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服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9:42

科技创新与服务篇1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传播;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3)107-0024-02

人类进入21世纪,就意味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化时代的到来,科技兴邦、创新立国已成为我国发展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重点。构建与完善科技传播服务体系,不仅能为各级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提供有效的服务保障,而且有助于全面推动与提升国家科技传播能力,促进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本文将以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目的,探讨现代科技传播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1科技传播服务体系的内涵与结构

科学社会学家J.D.贝尔纳(J.D.Bernard)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指出了科技传播的重要性,他认为,“按照过去关于科学的概念,交流是科学家之间惟一的桥梁”,但是,“在今天我们已经明白科学情报数量之多已使其传播成为巨大问题”,“除非采取某种措施,我们就将面临知识一经获得就立即无用的局面”,因此“需要极为认真地考虑解决科学交流的全盘问题,不仅包括科学家之间交流的问题,而且包括向公众交流的问题”[1]。因而在信息社会中,加强科技传播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已经刻不容缓。科技传播大概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科学界之间的交流、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交流、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交流等。科技传播涉及到如何收集、制作、提炼、组织、传递科技信息等问题,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一个信息的采集、组织、提炼和提供的过程”[2]。

科技传播工作应该由一定的科技传播服务体系来承载并完成科技信息(知识)的传递。科技传播服务体系“是由承担知识传播和技术推广等科技传播任务的相关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主体部分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大众媒体机构、科技社会团体等”[3]当然,更广义的科技传播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企业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一般而言,传播系统主要由传播者(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等组成。科技传播服务体系同样涉及到这些传播要素。

科技传播服务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其中的各个要素必然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在这个有机统一体中,其结构也是有层次性和条理性的:科学家个人的科学认

作者简介:籍慧波,编辑,工作单位:山西省科技传播中心,职务:企划部主任

知过程(科学研究)是一种人内科技传播,这属于第一层次的科技传播结构;科学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形成人际科技传播,这属于第二层次的科技传播结构;科技共同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形成群体传播,这属于第三层次的科技传播结构;科技共同体中的信息向全社会传播即科学普及,这是第四层次的科技传播结构。[4]这种多层次性和联系广泛性的结构模式,表明了科技传播体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动态体系。

2科技传播服务体系对企业创新的意义

美国创新经济学的创始人熊彼特教授于1934年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创新是指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它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新质量;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实际上,广义的企业创新包括经营创新、产品创新、销售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体制与机制的创新。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当代,企业创新必须获取足够的信息资源,特别是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科技信息。面对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状况,如果因循守旧,闭关自守,没有开放的眼光和广取博收的胸怀,企业的发展必将面临困境,更不要谈创新发展了。当前企业的创新不能离开科技信息的获得,因而科技传播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对企业创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产品的创新需要科技传播服务体系提供最新的科技创新信息。有了最新科技成果信息,企业可以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以及企业的远景规划,把相应的科技新成果转化并附着在企业产品之上,或对产品进行革新,或者是科技新成果转化成一种新产品。

其次,科技传播服务体系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有利于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以及销售方式的创新。科技发展的方向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企业借助于科技传播服务体系这个平台,一方面可以获取科技新信息,在了解科技发展动向的基础上,决定企业产品经策略和市场开发思路,另一方面借助科技传播服务平台,可以对企业创新产品进行推介。

再次,作为网络化的科技传播服务体系,有利于企业创新活动中整合并有效地利用资源。科技传播服务体系的主体包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大众媒体机构、科技社会团体以及政府等,这些构成要素在现代传播理念的规整与重构中,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协调起来,使传播主体之间的信息融汇并及时第传递给企业,企业根据自身需要与实际,进行信息的筛选,从而有效地利用科技成果(信息)为企业创新服务。当然企业作为科技传播服务体系中的一端,其反馈产品信息、市场信息等同样能促进这些构成主体的改进传播方法,提升传播效率。

3完善与创新科技传播服务体系

科技传播担负着知识交流、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任务,同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科技传播服务体系的建设更显出其重要意义。科技知识信息的创新、加工、传播和应用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资源,而经济的增长与企业的创新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只有科技传播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行才能够很好地整合知识的创新、加工、传播和应用的各个方面。因而完善与创新科技传播服务体系,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需要,更是加快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

首先,构建与完善统一协调的科技传播服务平台。科技传播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大体系,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受到环境要素、各个主体要素和组织结构的影响。作为科技传播的内容仍然以一种信息的形式存在,信息的传播必须与当代媒介融合的实际相结合,不能因循守旧地走固有的传播路径。作为科技传播服务体系的主体在科技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应该承担起重要的职责,无论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大众媒体机构、科技社会团体,还是政府部门和企业,作为科技传播服务平台,都应该强化各自的主体能动性,加强各主体要素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完善内部合作机制,既把自己当成传播的主体,同时也把自己作为传播系统中的媒介,这种新型的科技传播服务体系把媒介与主体融为一体,能够在科技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提高传播效率,更好为企业创新服务。

其次,提升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在科技进步与创新过程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人也是建设科技传播服务体系的关键,人才是传播服务体系中的真正的主体。因而,必须提高科技传播服务体系中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科学素养一词源自英文“scientificliteracy”,指的是对科学和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和科学价值观所具备的基本了解。[5]从事科技传播服务的工作人员,必须了解科学技术的基本术语和基本科学观点,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的社会影响和作用,提升自身科学素养。同时在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以不可阻挡之势遍及全球,无论是对传统媒介还是新媒介,从业人员必须了解其传播规律,掌握其传播技术和路径,特别是当前的网络媒介,因为互联网技术可能改变科学合作结构,从而提高合作生产力[6]。研究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吸收各自的优点,才能更好地搭建科技传播服务平台,从而为科技创新、企业创新服务。

再次,必须构建畅通无阻的科技传播服务渠道。在科技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无论是作为主体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大众媒体机构、科技社会团体、政府部门和企业,还是作为受体的大众,其间要进行信息的交流,必须有一个畅通的信息流通渠道,否则,科技信息即使能够进行一定的传递,也会因为交流障碍而影响传播效果,同时影响科技创新与企业创新,因为信息渠道不畅通必然带来科技信息的滞后,这就会“面临知识一经获得就立即无用的局面”。为了避免这样的局面的出现,科技传播服务体系内部的各主体之间,必须进行有效的协调,建立完备的传播运行机制,更好地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服务。

另外,必须建立企业创新与科技传播服务平台之间的合作机制。当前“即使历史学家也不怀疑,科学已经是形成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决定我们未来的主要因素之一”[7],科技意识与日常生活已经密不可分,科技信息对企业的发展更是不可缺少,因而,科技信息如何有效第传播给企业是目前企业和传播服务平台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而且,如果仅仅构建和完善了科技传播服务体系,而企业缺少科技创新意识,或者没有与科技服务平台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相互间的运行机制,企业的创新力的提升也必将大打折扣。所以,在完善科技传播服务体系和提升从业人员的科技素养媒介素养的同时,还应该从企业与服务平台两方面同时入手,构建二者之间的合作机制,完善科技信息传播渠道,不仅使企业能更快更有效地获取新的科技信息以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同时也让企业能向科技传播服务平台进行信息反馈,以便科技服务平台能更好地确定服务方向,提高科技信息传播服务效率。

当然,科技传播服务体系作为提升企业创新力的服务平台,不能固步自封,应该不断扩大与其他领域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从而全面推动与提升国家科技传播能力,促进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贝尔纳JD.《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商务印书馆,1982:398-418.

[2]JamesH.CollierDavidm.toomey(ed).Scientificandtechnicalcommunieation:theory,praetiee.andpolicy[m].Sagepublieation.ine.1997.

[3]魏娟.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南京农业大学论文.

[4]江昀.科技传播系统的结构和传播模式分析.全民科学素质与社会发展——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6.

[5]李大光.对“科学素养”理解的异同和促进方案仁.见刘华杰.科学传播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科技创新与服务篇2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是专业化情报研究的一种,在职能、内容和领域方面既具有情报研究的共性特征,也体现出自身的特殊性。一般来说,情报研究主要具有三项功能:①综合功能,即情报研究可通过对相关情报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与综合,为服务对象提供高度概括性、系统化的情报资料,以节省他们查阅文献资料的时间和精力。②预测功能,即情报研究可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等领域在过去某一时间段内的发展、演变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采用适当的方法,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产生的影响。③决策功能,即指以综合研究和预测研究的成果为基础,针对某一现实问题提出实施方案和对策,为决策者提供必要的参考。农业科技情报研究除具备上述三项功能外,还具备引导和教育功能。引导功能是指农业科技情报研究跟踪国外农业科技发展前沿,能让国内科研工作者及时了解和把握某一领域科研动态和重大科研进展,以便快速做出反应。教育功能是指农业科技情报研究还需要把专业化、抽象的科技知识加工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字,提供给基层的农业生产者,从而为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情报研究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和企业,其中,对政府主要发挥决策功能,为政策制定提供情报支撑,对企业主要发挥预测功能,为经营决策提供竞争情报和市场预测分析支持[4]。相比之下,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服务对象更加多样,除了政府和企业外,还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对高校和科研院所主要发挥综合功能。而且,由于农业产业链涉及生产、运输、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参与主体也相对较多,对不同的主体农业科技情报服务发挥的功能存在一定差异。虽然不同的服务对象对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需求不同,但是,从农业产业链整体来看,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现代农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对政府而言,发展现代农业以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和保障食品安全是长期战略目标,而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以支撑其做出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决策;对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言,加强自主创新和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是其主要职责,也是发展需要,而自主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的最终结果就是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同样,农业科技情报研究也可以为此提供支撑;对企业而言,现代农业的发展意味着更多的经济益,而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以帮助他们把握商机;对农业生产者而言,现代农业的发展将会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而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为其先进技术的应用创造条件。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主要形式

