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5:52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篇1

关键词:廉风险管理财务管理风险预测

1.认识风险

企业运作过程中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的风险主要有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行业风险、制度风险、管理风险及财务风险,上市公司还有股市风险。财务风险是以上风险住要是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指财务方面的风险,包括由财务活动引发的企业风险和由各方面活动引发的财务所面临的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就是指企业现金支付风险和筹资风险。本文分析的是广义的财务风险。

按照成因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1资产风险,包括资产质量风险,如不良资产比例失调;资产结构风险,如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例失调、速动资产比率失调等。

1.2资本风险,包括资本结构风险,如股本构成比例不当、负债与权益比例失调等;分配风险,如是否分配的选择、是否资本公积转赠股本的选择;筹资风险,如股东的选择及信誉等级的评定。

1.3支付风险,现金短缺,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1.4投资及投资控制风险,如投资方向、投资品种、投资方式的选择,对投资项目的控制能力及效果。

1.5机会风险,即机会收益或机会成本,指选择这一个放弃另一个从而失去一个机会。

1.6纳税风险,如纳税品种的选择、纳税时机的选择、税收政策水平等,也称纳税筹划。

1.7资产、债务重组风险,如重组类型、重组内容、重组方式、重组伙伴的选择。

1.8财务政策、会计政策与财务预测、决策风险。指选择不同的财务会计政策的风险和进行近、中、远期财务情况预测引导经营行为偏差及财务决策失误的风险。

1.9内部控制风险,指内部控制不到位导致的风险。

1.10金融风险,主要是来自资本市场的利率、汇率、股票和债券价格波动风险。

1.11对外担保风险。

不同类型的财务风险对公司经营的影响一般不是同时发生,而是各在公司所处的不同阶段产生影响或相对重要的影响。如公司初建期的筹资风险、资本结构风险,成熟期的纳税风险、资产结构风险、分配风险、投资风险,衰退期的支付风险、资产质量风险、资产结构风险、分配风险、投资控制风险、资产重组风险。

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密切相关,财务活动本身就是经营与管理的结合。经营、管理决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伴随经营、管理风险,同时又对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起抑制或加速作用。

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甚至破产清算的现象不断增加。因此有必要全面分析企业内外资料,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以财务指标数据、分析报告的形式,将企业面临的潜在危险预先告知决策者、经营者,同时,寻找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和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隐藏的问题,以便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企业可以及时采取对策,制定正确的战略性的财务计划,编制合理的财务预算,对生产经营进行控制,进行风险防范(预警),化解风险;同时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可用来帮助决定是否投资或发放贷款,使企业进一步获得融资空间。

2.风险预测

财务风险预测主要方法是充分认识、分析企业内外部的经济信息,利用财务比率,建立财务风险评价模型,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及时向决策者提交风险分析报告,形成财务风险防范(预警)系统。财务风险分析报告应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分析、企业经营管理现状评价、当前财务风险分析、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应对方案,附必要的发展计划、规划、财务、会计、审计资料。企业可根据财务风险情况制定报告间隔,如正常情况下可以年度报告,特殊时期可以月度报告或随时报告。

预测财务风险首先要设定财务安全系数(或财务风险系数),由于风险的未来不确定性,因此要测定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的安全系数。

财务安全系数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根据木桶理论和重要性原则确定的单一因素(比率)安全系数,二是根据权重确定组合因素(比率)安全系数。

单一因素安全系数的设定,是在某一风险因素比较突出、对公司影响较大,而其他风险因素较为正常的情况下,将这一因素的风险值作为企业财务风险系数。这就要求预先设定各项指标的标准值,在这个基础上,设定风险级次,由此测定安全系数。单一因素的风险分析,优点在于简单明了,但无法全面揭示企业财务状况,所以其有效性会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也需要对资产结构、负债结构、或有事项、盈利能力、筹资能力、投资控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的综合分析,要求分析人员有较高专业水平和判断能力。

组合因素系数,是根据各个风险因素的权重设置的数学模型,即建立多元线性函数公式,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分。需要预先设定一些重要因素及其标准值,并确定权重分布。组合因素分析的优点是比较全面的反映了企业财务风险程度,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是可能挂一漏万,尤其有些风险因素不便于以比率的形式反映,也就不可能建立在模型中,因此可能掩盖最严重的因素;二是通过历史数据评价过去,不能推测将来;三是要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性质的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初建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修订因素组成及其权重。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需要借助概率和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合公司的行业分类、经营状况、分配政策、经营环境,分析重要项目的特性及变动趋势。另外,各项指标应建立在合并报表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母子公司风险叠加的影响。

3.化解风险

化解风险的途径:面对财务风险,一般采取四种对策,一是回避风险(保守策略),二是控制风险(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三是接受风险(提取风险准备金),四是转移风险。当然,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何种措施,与企业掌舵人的风格、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关系重大。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篇2

关键词:财务预警;问题;策略;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不但给我国企业带来了机遇也给其带来了很多的风险。企业应该重视内控机制的完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帮助企业更好的化解存在的财务水平,切实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现在,很多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都是财务风险的存在,若是能够及时发现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便能够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来降低风险给企业造成的影响。

一、我国企业财务预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企业财务预警现状

在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组织机构都不够健全,管理时也不够科学,企业运营水平较低,企业管理水平无法跟上企业规模的扩大,二者不协调。企业在进行发展战略制定时也没有全面的考虑到外部环境,这也导致了宏观经济调整时,企业比较被动。并且很多中小企业本身的财务风险比较高,财务状况瞬息万变,实施财务预警系统存在较大的难度[1]。

我国有些上市公司已经进行了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但是仅仅通过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对于预警系统的变化不够关注,更没有针对其变化分析原因,这也导致其作用很难发挥出来。

(二)企业财务预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到位

现在我国很多企业的领导都对生产和营销比较重视,对于财务管理不够重视,或者是只关注企业的利润变化,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从财务分析方面出发帮助企业做好经营管理工作,这样给财务分析正常进行和作用发挥造成了很大影响。

2.指标构建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选取财务指标科学性和全面性不够,行业不同,财务指标预警标准存在一定差别,就财务比例而言,工业企业中流动比例为2:1会比较合理,而在商业企业中,其流动比率标准要比这个数值低。现在很多企业在进行财务预警系统建立时,选取指标比较盲目,导致了企业选择的指标无法将企业财务状况反映出来,财务预警系统的功效更是不可能发挥。其次,非财务指标选择存在问题,现在很多制定的预警指标针对的主要是财务,很少考虑到那些和财务无关的指标。企业财务危机是否出现不但由财务指标决定,还和非财务指标有着直接关系,而这些非财务指标也会给预警系统有效性造成影响[2]。

3.技术分析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会计信息真实性较差,财务预警系统建立的基础便是真实和全面的财务信息。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报表资料往往景观了包装,会计信息失真情况严重,这也给财务预警系统有效性造成了很大影响。其次,分析过程存在片面性,比如过度重视客观分析,轻视主观分析等。最后,对象分析存在狭隘性,随着经营活动的不断进行,企业资金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并且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也会直观的反映在资金变动中,通过资金变动情况的分析,便能够了解企业经营情况[3]。但是在分析时,往往只重视资金方面的变化,没有分析业务活动的进行给资金变化造成的影响。

