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的目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5:13

思想教育的目的篇1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本质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其教育目的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决定了其目的的政治性。列宁指出:“在各方面的工作中,我们都不能抱着教育不问政治的旧观点,不能让教育工作不联系政治。”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政治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政治意识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总体设想,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一种主观意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只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其次,政治意志性,阶级社会里社会意志过程表现为以国家为中心的政治活动。政治意志过程的主体是经济上占主要地位的统治阶级,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过程中,统治阶级作为主体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并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性质

首先,从理论的角度看思想政治目的的性质,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一种主观意识,它显示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其次,从实践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始终受到自觉的目的的支配。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成果的预测和追求,它内在地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确立原则

(一)人的主体性原则

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的活力来源于人的活力,人的主体性以及主观能动性使人能不断认识自然和社会规律,并按自身的需要去改造自然与社会,使自然和社会更适应自身的发展。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时要体现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授社会规范与培养能力和个性有机结合的原则

传统教育思想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传道”,不重视培养人们的能力和个性。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绝对清晰、绝对纯粹的善于正义的观念,成为意志的主要目标,按照这些观念,性格的内在中心――人格的核心――决定性格本身,并把所有任意的冲动推回去,这才是道德培养的目标所在。”社会规范的教授与个人能力和个性的培养互相联系,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就必须把教授社会规范与培养个性和能力有机结合,协调统一。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应具有社会批判性

了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制约的复杂性,这需要对复杂的社会制约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批判。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没有社会批判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其目的也就毫无意义。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

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更具有操作性,还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进行目标细化。

目的和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目的是应达到的效果,目标是要达到效果的量化指标。目的与目标有共同的结果,但是目标更侧重于可量化。目的是目标的中心和指导,决定着目标的最终发展方向,目标使目的更为具体并具备可实现性,它解释着目的的各个因素,目标可以是多个、多方面的,他们整体构成了目的。因此,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更具有可操作性,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进行目标细化。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目标操作,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制定符合长远目标的近期化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多样的,可区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远期目标规定了国家各个行政部门、各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远期目标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要经过长久的努力,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应该在远期目标的引领下,制定出每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完成各阶段的具体目标,远期目标便指日可待。

(二)简单、奖抽目标转变为具体可行目标

过于简单的目标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目标会无法实现;目标抽象化则会无所适从,同样得不到理想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制定的过程中既要根据人的愿望、要求等主观情况,又要与客观环境相结合制定出具体可行的目标。这样才能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化。

(三)把理想目标与现实的行为目标相结合

思想教育的目的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有效性;需要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7)06―0045―03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确立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自人类社会中的阶级与国家产生之日起便有了客观的存在形态”〔1〕(p2),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培养人、塑造人、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实践。回顾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总体上存在有三种形态:组织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形态思想政治教育,这三种形态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三种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扬弃发展的过程,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动体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种形态

(一)组织形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回顾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是与意识形态相伴而生的。人作为社会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历史和现实都已生动地证明,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交往结成共同体是社会的人和人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都要经历的过程,唯有这样才能求得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为了维护共同体的稳定、延续和发展,‘共同体’就会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强化整体意识,使成员认识到依靠集体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更好地遵循既定的共同规则。”〔2〕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就具有了意识形态意义。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着生命线的作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在西方社会思潮对中国人民造成严重影响的背景下,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能蛴辛揭露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思潮的本质,提升国人的批判意识和创新思维,维护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知识形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的发展对科学知识的有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步开始从组织形态向知识形态转向。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知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探究、发展这些思想,以便更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科学化的体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其中,“有文化”就是知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的对教育对象的知识要求。特别是人类社会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的需求越来越高,青年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据很大比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青年的可塑性很强,他们的健康成长要求加强知识教育。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侧重于对教育对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仅限于此,还应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以及思维科学知识教育,而且还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教育。”〔4〕这些知识内容共同构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也是个体成长成才必须具备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生活形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其对象是有意识的、存在于生活世界中的生活人,思想政治教育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生活世界中开展,又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作为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发展、功能和效果。不同的社会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性质和内容的差异。”〔5〕马克思是社会生活研究的开拓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刻抓住了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强调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面向生活型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将马克思主义由精神存在转化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它需要学术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支撑,但比学术型思想政治教育向前迈进了一步,成为融入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6〕

二、科学主义教育思想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纵观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在肯定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存在着许多不足。特别是科学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科学主义教育思想强调科学知识教育,强调教育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创新与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单一化的教育内容、工具化的实践模式以及实用性的工具取向。

(一)内容的单一化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内容比较单一,教育者侧重于使用灌输法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道德观和法治观,以及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教育内容偏意识形态化,总体上偏向于社会发展需要。正如前文所说,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还应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科学思维等等,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育对象的批判意识,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有所忽视,呈现出内容的单一化等特点。

(二)实践模式的工具化

思想政治教育只在理论上对教育对象进行灌输就想塑造、改变其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是很难做到的,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深入结合、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展现理论的魅力,推动实践的发展。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其理论是非常丰富的,但纯粹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又是晦涩的,只有结合具体的实践才能把理论阐释的有血有肉。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新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用视频、图片等材料活跃课堂氛围,教学效果有一定提升,但是现实情况是,少数老师只是把新媒体单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始终没有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理论灌输的实质。一些学校将社会实践活动仅仅当做一种辅助形式,在实践过程中没有体现教育对象的主动性、自主性,弱化了情感因素,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缺失,实践效果不如人意。

(三)实用性的功利取向

一直以来,人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强调意识形态教育,这是因为意识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这是必须要坚持和体现的。但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意识形态进行灌输,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知识教育,忽视教育对象的实际特点和发展需求,这就偏离了作为特殊教育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其次,在资本逻辑和工具理性的影响下,一些学者的学术研究走入了实用主义的功利倾向,偏重于研究成果的经济效益而不注重社会效应,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归旨

回顾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史,三种形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是一个批判扬弃的过程,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动体现,而在此过程中,满足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形态转向的内在动力。三种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它们的目的具有一致性,即都致力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和满足教育对象的发展需要。

(一)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

近代中国革命历史生动的向世人阐释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最强有力的指导。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巨大胜利和飞速发展,特别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向世人生动的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实践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选择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汲取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灿烂辉煌文化的营养。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共产主义为方向,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要发挥其强有力的组织优势和自身的理论魅力,充分发挥其教育人、塑造人的功能,在教育对象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培养一批又一批高质量的马克思主义人才,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服务,从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逐步完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7〕。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其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一颗闪耀的明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能够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在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化,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保障,有助于培养更多高质量的马克思主义人才。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与创新。任何理论都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之初就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亦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三)满足个体发展需要。

个体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个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教育人、塑造人、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散发着浓厚的人文关怀的魅力,因此首先要尊重个体发展的物质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要正视人的现实生活,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重视人的物质需要,尊重人的成长规律。满足人的物质需要首先就是要尊重人的生存权利,抛开人的正常物质需要而谈论精神需要是不切实际的。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时才能有精力去从事科学、艺术等工作,去创造更丰富的精神财富。其次要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思想文化交融交锋愈发激烈,多元化的思想观念萦绕在人们周围,对人们的价值判断、行为选择造成了严重干扰。此外,社会的网络化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网络以其速度快、参与度高、承载信息丰富等特点迅速发展为一个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精神需要是人和游锏闹匾区别,人是社会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精神需要使个体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能够提升个体的精神境界,丰富其精神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占领思想阵地,立足于现时代人们精神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引导人们用批判性思维对待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摒弃不合理的精神需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第三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02.

〔2〕罗仲尤,刘克利.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属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0):96-100.

〔3〕赵水琛,郭红娟.论知识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06):80-82.

〔4〕李斌雄.论知识教育・价值教育・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1,(06):20-25.

〔5〕马程程.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生活的作用机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2):95-99.

思想教育的目的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内化行为外化自由全面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029-02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或集团,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教育对象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通过转变其思想,来改变其思想行为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最基础、最本质的愿望和最基本的要求,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体现了一定社会发展的目标,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属,制约着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进行。因此,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对于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意义

(一)不断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中处于根基性的地位,具有纲领性的指导作用。如何确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中其它要素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关涉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范畴的延展与纵深。“要选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人们就必须确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搞清教育过程中实际上追求的目标或目标是什么”[1]。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但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还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地位的确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因此,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发展的必要保证。

(二)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有计划、有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自始至终都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约束、指导。只有明确了“应该去做些什么”、“要去做些什么”,才能为“如何去做”指明方向。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就无所适从,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陷入混乱和无政府状态,这种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就必然带有极大的盲目性。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一旦确立,就必然会蕴含一定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及个人发展需求的契合程度,将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它将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性质和方向,内在地规定者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三)为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提供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指向,而且还支配和调节着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并最终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结果上。因此,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成效以及成效的大小,其根本依据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正确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能够极大的提高人们行为的自觉性,可以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向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发展,进行有序的设计,实施科学的操作计划。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能切切实实的健康发展,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

二、思想内化行为外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初级目标

思想内化实质上是教育对象将外在的社会思想、原则、规范等转化为自身意识,并作为行为的准则与依据的过程。教育对象只有自愿认同接受教育内容,并且依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评判选择、消化、吸收、继而真正纳入自己的意识体系后,才可能在思想的指导下发生动作行为,为行为外化提供依据支撑。思想内化的成果集中表现在教育对象在观念意识形态方面的变化,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意识。

