还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发展机制等,乡村城市化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发生机理,都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由农村经济利益主体在响应产业非农化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和组织来促成的。乡村城市化的路径一般从乡村工业开始,通过发展乡村工业,让农民直接享受到工业、非农化的利益,进而逐步实现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化始终是乡村城市化的基本准则,农业、农村、农民是乡村城市化的利益相关者。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八重动力(图2)。其中,宏观层次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中观层次的动力集中体现在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各个层面的政策与制度措施的推动。微观层次的动力相对复杂,可以概况为三个方面,即农民对生活质量需求的变化、农村地区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动的加快,以及旅游影响带来的促动。这一动力体系在市场机制和城乡互动的交互作用下,乡村地区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聚落结构以及制度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即第

二、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加大,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非农人口比重增加,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人们聚居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乡村地区的社会关系面临新一轮的重构等。旅游影响对乡村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上,旅游影响并非推动乡村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但其潜在的作用显然也不能低估,判定这种作用的程度,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1)乡村产业结构形态决定着旅游对城市化的贡献程度,依托旅游业发展地方经济的乡村地区,旅游影响显然是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2)旅游影响的作用机理应从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双重视角加以解读,以往的诸多研究多是从目的地的视角加以分析探讨,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乡村地作为客源输出地,将会加速农民对旅游的认知,有助于城市化程度的逐步提升。(3)旅游影响对乡村地区而言,是一个复合的影响系统,将对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形成多元化的推动力,由此形成的城市化效应是一个各种要素兼顾并能保持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而单纯的工业化催生的城市化现象显然达不到这种效果。简而言之,旅游引发的城市化能够对其他产业形成的城市化发挥补充、提高和优化的作用。

(二)旅游影响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构成

城镇的发展基于两种动力,一种是向心集聚的力量,另一种是离心扩散的力量。一般说来,城市发展的向心过程和离心过程贯穿于城市化的全过程,但是城市发展的初、中期以向心集聚的力量为主,中后期则以离心扩散的力量为主。自1990年代以来,城市化出现了新的趋势,即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动力。在乡村旅游开发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过程中,其中的形成机理愈发复杂,多元化和多层次性特点日趋明显。

1旅游消费观念的异化是乡村城市化的基础动力。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国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因素休戚相关。闲暇时间、非必要性开支和旅游动力是产生旅游意愿的三个条件。旅游活动的初期形态多是以观光游览为主,之后开始向休闲、度假、体验、健身等方向转变。当城市旅游、知名景点景区成为旅游者旅游行为的普遍载体之后,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旅游者关注新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迎合了这一市场需求,其独特性优势开始成为旅游业的新生力量,研究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问题不能忽视这一前提条件。

2文化生态的异质性是乡村城市化的原发动力。旅游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动力,既可以在城市化中后期发生作用,使城市经济转型或城市功能多元化,也可以作为城市化的原动力,使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使其发生质的飞跃[22J。旅游对乡村城市化的初始动力是乡村文化生态的异质性优势。乡村聚落景观的独特性、乡村消费文化的生态性、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本真性等优势已然成为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引力,由之形成了旅游流的集聚,带动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相关城市功能要素的聚集与完善。

3政策效应和开发成本是乡村城市化的诱导动力。自1992年以来,国家旅游局每年推出特定的旅游主题。其中,1995年的“民俗风情游”、1998年的“华夏城乡游”、2002年的“中国民间艺术游”、2006年的“中国乡村游”、2007年的“中国和谐城乡游”都对(中国整理)乡村旅游的发展发挥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结合近一段时期“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地纷纷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等形式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在政策效应和市场机制的层层推进下,乡村旅游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开发优势,在规划要素、土地成本、劳动力、相关政策等方面容易获得额外的“关照”,开发成本的经济性也对乡村城市化产生了积极作用。