从实践情况看,农业科技情报研究主要采取如下几种形式来为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服务。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选择国内外的农业热点问题及关键技术,通过文献分析、文本分析、数据挖掘等研究方法,重点针对国内外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综述报告、专利信息等科研成果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挖掘,形成具有导向性、前沿性、客观性的科技追踪报告和技术研发全景分析报告等,并结合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入领域专家进行分析评述,为科研部门及农业主管部门领导提供科技动态参考。结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开展农业科技创新需求调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调研、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效果调研、农技推广体系调研、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需求调研等多方面的专题调研服务,形成客观、准确的调研分析报告,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选择国内农业科技领域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定题跟踪。根据项目执行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需求,提供定题推送服务,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根据项目的需要,通过对大量期刊、书籍、调研报告等文献资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分析、总结和研究,综合该领域权威专家意见,协助完成关于项目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的综述报告,便于科研人员快速、及时跟踪在研项目或本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利用数字资源和数据库平台,运用文献计量学理论与方法和现有的数据挖掘工具,对海量文献中的特定研究领域或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进行跟踪与分析,从文献发表数量、文献质量、趋势、分布、学科优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多角度地展现其科学研究的成果或特定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形成详细的全景分析报告,提供给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部门,以达到帮助科研管理部门摸清机构科研水平,辅助科学研究人员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的目的。通过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把握基层农业科技政策需求,了解已有农业科技政策的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效。为有关部门完善已有政策或制定新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开展农业发展宏观研究,包括农业宏观发展战略、农业发展形势分析、农业发展规划、农业发展模式和机制等方面,帮助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及时了解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和趋势。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服务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领域

科技创新与服务篇3

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改革和发展的制度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生了重要变革,这一变革有着深刻的制度背景。农业和农村的快速变革我国正处在一个工业化、城市化的伟大进程中,这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两个转变:一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尽管传统农业及其生产经营方式在我国农业中仍占有相当大比重,但正在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经营方式、技术墓础等正在不断确立;二是传统乡村群落向现代农村社区转变。在过去30年,我国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发生巨大变化,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农村社区正在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体侧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体制转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我国的体制改革采取渐进改革方式,即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在探索建立新体制的同时,逐步吸纳旧体制中的合理因素,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新旧体制的摩擦成本,最终达到建立起新体制的目标。

在这样的制度背.下,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面临着改革和发展的双重使命。一方面.要探索建立新体制,通过培育多元化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机制,拓展服务范围,来满足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科技服务裕求;另一方面,推动旧体制改革,促使其中积淀的资沫得以激活和利用。二者同时推进,要求我们必须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尽可能减少改革成本,实现新旧体制的平稳过渡。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徽观荃础的,要变革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主体呈现日益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推动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做观组织荃础的再造。

传统农技推广组织加速转型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通过深人改革,发生本质变化。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经过分化、整合和转型,角色定位日渐清晰,并以新的形式发挥作用。中央、省二级机构主要发挥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职能;市、县二级机构,逐步将工作重点聚焦于公益性服务领域,寻求与各类新兴攀层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差异化服务定位,并为荃层农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培训等服务;乡(镇)、村二级机构和人员则成为各类新兴服务组织的技术、人才、信息、产品服务的主要源头。目前这一体系保持相对完整和相当规模,仍是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的骨干力.。

新兴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快速发展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各类新兴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不断涌现并发展壮大。这些组织更加贴近市场和农户,能够更好地体现农民惫志应对市场需求变化。这些组织一方面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沟通桥梁,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形式;另一方面,它们扮演着科技二传手的重要角色,在服务供需之间发挥着沟通与协调作用。

此外,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及其他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等也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咨询服务、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或参与到农村科技服务之中,探索科研、教育与推广服务结合的有效方式和机制。多元化服务主体的发展,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其定了坚实的组织垂础。

“以模式创新带动体系建设”的特色发展路径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结合实际,创造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农村科技服务新模式,成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亮点。

形式多样的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棋式一是着眼于培育农村科技服务主体。该类模式主要是通过培育新兴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促进农村科技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并着力增强各类服务组织的活力和服务能力。典型模式如农村科技合作社、农业科技传播站等。

农村科技合作社最初由湖南双峰县农民自发创办,它把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营销等的农户结合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面向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培训、信息、小额贷款担保贴息、市场营销、组织农产品加工等服务。农村科技合作社采取县总社、乡镇联社、村级分社三级联动的运作方式。合作社与农民签订科技服务合同,确保农民增产增收。该模式已在周边地区得到推广。农业科技传播站是河北省自2003年开始建设的,是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产业为签础,以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依靠市场机制运行的新型农技服务机构。传播站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农业技术的引进、开发、示范、传播和服务。传播站实行企业化运作,主体投入由主办企业自筹解决,专家与传播站双向选择、自愿结合,签订科技合同或以技术、资金入股,进行合作研发和服务。该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村科技服务的有效途径。

二是着眼于整合农村科技服务资源。该类模式是通过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整合和盘活各类科技服务资源,引导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流向农业和农村,以更好地满足农户、合作组织等的科技服务礴求。典型模式如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服务港等。

科技特派员制度最初是!999年由福建南平推出的,通过政府推动,运用利益机制引导大批具有市场惫识、科技素质较高的人才到农村与农民相结合。科技特派员主要来自各级涉农部门、农业科研院校和乡镇农技站等,任职时间1993年。派出人员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常年驻扎农村,为农民提供示范、培训、咨询等服务,与种养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参与或领办合作社、技术协会等。农村科技服务港是北京市2004年启动建设的,旨在打造一个综合性、基础性的、面向京郊农村地区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探索城乡科技资源的对接机制,拓展农村科技服务通道,将科技资源和服务畅通地传输到农村荃层,为各类农技服务组织的发展和能力提升服务。

三是着眼于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机制。该类模式是将市场机制与行政推动结合起来,激励科技人员走人农村,推动科技人员、企业、推广机构、中介机构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典型模式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村技术承包制等。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陕西省宝鸡市2006年率先创办的。专家大院多数建在田间地头,配有培创教室、图书资料室、科技咨询室、专家起居室等,专家大院旁边有试验田或农业科技示范园。专家进门能进行科研和培训,出门可以进行现场指导和大田示范。专家大院采取“政府引导、专家指导、企业主导”的办院原则和“五个一”(聘一位专家,建一处科技示范园,办一所培训学校,带动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建设方针,探索出专家技术人股、科技服务有偿化等运行机制,形成“专家+龙头企业+农民”、“专家+中介服务组织+农民”等多种运作方式。目前已在全国20多个省份建立近700个专家大院。

山西省从1986年开始推行农村技术承包,即有关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科技人员,同农民签订技术服务合负资解决农民采用新技术成果中出现的各种问皿技人员从农民的最终收成中按一定比例抽取技术承包费具体运作中按承包对象、承包人组合、承包技术内涵等采取多种形式。20多年来,山西省平均每年有1万多名科技人员今与农村技术承包,成为科技进入农村荃层的一种有效机制。

四是粉眼于完善农村科技服务手段。该类模式主要是结合农村实际条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便捷地向农户提供科技咨询、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服务,典型模式如农技110等。

农技110是1998年底浙江衡州市率先推出的。农技110借助电话、电视、电脑网络,上联全国各专业网站、科研院校,下联农村千家万户,采用网络服务、电话服务、农民上门咨询和农技人员下乡服务等多种形式,提供便捷、实用、有效的信息和服务,大大拓展了科技服务的砚益面.解决了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农村科技服务提供了一条快速的通道。在各地实践垂础上,20拍年推出星火科技“12396”全国统一服务号码,并启动首批试点。

荃层创造出的新模式远不止上述几种,这些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并衍生出更多的新模式。各类创新模式在运作和效果上有许多共性特征,体现出农村科技服务的一些垂本规律,也为各种模式相互补充、触合创造了条件。

“以棋式创新带动体系挽设”特色发展路径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是建立在空白签础上,是在继承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而服务模式创新在促使旧体系向新体系渐进转变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服务模式的创新,带动了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新兴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培育和成长,强化了机制创新,实现了科技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科技服务的效益和效率,推动了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由此,探索走出一条“以模式创新带动体系建设”的特色发展道路,这是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改革和发展的成功经验。

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正在发生三大转变在特定的制度背景下,通过农村科技服务微观主体再造和服务模式创新,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内涵、模式和体系架构等都在发生重要变化。

农业技术推广向农村科技综合服务转变农村科技服务的内涵日益丰富,外延不断拓展。一是不再局限于农业领域,而是面向整个“三农”,包括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更广阔的领域;二是不再局限于技术推广范畴,还包括科学思想、观念、方法、以及各种生活、卫生知识等的传播和扩散;三是更加强调服务功能。不再局限于技术示范推广,还要帮助农民科学决策,提供与生产经营各环节相配套的综合服务,甚至还要承担一些公共服务职能。

自上而下单向推广模式向双向互动服务棋式转变新时期农村科技服务更加强调林重农民的选择权和决策权,强调服务供摇之间的双向互动。注重通过信息交流和沟通来了解农民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引导农民采用适合的技术。注重通过培训、咨询、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选择、吸纳技术的能力。注重鼓励农民参与农村科技服务的全过程,使农民由技术的被动接受者逐步转变为主动采用者。

科技创新与服务篇4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

本文为2010年唐山市社科联立项课题(课题编号:tSSKL2010-061)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10日

我国“十二五”规划强调,要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而发展现代农业创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关键。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如何创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我们对唐山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创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对策。

一、唐山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一)优势。唐山市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推动科技进村入户,培育新型农民,不断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速农村科技进步,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技服务保障。

1、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到2010年初步建立有唐山特色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促进全市农村科技、经济及社会整体发展。突出抓好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县2个,转化推广实用技术成果100项,扶持提升农业龙头企业20个,建立新型农村科技服务组织40个,实现“县县有学校、乡乡有课堂、村村有科技带头人”,培训农民技术骨干、技术人才20万人次。

2、树立样板,示范引导。在迁安市开展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示范县建设,通过加强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建设,大力推进农民科技示范户、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组织农业技术培训,积极构建新型县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实现了农村经济、农业技术新的发展。

3、构建科技平台,增强科技实力。抓好农业科技传播站、农民科技服务合作等30个新型科技服务组织建设;实施科技入户、深化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组织556名农业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基层开展技术服务,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发挥牵头作用,推进科普工作,组织开展科普活动60次,接受群众技术咨询3.2万人次。为传播新技术、推广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发展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注入了新的活力。

4、围绕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展科技培训。科技培训是传授新技术、新知识的一种有效形式。近年来,唐山市科技局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根据本市主导产业的发展,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在科技培训形式上,改变了过去“吃大锅饭”的培训办法,采取专题培训,各乡村根据自己的产业发展特点,大量引进先进实用技术、优良品种,举办专题培训班,为农民群众及时充电。几年来,先后开展科技培训活动300多次,召开科技成果现场观摩会40多次,培训农民18万多人次。通过科技培训,使广大群众的科技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业效益,增加了群众收入。