“道德不是他们被记住的时候就会成为神圣而牢不可破的,而是在他们生存于朝气的情感波澜中,生存于创造和行动之中的时候才成为神圣而牢不可破的。”[2]行为外化就是教育对象将在内化阶段形成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意识转化为具体的行为习惯,行为外化的成果就是产生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使“社会要我这么做”转变为“我要怎么做或者已经这么做”。

思想内化与行为外化是辨证统一的,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转化。思想内化是行为外化的前提和基础,在思想内化阶段通过行为外化实践活动来加深对接受思想的理解,消化和吸收;行为外化中有思想内化,在行为外化阶段利用思想内化取得的思想来引领指导行为实践活动的方向,并巩固和强化思想内化形成的思想政治品德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通过思想内化-行为外化-思想内化的循环发展,最终培养教育对象具备健全的人格,崇高丰富的精神境界,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教育对象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期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精神生产和交往的社会实践活动,它通过启迪人的智慧、挖掘人的潜力、解放人的思想、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提升人的素质,从而提升人的存在、完善人的本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其出发点是人,最终归宿点也是人,其促进人对本质的占有、促进人之发展,促进人之解放,即为了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是人的发展的远期阶段,它是人的超越性的实践活动必然引向的结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指向和旨归。

思想政治教育为人所需要、由人所创生、为人所推动,其本身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必然要逐步走向自由自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道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促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目标,是其价值理想和终极皈依。把追求“现实的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自由个性”、对全面的人的引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价值目标是“恢复思想政治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本来面目”[3]。它通过疏导的方法、激励的方法、自我教育等方法促进思想、观念、思维、精神等的解放,并促进人的解放,为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拓展可能性空间,全面地展开人的内在丰富性,全面地解放人,“把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4],也就是使人摆脱自然束缚,摆脱不合理的社会关系束缚,摆脱旧传统、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自由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本质力量。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涵,是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发展方向以及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根据;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及其有效渠道。但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不是一个仅仅具有终极关怀意蕴的理想目标,而同时是一个逐步实现的现实发展过程,它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是质变与量变的统一,是终极化的精神皈依与具体化的现实标准的统一。这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必然是一个可以逐步实现但也只能无穷地趋于完美的过程。

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远期目标

任何社会发展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和推动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和满足一定社会的发展需要,不仅要适应社会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的需要,最基本的是要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需要最基本的体现为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为一定社会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服务,最终是为一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服务。

任何社会形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都要受到一定的思想意识支配,而思想意识又有先进与落后之分,那么要促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发展,就必须破除落后的思想意识,建立与生产力发展相协调的思想意识,针对性的发挥思想意识的反作用力。只有先进思想意识为人所学习、掌握与运用时,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就在于扫除障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造良好氛围、促使先进思想意识为人民所掌握,并转变为先进生产力。具体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人全面、辩证、客观和科学地看待社会的问题,分析社会形势,促使人用新思想武装头脑、用新方法解决问题,为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发展提供总的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前提,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起到导向和调节作用。“经济发展需要有坚强的政治保证,否则经济建设搞不好。经济工作其他各项业务工作中都要有政治。”[4]思想政治教育使人认识到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的必要性,使人投入到变革生产关系的实践中去,最终使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马克思讲:“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具有坚定的思想信念,掌握先进的思想文化,完成先进思想理论的准备,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最终达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

五、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初级目标是中期和远期目标的根本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准备。只有在初级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才有可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中期目标是初级目标的延伸,同时也是实现远期目标的基础,是连接初级目标和远期目标的纽带和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远期目标对初级目标和中期目标的实现具有指导作用和制约作用,集中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最高的目标。

总之,只有把思想政治教育初级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把握目标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渐进原则,先近后远,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实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实践中凝练理论,用理论推动实践,才能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推动思想内化行为外化;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发展的重大作用。

注释

1(美)奥兹门.克莱威尔著,石中英邓敏娜等译:教育的哲学基础6(第七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6

2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46

3李瑞平.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n].光明日报,2006-10-16-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43.

5.《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八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118-119

参考文献:

[1]王礼,湛陈杰,陆树程.思想政治教育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26-36

[2]张耀灿等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65-17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95

[4]胡万霞,王洁,刘格.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化与外化[J].教育与职业,2013,(14):52-53

[5]程婧.思想政治工作内化外化规律探析[J].党政干部论坛,2002,(12):12-16

[6]张耀灿,曹清燕.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定位―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J].江汉论坛,2008,(01):35-38

[7]杨生平.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及其实现[J].江汉论坛,2006,(11):115-118

[8]郎晓东.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择的终极坐标[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01):35-36

思想教育的目的篇4

关键词:选秀节目大众参与性互动性思想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200-01近年来,由各式娱乐节目脱胎出了一种被称为“选秀”的节目形式,目前已逐渐演化成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造星运动。2004年湖南卫视第一届“超级女声”拉开了中国内地选秀节目的序幕,其后的电视荧屏上,“我型我秀”、“绝对唱响”等一批批选秀节目竞相登场,以一路狂升的收视率无可争议的成为大众的焦点。

各家媒体对选秀节目褒贬不一。然而这个节目达到轰动效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它充分尊重观众的意愿,强调互动参与,尤其是青少年观众参与的积极性。因此,研究这些节目产生如此影响,对于我们进行新形势下、开放环境中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1选秀节目的参与性互动性主要体现的方面

(1)在参赛人员方面。节目号称平民海选造星,对参赛人员的要求放得很低,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限制。以“超级女声”为例,只要是女性,能唱歌,就可以报名参赛。这对于渴望成功、渴望出名的青少年来说,绝对是不小的诱惑。

(2)选秀类节目力图打破传统娱乐节目中舞台和观众之间的距离感,充分利用技术手段,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网上投票等多种方式,加强节目的互动性,这也是让观众趋之若鹜的一个重要原因。

(3)参与的成就感。参与的成就感使得青少年的参与积极性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追求民主文化的基调被再次唱响,借助于民主赛制,简便参与的方式得以萌动和表达,这大概就是其成功的真正原因之一。

2目前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意识”淡化。有的学生认为:只要学习好、搞好科研就行了,思想政治工作作用不大,甚至认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会影响学习、科研等。这些看法具有片面性,是不言而喻的。

(2)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和方法面临新挑战。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在给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方法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互联网上的信息纷繁芜杂,其中消极的、错误的观点影响甚至毒害学生的思想。

(3)独生子女和大学人生转换期问题的交互作用,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年代,知识面宽、自我意识强、有活力、有个性。但是独生子女团结协作能力较弱,自我追求高、应对挫折能力低,致使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尊与自卑同在、理想与失落并存,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

(4)学校教育工作者教育思想陈旧,教育手段单一、乏味,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动参与度不高,导致教育效果乏善可陈。

3选秀时代背景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策略与方法

3.1?注重强化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它包括主体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

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关键是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和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

(1)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利用一切机会和形式,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敢为天下的创新精神,善于发现他们的创造才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引导他们深入到科学探索领域,并从科学探索活动中激发其创新兴趣和动机,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敢于创新的勇气。

(2)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里创设一种创新环境,使学生随时都有创新的启迪。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对培养学生健康的价值观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意义重大。首先,校园文化建设应立足于党的正确的方针政策基础上,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学生抵制错误思潮、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其次,校园文化要发展和升华艺术类学生的兴趣,倡导高雅纯正的趣味,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使其健康成长。再次,校园文化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相关活动,使每名同学都能够从中收益匪浅。

3.2?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互动

3.2.1?开办互动型家长学校

以前的家长学校,气氛较严肃,形式单一,学校唱独脚戏,家长被动参与。现在我们把家长放在主体地位,除了让他们倾听,听育子新方法,育人新理念,还让家长观校容,谈问题,提建议,努力提高全体家长的育子素质。我们在家长学校向家长征集“育子心得”,并汇编成册,还为家长开辟了交流育子心得的平台,开展了“育子心得我来谈”论坛,受到家长的欢迎。

3.2.2?召开参与型家长会

传统的家长会,熟称是老师的“告状会”,部分家长也害怕出丑。为了避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召开了新形式的家长会。我们请家长、学生一起参加。老师、家长、学生一起讨论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在家长面前,客观的交流让家长充分了解了孩子,也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老师在家长与学生之间穿针引线。

这样的家长会是老师、家长、学生的“群言堂”,老师把新的教育理念传给家长和学生,家长畅谈孩子在家的情况,并充分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学生在全面认识自己的同时,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道出自己的心声,这样的家长会三方都受益。一个学生在家长会上说:“老师,你布置的作业有些与爸爸让我做的作业差不多,我觉得那是浪费时间。”孩子的话让我们汗颜,家校互动是多么重要。我们当场解决这个问题,定好家里的作业和学校里的作业应各有侧重点。这样家长和学生都非常高兴。这样用家庭教育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老师也高兴。

总之,从各种选秀节目的大众参与性互动性审视当前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有着许多的启示,要做的还当然不止这些。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多给学生提供亲身参与实践的机会,扩大实践范围,突出竞争性和真实性,模拟社会环境,从组织一次次课堂发言、演讲的小处着手,对每个学生进行设身处地的教育,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王鹏.班主任工作绪论[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思想教育的目的篇5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素质教育目标

思想政治学科是国家教育部明文规定的我国高中阶段必须开展的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不但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既是高中教学任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又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途径。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都不尽如人意。很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学现状往往是学校不重视、学生不感兴趣,从而导致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课的时候也更多是出于应试的目的。那么,面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为教师,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改变这种不利的教学现状,努力推进思想政治教学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呢?