4乡村经济文化发展需要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乡村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中,旅游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特殊因素。乡村地区为加快旅游开发而衍生出多种产业要素,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创设了新环境,相比较于进城务工等异地转移方式,乡村旅游对剩余劳动力的安置既是一种高效的就地转移,同时也是相对于农业生产周期的错峰式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移的结果是,以旅游业为载体的城市化现象开始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将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管理的理念引入农村,有利于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乡村的民主管理。同时,当传统的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化驱动模式面临发展中的瓶颈时,旅游将成为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水平提升的优势产业。

由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乡村文化生态的特征、乡村旅游的开发特点以及政策导向和基于乡村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四方面共同构成了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彼此相互作用,形成了基于旅游影响的乡村城市

四、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

乡村旅游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能够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为载体,以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学习等各种旅游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乡村性作为乡村旅游吸引物的主要特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关键,也是研究旅游影响下乡村城市化的前提条件。

(一)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表现

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因旅游开发而引起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乡村聚落生态变迁的动态过程。旅游开发给乡村城市化带来了三方面的变化,一是乡村人口由原来分散的农村居民点逐步向不同程度上相对集中的各类城镇集结,乡村空间格局发生显著改变。二是乡村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转变,产业结构发生明显转变,旅游资源和项目的开发在吸引大量旅游者的同时,外来的定居人口也逐渐增多,城镇化程度不断得到加强。三是乡村聚落景观发生明显变化,各种旅游接待设施的建造与完善,在优化旅游服务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乡村景观人工化、异域化、旅游地风格主题化和商业化等现象的加剧。

(二)乡村城市化效应的程度界定

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的六大产业要素,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同样有明确的体现,这种消费网络结构的形成是乡村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根据乡村旅游引发的城市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适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三种类型。适度城市化能有效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和协调发展,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都会对乡村地区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对城市化程度的分析正是在这三种情况下寻求平衡。

(三)旅游开发引致的乡村城市化效应表现

乡村旅游市场趋势篇8

乡村旅游是以优美清新的农村景观及人文资源等乡村资源吸引旅游者的一种旅游方式。这种旅游方式不仅是基于乡村农业的旅游,而且还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近些年来,在传统的农业体验游和农村休闲游之外。商务娱乐、会务度假等项目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新潮流。家庭农场主要是以农户家庭作为其基本单位,并以农户家庭成员作为主要劳动资源,从事农业商品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的新一代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是农村土地经营体制创新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形式。发展家庭农场。有利于带动当地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的发展。农业多元价值导向是指以农村土地为核心资源,通过多功能农业理论,将农业与其他相关产业不断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农业发展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等多种综合价值的实现。本文主要是在农业多元化价值导向下,分析了乡村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如何更好的将乡村旅游与家庭农场协同发展。从而为促进乡村旅游与家庭农场的共赢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与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的乡村旅游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当前大多数乡村旅游仍停留在住农家房、买农副产品、吃农家饭等物质层面。有的甚至认为乡村旅游就是买农家特产。除此之外,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融合与互动仅仅停留在一次性消费模式,并不能给旅游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并且农户与旅游者也未曾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持久合作的稳定模式,导致乡村旅游业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应及社会效应。

随着乡村旅游业竞争的加剧,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出现了发展滞缓、产品粗糙、产业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乡村旅游业开发的趋同性。虽然我国的农村自然景色多样,但由于市场导向同步化、缺乏交流创新等,导致各地乡村旅游业的开发出现同质化现象。从而引发了乡村旅游业经营理念落后、乡村旅游产品内容重复、乡村旅游形象定位雷同等一系列经济后果。当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业的流程、内容、产品等普遍存在雷同性,缺乏个性与创造力,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业的长远发展。这种趋同性的乡村旅游开发会大大淡化乡村旅游的“乡土性”。第二。乡村旅游的季节波动。与其他特色旅游业一样,乡村旅游业也具有周期性特点,大多城市游客会集中在十一黄金周或节假日上山下乡。因此乡村旅游业的收益受游客的影响。呈现季节波动性。此外,游客好奇心的流失,重复旅游率低也是导致乡村旅游业呈现季节波动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三。忽视了农业生产。部分地区盲目放大化乡村旅游发展的优越性,过于强调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而忽略了农业生产,影响了区域粮食生产的稳定。

