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相关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9:33

财务相关理论篇1

 

论文摘要: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但财务治理并不等同于公司治理,而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财务治理是一种制衡机制。而财务管理是一种运行机制,二者构成了公司财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财务治理是对传统财务管理理论与财务战略理论的整合,财务战略是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联结的纽带。财务控制偏重价值管理,财务治理则偏重利益调整,财务治理是广义公司财务制度的一部分。本文就财务治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一、财务治理界定 

 

关于公司财务治理(corporate financial governance),国内各学者的观点不一,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伍中信(2001)认为,公司财务治理是一种企业财权的安排机制,通过这种财权安排机制来实现企业内部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同时还指出,企业财务治理作为企业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种经济利益冲突。杨淑娥(2002)认为,所谓公司财务治理,是指财权通过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从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张敦力(2002)认为,财务治理是界定与协调各利益相关主体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所处地位和作用,最终实现各主体在财权上相互约束,相互制衡关系,促使企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果的公司治理。衣龙新(2002)认为,财务治理涵义可概括为:财务治理就是基于财务资本结构等制度安排,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在强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前提下,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等机制,实现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等一系列制度、机制、行为的安排、设计和规范。林钟高(2003)则认为,财务治理是一组联系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络,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这种制度安排达到利益相关主体之间权利、责任和利益的均衡,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饶晓秋(2003)认为,财务治理的实质是一种财务权限划分,从而形成相互制衡关系的财务管理体制。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国内学术界对于财务治理的定义并无很大分歧,都认为财务治理是以财权合理配置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主要不同在于对财务治理主体的界定不同。笔者认为,只要涉及到财权的配置,均可归属于财务治理的研究之中,但是财务治理是否仅仅局限于一种“制度安排”。公司财务治理是指通过财权在企业内部的合理配置,并在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财务约束、财务评价等机制以达到权利、责任和利益的均衡,从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套正式的、非正式的制度、行为和规范。 

 

二、财务治理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一)财务治理与公司治理 财务治理是从财务的角度来研究公司治理,主要是界定与协调各利益相关主体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公司治理主要是界定和协调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财务治理结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公司治理的灵魂。财务治理总体上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其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必然要遵循、借鉴公司治理理论。应该说公司治理理论对财务治理理论的指导是最为直接的、重要的,公司治理理论的出现是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前提,没有公司治理理论的成熟与发展,就不可能有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成熟,而财务治理理论的不断充实、发展也必将促进公司治理理论的不断拓展、完善。如果用财务治理涵盖公司治理,则夸大了财务治理的范围和作用,限制了公司治理的范畴。公司治理除包含财务治理内容外,还包括人事、经营等方面的治理。应当说财务治理本质上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部分和根本体现形式,公司治理的其他方面治理效果也最终要落实到财务利益上加以体现。如果用公司治理定义、替代财务治理,则更为偏颇,局限了财务治理内涵和外延,除从属于一般公司治理共性外,财务治理还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可见,财务治理并不等同于公司治理,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联系:一是公司治理是财务治理的基础,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发展和深化。二是公司治理的模式决定财务治理的模式,财务治理的模式反作用于公司治理的模式。三是公司治理的目标影响财务治理的目标。四是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都根源于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分离。五是从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角度来看,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都随着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其内容也逐渐由只发生在公司内部所有者、经营者以及相关权利机构之间的狭义的活动扩展到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公司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六是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管理方式,更应该是一种动态的管理活动,因而不能将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仅仅理解为一种制度安排,更应该从治理活动的动态含义来理解。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区别主要有:一是制衡的着眼点不同。二是激励的侧重点不同。三是约束制度的侧重点不同。四是机制涉及主体不同。五是保障实施主体不同。六是财务治理

比公司治理更为深化。 

(二)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基于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财务治理主要是对财务资源和财权的安排机制,以形成利益相关者之间财权的战略联盟,提高企业财务运作效率及公司治理效率。由此可见,公司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构成了公司财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联系表现在:一是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公司财务系统,都是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因素。二是两者对公司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处理,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一贯性。如财务治理对公司财务战略的拟定,决定了财务管理的服务与发展方向;财务管理对公司财务的全面调控,决定了财务管理中财务控制的力度和手段;财务治理对公司财务政策的选择,决定了财务管理中具体财务制度的基调。三是财务治理决定了财务管理的框架和轨道,财务治理的模式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务管理的模式特征。如果说财务治理是从财务角度对企业内外部人与人之间利益分配的关系所做的协调和配置,那么财务管理就是这种协调和配置的应用。四是财务治理、财务管理与公司绩效之间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财务治理状况的优劣直接影响财务管理,进而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而财务管理和公司绩效又受到财务治理的根本性制约。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主要区别为:一是从公司运营角度看,财务管理是公司管理的核心,财务治理则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因此,公司治理与管理的区别也就决定了两者分别属于不同的范畴。财务治理主要从宏观上对财务管理中所产生的财务关系进行指导、监督、控制和制衡,保证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一种制衡机制;财务管理则是在财务治理框架下,具体进行财务运作和经营活动,基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种运行机制。二是财务治理从制度性层面规定了公司财务运作的基本网络框架;而公司财务管理则着重研究在这样的框架下如何通过科学的财务决策实现具体的财务目标,主要集中在“操作性”财务领域,具有鲜明的“技术性”特征。三是财务管理着重于对财务主体的财务行为控制,表现为上层财务主体对下层财务主体的财务行为的一种单向规制活动。财务管理的效率性主要体现为公司财务成本总额的减少,即公司净资产值的增加;财务治理则着重于财务主体的财务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结构性安排,以及财务权力运作方式的优化,表现为财务主体之间财务行为的双边或多边相互协调与控制活动。财务治理的有效性主要体现为公司各层级财务主体的财务权力总成本的降低。四是财务管理是从定量角度论证企业价值,探讨企业财富是如何产生的,是财富创造的源泉和动力;而财务治理则是从定性方面研究企业价值,确保这种财富创造能够合乎各方利益要求的一种制度安排,是企业财富创造的基础和保障。

(三)财务治理与财务战略 财务战略是战略理论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与延伸,财务战略的本质既反映其“战略”的共性,又揭示着其“财务”的个性。财务治理包括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包括财务战略,财务治理是对传统财务管理理论与财务战略理论的整合,财务战略是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联结的纽带。财务战略的制定与执行是公司治理中一项牵涉面甚广的工作,财务管理部门乃至财务总管或财务副总经理往往是组织而非完全独立地承担企业的财务管理任务,这就需要财务治理理论的指导,从制度上保证企业最高决策层有效行使最终决策权,同时其他部门也能按制度积极配合,共同实现财务战略。任何大类意义上的财务活动,事实上都同时包含着战略与非战略的成分,其差异只是何者为主、何者为辅的不同而已,因此财务战略在财务管理中,进而在财务治理中的突出作用不可小视。 

财务相关理论篇2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财务大集中管理

一、企业集团财务大集中管理的内容

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研究也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需要从财务管理主体、客体及目标三个角度共同考虑。具体来分析,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是筹资管理。在财务大集中管理模式下,子公司所需资金不得擅自向外筹借,在财力上受到严格的限制。该项财务活动主要由企业集团来完成,以企业集团整体名义进行,即母公司在获得下属子公司预算报告及明晰各子公司实际经营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集团资金来源的构成方式与企业集团运用各种方式的优劣,选择最佳筹资方式。然后再将筹集到的资金按各子公司所需进行分配,有效地避免了资金泛滥导致的使用低效率,同时以集团的名义进行整体借贷,信誉较高,限制条件少,筹资速度快,也降低了筹资成本。

第二是投资管理。投资的规模和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生死存亡。尤其对企业集团来说,投资的集中管理模式是企业集团财务大集中管理区别于分散管理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实践中多是由子公司为各个意向投资项目提出可行性方案,上报母公司审查。母公司则根据企业集团的长远规划和内外部市场环境进行项目评估,并会同子公司进行集体研究决策,最终决定是否投资以及投资规模等问题,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维护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

第三是营运资金管理。营运资金是企业集团在运营过程中的关键财务因素,在财务大集中管理模式下是由母公司统一严格管理的。子公司在每个营业周期末,都需要向母公司提出下一个周期的营运资金预算报告,并向母公司汇报本期营运资金的主要动态变化,然后由母公司审查决定下期营运资金的规模和流转速度,只允许子公司在该限度内做适当的调整。

第四是收益分配管理。母公司作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主体,必须站在公平与效率的角度上,对各种收入依据现行法规规章及集团制度做出合理分配,即能够将子公司利润的一定比例合理留在母公司,充实母公司集中管理的财力与物力,同时又能够保证子公司和职工的利益得到逐步增长,调动其维护企业集团整体利益的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

