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1:00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篇1

专职教师如果不走出校门,与临床接触少,就不能很好地发现临床工作中的难题,也不能很好地开展具有临床实际意义的科研项目。医学基础课教师只有通过临床实际的观察和调查,与临床医护人员加强沟通,才能够发现临床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科研课题的立项提供素材和思路;教师也可以带着任务、带着科研课题进行临床实践,征求临床医护人员对课题提出的建议,加强学校和临床领域的信息双向交流,使研究方向不断开阔,临床实践内涵不断拓展。

2参与临床实践的模式

由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各地的护理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目前国内关于教师参加临床实践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医学基础课教师不要盲目地去参加临床实践,应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实践模式。为了建立合理的实践模式,对于参加临床实践的领域、临床实践的时间、参加实践的教师、选择实践的科室等都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2.1实践领域

传统的思维模式认为教师参加临床护理实践就应该从事护士的工作,而没有从教学的角度出发考虑医学基础课教师参加实践的目的。临床护士多以重复性、体力消耗较大的护理工作为主,相对忽略了对疾病的认识思考,缺乏评判性思维。所以教师到临床,就不能只熟练各种护理操作,更应该注重参与查房、病案讨论等,将理论知识与临床所见结合起来分析,不但有助于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可从专业的角度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自己的见解,把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进一步丰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2.2参加临床实践的时间

多数学校过于强调实践的连续性,每年集中几个月时间安排教师参加临床实践。这种安排虽有利于医院的管理,也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但缺少灵活性。教师参加临床实践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需要随时到临床上去收集最新的信息。因此临床实践应该贯穿于教学工作当中,学院应多为教师提供自由安排临床实践的机会。

2.3参加临床实践的教师

授课教师都应积极参加临床实践,不同层次的教师应提出不同的实践要求和目标。对于刚毕业的青年教师,缺乏的不仅是临床经验,更缺乏教学经验,因此在积累临床经验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在提高理论授课能力的基础上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中、高年资的教师参加临床实践,应该以更新临床知识,提高科研能力为目标。

2.4实践科室的选择

由于医学基础学科涵盖的范围较大,不同学科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选择对口科室参加临床实践。比如针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学科特点,教师除了参与临床各科室的护理实践外,也可以到检验科室(如免疫检验、细菌室等)、供应室及防疫站等相关科室参与临床实践,以收集到更全面的临床信息。

3存在的问题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篇2

临床护理教学是学校护理教学的延伸,也是护生深入临床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为护生走向护理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的前提。因此,临床护理教学是护士培养的重中之重。我们此阶段在教学环节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

1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使学生较快的适应临床护理工作,转变角色

护理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且实践性比较强,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学习和进步,因此临床护理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临床带教的过程中除了依照临床实纲和教学大纲外还应只能够制定自己教学计划,做到因材施教。在护生进入临床前进行岗前培训,包括礼仪、技能、规章制度、专业知识等方面。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成绩合格后才能进入临床学习。以确保临床实习学生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临床实习生,为临床护士的队伍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以病人为中心”将优质护理服务工程贯穿实习的始终

目前所提倡的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在临床实践中的实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与以往责任制、功能制的护理模式存在着差异,同时比整体护理模式更强调了优质服务。这一新概念应在护生进入临床的第一天就灌输给他们,让护生从踏入临床工作初始就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目的。带教老师则在思想上打破原有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开拓创新以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护生的发展和学习动力。使护生从最基本的基础护理做起从小处着手,从实际出发。

3以病房为教学基地进行现场教学,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以临床实习生为中心、以带教老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习热情。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教师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判断、总结、思考。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为学生提供培训和参加各种讲座的机会,将学习目标面扩宽,拓广。包括医疗、预防、卫生、感染、保健等方方面面,开拓学生视野,拓展思维。使学生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并对学生的进步给予一定的鼓励与肯定。同时让学生制作教学课件,为学生提供交流学习机会锻炼他们的实践与表达能力。

4带教方法与技能:

4.1入科教育:首先介绍科室的环境,学生进入新的科室后环境陌生,心理压力大带教老师应详细介绍本科室的情况使学生尽快适应环境。另外,将本科的疾病知识重点、难点向学生做一下介绍让学生尽快适应环境。同时登记学生的电话号码以便随时与学生沟通联系。

4.2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包括自身的生命安全和护理安全。实习学生会跟随带教老师进行倒班的工作,在上夜班时应重视学生的安全同时给学生安全指导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在护理操作上也应时时提醒学生规范操作,按规定处理医疗废物防范医疗伤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使护生安全的度过实习期。

4.2沟通技巧:带教老师要想在学生和患者之前并在学生和患者之间做好沟通。同时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尤其是自信心的培养。努力做到态度诚恳、谦虚谨慎,目前实习生都是90后,他们心理特点是个性鲜明、易冲动、难以承受委屈这就要求带教老师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遇到问题及时解决疏导,在取得成绩时给予肯定,遭遇失败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同时分析原因、找出方法、疏导心理、解决问题。

在带教老师传授临床疾病护理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有两方面,主要是慎独精神和沟通能力,这两方面是护理实践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现在护生走上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后,慎独精神和沟通能力将贯穿整个护理生涯,这就要求护生在上岗之前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快地适应工作环境,而慎独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教导外更重要的是带教老师的行为指导,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是教师的又一能力与素质的体现。心理时时想着学生,操作之前叫上她,学习知识领上她,分享喜悦带上她。做到即是师生又是朋友。

5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带教老师的能力与学识是教学质量的关键,老师的行为及观念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动力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形象、扎实的专业技能最重要的是有一定的人格魅力与道德修养,要有良好的带教作风即“师德”成为学生的心中的偶像和楷模。带教老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能并将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不断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来,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以此来带动学生的发展,做到学以致用。在职业要求方面要做到仪容仪表规范在要求学生的同时老师首先做到言传身教。做好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工作,带教老师应督促学生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医院的感染管理:无菌物品的摆放、使用、空气消毒、浸泡液的浓度和配置方法并在每期学生出科前进行考试

6临床护理教学的影响因素:

影响临床带教的因素主要包括:病人、学生本身以及教师的素质;学生自信心缺乏、理论与实际相脱节、人际交往能力差、重视技术学习轻视生活护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薄弱等原因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而病人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和操作技能,患者不信任、不配合、拒绝学生操作,不愿意接受护生的护理将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带教老师在工作中除了是教师这一角色外还应是患者和护生的桥梁和纽带,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同时做好护生的思想工作给予鼓励、支持和心理疏导,放下思想包袱,将压力转变成动力主动为患者进行护理。另外,临床带教老师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成为好护士不一定是一名合格的带教老师,由于临床工作任务繁重、琐碎有些老师只重视日常工作的完成而忽视带教的任务。因此在带教过程中时时提醒自己除了是一名护士外还是一名带教老师,还需要传授知识和技能。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篇3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方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tm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a)-0142-02

妇产科护理学是医学护理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操作性非常强的专业,因此,在教学当中不仅需要教授理论知识,还需要重点传授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该文选取该校护理专业2014级学生2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理论教学模式和实践课程安排进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报告如以下几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校护理专业2014级学生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盲选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0例。220例学生全部为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并且全部为女生,年龄21~24岁,平均(22.1±0.4)岁。两组学生由同一个教学团队负责。在一般资料上相比两组学生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改革

1.2.1理论教学模式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直接学习护理操作。观察组学生每天都需要学习和复习理论知识,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实践学习。

1.2.2实习课程安排

对照组学生根据以往的教学模式安排一个月的实习课程,大约180个学时,主要是由护理带教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临床护理实践学习。而观察组在临床实践学习之前,每天根据学习的内容先安排2个学时的理论复习课程,剩余的时间再安排临床实践学习。

1.2.3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是教师自己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主要任务对专业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扩展。二是教师之间需要不断交流经验和心得,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专题讲座或示范性授课活动来进行,为教师提供一个自我提升的平台,促使教师共同进步,不断提高师资力量,为提高教学水平奠定重要的基础。

1.2.4学校需要构建模拟实训室

对实践教学活动改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丰富实践教学的形式,除了让学生在医院进行实践学习,学校还需要加强对模拟实训室的构建,让学生在实训室练习,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能,以便更好适应以后的工作。另外,还需要对一般较老的教学设备进行更换,让学生可以接触到一些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以更好适应当今医院工作的要求。

1.2.5实践教学当中要突出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在实践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需要突出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教授学生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技巧,提高学生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能力。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考试成绩对比分析

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和时间考试成绩都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

2.2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法改革的评价

观察组学生对各个方面的教学改革评价良好,优良率非常高(见表2)。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项理论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的学科,只有共同做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质量。妇产科护理学专业临床实践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有护理带教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临床实践学习,一般都是遇到什么学什么,没有针对性,系统性也不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十分严重,学生学习的质量不理想。因此,需要对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进行密切的结合,使临床护理互相渗透和融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3-4]。

通过该文的研究发现,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考试成绩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

综上所述,对妇产科护理学在理论教学模式以及实习课程安排上进行改革可以显著地提高教学的质量,也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春莲,周芳,孙晶,等.妇产科护理学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护理研究,2013,27(22):2398-2399.

[2]吕建萍,李朝品,李远珍,等.临床护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与探索[J].护理杂志,2012,29(13):58-59.

[3]尹宁.《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效果观察[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33(4):57-58.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篇4

目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国内外多所医学院校的基础课、临床课和实验课中进行了部分试行,取得很好的效果。选择2007年8月—2008年5月入CCU实习的本科护生40各,针对书写护理个案教学工作,开展了pBL教学尝试应用,采取4个步骤组织教学全过程,试行结果表明,pBL对提高护理个案分析的教学质量确有实效,受到学生的欢迎,提高了教学质量,能更好地培养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1指导思想

护生临床实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从课堂迈向临床的关键时期。根据临床实习的宗旨和教学目标,培养出的护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高超的临床操作技能,同时也必须具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传统教学法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种种弊端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必须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世界教育联合会在1993年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上建议采用pBL教学法,并指出:pBL教学法可使学生精于分析、综合和评价问题,掌握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为此要求本科护生在CCU实习1个月期间必须完成1份护理个案分析,通过书写护理个案分析,提高护生对某一疾病的认识,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往许多年级护生对此要求感到是一种压力,认为自己水平低,不会写,勉强完成个案分析质量不高。为克服护生信念不足,提高书写质量,尝试将pBL教学法引入书写护理个案分析全过程,以期收到成效。

2实践过程

对40名本科临床实习护生采用pBL模式施教,实践的基本过程分为组织教学、指定自学内容、自学讨论和归纳讲评4个步骤。

2.1组织教学

主要任务是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确定付诸学生自学讨论的具体问题。

2.1.1讲授

对书写护理个案分析的概述、目的、内容、格式、具体步骤、要求等内容进行讲授(2学时),使学生有一个总体印象,明确教学目标。所谓个案护理就是一对一的护理方式,护理个案分析是指在护生临床实习过程中,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收集病人的资料,并结合有关专业知识,逐项进行分析。护士在护理某些典型病例后,为了学习探索疾病规律和总结护理经验所写的较完整的护理病程记录资料。通过书写护理个案分析使护生应达到以下目的和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护理质量;明确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巩固和增强专业思想;提高观察病情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2培训

在尝试pBL教学法中,为使教师与临床带教老师密切配合,使教与学不脱节,应掌握统一的方法、进度和评价标准,提高带教老师的水平,在实习学生进医院前,对带教老师进行培训,使之能够有效地指导和组织护生的自学和小组讨论。教师则定期到各科室指导,检查完成情况,及时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处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2.1.3选择问题

在临床带教老师指导下,选择较典型有代表性、病情病程合适(既不过于复杂也不过于简单),知识面覆盖在教学大纲内的临床病历。

2.2指定自学内容,提供学习资料

指定的自学内容都是与解决临床问题有关的知识,也是在一个具体科室实习过程中要求完成一份护理个案分析的内容,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电脑资料检索系统,为学生提供有关参考文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2.3自学讨论

