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训练的指导思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4:22

篮球训练的指导思想篇1

关键词:篮球训练;统一性;重点;水平

篮球是我国体育项目中较为关键的重点内容,更是我国体育运动在世界体育竞技赛场上的切入点。在近年来的国际赛场上,篮球运动逐渐成为世界公众所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篮球运动的竞技水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因素。本文主要探究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具体影响因素,通过以上探究和分析,为我国篮球运动今后的开拓与发展提供可行性参考。

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的形成

1.从1949年至1965年,篮球运动正式成为新中国运动场上的标准化运动赛事项目,随着篮球运动的逐渐推广,在1955年,我国正式提出了关于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的相关内容,虽然早期的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并未明显改变我国篮球运动的实质水平,但也为我国后来的篮球运动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从1966年至1976年,随着世界范围内篮球比赛项目的增多,为满足篮球比赛越来越高的赛事标准,篮球运动在比赛过程中逐渐倾向于激烈的双方对抗,这一情况使得我国的篮球运动受到极大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致使我国篮球运动处于停滞不前的状况。

3.从1977年至1994年,我国篮球运动迎来了复苏与提高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间段,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在本质上获得了完善与创新,促使我国篮球运动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升。我国在1988年的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创新过程中,突破了固有的以防守为主的训练思想,实现了以进攻为主的巨大转变,有力推动了我国篮球运动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4.自2000年起,我国篮球运动迈入了创新与发展的全新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的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在本质理念上得到了完善与提升,并且在篮球运动中得以充分实践,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篮球水平的提高。但是,标准化的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却又与我国篮球的实际发展状况不符,极大地抑制了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

二、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对我国篮球运动的影响

1.实现了我国篮球运动训练思想的统一性。随着篮球运动在我国的迅速发展,篮球训练指导思想也在篮球项目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完善与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篮球运动提供了必要的认识依据与指导。我国作为运动项目大国,在篮球运动项目中的发展时间较短,导致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水平处于较低的阶段。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篮球运动在国内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国家与相关部门的帮助下逐渐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训练观念,篮球训练指导思想也由此开始逐步完善与提升。因此,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在我国篮球运动中的实践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篮球运动训练思想的统一性,使我国的篮球运动始终朝着一致的方向前进,这为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2.促进了我国篮球运动技术的提升。通过对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可以明确地了解到,我国篮球运动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在模仿西方先进国家的优秀篮球运动技术,通过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来提升我国篮球的运动水平,这种情况极大地抑制了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对我国篮球运动的技术风格与训练思想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但是随着我国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的逐步完善,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在实践应用于我国篮球运动的过程中,有效提高了运动员的篮球运动水平,先进化的训练思想与指导理念极大地提升了运动员的篮球水平,使我国篮球运动在训练过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三、我国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的发展方向

1.抓住关键性问题进行重点训练。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在实践环节不可能毫无遗漏地帮助运动员提升与强化,训练指导人员在实践环节应该注重从关键性问题出发,在重点内容上对运动员和篮球项目进行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挥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的效用,使篮球运动员在训练场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帮助篮球运动员准确找到自身的缺陷与弊端,加以指导和训练,真正实现高效化、准确化的篮球训练指导,使我国篮球运动在高效率的训练指导工作中得以提升,实现“快”“准”“狠”“灵”的优质化训练指导理念,帮助篮球运动员有效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2.完善篮球训练的指导理念。现阶段的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在实践应用环节仍存在很大的漏洞与缺陷,固定化的训练思想与形式主义的训练内容,极大地降低了训练指导的效果,使篮球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逐渐放松了对自我的要求,极大地抑制了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随着世界篮球运动的多元化发展,篮球运动项目在世界赛场上早已经呈现出多层次、综合性、娱乐性的发展模式,我国固有的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在应用过程中难免会显得过于保守。同时,过于形式化的训练内容,在如今高强度的篮球比赛中也已经不再适用,这些因素阻碍了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致使我国篮球运动在实践中难以自我丰富与自我完善。相关部门与管理人员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完善篮球训练的指导理念,利用科学性、战略性的优秀训练指导理念,帮助我国篮球运动实现高效率的全新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在我国今后的篮球运动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与相关管理人员应更加注重对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的完善与提升,为我国篮球运动的将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进出.新时期下的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创新[J].信息技术教育,2013,12(09):23-24.

[2]杨剑锋.传统篮球训练指导思想中存在的问题[J].西北科技大学院报,2012,23(07):23-25.

篮球训练的指导思想篇2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在苏各高职院校篮球队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学生访谈法

二、高职篮球队基本技术训练研究结果

1.确立指导思想

篮球校队教练员的指导思想决定着一支球队的打法、风格,决定着他的教学与训练方法,决定着他对队员的要求,决定着一支球队的风貌。一个教练员所训练的球队的特点,均反映在他的指导思想中。因此,教练员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立指导思想,要根据自己的指导思想形成独特的风格与打法。并据此制订训练计划。一支队伍朝什么方向发展,是教练员指导思想在多年长期训练中付诸实践的结果。对高职高专院校来说,由于学生基础条件相对较弱,应确立从实际出发的指导思想,即:充分调动队员的积极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训练越接近实战,练习的效果就越佳;要求队员必须具有顽强的精神、良好的体能、娴熟的技术,要求掌握高质量、符合本队技术特点的攻守战术意识。

2.制订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的制订,是为了让训练工作有目的、有系统、有步骤、有组织。它是目标发展的保证,又是检查和总结训练工作的重要依据。

3.对运球的训练

运球是比赛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快速推进的进攻,带球摆脱防守,上篮得分等等。运球是篮球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训练中可以首先对运球的手法进行教学,学生队员经常容易错误地使用手腕用力,而没有用小臂按拍球,运球时喜欢眼睛看球,所以在训练中要加大对运球的训练,包括体侧运球,运球急停急起,体前换球变向运球,“之”字型以及绕“8”字形运球,这些动作都是在比赛中经常运用到的技术动作。还要将运球的练习结合到比赛中去。