(二)不足

1、对农业的投入不足。近年来,唐山市在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农业投入不足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缓解。但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看,农业科技投入仍严重不足,既表现在财政资金的投入不足,也表现在金融机构支持不到位。农业科技人员想创新,农民想发展,但苦于无资金扶持。

2、农民科技水平落后。由于农民缺乏文化、科技方面的教育,许多农民不知科学种植、不会配方施肥、不懂科学养殖,盲目使用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各种激素、添加剂等,不仅达不到使用效果,往往还造成肥害、药害,污染了土壤和农产品。

3、农业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一些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排灌无保障;部分沟渠、坑塘、河道、堤坡缺乏维护;水土流失严重;由于长期单一使用化肥、焚烧秸秆、不施有机肥,致使土壤板结,肥力不足,有机质含量下降,中低产田面积较大,抗灾能力薄弱。

4、缺乏市场化运营体系。支持农业现代化的经营方式、中介组织发展严重滞后,农业市场培育不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创新唐山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对策

随着农业内涵的不断延伸和外延的拓展,农业结构的深化调整、农业产业方式的不断更新,我们必须努力建立功能齐全、结构开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一)建立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领导责任制。一把手抓农村科技服务纳入年终目标考核,激发党政一把手抓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热情,增强他们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以科技为动力推动新农村经济发展的意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行各业共同抓的大科技格局,全面服务农村经济建设。

(二)创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经营性”原则,建立和推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产技结合、上下联动的科技服务机制,稳妥地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公益性推广和经营分离。由政府主导公益,给予稳定支持,提高公益质量水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创办各类实体从事经营,支持以科技示范基地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进行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应用。

(三)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充分调动农业科技组织、农民专业协会等各类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的积极性,推行和完善专家+协会+农户等科技服务模式,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并把农业科技推广纳入招商引资项目,列入有关县乡和部门的招商引资、引智任务,吸引更多的企业和院校参与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逐步形成与主导产业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农业品种、技术、知识三项更新工程,切实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推进先进实用技术进村入户。

(四)加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必须把推进农业信息化作为工作重点,搭建一个集信息采集、加工、传递、咨询、反馈为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以信息资源集成与共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信息服务为重点,加大农村信息化示范建设力度,及时向龙头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广大农户提供生产经营技术信息、农业新品种信息、农产品和农用物资供需信息及其他相关的涉农信息,使农业科技信息这一潜在的生产力,真正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五)加大农村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培养力度。积极支持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各级涉农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与农村各类科技服务机构结合,通过技术指导、项目开发、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科技服务,带动农村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县乡农村科技服务机构现有技术人员的骨干作用,强化继续教育,加速知识更新,努力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引进一批紧缺、急需的高层次技术人才,提升、优化现有科技干部队伍结构;逐步壮大广大乡村干部、科技特派员、乡村能人、农村星火带头人及“大学生村官”等乡土科技服务队伍,发挥其技术“二传手”的作用。

(六)建立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根据农业和农村需求,有针对性地向新农村选派科技特派员。一是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引进一大批科技人才担任科技特派员;二是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一批德才兼备、有技术专长、责任心强的科技人员担任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三是聘请一些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已形成一定规模、有较高技术水平、有一定影响力和带动作用的农业科技企业主参与科技服务,带领农民致富。设立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充分发挥省、市、县科技特派员作用,整合专家资源,在当地开展农民培训,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促进科技致富。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志民,王树进,倪浩.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2006.1.

科技创新与服务篇5

    尽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一定成绩,但从总体上看,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业推广工作落后、农业贡献率低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农业发展。成果转化作为科技管理的重要环节,对其进行研究,有利于解决农业科研创新与农业推广等问题。为此,在梳理现有文献基础上,从科技活动链条出发,重点讨论科技市场上经济主体发育,从而识别与总结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一般规律与特征,结合国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试图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综述

    与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进步、农业推广等方面研究相比,现有文献讨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并不是非常丰富,辛翔飞和王济民(2010),赵路叶子等(2010)等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这里主要围绕科技成果数量、科技成果转化率判断与其背后原因探讨三个方面进行初步总结。

    (一)农业科技成果数量

    200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京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业科技论坛释放出如下信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进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确认的农业类科技成果5万多项,获国家和部门奖励的科技成果9485项,其中国家奖励的重大科技成果2008项。”

    根据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中的检索(2011年12月16日的检索记录),共有农业类成果记录81400条,其中获得计划支持共17013条。

    根据2010年的全国科技成果统计年度报告,2010年全国登记的科技成果以应用技术类成果为主,共登记应用技术成果37029项,基础理论成果3288项,软科学成果1791项。登记的基础理论成果属于第一产业即农、林、牧、渔业的占10.47%,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农业领域的研究成果所占比例为14.77%。

    专利往往按照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来划分,或者按照ipC分类统计(生活需要、作业/运输、化学/冶金、纺织/造纸、固定建筑物、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物理、电学),还没有专门的农业领域专利统计。根据《中国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报告(2010年)》,“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8.03%,其中农业发明专利年均增长18.14%,分别比“十五”期间高出4.35和3.99个百分点。

    其他来源方面,比如农业部科技司统计报告中指出,我国每年通过省部级鉴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近6000~7000项;比如国家科技成果库,收录了省、部级科技成果管理机构认定的科技成果和各单位自荐科技成果,但没有专门的农业领域内科技成果的统计。由此可见,我国还没有针对农业科技成果提供专门统计,背后原因可能于农业科技涉及多个部门密切相关,更重要原因可能与我国对科技成果本身认识存在模糊,缺少相对能够被接受的定义与统计口径。

    (二)科技成果转化率

    在讨论农业科技转化文献中基本上能够达成的共识: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相对较低,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转化率。被引用最多的文献便是“据农业部科技司统计表明,我国每年有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有30%~40%,与发达国家的70%~80%相差甚远。”①另外就是最新,“‘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没有标准、统一的计算方法,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现有文献也没有对此作出努力,只是散落在新闻或者官方报告中(见表1)。理论上而言,计算科技成果转化率非常简单,但是分子与分母的确定依赖于如何确定何为科技成果与何为实现转化的科技成果。

    

    (三)科技成果转化较低的症结

    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文献中,这类文献最为丰富,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第一,从投入角度来讨论。其中最为有利的证据是“发达国家研究开发、中试熟化、推广应用科技投入的比例一般为1∶10∶100'”;而国内,中央财政每年用于农业科技的支出不足农业财政支出的1%,其中用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不到农业科技支出5%。这类论述则是汗牛充栋。第二,从成果供需层面开展。主要从农户的角度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需求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包括农户经营规模小、农民总体文化素质较低、从事农业经营的比较利益低等因素制约农业生产对科技有效需求的强度;同时,从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探讨成果质量、结构、流通渠道和管理(顾焕章和张景顺,1997;朱玉春和霍学喜,1999;等)。第三,集中于科研管理角度。当然这也不单单农业领域面临类似问题,主要集中在项目立项、申请和成果验收,缺乏市场化机制、科学成果登记制度、成果信息等良好制度安排。第四,聚焦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外部环境。比如,产学研合作机制、资本市场发育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等。因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背后原因认识不同,相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自然也就不同。

    显然,现有研究推动了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但是,当前研究仍然是沿袭传统思维,农业科技成果无偿提供给农民使用,没有把农业科技成果准确界定为一种商品或服务,企业和农户仍然倾向于认为农业科技供给是中央政府的工作,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中仍旧是政府唱主角。另外,在讨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规律与特征时,现有文献并没有提供一个更高维度去认识科技成果的理论框架,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困境在于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理由有两个方面:第一,认为科研和生产脱节,而且其中与科研的选题和立项有很大的关系,专家的论证决定了客体选题和立项,而与实际需求有较大距离;第二,在成果奖励和科技人员的绩效评价方面,比较重视论文,追求国外学术文章发表(SCi、ei或者其他)或者国内核心期刊论文,然而论文本身对解决实际问题关注不够。针对这种认识,需要作出诠释:重新认识农业科技成果供给。一般来说,供给是指厂商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供给也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生产者愿意出售,二是生产者有供给能力。对于农业科技成果而言,主要供给方有高校、科研机构、相关科技企业,由于国内农业研发活动集中在公共部门或研究单位,尽管产出丰硕成果,但是一直被视为公共品,以免费形式提供农民使用。这种农业成果提供方式本身就不是市场化行为,更多是公共物品供给。另外,供需问题是在良好的市场发育情况表现出来,那接下来问题是如何发育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其中经济主体本身又是如何培育起来,政府这个特殊的经济主体应当扮演什么样角色?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回答,这也是至今无法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准确定位的重要原因。事实上,这些问题需要从市场发育角度去认识,已有理论框架便是分工与专业化。

    二、从分工与专业化视角来认识科技成果转化

    (一)科技链的勾勒与判断

    科学技术活动包括研究与试验发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和科技服务③(如图一所示,下页)。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是为增加知识的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一般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大家往往把基础研究理解为增进已有的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并增进其运用,以便发明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对于基础研究定义存在认识不清的问题,如“基础研究的实施不考虑实际结果”、“基础研究是技术进步的先驱”、“没有特定期望结果的研究”、“好奇心驱动的研究”、“基础研究是科学共同体自己的事情”等。这些经典表述均显示基础研究是科学家自主进行的“自下而上”的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尽管新时期oeCD、英国和美国对于基础研究的认识都体现了基础研究新的价值判断和战略定位,应用目标虽然不是基础研究的最初预设,但已内化为基础研究的重要属性,政府资助往往使得基础研究与社会问题之间距离日益缩短(丁大尉和高璐,2011)。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与应用研究相比,在基础研究中,科学家往往聚焦于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距离实用价值有较远的距离。应用研究往往被定义为:主要针对某以特定的目的或目标,旨在确定基础研究成果的用途,或者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主要是扩大科学技术知识,而试验发展则是开辟新的应用即为获得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系统、新服务以及对已有上述各项作实质性的改进。与研究与试验不同的,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不具有科学技术意义上的创新成分,旨在使试验发展的成果用于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具体到科技服务就更容易理解,主要是推广示范与科技服务。

