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十篇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十篇

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1:07

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篇1

一、文化软实力的含义

“软实力”一词由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在其《软实力——世界政治的制胜之道》这一著作中提出并阐述。他认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存在于三种资源之中,即国家的文化、国家的政治价值观、国家的外交政策。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所体现的硬实力,也包括因文化、价值观所产生的软实力。文化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共有的符号,是社会生产生活精神文明的展现,其实质是人类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赋予物质和精神产品以“人化”形式的社会活动。文化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器。因此增强文化软实力,就必须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来增强文化的生机和活力,使之能够充分展现其魅力和吸引力。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维护和实现自身国家利益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也是指该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认同过程中所产生的吸引力、凝聚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的吸引力,指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普世性文化,包括国家的传统文化以及广义上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二是文化的凝聚力,是指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这一文化体系对其成员所形成的统摄力和感召力,这一力量促使文化共同体中的各成员紧密团结,并作为该文化共同体精神支柱。三是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指一国文化对外的辐射范围和塑造国际标准、国家规则制度的影响和控制力。

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面对风云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形形、林林总总的“中国”,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增强综合国力、在国际社会中掌握主动权的迫切任务。

(一)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实现新的发展战略和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需要

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利器,以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所体现的文化软实力,对国家、社会以致其他国家有着更加持久的渗透力。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通过文化产业打进国际市场,使其他国家在潜移默化当中受到影响。如风靡一时的日本动漫,浪漫唯美的韩国偶像剧等。文化软实力对一国的战略发展和综合实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大力推进文化建设,重视和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打造本国的文化软实力,才能把握住时展的新契机。我们要树立国际眼光,实现新的发展战略,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增强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二)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在全球化过程中掌握主动权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同样也离不开中国。当今世界正处于大调整、大变革之中,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汹涌澎湃,政治多极化的趋势也不可逆转,区域间的合作日益增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日趋频繁。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优势及其强势作风,正不断地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身处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我们要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核心竞争力,使我们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掌握主动权。

(三)增强文化软实力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历史证明,每一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往往也都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时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政治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必然要求与之相对应的文化这一上层建筑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文化发展实则相对滞后,同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我国快速增长的经济和不断进步发展的社会,都对与之相对应的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必须大力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使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共同发展,发挥协同作用。

(四)增强文化软实力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满足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显著提高,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在精神领域的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当前,相对于高速增长的经济,我国的文化发展还是相对落后的,与人民群众的在精神文化上的期望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我国的文化发展任重而道远,必须加快文化建设上的探索与发展。只有增强文化软实力,大力推动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保障我国人民的文化权益,才能不断丰富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

三、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一)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增强文化软实力,其前提就是国民必须对我国的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对于13亿人口的多民族大国,增强文化软实力,就必须依靠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的理想信念,只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筑成牢不可破的思想长城。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不断增强人们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团结全国人民,以共同的精神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从而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二)大力发展繁荣我国的文化产业。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所谓文化产业就是将文化生产和消费与市场链接起来,同时对市场提出相对应的文化要求,强调文化创造财富和文化增加价值,促进市场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同时把握文化市场趋势,从而使得文化市场力量能够转化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调整文化产业政策和规范有序的市场运作来壮大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使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上升。政府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实施文化兴国战略,加快文化产业链建设,培育文化龙头企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拥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使得文化在人们消费文化产品和创造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得以广泛传播,从而提高文化软实力。

(三)继承优秀传统,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这是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所无法比拟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拥有五千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势,我们要发挥好这一优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传统文化与当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同时又具有时代性。传统文化是由中华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创造,并被中华民族所广泛认同,它具有现代文化和西方文化不可比拟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只有不断继承优秀的传统的文化,充分挖掘其对于现代文化发展的价值,才能使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的发展中发挥作用,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四)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提升在国际社会中的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出国门,放眼世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样,文化的发展也不能故步自封,也需要走出国门,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积极开拓海外文化市场。文化具有传播功能,其传播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国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洒香也怕巷子深”,当今,我们应当积极地开展对外交流,宣传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产品,并善于运用互联网等新兴的媒体和途径,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通过积极的交流和文化的对外输出,如孔子学院在各国的建立、功夫太极在国外的流行等,通过这些措施和方法使我们的文化思想和文化产品遍布世界,从而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使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更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玉国,国家利益与文化政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2]龚铁鹰,软权力的系统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3]俞新天,软实力建设与中国对外战略[J],国际问题研究,2008(2).

[4]曾河山,从英法韩文化战略看国家形象的塑造[J],对外大传播,2007(2).

