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点十篇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点十篇

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2:21

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点篇1

1.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内部圈层的主要特点。

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

(2)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认识岩石圈的范围、结构,掌握地壳结构的特点。

(3)岩石圈的组成物质及物质循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运用课本插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岩石圈的位置、范围、结构,提高运用读图观察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能够熟练阅读“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同时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3.情感目标:通过三大岩石的转化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物质的运动性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念,认识世界万物是相互联系的,是发展变化的;

三、重点、难点:

沉积岩的特征;岩石圈物质循环

四、教学方法:读图观察、自主探究、列表分析、比较分析法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板图

六、教学流程:

1.新课导入:地球是由以地心为球心的一些同心圈层构成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2.进行新课:

第一,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内部圈层:

自学探究1、2、3:

读课本p25“地球圈层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完成表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岩石圈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自学课文p26~27“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读“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完成下列各小题。①图中字母表示纵波的是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②地震波分别在地下________千米和________千米深度,其传播速度分别突然发生怎样的最剧烈变化?___________。③图中a表示的不连续面叫做_____界面,B表示的不连续面叫做_____界面。④a以上的部分叫做____;C表示____;D表示_____。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其特点?①在图中填出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②在图中填出地壳、地幔、地核。③在图中填出软流层、岩石圈。④岩石圈是指和____顶部(____以上)的部分,他们都是由构成。⑤____位于上地幔上部,是____的发源地。

合作探究一:

读表2及“地壳结构图”,总结地壳结构特征。

第二,岩石圈的结构及组成:

自学探究四:

自学课文p27~28“岩石圈的组成”,完成下列问题。①组成岩石圈的岩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____岩、____岩、____岩。②岩浆岩是____活动的产物。软流层中的岩浆在地下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____地壳上部或____地表,____形成岩浆岩。常见的侵入岩有____;玄武岩属于岩浆岩中的____。

合作探究二:

观看“沉积岩形成过程”视频,完成下列问题:①理解沉积岩的形成,总结沉积岩的两大特征。②____和____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③常见的沉积岩有____、____、____等。

自学探究五:

观察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完成下列问题。①石灰岩按照成因属于____岩,石灰岩遇到炽热的演讲,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形成____岩,该岩石按照成因属于____。②页岩按照成因属于____;经过变质作用变成____。③花岗岩按照成因属于____;经过变质作用变成____。

过渡:由以上岩石之间的转换,说明组成岩石圈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岩石圈物质是可以循环的。

第三,岩石圈物质循环:

自学探究六: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完成问题。①结合课文内容及岩石圈物质循环图,自绘一幅简易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并说出他们之间相互转化的作用。②总结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意义。

3.检测探究:

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点篇2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知识,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环境破坏的现状,主动关心环境保护方面的事情,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新教材突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了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教材中各单元的内容处处突出了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尤其是突出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对生物圈的影响,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的理念,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渗透环境保护,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拓展思维的同时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形成关爱环境的态度,在环境问题上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够对一些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真正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美好家园做出贡献,是每一位生物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

在世界各国倡导“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今天,仍然有人认为“人类是地球的主宰”,认为人类可以从环境中索取一切需要的物质,正是由于这种错误思想的存在,使人类在历史上出现了数不胜数的破坏环境的行为。“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是所有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观点之一,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具备这种观点是具体开展环保活动的重要前提。

在初一学生入学之初,我就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观点。在学习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对生物圈的整体认识。在学习之前,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首先,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地球的太空照片,给他们一种直观的感性认识,然后问学生:“地球上不同颜色的色块分别由什么构成?”待学生七嘴八舌讨论完之后,我说道:“正如大家所说,在太空中我们看到的地球是一颗表面有许多颜色的美丽星球,如果我们能够到太阳系以外看我们的地球,它只不过是一颗极不起眼的小行星,但我们这颗星球却有着与众不同之处,哪位同学知道是什么使我们的地球变得与众不同?”反应快点同学脱口而出:“地球上有生物”。我随即引入正题,“正是如此,在地球上有着数以万计的生物,从而使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在这里生息繁衍。地球表层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如此导入第一单元自然顺畅,而且学生有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意识。在结束第一单元的学习时我又结合教材出现的关于DDt对环境污染的例子和生物圈ii号的资料告诉学生:“我们的生物圈是不能替代的,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作为生活在生物圈中最高等的生物更应该珍惜我们的生存空间,更应该有意识地保护我们的生物圈。”这样既能够使学生形成对“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认识,又能够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认识到生物圈的不可替代性。

二、让学生了解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情况和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因为对自然界认识不足,过度放牧,过度砍伐森林,掠夺性开采自然资源,随意捕杀野生动物,不适当引入物种以及大量排放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使生态环境和生物圈遭到破坏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俣病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我国科尔沁草原因为过度开荒变成沙漠,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因为乱砍滥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许多野生动物因为人类的捕杀而灭绝,我国引入的水葫芦造成过度生长,太空中垃圾数量不断增多以及噪声、光污染等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这些人类自己做的傻事、酿造的苦果甚至是自己一手制造的悲剧告诉学生,可以让他们深切体会到自然界中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让他们认识到人类如果过分注重自身利益,不加节制地从自然界中索取各种资源必将破坏生态平衡,人类也最终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

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在环保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我国生态环境的局部改善,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总体恶化的趋势。国民经济仍处于高投入、高能耗的发展阶段,资源浪费惊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森林面积大量减少,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水体污染使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大气污染、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各种污染造成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把这些问题结合课堂内容告诉学生,可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存在于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他们真正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三、让学生具备关心环境动态的意识

当今社会各种媒体非常先进,差不多每天都会有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报道,如世界各国保护环境的新举措、当今社会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等方面的消息。应该提醒学生主动通过报刊和网络关注环保动态,定期了解这方面的消息。这对于学生来讲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使他们了解发生在身边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大事。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对某些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这都有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

四、让学生具备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点篇3

关键词: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实践“以案导学”

随着关于教学有效性问题探讨的深入开展,以学案为抓手,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我结合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的设计、编写及具体教学实践应用,谈几点体会。

结合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特点、学生的认知基础等方面,可以将复习学案划分为五个模块,即学习目标、知识梳理、课堂练习、课后巩固、默写记诵。