乡村旅游与家庭农场协同发展的重要性

发展家庭农场顺应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现代农业趋于技术化、专业化、规模化,对劳动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的进步。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已经从体力活动逐渐转向其他工作,而农户家庭成员作为家庭农场的主要劳动资源,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

发展家庭农场是健康休闲的需要。发展家庭农场。由利于增强农户的品牌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保护农业资源,有利于建立安全的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家庭农场通过发挥低于地域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生产独具地方特色、符合生态及环境要求的产品。有利于促进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并能带动当地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的发展。

发展家庭农场是乡村旅游业转型发展的需要。乡村旅游是人们放松身心、回归自然的需要,而城市化的发展让乡村旅游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农林园区型和农家乐型是当前乡村旅游的主要产品类型,这两种类型主要属于观光型产品,无法满足游客对深度体验及多样性的要求,其核心新引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而家庭农场具有生态化、智慧化、科技化、规模化等特点,对推动乡村旅游业的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乡村旅游与家庭农场协同发展的路径

创新经营模式。中国的家庭农场,从类型分析,主要适合发展绿色产品直供型、旅游休闲型等家庭农场;从经营方式分析,主要m合发展农户合作型、社区型、民营型家庭农场。将乡村旅游与家庭农场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价值,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由家庭农场负责当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旅游活动接待等,同时成立旅游部,主要负责农产品的企业销售、旅游开发,主要负责农产品的外部市场营销。将休闲养生、避暑度假、农耕文化融为一体,通过特色化、生态化、科技化经营,发展集蔬果种植、畜禽养殖、农产品销售、科普观光为一体的产业化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不断延长乡村旅游的产业链。

将家庭农场融入乡村旅游营销体系。将家庭农场融入乡村旅游体系首先要形成特色专题产品。并形成以家庭农场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地方风情的精品旅游地,打造农场式度假旅游地,实现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针对产品内容的不同,实施多元营销,不但可以纳入农博会、农产品营销体系,还可以纳入旅游产品营销体系。

乡村旅游市场趋势篇9

【关键词】乡村旅游;休闲化;温泉村

在欧美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兴起于十九世纪,发展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处于成熟稳定发展阶段。我国的乡村旅游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人们关于暂时摆脱工业污染和快节奏的生活状态的诉求也越来越多,再加上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目前,休闲化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方向,符合旅游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因此休闲化也必将成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对相关概念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归纳乡村休闲旅游的特点,并以随州市大洪山温泉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一、乡村休闲旅游概述

1.乡村与农村。“乡村”和“农村”这两个词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是两个对等的概念,即指相对于城市的、包括村庄的集镇等各种规模不同的居民点的一个总的社会区域。但我们又可以从不同的认识角度对这两个词进行分析。首先,“乡村”是从生活和居住的角度来看,侧重表明乡村中的聚落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而“农村”可能更多地是从生产的角度来认识,意为从事“农事活动”的人群聚落。其次,“乡村”聚落的居民未必是农民,而“农村”聚落的居民则一定是农民。很多城里人居住在乡村,他的身份可能依然是城里人;而很多农村居民居住在城里,他们所从事的活动也与农业生产活动无关,可他们依然被视为农民。由于旅游本身是一种与文化紧密相连的社会现象,因此,本文从旅游研究的角度将“农村”视为“乡村”进行讨论。

2.乡村旅游与乡村休闲。乡村旅游是指以远离都市的乡野地区为目的地,以乡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通过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的需求而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方式。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不仅丰富了旅游业的内涵,而且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回顾近二十年来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正在由以单一粗放的观光农业、农家乐等为典型的乡村旅游模式向以强调参与性、体验性的乡村休闲的新模式转换。