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篇2

关键词:新时期;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1

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群众文化逐渐受到重视,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很好的发展阶段。在物质已经充分丰足的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作为精神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群众文化,它的繁荣与发展不仅是群众的客观需求,也是衡量精神文明和文化品质的重要标准。因此,在新时期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等相关部门应积极发挥文化馆等基层文化设施的作用,使其更好的为群众文化建设服务。

一、新时期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求知、求富、求乐的愿望日益强烈,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增长。群众文化活动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是人民群众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在新时期,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迫切要求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繁荣,有新突破、新作为,实现“两个文明”共同发展。

(二)有助于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群众文化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以及他们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丰富以及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而服务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文化建设逐渐成为了当代中国文化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开展群众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更好地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只有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使公共文化资源的效用最大化,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核心价值理念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同时抵御各种错误腐朽思想的影响,就必须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普及与践行工作。而群众文化活动便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普及与践行的重要载体。

二、新时期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培养文化建设骨干力量

新时期背景下的群众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论证群众文化发展的需求。首先,要认识到当前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富足、沟通交流的日益密切,群众文化的发展不仅局限在一定范围内,而是要根据当前人们精神生活变化的特点,打破过去的文化建设范围,朝着更加深入更加广阔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为群众打造形式不同的、内容丰富的文化建设。其实,要积极培养文化建设业务骨干力量,充分发挥文艺骨干的带头作用,建立一支高端专业业务人员、业务文艺骨干和部分群众为一体的群众文化建设队伍,在进行文艺骨干培养的时候,要注重因地制宜的原则,增强培训的师资力量,创建丰富的文艺培训班,提升原有的音乐辅导班、美术班、书法班等培训内容的层次,优化培训方法。另外,还要创造机会促进文艺骨干之间的沟通、交流,定期举办相关的文艺座谈会、交流会,将每个地区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的好方法、好经验进行沟通交流,共同促进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

(二)积极发挥基层文化馆的服务功能

随着改革开放的顺利开展以及国家经济的迅速增长,人们过于注重经济而忽视文化,文化馆的服务功能和作用一度被削弱,所以文化馆应在认真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建设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实施。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从满足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出发,探索具有文化馆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在看展文化活动时,要充分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引导全民参与。

(三)整合地区资源,开展文化志愿者活动,丰富群众文化服务内容

文化志愿者是指那些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文艺技能等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公益性文化艺术服务和帮助的人。成立文化志愿者队伍,可以整合本地区的文化资源,为艺术人才发挥专长提供阵地和载体,拓宽群众文化服务渠道,突破群众文化服务资源不足的瓶颈,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把群众文化服务网络覆盖到各社区各行政村,把内容和形式定位在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上,使广大基层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能够享受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共享文化成果,增强他们对社会的归属感,增强文化自信。因此,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专兼结合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队伍,可以更好地服务群众文化建设事业。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因此,构建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形式,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途径,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对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

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篇3

关键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文化建设主导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党和政府都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做重要大事来抓,人民群众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更注重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文化馆对于基层文化的普及,丰富人们群众的文化生活、陶冶人民群众的道德情操、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普及适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弘扬悠久优秀的民族文化,从而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呢?

一、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仅可以给人们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还将提高人们群众文化素质与知识水平,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加强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组织,主要体现在加大了社会公益性群众文化传播工作的力度,增强文化馆建设的投入,促使工作思路的创新,创办具有亮点的文化品牌项目,并且将从整体上推进阵地免费社会文化活动的开展,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受益者,从另一角度上反映出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政策。所以,群众文化建设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方针,适应了时展的需要,只有不断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提供保障。

二、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的对策

1.增强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主导意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文化馆的滞后发展,这种矛盾的困扰,除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宏观引导,政策扶持,为文化馆事业的发展与主体主导作用的发挥提供保障外,文化馆人树立与增强主体主导意识更是当务之急。

首先,文化馆是政府设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机构,属于一类公益性事业单位,它主要体现的是国家意志,而不是市场意志。所有把文化馆推向市场的做法和想法,都是有悖于宪法精神的。文化馆国办文化的大旗永远不能倒,公益性文化特征永远不能丢弃,主导社会文化的基本职能永远不能弱化。

其次,应该明确克服“非主体价值实现意识”是文化馆步入正轨,发挥主体主导作用的前提。只有克服了“非主体价值实现意识”,牢牢树立主体价值实现意识,通过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主体,才能使文化馆进入佳境,使主体主导作用得到最大发挥。

再次,要充分认识到发挥文化馆的主体主导作用是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要,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文化馆主体价值的需要,从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弘扬文化馆人默默奉献的主体精神,重塑文化馆人人类灵魂净化师的主体形象。

2.深化改革并发挥文化馆的主导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人的建设,不断提高文化馆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社会感召力。要改革文化馆内部机构设置,优化资源配置特别是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使内部结构从不合理趋向合理,并突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主体地位。改革进程中必须牢牢树立“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创新为重点,以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方针政策,积极推行以岗位管理和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流动机制。始终坚持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规定实行优胜劣汰选拔人才。