4.对传接球的训练

传、接球和运球一样,是篮球比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传接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比赛中进攻的质量。在训练中,首先要求队员们在传、接球时避免丢球,要注意球的飞行路线、落点以及接球的手法。训练步骤可以在确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基础上,从原地传接球开始、再进行移动传接球的练习。使传球、接球与脚步动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对抗强度,从而提高队员的传接球水平。

5.对投篮的训练

投篮是进攻队员为将球投入篮筐而采用的各种专门动作的总称。投篮是篮球比赛中得分的唯一手段。是一切技术、战术运用的最终目的和全部攻守矛盾的焦点。是整个篮球技术体系的核心。一切技战术运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投篮得分的目的。而得分的多少又关系着比赛的胜负。所以说投篮技术是组成全队进攻的中心环节和决定胜利的重要保证。掌握正确的投篮技术,提高投篮命中率,是包括高职院校篮球队在内的各级篮球队贯彻训练始终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投篮可分为单手投篮和双手投篮两种类型。双手投篮要比单手投篮多花0.1-0.3秒的时间,所以在篮下这个争斗激烈的场合下用双手投篮是相当不利的,如今在高水平的女子比赛中也均采用单手投篮,双手投篮正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被单手投篮所淘汰。

训练时首先要强化训练学生队员正确的投篮姿势,从持球方法与球的出手方法、身体姿势、全身综合用力、持球的位置与瞄篮、投篮的弧度与旋转、投篮的出手高度和距离、跟随动作与落地、投篮时的情绪意志注意力等全方位、多角度的对正确姿势进行确立。然后还要结合训练比赛进行投篮的练习。

6.基本练习方法

1)发展速度练习。两人全场快速传球跑运投篮,往返四至六次为一组,要求每次途中传球四次,逐步要求只准传球三次即投篮,记录时间。

2)耐久力练习。全场快速运球跑动投篮,往返8至12次为一组,记录时间。

3)力量练习。采用发展各部肌肉力量的需要编制练习方法:蛙跳14米――二人中速全场往返传球跑动投篮――跳摸篮板20次――罚篮10次――俯卧撑10次,循环3至5组。

4)弹跳力练习。6人一组、5人连续运球跑动投篮,一人在篮下连续起跳“盖帽”,封盖五次轮换。

5)灵敏练习。快速奔跑中拾起球或接地滚球,运球上篮,往返4至6次为一组。

6)柔韧性练习。两人一组跳起空中转体两手头上传球,尽力加大动作幅度,15次为一组。

篮球训练的指导思想篇3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篮球以其集体性、趣味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备受广大大学生的喜爱。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高校篮球教学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隐藏在这迅猛的发展速度之下的,是高校篮球教学遗留下来的老问题,这些弊端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效果,阻碍了高校体育素质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改善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弊端,提升其教学效果,是当前高校篮球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

1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存在的弊端

1.1指导思想没有真正得到贯彻和落实

目前,在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终身体育”等指导思想没有真正得到贯彻和落实,高校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这一根本目标没有很好地实现。在这样的情况下,篮球本身的知识性、娱乐性被削弱,学生无法领略到篮球真正的内涵,以为篮球只是一项简单的运动,只要会运球、传球、投篮就可以了,忽略了篮球需要团队合作、坚强、坚持、快乐的精神,自然就不可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1.2理论基础较弱

目前,高校篮球教学缺乏必要的篮球理论课,教师基本都是经过简要的篮球理论介绍之后就从篮球的技术训练开始,这就使得篮球教学具有很大的缺陷。首先,篮球理论知识、技战术知识和裁判知识的教学被弱化,学生在没有了解理论的情况下就直接学习动作,很难把握动作要领。其次,教师在进行篮球训练时没有结合理论指导,学生往往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只是模仿教师的动作,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导致篮球教学与训练效果一般。

1.3内容老套,观念陈旧

目前,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我国高校篮球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置不科学,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据调查,“92.1%学生认为,高校篮球课教学内容相对中学而言没有新的突破,导致学生不得不在课堂重复学习他们早就已经甚至熟练掌握的技术动作,而不去学习新的技术动作”[5]。由于教学内容没有新突破,篮球课堂没有活力,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越来越低,课堂上勉强参与,课后还能继续的人越来越少,而那些在课后能够主动参与的学生都是有一定的篮球基础的、素质较好的学生。这样一来,篮球技术差的学生越来越厌学,自然不可能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而那些篮球技术好的学生则技战术能力越来越强,使得学生篮球技术的优劣差距越来越大,篮球技术差的学生会越来越没有自信和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

1.4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陈旧

目前,高校篮球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示范―讲解―练习―纠错―练习”,虽然也有少部分教师采用比赛法、游戏法等新型教学方法,但是使用面积不大,人数不多。陈旧的教学方法将教师摆在了教学过程中的唯一主要位置,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单向教学的方法容易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境地,学习是被迫学习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学习,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枯燥乏味,也没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导致篮球教学与训练效果不佳。

在教学模式上,目前我国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采用的是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教师先将篮球教学分成运球、传球、投篮、比赛等几个环节,然后逐一讲解和示范,再让学生自主练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难以在轻松自在地氛围中进行教学与训练,教学效果也难如人意。

1.5评价体系不科学

目前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多采用终结性评价,只注重学生对考核内容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幅度、创新能力的提高、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形成等隐性因素,过分放大了达标考核的结果。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有些学生可以很轻松地拿到高分,但有些学生再怎么努力无法达标,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公正,不仅不能体现教学效果,反而会对教学效果产生负面的影响。

2提升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效果的对策

2.1彻底贯彻指导思想,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首先,高校篮球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终身体育”的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对运动损伤的防治,并充分发挥篮球的趣味性和健身功能,以吸引大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培养和调动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生命在于运动”的终身体育思想。

其次,高校篮球教师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了解篮球技战术的重要性及其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然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指导下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理论指导下正确地掌握动作要领,提高技战术水平,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2.2转变教学观念

