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十篇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十篇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5:25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篇1

关键词:课程改革新趋势客观表现

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主要由两部分内容构成,即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和教育学课程。因此,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既事关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又涉及到先进教育理念的普及。所以,探讨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及其相关问题,更具实践意义。然而,由于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已进行了多年,为了使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紧跟教学改革的发展步伐,在此有必要对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问题进行一个详细地说明。因为,对这个问题的了解,既是本专业学生明确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现状的基础,又是学生端正教育教学观念的关键。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地院校的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也处于不同的发展状态之中。所以,这里所谓“新趋势”之“新”是一个从时间层面上对其与传统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进行对比分析的结果。但是,读者一定要注意一个这样的问题:即,所谓的“新”与“旧”的区别,只是一种从时间层面上的区分,而不是以地域标准对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一种详细分析。

1、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之一:专业化与综合化

作为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之一的“专业与综合”可以从下面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专业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专业化的客观表现。众所周知,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主要由汉语言专业的课程和教育专业的课程构成。在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中,它会涉及到以上两方面的内容,既有汉语言专业课程的改革,也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甚至是两者在课程体系中构成的比率。例如,在某些院校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了“二主八辅”的改革模式。所谓的“二主”是指:二门主干必修课程“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原理与方法”、“语文课堂教学技能”[1]。所谓的“八辅”是指:八门语文教育专业方向限选课程“语文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基础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撰写”、“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中小学语文学法指导”、“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例示范及教学训练”、“初中语文教例示范及教学训练”、“高中语文教例示范及教学训练”。[2]在这一段的引述之中,读者可以发现一个这样的事实:语文教育专业具有综合性的性质,从课程构成的层面上分析,它是汉语言文学和教育学专业的有机组合;从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层面分析,语文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又是非常专业性的课程改革,它既涉及到教育教学所需要的理论内容,又涉及到专业学生的执教能力培养。而无论是教育理论也好,教育能力也罢,它们又有机地融合于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中和教育学课程的内容里。因此说,语文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具有专业与综合的特点。其次,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专业与综合”特点的第二重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作为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而言,它必须与其专业的培养目标保持一致。而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又体现出专业性的特点和综合性的特点。因为,对于正在学习这些课程的学生而言,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体现出专业性的特征。这一课程体系的构成,既有不同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又有不同于教育专业的课程,所以说其课程的改革体现着专业性的特点。因为,这一课程体系的构成只适合于这一专业的学生。从另一个层面分析,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既要培养在校生的理论素质,又要培养在校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它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特别是后者,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从事教学工作的前提与基础。

2、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之二:更新与重构

在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之中,课程改革的新趋势还表现为“更新与重构”。众所周知,各院校语文教育专业的设置已出现了好多年,在多年的实践中,各院校的课程早已自成体系。然而,随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的发展,各种新的教育理论参与教学改革实践的发生,各院校必须对这早已成型的课程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因此,面对传统的课程体系,就需要管理者采取更新与重构的策略进行相关的改革。所谓的更新是指根据教学的需要,在原有课程体系中增加新的课程;所谓的“重构”是指根据教学改革的发展,在更新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重构课程体系。但是,读者也一定要注意一个这样的问题,即,这里所谓的“更新”也好,“重构”也罢,并不是抛弃语文教育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而是结合新的教育发展需求,结合学生的就业需要,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局部适应性的调整。例如,在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构成中,某院校的传统《教育学》课程只有《教育学》这样的基本教育课程。后来随着语文教育研究的深入,又增设了《教育与语文教学发展》,再后来又增设了上边提到的,对语文教学更加实用的课程,如《语文教育学》、《语文教学案例解读》等众多的专业性课程。甚至在某些院校还增设了选修课《语文教学改革研究》等。但是,对于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这种重构,并未使其完全抛弃传统的课程构成。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专业的课程并未退出当代语文教育课程体系。所以说,对于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趋势中的“更新”与“重构”特点不能进行绝对化地理解。它只是一个对传统课程体系的改革过程,正如哲学上“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原理一样。