3.端正服务态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文化馆兼有党和政府文化使者及直接面向群众的社会文化服务者的双重身份,代表着先进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责任重大。文化馆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要端正公共文化服务态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好、业务精、善组织、懂管理的文化馆人队伍,是做好公共文化服务的必备条件。文化馆要不断丰富馆办活动内容,使之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个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群众需求,举办各类活动,特别是培训及展演活动,都要广泛深入调研,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让举办的活动在群众中引起情感共鸣。近年来,我馆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开展了送文化下乡活动,关注弱势群体,为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送文化,参与乡村康居示范村的规划讨论,督促工程设计将乡镇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共享工程设计合理,以体现公共文化的人文关怀。在开展文化活动中,我们注意了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不断创新,内容不断丰富多彩,形式不断多种多样。

4.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丰富的土家族历史是我县发展文化旅游的宝贵资源。石柱的土家族历史积淀成了今日石柱县独特的民风民俗,以《太阳出来喜洋洋》为代表的“啰儿调”唱出了土家人的情怀,摆手舞跳出了石柱土家人的质朴,土戏和打绕棺演绎了土家人的悲喜,咂酒饮出了“五龙捧出擎天柱,吸引龙河水倒流”的气魄,土家“西兰卡普”织出了土家人的丰收和喜悦。

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篇4

正确认识和发挥群众文化工作的功能和作用,对推动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群众文化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实践及其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前提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广大群众参与的前提,也是群众文化工作赖以生存的基础。

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写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决心和信心。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工作所具有的审美娱乐、宣传教育、启迪心智、凝聚人心的功能,它的精神调剂作用、宣传教化作用、普及知识作用、团结凝聚作用等功能,直接关系群众文明素质的培育与社会和谐程度的提高。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理念、弘扬和谐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而这一切目的的实现都取决于文化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立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群众文化工作来自于群众,其价值体现在为广大群众服务,群众文化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人民群众放松身心、得到愉悦,为社会稳定服务,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支持。

其次,群众文化工作的目的不是普及和提高,而是通过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追求昂扬向上的精神文化品位。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群众文化工作不受重视,只是烘托氛围、活跃气氛、为时事服务,作为专业文化的必要补充而存在,群众文化工作所具有的很多功能被忽略甚至被抛弃。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巨大作用逐渐显现出来,并被决策者所重视,从“游击队”逐步发展为“正规军”。这种局面的转变说明党对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视,尤其是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视。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更要适应时代,转变思维,与时俱进,拓宽思路,从烘托氛围、活跃气氛、为时事服务的窠臼中脱离出来,重新认识群众文化工作的功能和作用,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开展群众文化工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尽一己之力。社会的发展、进步,使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有更多的选择,但是群众文化工作所具有的群众广泛参与实践的特点是任何一种娱乐方式所不具备的,群众文化所具有的群众性、自娱性、倾向性、承传性等特征决定了群众文化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文化,群众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使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实践中实现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社会和谐、文明与进步。

再者,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不是文化工作者自身的事情,而是全民参与、共同创建。

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篇5

【关键词】文化;文化软实力

约瑟夫·奈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其中硬实力是由经济、军事、科技等所展现出来的实力,软实力是以文化和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发展模式、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制度等的吸引力所表现出来的实力,“民族凝聚力、文化的全球性普及以及国际机构正在被赋与更深一层的意义。”的确,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经济、军事的竞争日益表现为文化之间的竞争,换言之,那种显而易见的国家“硬实力”竞争,已经被更为隐蔽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所掩盖,软硬两种实力都很重要,尤其是在全球信息化时代,软实力变得比以往更重要了。

2007年10月,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文化实力有了明显增强,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无论在价值观、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还是在文学艺术创作发展上,都存在着不少问题。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加强民族凝聚力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由之路,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所在。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作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表明:党和国家已经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要点放在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上面。因此,我们要在深刻认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基础上,努力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大精深的宝贵遗产,借鉴当今世界一切有价值的文化成果,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为提高文化软实力、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提供正确的灵魂实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他们共同搭建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思想理论基础,为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指明正确方向。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以追求和谐、崇尚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文化就是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主题,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所在。它能够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领导下,不断破解难题。它能够在多元文化相冲突的环境中,发扬民族文化的精髓,吸收外来文化的文明成果,抛弃民族文化的糟粕,拒绝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它是全民奋进的精神支柱。

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反映着我们国特色的传统、风俗、习惯、心理、情感乃至民族精神等文化内容,这是中华民族经历漫长时代所流传下来的,这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之基础、安身立命之所在、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资本,是中华民族价值取向和独特精神气质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源头活水。提高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让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充分发挥中华文化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支撑促进的作用。

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在文化实践中,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使我国的文化产品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在宏观管理体制方面,必须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从过去的既管文化又办文化,转到集中精力管文化和服务文化上来;在微观运行机制方面,要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区别开来。此外,我们还应当花大力气拓展文化传播渠道。网络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新渠道,我们要着力促进互联网的发展,只有互联网发展到那,网络文化才能传播到那。我们要将互联网筑建成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要跟随时代的发展,改变文化传播的方式,变换文化内容的形式、体制,拓宽文化传播的渠道,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能提高文化软实力,繁荣文化事业和产业。