二、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大集中管理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大多是企业集团都实行财务大集中管理,都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成效,促进了企业集团的稳定发展。但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及其他管理因素的影响,在财务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财务大集中管理组织机构不合理,管理模式拟合度低

很多企业集团在管理上选用集中管理的方法,但整个企业集团的职能机构设置却不符合集中管理要求。主要原因是管理意识上的误区,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倾向于将财务管理看作是会计工作,在管理上两者高度统一,没有区分财务和会计两种工作进行机构设置,决策主体重叠,使机构运行充满风险。这种错误的管理理念混淆了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职能特点和不同的工作要求,极易出现忽视财务管理作用的行为,这样集中管理对企业集团健康发展的导向作用也得不到发挥。同时集团的财务职能比较单一,现代管理体制不健全,预算管理随意性大,财务集中管理没有实施基础。

2.企业集团财务大集中管理的决策机制存在缺陷

财务大集中管理不等于财务权力专断。当前,我国企业集团在财务集中管理中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将集中管理理解为集团专断一切财务管理事项。直接表现为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程序和管理制度。企业集团几乎所有的财务管理工作都由企业最高领导全权指挥,很多方面仍然延续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制度,一方面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对企业管理的要求,在发展扩大的过程中略显笨拙。另一方面真正懂得专业技巧的财务管理部门失去了管理工作的独立性和积极性,见领导眼色行事或根本没有说话权,决策部门形同虚设,企业集团的决策效率较低,管理效果不稳定,集团面临的决策风险较大。

3.企业集团预算管理执行不力,资金使用效率低

一般地企业集团在进行年度财务活动安排时都能够进行严密的预算计划,并涉及到各个子公司。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预算管理重计划、轻实施。企业集团花大力气组织开展年度预算会议,部署下年度企业集团经济活动之后,预算方案被各级子公司看作简单的文字材料,在后期的企业运行过程中还是只关注子公司本身的资金计划与年度活动安排,整个集团的预算管理流于形式。而且企业集团的预算管理参与人员和部门较少,大多局限于财务部门。而预算管理中涉及到的重要的材料采购、工程施工等数据需要很多相关部门的配合与参与,这种孤立的职能执行机构大大降低了预算标准的科学性和预算管理的效率。在企业集团多级法人组织形式下,资金管理的失控导致使用效率低下,经济回报低。此外企业集团也很难通过预算管理掌控集团内部成员企业的经营活动,经营不稳定性较多。

4.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与约束机制不完善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企业集团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企业集团在管理过程中,一般不会忽略对子公司的管理与控制,但对总部自身的经济行为及管理活动往往缺乏约束机制。集团领导的言论权威性过大,没有严格执行决策程序,政策制定后期的执行随意性大,极易出现的现象。其次企业集团外部约束机制形式主义严重。很多企业集团由于发展实力较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多,已经成为地方的经济老大,为政府行政能力的执行着实填了不少力。各级地方政府也将其作为重点保护对象,过分的敬畏与依赖导致外部监督和管理约束机制形同虚设,无法对其经济活动产生真正的约束力。再次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风险防范也存在漏洞。很多风险防范与管理机制,对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反应较迟钝,而且大多集中于事后控制,发生财务危机后才进行紧急的补救措施,企业集团的效益因风险管理失控流失严重。

三、优化企业集团财务大集中管理的对策

对企业集团实行集中管理是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集团选择的管理模式,财务大集中管理也确实有助于现阶段企业集团的发展与成长。为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提高财务大集中管理的效率,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设置科学的职能机构,理顺母子公司关系

职能机构的设置要与管理理念及模式相配套,在财务大集中管理模式下,企业集团的组织机构应该坚持集权为主、有效分权控制的原则,进行财务相对集权管理。首先是区分财务管理与会计工作的职能,各司其职,分别设置配套的管理体制。在财务管理方面为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可以在集团总部董事会下分设财务管理委员会或财务管理公司,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并任命集团财务总监为主要负责人,适当吸纳分支机构及子公司负责人担任委员或重要职务,理顺企业集团总部与各子公司的利益关系,集权与适当放权相平衡,形成统一管理、互相监督的管理体系,既保证企业集团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又保持企业集团与下属企业之间有效的财务信息沟通,使企业集团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2.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财务决策的准确度

首先要正确理解财务大集中管理的含义,根据企业集团的经营特点和经济实力,权衡集权与分权的限度,并制定严格的管理程序对整个集团的财务活动进行控制,避免舞弊现象的发生。其次积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使用集中式财务软件,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缩短信息由子公司向母公司传递的时滞,保证问题处理的及时性,把握市场环境动态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3.落实全面预算,加强资金集中管理

企业集团的财务预算相比一般企业来说具有更加重大的管理意义,对企业集团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都有直接的调控力,其重点内容应该包括经营收支预算、资本性收支预算、现金流量预算和资产负债预算。企业集团首先应该保证建立起完整系统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将企业集团的各项财务活动都包括在预算管理范围内,实施全面预算,控制整个集团的财务风险。其次,为保证预算管理效果,应建立各级预算管理组织,保证从预测、决策到执行、监督、考核都有专人负责落实各项工作,增强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在全面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是资金的集中管理,应该作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核心,统一调度和融通资金,提高企业集团资源配置能力,同时坚固对子公司的控制权,实现经营的规模效益。

4.完善系统的财务管理与控制体制,加强内外部审计

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的结合是应对现代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财务管理制度不仅应当规定各项财务工作的任务、内容,还应该明确各项工作所涉及的岗位、员工职责,以保证出现问题迅速找到负责人得到及时解决。此外,财务管理制度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还需要根据经济环境、税收政策、会计准则变化等不断更新,使制度真正成为企业集团发展的引导力量。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需要集团内外部审计工作的配合。企业集团应该充分发挥内外部审计的优势,对母子公司同时进行强有力的控制监督,及时发现管理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集团的持久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林颖聪.浅析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投资理财,2009年第4期

[2]翟靖霖.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优化问题的探讨.金融管理,2010年第8期

[3]邓小军.基于组织成长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选择研究.中国市场,2011年第6期总第617期

[4]陈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中国商界,2010年12月总第212期

财务相关理论篇3

【关键词】合并财务报表理论;利益相关者;实体理论;母公司理论

合并财务报表理论是编制合并报告的基础,在编制企业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时,由于选取的合并理论的不同,对以下的问题会有不同的认识和处理:企业集团合并报表的目的是什么?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如何处理?内部交易损益该如何抵消?少数股东是否该承担商誉?根据合并财务该报表目标的不同,目前各国所采用的合并理论主要有所有权理论、实体理论和母公司理论。在利益相关者的视角下,财务报告应该以满足所有信息使用者(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共同需要为目标(王竹泉2008)。那么,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国内外公司治理实践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国际上采用的合并理论也在从母公司理论逐步向实体理论转换。

一、国际上采用的三种主流理论及比较

(1)所有权理论

所有权理论是业主理论在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具体运用,它是站在母公司股东的角度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认为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是拥有与被拥有的关系,它强调的是母公司所实际拥有的而非所能控制的财产权,主张采用“比例合并法”,但这显然有背于合并财务报表所强调的“控制”的经济实质,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向母公司股东报告其所拥有的净资产。因此在该理论下,合并财务报表只满足了母公司股东的信息需求而不能满足子公司少数股东的信息需求,不能达到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的财务报告的目标。

(2)实体理论

实体理论认为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将所有者和债权人置于同等地位,不再强调所有者是财务会计的唯一中心。主张合并财务报表应站在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来编制,采用“完全合并法”,企业集团内所有股东不论股份多少都应同等对待,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合并主体所有信息使用者的求,而不是仅仅为了满足母公司股东。实体理论反映母公司实际所控制的资源而不是拥有的资源,体现了控制的实质,能够反映集团这一经济实体的真实财务,承认企业并购过程中母公司通过控制而产生财务杠杆效应,在财务报告编制过程中能较全面的考虑集团各个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3)母公司理论

母公司理论是所有权理论和实体理论的结合,该理论认为合并财务报表的主要使用者是母公司股东,其他利益主体(包括少数股东)对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也会得到大体上的满足,强调母公司或控股公司的股东利益,将子公司少数股东看作是企业集团主体的外界债务人。母公司理论既采用完全合并法又采用比例合并法,主要是为现有的和潜在的母公司或控股公司普通股股东编制的,侧重于母公司股东的利益,反映母公司所控制的资源。

三种合并财务报表理论在实务中的具体比较如下图:

在这三个主流理论中,由于所有权理论强调终极财产权,违背了控制的实质,将子公司的报表要素按持股比例人为地分割成两部分(合并部分与非合并部分),割裂了会计要素的完整性,所以目前只对共同控制实体的联营企业报表合并还采用此理论。

实体理论和母公司理论的最主要的差别也就在于如何处理非全资子公司的少数股权和少数股东损益以及商誉归属的方法上,随着会计理论和事务的不断深入的发展,国际上各国家对于合并财务报表理论也在逐步改进,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都开始向实体理论倾斜或已经开始使用实体理论。

二、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看合并财务报表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比如股东、政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甚至是社区居民,企业集团不仅要为股东利益服务,同时也要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该理论认为,对于一个经济实体来说能否获得长期的生存和繁荣的最好途径是:考虑其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企业集团的会计目标应由“股东至上”的股东价值最大化转为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在报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时,应该考虑到不同利益相关群体的需要。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我们可以发现,不仅母公司的股东需要合并财务报表信息,而且合并财务报表也应为子公司债权人、少数股东、管理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同时,由于控股关系的存在,子公司的盈亏影响着母公司的盈亏,母公司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从企业集团内部来看,母公司与企业集团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仍然存在委托的关系,如下图中所示: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发现,母公司直接或者间接地成为了整个企业集团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委托方,负责控制和监管子公司的企业组织行为,母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不仅可以对母公司的各项决策施加影响,同时可以通过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各项决策产生影响。显然,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少数股东以及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间接委托关系将导致他们在企业集团中的信息不对称。母公司股东可以利用关联交易来调整企业集团的盈余,通过转移利润的方式降低子公司的盈利,从而损害子公司的少数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不仅如此,母公司作为控股股东,还可能通过操纵会计信息来逃避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监督,侵害其他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严重影响资本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如果资本证券市场不能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便会减少潜在的投资者,造成资本市场萎缩、资金短缺,反过来也会制约整个企业集团的发展。

如果我们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完全采用母公司理论,那么提供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了满足母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需要,在合并利润表中的的净收益仅是母公司股东的净收益,企业集团内部的交易也只抵消了母公司应享有的份额,子公司的少数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只有通过子公司的个别报表获取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这样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对于少数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而言,并不能满足其对于企业集团要求提供的信息,由此看来,采用母公司理论来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不能很好的达到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的财务报告的目标。

实体理论相比母公司理论而言是站在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不仅满足了母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需要,同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也反映子公司的少数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需要的会计信息。不仅如此,实体理论同时还可以加强少数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母公司股东的监督作用,从而有利于整个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因而目前并报表的国际主流理论开始由母公司理论向实体理论过渡。

三、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国际发展趋势及我国的现实选择

合并财务报表最早出现于美国,随着企业合并实务的不断复杂化,不同国家在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选择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总体的趋势是向实体理论过度。

1999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了《合并财务报表:目的和政策》,该意见稿中规定,将企业集团视为由母公司和子公司构成的有一个或多个分支机构的单一经济实体,合并财务报表是报告该实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突出显示了实体理论的特点。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FRS2)》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目的是为了提供包括母公司和子公司在内的整个经济实体的财务信息,对于集团内部交易应全额抵消并要求少数股权应以合并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这表明英国的合并理论正在向实体理论转变。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3年12月了改进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iaS27)》,2004年3月又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修改后的准则虽然仍以母公司理论为基础,但要求少股权应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作为所有者权益项目单独列示,对于集团内部交易采用全额抵消的办法,体现了从母公司理论向实体理论转向的趋势。

我国1995年颁布实施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然而对于合并会计报表的理论定位却不十分清晰,采纳的属于三种理论兼有的综合理念。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则更多地体现了母公司理论及实体理论的运用,促进了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整体来说较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的财务报告的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计价基础来看,新会计准则并没有完全接受实体理论,而是采用了双重计价基础,对于母公司所拥有的净资产按母公司的持股比例确认公允价值;对于少数股东拥有的净资产仍然以历史成本列示。这与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状况是分不开的,如果少数股东的净资产也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必然会夸大子公司净资产和商誉的价值,从而助长母公司股东通过利用子公司企业合并的方式来操纵企业集团的会计利润,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2)从合并商誉的处理来看,我国目前对正商誉进行处理是根据实体理论,将合并成本大于合并时取得的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按期进行减值测试,以其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计量。而对负商誉的处理比较特殊,是将其确认为当期损益而不是向国际上大多数发达国家那样递延到以后各期或减少非流动资产的价值。这也是为了防止企业集团通过对负商誉的递延确认来操纵利润,从而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特别是政府的税收部门的利益,由此看来,在我国盈余操纵现象比较严重的现实情况下,新会计准则对负商誉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3)从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抵销来看,目前对集团内未实现内部损益是按全额抵销,而不是按母公司的持股比例来抵销,这也是为了抑制母公司通过集团内部的关联交易虚增利润从而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4)从少数股东权益和损益的列示来看,新会计准则将少数股权作为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示,而没有将其作为费用在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列示;将少数股东损益作为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的一部分以“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单独列示。这些实际上都是采用了实体理论的观点,在形式上做到了利益相关者地位平等,有利于子公司的少数股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直接通过合并财务报表得到企业集团的财务信息,更大程度的维护了他们的利益。

综上所述,从目前国际上对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选择趋势来看,曾经被广泛采用的母公司理论正逐渐与实体理论融合,实体理论正逐渐成为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程序和方法的改革方向。我国虽然仍采纳两者结合的综合观点,但在实际的实务操作中为了更大程度的保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正在逐步的向实体理论倾斜。

四、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展望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发展趋势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企业目标理论的不断完善使得利益相关者理论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这就要求企业集团提供的合并报表信息不仅要满足大股东,也要服务少数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与母公司理论相比,实体理论在这一方面显得更有优势:

1.实体理论符合实质的“控制”的观点,只要是母公司能够实施有效控制的子公司,其全部资产和负债都应该作为合并财务报表的要素,能切实反映整个企业集团的综合实力;

2.实体理论是站在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披露合并会计信息,按照其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符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财务报告的要求,不仅能够满足企业集团内部管理人员对财务报表的需要,也能较好的满足整个企业集团生产经营活动管理的需要;

3.实体理论能有效抑制母公司对企业集团会计信息的操纵行为,考虑了集团的少数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利,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企业合并领域里进一步发展的体现。

企业目标理论的发展是合并财务表理论发展的根本动因,企业集团发展对于信息需求决定了合并财务报表提供怎样的信息,利益相关者理论以满足企业集团所有信息使用者的共同需求为目标,是对“股东至上”的业主理论为核心的传统会计的一个挑战,体现了对企业集团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重视,也是当代企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随着这一理论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实体理论或者是比其更能全面满足企业集团利益相关者信息需求的合并财务报表理论将会成为国际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会字(1995)11号.财政部关于印发(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的通知.以及对合并会计报表问题的相关解答.

[2]黄世忠,孟平.合并会计报表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会计研究,2001(5):20-23.

[3]张守文.合并会计报表之理念[J].中国农业会计,2004(1):7-9.

[4]王竹泉.利益相关者会计行为分析[J].会计研究,2003(10):3-10.

[5]王竹泉.利益相关者会计[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8(6):8-15.

[6]合并会计报表问题研究课题组.论控制与合并财务报告问题[J].会计研究,2001(4).

[7]陈.合并会计报表所有者观与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的联系[J].财会月刊,2004(9):10-11.

[8]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体系的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9]王竹泉.利益相关者财务披露监管的分析框架与体制构造[J].会计研究,2006(9):35-41.

[10]陈玉媛.论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定位[J].财会月刊,2008(3):34-35.

[11]李玉娟,宋永春.实体理论: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最优选择[J].会计之友,2010(3):23-25.

[12]马琳.我国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依据及对策[m].现代商业,2010(18):265-266.