高校篮球教师要牢固树立篮球“文化传播”理念,并将其贯彻到篮球教学过程中,重视对篮球理论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篮球的历史、发展趋势、技战术原理、裁判知识以及医疗保健等知识并将其内化为自我价值,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努力拼搏、团体合作和开拓创新的体育精神。

2.3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高校篮球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法、分组教学法、领会法、篮球比赛法、表象训练法、意识训练法等,突出篮球的娱乐性,让学生在学习篮球的过程中获得身心愉悦的体验,切忌面面俱到和一味的练习高难度技术动作。

篮球训练的指导思想篇4

1.基本心理技能的效果

1.1“表象训练”:第一步骤是使你尽可能地放松下来,掌握放松技能有助于运动员克服比赛或训练出现的紧张和急燥感。此外,放松技术也是其它心理训练的基础,只有学会放松技术,才能展开其它的心理训练,学会放松,你就可以运用表象在头脑中进行练习,使你熟悉新技能的操作,有助于你提高各种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1.2“注意集中”:有助于少年篮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把注意力始终指向当前任务上,而不为其它因素的干扰。有助于更有效提高技术,成为一名全能型球员,注意集中的能力是篮球运动员重要心理特征。

1.3积极的“自我谈话”:积极的自我谈话正是引导少年篮球运动员向着积极的思维方向发展,运动员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思想,建立新的思维习惯取代“垃圾”性思维习惯,乐观的谈话方式会对运动员的表现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提高了少年篮球运动员自信,它能始终激励你尽可能成为优秀篮球运动员。

2.基本心理技能的应用

2.1“表象训练”、“注意集中”、积极的“自我谈话”心理训练有助于少年篮球运动员形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和成功的身体技术,能够控制自己的思想、控制自己的应激水平,保持自信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应激事件当作是“有趣的”或“挑战”来看待,对篮球比赛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有挑战性的事件,当前的注意集中任务的思维会使你有良好的表现。

篮球比赛的激烈对抗和竞争性,场上场外的压力和诸多因素的干扰,随时随地都影响运动员情绪和注意的集中。缺乏自信,尤其少年篮球运动员往往由于缺乏心理训练、容易在比赛中出现失常情况,应变能力差影响了水平的发挥。所以进行心理训练正是根据少年篮球运动员此弱点进行针对性训练、为运动员发展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打下坚实基础。受训后运动员认为,经过以上三种心理技能的训练都能较好用一种积极心态去准备训练和比赛,集中自己的注意始终指向当前的任务上,面对压力都能通过想一些乐观的事和冷静的思维来避免,所有的压力都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当压力来临时,更加现实和积极的方法,为它贴上挑战的标签,用“金玉良言”而使自己获得自信,注意集中地根据场上情景表现出应变强,控制比赛表现好,以最佳状态进行比赛。

2.2少年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强调在激烈对抗比赛中,学会如何集中注意、控制愤怒获得并保持自信,应对压力和控制比赛表现等技能,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

在比赛中,若能善于控制自己情绪,保持获得自信、清醒、冷静注意始终指向当前的任务上,不为其它念头或外界不利因素干扰,有较强控制比赛的表现,发挥出最佳水平,对取得最后的胜利至关重要。篮球运动心理训练对于优秀运动员是必不可少的。鉴于釜山亚运会男篮决赛:中国和韩国,中国男篮惜败,最后时刻,我国著名的运动员因为罚篮失误,导致局势扭转。教练员、运动员们遗憾终身。事后,该运动员回忆:体育馆吵杂叫喊声,使我无法集中精力……,头脑一片空白。国内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南方某球队国内高大年轻中锋,在关键场次的比赛中就不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受到不利因素的干扰,往往表现情绪波动很大,产生消极的思维,导致本队关键时刻失败。要知道,高水平的优异心理技能是在正规比赛前用长时间培养起来的,是通过无数次的心理练习,通过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激活自己的斗志的大量实践积累形成的。从而使运动员把一种成功的机制编入大脑和神经系统反复地“实践”直至形成习惯为止。受训后,少年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将篮球心理基本技能,较灵活合理地运用到训练和比赛中,都能较好地发挥自己水平,应对突发事件都较冷静应对,表现出极强团队协作、拼搏的精神,在困境和不利因素下,很好地将注意始终指向当前任务上,技术动作稳定,发挥出色,表现出控制比赛能力强的特点,取得较理想的成绩。

3.建议

篮球训练的指导思想篇5

【关键词】篮球教学;实效性;中学生;提高

前言

篮球教学与训练是《体育健康大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篮球运动也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运动技能之一。开展学校篮球教学,不仅有利于中学生的生长发育,同时还能磨练他们的意志、提高团结协作精神。近年来,部分体育教师由于在教学与训练中只侧重于技战术方面,而忽略基本功训练、也忽略了对中学生终身篮球意识方面的渗透,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提高篮球教学实效性的措施与方法。

1.更新教学理念

早在2002年8月,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强调学校体育工作中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此,“健康第一”亦成为中学篮球教学与训练的工作指南。《纲要》中还规定了“运动参与目标是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然后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由此可见,在中学篮球教学中不仅要着眼于当前在校时期,还要放眼于学生的未来、直至终身。中学阶段是一个人养成良好体育锻炼方式的关键时期,校园又是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最有利场所。学生走向社会,能否继续经常地从事体育锻炼,最根本取决于自身的体育意识。由此可见,终身体育是对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最根本的要求。为此,中学篮球教学训练要更新教学理念,首先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培养中学生“终身体育”为终极目标,使中学生树立稳定的体育锻炼意识、掌握必备的体育锻炼技能、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最终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2.激发中学生篮球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培养中学生篮球意识的切入点。在日常教学与训练工作中,体育教师要选择适应学生能力和基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中学生进行重点教学,并根据中学生的实际要求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例如课将篮球比赛视频提供给学生,让中学生从中习得篮球比赛的更多知识,采用游戏、比赛、合作训练等教学方式,调动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中学生形成良好的篮球兴趣做好基础铺垫。其次,篮球兴趣的形成需要循序渐进,体育教师不要过度追求训练效果,对中学生进行超强度、高能量的训练,以避免挫伤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要认识到技术的目的性、动作标准性和配合的整体性,对中学生进行分阶段的技能和意识训练,如先要求中学生掌握基本性的知识后,对中学生的观察意识和应变意识进行培养,并将其意识运用到技能实践中,这不仅符合了篮球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而且适应了中学生的思维特征,同时,将短期培养和长期训练统一起来,并重视意识培养效果的回馈,以实现篮球教学与训练工作的有效性。