二、我国乡村休闲旅游的特点

结合既有的研究结果,本文总结出我国乡村休闲旅游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发展模式多种多样,这是由旅游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决定的;第二,发展层次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仍处于中低水平;第三,从空间分布上看主要存在城郊型、景郊型、村寨型三大类型。城郊型主要依托城市而发展,是环城游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称为城市居民休闲的“后花园”。景郊型主要位于比较知名的景区附近,开发中较多地保存着乡村的原生状态,以景区游客为主要目标市场。村寨型则主要是依托特色鲜明的村寨及其群落来开展乡村休闲旅游。

三、实证分析

随州市洪山镇温泉村,位于“楚北第一峰”――部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北麓,该村的旅游发展属于典型的景郊型。本文将结合我国乡村休闲旅游的特点以温泉村为例对其旅游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温泉村旅游发展现状。温泉村全村662户2316人,面积18平方公里。温泉村距离洪山镇区6公里,与随州、枣阳、宜城、钟祥、京山五县市区均在50公里左右,寺沙省道、周新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该村有得天独厚的天然生态资源――天然温泉。

随着大洪山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升温,温泉村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山庄”等富有乡土气息的特色旅游项目。将旅游资源与周边景点深度整合,附着在大洪山游览线路上,形成“登大洪山,游琵琶湖,看火山口,洗温泉浴,食农家乐”的游览模式,使当地的旅游资源得以有效的开发利用。另外,由湖北玉龙投资控股集团在大洪山部级风景名胜区投资兴建的温泉旅游度假项目――玉龙温泉欢乐谷也坐落在温泉村。这一重量级的旅游项目对温泉村的旅游发展及经济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温泉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实地调研和对温泉村相关负责人进行现场访谈的基础上,梳理出一些有关温泉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①对乡村休闲旅游的认识不高,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大氛围尚未形成。总的看来,全市对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重要性的认识还需提高,乡村休闲旅游投入不足,扶持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具体工作措施需要强化。村民对乡村休闲旅游缺乏认识,据该村的村支书介绍,村里从事旅游工作的村民不到一半,很多都选择外出务工。已经从事乡村休闲旅游的经营户满足于眼前的经营现状,进一步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意识不强。

②缺乏整体规划控制,资源整合及产品开发不够。乡村休闲旅游资源整合和挖掘开发的力度远远不够,产品少而单一,规模小而分布散,没有形成旅游品牌和整体合力。旅游产品的特色、创新和深度开发做得不够,各旅游要素的开发还相差甚远。乡村旅游的对外推介工作需要加强,还没有树立起与大洪山风景区相适宜的乡村休闲旅游品牌。

③管理工作还需加强,基础设施不尽完善。对已发展起来的农(渔)家乐等乡村休闲项目的服务、引导、管理工作还需加强。大多数农家乐经营者管理方式比较粗放,规范化经营意识不强,服务质量和水平普遍不高。农家乐项目布局混乱、环境保护意识不到位,制约了乡村休闲旅游的健康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住宿、消防、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滞后,饮食卫生安全需要加强,村里环境有待进一步整治。

3.温泉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及建议。①积极探索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旅游发展模式。鼓励和支持村民以股份制形式组成专业旅游服务公司,积极探索和创新实施公司+农户、公司+旅游点、公司+乡村休闲旅游协会+旅行社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逐步挖掘、整合分散的乡村旅游资源,提高乡村旅游的组织化程度和投资实力。同时积极寻求与玉龙温泉欢乐谷项目方的合作,使该项目的旅游辐射作用将温泉村的旅游发展带动起来,推动乡村休闲旅游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②加强宣传推介品牌包装。制定完善的乡村旅游促销方案,对乡村旅游分市场、分目标、分手段、分时间地统一形象、统一口号、统一定位进行市场促销。将大洪山温泉村特色旅游产品纳入鄂西生态旅游圈区域旅游捆绑促销。新闻媒体开辟专刊、专版、专栏,集中时段和版面强化对乡村休闲旅游的宣传。在市区主要游客集散地、景区景点设立乡村休闲旅游宣传广告牌。完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体系的研发与设计,打造知名乡村休闲旅游品牌。借助大洪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知名度,主动将温泉村乡村休闲游与温泉度假游进行对接和合作,实行捆绑式促销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有、互动发展。加强电子商务建设,通过互联网,介绍景点、节庆活动、往返交通、服务设施和客房、餐厅预订等信息。