一、转变学科观念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如今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之所以出现诸多的问题,与教师和学生所持有的学科观念存在很大的关系。在很多教师看来,思想政治学科的开展既没有专业性,又无法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带来什么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思想政治学科当做摆设的花瓶,至于学生,则把思想政治看成“洗脑”的学科,在这种错误的认识下,学生当然无法积极地投入到思想政治的学习中。因此,要想推动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首先就要从观念入手,积极转变学科观念,要通过多种途径让师生认识到这门学科的价值。

二、改革教学方式

长久以来,思想政治之所以不受学生欢迎,与其单一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把思想政治的讲课过程等同于讲书过程,教学中按照书上的内容照本宣读,丝毫体现不出教师的教学思想在其中。不仅如此,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一个完全主导的地位,而学生则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丝毫体现不出学生主体的价值。因此,教师要想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践行素质教育理念,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要对目前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进行大胆地改革。一方面,在教学内容方面,要以教材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使得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不再局限在教材之上,并且教师要积极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创造,要明白,经过对教材再创造再加工所得的教学讲义才是真正的教材;另一方面,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完全主导的教学模式,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地位,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思想政治课堂成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作用,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实现素质教学目标。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素质的高低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活动质量,因此,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综合素质就成为整个思想政治教学中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为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内和课外时间,一方面要努力加强“内功”的修养,从理论上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学习,不断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取新的知识,只有扎实了专业理论知识,拥有丰厚的理论知识功底,才能够在实际的教学中用科学的理论去说服具有很强思想性的大学生;另一方面,要重视教学能力的提升。在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地总结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积极地与同学科的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努力取长补短,从而实现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一旦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提上去了,自然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得游刃有余,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四、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很多学生看来,思想政治课程就是一门专讲大道理的学科,也正是在这种认知下,很多学生才对学习思想政治课程显得兴趣乏然。要知道,任何理论知识的建立其最终的目的都是用于指导实践活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当然也不例外。事实上,思想政治理论这种看似没什么用处的学科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具有非常实际而广泛的应用性,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把思想政治理论的实践性给表现出来。而在理论讲授之余,带领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地鼓励学生参与一些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等,这样,通过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但可以让学生把课本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使得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学科的实用性,同时,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而这又会使得思想政治学科朝着素质教育目标迈进一大步。

总之,思想政治学科作为高中阶段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任何其他学科都无法代替的。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门学科本身的学科地位,清醒地认识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学科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周雪梅.高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初探[J].思茅师范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2000(4).

[2]李一峰.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J].城市建设理论研

究,2011(26).

[3]郑德芳.素质教育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新课改[J].职业技术

思想教育的目的篇6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德育工作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建国以来,基于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需要,高校曾经设立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等本科专业。其中前六者的学科基础是单一性的,主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分行分类的研究和教学,后三者的学科基础是综合性的,主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有鲜明的教育性。随着学术的发展,前六者逐步从高校本科招生目录中淡出,后三者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把后三者整合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符合学科发展的逻辑,也是高等教育经济原则的要求。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培养目标就要体现这种整合精神,既要培养社会各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又要培养中小学的德育工作者,并在此基础上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研究生输送合格生源。

一、为社会各界培养思想政治工作者

1983年6月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提出,为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要筹办以培养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干部为目标的政治院校。综合性大学、文科院校,各部委、总局所属的大专院校,有条件的都要增设政治工作专业或政治工作干部进修班。同年7月中共中央下发了批转该Ⅸ纲要》的通知,认为纲要》是现代化建设时期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个很好的文件,其基本精神、原则和方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为了贯彻落实该文件,1984年4月,((教育部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提出,为了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教育部决定在部分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采取正规化的方法培养大专生、本科生和第二学士生等各种规格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才该专业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这是我国第~次采取正规化的办法培养思想政治工作者。1993年l0月《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的意见》规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级专门人才”。从这个文件看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扩展到“党政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随着该专业的发展,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把培养目标扩展开来,主要为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各界培养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

1.高等学校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第一个服务对象。1984年设置该专业的当年主要为高校培养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同年6月《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举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班的意见规定其培养目标是使高等专科文化程度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干部”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毕业后继续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招生对象为“在高等学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三年以上的现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试办思想政治专业在职第二学士学位班的意见规定,为了给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提供更多学习机会,以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从1987年起试办思想政治教育第二学士学位班。1987年9月《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实施意见》仍然强调其培养目标主要为高等学校及党政机关培养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

2.党政军机关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是我党的一大特色。但近年来,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加上有些地方党组织对思想政治建设重视不够,许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薄、价值观念扭曲。面对这种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努力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服务于党建,为党务部门输送专门的政工人才是本专业设置的重要使命。行政机关以及立法、司法机关是国家的权力机关。立法机关是民意表达机关,行政机关是法律执行机关,司法机关是法律监督和裁判机关。在这个系统中,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实现领导的基本手段党组织和政工部门就是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使国家权力系统得以有效运转。

军队政治工作是党在军队中的思想工作、政治工作和组织工作,是为军队建设和完成作战任务提供政治保证、精神动力和其他服务的工作。政工人员主要由军事院校的军队政治工作专业来培养,但不能完全满足需求,还要地方院校的思想政治专业培养的人才来补充。因此,有不少地方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培养目标把为军队培养政工人才包括在内。

3.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企业单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独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等。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机构,它履行一定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宗旨是为社会服务。企事业单位一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领域,工人运动首先发生在企业领域。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加强和改进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而提高政工干部队伍的素质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要求专业化的政工人员来充实队伍,使思想政治工作摆脱经验形态,向科学形态迈进。社会团体是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全国性社会团体近2000个,其中有行政编制或事业编制的社会团体近200个,其中,全国总工会、共青团、全国妇联的地位特殊,中国文联、科协、侨联、作协、残联、红十字会等也有重要影响。这些社会团体是党团结和联系社会诸行业的群众性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是党领导这些组织的基本手段。正是通过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促使社会各行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走社会主义道路。

二为中小学培养德育工作者

中小学德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1998年3月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规定,学校党组织的负责人、主管德育工作的行政人员、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的教师、班主任、共青团团委书记和少先队辅导员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为中小学培育德育工作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职责。

1.为中学培养德育工作者

为中等学校培养政治理论师资是政治教育专业设置的初衷,1952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培养高等、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指示》提出,“各大行政区应选择具备适当条件的高等学校··设立政治教育系或政治教育专修科,培养中等学校的政治理论师资。”按照这个指示,1953年北京师范大学首开政治教育专业,逐渐铺开,全国设立政治教育专业的高校很多,这一模式延续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88年4月,原国家教委下发((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针对专业设置存在过细过窄的现象,拟将“政治教育”专业改名为“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专业,1990年6月正式定名为“政治与思想品德教育”专业。1991年4月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政治与思想品德教育专业改革的意见,针对该专业只培养政治理论课教师,而不培养德育工作者的状况,明确规定其培养目标为“中等学校合格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德育工作者”。这是一次重要改革,培养目标拓展到全部中学德育工作者(思想政治课教师也是德育工作者)。1993年7月调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将政治与思想品德教育专业(师范类)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非师范类)合并,统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保留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师(师范生)和培养思想政治工作者(非师范生)两个培养目标。1998年公布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修订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仍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师范类的培养目标是“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非师范类则培养“能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

从以上梳理看出,初始的师范类“政治教育”专业中间经“政治与思想品德教育”专业最终定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合并,其培养目标一直有中学政治课教师,现在演化为中学德育工作者,这是一个逐步走向全面的过程。中学德育工作者的骨干力量主要有以下几类人员:第一,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中等学校一般设一名副校长分管德育工作,主要职责是组织德育队伍,审定德育工作计划,督促检查班主任工作,检查政教处工作,协调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部门的工作。第二,政教处工作人员。政教处(有的称教导处、德育处或教育处)是在校长领导下实施德育的职能部门,具体组织安排学校的德育工作。第三,班主任是班级实施德育大纲的具体组织者,班主任工作做好了,学生德育工作就落到了实处。第四、思想政治课教师是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专业人员,是学校德育队伍的重要骨干。他们扮演双重角色,既要做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者,又要做思想品德的示范者。第五,团队干部。共青团、少先队作为青少年的群众性组织,是青少年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和政府进行德育工作的有力助手。