一、紧扣考纲,设置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案设计主旨的灵魂精髓,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定位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该堂课的学习任务、复习重点。在进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的“学习目标”设置时,我们不妨将考纲要求作为“学习目标”,并适当延伸、补充一些常作为背景知识的考查点。要注意使用一些可操作性强的引导词,如“了解”、“知道”、“理解”、“结合实例”、“说明”等。

例如:对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纲中没有显示出对“地转偏向力”的考查,但是在“大气运动”的要求中却体现了对这一知识的掌握,如“气旋”、“反气旋”水平气流方向的偏转等。所以,在此处我们可以增设一条学习目标,即“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自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课堂复习之初,可先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目标”,并将其中可以显示学习掌握程度的“要求型”词语(即“了解”、“理解”等),以及显示复习侧重方向的“内容型”词语(即“……特征”、“……影响”等),逐一圈划出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纲举目张,进行系统、全面的“知识梳理”。

有效的“知识梳理”既是提炼经典主干知识(即,将书本读“薄”)的过程,又是有效联系、融会贯通知识(即,可想而知将书本读“厚”)的过程。对照“学习目标”逐一罗列的知识要点,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知识梳理”。

例如“天体系统”的包含关系、“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如下图所示)”等要点,可以采用框架结构图。

例如“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如下表所示)”等“比较型”知识,可以设置表格。

例如介绍“黄土高原”、“东北地区”等地的区域特征时,可以引导学生填绘区域空白图,提醒学生用彩笔区分山河湖泊、地形、城市边界等各类地理事物。对于要求重点掌握的核心知识,可以留出空白,引导学生填写。

三、即练即评,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课堂练习”。

题海战术向来不是通往高效学习的捷径,“课堂练习”的设置应侧重于质量的精选,而非数量的达标。依据前面“学习目标”对各知识点的要求,可以将近三年的“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进行分类列举,也可以适当添加近一两年各大城市的模拟试题,引导学生通过对往年试题的熟悉,有效把握对某知识点的复习认知程度。

例如:关于“地球的圈层结构及特点”、“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这两部分知识,可以以2010年学业水平测试的第12―13题(如下所示)为典型进行练习。

图6为“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圈层依次是(a)。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D.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13.水循环(D)。

a.使全球水资源空间分布趋于平衡

B.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使地球表面总体趋于起伏不平

D.促进全球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当堂训练经典习题,可以使“考点试题化”;及时讲评典型例题,可以使“试题考点化”。当然,在即练即评的同时,也应引导学生明确,所有正规大型考试一般不会考查原题,所以不能单纯地“就题论题”,而应透过试题看考点,关注变形题。

四、夯实基础,布置适量有区分度的“课后巩固”。

必修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既属于“通过性”考试,又具有一定的“选拔性”。对于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要求,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争取做到“天下无敌”;对于具有相应难度的“拔高型”知识,也需有适当补充拓展。因此设置“课后巩固”时,在侧重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训练的同时,也要注意有一定的区分度。

成绩能否达“a”,有时不仅仅取决于试题的难度高低,而且取决于答题是否具有技巧性、地理语言表述是否具有规范性。因此,在“课后巩固”题目的选择上,可以稍稍侧重“综合题”,并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综合题答题要点。例如:

1.要点序列化,即用数字“①、②、……”来区分答案要点;

2.尽可能多答几点;

3.注意按题干要求的侧重点答题,例如包含“评价……”、“……的影响”等“引导型”词汇的答题要点均具有两面性;

4.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狂草”;

5.不要随意省略简化一些专有地理名词;

6.最好先在草稿纸上写一遍;

……

五、留有空间,引导学生加强“默写记诵”。

地理作为兼跨“科学”和“人文与社会”多个学习领域的基础学科,其复习方式方法也具有亦文亦理的特点。

对于“记忆型”知识,常常强调“死去活来”,即只有将“死”的知识死记硬背,才能将“活”的知识灵活运用。因此,除了精选适量的典型练习供学生巩固复习以外,还可以在学案最后留有一定的空间,设置“默写记诵”模块,将考纲中强调的重点知识简要罗列题头,引导学生在充分复习的基础上,加强默写记诵。当然,学生也可以在此处记录复习中的疑惑点,进行问题反馈。

综上所述,通过“以案导学”,设置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进行系统全面的知识梳理,以及高效的课堂、课后训练讲评,辅以默写记诵,可以构建高效、有效的地理复习模式。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点篇4

关键词:地理环境;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2.7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188-01

岩石圈物质循环、水循环和大气循环运动是自然界的三大物质循环,这部分也是必修1模块的主干知识之一,备受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者的青睐,成为历届高考的“钟情点”之一。以下就学业水平考试考查的相关内容和方式做一番剖析和透视。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应用、综合,分别用字母a、b、c、d表示。其中含义如下:

a―识记:识别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概念、特点和地理数据等基础知识,重大地理新闻及与地理有关的法规;在地图上正确识别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

b―理解:简述、简释、比较地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以及地理事物的特点(包括分布、结构、演变、成因等)和与地理有关的基本国情、国策;解读地理统计数据和图表。

c―应用:利用各类信息材料说明地理基本原理;运用地理基本规律、原理分析地理问题;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在图上正确填绘重要地理事物名称;比较和分析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及其内在联系。

d―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将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实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因素联结起来,以形成统一整体的认识。

一、岩石圈物质循环

考试要求:

①地质循环a

②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图示c

主要考查内容: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地球内部和外部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三大类岩石的形成与转化,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1、三大岩类

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如花岗岩、玄武岩、橄榄岩、流纹岩等)。已经形成的岩石在各种外力作用下被侵蚀、风化、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如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等)。或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板岩、大理岩、片岩、片麻岩等)。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实际上是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正确理解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各种内外力作用。

3、岩石圈物质循环的重要意义

(1)在循环过程中,形成了地球上多样的、丰富的矿产。

(2)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的环境。

【考查方式】以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界线与特点;以示意图的方式考查三大类岩石的物质转化方式。

二、水循环

考试要求:

①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a

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b

主要考查内容:河流的补给,径流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水循环的概念和类型,水循环的环节,水循环的意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特点

较大的河流一般都是由多种水源混合补给的。

2、水循环及其意义

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点篇5

1.1信息生态循环的概念

生态是现代科学的一个概念。所谓生态,就是生物的生存状态,即生物群落及其生存发展系统各种因素相互关联制约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今天人们对生态的认识,已经从生物学、自然科学扩展到人类学、社会学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人类的生存状态是人类与其相关的各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不仅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且要达到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共处。“适者生存”——生态问题无疑是现代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