③完善乡村休闲旅游基础设施,优化经营管理、培训机制与配套服务。首先是全村基础设施条件的跟进和改善,这既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必要条件。其次是要注重与旅游人才培养单位的合作――如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以“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为抓手,强化对导游、讲解员、经营管理、服务等乡村休闲旅游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培养一批具备现代经营、管理、服务和营销知识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此外,应加强对村委会领导的培训,组织外出考察,着力转变其旅游发展观念,提高其对乡村休闲旅游的认识和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文明,李健,钟永德.休闲化是旅游业提升的必由之路:基于旅游主体、客体和媒体的视觉[J].旅游学刊,2006,21(9):8-9.

乡村旅游市场趋势篇10

[关键词]县域;乡村旅游;空间布局;蒙自县

1引言

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为“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回归自然的渴望加重。乡村由于形成机制、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资源的不同,民风淳朴、自然环境优美,成为城市人向往的去处。很多城市人利用周末闲暇到周边乡村旅游,回归自然,借此释放压力,体验农村人的生活方式,体味农耕文化。乡村旅游成为现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一大有效举措,它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促使城乡实现统筹发展。

2乡村旅游概述

2.1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它具有乡土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高效益性、低风险性以及能满足游客回归自然的需求性等特点。经过了近几十年的发展,乡村旅游已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居民旅游与休闲的主流趋势。

国外的乡村旅游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但大规模的开展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www.133229.Com国外特别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经日趋成熟,并具有自己的范式,同时显示出极大的发展势头和发展潜力。

相比之下,国内的乡村旅游发展相对较晚,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就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势头良好,不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践上,都日趋成熟,极大地拉动旅游业的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目前来看,我国乡村旅游体现为内涵式发展,体现出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的巨大依托性,而在地域的选择上主要倾向三种类型地区,即景区边缘地区、老少边贫地区和都市郊区。

2.2乡村旅游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1)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业的合理布局的重要因素。通常,具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并往往发展成为旅游业的“增长点”。正确认识和分析不同地区的乡村旅游资源品位、分类及规模,是建立合理的旅游空间布局,提高乡村旅游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因素是区位单位进行空间配置的外部约束因素。在不同的区位上,资源分布、市场供求、交通条件等状况不同,从而其区位利益就具有很大差异,区位单位的布局状况也就不同。优越的区位条件为乡村旅游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对旅游产品的形成、客源的定位以及乡村旅游空间布局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3)客源市场

客源市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一旅游产品现实和潜在的总体需求。客源市场的准确定位对乡村旅游产品布局,旅游产品容量的控制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因为目标群体的旅游目的不同,客源市场也呈分级分布。一般客源市场强度有随空间距离衰减的规律,当然也因为交通条件的便捷程度、人均消费水平等其他的因素影响呈局部增长。因此确定主要客源市场,提出针对性的服务,可以提高乡村旅游效益。

(4)交通条件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间观念加强,旅行时间和距离成为选择旅游目的地的衡量标准之一,交通方式和交通便捷程度列入旅行考虑因素。乡村旅游相对于城市来说,交通方式较少,交通便捷程度较差,交通条件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乡村旅游布局中应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

2.3乡村旅游空间布局模式

目前,乡村旅游空间布局模式依据区位条件、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等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即都市依托型、景区依托型、村镇依托型和基地依托型。