3.精讲多练

日常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有计划地精讲为多练创造条件,此外还应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多为中学生提供自练的机会,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设施,多开展丰富多彩的篮球决赛活动,为多练提供组织保证。有收有放,收放结合是篮球课常用的教学手段,凡是带有共性特征的则需要收,将中学生集中起来通过讲解示范,给以必要的点拨指导。当中学生初步掌握动作要领后,则尽量放手让中学生去尝试、去摸索、去探知,寻找正确的答案。要“放得开、收得住”,要让中学生散点自练或分组练习,只有充分地发动中学生自主学练,才能有助于中学生掌握和改进技术动作,不仅有利于提高篮球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充分发挥中学生的个性,有利于中学生活跃课堂气氛,愉悦身心。

4.面向全体学生

目前大多数篮体育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关注学情,不调查中学生的篮球基础,教学过程变成单向、僵化、硬性的技术传递,明显地表现出现代篮球运动训练化的特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统一化、规格化,不重视学法的指导,只重视授课任务的完成和学生技术的提高,学生对动作原理缺乏了解,体育德育渗透和情感体验更无从谈起。在课堂教学中没有面向全体学生,过分重视身体条件好、基本技术扎实的中学生,忽视了身体条件和基本技术较差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篮球教师应认真深入研究篮球课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重视把现代教育学理论、可行的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入篮球课教学之中,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统一。在授课形式上由“传授型”向“引导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以身体锻炼为主线,而不是运动的内在联系为主线,不仅教运动技术,而且教锻炼方法,即“授之以道”的做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科学性和实效性,变‘封闭型’课堂为‘开放型’课堂,不断提高篮球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5.以赛促练,巩固兴趣

每一项篮球技术的掌握,都是经过无数次反反复复的练习得以巩固,然后内化形成运动技能。然而,反复枯燥的练习,很难让中学生保持长久的学练兴趣。众所周知,争强好胜是中学生的显著年龄特征,笔者就在篮球教学中穿插各种方式的比赛。如在学习传接球时,进行半场不投篮的传接球比赛,每成功抢断一次得一分,规定时间,得分多的队获胜。以此促进中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在学习投篮技术时,中学生就很不理解,甚至有的学生问我,我不用你教的方法投篮,也可以把球投进去为什么还要练习投篮呢?我就通过比赛,让学生认识到面对防守队员时,由于没有平时的基本功,动作变形,投出去的球失去了方向,很难得分;比赛是中学生篮球学习的催化剂,不但可以激发兴趣,更是中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中学生通过篮球比赛,可以把自己的个性发挥的淋漓尽致,既增强了自信心又培养了团队意识,更培养了中学生面对挑战,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可见,通过以赛促练,巩固兴趣,不仅能展示与发展当代中学生的个性,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赵兵.如何上好中学篮球教学课[J].青少年体育,2015.3

篮球训练的指导思想篇6

在球类运动中,意识是运动员必备的重要条件之一,篮球运动意识是运动员对篮球运动方法、规律能动地意识与反映。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的对抗项目,它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身体条件,技术水平,而且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篮球意识。篮球运动的灵魂是篮球意识,有了良好的篮球意识,战术配合才能充分体现,技术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篮球意识主要反映在运动者对球、对人、对场地的时空认识上。由于篮球意识的形成取决于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有必要加强高中生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高中生正是学习知识的时期,易于接受新事物,善于模仿,但目的性不明确,容易受其它不利刺激的干扰,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将来再改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对篮球意识的培养需要有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是要经过数月、数年有计划、有步骤、系统的教学与训练才能形成。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2014年陕西省高中篮球联赛

2.2研究方法:观察法文献资料法

3.篮球意识的概念及作用

3.1篮球意识的概念

所谓“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从事篮球实践活动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过程而产生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的特殊机能和能力。它是篮球运动员在长期篮球实践活动的认识过程中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心理和生理机能的反射性行动的总称。简而言之,是篮球运动员对篮球运动比赛规律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它被认为是篮球运动员最宝贵的“精髓”,是比赛中指导正确行动的“活的灵魂”。

3.2篮球意识的作用

球场上运动员正确的行动是自身正确意识指导下的客观反映,起着以下具体作用:

3.2.1支配性作用。具有正确篮球意识的运动员。通常在训练和比赛中,就能以正确的潜在意识支配自己的合理行动,决断应变时机,自觉主动并创造性地根据已经变化或预测可能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与决策行动。

3.2.2行动选择作用。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某一时刻所意识到的攻守对抗情况不是笼统的,而是依据比赛分层次、分轻重缓急和有选择的。3.2.3行动预见作用。篮球意识不但是对比赛对抗现实情景的主动反应,而且可预见到攻守态势的下一步发展和某种可能。通过对可能的预测,来决定采取的个人战术行动,进而实现对技、战术行动的主动调节。

4.高中生篮球意识现状及篮球意识欠缺的形成原因

4.1现状

高中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易于接受新事物,善于模仿。但目的性不明确,容易受其它不利因素的干扰,而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通过对2014年陕西省高中篮球联赛的参与,观察与分析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攻守转换慢、经常背向对手、视线完全脱离对手、特别是无球队员的防守、只看球不防人;漏人后没有立即全速追防,防守重心过高;协防,补防意识差、不能人、球兼顾;传球时机把握不好等等。