所谓生态循环,就是在生态系统中,物质从一定的物理环境开始,经过生产、消费和分解作用,又回到一定的物理环境,完成一个由简单无机物到各种高级有机化合物,最终又还原为简单无机物的发展过程。通过这个循环,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物理环境得到更新并变得越来越适合生物生存的需要。在这个物质的生态循环的过程中,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被固定在有机物中,供生物链上的各级生物利用。

所谓信息生态循环,就是在特定的信息生态环境中,信息经过一定的生产、传递和利用过程,使人们的信息需求得以满足,信息资源得以利用,信息环境得以更新,同时不断产生并通过一定的形式反馈新的信息需求。在信息生态循环过程中,客观上形成了一种信息需求、供给、更新、反馈的共生共进关系,信息生态循环最终有效推动了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更新,推动了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离开了信息生态循环,人类的一切活动就会终止,整个世界将必然处在无序、混浊的状态。

利用比较成熟的生态循环的一般原理及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信息生态循环理论与实践问题,大大地拓展了人们认识自身、认识自然界、认识社会的视野。

1.2信息生态循环的动力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不仅是动物性(物质性)生存,而且还在于他的社会性(文化性、精神性、信息性)的生存。人类天生就具有物质需求与信息需求,这两种需求都是必不可少的。信息需求是信息循环的基本动力,它决定着信息生态循环的方向、路线、速度及其整个过程。研究信息生态循环必须首先弄清信息需求的相关问题。

著名的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B.C.Brookes)从哲学的高度寻求信息需求和信息利用的本原,其代表性理论有布鲁克斯的情报学基本方程式,即:

K(S)+Δi=S+K[S+ΔS]

方程式中K(S)为原有的知识结构,即一个人的背景知识或图示;Δi为吸收的情报量,即能够理解、整合到自己知识结构中的信息;K[S+ΔS]为吸收了新的信息后形成的信息知识结构。

布鲁克斯的理论揭示:能够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不是所有的信息,而是使人们原有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那一小部分知识或情报(Δi);这一小部分知识或情报的利用不仅仅是量的改变,而且是知识结构的改变,“改变”是信息需求满足的必然结果;一小部分知识或情报(Δi)的信息需求满足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有的知识结构K(S)。

信息需求满足过程实际是信息的利用过程。信息利用为信息吸收、消化和扩张过程。

信息吸收是知识结构变化的第一道工序,是取得人脑的“门票”,凡是输入到人脑的信息,人脑都毫不例外地要对其进行“盘查”。因此信息吸收具有“排队检查、对号入座”的功能,是启动整个知识结构对输入信息进行粗加工的过程,即人脑以原有的知识结构作为参照系数对输入信息进行比较和鉴别的过程。

信息消化是对输入信息进一步理解、记忆和反思过程,即对新的信息进行不断的认识、认同、接收、整理、深化;在对输入信息进行消化的同时,亦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加工、整理和改造,使新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有机地结合,使原有的知识结构发生改变。

信息扩张是新旧信息发生碰撞、信息增值的过程,是一种量变现象;也是新知识、新信息的生产、创造过程,是一种质变的“酵化”现象。信息扩张的规模和能量取决于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新被利用的信息两个方面,要满足信息需求,必须研究信息接受对象的知识基础和相关条件,以此为前提,调配“酵母”,开展个性化服务,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产品利用”与“信息利用”不是一个概念,信息产品利用建立在信息利用的基础之上,并且以信息利用为终结;信息产品利用是信息利用的形式,是信息利用的过程与载体,是信息利用的延伸与拓展。信息产品利用一般包括接受、消费、转移三个阶段,这三者都直接影响着信息产品利用的状况。

1.3信息生态循环的特征

信息生态循环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循环的相关性。信息生态循环总是在一定的信息环境之中循环,脱离一定环境条件的循环是不存在的;这些环境条件总是有着必然的和内在的联系,如果没有这种联系,就不可能实现这种循环;这种循环总是处在一定的介质和界面上,离开了这种介质和界面就失去了循环的相关性。

(2)循环的互动性。信息生态循环总是处在彼此吸引、相互作用、双方有利的互动过程中。如果彼此没有吸引力,双方不愿意,就失去了循环的前提;如果彼此不配合,双方不尽力,就失去了循环的基本条件;如果彼此得不到相关的利益,就失去了循环的动力。

(3)循环的连续性。信息生态循环总是连续不断的进行,如果在某一个环节上脱节,整个循环就会受到影响。

(4)循环的周期性。信息生态循环总是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

(5)循环的封闭型。信息生态循环对社会来讲它总是开放的,但其实际过程总是落实在具体的个体上,根据个体的需要,满足个性的需求,如果离开了这些个体的具体的表面是无序的循环,就没有整个社会全面的深入的有序的循环。

2信息生态循环圈的构成

当今社会,被称作是信息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今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包括所有的社会组织和自然人都是信息人,都有自己的信息生态循环圈,而且这个“圈”的状况决定着该社会成员的水平高低、能量大小、贡献多少,决定着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和命运、前途。

2.1信息生态循环圈相关涵义

所谓信息生态循环圈,是指在特定的信息空间,由信息、信息人、信息环境彼此之间构成的一种均衡运动状态,信息人与信息环境之间以信息(传输和反馈)为纽带、以需求满足为目标而形成的一种互动关系。其机理是信息人为了自身的生存,本能地或自觉地适应、利用客观的信息环境,进行一定具体内容的信息吸收、消化和扩张,以此满足社会的需求,最终通过互动推动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更新。通过这一信息生态循环过程,信息资源得以利用,信息人得以生存、繁衍和发展,信息环境得到更新,在此基础上又不断反馈新的信息需求,又利用新的信息得到新的信息满足……这样循序不断、反复无穷的循环。

信息生态循环圈是一种“自然人工”生态系统,信息、信息人、信息环境构成了信息生态循环圈内复杂的生态元系统。

我们今天在这里重点研究的“信息生态循环圈”不是广义的社会“信息生态循环圈”,而是指专门构建信息业务体系,进行专职的信息研究与服务,为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时使自己得以生存和发展,而建立的信息生态循环系统。

