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筹措及保障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7:52

资金筹措及保障措施篇1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建立社会保障资金多渠道筹措机制摆上重要议程

健全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机制,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条件,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关键之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实施“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面对不断加快的人口老龄化趋势,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积极探索建立社会保障资金多渠道筹措机制,以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是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际行动。按照党的十六大“多渠道筹措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的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切实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多管齐下健全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机制,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和工伤、生育等城镇社会保险体系,努力构筑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孤寡老人集中供养、贫困家庭子女助学等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让全省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二、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切实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根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发〔〕8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0〕42号)等文件精神,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开支,努力增加社会保障投入,明显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每年增幅不低于当地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比例,逐步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0%,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达到更高比例。

(一)按照社会保障属地管理、地方政府负总责的原则,对属于地方事权,按政策规定必须由本级政府安排的,各地政府要足额列入财政预算,不留应该由地方承担支出项目的缺口,并根据财力增长状况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对省政府要求按比例配套的地方,各地政府要按规定比例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不能虚列预算或列而不支。

(二)各级政府预算超收的财力,除保证法定支出外,重点用于补充社会保障支出。

(三)各级政府集中统筹的预算外资金,除省里有特别规定外,可以按统筹总额一定比例划转,用于充实社会保障资金。

(四)省级社会保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安排,将与各地政府社会保障资金支出情况、财政困难程度、社会保障工作绩效相挂钩,重点加大对山区、海岛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社会保障工作成效显著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三、强化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努力增强社会保险基金自求平衡能力

(一)进一步落实地税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的主体职责,完善征缴管理办法。各地要尽快实现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由地税部门统一征收,有条件的地方应试行统一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五费合征”办法。要制定明确的社会保险费征收计划,同时加强执行情况考核,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超额完成计划的给予奖励。强化社会保险执法监督检查,建立运转顺畅,规范高效的申报、稽核、征收、清缴和结算机制。

(二)夯实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基本养老保险费单位缴纳部分可试行以单位工资总额为基数,向地税部门申报缴纳或由地税部门核定征收;职工个人缴纳部分可试行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实际参保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为基数,核定后由地税部门征收。

(三)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基金收缴率。各级劳动保障、地税、财政等部门要建立协作机制,共同研究本地区社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加大社会保险费清欠力度,对拒缴、瞒报少缴的要依法处理;对欠缴社会保险费的,要通过媒体曝光等措施予以追缴,做到应收尽收。

四、积极开辟稳定、多元的筹资渠道,不断充实社会保障资金

在增加财政预算安排、抓好“扩面征缴”的同时,要不断开拓新的稳定的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渠道,努力做到社保投入多渠道、资金来源多元化,切实增强社会保障资金支付能力。从年起,各地在保证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前提下,努力做实当年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逐步消化养老保险历史隐性债务。

(一)从收缴入库的国有资产收益中,提取不少于30%的比例用于充实社会保障资金。

(二)从按规定征收的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总额中,提取不少于5%的比例用于充实社会保障资金。

(三)企业破产清算时,按第一清算顺序从其破产财产中提留职工(含离退休人员)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的社会保险费。

(四)对历年的社会保险基金结余,除按规定留足支付和必要的周转金外,应及时转为定期存款或购买国债。省有关部门要积极稳妥地探索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有效机制和途径。

五、规范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安全稳健运作

(一)各项社会保障资金要统一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截留、挤占、挪用。

(二)健全社会保障行政监督,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筹措、管理和使用的审计检查,对、和贪污、扣压社会保障资金等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资金筹措及保障措施篇2

关键词:公共政策;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要点

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国家公共财政投入较为集中的建设区域[1]。基于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性,除了要在公共财政投入中加大农村公路投资资金比重外,还应重点围绕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这一主线,对制约影响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使用及管理的因素加以分析,并着重解决养护资金短缺等问题。

一、公共政策视阈下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改革形势

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国家重视,为促进农业发展、稳定农村发展局面、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在2009年推行实施了公共财政资金,即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及国债资金多方投入的资金使用及管理措施,以更好地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而我国政府在2008年实施的交通税费改革举措,使公路养护资金在筹集、拨付来源上得以拓展,原先以养路费为主要养护资金来源的资金征收及拨付方式改为以燃油税征收为主。而在公路养护资金的审批上也实现了单一的由省级交通部门负责到省级交通部门与省级财政部门协同审批的转变。随着各地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改革深入,在公路养护管理中,各地区逐渐采取了“县道县管、村道村管”、“养护管理承包”等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指明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筹措及补充方向,其实践效果较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趋于规范。

二、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问题分析

首先,县市等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重视不足。近年来,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热度的增强,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出现注重公路建设,忽视公路养护的问题,一方面导致农村公路寿命周期受损,另一方面也增大了后续养护的难度。其次,农村公路养护的责任主体较为模糊。具体到农村公路养护实践,存在县市政府、县级交通管理部门、公路管理部门交叉管理的现象,引发农村公路养护主体不明确及重叠问题。第三,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来源较为狭窄,资金较为短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在筹集上更多地依赖于财政转移支付及公共财政资金划拨,各地区受限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政资金投入较为有限,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自筹渠道主要依靠农民、社会企业的分散资金投入及捐助,来源不够稳定。

三、公共政策视阈下强化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水平的相关要点

(一)健全公共财政体系,提高区域政府财权和事权的匹配性

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范畴,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应将其纳入到公共财政体系中,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做好农村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需求的资金保障[2]。农村公路在属性上带有极强的公共性,当其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形式存在时,需要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通过公共财政体系的保障,提高政府部门财权和事权的匹配性,增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公共财政投入力度,使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能够得到基本保障,最终发挥农村公路这一公共产品及服务的价值作用。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

在构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时,要针对前期养护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养护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的现象,在遵循“统一规划,区域负责”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构建“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管理机制,从而使县级政府、乡镇政府、村级基层管理部门各司其责。作为区域交通管理部门,要围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设置专门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监督机构,辅助乡道养护管理专职人员及村道养护管理机构开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的保障下,各地政府可以针对农村公路养护,设置相应的养护基金管理项目,将日常积累的养护资金加以收集汇聚,用于短期内的养护工程资金投入[3]。

(三)拓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渠道,强化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监督管理