4.2篮球意识欠缺的原因

4.2.1高中生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理解不够深刻,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精神。

4.2.2高中生学生篮球理论知识缺乏且基本功不够扎实,技术动作不全面,战术意图不明确,缺乏系统的训练。

4.2.3篮球运动是一个集体项目。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心理素质不好和拼搏作风不顽强也会影响篮球意识的的形成。

5.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篮球意识

篮球意识是篮球运动员通过感觉、观察、思维、判断、支配自己采取合理性懂得过程。他表示在具体动作转向思维,并由思维再转向具体动作。根据这一观念我们可以把意识形成过程描述成:(接受信息)观察能力――(瞬间判断)思维能力――(战术行动)应变能力。在篮球意识形成的过程中,思维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是篮球意识的中心环节,篮球意识的形成也是思维活动在执行战术行动中的具体表现。而良好的篮球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训练时空,它通过正确应用各项基本技术的意识;战术配合意识;整个篮球运动的思想意识;作风一时之间的融合,才能形成。

6.培养篮球意识的方法与途径

对于集体性球类运动项目来说,技术是制胜基础,战术是手段,整体实力水平以及身体素质是保障。篮球运动也不例外。根据文献资料的分析以及本人在观察分析2014年陕西省高中篮球联赛和经验体会中得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和提高高中生的篮球意识。

6.1整体意识的培养

整体意识就是对参加篮球运动有明确的目的性,有高度的责任感,自尊心,高昂的斗志和集体荣誉感。

6.1.1抓紧文化学习、提高智力

知识可以提高人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接受能力,只是可以使运动员变得更加聪明并附有篮球比赛的智慧和才干,文化水平决定了智力水平,而智力水平的发展是培养篮球意识的基础。高中生正是长知识的良好阶段,是提高智力的阶段。

6.1.2加强篮球专项理论知识地学习

篮球理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有比较完整的理论知识,要想学生形成正确的篮球意识,没有一定的篮球理论知识作基础是十分困难的,学习篮球理论知识是培养篮球意识的主要措施之一。教练员应根据本队实际情况和特点立起切实的训练指导思想,要使队员明确篮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强调掌握基本技术规格要领,善于学习优秀运动员运用技术的经验,明确对基本功防战术套路的特点和相互制约的原则。

6.2基本技术运用的意识培养

在基本技术训练中,渗透篮球意识的培养,正确的技术意识就是要努力掌握各项运动技术。

6.2.1基本功的训练

基本功训练时,对最基本的动作要领要反复练习。如手指手腕对球的控制能力、球感等。训练时要多假设情况,不断地提出问题,设置障碍,使之形成条件反射,一上场就随时观察场上情况,提早分析估计变化情况,提高动作技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7.结语

7.1篮球意识的形成需要长期科学、系统的训练培养,并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来强化。

7.2篮球意识必须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这就要求教练员应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有针对性的安排训练。

7.3通过篮球基本技术运用,战术意识的培养等一系列训练和比赛来大大提高运动员的篮球意识。(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体育部)

参考文献:

[1]篮球大辞典[m].人民体育出版社

[2]张金英,少年业余篮球运动防守无球队员训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7,9

[3]高鄂,篮球意识评定方法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6,3

[4]焦友吉,对篮球意识的理论分析[m].湖北体育科技1992,2

篮球训练的指导思想篇7

1.循循善诱,增强小学生求知欲

求知欲是小学生探求知识的一种内心渴望。作为教师应该抓住这种良好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思考,使他们积极主动投身到练习活动中去。初学时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恋情感。教师要用“童心”“童话”“童行”去对学生导教导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宽松和谐,使之建立乐学的训练氛围。其次,利用有关篮球的录像(或组织观看nBa比赛、观看同龄人的训练比赛录像或者自己训练时的录像)、挂图等,刺激大脑皮层使之兴奋,激发快乐的情绪,创造一种良好的训练环境,使学生沉浸在欢悦的气氛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第三,充分利用空闲时间给小学生讲美国魔幻般篮球比赛,讲优秀篮球队员成长的故事,介绍当前世界篮球发展趋势和展望等激发小学生对篮球的求知欲。第四,教师在训练中应多示范、多演练、少讲解,根据小学生感知、形象思维占优势,模仿能力强等特点,以学代纠,使小学生掌握清晰的优美准确动作。

2.新颖的刺激增强小学生求新欲,保持训练的兴奋性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新颖的知识技能和训练手段,训练中,可采取灵活多样的练习方法和量小而多样的内容,使学生在练习中产生极大的兴趣。如运球,可采取原地、行进、对墙、一人运两球等多种运球手段,但对每种运球可提出不同要求,逐渐提高要求。同时,可对每种运球方法,采取比赛形式进行练习。

3.以游代训增强小学生竞争意识

单一的、重复性的篮球动作训练,往往是小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兴趣下降,影响小学生训练的持久性。训练中应根据小学生好奇心,思维灵捷,感兴趣的动作马上能用等心理特点,把单一的篮球动作编成游戏,使学生在乐学中掌握、巩固动作。

4.培养拼搏精神,保持小学生对篮球训练的持久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对新生事物的兴趣性强,但具有可塑性,不稳定性的特点。训练中,若不注重学生的学习目的、正确动机、顽强意志、努力进取等品质的培养,往往容易半途而废,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应注重拼搏精神的培养,以保持兴趣长期稳定。

二、善学是小学生热爱篮球的重要因素

虽然学生在初学时对篮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尝到了甜头,从内心体验到了篮球这项运动的乐趣。但是仅仅有乐趣是不够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找知识规律,方法规律,技能形成规律,使之能运用自如,变成自觉行为,树立从事篮球生活动的终身意识。教师不仅要在“看、听、思、练、创”中指导学生学习动作形成技术,更多注重交“钥匙”,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发展创造能力、使之越来越善于动脑子,越来越善学。如:我常常把意识训练编程口诀(防守:有球逼,无球紧,死球捂,以人为主,人球兼顾;进攻:攻要狠,过人断,快为核,少传多运找机会),并在训练中给他们适度的‘自’和‘自由度’。让他们动脑筋,边想边练,去尝试、体验、互助切磋,形成共识。