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篇6

一、经济文化一体化是挡不住的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世纪之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普及,文化与经济共生互动,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经济日益文化化,文化日益经济化。

伴随着经济文化化,文化不断地向经济活动渗透,给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文化决定着资源的开发、组合,决定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速度,检验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合理性,推动着先进价值体系的形成,协调着市场和环境的结合与互动,以及人才素质的提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文化的内在驱动力比经济力、政治力具有更强大的牵引力。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影响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含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被接受程度和价格的高低。美国、西欧、日本等国,经济发展中观念的、科技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等文化要素大量进入,使其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中的文化因素已日益跃居重要地位。服务、知识、信息等第三产业成了经济的重心。与之相呼应的是,脑力劳动者的数量迅速增加。到1970年,美国“白领”职工与“蓝领”工人的就业结构比已为5∶4,到1980年,美国第一产业即农业和矿业中的从业人员仅占总比例的2.9%,第二产业即各种制造业降到31.6%,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百分比已上升到65.5%。而在第一、第二产业中的科技管理人员也超过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1](p3)。

伴随着文化经济化,文化日益进入市场,进入产业,其经济功能不断增强,对企业的兴衰、产品的销售及品牌的流行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且文化本身也成为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文化还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商品属性日渐显现,从而增加了文化的造血功能,使文化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这一点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尤其明显。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以音乐磁带、激光唱盘、mtv、电影、电视、录像、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拳王争霸赛、世界杯足球赛为代表的娱乐文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中的新兴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宣告知识经济、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今,新经济已占据美国gdp的70%,加拿大gdp的60%。迪斯尼公司产业规模及赢利均进入世界前十强,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全球18亿美元的票房收入等等,都充分证明了文化的经济价值[1](p18)。文化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经济文化的一体化推动了文化经济的兴起。文化与经济互动,将构成新时代全新的生产形态和发展模式。打造文化经济,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在经济活动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增强竞争力,逐步转变广大人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注重物质消费产品的文化内涵,追求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合理选择。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改革开放初期靠政策优势,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靠环境优势,21世纪靠的是文化优势。知识、智慧、价值观念、精神动力,以及文化所创造的人文环境,文化发展所形成的巨大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最终将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竞争力。21世纪,各地区经济的赛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

目前,很多学者把世纪之交产生的与文化高度融合的经济形态称为“知识经济”。笔者认为,不如称为“文化经济”更合适。文化经济比知识经济概括性更强、涵盖面更广。文化,根据其与行为的关系不同,可分为知识、观念和技术。人的行为,首先要明白根据什么干,其次要明白干什么,最后还要明白怎样干。知识,解决的是根据什么干的问题,它是反映和解释事物的,使人知道周围事物及人自身的状况。观念,解决的是干什么的问题,使人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事和想要什么东西。技术,解决的是怎样干的问题,使人知道怎样干成要干的事和怎样获得想要的东西。文化中,哲学、宗教、道德、法律及政策等属于观念文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等属于知识文化,而各种工程技术、技艺、技巧等,则属于技术文化。知识、观念和技术,皆为人的行为所必需,缺一不可。缺乏知识,人就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外界信息,不能认清自身,不能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使人不能知己知彼而进退失宜。观念错误,就不能正确的选择行为方向,即便拥有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术,也不能持久、持续地利人利己。技术低下,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陷于妄想和空谈,不能实现既定目标。在知识、观念和技术三者之中,观念是目的,知识和技术是手段,是为观念服务的。三类文化,应相互协调,平衡发展,不能畸轻畸重,厚此薄彼[1](p46)。由此可见,“知识”只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包括知识,但又不仅仅是知识。“知识经济”的提法有些偏狭,也不太确切。“文化经济”的提法比“知识经济”全面、确切。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使用和分配基础上的经济,核心是突出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而“文化经济”则是对知识经济内涵的扩展和深化。

二、“文化经济”的涵义、内容及特征

在我国,“文化经济”这个范畴,首见于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2002年5月13日发表的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进一步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讲话。张德江在讲话中首先精辟地概括了新世纪经济的显著特征:“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源动力,在新世纪对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文化和经济出现加快融合乃至一体化的趋势。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然后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新世纪的经济,就是‘文化经济’。”

文化经济,是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的产物,文化含量十分丰富。概括地讲,文化经济就是建立在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高度发展基础上的新型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之后的又一种经济形式。文化经济的出现,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的现象,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文化经济是对知识经济的提升,其内容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精神因素。“文化经济”的要点是:(1)精神生产上升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导性系统。(2)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文化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物质产品都包含着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而且经济借助文化的力量急剧扩张,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原发性因素和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量。(3)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文化以其人文格调和高科技含量,对社会全面发展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越来越强。文化的精神要素和技术要素高度统一,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高度统一,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丰富,人类的存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已表现为一种文化精神。(4)文化产业作为精神生产的当代形态,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

