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7:05

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篇1

论文摘要:武术不仅仅是中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还是一种文化形态。武术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武术丈化。当中国崛起首先需求文化软势力崛起时,文化与教育的重要性即凸现出来。武术文化与武术教育如何在崛起的中国中发挥作用越来越受到武术界的关注,文章认为:武术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只有通过教育的形式才能使之更好地为人们所接受,武术教育是武术文化重要的传播途径。通过武术教育不仅可以使受教育者健体强身,武术教育还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

1武术的文化性与教育

现在许多学者都认为武术是一种文化,认为武术的成熟与发展,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的融合,才成就了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郭玉成在《武术的属性:文化性、艺术性、体育性》中指出:“武术是中国文化的全息缩影,中国哲学、医学、伦理、兵学、文学、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剧均在武术文化中有所体现。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武术被称为中国传瑰更祀牵瓣颗明珠一点也不为过,也正是由于武术的文化价值、文化属性,武术才成为一种文化。”武术与哲学的结合,促进了武术理论的哲理化;武术与医学的结合,促进了武术健身理论的发展;武术与伦理的结合,则体现在“武德”社会化;武术与兵学的结合.使武术成为了一种技击艺术,促进了武术战术思想的发展;武术与文学的结合,才有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的诞生。武术与舞蹈、戏剧的结合,才有了京剧中武打动作,以及现代大型的武术表演活动。正因为“武术的文化属性,武术已经融人了中闰人的生活,成为了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诚如阮纪正先生所说,武术是中国人的存在方式。正因为武术文化性的存在,才使得武术得以发展、流传。

由于“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产生、发展,自然地融汇了中国传统哲学、伦理、美学、医学、兵法等传统文化的思想与内容,形成了武术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合二为一的武学体系—武术文化”。所以.武术具有了文化属性,它作为一个文化载体,也就使之具有了教育价值。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多彩,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教育资源。武术的教育功能,古往今来皆有之,只是由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武术主要价值取向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代表,从二十世纪初就成为了教育国人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手段。可是,在以西方体育为主导的二十世纪中,武术教育没有得到很好地完善与发展,武术文化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较好地发挥。今天,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武术和武术教育功能,必须构建好中国武术教育的新体系,充分发掘武术的教育功能与途径,使武术教育在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弘扬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武术教育功能

2.1武术教育之武术技术与文化的传播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育是通过师者来完成的。武术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它能够将前人遗留下来的武术技术、武术文化较好地传承下去。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师父、教练、指导员,都起到了传承武术技术和武术文化的作用。无论是中小学武术教育、高校武术教育、体校或武校,还是各门派、拳种中的拳术授业,都能有效地将前人遗留下来的武术技术和武术文化方面的东西传授给下一代。武术技术与文化的传承,也只有通过武术教育才能得到较好的传播。如果武术教育不能较好地发挥它的功能.或者说不能较好地发展武术教育,武术的技术与文化就不能有效地传承下去。不仅要管理好各政府教育机构,还要鼓励和发展好私立教育,实际上各门派、拳种中的拳术授业都可称之为私立教育。只是以前没有重视对各门派、拳种中教育的有效引导,也没有较好地发展其教育功能,致使有些拳种、拳术理论、文化的流失。

2,2武术教育之修德塑人

“‘武以德立’、‘武以德先’,向来是武林中的优良传统”。武术之“德”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社会和个人道德理想之实现的影响。所以,千百年来“武德”教育着无数的习武者如何去遵循社会规范.并做一个深受社会尊重的人。只有习武之人做到“正心思、习品行;讲文明、有礼貌;表里如一、举止庄重;动则功夫到家,静则修养有素,行则彬彬有礼”,才会受到社会的尊重。而“真正的武者往往是道德高尚,是极度具有社会责任感,被高度社会化的人”。因此,每遇师傅收徒时,必先考察其品行、道德。“未曾习武先习德”也就成了社会风尚,习武者在习武之前必须使自己的品德行为达到、符合社会的一般道德规范、要求后,才开始习练武艺,并在习练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提高和完善自我。王岗先生认为:“中国武术注重身教言传与练悟的结合,属于一种实践性的教化。它通过技艺的感性形象对习武者的情感和意志实施影响。”所以说,武术教育是一种修德塑人过程,是一个培育人们健康体魄和高尚灵魂的过程,它是中国武术的丰碑。

2.3武术教育之弘扬民族精神

2001年,在教育部颁发的《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武术再一次被列人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2004年,为了深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武术教育就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近年来,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针对武术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呼吁武术教育必须大力改革。“武术教育改革,不仅关系到武术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弘扬,也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

武术是中华民族一项优秀的体育运动。由于武术的悠久历史.其发展过程中。汲取了许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武术“附载着以爱国主义为主体的尊师重教、仁爱宽厚、习礼守法、自强不息、尚武崇文的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与灵魂。”武术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武术技术)的传承,而更应该是人的精神层面的文化传播,因为只有“体现在人的精神层面的文化才是最重要的。”民族精神自古以来就是武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岳飞之精忠报国,霍元甲之精武门的强国强种、民族自救等,都充分体现了武术是作为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教育国人爱因爱民族的重要手段。武术教育就应该培育道德高尚、并极具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的人

2.4武术教育之健体强身

“武术的健身价值,古已有之。只不过在冷兵器时代的古代教育体系中处于从属其军事格斗价值的地位。”在冷兵器退出历史舞台后,中国武术教育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发生了巨大的转型,其“转型标志之一:在价值取向上确立了以健身为主要目的”。一个多世纪以来.武术更多的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来发展,育体镶丽目的是为去增进人民健康服务,亦即“在古代武术教斌术固有的健身价值,取代了军事格斗价值作为武术主要价值地位”。从近现代武术的转型上看,武术更多的是发挥体育功能,特别是健体强身之功能。

在近代社会中,出现过“土洋体育”之争,在这场空前的运动中,国人尽巨大之力来发掘武术体育功能,‘.精武会”弘扬的是强国强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新中国体育运动的根本宗旨,武术作为社会和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得到飞速发展,其健身功能在社会上和学校里得到充分体现.通过武术健身的人非常之多。邓小平说的“太极拳好”,是对武术健身功能的最好评价,也是对武术教育的最好宣传,它使更多的人加人到武术健身中来。

3实现武术教育传播武术文化的有效途径

3.1学校武术教育是实现武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3.1.1武术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

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通过教育活动使之有良好的行为规范。武术教育同样必须从娃娃抓起,使习武之人从小就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武术文化熏陶,并通过武术教育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弘扬。

可是.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都是以西方的体育教育模式进行,偏重于技术和.’体育”形态的中国武术价值,缺乏武术文化和文化精神的教育。而且,大部分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据调查得知“目前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只有22.4%的学校非常重视或重视.大部分学校重视程度一般或不重视.导致70.3%的中小学没有开设过武术课。”这么低的开课率已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发展。

中小学武术教育已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对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方面,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王岗教授认为:中小学武术教育应走2+1模式,即三节休育课中,两节为普通体育课,一节为武术课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将有利于民族文化在中小学的传播。邱王相教授在其(中国武术文化散论》中就武术教育改革提出了几点基本思路:(1)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2)权威性、指导性教材与地方性教材、校本教材相结合。(3)汲取传统武术营养。(4)遵循“一看就喜欢,一学就上手”的原则。(5)借鉴跄拳道、空手道的成功经验。

虽然学者们在理论上对学校武术教育改革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方面还是没有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和谁来教,’的问题。当代的学校武术,已经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以青少年为对象、以中小学武术教育为课题进行深人研究,探索武术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镇。不仅把武术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还把武术作为了解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一种可操作性强的身体感悟的手段。中小学武术教育是武术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武术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中小学武术教育开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武术教育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其意义是重大的,作用是深远的。