4.预警机制存在问题

首先预警机制不够完善,很多企业没有做好时候信息分析,并进行信息的反馈,这样直接导致了财务预警系统构架缺失,预警机制没有得到完善。其次,财务预警后续管理欠缺,后续管理不到位,直接导致了经验和教训无法吸取,出现类似问题时,企业反映不够及时,不能给后期经营管理提供经验。

二、完善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措施

(一)全面科学的认识财务预警机制

想要做好财务预警工作,首先必须认识到其重要性,领导必须将其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进行财务预警分析制度的建立,并通过措施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其次,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财务管理以及预警分析对企业管理造成的影响,切实提高分析质量,提高企业的效益[4]。

(二)确保构建的财务预警体系真正的科学合理

首先应该根据相关原则进行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其原则包含了下面几点,分别是敏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重要性以及全面性原则。其次,应该重视预警模型变量选择范围的拓宽,确保其合理性;再次,对于非财务指标的引进必须慎重,只有全面了解企业出现困境的原因,才能够提高预测能力。最后,还应该进行长期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和短期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并将二者结合起来。

(三)企业必须重视财务预警分析技术的提高

首先应该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的加强,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其次,需要完善财务分析制度,保证期科学性,做好人员选拔工作,明确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目标和责任。最后,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调查分析,分析时应该做到有的放矢,直接了当,提高其针对性[5]。

(四)重视内部预警机制的完善

首先应该完善内部预警机制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重机制,将预警系统功能全面的发挥出来。其次,需要进行对策库的建立,及时的收集相关的数据,确保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快速有效的提出解决方案。

三、结语

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预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和内容。但是我国目前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财务预警分析的重要性,操作过程也不够规范,通过笔者的研究,希望能够给企业财务预警机制完善提供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牛怡然.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与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2):108-109.

[2]朱大华.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初探[J].会计之友,2011(26):55-56.

[3]郑鹏,李雅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改进的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502-507.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篇3

1.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顾名思义,就是将一组或一组以上可进行对比的数据或指标,两两对比、分析、考察,从而判断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与当前企业的财务风险。通常企业在进行对比分析时,多是将本期数与计划数、本期数与上期数、企业数据与行业数据、本部门实际数与其他部门实际数等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

2.结构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是指将某一项财务指标看做一个整体,以其某个组成部分的数据作为分子,除以该项整体财务指标,以计算其结构比率。通过对结构比率的分析,不仅能够了解各个因素的比重和结构,还能对各个因素的结构和成分进行合理性评价,并且找出各个因素的变化规律。

3.因素分析法。某一个数据指标的影响因素可能有多个,因素分析法就是将某一个数据指标分解成多个具体的因素。之后按照某一顺序从某个因素开始,作为替换变量逐一替换。在替换的过程中,当其他因素不为替换变量时,均看作为确定因素。通过因素分析,可以测算出某个数据指标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各个因素对指标变动的影响程度。

4.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在参照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将表中相关财务数据的两期或多期连续的数据比率或指标以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以获得其增减变动的数额、方向、幅度等信息,以揭示企业的现金流变化情况和运营情况,是一种趋势变化分析方法。

二、我国企业财务风险来源与类型

1.偿债风险。偿债风险基本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一项财务风险。

2.收益变动风险。由于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变化,竞争也逐日加剧。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企业在运营中会面临收益变动风险。企业为了降低资金成本,往往采用负债融资模式。同时还能依靠财务杠杆放大企业收益。但是同时,却也使企业的风险被放大。

3.现金风险。企业现金持有量的不足容易给企业带来现金风险。倘若企业现金持有量过少,那么企业的正常支出将不能被保证,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生存维系,还会对企业信誉带来一定影响。然而,倘若企业的现金持有量过多,企业的机会成本会被增加,企业的利润率将会受损。因此,企业现金持有量过多或过低都会引起现金风险。

4.应收账款风险。应收账款,是企业应收而未收的款项。通常是由于回收时间的不确定性或者回收金额的不确定性所引起。

三、合理利用财务分析预防财务风险

1.将财务分析提高到战略高度,结合企业战略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不能单纯的为了财务分析而分析,应在分析之前明确企业战略,从战略的高度进行财务分析,有所侧重。具体而言,企业通常有两种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战略的选择不同,财务分析指标的侧重也将不同。倘若企业选择成本领先战略,那么其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会发现企业的毛利率较低,同时周转率则较高。企业可在成本领先的战略之下,薄利多销。同样,倘若企业选择差异化战略,那么其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会发现企业毛利率较高,周转率较低,主要是因为企业采取了差异化的战略,注重产品特色,价格制定较高。因此,企业所选择的战略不同,财务分析结果有很大差异,对此企业应有所侧重,有所针对的防范财务风险。

2.充分利用企业财务报表数据进行财务分析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1)资产分析。一般而言,在企业资产中,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比重通常较大。因此,加强对二者的财务分析较为重要。倘若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率”较低,那么可能表明企业的销售渠道位于下流,企业应以打通销售渠道作为其当务之急。同时还能间接减少其销售费用。此外,倘若企业“固定资产比例”过高,企业应围绕资产分布和利用情况,防止资产闲置和产能过剩。

(2)损益分析。企业的收入通常是销售收入。其他收入虽然也是收入的构成,但是比例一般较小。因此,企业在进行收入分析时,主要可以对产品销售收入以及与其相关的产品单价和销售数量展开分析。其中,销售数量的分析,可以以产品类别、地区等进行划分,分别予以分析。同理,企业的成本构成主要是营业成本,以及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在对成本进行分析时,企业可以按照产品类别、销售区域、部门进行分析,从而有效控制成本,防范财务风险。

3.严格进行成本控制分析。成本控制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一项重点。企业唯有控制好成本,才能真正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分析中,始终要围绕企业的整体控制目标,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成本的升降原因进行分析与揭示,及时查明成本的影响因素。其次,要明确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和能够引起财务风险的潜在成本风险控制点,分重点的制定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和操作规范。就方法而言,可以参考《管理会计》知识,利用“本、量、利”的分析模型,对变动成本、盈亏平衡点、边际贡献等进行分析和测算,做好全成本核算管理,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将财务风险防范于未然。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篇4

摘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由科技直接带动的知识经济将成为本世纪经济发展的主流,作为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创投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但与此同时,创投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却相对落后,不能为创投企业的投融资作出科学的决策。研究目的在于充分认识创投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特殊性,并结合其高收益和高风险的财务经营特征,研究创投企业如何在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阶段做好财务决策。

关键词:创投企业;融资;投资;风险

1创投企业的财务经营特征

创投企业是以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它经营的领域十分广泛,涉及各种新兴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升级。创投企业经营的特征是把高科技与新兴技术结合起来。

从创投企业财务经营特征来看,特别是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角度看,创投企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企业经营的资产上看,有形资产少,无形资产占比重相对较大。高新技术企业所具备的魅力在于它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专有技术、技术秘诀、人才、管理和投资机会等。在高新技术创业公司的经营资产中,实际上是无形资产在起作用。

(2)从企业投入资本看,前期阶段投入高、风险大,尤其是创业期需要的资金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一般要经过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4个阶段。种子期即技术创新成果的产品试验阶段。在实现技术创新成果的产品化后,高新技术企业进入了创业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使该产品成功地进入市场以实现商品化,一旦产品符合市场的要求,就可以进行批量生产;显然,这两个阶段的资金需求量大,在现金流动上支出大于收入,甚至有的企业将一直亏损。