    正如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改进,以及在劳动生产力指向或应用的任何地方所体现的技能、熟练性和判断力的大部分,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科技链中各个科研活动分工不同,不论遗传育种、农业机械,还是生物产业发展,都涉及到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还有技术开发研究,既是科学研究的不同类型,也是科学研究的不同阶段,这本身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内部的分工与专业化。

    既然科研活动存在这样一个客观规律,那意味着科技管理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另外,科技与产业结合既要遵循着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着这个规律。如果上述判断正确,这里至少可以对相关问题作出进一步推断:

    第一,基础研究的近期目标显然不是成果转化,而是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应用研究。这将给人们提供一些启示:如果部分高校或科研机构定位于基础研究,就不应当简单指责短期内他们对科技创新贡献有限,不应当认为农业科技成果无法惠及于农户就低估其研究价值。只是分工不同,他们的定位就是基础理论贡献,不应当把其计入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分母,计算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分母只能是试验发展这个环节的产出。

    

    图一 科技活动示意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第二,科技成果转化的对象是试验发展的产品,如果现有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就需要识别问题的真正根源:是因为试验发展层面的产出属于残次品或质量不高,至少是成熟度不够的商品,无法进入成果转化环节;还是因为成果转化环节的缺乏中试平台、吸收技术与转化能力有限,无法把现有成果顺利通过熟化,进入到商业化和市场化过程中去。显然,背后的不同原因决定了不同政策干预。

    第三,在现有文献中,大部分研究倾向于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认为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农业生产多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生产经营规模小,应用新技术后,往往达不到规模效益,从而影响到农民对技术成果采纳的兴趣,尤其是对那些综合性强、需系列配套和区域连片应用的技术成果,其有效需求更低。这其中的错误在于把农业科技成果需求简单理解为农户需求,认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对象是农村和农民,这是片面和不准确的。准确地说,广大农户是农业技术推广对象。

    从市场发育来看,应通过技术市场实现和增加以科技成果为主的技术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只有通过交易才能使技术生产者为此所付出的劳动得以补偿,也就是实现技术商品的价值。也只有通过交易才能实现技术商品的有效转移,技术成果在生产实际中得到使用,科技与产业实现了有机结合,在这过程中,通过市场机制配置技术商品资源,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最后,在农业科技成果市场上,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农业推广机构、政府各个经济主体,分工不断细化、明确,专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就能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理论上而言,市场信号应当通过科技链条传递给科研机构与高校;而科研机构与高校应当在科技成果市场发育与农业发展的变化中,既需要遵循科技发展基本规律,也需要尊重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根据市场需求信号,为市场提供适用技术创新与服务。

    基于以上的讨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象是试验发展的产出,转化之后才是农业推广。讨论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需要识别整个科技链条上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并检验科技成转化是否在科技活动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科技成果转化环节上投入有限

    从1982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部级科技计划和相关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研究开发活动,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广泛应用。其中,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主要有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兴贸行动计划、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等。其中,最为接近应用与生产的只有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星火计划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除此之外,还有农业部和中国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与跨越计划。实际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是目前国家财政支持农业、水利、林业等科技成果进入生产的前期性开发、中试、熟化环节的唯一引导性资金。

    由于科技投入涉及到多个部门,还没有较为统一的口径,这里仅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的“分行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中“农、林、牧渔业小计”,来表示农业领域内的投入,并试图描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个环节上的科技投入。从图二来看,2002-2009年我国基础研究的投入5.7%,应用研究所占的比例25%,试验研究所占的比例接近70%。仅从这个统计资料来看,2009年农林牧渔业的R&D投入约为70亿元,其中试验发展经费接近50亿元。不过,如考虑其他部门的科技投入,农业领域内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可能相对更高些。2001-2009年农业成果转化投入方面,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5.5亿元,平均每年不到3亿元,在整个国家科技农业总投入中不足5%。显然,这样的投入水平与之前各种来源的农业科技成果待转化需求相比,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有限。

    

    图二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R&D投入情况

    资料来源:相关年份《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由于资料限制,这里无法针对应用环节上成果质量作出准确判断,而只能认为:和现有研究成果数量相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环节上投入有限,不足以支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任。

    三、企业层面科技需求:纵向一体化还是产学研合作

    理论与实践均表明,企业应当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国内现有政策一直积极努力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是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第一步应该是,企业需要成为科技成果需求的重要主体。一般来说,可以把需求定义为人们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和能够购买的商品量。有购买欲望,而且有支付能力,这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需求。目前,全国已经建立起部级农业科技园区(试点)36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00多个,市县级农业科技园区3000多个。另外,农产品加工业经过快速发展阶段,表2(见下页)显示,我国涉农企业,仅农副食品加工业工业就有2.56万个,2010年食品制造业工业和饮料制造业工业的企业数目分别是9152个和6371个,如果对规模以上的涉农企业初步加总,2010年大约有10万个,1995年曾达到11.8万个。当前,随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观念深入人心,加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来,国内外涉农企业竞争异常激烈,涉农企业对科技成果有着强烈需求。

    不过,当前企业并没有成为科技研发主体。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4年末,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④中开展科技活动的有32924个,占11.9%。在大中型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⑤的企业所占比重为38.4%,小型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占9.0%。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200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有48637个,占11.6%;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有27278个,占6.5%。在大中型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37.1%,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24.9%。尽管缺乏对涉农行业更为详细的资料判断,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涉农企业研发投入有限。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涉农企业(行业)的投入强度,农副食品加工业(0.17%)、食品制造业(0.34%)、饮料制造业(0.59%)、烟草制造业(0.22%)、纺织业(0.29%)均低于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0.61),由此可见,大量企业距离成为研发主体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其中原因可能来自两个方面:第一,科技创新意识淡薄。根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十二五’战略研究课题组调研资料,超过5成以上的企业认为本企业在国内存在优势,并在国外同行业也处于相对优势。可是,回到市场开放的现实中来,当聚焦于中国种业、大豆压榨、畜产品加工、牛奶、终端零售的市场竞争时,就会清楚发现,跨国公司在农产品市场上拥有支配性占有份额,这些公司集农业服务、收储、物流、深加工、农业生产资料、生物能源等多个环节,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条。由此可见,目前我国涉农企业科技进步的意识不强,或者说市场竞争意识不够强,许多企业仍旧停留在粗放式发展,缺乏依靠与利用科技、发展与创新科技的意识。第二,研发能力弱。调研样本的企业发展水平较好,但是企业员工中从事研发的比例基本不超过15%,而且这些研发人员分布在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以及推广等整个科研活动上。由于企业技术力量薄弱,人员科技素质不高,对新技术不易掌握,对科技的吸纳能力不足。

    

    理论上而言,企业是创新主体,可以选择自主研发,实现纵向一体化,或者选择产学研合作模式,通过和研发机构之间的技术合作,获取技术支持与服务。以国外的经验来看,长期的研发合作是厂商与研究机构实现双赢的较好形式。从现实来看,我国涉农企业并没有成为研发主体,那是否能够顺利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技术创新呢?首先,自身规模较小情况下,既没有能力独立开展科技创新,获取外部科技成果的空间也非常有限。其次,大多数企业经济效益不好(见表3,下页),每个行业负债比例都在10%左右,甚至更多比例的企业经营粗放,无力进行科技投入。众所周知,涉农行业利润率相对较低,如果考虑到涉农企业内跨国公司运转良好的事实,那么,国内大量企业的利润就更低。最后,如前面分析,科技成果转化的对象是试验发展的产品,根据《中国科技统计数据》资料清楚看到企业研发经费90%以上配置在试验与发展上,而不是试验发展的产品上。由于缺少企业层面的成果转化资料,但从一些官方资料可以得出一些基本判断。根据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统计资料,2001-2008年期间,专项累计投入22.5亿元,共支持立项3784项,引导其他社会资金投入140亿元,由于科技转化项目主要面向企业,所以,即使140亿元全部是企业针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平均每年也不到20亿元,以每年10万家规模以上涉农企业为例,每年仅安排2万元开展成果转化,这与国内大量涉农企业成果需求相比仍旧非常有限。值得指出的是,由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成熟度不够,或者试验发展环节上产品较少,迫切需要企业加大对试验发展这个环节的投入,研究本身具有不确定性,这也是影响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因素。

    

    四、未来选择与行动

    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成果颇丰,因此,眼下大量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迫在眉睫。分析发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的中间环节,应当起着承上启下之关键作用,但是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入相对较少,而且企业也没用成为真正意义上研发主体,当前科技体制仍旧有进一步理顺与完善空间。针对当前大量待转化科技成果、成果转化投入较少、企业仍旧没有成为研发主体、科技与产业联系不够紧密的现状,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应用开发成果促进计划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要与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其他科技计划有机衔接,形成农业科技成果动态跟踪和评价制度,保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先进性和实效性。主要目的是将具有本土性、创新性、发展潜力及市场竞争力等技术产品,经过进一步研发计划推动,更进一步进行技术验证及产业化的效益评估,鼓励涉农企业广泛积极投入参与,并有效地将此类技术产品,落实到产业上之应用。真正做到针对科研成果进行二次开发、中试熟化,缩短科研成果与产业化之间的距离,解决科研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其中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摸排目前重大计划中被束之高阁的科技成果,根据成熟度、本土性、创新性、国际市场竞争力及发展潜力认真评估,加强分类整理与管理,筛选一批条件成熟、待转化农业科技成果;二是通过公开招标,积极吸引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科技成果进一步开发,技术开发导向的计划需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参与,但成效不宜单一篇数来衡量;三是抓紧制定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与评价办法。

    开展这项工作的难点在于解放思想,科学、准确评价现有重大项目科研成果。毫无置疑,科学需要进一步分工,研究与试验发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和科技服务不能混为一谈,重大科研项目也需要二次开发或中试试验,进一步挖掘其市场价值和应用价值,通过产业化与市场化才能彰显其基础性价值、攻关价值和制高点价值。