这里所说的“信息人”指的不是广义的社会“信息人”,而是指专门从事信息研究与服务的自然人和企事业法人。在这里把信息人作为有生命的物体,放在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之中,一切从信息环境出发,以信息环境的需要、信息环境的作用、信息环境的全面发展为本源、为中心、为出发点和归宿。现代信息人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能力。

这里所说的信息环境指的是与信息人生存发展相关的所有政治经济社会条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其核心部分是信息用户,即信息环境的主体。信息交流的对象——人及社会组织,用户是上帝,用户的状况决定着信息循环的状况与过程;二是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传播、信息利用的相关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信息循环的方式和效能;三是社会信息基础设施和条件;四是信息政策和法律;五是信息文化和信息伦理。

2.2信息生态循环圈的支撑

一个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信息生态循环圈必须以业务支撑体、利益共同体、和谐关系体为基本支撑,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2.2.1业务支撑体

这是信息生态循环圈的基础和主体,它是具体的可操作的业务工作系统,没有具体业务支撑的信息循环是不存在的。业务支撑体建立在信息用户的需求之上,往往以具体的项目和长期的服务为支点,靠“看准,捂透,托住,到位”作保证。因此,判断业务支撑体的标准首先是社会需求程度,社会越是需要,这个支撑体就越牢固;二是工作的规模,一般来讲,规模越大,支撑体就越是有影响力;三是工作的周期性和连续性。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专业化分工趋势日益明显,这为信息人建立信息业务支撑体提供了机会和舞台。

2.2.2利益共同体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利益分配的问题,它是要让大家看到共同的希望,让大家为共同的目标尽到自己的职责,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利益共享运行机制。利益共同体是信息生态循环圈的核心内容、本质要求,是信息生态循环圈高效运行的动力,是检验运行结果的直接标准,是新一轮信息循环的起动器。共同利益必须建立在长远利益的基础上,它不是狭义的物质利益。这种利益必须明确在事前,体现在事中,落实在事后,建立在公开透明、合理合法的基础上。

2.2.3和谐关系体

“人”是感情动物,和谐关系是生产力,和谐关系是财富,和谐关系体是信息生态循环圈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形物质的灵魂,建立和谐关系体符合“以人为本”的现实要求。和谐关系体贵在和谐,和谐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特别是信息人一定要尊重用户,真正做到“用户至上”,把用户视为我们的衣食父母。和谐关系体建立在诚实守信、交流沟通的基础上,要讲究职业道德,不断改进工作态度及工作方法。

3信息生态循环圈的建设

信息工作重建设、轻利用,重数量、轻质量,重单干、轻合作的现象明显存在;信息孤岛、信息老化(如网站信息资源建设滞后、信息更新慢等)、信息不对称、信息非结构化、信息非个性化等现象大量存在。这些工作中的不良倾向和信息滞留、不循环状态充分说明了加强信息生态循环圈的建设必要性和紧迫性。

3.1进一步更新观念

3.1.1树立对立相容的观念

过去,自然及人文进化强调“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的思想。但是,追溯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信息生态循环似乎并不遵循“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的法则,反而更符合相互依存的对立相容的规律。不少表面对立的事物在一定的环境范围内和谐相容,统一共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当今世界,信息消费市场也不是早期人们所想象的那种你死我活的争斗场,而是由各种相互联系的共生要素组合在一起的生态系统。各个信息人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运用不同工具和载体,针对不同对象和资源,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以争取更快的发展。

3.1.2树立平衡互动的观念

分析信息生态循环圈的共生性,倾向于人与自然为一体的“一元论”思想,相信“人天双赢”的可行性,主张信息人与信息环境各要素、信息人与信息人、信息人内部的和谐协调。这意味着“生活在一个社会的部分意义就在于个人、群体和大型组织为了达到个人和集体目标,必须依赖其他的人、群体或系统控制的资源,反之亦然”。

因此,信息人要生存和发展,不但要依赖自身内部平衡互动联系,而且还要依赖于与外部环境诸多要素流动的良性循环,只有保持其内部以及内部与外部之间稳定而有规则的流动与循环,才能维持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否则信息人就会失衡、退化,甚至瓦解。

3.1.3树立共生共进的观念

信息生态循环圈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它和其他系统之间、和经济社会大环境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共生共进关系。事实上,一切物体包括各种生态系统都置身于一个环境之中,同时也是这个环境的构成部分,环境为生态系统的构成提供素材,环境是生态系统展现的背景,生态系统依存于这个环境,同时也意味着生态系统局限于这个环境。同样的道理,信息人也只是信息生态环境即信息生态循环圈中的一个点、一种构成要素,如果忽略万物之间的联系,忽略与信息环境、特别是与信息用户的共生性,信息人将不能生存。

3.2抓好四个关键环节

3.2.1关注用户、以人为本是构建信息生态循环圈的前提

即遵循以用户的需要、用户的利益、用户的作用以及用户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强调在服务过程中实现信息用户、信息内容、信息人三者的交融,信息生态理念(即共利、共享、共生)在这一信息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3.2.2促进信息的有效利用是构建信息生态循环圈的关键

没有信息利用就谈不上信息循环,最大限度地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是构建信息生态循环圈的关键环节。

信息力=(信息+信息基础设施+组织人员+…)×利用

3.2.3信息人对信息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构建信息生态循环圈的核心

信息人只是整个信息生态循环圈中的要素之一,必须遵循“适者生存”法则,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环境,及时进行自我调适,加快信息内容的新陈代谢。通过加强与信息环境的信息交换与反馈,巩固与信息环境的“共生”关系,从而促进形成与信息环境之间的封闭的、循环不断的共生链。

3.2.4现代信息技术是构建信息生态循环圈的保障

网络正在加速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延伸,正在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生产生活方式。相应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必然成为提供优质信息服务的必要条件,同样也是信息人构建与信息用户之间通畅的信息生态循环圈的重要保障。

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点篇6

生物中考必背知识点有哪些?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家学到了哪里?在中考生物复习阶段,一定要把知识点总结成系统的知识框架,这样才能考出更好的成绩!共同阅读生物中考必背知识点,请您阅读!