(3)从企业的利润回报看,利润增长速度快,但未来的不确定性也很大。当企业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加速发展时,企业跨入了成长期。当经历了一段以递增速度发展的快速扩张期创投企业将进入成熟期,这时企业的软硬件及组织结构已趋于成熟。企业生存已不是主要的问题,提高经济效益和活力将成为企业的主要目标。一旦过渡到成熟阶段,企业已拥有了一定市场的规模,与传统产业相比产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因而经济效益好,回报率高。

由于创投企业的行业特征,使它成为既是获利最高,同时又是风险最大的行业。高风险、高回报成为创投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

2创投企业的融资决策

2.1存在融资“瓶颈”

作为创投企业大多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和相当的开发经营能力,但是,风险大,成长过程中可能发生突发性资金需要,这些特点决定其在建设初期对外部资金来源的要求是:数量大,期限长,能承受暂时的损失,风险小,能随时满足企业的突发性资金需求。但由于创投产业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使其面临着融资的困难。

2.2投入过高,影响自有资本

知识经济要求知识不断创新,对高科技研发所需要的人力资本和财力资本应该不断投入,而这一投入的直接支撑往往又是足够的自有资本,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往往具有高度的流动性,企业为了留住某些关键技术人才,不得不为其投入相当于普通技术人才数倍的额外费用。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与开发某种技术的周期大大缩短,无论是知识还是技术都在迅速的更新,这就要求企业员工不停的学习充电,增加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这也是一笔不菲的支出。在企业研发的同时,由于信息处理需要所建立的信息部门也要求企业在管理应用方面投入大量的财力支持,加之许多客观因素影响,使企业的资本投入十分巨大。

2.3风险高,增加融资难度

传统的商业融资往往会选择银行类的金融机构——既方便又快捷,但这要求企业拥有相当的固定资产、信誉高、资信好。而对于创投企业,特别是处于初创期的企业来说,这些条件是不具备的,无形资产比重过大、企业资本少、规模小、市场前景不确定等不利条件都间接隐含着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巨大风险。出于对风险规避的考虑,谨慎的银行系统在强调贷款安全性的前提下,往往会降低自身的贷款积极性,无疑给创投企业融资带来相当难度。

2.4创投企业的特有融资渠道

(1)创新基金融资。1999年,根据我国高新企业发展的特点和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在国家科技部率先创立了专门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创新基金,基金总额为30亿人民币。以贷款贴息,无偿资助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通过支持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培育和扶持创投企业。

(2)风险基金融资。风险基金是专门从事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资金,其投资对象是处于发展早期阶段的创投企业,风险基金利用自身优势,不仅向创投企业注入资本,而且提供管理、经营、技术、营销方面的技能和知识。

(3)股票筹资和借贷。当创投企业进入成熟期后,其投资风险下降,投资前景明朗,由于风险资本的自身限制,此时便会逐渐淡化,退出。这时的普通投资者对企业已有了一定的信心,企业可适时适量的增发股票,增加自有资本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另外,经过投资前期的经营后,企业已有了一定的资信,风险也越来越小,这时可向商业银行借入大量资金以弥补自有资本的不足,推动企业更快发展。

3创投企业的投资决策

3.1创投企业的投资主要是无形资产投资

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当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后,在商业化领域中,拥有技术类无形资产的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有利的地位,攫取了超额利润并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创投企业中,企业投入的主要是知识、智力、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原材料的价值在商品价值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即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重视并管理好无形资产,对处于现代化阶段的企业非常重要。

3.2创投企业的投资比例

据国际权威的资产评估机构调查,创投企业的无形资产可以是有形资产的4-5倍,一个企业可拥有的无形资产达数十项,英国学者查尔斯•汉迪也曾估计“一个单位的智力投资通常是账面价值的3-4倍”,这种情况在国外比比皆是,而有形资产在使用中会发生有形消耗,其价值也会逐渐下降。

我国公司法第24条规定“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20%,国家对采用高新技术成果有特别规定的除外”;第80条规定:“发起人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20%”。现实中我国许多地区对于以无形资产出资的比例已经大大超过20%,北京中关村曾出现了无形资产占注册资本90%的公司。

3.3人力资本投资占企业投资比重大

创投技术企业需要有多种知识、多种学科的科技人才共同合作,进行创造性的劳动。高创投企业的产品是技术知识,大多是无形的,决定产品的是人力资源。当人力资源被用以作为赚取利润的手段时,即被赋予了人力资本的内涵。人力资本在本质上符合会计上“资产”要素的内涵,是企业的一项可单独确认的资产。人力资本能够创造出远远大于其自身的价值,会给企业带来超额的经济效益、能够“提供未来效益”;其次,企业通过契约等形式取得或控制了人力资本的使用权,满足为特定个体所“拥有或控制”;最后,人力资本的取得和其他资产的取得一样必须花费一定的相应成本。

4创投企业的收益与分配决策

创投企业高风险的背后是高收益,当企业在大的会计周期末实现完全收益时,便会涉及到相关利润分配的问题。由于创投企业组织结构的特定形势,使股利分配会占据其分配内容中的大部分。公司用多少盈余发放股利、多少盈余为公司所留用(即内部融资),都可能会对公司日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4.1对创投企业,在创业初始阶段的收益和分配

由于企业融资筹资比较困难,很大程度上会对内部融资产生依赖,所以当公司在提取盈余公积金时,除去法定10%的比例,一般应由股东会商讨决定继续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增加内部筹资金额。相对于公积金的提取,初创期的创投企业在公益金、股利等的分配上可能会只占很少的比例。公益金一般保持在最少的5%-6%的范围内。由于此时企业盈利甚少甚至不盈利,所以企业往往会出现公益金、股利空白的情况,这也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特点决定的。

4.2当创投企业发展成熟以后的收益与分配

在取得高收益、高利润的同时,也将会是股东们享受投资成果和公司回报的时候。此时,公积金的提取比例会下降,而公益金的提取比例会升至最高点10%左右,股利分配也将会有大幅度的增长。

5创投企业风险管理决策

创投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类型的企业一样,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风险,但其风险的程度很高,既可能给企业带来繁荣与发展,也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与危害。

5.1创投企业的风险

创投企业的风险有:一是筹资风险:由于自身的产品研发,则很难保证企业高新产品的成功,创投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不能通过银行融资。另外,在筹资具体操作中会遇到系列技术方面的障碍——由于创投类企业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因素的制约,使其难以顺利的筹措往往高于注册资本数倍的资金;二是投资风险:创投企业的投资主要是无形资产的投资,无形资产的投资不象固定资产那样,风险只存在于投资发生之后。无形资产投资的风险,既存在于投资完成之后,也存在于投资进行的过程中。无形资产投资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是针对采用自行研究开发方式进行无形资产投资而言的,其风险主要表现为因投资失败而引起的血本无归的可能性。因此,对投资风险的规避,既要做在投资完成之前,也要做在投资完成之后;三是管理风险:在传统的企业中,管理是相对有形的,面对无形资产所占比重较大的创投企业,管理对象大都是无形的。在创投企业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及组织结构不健全的情况下,不管是哪方面的原因,都有可能成为管理风险的关键。此外,技术知识得不到合理管理,缺乏对科技成果的量化制度,使科技人员的复杂劳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往往影响技术开发人员的创造积极性,结果造成低水平的开发或重复他人的劳动。