3.1.2体育院校的武术教育肩负着继承武术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

武术教育发展的后续力量就是大力培育武术教育人才,各高等体育院校是培养武术教育人才的重要场所。而武术教育的权威人士,几乎都在各高校中从事武术教育t作。他们在培育一代一代的武术人才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前体育院校武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两个方面,一是体育教育专业中的武术;一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中的武术。体育教育专业属师范类,其毕业可以获得教师资格,学生毕业后可以进人中小学从事武术的教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虽然属非师范类专业.但是除了部分学生也能进人学校从事武术教育活动外,还有许多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从事武术教育和武术文化的传播活动。因此,体育院校的武术教育要培育具有高质量的武术人才,他们不仅能传授武术,还能很好地传播武术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

3.2利用媒体的教育功能有效地传播武术文化

媒体是当今人类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手段和工具,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其功能是多方面的,教育功能是其中一个方面。如影视媒体“在教育层面上,主要有寓教于德的教化功能;寓教于美的审美功能;寓教于新的信息功能;寓教于变的调整功能;寓教于乐的娱乐功能”。不仅是影视媒体,图书、报刊、广播电视信息等都具有上述教育功能。武术文化的传播就是要充分利用媒体的教育功能,来传播武术在有关自强不息、尊师重道、爱国爱民、见义勇为、文明礼貌等精神。通过电影《黄飞鸿》人们懂了“男儿需刚自强”道理;《霍元甲》让人们知道在民族危难关头的爱国主义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武术影视明星成龙、李连杰、李小龙等都是青少年心中的偶像。不仅仅是他们武功高强,他们还有着高尚的人品和坚韧不屈的精神。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媒体的作用是巨大的。由于媒体强大的教育功能,在武术的教育化发展的过程中其作用不可或缺。武术利用媒体的教育功能在传播武术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3.3创立武术品牌,能更好地传播武术文化

中国武术之博大精深,其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教育资源。拳种、门派众多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渊源有序的拳种就有129种之多。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近年来武术的发展出现瓶颈,竞技武术未能进人奥运会大家庭.传统武术也一直被边缘化,许多民间武术拳种面临着消亡的危险,以及武术传播中文化的弱化等等,武术发展局面不容乐观。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文化市场、休闲体育的强劲需求,发展文化、建立品牌成为当前社会竞争的重要手段与措施。要抢占市场,就必须建立品牌,并发展其文化。西方体育在中国的发展是如此,就连“贻拳道”、“空手道”等亚洲武技也是如此。

要创立武术品牌,提升武术文化,就必须大力发展武术拳种。因为“拳种是中国武术价值的核心资源。是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一拳种是代表民族感情气质、心理素质,民族精神和民族本源文化的活化石”。从中国武术发展的特点来看民间性极强,所谓传统武术的发展,即各拳种、门派的发展都是依赖民间自发性的,政府的干预性不强。虽然,政府在发掘、保护拳种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拳种、门派自身的发展仍然要依靠其自身和社会的力量,政府在这方面还没有制度性的发展措施。创立武术品牌,提升武术文化,将是各拳种、门派在其今后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武术发展必经之路。而“忽视拳种教育的中闰武术教育只能导致中国武术断代失传,只有重视传统拳种在中国武术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中闰武术教育才会更加丰盈饱满”。

武术文化及品牌的建立,将更加有利于武术文化及传播,有利于武术教育的开展,它是武术教育化发展的基础,是武术教育化发展的内容来源,只有创立武术品牌,提升武术文化,武术的教育化发展才能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学生;传播途径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的提出不仅坚定而明确的回答了“中国信仰什么”和“中国人相信什么”的疑问,也第一次凝练了中国特色的价值取向,成为中国版的“自由平等博爱”。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其师生应当成为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当今思想文化不断交流、交融和交锋,价值观反复较量的新态势下,面对持续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和多变的新特点,让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途径革新具有现实紧迫性。

一、高校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意义

长期以来,高校价值观传播以“两课”为主线,各种教学和学生活动为辅助,基本实现对青年学生的高度覆盖。而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前高校还具有以下特殊意义。

(一)对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提炼从复杂到简单从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再到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党总结和梳理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脉络逐渐清晰。从复杂理论到简单词汇,不仅是内容的简化,更体现了中央价值观传播的新思路,从强调意识形态到注重普世价值;从总结理论体系到提炼基础共识这对当前高校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首次提出我们自己的“自由平等博爱”。面对世界范围内价值观较量形式和内容的新变化,我国高校在长期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过程中确实面临“货比货”的困境,西方的意识形态在语言凝练这一点上的确具有很大优势。中国版“自由平等博爱”的提出不仅是首次在官方层面统一了价值认识,也为高校价值观传播存在的“货比货”疑问给出了最有力的回答。

二、高校传统的价值观传播途径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绝大部分高校在价值观传播途径上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作为最主要途径,此外包括专题讲座,课外辅导在内的教学活动和升旗仪式,军训,素质拓展训练,校园系列文化活动等学生活动也是传播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和新背景下,其存在的问题也越发凸显。

(一)强调政治首位性与当前高校学生“去政治化”的矛盾

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容的特殊性,使得保证政治方向正确、政治立场坚定的政治首位性成为传播时的第一要求:宏观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微观上几乎不允许越雷池半步。但高校学生由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相当一部分内容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过于陌生,总体而言他们对意识形态远不如前人敏感,甚至漠不关心。具体表现为对政治环境和局势的关注度持续下降;对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更加热心,看法更直接;对政治影响和政治形势的敏锐性和分辨力不高,容易受单方面信息和从众心理的影响等。这些都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传播途径的特点相矛盾。

(二)传统传播途径与当前高校学生的现实语境渐行渐远。当前高校学生受信息时代的深刻影响,整体思维相当活跃,信息获取渠道极大丰富,各种新事物和新思想接收程度高、更新快。因此高校学生的现实语境与前人相比变化巨大,而价值观传播途径显然未能跟上这一变化的步伐。以高校最常见的升旗仪式为例,原本是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豪感培养的重要途径,却由于在时间安排,具体流程和教育形式上墨守成规而导致很多学生的抵触和反感,试想当未来某天这些国家栋梁们听到国歌响起,看到国旗升起却无动于衷甚至心生怨恨,那将何其残酷?

三、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途径革新的建议

(一)重构价值观传播途径的语境。当前高校的传播途径存在门槛略高和自说自话等问题,具体表现在理论体系教条化,惟上惟书不惟实。当前我们非但不应该淡化价值观传播,反而要更加重视其作用,但这种重视不是继续端着架子高高在上,而是要俯下身子真正走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本身就体现了“接地气”,都是大白话和大实话,高校在传播途径上自然也要“接地气”,跳出“我跟你们说”的语境,真正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平台“让学生们说”,这样才有利于改变高校学生对价值观越发淡漠的困境。

(二)主动适用“碎片化”的传播方式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碎片化”趋势已不可避免,人们在思维和处事上追求快速直接。当然一趋势的利弊还有待观察,但高校也应当主动适应新情况和新变化,借助“碎片化”时代的新媒介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途径。例如借助微课和默课拓展传统两课的教学模式;借鉴部分高校开展的“打破教室”理念创新教育环境;在教学活动中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等等都是有益尝试。

(三)淡化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的思维,从身边和小事做起

高校应当在保证政治正确的前提下适当淡化意识形态争议和阶级斗争思维,减少学生过于陌生的内容比重。同时改变口号过多的务虚作风,多从身边出发,从小事引导,告诉学生“能做到什么”比“要做到什么”更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精髓传播和发扬到位。

参考文献:

[1]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田海舰,邹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m],人民出版社,2010

[3]龙静云,薛惠.基于微博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篇3

论文摘要:一直以来,新闻与传播是两个边界不太清晰的概念。通过对比新闻与传播的实现途径、受众人群、传播机会、自身价值,并提取其差异化元素,廓清对这两个概念的模糊认识。对于如何保证新闻的客观公正,确定有效受众人群,实现传播效能的最大化,进行了初步论述。基于对新闻与传播社会与商业属性的比较判断,提出了选择新闻与传播载体的一些观点。

新闻与传播的概念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各自的传播途径与受众却有明显的区别。笔者就新闻与传播的途径,受众,传播机会以及分别的价值做了简要的分析与论述。