在乡村旅游空间布局模式的选择上,呈层级式发展,分别为全国、省域和市域(县域)三个级别。乡村旅游的空间布局模式因为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区位条件的不同,客源市场的定位及旅游政策的各异,在不同的层级承担不同或相同的空间布局模式。如从全国范围来看,云南大理乡村旅游布局模式依赖大理历史文化名城属于景区依托型,在大理市域内,大理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资源属于都市依托型或依靠其他次一级知名度的景区形成景区依托型或其他乡村旅游空间布局模式。同时,乡村旅游空间布局与乡村旅游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不同的乡村旅游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布局模式。这种动态的发展布局在本次探讨中不予考虑。

3蒙自县乡村旅游资源分布及特征

3.1蒙自县概况

蒙自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东部,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驻地,地处珠江与红河分水岭两侧。东西最大横距61.3千米,南北最大纵距62千米。东邻文山县,南接屏边县,西连个旧市,北与开远市接壤。北回归线从境内鸣鹫镇小坝心、西北勒乡苏租、文澜镇大台子、雨过铺镇新光、长桥海东坝穿过。

云南省旅游分为六大片区:滇中片区、滇西北片区、滇东南片区、滇西南片区、滇西片区、滇东北片区。红河州地处滇东南片区,属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根据《红河州旅游总体规划》所提出的发展战略“两纵两横、五个片区、两个集散中心、五个旅游精品”,五个片区又分别分为建石片区,主要以丰富多彩的城邦文化吸引游客;弥泸片区,以红河溶洞著称;个开蒙片区,因近现代历史遗迹远近闻名;红河南岸片区,拥有元阳梯田、红河谷等自然生态旅游景点;河屏片区,是对外联系的边境。蒙自位于个开蒙片区,是全州及东部旅游区的集散地(图1)。

蒙自是昆河国际经济走廊中心节点、滇越铁路与泛亚铁路东线贯穿县境、昆河高速与广临高速在县内交会、计划新建红河机场在蒙自境内。因此,蒙自具有非常优越的乡村旅游区位,周边旅游资源丰富。

3.2蒙自县乡村旅游资源

蒙自是滇南第一大坝子,是北回归线上资源富集、最适宜人居的绿色家园,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

(1)自然资源

蒙自乡村自然旅游资源主要为特色鲜明、种类繁多的农产品,如果蔬资源中的石榴、大枇杷、小红枣、水蜜桃等,万亩石榴园历经700个春秋铸就了中国石榴之乡——蒙自。水域风光以长桥海湿地景观为代表,各种水库和具有一定历史的龙潭水资源等分布较多。蒙自有干热坝区人工林分布,如草坝有风景林、防护林及旱生植被等森林资源。

(2)人文资源

蒙自乡村人文旅游资源包括以乡村农耕文明与乡村生活景观为核心的资源体系,以及诸多的历史、文化、遗址等资源。如芷村查尼皮中共云南省一大会址、蒙自县革命烈士陵园、胡志明故居、永宁彝族花灯传习馆、新安所古井桥、碧色寨、新安所古镇、蒙自法兰西风情的法式建筑、周家住宅、民间工艺新安所刀烟等。

(3)乡村旅游资源特征

①资源类型丰富。蒙自资源类型丰富,有省级重点文物——一万年前的古人类文化遗址——马鹿洞;有充满浓郁西欧风情的建筑群,哥胪士洋行、海关和法国花园等,还有风光秀丽的南湖和多处休闲广场;碧色寨村历史文化悠久,北回归线穿越境内,是有名的历史文化名村。有万亩石榴园以及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等。

这些资源共同决定了蒙自乡村旅游资源差异化程度高,同时也便于确定优势旅游资源类型。

②乡村旅游资源独特性强。蒙自乡村旅游资源独特性强,万亩石榴园是云南省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景点之一,被誉为中国石榴之乡;过桥米线在全国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山林田园的各种瓜果采摘活动四季不断,月月有新品,年年有特点。蒙自乡村旅游资源具有品位高、开发潜力大的特点。彝族花灯舞文化、汉族洞经音乐等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可以成为蒙自乡村旅游文化传承与体验的重要内容。

③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蒙自乡村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呈整体集中,局部相对集中的格局。乡村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坝区,相似性资源相对集中,有利于形成凝聚力以增强旅游的吸引力。