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日益具有经济功能和市场效益,范围不断拓展,包括了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健康产业、体育产业、休闲产业等诸多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原来在知识、技术之外的文化要素作为生产力要素进入社会生产领域的过程,其势头迅猛,潜力巨大,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发新的产业群,对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5)文化在政治运行和治理中的作用也日渐突出。政治运行越来越多地通过文化的形式来表现。政治理念融入大众文化之中,政治内容通过文化形式生动表达[2]。

文化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战略构想,是对当今时代越来越突出的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现象的深刻反映,它从本质、地位、功能和作用等方面准确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即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依存及一体化。它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经济发展以文化内容为主导。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等阶段,文化经济的迅猛崛起,标志着人类社会新阶段的来临。在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起核心作用的生产力要素是不一样的:农业经济阶段是自然力,工业经济阶段是资本和大机器,文化经济阶段则是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的有机结合。因此,文化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甚至知识经济不同的新型经济,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代表了一个全新的文明发展阶段。此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个性,精神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使得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以文化内容为主导的经济形态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人类社会发展正步入一个文化经济时代。

二是社会生产方式以人文精神为主导。如果说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核心是突出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的话;那么,文化经济则是对知识经济内涵的扩大和深化。文化经济内在包含了知识经济,并在经济系统中充满了文化因素。其内容构成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不仅包含科学精神,还体现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尤其突出了人文精神、观念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价值。这就使: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逐渐渗透到经济发展领域;精神、智力因素与自然资源、经济资本一样成为生产力中的组成要素;信用文化、经济伦理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效能越来越突出;文化附加值成为物质产品价值中的重要部分;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对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影响[3]。

三、如何发展文化经济?

文化经济是一种文化和经济融为一体的经济。因此,发展文化经济的基本思路就是全力推进经济文化一体化。为此,要努力实现从“以物质生产为主导”向“以精神生产为主导”的战略转移,着力把握以下两个要点:

1、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进“经济文化化”

要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生存发展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中西部的经济基础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东部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和水平偏低的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经济的国际合作力度,加强省际、市际、县际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内源型经济和外源型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从而形成大开放的战略新格局。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经济“文化化”,总的来说,要在经济活动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增强竞争力,逐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注重物质消费产品的文化内涵,追求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为此,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牢固确立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思想观念,突出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工业化水平,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依靠专门科技人才和高智力资源上来,走集约化的新路子。(3)加强新型工业化资源的科学规划、协调整合和综合利用,科学统筹生产力布局。(4)努力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之路,严格控制工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建立科学有效的调控机制,使工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率最大,污染最小。

2、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枢纽,推进“文化经济化”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由于其生产规模大,市场运作灵活,具有不断再生和扩张的功能。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枢纽,推进“文化经济化”是合理选择。为此,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国家在保持对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投入不断加大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长期积累的资源,从人才和物质技术基础等方面培育和支持文化产业的成长。(2)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带动和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动力;另一方面,用产业化方式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盘活其存量,增加其增量。此外,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提业化运作示范,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使文化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兼具事业性和公益性。(3)确立文化产业在整个文化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和经济这两个长期分离而相对独立的领域高度融合起来,建造全国文化经济的强大体系。(4)对文化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和战略调整。首先,确立“精神产业”战略新理念。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机制,在全社会倡导精神产业的战略新理念。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努力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其次,规划和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的支柱产业门类。根据我国的实际,应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休闲产业等产业,并加大文化产业向其他产业的扩张和渗透力,建立起完整系统的文化产业体系。再次,科学规划和调整全国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布局。根据我国精神生产力地区发展不平衡性和发展的多层次性,按照开展竞争和“适度垄断”的原则,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品布局。在东部发达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产业带,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企业集团,发展优势明显的文化支柱产业。在中西部和山区要集合力量嫁接国内外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发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一批文化名牌产品、文化企业集团和文化支柱产业,借以形成特色鲜明、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文化产业门类[4]。

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篇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柱。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主旨就是要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从公平正义的文化权益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强调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对话、竞争,并在消除文化逆差后充分显示中国的文化综合实力,强调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进而形成缓释日常矛盾冲突的文化氛围、文化机制、文化精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贫富之间的文化差距。以文化和谐为先导,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培养文明风尚”,“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等要求统一集中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提出,就是要突出强调文化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引领作用。文化要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去引领社会风尚;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领社会思潮;要引领人们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要引领人们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共享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社会主义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生活需求。不仅文化观念要创新,体制也要创新;不仅文化管理要创新,服务也要创新;不仅文化内容要创新,形式也要创新。不仅发展思路要创新,技术也要创新。创新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以及物质生活改善后的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标必然有其特征和标志。