在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公共财政支出范围更加广泛,如单纯依靠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来源较为单一,不利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的稳定供给。因此,在明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主体的同时,地方政府部门应致力于拓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渠道,通过建立并完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集机制,形成政府公共财政转移支付、乡镇基层组织资金自筹、社会资金捐助入股相结合的资金筹集模式。具体地说,省级相关部门应借助省级财政、公路养路费,燃油税征收等方式划拨专门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县级地方财政应以农村公路养护费收取及县级财政拨付提供养护经费保障;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乡村道的养护经费筹集。以北京通州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及管理实践为例,通州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渠道涉及到市级财政,、地方区域政府财政、基层乡镇政府财政等多个环节。其中,针对乡级公路,市财政采取4500元/公里年作为养护资金补助标准,地方区域政府补助标准为2060.5元/公里年,基层乡镇政府则为2060.5元/公里年。针对村级公路,相关补助资金依次为3500元/公里年、1760.5元/公里年、1760.5元/公里年。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监督管理中,通过设置财政专户的方式,落实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不被侵占及挪用。

四、结语

在公共财政体制深入改革的背景下,公路养护资金管理愈发凸显其重要性。针对公路养护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应注重结合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在公路养护管理机制构建、公路养护资金筹措、监督管理等方面加以完善,实现养护职责分明,资金高效利用,确保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协调发展。

作者:赵素琴单位:丹阳市公路管理处财务科

参考文献:

[1]张彦娜.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的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2):362.

资金筹措及保障措施篇3

【关键词】ppp模式;公路工程;风险管理

1公路工程ppp项目风险概述

ppp项目一般实施周期长、前期工作量巨大、资金投入量大、利益相关方较多,相较于传统现汇项目,其管理难度更大,面临的风险更为复杂。现以公路工程ppp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为主线,项目面临的重要风险概括为:(1)前期风险(合法合规性、征地拆迁、审批延误等风险);(2)建设期风险(筹资风险、技术风险、工程建设类风险、工程变更风险等);(3)运营期风险(运营标准变化、市场需求变化、收费变更、税务等风险);(4)交付风险。本文主要结合公路工程ppp项目特点,就合法合规性风险、融资风险、工程建设类风险、运营维护风险、税务风险进行分析和研究。

2合法合规性风险

2.1风险内容

合法合规性风险内容指由于项目报批、规划、招采、报建等环节程序的合法性,以及项目实施模式包括项目投资回收的保障模式,税收、土地等优惠,补偿政策等的合法性。合法合规性文件的不完善宜导致项目实施障碍甚至停摆等风险。

2.2风险案例

案例a:某公路ppp项目的一座大桥跨四级航道,施工图设计后,业主未办理航评手续。该项目主桥桥墩施工完成后,市航道管理部门下发了停工通知,要求办理航评手续。由于航道由四级调整为三级,大桥的通航净宽和净高不满足70m×7m的管理要求,桥梁的主桥位置需要抬高,大桥施工因此停工数月,工期和经济损失较大。案例B:某公路ppp项目已办理环评手续,项目进入施工阶段。环保执法单位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该项目在环评策划中,混凝土、水稳、沥青和梁板均考虑外购,未考虑相关临时工程(搅拌站)的环境评价。因项目实际施工需要现场建站,生产混凝土等材料,由于环保手续有瑕疵,不能按时建站,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

2.3风险防范措施

结合上述内容,关于合法合规性风险的防范措施有以下3点:1)社会投资人应高度重视合法合规性手续,不仅要满足项目有手续,还要检查相关手续是否完善,和项目的实施是否匹配。2)若项目的合法合规性手续有瑕疵,应及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完善相应手续,避免对项目产生负面影响。3)在合同谈判的过程中,建议约定项目合规性风险由政府方承担,包括项目立项、报建等各个环节审批的获得,以及项目采购方式、政府担保、优惠政策、补贴方案、政府方参股下的项目公司组建等的合法性负责,若因合规性问题导致项目终止、进度延误、成本增加等不利影响,由政府方承担该风险并对社会资本方进行合理补偿。

3筹资风险

3.1风险内容

筹资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原因或社会资本方自身资金实力、融资能力变化、融资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的资金筹措困难,从而影响项目正常实施的风险。

3.2风险案例

案例C:某公路ppp项目中标单位为某央企的三级公司,项目资本金及融资额在建设期不计回报,在运营期的回报率为4.9%,项目条件一般。随着市场资金面的紧张,综合考虑到该央企三级公司的资信,按照4.9%的利率,多家银行均不同意放款,该项目最终因筹资问题导致项目失败。案例D:某公路ppp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资金来源共3个渠道,项目资本金占25%,省补资金占20%,银行融资占55%。由于省交通厅综合计划部门全盘考虑,新项目实施第一年往往投资金额较少,年初在审批全省各项目省补资金计划时,该项目批复的金额非常少。由于项目资本金多用于前期费用,先期实施的子项目省补资金占比较大,省补资金拨付的滞后已影响到项目的正常投资节奏,项目面临资金短缺的风险。

3.3风险防范措施

结合上述内容,关于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有以下3点:1)在项目的运作和推进过程中,注重项目的合法合规性手续,同时,完善项目审批、招投标、成立项目公司等各项流程,以满足金融机构的审查要求。2)根据项目实际,综合考虑宏观经济、投资模式及资金渠道等综合因素,通过合理资本结构和多元化的筹资机制,缓释财务风险,保障项目筹资活动的顺利进行。3)社会资本在参与ppp项目的社会竞标活动中,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筹资能力以及融资财务费用,理性参与市场竞标,避免资金财务费用倒挂的现象发生。部分建筑企业应转变传统现汇项目的观念,不仅要考虑施工效益,还要重视项目总投资及资本金的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1】。

4工程建设类风险

4.1风险内容

工程建设类风险是指在工程建设阶段,社会资本面临的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环保以及工程造价等方面的风险。工程建设阶段的风险防范是ppp项目管控的关键,是保障项目产出质量满足建设期产出规范的重要手段。

4.2风险案例

案例e:某公路ppp项目由于前期进度滞后,为保障年底通车的节点目标,项目部采取赶工措施在冬季施工沥青混凝土。由于温度较低且保障措施不足,在试通车期间,混凝土路面出现大面积的病害。因质量问题需要整改,该项目交工验收推迟,项目运营因此受到影响。