4蒙自乡村旅游空间布局

4.1空间布局模式选择

蒙自县是著名的石榴之乡,在整个云南省省域范围内,蒙自乡村旅游的总体布局采用基地依托型布局模式,以万亩石榴园为旅游基地,依托石榴基地的辐射效应带动整个蒙自县域的乡村旅游。为了实现进一步的乡村旅游规划,将蒙自县域划分为以下三个区域,分别应用不同的空间布局模式。①蒙自县东南部城乡民俗体验区。②蒙自县东部宗教文化区。③蒙自县东北部生态与文化休闲度假区。

蒙自乡村旅游主要以区位条件、乡村旅游资源、地域文化为基础,依托坝区的农村村落与文化资源以及农业种植和森林资源进行布局,从县城到坝区逐渐向坝区周边辐射。县域乡村旅游空间采取“113”的规划布局,即一城:蒙自县城综合旅游;一环:串联蒙自县城及各功能分区的旅游大环线;三区:都市依托型——东南部城乡民俗体验区、村镇依托型——东部宗教文化区、景区依托型——东北部生态与文化休闲度假区(图2)。

4.2分区内容

都市依托型——东南部城乡民俗体验区:以万亩石榴园为承载面,整合村镇如龙潭村、新安所古镇等,依托蒙自县城,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规模化发展的乡村旅游大平台。主要包括花果飘香游(万亩石榴园)、红色记忆游(芷村镇)、东盟国际饮食文化城(美食城)、乡村古镇游(新安所古镇)。客源市场主要定位于蒙自县城城市居民休闲的“后花园”,客源呈圈层结构,内圈层为蒙自县城游客,中圈层为整个红河州游客,外圈层为整个云南省甚至全国游客。

村镇依托型——东部宗教文化区:以攀枝花村军华寺为代表,整合周围乡村村落与民俗民风,构建一个完整的宗教文化体验区。主要内容包括宗教文化游(军华寺)、农业研发基地(东山水厂)、壮乡生态园(文澜镇)。这个区域主要是依托自身原有民俗文化及特色,对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内涵式发展。客源市场主要定位于省内外旅客及宗教文化研究者。

景区依托型——东北部生态与文化休闲度假区:包括长桥海湿地及其周围的田园果树、特色民俗村落如永宁村、映月村等,景区发展中引入村落历史、节庆文化,采用“景区+文化”发展模式,打造生态与文化休闲度假区。主要包括滇南水乡游(映月村、永宁村)、安养中心(雨过铺镇)、民族生态运动场(草坝镇),是长桥海湿地景区的伴生物,主要客源为旅游观光客,初游率高、重游率低,是典型的“搭便车”式的观光旅游,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需注重与长桥海产品的差异性。

5结论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空间布局模式选择上要充分考虑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选择合适的空间布局模式。在空间布局模式选择上,注意空间布局的层级性,采取宏观、中观、微观的眼光分析定位。不管是选择哪种空间布局模式,都应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乡村旅游空间布局是乡村旅游规划中重要的一环,然而乡村旅游空间布局在不同的乡村旅游发展阶段呈动态变化,所以乡村旅游规划应该与时俱进。

云南是全国著名的多民族省份,旅游资源丰富,景区知名度高,具备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准确定位乡村旅游空间布局,使云南乡村旅游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德明,杨开福.我国乡村旅游研究进展及其展望[j].皖西学院学报,2006,22(5):122-125.

[2]幸岭.云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8(5):138-141.

[3]盘晓愚.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阶段和新趋势[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9):87-88.

[4]刘树花,李永文.乡村旅游与城乡一体化互动研究——以沂水县院东头乡为例[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4):363-366.

[5]曾天雄,罗海云.乡村旅游与城镇化的互动研究[j].经济研究,2006,6(1):59-61.

[6]姜辽,赵瑞,张述林.重庆市乡村旅游空间发展思路探索[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20(4):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