要求学生根据指定内容进行自学讨论,以实习小组4~5人为单位,带教老师跟班辅导启发。例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问题,先让小组成员分头准备,查阅有关资料,自学相关知识,待一切就绪,小组成员约定时间,在一起自学讨论。可先让1名同学作主要发言,从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等几方面来谈,重点是如何正确及时地观察病情变化以及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或纤正,不同观点可以争论,这样能增强探究气氛,引发多角度思维,使正确的理解得到巩固和深化,不理解的方面暴露得更加充分[1]。

2.4归纳讲评

目的是: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和进行总结;讲授遗漏之处,使所写的护理个案分析更完整确切。辅导老师可根据讨论情况进行评述,完整准确地归纳概括知识要点。

3结果检测

3.1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方面的评估

带教老师认真批阅护生所写的护理个案分析,观察到护生收集病史完整,制订的护理计划切合病人实际情况,所下的护理诊断及措施正确率均比其他年级护生为高,并且能根据病情变化分析原因,及时修订措施,理论分析上达到一定深度,在联系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上优于传统教学的护生。

3.2护生对pBL的看法

对40名临床实习本科生进行民意调查,90%以上的学生反映pBL教学法新颖灵活,印象深刻,使原本难写的护理个案分析变得很容易,且完成质量较高,受到科室带教老师的好评。护生感到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使所学理论与护理实践得到更加紧密的结合。

4讨

4.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和欲望是产生兴趣的基础,正是有了这种心理需要,学生才萌发学习动机产生学习活动。注意力和兴趣被长时间地吸引到寻找答案的学习活动上。pBL教学设立典型病例,要求护生提出护理问题,采取适当护理措施并进行评价,促使她们积极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提出最佳方案。

4.2提高了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从护理个案分析作业中,可看出无明显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各专科知识的错误,各科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在晨会平时对护生的理论提问及考核,平均成绩比往届护生为高。

4.3培养锻炼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pBL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把讲解、讨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护生提供一种综合性的学习训练,在临床实习中变被动为积极主动地执行医嘱,有效地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提供系统化整体护理,圆满完成了临床实习任务。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篇5

论文摘要 临床实习教学是护理学专业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环节,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这一环节的重要保证。为研究和交流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对本校护理学专业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建设的做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提出了建设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的思想认识基点,应把握的标准,建设与管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法等,尤其是对实习促进就业,建设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一体化的新建设模式进行了探讨。

护理学专业临床实习教学是护理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临床教师的指导下用于临床,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由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培养其认知、做事、合作与生存能力的关键环节。临床实习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护理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而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是完成这一过程的唯一重要场所。因此,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在高等护理教育中的重要性勿庸置疑。北华大学护理学院近10年来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学生就业需求的实际情况,在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的建设、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实习与就业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已基本形成了具自身特色的教学基地建设模式。

一、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的选择

护理学专业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是经学校与医院商定,与学院建立稳定教学协作关系的地方、部门、工矿、部队所属的医院,承担高等医学院校的部分学生临床见习、临床实习和毕业实习任务。

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医院一般应是大中城市的二级以上医院,内、外、妇、儿各科设置齐全,并有能适应各种实习需要的医技科室。医院的设施和设备先进齐全。诊疗范围宽,病种较齐全。有健全的护理组织管理系统,临床护理方式先进,使学生有系统地照顾患者的机会。有一支较强的卫生技术队伍,有一定数量的适应教学需要的临床护理教师队伍,能保证直接指导毕业实习的教师是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有良好的教学意思,学术氛围、学习气氛浓,能进行护理教学查房、修改学生书写的护理文件、护理专题讲座、组织病案讨论等工作。有临床带教经历和带教经验。

有必要的图书资料、教室、食宿等教学和学生生活条件,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能满足学生实习教学需要。医院的地理位置、交通、安全及物理环境优良。

二、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的确定

确定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应通过既往已有的友好交往或关系人为中介,进行充分的走访调研,真正摸清拟建基地的各方面条件,切实能够满足适合本校临床实习需要,才能考虑建立临床实习教学基地的医院。

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择机正式与拟建基地医院主管领导与相关部门负责人洽谈,阐明建立临床实习教学基地的目的和意义、责任和义务、利益和好处等,展示学院办学的优势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素质,提高医院方领导对建立临床教学实习基地重要性的认识,找到双方的结合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进而达成建立教学基地共识。

在征得双方主管部门同意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形成书面协议,由双方单位法人签订协议书,明确建立临床实习教学基地关系,加挂学校临床教学实习基地牌匾。

三、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的管理

临床实习教学基地医院应有一名院领导负责教学工作,并在医院教学管理机构或护理部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学管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活管理的人员。在护理部主任领导下,组织科室护士长,成立该基地的实习指导小组。每个科室均有一名专门负责实习带教临床教师,执行和落实教学计划,做出具体的实习安排,保证实习质量和实习任务的完成。医院应把教学工作列入医院带教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奖金分配、教学津贴发放挂钩。

学校对医院的带教人员,享有在学校借阅图书资料、进行科研协作和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的权利;可参与学校有关科室组织的教材与实习指导的编写工作,享有获得有关教材和教学资料的权利;学校有责任通过多种形式对实习医院进行人员培训、教学和临床护理指导,安排专题讲座、示范性教学查房和教学交流活动,帮助实习医院切实提高教学和医疗护理水平。

高等医学院校对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的教学工作应加强管理、指导、监督和检查。一般是结合学生进实习医院时进行实习工作安排与协调;实习中期专程进行教学检查,重点解决临床实习中的管理问题、进行实习指导、检查实习计划执行情况,听取带教人员和学生的意见,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建设的效果

我校的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建立了稳定的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先后与北京、广东、海南、吉林等省市的地方、部门、企业、部队所属的14家医院签订了协议。每年进驻实习学生300人左右,为完成临床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医院主管领导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和任务,按实习计划完成了毕业实习各项任务。在临床毕业实习期间,校院双方在完成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荐学生就业。几年来,我校毕业生在实习单位或通过实习单位推介在实习单位所在区域医疗机构就业的毕业生达70%以上,形成了实习促就业,实习基地建设与就业基地建设一体化的新模式。