4.3风险防范措施

结合上述内容,关于工程建设类风险的防范措施有以下3点:1)项目公司要优化施工组织模式,同时优先选择具有较强资信和工程能力的总承包商和承建商来负责项目的工程建设,确保项目管控水平,保证项目产出质量满足要求,最大限度降低工程建设的完工风险。2)项目公司要加强工程管理力量,提升工程质量、进度、安全以及造价等方面的管控水平,保障项目产出物的质量要求。如项目公司要深入参与工程设计变更审批程序,要防范设计变更降低工程质量等级现象的发生。3)项目公司要强化过程管理水平,加强与项目各参建单位、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保障项目管理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基本锁定项目的质量水准(竣工为优)、安全标准(符合平安工地要求)、进度节点(按期完成)、造价水平(规范有效),最终保障项目产出物的高质量。

5运营维护风险

5.1风险内容

运营维护风险是指项目在运营期,因运营标准变化、市场竞争、市场需求变化、收费价格风险等因素,导致项目运营维护的收入和成本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项目投资回收的风险。

5.2风险案例

案例F:某公路ppp项目,设计标准为二级公路标准。在该公路通车以后,实际车流量远超设计预测量,项目公司在道路维护保养上的投入远超预期,但由于道路维护保养费用在签约时是锁定的,项目公司面临道路维护保养亏损的风险。

5.3风险防范措施

结合上述内容,关于运营维护风险的防范措施有以下两点:1)在项目可研阶段,社会资本方要充分识别影响项目运营的因素,可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预测和评估。通过ppp项目合作模式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项目运营的不确定性风险,保障投资人的利益;通过风险因素的预先识别,在合同中对相应风险予以安排具体措施。2)项目公司需要强化项目运营能力,提升项目运营管理水平,最大程度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向政府方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绩效考核要求,防止或减少因绩效导致的扣费。同时,项目公司在运营期内需细化管理,针对运营条件变化等情况,做好运营期间的索赔管理工作。

6税务风险

6.1风险内容

税务风险是指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在项目公司设立、建设运营直至终止的各个阶段,因税收政策变化、项目公司设立模式不同、税务认定等原因,引起税务成本的变化导致项目效益发生变化的风险。

6.2风险案例

案例G:某公路ppp项目,建设期2a,运营期15a,项目享受“三免三减半”的税收政策。项目建设周期短,运营周期相对较长,成本一般需要很多年以后才能回收。一方面导致有效的优惠政策因为建设期无运营收入来源而享受不到政策,另一方面加大了企业后续运营期间税收政策变动带来的风险。

6.3风险防范措施

结合上述内容,关于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有以下3点:1)在项目可研阶段,社会资本方在进行税务测算时,要考虑不同税务处理对项目盈利水平的影响及其敏感性。要加强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避免因对涉税事项的不同理解,导致项目公司在投入运营后实际发生的税收成本超过期初预测【2】。2)项目公司要做好项目的税务筹划工作,应对项目实施中可能存在的涉税环节做到全面了解,掌握各项涉税风险并做好应对措施,确保ppp项目各个阶段平稳运行,将税务风险降到最低。3)社会资本方需要在与政府的协议中对税收规范性规定发生变化的风险进行明确约定,即由政府方承担或者作为社会资本方调整运营收费的依据。

7结语

资金筹措及保障措施篇4

   从目前看,2000年及以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目标与具体措施将集中于以下若干方面。

   (一)实现养老金社会发放。

   我国前期在养老保障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是基本养老保险金由行业统筹全部移交地方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曾将由企业负责发放的养老金改革为由企业所在的行业统筹。但这种行业自成体系的管理体制,难以实现更大范围的风险共担。而且,同一地区同类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有高有低,也影响到人们的社会公平预期。从1998年9月起,基本养老保险由行业统筹移交给了地方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即实行统一的地方统筹。原来实行行业统筹的铁道、交通、电力、水利、邮电、民航、石油、中建、有色九个行业和银行的养老保险基金统一实行了地方管理。在地方统筹的基础上,1999年,我国开始推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改革。即将原来通过企业发放的养老金改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通过省银行、邮局等发放到离退休人员手中。这样做不仅减轻了企业的负担,还可以使离、退休人员不受企业的一些行为或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养老金的社会发放来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资料,1999年末时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已达到80%以上的地区有6个:上海市100%,福建省91,4%,山东省89%,陕西省84%,云南省83.6%,重庆市80.8%。在2000年中,退休人员与企业事业单位相脱离、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以及退休人员由社区管理服务的工作将在全国普遍推开。

   (二)强化养老金征管。

   2000年全国企业离退休人员将增加200万人,总数将达3100多万人,养老金全年支出预计达2000多亿元。要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需要采取进一步的切实有力措施强化养老基金征缴和开辟新的筹资渠道。对过去屡次发生拖欠的地区、企业应当实施重点监控。因历史原因拖欠的基本养老金,有关责任机构和企业应尽快补发。在强化养老基金征缴方面,对生产经营正常、能够正常发放工资的欠费企业,要逐户追缴欠费;对有资金能力而拒不补缴的单位,应当坚决依靠法律手段征缴。要争取在2000年末时使全年的养老基金收缴率达到90%以上。

   (三)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

   2000年的另一项重点工作是要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上取得新的突破,力争实现城镇养老保险全覆盖。其中,要特别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工作力度。估计这些企业中的参保人数将增加1200万人。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为扶持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2000年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己规定,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存入银行个人账户所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在税赋优惠的基础上,2000年时我国在加强社会保障体制建设方面的政策措施还可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增加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1999年1一10月份,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91.7%,2000年财政支出中的社会保障支出将继续进一步的成倍增长,主要是增加对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和其他需要救济居民的支出。(2)强化社会保障资金的征收,重点解决基本生活保障和养老、医疗、失业保障金不到位的问题,努力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3)通过减持国有股股权、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或发行长期国债的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采取非常措施弥补由于历史上国家对职工的“隐性负债”而形成的资金缺口。此外,从目前看,至少对一些下岗、事业人口集中的老工业基地、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中央财政补贴仍是必须的。各地也已普遍将最低生活保障金列入当地财政预算,支持省内欠发达市、县以及省属企业职工的最低生活保障。

   (五)建立现代化的管理系统。

   为确保“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民政部已开发出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软件”,正在全国推广应用。目前,我国地级以上的城市已初步建立起计算机合理网络。估计在今后一到两年的时间内,计算机管理网络将扩展到全国所有的县、市、区,最终形成全国性的现代网络规范管理。

   (六)继续因地制宜地推进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将现有的8亿农民划归社会保障网,我国的社会保障才能成为一项完全意义上的基本社会制度。目前民政部已经承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将列人民政部2000年的重要工作日程。其总的思路是因地制宜,稳定推进,不搞“一刀切”。已经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方,在管理和操作上可借鉴城市的管理经验,使之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尚未建立这一制度的地方,要继续做好调查研究和摸底测算工作,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