一、新闻与传播的途径对比

在一定意义上,新闻与传播在途径上是具有特殊的同一性的,由于新闻在传统的认识上是单指消息,通讯或者报告文学。其传播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局限,假设说新闻要通过一些具有普遍特点的活动,或者是具有特指性的宣传方式来进行传播的话,那么新闻也就不具有他的传播价值了。新闻的传播途径本身就是一种专指性的载体,例如: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它的范围也仅仅是局限在新闻的传播方式上,如果用海报的形式进行传播的话,那么新闻的传播途径本身就已经发生了偏离,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不把这种传播途径作为新闻的传播途径。那么传播的途径相对来说比较广泛,人们平时经常说的口头传播就是普通传播的一种形式。在这里我们还可以把这种普通传播理解成一定意义上的非物质的传播形式,例如,某商场的促销活动,严格意义上说这种活动本身也是通过一定的载体来宣传商品或者服务的功能,但是却不能归类为具有时效性的传播,这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传播在途径上就决定了与新闻传播的不同,而所派生的效果也是多种多样的。新闻传播的途径在特定时候是官方性质的,也就是我们平常听到的“新闻机构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而普通的传播是不具有这种潜在特征的,在传播途径上,新闻倾向与官方的,正式的传播,在辞令界定与形式上更加权威或者是具有它特殊的政策价值,直接成为大众生活的参照;也有的是宣传某种政策或者反映阶级政权的一种政治动态,那么这种途径就非常严肃;相反,普通的传播,我们也可理解成为是大众传播,它的传播途径比较随意,而且具有很浓厚的个性化色彩,也可能是商业化色彩,途径相对丰富,方式也比新闻更生动。

二、新闻与传播的受众比较

由于新闻传播具有本身的特殊性,那么它的受众群体就与大众传播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首先,新闻传播的受众是一些潜在的关系人群,传播内容与这个人群的需求有着某种利益关系;大众传播的受众则完全不受这种利益关系所驱使,它的传播内容与大众的需求关系不是那么紧密,对有的人群来说是有用的,但是有的人群则不需要那么高的关注度。其次,新闻传播的受众在新闻中他所获取的信息是政策性的,或者是精神层面的一种激励,在受众需求程度上,有的是必须的,有的则可能是来自某种心理关联;大众传播的受众在传播中获取的信息,第一它是具有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两种的,例如降价信息,商品销售广告;第二,大众传播的受众不具有政治倾向化,更不具有命令性或者政策的需要,它的传播对象有可能是无意识地接触或者认知,这一点就是新闻传播与大众传播受众方面的明显区别;再有就是两者的受众人群大有不同,新闻的受众人群的层次要比大众传播的受众人群层次要略高一些;再还有就是新闻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受众接受动机不同,新闻传播在新闻的角度上理解是近期发生的重大事情,或者新鲜的事情,具有一定的传播意义,受众的接受动机是主动的,因为本身新闻的传播途径就彰显了受众对新闻的关注度,大众传播受众的接受动机反而比较无序,它产生的传播效果远不如新闻传播具有更实际的意义,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并不用接受他的某种指令,完全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选择或者放弃,这在整个受众的关系利益中,大众传播的方式是被动的,也就造成了信息接受动机淡化的局面。

三、新闻与传播的传播机会比较

传播机会是传播内容所决定的。新闻传播机会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时效性,在新闻定义中就明确指出了是新近发生的事情,这种传播机会不仅要具有时间的限制,而且要具有实质的意义,宣传政策,宣传好人好事,或者是宣传某重大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它的传播价值就直接决定了传播机会要把握好,一旦丧失了机会新闻就会变成“旧闻”,对公众的生活便不能起到积极的宣传与信息传播的作用;大众传播的传播机会基本上是无定向的,可以随时进行传播,如商品信息、广告、公关活动等,它对于传播机会的界定不像新闻那样严格,同样的,两者的传播机会也就决定了信息的价值。

传播机会在另外一个层面上来分析,新闻的传播机会是需要引起多数人的关注,这种人群的关注尽管不代表它的信息价值,但是潜在的价值却是大众传播所不能比的。自然地它的信息价值也就造就了新闻本身的价值。大众传播的机会人群相对来说又是特定的,在限定的人群范围,环境范围内传播信息。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时间可能长也可能短,决定其时间的不是信息的传播机会而是信息的价值到底有多少关注度。

四、新闻与传播的价值分析对比

新闻价值是客观性的,它是随着新闻的发生、新闻的价值而逐渐产生价值的。由于新闻多是社会性事件,它具有广泛的价值。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新闻的传播价值首先是它的客观教育意义以及新闻的时效性与关注度。其次是新闻传播的效应,例如:十七大召开与闭幕,新闻的潜在效应是它的价值主要元素,公众关注度高,会议的决策,产生的领导人选都客观地成为人们选择阅读或者接受的参照。再其次就是新闻传播虽然不具备商业化价值,但是新闻的价值无形中就转化成对社会,对公众提供的客观的参考。传播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策动,计划的成分,具有一定的主体意识,它的价值可能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或者可能是一个事件或者商品的具体化,表明观点与主张不确定或者隐含的内涵成分过多,其价值直接表现为商业化或者间接的效应,无论是经济效应还是社会效应。但是恰恰因为大众传播具有它特定的不真实性,夸张性,那么就很难与公众的心理产生接近性,越是接近性高的信息,其价值也就越大,因此新闻与传播的价值要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剖析。

五、新闻与传播的特性分析比较

首先要区别的是新闻与传播的几个特性:新闻与传播的真实性与夸张性,新闻是真实的实践的反映,而大众传播则不同,它可以是虚构的或者是善意的夸张,不需要负具体的传播信息的责任,而相对与两者的价值来说,在官方,新闻的真实性的价值更加直接,而大众传播的价值则更加平民化,因为它毕竟是涉及到公众的生活、公众的物质生活,与利益相互关联。这种由公众精神,物质所派生的夸张也可能比新闻更具有它的特定价值;阶级性与非阶级性是新闻与传播在特征上的根本不同,新闻代表党的喉舌,主要传播党的政策与方针,具有政权的代表性。传播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存在它本身的私密性,或者广泛化,但是他代表公众的一面则更强劲;产业化的发展渠道是两者的最终发展方向,新闻的产业化是为政权服务,而传播的产业化则是为了使公众的生活更加便利,企业的宣传与形象建设更加丰富;导向与策动作用也是新闻与传播的关键区别,新闻必须具备导向的功能,它的意识是通过宣传而形成的,传播则不具有意义上的自觉,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传播是一种策动的手段,主要是满足公众或者企业的一种潜意识的动机;信息涵盖程度与文化的系统性,高度的信息涵盖是新闻的特定的价值所在,他所反映的是公众关心的事情,也可能其中并没有或者缺失了文化体系的生成,在一定程度上新闻就是一种硬性的“通令”,而传播在这方面更加具有文化体系的倾向,比如,企业在传播企业文化、产品文化、公关活动等,都具备了文化体系的自觉建设与宣传;以上特征直接影响着新闻与传播的信息素养。通过比对以后,新闻的价值与传播的价值就更加明朗化了。转贴于

我们知道传播学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学科背景,要说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决不会比传播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更亲近,因为我们知道,传播学的那些理论与假设都与这些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如果要说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分支,那么其他与传播学关系更亲近的学科在不久的将来也要成为传播学的分支学科吗?一种学科不可能大得无边无际,否则那就大而化之而无能为力了。我们不禁要问:把传播学化为各种分支学科那将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它有可行性吗?所以可以得出,新闻学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片面的。

参考文献

[1]明安香新闻价值与传播的比较研究[C].《关于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景的探讨和展望》,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篇4

(一)传播者:美国电视台、编剧。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首先应该提及的就是信息传播者,大多数学者在美剧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中都有分析两大重要的传播者群体,一个是美国电视台,一个是美剧的编剧团队。很多观众之所以坚持看美剧也是被美剧的剧情所折服,这其中很大的功劳都要归于编剧。有学者指出,美国电视剧的核心就是编剧。在美国,一部电视剧的编剧往往都是团队作业,分纵向、横向好几个层次来创作剧本。美剧生产的分工非常明确,编剧团队中每个人的负责部分也各有不同,比如主笔设计情节、提纲作者编写提纲、对话作者撰写对白、总编剧汇成脚本等等。