作者简介:

财务相关理论篇4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高校财务困境治理策略

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曾经引导企业突破了利润增长的制度困境。从理论视角,由居于不同利益层次的多方利益主体构成的高校也可以被视为类似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组织。

一、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

“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斯坦福大学研究小组认为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人们开始认识到,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仅为股东服务,在企业的周围还存在许多关系到企业生存的利益群体。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给利益相关者下的定义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这个定义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利益相关者概念,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还将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受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也看作是利益相关者,正式将社区、政府、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

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应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各利益主体的共同治理。具体来说,就是在董事会、监事会要有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如职工代表、债权人代表等。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绩效契约理论的共同治理是未来治理结构的发展方向。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产生于企业利润增长的困境期,该理论通过对企业所有权所做的新的制度安排,改变了企业传统“股东至上”的治理结构,在管理制度的创新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由此,企业治理思路的改变促使企业逐渐走出发展困境。

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在高校困境治理中的价值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虽然侧重于研究针对企业如何突破发展困境所要作出的制度安排,但其理论价值绝不仅限于此。事实证明,针对不同于企业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在现实中日益突出的财务困境,该理论同样指导此类型社会组织提高了筹资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增强了该组织的财务支持以及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尤其是,从国内外经验看,处于财务困境中的高校,更能从此理论得到困境治理的创新思路。

1、国外高校治理财务困境的策略

国外高校治理财务困境的策略得益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应用。早在中国之前,美、英、加、日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先后面临不同程度的经费不足的财务困境。这些国家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于指导高校战略性的财务运作,在对高校“利益相关者”进行重新定位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各相关群体的公共利益契合点,最终成功形成了高校多元化筹资渠道。

例如,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有41个州的高等院校都出现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美国联邦政府或州政府为高校作担保,支持高校发行中长期和短期教育债券。上世纪90年代,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发行的债券出现排队购买的现象,大大缓解了财政危机。值得一提的还有日本。日本的高校不仅通过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取得财务支持,更重要的是,在高校和社会各界形成了特殊的利益联动机制,通过成立校友基金会、学生家长教育支援会、教育事业关爱基金会等,争取了社会资源对高等教育的支持。这种结果的出现,得益于政府、高校、社会各界(高校投资者)所形成的有效治理结构。

2、国内高校财务困境的形成

国内高校财务困境的形成归因于高校相关利益各方还未形成动态、有效的治理结构。目前国内高校的财务困境主要表现为支付不能和债务拖欠。上世纪90年代开始,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规模扩张的阶段,高校经费明显不能满足规模扩张对资金的需求。1995年3月,在全国人大通过的《高等教育法》(62条)也用法律条文确认:“国家鼓励运用金融、信贷手段,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之后,金融贷款成为高校经费筹措的主要途径。对于财务困境的成因,国内专家认为,政府投入的严重不足和高校教学评估标准的连续上调成为一种隐性的引导力量,使高校走上负债运作之路。

一方面,政府对高校经费投入不能满足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校学费标准上升空间的局限性以及高校外部资金筹措渠道单一,导致高校开始呈现还款难和支付难的财务困境。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在政策理念上,政府提出的构建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体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的目标在现实中没有得到有效贯彻。政府主体地位的淡化,使高校在联合利益各方形成有效治理结构方面的探索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校财务困境的治理策略

基于对国外高校治理财务困境的经验以及国内高校财务困境成因的探讨与分析,本文提出高校财务困境的治理策略建议,以期抛砖引玉,引起社会各界学者对此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为高校财务困境的解决思路献言献策。

1、界定高校治理结构中的相关利益各方

(1)政府。作为高校资产的所有者、教育的举办者和受益人,理应担负起治理主体的角色。《高等教育法》第六条明确规定,国家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举办高等学校,并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第三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可见,政府举办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未来人才素养的提高,提升民族的软实力和竞争力。高校的财务困境得不到解决,最终会影响、制约其社会功能的发挥,因而,政府应承担起主要的治理责任。

(2)高校自身。作为国有资产的使用者和管理者,高校责无旁贷地要承担起治理主体的角色。《高等教育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高等学校对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受捐赠财产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高校自身财务困境的形成是综合因素起作用的结果。其中,作为高校自身,其在办学规划上的决策失误以及管理制度滞后、风险意识欠缺、办学模式僵化等构成财务困境的直接成因。高校自身应当在自我反思中有积极作为,而不是消极的等着政府救援。

(3)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优惠的贷款利率和优质的金融服务,为高校以较低的筹资成本取得急需的建设资金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同时我们发现,金融机构由于高校还债能力降低造成“垒大户”的现象。高校的特殊性质成为受金融机构欢迎的债务人,而大学的巨额债务可能最终成为国有银行不良债务从而形成新的金融风险。

(4)社会各界。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的特殊使命,其培养人才的质量如何,决定了未来这些“高级专门人才”能否胜任需要他们的专门岗位,能否实现他们的职业理想和人生规划。而陷入财务困境的高校客观上无法承诺培养质量,这会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的行业水准。因而,社会各界都应当积极关注高校财务困境的解决,给予必要的社会支持。

2、构建四方动态、有效的治理结构

(1)由政府担保,促成金融机构和高校的“二次合作”,着眼解决高校的筹资困境。高校毕竟是高校,它承担着政府的教育职能和为社会提供合格人才的职责,面对日益发展的社会现实,高校的领导必须承担起高校自身的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职责,从而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合格人才。面对日益严重的财务困境,高校领导积极筹资却由于债台高筑无法消债,最终得不到金融机构的支持。

而上世纪70年代美国高校治理财务困境的做法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陷于困境中的美国高校在政府、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各类机构或者保险公司的担保下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或者获得了低息贷款,或者获得了发行教育债券的资格,使高校在短期内筹集到了来自金融机构和社会的各类支持资金,为高校走出财务困境提供了保障。

因而,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应当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财政救助体系。政府的作为可以体现在,以政府的信用做担保,政府“修桥铺路”,为高校争取来自金融机构的支持,同时,政府在高校建立健全资金投入的决策管理和经济责任制度,落实投资追踪问效制度。政府督促高校以良好的信用实现金融机构和高校的资金互动,保障高校的前瞻性发展。

(2)挖掘高校自身潜能,着眼提高高校自身的创收能力,增强社会公信力。创造条件,争取更多的政府财政投入。政府投入是学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国家财力相对不足,以及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对财政投入需求的增大,国家无法满足对高等教育投入的需求,必须有重点地进行支持。高等学校要想获得国家更多支持,就必须通过调整战略、开拓创新、整合资源、建立特色学科等思维和手段,努力创造条件纳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正如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中大家所形成的共识,即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必须选准突破口,集中人力财力,在重点领域有所突破。

挖掘潜能,积极开展社会服务。高校自身应当积极盘活教育资源,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创建灵活、多样、直接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服务手段和形式。例如,高校可以通过和各级政府合作,承揽面向社会各个层面的学历或职业培训;高校也可以和企业合作,为其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高校校际之间也可以通过彼此的交流合作,互相提供其所需要的特色服务等。这无疑会大大增加高校自身收入。

(3)借助市场化手段,构建政府主导的社会各界化解财务危机的联动机制。高校可以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成立教育基金募集会,由该组织负责对教育资金进行有效筹集、管理和监督。政府应当为高校资金的募集提供政策支持。政府通过政策导向,鼓励大中型赢利企业和民间社会组织向高校提供专业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或者捐赠;而高校自身也应当有所作为,通过充分开发校友资源和教育后援会,争取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高校的未来发展。

(注:本文系2009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高校财务困境治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号:09DJGZ05。)

【参考文献】

财务相关理论篇5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指通过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财务人员对单位组织的流程进行再造,并建立与之配套的财务组织结构模式,积极地挖掘财务资源的信息潜力,从而更好地开展财务活动,妥善处理好财务关系,最终实现组织权益最大化,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选择在财务管理中使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但如何才能高效发挥其在财务管理中的职能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分析信息技术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影响

(一)对预算编制管理的影响

随着预算方式的不断革新,我国事业单位开始实行零基预算的管理模式,单位需要根据实际资源资产情况,并结合政府财政部门规定的限额来编制年度du预算这就要求各单位的预算会计全面掌握单位所有的各类的相关信息,才能公正无误地编制出年度预算,从而为单位提供了资金保障由于年度预算编制要求细致且完整性,因此必须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撑,才可以更高效更快速地完成这个艰难的任务。

(二)对资金支付管理的影响在实行会计集中管理模式制度后,财政资金将不予以拨付到预算单位账户中,而是全部保留在国库局之内,这就要求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之间建立一种资金使用的有效控制机制。

(三)对财务核算管理的影响由于我国国库局的会计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逐渐长期发展,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逐渐由静态式核算转向动态式核算,核算业务活动的定时反映转向实时反映,财务报告及报表也取得突破,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信息,这不仅仅极大地丰富了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内容,还提升了其使用价值。

(四)对财务决策和预测管理的影响我国事业单位财政部门越来越注重财政资金的经济效益的考核和宏观预测,相应地,事业单位也应该加强资金支出的决策管理与预测管理在此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作为会计工具,按照固定的数学模型,对收集的财务数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加上与应用,并逐步建立一个智能的辅助式决策系统,事业单位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年度支出预算的纵向对比,通过对核算的决策与后期执行,最终帮助会计管理人员实现解决资金支出和提高资金利用率的目的。

二、分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弊端

(一)需求不够明确信息化需求不明确是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应该具备的功能类型,需要改善的传统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方向不明确,因为绝大多数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人员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手工操作的工作模式,一时之间难以接受计算机网络操作方式,所以就需要给财务管理人员一个较长的思维转换的过程。