资金筹措及保障措施篇5

一、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确保社保资金安全运行

业务量大,社保资金政策性强。要求十分细致的核算。年,将按照有关财务制度完善社保资金的核算,健全社保资金拨付制度,对每笔支出都严格按照审批权限,按规定的程序拨付,并加强资金的监管,实施绩效考评,确保专款专用。加强对基础资料及账务的整理,进一步细化社保资金指标,规范原始单据归集,建立下岗职工小额贷款台账,实现基础资料规范化管理。

按照相关财务制度规定,许多项社保资金都需要专户管理。我县对部分资金实行专户核算,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明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资金的专户管理力度,对专项社保资金开设专户进行核算,实行定期对账,确保专款专用。

二、做好各项基金的征收工作

配合县地税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及残联做好五类保险金及残疾人保障金的征缴和扩面工作,进一步完善地税征缴考核办法,严格征缴措施和奖惩,规范管理,提高征缴率。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确保完成省、市规定的各项指标任务,积极与上级业务部门配合,做好养老、工伤、居民医保等资金的市级统筹工作。

三、结合实际,做好重点社保工作

(一)继续做好失业保险和再就业工作。一是协调地税部门加大失业保险金的征缴力度,增加资金积累,确保失业金的发放。二是把创造就业岗位扩大再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有利于实现和扩大再就业作为制定和实施我县社会保障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足额筹集调度资金,加大再就业资金的投入,加强再就业宣传,开展再就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失业人员再就业竟争力,加大再就业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力度。

(二)认真做好医改资金保障工作。按照医疗改革的总体部署,及时筹措落实配套资金,加大对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继续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设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拨款程序;做好改水改厕资金的拨付,按序时进度拨付资金,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三)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医疗保险工作。完善企业离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参保管理办法,足额安排资金并做好监督使用工作。做好城镇职工医保、新农合及城镇居民的医保的资金筹集、拨付与监管。

(四)切实做好城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年我们将着重完善城乡低保金发放程序,进行民意测验,做好这项民心工程。打算建立相关部门联席会制度,定期相互沟通,从政策上、措施上相互衔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

(五)做好优抚、救灾救济资金管理工作。对全县的优抚安置对象进行验证进行登记,建全人员数据库。对各类优抚资金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跟踪调查,要求严格按照规定使用资金,对挪用专用资金的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并深入基层采取专访、听汇报、查资料、查台账等方式、方法,对各项优抚政策的落实情况、执行标准各项减免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向上级争取和筹集救灾资金,做好救灾面粉和棉被的定做和采购,并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

(六)村低保户及农村重点优抚对象的核查。借鉴“一线实”的做法,主动与民政、乡镇配合进一步把补助到人的情况搞准,把人数核实。

(七)做好关爱工程资金监管和拨付。组织审计、监察、民政等部门进行检查,按序时进度拨付资金。

(八)做好新农保试点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配合有关部门健全社会养老保险职能和机构。在积极筹措配套资金,参与试点制度建设的,精心谋划,稳步操作,认真完成我县新农保试点工作。

四、强化基础工作,提高管理能力

社保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要管好钱,还要深入研究各项业务政策,明年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基础工作,提高管理能力。

发挥财政部门联系部门广,信息点多的优势,做好各项社保资金调查、测算等研究工作,从我县社会保障的现况、各项资金的运行情况等方面入手,对近两年社保资金运行进行分析,对资金管理工作不断加以完善。

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健全各项社保资金的数据库。近两年发放到人的社保资金日益增多,这需要我们及时做好各项信息的核对、更新,以掌握准确的第一手资料,避免在检查中存在的项目、信息不准的现象。

五、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检查监督

资金筹措及保障措施篇6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8号,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做好两个确保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工作部署

要认真传达学习《通知》精神,切实加强对两个确保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领导。《通知》对两个确保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地要尽快调整工作部署,制定具体的贯彻落实措施和工作方案。各级劳动保障、民政、财政部门要加强协商,密切配合,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和领导负责制,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了解真实情况,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

二、确保资金到位,切实做到按时足额发放

要按照《通知》要求认真落实两个确保资金,确保应筹措的资金落实到位。从今年开始,各地对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必须保证按时足额发放,不得再发生新的拖欠。今年前几个月拖欠的基本养老金和按规定应发而未发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要在8月底前全部予以补发;对未按规定代下岗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也要同时予以补缴。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通知》要求,提高财政预算中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保证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各地要坚持和完善两个确保的月报和季报制度,并在今年7月底前对两个确保资金的安排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凡是资金安排不到位的,都要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以补充,不得留有缺口。

三、加大扩面力度,强化社会保险费征缴

要采取有效措施,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强化社会保险费征缴。要以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事业单位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年底前要基本实现养老、失业保险全覆盖。各地要对集体企业参保情况进行一次认真的调查核实,对于生产经营正常的,要尽快纳入养老、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对于未参加社会保险且已经停产多年、无力缴费的集体企业不再纳入养老、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其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直接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按规定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具体办法由各地民政部门会同劳动保障、财政部门研究制定。要强化对企业缴费情况的执法监督和稽核工作,重点稽核职工人数和缴费工资基数,依法加大征缴力度。要制定养老保险费差额缴拨改为全额征缴的实施计划,并采取措施保证按期实现。要加大清理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的力度,对欠费企业要采取经济、法律、行政、舆论监督等各种手段进行督缴,并建立专门的清欠跟踪制度,确保应收尽收。