(二)传播途径:网络。美剧已经成为跨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是美剧实现跨文化传播不可或缺的保障和支撑,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依赖的主要传播途径也是互联网。尽管从美剧在中国的传播历史来看,美剧是最先经由国内的电视台引进的,但是,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现在的网络已经取代电视成为美剧跨文化传播的首选途径,这也是众多学者认可和不断探讨的观点。也有学者指出,网络之所以取代电视成为美剧跨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跟中国电视媒体的习惯有很大关系。国内的电视台在引进美剧之后,通常会对美剧进行比较深入的二次加工,而网络中传播的美剧几乎不会对美剧本身进行更改,只是由字幕组为对话配上中文字幕,受众可以看到完整的剧情,而且得到最纯正的语音享受。

(三)受众:青年、白领。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之所以能成功,与受众的接受程度密不可分。关于美剧传播的受众分析,国内学者基本集中于两个方面的分析,一方面是作为传播接受者的观众,语言学研究方面的学者大多会分析跨文化传播的受众接受能力,尤其强调语言接受能力。另一方面是以网络受众为主的美剧受众,网络受众特征符合美剧观众的特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异文化的水土不服。

(四)传播内容:价值观、营销渠道与制作模式。美剧的日益火热也使得国内的传播学者不得不开始探索美剧传播中的深层文化内涵。学者们普遍认识到,美剧传播不仅仅是简单的剧情传播,更是一种价值观、美国观的传播,而且美剧在其迅速发展的传播过程中也向受众展示了其传播优势,包括美剧的好莱坞式投资与营销渠道等。除了剧情传播的价值观之外,美剧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透露出来的投资模式、传播模式也是值得研究的。张萍在《跨越文化障碍——美剧风行全球原因分析》中列举了美剧成功实现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好莱坞式的商业投资模式,美剧的制作可以说是沿袭了其电影制作的大手笔模式,如《迷失》一集的制作成本高达500万美元。

(五)传播效果:文化折扣、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关于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不同的学者会有不同的解读。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增强了全球文化间的影响和渗透,推动了跨文化传播的大发展。美国通过美剧的跨文化传播,试图向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输出美国式“自由民主”,宣扬西方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因此,美剧也就成为美国实现其文化霸权的重要途径。

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篇5

关键词网络媒体;特点;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4)128-0004-02

网络新闻是指通过互联网络和传播新闻的新闻形式。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日渐成熟,作为新兴媒体已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不仅可同传统媒体一样传播新闻信息,而且正以其多样化的报道手段,得到越来越多受众欢迎。这就使得电视新闻传播这一传统模式受到一定的冲击,采取何种有效措施才能吸引观众,使电视这个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发挥出应有作用,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1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具备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随着网络这一新型媒体的发展,网络新闻模式迅速发展,给传统媒体途径的新闻传播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其具备一些与传统媒体相较更为独特的优势:

1)网络媒体途径的新闻传播内容更加丰富,且凸显出受众自我选择特性。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通常是以庞大的互联网络为背景资料库,与新闻相关的链接信息能够帮读者迅速地建立起对新闻事件的感性认识。海量的网络新闻信息,也能充分满足受众对新闻内容自主选择的需求,能够极大地满足目标受众的需求,实现新闻信息的高效传播。

2)网络媒体途径的新闻传播时效性也更强。由于网络媒体新闻传播具备速度较快的特点,加之网络信息来源范围更广,新闻信息的制作和也更为简便,有着随时随地接收和新闻信息的能力,所以实效性较传统媒体更强一些。

3)网络媒体途径的新闻传播具有更强的互动性。网络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往往具有共享性、流动性和自由性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媒体新闻传播,使得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间的界线进一步被淡化,每一个体均拥有了话语权,新闻信息在网络媒体中进行传播时,“传播者”和“接受者”间渐呈交替互动态势。

4)网络媒体途径的新闻传播实用性更高,检索也更简便。网络新闻传播通常不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络十分强大的信息存储能力,新闻受众可通过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或是专业的新闻网站,在任意时间浏览和获取所需的新闻资讯,充分满足受众对需求信息的及时掌握和了解,所以其实用性更为强大。

2网络媒体和电视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具体差异

分析

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可以发现,网络媒体和电视媒体这两个途径,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是存在较大差异的,这主要体现在:

从新闻信息传播者角度分析,网络媒体新闻传播者大众化特征明显,融合了互联网络视听一体化和互动化等优势的网络新闻信息越来越受到普通网民的关注。而且,因为网络媒体所特有的互动性特征,很多网民本身便成为新闻信息者,特别是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媒体的发展,网络新闻信息传播逐渐步入了自媒体时代。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普通民众接受或新闻信息,让新闻事件相关信息得到极大的补充和完善。然而,其同时也可能会给网络新闻传播带来一些问题,最常见的是因新闻信息传播监管不足,导致的新闻信息真实性严重不足,进而误导受众对新闻事件或信息的正确认知问题。而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对传播者约束和监管是十分严格的,新闻信息要经电视平台,通常需经过严格审查。基于以上认知,与网络媒体新闻信息相较,电视媒体的新闻信息公信力更强。此外,由于电视新闻信息要结合视听两方面内容,采访制作和播发的速度与网络途径相较要慢一些。而且专业电视媒体工作人员与庞大的网络使用者数量根本不具可比性,虽然公信力和权威性更强,新闻信息的数量要远低于网络新闻信息。

从新闻信息的接受者角度分析,网络媒体新闻覆盖性更强,且具全天候的特点,信息一旦,网民可于之后任意时间浏览,随着手机等移动媒体的发展,普通民众更是可随时随地的接收所需新闻信息。当然,从受众数量来说,电视受众始终排在各类媒体的前列,网民数量增长虽然较快,但数量上依然赶不上电视用户,所以新闻信息感知的广泛度也就不如电视媒体。分析两类媒体的受众可以发现,网民以年轻人为多,儿童及老年网络用户较少,而电视媒体则老少皆宜,电视新闻传播在这一层面上是占据优势的。

3网络媒体新闻传播对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探讨

3.1网络媒体新闻传播对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分析

首先,网络媒体新闻传播途径的发展,使电视新闻传播受到了冲击。广播电视在现代新闻信息的传播中已不再是唯一的主要途径了,网络媒体的发展为新闻信息传播提供可以信赖的多种传播途径,给人们了解新闻信息提供了更多选择。互联网新闻信息的及时性与普及性,极大地提升了新闻信息传播速度,使信息接收人群进一步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电视新闻信息的传播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其次,电视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服务受到冲击。互联网尚未得到普及前,作为最有效的新闻传播媒体,电视在传统新闻传播媒体中优势十分明显。其以声色结合方式,给观众提供接受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传播方式也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然而,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媒体为受众提供了包括文字、音频、图片、视频等更多新闻传播方式,更易为受众接受。特别是网络新闻信息互动性更强,使很多年表人对网络新闻信息的更加偏好。

再次,电视新闻信息传播途径的影响力受到冲击。网络技术发展,推动了网络、手机等新媒介的进步。与传统媒介不同,新媒介优势体现在可与新闻受众间形成互动。特别是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互动的优势就会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如,突发某一新闻事件后,有网友第一时间在网上新闻信息,之后就有网友发贴回复,新闻信息内容在反复回贴过程中逐步得到确认,新闻受众对新闻内容了解也会更加深刻,这使得人们更乐于从网络途径了解新闻信息。