2.为小学培养德育工作者

长期以来,为了满足普及小学教育对教师的需求,我国建立了三级师范体制,即中师、师专和师范大学,分别培养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其中,中师培养的是全科教师,这种培养模式在当时的情况下满足了普及小学教育对教师的需求,弱点是不利于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社会上并不太认同小学教师职业是专业性工作。原因是多方面的,学历低是原因之一,这就要求提高小学教师的学历。近年来设置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就是这种努力的结果。1997年4月教育部“培养本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的专业建设研究”立项,1998年秋,原南京晓庄师范学校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合成立南京师范大学晓庄学院,率先创办了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本科学历的小学教育专业,随后,首都师大、上海师大、东北师大相继开设此专业。该专业的设立解决了我国小学教师高学历化的要求问题,又为师范教育由三级向二级师范过渡提供了新思路,但仍然不能解决小学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培养的仍然是全科教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些学校设置文理两个方向,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因为文理分工不是真正的学科划分。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正在发生的教师教育改革为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提供了出路。教育部2003年工作要点》提出提高办学层次,推进师范院校改革,鼓励综合性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新世纪以来,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基本上是循着综合性大学的思路进行的,在综合性大学开设教育学院,在师范院校开设非师范专业,一些师范院校改制成综合性大学。这种改革符合国际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便于同国际接轨。从1998年始,一些综合性大学和师范大学进行了教师教育模式的探索。有的学校在前3年中开设普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综合课程融为一体,不分专业。第4年,除开设少量的专业选修课外,综合性大学着重对学生进行教师教育理论和技能的训练,以增强学生的师范性素养。此乃“3+1”模式。有学者主张探索“4+1”模式(本科四年加一年教育专业课程)和“4+2”模式(本科加两年教育硕士)等。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改革是国际潮流,也符合我国的实际,既解决了小学教师的高学历化的要求问题,也解决了小学教师的专业问题。

小学德育工作者培养可以采取教师教育的模式,“3+1”模式、“4+1”模式和“4+2”模式均可探索。前几年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分师范类和非师范类,通过几年的培养,能够胜任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然后让那些愿意从事小学德育的学生继续修教师教育课程,取得小学教师资格,成为高学历、专业化的小学德育工作者。

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研究生输送生源

高校本科不但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还要为研究生输送生源。一个专业为哪个学科输送生源决定于这个专业主要接受的是哪一个学科的规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调整充实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能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输送合格生源。

1.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孵化器职能

1984年Ⅸ教育部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规定的“专业必修课程参考目录”提供了3类理论课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主要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共党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等,专业基础课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等课程,专业课主要包括马列原著、思想政治教育概论、党团工作等。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构成一个体系,该专业主要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规训,主要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中共党史等学科输送生源。而这些学科又分别属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门类,不但跨一级学科,而且跨门类。这说明当时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不成熟,没有自己稳定的学科基础,接受的规训来自多学科,也为多个学科门类输送生源。正是由于它的不成熟,使它成为改革开放之初学科恢复时期其他学科和专业的孵化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衍生了哲学学科门类,有些学校在此基础上申报哲学本科专业;在政治经济学课程基础上衍生出整个经济学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设立了经济学本科专业;在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运以及中共党史课程基础上衍生出政治学相关学科,在此基础上设立了政治学本科专业;许多学校的法律专业本科也是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法学概论课程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孵化器职能发挥得很充分,很多高校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有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群以及文科专业的专业群。

2.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调整充实

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终结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孵化器职能,为本专业提供了属于自己的一级学科,该专业从此有了自己的学科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五+--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2008年,又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就有了六个二级学科,形成了学科体系。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l2月64号文件的一段话:“建立马克思主义教育与教学体系。在本科教育中,设立马克思主义基础专业,培养政治素质好、思想品德优良、具有较好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的大学生。在研究生教育中,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素质高、理论方向正确、具有比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和理论功底、并能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当代现实问题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梅荣政教授主张在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之外另起炉灶,设置马克思主义基础专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硕士和博士生提供本科生源。对此学界有不同看法,但并未引起广泛关注,讨论不多。此问题关涉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值得深入思考和讨论。是另起炉灶好,还是依托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调整、充实其培养方案好呢?笔者认为,后者更好。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这是规范和改造现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需要。该本科专业学科基础混杂,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运、中共党史等学科分别属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门类,学者分别属于不同的学术共同体。这些围绕一个本科专业来转,给人的印象是该本科是个大杂烩,学生是“万金油”式非专业学生。报考研究生时,学生流向不同的学科门类,有的从哲学进入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领域,有的从政治经济学进入西方经济学领域,有的从科学社会主义进入政治学理论领域,有的从国际共运进入国际关系领域,有的从党史进入史学领域,这种现象在其他本科专业中绝无仅有。第二,这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提供本科生源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点很多,但只有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有本科生源。现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素质不高,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学位论文选题不规范,遵循本科路径进入马哲、政治、科社、党史领域,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空壳化。如果用该一级学科所属六个二级学科作为主干课程改造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问题迎刃而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困境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困境就能同时解决。第三,这种调整符合教育经济原则。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之外另起炉灶设立马克思主义基础本科专业,两专业同时并存,两班人马互不交又地从事本科教学,这是学术资源的浪费。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实现方式,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贯通。两个专业同时设置,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都将是十分尴尬的事,一所大学如果搞两套这样的建设,资源有限,无能为力,搞一套建设则与两个专业的名称不符。只有合二为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调整、充实、改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才能名实相副,有利于建设和管理。

四.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培养目标的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培养目标的明确对于高校和大学生双方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高校明确学科定位,整合学术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与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多数学校都是分属两个部门,一个归属于政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等),一个归属于社科部(或马列部),两支队伍分别进行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如果按照上面的论述,修改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培养目标,优势明显。原因如下,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第一个培养目标是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而高校党政部门、各院系党务工作者、辅导员都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二者具有一致性。这样,高校的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可以到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承担一定的教学和管理任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教师资源将是十分丰富的,根本不存在缺少专业教师的问题。这些从事实际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给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上课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党的书记讲党建课,团的书记讲团的工作课程,太恰当不过。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第二个培养目标是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公共课教学部门进行大学生德育教学,根据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要求,中小学德育与大学德育是纵向衔接、螺旋上升的一致性关系,故思想政治教育本科课程与大学生公共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要求具有一致性,这样,两支教学队伍可以整合。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第三个培养目标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输送生源,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教师、公共政治课教师、广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学科归属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这三支队伍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专业成长的引路人。

2.为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提供基本思路

专业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保障条件,也是反映高校综合水平和竞争力的一项主要指标。特色专业因其所具有的稀缺性、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它必然是高校品牌创建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由教育部统一确定,全国趋同性较强。

如何在不违背专业性质的基础上办出特色是个普遍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专业,首先要求是思想政治专业,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精神实质,其次是如何在此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和本校资源状况提炼特色。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三个培养目标为高校特色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思路,不同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别在某一培养目标上下功夫。第一,综合性本科院校可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培养上下功夫。1984年设置该本科专业的高校,开设此专业之初培养目标就定位在思想政治工作者上。这类高校应利用其历史资源进一步凝炼特色,课程设置要向思想政治工作者方向倾斜,比如党的建设、团的工作、社会调查等课程应得到重视。不同的学校还可在部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体现特色,如党内思想政治教育、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等等。第二,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发挥其师范教育优势,在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的培养上着力。原来的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培养中学德育工作者为主,且几乎所有高校雷同。而新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培养目标之一是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小学德育工作者是一个亚目标。有些学校可以在小学德育工作者的培养上定位,开设小学德育、少先队工作等方面的课程。第三,全国重点大学可以把特色定位在为研究生输送生源上。重点大学学术资源丰富,本硕博学位点齐全,本科生素质较高。这类高校的课程应向理论性倾斜,如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专业英语等。

思想教育的目的篇7

【关键词】目标;激励;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受教育者

一、目标激励理论主要内容

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洛克和休斯在研究中发现,外来的刺激都是通过目标来影响动机的。目标能引导活动指向与目标有关的行为,使人们根据难度的大小来调整努力的程度,并影响行为的持久性。于是,在一系列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他于1967年最先提出“目标激励理论”,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能实现目标。这种使需要转化为动机,再由动机支配行动以达成目标的过程就是目标激励。①

二、目标激励理论的应用基础和先决条件

目标的激励作用,在于对行为的激发、推动、维持和调节,那么这种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家众说纷纭。佛洛依德时期,认为行为产生的原因来自本能;阿德勒等人认为,人对于自身的自卑有一种追求优越的情感,人的行为就是产生于此。他们的基本观点一致,都是认为行为的产生来源于人类自身的需要。后来行为主义则将需要的范围扩大到外界,认为在外界刺激下,人会产生新的需要,从而激发新的行为;人本主义则将需要上升到精神层面,认为人有自我塑造自我改良追求卓越的需求。

不管是什么理论,我们都可以从他们的言语之间找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需要。我们知道,目标和需要两者合一才能构成动机,只有目标没有需要,形成不了动机,相反只有需要没有目标,就会没有方向,也就没有动机,二者缺一不可。正如马克思说的那样,人们“积极地活动,通过活动来取得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②

对于目标和需要不是简单的相乘的关系,它们的关系更像是一个函数,所以不能单纯地考虑问题。是不是说满足人们需要的目标就能激发动机呢?我认为这里应该再引入一个变量,那就是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满足需求的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掌握好一个度,具有挑战性且并不是无法达到。由此可见,目标不仅要满足主体的需要,还要考虑能否实现,能实现但是不能满足主体需要的目标,能满足主体需要但是不能实现的目标,都不能很好地起到激励作用。