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考点一: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

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科学探究的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最基本的方法是观察法

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五、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对照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影响该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地球上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还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生物必须适应周围的环境,否则将不能生存下去;生物的生存也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又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①生物适应环境例: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②生物影响环境例:大树底下好乘凉。

③环境影响生物例:大雁南飞。

6、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

7、生态系统的组成:

8、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9、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越强,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10、物质(循环)和能量(单向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能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越多;食物链越短,营养损失越少。

11.食物链书写规则:①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

②箭头从被吃者指向吃者;③结束时必须是该食物链中没有其它能吃该生物的为止④食物链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一般式:生产者植食性动物小型肉食型动物大型肉食型动物

1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最稳定的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5、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考点二:阐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一、显微镜的常识:

①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即当物像不居中时候,应该同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②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③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二、显微镜的使用:

①取镜和安放:左托右握,试验台偏左离边缘7cm处。

②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③观察: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到看清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

④整理:擦拭干净后(镜头要用擦镜纸),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两旁,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植物细胞:净—滴(清水)—撕—展—盖—染(稀碘液)—吸

动物细胞:净—滴(0.9%生理盐水)—漱—刮—涂—盖—染(稀碘液)—吸

2、生理盐水:防止口腔上皮细胞吸水变形甚至胀破。

3、稀碘液:便于寻找和观察细胞,可使细胞结构(尤其是细胞核)看得更清楚。

4、气泡:中间白亮四周黑的圆形或者椭圆形结构。

5、盖盖玻片的方法: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考点三: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重要考点)

1、植物细胞结构名称及功能:

①细胞壁:支持、保护。②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③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④细胞核:遗传信息库。

⑤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⑥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场所。

⑦液泡:内有细胞液,溶解有多种物质,如花青素、酸甜苦辣、甜味物、营养物质。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注意是否是绿色部分,如洋葱内表皮细胞就没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

4.看一个细胞是动物还是植物细胞主要看是否有细胞壁。

炒红苋菜流出红色汁液,是因为高温破坏了细胞膜,汁液来自液泡。

5、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①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绿色细胞部分特有的能量转换器。

②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动植物共有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考点四: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主要功能。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

Dna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③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Dna个具有特定

遗传信息的片断就是基因。

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⑤、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⑥、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⑦遗传物质从微观到宏观: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

考点五: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使数量增多)和细胞的生长(使体积增大)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生长、分裂、分化的结果。

2、细胞的分裂过程:

①染色体数目加倍(最主要、最重要、最明显的变化)——保证了新细胞和原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保证了遗传信息的稳定

②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③细胞质分成两份;

④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计划由于九年级生物是小科目,按学校课表安排每周只有1课时授课时间,因此从第一学期即开始进入总复习阶段,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生物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高校培养人才,特拟定以下复习备考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课标》《大纲》为指导,以《中考说明》和《中考指南》为依据,结合中考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实情,以及我校学生基础差、间隔时间长的现状,制定以侧重基础,提升能力,针对考点,突出实效的复习策略。努力让每个学生考出较为理想的成绩,整体提高我校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素质。

二、奋斗目标: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力争使我校生物整体教学成绩名列全市前8名,九年级现在校人数102人,合格率达85%(85人),优秀率达35%(36人),高分率30%(30人),满分率5%(6人)。

三、复习安排:

总复习共分为三个阶段:系统复习、专题复习和模拟复习。

第一阶段:系统复习。时间是从开学初到4月底。这期间主要以《中考指南》为载体,针对学生对已学的生物基础知识,因时间久而遗忘的共性特点,本着“依纲靠本”和“温故而知新”的原则,全面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弄清各单元的考点,初步对各单元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小结,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识记,理解,应用。复习目的:结合教材,全面复习,夯实基础。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时间是从4月底到5月底。这期间主要以《中考说明》为依据,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针对重点和难点,分模块进行专题性的复习,让学生对所复习的知识理清各部分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网络和体系。所有内容共分为10个专题:1、生物与环境;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3、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4、生物圈中的人;5、动物的运动和行为;6、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7、生物的多样性;8、生物技术;9、健康的生活;10、生物科学探究。

第三阶段:模拟复习。时间是从5月底到中考实战前。针对两次大考所反馈的情况,备考会中相关的信息,以及各县市交流的适应性考题,开展以考(模拟中考)、评(评讲练习)、补(查漏补缺)为主要方式的复习。同时对学生渗透仔细审题、规范答题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考心理素质,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突出复习的实效性。

四、复习措施:

1、夯实基础是关键。

历年中考题目千变万化,但做题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和基础识却是相对不变的,而且中考试题中大多数题目还是比较简单的基础题,难度高的很少。所以,扎实雄厚的基础是中考取胜的必备条件之一,我们在复习中,一定要重视基础,不能好高骛远。

2、巧用方法是手段。

随着中考的临近,学生的复习任务愈加繁多、心理压力更大,不注重复习方法和技巧的话,可能会事倍功半,豪无收效。生物学科,不可能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只有设法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浓缩、快节奏的复习课堂,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具体而言:(1)识记时不死记硬背,机械重复,让记忆方法多样化(对比法、联想法、调动多种感官参与等)。(2)结合学生实际,精选习题,精讲精练,讲,就讲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练,就练中考的常见题型。还要加大变式训练的力度,注重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3)增强复习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认真研究分析历年中考的命题方向,关注中考的动态和趋向,针对中考的热点、重点和难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复习,减少复习的盲目性,避免走弯路。

3、加强备考技巧和心理训练。

比如:做题时先易后难,仔细审题、不写错别字,注意书写速度等。还要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心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复习,以自身最佳的状态迎接中考实战。

学霸分享的生物学习方法课前预习

预习是在老师讲课前,先浏览一遍讲课内容,在浏览时,应用笔将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划出来,将自己看不懂的内容标出来,将浏览后产生的问题记下来,有能力、有条件的还可以自己做出预习笔记。

通过这样的预习,为下一步听讲奠定基础,使自己的听讲更加有的放矢,听讲时就可以对自己已经弄懂的或重点知识重新加深印象,并比较一下老师的理解与自己的理解有什么差距,如果自己理解得不深,则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

对于自己预习时还不懂的问题,则是听讲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当堂弄清楚。对于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如果老师讲到了,则要听懂,如果老师没有讲到,一定要向老师问清楚。预习也为将来的自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仔细听讲