    (二)建立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计划

    第一,在农业科研成果密集地的高校或科研机构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管理单位(农业科技成果促进处,或类似单位),隶属于科研院(处),专门负责学校研发成果的管理与推广。这样,农业科研重镇就会基本形成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农业科技转移平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其中,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以产业服务导向为主(部分基础研究除外),只要是本单位研究人员均可以提出申请,寻求授权移转及商品化机会;农业科技转移平台以学校服务导向为主,而产学研合作平台介于产学服务及学校务服二者之间,更加联系科技与产业。产学研工作重点包括三个方面: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转移。第二,采取绩效管理模式,设定研发人员、促进中心和所属单位的各自获取收益比例,既能为农业科技成果转移与转化积累项目资金,又能极大调动研发人员积极性。第三,如部分成果转移与转化需要申请支持,比如,申请专利需要申请专利费用、领证、维护以及其他费用,可以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针对发明专利申请、技术转移、研发成果推广活动经费等给予支持,每项费用设定最高限值。第四,对于科技成果转化规模大、促进产业发展较为成功的平台给予奖励。

    为有效促进以上工作,在比较国内外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可以借鉴美国《拜杜法案》、《史蒂文森—威德勒技术创新法》、《小企业技术创新进步法》、《国家合作研究法》等,加快“技术转移机构认定办法”、“科技市场准入办法”、“农业技术经营人才管理办法”、“促进农业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的办法”等相关法规建设。

    (三)培养与发育农业科技成果市场

    第一,建立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准入制度;第二,培育农业科技成果市场交易主体,政府应从制度建设方面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技术市场准入制度和统一的行业管理机构,促进中介机构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第三,重点打造一流的农业科技成果中试平台。农业科技成果中试平台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依托重点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中试平台,相当于科技成果的延伸与拓展;依托部级农业科技园区建立中试平台,解决区域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依托大型涉农企业建立中试平台,为特定产品或产业建立中试平台。

    (四)联合财政、经贸、农业和银行跨部门整合推动

    毫无疑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加大转化资金的投入力度,期望通过政府资金的引导,有效地带动地方财政、金融机构和社会力量的投入,逐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其中,未来政策可以对成立了研发机构、而且研发投资占销售收入超过一定比例的企业在税收政策或贷款政策给予适当优惠。

    (五)加强农业科技成果基本管理工作

    一方面,科技管理部门成立农业科技应用成果登记与评价机构,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评价与鉴定,评估科研创新与支撑能力,识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明确未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向与重点,有利于整合优势资源,提高农业科技转化效率。另一方面,每年总结区域性关键技术、行业关键技术需求、整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动态、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需求、农民科技需求等,并且把农业科技成果需求与农业应用技术项目支持资金分配联系起来,确保农业科技应用研究项目支持市场化、切实反映企业和农户科技需求。

    *该标题为《改革》编辑部改定标题,作者原标题为《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与判断》。

    注释:

    ①参见2009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委员《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科技支撑能力》的发言。

    ②王济民主持课题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测算出“十一五”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41%,参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iae.org.cn/xinwendt/2011/11xw35.htm)。

    ③关于科学技术活动的方面研究较为丰富,最为经典的是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和oeCD相关研究报告,国家统计局围绕科技统计工作针对相关概念提供较为清晰判断,详细内容请参见《科技统计工作手册》。

科技创新与服务篇6

关键词:日文期刊,检索方法服务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对所有非以日文为母语的人们来说,日文刊名的检索都可能存在某些困难,这源于日文的特殊性。免费论文。因为这些刊名通常或以日文假名出现,如《マテリアルテージ》,或以日本汉字如《国際問題》,或以假名和汉字混合的形态出现,如《人事マネジメント》。这给读者直接利用opaC检索日文期刊带来了很大困难。

业内通常的做法有四:

一查拉丁字母——日文假名对照表,它要求较高的日文拼写能力。

二利用《出版物参照》等检索工具多次转换,也要求读者相应的日、英文水平。

三通过查找《日本科技期刊指南》或我馆编写的《拉丁文音译日文科技期刊与连续出版物名称对照手册》[1]进行原刊名转换。由于出版时日,内容有待更新。

四利用《日本科技速报年度索引》进行直接转换。

日文期刊拉丁文音译刊名转换方法一览表

表1

 

常 

转换方法利用工具主要特点主要问题利用音译对照表进行字母转换黑本式拉丁字母—日文字母音译对照1、步骤简单2、适用所有日文期刊日文水平要求较高利用检索工具中所附的索引进行多次转换ei的pie中的《出版物参照》适用于日文英文水平平均较高的用户1、日语水平要求较高2、适用较少,利用专用工具进行直接查找日文科技期刊指南1、步骤简单2、还原准确内容过时,刊量少,不能满足需要利用《日本科技速报年度索引》直接转换《日本科技速报年度索引》中的“收录资料目录-国内志”1、步骤简单2、还原准确3、刊量大,命中率高4、对日语水平要求低对于一般图书馆需要收藏 

科技创新与服务篇7

建设科技服务体系

科技服务体系是一个由大量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围绕创新链不同环节提供支撑服务的系统,包括研究开发、检验检测、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普及、综合科技服务等九个方面。高科技园区经过多年建设,产业基础十分深厚,科技服务资源较为丰富,管理者通过引导、鼓励、评价等各种措施,积极推动着科技服务与产业之间频繁互动,以实现提升创新效率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2011年8月,科技部组织推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分批次遴选了中关村科技园区、苏州高新区、深圳高新区等20多个试点园区和试点城市进行先行先试、摸索经验,带动全国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园区正着手推动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将其作为整合创新资源,降低创新成本,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途径。开发区可以借鉴高新区在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成功做法,本着“为我所用”的思路大力引入科技服务资源,来加速构建适合于本地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科技服务体系。

除了建设科技服务体系之外,高科技园区纷纷将发展科技服务业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基本任务。随着科技服务业在促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的重大作用日益明显,园区纷纷围绕园区产业的提升发展方向,以研发服务业、新兴科技服务业和专业技术服务业为重点,通过建设科技服务市场,鼓励科技服务业态创新,培育科技服务企业和品牌,不断地提升科技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发展科技服务业已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需要。

科技服务集成平台应运而生

现阶段的服务体系建设,离不开信息化手段的支撑,科技服务集成平台应运而生。科技服务集成平台是以最新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依托,以o2o模式为特色,提供专业化和集成化科技服务的信息平台。科技服务集成平台通过增强服务信息的透明化和规范化,促进服务供需双方对接,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是园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园区发展科技服务业的重要渠道。

科技服务集成平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向信息平台,而是一个以社交化思路来构建的互动平台,是承载需求方和服务商之间信息流动和服务对接的桥梁。科技服务集成平台的用户分为三类:园区企业、科技服务提供商、园区管委会。园区企业通过平台可以在一大批服务产品中进行比选,并与服务机构沟通服务细节;也可以主动服务需求,让感兴趣的服务机构主动上门对接。科技服务提供商可以在平台上科技服务产品,进行广泛的服务推介;还可以主动对接需求,实现线上对接线下服务。园区管委会通过平台可以了解园区企业的科技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引入优质科技服务资源;宣传本园区特色科技服务产品,推广本园区服务机构。

2012年,科技部组织了科技服务集成平台的试点建设工作,高新区科技服务集成平台(科集网)作为第一个专门面向高新园区的科技服务集成平台,经过两年的建设,已经上线投入试运行。

以社交化思维打造智慧园区

传统智慧园区建设大多以政府监管为出发点,建设思路是封闭式的,无群众参与,技术体系延续中心式架构,系统兼容性与灵活性差。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智慧园区建设已无法满足时展的要求,需要用社交化思维创新智慧园区建设路径,体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应用互联网服务提升公共服务。互联网改变了公共服务模式,在社区服务当中,充分利用o2o模式,引入互联网服务资源,可以有效发挥本地服务商线上线下的服务能力,提升政府服务效果。

通过众包创新城市管理模式。众包模式重新定义了市民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市民参与城市数据的采集、各种城市事件的决策和处理提供了条件,为提升社区管理效能开辟了新路径。

创造社交化的区域创新创业网络。服务资源网和创新社交圈构成了社交化区域创新创业网络的关键要素:服务资源网集聚与企业发展相关的各类创新服务资源;创新社交圈建立创新主体之间的网上互动关系,通过创新主体的在线互动促进区域创新。

应用社交化软件加速企业成长。社交化软件比传统的企业管理软件更小、更轻、应用难度小。园区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应改变过去建设单一大系统的思路,可以贴合实际需求选择社交化软件,将极大地降低应用成本。

建设内部社交网络提升管委会的效率。用开放的思维建设管委会社交网络平台,对内打破部门墙、促进沟通和联系,对外链接园区内外创新服务资源和人脉、发现专家。

实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球链接

伴随经济全球化迈入创新全球化阶段,“新产业、新思想、新商业模式、新创业”成为塑造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强化与全球尖峰地区在人才、技术、资本、产业链上的高端链接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开发区开放优势显著,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国际化环境。但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国内形式发生深刻变化,开发区“外资、工业、出口”的传统优势下降,经济增长乏力;制造业和服务业失衡、在国际产业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低端环节、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结构性问题和矛盾进一步显现;自贸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新经济区域加快发展,开发区的战略地位下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开发区亟需发挥“长板”,转化优势,加快推动开放优势转化为融入创新全球化的支撑能力,链接国际创新网络。

科技创新与服务篇8

关键词: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业;内涵

中图分类号:F0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一、科技服务业内涵研究综述

目前,科技服务业得到学术界、企业界以及科技管理工作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对于科技服务业的内涵仍未形成统一认识。在我国,科技服务业一词较早出现在原国家科委于1992年的《关于加速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意见》(国科发策字[1992]566号)中,该文件给出了科技服务业所包含的一些行业范围,认为科技服务业是“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的统称”。从此,科技服务业的概念开始被大家所认识。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科技服务业的确切定义尚未统一,对科技服务业内涵研究主要分为两类——目的论和手段论。

一是目的论,代表学者有程梅青(2003)、石忆邵(2009)等。其中,程梅青等(2003)认为,科技服务业是为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提供各种服务的所有组织或机构的总和;石忆邵(2009)认为,科技服务业是指以着眼于深化科技与经济的互动联系为目标,以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基础,为整个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各种支撑和管理的行业。目的论中的“科技”是“服务”的目的,是从服务对象的维度定义科技服务业,这种观点实际上认为科技服务业就是为科技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忽视了利用科技手段提供服务的机构或组织。