3.2在网络媒体冲击下,电视媒体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探讨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电视新闻信息传播优势、劣势都是显而易见的,应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扬长避短,吸引受众,发挥应有作用,有效传播新闻信息呢?实践表明,可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首先,重视电视评论,加强新闻信息的深度报道。数字技术使得人们面对庞大的新闻信息,网络上的新闻信息虽然数量较多,但多呈碎片化、简单化,这样的信息虽然也能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基本需求,却难以满足受众全面、深入了解新闻信息的内在要求。而这正是电视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的长项。所以,面对网络媒体新闻信息的冲击,电视媒体新闻传播中应着眼于此,重视电视评论,加强新闻信息深度报道,提升自身竞争力。例如,央视的《道德与法制》、《今日说法》等栏目,就是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准确评析和深度解读,让观众了解新闻信息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法律知识。这无疑是网络媒体新闻信息传播所不能替代的,是电视媒体新闻传播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这绝不仅是为了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竞争力,更是信息爆炸时代,让电视受众了解新闻的深度信息,并从新闻当中接受教育的现实需求。

其次,尽量采用形式更加多样的形式进行新闻报道。由于网络新闻传播形式的多种多样,或是简短的文字,或是声形并现的视频,或是仅依靠图片来说明某一新闻事件。若电视新闻传播依然沿袭相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语言字正腔圆、表情严肃认真,而且语调的感情色彩又不够浓郁的话,电视新闻的传播过程必然是平淡如水的,这种毫无悬念的新闻传播模式已经失去了竞争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原来的电视新闻观众流失到网络媒体受众中去。

全新的形势,要求电视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要多采用形式多种的播报方法,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这样才能使自身竞争力不断提升。例如,更多地采用现场直播的新闻传播形式,因为这样的新闻播发形式能够让观众感同身受,使观众能与新闻的现场紧密接触。还要让电视新闻主持人发挥出更好的作用,即以主持人特点为依据来确定节目风格。若是知名度非常高的节目主持人,且其特点鲜明,水平较高,其主持的新闻节目就可以按主持人风格确定基调,以使新闻节目和主持风格联系更加紧密,节目会显得更为流畅自然。要知道,新闻节目注重突出主持人风格,通常能够产生较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此外,新闻节目也可适当地采用脱口秀或是方言等形式进行,当然,这种形式更多地是应用于地方台民生类新闻节目传播之中,能够让观众倍感亲切。

再次,电视新闻传播也应借力媒体融合,不断增强节目的互动性。电视新闻具有较高权威性不可否认,但新媒体注定会给电视新闻带来冲击,只有与网络媒体进行适度融合,使网络媒体优势为我所用,增强互动性,才能提高电视新闻传播的知名度现影响力。例如,可通过微博等网络方式与受众展开互动,加强与受众的沟通。

4结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不断拓宽,电视新闻受到一定冲击不可避免。电视媒体只有把握自身优势及特点,不断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竞争力,增强电视新闻传播的生命力,才能促进电视媒体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篇6

中职学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能够引领学生对世界音乐及音乐的创作持批判性的态度,以使学生形成全球性的视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涵盖着各民族音乐文化的音乐。总体而言,现代音乐教育定会朝向全球视野方向发展,而面对音乐教育观及音乐价值观的争议,中职学校应首先培养学生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然后再以此为基础,理解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目前,中职学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作用及中职学生看待各民族文化的平等价值观已成为衡量中职学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价值的新坐标。为此,本章节注重探讨中职学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作用。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成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

音乐文化源自社会生活方面,因此无意识的音乐教育行为是传承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但与无意识的音乐教育行为相比,有意识的音乐教育行为则是传承音乐文化核心内容的主要途径,即短时间内便是受教育者获取到系统的知识,且随着中职教育行业的发展,中职学校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但音乐教育多以对音乐文化的选择、整理及传递来对音乐文化进行保存及维持。音乐教育选择及整理音乐文化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及心理发展水平、社会的需求,因此中职学校音乐教育过程,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综合特征及学生未来服务人群的基本需求。音乐教育的重要职能是重组音乐文化,即采用更容易被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方式传递音乐,亦或说使受教育者以最短的时间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习得音乐文化的主体内容,并最终实现对音乐文化体系的完整传承。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以借鉴及传播外来音乐文化的形式

来发展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人类音乐文化的传承及创造过程,促成新音乐文化因素的产生,因此音乐文化具有变迁性。传播对音乐文化的变迁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音乐文化的传播要求具备合理的传播媒介、传播方法及传播途径。就音乐文化的传播,音乐教育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音乐教育对传播内容具有选择与整理的功能,以实现对核心音乐文化的传播;音乐教育过程对反馈信息的接受、对传播渠道及传播内容的修正均能维持音乐文化的纯正性;采取特定教学手段,以使音乐文化的传播范围更大;采用最优化的教学手段,以使传授者与受传者间建立起稳定且和谐的关系。总体而言,音乐文化的传承及变迁过程,音乐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促进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相互借鉴及相互融合;培养极具创造性的音乐人才,以推进音乐文化的变迁;汇聚各民族音乐文化的技术、规范及精神,以推动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进步;传播及扩散新音乐文化因素,以实现对全体国民进行大众音乐教育。需要强调的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应重视借鉴与传播的有效性及合理性,以免产生负面影响,此乃中职学校音乐教育必须重视的方面。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对本民族音乐文化凝聚力的增强具有促进作用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而音乐教育必须与社会相互融合,方才能促进音乐文化的发展,即发展成为与经济、社会政治相协调及具有民族内涵、民族凝聚力的音乐文化。因此,中职学校开展音乐教育的过程,必须建立起正确的音乐价值观,从而实现对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共享,由此获得对各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世界各民族的语言音调具有差异性,因此各民族音乐所用的音乐基本技法、基本手段及基本素材也具有差异性,由此产生各民族多样性的音乐风格。可见,中职学校音乐教育过程,民俗文化环境的影响及口传心授教学法依然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产生着重要的作用。

二、结束语

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篇7

关键词广播电视网络;城乡统筹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4)118-0010-02

广播电视网络发展关系到广播电视节目传播的范围和途径,关系到用户对广播电视的使用,关系到广大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与用户、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密切联系的纽带。农村发展广播电视网络的条件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但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城市广播电视网络应该统筹农村协同发展,相互借鉴优势,形成发展合力,完善广播电视网络的构建和全面发展。

1城乡统筹发展现状分析

在关于城乡需求的发展现状分析上,着重对城乡需求受众的分析。无论在城市、农村,对于广播电视网络的需求是越来越强烈的。在城市里的人们,受教育水平、经济水平等因素,更多倾向于对互动性更强、不受时空限制的观看方式的需求。而在农村,尤其是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的地区,对能够看到质量清晰、数量增多的电视节目这些基本需求比较高。在充分了解不同地区对广播电视网络的需求基础之上,有重点、全面化解决广播电视网络的传输问题,保证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人们都能收到到满足需求的节目。这就需要有一个能够承担起这种目标的平台,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实现城乡的广播电视网络传输。在城市中普遍存在的有线数字电视,可以提供更多的广播电视节目,满足人们的节目收看需求。但是在有线电视不能达到的偏远农村地区,大多农民通过地面数字电视或直播卫星电视接受设施等观看节目。

对于广播电视网络城乡统筹发展的格局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有线电视将会获得普及,也将会是城乡人们的首要选择。对于地面数字接受装置,如果在价格上能够实行减免政策,就会吸引更多的用户选择无线和卫星电视用户。针对农村设置的应急广播系统,在保证广播电视网络的城乡统筹发展上,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同时,广播电视统筹城乡发展,也在现实的发展中遇到了诸多问题。数字电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占据主要部分,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尝试和努力,农村的广播电视传输发展设施比较落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新时期对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要求,成为广播电视网络城乡统筹建设不断改进的压力和动力。

2树立广播电视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在广播电视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基础上,必须树立广播电视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有了清晰的正确目标,才能为广播电视城乡统筹发展指引目标和方向。

在广播电视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中,首先要实现城乡发展综合化。城乡发展要在结合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条件上,实现综合化发展,推动城市和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提升。对城乡的广播电视网络建设,要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规划与建设,设置综合管理部门,使城乡的广播电视网络传输更加完善,覆盖面更加广泛。在综合化建设中,要利用城市的优势特点,向农村辐射发展,相互借鉴优势经验,完善广播电视网络发展。其次,要实现城乡发展立体化。主要是要结合城乡的不同地理资源,建立有线电视、地面卫星、无线传输等多途径传输方式,形成城乡发展的立体化局面。再者,要实现城乡发展科技化。在城乡统筹发展广播电视网络的过程中,要坚持科技优先,大力发展相关技术,以数字技术为关键手段,推动广播电视网络的城乡统筹发展。最后,要实现城乡发展的层次化。这个目标是在前几个目标的基础上要实现的,要求网络的传输要分步骤、多层次进行,内容也要符合不同文化水平层次的人们需求。