5.2创投企业规避风险

(1)规避筹资风险。在创投企业对外筹资时,不能把筹资作为获取高新技术产品研发资金的主要来源,并且向外部筹资的金额在高新技术产品研发所需资金中所占的比例不应太高,最好低于国际上通常公认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警戒线50%。因为,企业负债率高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很高的经济活动,特别对于创投类企业,一旦超出警戒线,企业产品研发失败的可能性会随之增大。

(2)规避投资风险。对于投资风险的防范,一些自有资金严重不足,高新技术经营管理状况欠佳的企业,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要量力而行,最好不要将巨资投入到消耗大且不确定性强的产品研发中,先易后难,以免给企业带来重大甚至灭顶之灾。企业可以从一些小投资的改进型产品的技术研发入手,从而既减少了融资的数额、风险和难度,同时,也将大大增加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开发成功的可能性。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篇5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预防

中小企业自身在很多的方面就比较薄弱,在管理制度方面不够严谨,并且在经济体制方面不够完善。中小企业主要的特点是建筑规模小,技术方面不够先进,所以在财务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多的风险。本文主要针对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风险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从中小企业自身的经济特征出发,详细的对其面临的风险进行研究,就经济发展的现状掌握中小企业发展的趋势。

一、财务风险的特征

企业的财务风险处理主要包括企业在财务方面的客观性、损失收益共存性、复杂性以及企业中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

1.客观性。企业财务风险方面的客观性主要指企业的财务风险不随着企业的主要管理者观念的变化而变化,不管在什么时候客观性的风险都是不可避免的。企业财务风险随着企业进行经济活动以及资金运作时出现。企业能够做的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财务手段降低企业风险,将风险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并不能从根本上规避企业的风险。

2.损失收益共存性。损失收益共存性指的是企业的财务风险与其风险相应的收益成正比关系。企业的收益越大,面临的风险就越高,相对的收益减少,风险就会降低。另外,企业的风险与企业的实际综合实力是相联系的,同时也与企业中的财务风险预警防范能力具有很大的关系。

3.复杂性。因为企业的资金来源以及经济收益都是从很多方面产生的,所以财务的风险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中不仅包括经济来源以及资金来源,还包括企业的经济内部管理以及生产,外部的经营与环境的影响,还有很多不可抗力的因素以及间接客观发生的因素等。不管是其中的那一项因素都会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方面的问题,造成企业财务运作的困难。

4.不确定性。企业的财务风险中不确定性主要是因为企业的财务风险不管是在发生的时间、类型以及影响程度都具有很在的不确定性,并且随机性比较强。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

由于国内经济结构复杂,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手段落后,内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因此中小企业面临财务管理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

1.企业的资金筹措渠道导致的财务风险。企业的筹资方面不仅仅是以债券、股票形式筹集,还可以向银行或是国家借贷。虽然直接资本投入,增发股票,发行债券对企业是最好的形式,但是中小企业与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或是国有企业相比,成功率都比较低,其原因是由于经营规模小在投资方面很难找到资金雄厚的投资者,在债券或是股票方面更是不能作为筹资的主要手段。中小企业筹资最主要的方式是银行贷款,但是向银行贷款需要抵押物,并且贷款风险方面也比较大,银行对于这样的企业形式也是极不愿意进行放贷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中小企业所处的位置非常尴尬,因此在筹资渠道的狭窄导致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增大。

2.对风险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时候中小型企业在企业财务风险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可以规避的风险或是降低风险的措施不进行重视,最后导致企业在财务方面出现问题。一个小的风险极有可能就会逐渐的演变为较大的风险,最后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

3.不能及时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手段落后,缺乏科学的制度建设,在进行风险的控制方面不能及时有效,导致风险逐步变大。这样会导致企业在投资上或是经营上出现财务问题,给公司带来极大的损失,严重的影响到的企业未来的发展。

三、中小企业的风险控制以及预防

文中将中小企业的风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作者根据相关的资料进行的详细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出相关的预防措施来逐渐的降低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

1.建立建全财务管理机构。在中小企业规模小,经济业务量少的特征下,建立建全有效的财务组织机构。确定各职能岗位的权利与责任。保证资金从筹集,使用,分配方面的合理性,准确性,逐渐的减低企业财务方面风险。

2.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中的财务风险其实不单单与企业的财务部门相关,与整个企业的各个部门也是紧密相连的,所以需要结合企业的整体构架进行企业内部管理的控制以及制度的完善,避免任人为亲,提高资金使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

3.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和企业财务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具有最直接的联系。聘用财务人员必须做到的任人唯贤。为实现企业财务管理最为理想的效果,公司管理者应当注意下放财务职能,从而规避因中小企业管理者兼管财务事务,导致工作过于繁杂,影响管理者的专业判断。其次,中小企业还需强化财务人员综合素质,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的同时也需要增强财务工作者的财务风险判断技能。

4.建立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从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中小企业在财务方面需要建立长期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提前进行经济方面的预测管理能够很好的促进企业在财务风险上的降低,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正确性。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使风险在事前,事中,事后都能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处理。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中小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时,需要结合实际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形式,积极的采取措施应对。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充分的认识到财务风险的危险以及对企业经济发民的影响。利用合理的方式以及措施进行财务风险的降低与合理的规避。

参考文献:

[1]张丹丹,李相林.浅析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J].经济研究导刊,2015,07:107-109.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篇6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内部原因外部原因预控措施

 毫无疑问,财务风险是当前事业单位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那么财务风险究竟指的是什么呢?所谓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使得企业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则是指其在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因为各种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单位蒙受损失的机会与可能。我国目前阶段,事业单位普通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所以财务风险也成为了每个企业都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财务风险也是一种信号,通过它可以全面综合的反映事业单位的整体经营状况。可想而知,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预控处理机制对于一个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现笔者通过对我国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意识的了解,就其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等方面来加以剖析,希望能够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意识的完善尽绵薄之力。

一、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内部原因

第一、事业单位的投资规模与投资结构不恰当。一般情况下,单位在通过一些筹资活动获得资金后,都有机会进行投资生产项目、投资证券市场以及投资商贸活动三种类型的投资。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投资项目都能够取得预期的收益,因而很容易引起盈利能力以及偿债能力降低的不确定性。在单位决策中要力求达到一种收益性、风险性和稳健性的最佳组合,或者说应该在收益与风险中间,让稳健性原则起着一种平衡器的作用,然而,对于很多事业单位而言,这个“度”是难以掌握的,自然而然,要想准确的掌握好其财务风险就更加的不容易了。

第二、事业单位自身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特别是没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督促各项资金的合理使用,使其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一个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最终目的。然而目前我国部分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融合在一起,以致不能够有效的监督财务资金的投资以及收回情况。内部控制制度也如同纸上谈兵,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加剧了财务风险的发生。

第三、在我国很多的事业单位中,资产流动性不强以及现金流量状况不佳的现象非常普遍。现金流量多少以及资产流动性的强弱对其偿债能力有着最直接的影响,而且单位有多少债务以及有多少可以变现偿债的流动资产可以变现决定着其是否能够顺利地偿还债务。一方面如果偿债的流动资产越多,债务越少,那么偿债能力也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另一方面,如果用流动资产偿还负债后单位剩下的是营运资金,那么营运资金越少,表明单位的风险就越大,就算整体的盈利状况比较好,一旦现金流量不足,资产变现能力差,单位也同样会深陷险境。

第四、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决策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目前,我国许多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决策时,经验决策以及主观决策的现象依然非常普遍。特别是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在分析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过程中,对于投资的内外部环境和未来现金流量产生的影响无法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导致投资失误屡屡发生,项目的预期收益也不能够如期的完成,由此产生了无法估量的财务风险。