四、积极推进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按期实现工作目标

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尽快实现由银行、邮局或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发放养老金。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要在9月底前、其他地区要在年底前基本实现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要严格清理和规范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项目和计发标准,属于国家规定统筹项目内的养老金必须确保发放;统筹项目外的,由企业依据经济效益情况支付,并向退休人员做好解释工作,不得擅自将统筹外项目转为统筹内项目。劳动保障部、财政部近日将统一部署对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计发标准的清理规范工作。今年各地不得自行调整基本养老金待遇,今后有关工作按国务院统一部署进行。各地要筹措安排不少于当地2个月支付额的周转资金,确保养老保险费由差额缴拨改为全额征缴和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顺利进行。要按规定将原行业统筹企业和中央直属军工企业纳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行省级管理,并加强基金的统一调剂,切实打破对原统筹行业的封闭运行。要切实按照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关于事业单位转制的政策规定,尽快将各类转制单位纳入当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并负责发放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五、妥善处理劳动关系,加快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要按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把妥善处理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和接续社会保险关系结合起来,解除下岗职工的后顾之忧,保证下岗职工出中心工作的顺利进行。要结合本地实际,根据企业和下岗职工的不同情况,制定妥善处理下岗职工劳动关系的工作计划和具体方案,指导企业按照规定及时与下岗职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要认真做好出中心人员的跟踪服务工作,设置方便其办理社会保险的网点和专门窗口,及时为其接续社会保险关系;对未能实现再就业的,要按规定发放失业保险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要正确把握建立和完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舆论导向,做好周密细致的组织引导和政策落实工作,争取下岗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要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强再就业培训,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大力开展社区服务,促进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有关处理下岗职工劳动关系的具体政策,劳动保障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下发。

六、精心组织实施,做好关闭破产企业的有关工作

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破产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00〕11号)规定,高度重视做好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安置工作。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同级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协调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参与制定工作方案,指导企业组织实施。对关闭破产企业的离退休人员,要直接纳入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范围,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并探索做好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的有效办法。对关闭破产企业的在职职工,要按照规定纳入当地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工作计划,做好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对于按规定办理提前退休的人员,其基本养老金除特殊工种按《国务院关于颁发〈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1978〕104号)规定提前退休的年限,不减发基本养老金外,每提前1年减发2%(不含个人帐户养老金),减发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及各种补贴)×(1-提前退休年限×2%)+个人帐户养老金。提前退休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基本养老金不再重新计算。要深入企业宣传政策,及时了解掌握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思想动态,认真落实安置政策,防止发生突发事件。

七、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

要充分发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作用,严格按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切实做好保障对象的审核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城市困难居民及时给予救助,真正实现全覆盖。各级民政、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要加强联系和配合,建立正常的工作协商制度和信息沟通渠道,做好相关政策的衔接和配套工作。对一些生活困难的企业在职职工、离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家庭,在按当地政府公布的有关标准计算其应得收入后,对其中人均收入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要及时给予救助。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对所需资金要全部纳入预算,同时要加强资金使用的管理与监督,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对财政确有困难的地区,中央财政酌情给予支持。

八、健全社区服务组织,完善服务功能

各地要大力拓展和深化社区服务,积极开展企业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和社会贫困者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服务,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等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网络。要加强社区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社区服务站的服务功能,逐步扩大服务范围和领域,认真做好社区各项社会保障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要结合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为社区服务组织调整充实部分精干的工作人员,并积极开展政策和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要保证社区服务机构开展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的工作经费,改善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效率。要建立健全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和社会贫困者的档案资料,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积极主动地开展服务,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各级民政、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要加强指导,总结经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为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络创造有利条件。

九、考核工作实绩,明确挂钩指标

按照《通知》要求,对于两个确保工作到位、财政确有困难的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的资金缺口,经劳动保障部、财政部核实后,由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并且要与各地两个确保工作实绩挂钩。挂钩考核的主要指标有:确保发放情况、补发拖欠统筹项目内基本养老金情况、调整财政预算支出结构安排社会保障资金情况、“三三制”资金落实情况、社会保险扩大覆盖面的提高征缴率情况、清理企业缴费工资基数的统筹外项目支出情况、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情况和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等。

十、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提高基础管理水平

要重视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特别是要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现代化的社会保障技术支持系统。要配备必要的软硬件设备,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力争在今年底前建立健全参保职工、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数据库,从根本上解决底数不清、数据不实的问题。各地要制定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的具体实施计划和工作方案,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避免重复建设。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信息系统建设的资金需要,各级财政要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十一、加强监督检查,建立情况通报制度

今年要重点开展两个确保和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执法监察。要制定完备的工作预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避免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各地要及时报告两个确保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关情况。对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进展情况,劳动保障部将定期通过新闻媒体进行通报。要加强各项社会保障基金和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保证专款专用,及时拨付到位,发放到人,不得截留,严禁挤占挪用。各地要加大回收被挤占挪用基金的工作力度,对新发生的挤占挪用问题,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下半年,劳动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等部门将对各地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

十二、做好宣传工作,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资金筹措及保障措施篇7

今天,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合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动员会,会议的目的是:认真总结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好的经验,查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立足早安排、早部署,全面的、有序的推进我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刚才,卫生局的局长和社保局的局长分别就如何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赞同,务请大家会后抓好落实。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推进我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目标。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关于年月以前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

(一)基本情况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年,全县参合人口为26.08万人,参合率为67.55%;应筹集资金1304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219.86万元,其中:中央补助502.7万元,省级配套195.6万元,市级配套130.39万元,县级配套130.39万元,群众筹资260.78万元。全县全年总计报销补助80666人次,补助金额530.75万元,结余773.25万元,资金使用率为40.7%。

年,全县参合人口为32.9万人,参合率为85.23%;群众筹资329.04万元,县级补助资金164.52万元;年元-5月份全县门诊补偿30436人次,补偿金额为72.37万元;住院补偿11780人次,补偿资金515.05万元,共计补偿42216人次,补偿资金587.42万元。

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截止年5月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0979人,其中:城镇居民5854人,学生5125人,参保率为47.73%;应筹集医疗保险基金149万余元,目前除城镇居民自筹资金65万元外,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尚未到位;已累计报销补助117人次,补偿资金9.4万元。

(二)基本估价

我县自被列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试点县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努力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各项工作。通过一年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七个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运行,广大参合参保城乡居民从中得到了实惠,“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究其原因,主要得力于四个方面:一是得力于县乡各级领导的重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是一项新兴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照搬,只能是在摸索中推进。为做好这一工作,县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组建相应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强化各项措施和制度,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资金及人员保障;二是得力于广泛的宣传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采取书写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层层召开动员会等方式对相关政策进行广泛宣传,提高政策的知晓率,使更多的城乡居民在了解政策的基础上自觉自愿参合参保,从而得以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带来的实惠;三是得力于各级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开展过程中,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协作配合,积极帮助特困、特殊群体参合参保,加强监督与管理,使保障工作得以如期、有序、规范运行。四是得力于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技术服务。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运行过程中,各医疗机构加强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参合参保人员看病就医奠定了服务基础。