3、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之三:模式化与去模式化

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之三可以概括为“模式化与去模式化”。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课堂教学的改革一样,都出现了模式化与去模式的特点。所谓的“模式化”是各地各院校的语文教育专业都设置了相同或相似的课程体系。所谓的“去模式化”是各地各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在其自身专业的发展过程中,它们各自的课程体系都出现了适应学生就业需求与教学改革发展需要的局部性的调整。就如上边提到的“二主八辅”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一样,它既是一个课程体系的模式化过程,又是一个去除模式化的过程。对于前者而言,之所以说其是对传统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过程中,完成了一种新课程体系的模式化。即以“二主八辅”特点的课程体系;对于后者而言,之所以说这种以“二主八辅”特点的课程体系是对传统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去模式化,那是因为在这一课程体系之中,它具有与传统课程体系完全不同的构成因素。而且,这种不同,既表现在课程内容的调整上,又表现在主课与辅课的关系上。特别是对于主、辅课的关系而言,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执教能力。总之,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是基于时间层面上对课程改革实践的一种理性总结。在时间的层面上,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实践中所谓的“新趋势”主要表现以下三个特点:即,专业化与综合化、更新与重构、模式化和去模式化。

参考文献:

[1][2]张芹.二主八辅: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方向课程群建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05)

[3]梁玉敏,周晓琳.高师中文专业课程结构改革与中学语文教育对接的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语文学科作为小学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小学的整个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语文学科的学习的好坏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鉴于此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更重要的理论以及现实意义。

1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已经持续多年,然而改革并没有带来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明显提升,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

1.1教学内容脱离生活。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一个最大不同就是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的教学应当紧密联系生活,通过消除生活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壁垒来提升教学效果。但是研究小学的语文课本内容就会发现,小学的语文教材内容生活气息并不浓厚,这种情况不仅造成了小学生对课文内容难以理解,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了其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关注与自身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尤其如此,脱离生活实际的教材内容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教材的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如果不一致的话,很容易造成小学生认知上的分裂,进而对其人格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1.2教学手段单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单向的、灌输式的教育手段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手段的单一导致教学效果的不尽如人意。小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都决定着语文教学应当多样化,忽视这种客观规律的教学手段不然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填鸭式的教育不仅仅难以实现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相反还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与此同时老师说教式的授课方式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具有不利影响,学生总是处于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其自身的想法往往会被淹没在老师传递的信息当中。

1.3教学评价僵化。以考试成绩这一指标来评价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是目前绝大多数小学校的做法,不可否认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考试成绩的重要性,这也是众多小学为自己教学评价所找的借口。但是应该看到,这种单一的评价指标并不能衡量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的高低,毕竟知识的掌握仅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内容之一,而非全部,语文教学的其他功能,例如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等,单一的以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做法,必然会导致教学目的的扭曲。

2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

鉴于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已是刻不容缓,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应把握以下几个趋势:

2.1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要想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做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做到理论教学与小学生的生活互为印证。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寻找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生活的契合点,来使教学内容与生活进行有效融合,这样可以大幅提升教学效果。

2.2语文教学手段多元化趋势。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也可以采用游戏、讲故事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文堂上充分、合理地运用各种图片,学生见其形,看其色,听其音,把语言和形象、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学生多种感官参加记忆,多种渠道输入信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和准确,语言技能更加熟练。

2.3语文教学评价模式动态化趋势。这种趋势是由于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所决定的,语文的学习终极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以及写作技能,而这两个指标,尤其是语言的运用是很难通过成绩评价来实现的,鉴于此应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来不断地调整语文教学评价模式,使之与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保持一致性。

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既需要理论上的突破,同时也需要实践层面的不断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应在把握语文教学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的教学现状灵活变通,毕竟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以及模式来借鉴,小学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在把握语文教学的三个趋势条件下进行适度创新,只有如此,才能大幅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文菊.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1(18)

2咸高军.中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管窥[J].小学时代,2010(3)

3孙丽卿.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新课程[J].教育学术,2011(3)

4顾焕钧.对语文教学改革趋势的探讨[J].科学大众,2011(4)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篇3

   【论文摘要】本文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为立足点和出发点,通过深入研究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趋势,以期为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做出有益探索。

   语文学科作为中小学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在中小学的整个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语文学科的学习的好坏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鉴于此研究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更重要的理论以及现实意义。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已经持续多年,然而改革并没有带来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明显提升,目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