(二)相关的信息化制度尚未完善由于各个事业单位的情况不同,所以财务信息化工作的进程也有所不同,从而造成了在对于事业单位内部实行管理及其制度建立上优劣参差不齐纵观全局,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在其制度建设上还有待提升,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则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的过程是很艰难的。

(三)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从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形式来看,上级领导没有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系统性的指导以及合理规划,使得事业单位其财务管理不么的信息化建设在极大程度上呈现出不规范性。

(四)事业单位的领导管理层缺乏有效的技术监控手段我国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在对于基层单位财务部门的管理、决策以及预测层面上还是相对欠缺,因此有必要在基于科学、完整、及有效的数据信息上,打造一个有效的科学技术系统平台但由于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可监控的、系统化的信息来源平台,导致了上级主管部门无法准确判断各个基层单位所反馈的财务相关信息的有效性及其质量。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提升优化措施

(一)科学合理地对信息化的需求进行明确分析所谓的事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指基于科学管理的核心思想,理顺财务内部的管理关系,并结合财务管理的实际需求,进一步革新事业单位中的财务业务的工作流程,增加其科学性与效率性所以要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结合自身实际需求,根据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具体要求,全面的、科学合理的、客观的分析单位的财务业务,并及时地进行相关的调整,同时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帮助寻找传统人工模式潜在的难解决的问题,促进形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切实需求。

(二)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制度由于当前财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革,因此相关的管理制度也要有所调整和修订只有建立完善的科学的信息化制度才能确保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

(三)上级领导应当引起重视事业单位应该设计监控式服务的信息系统,不仅解决了财务信息的采集与统计核算问题,还能对其经济活动进行公开的、合理合法的监督管理同时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业务信息汇报给上级领导,使得他么能及时的全面的掌控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上级主管部门在设计管理与制度时,务必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促进完善系统制度管理体系,从而有效的确保信息系统中所采集的数据信息的科学有效性。

财务相关理论篇6

一、财务目标理论的归属相关文献回顾

在财务目标理论在财务管理理论的归属问题上,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郭复初(1997)认为财务理论体系按照其对财务实践的指导作用分为财务基础理论、行为理论和约束理论,财务目标属于财务行为理论的范畴。冯建(1999)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进一步阐述,认为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何系统特别是像财务管理这样的人本管理系统,它的运行、发挥的功能及其系统运行的原理、程序与方法等,都要服从于系统的目标,应该把目标作为财务管理行为理论的子系统。上述两位学者的观点是将财务目标理论归属为财务行为理论。而王庆成(1999)、李心合(2001)等学者却认为应将财务目标理论置于财务基础理论整体框架之中,他们认为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在财务基础理论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当然,还有一种观点将财务目标理论独立于财务基础理论,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者有王化成(2000)和陈兴述等(2004)。他们认为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框架中,财务目标理论居于枢纽地位,不仅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财务实践中也有规范和向导作用。这类观点将财务目标理论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使得财务目标理论成为财务基础理论发展的参照标志,并成为财务基础理论框架构建过程中的重要连接纽带。

二、财务目标选择相关文献研究

目前,理论界对我国企业应选择什么样的财务目标仍有争议,有关财务管理目标的表述有14种之多(王化成,2000),还有一些新的提法不断出现,如资本运动最优化、eVa最大化、未来现金净流量最大化等。樊行健、李锋(2002)通过研究风险投资体系中的双重问题,认为风险投资体系的双重与财务目标的选择具有趋同效应。伍中信、杨碧玲(2003)从产权角度讨论了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问题。他们认为,企业财务目标由利润最大化逐渐转变为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主要推动因素是“利润目标”的内在矛盾,随着产权交易的出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提出迎合了各产权主体的利益要求得到平衡的诉求,因此,产权是推动财务目标选择变化的一大因素。袁振兴(2004)认为,企业目标由股东利益至上发展到关注相关利益者利益,与之相对应财务目标也由股东利益最大化发展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张茂燕(2005)从财务目标的演进角度,并以沃尔玛案例分析为辅助,提出了“权衡相关利益者利益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模式。陈玮(2006)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及系统科学的视角的研究分析,认为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观点,理论基础来源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它摒弃了传统财务目标研究中单目标函数的思维方式,转而从多目标函数的角度来考虑,并注重以实务为导向,因而与具有明显经济学特征的传统财务目标观点在研究方法及思维方式上有着很大差异。他运用耗散结构论与协同学作为分析的框架与工具,通过对经理可协调与不可协调冲突的分析,得出应采用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公司财务目标的结论。刘辉华、曹受金(2007)也认为企业财务目标的利益取向将从股东利益取向向相关者利益取向转变,财务目标的股东利益取向主要是由股东在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博弈中所具有的优势所决定的,财务目标的相关者利益取向是包括股东在内的具有不同的相对优势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在利益博弈中相互妥协的结果。另外,王跃武、伍中信(2007)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企业与顾客之间关于“经济剩余”的博弈、财务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筹建过程中就主导地位的博弈、委托者与者在企业存续期间的产权博弈进行了分析,从而用定量的分析方法比较科学合理地论证了“企业财务目标是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基本观点。朱玉红(2009)同样基于博弈均衡理论视角论证了企业财务目标应以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导向。

实际上,这些观点并没有本质差异。美国学者H・Levy和m・Sarnat曾经通过严密的数学推理,具体证明了这些“最大化”实质上都意味着企业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因此,对企业财务目标的研究如果还在这些“最大化”上纠缠显然没有多大的价值。简单地说,回报股东是财务目标理论研究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干胜道,2004)。华金秋、杨丹(2004)也认为在完善的相机治理机制下,企业财务目标表现为状态依存性下的控制权归属利益要求。在持续经营假设下,前述所有最大化财务目标是一回事,因而财务目标的最大化争论是没有意义的。现实中的财务目标应追求次优,尽可能定量具体明确。财务目标是一个有关利益各方动态重复博弈的结果,不存在一个适用于所有企业的共有的财务目标,只可能存在一个一定时期内,大部分企业所共同的目标,但具体到每个具体的企业,则其财务目标都是一个动态博弈的结果,这种动态的博弈结果不仅受到企业内部环境的制约,同样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高汉祥,2007)。

财务相关理论篇7

关键词:财务治理利益相关者财权配置

目前,我国公司的制度安排受经济转轨时期的影响,透过一些问题公司事件,不难发现市场上许多公司的问题往往表现在财务方面,如:财务报表的粉饰造假,募股资金的随意挪用,委托理财行为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单纯从财务技术的角度已无法解释,必须考虑公司形成的财务契约的过程及其制度环境,重视公司赖以存在的治理基础,转而从定性方面、制度层面来展开对公司财务的研究,即着重从财务治理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已成共识,财务治理就是规范各产权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确保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公司财务治理的基础理论

(一)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是由科斯和诺斯等开创的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它在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引入契约、不对称信息、成本等基本分析工具来分析企业问题。根据分析工具和侧重点的不同,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划分成以下理论分支。

契约理论,企业是一组契约的结合体,是一个在其框架中由相互合作的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等利害关系人组成的契约组织。哈特等人直接提出了企业合约不完备的论点,将契约规定外的权利即剩余权利称之为剩余控制权,而且把剩余控制权定义为所有权。“由于合同的不完全性,就推导出了控制权”而完全契约理论却忽视了“控制权”、“权利”等范畴,这些恰恰是企业问题当中的关键所在。

委托理论,指出企业是一个存在个人相互抵触的利益冲突的契约关系。因此,必须设计某种制度:一是通过财务治理来明确各级委托人和人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委托人欲实现自身目标的最大化,必然要采取某种方式对人的行为进行激励与监督。

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对市场特定交易信息的拥有不相等,有些参与者比另一些参与者拥有更多的信息。签约前的信息不对称会存在逆向选择,它包含隐藏信息的问题;签约后的信息不对称就会导致道德风险,它既包含隐藏信息的问题,也包括隐藏行为的问题。

财务治理应该保证财务信息的畅通流动和财务权利的合理配置与有效执行,使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落到实处。正是高昂的成本配合不完全的契约促使人们关注对财务治理的研究,因此是财务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公司治理理论

哈特提出了公司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指出在合约不完全的情况下,治理结构确实有很大作用。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包括投资者、经理、工人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制度中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其实质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配置”,最优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是一种状态依存的控制权结构,不同状态下的企业应当由不同的利益要求者控制。杨瑞龙则强调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公司治理理论的出现是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前提,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财务治理在研究思路、方法等方面必然借鉴、遵循公司治理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对财务治理的指导是很重要的,没有公司治理理论的成熟与拓展,就不可能有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