第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不高,缺乏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实际上,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财务风险。根据笔者的了解发现,我国现行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其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不足,风险意识淡薄,导致其在不知不觉中隐藏着大量的财务风险。

2、外部原因

第一、商品市场供求状况变化和单位经济行为的时间差异。众所周知,市场的供求变化是无法确定的,事业单位决策在调整力度以及时间上都和它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它是按照市场整体变化的实际情况或者自己判断的发展趋势来确定自己的下一步行动方向,因此,由于时间上的差异性以及变化的无规律性等等都将导致一些财务风险的出现。

第二、自然灾害因素。一些不可控制的自然灾害如火灾、洪灾、雪灾或者震灾等等都有可能给事业单位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这也将成为发生财务风险的一种因素,但其所占的比例相对而言比较的小。

第三、很多事业单位无法根据国家宏观环境的变化而对自身的财务管理进行适当的改革。无可厚非,企业的财务管理必然要受到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各种事业单位,这些因素是无法控制的,并且其中的任何一个环境因素的突变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财务风险,比如说一些法律文件的变更以及相关财务政策的制定等等。

第四、资本结构的不合理。一些事业单位在筹资的过程中,为了更多的减少资本成本,大多数都倾向于采取债务融资的方式,因此造成债务资本在总资本中占据着很高的比例,一旦其资金链断掉,单位无法按时偿还到期的债务,那么将会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从我国现有事业单位的资本结构来看,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较高的资产负债率问题,因为事业单位在进行生产规模的扩张以及发生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向银行贷款,所以很容易导致其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

第五、利率水平以及外汇汇率水平的影响。首先,当事业单位通过负债的方式来筹入资金时,如果合同的利率固定,一旦市场利率下降,那么单位就必须按照合同的水平来支付较高的利息;而如果合同的利率是浮动的,则利率的上升会加大付息压力。总而言之,负债筹入资金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加大财务风险。其次,如果事业单位用外币融资来代替负债筹资,那么财务风险也会随着浮动利率的变化而加剧;再次,汇率的变动还将对进出口事业单位的收益情况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预控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第一、建立一整套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可以通过规范内部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设计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来实现。一方面,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可以尽量避免决策过程中的弯路,加速内部信息的流动,让财务活动变得更加简单快捷。而另一方面,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以及切实可行的约束机制,将会形成合理有效地竞争机制,从而约束员工的逆向选择行为,保证财务风险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第二、理顺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三者的统一。为了预控财务风险,还须对其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加以理顺。要明确各个部门在财务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地位、职责以及被赋予的相应权力,保证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此外,在利益的分配方面,应该兼顾各方的利益,充分调动起各部门参与财务管理的积极性,真正实现责、权、利三者的统一。

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识别预警系统:1、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识别能力。争取能够在不利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对其加以识别,从而保证单位准确的把握好各种财务风险信号及其产生的原因。2、财务风险预警,在内部设置相应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对内部经营、外部环境等各种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并用财务指标数据的形式来告诉经营者单位目前所面临的一些潜在的财务风险。与此同时。积极寻找造成财务风险的原因以及财务管理系统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明确告知经营者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进而使得财务管理网更加的完备,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

第四、完善事业单位科学的决策机制。财务风险本身就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所有风险最终都会在财务风险中得到体现,科学合理的决策是预控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因此,事业单位要想防范其财务风险的发生,就必须建立起科学的决策机制。而决策机制是指决策权力的形成、规范以及规定,主要包括事业单位的决策机构、决策内容与决策机制等等。

第五、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素质水平,增强其对财务风险的职业判断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笔者认为,在预控财务风险的过程中,财务人员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要重视对财务工作人员的招聘、培训以及考核,要求其具备财务管理活动的能力,对财务风险具有敏感性以及准确的职业判断。可以在自己的职业范围内及时的发现,估计潜在的财务风险,并且能够借助相关的理论方法来对一些具体的财务风险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为财务风险的预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科技经济市场》刘振,吴鹏飞-2011年1期

2、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中国外资》王鹏飞-2010年4期

3、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应对《中国商界》张军-2010年5期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篇7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外包;企业内部风险;评价体系设计

前言

企业财务会计外包的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雏形阶段,第二阶段是开拓阶段,第三阶段是发展阶段。企业财务会计外包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发达国家。在雏形阶段,企业外包的发展比较缓慢,主要的外包目的是降低成本。开拓阶段开始于二十世纪末期,这一时期也是外包行业真正意义上发展的时期。财务会计外包的发展阶段从二十世纪末一直到现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财务会计外包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成为了企业增加实力的主要手段。

一、企业财务外包风险的概念

企业财务会计外包主要指的是企业将自己的内部运营资源通过外包的形式转让出去。最早的外包模式主要将本企业内的加工任务分配给工人来做,而如今,外包行业的范围已经扩展到全球。企业财务外包风险主要指的是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系统风险,也就是不可控风险,另一种类型是可控风险。不可控风险主要指的是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不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并且不能够被消除,其中包括企业运行环境发生的明显变化,经济体系的改变或者是环境结构的变化等,这些因素都是企业本身无法控制的,所以称其为不可控风险。可控风险主要指的是企业内部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其中包括企业管理者的主观影响等因素,这种类型的风险在多数情况下可以被消除,所以称其为可控风险[1]。

二、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的分析

(一)企业财务会计外部外包风险的分析

企业财务会计外部外包风险主要指的是企业外部运行环境中出现的风险,其中包括国家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两个方面。1.国家法律环境。法律是企业在实施外包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企业的外包风险程度取决于法律对于财务会计外包的制定以及监管力度。目前,我国对企业财务财务会计外包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规定,所以企业在实施财务会计外包的过程当中,只能够凭自己的经验对事物进行判断,或者是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企业财务外包方式。对于企业在财务外包中出现的新问题,由于之前没有实例能够借鉴,导致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外包过程当中的风险增加。2.经济环境。经济环境对于一个企业的运转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运行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经济效益,而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对于企业来说存在着巨大的影响。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国际经济环境以及国内经济环境,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实施财务会计外包的范围已经不仅局限于国内,许多企业已经实现的跨国外包,这种现象说明,国际经济环境对于企业财务外包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一旦国内外的经济环境结构发生变化,企业财务会计外包的运行模式以及发展规律都会受到影响,从而造成企业财务会计外包的风险上升。

(二)企业财政外包内部风险的分析

1.企业员工方面。企业员工作为企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企业在实施财务会计外包的过程中,需要对企业各个职能进行重新分配,对企业的运行模式进行重新划分,企业内部的各个方面都要进行相应的改变。这一情况的发生,会对企业内的部分员工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其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出现员工不配合企业管理等情况的出现。一但企业内的大多数员工对企业产生抵制情绪,就会造成企业财政会计外包无法正常运行,从而提高了财务会计外包的风险。2.企业财政部门专业技能方面。由于企业在实施财政会计外包的过程中,会将企业内的部分权利交给外包商,导致企业内部财政人员的权利遭到削弱,时间久了,企业内部的财政部门甚至会失去其根本的价值。另外,加上企业对于内部财政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企业内部的财政人员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培养,致使其专业技能下降或者跟不上快速发展的时代步伐,进而失去其存在价值。这种现象一旦发生,会直接导致企业内部财政管理出现问题,进而降低了企业内部财政管理的质量。企业内部的财政管理对于企业运行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企业过多的依赖财政外包,必然会对企业自身的财政管理造成影响。长期发展下去,会增加企业财政会计外包的风险。