以上是目标激励理论运用的基础,那么目标激励理论运用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呢?根据德鲁克(彼得-德鲁克)的研究,他认为目标激励理论在一个组织或者一个集体中的运用,主要有6个先决条件。第一,高层领导必须参与制定目标的过程,从宏观上把握目标的指向性;第二,基层工作人员必须积极参与目标的制定,在目标中加入满足广大基层人员需求的元素;第三,制定目标时,要有充分且较为精确的情报;第四,对实现目标的手段具有控制权,要借此影响管理行为并最终实现目标;第五,面对实现目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要给予基层人员适当地鼓励;第六,对员工要有信心。

三、目标激励理论的应用原则

前面谈到设置目标要可行,合理。我认为,总体来说,设置目标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从个人成长阶段来说,要设置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其次,从个人全面发展来说,要设置单一目标和综合目标;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来说,要尽量设置既满足个人需求又满足集体需求的目标,保持个人与集体的努力在方向上的一致性。

掌握好目标设置的原则,下一步就是应用目标激励理论。在这一环节,仍然有需要注意的原则,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提高目标的价值和实现概率。目标的激励力度=目标价值×实现概率。这里主要要说明一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每个受教育者对目标价值的理解都可能是不同的,要加强宣传和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目标的价值,从而在价值方面产生最大的激励作用;

第二,努力使目标变成受教育者的自我要求,强化“主人翁”意识。需要是产生动机的内在条件,人皆有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将受教育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相联系,强化“主人翁”意识,变“要我去做”为“我要去做”,内化目标价值,激发动机,最大限度地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

第三,对于相对较大耗时较长的目标,可以采用“分段走”的策略。耗时太长的目标容易消磨人的积极性,在这个时候建议采用“分段走”的策略,将目标进行阶段性设置,分段完成分段考核,这样有利于保持战斗力,满足自身成就感,使受教育者维持较高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目标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一)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育者需要运用目标激励理论开展对受教育者的教育工作,不断激励受教育者达成目标。

教育者在运用目标激励理论开展教育工作时,应该根据形势要求、学生当前的共同需要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如心理承受能力,性格差异,爱好特长等)制定目标。主要措施有以下三点:

1、激励的本质是激发动机,而动机又是由个人的需要引起的,所以,了解和满足受教育者的合理需要是激励的起点,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基础和保证。组织行为学中提到过:“人的一切行为总是由尚未满足的需要中的最强烈、最重要的需要所支配、决定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着眼于分析受教育者的需要层次,了解其尚未满足的需要,并从中找出“最强烈的需要”,即优势需要,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动机,产生良好的积极效应。

2、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类型的目标。第一,制定个体目标和群体目标。根据个体不同情况,分阶段分等级制定目标,如a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但是成绩很好,则可以根据他的情况来分析,考虑到该生心理承受能力,教育者应制定一些周期较短挑战性较小的目标,逐步促进该生成长;同时在制定个体目标的同时,应该使个体目标与群体目标的方向保持一致,群体目标是个体目标合力的表现,在学生的每个目标都是该生最终目标的积极因素,而每个学生的长期目标完成情况又是集体目标中的积极因素,使个体目标和集体目标保持方向上的一致性,可以使受教育者有清晰的方向,同时也可以让集体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达到最高;第二,制定单项目标和综合目标。根据个体的优点、弱点等单方面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可以使受教育者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加以强化或者改正。综合目标是指根据社会大形势的要求,通过不断完成单项目标,强化优势,弥补劣势,最终需要达到的目标。这两个目标旨在让受教育者通过不断完成单项目标使自身形成一种优点带头,全面发展的格局;第三,制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指一个时间较短的周期(如一个月,一个学期等)内的目标,让受教育者不断完善不断改进,始终保持较高的热情;长期目标是一个总体目标,是需要在一个时间较长的周期(如2年,大学期间等)内完成的目标,这类目标具有指向性。个体或群体目标包含了单项、综合目标和短期、长期目标,个体目标、单项目标、短期目标是群体目标、综合目标、长期目标的基础,而后三者又是前三者的出发点和归宿,各类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在运用目标激励理论的整个过程中,如果能正确把握激励的时机和分寸,能使激励效果事半功倍。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都是激励的好时机。第一,受教育者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和新的时期,这种情况下,受教育者会不自觉地产生积极情绪,有了一些新的目标和理想,这个时候教育者如果能抓住时机,则能全面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情绪和动机;第二,在受教育者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希望得到理解和帮助,在这时介入进行激励,收效甚佳;第三,在某些需求得到满足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指数与需求的满足程度成正比,此时受教育者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心情大好,教育者应该趁热打铁,会使受教育者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此外,除了要掌握好激励的时机,还要掌握好激励的“度”,不要过分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要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二)无论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来说,自我教育、自我完善都是必不可少的。教育者是受教育者的导师,在教育他人的过程,绝对不能放松自我完善,要保持进取心,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而受教育者也有实现自身理想与目标的需求,要更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完善。具体措施有以下三点: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上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性。树立正确的长期目标,在方向上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性,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身作则,给受教育者起到榜样作用,努力提高自身修养素质,时刻进行自我完善,实现自我的奋斗目标。

2、在长期目标的引导下,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置短期目标。构建和应用短期目标应该注意其可行性、合理性,将短期目标融入自身地学习中、生活中,不断修正自身的所作所为,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实现目标,不断激励自己进行自我完善,逐步实现目标,真正实现通过达成“个性化目标”实现自我完善。

3、充分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将目标与自身需求紧密结合。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教育者的基本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制定目标应该指向更高层次的需求,即人际关系和成就感的需求。充分与当下最渴望的需求结合制定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做一个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者。

(三)在运用目标激励理论的过程中,要制定相对的监控管理措施。

1、做好动员、指导工作。“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③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有确定了目标,努力才会有方向和动力。一方面要通过动员工作,让广大学生充分了解目标的重要性,也要明白有压力才有动力的道理,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指导工作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要经得起挫折和打击。制定目标要深入了解、调查,综合分析,要确保制定的目标切合实际,不偏高也不偏低。

2、加强监督和纪律约束。纪律是执行的保证,在目标制定之后,要切实加强纪律约束和监督。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自觉性较强的学生可以放松对其的管理和监督,适当给予这些学生在管理上的自由度;对于自觉性较差的学生,进行统一管理,不断提醒和监督,加强纪律约束。

3、建立合适的奖罚机制,定期进行评比。根据外发性动机论,我们知道外界的刺激也可以引发动机,这点对上进行较强的大学生尤其适用。定期评比,有奖有罚,能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极大地促进大学生们达到既定目标。对提早完成目标的个人和群体,采取奖励,对按期完成的个人和群体,采取口头表扬,对未能按期完成的个人和群体,进行批评,同时对他们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原因,督促他们尽快完成既定目标。

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目标激励理论的意义

(一)有助于教育者确立适当的教育目标

科学的、适当的教育目标毫无疑问是运用目标激励理论的前提,同时也是目标激励理论的归宿。我们都知道,目标激励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用是为了其目标而服务的,而如果目标设置不合理,就会失去激励人们满足需要的动力。没有需要就没有办法产生动机,那么激励的效果就会消失。

(二)有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不难知道,人类的动力来源于两种力量:一种是外界的力量,我们姑且称之为“被动力”;另一种是自身产生的动力,我们称之为“自动力”。自动力是人们受到社会和外界的影响,将某一目标通过人的心理机制内化为意识,使人们产生对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向往,通过这种意识和向往产生出来的力量,就是自动力。自动力会通过人的内部心理机制和思维过程产生动机,使人产生很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这里可以看出,目标激励能使人产生动力,提高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三)有助于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直接的理解和交流

目标激励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的一个过程,会增加彼此的信任和理解,从而加强双方的交流。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双方都有他人不曾拥有的特殊信息,只有当一个人主动合作的时候,这些信息才能显露,才能加以运用。有效的目标激励可以增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一方面有助于教育者发现受教育者的“激励点”,另一方面有助于双方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引起强烈的凝聚力,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受教育者往往会有很多思想问题的困惑,而这种困惑通常与其功利性目标相关。教育者除了正面加强教育以外,还应从侧面运用目标激励理论来加强引导,通过让受教育者的感官感受信息,分析信息,从而增强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把良好的意识内化到自己的思想里,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教育环境。

注释:

①baike.省略/view/842169.htm.

②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

③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的报告[R],1997-9-12.

参考文献

[1]朱岩,那广利.论目标激励理论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40-141.

[2]吴六.“目标激励法”在学生自我完善中的运用[J].教学探索,2007(9):12.

[3]林天伦.学校管理的目标激励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5(6):54-57.