三、爱学是小学生热爱篮球的关键

当学生得到教师对篮球兴趣的培养和耐心的指导后,学生对篮球就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能较好的进行篮球实践。但更深层次对篮球的认识、理解、实践则仍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培养,使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爱好,这便是激趣与善学的升华——爱学过程。“爱学”就是要使学生对篮球产生情感。而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众多因素中最突出因素。当教师把这种情感到到训练场上时,学生从练习中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诚挚的爱后,他们就会从内心得到鼓励,感到欣慰,并愉快的接受教师的教诲,逐步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爱好。因此,在训练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篮球教材及教法特点,全面了解每个学生,以“爱生乐教”为己任,从实际出发因材、因人、因机施教,运用“简历表象——练习——点拨——再练习——竞争——提高”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快乐当中得到提高。其次,教师应从爱护学生出发,客观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是情感或指导上均一视同仁,而在分配任务和要求上则区别对待。教师对“优生”的辅导十分关怀,对“差生”更是满腔热情,让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人人都有成功的体验。

四、创新是小学生热爱篮球的发展

创新就是旧的成份,新的组合,得出新的结果。常言道,熟能生巧。起“巧”就带有创新的成份。当小学生对篮球达到热爱的境界时,他们这是不仅想将自己所学的篮球知识进行实践,在人们面前展示,更希望美国魔术般篮球赛风采的尝试,更渴望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篮球队员。

因此,在教学训练中,首先,教师应加强学习,树立创新意识,具有创造能力。其次,要引导学生在训练中大胆创新,敢于创造,第三,鼓励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切忌把学生自己创造的动作说成是异想天开,不符合教师要求予以扼杀,损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

五、在培养小学生热爱篮球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小学阶段的篮球训练不能成人化,要使小学生保持对篮球兴趣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紧抓小学生身心特点为依据进行训练,保证学生在“乐学”中得到篮球知识的全面发展。

2.小学阶段的篮球训练不能遵循“三从一大”原则,应遵循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原则等,把握适量的“度”,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

3.小学阶段的篮球训练应注重动作规范化,形成良好的训练习惯,不应力求高难度动作,不能以注重比赛成绩而使动作带着随意性,应增强规范动作、良好训练习惯的培养,保证小学生训练朝着规范、健康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希尧.中学体育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篮球训练的指导思想篇8

关键词篮球训练自觉性实战性篮球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与水平的提升,运动逐步趋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与日常生活当中,成为了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之余必不可缺的一种娱乐项目。对于青少年来讲,篮球运动是广大青少年普遍喜欢的一项运动。在新课改大形势的驱动下,体育教学逐渐被各个阶段的学校重视了起来,篮球运动进一步深入普及到各个教育阶段,并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和教师的重视,一些学校还建立起了校篮球队。篮球教学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为了更好地抵达新课改的教育目标,促进青少年身体更好地发展,教师应有针对性、目的性对进行教学和训练,从而为祖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一、以技术训练为基础

对于篮球战术来说,篮球技术是基础,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教练员业务水平不高和专业素质缺乏,导致学生训练过程中不重视基本技术,对于学生技术动作要求不严格,教学表现出松散的态度,导致学生掌握的技术存在偏颇和缺憾。按照青少年篮球训练目标来看,训练的最关键内容就是培养学生规范、标准的技术动作,一方面促进他们体格的完善和发育;另一方面,帮助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拼搏基础。

(一)保证侮个基本技术动作的正确性

青少年训练阶段的技术动作是分化阶段向动力定型的转变过程。因此,教练员在对青少年进行训练时,要对其的每一个技术动作都要耐心地指导,不断进行强化,直到达到标准水平,从而避免技术动作的错误定型,提升学生的篮球技术。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细心、认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技术动作,善于发现学生联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到及时纠正,及时补充,以一步步强化学生的技术动作。这样,就能很好地避免学生错误的动作定型再进行纠正的情况发生,大大地节约了时间和精力,为其他重要技术的学习积累了条件。

(二)加强组合技术的学习

篮球比赛中的技术动作具有综合性的复杂性特点,是多个动作结合起来进行运用的。因此,教练员要树立组合技术动作的训练意识,加强对学生组合技术的训练,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逐渐掌握技术动作的变化,学会灵活运用技术动作技巧,从而促进学生在攻守对抗情况下灵活地运用动作技术。

(四)提高实际运用技术的能力

任何一种技术训练的目的都是为了在比赛中更好的发挥及灵活运用。因此,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要在学生掌握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基本技术在对抗中的运用能力。同时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教学的灵活性思维,自觉地为学生学习制造困难和阻力,通过对学生的思维调剂,激发学生解决困难的动力,从而提升学生运用动作技术的准确性、及时性,使学生灵活自如地科学、合理的运用技术。

(五)重视防守技术训练

在篮球动作技术中,防守技术是比较普遍运用的技术,也是最枯燥乏味的技术,而且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因此,为了避免青少年在防守训练中产生厌烦、厌倦情绪,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耐心、热情地解决学生练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尽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将防守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解给学生,提升学生学习防守技术的意识。同时,在训练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从而提升学生的防守技能。

二、战术意识的培养和战术的运用是关键

在篮球训练中,战术意识的培养和战术的运用是关键。因此,养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篮球意识重要性不言而喻。意识是行动的激发者、领导者,意识是一个人行动的灵魂。同样,篮球意识是篮球运动的灵魂。篮球意识即是在篮球比赛中,通过细致、认真观察篮球比赛活动中球场上的队员、球的状态、在空间和时间上人与球的关系,通过观察快速进行分析,通过大脑的意识指导行为,发出正确的行动号召,从而运用合理的技术动作去迎接挑战,充分发挥比赛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阿基米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起源于对于自然万物的惊异”,由此可见,兴趣是指导一个人前行的方向和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教练员应注重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兴趣的培养,积极地讲解篮球运动的优势作用,组织学生观看篮球比赛项目电影,使学生身临其境去感知,从而体会到篮球运动的乐趣,拥有篮球意识,从而激发篮球兴趣。