三、企业财政会计外包风险的评价

(一)企业财政会计外包风险评价体系的设计

在对企业财政会计外包风险评价体系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具有科学性。科学性能够使建立的财政会计外包风险评价体系对企业外包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客观的分析,从而降低了企业财政外包的风险。此阶段在实施的过程当中,首先要对本企业的外部运行环境进行客观的分析。其次,建立一套完善的外包风险管理体系,实现对企业财政外包的科学化管理。最后,将企业内每阶段的财政外包情况以数据的方式显示出来,降低企业财政会计外包的风险。第二,具有可操作性。在对企业财政会计外包风险进行指标设置的过程中,可操作性在风险指标设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风险指标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风险指标的简洁性,另一方面是风险指标的应用性。简洁性主要指的是风险指标能够将企业在财政会计外包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表达出来。风险指标的应用性指的是,风险指标的设置不能仅限于理论体系,要在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在对风险指标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做到数据来源于实际并应用于实际。第三,具有独立性。企业财政会计外包风险体系设计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要对企业财政会计外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解决,尽量避免风险评价体系在设计的过程中,出现规划范围重叠的现象。这样不仅会降低风险体系的应用效率,而且会造成风险成本的浪费。由此可以看出,在进行企业财政外包风险设计的过程当中,要保证风险指标与问题之间的对应性,并降低每种风险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第四,具有重要性。在对企业财政外包风险体系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影响企业财政会计外包风险的因素进行客观的分析,并将其按照风险程度进行分类。在制定风险指标的过程中,对风险程度高的因素进行重点分析,并将其列入到风险指标制定的主要范围以内。由此可以看出,在设计风险指标的过程当中,要对影响风险的因素按照风险程度的不同,对应设计不同的风险评价体系,达到对企业财政会计外包进行科学管理的目的。

(二)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的模型构建

1.模糊评价法。模糊评价法是对企业财政会计外包风险进行模型构建过程中主要运用的评价方法。由于在企业运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对于企业内部的各种数据以及影响因素无法进行精确的计算,从而导致最终的评价结果出现偏差。模糊评价法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模糊评价法主要通过模糊集合的方式对评价对象进行测评,并以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评价依据,将复杂问题模糊化,最后利用数学中的模糊法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相应的评价结果。2.构建企业财政会计外包风险模型的步骤。企业财政会计外包风险模型构建的步骤如下;首先建立一个评价因素集,将评价因素集中的因素进行分类,其中包括确定评价集以及确定权重集。确定权重集中的评级因素能够直接利用模糊评价法对其进行分析。而确定评价集中的评价因素要通过评估和计算以及构建评价矩形两个过程的分析之后,才能够利用模糊评价法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综合评价结果[3]。

结论

随着企业财政会计外包的范围逐渐扩大,人们对于如何降低企业财政会计外包风险方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企业财政会计外包风险进行分析以及评价,降低了企业财政在外包过程中的风险,提高了企业财政外包的质量。由此可以看出,对企业财政外包风险进行分析以及评价,能够为今后企业财政外包模式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篇8

关键词:财务风险;表现形式;影响;控制

财务风险作为一个企业运营状况的信号灯,通过一系列财务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控制,全面综合的反映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的好坏。企业的发展状况决定着国民经济和社会是否能够稳定发展,企业财务是企业的命脉,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而我们应当正确认识财务风险对经济的影响和意义并认真分析、研究和学习,树立企业的风险意识。

1.企业财务风险的相关概念

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可控因素引起的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狭义的财务风险指由于使用债务或优先股筹资从而需要做出固定周期性支出引起的、由普通股股东承担的超过基本商业风险以上部分的风险。财务风险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性。财务活动是企业的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综合活动,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资金的筹集、投放、分配和收回等环节,每个环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也就能很好地说明财务风险具有全面性。

(2)共存性。一般情况而言,风险与收益是正比关系,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反之,风险越小,收益越小。因而,在现实企业中往往会对风险和收益做出合理评估,进行科学的决策。

(3)激励性。财务风险对每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风险如果没有得到合理的防范和重视就会对企业产生巨大影响甚至是灭顶之灾,这也就要求企业既要看到财务风险的危害,与此同时更要加强防范意识,加大对财务风险的分析和研究力度,积极应对,在正确的时机做出正确的决策。

2.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及表现形式

2.1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2.1.1财务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

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政治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以及行业背景,这些影响因素虽存在于企业外部,却与企业的财务活动与经营活动的发展有着极大影响。

2.1.2财务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

内部原因是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

(1)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是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比例及其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问题的关键就是债务资本在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即债务资本率问题。

(2)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很多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财务管理机构的不完善,企业在投资和筹资的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盲目跟风进行投资、对企业进行扩张,使得筹资和投资明显不平衡、资金缺口越来越大难以用普通筹资方式满足,给企业造成了极大的支付和还款压力。

(3)企业财务人员业务素质高低。实际工作中,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素养的高低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也有着很大影响。企业财务人员在进行决策时,必须综合财务知识及客观经验等能力。同时财务人员在面对企业突发事件时,必须有足够的应变能力,缺乏处理企业危机事件的经验就更加容易加大财务风险。

(4)成长能力弱,企业发展受限。企业的销售额日益下降,相关业务不断收缩,使得企业市场占有率也随之下降,长期如此,企业无法成长,也无法展开新的发展方向,这就能反映出企业是否进入衰退期,或者是企业即将面临财务风险。

3.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3.1财务风险的防范

3.1.1企业内部结构问题的防范办法

(1)控制负债比例。这种方法是指通过合理规划资本结构,适度的负债能够使财务杠杆利益抵消风险增大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应当努力使资本结构达到最佳,融资成本降到最低,从而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2)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建立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建立全面预测管理制度,对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活动提前进行分析研究;其次要在活动进行时,进行密切的监控,对其进行分析和调整;最后要总结企业在实战当中的得与失,并将与财务风险相关资料和经验整理归纳,存档后以备日后方便查看借鉴。

(3)分析研究财务环境,制定合理理财策略。企业的财务活动在很大的程度上受理财环境的制约,如生产、技术、供销、市场、物价、金融、税收等因素。正确分析研究理财环境,有助于企业正确制定理财策略。

3.1.2企业内部人员问题的防范办法

(1)努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

(2)定时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3)加大对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的监督力度

4.财务风险的控制

4.1宏观经济与政策变化引出问题的控制办法

(1)认真研究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变化。

(2)制定多种应变措施。企业要在实际的经济活动具备良好的应变措施,将企业财务风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4.2企业主要财务风险类型问题的控制办法

企业的财务风险贯穿每个财务活动,财务活动不同造成的财务风险的表现不同,控制方法也就有异,下面从以下几种类型出发,提出财务风险的控制办法:

(1)筹资风险的控制。企业的筹资方式可分为债务筹资与股权筹资,债务筹资又可分为:银行借款、债券筹资、租赁筹资、商业信用筹资等。

(2)投资风险的控制。企业投资一般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对项目投资风险的控制办法有:①认真选择投资机会,进行合理的可行性研究。②项目进行中合理决策,降低风险。

(3)营运资金风险的控制。企业在面临风险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的控制,如远期外汇合约,企业可以通过汇率和利率的变动来控制风险不再扩大。

(4)并购风险的控制。并购主要分为并购前、并购中与并购后三大阶段,风险的表现也不相同。对并购风险的控制办法有:①制定正确的并购策略,选择正确的并购时机。②严格控制资金,良好谈判。③明确整合风险,积极规避风险。

结论

企业的日常经营离不开财务活动,财务活动的不规范就有可能带来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终身话题。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就需要时刻有风险意识,提高企业的风险防御能力,及时作出风险判断和正确的控制风险的措施。财务风险与经营密不可分,它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也是企业不断加强自我技能和认识的动力,通过对财务风险认知的提高,企业会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宋常.财务风险防范[m].中信出版社,2005.