思想教育的目的篇8

一、建立和完善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和谐的工作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保证。首先,要建立高校本身机制体制的匹配性和谐,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学校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团群齐抓共管、学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其次,要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和谐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学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家庭是重要场所,社会是大课堂。学校要积极主动建立与家庭相互沟通的渠道,同时争取全社会的大力支持。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三大主体在教育理念、方式方法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和最优结合,形成既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又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二、建立和完善和谐的校园服务体系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把建立和谐的校园服务体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首先,建立和完善和谐的校园保障体系。校园保障体系的功能,就是使相对贫困的学生在经济上得到帮助,从而走出困境。学校除了按规定做好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的发放等几项工作外,还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勤工俭学指导机构。贫困学生虽然贫困,但都年轻力壮、掌握着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了勤工俭学的基本能力。学校应有针对性地指导贫困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这不仅解决了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还可以在劳动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树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二是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完善资助机制。学校应动员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捐资,建立贫困学生助学基金,利用助学基金尽可能多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要建立和完善贫困学生的就业帮扶机制,贫困学生社会关系少,经济条件差,难以承担越来越高的求职成本,在就业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学校要创造条件,免费为贫困生求职信息和办理相关手续,为他们就业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一般来讲,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但思想问题的产生是有其主、客观因素的,是与他们自身的生存发展密切相联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做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其次,建立、健全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试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高职院校提出的必然要求。全社会健康的心理是和谐社会赖以存在的心理基础,同样,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是个体形成良好思想品质的基础。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采取切实措施,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专门机构,不仅要配齐专业化的人才,而且还要求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也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一般来讲,大学生心理问题往往与他们的思想问题缠绕在一起,不能简单地施以大道理,而需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以解决,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试教育,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育成健康的人格。

三、建立和完善和谐的育人体系

和谐的育人体系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要建立和谐的育人体系,高职院校必须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其一,建立和谐的教学体系。一是坚持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和谐。坚持用科学的精神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坚持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知识与健康素质的统一,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和谐统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稳定、人员配备与专业素质修养的和谐统一。二是坚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创新的和谐。加强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以及基本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的模式,寻找新载体新方法,使政治理论教育与专题研讨、重大社会事件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等现代技术,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新型的育人方式。学校团委和各教学部门应利用假期、课余时间和专业实习,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四是要建立科学的评估制度。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高职院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

思想教育的目的篇9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摘 要:把培养“接班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仿佛它没有什么问题可以推敲的,我们从小就接受这样的教育。但现实中,我们培养的人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有一定的差距,甚至培养出了单向度的人,灵魂性的教育目的遭受质疑。但无论从理论基础、历史选择还是现实逻辑等不同视角论证,培养“接班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指向。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和人类的进步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具有公共性的“接班人”,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进行改善,通过塑造主体的公共性维度、构建介体的公共性维度、营造环体的公共性维度、激发客体的公共性维度等四个要素来达到培养具有公共性“接班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关键词:公共性;接班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3-0129-04

收稿日期:2015-01-15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马克思公共性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4SJB088)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莫春菊(1981-),女,南京师范大学讲师,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接班人”是我国一直以来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可在当今经济主导、科技崇拜、信息海量的社会,人们过分关注自身的物质利益而放弃政治追求、人文素养以及精神充盈,这些社会问题和弊端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异化,工具理性遮蔽了价值理性,功利主义宰制了本体意义,实用主义殖民化了精神世界,教育培养出越来越多具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单向度的人。“现在的教育已经不是‘好人’的教育,而是‘工具’人的教育,教育日益成为技术的训练,它关心的是怎样训练人的技能或者扩充人作为‘职能人’的功能,而不是德性的实践和养成,更难以奢谈人的全面发展了。”[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遭受了嘲讽和诘难,而首当其冲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的的合理性遭受诟病。异化的存在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遭受否定,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流离失所”;对培养“接班人”目的的诘难,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失魂落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该何去何从?

一、培养“接班人”的理论基础、历史选择、现实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国家的政治发展方向密切相关,决定着大学生的角色定位。把培养“接班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既有理论和实践基础,也符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发展思维。

把培养“接班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意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哲学视域的沉思结果。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这一本体性问题的回答有利于我们“拨开云雾见青天”。现有理论界比较流行的观点有:一是张耀灿等人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6]二是陈秉公提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与重点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7]三是李辽宁等人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整个社会公共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共治理是一个整体的公共管理活动,在这个管理活动中有一项活动是专门管理社会意识形态的,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8]姑且不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哪个更精准,但我们从这三个界定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点,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政治意蕴,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国家意识的一个重要体现。金林南从哲学的视角分析,一针见血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政治……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是意识的政治,就是人的思想、观念、意识的影响活动的政治实践的一种形式。”[9]可见,与普通的教育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性,并且植根于政治的沃土中,把培养“接班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合乎理论逻辑的。

实践证明,培养“接班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正确的历史选择,政治改革的可持续性,政治文明的发展追求,正是靠着一代代的“接班人”才能得以实现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提出,“宣传和政治斗争的手段”,[10]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中的重要性。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的软实力,我党自建党以来就非常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革命年代就有了一套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民族独立和解放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新中国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思想政治教育在追求政治文明、促进经济发展、谋求社会进步中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国家在培养下一代上也非常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多次在各种文件以及宪法、教育法上提到培养“接班人”的教育目的。“政治领袖和重要政治文件的话语其实反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及其历史。”[9]1957年,毛泽东提出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1]还有1995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9年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都强调教育要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因此,尽管因为政治形势以及时展的不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表述有所差异,但始终不渝地培养“接班人”这根本点一直未改变。国家历任领导人始终是站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强调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几代、十几代甚至更多的人进行不懈地努力奋斗,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以培养“接班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培养“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许多国家在倡导教育的中立性,但在现实中没有哪个的教育目的不带有政治性的,更勿谈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了。在战争年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非常巨大,那么在和平年代,培养“接班人”的目的是不是已经落后了呢?毫不夸张地说,现代社会,尤其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仅仅是科技信息的较量,更是意识形态之间的战争。这种在思想领域上的暗流涌动更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更需要坚定培养“接班人”的政治立场。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各国文化、价值的相互传播、融合、渗透自然不可避免,各民族国家也卷入到了世界性的公共政治中。“今天,全球互动的中心问题是文化同质化与异质化之间的紧张关系。”[12]如何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文化价值理念,防止各种霸权主义和腐朽思潮的侵蚀,保持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这需要我们有持久的政治智慧、清醒的价值判断、宽宏的国家视野。因此,在全球化时代明确培养“接班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不仅没有过时,而且需要我们更进一步明确要培养适应全球化发展的“接班人”。而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政治的参与和表达渠道将越来越宽广,政治生活将成为我们社会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未来,民主政治的社会要求大学生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政治的社会化必然要求我们要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品格,使其社会政治化,这样才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可见,坚定不移地培养“接班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具有“公共性”品格的“接班人”

明确了培养“接班人”目的的不容质疑性,接下来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消解这种质疑,即明确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各项文件已经明确规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应该说,“全面发展”是一个美好的终极指向,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共产主义”是联系在一起的。显然,“人的全面发展”在现阶段甚至更长时间里是难以实现的。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准确的修饰词才能既反映时代的发展需要,又能体现“接班人”的政治性取向,更能最终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呢?或许,公共性是较好的答案。

时展呼唤公共性。“环顾今日世界,人们发现,在社会生活、社会科学和社会哲学中,一个公共性的时代已经到来……公共性已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活动最重要的属性和要求。”[13]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资源共享、公共生活以及交往实践的公共性特征日趋彰显。公共性原则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石,公共交往是现代人生存与生活所必需的条件,公共生活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生活状态,离不开公共性的价值体系和文化精神的支撑。但是,社会发展也使公共性遭遇困境,如公共环境危机、全球经济危机、全球网络危机、公共安全、霸权主义、法西斯主义等,这些公共性问题严重阻碍了人类文明的前进的步伐。公共性所面临的困境要求我们需要重建现代社会的公共性理念,重建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教育,培养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共能力和公共精神的人。

“接班人”彰显了“公共人”意蕴。“教育目的里隐含着其理想的新人形象,亦包括其对教育在社会中作用的理解。人的理想形象和教育的理想作用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理想的人的形象是按照其对教育的理想作用的理解来设计的。”[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会来说也是一种公共善的追求与实践,其培养的目标指向是追求和实践公共善的“接班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接班人”的培养,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充分彰显了培养“公共人”的理念。公共性的“接班人”应具有这样的公共品质:理性辨析世界政治的走向,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立志于做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公共人”;在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公共交往和公共参与,努力营造和谐的公共生活环境;具有良好的公共美德,具备公共精神,勇于承担公共责任,对正义有着不懈地追求。

公共性的本质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关注和彰显公共性,“有助于从根本上引导人类社会走向公平、公正、合理的状态,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15]马克思在《〈科隆日报〉第179号的社论》中描述到:“国家的真正的‘公共教育’就在于国家的合乎理性的公共的存在。国家本身教育自己成员的办法是: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成员;把个人的目的变成普遍的目的,把粗野的本能变成合乎道德的意向,把天然的独立性变成精神的自由;使个人以整体的生活为乐事,整体则以个人的信念为乐事。”[14]马克思指出,国家通过这种公共教育使得社会成员具有公共性,而公共性的根本意旨是个体的自由发展,即通过培养国家成员的公共性来实现国家、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统一。这是从国家层面来谈公共性的必要性,马克思接着又从人的本质来谈公共性的必要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不幸而脱离这种本质,远比脱离政治共同体更加广泛、更加难忍、更加可怕、更加矛盾重重。”[15]可见,“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是公共性,公共性缘起于人的本质属性,公共性是通往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公共性的教育,改变大学生的依附性、工具性的人格,培养具有主体性、自觉意识、公共精神的个体,这些个体在公共交往、公共生活以及公共领域中,个性能得到尊重和发展,人际能平等而自由的交往,并通过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公共利益的实现来提高自身的生命质量和自我完善,从而最终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公共性视域下的“接班人”培养

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公共性品格的“接班人”,还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进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主体、介体、环体和客体四要素,因此,要实现培养公共性的“接班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必须在公共性视域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四要素进行公共性维度的建设和改造。