与此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力求训练方法的多样化特点,进一步提升学生训练兴趣。另外,教师应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给予学生恰当的鼓励和评价,使他们时刻保持激情与活力,全身心参与其中,感受到篮球运动给自己身心带来的快乐与美感,从而培养学生浓厚的篮球兴趣。

现代篮球运动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在我们全面科学地训练之前,要充分掌握运动员健康的训练思想,端正训练态度.这将对我们的训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篮球训练的指导思想篇9

关键词篮球运动训练哲学基本规律

1前言

21世纪,世界篮球运动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社会文化和人文景观,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提高,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断发生着变化同时,以辨证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认识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运动训练实践是一个充满多层次、多方而、多变化的对立统一矛盾范畴,以及不断分析、认识与解决矛盾的活动过程,篮球运动训练亦然如此。篮球运动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篮球运动竞技能力和球队的运动成绩,篮球专项训练不仅要遵循一般训练学规律,而且要遵循马列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律。篮球运动训练过程中的许多特征,都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必须深刻地去认识它,并付之实践指导,才能有效地去挖掘运动员的竞技潜能,提高运动员和全队的竞技水平。

2结果与分析

2.1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指导篮球运动训练

在《矛盾论》中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列宁说:“对立统一,是有条件的.一时的,暂存的,相对的”。就篮球训练实践而言,充满着许多的矛盾范畴。依据田麦久先生的项群训练理论,篮球训练可分为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训练,其中,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依据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贯穿于篮球运动训练活动的始终,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并对运动负荷安排提出不同的要求,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要善于分析问题,根据运动员所属不同的训练阶段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

2.1.1矛盾的同一性

在篮球训练过程中,对立的矛盾比比皆是,面对进攻与防守、速度与高度、真与假、快与慢、队员的特点与球队的整体要求等等问题。根据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理论,我们应当正确处理协同矛盾的存在,通过全面的训练促使其和谐发展。篮球运动攻、守对抗的特点,也促使训练中所组织练习方法和手段的变化来对运动员施加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与提高,导致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变化和应变能力的提高。如在对待进攻与防守问题这个矛盾上,首先必须在技、战术中协同存在,攻中有防,防中有攻,在训练中·15·①),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篮球教学与训练。重视攻守转换。其次,在战术训练中,应深入分析考虑进攻中防守的因素和防守中进攻的因素,强调攻击性防守和攻转守的训练。

2.1.2矛盾的斗争性

首先,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教练员应善于分析各种矛盾,弄清楚其实质,抓住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技术训练是篮球训练的重中之重,教练员要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有区别的安排相应的内容,如在篮球基础训练阶段的负荷内容,首先是速度、协调等素质和基本技术的训练。

在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的负荷内容,首先是发展提高比赛实战能力所需的速度、弹跳、对抗力量等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技、战术水平。另外,矛盾双方力量的不平衡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教练员可以利用这一哲学规律,适当的制造某些“不平衡”来促使球队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战术训练过程中,可以利用减难和加难训练法来提高球队的攻防水平。

2.2质量互变规律对篮球训练的理论指导

2.2.1质量互变规律

马列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从量变到质变。量变到质变的形式有两种,其一是数量上的增减引起质变;其二是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质变。篮球运动训练也离不开这一哲学规律的指导。要想在激烈对抗的环境下熟练运用各种技、战术,训练时就要对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进行反复的练习,这是由数量的积累完成的质量变化。提高技、战术还可以通过某些技术结构的改进和某些战术环节的调整来完成,这是由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质变。因此,在充分认识到训练中通过反复练习进行“量”的积累重要性的同时也应当注重技术结构的改进对提高竞技能力的重要作用,现代篮球训练中,教练员既要重视训练负荷对提高竞技能力的影响,又要重视对技、战术细节的训练,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2.2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在篮球运动训练中,要实现技、战术的飞跃也有一个训练量积累到什么成都的问题。正确地把握好“度”有利于训练效果的提高,过早的转换训练内容不能使技、战术达到质的飞跃,过晚的转化有将浪费时间和精力。同时,合理确定训练过程中的运动负荷问题,解决负荷的定向、定量、节奏、负荷量与强度的有机配合、最大负荷以及负荷的恢复等,都需要教练员把握好“度”。

2.3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篮球训练的指导

2.3.1辨证的否定观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了肯定和否定两方面辨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历2次否定、3个阶段的有规律过程,即“肯定———否定———肯定”的过程。基于这种认识,在篮球训练过程中,发展运动员某一技术动作、设计某种战术时不能忘记成功里面包含着否定的因素。当技、战术遇到失败时也不能全盘否定,应当保留某些合理的方面并寻求新的发展。

2.3.2事物的发展是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周期性发展事物的发展只有通过2次否定才能克服前两个阶段对立双方的消极因素,保留积极因素而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在篮球训练过程中,运动员技术动作的提高过程是逐渐的在原有动作的基础上学习新的动作,精益求精,力求使其成为运动员在竞赛克“敌”制胜的主要手段,以此同时,根据运动员技术特点制定的战术也随着它们的变化而不断的在肯定和否定中提高,从而实现球队整体竞技能力的提高。

2.4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指导篮球运动训练

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联系的普遍性既是指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事物与其它事物处在相互联系之中,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的一个环节并通过“中介”来实现,篮球运动训练也体现着普遍联系的观点。篮球训练的主要内容取决于篮球竞技能力的结构,它包括有身体、技术、战术,心理、智力、整体、思想作风等方面的训练。它们相对独立又各有特点,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2.4.1注重训练中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

