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发展报告十篇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发展报告十篇

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发展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0:48

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发展报告篇1

[关键词]报业数字化;盈利模式;计算机技术

中图分类号:G21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6-0354-01

1、引言

在不断发展兴起的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下,传统报业由于其自身运营体制障碍、单一的盈利模式、失衡的市场结构等影响,过去几年中不断走下坡路且危机四伏,2005年也即报业的拐点之年,更是日益凸显了传统报业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报业开始步入晚年,这一年也是“数字报业”概念提出的一年。随着计算机技术产业的发展,新媒体受众的不断看涨,传统报业的下跌,使得多样化、人性化、丰富传播渠道的报业数字化成为了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在报业数字化的全面开展和纵深发展下,开始朝着“第五媒体”进发和一些其他项目的探索发展。但目前报业数字化的盈利模式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盈利模式――广告,成为了单一盈利模式,不利于报业数字化发展。下文对报业数字化的盈利模式进行探讨,以促进报业行业的稳定发展。

2、运用计算机的报业数字化的盈利模式

数字报业作为新传媒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切实有效的盈利模式是推进报业发展的关键。盈利模式的核心是利润,具有利润点、利润源、利润对象、利润屏障和利润杠杆这些基本组成要素。对其盈利模式的探讨首先要了解数字媒体的形态、内容、产品、销售能力等,才能制定出合适的盈利方案。

2.1运用计算机的广告营销

(1)报业数字化的盈利模式中最常见的是广告营销模式,也是最成熟的商业模式,实现了精准化的广告投放。有的运用计算机在网络上建立报业数字化网站,采取联合经营印刷版广告和报纸网络广告模式,给购买印刷版广告的客户在计算机网站上广告而给予一定折扣;有的报业计算机网站采取组合套餐服务,不仅给客户提供数据支持,实现广告效果的精准量度,而且提高广告投放效率,给客户展示了物有所值的广告投入回报。转变广告投入模式,丰富运用计算机的报纸网站表现形式,增加了报业盈利收入。

(2)一些小额广告和分类广告的出现,使得广告范围扩大、内容增多、种类齐全。如《华盛顿邮报》网站,运用计算机建立分类广告网页,通过各类网站导航标识,捆绑许多分类广告标识,而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运用计算机建立供人们使用的可查阅任何商品的途径。运用计算机的网络分类广告发的展,给更多的客户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提供了更详细的信息,并衍生出更多的价值,更有发展潜力。

(3)互动式广告的出现是对现代人类特征的一个体现,避免很多现代人不喜欢被动接收广告,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体验式媒体广告,实现广告和娱乐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市场营销和媒体的结合发展。

2.2运用计算机的内容营销

报业数字化经营,离不开内容产业道路,需要进行形式创新和内容创新。通过不断开发、挖掘和使用内容产品,使用不同的传播渠道和传播形式,满足受众需求的多层次和多形式化,促进传媒行业经济增长。传统报业依靠的是内容,拥有广阔的采访资源和高素质的采集和编写新闻队伍,具有高品质的信息内容优势,积累了深厚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有利于内容产业发展。运用计算机建立的报业数字化网站与商业网站不同的也正是其所具有的精神价值。

在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多,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不同,报业数字化发展更是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手机等帮助下进行内容充实,还要对受众进行划分来合理提供信息定制服务,增加盈利。越来越多的传统报纸从提供报纸转变为提供信息,弥补了报纸存在的局限性,实现了新闻的实时性,改变了读者和报纸之间的沟通方式。

我国报业数字化主要的内容盈利模式有:(1)打包新闻和信息内容通过计算机技术销售给其他网站或媒体。(2)采取付费方式,让用户在计算机上浏览网站。如人民网对《人民日报》的数字信息采取收费形式,展示了一种新的盈利模式。(3)数据库模式,用户运用计算机付费查询数据库信息。如《日本经济新闻》建立了数据库营销,对新闻内容进行了数据库保护,非当天的所有新闻只有进入数据库才能查看或看纸质报纸。还有一些财经资讯系统、外汇交易管理系统等数据库为中国提供信息产品。

2.3计算机电子商务营销

电子商务营销即是运用计算机技术等的电子工具进行商务活动的一种模式,改变了传动商务,使其具有数字化和电子化,且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和全球性特点,让电子商务具有更广阔的前景。运用计算机的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的开展要基于稳定的数字报业网站的高访问量形态,且必须具有较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购物、电子银行等应用的流行,带动了报业数字化的电子商务营销发展,通过计算机建立了各种电子商务网站。但电子商务具有高风险问题,而报业数字化网站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弱化了电子商务的缺点,具有其他网站没有的优势。

国内的《广州日报》电子网站――大洋网,建立了第一个具有明显电子商务性质的新闻媒体网站,形成了商城板块且其规模不断扩大。如“大洋书城”的出现,实现了计算机网上接单,随着发货配送队伍的出现,计算机网上支付系统的完善,在2001年实现了近千万的销售额,兴起了网上团购风潮。

2.4手机报营销

手机报依托于手机和其他媒介,联合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共同建立的一个信息传播平台。手机用户可以在手机报上浏览当天的一些新闻内容,实现了传统媒体与电信增值业务的结合。手机报的模式有:(1)彩信手机报;(2)wap网站浏览。目前普及使用的是彩信手机报,初期实行免费试用活动,后续可以通过彩信定制向用户收取包月订阅费。wap网站浏览则是按照浏览时间进行收费,赚取盈利。

3、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3G、4G网络等技术的进步,报业数字化必定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变革盈利模式还需要继续探讨。更多的改变其盈利模式依靠计算机技术等,更多的发展报业的原创性,结合自身媒体特点去合理的进行受众定位,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且脱离单一的盈利模式,打造更加多样化的服务形式,带动报业数字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发展报告篇2

传媒业的新变革、新风险、新任务,对报媒市场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新评估市场风险,并采取有效的策略开拓报业经营的“蓝海”,才能避免出现与美国柯达公司转型失败相类似的经营困境。

传媒业变革凸显报媒市场风险

目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互联网全面进入web2.0时代,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创造者,由被动地接收信息转向主动创造信息,从而实现了用户分享、信息聚合、细分市场、开放平台等多种功能。以博客(BLoG)、百科全书(wiki)、社会网络(SnS)、p2p下载、社区等为代表的交互性平台正对传媒业产生深刻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的创作和传播模式,并对传媒格局产生颠覆性影响。

1.网络广告市场规模首超报纸

根据艾瑞咨询的中国互联网广告核心数据,2011年度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511.9亿元,同比增长57.3%,同时比报纸广告453.6亿元高出了58.3亿元。网络广告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原因如下:

一是商业门户网站广告收入迅速增长。百度、网易、搜狐等商业网站2011年营业收入和网络广告收入同时实现了快速增长,百度公司的收入、利润增长同比达到80%以上,庞大用户资源的经营潜力初现。

二是电子商务广告快速增长。得益于垂直搜索的发展,电子商务网站的访问量和交易量快速增长,从而为电子商务网站广告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是传统企业强势入网。企业营销模式的变革,使苏宁、国美、王府井、百丽、银泰等传统企业逐步加大线上业务的投入力度,将来会有更多的传统企业以渠道角色杀入B2C市场。

四是免费在线广告市场的强力冲击。赶集网、搜房网、智联招聘等对报纸的房产、招聘等分类广告冲击明显。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媒体对报纸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未来网络广告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两三年内可能突破千亿元规模。

2.移动互联网市场增长强劲

艾瑞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393.1亿元,同比增长97.5%,其中移动电子商务爆发式增长,在整体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中的占比增至30.5%,成为第二大细分行业,而且整体市场份额也在向报纸靠近。广告主的进一步认知和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促进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由于绝大多数移动互联网模式尚处于培养用户习惯阶段,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仍在摸索中,但受益于移动电子商务的大力推动,未来几年移动互联网将迎来一个爆发点。

3.媒体广告形式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互联网线上广告的兴起,广告已经超越了媒体的限制,广告的核心要素出现了新变化。广告业向互联网领域的扩展已经创造出很多超越广告传统“印象”模式的新广告形式,传统广告以每千位观众或听众为单位收费(这被称为每千人成本或简称Cpm),在线广告计费模式包括“每点击成本”(CpC),如Google使用的计费方法,以及“每交易成本”(Cpt),这是指广告商只在浏览广告者成为付费客户时才支付广告费,例如亚马逊网站的amazon’sassociates程序。①另外,互联网广告可准确统计广告效果,解决了广告投放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广告界那句人所共知的美国零售商人约翰・沃纳梅克的名言――“我花在广告上的钱有一半被浪费掉了,糟糕的是,我不清楚是哪一半”,在互联网领域不再适用。

4.新媒体竞争优势突出

一是互联网拥有超级用户群。根据CnniC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远超报纸用户。另腾讯、网易等商业门户网站公开披露的数据显示,腾讯去年第三季度“腾讯空间”的活跃账户数量达到5.369亿,网易2011年底电子邮箱用户已达4.5亿,相对报纸几十万及上百万的发行量而言,商业门户网站用户资源优势突出。

二是聚合海量信息。互联网通过网络渠道优势发挥信息聚合效应,一家网站整合报纸、杂志等多家媒体的海量信息。

三是互联网通过用户交互式体验和碎片化、个性化、定制化的信息实现快速传播和精准营销,从技术上解决了广告投放的有效性。

四是商业门户网站大都实现上市,打通了资本通道,在资本实力、技术力量、人才机制等方面优势明显。

五是边际成本优势催生网络经济“长尾效应”。互联网信息产品和服务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典型特征,开发和推广产品和服务的边际成本几乎趋向于零,由此奠定了互联网基本的商业模式,即在巨型网络平台上开发尽可能多的产品和服务,并通过大众服务免费、个收费和基础服务免费、增值服务收费,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大规模定制,由此呈现出独特的“长尾效应”,这是报媒所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

5.报媒增长相对乏力

CtR媒介智讯的数据显示,2011年度中国传统媒体广告增长13%,与2010年度持平,报纸广告增幅为11%,增长率比2010年度下降近8个百分点。报媒广告收入虽呈现增长态势,但与商业门户网站相比明显增长乏力,新旧媒体更替的“快鱼吃慢鱼”效应突出。报媒增长放缓有多方面原因:

一是受制于市场分割、区域壁垒、行业领域等限制,报业“跨区域、跨媒体、跨行业”拓展存在政策壁垒,报纸同质化、恶性化竞争现象突出,未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竞争市场。