一是塑造主体的公共性维度。国家(政府)和学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主体(家庭主要是私德教育的主体),因此,我们应该从国家和学校两个层面来塑造主体的公共性。从国家层面来说,首先,国家(政府)应具有“公共性”的榜样。就是说,国家(政府)的公共性必须是依据法理和伦理向度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扩大公共参与,承担公共责任,从而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只要党和政府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其不仅为培养公共性的“接班人”提供良好的社会辐射,还对“接班人”起到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其次,国家(政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主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这主要通过在国家(政府)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来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反映并践行国家的意志,国家(政府)正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把政治社会化。国家(政府)的公共性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公共性效应传递下来,树立公共精神、培养公共责任,促进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学校层面上来说,学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教育者,学校依据教育的方针、政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培养“接班人”,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社会政治化的过程。学校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接班人”具有公共性呢?学校始终应该有更高的公共立意,重点培养学生的公德而非私德,培育大学生具有政治意识和政治智慧、具有公共的人格和公共交往的能力。

二是构建介体(内容、方法和载体)的公共性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因此要培养公共性的“接班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保有其公共性意蕴。具体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公共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公共思维的培养。从宏观层面,经济的全球化、政治的多极化、文化的多元化、社会的复杂化都要求大学生必须有公共的思维,方能以总体性的方法对复杂问题进行辨析、找到对策;从微观方面,公共生活逐渐占据、公共空间不断增多、公共交往不断扩大,必然要求大学生具有主动的公共意识,善于运用公共思维思考、解决问题;从公共福祉的角度看,思想政治不仅在于促进个人的发展,还要促进国家公共利益的实现,甚至是整个人类公共利益的实现,因此“天下”框架必然要求大学生必须有公共思维。第二,培植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当消费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等充斥着整个社会,当教育是倾向于培育追求功名与财富的“经济人”时候,这会导致大学生丧失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丧失追求公共道德的动力,丧失人文关怀的气质,从而导致“公共人”的阙失。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在于培养人的独立价值与自由精神,在于培养人的宽阔视野和人文情怀,在于开拓心性,在于培育作为公共生活的公民的公共价值观和公共理性精神,培养公民的公共美德,实现人的理性、德性和个人的优秀。”[16]理性精神同样不可或缺。“理性之所以重要,首先不在于它是哲学的对象或理想,而在于它是人生的需要。”[17]培养理性精神,有助于大学生明确对价值目的的追求,形成自我负责、自我反省、自我治理的优良品质,在公共生活里,能够自由、平等、尊敬地对待他人,并能自主地对公共事务进行关照和治理。理性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是公共性“接班人”最基本的品质。第三,秉承优良传统文化,赓续现代思想政治薪火,借鉴西方先进理念。我们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关于公共文化的论述也不少,儒家的“礼”、“义”、“仁”等,西方的哈贝马斯、阿伦特、马克思等关于公共性的思想,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借鉴学习的宝贵资源。而我国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进行大学生公共性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载体主要是在课程教学、校园活动、社会实践三个层面展开的,因此其公共性维度应体现在这三个层面。第一,课程教学。“教书育人”,也就是说我们除了教授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各种优良品德,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上,公共性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利用课堂这样的载体,用思想学术塑造课堂知识领袖,讨论把握思潮脉搏和公共事件使得学生习得公共素养,通过课程训练和交流培养学生理性言说的方式。[9]第二,校园活动。在原有的歌舞朗诵比赛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结合社会的热点和潮流,设计一些具有思辨性的、普遍性的校园文化活动,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关切自身利益的公共活动,如辩论会、讲座、交流会等。第三,社会实践。实践,是马克思最重要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工具,也是实现“人的真正的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社会实践是培养公共性“接班人”的重要方式。

三是营造环体的公共性维度。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培养公共性的“接班人”是与和谐社会共契、与善治的社会管理方式共振、与公民社会共生的。反之,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在内的社会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化,也影响着培养公共性“接班人”目的的实现。如何通过环体的公共性维度来提供一个良好地公共环境,除了政治上的民主、公开、扩大参与等,经济上的市场有序、制度完善、自由平等,文化上的“双百”政策外,这里主要讨论新媒体时代应如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公共社会环境。大学生是新媒体的主要用户群,新媒体技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技术手段的支持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大幅度提升,但作为一个舆论环境的承载体,不加筛选的海量信息、虚拟匿名的无孔不入、庸俗低俗的娱乐报道、负面暴力的大肆渲染,新媒体让公共性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也让部分大学生迷茫、盲从、狂热、暴戾、偏执。因此,进行网络规范、必要的监管、制度的约束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国家、社会要进行舆论正能量的传递,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平等性和交互性,真实、客观地在新媒体上呈现公共生活,并对公共事件进行客观及时的报道,评论公共时事应给予正面的引导,对待各种社会思潮应予以深刻的甄别、分析。实践证明,良好地公共舆论有利于消解个人原子化与交往公共化的矛盾、个性化发展与主体性丧失的矛盾、追求理想与信仰迷茫的矛盾,从根本上引导大学生自觉地获得包含公共理性、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公共伦理的公共性品质,最终实现自我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四是激发客体的公共性维度。客体,这里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的“接班人”——大学生。对于大学生而言,其自身如何获得公共意识、习得公共素养呢?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除了教授、传递公共价值、原则之外,还要培养客体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大学生只有拥有主体性和自主性,才能将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首先,大学生要对公共生活有所追求,关注公共生活并热爱公共交往,这是大学生获得公共意识的前提。其次,对各种意识形态要有清醒的认识,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要有深刻的认识和自觉认同,并内化于心产生政治共识,为有序、有效地参与政治打下基础。再次,适当地参与一些政治活动。关注公共生活、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还需要实质行动去感受。适当让大学生观摩、参与一些政治会议、政治活动,到基层去实习锻炼,有助于大学生了解我国的政治生态,习得公共素养。

参考文献

[1]石兰月.对我国教育目的及其在实施中异化的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2010,(1).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3]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3.

[4]李辽宁,闻燕华.公共管理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意蕴——兼谈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再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8,(5).

[5]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2;12;308.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744.

[7]毛泽东.毛泽东论教育革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26.

[8]阿帕杜莱.全球文化经济中的断裂与差异[C].北京:三联书店,2005.527.

[9]郭湛.社会公共性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5(序),1.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94.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7.

思想教育的目的篇10

[关键词]西欧;远古;中古;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比较

[中图分类号]K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1-0193-04

思想道德教育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渊源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即古希腊、罗马时期,西欧中古时期,一般是指西欧的中世纪。西欧远古与中古时期的统治阶级,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根据当时的客观条件和人们的思想品德状况,明确提出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

一、西欧远古时期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

西欧远古时期,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在统治阶级内部进行,因此这一时期思想道德教育以如何培养统治者为目的。

(一)培养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在智者派的教育思想中,他们把教人学会从事政治活动的本领作为其思想道德教育目的。普罗泰戈拉在谈到他的教育目的时说,到他那里求学的人,可以学到处理“私人事务以及公共事务中的智慧,他们学到把自己的家庭处理得井井有条,能够在国家事务方面作最好的发言与活动”。

苏格拉底是历史上最早的专家治国论者,也是柏拉图培养哲学王的思想渊源。他明确指出,治理好城邦要靠有专门知识的治国人才,培养这种人才就是所要追求的教育目的。后来,柏拉图继承苏格拉底的观点,充分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其理想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断言,在“理想国”里,居于中坚地位,起中流砥柱作用的人,无疑是哲学王。柏拉图要求,哲学王必须兼哲学家和政治家于一身,无论在事业上,在业绩上,在学业造诣上还是品德上,没有哪个人能与哲学王相媲美。因此,柏拉图把实现教育的最高理想――培养能接近真正“善”理念的哲学王,作为他的思想道德教育目的。

罗马共和后期的西塞罗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政治家,而只有优秀的雄辩家才能成为真正的政治家。因此,西塞罗提出思想道德教育的直接目的就在于培养雄辩家。他指出,一个雄辩家不仅要能言善辩,而且必须具有良好的、多方面的素养,并把理智、学问、道德、情绪、态度作为雄辩家的五大要素。可见,西塞罗所要培养的雄辩家,不仅是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个接受全面教育的人。

(二)发展人的智慧,培养人的道德。苏格拉底把美德等同于知识。他认为,人有了知识,就能懂得如何做人,知道如何做人,就算踏上了“自我实现”的道路,成为一个能够独立判断是非,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因此,苏格拉底一方面把培养治国人才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同时他还把使人们自觉地用理智认识永恒不变的道德,认识道德概念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在论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时指出,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特征就在于人具有理性,人只有运用和发展其理性,才能真正实现自我。同样,人的教育也应当以充分发展人的理性为根本目的,旨在达到这种目的的教育,才是自由人所应接受的教育。

罗马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作家塞涅卡认为,人生的目的是获得幸福的美德,而要实现这个目的,人就必须不断地追求智慧,这是因为“唯有完美的智慧才能创造幸福的生活”。因此,塞涅卡又把发展人的智慧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直接目的。

二、西欧中古时期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

西欧中古时期,封建统治阶级为了麻痹人们的思想,教导人们服从封建统治,用追求上帝和天国来引诱人们。因此,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热爱上帝的人,实际上是做封建统治者的顺民。