1、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播成为广大民众的自觉行动,文化消费成为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广大民众日常生活消费的文化成分也越来越突出和明显。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物质消费的文化化。在物质消费时越来越注重物质本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成分。第二是由文化因素而引发的实践活动和消费行为越来越突出。第三是广大群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文化活动的消费成为主要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第四是文化消费占据个人整个消费总量的比例明显提高。第五是在权益维护方面,文化权益成为一个公民越来越关注的内容和重点。

2、文化事业成为相对独立运行、具有一定发展规模的独立产业。“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趋势和主流。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越来越明显,并且文化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经济生长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体现是,越来越多的文化单位和文化组织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产业的实力不断增强,文化的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得到很好的同步实现,文化发展不仅成为我国全局发展的软实力,也变成一种“硬实力”。

3、具有一支稳定的职业化的文化产业从业大军。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文化的进步史。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给文化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丰富的资源、更广大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对文化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文化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性越来越强,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文化行业越来越成为一个集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思想性、创造性于一体的新产业。要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必须有一大批的热爱文化事业、专业知识丰富、专业技能精湛、相互配合默契的一大批职业化的文化产业大军。这其中既要有文化研究人才,又要有文化作品创作人员;既要有文化管理人才,又要有文化经营服务人才;既要有文化教育人才,又要有文化技术人才。

4、各种文化以自身特色存在和发展,并能以便捷的途径得以广泛传播和弘扬。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每一种文化之所以成为文化,自然就有其自身存在的特性和规律。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不能仅仅依靠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或一个时代的一种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只有各种文化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存在,才能实现相互包容、相互借鉴,继而达到共同发展和繁荣。只有各种文化尤其是文明文化和先进文化都有大的发展和繁荣,才能最终实现整个人类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5、整个国民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学习文化成为每位公民必须接受和完成的基础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成为每位公民的自觉意识和日常习惯,全体国民的文化知识越来越全面。崇尚文化、发展依靠文化成为广大群众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念。维护文化权益成为广大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一项重要内容。日常消费和活动中的文化含量和文化比重越来越高,追求文化消费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篇8

关键词:工匠精神;双创;手工编织课

手工编织是将植物的枝条、叶、茎、皮等加工后,用手工进行编织的工艺。手工制作工艺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制作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它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丰富的门类、传世佳作蜚声海内外。伴随着工业生产的蓬勃发展,手工价值被日益放大,同时人们追求自然质朴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穿戴手工编织的衣物,他们对手工编织品也更加感兴趣。而90后、00后的大学生对手工编织这一传统的文化艺术了解不多,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笔者认为,在中央大力提倡大国工匠精神和大众创业、万众创业的大背景下,高校开设手工编织课十分必要。

1是高校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途径之一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将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新职能提出来,与早已得到公认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并列。古老的编织艺术,伴随着人类生活的漫长历程,在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文化背景下,经历着由传统文化至现代文化的传承、交融和演化,呈现出文化互动时代的繁荣景象。在中国,编织被称为“经天纬地”,常用一个抽象的盘长结来象征“天长地久”,承载着人们对生命生生不息的渴望。柔韧、温暖的手工编织艺术与人类有着近乎天然的亲和力,并以其独特的质感、丰富的肌理和多样的形态,在室内空间环境中与人的生活情结紧密的结合起来,满足了人的内在精神需求。

2是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的载体之一

国务院总理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明“工匠精神”已经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经过对德国、日本等工匠精神盛行国家的比较研究,以及对我国古今工匠精神的收集整理,大国工匠精神主要表现在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这五个方面。在中国古代,不乏工匠精神,但随着工业化进城的快速推进,人们的手得以解脱,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工业产品。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截至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但作为GDp全球第二的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并没有多少百年企业。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工匠精神没有能够得到有效传承。现代人很难用一生的时间钻研、做好一件事。而手工编织正是工匠精神的最好体现。每一件作品的构思、立意、造型、配色、选材等都需要精心选择。编织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精雕细琢,追求完美,追求极致;要动作规范,认真细致,耐得寂寞。要平气凝神,专心致志,心静体动,甚至要达到万虑皆息独存一念的境界。

3是健身的“良药”

实践表明,手工编织的独特作用是机器编织所替代不了的,它的养生、保健、强健身心的功效非凡。(1)编织成果使人喜悦。当完成如意的编织作品后,或自我穿戴美化,或装饰实用,或赠献心爱的钟情人,心中无比惬意。这无疑对身心健康裨益多多。(2)手工编织要求编织者全神贯注于编织活动中,这样才能使艺术创作与编织技巧高度统一,从而创作出理想的作品来。这就是凝神、排除杂念的过程,同时还是思想过滤静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编织既是一剂安慰剂和镇静剂,又是一剂祛“心病”的良药。(3)能改善用脑机制。由于人们习惯使用右手,左侧大脑半球因锻炼较多,血管强健发达;右侧大脑半球因缺乏锻炼,变得脆弱。手工编织需要两手同时协调活动,这就使平时很少活动的右脑半球有了较多的锻炼机会,日久,右脑半球的血管逐渐强健起来,血管的弹性、韧性同时有所增强,这样既开发了右脑半球又改善了用脑机制,有利于预防脑溢血、脑血栓、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4)手工编织是多层次、多功能的健身活动。在编织过程中两个手指及臂肘所有关节、骨骼、肌肉、筋腱等都参加了活动,既促进了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又增强了上肢各关节的活动和大脑的神经功能。编织时手持毛线、毛衣针等工具不停地进行穿拉、缠绕,就会以摩擦等方式不断刺激手部各个穴位,可以达到祛热、利咽、醒脑、明目、安神养心的养生保健目的。