[2]陈巍巍.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影响[D].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2010.

[3]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财务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4]宋平.现代企业财务风险表现形式及管控措施[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2.

[5]霍红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民营科技,2014.

[6]李家朴.企业筹资风险与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

[7]张亮星.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3.

[8]邵文献.如何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J].中国商论,2015.

[9]李春媛.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价值工程,2010.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篇9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识别;南宁糖业

        一、前言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预测和控制,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风险降至最低,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的实现得到保证。

        本文将以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实例,通过对其2006年和2007年两年年报的分析,展示怎样发现和分析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概念

        财务风险是由负债筹资引起的股东收益的可变性和偿债能力的不确定性,以及财务信息可靠性等带来的其他风险,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

        筹资风险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偿债风险。指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二是收益变动风险。指由于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导致每股收益降低。

        投资风险即由于不确定因素致使投资报酬率低于预期目标而发生的风险。

        资金回收风险即产品销售出去后,货币资金回收的时间和金额上的不确定性。

        收益分配风险即企业留存收益在投资者和企业之间的比例分配方案可能给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不利影响所产生的风险。

        三、财务风险的识别

        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以识别的。企业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可以从内部和外部分别进行。

        (一)从外部识别财务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来自企业外部可能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法规发生变动的风险,如从2007年开始上市公司必须实行新会计准则。

        2.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带来不同的企业变化中经济风险。2007年开始爆发的次贷危机,加剧了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同时外部市场的持续动荡会从心理层面影响经济主体对中国市场的长期预期,进而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

        3.竞争风险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一个重要因素。2005年和2006年国际国内的食糖价格飙升,几乎所有的制糖企业都扩大了生产规模,但从2007年开始,由于食糖供应量的增长速度高于食糖消费的增长速度,导致食糖价格跌幅明显,成交缩量现货压力大。

        (二)从企业内部识别财务风险

        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不可控的,在识别和防范财务风险时,只能敏感地捕捉和迅速地适应。因此企业更应从内部的可控因素考虑。

        识别财务风险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主要应用报表分析、指标分析两种方法。

        1.报表分析法

        报表分析法是根据一定标准,通过企业各类报表资料对其财务风险进行搜索、寻找、辨别的分析方法。

        根据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2006年及2007年的年报进行分析。

        从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企业在07年年末留存了大量现金。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应考虑是收债政策的变化引起的,还是其他的。未来一年有大量的借款需要偿还,并且07年筹资中的借款也主要来自于短期借款,短期偿债压力大,这也正与期末留有大量现金相符。年内股本没有重大变化,资本公积明显增加。南宁糖业应注意短期偿债压力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

        从利润表可以看出主营业务成本比主营业务收入增加的比率快,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增加的比率均在65%以上,导致营业利润减少了将近40%,应检查企业的日常运营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否有所下降,如果是,再进一步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其实这和07年国内市场变化有关,市场供应量大于消费量,而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食糖的生产成本并没有随着售价的下跌而降低,反而是居高不下,这就给南宁糖业带了很大的财务风险。

        从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出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流出量”、“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流出量”,且“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流出量”,表明企业经营活动和筹资活动都能产生现金净流入,财务状况较稳定。企业在快速发展时期,扩大中长期投资,短期内出现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量大于流入量是较正常的状况,但要注意投资规模和长短期投资的合理搭配。

        2.指标分析法

        指标分析法指根据企业财务核算、统计核算、业务核算资料和其他方面提供的数据,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相关指标数值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并从分析的结果中寻找、识别和发现风险的技术方法。

        我通过对南宁糖业的一些主要指标来分析其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通过计算并比较南宁糖业06、07年的营运资本、流动比率、速度比率、现金比率、现金流量比率,可知其的营运资本为负数,表明财务状况不稳定,即有部分长期资产是有流动负债提供资金来源的,营运资本已经失去了成为流动负债的“缓冲垫”的作用,偿债所需现金不足,必须设法另外筹资。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可以看出2007年底的短期偿债能力较2006年底有所好转,但现金比率却在下降,说明流动资产中存货仍占有大量比例,由于存货变现能力较弱,故短期偿债能力实际并没有好转,现金流量比率的下降就能说明这点。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通过计算并比较两年的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长期资本负债率、现金流量债务比,知其所有指标均在下降,尤其是长期资本负债率,说明南糖的长期负债锐减,但从资产负债率的比率可以看出还在正常范围内,企业可能是在利用财务杠杆来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利润。尽管如此,还是应关注资本结构的变化,以防发生财务风险。

        资产管理分析:通过计算知企业的应收账款、存货、流动资产以及非流动资产和总资产的周转率均在下降,表明企业的资产管理能力在下降。

        盈利能力分析:通过对销售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和权益净利率的计算,知南糖的盈利能力下降得比较明显,但结合2007年的行业情况来分析,由于之前的扩张和整个行业的供大于求等因素,这也是正常的。

        四、总述南糖面临的财务风险

        (一)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投资后由于产生经济损失不能收回投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投资活动是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环节,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不断增加的固定资产投资使制糖企业的经营风险不断上升,同时由于购置固定资产而增加的银行借款也使企业的财务风险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的总体风险很高。又因食糖价格飙高所持续的时间不长及通货膨胀等因素,食糖的生产成本并没有随着售价的下跌而降低,反而是居高不下,这就给广西的制糖企业带了很大的财务风险。

        (二)筹资风险

        资金是企业经营的命脉,企业无论是正常运营或是扩大规模都需要从各种途径筹集资金。从南糖的资金结构来看,负债资金占的比重较大,负债率为60%左右。再从负债资金来看,整个负债资金中向银行借入的短期借款所占的比重比较高。由此可以表明,银行利率的变动及金融市场的变动将会对南糖的资金筹集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资本结构不合理

        南糖的资本结构不合理,长期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与短期负债的比重严重失调,有相当一部分的非流动资产是用流动负债筹资购置的。流动负债过多,容易出现无法偿还债务的可能,从而出现财务危机。从财务管理角度来看,正常的资金运用应该是用流动负债来购置流动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应该用自有资金或是长期负债来购置。但由于南糖资本结构不合理,加上企业加速扩张,大量购置固定资产,出现了用流动负债购置非流动资产的情况,引起并加大了财务风险。

        (四)资金回收的问题

        应收账款管理是财务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应收账款又是一把双刃剑。南糖应该充分的意识到其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从2005年至2007年南糖的销售情况看,2007年广西食糖的销售率有所下降,存货率上升,存货占用过多的流动资金,造成资金回流障碍,进而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现金流,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财务成本管理.北京市海淀区阜城路28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王承斌.浅议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当代经济,2008,9

[3]祝彦鸿.财务风险的机理分析及应对.现代商业,2008,29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篇10

abstract:withthespreadoffinancialcrisis,financialmanagementbecomesthecoreofenterprisemanagement.throughexpoundingthedefinition,categoriesandmanifestationoffinancialrisk,thisarticleproposessomepoliciesandmeasurestopreventfinancialriskandprovidesreferencesforenterprisestosetupriskawareness,takepreventionmeasuresandpromotehealthydevelopment.