很多优秀学生的经验都说明了一个共同点,即学生的主要功夫应下在课堂上。我们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解决一种矛盾,即已知与未知的矛盾,通过学习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然后又有新的未知的出现,我们再来完成这个转化过程。而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是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此应该是很顺利的。

有很多学生就是课上认真听讲,在45分钟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但是,总有些人,课堂上不认真完成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白白浪费掉45分钟,反而在课下再花时间去完成转化,此时已没有老师的`指导,只有课本上的内容,显然是不会有好效果的。

课后复习

每天的复习一定要避免机械的重复,而应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知识的联系和老师讲课的思路,将老师讲课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述一番。

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点篇7

关键词:生物教学渗透环保教育环保意识

环境污染作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已经困扰了人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随着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人类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环境破坏的现状,主动关心环境保护方面的大事,使学生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的环保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突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了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可以看到,实验教材中各单元的内容处处突出了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尤其注意突出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对生物圈的影响,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拓展思维的同时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形成关爱环境的态度,在重大环境问题上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够对一些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真正使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作出贡献,是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

在世界各国倡导“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今天,仍然有许多人认为“人类是地球的主宰”。认为人类可以肆意从环境中索取一切需要的物质,正是由于这种错误思想的存在,使人类在历史上出现了数不胜数的破坏环境的行为,“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点之一,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具备这种基本观点是具体开展环保活动的重要前提。

在初一学生入学之初.我就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观点。在学习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以下简称新课标教材)最后一个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对生物圈的整体认识。在整章学习之前,我是这样设计新课导入的:首先,我先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地球的太空照片,给他们一种直观的感性认识.然后问学生:“地球上不同颜色的色块分别由什么构成?”待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完后,我说道:“正如大家所说,在太空中我们看到的地球是一颗表面有许多种颜色的美丽星球:如果我们能够到太阳系以外看我们的地球.它只不过是一颗极不起眼的小行星,但我们这颗星球却有着与众不同之处,哪位同学知道是什么使我们的地球变得与众不同?”反应快的学生脱口而出:“地球上有生物。”我随即引入正题,“正是如此,在地球上有着数以万计的生物,正是这些生物使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在这里生息繁衍,地球表层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的这个家园。”如此导入第一单元自然顺畅,而且让学生有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意识。在结束这个单元的学习时我又结合教材出现的关于DDt对环境的污染的例子和生物圈Ⅱ号的资料告诉学生:“我们的生物圈是不能替代的,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作为生活在生物圈中最高等的生物更应该珍惜我们的生存空间,更应该有意识地保护我们的生物圈。”这样既能够使学生形成对“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认识,又能够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认识到生物圈的不可替代性。

2让学生了解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情况和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因为对自然界认识不足,过度放牧,过度砍伐森林,掠夺性开采自然资源,随意捕杀野生动物,不适当引人物种以及大量排放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使生态环境或生物圈遭到破坏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俣病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我国科尔沁草原因为过度开荒变成沙漠,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因为乱砍滥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许多野生动物因为人类的捕杀而灭绝,我国引入的水葫芦造成过量生长,太空中垃圾数量不断增多以及噪声、光污染,等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这些人类自己做的傻事、酿造的苦果甚至是自己一手制造的悲剧告诉学生,可以让他们深切体会到自然界中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让他们认识到人类如果过分注重自身利益,不加节制地从自然界中索取各种资源必将破坏生态平衡,人类也最终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

近年来我国环保方面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在环保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我国生态环境的局部改善,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总体恶化的趋势。国民经济仍处于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阶段,资源浪费惊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森林面积大量减少,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水体污染使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大气污染、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各种污染造成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把这些问题结合课堂内容告诉学生,可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存在于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他们真正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3让学生具备关心环境动态的意识

当今社会各种媒体非常先进,差不多每天都会有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报道,如世界各国保护环境的新举措、当今社会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等方面的消息。应该提醒学生主动通过报刊或网络关注环保动态,定期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这对于学生来讲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使他们了解发生在身边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大事。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对某些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这都有利于环保意识的形成。

4让学生具备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仅具备环保意识还是不够的。“保护环境”并不是一句空话,也并不只是少数科学家或科研机构的专门工作,而是所有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念和意识,并且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我们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上,还要通过教育让学生能够真正视环境保护为己任,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能够自觉自愿地留意身边的小事,留意自己的言行,尽量减少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行为,并且能够向身边的亲友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像节约用水、不乱扔废旧电池、垃圾分类放置等这些行为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稍加注意,就是在进行保护环境的工作。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能够自觉地在行动上得以体现。只有这样,我们的环保教育才是卓有成效的,才真正落到了实处,对于学生个人将来一生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于保护我们唯一的生存空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环境与我们每一个地球公民的切身利益相关。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个行为出发,真正保护生物圈,保护我们所生活的环境。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教育环节,采用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4.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4.1.1利用教材已有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教材中有不少环境污染的例子,如新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中废旧电池、废纸、废玻璃对环境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圈,是关系到每个公民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长远发展的伟大事业,每个公民应该从身边的事做起,从自身做起。

4.1.2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拓展。

在教材中有些内容与环保有关,但并没有具体的例子,而且篇幅也不够大,我们可以做适当的拓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中广水域环境的保护”的内容。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我除了讲清楚水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之外,还列举了现在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2292m3,而我国青岛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给学生以直观印象,同时告诉学生如何节约用水,如洗澡时尽量洗淋浴,洗手时在打肥皂时应该将水龙头关掉,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过衣服的水冲厕所,等等。这样既使学生了解了目前我国和我市水资源缺乏的现状,又使学生知道了应该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水资源。

4.2通过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点篇8

关键词:新教材注重兴趣科学方法探究性学习

在知识经济初现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科学技术化和科学技术社会化的今天,社会需要大批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生物学实验教材诞生了,生物学实验教材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它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等方面符合学生发展需要。

一、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1.注重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能吸引学生兴趣的,既不是他们完全不了解的,也不是他们完全熟知的,而是与他们过去的知识有联系的新的内容。因此,有效的教学应形成一种似懂非懂、一知半解的问题情境。新教材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藻类植物,教材并非先讲什么是藻类植物,而是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说起,设制问题情境。“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来了,湖水、江水都泛起绿色。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思考,试着回答这个问题,自然引出藻类植物这一主题。