二是手段论,代表学者是陈先荣(2005)、王晶(2006)等。其中,陈先荣(2005)认为,科技服务业是运用现代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王晶(2006)认为,科技服务业是以技术和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产业,其服务手段是技术和知识,服务对象是社会各行业。手段论中的“科技”是“服务”的手段,也就是科技型服务业,这种观点强调科技作为提供服务手段的特征,忽视了科技服务业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的目的。

界定科技服务业内涵,是研究科技服务业以及政府部门制定科技服务业政策的起点,既要体现科技服务业的目的,也要体现科技服务业的对象,更要体现科技服务业的手段。仅仅从目的论或者手段论角度来界定科技服务业,都无法把握科技服务业的本质特征。基于此考虑,下面将从科技服务业形成的内在逻辑,即从科技创新链或科技活动链的角度出发,对科技服务业内涵进行界定,以求规范、严谨、全面、清晰、易懂。

二、科技创新链的过程分析

科技创新链是指从产生科技的新创意和新知识,经过研发和技术要素组合,将新创意和新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并进行实际应用,以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受到人力、资金、设备、文化、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从链条时序看,科技创新链包含科技成果产生、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科技成果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个阶段。从链条功能看,科技创新链可以分为研究开发链与科技产业链两个子链条,前者与科技成果产生阶段相对应,后者与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科技成果产业化阶段相对应。

科技创新链可看作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配套的科技服务过程,而科技服务业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一是实现研究开发链的专业化细分,形成相互联系的研发生态群;二是促进研发链与产业链高效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业作为科技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科技创新要素互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中发挥着对接、催化及加速作用,为科技创新提供全过程综合服务。

三、基于科技创新链视角的科技服务业内涵的界定

根据以上对科技创新链的分析以及国内学者的研究,本文将科技服务业定义为:科技服务业是为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以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为主要支撑手段,为科学技术的产生、传播、应用等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的新兴产业,是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的重要抓手。具体而言,科技服务业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从服务宗旨来看,科技服务业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它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体系高效运作的“剂”,是促进科技和经济有效结合的“桥梁”和“纽带”。

第二,从服务手段来看,科技服务业与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有着密切联系。科技服务业依托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开展科技服务活动,无论是科技服务业的服务内容还是服务形式,都具有此特征。

第三,从服务对象来看,科技服务业服务对象主要是研究开发链和科技产业链中的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等创新的参与者,集中在研究开发链和科技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或高端环节。除包括上述主要技术创新参与者之外,也包括政府机关。

第四,从服务内容来看,科技服务业涵盖了技术的产生、传播、应用,提供的是技术研发、技术评估、技术交易等以知识和科技为基础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

第五,从服务层次来看,科技服务业是一种高层次、高增值、低消耗的高端新兴产业。科技服务的过程既是科学技术和知识传播、应用的过程,又是科学技术和知识增值的过程。

第六,从产业属性来看,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新型高端服务业态。

参考文献:

[1]李兴华.对科技服务业及其管理的思考[J].广东科技,2010(13).

[2]程梅青,杨冬梅,等.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3(3).

[3]石忆邵,刘玉钢.上海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4]陈先荣.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积极推进CBD建设[J].今日科技,2005(9).

[5]王晶,于建宇,等.南京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3).

作者简介:王富贵(1984-),男,山东淄博人,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科技与社会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科技创新与服务篇9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化;探索实践

目前,我国中小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当薄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很少,对科技信息服务的需求极为迫切。科技信息服务的基本目标是跟踪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开展科技理论、政策、规划、研发等相关研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的科技信息咨询服务[1]。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平台构建及其模式化探索实践,既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应有之义,也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1服务体系的构建运作

1.1建立服务组织体系

1.1.1组织体系的基本构架以政府科技、信息管理部门为主导,市科技情报研究所为依托组建市级技术创新信息服务中心,作为一级信息服务机构,以各县区主管部门或科技情报中心为骨干组建二级信息服务机构,以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区和技术联盟等为主体组建三级信息服务机构。市、县(区)、产业集聚区等三级管理服务团队,上下联动、协同运作,组织实施科技信息“线下服务”活动。1.1.2组织体系的功能特点以市级技术创新信息服务中心为核心的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组织体系,坚持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系统整合科技信息资源,科学建立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全面推动科技信息资源开放共享[2]。主要功能特点有4个:一是资源丰富、联系广泛、贴近企业、辐射面广。兼顾各县区和基层中小微企业创新的信息需要,为政府了解企业整体创新水平和制定产业科技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信息服务。二是专业科技信息服务队系统了解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实行专人负责制,对县区或产业集聚区企业按区块或行业进行划分,保证每个企业都有对应的信息员,及时了解企业最新的信息需求。三是统计各县区或产业集聚区中小微企业的科技资源。包括仪器设备、专利技术、科技成果和技术专家信息,并建立当地特色数据库,便于区域内企业之间进行科技资源共享。四是专家咨询团队负责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服务。各级科技信息服务机构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课题立项、成果鉴定、专利申请、新产品开发等查新咨询服务,提供科技政策和产业发展研究,以及决策咨询和创新管理等服务。

1.2构建服务网络平台

以现有科技信息港网站为基础,通过系统开发和功能提升,构建面向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信息门户和网络共享平台,实现科技信息“线上服务”功能。重点通过集成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共享的8个网络服务系统平台,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企业与高校、企业与院所之间搭建科技信息桥梁,充分发挥资源整合开放共享优势,提升科技管理合作服务水平,提高技术研发转化应用能力。1.2.1企业用户中心与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主要功能作用包括2个方面:一是根据企业规模、产品特点、营销理念、信息需求、区域特点等,疏理整理企业信息,建立企业用户中心,设立标准化和个性化企业注册登记档案,使每一个登录平台的企业都能在企业用户中心注册成为会员,并能快捷、迅速的获取相关信息;二是企业需要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统一认证身份,获取访问平台内信息资源和需求信息的权限。信息管理系统具体功能包括基本信息、企业收藏、企业分布、订单管理、服务记录等[3]。1.2.2信息资源与文献应用系统平台主要功能作用包括3个方面:一是开发建设特色产业和专题信息数据库,重点建立石油化工、装备机械、医药卫生、电光源、羽绒服装、食品家具等地方特色产业数据库,以及与之相关的项目、成果、专利、标准、人才等专题信息数据库;二是引进整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科技文献资源,以及科学仪器、科技成果、专利标准等科技信息资源,开发科技信息应用导航系统和科技数字图书馆共享平台;三是做好企业信息资源检索知识培训和服务,帮助和引导企业以各类专题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平台的检索功能,查询创新所需要的软硬件资源。企业在查找到相应需求信息资源后,可以根据平台上提供信息直接下载或根据预留信息获取。1.2.3科技管理与科技报告系统平台主要功能作用包括2个方面:一是开发建设网上科技业务办事大厅,包括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技术贸易办理、技术合同登记、职称评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网上日常科技工作开展;二是开发引进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科技成果申报评审系统和重点计划项目科技报告系统等,积极推动与国家、省、市、县科技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1.2.4科技评价与企业诊断系统平台主要功能作用包括3个方面:一是建立科技评价和企业诊断专家团队及信息数据库,按照专家的所属行业、领域、特长、年龄等,分门别类建立专家信息数据库,企业通过平台提供的专家库和机构库了解专家或机构的情况,针对中小微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专家小组进行调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制定具体方案;二是开发引进科技评价和企业诊断系统软件或应用工具,通过微博、微信、e-mail、留言板等形式向专家或机构发送需要咨询的问题,进行实时咨询[4];三是组织开展相关服务活动,针对中小微企业技术需求,组织专家开展现场诊断、咨询、建议,及时为企业研发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为决策者提供参谋意见。1.2.5决策咨询与专题分析系统平台主要功能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引进开发一批监视预警、跟踪分析软件和咨询数据库,通过对各类信息的归纳、整理、研究、分析、开发和有效利用提高企业竞争优势[5];二是引进开发相关的决策咨询、专题分析应用软件。例如科技查新数据资源、特色产业数据资源、科技报告系统、竞争情报分析软件、专利分析软件、文献检索分析软件等等。1.2.6创新辅导与在线培训系统平台主要功能作用包括2个方面。一是开发建设中小微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等知识、方法辅导数据库[6];二是开发引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在线培训系统,实施远程在线专业培训。1.2.7联盟协作与技术转移系统平台主要功能作用包括2个方面:一是依托各类科技社团组织、高校院所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按照相关产业、领域或专业组建网络机构联盟。例如:产业联盟、行业联盟、学术联盟、仪器联盟、技术转移联盟、众创空间联盟等,组成专家团队,开展“线下”信息服务。二是根据各联盟单位所提供的服务项目和技术成果,分门别类、系统登录,以满足不同企业的服务需求和技术转让、产学研合作、设备租赁、学术交流、创业孵化等“线上”信息服务。1.2.8信息与电子商务系统平台主要功能作用包括3个方面:一是开发建设网上技术市场,建立技术供求信息和技术成果交易展示系统;二是引进开发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新产品的电子商务系统;三是组织开展企业信息和技术产品交易活动。有需求的企业可以在平台上对相应的技术信息进行查找并与供给方取得联系。

2服务模式的探索实践

通过小企微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模式探索,在建立科学的组织体系、实用的网络平台和良好的共享机制基础上,积极实践“网络共享、文献应用、定题咨询、辅导培训、联盟协作”五位一体线上线下互动运作服务新模式。

2.1网络共享服务

侧重信息共享,主要把区域科技信息港网站打造成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网络平台,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等8个网络信息系统集成,提供海量“线上”科技信息服务。按照企业技术创新信息需求类别,针对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科技合作、信息、远程培训等,进行整理、分类,链接到网站主页,实现“一站式”检索服务。

2.2文献应用服务

侧重文献应用,主要利用科技数字图书馆打造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文献平台,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超星数据等文献跨库检索,以及电子阅览室专家检索和信息推送、文献传递等形式提供丰富的“线上线下”文献服务。

2.3定题咨询服务

侧重知识服务,主要发挥共享网络、文献资源、专家团队和应用软件的综合优势,根据中小微企业需求开展科技查新、决策咨询、项目评估、课题研究、专题调研、信息推送、科技报告、专利分析、企业诊断等个性化的“线上下线”知识服务。