五、讨论

1、提高认识,是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建设的前提

临床实习教学基地是实现护生培养目标的最后一道关口,是护理学院的延伸。学校和基地双方领导都要充分认识基地在临床教学中的重要性,找到承担临床教学工作有利于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有利于增强医院发展的活力,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利于扩大生存和发展空间等教学相长的结合点,真正把教学工作同医院的建设与发展结合起来,把教学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医院应为培养护理学人才承担教育责任,学校应为基地医院提供智力服务,双方互惠互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教学基地建设才能得以顺利进行。一旦签订了教学基地医院的关系,学校就要把握机遇,改善与基地的关系,密切与基地的协作,通过各种途径,利用自己的技术、知识、人才优势扶植教学基地,使医疗、教学、科研同步发展,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护理学人才。

2、把握标准,是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建设的关键

护理学专业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的选择,目前还没有明确而具体的标准。此前由国家教委、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可供作为基本条件。单一就护理学专业来考虑,还应侧重于包括临床护理带教人员、临床护理人员、医生系列人员、医技系列人员、护理服务对象、其他实习学生,以及由以上人员组成的人际关系、护理类型等人文环境的层次与水平。良好的实习环境将使护理本科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并获得护理专业所需要的不同能力。

3、有效沟通,是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建设的保证

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双边关系的协调在护理临床教学过程中时时刻刻会面临学院与医院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问题,学院应主动协调好双边关系。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如学校教务处、学院教学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等主管领导和辅导员老师应有计划地经常与实习基地医院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带教老师保持联系,定期到各实习基地医院走访、慰问、召开座谈会、个别交流、现场检查等方式,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实习情况,切实解决实习过程中的问题,保证实习计划的实施质量和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篇6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宽口径培养、扩大知识面,已成为高职医学教育的一个教学改革重点,即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相关学科和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注重医学教育对学生的人性化和多种能力的培养,以使高职专业的学生将来有一定的发展动力和能力。为此,为顺应学生发展的需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求,我们结合这几年对临床医学专业《常用护理技术》课程教学的了解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从2008年开始我们教研室改革了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常用护理技术》课程的教学,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1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某些护理理论、护理技术的同时,学会与人、与患者的沟通的技巧,培养与患者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也为今后与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的良好合作打下基础。并且能了解社区护理的的特点,为使以后走向社区打下基础。

2教学对象与教学安排:

三年制统招的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本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为时9周,周学时6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比为1:1。

3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

4教学方法:

4.1理论性强的章节如绪论、护理程序、职业防护等以课堂讲授为主,突出要点,配以一些实况录像资料.,如护理程序在临床上的运用过程录像。

4.2人际沟通理论与技巧采用设置情景案例,在学生讨论和表演中教师道出或总结出人际沟通的基本理论知识,课下留下情景案例作业做思考,学生实习课上练习。

4.3常用护理技术课堂实习很重要,采用学生先自学再看录像,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规范示教,示教中引进涉及到操作的理论知识,示教完毕学生立即进入练习。

5体会与讨论:

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宽阔的知识面、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的医学生已逐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医学生开设人文学科课程已得到医学教育界的共识。但由于一些观念和重视度的问题,再加上三年制高职医学专业学制短学时紧张,所以一些院校还是十分重视医学专业的学习,虽然近几年按照教学计划加设了30学时左右的护理技术课程,但仍忽视高职医学生沟通能力和多种知识结构的培养,这对于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篇7

关键词:职业学校;护理教师;临床进修

职业院校是我国应用型护理人才的主要输送阵地,而医学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对职业院校学生的临床实践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此,职业院校护理教师只有定期进行临床实践,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的联系,更新、优化临床新技能、新理论,才能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

一、护理教师临床实践必要性

(一)满足临床发展需求

在诊疗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医学分科也在持续细化,现代社会面临的主要课题是在护理实践中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并让这些人才在专业领域充分发挥领头人作用。在医学科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护理学也在持续发展,大量新技术、新观点和新知识逐渐涌现。因此,护理专业教师应具备全新的发展理念,重视临床实践,满足临床护理发展的需求。

(二)技术更新需求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大量的临床护理技术也在持续更新。大部分医院开展的吸氧疗法使床边供氧朝着中心供氧转变,大部分操作用物朝着一次性操作材料转变,如一次性腰穿包、导尿包等,这些操作用物简化了传统的操作程序,有效节约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学校实训中心还没有这些操作用物,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都是使用传统操作方法教学,导致教学跟不上临床的实际发展。护理专业教师应通过实践,掌握临床新技术的使用情况,以便于在授课过程中更好地教授学生,避免教学和临床脱节。

(三)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文明社会的构建对护士的职业要求越来越严格,因为医护人员的操作不规范或者失误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护理教师通过临床实习,能够更好地了解护士所需的职业素养,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使学生严格根据临床要求进行操作,培养出合格的临床护理人才。

二、护理教师参加临床实践的现状

(一)专任教师的临床实践方式

我国各地区的护理教育发展水平不均匀,不同学校护理教师的授课任务、工作经历和师生比例各有不同,参与临床实践方式也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安排。大部分院校的护理教师会通过部级培训或者省级培训机会,脱产一年,到临床实践中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实践时间比较长,系统性比较强。还有部分院校的护理教师会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开展短期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比较灵活,不会影响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但是不太贴合实际,大部分护理教师希望能够在假期休息。另外,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护理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临床学习,这种方式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查阅资料,相互沟通交流、探讨分析,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在保证正常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能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教师临床实践内容