3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途径探析

实现广播电视网络城乡统筹发展,要在分析现状、指出目标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探析城乡统筹发展途径。

3.1以三网融合为契机,扩大网络影响范围

三网融合的发展为广播电视网络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机会和平台。不管城市和农村的网络发展现状如何,都要试探与三网融合结合,寻找新的发展活力和动力。相关部门和企业也要充分分析自身在三网融合中的优劣条件,积极为广播电视网络的城乡统筹发展创造条件。三网融合进入到城乡的广播电视网络传输建设中,将会扩大影响范围和受众的使用范围,让更多的人们受益。在三网融合的构建中,农村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广播电视网络的构建和发展将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发展受到阻碍,这就需要城市的推动和影响,发挥发展的辐射作用,吸取和利用城市发展优势,弥补自身的发展不足,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

3.2多途径拓展播放平台,增加节目信息内容

广播电视和网络的播放方式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要综合利用各种平台的优势,实现互补和相互借鉴,拓展播放平台。广播电视节目有效依托网络的构建和发展,将会更加快捷、高效地传输到受众面前,增加节目的影响范围。构建全方位、多辐射的传输途径,将会更加有利传输有限的节目,更大程度地发挥现有的广播电视传输文化产品的作用,满足用户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加节目信息内容,保证节目信息质量,重视内容的生产,也会影响到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和构建。在途径解决的基础上,通过优质的节目内容,可以增加广播电视的内在吸引力和影响力。只有在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上,完善和构建城乡广播电视网络才有更加强大的推动力。

3.3重视服务的免费性,提升使用的便捷性

在广播电视网络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服务提供的免费性、公益性,尤其是针对农村的特殊情况提供公益性较强的服务,使广播电视网络的完善更好造福于广大农村百姓。由于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农村百姓在选择文化产品消费的时候,更多地将经济因素考虑在内,这就会影响到广播电视网络的城乡统筹发展。因此,要重视广播电视网络的免费性、公益性,尤其是对偏远地区、经济落后的农村,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物质上的支持和鼓励,开通更多优惠的便民设施和服务,使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能够真正惠及到农民身上。服务的免费性将会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有利于提升广大民众的文化生活水平,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资源。

参考文献

[1]胡正荣.李继东.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目标与实践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篇8

(1.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妇幼保健院保健部,广西防城港538021;2.广西防城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科,广西防城港538021;

3.防城港市防城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广西防城港538021;4.防城港市防城区妇幼保健院医务科,广西防城港538021;

5.防城港市防城区妇幼保健院婚前保健科,广西防城港538021;6.防城港市防城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广西防城港538021)

[摘要]为有效实施婚检HiV感染人群的干预,保护配偶,防止艾滋病通过性传播、母婴传播向一般人群扩散,从而遏制艾滋病。该研究概述了国内有关婚前医学检查人群感染HiV状况及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就HiV防控策略上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婚检人群;HiV现状;防控策略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10(a)-0195-02

目前,我国艾滋病(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疫情已经由高危人群逐步向普通人群蔓延,目前,我国每年新增艾滋病报告数始终在8万~9万人,截至2013年12月31日,艾滋病攻坚实施报告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疫情57.3万人,死亡13.6万,云南、广西、河南、四川、新疆、广东、重庆、贵州、湖南9省份报告现存活感染者和病人数约占全国的80%,疫情严重,部分县(市)人群感染率超过1%,已成为高流行地区[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2013年全国艾感染途径经性传播为主,男男同性传播构成比明显上升,性传播89.8%。

婚前医学检查(简称婚检)人群正处于性活跃期和生育高峰期,随着艾滋病人数目的增加,婚检人群中发现感染HiV的人数必然增加,通过性传播及母婴传播导致的配偶间的相互感染及婴儿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可能性加大,因此在婚检人群中开展艾滋病检测,将防治关口前移,是保护配偶,防止HiV通过性传播、母婴传播向一般人群扩散重要举措。为掌握婚检人群感染HiV的现状与防控策略,有效实施婚检HiV阳性人群的干预,该研究通过对婚检人群HiV感染率及发展趋势、社会人口学特征和行为特征、感染途径、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策略进行综述。

1婚检人群感染HiV的现状

1.1婚检人群HiV感染率及发展趋势

全国婚检人群HiV感染率未见报导,但国内部分省市关于婚检人群HiV感染情况的研究报道不少,发现不同年度、不同省市、不同地区的婚检人群Hi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婚检人群HiV感染率新疆伊宁市最高,其次为云南、河南、广西,成都、浙江省湖州市婚检人群艾滋病HiV感染率不高,最低是浙江省。

新疆伊宁市婚检者的HiV感染率呈现较高的势态,1998、1999年分别为1.3%和0.7%[2],2009年高达2.6%,2010年为2.29%[3];

云南省关于婚检人群HiV感染情况研究最多,感染率最高为开远市,达到11.1‰[4];德宏州2006—2009年依次为0.95%、1.09%、0.89%和1.01%[5],2011年为0.73%[6];梁河县2006—2011年依次为1.1%、0.8%、0.3%、0.3%、0.3%、0.4%[7]。

覃耀明等[8]定点监测广西2009~2010年婚检人群HiV感染情况,婚检人群HiV阳性率分别为0.069%和0.117%,HiV感染率有升高趋势;广西从2010年开始实施免费婚检项目,广西妇幼年报显示,广西2010—2013年婚检HiV阳性率分别为0.14%、0.13%、0.1%、0.11%,感染呈现下降趋势,但2013比2012年略有升高。

河南省上蔡县2001—2006年婚检人群HiV感染率为29.22/万[9],江苏省常州市婚检人群HiV感染率为0.1%[10];成都市双流县2008—2010年婚检人群HiV阳性率为0.051%[11]。湖北省天门婚检人群HiV阳性率为0.43‰[12]。浙江省湖州市婚检人群抗-HiV阳性,占0.009%[13]。

1.2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和行为特征的婚检人群HiV感染不同

新疆伊宁市婚检者的HiV感染以男性和维族居高,文化程度增高者感染率降低;云南省德宏州婚检人群HiV感染以男性、25岁以上、傣族和景颇族、低文化程度、无业者、本地户籍、缅甸籍、吸毒行为者居高;云南省开远市以31~40岁年龄组、男性、再婚者、经商人员、无业人员居高;梁河县以景颇族HiV感染率居高。广西防城港市婚检HiV感染人群以低文化程度和农民为主,男性比女性感染率高[14];河南省上蔡县婚检人群以农民、餐饮娱乐业人员、年轻的未婚流动人员及文化水平偏低人群等为高危人群。综上所述,婚检人群感染HiV的一个共性就是男性高于女性,婚前性行为。

2婚检人群HiV感染途径

大量文献报道,婚检人群感染HiV主要通过异性性行为感染、吸毒感染和输血感染,不同地区、不同年份感染途经和不同年龄组感染途经有差别,吸毒是新疆伊宁1998-1999年婚检人群感染H1V的主要途径,男性感染途径多是静脉吸毒,女性则是性传播;河南上蔡县婚检人群2001、2002、2003、2005年主要是通过献血或输血感染HiV,而到2006年,感染途径则是性传播及原因不明;广西婚检人群HiV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而云南省主要途径性传播与吸毒为主。