二是体制机制落后,“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远不能适应传媒业发展的新形势。

三是发展方式落后,资本化、市场化、集团化程度低,长期自我积累的原始发展方式使报纸长期处于产业初级阶段,在互联网的强力冲击下,成长和成熟周期大大缩短。

四是人才结构不合理。报纸传统采编、管理人才相对丰富,熟悉市场化运作的现代化管理人才、高级财务管理人员、高级投融资人员、新媒体人才都极度匮乏。

五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不断蚕食报媒的市场领地,挤压了报媒的成长空间。

报媒的市场风险策略

在信息技术引领传媒变革的互联网时代,“80后、90后”可能不再像他们的父母那样每天都看报纸,未来消费群体阅读习惯的改变是大趋势,报媒将面临极大的转型压力和市场风险。全面评估和应对变革中的市场风险,在传统媒体业务基础上实现新传媒业务的转型,将成为报媒未来几年的重要目标任务。

1.建立风险评估动态机制

当今时代,业务环境不断变化,变化的节奏也越来越快,为此,企业必须提升自己识别风险、确定风险轻重缓急和规划风险的能力,同时在进行企业风险管理设计时,应把主要资源放在企业整体风险和重大风险、关键风险上。②传媒业的大变革、大挑战,要求报纸尽快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一是加强对风险的动态研究、跟踪和评估。近十年来,由于报媒对商业门户网站缺乏应有的研究和重视,商业门户网站通过对报媒廉价甚至免费新闻内容的渠道整合,获取了核心资源――网民用户和点击量,并逐渐成长为媒体巨人,仅腾讯公司一家的利润就大体相当于全国省级报业集团利润的总和。没有报纸廉价甚至免费的新闻内容,就没有商业门户网站的今天,但留给报媒更多的是对市场风险评估机制的反思。

二是定期召开业务风险专题研讨会,从业务层面针对报纸市场风险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专题研究报告或建议,并将重大风险和关键节点纳入风险管控体系。

三是加强对新媒体商业模式和发展模式的研究和借鉴。任何行业都会出现新的竞争对手,有竞争对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了解、不研究竞争对手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模式。只有对竞争双方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才能充分结合报纸媒体的特点和竞争优势采取有针对性的市场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新旧媒体的融合和合作共赢。

2.加快传统业务的市场转型

目前,传统媒体业务仍是报纸收入与利润的主要来源,抓好传统业务是基础和前提。同时,报纸传统业务经营模式也发生了新变化,加快传统业务的市场转型是大势所趋。

一是充分利用报媒的内容优势和公信力,通过多媒体传播和分层次加工利用,进行报纸内容价值链再造。从目前信息传播成本趋向零及互联网“免费”经济模式的趋势看,报纸的内容突破纸质形式局限,在新的智能终端平台实现增值是转型趋势,手机报增值业务就是报纸内容价值链再造的重要体现。

二是创新广告形式,加强报网互动和全媒体营销。网络交互式广告突破了平面媒体布告式的限制,如虚拟游戏、插播、视频、文本链接、电子邮件广告等,加速了传统企业营销模式的变革,网络营销已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营销手段,报纸需要借助全媒体营销,为企业打造全新网络营销平台和商务平台。

三是调整和优化报纸收入结构,减少对个别行业高度依赖的经营风险。2011年,虽然房产广告拉动了报纸广告的增长,但随着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收紧,房产广告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报纸广告的经营风险。国家经济结构、消费结构的调整、转型和升级,促使报纸逐渐摆脱对房产、汽车、商业零售、医疗保健等传统行业的依赖,开发新的广告市场和行业产品。

四是以报为主、理性多元发展,在报纸主业基础上进行适当延伸,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广告会展、商业演出等新兴文化产业,重构报纸产业价值链,优化报纸产业结构。

3.加快新媒体业务的市场培育

新媒体代表未来,报纸需要在传统媒体基础上加大对新媒体业务的市场培育。

一是用新媒体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发展新媒体。新媒体是信息、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聚合体,照搬传统媒体的思路、模式不符合新媒体的成长规律。

二是在借鉴商业网站模式基础上,结合报纸区域性优势,全面寻找报纸网站的突破口。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即“先利用免费优势吸引海量用户,搭建巨型平台,进而发挥长尾效应,把各种个性化和小众化的用户吸引到平台上来;在平台上进行资源协同和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用户个性化需要的服务。在业务经营模式上,采取交叉补贴模式,即大众服务免费和个收费;或者通过对第三方收费来补贴免费,或者把受众流量转移到第三方网站上,采取和第三方分成广告收入的方式来补贴免费。”③商业门户网站的全国影响力较强,而对区域的影响力相对较差,报纸可借鉴其商业模式,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区域资源优势,打造区域门户商业平台和生活服务资讯平台,提供更多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实现报纸新闻网站向区域综合门户网站的战略转型。

三是加大对新媒体的资本投入。报纸虽然普遍重视发展新媒体,但资本投入规模明显偏小,虽然不能通过烧钱的方式进行大规模投资,但必要的资本投入是发展前提,这也是报纸网站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四是引入社会资本,实现风险分担。考虑到新媒体高资本投入的风险性及报纸有限的风险承受能力,除了利用自有资金外,报纸可通过引进政策允许的社会资本,或借助于上市打通发展的资本通道。

4.加快人才结构的战略转型

目前,我国传统媒体行业普遍存在的共同问题:一是采编人才相对丰富,经营管理人才相对匮乏;二是传统管理人才相对丰富,熟悉市场化运作的现代化管理人才、高级财务管理人员、高级投融资人才都极度匮乏;三是传统的传媒领袖很多,而真正的企业家类型的传媒领袖尚未成主流。④在人才结构方面,报媒具有传统媒体的典型特征,人才结构上的“短板效应”突出,成为制约报媒发展的关键要素,更是发展新媒体的瓶颈。人为先,策为后,无论是报纸传统业务的转型升级,还是新媒体业务的培育,关键都在人才。加速培养和引进高级投融资、高级财务管理、新媒体等复合型人才,实现人才结构的战略转型,对报纸媒体来说已刻不容缓。只有实现人才结构的战略转型,报纸才能实现传统业务的转型和新媒体业务的突破。

注释:

①【美】克里斯・安德森著,蒋旭峰冯斌璩静译:《免费:商业的未来》,中信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166页

②黄益建:《企业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46、61页

③吴红晓:《我国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创新》,《传媒》,2012年第2期,第33~35页

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发展报告篇3

一、广播电视类传媒

(一)电视。电视包括模拟电视和数字电视,盈利模式也相应有所区别。据统计,目前国内各电视台95%左右的收入来自广告。例如,中央电视台2000年总收入为5,714亿元,其中广告收入为5,316亿元,占总收入的93%以上。广告收入基本上是与收视率呈正向互动的,而收视率又与大众化密切相关。这就是说,广告商投放广告要看收视率,收视率要提高必须使节目大众化,而大众化与专业化背道而驰。这种单一的盈利模式导致提高频道专业化就可能影响收视率并降低广告收入,而要增加广告收入就必须使节目大众化,进而提高收视率。大众化的结果致使各频道都追求综合化或准综合化,频道由此而雷同。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对大众化电视频道是适位的,而对专业化电视频道却是错位的。

数字电视作为大众传媒,要满足不同收入群体观众的不同需求,其担负着两大任务:一是普遍服务,为大多数人提供电视节目服务,其中包括为部分低收入受众免费提供基本收视服务;二是为较高收入群体提供增值服务。

在定价策略上,数字电视网络运营商主要采用的是非线性定价策略和搭配销售的方法,无论何种方法都是为了赚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非线性定价策略的主要形式为两部定价,比如基本维护费加上数字电视节目收视费,安装费加使用费等。搭配销售主要体现在数字电视节目收视费上,运营商一般提供不同的节目套餐。观众对不同节目的评价不同,通过打包销售可以减少消费者评价的异质性,从而可以赚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此外,数字电视运营商无一例外地都采用了预付费用的付款方式。消费者需要预先缴纳年度或月度的收视费,少罚多不退,通过这些有违《消费者权益法》和《合同法》的价格策略,运营商可以节省大量流动资金。

(二)广播。经营广播的过程是市场营销的一个完整过程。从现状来看,我国的广播市场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广播产品就是节目,价格就是广告的定价。定价原则考虑三个指标,即收听率:价格=每收听点成本×收听率。广告主会根据不同频率的听众结构有针对性投放。广播广告是三次转卖过程,首先把节目转卖给听众,再将听众转卖给广告客户,然后将广告时段转卖给广告公司及客户。近年来,广播电台一直进行着经营模式探索,经历了“独家―多家―联合承包―单频率行业―总台行业”的几个阶段。总台行业就是统一管理、分散经营、集中操作、分别核算的经营管理办法。具体办法是将广告市场划分为若干个行业,按上一年度广告完成额作为标底,对广告公司实行招标,价高者得到该行业的资格。取得资格的广告公司将任务额的5%~10%风险抵押金交给电台,完成任务给予返还,超出部分,按照奖励制度进行奖励。

(三)电影。电影的盈利模式包括票房收入以及后电影市场。目前,我国电影在生产、发行、放映上的脱节,相互不能及时反馈市场需求信息,电影企业对放映的影片内容、质量,事先所知甚少。中国电影人更多地重视电影产品的开发和制作,对后电影产品开发则相对弱视。随着电影产业的日益规模化、集约化和精细化,这种电影理念将严重制约电影市场的巩固和发展。要实现电影产业链条的良性循环,需要注重培养后电影市场,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美国电影的营销策略是成功的,特别是电影后产品营销的成功。一般而言,美国电影总收入只有20%是票房收入,其余80%是影片后产品营销。从中给予我们启示:电影后产品开发的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要把后产品开发当作电影运作的重要部分。近年来,中国电影的后产品营销已迈出了关键一步。如,冯小刚的贺岁片《手机》的上映,摩托罗拉通过海报,将产品信息融入电影的前期宣传;宝马公司赞助首映式与国美电器合作,其片花广告在国美100多家连锁店的电视屏幕上反复放映,最终影片还未上映便收回全部投资。

二、新传媒类传媒

目前,我国网络广告的总量还与报纸相去甚远,但其发展势头却十分迅猛,已经连续数年保持高比例增长。中国互联网协会日前的《2007年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网络广告(不含搜索引擎在内)收入达到49.8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50.91%。《报告》预计,2007年、2008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将依然分别保持51.8%和55.6%的增长,到2008年市场规模将达117.63亿元。

(一)互联网新传媒。根据对网络营销活动盈利模式的解释,以及国内开展网络营销的实际情况,可以将现阶段网络营销盈利模式分为:

1、整合的网络营销盈利模式。此模式是将传统营销活动与在线营销活动结合以实现价值的一种网络营销盈利模式。它经历了非中间化和再中间化的过程,与网络的兴起――泡沫破灭――重新发展的历程相一致,体现了人们对网络运用和影响的认识由非理性到理性,以及认识的逐步成熟。整合的网络营销盈利模式主要表现为:企业网站+在线销售或订购产品或服务。

2、综合门户网站的跨平台多元业务盈利模式。现阶段,网络的应用大致可以分成三种平台:交互平台,主要包括通信、交友和娱乐三个方面;媒体平台,主要是信息;商务平台,支持在线交易,既有B2B,也有C2C。