第一,参与临床护理。大部分护理专业教师在临床实践中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不同院校的护理系根据不同的专业与医疗实践年限提出针对性的需求,包括参与护理工作、掌握工作环境特点、熟悉护理工作常规等。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专业教师要02ZHiSHiCHUanG76论文展台掌握健康教育、护理程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收集典型的临床病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能力。第二,参与医疗实践和临床学习。在临床实践中,护理教师要积极参与医生查房、业务学习、病案讨论,提高护理教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认知。此外,护理教师通过医疗实践,对护理发展与临床医疗有了全面、深刻的认知,拓展了知识领域,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开展pBL教学、CBL教学等,教授给学生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使学生能够成为真正的护理专业人才,满足时展的需求。第三,在临床护理中渗透人文科学。在临床实践中,护理教师要重视对护理心理、法规、利益、伦理等实践,还要参与常规管理工作,这种护理教育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能够保证护理的安全性。同时,护理教师通过全方位地参加临床护理工作,可以反省护理教学和临床护理中的偏差,以科学的依据开展护理教学。

三、护理教师临床进修的建议

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师进行临床进修,对实现“双师型”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部分职业学校在护理专业教师临床实习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策划,存在部分问题。如医院实习方式和内容比较单一,无法使护理教师深入了解临床实习的精髓,从而无法有效衔接护理岗位任务和人才培养任务,影响了护理专业教师参与临床进修的积极性。为了充分发挥临床实习的效率,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考察参观

护理教师应该参观医院运营与机构设置的情况,掌握主要岗位职责与临床操作流程,考察医院人才的继续教育模式,方便合理开设课程。护理教师还应学习医院对复杂群体的管理方式,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这些经验。

(二)联合协作

顶岗实习护理教师要积极参与临床课程设计和科研开发,利用联合协作分析临床岗位的实际需求,并从实际需求出发,提出未来医学职业学校发展的方向,使毕业生能够尽快上岗,满足临床需求。

(三)接受专业培训

职业院校应邀请医院主要岗位负责人和临床骨干讲解医院组织结构、操作流程、岗位设置等,提高院校管理的有效性。另外,职业院校还应邀请临床和护理专家开展系统、专业的医学知识培训、临床培训、课程体系设计培训,分享成功经验和观点,以供护理教师参考。

(四)创建专职教师管理制度

大部分护理教师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担任班主任等岗位,他们只能利用假期在医院参加临床实践。另外,职业院校缺少对护理教师临床实践效果和质量的量化考核,部分教师只是为了晋升而参与临床实践,这对提高教学效率的意义不大。因此,职业院校要重视这些问题,创建完善的临床实践监督管理制度和补助赞助制度,调动护理教师参加临床实践的积极性。

(五)对课堂教学的反思

护理教师应结合临床实践的经验反思教学,深刻认知课堂教学和临床实际的差距,还要定期开展临床实践,完善知识体系,掌握新技能、新知识,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临床需求和实际需求。

(六)完善相应制度

要想提高实践效率,职业学校要完善相应的制度。第一,培训制度。教师在进入临床前要经过培训,熟悉实践内容。第二,带教制度。护理教师临床都是护士带教,而不是医生带教,无法满足实践教师的需求。临床医疗诊断和相关知识是教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比较薄弱的地方,最好是由医生带教,护理教师参与医生查房、业务、门诊等。第三,评价制度。职业院校应明确对教师实践考核评价的制度和方法,对考核进行量化。

(七)观摩各种护理操作

在临床进修过程中,护理教师完成床位医师工作后,还要跟随床位护士观察临床专科操作。如在妇科病房进修时,护理教师要掌握妇科护理的常规操作,包括测量血压、血糖、输液、静脉输血等,还要掌握颈静脉置管、piCC置管的使用和护理方法。此外,护理教师要学会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记录护理病案,掌握各种风险评估方法,如非计划性拔管评估、自理能力评估、坠床跌倒评估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评估等,而观察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出院健康教育、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宣教和新患者入院宣教等。学习这些内容,能够提高护理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效率。

四、护理教师临床进修实践的体会

笔者把临床实践和自己教学工作实际相结合,能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工作中重视理论教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与知识使用能力。教师只有练就过硬的操作技术,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利用临床实践的机会,教师可以全面掌握医院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教学过程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论是非常有利的,也有利于创新教学方法。如教师可以使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通过临床实践,可以全面了解医院护理人才的实际需求,以此改革课堂教学内容,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职业防护意识、服务意识、沟通意识和法律意识。笔者认为,教师不是每年都有机会参与临床实践的,所以在医院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具备前瞻性,避免学习落后的临床知识。另外,教师要选择临床护理比较先进的医院,或者社区医院和养老院等,开阔自己的眼界,使今后的科研、教学更加顺畅。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经验、年资、学科的教师面对的临床要求也不同,如经验少、年资浅的教师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临床护理流程、基础护理操作、临床知识、护理教育等;年资长、经验丰富的教师要重视护理科研、专科护理、医疗业务学习、临床操作实践等。临床实践机会难得,不同学科、年资的教师也难得长时间协作学习,所以这些教师可以在实践开始时组成科研小组,带着自己的课题参与临床实践,这不仅能够在临床实践中验证科研成果,还能够帮扶年轻教师。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得到了一些启示。第一,学生做事情比较机械化,带教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思考为什么这样做,缺乏对学习、工作的信心和热情。为此,教师要给学生灌输主动学习求知的理念,不能等到出现问题再解决。第二,学生缺乏对患者的关爱,局限于机械式的操作,缺少人文关怀,所以教师在上课时要渗透人文素养。

五、结语

职业学校护理教师不仅是理论的教授者,还是临床实践的指导者,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护理专职教师应定期参加临床实践,缩短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的差距,提高自身素养,改革护理职业教育,促进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锦云,刘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大陆桥视野,2020(11).

[2]丛日东.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室实践与反思[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6).

[3]李家福,李文龙.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师自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3).

[4]李鸿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德行重要性浅析[J].文存阅刊,2019(6).

[5]王善讨.从情况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科研现状——以衢州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9(2).