在篮球运动训练中,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常会以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为依据来进行各项能力的训练。篮球训练过程中,每一个方面的训练都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应该注意运动员综合能力的提高,尽可能使多方面能力同步交叉进行。如:为了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突破速度或投篮的出手速度,教练员会组织专门的速度训练。又如在投篮训练中插入心理训练内容,设计符合比赛情形的投篮训练,制造正式比赛时的压力氛围。在篮球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挖掘各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突出系统观念,有条理的把各个部分融合在一起并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尽可能使训练接近实战的要求。

2.4.2篮球训练与运动员管理等外界因素的联系

运动训练必须在专门的管理体制组织管理下才能得以实施并取得理想的效果。运动员是运动训练的主体,运动员的管理是运动训练管理系统中的一个核心环节。运动员管理工作体系既包括创造优异竞赛成绩的成长过程管理,又包括对其思想、政治、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和管理。教练员应联系其他学科辅助篮球运动训练,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对运动员、运动队实行有效的管理。

3结论

3.1依据对立统一规律,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要善于分析矛盾,根据运动员所属不同的训练阶段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

3.2运用质量互变指导运动训练,结合三从一大训练原则,苦练和巧练并科学的进行技、战术练习。

篮球训练的指导思想篇10

一、目前高校篮球运动存在的缺点

(一)教学古板,没有激励起学生的积极性

因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深蒂固和如今竞技篮球训练方法的影响,许多高校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任务,教师只是教导技术规范与团队战术,因此大多数学生都是抱着应付技术检测所学习,结果导致教导出的学生虽然知道技战术方法,却无法真正的适应社会与高校全方面、多层次的要求。目前固化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重竞技,轻运动;重学习,轻创新;重技术训练,轻兴趣培养。这种固化模式的教学,突出要求了篮球运动技术,战术规范性与运动规则,却忽视了篮球运动其本身所代表的娱乐性,健身性,也缺失了对学生的丰体性和基本教育,更别论对因此来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提高了。

(二)教学主题和教学方式的错位

在当今高校的教学内容里,教师只注重学生学习技术手法,但忽视了激发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无法达到其所期望的教学效果。另外由于一些教师将主要教学内容进行简单化教学,主要为:集合,点名,热身,之后便放任不管,任由学生练习或是半场比赛,结果使得学生产生很大的随意性,不了解篮球的精神,无法真正的学到篮球知识。同时,一些教师教学手法落后,手段单一无法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达到现代篮球教学的标准。

(三)实践与理论不统一

理论与实践是相互统一的,理论由实践检验,实践由理论支持进行。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多数学生认为体育课只是一种室外课,缺乏对理论的学习。虽然他们也知道技巧、战术等特点却缺乏系统性的了解,导致不知道为何而练、为何而学。结果导致在被动训练下,训练较为空洞,从而造成无法保证教学效果的难题。

(四)教师教学无法体现“健康第一”的原则

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健康,所以体育教学在学生的健康问题上有着更多的责任。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其首要靠虐的前提便是健康。但就据如今教学现状来看,健康为首的核心思想却无法真正的体现在篮球教学中。在多数老师的意识中,他们主要认为,通过对学生加强对技巧、能力的训练,便可以使学生以不断的训练来达到锻炼,加强体质的目的,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但也有部分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中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统一结合,所以导致不能给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第一”的根本观念。

二、完善高校篮球教学的意见

(一)使用竞赛制度,调动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篮球运动的本身特点可使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长期而稳定的浓厚兴趣,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在笔者观点中,比赛教学是其中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比赛教学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在比赛中了解打球,锻炼身心;接着是学习方法,从而终身受用;最后是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体现篮球的娱乐性。比赛是促进篮球运动发展的手段之一,篮球运动其本身具有强烈的竞赛性和对抗性,通过篮球运动的竞赛,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勇敢顽强、坚毅、果断、机智灵活等意志、性格;还可以唤起学生之间团结友好、协作帮助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励人积极乐观、刻骨勤奋。所以,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些正面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实行比赛教学,并采取多样的比赛方法。

(二)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理念

由于高等学校的需求,要对高等学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这不仅重点于对大学生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还要注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在主要培养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活动意识的同时,还应重点提高大学生进行科学锻炼与合理锻炼的水平与方法,从而加强高校大学生未来融入社会和适应未来生活的各项能力。所以,进行高等学校篮球教学改革的前提,重点应根据篮球运动的主要特征,在保证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前提条件下,突出篮球运动本身所具有的游戏与娱乐能力,削弱竞技方面,改革传统纯理念上技术与技能的学习。从思想方面将篮球运动的休闲、娱乐、等时尚观念培养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使得大学生养成自觉身体锻炼与长久体育锻炼的健康习惯。

(三)教学上加强理论指导与实践练习的结合

作为高校教学,无论何种科目都必须加强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学习,篮球教学也不例外。第一,作为教师,在生活的实践教学中,必须把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教师教学的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使学生从根本观念上了解其所学的技巧与战术的特点、如何把握这些技巧、战术的前提,与他们的主要要领是什么?运用时注意事项有什么等各种问题。通过教师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从而做到学习的针对性。第二,实际教学离不开理论指导,在教学进行中也要着重于对学生的篮球战略理念的激励,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锻炼意识。这点要求教师在不仅要在平时教学中向学生教导战术、技能,还要不时地向学生教导战略训练思想,使学生从篮球运动的本质方面把握其规律性,从而使得未来的长远发展有着指导性、积极性和创新性的判断和掌握。学生在充分了解这种篮球理念后,便会产生明确的训练目标,从而积极地提升篮球运动意识。

(四)加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职业素养

篮球运动的繁荣除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外,教师的指导也是至关重要的。学校需要引导教师仔细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反省其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由传统的应付考核的观点向达到“健康第一”的理念转变。从如今体育教学的本质出发,思考篮球教学的根本目标,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所以当今的篮球教学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核心观点,始终体现在篮球教学的进程中,同时结合体育理论进行多面施教,给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稳固观点。通过对篮球教学的指导训练,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水平,使得学生养成长久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黄恩洪.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科技资讯.2012(16)

[2]王高宣.高校篮球教学改革与发展思路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