关键词: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Keywords:financialrisk;prevention;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132-02

0引言

随着金融危机风暴的爆发与影响的持续,不少企业破产倒闭,而有些企业却在此次危机中发现机遇,加速转型从从而寻求新的发展方式。在此种经济环境之下,企业财务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忽视财务风险是许多公司经营不善,甚至倒闭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重视程度与应对措施已成为当今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企业要不断树立财务风险意识,通过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体系,加强监管、采取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管控,保证企业健康发展,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1财务风险概述

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风险是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所谓财务风险是指受财务结构不合理和融资不当的影响,导致公司丧失偿债能力,进一步使得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转移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

2财务风险的分类

根据资金运动的过程,财务风险可分为:①筹资风险。所谓筹资风险是指与企业筹资活动相关的资金和负债的风险。此外,筹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筹资技术,资金投放、使用、收回、分配等因素的影响。②投资风险。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存在的偏差,构成投资风险。这种风险在一定程度上给投资者的收益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收益风险、投资额风险、变现风险、购买力风险共同构成投资风险。③资金回收风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其资金的转化形式为:从成品资金向结算资金转化,再由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在转化过程中,资金在时间和金额方面产生不确定性,进而对资金回收产生潜在的风险。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对资金回收风险产生很大的影响。④收益分配风险。所谓收益分配风险是指收益分配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来源主要有:一收益确认的风险,通常情况下是由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以及会计方法不当,进而出现少计成本费用现象,造成多确认当期收益,虚增当期利润,使得大量资金提前流出企业构成财务风险;二是对投资者分配收益的形式、时间和金额把握不当而产生的风险。

另外,根据财务风险产生原因,分为制度性财务风险、固有财务风险和操作性财务风险;根据企业面临的风险表现和种类,财务风险分为战略性财务风险、总体性财务风险、部门性财务风险;根据财务风险的表现层次,分为轻微财务风险、一般财务风险、重大财务风险。

3财务风险的表现

通常情况下,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

3.1资金结构不合理资金结构不合理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加重企业财务负担,偿付能力出现严重不足,进而引发财务风险,造成资金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是企业长期资金的组成成分及比例关系不合理、不科学。

3.2投资缺乏科学性企业投资包括:

①对外投资。企业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投资出现盲目性,使得企业资金遭受重大损失,进而造成财务风险。②对内投资。企业对内投资通常情况下主要是对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企业决策者在制定投资决策时,自身能力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投资决策与实际情况发生很大偏差,导致企业难以取得预期的投资收益。当企业无法按期收回资金时,在一定程度上便会产生潜在的财务风险。③资金回收策略不当。企业为了攫取更高的利润,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大市场份额,增加销量,进而采用赊销的的经营模式进行销售。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种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利润。但是,通过赊销的模式进行经营,其弊端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对客户的信用等级缺乏了解,导致赊销出现盲目性,进而无法收回应收账款,使得应收账款失去控制,甚至成为坏账。另外,企业存货规模较大,占用了大量的资金,进而积压了流动资金的空间,导致资产被存货长期占用,企业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数量大大减少,使得企业无法归还到期的债务,甚至会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严重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4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追求低风险或零风险不是企业制定措施预防财务风险的根本目的,而实现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是企业制定财务风险的最终目的。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强化财务风险意识,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实现财务管理目标。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主要为:

4.1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4.1.1事前控制财务风险企业制定投资决策的过程中,一方面考虑预期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预防投资风险。通过对财务风险存在的原因借助概率分析法、风险决策法、弹性预算法等手段进行研究分析,制定财务风险管理办法,进而预留调整空间,应对发生的意外情况。遵守谨慎原则,预留风险资金,通过建立防范风险损失的专项准备金预防损失的发生。例如产品制造业为了弥补风险损失,可以根据相应的规定和标准提取一定数量的坏账准备金,对于商业流通企业来说就是提取一定数量的商品削价准备金。

4.1.2事中控制财务运行过程为了将投资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范围之内,减少经济损失,进而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采用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进行计算和监控,制定相应预防措施,进而抑制不良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和发展。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对企业资金使用进行监管。对资产管理比率相关部门要定期进行考核。同时,为了提高流动资金的周转率,对流动资金加强投放和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的变现能力。

4.1.3事后控制财务风险为了避免日后发生相同类型的风险,企业要对已发生的财务风险,通过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风险档案,吸取经验教训;及时消化处理已经发生的损失。如果挂账时间较长,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企业埋下隐患。盘活存量资产、处理闲置设备,进而偿还债务。

4.2根据财务风险种类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对财务风险采用回避、控制、接受、分散的措施进行控制。具体方案为:

4.2.1控制筹资风险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不断成熟,筹资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起点。企业通过筹集资金的方式维持日常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效益将会出现很大的不确定性,进而引发筹资风险。通常情况下,企业通过下列渠道进行资金的筹集:一是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吸纳所有投资者,并将税后利润再分配用于再投资;二是通过财务杠杆,借入资金,进而取得财务利益。企业通过借入资金的形式进行负债经营,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经营收益在一定程度出现很大的不确定性。利率波动和筹集资金的利息过高等因素都会引发筹资风险的产生。另外,组织和调度资金风险、经营风险、外汇风险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筹资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必须严格控制负债的数量和规模。

4.2.2投资风险控制通常情况下,企业会在生产项目、证券、商贸活动中进行投资。

企业对生产项目进行投资时,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能产生预期的收益。其原因是:第一生产项目不能按期投产,进而无法取得投资收益;第二尽管生产项目已经投产,但是没有实现盈利,企业的投资也无法取得。上述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企业在制定投资风险决策过程中,一方面为了攫取超额利润,要敢于实施风险投资;另一方面为了规避投资风险,必须要克服投资的盲目性和冒险性。在投资决策中,企业投资的最佳组合是在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之间寻找平衡点。

4.2.3资金回收风险控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回收资金成为财务活动的重要环节。因此,应收账款构成回收资金风险,其原因是应收账款加速了现金的流出,主要表现在:第一应收账款产生利润,企业现金的数量没有增加;第二企业利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对应收账款进行垫付,没有实现利税开支,却导致了现金加速流出。

4.2.4收益分配风险控制收益分配包括:一是用于扩大投资规模的留存收益;二是用于扩大股东财产要求的股息分配。留存收益与分配股息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一方面企业为了加快扩展速度,税后利润大部分用于添置资产;另一方面股息分配低于利润率水平,进而降低股票价值,构成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

4.3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通过采用数据化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将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通过设置财务预警指标进行量化,并将预测结果事先告知决策者。通过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而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通过设置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等方面的指标,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防范财务风险。

4.4建立和完善决策机制企业的决策机制包括决策机构和决策内容,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来说,决策机制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系统,财务风险能够反映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所有风险,通常情况下,借助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可以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地预防。

5小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成熟,企业逐渐意识到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逐步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尤其是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给企业敲响了警钟,使企业逐渐意识到重视财务风险和其他企业风险的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预测、管控,进而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通过上所分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规避财务风险,需要强化风险意识,健全风险防范体制,价钱财务风险控制,预防财务风险,通过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对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等加强风险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贺琼,程侃.浅谈企业财务风险防范[J].交通财会,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