[6]贾俊红,刘迎,马冬梅.浅谈参加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篇8

[关键词]高等护理教育;临床实践;衔接对策

近年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早已开始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追求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服务的深入改革一方面为医护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另一方面也要求护理人员的数量同步增加、护理工作的质量快速提升以及护理工作的结构进一步优化。现阶段护理教育的主要目的便是结合当前市场以及社会的实际需求,培养出既符合我国卫生事业要求又能够同国际先进护理水准相当的优秀护理人员。目前,我国高等护理院校和高等护理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于探索和研究如何培养出适应于社会需求和临床要求的高水平护理人才,如何使高等教育更好地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等一系列问题。然而,不得不承认我们的高等护理教育和临床实践的衔接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下对影响高等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衔接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高等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意义

高职护理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以工学交替为主,虽然在具体实施形式上有差异,比如部分院校始终将临床见习贯穿在三年教学培养过程中,部分院校则先集中进行理论学习紧接着安排临床实践,但是总体来说都意识到二者不可偏废其一。为何需要将高等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从专业能力来说,护生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不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会使得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无从下手。在护理理论教育的同时,安排临床实践,不仅能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巩固护理理论,也能扩展临床知识视野,逐渐增强临床技能。护理教学的重点正是临床专业技能和能力的训练,护生良好的临床能力也凸显了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培养的质量。从用人单位角度讲,大量需求专业性强、业务能力高的护理人才,又因无法给予护理人员大量的技能培养时间,所以更倾向于选择拥有临床实践基础的毕业生。

二、影响高等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衔接的因素

自我国重新开始设置高等护理教育到现在,已经有不少高水平护理人才从高校走出进入医疗护理岗位,但客观上说我国的护理教育仍有许多问题,同国际护理教育同行相比仍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例如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理论知识掌握好、实践能力欠缺,学校安排临床实践时间短、效果弱等。以下从几个方面来说明影响高等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衔接的因素。

(一)学生重理论轻实践

护理专业学生入学后开始进行护理理论技能的学习,由于多年学习思维定势,在学习过程中将大量时间用于背诵理论知识、准备各项职业技术考试,并不力求理解理论的使用方法和条件成为普遍现象。作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忽视所学知识的实践意义,单纯进行理论记忆无益于日后的就业。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直接造成院校安排临床实践后,学生工作懈怠、出勤率差,不仅影响学院实践安排的持续性,也影响实践医院的正常工作。

(二)院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设备等因素

院校课程设置结构和比例不合理、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陈旧、授课教具陈旧落后,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等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实践的有效对接。分别分析这三种因素,首先课程设置结构和比例不合理:虽然护理专业教育体系已经经过二十余年的改善,但仍有部分院校出于固步自封或是经费制约等原因,在课程结构安排上设置大量的理论教学,将实践环节简化或者以护理技能讲座代替实践,教学与实践脱节,无法实现让学生知行合一、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目标;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陈旧:院校订购教材时没有询问专业教师,选择的教材编者自身脱离临床实践,将陈旧知识重复罗列于教材,看不到最新的临床理论研究成果,而学校一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味陈述课本内容,不及时补充当前的先进理论,致使课堂气氛沉闷、授课内容单一枯燥,部分教材内容跟以往其他课程内容又产生重叠;授课教具器材相对落后:2000年以来,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用于临床的医疗设备也向更加安全、更加便捷、更加有效转变更新。一些院校没有定期与医院交换发展现状,不了解临床医学与护理学的发展动态,另一方面,由于将大量经费预算投入校园建设,购置新型教学器具经费不足,都使学生在进入临床实践时面对新器材束手无策,从头学习。

(三)院校教师临床经验不足

院校教师临床经验不足,具备充足临床经验的教师比例较少成为制约高等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实践衔接的另一重要因素。各培养院校由于历史发展体制、实施政策的差异,存在教师培养的各类问题。对于部分任职时间较长的教师,长期不进行临床实践,多年重复进行护理理论授课,使得自身临床经验不适用于当前实际护理工作。此外,由于专业扩招对新教师的需求,院校选聘了缺乏临床经验的毕业生,学院又不能提供临床教学实践基地供新任教师积累经验,使得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过程更加脱离实际。

(四)院校临床实践模式不完善、学生实践机会不足

国内医学院校现行的两种实践教学方式,无论临床见习还是临床实习都难以完全满足扩招后学生的实践需求。护理专业学生逐年扩招,然而在每座城市能够满足实习或见习要求的医院数量却并没有相应的增长,无法满足传统实践模式的需要。

(五)病患拒绝实习生技能操作随着医患关系问题日渐进入公众视野,病人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医学院校学生实习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一些病人认为实习生操作会不利于自身疾病治疗或者会增加疼痛感,即便实习生是在带教教师指导下进行操作也会遭受到病患的拒绝,更有甚者对实习学生护理工作进行干扰。多数实习带教医院以及带教教师为了避免和患者造成纠纷形成不必要的麻烦,只考虑自身利益,不顾与院校达成的协议,一再减少实习学生在医院的护理学习项目,从而使学生无法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一些基本的护理技能,无法实现护理理论的真实应用。

三、巩固高等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衔接的对策

科学的发展和教育体系的完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真正实现高等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的有效衔接,就必须在漫长的积累与前进过程中不断找准和修正教学方案,并争取使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等都参与到护理教育工学并重的进程中来,让每一方都能尽己之力解决当前的制约因素。

(一)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完善课程设置

可以借鉴部分院校的成功经验,在开学伊始组织学生到医院临床、社区见习1周,使学生感受医院文化,增加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所记知识都是为最终实践所用。在教材的选择上,定时订购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最新教材供教师甄选,经多位教师查看后确认专业教材,同时也需要保持已用教材的延续性。课程设置上避免雷同科目,同时积极联系医疗机构保证临床实习在培养方案中的比例。教师课堂教学内容选择时,应补充最新的护理理论成果,教学方法上可列举正反面护理实例供学生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拍摄制作真实临床护理工作环境、急救场景等。院校在制定经费预算时,根据具体情况逐年增加用于采购先进设备的预算,更新教学应用设备。

(二)定期安排新老教师进行临床工作

考虑到护理学本身是一门需要落实到实践、完善于实践的学科,护理教师的选择必须以优秀的护理能力作为先决条件。目前高校教师招聘将学历作为重点,强调名牌院校,殊不知对于护理教师而言缺乏实践经验,理论讲得再好也只是纸上谈兵,无法很好地启迪学生。教师脱离临床的现象不仅影响教学质量,更是影响学校的总体教育水平。因此,各院校应要求教师队伍与临床紧密结合,将此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标准。根据体制管理,要求相关医院必须接受教师参与临床工作,安排教师在不同的医院每年完成一定时间段的临床工作,同时作为一名护理教师必须通过国家护士执业注册考试,具备从业资格才能上岗。