   1.教学内容脱离生活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一个最大不同就是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的教学应当紧密联系生活,通过消除生活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壁垒来提升教学效果。但是研究中小学的语文课本内容就会发现,中小学的语文教材内容生活气息并不浓厚,这种情况不仅造成了中小学生对课文内容难以理解,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了其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关注与自身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尤其如此,脱离生活实际的教材内容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例如小学课文中有陶罐与铁罐这节课,铁罐认为自己坚硬因此看不起陶罐,但是当二者被埋入泥土多年以后,铁罐化作了泥土,而陶罐却毫发无损并成了文物。这节课的本意是告诉小学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但是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该道理的认识并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原因就在于现在的中小学生的生活中根本没有铁罐与陶罐这两种事物。与此同时教材的内容与中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如果不一致的话,很容易造成中小学生认知上的分裂,进而对其人格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2.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单向的、灌输式的教育手段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手段的单一导致教学效果的不尽如人意。中小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都决定着语文教学应当多样化,忽视这种客观规律的教学手段不然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填鸭式的教育不仅仅难以实现中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相反还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与此同时老师说教式的授课方式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具有不利影响,学生总是处于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其自身的想法往往会被淹没在老师传递的信息当中。

   3.教学评价僵化

   以考试成绩这一指标来评价中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是目前绝大多数中小学校的做法,不可否认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考试成绩的重要性,这也是众多中小学为自己教学评价所找的借口。但是应该看到,这种单一的评价指标并不能衡量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的高低,毕竟知识的掌握仅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内容之一,而非全部,语文教学的其他功能,例如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等,单一的以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做法,必然会导致教学目的的扭曲。

   二、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

   鉴于中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已是刻不容缓,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应把握以下几个趋势:

   1.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

   要想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做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做到理论教学与中小学生的生活互为印证。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寻找教学内容与中小学生生活的契合点,来使教学内容与生活进行有效融合,这样可以大幅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小学语文课有这样一个课文小马过河,讲述的是一匹小马要渡过一条小河,但是却不知道河水的深浅,于是就问松鼠和老牛河水有多深,结果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使得小马陷入了两难的选择之中,没办法就去问自己的母亲,母亲告诉它要想知道河水的深浅,必须自己去尝试。语文教师在讲授这一节课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生活化的任务,来学生去自己去探索,亲身体会小马所悟出的道理,从而使得语文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2.语文教学手段多元化趋势

   中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可以结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也可以采用游戏、讲故事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文堂上充分、合理地运用各种图片,学生见其形,看其色,听其音,把语言和形象、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学生多种感官参加记忆,多种渠道输入信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和准确,语言技能更加熟练。

   3.语文教学评价模式动态化趋势

   这种趋势是由于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所决定的,语文的学习终极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以及写作技能,而这两个指标,尤其是语言的运用是很难通过成绩评价来实现的,鉴于此应根据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来不断地调整语文教学评价模式,使之与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保持一致性。

   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既需要理论上的突破,同时也需要实践层面的不断创新,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应在把握语文教学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的教学现状灵活变通,毕竟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以及模式来借鉴,中小学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在把握语文教学的三个趋势条件下进行适度创新,只有如此,才能大幅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文菊.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1(18).

   [2]咸高军.中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管窥[J].小学时代,2010(3).

   [3]孙丽卿.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新课程[J].教育学术,2011(3).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篇4

关键词中国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向

中图分类号:G629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6.10.004

abstractasatypicalrepresentativeofthetwodifferenttypesofcountries,ChinaandBritainarethetypicalrepresentativesofthetwocountries.theyhavedifferentwaystoreformthecurriculumreform,buttheyreflectthecommontrendoftheworldcurriculumreform.throughthecomparisonandanalysisofthebackground,theidea,thestrategyandthereformwayofthetwo,thispapertriestodrawthecommontrendoftheworldcurriculumreform.