但是,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政策宣传的深度和力度不够,部分城乡居民对参合参保后自己应享有的权利还不够清楚,对如何看病就医享受补助程序还不够明白,导致部分城乡居民参合参保积极性不高。特别是个别干部对政策理解不透,在宣传过程中将政策走了样,致使部分城乡居民对政策产生曲解,不愿参合参保。二是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乡村医疗机构,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表现在人员总数不够上,另一方面表现在专业人才紧缺上,个别乡镇卫生院没有执业医生,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即使有医疗设备也无人会使用。三是监管工作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尤其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方案实施后,部分医疗机构住院病人直线上升,“小病大医”、“开大处方”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还出现了“套取合医资金”的现象,合医资金安全严重受到威胁。四是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协调管理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五是医德医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精,对患者服务态度差、不负责任,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广大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其服务质量,改变其服务态度。另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只有县医院和中医院,给广大城镇居民就近看病就医带来了难度、增加了负担,其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的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

二、关于当前工作要求

(一)深刻认识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保障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大举措,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是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推进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广大城乡居民的健康和利益,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指出,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的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我国在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后又一重大举措,主要是解决城镇非农业人员(财政供养人员除外)群体看病就医的问题,从而实现医疗保障的全覆盖。

其次,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党的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又指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要高度关注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重要体现,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三,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是解决事关民生问题,特别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从当前来看,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特别是看病贵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人均、就诊次均医疗费用较高。一场大病导致一个家庭贫困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特别是没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城乡居民,遇到大病就更加困难。因此,城乡居民看病问题关系到广大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是一个事关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也始终是各级政府需要着力解决的大事。

第四,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是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就是要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扩大覆盖面,使广大城乡居民100%的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抓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有利于促进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有利于促进卫生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人民健康水平和经济发展相适应。

第五,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是一件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实事、难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到每一个普通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我们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完善的方案可以照搬,只能边操作边完善,边推进边解决问题。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又是全市统一方案,政策性很强,有严格的程序和标准,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完全得到群众的接受和理解还需要一个过程。为此,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从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切实增强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对党、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两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难事办好、办实。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

一是严格把握政策,切实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及召开干部职工培训会和群众会等形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及城乡居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了解和理解,扩大政策宣传声势和效果,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针对广大城乡居民关心和担心的问题进行宣传,讲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合参保方式、参合参保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参合参保资金的筹集、使用和报销等实际问题,解除城乡居民的疑虑和担心,引导广大城乡居民自觉自愿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同时,要注重宣传形式的多样性、方法的细致性和时间的持久性。既要注重筹资时的政策宣传发动,也要注重运行实施过程中的宣传解释,更要通过宣传增强城乡居民互助共济和共同抵御疾病的意识,引导其合理就医。

二是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切实做好参合参保资金的筹集工作。无论是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还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措资金都是关键,是基础。参合参保资金构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补助部分,二是城乡居民自筹部分。而中央、省市县的资金配套都有明确规定是有保障的,难的是城乡居民自筹部分的筹集。政策规定只有农户参合了、城镇居民参保了,各级资金才能按已参合参保人数补助到位,而农户的参合或城镇居民的参保又都要本着遵循自愿的原则。为此,我们要在广泛宣传政策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已获就医补助的典型事例宣传,让广大群众通过身边事例进一步了解惠民政策的特性,增强其制度的吸引力,从而引导广大城乡居民自觉自愿参合参保。同时,我们在筹资过程中,要讲究工作方法,注意方法的灵活性。筹资工作可与宣传发动工作同时进行,可一边宣传发动,一边收取自筹资金。在这点我要强调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必须是以户为单位进行。要利用学校、教师对政策的宣传和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利用农村党员干部对群众的政策引导,宣传动员广大城乡居民参合参保。参合参保资金筹集要本着群众自愿,要讲究工作方法,不能造成新的群众上访事件。

三是加强基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基金是帮助患病居民扶危济困的“保命钱”。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监管。一方面,在参合参保资金的筹集上,各乡镇要做到收一户、登记一户并上交一户,决不允许有截留和挪用,筹集资金实行一周一入专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工作从7月20日起实行每周一报一入账户。另一方面,在参合参保资金的使用上,县合医办和社保局要加强县、乡、村各级医疗机构报销资金的审核和管理,医疗机构未因病施治产生的费用坚决不予报销。同时县新农合监督委员会要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督导和监管,严肃查处开大处方,特别是套取资金的行为。相关部门要加强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参合参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四是加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建设与监管,加大医技培训力度,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切实提高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实施,最终要由各级卫生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来实现。今天就城镇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少、参保人员看病难的问题,县医保办增设了15个医疗机构,并授了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即县合医办和社保局)要建立和完善监督评价机制,制定基本诊疗项目、基本用药目录和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县、乡、村卫生技术骨干的培训培养,有计划地选送技术骨干到县级或县外培训基地进修培训,县级医疗机构也要加强对乡村医疗机构的定点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要严把各医疗机构药品的准入关。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推进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督网络建设,切实规范供药渠道,依法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经营活动,严肃查处各种经营、使用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使广大居民能够用上放心、有效、价廉的药品。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严肃各级医疗机构的执业纪律,规范其服务行为,转变其行业作风;要加大纪检监察力度,认真开展了以整治商业贿赂为重点的行业作风整顿工作,以及视群众身体健康于不顾的小病大医、小病长医的不道德的医德医风整治教育,严肃查处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和不法行为。各定点医疗服务机构要充分认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对医疗机构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着眼长远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不断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要强化内部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完善就医流程,公开收费标准,严格用药规定,努力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各级医疗机构在做好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工作的同时,要切实做好防疫保健和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要通过自身工作的开展,不断提升群众的疾病预防意识和健康意识,自觉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

另外,在这里需要提出的是:今年4月,全省召开了村级卫生室建设工作会,提出要分期分批解决村级卫生室的业务用房和设施设备问题。按照省的会议精神,要求县级落实用地等问题。我县今年有27个建设任务,不管落实到哪个乡镇,乡镇都要落实好用地,建设、国土部门都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并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卫生局要按省的统一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我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目标任务的实现。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乡镇、各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将其纳入议事日程,完善相关机构,明确工作责任,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保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和按期运行。