(三)在校内外建立培训基地,落实临床实践

解决高校扩招与传统实践教学模式无法相适应的问题,客观上无法通过增加城市医疗机构的方式来解决,因此需要院校在原有基础上改变实践模式才能逐渐解决。面对医院数量有限这一问题,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至三个符合条件的医院,建立标准化实习教学基地。医院原有院室无法接纳大量的实习学生,但是通过标准化的教学基地可以使学生学习到规范的临床教学过程,提升技能水平。此外,在校内也可以设置用于护理实践和模拟护理情境的实验培训基地,设置专项护理训练项目,从而落实教学大纲上所要求的诸如基础护理、iCU技能护理、临床各科护理技能等实践教学。

(四)模拟病患、病情进行操练

解决病人不配合实习生在带教教师指导下的技能操作这一问题,除了需要向病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外,院校可以在日常教学中采用模拟病患或是志愿者模拟病情的方法进行操练。模拟情景练习给予学生更多机会练习与病患的沟通,学生可通过言语以及观察评估病人情况,进行护理技巧训练。此外,可以购置现在市面上常见的用于模拟病患的仿真机器,在课堂上供给学生操练,结合多媒体课件,尽可能让学生在模拟操练中多角度认知临床操作技巧。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护理技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专业能力,这是护士从事护士工作所必须要具备的专业条件。因此,对于高等护理院校而言,需要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能够践行护理理论,具备走上工作岗位的能力。显然,不断探索高等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衔接的制约因素,寻求巩固二者紧密结合的对策,进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有助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有助于高等护理院校毕业生更好地在工作岗位服务,有助于我国的卫生事业在国际范围内得到认可。总之,不断发现和解决制约高等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衔接的制约因素绝非朝夕之事,需要护理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陈静.以整体护理为中心的内科护理教学改革[J].时代教育,2016(7):55-56.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篇9

[关键词]护理教学临床护理核心价值观

一、前言

临床护理教学核心价值观指的是临床护理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以病人或护理对象的需求以及临床护理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对临床护理教学核心价值的认知、观点以及解释的结合体。临床护理核心价值观是主体通过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改革总结出的针对临床护理实际选择以及评价的原则、方法以及标准,从而满足临床护理需求。今天的护理理念随着以人为本观念和社会文明的发展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病人在接受医疗服务的同时对医护人员的态度礼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现代社会进步对护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学校临床护理教学中要重新认识并确立临床护理的核心价值观。

二、临床护理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推行临床护理教学改革,临床护理教学核心价值观越来越受到相关领域的重视。为了适应临床护理实践的发展,满足临床护理实践的需求,临床护理教学核心价值观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现阶段临床护理教学的核心价值观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提供护理服务,发挥临床护理的基本功能作用,而是向“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已经成为了临床护理教学的主体内容。所以如何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以及临床护理理念的特点进行临床护理教学核心价值观的革新是现阶段我国临床护理教学的主要论题。本文拟通过研究临床护理教学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以及演变过程,找出现阶段临床护理核心价值观所存在的不合理的方面。最终提出“以人为本”的临床护理教学核心价值观体系,并对临床护理教学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以及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实施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为今后我国临床护理教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临床护理教学的核心价值观与人的价值观的关系密切。由于人的价值观随着社会背景与时代的改变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临床护理教学的核心价值观亦然。要对临床护理教学核心价值观进行科学的研究,首先要梳理临床护理教学核心价值观的演变与发展历程,从而挖掘各个时期不同临床护理教学核心价值观的特点,以完善现有的核心价值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在起步阶段主要是为了满足基本的护理需要,在现代临床护理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结合当时的医药科学的飞速发展,临床护理工作更加专业化、规范化,护理实际中更加注重根据护理对象的个体差异、心理差异以及临床护理实际采取恰当护理方式,临床护理越来越成为临床医学重要板块。在人们服务需求日益提高的今天,临床护理核心价值观更加倾向于工具化,为了社会的需求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临床护理核心价值观更加强调社会与个体之间的联系,临床护理需要个人无私奉献,给予服务对象人文的关怀。

三、临床护理教学中发扬“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随着我国多年的临床护理教学改革,结合国外临床护理的先进理念,逐渐将临床护理教学核心价值观转变为以人为本,注重满足个人的需要功能上。在以人为本的临床护理教学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更加注重服务对象的需求、个体体质的差异。将临床护理、对护理对象的心理疏导等多个方面融入到临床护理教学中。从而体现出了临床护理以护理对象为本、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所以,当前以人为本的临床护理教学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是临床护理教学发展史的分水岭,无疑最为进步与合理。以人为本的临床护理教学核心价值观具有先进性与合理性。临床护理教学设置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具有较强服务意识和护理技能的人才,临床护理教学实践也正是在这种价值观念指导下而不断发展的。“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必须贯穿于临床护理教学的始终,在整个临床护理教学具体环节中灌输以人为根本的价值理念。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发扬“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首先要视人体生命健康为第一位,将人体作为一个大系统,心与身是统一的,并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合理安排临床护理方法和手段。其次要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充分体现人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应该具有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的生活方式和交际交流方式,也就是说,临床护理教学过程要社会化生活化。最后,以人为本的大潮席卷全中国,临床护理教学应勇担历史的重任,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促进临床护理教学实效性的不断提高。