KeywordsChina;Britain;basiceducation;coursereform;trend

本文拟从中、英这两个典型代表国家在20世纪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出发,通过对它们各自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策略以及改革途径的比较、分析研究,希图从中得到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向。

1中英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分析

1.1国际背景

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演变成为变革人类社会的最强有力的因素。而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呈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国均意识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唯一法宝,于是纷纷开始进行教育改革。新时代以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掀起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运动。中英两国也融入了这场世界性的课程改革浪潮中,进行着种种适合于本国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改革。

1.2国内背景

中国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这种统一的培养人才的体制使得其基础教育质量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在中小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上,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然而,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而中国在这种培养人才的统一模式下设置的课程,恰恰妨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致使学生无法适应现代社会迅速的发展与变革。因此,中国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教育改革,提出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全面推进以创新精神为导向,以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改革。

英国历来具有地方分权化管理的传统,例如: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和灵活化,教师对课程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等等。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这种分散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再有利于高质量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础教育质量严重下滑。这种情况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注意,他们认为导致英国基础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是没有统一的课程,致使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为此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统一管理学校课程,设立全国性的课程标准,实行全国统一课程,提高学生的基础学力。政府也认为由于中央对课程的管理无决定权,影响了英国教育的发展。基于此,英国政府开始着手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重点在于通过立法实施全国统一课程。

2中英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分析

2.1改革的理念和策略

在国际课程改革的潮流中,中、英两国将目光不约而同地指向了新世纪,改革的总体目标都是为提高本国的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具有个性的高素质人才。但就各自提出的课程理念和策略而言,还是不同的。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教授、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础能力的培养。其教学模式是“教师中心”和“知识中心”,教学策略则提倡面对全体学生的直接教学。这种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系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学生学科课程、学业成绩的提高,但不利于对学生实际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中国政府将焦点集中于改革妨碍学生创造能力的课程设置,提出了以创新精神为导向,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的策略则强调中央下放权力,形成国家、地方、学校共同管理和开发课程的体制,教学模式转向以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教学策略则提倡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个别教学、小组教学以及主题单元活动。

英国基础教育课程历来受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影响,教学模式强调“儿童中心”和“活动中心”,注重儿童个性的发展。其主流的教学策略是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这种教学范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有利于儿童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但却不利于系统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学业成绩的提高,这导致了英国中小学生基础学力的下降和整体基础教育质量的下滑。为此,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提升学生的基础学力,强调课程的精神价值,着眼于为学生未来生存做准备。改革的策略则强调中央统一管理课程,开设国家课程,形成国家、地方、学校协同合作管理和开发课程的体制。教学模式转向以知识为中心,教学策略则提倡围绕共同课程目标的有效整体教学。

2.2改革的途径

在课程控制上,英国政府从强调校本课程转向推行国家课程,而中国政府则将强调国家课程的重心下移到倡导因地制宜、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英国政府课程改革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立法的形式推行了全新的国家统一课程,规定全国所有中小学必须开设两类课程,即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基础学力,提高基础教育的标准和质量。这一强势改革,打破了英国中小学长期以来校本课程占统治地位的学校课程格局,走向了“国家+地方+学校”共同管理、开发课程的融合趋势。中国政府则在强调国家课程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也倡导因地制宜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强调地方、学校、教师对课程管理与开发的主体性参与。这一举措使学生能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又能给予学生符合其个性的充分的活泼的发展。

在课程实施上,英国政府从倡导教师自治走向强调目标导向,中国政府则由强调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转向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英国政府在统一的国家课程未形成之前,各中小学课程之间有很大差异,不同学校的课程计划各不相同,教师们在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教学活动的安排有高度的自治权。这使得不同学校之间学生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难以测量学生的真实水平。国家课程的确立,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导向,这既确保了学生基础学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中国的教育传统提倡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忠实取向”,即衡量教师在教学中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志是教师是否忠实地实施了上级提供的课程,忠实程度越高,教师就越成功。而随着过于统一的教育体制不利于学生卓越成长这一问题的出现,中国政府开始提倡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即课程实施过程的本质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创生适合自己需求的课程过程,国家与地方政府提供的课程仅仅作为教师和学生选择性的课程资源。一方面,政府推行有力的国家课程目标以确保基础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采取各种手段促使学校积极参与课程管理与开发,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以确保学生个性的多样化的发展。