(三)公司财务理论

本金理论,是财务理论体系中最为基础的理论,财务治理就是对本金流向、流量的合理协调、控制;是对本金的控制权、剩余索取权等权能的合理配置。

财权流理论,汲取了“价值流”的优点、考虑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思想、挖掘了价值背后的本质力量——权力、注重了“价值”与“权力”的高度结合。

财务分层理论,该理论的提出是在1997年,汤谷良、谢志华、王斌的三篇论文,分别从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三个层次,阐述了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的架构、内容、特点等财务理论问题。后经不断发展,基本上形成了如下观点:财权分属所有者和经营者,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首席执行官和财务总监)之间划分。

公司财务治理的基本理论

(一)财务治理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对于财务治理的概念众说纷纭,尽管概念描述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财务治理是一组联系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其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来达到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衡,科学决策,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耦合。

(二)财务治理的主体

财务治理的主体是指在财务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的要素,确定财务治理主体,关键是“考虑参与财务治理的行为主体是否有能力和动力来行使其权利”。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看,财务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参与主体不可能太多,只能择其要者来规范调整他们的关系。应将政府包括在内,在公司财权配置和制衡关系中,政府对公司的财务政策和财务行为进行规范,是不可避免的,撇开政府研究财务治理问题,难以保证财务治理结构合理,在实践中会带来不利后果。作为财务治理的主体倾向应为目前主流经济学所关注的“真实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和政府等)。

(三)财务治理的客体

财务治理的客体也即财务治理的对象,对财务治理的客体研究,不应只停留在“价值流”的层面上。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支配价值流的“权利”是隐藏在“价值”背后更为抽象、更为实在的具有支配能力的本质力量,以“财权流”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的本质是现代财务的主流。作为财务活动的财务治理的客体就是“价值流”与“权力流”相结合的“财权流”,即财权在财务治理主体之间的有效配置。

(四)财务治理的目标

随着公司治理的创新,“股东至上”理念,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质疑。尽管都没有否定股东在企业中的决定性地位,但动摇了股东作为惟一的剩余风险承担者的假设,因而使股东作为惟一的剩余收益享有者的制度安排的合理存在疑问,利益相关者理念应运而生。现代企业是众多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系列的“契约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结构复杂性和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会损害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或长期稳定发展,需要谋求一种对利益关系的平衡、制衡机制,遵守效率、公平原则。因此,将财务治理的目标定位为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体现了财务治理效率性目标与公平性目标的有机耦合,是一种现实选择。

(五)财务治理的核心

财务治理权配置是财务治理的核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产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收益分配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决策权等权能。合理配置财权可以增强控制的广泛性和渗透性,减少失控区域;可以有效地防止人的败德行为,遏制利益流失;可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公司财务治理的相关理论

(一)财务治理机制

财务治理机制,就是要有效运用财务手段,解决有关因素在相互关联和制约过程中所涉及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一个完善的现代公司财务治理机制应该是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以及财务治理信息披露机制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体。

财务治理机制作为公司运行的一种制度安排,分层配置的财务决策机制的建立居于财务治理机制的首要位置;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是提升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重要内容,利益相关者需要利用公司披露的信息,尤其是财务信息进行相关决策;而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健全有效则是财务治理机制的核心,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相容机制,以协调各权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财务治理的目标。

(二)财务治理模式

现代企业是众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联结体,为使契约得以顺利履行,必然要求各主体能够平等、独立地参与公司财务治理,拥有与特定经济地位相一致的财权,进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财务治理的制度安排成了必然的选择。但这不是也不可能是平均分配公司财权,重点在于强调“参与”。当然,这也只是公司处于正常经营状态下的治理机制,体现了利益相关者间的合作。为确保公司在非正常经营状态下,有适当的制度安排帮助受损的利益相关者,必须有一套制度设计安排来确保对控制权的适时适度、有序有效转移来改变利益分配格局,这套制度安排就是相机治理。基于传统的单边治理模式正在经受严峻考验,并在内外部压力下走向共同参与治理和相机治理相结合的新模式。但各种财务治理模式理论也仅是提供了分析研究的基本框架,鉴于各种内、外在客观因素并非一成不变,财务治理也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治理模式。

总的说来,关于财务治理理论研究时间并不长,基本上缺乏总体架构的认识,系统性的理论成果不多,本文试图为财务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一点借鉴。

参考文献:

财务相关理论篇8

内容摘要:财务治理作为公司运行的一种制度安排,应当从定性方面、从制度层面来展开对公司财务的研究,本文首先探讨支撑财务治理的基础理论,接着阐述财务治理的概念、主体、客体等要素架构的基本理论,最后针对财务治理的机制、模式等重要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关键词:财务治理利益相关者财权配置目前,我国公司的制度安排受经济转轨时期的影响,透过一些问题公司事件,不难发现市场上许多公司的问题往往表现在财务方面,如:财务报表的粉饰造假,募股资金的随意挪用,委托理财行为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单纯从财务技术的角度已无法解释,必须考虑公司形成的财务契约的过程及其制度环境,重视公司赖以存在的治理基础,转而从定性方面、制度层面来展开对公司财务的研究,即着重从财务治理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已成共识,财务治理就是规范各产权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确保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公司财务治理的基础理论(一)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由科斯和诺斯等开创的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它在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引入契约、不对称信息、成本等基本分析工具来分析企业问题。根据分析工具和侧重点的不同,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划分成以下理论分支。契约理论,企业是一组契约的结合体,是一个在其框架中由相互合作的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等利害关系人组成的契约组织。哈特等人直接提出了企业合约不完备的论点,将契约规定外的权利即剩余权利称之为剩余控制权,而且把剩余控制权定义为所有权。“由于合同的不完全性,就推导出了控制权”而完全契约理论却忽视了“控制权”、“权利”等范畴,这些恰恰是企业问题当中的关键所在。委托理论,指出企业是一个存在个人相互抵触的利益冲突的契约关系。因此,必须设计某种制度:一是通过财务治理来明确各级委托人和人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委托人欲实现自身目标的最大化,必然要采取某种方式对人的行为进行激励与监督。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对市场特定交易信息的拥有不相等,有些参与者比另一些参与者拥有更多的信息。签约前的信息不对称会存在逆向选择,它包含隐藏信息的问题;签约后的信息不对称就会导致道德风险,它既包含隐藏信息的问题,也包括隐藏行为的问题。财务治理应该保证财务信息的畅通流动和财务权利的合理配置与有效执行,使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落到实处。正是高昂的成本配合不完全的契约促使人们关注对财务治理的研究,因此是财务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二)公司治理理论哈特提出了公司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指出在合约不完全的情况下,治理结构确实有很大作用。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包括投资者、经理、工人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制度中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其实质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配置”,最优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是一种状态依存的控制权结构,不同状态下的企业应当由不同的利益要求者控制。杨瑞龙则强调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公司治理理论的出现是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前提,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财务治理在研究思路、方法等方面必然借鉴、遵循公司治理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对财务治理的指导是很重要的,没有公司治理理论的成熟与拓展,就不可能有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三)公司财务理论本金理论,是财务理论体系中最为基础的理论,财务治理就是对本金流向、流量的合理协调、控制;是对本金的控制权、剩余索取权等权能的合理配置。财权流理论,汲取了“价值流”的优点、考虑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思想、挖掘了价值背后的本质力量——权力、注重了“价值”与“权力”的高度结合。财务分层理论,该理论的提出是在1997年,汤谷良、谢志华、王斌的三篇论文,分别从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三个层次,阐述了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的架构、内容、特点等财务理论问题。后经不断发展,基本上形成了如下观点:财权分属所有者和经营者,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首席执行官和财务总监)之间划分。公司财务治理的基本理论(一)财务治理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对于财务治理的概念众说纷纭,尽管概念描述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财务治理是一组联系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其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来达到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衡,科学决策,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耦合。(二)财务治理的主体财务治理的主体是指在财务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的要素,确定财务治理主体,关键是“考虑参与财务治理的行为主体是否有能力和动力来行使其权利”。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看,财务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参与主体不可能太多,只能择其要者来规范调整他们的关系。应将政府包括在内,在公司财权配置和制衡关系中,政府对公司的财务政策和财务行为进行规范,是不可避免的,撇开政府研究财务治理问题,难以保证财务治理结构合理,在实践中会带来不利后果。作为财务治理的主体倾向应为目前主流经济学所关注的“真实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和政府等)。(三)财务治理的客体财务治理的客体也即财务治理的对象,对财务治理的客体研究,不应只停留在“价值流”的层面上。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支配价值流的“权利”是隐藏在“价值”背后更为抽象、更为实在的具有支配能力的本质力量,以“财权流”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的本质是现代财务的主流。作为财务活动的财务治理的客体就是“价值流”与“权力流”相结合的“财权流”,即财权在财务治理主体之间的有效配置。(四)财务治理的目标随着公司治理的创新,“股东至上”理念,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质疑。尽管都没有否定股东在企业中的决定性地位,但动摇了股东作为惟一的剩余风险承担者的假设,因而使股东作为惟一的剩余收益享有者的制度安排的合理存在疑问,利益相关者理念应运而生。现代企业是众多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系列的“契约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结构复杂性和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会损害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或长期稳定发展,需要谋求一种对利益关系的平衡、制衡机制,遵守效率、公平原则。因此,将财务治理的目标定位为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体现了财务治理效率性目标与公平性目标的有机耦合,是一种现实选择。(五)财务治理的核心财务治理权配置是财务治理的核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产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收益分配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决策权等权能。合理配置财权可以增强控制的广泛性和渗透性,减少失控区域;可以有效地防止人的败德行为,遏制利益流失;可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公司财务治理的相关理论(一)财务治理机制财务治理机制,就是要有效运用财务手段,解决有关因素在相互关联和制约过程中所涉及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一个完善的现代公司财务治理机制应该是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以及财务治理信息披露机制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体。财务治理机制作为公司运行的一种制度安排,分层配置的财务决策机制的建立居于财务治理机制的首要位置;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是提升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重要内容,利益相关者需要利用公司披露的信息,尤其是财务信息进行相关决策;而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健全有效则是财务治理机制的核心,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相容机制,以协调各权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财务治理的目标。(二)财务治理模式现代企业是众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联结体,为使契约得以顺利履行,必然要求各主体能够平等、独立地参与公司财务治理,拥有与特定经济地位相一致的财权,进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财务治理的制度安排成了必然的选择。但这不是也不可能是平均分配公司财权,重点在于强调“参与”。当然,这也只是公司处于正常经营状态下的治理机制,体现了利益相关者间的合作。为确保公司在非正常经营状态下,有适当的制度安排帮助受损的利益相关者,必须有一套制度设计安排来确保对控制权的适时适度、有序有效转移来改变利益分配格局,这套制度安排就是相机治理。基于传统的单边治理模式正在经受严峻考验,并在内外部压力下走向共同参与治理和相机治理相结合的新模式。但各种财务治理模式理论也仅是提供了分析研究的基本框架,鉴于各种内、外在客观因素并非一成不变,财务治理也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治理模式。总的说来,关于财务治理理论研究时间并不长,基本上缺乏总体架构的认识,系统性的理论成果不多,本文试图为财务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一点借鉴。参考文献:1.朱俊晶,纳鹏杰.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的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汤谷良,谢志华,王斌等.涉及“现代企业财务分级管理问题”的系列文章[J].会计研究年会,1997(5)