2.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课程构建了新的知识体系,突出了生物圈,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教材中具体内容也是都围绕生物圈、人与生物圈展开的。例如,有关光合作用的内容,教材不是单纯地介绍光合作用的概念、原理、过程、条件和意义,而是从绿色植物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的角度出发,分成“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两章讲述。

这样的体系,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事物间的复杂联系,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人与生物之间、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二、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倡导探究性学习

1.注重科学方法教育

科学的方法能够使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教材结合相关活动介绍了观察、实验、调查和资料分析等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明确写出了这些方法的内容,意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注意领悟、总结和应用,而不是让学生当教条来记忆。例如,在“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的探究活动中介绍了调查法。

2.倡导探究性学习

课程标准中把科学探究列为内容标准的十大主题的第一主题,就是要求在整个教学中予以贯彻,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教材中安排的科学探究活动包括观察与思考、实验、调查、探究、资料分析、模拟制作、进一步探究、演示实验、设计、技能训练和课外活动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例如,“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组完成。这有利于学生动手、动脑独立完成活动,转变学习方式和小组内团结合作。其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组间讨论和交流。这就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交流及表达能力,特别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其亲身体验,丰富了情感,培养了正确的价值观。

三、注重生物科学的新进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1.注重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随着生物科学的迅猛发展,生物科学与我们每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高新技术,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工程技术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如抗虫棉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成的转基因植物。教材在这方面的内容有所增加,例如,“小羊多莉的身世”用图片直观的手段,呈现了克隆技术。

2.体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首先,教材功能具有开放性。教材不仅具有释疑解惑的功能,而且具有起疑生惑的功能。教材中有不少内容并没有给出结论,让学生自己寻找正确的答案。例如,观察兔和猫的双眼在头部的位置,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吗?提出你所发现的问题,与同学交流,讨论谁提出的问题更有探究的价值。这样,只提出了问题,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解答提出的问题,起到生疑的作用。

其次,教材内容跨学科,多学科渗透。例如,陶铸的《松树的风格》,介绍了文学创作与生物学的关系。学习生物学有助于学习其他学科。

第三,随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技术化,教材中突出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过去的生物学教材由于偏向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内容体现不够。新教材不仅在体系上、内容的选择编排上十分注意这个问题,还渗透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例如,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基因档案,会不会对人产生不好的影响呢?

总之,新教材是面对时代的要求和挑战,依据新的课程标准而编写的,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具有很多的特点。实践出真知,只要我们去实践,创造性地利用好教材,并加强交流,新的课程改革就能成功,素质教育就能全面推进。

参考文献:

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点篇9

1高中物理教学情境的原则

1.1目标性原则

每节课教学都有一定的目标,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亦是归宿,对于高中物理教学亦不能外,为此,我们的情境创设必须具有目标性,情境应指向于三维教学目标.通过情境的创设来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的物理知识、科学素养和身心和谐地发展.

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做到心中有学生,从学生的最近发展水平出发,关注学生的活动与发展需求,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美与智慧,继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强烈的学习动机,同时目标性还表现在情境要能够给学生传递信息,即我将学习得重点知识是什么?如何去学习?等等,保证学生在情境的指引下学习有的放矢.

1.2真实性原则

我们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设的情境必须是真实的,可以是源自于生活的真实物理现象,亦可以是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探究的真实实验,或是前人真实的探究过程和史实.

实践证明,当我们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时,学生会感觉到物理学习的价值性和效能感,尤其习题教学中我们给学生创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生活即教育,我们的教学切忌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无法构成有意义的学习.

1.3激励性原则

学习动机是驱动学生学好物理的内在动力,学习动机如何激发?有趣的且具有激励性的情境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热情,深化问题研究,我们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要从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出发,多层次激励学生的思维.尤其应重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从高中物理知识内容来看,难而且抽象,高中生学习起来可以说是困难重重.激励性的情境如同在学生学习和思维发展的道路上设置了一个个加油站,提出任务和问题,又引导学生反思和回顾前面的学习过程,学习呈现出主动性,能力和思维螺旋式发展,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被动化为主动.

1.4循序渐进性原则

物理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从高中物理的知识内容来看,前后知识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此我们的情境创设应注重从基础的开始逐渐深化,同时有些知识在多个章节中会用到,我们要控制好各阶段问题设置的难度,同时不同的学生还存在个体学习差异,因此,同一个知识点的问题设置应该注意分层,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沿着情境进行深入地、由简到繁地思考.

1.5多样性原则

单调的情境容易使人学习疲劳,丰富的、多元化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刺激学生的学习神经,长时间地维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教学实践表明,多样化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对每一节物理课都充满着期待,物理学习处于亢奋状态.

2高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2.1以“物”创设情境

“物”指的是学生能够感知到的具体的现象,其源头可以是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也可以是直接源于物理实验,从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出发进行物理研究符合物理学科特点,首先物理知识源于生活,是出于对生活现象的解释而进行的科学探究和规律总结;其次实验是去除了次要矛盾的抽象化规律探究,是生活现象的简单化、模型化,通过实验得到规律最终推广到一般实现对生活的解释.

案例1“圆周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情境创设

笔者为了让学生感知竖直平面圆周运动的小球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加速度方向,笔者用双硬钢丝弯折了圆形轨道(凹形桥和凸形桥)如图1、2所示,同时图1装置的右口与图2装置的左口正好相切,将两个桥模型分别放置于两个如图3所示的台秤上,并让两个接口相切,并分别记录下此时两个台秤的示数,然后用一钢球从图1左侧某一高度释放,要求学生观察台秤示数的变化,然后让学生上来改变钢球释放的高度进行自主尝试,引导学生联系到超重、失重现象,从牛顿第二定律出发进行理论分析,实现规律的自我发现.

2.2以“史”创设情境

我们高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知识都是间接经验,都是前人早就研究并经得起实践验证的规律.从物理规律的表达来看,无论是文字表征还是符号表征都很“简单”,而实际的探究过程却“曲折复杂”,富含科学素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物理学史的挖掘,提升学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创新意识,深化学习意志力.

案例2“库仑定律”教学情境创设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投影了库仑扭秤装置,从图形出发,用语言将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运用自制器材库仑扭秤进行库仑定律实验探究的物理学史给学生呈现出来,研究而发明的实验.

2.3以“异”创设情境

源于学生间的差异性问题解答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以此为素材组织教学,引导学生重新反思和对比解题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物理思维.