4满足女性照顾家庭、就地就近就业的意愿

手工编织制品的特点,可以满足女性居家灵活就业的需求;产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又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市场潜力很大,产业很有发展前途,是一个朝阳产业。当前,发展手工编织促进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得到国务院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支持和帮助。刘延东委员、陈至立副委员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尹蔚民部长多次作出批示,高度重视手工编织业以及妇女居家灵活就业问题。手工编织制品具有投资少、风险小、绿色环保、工作地点和就业方式灵活的特点,可以在不离乡不离土、不出门不出户的条件下实现就业。是下岗失业失地妇女特别是“4050”人员、残疾妇女、贫困妇女和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灵活就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最好选择。而作为有文化、懂网络的大学生来讲,一副针、一团线、一台电脑,就能够实现不摆摊,不愁销路的淘宝经营。发展妇女手工编织业,对于提高妇女劳动技能,增加家庭收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社会和谐程度,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大势所趋、大局所需、家庭所愿、妇女所长。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缓解学业压力。手工编织课程的开设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淑女气质,提升学生生活品质和生活情趣。手工承载着无法言说的温暖和柔情,是任何变乱都无法打破的固执坚守的宁静。一枚钩针,一条缠绵的线,一个安坐的女子,就可以培养出沉默淡定的温柔气质。当下的女性学生,大部分已经被手机和电脑捆绑,从中解脱,拿起针线,不失为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在编织的过程中,编织者积极开动脑筋,反复琢磨编织工艺技术,使头脑反应快,灵敏度增强,双手在编织中得到了较好的锻炼,越用越灵活自如。学生还可凭自己的意志,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去发挥,去创新,手工作品带来的成就感极强,可缓解在学业、感情等方面受到的压抑。

参考文献

①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②徐显明.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第四大功能的确立,中国高等教育,2011.10

③任光辉,吴慧荣.论当代手工编织艺术的文化价值取向,时代文学,2011(7):228-231

④沈淑济,对发展妇女手工编织业促进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几点思考,http:///e_Readnews.asp?newsid=538,2013年4月28日

⑤崔玉环.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手工编织课中的应用研究,教育与职业,2008(32)84-85

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篇9

从1922年长辛店成立第一个工人俱乐部起,工人文化宫在我国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前,工人文化宫是领导工人阶级进行革命的场所。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翻身做主人,国家在每个城市最繁华的地段建了工人文化宫。对一些稍微年长的人来说,工人文化宫曾经是他们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元素,他们成长岁月中许多美好的记忆与之有关,许多人人生中欣赏的第一场电影、参加的第一个舞会、观看的第一个书画展或许就是在这里。那时的工人文化宫,有着太多的青春激情与活泼气息,不时举办的各种活动,吸引着青年职工的目光。无论读书看报、猜灯谜、健身、学计算机、学唱歌跳舞、溜冰、游泳、打牌下棋、打乒乓等,只要你去那里,都能找到自己的所好。工人文化宫成为了广大职工学习、活动的中心,也成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工人文化宫是一种象征。它的兴衰沉浮反映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但不管怎样变化,工人文化宫为职工服务的宗旨却不能变。“学校、乐园”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上海时为上海工人文化宫确定的性质和宗旨。这一性质和宗旨,永远都不能改变。工人文化宫如何继续成为职工的学校和乐园,如何重新吸引职工和市民并再现辉煌?这成为每个工人文化宫追问和思索的问题。对文化宫而言,按照新时代的要求,挖掘自身潜力,加紧转换自身的经营机制,调整思路,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显的尤为迫切。坚持公益性,使工人文化宫真正成为新时期的工人之家,也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

2003年,国务院就颁布了《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条例》把文化宫与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宫等单位并列为公益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中华全国总工会在1997年和2005年分别出台《进一步加强县以上工人文化宫、俱乐部(以下简称工人文化宫)建设》和《关于推进地方工人文化宫俱乐部改革与发展的意见》,都进一步明确了工人文化宫的性质与职能。工人文化宫是党和国家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工会工作的窗口,是工会联系职工群众桥梁和纽带的载体,也是贯彻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维护职工精神文化利益的重要途径。