(二)移动互联网新传媒。以手机媒体为例,手机报纸主要通过三种手段实现盈利:一是向彩信订制用户收取包月订阅费;二是对wap网站浏览用户采取按时间计费的手段;三是借鉴传统媒体的盈利方式,通过吸引用户来获取广告。前两种方式是现阶段最主要的盈利渠道,但这些收入极其有限,并且目前的手机报纸用户多为免费赠阅,收费用户较少。对于另一种“融合媒介”手机电视而言,主要有两种商业模式:一种是通过卫星广播传输电视信号、移动通信网络参与互动的商业模式;另一种是只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输电视信号的商业模式。前者主要收入来源于用户的手机电视月租费、电视广告费、电视点播费等;后者的盈利方式与现在各种数据业务的盈利方式类似。在推广手机电视业务进程中,现在不能对终端用户收费,推广手机电视的各个链条只能依靠广告收入。

三、出版类传媒

(一)报纸与杂志。我国传媒市场仍是半垄断性的,业外资本难以进入,专业化分工不够,传媒产业价值链尚未完全形成;传媒严重依赖广告,经营模式单一。国泰君安的一份报告指出,绝大多数报纸的收入结构比较单一,广告收入占主营收入比重超过70%,发行收入占比例小。

《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表明,包括报纸和期刊在内的平面媒体广告在2005年年初开始出现了惊人的下滑,平均跌幅达15%以上;其中尤以报纸的下滑最为惨重。虽然从2005年全年看,报业广告还是有所增长,但有研究者认为,与当年网络广告75.9%的增幅相比,报业广告的增长显然是明显放缓了。2006年全国报业增长幅度在2005年大幅降低的基础上进一步放缓。

(二)图书出版。图书出版的主要盈利模式来自于销售图书本身的收入。我国的书价自1993年4月的图书价格改革,扩大了出版社定价自,除中小学课本、大中专教材以及党的文献外,其余书籍一律由出版社自主定价、自负盈亏。出版社推行企业化经营的改革,客观上造成了图书成本的上扬,从而推动图书价格上涨。以前,出版社享受国家的种种优惠政策,如今,绝大多数出版社都要自负盈亏。

四、盈利模式探讨

总结以上分析可见,传媒产业的主要盈利模式及收入来源见表1。(表1)

2006年《传媒蓝皮书》显示,“2005年传媒产业比2004年增长了11.9%,仍然保持高增长的势头,但和往年相比,速度已经开始降低了。前几年传媒产业的发展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率的一倍,都保持在14%以上。这说明,传媒产业的增长势头开始变缓了,但仍然很强劲。”2005年中国传媒结构的改变比较明显,在传媒市场继续扩大的情况下,市场内部各种媒介形态的市场份额此消彼长。蓝皮书指出,报业在2005年遭遇了“拐点”,进入抛物线般的下滑轨道,广告增长率从持续20年的高位跌落下来,广告收入大都下跌10%~30%,不少跌幅甚至在40%以上,平均跌幅在15%以上;同时,报纸的年轻读者流失,发行市场萎缩。与报业的处境恰成对照的是,互联网广告和广播影视增长强劲,2005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已达19亿元,比2003年增长75.9%;而2005年广播电视的收入也增长强劲,前三个季度全国广播电视广告收入已达324.41亿元。电视在国内的人口覆盖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达到95.59%,全国电视观众达12.38亿人。我国广播影视已初步形成了电影产业、电视剧产业、网络产业和广播电视广告产业蓬勃发展的格局。

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发展报告篇4

新媒体被看好,报业却为“只投入没产出”的境况苦恼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人数已达5.38亿,互联网普及率接近40%,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随着3G网络建设加快推进,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手机已经发展成为集交流、资讯、娱乐、搜索、电子商务、办公协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其间蕴涵着巨大的商机,央视市场研究(CtR)预测:互联网广告收入将于2014年超越电视媒体广告收入,坐上广告业的头把交椅。

然而,被一致看好的新媒体,却因为没有找到有效的盈利模式,让先知先觉的报业践行者左右为难。放眼全国,新闻网站在不断聚合自己的影响力,不过在吸引访客眼球的同时,支撑其经营的盈利模式却显得比较单一。①在ipad版和手机电子版进行了投入的多家都市报,同样没有得到满意的回报。正是因为缺少创新,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盈利模式,才让报人感到苦恼。

新媒体生态下,报业处于产业链底端的尴尬境地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获得丰厚的利润,需要掌控产业链。可以说,一家企业在产业链条所处的位置,直接关系到它的生存境地。在新媒体生态下,报业正处在整个链条的底端,境地被动而又尴尬。

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传统报业的最大危机,就是长期以来赖以安身立命的经营模式遭到破坏。我们知道,1833年本杰明·戴创办了只卖1美分的“便士报”——《纽约太阳报》,首次在街头叫卖,同时他实施了一个天才的创意:低价销售报纸,收入依靠广告。这种办报创意一经推出,便成为风靡全球的最基本的经营模式。在广告的支持下,大量的廉价报纸得以印刷,出现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大规模的信息传播平台。报纸凭借自己在产业链的主导地位不断攻城略地,发行量和广告刊登额一次次刷新纪录,创造了报界一个又一个传奇。

但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到来,新媒体传播打破了时空概念,其速度快、信息供应量大,交互性、草根性、平等性、及时性和便捷性强等鲜明的特征让传统媒体望尘莫及。当人们拿着手机和平板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各种网页、视频和报刊时,受众的注意力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原来报纸掌握内容生产、控制发行数量,现在无偿将内容提供给网络和新媒体,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换句话说,报纸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原有的不可替代性不复存在。

与新媒体相比,在内容生产上,报纸失去了掌控力,在消费观念上也备受冷落。现在人们宁可每月花几十元到上百元的上网费,也不愿花一分钱买内容。这种消费倾向,迫使媒体内容提供者越来越处于媒体产业链的末端,而屈就于网络运营商和新终端生产商。

跳出单一的广告投放模式,创新多元盈利模式

我们知道,市场化报纸是通过低价销售吸引广告投放的模式发展,为了承载更多广告量,报纸越变越厚。但广告极易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趋缓,支撑报业广告的楼市、车市、制造业、金融业大幅收缩了广告投放量,直接导致市场化报纸经营状况的停滞和恶化。

报业进军新媒体,多数采用报网合一、捆绑广告的做法,打包承揽并同时在报纸和网站上投放。这种方式虽然有效解决了报纸不断增厚、发行量不断扩大的成本压力,但依然是传统的单一的广告投放模式。除此之外,在实践中,还有哪些新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呢?

1.内容收费模式

报业是内容产业,大量的自采原创新闻、深度报道、社论等内容,是市场化报纸的核心竞争力。报业可以为不同的媒介量身定做内容,依靠售卖内容实现盈利。需要指出的是,收费的内容要有不可替代性,是报业原创的、相对稀缺的资源,而不是你有我有大家有的大路货。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0月21日报道,在今年第三季度,《纽约时报》所属的时报公司成功为其网站吸引来大量的付费群体,电子付费板块开始盈利,他们通过这样的形式开拓了一个新的收入来源。而一年前,《纽约时报》推出付费墙时,很多人还为此担心内容免费的互联网环境下,综合类报纸留不住读者,如今盈利成为现实,受此鼓舞,加入收费模式的综合类报纸开始增多。今年加拿大四家报纸以及英国多家报刊开始推行付费阅读方式,付费阅读正成为报纸数字化转型寻求盈利模式的一个选择。

此外,有的报社自行开发新闻及资讯的应用程序,通过收取小额下载费增加收入。如《华盛顿邮报》在2010年3月开发应用程序,下载费为1.99美元。英国《卫报》开发的应用程序下载收费为3.99美元,在推出10周之内有10万用户下载。

2.渠道终端模式

报业不能单靠内容去打拼,新媒体环境下还应打通渠道关系。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所说:“报业目前应该运用新媒体的渠道,让自己的内容与服务更有价值,就如同修100公里的公路,将最后1公里修通了,效果才最大。”

2008年1月,潇湘晨报、红网等斥资1200万元共同创立湖南红网传媒有限公司,主攻楼宇电视。与分众传媒主打广告不同,红网传媒的定位是“电梯新闻中心”,红网传媒在长沙设立了1500个终端,在益阳、株洲等周边市州也有近500个,2010年已开始盈利。

一直在互联网打拼的乐视网,更是在今年9月19日高调宣布进军智能电视机生产领域,未来9个月内,乐视将推出超级电视。“超级电视不仅仅是智能电视机,而是未来电视发展的方向。乐视tV超级电视的推出,为乐视‘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添加上‘最后一屏’,也标志着乐视已建成一套完整生态系统。”乐视网创始人、Ceo贾跃亭如是说。

3.合作分成模式

未来移动端将更加网络化、社交化,和个性化。数字化时代的广告营销是精准化营销,云计算背后的海量数据库,可以为不同的客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在此技术上,报业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将开创共赢的广阔空间。

“云端读报”是光明日报联合方正集团共同推出的移动媒体出版平台,它通过与通信运营商、终端设备厂商合作,通过运营收入分成的方式为传统媒体提供可靠的收入来源,建立起“传统媒体+通信运营商+平台支撑方”的全新运营模式。

美国最大的移动通信公司Vervewireless为500多家地方媒体网站合作,提供移动通信网络平台,创造了独特有效的盈利模式。这种合作不是通过手机流量,而是通过手机发送手机折扣券与“短词租赁计划”等相结合的营销策略,来取得大宗收入。具体做法是,首先通过手机平台帮助地方企业建立消费群电邮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可以投放广告;然后,报纸出版者或广告商租赁由移动通信公司提供的关键词(例如“啤酒”),当消费者输入关键词以及每个商品的目录编码时,就可以通过手机获得某个酒吧或者商店的折扣券,报纸从中可获得70%的分成。

4.电子商务模式

在国际市场疲软、国内经济增速回落的不利状况下,电子商务逆势而上。根据商务部最近的《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为5.88万亿元人民币(约合9231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2.5%。2011年,仅山东省网上交易人数就已超过2000万人,以电子商务贸易方式实现的经济总额突破6000亿元大关。

电子商务已从一种经营业态发展为一个产业,报业也在以不同的形式挖掘这个富矿。比如,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发行中心与杭州网、每日商报于2007年成立杭网每日商城,发展电子商务。外加配送服务,送货上门,以家庭日用消费品为主,满足人们生活所需。两年后,杭网每日商城营业额就突破1500万元。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奥一网,2010年引入电子商务平台——南都商城、南都团购,改变了彩信手机报单一盈利模式,当年营收数千万元。