财务相关理论篇9

系统是一组依一定结构存在的具有密切联系的元素组合,它以整体方式与环境相作用。我们把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它就成为一组依一定结构而存在的具有密切联系的若干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元素形成的组合。依据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定义,概括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至少应明确如下三项基本内容。

其一,财务管理要素。财务管理要素是构成财务管理活动的诸必要原质,它是财务管理活动能够存在的基本因素。财务管理活动是财务管理研究的主要对象,概括财务管理理论体系首先要对构成其研究对象的构成要素进行概括,用以形成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范畴,因为这是研究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基础。不对财务管理要素进行概括,就不可能或很难把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说清楚。

其二,构成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元素。构成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元素是构成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基本细胞。一般来说,作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元素不单纯指某项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它往往是由若干密切相关的财务管理单项理论知识组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单元。财务管理理论有基本理论和派生理论之分,与之相对应,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元素也有基本元素和派生元素之别。围绕各财务管理要素概念而展开的理论称为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各财务管理要素密切相关的各理论知识所组成的理论知识单元形成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基本元素,它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其他直接或间接影响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论称为财务管理派生理论,由派生理论知识归类形成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元素称为派生元素。

其三,明确各构成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元素在整个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各元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联结方式。

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是人们对财务管理这一事物客观存在的内在规律的高度概括。由于理论工作者对此内在规律的认识程度不同,因而其概括的理论体系也有科学与不科学之分。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是人们对财务管理内在规律的正确认识和表述,它对未来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对财务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如果所概括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不科学,它不仅会混淆视听,对实践也无指导意义,还有可能把人们带入歧途。判断一个理论体系的概括是否科学,要以科学理论体系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来衡量。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应具备如下三个基本特征。

1.系统性

所谓系统性就是所概括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要符合系统论的基本要求。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构成要素、系统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系统作为整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同样,按照系统论的要求研究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也应从研究财务管理的构成要素、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构成元素开始,进而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2.唯物辩证性

所谓唯物辩证性就是所概括的理论体系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原理。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对客观事物一般规律的高度概括,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进行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研究必须以它为指导。具体来说,就是所研究出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要符合客观真理性和辩证思维规律。客观真理性要求对财务管理要素、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构成元素的概括,以及对各要素、元素之间内在关系的揭示必须从客观存在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对象——财务管理活动分析人手,对其进行较为全面地高度概括,其正确性必须被实践证明。辩证思维性要求所概括的各要素、元素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不能与唯物辩证法所阐明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相违背。

3.逻辑性

所谓逻辑性就是所概括的理论体系要具有比较严密的逻辑关系,所概括的基本概念、范畴体系,不仅从基本命题和原理出发推论出各种具体命题和结论,而且这些命题和结论可以从逻辑上加以推理和证明。

二、当前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依据上述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应具有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对目前我国几个具有较大影响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正在使用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四部分所介绍的几个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构成财务管理的要素不够明确。“大纲和指南”所介绍的几个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均未把财务管理应包括哪些要素予以明确交待,这有违系统性特征。

其次,构成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体系的元素(以下简称“元素”)概括的不够准确。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元素”范畴概括不够准确。有的将财务管理基本理论范畴概括得过窄,以致使应该属于基本理论的内容(如有关理论主体的理论、理财目标理论、理财信息理论等)未能概括到基本理论体系之内,有的甚至把最基本的财务管理理论(如筹资理论、投资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等)也未概括进来。有的把不属于基本理论范畴的理论(如财务管理环境理论、财务管理假设理论等)也概括到基本理论之中。

(2)纳入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体系中的元素欠归纳。有的把不同层次的诸多财务管理理论并列作为基本理论元素,还有的将性质相近、内容交叉的财务管理理论并列作为基本理论元素,还有的基本理论元素和其他理论元素在内容上有交叉。

(3)“元素”概念描述的不够准确。有的对“财务”和“财务管理”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加区分,有的把理财主体与财务全体(或财务个体)两个概念混同。对构成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体系的元素概括得不准确会直接影响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概念的客观真理性、完整性,也不利于抓住理论体系的主要矛盾,突出重点。

第三,对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各元素之间关系的概括不够科学。这主要表现在对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概括上。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抽象不应是毫无根据的幻想,它应是对理论所研究的对象客观存在的本质的高度概括和反映。一般来说,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研究逻辑起点必须符合如下三个条件:

两个方面,当然概括理论逻辑起点也应包括这两方面的理论。财务本质起点论单纯把资金运动规律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它不能以胚芽形式包含财务管理整个发展中的一切矛盾,因为影响理财主体的因素除了有资金运动以外,还有财务管理体制、企业管理理论、行为科学均对理财主体产生重大影响。财务本质起点论产生片面性的原因是误把财务管理工作的对象当作财务管理理论的基本研究对象所使然。

(1)它必须是对理论所研究的客观对象最一般、最基本的本质抽象;

(2)这种抽象规定,应是构成具体对象的基本单位;

(3)这种抽象应以胚芽形式包含着对象在整个发展中的一切矛盾。

依据这三个基本条件对现有的几个财务管理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理论(财务管理环境起点论、财务管理目标起点论、财务管理假设起点论、财务本质起点论或本金起点论)进行对比分析,似乎大都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条件。财务管理环境起点论从影响财务管理的外因来概括财务管理理论的逻辑起点,不仅不符合逻辑起点的三个条件,而且有违外因和内因的辩证关系。财务管理目标起点论和财务管理假设起点同样没有从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客观对象——财务管理基本活动出发来概括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而是以带有很大主观性的目标确定理论和条件假定理论来概括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这样确定的逻辑起点有违客观真理性。比较而言,财务本质起点论(或本金起点论)较为科学一些,它至少是从客观存在的财务管理工作对象出发来研究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这种逻辑起点显然符合客观性,但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众所周知,财务管理的基本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财务管理活动这个事物包含着两个最基本的要素,那就是理财主体和理财客体(即资金活动),理财主体对理财客体作用才产生财务管理活动。既然理财主体和理财客体是财务管理活动这一事物中所存在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