3婚检人群感染HiV的危险因素

目前,中国人的性观念和性行为比较开放,婚前、婚外性行为及多性伴行为、婚前怀孕现象不断出现,部分是“奉子成婚”才行婚前医学检查。非婚异性性接触、异性传播成为感染HiV的危险因素。部分HiV感染者文化教育水平低,心里承受能力差,无法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无法缓冲和应对心理应激而出现报复行为,故意传播艾滋病,或利用感染者身份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曾有报道艾滋病男子滥交或致数百女子感染。杨红俊等研究发现结婚登记人群HiV/aiDS感染与婚姻状况、静脉吸毒史、不洁性行为史呈正相关,与性别、文化程度呈负相关。综合大量文献报道,年龄、婚姻状况、民族、文化程度、吸毒情况、居住地区是影响HiV感染的因素。文盲、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群较大专及以上人群感染HiV的危险性更高、吸毒感染HiV的风险较高、但是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多性伴行为是目前婚检人群HiV感染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婚检年龄>25岁的人群、跨境婚姻感染HiV的危险较高。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也增加了HiV传播。

4婚检人群HiV感染防控决策与措施

4.1中国艾滋病流行的应对策略与措施

随着艾滋病的疫情发展和变化,我国高度重视艾滋病的防控,防治策略和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充实和完善,依法防治,从国家法律的高度为遏制艾滋病提供了保障。从1997年—2012年相继出台了《献血法》、《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禁毒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防治工作的通知》、《性病防治管理办法》等等。全国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四免一关怀”、“五扩大,六加强”政策措施,不可否认,这些策略与措施对我国艾滋病的流行蔓延起到了很大的预防与控制作用,但仍存在某些缺陷,策略表现注重关怀救助,可防可控、对艾滋病的危害性,警示性教育不强。

4.2婚检HiV阳性人群综合干预的可行性

艾滋病防治主要有3个方面:传染源管理、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2003年全国取消强制婚检后,主动婚检的人越来越少,出生缺陷比例、艾滋病病毒感染比例呈逐年上升态势,针对局部地区疫情的严重,各省市措施不同,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免费婚检,从2004年的陕西省到2005年的上海市、2009年的内蒙古呼和浩特、河南省郑州市、2010年的广西省、2011年的河南省、2012年的云南省、2014年的四川省相继实施免费婚检,婚姻登记机构和婚检机构合署办公,并建立集婚前检查、计生宣传和登记领证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机构,把艾滋病咨询与抗体初筛作为婚检的必检项目,在提高婚检率和发现HiV感染者同时,对防止HiV向一般人群扩散,阻断HiV母婴传播,控制艾滋病传播起到很大的作用。

毛献明[15]提出加强对婚检人群HiV阳性和配偶孕前咨询关爱、跟踪随访和检测治疗等传染源管理,对婚检人群HiV阳性和配偶孕前配偶告知,促进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措施,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及在病毒载量控制后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计划妊娠等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干预技术,是可行也是有效的。

高洁等[6]提出防治艾滋病要因地制宜,在少数民族地区应开展与其风俗、文化和宗教等相适应的艾滋病防治活动,以提高艾滋病防治活动的有效性。

陈洁等[9]指出,围婚期人群是HiV感染高危人群,故有针对性地对其加强健康教育、普及aiDS知识、提高婚检率及HiV自愿咨询检测率是降低艾滋病传播率的有效途径。

外出务工人员是我国的一大群体,其流动性大,HiV抗体检测工作难于开展,但通过婚检既可进行HiV抗体检测,又可进行aiDS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及早发现HiV抗体阳性感染者和aiDS病人,遏制aiDS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

可见婚检进行Hi检测是控制艾滋病蔓延的有效途径之一,值得推广与应用。

5结语

综上所述,婚检人群感染HiV以广西、云南、新疆等局部地区尤其突出,主要发生在低学历、农民、男性人群,性传播成为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在策略上必须转变防控模式,开展免费婚前医学HiV咨询和检测由局部扩大到全国范围内,对婚检人群加强警示性教育,了解艾滋病的危害,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HiV感染者缓冲和应对心理应激,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避免故意传播艾滋病和利用感染者身份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从而达到遏制艾滋病传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葛宪民,2013年“防艾”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和今年广西“防艾”工作的侧重点.广西2014年上半年“防艾”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毛宇嵘,郑锡文,潘承东,等.新疆伊宁市婚前体检者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1(1):15-16.

[3]宋俊清,李桂花.伊宁市1748名婚检人员HiV、梅毒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25):75-76

[4]杨红俊,龚林翰,郭亚玲,等.开远市结婚登记人群预防HiV平行传播和垂直传播中国妇幼保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270-3272.

[5]龚渝蓉,杨跃诚,段松,等.德宏州2006-2009年婚检人群HiV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4):295.

[6]高洁,龚渝蓉,杨玲,等.德宏州2011年婚检人群HiV感染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3(11):1616-1619.

[7]维美,尹文邦,李本强,等.云南省梁河县2006-2011年婚前体检人群HiV感染状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33):5364-5366.

[8]覃耀明,陈赤,黄越华,等.广西2009~2010年婚检人群艾滋病定点监测情况报告[J].广西医学,2013,35(4):491-492.

[9]陈洁,董银尚,朱秀伦.上蔡县2001~2006年婚前医学检查HiV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35):5249-5251.

[10]夏中法,许晓国.常州市自愿婚检人群艾滋病感染现况[J].职业与健康,2012,28(23):2932.

[11]代胜奇,刘玉林.成都市双流县婚检人群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31):78.

[12]李芳,王玉中,肖慧娟.天门市婚检人群HiV感染情况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5):72.

[13]沈国平,姚娟,李海雁,等.浙江省湖州市婚检人群艾滋病、梅毒、乙型病毒性肝炎检测分析[J].疾病监测,2011(8):626-628

[14]黄忠禧,沈芷伊,覃碧芬.防城港市婚前医学检查人群感染HiV、梅毒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5):3970-3971.

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篇9

[论文摘要]分析计算机病毒入侵微机的特点及途径,指出互联网是病毒发作酶最大载体?我们要坚持依法治毒,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并且要制定严格的病毒防治技术规范,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侵入。

一、计算机病毒入侵途径

计算机病毒具有自我复制和传播等特点。从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机理分析可知?只要是能够进行数据交换的介质都可能成为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根据计算机病毒传播媒介的统计报告显示?目前网络已经成为病毒入侵微机的最主要途径?此外?传统的软盘、光盘等传播方式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大致有以下四种途径?

1、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传播?这些设备通常有计算机的专用asic芯片和硬盘等。这种病毒虽然极少?但破坏力却极强?目前尚没有较好的检测手段对付。

2、通过移动存储设备来传播这些设备包括软盘、磁带等。在移动存储设备中?软盘是使用最广泛移动最频繁的存储介质?因此成了计算机病毒寄生的“温床”。一部分计算机是从这类途径感染病毒的。

3、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病毒种类和数鼍伴随网络的发展迅猛增长?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和破坏性越来越强?计算机病毒对我国当前的信息化建设和工作形成严重掣肘。

4、通过点对点通信系统和无线通道传播?目前?这种传播途径还不是十分广泛?但预计在未来的信息时代。这种途径很可能与网络传播途径成为病毒扩散的两大。时尚渠道”。

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我国目前的病毒疫情呈现出两种趋势?一种趋势是国外流行的网络化病毒大肆侵袭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另一种趋势是出现大量本土病毒?并且传播能力和破坏性越来越强。为了有效降低病毒的危害性?提高我们对病毒的防治能力?我们每一个计算机用户都应积极参与到病毒防治工作上来。

(一)建立计算机病毒预警系统。在我国主干网络和电子政府、金融、证券、税务等专业网络建立病毒预警系统。通过这个系统监控整个网络的病毒传播情况?发现、捕获已有的病毒和新出现的计算机病毒。单位应建立病毒应急体系?并与当地公安机关建立的应急机构和国家的计算机病毒应急体系建立信息交流机制?无论谁发现病毒疫情应及时上报。同时?注意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的病毒疫情?以便在爆发病毒疫情时?及时做好预防工作?减少病毒造成的危害。对发生的病毒事故?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到病毒突破防护系统的原因?及时修改病毒防治策略?并对调整后的病毒防治策略进行重新评估。确保恢复。减少损失。一旦发生了病毒侵害?事故?启动灾难恢复计划?尽量将病毒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并尽快恢复系统正常工作。