2.4辅导培训服务

侧重人才培养,主要通过网络在线辅导培训、专家现场辅导培训和集训班辅导培训等形式,开展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培训,诸如产业发展、行业政策、项目申报、课题分析、科技报告、创新方法、案例分析培训,以及具体技术、方法等辅导培训。

2.5联盟协作服务

侧重协同创新服务,主要依托各类科技社团、高校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科技合作,通过引导或参与产业技术研究院、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建立协作联盟,为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提供项目研发、技术转移、课题协作等线上线下服务。

3服务模式的创新评价

3.1技术关键和技术路线

3.1.1技术关键技术关键主要有4点:一是实现8个网络服务系统平台之间的服务器后台融合链接;二是实现不同数据库之间资源配置和智能跨库检索[7];三是实现区域科技信息资源和企业科技信息资源的智能化处理与应用;四是实现“网络共享、文献应用、定题咨询、辅导培训、联盟协作”五位一体线上线下互动运作模式创新。3.1.2技术路线建设市、县、产业集聚区等三级信息服务机构联动的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组织体系构建8个科技信息系统集成的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建立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共享机制实践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五位一体”线上线下互动运作新模式。

3.2创新点和区别点

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及服务模式,与一般意义上的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仅要实现信息资源的网络平台共享和文献资源的跨库检索应用,更重要是实现组织体系和服务模式创新,通过现代与传统、知识与信息、线上与下线的有机结合,全面实现“网络共享、文献应用、定题咨询、辅导培训、联盟协作”五位一体互动运作服务。3.2.1主要创新点主要创新点大致有3个:一是组织体系创新。建立三级信息服务机构和专家团队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难度较大,三级联动运作的实践、协作联盟机制的引入和中小微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体现了该组织体系的创新与活力。二是网络平台创新。通过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网络平台系统整合分散的科技信息资源并得以共建共享,既有协调难度又有专业难度。8个信息服务网络子系统的联动设计、跨库检索和一站式服务,体现了该网络平台的完备与高效[8]。三是共享机制和服务模式创新。通过组织体系、网络平台、共享机制和服务模式集成融合,以及服务方式方法的具体化标准化模式化,实现“网络共享、文献应用、定题咨询、辅导培训、联盟协作”五位一体线上线下互动运作,体现了该机制模式的科学与可行。3.2.2主要区别点主要区别点大致有3个:一是服务领域不同。一般的科技共享平台服务受众范围广,针对性不够强,涉及科研、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等领域,既包括科技工作者,也服务社会各界。该课题聚焦中小微企业,主要服务技术创新,针对性、专业性都比较强,强调信息服务的深度和精度。二是集成资源不同。一般的科技共享平台集成的信息资源,大多涵盖科技政策、法规、知识、信息、专家、文献等,有管理、有业务、有技术、有市场等等,侧重于共性问题公共服务。该课题平台突出项目、成果、专利、技术、标准、数据等资源集成,专注于个性问题专业服务。三是手段措施不同。多数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只是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文献共享,仅限于提供线上服务。我们强调组织体系、网络平台、共享机制和资源集成,注重信息服务模式创新和线上线下互动运作服务。

4服务模式的运作评议

4.1破解了科技信息与产业经济融合的客观瓶颈障碍

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体系构建与模式实践,立足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着眼科技信息对企业研发、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决策咨询与管理创新的服务支撑,紧紧围绕中小微企业技术、人才、知识、研发、营销需求,以及政府决策、经济规划、产业战略、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提供科技信息服务,较好的克服了科技成果与企业经济“两张皮”的现象,较好的破解了科技信息服务与产业经济发展相融合的瓶颈问题。

4.2形成了科技信息服务与企业研发需求的对接互动机制

科技信息服务与企业研发需求的对接互动,可以较好的解决如何高效服务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现实问题,是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模式化研究的主要成果。通过产业领域、产品类型、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等信息的智能处理,系统了解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方法途径和服务需求[9]。通过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系统分析,集聚科技信息优势资源,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技术咨询服务。通过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和自身优势的专业研判,探索制定科学的信息服务方式方法和服务措施。通过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规律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系统规范服务程序、服务标准和服务模式,提升科技信息服务效率。

4.3提升了基层科技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服务能力

基层科技部门特别是科技信息服务机构通过服务模式探索实践,可以强化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提升科技信息服务手段,培养科技信息服务人才,提高科技信息服务水平,为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快捷高效的科技信息支撑。特别是“五位一体”线上线下互动运作服务模式的推广应用,为河南省乃至国内一些基层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工作开展提供了经典模式和宝贵经验。

5服务模式的提升建议

5.1要进一步提高对科技信息服务的重视程度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特别是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缺乏应有认识和持续支撑。风险和投资意识不强,政策、财政支持和企业投入不足,科技信息服务供需失衡[10]。针对这些情况,要进一步提高政府和企业对科技创新信息服务重要性的认识,把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摆上议事日程,真正确立起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5.2要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模式的运作机制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信息服务的上下联动机制,充分调动市、县(区)、产业集聚区等三级管理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加大政府科技、信息部门支持相关资源整合集成的政策、措施落实力度,提升科技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水平,真正形成“网络共享、文献应用、定题咨询、辅导培训、联盟协作”五位一体线上线下互动运作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5.3要进一步加大信息服务模式的推广力度

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及模式的创新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其作为新生事物更加需要呵护和推动。一方面要在不断创新实践的同时认真总结,逐步提高服务能力和应用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媒体、论坛、现场会等形式推广宣传,不断扩大其应用效果和示范带动作用。

6结论

科技创新与服务篇10

科技创新券是近年来由欧洲国家兴起、并逐步在国内各省市实施的一项政府创新投入政策,其实质在于将政府购买服务与财政后补助机制相结合,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需求为导向,资助其向科研机构购买低成本、便利化的创新服务产品。当前,天津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铺天盖地之势,对包括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科技信息等在内的各类创新创业服务需求强烈,以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试点区域,试行推广实施创新券政策,对进一步促进科技基础资源优化配置,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化科技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都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科技创新;创新券;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促进型政府采购;财政后补助

一、引言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综合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无偿资助、业务奖励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优质服务。作为将政府购买服务与财政后补贴手段相结合的一种政策工具,创新券制度正在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区推广普及,成为优化科技财政投入方式、扶持大众创新创业的有效手段。所谓创新券(innovationVouchers),简言之就是一种由政府免费发放、科技型中小企业(或科技创业团队)持有的“权益凭证”和“创新货币”,持券方可凭此向能接受创新券的机构按计划购买所需服务产品。对于创新券的本质特征,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一方面,创新券符合“创新促进型政府采购(publicpro-curementforinnovation)”的特点,即由财政出资部分承担了持券方购买第三方服务所需的费用支出,这对于自身财力有限、缺乏必要人力和技术条件储备的中小企业往往具有雪中送炭的效应,同时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对科技服务机构和服务产品形成支持;另一方面,创新券通常采取“事前审批、事后兑现”的操作流程,即持券方须在规定时间内按照申请计划来“定向”使用创新券购买服务,政府则在审核无误后给予通过后补贴完成兑现,从而形成基于诚信和契约的一套运行模式,使政府科技财政资源得到更高效、精准和规范地配置利用,这也符合当前科技财政投入方式改革创新的理念。

二、推广实施创新券的作用

创新券作为一种用户需求导向的科技财政投入模式,能够有效发挥科技财政投入对中小企业和创业团队的扶持效应,引导科研机构依托自有资源开放共享,提高科技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当前全市继续实施“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进程中,推广实施创新券制度,对进一步增强创新主体活力、健全创新创业生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势必将产生多重积极效应。

(一)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以科技人员为主体,以科技成果商品化及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为主营内容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实体,是国民经济体系中创新意愿最强烈、创新活力最充沛的群体之一。然而受制于自身规模小、人力财力薄弱、缺乏创新资源储备等因素,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及技术成果转化等环节常常面临诸多制约,却又难以完全依靠市场去吸引和配置外部创新资源为己所用,致使部分企业无法跳出“低技术陷阱”、甚或走向以人力、资源换效益的道路。创新券制度的推出,不仅可通过财政公共投入垫付部分企业服务费用支出、缓解其资金周转压力,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企业对外需求创新服务对接,有助于引导银行及社会资本关注和投向企业创新,从而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初创及成长阶段寻求外部创新资源的困境。

(二)促进科研机构资源开放创新券的实施,不仅能够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降低创新投入成本,也会提升企业对外寻求服务对接的积极性,增加企业向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购买科技服务产品的交易数量,促进供需双方更紧密的对接,有助于增加科研机构的服务收益,进而促进更多科研机构将其所掌握的科技资源拿出来进入市场,这对全社会科技资源的进一步开放共享和优化配置势必将产生显著的积极效应。

(三)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当前,我国的科技服务体系是以“公益性的国家科技资源服务机构为主体,市场化服务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服务体系”,而创新券在公益性科技资源与市场化服务之间对接方面能够发挥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创新券能够对科技服务供需双方实现双向引导和促进,刺激科研机构服务资源面向市场开放,鼓励企业以自身需求为动力主动寻求对接,有效弥补因市场失灵导致的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等难题,增加科技服务市场的活跃度和交易量,进而带动科技服务体系持续发展和健全。另一方面,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科技服务资源平台建设中,创新券机制的引入也能够有效解决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中创新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问题。

(四)优化科技财政投入方式在当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形势下,要求更多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支持企业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研发,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方式也将转变为以普惠性财税政策为主。创新券政策符合财政后补助、企业自主决策的要求,具有普惠性财政政策的特点,是当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财政投入方式的有效手段。从创新券的支持方向看,所支持项目都是来自企业生产一线、亟待解决的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技术改造、创新能力等服务内容,项目实施成果直接作用于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和企业创新管理能力建设,实现了“从企业需求中来、到企业生产中去”的无缝对接,基本不会产生闲置科技成果,不存在成果难以转化的问题,最大限度发挥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从创新券资金的使用方式看,基于“事前申请、事后补贴”的运作模式,使企业持有的创新券资金只能在规定时间内“专款专用”购买事先计划的服务项目,逾期未使用或未按计划使用则无法正常兑现,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财政资金被挪用、滥用等问题。此外,由于创新券通常依据企业购买服务的实际合同额按一定比例补贴,这就需要企业通过自筹等其他方式完成其余资金的配套,从而引导了社会资本投入企业创新,成倍放大了财政资金的效能。