四、临床护理教学实施“以人为本”价值观的途径

我国临床护理教学核心价值观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也是临床护理教育教学不断进步的过程,以人为本的临床护理教学核心价值观具有先进性与合理性,符合时代需要,更是符合人的发展的需要。所以,在临床护理教育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索发扬“以人为本”精神。第一,强化临床护理教学的教材建设。临床护理教材对临床护理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重要,临床护理教材的系统性、合理性会直接影响临床护理教学过程的科学性。我国相关部门应当鼓励教师参与实践、鼓励有实践经验的护理人员参与到讲义的编写工作中来,并要明确体现与临床护理教学相关人文关怀以及护理常识,从而能够使临床护理教学更趋向于规范化与科学化。第二,改革临床护理教学评价体系及评分标准。现阶段临床护理教学的评分标准仅限于对学生在课程内学习的结果,忽视了学生的认识、观念的考核。今后需要对学生的临床护理学习态度、对临床护理认识的深刻性等方面进行考核。这样才能够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临床护理核心价值观,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价值观,通过培养让学生形成较强服务意识和先进服务理念。第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人情况进行临床护理课选择,并且要求每学期需要完成的指标,一个学年需要最少选择两种不同的项目进行学习。鼓励学生尽量参与到临床护理实践中来;在临床护理教学实践中,通过制定科学的临床护理教学计划能够培养正确的临床护理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曹志平.整体护理对护理伦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12)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篇10

关键词:研究生护理教育临床实践模式

护理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级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及临床创新人才的主要渠道,也是提高我国护理综合实力的关键。临床实践是提高护理研究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核心能力的关键,成为护理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我科从2007年7月至2010年8月期间共接受护理硕士研究生16名进行临床实习,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其在我科的临床实践模式总结,介绍如下:

一、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指导老师的选择和培训

1.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指导老师的选择。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学生学习情况很大程度取决于指导老师的自身素质。护理研究生起点高,我们选择临床护理经验丰富、临床教学效果好、临床护理科研意识强、临床护理管理能力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高年资的护师以上人员担任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指导老师,并组成护理研究生临床带教小组。由临床实践指导老师和高年资医生共同组成教学小组,由护士长总负责。

2.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指导老师的培训。在护理研究生到科室实践之前,对护理研究生临床带教小组所有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临床带教技巧与方法,专科理论知识更新,临床护理新进展,护患沟通技巧以及礼仪培训等方面。

二、合理制定护理研究生的专科临床带教计划

护理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在学生进入科室实践之前,要对每个护理研究生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了解学生的年龄、工作经历、学习背景、实践能力、研究方向和职业生涯等。根据培养大纲的要求和学生个人能力和水平以及专科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专科临床带教计划。即保证完成临床实践任务又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实践要求,使临床实践计划更加合理化、更加个性化、树立涵盖知识、能力、创新在内的全面素质培养观念。从核心能力的五个方面,包括护理操作技能、护理综合技能、护理教学能力、护理科研与写作能力和临床护理管理能力,对护理研究生进行培养。

三、护理研究生临床带教计划的实施

1.护理研究生的操作技能培养。护理研究生已经经过大专或本科等基础教育训练。有的研究生还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对基础护理技能有较好的了解和掌握。在基础护理技能的培养方面,采取统一示教、单独辅导、纠错,进行强化和巩固的方式。对于专科特殊的护理技能,如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主动脉球囊反搏技术、经皮心肺支持技术、心肺复苏技术及电转复律技术等,采用精讲点拨教学。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的意识。

2.护理研究生的综合技能培养。综合技能培养包括规范的运用护理程序、交流与沟通技巧、敏锐的观察能力、正确的应急能力以及敏捷的应对能力等。在临床实习中,我们安排护理研究生参与护理组的责任包干,分管1~2名危重病人,并全程参与所负责的危重病人护理。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全面、有效、连续、动态的护理,完成整体护理病历的书写。从护理危重病人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探究,理论联系实际,形成积极、主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技能,增加护理经验,增加护理研究生解决临床护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中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3.护理研究生的护理教学能力培养。护理研究生中,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将成为护理队伍的师资力量,因此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我们安排护理研究生在实习期间参与护理大专和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习带教工作,包括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的规范示教、专科临床理论小课的双语教学、组织护理查房、教学查房以及疑难病例的讨论等。并由教学组长或护士长从选题、内容、课件的制作、教态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给予教学评价,指出不足和改进的方法。护理研究生在实习中参与临床护理教学,有着学生和老师的双重身份,有利于研究生发现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的改进,逐渐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护理研究生的教学能力。

4.护理研究生的护理科研能力培养。在护理研究生教育中,尤其要注意其科研意识的培养,以改变我国护理人员普遍科研能力薄弱的现状。在临床实习中,将临床护理、临床教学、护理管理、环节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带教老师或培养导师进行探讨,安排一定时间查阅文献,尤其是外文文献。了解国内外在解决该问题上的新思路、新进展,联系临床实际,积极开展护理研究,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安排护理研究生参与科室护理科研小组的科研设计、课题申报、撰写标书等工作,以提高护理研究生的科研意识和写作能力。

5.护理研究生的临床护理管理能力培养。许多护理研究生毕业后将走上临床护理管理的岗位,而护理管理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技巧。培养护理研究生的护理管理能力是临床实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科在护理研究生临床实习中提供学习护理管理的平台,培养全面的素质能力。要求学生在科室实习期间参与制定科室的日工作重点、周工作计划和月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跟班作业,深入了解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及过程,对过程状况进行分析,参与护理质量的环节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防范或改进的策略。实习期间安排1周时间跟护理组长或护士长进行工作,参与常规护理管理工作,了解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成本核算与控制、质量检查与项目管理等,定期组织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保证科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从而提高护理研究生的临床护理管理能力。

四、护理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带教体会

护理研究生的临床实践是护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临床护理实习模式的建立,不仅使研究生较好的掌握临床专科技能,提高了护理教学、护理科研、护理管理能力,展示自己综合技能,而且会带动科室的护理科研氛围,提高护理教学水平和临床护理水平。在研究生临床实习带教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注重每个培养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能直接参与临床护理实践的高层次护理人才,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培养与岗位需要脱节,理论型人才缺理论,应用型人才缺实践的现象;才能真正发挥护理教育依托临床,服务临床,提高临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熊琼,郭巧红,任小红.从培养方式上探讨我国护理硕士研究所临床实践模式.护理学杂志,2010,25(4):72-74.

[2]綦盛楠,于兰贞.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