工人文化宫是职工群众学习知识,培养才干,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学校和乐园”。其主要职能是为广大基层单位和职工及其家属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娱乐、休息等服务,努力满足广大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面向社会,为公众服务。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高度,从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职工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着力推进工人文化宫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创新,加快职工文化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只有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现实生活、引领人民思想的文化,才能始终赢得人民,才能始终成为社会进步的先导。”工人文化宫更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职工,面向市场,把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工人文化宫的市场导向与服务定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确立在正确导向下抓市场份额就是占领意识形态的思想,主动进入市场,积极参与竞争,通过满足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在内的不同职工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实现工人文化宫的文化宣传教育功能。成为深受职工群众欢迎的新型职工文化活动中心,成为当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群众文化建设的排头兵。

工人文化宫要面向基层,面向广大职工开展如:娱乐休闲、图书阅览、培训教育、宣传橱窗、文体活动、老职工活动等,其活动场所不能出租或挪作他用,并应不断改善设施条件,提高活动档次和服务水平。要坚持对基层的辐射功能,组织、指导、协调、辅导基层开展文体活动,切实加强文艺团队和各种群众性文化协会的建设,并不断改进方式方法,多办实事。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根据不同职工群体的娱乐倾向、求知需求和消费水平,尤其要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离退休职工、下岗职工等,努力开展健康有益、寓教于乐的活动,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用先进文化占领职工业余思想文化生活阵地。同时,要坚持不懈地积极开展包括文明服务、军民共建、警民共建、宫企共建、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共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工人文化宫作为职工群众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提供者、经营者和服务者,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确立独特的发展思路与市场定位,探索发展特色项目、举办特色活动,精心培育文化、体育、教育、艺术创作等方面的品牌及拳头产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职工文化支柱项目。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具备一定条件的单位,可通过宫宫结合、宫校结合、宫疗结合、宫企联合等多种形式,推动工会内部资产重组,实现人财物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经历80年风雨,工人文化宫这个“老字号”能否重现辉煌,我不能断言,但有一点,却是不容回避的事实,那就是每年有成千上万名农民工进入城市,成为新职工、新市民。而且,随着企业改制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出现,原先的企业文化也在悄然变化。人们不可能只是上班,只是劳作,下班之后,哪里是他们的精神家园?我们不能忘记,有这样一群人,需要有一个地方,来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那些远离家庭的打工者们。诚然,现在城市可供娱乐的场所很多,但是,许多娱乐场所只是富人的乐园。为了城市的和谐,有关政府部门和工会在强调为农民工维权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文化娱乐需求。因此,工人文化宫将成为广大职工最好的服务平台。

作为工人文化宫的一员,我们就应该从基层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用我们艺术化的辛勤劳动,在新时期继续发挥“学校和乐园”的作用,以确保工会的宣传思想工作扎实推进,为工运事业,为“三个文明”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篇10

1.在经济收入不断增长的前提下,锅庄舞在人们的健身意识日益增强的基础上被推崇。

在先进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不断进步的今天,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休闲时间的增多是人们生活方式得以改变的良好催化剂。社会中大的企业由于可以带来巨大的生产力,因为人们的休闲生活有了很大的物质性的保障;工时制度的变革,依赖于现代工业企业的科学合理的管理技术;社会公众的休闲生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跟上大自然的周期和规律是建立在现代化企业所提供的现代生活设施的基础上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公众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必然发生着很大的改变。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底层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必然会有高层次需求的追求。但是,但是任何事物都有着双刃剑的效果,在经济飞速增长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压力也日益增大,文明病的蔓延,让人们将强身健体的重要性理念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去,并且逐渐明白了整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性。如此一来,由于藏族锅庄舞的不少特性都和社会公众锻炼身心的意识和目的有着诸多的契合,因为逐渐成为社会各界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之一。

2.经济收入的不断增长使得人们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锅庄舞成为了良好选择。

中国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典范说明。确实,如果物质生活都不能得到基本保障,那么精神生活的追求只能是一种空想。然而,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的绝大多数人都能够做到保障自己的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意义上的需求的满足。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的背景下使得身体健康的意识被广泛传播,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和精神生活的享受成为炙手可热的事实。

迄今为止,人类已从木棒、石器,青铜、铁器,蒸汽、电子时代进入现代化的科学信息技术时代。人们使用的劳动工具的不同也就映衬着时代的不同,人们的身心健康指数必然也存在着差别。在高强度以及纯体力的劳动时代下,肢体的疲劳才是对人们的身心产生影响的最大因素,良好的休息和睡眠就可以使其很快恢复。而在机械化的劳动密集型的时代,社会分工的日益详细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乏味和单调而产生局部性的疲劳。而在现代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劳动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压力的增大,而且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心理和精神,带来了高级神经系统的疲劳。所以,在劳动方式不断变化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方式舒缓身心、放松压力、强身健体成为人们追求卓越的精神生活的主要目标之一。而锅庄舞所具备的良好特性恰恰能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为人们派遣压力,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日益成为炙手可热的促使人们追求良好品质生活的媒介事实。

3.在民族旅游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锅庄舞得到了广泛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