卫生行政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作为牵头单位,要切实担负起组织实施和业务指导监管的职责,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财政部门要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补助资金按要求、按比例足额纳入预算,并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启动和运行工作经费,同时要负责医保基金票据使用管理,加强基金监管。卫生部门要着力加强行业监督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审计部门要负责做好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管理的监督审计工作,且一年审计不少于两次。物价部门要制定相关措施,切实加强药品价格常规管理,严格控制药价虚高。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药品准入的日常监管,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教育部门要负责督促各学校,动员在校学生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里要明确的是:农村学生以家庭为单位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和机关干部职工子女(已就学)以学校为单位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各学校要认真做好统一收费及上缴工作,确保所有学生都享有医疗保障。民政部门要协助做好城乡低保对象的参合参保工作。残联要协助做好残疾人的参合参保工作。计生部门要协助做好农村独生子女户和二女绝育户的参合工作。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医疗保障政策,努力营造有利于城乡居民参合参保的良好氛围。监察部门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要进行全程监督,一方面要进行工作效能的监督管理,对工作飘浮、作风不实影响全县工作进度的,要进行问责问效;另一方面要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对套用、挪用、截留参合参保资金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在这里,我特别要指出的是: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目标任务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以上,城镇居民参保率达85%以上。工作目标已定,按省市的要求,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年10月31日前完成筹资工作,12月底前完成登记和录入工作,确保年元月1日能正常启动运行,参合人员能享受就医的政策补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年8月30日前完成参保登记工作。要完成目标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为此,按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各乡镇乡镇长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希望各位乡镇长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强化各项制度和措施,明确具体责任人具体抓,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目标任务的实现并如期运行。

总之,各乡镇各部门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安排部署到位、履行职责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全力以赴地把这项工作领导好、组织好、落实好。

资金筹措及保障措施篇8

美国是世界上建立养老保险制度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便认识到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对于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并使用立法手段规定雇主要为其雇员建立私营退休金制度。与此同时,积极发展和鼓励个人养老储蓄,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为雇主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的发展做了有效的引导。经过不断调整与发展,美国逐步形成了包括国家法定养老保险、私营退休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在内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保资金匮乏等问题的加剧,美国也不断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着调整与改革。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正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带来的对老年人口保障的新挑战。通过对美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可以广泛借鉴美国多支柱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运作体制、投资运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有益经验:

立法先行、严格执法。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在社会立法基础之上。从美国养老体系的构建来看,社会养老由《社会保障法案》支撑,雇主责任退休养老金和个人账户有《雇员退休收入法案》为依据,政府通过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来圈定受益群体的范围,保证养老保险的基金来源,规定企业的养老保险责任。法制同样是美国社会保障制度运转通畅的关键。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工作远未跟上现实需要,除了宪法和200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社会养老保障进行了原则性的阐述外,还没有专门的社会保险法来具体规定和保证实施。社会保障体系立法基础脆弱、养老保障体系的结构建设和整体运作缺乏法律的强力支撑,法律制度的缺位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因此,加快社会保障立法,严格执法是当务之急。

养老金制度设计应当提高统筹层次,增强便携性。美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强制性的社会保险计划,凡能获取工资收入者,均必须参加并依法缴纳工薪税。在美国,参保人员在获得第一份工作时就必须申请一张社会保障卡,联邦政府通过它跟踪工人的收入,以决定社会保障税的金额。雇员退休之后,凭借其社会保障卡直接领取相应的退休金,这样,美国的养老金管理和发放具有了很强的便携性,解决了养老金区域转移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由于城乡、地区差距较大,还没有实现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国务院已提出2009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2012年实行全国统筹的目标,所以我们有必要借鉴美国的相关经验,制定得力的实施细则和相关的配套措施,逐步提高统筹层次,最终实现基本养老金的全国统筹。

社会互动、协商一致。美国等世界其他国家的养老金改革经验表明,成功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出台,不仅仅是政府在推行一项新的措施,而且是经过社会激烈讨论、长时间酝酿之后的结果。改革的成效取决于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取决于政府是否有能力凝聚某种最低限度的协商意见。里根政府的养老体制改革是在公众的期待下强化了个人责任、转向了私营化方向;克林顿总统发起了长达一年全国范围的讨论,使个人投资账户和养老保险风险投资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使养老保险改革变成众势所趋;乔治・布什上台后回应了私营化的改革讨论,建立了呼声已久的个人投资账户。可以看出,政府与社会的良好互动,政党和社会主要利益集团协商一致,可以使得改革的阻力较小,新的措施得到有效贯彻,达到减少政府财政压力和获得民间支持的双赢效果。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的改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推行过程,政府与社会互动不够、协商不足,民众的参与度不高,改革措施推行困难。因此,我国应该借鉴他国经验,周密设计并谋求主要社会力量的参与,而不是单方面地强行推出改革措施企图一步到位。

资金筹措及保障措施篇9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

为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县、乡镇专门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做到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县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浚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方案》、《浚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并根据国家政策及时对相关制度、办法进行修定,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强化措施,筹集基金

稳定的筹资机制和资金来源,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此,我县卫生局把建立筹资机制,落实各级配套资金作为重要措施来抓。我县采取了以政府为主导,卫生、财政负责,各部门联动的筹资机制,在每年的筹资工作中,均由县政府统一安排、统一筹资,各乡镇具体负责,所筹基金统一汇缴到县合作医疗基金专户,从而进一步地规范了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

三、严格基金管理制度,确保基金安全

实行基金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规范了基金管理,确保了基金使用的安全、公平、公正、合理。建立了专账管理制度。县财政部门在农村信用社设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用账户,负责对基金使用进行审批,做到专款专用,专户储存;县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负责审核和发放,从而实现了基金收支分离,管用分开,确保了基金安全。

四、狠抓机构建设,搞好优质服务

为确保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顺利实施,县卫生局以抓好“五个落实”(即落实组织机构、人员编制、方案措施、配套资金、规章制度)和“六个到位”(即领导到位、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宣传到位、指导到位、监管到位)为中心,以搞好优质服务、保障农民身体健康为宗旨,全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通过强化乡镇卫生院和农村标准化卫生所建设等工作,不断改善农民就医环境,方便农民群众就医;通过开展“医院管理年”和“满意在卫生”等活动,改善医疗卫生单位的服务态度,提高整个卫生系统的服务质量,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解决农民就医难问题,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五、加大监管力度,确保规范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县人大、县政协、监察、审计等部门和部分农民人大代表组成,负责对全县新农舍工作的监督。二是规定县审计部门每年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审计一次,县合医办每年度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向农民公示,确保农民的知情权、监管权。县、乡经办机构及县、乡、村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及时将合作医疗资金的补助情况向社会公示,确保了基金的公开、公正、公平、合理使用。鹤壁市审计部门已分别于2005年和2007年两次对我县新农合基金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审计结果对我县新农合基金的使用、管理等情况也都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县合医办专门成立了监管机构,负责对各定点医疗机构和参合农民的监督,通过检查,不断加大监督力度,促进了全县新农合工作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资金筹措及保障措施篇10