(一)培养上帝的顺民。在教育目的上,基督教神学也决定了中古时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中古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与基督教关于人生目的的教义直接相关的。基督教要求人们爱上帝,《圣经》说:“尽心尽性地爱上帝,这是戒命中第一的且是最大的。”在基督教看来,人是上帝创造的,都是上帝的儿女,上帝自己的儿女,人类也要爱上帝;人类生而有罪,可是上帝慈悲,只要爱上帝,虔诚信仰和服从上帝,一切罪恶都可以得到赦免。因此,爱上帝就成为人生的根本目的,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要培养人们对上帝的这种感情。

奥古斯丁从维护基督教以及基督教信仰的权威出发,主张思想道德教育应该为教会和神学服务,培养虔诚的基督教徒和教会的教士,这是他所确定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目的。阿奎那也强调,只有通过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个人才能真正成为具有良好品行和善良的人。在所有的道德品质中,阿奎那认为,服从上帝,尊敬父母,为国家利益放弃个人利益等都是十分重要的。道德教育内容应是努力发展这些品质,使人成为上帝虔诚的信徒和国家良好的公民。

(二)磨灭人性、实现神性。持性恶论的奥古斯丁、杰罗姆、阿奎那等天主教神学家们认为,由于人性本恶,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和最高目的在于,通过各种手段、途径、方式,节制乃至消除人的各种欲望,使人从恶性中解脱,上升到神性的境界。由此,他们通常把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当作一种进行精神训练的活动过程。

古代基督教圣经学家、拉丁教父杰罗姆认为。灵魂是神的圣殿,灵魂的核心是对神的敬畏。为了得到上帝的拯救,人必须得到充分的教育。教育与训练的作用在于对人内在的精神发展施加影响,使人与生俱来的善性和“神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基督教神学家,杰罗姆明确指出,全部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就在于使上帝所赋予的神性得到发展,使人的善性得到发扬,从而净化人的灵魂,使灵魂得到拯救。

奥古斯丁从其生而有罪的“原罪说”出发,指出人要去除罪恶就必须要信仰上帝,只有信仰上帝人才能从恶性中解脱出来,最后上升到神的理想境界。而人要信仰上帝,获得上帝的拯救首先必须过禁欲的生活。人们倾心于身外的美丽的事物,但人们只应通过它们去认识上帝的至善至美,因而赞扬上帝,不应陷溺于对这些事物的爱恋。沉湎于暂时的不可变的有形的事物,把快乐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就容易堕落,并且距上帝越来越远,终将走向毁灭。阿奎那也认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实现神性,要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

三、西欧远古与中古时期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比较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西欧远古与中古时期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地方。

(一)西欧远古与中古时期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共性点

1.二者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在任何社会、任何国家,思想道德教育都是以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条件为基础的,总是为一定政治集团、阶级的利益服务的。西欧远

古与中古时期也是如此。这两个时期的思想道德教育都是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在远古时期,无论是培养哲学王还是雄辩家,都是从奴隶主内部产生。思想家们讨论思想道德教育,从来都是把奴隶排除在外的。例如,柏拉图的哲学学说和社会政治学说是直接为贵族奴隶主的专制统治提供理论依据的。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柏拉图根本不把奴隶当人看,在他的理想国家的组织中,奴隶根本不属于任何等级,他们被排斥于社会的道德生活和政治生活之外。

在中古时期,思想道德教育以宗教的形式来实施,神学家们表面上是教导人们信仰上帝,做上帝的顺民,实际上是做封建统治者的顺民。这一点可以从基督教产生、发展的过程来看。基督教是在犹太平民反对罗马人和犹太上层统治的斗争中产生出来的。恩格斯曾经指出,早期基督教“同任何大的革命运动一样,是群众创造的”。而且。“在其产生时也是被压迫者的运动:它最初是奴隶和被释放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后来,随着罗马帝国社会矛盾的不断发展,到基督教中寻求寄托的上层权势人物越来越多,逐渐改变了基督教的成分。他们利用了基督教的思想内容中许多消极的东西,如要求人们“忍耐”,消极地“等待”耶稣基督降临人间,拯救世人等等,同时还把符合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斐洛的希腊化了的犹太一神论和塞涅卡的斯多葛主义大量地塞进基督教教义之中。它竭力向群众灌输逆来顺受、驯良服从的宿命论的伦理道德,要教徒放弃反抗罗马帝国的斗争,服从罗马帝国的统治,成为它的忠顺奴仆;它大肆宣扬敌我不分,爱仇如已的阶级调和论;它公开为奴隶主统治阶级残酷镇压奴隶的罪行进行辩护,说奴隶的身体是主人的,应该为奴隶主服务,不应该反抗;等等。总之,基督教完全改变了它最初对罗马帝国当局所采取的敌视态度,成为对罗马帝国有利的工具。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就由奴隶主的宗教转变为封建主的宗教,成为维护封建制度的工具。西欧中古时期,基督教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里都占据着主导地位。

2.二者的具体目标都是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人。出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西欧远古与中古时期在思想道德教育具体目标的制定上,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人。无论是远古时期的勇敢战士、“和谐发展的人”等,还是中古时期上帝的顺民,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人。西欧远古时期,古希腊的斯巴达是一个贵族奴隶主的国家。他们为了强化国家机器,达到对内镇压奴隶、对外扩张的目的,就把全国变成一座大军营,从政治、经济到文化教育无不以强化军事专制为目的,实行全国皆兵,尚武成为斯巴达国家的灵魂。因此,斯巴达国家为了培养适应其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需要的下一代,确定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使每一个斯巴达人成为能勇敢战斗,具有坚忍不拔精神,有强壮的体魄,掌握娴熟的军事技艺和对城邦绝对忠诚的战士。而在另一个国家雅典,情况则不同。雅典人自公元前5世纪开始民主改革,逐步改变了氏族制度,走上了民主政治的道路。这就为雅典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雅典确定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则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这种“和谐发展”,包括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脑力与体力的和谐,心灵与身体的和谐。

古罗马时期,特别是帝国时期,罗马的学风败坏,部分青年精神萎靡,意志消沉,道德败坏。所有这些,都是奴隶社会走向没落的反映。为了挽救没落的奴隶社会,继续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这一时期的教育家、哲学家们提出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雄辩家或演说家,并指出:培养人必须以德为先,具有良好的德行对于一个雄辩家来说是最为重要的。

西欧中古时期的早期,封建统治者的政权刚刚确定下来,还不够稳固。封建主们为了加强他们的统治地位,接纳并改造了基督教思想体系,利用人们对神的崇尚心理,借用神的力量来愚弄人们,管理社会生活秩序。因此,教导人民爱上帝,为了来世进天国而必须忍受现世的痛苦,做上帝的顺民就成为西欧中古时期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总而言之,在阶级社会里,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人是统治阶级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唯一目标,只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具体利益,决定了名称有所不同。

(二)西欧远古与中古时期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差异分析

1.两个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针对的对象不同。西欧远古与中古时期,由于统治方式不同,统治阶级的利益不同,两个时期在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的确定上,其针对的对象也有所不同。西欧远古时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象指向于奴隶主统治阶级内部,其任务侧重于培养统治阶级的接班人。主要原因在于,在西欧奴隶制社会中,奴隶主阶级对奴隶是完全的占有关系,奴隶只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教育家们都无一例外地把奴隶排除在他们的思考范围之外,完全不把奴隶当人看。在他们看来,奴隶在奴隶主眼里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例如德谟克里特认为,奴隶主“应该像使用我们的四肢一样来使用奴隶”。柏拉图在阐述其伦理思想时,认为奴隶和奴隶主之间没有道德关系,是因为奴隶根本不算作人,更谈不上有什么天赋秉性和美德了。赫拉克里特认为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是坏的,占少数的奴隶主是好的,对于奴隶必须加以驱使、镇压,就像对待牲畜一样。正是基于这种思想,他们认为奴隶主对奴隶的统治是天经地义的,理所当然的。因此,在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上,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奴隶主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统治方式和怎样使这种秩序更好地延续下去,即接班人问题。对于奴隶,则根本谈不上什么思想道德教育。

西欧中古时期,农奴对于封建主只是人身依附关系,并不是完全的被占有,人身的一定自由决定了农奴们思想上的一定觉醒。再加上西欧封建社会初期,封建统治秩序还没有稳固下来。这时候统治阶级最关心的是如何安抚被统治阶级,巩固和完善这种封建统治。因此中古时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象则较多的指向被统治阶级,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寻求更好的方式来教育和驯服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

2.两个时期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所体现的价值观不同。不同国家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目标的差异,体现了不同国家因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不同而导致的国家基本价值观或核心价值观的差异。西欧远古时期,古希腊的城邦奴隶制国家制度,决定了当时的思想家们提出了“人是一个政治动物”的价值观念,体现了个人与城邦的一体化。在此基础上,思想家们进一步论述了人是一个社会的、政治的、理性的动物。柏拉图就是一个特别注重理性的哲学家,他通过“理念论”把精神、理性视为崇高的地位,认为有理性的生活也是有德性的生活,是最高的善。在他的人性论中,理性居于统帅地位,指挥灵魂的其他部分。柏拉图把这种理论运用到他的政治观中,把代表理性的“哲学王”推崇到国王的位置,实际上也反映了他关于理性居于统治地位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