再如国内数十家主要都市类报纸联合淘宝网开办的“壹报壹店”报业馆,按不同地域,分为湖北馆、浙江馆、福建馆和广东馆等,主营来自原产地的特色产品。在浙江,钱江晚报是淘宝天下“壹报壹店”的独家合作伙伴,全面负责浙江馆招商、经营和服务。钱江报系旗下“窝里快购”负责“壹报壹店”浙江馆的运营。这种电子商务模式巧妙地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有效销售。

5.概念推广模式

一个好的概念可以为人们勾画出一幅令人期待的愿景,就像汽车营销中的概念车一样,报纸也需要概念产品。

比如现在京华时报和联想集团合作,开发出“云报纸”,使互联网“活”在报纸上。除了看更多新闻内容外,读者还可以通过“云报纸”在线购物。只要用手机拍摄报纸上的商品图片,手机将直接进入该商品的购物网站,实现点对点下单。“云报纸”还可以让报纸上的广告“动”起来,变平面广告为视频广告。

再如,有人引入进化论理论,认为将来的报纸是a4式模式。像动物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一样,报纸可以进化,可以在印刷纸上把自己弄成一个电脑屏幕的样子,来吸引读者平行移植的视觉。电脑屏催生了小版张报纸,手机屏幕将催生a4式报纸。像英国《卫报》的G24就是一个a4式模式,《每日电讯报》的“teLeGRapHpm4”也是在下午4点前出品的新内容,你可以在下班前登录它的网站,用a4纸打印出来或是下载到手机上,在回家的路上阅读。

总之,新闻传播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世上没有必然死亡的媒介,只有不断死亡的媒体。如今信息产业已成为世界第一产业,我国的it市场正以每年15.6%的速度增长。面对新技术带来的冲击,传统报人不能再简单地去重复,必须做出更多的不同。

注释:

①罗婷:《透视北京报业新媒体布局》,《中国记者》,2010年第8期

参考文献:

①范东升:《拯救报纸》,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

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发展报告篇5

中原国家广告产业园概况

中原国家广告产业园的基本概况如下:

该产业园分为两个区块,建成区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大道,占地86亩,由四栋高层、一栋多层商业配套服务大楼和一栋多层园区管理与广告服务平台大楼组成,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二期位于一期西面3公里处,占地300亩,规划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已于2014年开工建设。中原广告产业同管理办公室和高新区全资公司郑州中原广告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模式,既负责园区的招商、企业服务、对外联络和品牌推广,也负责各项优惠政策的具体落实,还负责公共服务平台的经营管理。目前,已有动漫、互联网、广告传媒公司等广告及关联企业240多家企业入驻。①

广告产业园运营模式概念分析

广告产业园与其它产业园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服务产业、关联产业和后起园区上。服务产业指广告要服务于有广告需求的其他产业比如房地产、酒店业、餐饮业等等;关联产业指广告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媒介、市场研究、公共关系、营销、直销、活动等的配合才能完成;后起园区指广告产业园开建于高新技术园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之后,其发展乃至业态都有可能与先期的产业园区发生关系。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广告产业园的运营会涉及服务的产业、关联的产业和其他产业园区。

所以,我们可以参照一般产业园的运营模式定义给国家广告产业园运营模式下一个定义:为了保障国家广告产业园扶持资金的合规使用、规划设计的集群化标准、政策等资源的创新集成实施、招商工作的顺利进行、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以维持园区的良性持续运行,实现广告产业集群的培育、广告产业示范、广告产业转型升级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既定目标,所选择采用的管理模式、演进模式和商业模式的总和。演进模式用来区别国家广告产业园不同的起步和业态环境,是其特有的运营模式内涵。

国家广告产业园现有运营模式评析

通过浏览现有的32家国家广告产业园网站和“国家广告产业园建设与运营培训班”等提供的相关材料,笔者将各国家广告产业园自拟的运营模式归纳如下:

1.多数属于政府高新区等园中园,并由其下属全资公司运营和管理

这类园区还可以分为高新区投资运营和民企投资高新区运营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投资与运营一体化,便于整体谋划;第二种模式投资与运营分离,其投资方以销售和租赁写字楼为目的,运营方以维系广告企业正常运行以及培育广告产业集群为目的,其间的协调和合作有一定难度。

2.部分园区由民营企业投资和运营

深圳、海南等少数园区的投资运营皆由民企承担,经济利益的考量与扶持资金的获得与服务于当地广告产业发展的使命存在一定的矛盾,运营方可能获得利润回报,但广告产业可能有增长而无成长,园区处于“集而不群”的状态,实现广告产业集群培育目标的动力不足。

3.个别园区由国有媒体或文化园区投资运营或融合而成

重庆园区、武汉国家广告城、广州国际媒体港,分别由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长江出版集团、广州广播电视台投资运营,与媒体产业融合发展,有媒体优势。这是国家广告产业园的一种演进模式。

潍坊、芜湖、大连、长沙、成都等由原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改称或新增广告产业园区而来,有与广告产业关联度最高的文化创意产业,易于形成觇模、融合发展和培育广告产业集群。这又是国家广告产业园的一种演进模式。

4.共性特征

国家广告产业园区所在地的省、巾、区级政府和工商部门都成立有主导、支持和协调工作性质的领导小组,出台了注册、入驻、获奖、经营补贴等减免税、奖励等政策。

绝大多数园区属于园中园性质,由政府原有园区所属的仝资子公司运营管理,而写字楼建造的投资方大都属于民营企业,少数由政府全资子公司投资建造。

尽管是国家资金扶持和主导的人型项目,但由于国家广告产业园的推进较快,人们对其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所以,发展思路和运营模式人部不足很清晰,也不是很全面。

5.运营模式分类

2014年4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组织的广告产业园区建设和运营专家评估组提交的《广告产业园区评估报告》,按照开发建设与市场运营模式,把广告产业园区分为“政府开发+政府建殴+政府运营”、“政府开发+民企建设+政府运营”、“政府主导+民企建设+民企运营”三种模式。这种分类方式仍然是管理模式的概念。

影响国家广告产业园运营模式设计的主要因素

1.政府不缺位不越位

政府主导性质要求其运营力量不能缺少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和参与,但必须清晰地界定政府在国家广告产业园规划设计、建造、开园、运行过程中的阶段性角色,也不能把政府的作用绝对化和普遍化,因为国家广告产业园最终要形成具有内在驱动力的广告产业集群和依靠市场维系的运行机制,而这些都是市场的问题。

2.可持续和企业化是谋划国家广告产业园区运营模式的基本考量

从2011年底到现在,国家资金扶持的三年时间已经结束,大多数园区的公共服务平台已经搭建完毕,企业入驻已有一定的规模,接下来的正常运行和集群化发展所需费用从何而来?这应该是国家广告产业园区运营模式设计中最为关键的问题。

3.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是国家广告产业园区运营模式建构的基础

对于国家广告产业园来说,成功的运营模式既不能缺少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的参与,更要结合本区域的广告资源状况和广告产业使命,比如海南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就是园区统一承接海南特有的蓝色(海岛旅游)和绿色(热带农业)产品的市场化、品牌化服务,然后分别委托给不同园区广告企业完成。

中原国家广告产业园的运营模式描述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为中原国家广告产业园设计一个可行的运营模式:

1.管理模式

管理主体: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全资公司“郑州中原广告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根据需要,随后可以引进民问资本组成国有与民企合作的股份公司。

参与方:河南省广告业发展领导小组、河南省工商局中原广告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市工商局、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及其广告产业园管理办公室、郑州高新区工商分局、河南省广告协会、郑州市广告协会、河南中原广告研究院、建设方郑州仟禧置业有限公司、入园广告企业代表等政府、工商部门、行业协会、学术机构、企业五方组成。

管理机制:由五方代表组成中原国家广告产业园联席会议,作为议事和决策机构,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议定重大事项。下设联席会议办公室,与郑州高新区管委会附设机构广告产业园管理办公室合署办公;设立中原国家广告产业园建设和运营督察办公室,由五方代表组成,设在河南省工商局广告处。

口常运营:由郑州中原广告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全权承担,自负盈亏。国家扶持资金和高新区配套资金由高新区管委会委托公司使用。

管理主体的职责:按照有关规定合理高效地使用国家扶持和高新区配套资金,负责招商、品牌推广、企业维系、与国家工商总局广告司产业发展处对接、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各种集群化培育活动的进行、业务开发、自我维生机制的建立等事务。

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政府指导,企业化管理,企业、行业协会、研发机构五方参与的合作管理。

2.演进模式

在原有动漫企业迁入的基础上,整合迁入高新区原有广告、网站、网络技术公司、网络市场服务公司及关联企业人驻,由此形成产业园一定的企业规模和以动漫制作公司、传统广告公司、网络公司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再借助于减免、优惠、补贴、奖励等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价格优势等,招入省内外大型广告公司、大型关联公司(市场研究、大数据、公共关系公司、营销公司、影视制作公司、设计公司、会展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等)、广告支持机构(研发机构、广告行业协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金融服务机构等)、数字广告和数字营销机构等有一定的规模和品牌价值以及高成长性的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必备的结构要素、完善的产业链、以数字广告和服务于河南优势产业商品化和品牌化的专业性广告公司为园区的产业特色,以广告产业和数字广告研究为比较优势的广告研发品牌;在二期开园以形成广告新材料、新设备研发、生产与交易为重点的产业形态的同时,不断推出和完善产业集群培育的人才培养、学术研讨、广告竞赛、业务合作、创新大赛、技术推广、展览、联谊等各种活动,最终发展成为我国中部独具特色的有影响力的广告产业集群。

3.商业模式

以园区内企业区级税收的一定比例通过财政拨付来维系园区的日常运营,以公共服务平台的对内和对外服务获取平台运行、维修等所需费用,以拟没立的独资或股份公司经营活动所获取的收益来维系各种活动的开展。

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发展报告篇6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会计实务创新

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为依靠、以高新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对社会的影响是全面、深刻、广泛的,因此必然会引起会计实务创新。

一、知识经济下的会计确认创新――将自创商誉纳入确认体系

商誉是企业的各个构成要素有机结合而形成协同效应,并所产生的未来超额收益所形成的现金流量的折现值。商誉可以通过企业购并获得,也可通过自创获得。自创商誉是企业各个构成要素在现有组合方式下的协同效应产生的价值。而现行会计实务中,自创商誉并未加以确认。知识经济下自创商誉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也就是反映已获得的超额收益。这样,自创商誉的价值就可以利润表上的超额利润为依据,再将超额利润按行业平均利润率还原计算,用公式表示如下:

自创商誉价值=年超额收益÷行业平均利润率

年超额收益=不包括商誉的企业资产总额×(企业实际利润率-行业平均利润率)

上述公式中使用的行业平均利润率是指市场公认的行业或产品的平均利润率。

二、知识经济下的会计计量创新――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为主

传统会计下,物质资产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其计量通常按照投入价值,采用历史成本原则。知识经济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风险与不确定性与日俱增,投入价值观越来越不合时宜。同时,经济环境的复杂化,企业管理目标的多元化,知识资产替代物质资产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对会计计量进行发展和改革。