关键词:武警部队;突发事件;财务保障

处置突发事件中的财务保障既不同于战时,也不同于平时,它具有突发性强、经费开支范围广、保障对象复杂等特点。武警部队研究处置突发事件财务保障,对于履行武警部队职能,顺利完成处突任务,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突发事件概念及特点

(一)突发事件概念

突发事件主要是指由于不可抗力的自然现象或人为影响造成的,在不确定的时间、空间内发生的事件。它主要包括:1、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2、重大的事故,如爆炸、空难等;3、人为蓄意破坏社会稳定的骚乱与暴乱或恐怖行为。

(二)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

1、破坏性强。突发事件的突然出现,必定会给国家和群众造成很大的损失。如汶川地震、南方冰雪灾害以及“911”恐怖袭击等,这些事件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但是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

2、不确定性大。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不确定、地点不确定、所涉及的范围也不能确定,这种不确定性给人们了解和控制突发事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特别是一些重大的自然灾害和事故,如果没有提前充分准备,又不能及时控制这类事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损失是不堪设想的。

3、事态难以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是人力无法控制的,人们只能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避免更大的损失。

二、武警部队处置突发事件财务保障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武警部队处置突发事件财务保障的特点

1、保障时效性强。突发事件发生的“突然性”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巨大冲击往往会在极短时间内迅速扩散,事件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因此,武警部队闻令必须立即出动,准备时间非常有限,这要求财务保障工作必须做到“边行动、边准备”,确保部队在第一时间得到充足的经费供应。

2、准备仓促,筹资困难。部队从接到命令到组织开进,通常只有短短几个小时准备时间,因此,处突期间,财务保障工作往往处于“边筹备、边供应”的持续紧张状态中,时常遇到筹资难题。

3、保障面宽,统筹难度大。处突力量编成比较复杂,由于增援友邻单位、公安等协同作战单位的参与,导致经费保障协调难度增大。

(二)武警部队在处置突发事件财务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忧患意识不强,应急思想淡化。相关财务人员思想麻痹,忧患意识淡化,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有的认为如果有处突任务,也不一定轮到自己;有的认为应付突发事件与财务部门没多大关系;有的认为现在财务工作本来就很忙,没时间去关心和研究这些“莫须有”的事情。

2、资金储备不足,财务保障反应滞缓。目前,武警部队只有个别机动师、机动支队储有应急资金,其他部队储备很少。就有应急资金储备的部队而言,虽有专户储备资金,但因存储量小,很难满足处突需求。

3、规章制度不全,财务保障缺乏有序性。一是财务保障预案不完善,目前不少单位没有拟制应付突发事件的财务保障预案,即使有,内容也缺乏可操作性。二是缺少完整的经费标准,应付突发事件所涉及的经费开支范围广、经费分配难度大,但目前武警部队却还没有一套完整合理的经费标准,使部队在执行中难以把握。

三、优化武警部队处置突发事件财务保障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保障预案

为了增强财务保障工作快速反应能力,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突发事件的特点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保障预案。

1、必须遵循统筹兼顾、保障重点的原则。制定保障预案必须通观全局、把握关键,充分认识突发事件的特点、对象、环境、规模和强度,协调好当前与以后、重点与一般的关系,集中主要财力确保重点方向、重点部队和重要时机的经费供应,同时要兼顾一般,保证整体的作战效能。

2、必须有多案准备。财务保障预案的制定,既要立足现有的条件和基础,又要着眼于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需要,遵循多情况、多方向准备的原则。既要有对所属单位的保障方案,又要有对支援部队保障的措施;既要有应付自然灾害的保障方案,又要有应付恐怖袭击的保障措施。

(二)合理预计经费需求,确保资金供应

处突中,由于处突任务、环境以及规模等的不确定性,经费需求伸缩性较大。因此,必须坚持宏观控制、定量供应的原则,合理预计经费需求量,保证经费供应的及时性。

1、要明确部队处置突发事件的经费标准。主要是补助经费和特殊开支。在目前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各总队、机动师财务部门在处置突发事件初期就应及时与总部有关部门联系,明确经费标准,并及时通知一线部队,为定量供应提供依据。

2、要掌握处突部队的人员实力以及处突时间,并了解各个部队承担的任务和动态,以便准确计算出各部队所需的日常开支和某些特殊性开支,以达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保障要求。

(三)多渠道筹措经费,增强应急机动能力

突发事件突然性强,短期内对经费需求量大,如果只靠自身单一渠道筹措经费将很难满足经费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多渠道筹措经费,增强财务保障应急机动能力。

1、预拨部分机动经费。根据近年来部队执行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反恐治乱等突发事件任务的经验,在某些特定时期,如汛期、特定节假日等,应从机动经费中预留处置突发事件专项储备金,设立专项储备资金项目,为突发事件财务保障做好准备。

2、压缩各项经费开支。在接到处置突发事件的任务后,为保证部队紧急机动时所需资金,应当在最大限度推迟报销经费开支、借款的基础上,压缩基建开支项目,充实处置突发事件资金储备。

3、提取基层部分生活结余经费。参加处突的主体是基层连队,财务保障的重点也是基层连队。为此,财务部门可以预先从基层连队历年来的生活经费结余中提取部分资金。

4、依靠社会力量解决困难,尽可能地争取地方银行、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四)加强监督,确保经费使用效益。

1、制定并完善突发事件财务管理规定。管理规定应包括保障原则、经费开支范围、供应关系、审批权限及资金结算方式等内容。

2、及时清理结算,不留悬案。突发事件的财务清理,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及时做好财务清理工作,有利于及时准确有效地实施经费供给,考核计划执行情况,分析经费保障程度和各项经费的使用效益。各项债权债务、往来款项都要及时清理与结算,特别是在特殊情况下向友邻单位、地方政府和个人的借款及采购物资器材、主副食欠款,要做到不漏项目,不留悬案。同时,要做到票据完整,账目记载清楚,资金安全。

[参考文献]

[1]于安.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理论框架[J].法学杂志,2006(4).

[2]黎云.《军队处置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颁布实施[n].人民日报.2006年.

[3]武政法.认真学习《处置突发事件法律手册》[n].人民武警.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