(二)加强反病毒安全法制建设?根据形势发展?不断完善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利用计算机病毒进行盗窃、盗取信息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现、防范和打击。2004年?利用木马、恶意网页等病毒程序窃取网上帐号和网络游戏中的装备等情况明显增多?利用木马程序窃取信息的情况也比较突出?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建议在打击网上违法犯罪活动中?加强对此类病毒的发现、防范和侦查打击工作?在电子政务、网上交易、电子商务中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加强相关宣传。

(三)国内邮件服务提供商需提高自身的安全性。目前?很多计算机病毒利用电子邮件作为传播的主要渠道。尤其近两年?本土制造的病毒数量呈上升趋势。这些病毒常常利用国内邮件服务器的安全漏洞?将这些服务器作为传播病毒的跳板。因此?需要邮件服务提供商安装使用邮件防病毒系统?加强收发邮件的身份认证工作?与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建立联系?发现利用邮件传播的计算机病毒?及时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四)不断加强计算机技术防范措施。我们作为计算机使用者?要经常从软件供应商那边下载、安装安全补丁程序和升级杀毒软件?在计算机和互联网之间安装使用防火墙?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在新购置的计算机和新安装的系统进行系统升级?保证修补所有已知的安全漏洞?使用高强度的口令?尽量选择难于猜测的口令?对不同的账号选用不同的口令?经常备份重要数据?并且对备份进行校验?选择、安装经过公安部认证的防病毒软件?定期对整个硬盘进行病毒检测、清除等工作?以减少病毒侵害事件。

由于计算机病毒形式多样化?难于根治。并且病毒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病毒分析显示?虽然新病毒不断产生?但较早的病毒发作仍很普遍并有所发展。此外。新的病毒更善于伪装?如主题会在传播中改变?许多病毒会伪装成常用程序?用来麻痹计算机用户?因此?我们对病毒入侵防治更加要认真对待。

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篇10

[关键词]传统新闻传播;互联网;改革途径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287-01

借助着互联网普及的东风,传统的新闻传播机构应该加大利用互联改革传播模式的步伐和近几年新崛起了网络新闻平台进行抗衡,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一、互联网背景下新闻传播的现状

(一)传播的滞后

互联网时代为人们带来的最大福利便是方便快捷,又不失实时性。传统的新闻传播依赖于纸质媒介和电视新闻,因此这就将新闻传播局限在了一个狭窄的空间内,获取信息的途径相对来说单一,传播的速度也较为缓慢。而互联网又有存在传统新闻传播不存在的优势,不仅传播速度快、内容具备实时性,同时还能随时随地的满足人们的新闻阅读需求。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无法脱离利用互联网途径传播的新闻。传统的新闻传播更新速度缓慢,根本无法跟上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新事件的现实生活步伐,很多在网上已经出现过的新闻,报纸和电视上才迟钝的有所反应,这致使读者对纸质报纸上的新闻内容越来越缺乏新鲜感,从而使大量的读者流失。

(二)传播形式不具备多样性

由于传统新闻传播的速度本来就滞后,并且传统报纸的纸质面积具有局限性,这就导致了很多报纸上登载的内容以及电视新闻都局限在社会重点现象。并不像网络新闻一样趣味十足、内容涵盖的范围也极其广阔,而且传统的新闻报纸“平面化”不仅仅局限在形式上,也包括读者获取新闻信息的过程,借助互联网背景下的新闻可供读者进行自由评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传统报纸只能为读者提供“阅读”,观众不能参与新闻内容的互动。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凡是阅读传统报纸的人,年龄偏大的占多数,但人们的日常生活愈发依赖互联网、网络新闻的多元性传统报纸中年纪偏大的阅读群体规模也在进一步缩减。

二、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新闻传播的改革途径

(一)转变新闻传播的旧观念

传统的报社新闻传播、电视新闻鞑ヒ蛭具备着多年的发展历史,为人们提供了了解世界的窗口。但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许多网站新闻媒体就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发展起来,这些网络平台的发展致使人们获取的第一手信息多是来源于网络,作为新闻报社不能总是秉持着过去的理念,不做任何变通。就像当年的福特轿车为了突出自己品牌的鲜明特色,坚持所有的轿车一律只采用黑色的漆料,导致福特在过去的那一段时间市场占有率直线下降。从各行各业的失败中吸取经验,务必改变过去的单一传播模式,使新闻的传播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创立新闻传播研发团队,实现线上线下的共同发展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不可遏止的趋势,作为传统的新闻报社行业、电视新闻栏目应该对自己所处的市场进行准确分析,将不合理的、无法满足时代需求的传播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基于不能将传统的纸质新闻驱逐出市场的现实状况,应该实现线下和线上的共同发展,互联网的发展是造成传统新闻传播的障碍,但“有弊必有利”,传统新闻报社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机会,成立自己的新闻研发团队。对新媒体新闻进行危机分析和判断,确定自己的竞争优势。比方说传统的报社新闻已经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声望占据了新闻市场的领导地位,虽然在互联网新闻的攻击下,但报社新闻、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是互联网模式下的新闻不可比拟的。应该利用人们对传统新闻报社的认识,借助这样的品牌发展线上工作。人们越来越喜欢利用微博,微博除了能够分享个人生活日常还具备着获取各种信息的作用,并且由于微博的开放性,人们可以分享或评论信息,因此这为传统新闻报社利用微博提供各类新闻信息提供了可能性。

(三)开发新闻app

报社和电视新闻栏目对于新闻准确性和实时性的把握有目共睹,基于过去的时间积淀,报社已经有了广阔的群体基础,它的公平公正特性能够真实的反应各层次的新闻事件。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借助互联网传播新闻有着明显的优势。并且已经成为了新闻传播领域最大主体,相比于过去传统新闻报社占据了主导传播地位所吸引的读者群体多局限于年龄偏大的人群,借助互联网模式的新闻传播更是吸引了许多的80、90出生的年轻人。因此传统新闻报社应该大刀阔斧的进行创新改革,开发属于自己的新闻app,吸引更多的阅读、观看群体,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的满足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

三、在互联网背景下借助互联网传播新闻的优势

(一)互动性强

传统的获取新闻途径是单向、闭塞的,新闻接受者只能获取新闻信息却无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评价或者分享,无法通过他人对于新闻现象发表的观点扩宽自己理解的范围。但是借助了互联网(微博、公众号、app等)情况就会大有所改观,新闻接受者能自由的发表个人观点,能对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进行分享,让更多的人也到新闻的内容,使本来严肃的新闻多了一种吸引人的魅力。

(二)全时性好

全时的新闻报道在固定的时间段出版,在固定的时间播出,人们不能随时通过电视新闻、报纸新闻获取新闻信息,若借助互联网,只要有网、有手机就能及时满足获取新闻的需求。

(三)新闻内容丰富

在互联网时代,除却人们利用网络进行资源分享、与人交流、学习知识、打游戏的时间,还有大量时间上的空白需要填充,因此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网络的新闻量会如此丰富。由于使用网络的人多,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也在增大,所以为了使新闻量跟上人们的需求。因此网络上除了有重大的新闻还有其他五花八门的新闻种类,但传统的新闻传播途径,都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不必互联网传播途径便捷,因此占据报纸绝大篇幅的、电视新闻绝大多数时间都是重点新闻,并不能满足广大群体的喜好。

(四)时效性高

传统的新闻传播途径,例如印刷报纸、播出电视新闻都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这就导致现实中新闻现象发生的时间和出现在报纸上、电视上的新闻事件存在较长的时间间隔。但是借助互联网的途径,就几乎是在现实生活中新闻发生的同时就能传递向广大群体,人们对完全可以做到跟随记者的脚步跟踪新闻的后续发展。

结束语

针对传统新闻传播的现状,传统新闻传播主体应该转变新闻传播的旧观念;创立新闻传播研发团队,实现线上线下的共同发展;开发新闻app对现有的模式进行改革,这样必将会在互联网新闻平台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上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邱志伟.媒介化社会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理念的转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4.

[2]魏江.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移动新闻媒体生态研究[D].渤海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