综合采用多种计量模式,从各个角度分别同时反映经济活动的各方面情况及因素变异状态,以消除传统会计反应迟钝、单调、片面和不确定等弊病。知识经济下的常用计量模式主要包括: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现行成本计量模式、现行市价计量模式、可变现净值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可将其简要分析说明如表1。

知识经济时代,计量模式将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为主。由于公允价值计量是建立在主观估计的基础上的,缺乏可靠性;而历史成本计量有可验证、中立、可靠性强等优点。为了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信息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要同时提供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信息和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信息。

三、知识经济下的财务报告创新

出具财务报告的作用在于披露和揭示能够以货币计量的历史性信息,为现在和潜在的信息需求者提供有助于进行决策的相关会计信息。传统会计由于受工业经济时代产权理论的影响,财务报告主要提供有形资产营运为主的会计确认,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资本所有者的信息需求。同时,受技术的制约,传统会计报告通常采用定期报告的形式。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报告用户越来越要求报告所提供信息的实时性、完整性,以便迅速作出决策。同时,由于会计信息系统的逐步形成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也使这一变革成为可能。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报告将从以下几大方面进行创新。

1.财务报告内容的创新

(1)增加社会绩效报告。在知识经济时代,重视环境保护、追求健康发展应成为企业的使命和共识。企业必须通过知识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活动来协调和解决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矛盾。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只有通过社会效益的实现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目标。企业应该不再是被动地参与控制污染、保护环境,而是积极选择清洁生产和无害化技术,企业的开发研究必须以环境保护为基本原则。因此,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为了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财务报告的创新必须增加社会绩效报告,该报告的主要内容设置可如表2。

(2)将人力资源信息纳入财务报告体系。人力资源信息在财务报告中的披露,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人力资源”项目,反映人力资源的持有状况,在利润表中反映人力资源的收益、成本及费用,在现金流量表中反映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支出等信息。同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有关人力资源的结构、年龄层次、文化程度、技术创新能力等信息。二是单独编制“人力资源会计报表”,详细反映企业所有的人力资源状况,确立人力资源的成本与收益。

2.财务报告重点的创新

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知识资产的首要地位提高了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将成为未来披露的重点。在披露内容的排列顺序上,将改变目前按流动性或固定性排列的方式,采用按重要性排列,将企业的无形资产排在固定资产的前面。同时,由于人力资产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为显示其重要性,将其单独从无形资产中提出并列于首位,固定资产列于流动资产之前,充分反映企业资产的实际价值。其具体设置见表3。

3.财务报告时空范围的创新――建立电子联机实时报告

由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空前发展,使会计实时报告终于不再是梦想。会计实时报告是指企业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将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事项反映在财务报告上,并将其存储在可供使用者查阅的数据库中,供使用者随时查询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及其他重要事项。财务信息的各方使用者都可以不必像以往一样,等到会计期间结束后,才能看到企业最新的财务状况。这样就使会计报告滞后性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实时报告也突破了传统报告在空间上的约束,不论信息使用者在何地,都可以即时为用户提供实时财务报告。

四、知识经济下的会计手段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处理手段由手工操作进步到电算化手段已不仅仅是一种要求。电算化会计系统在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上的稳定性和可信性得到共识,企业级会计软件已被广泛应用,其目的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企业财务信息一体化,形成一套完整的分析决策体系,实现供销存业务与财务一体化管理。一体化顺畅的流程保证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良好的沟通,及时结算清账,避免坏账损失。一体化顺畅的流程还能保证财务监控的深度和力度,财务部门可以监控业务不超限额,可以同步查询供销存业务发生的明细及余额情况,可以监控到多种原始业务单据,保证账实相符。从而使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除此以外,会计信息的载体由纸介质变为磁介质和光电介质,从而保证同一基础数据可供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进行信息的加工和利用。会计信息的传输手段由纸介质的凭证、账簿、报表的人工传递变为电子网络传输。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全面运用,使得会计信息处理高度自动化,在技术上为会计手段创新已打好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敏: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创新[J].经济师,2003(1)

[2殷志刚:知识经济与会计创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7)

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发展报告篇7

世界上最早一批新闻网站是1994年前后美国的报纸出版业创办的。报业向互联网进军已经走过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96年前后到2000年前后,报业创办网站,但仅作为传统报纸的附属;第二个阶段,与其他公司合作投资经营性网站,探索数字化商业模式。①从基本上作为纸媒翻版的报纸网站,到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新闻网站,再发展到以视频分享、分类广告、增值服务等类型的商业网站,美国报业在用户的新需求和新技术的推动下,网络传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报网融合渐渐成为趋势。2006年2月22日,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财经媒体巨头道琼斯公司宣布重组公司业务。此次重组的重点是合并《华尔街日报》的纸质版和网络版,将两者一并纳人消费者出版部门,以面对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冲击,在网络时代保持并争取更多的客户。

媒介融合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必然趋势。国内报业集团经过前几年外延式发展高峰,也已开始调整思路,把注意力、财力和物力投向媒体融合这一新的商业模式。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就在前几年报业大战中尝到了优先布局的甜头,在媒体融合竞争中一马当先。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作为传统媒体的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积极应对,携手北京国中互动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网络数码杂志平台“摩客”,为用户免费提供在线阅读及下载服务;接着又推出电子报“i-papeR”,这种携带方便、视觉效果良好的采用电子纸显示技术的全新报纸一旦成熟,可以使读者随时随地阅读几十种报纸。

目前报纸网站的格局是:传统报业为门户网站打工,门户网站为搜索网站打工。虽然目前全国所有报业集团都有自己的网站,但主要是满足网络读者网上阅读报纸的需要,营销理念相对落后,即使是话语权也难以获得,更不要说掌控收益权了。②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将是报业集团面临的巨大挑战。

转型原因

和商业网站相比,报业网站不够强大,问题出在报业网站的市场定位上。目前新闻网站局限于对报纸内容资源的过度依赖,甚至只是报纸的网络版。即使有的新闻网站已经突破“新闻”的局限,有做区域性“信息”门户的意识,但内容与商业网站严重同质化,更多地靠复制、粘贴,缺乏区域生活服务信息的搜集整合能力,缺乏小众传播、大规模订制等传播手段,这样就很难形成利润中心。③此外,更具有商业上经营力的分类广告、即时通讯、数据库等模式的网站,报业基本未涉足,而在这些方面其实数字报业有很多机会点。

商业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前传统报业的商业模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奠定了当代报业在媒体竞争市场的局势。但是数字化网络时代也给传统报业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市场化竞争,不得不考虑商业模式的转变。

转型趋势

新的商业模式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数字化报业的传播手段、产品模式、对象用户、收入结构等都已经多样化了,不再靠单一传播介质的报纸的发行量和广告量最大化来体现效益,而需要通过面向不同用户个性化的需求进行多级多次多终端的传播。通过实现传播技术和显示技术的融合,数字平台、网络平台和移动平台的融合,打造多终端多媒体,使产品结构得到优化,使平面的、在线的、移动的等多形态多样化的媒介产品能全面、交叉覆盖消费群体,形成众多盈利点。④通过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和多级多次,降低新闻信息生产成本,通过电子发行、在线发行,降低印刷和发行成本。同时,报业所售卖的不仅是内容信息和受众资源,还包括无线增值服务、在线服务、信息管理、策划活动等,要向数据库营销、会展业、创意产业等业态延伸,拉长价值链,充分挖掘报业网站的商业价值。

具体来讲,商业模式的转型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调整产业链结构。报业价值链主要是围绕报纸的出版、印刷、发行、广告几个环节展开的,印刷收入、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构成了报业主营业务的三大块。从报业网站赢利模式看,一些传统的主营业务将逐步从新型产业链上弱化和脱离出去,而基于高度整合的数字内容平台开发的各种内容产品、信息产品和增值服务,将占据收入的主要部分,成为新型产业链上的主要链条。与此同时,随着“分众化”、“碎片化”的趋势,依靠增加报纸版数、扩大发行量来获得广告收入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必然被淘汰,报纸的营销理念也应由“二次销售”转为“n次销售”,实现由一元化报纸经营向多元化内容产品经营转变,由单一收入来源向多元收入结构转变。

第二,建立用户交易平台。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利用用户数据库,介入到交易环节中。在用户和广告商之间建立平坦化的交易流程,提高交易效率。建立在线付费、手机付费等高效快捷的计费模式,发挥数字报业的渠道优势和平台优势。要在收费模式上赢得市场的青睐,关键还是在于报纸增值服务能力,这是报社的核心竞争力。从长远来看,多媒体发展模式更利于数字报纸的销售。报纸网站要更多考虑怎样去提高数字交易平台的可靠性、安全性。

第三,建立数据库营销模式。包括把报业的历史信息资源集成数据库,形成数字资产进行管理和开发利用,也包括建设在线数据库。上海文广传媒已经建立了数据库,第一财经指数。报业网站完全有可能在所在区域市场实现数据库的增值利用,获得新的盈利能力。

第四,整合营销。传统营销是以产品为中心,而整合营销更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关注用户的需求和欲望,关注用户的支付成本和购买的便利性,和用户建立品牌关系,为其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建立与消费者的紧密联系,建立全面丰富的消费者数据信息系统,让广告客户能选择其所需要的合适媒体平台,选择跨媒体的组合“套餐”服务,并为广告主提供精确量度广告效果的数据支持,提高广告投放效率,验证广告主的投入回报。广告收入模式的改变将带来可观的回报,报纸网站丰富的表现形式带来了很大的增值空间。比如客户到报社刊登广告,如果增加投入就可以把纸质广告和数字广告结合在一起,这对客户来说是一举两得的选择。

媒介融合为报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报业网站的数字化商业模式就是这一背景下衍生出来的新问题。中国报业网站目前最需要解决本土化、社区化和多媒体化问题,而不是贪大求全使得区域特征和自身个性不突出;其次,应敢于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投资商业网站,包括选择行业垂直门户、电子商务公司、社区网络、搜索引擎、聚合网站等等。报业网站必须按照数字化时代新的媒介产业规律打造报业新的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媒介产业的数字化发展要求冲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走向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的发展道路。报纸网站数字化将给报业市场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和机会,作为媒介融合过程中的产物,报纸网站商业模式的转型体现了媒介融合在各个层面所带来的传媒业的变革。从前进和发展的角度看,新老媒体的相互融合与借鉴代表着先进的传媒理念,未来的传媒业必然走向多种介质融合与数字化经营发展的新道路。

注释:

①袁志坚:《数字报业的商业模式初探》,《传媒》[J],2007年第7期

②黄嵘:《跨新媒体:报业改革的重大挑战》,《新闻记者》[J],2006年第7期

③涂慧,袁志坚:《媒介融合:报网融合的下一步》,《新闻前哨》[J],2007年第12期

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发展报告篇8

关键词:手机报3G时代发展前景

引言

手机报(mobilenewspaper)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匡文波著《手机媒体概论》中把手机报定义为:“一种将纸质报纸的新闻内容,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平台传播,使用户能通过手机阅读到报纸内容的信息传播业务。”目前手机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彩信手机报,二是wap、i-mode和3G网站类型。国内目前已开通服务的手机报主要采用的是彩信模式。

3G(thirdGeneration)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采用智能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基于话音业务为主的多媒体数据通信,并将具有更强的多媒体业务服务能力和极大的通信容量。3G标准主要有CDma2000、wCDma、tD-SCDma、wimaX,而tD-SCDma则是由中国大唐移动主导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

基于3G技术的手机报将是wap版的延续与提升,将成为网络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届时手机报将很难保持为原有意义上的“报”,手机报的概念也将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地改变。

手机报的现状及其困境

我国手机报出现于2004年中国移动推出彩信技术之后。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第一个推出了《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它标志着中国手机报的正式诞生。之后,报纸媒体和移动通信运营商合作不断推出各种手机报形式。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报业整体(包括中央大报、都市报、行业报乃至地市级报社)已推出手机报约1500种。手机报的发展呈现出“井喷”之势。目前手机报具有以下特点:

个性化服务。手机报根据用户所定制的内容进行发送,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为用户送上快速、精练的新闻信息。

互动性强。手机报的用户可以通过短信等方式实现与手机报编辑的有效互动,通过互动反馈,每位用户可以实现新闻定制,手机报的编辑可以将用户最需要看到的新闻发送过来,真正体现了传播的人性化和个性化。

信息的传播与接收更迅捷。手机作为手机报的载体,具有小巧、便捷的特点,用户可以随身携带,打破了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接收新闻信息的局限,与传统报纸相比省去了印发环节,大大节省了接触媒介的时间,手机报的受众成为真正的“动众”。

多媒体传播成为可能。手机报的传播不仅仅以文字短信的形式出现,图片、文字、声音、动画将综合出现在手机报当中,手机报呈现出多媒体化的趋势,受众的视听感官被充分调动。

手机报从诞生至今,已经从最开始的文字短信新闻提醒形式,逐步演变到后来的彩信手机报和wap手机报,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巨大的改观,手机报的内容提供商与运营商之间的合作也已经日渐成熟。然而,手机报在这些年的发展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其发展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

阻碍手机报发展的因素较为分散,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与传统报纸业务之间的使用习惯差异,如不方便阅读、内容太少等;另一方面是对客观条件的不成熟,如手机不支持、不知如何定制、对手机报业务的熟知度较低等。

目前手机报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手机报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目前手机报缺乏自己健全的采编体系和运作管理体系以及专业的媒体从业队伍等,其现有的有关媒体业务所有运作,包括新闻来源都是依附于传统媒体或者互联网,比如说现有的手机报大多是把报纸内容直接翻版到用户的手机上。在“内容为王”的时代,产品内容的同质化以及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将会降低手机报的市场竞争优势。

产品悖论。手机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通信工具,一般意义上回避大众传播公开性和广泛性。手机报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订阅新闻,也可以随意取消订阅,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可自主选择信息的心理需求。然而手机报为人们提供的是大众传播的产品,在它提供的产品中势必会体现出大众传播的特性。为订阅新闻,手机用户的号码将被传送到无线信息平台,那么用户的个人隐蔽性会遭到破坏,他一样要被公开地置于大众传播的网络之下。这样一旦传播者为搭售新闻而大量发送其他信息,手机报的订阅者将无法防范。在今后的发展中,如果手机报过分强调其大众传播的效应,或为达到报纸大众传播的目的,则势必与手机人际沟通隐私性的功能冲突。

有效受众并不稳定。手机报的使用人群主要集中在国家企事业机关、大中企业以及私企商务人士,这类人群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因此通过其他媒介获取信息资源的机会要大得多,能否长期坚持使用手机报还是个未知数。电脑无线上网功能和手机无线上网功能的兴起,会分流走这部分消费人群。能否将这些消费人群锁定下来,将事关手机报的市场基础。

技术瓶颈影响阅读。手机屏幕本身大小有限,人们习惯于宽屏和浏览式阅读,而对狭窄视觉范围内的频繁翻页阅读却不太适应,由于彩信本身的容量只有50K,除去文字所占的大量空间,手机报中的图片就不得不经过压缩,所以清晰度大减,影响阅读的效果。

盈利模式不完善。目前手机报的盈利模式相对单一,要么由运营商通过定制获得收入,要么由报社自己投资。其实手机报的盈利模式可以是内容定制收费或“内容定制收费+广告收入”。不管是哪种收费模式,手机报内容及广告主题一定要做到高精确、强细化到每个用户的需求信息。比如一个体育赛事,感兴趣的男性用户肯定愿意为体育新闻相关信息付费,也不会反感与运动产品相关的广告。另外,手机报目前主要采用的是依靠用户订阅收费为主,订费过高也让不少有意者望而却步。

广告形式的选择问题。作为起源于个人通信工具的手机媒体,本能地排斥广告侵袭。手机广告投放形式包括强迫型和选择型。若采用强迫型,手机报订阅者为方便自由检索新闻的本意将会被大打折扣,手机的隐私空间也会受到侵扰。如果采用选择型接受广告和订阅广告,手机报用户是否愿意支付订费将是个疑问。手机媒体的广告业务由于刚刚兴起,还缺乏相对成熟的监管机制和配套服务。

3G将成手机报发展的助推剂

听说过3G的用户数量占手机用户的64.5%,总规模达到3.47亿人。在听说过3G的用户中,有一部分已经成为3G产品和服务的用户,也有一部分正计划使用3G的服务。可以说3G技术替代2.5G和2G将是大势所趋,手机作为媒体所拥有的7亿多的庞大潜在用户群,超过包括网络在内的任何一种媒体,因此谁在这一市场率先抢得先机谁就能在3G时代的流媒体业务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手机报的争夺战愈演愈烈,无论是报业还是运营商都计划利用手机报“跑马圈地”,让3G业务先行从而牢牢“圈”住用户。

3G为手机报的成熟奠定技术基础。3G的主要特性有三个:一是可以使用同一部手机实现全球漫游,使任何时间、任意地点、任何人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二是具有高速传输速率,在静止或步行情况下,数据传输速率能达到2mbps。在车速情况下,数据传输速率能达到384Kbps。三是能够提供各项标准的通信服务。3G除了能提供高质量的语音通话外,更重要的优势在于具有高速的无线数据信道,能传送大容量的影像传输流量,能实现高速率的可视通话、视频监控、高速上网等功能。

3G引领手机媒体新航向。随着3G时代的来临,手机媒体的外延将得到全面扩展,突破目前文字加图片的表现形式,成为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动漫等多媒体于一体的数字媒体,手机报的内容吸引力和表现力将得到极大的增强。手机媒体的业务形态将更加丰富多样,产业合作将更加成熟,盈利模式将趋于多元化,手机媒体尤其是手机报的用户规模也将随之增长。

手机报、wap网站都属于手机媒体的过渡形态,未来手机媒体必将以网络媒体的现有框架为基础来发展。无论是手机报、wap网站还是CmmB提供的信息依然具有标准化、定制化的需求,这也注定这些形态只是手机媒体的过渡形态。未来手机媒体必然以巨型的娱乐信息平台为基础并利用互联网技术为驱动,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实行分层娱乐信息收费。

3G促使手机报逐步成熟完善。首先,3G手机作为3G时代手机报的载体将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在芯片速度、内存、屏幕、电池等方面将有很大的提升,高速度、多媒体、个性化的优势将尽显,而且随着价格的不断下降,手机报的终端限制将大大削弱。手机报将真正成为以手机等移动终端为载体,将各类信息资讯传递给用户的一种媒体。

其次,3G时代的到来将促使手机报信息内容同质化、创新性不足的问题得以解决。在3G时代,运营商将从传统的基础网络运营商向多媒体电信运营商、内容运营商和综合性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运营商将介入内容服务业,走向“媒体化”。运营商通过加强对市场的指导作用,增强和内容提供商的互动,成为内容提供商和用户的桥梁,使得内容提供商能够设计出有针对性、目标精确的内容。

最后,手机报的盈利模式也将随着3G时代的到来有所改变。3G时代之前,手机报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短信与彩信,目前建立在短信技术之上的手机报其实是一种过渡性产品。在3G手机逐步普及,手机成为互联网的新终端,手机媒体真正成为网络媒体的延伸之后,手机广告成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广告,手机报的盈利模式才能真正从依靠用户订阅收费模式转移到依靠广告收费的模式。手机报作为多媒体联合运作的新增业务部分,因其发挥了多媒体协同效应,使得媒体资源的运用呈现多元化。同样的信息通过不同的形式,包装成适合不同传播媒介的产品,扩大了市场,以相对节省的成本获取较大的经济收益。

结语

手机报与其说是纸质媒体内容的数字化、手机化的产物,倒不如说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联姻的结晶。目前手机报多是传统纸质报纸的手机版或是彩信版,等到3G手机普及之后,手机报读者完全可以通过手机上网,便捷地浏览网络报纸、门户网站等网络媒体。目前的各类形式的手机报只是一个阶段性、过渡性的产物,只是手机报的一种初始状态而非最终状态。手机报不会仅仅作为传统纸媒的延伸而一直存在下去,3G时代的来临将使得手机报走向多媒体化、个性化、便捷化,3G时代将很有可能成为手机报转型的关节点。(本文为黄冈师范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赵文婕:《打造手机媒体国家队――人民网进军手机媒体的实践与思考》,《新闻与写作》,2010(8)。

3.郭全中:《手机媒体的现状与未来》,《新闻与写作》,2010(8)。

4.省略/html/1245724381d715.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年9月通信业运行状况》,2010年10月21日,

6.百度百科,3G[oL],http://baike.省略/view/808.htm

7.省略nic.省略/uploadfiles/doc/2009/10/27/102735.doc

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发展报告篇9

一个商业模式是运行一个公司的方法;通过该模式的运作,一个公司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就是说,能有收益。商业模式意味着一个公司是如何通过在价值链中定位自己,从而获得收益的。就电子商务而言,人们倾向于重用经过检验而可靠的模式。

商业模式可能是网络上讨论得最多、理解得最少的一个内容。有关网络是如何改变传统商业模式的讨论很多,但是对它的含义却很少能有清晰的表达。

从最基本的方面讲,一个商业模式是运行一个公司的方法;通过该模式的运作,一个公司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就是说,能有收益。商业模式意味着一个公司是如何通过在价值链中定位自己,从而获得收益的。