三、国内外推广实施创新券的模式

创新券或类似模式在荷兰、比利时、爱尔兰、瑞典等欧洲国家已经推行多年,在国内的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区也已经开始逐步推广实施,不同地区结合其创新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在资助对象、资助方式及管理运行方面也各有其特点。

(一)资助对象以爱尔兰为例,创新券资助对象主要为除农业和运输业以外的中小企业群体,要求公司雇员在50名以下、年营业额1000万欧元以下,支持公司单独申请或10个以上公司为解决共同的项目要求提出合伙申请,其他欧洲国家的运作模式也大体相似,只是在企业规模和申请模式上有所差异。从国内情况看,创新券资助对象则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二是科技创业团队。如北京将创新券资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限定为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注册的,在职正式职工不多于100人,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注册资金不高于2000万元的企业,且两个年度内未获得除创新券以外的任何市财政资金支持,从而有针对性地聚焦到科技型中小企业中规模小、实力有限的相对“弱势群体”。对创业团队,北京、上海均提出,未注册企业且具有产品研发及转化所需测试或研发工作(不包括仅限创业文本策划的项目)的创业团队可提出申请,在省部级以上创业大赛中获奖团队则获得优先支持。浙江则鼓励各市县自主确定创新券支持范围,优先支持在创新创业大赛取得名次的企业和创业者,支持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泛孵化器的在孵企业和创业者。

(二)服务主体根据一项对欧洲各创新券计划的调查看,参与创新券服务的知识提供机构(即我们所说的科技服务机构)多数由公共或半公共服务提供者构成,有少数创新券计划接受私人商业性研发服务提供者和私人法律、私人咨询服务。在国内,创新券服务主体主要来自于已纳入各地区科研服务平台网络中的科技基础资源拥有者,包括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以及部分社会化科技服务机构、企业科研机构和协会行会等组织。如上海的创新券服务机构均为加盟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市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的相关机构;南京的创新券服务机构则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科技平台(科技平台指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市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市级以上公共技术平台、市开放实验室、市级以上院士工作站等)。除依托各类科研条件平台组织服务资源外,北京还引入了“推荐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的模式,分别组织企业和“实验室”(北京将参与创新券服务的三类机构,即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统称为“实验室”以示区别)进行服务对接。这些推荐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基本来自“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中的研发实验服务基地、领域中心和区县工作站,涵盖首都地区绝大多数的科技基础资源。

(三)服务内容创新券所支持的服务内容涉及企业创新不同环节,通常以一般性应用研究、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开发与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管理,以及企业创新管理、市场研究和商业模式创新等为主,部分欧洲国家的创新券计划中也涵盖电子商务、it咨询、创新人才培训等事项,但对诸如培训类型等有较为明确的限定。北京的现行创新券资助范围包括“测试检测、合作研发、委托开发、研发设计、技术解决方案或购买新技术新产品(服务)”共六大类,其中以检测、研发方面的服务项目所占比重最大,同时明确“按照法律法规或者强制性标准要求必须开展的强制检测和法定检测等其他商业活动”不纳入支持范围;上海所采取的服务内容界定方式与北京大致相同,并在其研发服务平台上对可使用创新券的服务产品添加标识。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面向高新区企业推出的“创通票”则将支持的服务内容分为高企服务、知识产权、分析测试、新三板挂牌和初创服务包,内容涉及与高企专项服务、知识产权申报及维护、仪器设备使用和技术检测、初创期载体租金,以及与企业上市相关的财务、法律咨询服务等。相对于普遍意义上主要针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本身的创新券资助模式,“创通票”涉及的服务领域较为宽泛。

(四)资助方式欧洲各国发行的创新券在资助方式上细分为多种,其中通过“单一券”、“小额券”资助单个中小企业购买技术服务;以“联合券”、“大额券”方式针对大型项目实施资助或集中解决企业关注的产业创新共性问题;面向特定技术领域则推出针对性较强的“专项券”,等等。国内将创新券种类划分较细的是江苏宿迁,分为企业类、平台类和奖补类三种,企业券中依据企业类型和资助事项又细分为重点、一般和技术服务券,这一框架已经将企业自主创新、添置设备、购买服务、平台建设和政策性奖补等事项纳入其中,远远超出了通常意义上的创新券范畴,具有特殊性,不具有普遍性。除宿迁外,国内多数省市所推广的创新券主要聚焦于资助企业购买科技服务产品,在资助方式上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事后由哪一方申请兑现。如北京要求由提供服务的实验室在接受创新券后申请兑现,企业实际上只需交付创新券以外的服务费用即可,这一模式使企业实实在在看到“少花钱多办事”的效果,但需要实验室在资金垫付等问题上承担一定风险;上海则由企业在申请创新券后自行持有,并在使用创新券购买服务后提出兑换申请,获得资金补贴,这种模式在操作上更加灵活便捷。

四、天津市推广实施创新券的制度设计

天津推广实施创新券政策可以充分借鉴欧洲各国创新券计划及北京、上海等地的理念和运作模式,结合天津在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和资源集成方面的基础条件,进行本土化制度模式的设计,在先期试点、逐步推广过程中不断健全工作机制。

(一)资助对象结合当前建设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二十一园”、支持众创空间和创业团队发展的相关工作,创新券试点推广期间可以将资助对象限定为示范区范围内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科技创业团队。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应以规模小、实力弱但发展前景较好的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为主,创业团队则可以优先支持在各级各类创业大赛中表现出色的团队和个人。在资助服务项目方面,以委托(合作)开发等研发设计服务,样品测试、新产品检验、产品性能测试等检测认证服务,通过技术转让、技术转移购买科技成果等。

(二)管理机构以科技、财政等政府职能部门牵头组成创新券市级管理组织。主要职能是负责创新券政策制定、审批发放、资金筹集拨付及行使监督管理职能。可由创新券主管部门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作为监理方,接受委托具体执行创新券申请及兑现申请的受理和审查,对创新券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定期出具监理意见、监理报告等决策参考。同时,吸纳能牵头组织企业申报、组织服务资源的第三方机构加入管理体系中。可参考北京模式,依托高校和大型科研院所自有的成果转化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分别组织本单位内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资源,依托工程技术中心联盟等协会,牵头组织科技服务机构和平台中的“散户”资源。此外,有研究表明,政府机构和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利益相关者”,可以成为面向企业、协助推动实施创新券工作的基层执行机构。

(三)运作模式创新券可设计成为带有特定标识、针对特定服务项目的定额有价电子编码或电子价券,依托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网等资源服务平台搭建创新券管理系统,在线完成创新券的申请、流转、绑定及兑现流程。创新券的申请应遵循公开普惠、自愿申请的原则,由区县科委、行业协会等组织各自领域(区域)内企业提出申请,并对企业单笔申请限额、年度申请上限等做出一定规范,以体现创新券资金的普惠效应。试点期间,可先采取“事前备案、定向资助”的模式,企业在申请时提交服务机构、服务事项、申请金额等必要信息,经审核后遴选确定资助对象及金额。待试点期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逐步引入“开放申请”、“合作申请”等其他方式,前者允许企业申请时不指定服务机构和事项,仅就其创新活动提出意向,事后依据其相关佐证材料核定额度给予资金补贴;后者则资助多个企业和团队围绕共性问题、联合开发等需要,以组团、打包等方式向科研机构购买服务。

(四)申请与兑现由创新券管理服务平台申请通知,创新券服务机构在平台注册带有“创新券”标识的服务产品,当企业与服务机构达成购买意向并生成服务订单后,可选择进入创新券申请程序,填报申请信息单,扫描上传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等证明文件。由管理机构对企业申请材料及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后拟定资助名单、确定资助金额后向企业发放电子券。持券企业在向服务机构购买服务产品时,需在签订合同中列明创新券使用信息(包括实名持有者、备案编号、使用金额),并在完成约定服务内容后上传合同、发票及必要证明材料,使创新券与服务订单、合同完成一一对应的绑定。创新券管理机构将依据发放和使用情况,择期兑现通知,已使用创新券的企业则提交购买服务的相关证明材料申请兑现,经专家评审后拨付资金。

(五)监督管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将对创新券发放及使用情况实施动态监督管理,一方面用于指导后续推广工作,对发放规模、额度等进行调整,对服务机构、管理机构绩效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委托审计机构进行审查和监督,杜绝恶意串通、骗取财政资金等行为。同时,对创新券申请、服务和兑现期间涉及企业的商业机密及合法权益的,应严格约束相关单位和人员对企业注册资料、科研活动内容等严格保密。

五、推广实施创新券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创新券服务清单企业创新创业活动中的科技服务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不仅限于技术研发、设计、测试等“硬”技术服务项目,往往还包涵企业创新战略、技术转移、知识产权、商业模式创新、人才培训等诸多“软”环节。为此,创新券的资助范围势必应逐步拓展,如英国创新券除支持产品评估和认证、样机设计、产品设计、创新性产品外,也对市场可行性研究、经济效率审计等给予资助。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在现有科技服务业分类基础上,对创新券资助的服务产品和项目适当进行筛选和归类,建立相对规范的服务清单,据此实施分级、分类的管理模式,依据不同服务类型制定“差别化”的申请和审核标准,尝试以“市场指导价”等方式规范服务市场定价、付费和评估机制,促进模块化、订单式的在线交易和申请兑现流程,从而提高管理服务效能。

(二)建立企业需求主导的服务网络通过实施创新券制度,企业得以根据自己在创新发展中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寻求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帮助,从而有利于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对科技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鼓励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社会化专业服务机构,共同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业群体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网络,以创新券为牵引、探索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协同创新模式,促进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和科技信息资源等向社会开放服务。

(三)探索与科技金融政策衔接创新券本身额度一般不大,但有助于在产学研主体间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势必进一步带动企业后续创新创业进程,刺激产业创新需求和创新投入,从而达到以小部分投入带动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的放大效应。应进一步探索科技金融政策与创新券机制相结合的运作模式,鼓励科技金融机构将持有创新券的企业和团队纳入重点服务对象给予更高关注,为其提供灵活多样、贴近需求的科技金融服务,特别对处于创业孵化阶段的企业和团队,可尝试与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等服务资源提供方共同构建“孵化+创业辅导+投融资”的完整体系,促进科技金融链与科技服务链对接,增进科技金融服务便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