三、新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之构想

依据科学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应具备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力图克服当前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研究方面存在的缺点,笔者对新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提出如下构想。

(一)明确财务管理要素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和逻辑起点论应具备的条件,笔者从客观存在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对象——财务管理活动本身分析入手来概括财务管理要素。从实践看,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理财人员依据特定信息、运用特定方法对资金运动进行计划、组织、监督、调节和评价,以实现特定目标的活动。对这一财务活动进行剖析,我们发现它由五个要素(即理财人员、资金运动、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信息和财务管理方法)来组成,与之相对应,我们把这五大要素从理论上概括为:理财主体——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机构和人员;理财客体——财务管理工作的对象,它是财务个体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理财目标——理财主体从事财务管理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理财信息——由特定发生源发出,通过特定载体传递,被理财主体所理解、接收、利用的各种信号和消息的统称;理财方法——完成财务管理任务、实现理财目标的手段。这五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就是理财主体依据理财信息,运用专门的理财方法对理财客体进行管理,以实现理财目标。

(二)归纳构成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元素

有关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很多,哪些可以作为理论体系的元素,理论体系应包括多少元素,确定这些,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求教于唯物辩证法。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依据这一思想方法来概括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构成元素,就能抓住主要矛盾。我们将所有财务管理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即最基本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都是与财务管理要素密切相关的。由此看来,概括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体系的构成元素应该以财务管理要素为核心,由与各财务管理要素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群来组成。据此,笔者将所有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归类,概括出以五大财务管理要素为核心而组成的五个财务管理知识单元。

(1)理财主体元素。该元素主要由理财主体的概念、理财主体的构成、理财人员素质理论、财务管理机构、组织理论、财务管理体制理论来组成。

(2)理财客体元素。该元素主要由资金概念、资金种类、资金运动规律、不同行业资金运动特点等理论来组成。

(3)理财目标元素。该元素主要由财务管理职能、财务管理任务、财务管理目标、以及财务管理内容的理论(筹资理论、投资理论、成本管理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等理论来组成。

(4)理财信息元素。该元素主要由财务管理信息的概念、种类、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整理、存储等理论来组成。

(5)理财方法元素。该元素主要由财务管理环节理论、财务管理具体方法理论来组成。

在现有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中除了上述基本理论外,还有财务管理发展史、财务管理环境理论。对这些理论如何归类,应视其特点及其与各财务管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具体分析确定。从性质看,财务管理理论发展史是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动态表现,所以应将其划归为财务管理基本理论范畴中。由于财务管理环境理论主要是研究环境变化对财务管理影响的科学,它不是财务管理活动本身的理论,而且具有不稳定性,所以不应把它划归为基本理论范畴,应将其划为派生理论之列。

(三)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主要是明确各财务管理要素,以及构成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元素在整个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各要素之间、各元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联结方式。依据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要求,笔者将所构建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图示如下:

该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具有如下几个特点和优点。

1.重点突出

该理论体系首先将所有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划分为两大部分,即基本理论部分和派生理论部分。该两部分理论之间的关系是:财务管理环境理论主要是研究如何把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在不同环境下加以灵活利用,因此称它为派生理论;同时财务管理环境理论的研究对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的充实和发展也有重大促进作用。以基本理论为核心来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强调了基本理论的重要性,抓住了主要矛盾,重点突出,线条清楚,并正确表达了内因与外因关系。

2.动静结合

该理论体系将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体系划分为静态和动态两大部分,静态部分主要是对财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进行要素解剖和元素解剖,然后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动态理论主要指财务管理理论发展史。这种动静结合的理论体系归纳,符合财务管理理论的运动发展规律。

3.具有逻辑性、唯物辩证性和系统性特征

该基本理论体系中的静态理论部分以客观存在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对象财务管理活动本身作为逻辑起点,该逻辑起点的确定,符合客观性要求。该理论对逻辑起点的分析,能够把握住构成财务管理活动的两个最基本要素理财客体和理财主体,并且这两个要素能以胚芽形式包含着财务管理活动这一研究对象整个发展中的一切矛盾。显然该逻辑起点应具备三个条件。该理论对财务管理要素及其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且符合实际,并能使它们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它具有系统性和辩证性的特征。

「参考文献

财务相关理论篇10

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和指导会计实践的基础。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问题长期以来是国内外会计学者研究的课题,学者们提出了各种理论框架的设想。而由于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构成要素过多过细,相互关系纷繁复杂,要素关系层次难以分清。所以,构建一个与现代会计发展水平相一致的、结构严谨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非常必要的。

FaSB将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定义为: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是由互相关联的目标和基本理论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这些目标和基本理论可用来引导首尾一致的准则,并对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作出规定。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一个章程,是一套目标和基本理论相互关联的有内在逻辑性的关系。

一、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基本要素

会计理论要素和逻辑关系的构造体系都包含在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之内,它是由财务会计基础理论、财务会计应用理论和财务会计环境理论相互结合、有机构成的一个理论系统。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原则、会计假设、会计方法、会计要素、会计检验等理论,是构成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要素;财务会计应用理论是将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应用于会计实践、指导会计实践的理论,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政策、会计基本准则等理论;财务会计环境理论,主要探讨对理论产生影响作用的外部条件,包括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二、以财务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逻辑起点

是构建一套理论体系的出发点,认清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对构建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且,逻辑起点联系和贯穿整个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应该尽量明确和单一,以期可以更好的指导整个理论框架的构建以及利于准则的指导与选择。目前,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应以财务会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因为财务会计目标与其他理论范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财务会计目标应该体现会计环境的要求,决定会计对象,反映会计本质。在构建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过程中,应根据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根据我国的会计环境等制定具有我国特色的财务会计目标。当前,我国的财务会计目标应该是为管理型投资者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我国的财务会计目标具有特殊性:财务会计目标介于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之间,可以称之为双目标论,即,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目标:强调受托责任,兼顾决策有用。

三、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前提

根据财务会计目标的不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也是存在区别和侧重点的。当以决策有用作为财务会计目标时,会计信息的着眼点是报表有用,即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侧重于相关性,其能够很好的揭示企业当前和未来的信息;当以受托责任作为财务会计目标时,会计信息的着眼点是整体有效,即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侧重于可靠性,如历史成本,能够反映企业过去的情况。对于会计信息精准性的要求,前者允许偏差,而后者则要求精准可靠,即模糊的精确和精确的模糊。对于我国特色的信息质量特征:可靠性重于相关性。基于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是强调财务报告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其次才是决策有用性。因此,相应的我国的信息质量特征应强调客观、真实,即:可靠性是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最重要的信息质量特征,其次才是相关性。前资本市场还不完善、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还未健全,会计造假十分普遍,信息失真也很严重。面对这种情况,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要求也就更为强烈。

四、以会计假设为基础

建立财务会计的四项基本假设,为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条件。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与财务会计目标是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的。会计主体假设设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是将不同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业务区分开来,同时将会计主体与其所有者区分开来;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两项假设为会计主体及时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其所需的信息创造了条件,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而货币计量假设则是限定了会计核算的对象,即只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同时也使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成为了可能。由此可见,应当把会计假设作为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基础。虽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正受着来自电子商务、虚拟企业等交易方式的不同程度的挑战,但是其发展尚未成熟,传统交易仍占主流。在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基础的同时,对于特殊的会计环境因素,在界定会计的基本假定时应当适当考虑。

五、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主体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

在会计理论中,确认是一个广泛的理论,广义的确认包括了计量。而从狭义上讲,财务报表的确认是指根据相应的基础和标准来判断某一项目属于哪个会计要素,应何时列入财务报表。而计量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在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可选择的确认基础一般有两个: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关于确认的标准,FaSB提出了四条基本确认标准:①可定义性所确认的项目必须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②可计量性所确认的项目能以货币量化;③相关性所确认的项目生成的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是有影响的;④可靠性所确认的项目真实、客观并且是可以验证的。

这四条确认标准基本上已被实践所证实,因此考虑到我国成本效益原则,我国完全可以借鉴。在计量方面,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应不应该采用公允价值。由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下,财务报告更多的是强调受托责任,信息质量则是侧重于可靠性,公允价值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以及运用公允价值的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因此,我国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中对计量属性的选择应该:

①结合我国目前的会计环境,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结构应该在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中体现出来。

②计量属性的选择应该以历史成本为主,针对特殊经济事项可以选择能够更好的体现财务报告目标的计量属性,形成多种计量属性交叉并存的结构,适当时候可以选用公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