一些模式相当简单:公司供应产品或服务,并将他们卖给客户。如果一切顺利,盈利就是销售收入超过运营成本的部分,公司也因此获利。而有一些模式则更加错综复杂些,广播即是一个例子。广播和电视节目通过电波传输,都是免费发送给拥有接收器的任何人,自上半个世纪一直如此。广播公司则是由发行人、内容供应商、广告商(及其)、听众或者观众这样一个复杂网络的一环。一开始,谁赚钱,赚多少钱并不是很清楚,这个问题的底线往往依赖于许多竞争因素。

电子商务将为商业模式增加许多新的种类,这点毋庸置疑。但是,在网络上人们倾向于重用经过检验而可靠的模式,拍卖就是最好的例子。作为古老的形式之一,拍卖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使用,以确定以下物品的价格:农产品、金融产品、一些唯一的产品,像高品质的艺术品或者古玩。网络使拍卖模式变得非常流行,并且在网络上使它的应用扩展到了更大范围的物品和服务中。

人们用很多形式对商业模式下定义、做分类。以下,我就多年来网上的观察,尝试给出一个全面而可靠的分类形式。以下列出的分类形式并非权威或者绝对的。由于网络商业模式仍然在进化,我们可以期待将来出现新的和有趣的变化。

100ec.cn/将基本的商业模式分类见下面的表中列出:

模式(Brokerage)广告模式(advertising)信息中介(infomediary)商户模式(merchant)厂家直销(Directmanufacturer)会员营销(affiliate)社区形式(Community)订阅模式(Subscription)效用模式(Untility)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实践以上模式,再者,一家公司出于网上营销的全局策略,往往会综合多种不同的商业模式。例如,内容驱动的商业,往往将广告和订阅模式揉在一块。

近来,商业模式以拥有专利保护的知识产权形式出现,更加获得人们的重视。事实上,商业模式(或者更通俗的说“经营方式”)在专利法律的保护下,变得越来越没落。大量和电子商务相关的商业方法专利仍然获得授权保护,但对于新颖的商业模式却未必是清晰的。其中一些广为人知的专利,可能在法庭上将会面临质疑。

模式类型:详细描述:模式商是市场的缔造者:他们把买方和卖方撮合在一起,并且推动交易行为。交易的双方可以是企业-企业,企业-消费者,或消费者-消费者市场。从他撮合成功的每项交易中收取一定的费用。佣金的计算方式因人而异。模式常见以下样例类型:市场交换(marketexchange):提供涉及交易的全面服务环节,从市场评估到价格谈判及合同执行。交易中心或独立运营,或由多家企业联营。这是在B2B市场中不断被应用的通用模式。好的例子如metalSite,ChemConnect’sworldChemicalexchange。在此交换模型中,典型地,向卖方收取基于销售额的一个交易费用。价格机制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出价/购买(offer/buy),出价/协议购买(offer/negotiatedbuy),或者是一个拍卖的出价/投标的处理方法(auctionoffer/bidapproach)。[orbitz,ChemConnect]

买/卖履行(Buy/SellFulfillment)-这可以是一个在线的金融,类似于etrade用户发出买和卖订单,进行金融设备的交易。同样地,旅游也符合这个种类。在这种模式中,向买方和/或卖方收取交易费用。有些模式基于规模经营,用很低的费用就可以发送出最好的交易价格,[CarsDirect,Respond.com]

需求搜集系统(DemandCollectionSystem)-它的专利名叫“报出你的价”,其模式由priceline.com公司首创。预期的购买者为某一商品或服务报出最终价格,则为他寻求相应的卖家。在某些模式中,收取的费用是报价和成交价之间的差额,或者是一个处理费用。通常,这种模式的目标定位于一些高档的物品,如汽车,或飞机票等。[priceline.com]

拍卖(auctionBroker)-为卖方(个人或商家)处理拍卖的站点。以一个最低点为基础,卖方从购买者那里获得最高投标金额。拍卖根据报价和出价规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eBay]

交易(transactionBroker)-为买卖双方解决交易问题,提供第三方安全支付机制。[paypal,escrow.com]

批发商(Distributor)-仅维护一个分类目录,将大量的产品生产商和零售买家撮合在一块。商方便了特许商和他们贸易伙伴的商务交易。对于购买者,可以使他们更快地进行市场交易,更快地获取批量,同时,降低获取成本。为购买者提供来自于最好的分销商的报价、显示特定购买者的价格、交易时间,并推荐次分销商–使交易更加有效。对于分销商,通过报价、订单处理、跟踪订单状态,使分销商更快地适应变化,减少劳动力,从而降低销售成本。搜索(Searchagent)–使用一个(如,一个智能软件或”机器人”),为购买者指定的一项商品或服务搜索出最好的价格,或者努力定位发现信息。一个工作,够扮演一个搜索人,为求职者寻找工作,或为招聘者列出的职位寻找合适的求职者。虚拟市场(Virtualmarketplace)-招待许多商家的站点。典型地,商场收取初建费、每月列表费和/或每次的交易费。如果虚拟商场具有一个一般化的门户入口,那么它就能被非常有效地实现。更加复杂的商场,将提供自动交易服务和关联市场机会的服务。[zShopsandmerchantServicesatamazon.com]

广告模式网络广告模式,拓展了传统的广告媒体。此刻的传播商通常是一个网站,在提供的内容(常常但并非必须是免费的)和服务(像邮件,即时通讯,博客)时,常加入些条幅广告信息。这些条幅广告可能是这个传播商的主要或者唯一的收入来源。传播商可能是内容的创建者或者内容的发行人。只有当浏览量非常大或者高度专业化时,广告模式才能正常运作。门户(portal)-通常指能够找到各类内容或者服务的搜索引擎。大量的访问流量让广告有利可图,而且要求网站的服务更多样化。个性化门户,允许用户定制其界面和内容。而细分门户则精心培育明确的用户群。分为一般化、个性化和专业化三类门户网站。[Yahoo!]

分类表(Classifieds)-是一个想要买卖的项目清单列表,典型地,这种模式是由本地新闻内容提供商运行的。价格可以指明,也可以不指明。无论交易是否成功,清单列表费用都是要收取的。[monster.com,Craigslist,match.com]

用户注册(UserRegistration)–内容驱动的网站,免费访问,但要求访客注册并提供相应信息。注册用户需允许,系统追踪用户的访问习惯,而后得出的数据可能给精准广告活动带来潜在的价值。[nYtimes]

基于查询的付费(Query-basedpaidplacement)-出售有利的链接位置(如需赞助的链接)或者基于用户查询的具体搜索项的广告,例如overture的商标“按效果付费”的模式。[Google,overture]

上下文广告/行为营销(Contextualadvertising/Behavioralmarketing)-免费软件的开发者,将广告和他们的产品绑定在一起。例如,自动化认证和填表的浏览器插件,也有在用户上网时出现的广告链接或者弹出窗口。上下文广告能够基于个人用户的上网活动,投放精准广告。内容定向广告(Content-targetedadvertising)-Google首创的广告形式,将搜索关键字广告的精准度拓展至网络的其他领域。Google首先确定每个网页的主题,之后一旦用户访问该页,该服务则自动弹出相关的广告信息。[Google]

引导广告(intromercials)-用户访问需要的信息前,先观赏网站首页的动画全屏广告。[CBSmarketwatch]

强制广告(Ultramercials)-交互性的在线广告,要求用户定期响应,以保证通过信息验证,继续访问所需信息。[Salonincooperationwithmercedes-Benz]

信息中转模式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消费习惯的数据是很有价值的,尤其是那些经过细致分析的并用于目标市场营销的信息。在消费者考虑一次采购的时候,独立收集的关于生产商和他们产品的数据,对于他们是非常有用的。有些公司定位就是类似信息中介(信息媒介),辅助买家或者卖家了解当前的市场状况。广告网络(advertisingnetworks)-添加条幅广告到会员网站的网络,让广告商能够展开大型的市场运作。广告网络手机来自用户的数据嘻嘻,以辅助分析市场营销的效果。[DoubleClick]

观众监测服务(audiencemeasurementServices)-在线观众调查研究机构[nielsen//netratings]

激励营销(incentivemarketing)-就是”为注意力而付费”模式,就是对观看内容和完成表单填充,或参加比赛,或经常观看弹出式广告的浏览者付费。注意力市场方法对于具有复杂的产品信息的公司特别有吸引力,如果不采取这种方式,可能会发现很难吸引消费者的兴趣。这个概念是由CyberGold提出的,它的”挣钱和花费团体”,把对基于注意力市场方法的广告者以及希望节省的消费者聚集到一块儿。[Coolsavings]

netcentives或者mypoints]中介(metamediary)-一个把购买者和在线商家撮合在一起的公司,同时提供交易服务,如金融结算和质量保证等。它是一个虚拟商场,但同时,它又处理交易,跟踪订单,提供开账单和催收费用的服务。这种中介,通过确保提供令人满意的商家,来维护消费者利益。该公司收取商家的的初建费,并对每笔交易收取一定的费用。希望能看见更多的虚拟商场朝这个方向发展。[edmunds]

商户模式产品和服务的批发和零售商家。销售可能基于价目单或者拍卖形式完成。虚拟商户(Virtualmerchant)-一个仅通过web进行操作的公司,提供传统的或web上的商品或服务。销售的方法可以是列表价格或拍卖。Facetime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一个服务商,它称自己为一个”应用服务提供者”。它为电子商务站点提供生动灵活的客户支持。[amazon.com]

目录商户(Catalogmerchant)-是把邮购订单迁移到网络订单上的公司。基于网络的清单,提供邮件下单业务。夹杂了邮件,电话和在线下单;[Lands'end]

鼠标加水泥(Clickandmortar)-以网店的形式,基于传统的转头加水泥的思想建立的零售模式;[Barnes&noble]

比特商户(BitVendor)-确实买卖的是数据类的产品和服务的商户,以纯粹的形式,通过网络完成销售和分销。[appleitunesmusicStore]

生产厂商直销模式这种模式被预言为最能体现web的强大力量,它使厂商直接接触消费者,因此压缩了分销渠道(省去了批发商和零售商)。厂商模式是基于效率的(节约成本,从而可以降低消费者的负担,当然,也可以不降低),能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更好地理解客户喜好。容易腐烂的产品将会从快速销售中受益,如鲜花(如,Flowerbud),通过省去中介,也将会使消费者受益。这种模式会和厂商已经建立起来的供应链具有潜在的渠道冲突。[如,intel,apple][DellComputer]

采购(purchase)-即产品的销售,其归属权该过程中转移给买家租赁(Lease)-以交换租金,买家获得协议中约定的条件下使用该产品的权利。产品在租赁期满或者租赁协议默认的时限内返还给卖主。其中的类协议可能包含此次租赁购买的到期时间。授权许可(License)-产品的销售依据合同使用条款,买家仅获得转移的使用权。所有权仍为生产商所有(像软件授权形式)整合的品牌内容(BrandintegratedContent)-和赞助内容的方式相反(广告模式),品牌整合内容是由生产商创造,仅用于产品更替的基础信息。