案例3笔者在和高三一轮复习完交流电的有效值时,学生在如下题目时出现了相异的解答:

题目如图4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22∶5,原线圈接u1=2202sin100πt(V)的交流电,电阻R1=R2=25Ω,D为理想二极管,请画出电阻R2上的电压和副线圈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再求出通过副线圈的电流.

解法一由题意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50V.则电阻R1上消耗的电功率p1=U2R1=100w,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4乙所示,设其电压的有效值为U20,则U20=252V,于是电阻R2上消耗的电功率p2=U220R2=50w,则副线圈两端的输入电流为i2=p1+p2U=3a.

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点篇10

关键词:电工教学;抽象概念;理解记忆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7-4197-02

onHowtoteachtheConceptsinelectricalengineering

FenGHong-mei

(technicalSecondarySchool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Hefei230031,China)

abstract:theintroductionofabstractphysicalconceptsisaseriousproblemintheelectricalengineeringtheorycourses.Basedontheteachingformanyyears,anewteachingmethodwassummedup:theobscurescientificlawswerederivedfromobservationoftheexperimentalphenomena.Comparedwiththetraditionalteachingmethodsinactualteaching,thewayofteachingcanachieveamultipliereffectinthecourses.

Keywords:electricalengineeringcourse;abstractconcept;understandingmemory

技工学校的专业理论课程,如电工教学,对于技校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理论化,抽象化的课程,经常会遇到一些物理概念,如磁感应强度,自感系数等,看不见、摸不着。可能是为了强调其重要性,课本上这些概念的引入很突然,开门见山就是概念定义公式,例如磁感应强度B=F/iL,自感系数L=nΦ/i,电容C=Q/U,然后再讲与该物理量有关的知识。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导致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即使短时间死记硬背下来,也很快又忘掉了。老师讲解起来感觉很累,而且出力不讨好。因此,学生们普遍感觉这门课程枯燥抽象难懂,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导致教学质量很难得以提高。

1引入式教学法

1.1引入式教学法简介

电工教学中的每一个物理概念,都是大量实验结果的高度概括性总结,它并不是凭空发现的。而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可能是由于教学时间限制,把这个符合认知习惯的过程颠倒过来了,搞得这些概念很神秘抽象,导致学生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无法理解其物理内涵。因此,每一个概念的引出,首先要从一些简单的实验现象出发,让学生对抽象的物理概念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实验现象,进一步总结并阐述其物理意义。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了一些其它的方法。如先通过相关前期简单知识的讲解或实验,首先让学生接触这个物理概念,并对其有一些简单的感性认识,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实验现象观察,提问启发引导,利用学生已知的概念引出新物理量,并逐渐理解这个物理量,然后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引入这个概念。实践发现,如果退一步,将是海阔天空。下面试举例说明。

1.2实际教学举例

磁感应强度,这个概念是为了定量地描述磁场中各点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引入的物理量。如果开门见山引入这个物理量,学生很不容易接受。可以通过下面的小实验演示,把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作比较;1)地球表面的磁场(地磁场)很弱,只有当把菱形小磁铁放在针尖上时才能缓慢摆动指向南北方向,这就是指南针的原理;2)条形磁铁的磁极附近的磁场较强,能够引起菱形小磁铁剧烈摆动,近处的铁钉也能够紧紧吸牢,提起也不会掉下了。

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可以直观地总结:该点的磁场越强,磁感应强度的值越大;该点的磁场越弱磁感应强度的值越小。而且磁感应强度是有方向的。此时,学生已经对磁感应强度有了感性的了解。再引入概念,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在讲解自感系数(电感)时,若按照课本上的顺序,先引入L=nΦ/i,再讲解,最后讲解L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概念引入比较突然,学生很难理解。也可以运用上述类似的方法。

以线圈的自感实验引入后,老师设问:若用一个电阻值与线圈L相同的导体,绕两圈来代替线圈L。实验现象如何?(学生都会大声回答:没自感现象。)实验现象为:当开关Sa打开时,灯泡立即熄灭,此时没有自感电动势。老师总结:当通过线圈的电流变化的相同时,不同的线圈产生的自感电感势的本领是不同的。为了衡量不同线圈产生自感电动势的能力,引入了自感系数(电感)L。线圈的电感,是由线圈本身的特性决定的。(此时可以拿出几个不同的线圈给学生看)。线圈越长,单位长度上的匝数越多,截面积越大,电感就越大。产生的电感电动势的本领就越大。有铁芯的线圈,其电感比空线圈的大的多。当学生对这个物理量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再引入概念,L=nΦ/i,从而可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于电容C的引入。在讲电容器时,可以把电容器与水容器(水桶)、气体容器(煤气罐)相类比,电容器是装电的。把大水桶与小水桶比较、大的煤气罐与小的煤气罐比较,引导学生思考,容器有容积的不同。引向电容器也有容积的不同:电容,反映电容器存储电荷能力的大小。之后引入:对于某一个电容器而言,电荷量Q与电压U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定义为电容C。在电容的概念讲解时可以利用ppt,展示出不同大小容器的图片,方便学生感性认识。还可以把电容器的电压与水杯内水的高度类比,电容器的电容与水杯的粗细类比更利于学生理解。

这种教学方法也可以用到加速度,磁通的变化率等概念的引入上。从实验现象分析问题,总结归纳出抽象物理概念,引导学生真正的理解物理概念的含义,从而能够灵活运用概念和公式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对概念、公式的死记硬背,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都能得到较大的提升。

2结束语

学生对新概念都有一个接受过程,尤其是抽象的物理概念。如何在课堂上短短的几十分钟内让学生理解掌握,是授课过程中的难点。这种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通过具体案例引入抽象概念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的基础上记忆,并在灵活运用过程中加深理解,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不同班级的教学效果比较,发现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都能得到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绍敏.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田兆清.浅谈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概念和定律[J].广西教育,2009(12).

[3]胡静娟.谈谈《电工基础》绪论课的教学[J].文教资料,2005(2).

[4]刘志刚,关于电工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2011(3).

[5]蔡兆禄,曾超.电工基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2009.

[6]程杰.《电工电子学》实验教学改革之我见[J].鄂州大学学报,2005(6).

[7]张英彦.教育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8]颜莉.胡峰浅谈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