会员模式这是和一般化的门户入口模式相反的模式,它寻求对某一站点有一个高浏览量。在会员模式中,人们无论在哪儿上网冲浪,该模式都会为他们提供购买机会。对于会员站点,它会提供金钱上的激励机制(以折扣的形式)。会员站点提供“购买点-点击进入”商家。如果会员站点没有产生销售,它对于商家来说就没有产生任何成本。会员模式对于web来说是相当便利的,这也是它为什么流行的原因。存在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标题广告的变换、每次点击付钱,及利润共享程序。会约束会员模式扩散的潜在的问题是amazon.com被授予了这种模式的一个较广范围的专利。[Barnes&noble,amazon.com]

广告交换(Bannerexchange)-会员网站网络内部的广告投放交易每点击付费(pay-per-click)-网站为每个有效的用户点击付费收益共享(RevenueSharing)-提供一定百分比的销售佣金,基于一起后续购买行为的用户点击

社区模式社区模式的发展主要依赖用户忠诚。用户投入了较高的时间和情感在里面。收益则往往来自于副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或者无偿的捐助;再或者收入通过绑定文字广告或者订阅费的付费服务。互联网天然的适合社区商务模式的发展并且当前其中较为流行的开发领域,是社会化网络的兴起。开源软件(openSource)-通过全球性的程序员社区,彼此开放并共享源码,协作开发的软件。和一般付费的授权代码不同,开源代码主要通过相关服务获得收入像系统整合,产品支持,指南和用户文档。[RedHat]

开放内容(openContent)-基于全球性的内容提供志愿者开发,并完全公开内容的访问。[wikipedia]

公共广播(publicBroadcasting)-用户支持的模式通常应用在非营利性质的广播电视,并已拓展至网络。该社区的用户,主要以志愿捐献的形式支持网站运作。[theClassicalStation(wCpe.org)]

社会化网络服务(SocialnetworkingServices)-此类网站为个人提供一套,基于共同的兴趣(职业,爱好,经历)联系其他人的方式;社会化网络服务能够为内容广告和佣金订阅服务提供良好的机会。[Flickr,Friendster,orkut]

订阅模式这种模型的用户要为访问该站点付费。高附加值的内容是最基本的要求。(如:wallSt.Journal,ConsumerReports)。一般的新闻内容,已被证明不适合用订阅模型。1999年由JupiterCommunications组织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46%的internet用户不希望付费看web上的内容。某些公司只为订阅者提供免费内容和付费内容。内容服务(ContentServices)-提供文字,音频或者视频内容给那些付费的订阅用户,该费用主要用于获得该服务的使用权。[Listen.com,netflix]

个人与个人的网络服务(person-to-personnetworkingServices)-作为用户提交的信息的的一条渠道,例如个人搜索过去的校友。[Classmates]

信托服务(trustServices)-会员模式下的组织,每位会员严格遵守明确的规范,并支付订阅费。[truste]

网络服务商(internetServicesproviders)-提供每月订制的上网和相关服务。[americaonline]

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发展报告篇10

【关键词】商业模式核心价值新媒体

一、商业模式的变更追溯

从本质上讲,报纸及报业是随着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而产生的。新闻报纸的雏形――手抄小报产生于15、16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主要内容为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信息,以及影响贸易的政局变化、战争新闻和灾祸事件等。出版不定期,有的张贴于公共场所,阅读者需交一个威尼斯金币。凡是对手抄小报在内容有需求的人士,就会有选择地在需要的时候花钱购买需要的内容。

报纸真正进入大众时期是由工业革命之后的廉价“便士报”带来的,随后美国新闻界普利策和赫斯特的“黄色新闻大战”更是加快了现代报纸向市民化和通俗化发展的进程。所以,报纸在内容上的充实和亲民使其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受众群体的定位从以前有特别需求的小规模读者转变为以市民为主的普通大众,为了满足更大的覆盖群,报纸的销售价格降低,发行不再成为收入主要来源,随着报纸更大程度地受到普通市民的关注,广告商进入报纸也就成为顺理成章之事,报纸也从此走上了通过广告获得收益的商业模式的道路。

二、从商业模式变化中发现不变的核心价值

从上面对报纸商业模式的追溯中不难看出,传媒的商业模式不管怎样变化,其核心价值――内容,始终是不变的。商业模式只是形式,内容才是形式承载的实际载体,商业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传媒所承担的责任――用内容传递有用信息才是最根本的核心价值之所在。

现代传统传媒经营中,实行的是典型的二次销售模式:以报纸为例,第一次是卖报纸,第二次是卖广告。具体来说,就是媒体把内容做好,发行出去卖到受众手上,吸引“眼球”,培养自己的受众群体,这些受众群体对于广告商来说是有价值的,读者价值越好,媒体的广告价值就越高。报纸作为单纯的媒体产品本身在销售上是赔本的,但是可以通过广告进行弥补,只有在两个市场上完成了销售才可能会盈利。

这样看来,媒体最终依赖的是广告商,所以,表面上看,媒体的核心价值成了满足广告商的需求。事实上真的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以报纸为例,报纸在新媒体出现之前,是一个很好的广告载体,其区域性特征使特定地区的广告商更青睐报纸而非电视,而网络和手机等新兴的分众媒体的出现和强大,让广告商看到了更有针对性的广告投放渠道,报纸一直追求的“有效发行”相形见绌,其作为单纯的广告载体的价值也大不如前,所以报纸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价值到底在何处。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有一些传统纸质媒体先知先觉,认识到并且找到了新的商业模式,《南方都市报》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们认为,报纸的生存要脱离对广告的依赖,就要走出二次销售的商业模式,实现在第一市场,即发行市场的盈利。只要认认真真地做内容,让受众喜欢看,而且喜欢到愿意为内容掏钱,那么,就能在第一市场上获得收益,报纸的发行也就可以走出亏本的阴影,或者至少减少损失。而要让读者喜欢自己的内容,只有更专业,更有针对性,更能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并且试图与邮政合作,在发行方式上创新,更有效地到达不同的受众个体。与此同时,更好的内容可能建立更优秀的读者群,这样,广告市场的收益还会增加。

《南方都市报》正在试图建立的新的商业模式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媒体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是从大众走向“窄众”的尝试,是依靠发行销售为主拉动广告市场收益的新思路。从简单意义上讲,和最原始的报纸商业模式有更多的相通之处。所不同的是,这种新的商业模式思维是在当代新媒体势如破竹的攻势下衍生出来的应对措施,在与最初的模式“形同而神不同”。

首先,这种依靠销售不是之前的内容不足、无法吸引广告投资的被动结果,而是主动摆脱对广告依赖的出击策略。其次,销售的收益并不是唯一的收入来源,而是可以拉动广告收入,从而可能实现两边都赚钱的愿望。第三,新的商业模式面对的“窄众”其实是建立在已有的大量受众基础上对受众的细分,而不是最初从数量上就有限的真正意义上的“小众”。

三、“内容为王”思路的回归与升华――新媒体冲击下化繁为简的商业模式

《南方都市报》提出的商业模式,回归内容为王的本质,强调报纸的第一次售卖,不以广告作为盈利的诉求点,而是以吸引受众为主。现具体分析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如何运用新的商业模式抓住内容而求得生存。

首先,新的环境是什么?是新媒体的来势汹汹,是传统媒体的一片惊呼,是报纸广告收入的下滑,是报业的“冰点”来临。传统媒体真的要被新媒体吞没吗?其实,有这样的焦虑是因为没有看清媒体竞争的本质和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网络作为新媒体的典型代表,其海量信息、新闻更新速度和交互的新闻手段为人们津津乐道,尤其是前两点优势,大有“置传统媒体于死地”的气势。但是仔细想想,信息的海量和更新的神速就算不上是优势。

信息虽多,无奈庞杂,有用信息又有多少?加上互联网的公信力往往很低,受众对信息的信赖程度也大打折扣;相较而言,传统媒体可以将海量信息进行整合,给受众虽然有限但是有用的信息,加上多年培养的公信力,其有效传播不比网络差。

至于速度,更是形式上的优势大于实质上的优势。除了一些特殊的,如赛事结果、战事等对即时性需求很强的新闻之外,人们对信息“快”的要求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高,所以网络多抢的那么几个小时实际上只是虚有的优势罢了。再加上网络新闻的获取需要同时具备电脑在手边和能连上网两个条件,不如随手在街边买一份报纸来得容易,使网络新闻的“快”难以真正体现。

上述两点网络“似有实无”的优势实际上是都从内容的角度分析得出的。我们看的是内容,不是海量的眼花缭乱但无精彩内容的“文字”,也不是最新鲜最及时但毫无看点的“消息”,而是能真正吸引人、传达思想、满足对信息的未知或对情感诉求满足的有用信息。所以,传统媒体在内容上还是很有发展弹性的,可以利用其庞大的编采资源做出虽然不“海量”不“第一时间”却更有看头更有观点的新闻。举例来说,报纸发展其深度报道与理性分析的优势,电视加强其声画质量以及其卫星传输的同步性在直播方面的优势,就依然能够在新环境中自如地生存。至于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其最大的优势所在其实是无可比拟的“互动性”。传统媒体也不必惧怕,而是要更好地利用网络,实行“报纸上网”、“电视上网”,主动与网络等新媒体融合,就能与新媒体和谐共生。其关键还是在于抓住自己能生产的内容。例如,纸媒体可以做传统的本地化内容,而网络版则可以因为能在更大范围内被阅读到而改变读者定位,做涉及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覆盖更大兴趣范围的内容,并且加强互动,这样,结合两种媒体的优势,就有可能同时吸引到本地和全国的广告商。

传统媒体在应对新形势的时候,要抓住不放的“救命稻草”就是媒体竞争的核心价值――内容。做好内容其实是回归到媒体最原始最简单的职责上去,诚恳地满足受众的需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站好自己的位子。内容的精彩可以带来更大范围忠诚的受众,在这样的环境下,就能创造品牌,一旦品牌得以树立,在任何竞争中都可以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李普曼早在其著名的《舆论学》中就已经为我们点出了在商业化竞争中传媒的核心价值所在,他说:“那些最可以利用来赚钱的,正是那些最有钱可花的读者……。报纸可以藐视一个广告商,可以攻击一家大银行或者公交业,但是如果疏远了购物大众,它就会丧失生存所必需的财产。”怎样才能“不疏远”购物大众?媒体必须为大众提供他们需要的内容。

参考文献

①郭亚夫、殷俊编:《外国新闻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②陆群、张佳:《新媒体革命――技术、资本与人重构传媒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③蓝岸,《第四媒体对报业的影响》,《当代传播》,2001(6)

④王捍忠,《新媒体时代用户使用心理与需求分析》,《科技传播》,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