在课程教学模式上,英国政府从“儿童中心”转向“学科中心”,中国政府由“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以“儿童中心”为主流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功能受到了公众的质疑,英国政府也认为教学应朝向更具结构性、标准化和责任感的课堂方向发展。而国家统一课程的推行正是这一举措的具体体现,它强调“知识本位”,要求以分科为主体的课程设计,着眼于让学生有效掌握学科知识的体系、内容,不断提升学生的基础学力,在寻求回归反思传统教学的范式。以“知识本位”为主导的学科课程在中国的教学中历来占据主导地位,基于这种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多样化发展的未来世界对人才的需求,中国政府开始提倡“儿童中心”为主的整合课程和综合主题教学范式,目前正在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这一转变的集中表现。

在课程评价上,英国政府从重视形成性评价到强调终结性评价,中国政府由强调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形成性评价。英国政府看重学生平时的表现、学习与研究的报告以及非纸笔性评定,而评定的内容、方式也是由学校自定的。教师自编的测验、口头检查和每个学生所做的学习与进步的报告一直是学校评价系统的中心。这无法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国家统一课程标准推行后,政府为教师提供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教师不仅要按国家课程的目标去教学,学生也要参加统一的标准化考试。中国政府一直重视统一考试,强调国家统一测试的结果,教育制度中的“高考”就是强调终结性评价最好的证明。而随着围绕单纯强调统一考试、标准化测试出现的学科教学中的学生死记硬背、片面性发展的情况,这种评价制度开始受到公众的批评,政府也认为这种评价制度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政府开始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赋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自,增设教学的评价指标,使教学的评价体系呈弹性化发展的趋势。

3结论

(1)每一种课程模式在发挥自己长处的同时,都有一定的短处。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走向了一种“反思补缺”的阶段,力图融合各种课程模式的优点,以为本国课程改革服务。因而,世界课程改革的思潮不断更新发展,且更迭速度日益加快。

(2)在课程的控制上,世界各国开始打破“集权制”或“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力求将二者的优势整合,探索一种“均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确立“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之路,以发挥中央、地方和学校各自的优势。在课程实施上,各国大胆借鉴别国先进经验突破自己课程设置中的“”,提升课程改革的理念水平,使其价值取向逐步与国际接轨。在课程教学模式上,各国实现了“儿童中心”与“学科中心”的整合,促进了课程的现代化、科学化和综合化的发展。在课程评价上,各国力图实现课程评价制度的多样化发展,使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朝向融合化的方向发展。

(3)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过程既求同也求异,既注重吸取别国课程设置的先进经验,与国际接轨;又注重继承本国课程传统的优势,保持个性化的优良传统,使得现代课程不同理论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起来,特别是现代课程理论的两大极端,即:知识本位的学科中心课程和能力本位的人本中心课程走向了综合化的趋向。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篇5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展望

历经三十多年的基础教育改革,我国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奇迹和教育改革模式,极大的丰富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但是,在风起云涌的教育改革背后,也隐藏着许多改革的衍生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出发,提出了众多的改革建议和对策。面对众多的改革意见,我们必须用科学与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各位学者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深思熟虑。把不同的视角与观念相互融合,探寻彼此之间的共性,在共性的基础上展望基本的改革发展趋势。

一、“发展”与“趋势”的概念界定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就是不断寻找改革本身以及改革与社会众多因素之间存在的主要矛盾,并努力解决矛盾的优化过程。

趋势,指事物发展的动向,表示一种向尚不明确的或只是模糊地制定的遥远的目标持续发展的总的运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指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种预测与展望。

鉴于以上的概念界定,作者认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研究就是在分析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今后的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

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舶来教育与本土教育“适应性”的问题

面对舶来与本土的问题,有的学者则从方法论的角度来审视支撑基础教育改革的舶来理论与我国基础教育中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之间存在的联系与冲突。站在“中国立场”,创造“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1]。这种站在方法论角度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行的深刻思考,对于我们准确把握中国传统与外来经验(换句话说就是更好的认识自己与别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基础教育改革“改什么”的问题

面对当下正在进行的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钟启泉老师认为: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打破那种静态地传递现成知识的旧课程概念,从发展学生的“学力”的高度,去看待课程发展的问题[2],也就是改革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桎梏;通过对教与学的根本关系问题的重新思考,郭思乐老师提出了从“仿生”到“靠生”的教育新价值观[3];从改革的实质内容角度出发,李政涛老师认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应当是“文化变革”,换句话说,我们今天的改革留给明天的应当是一种新的“文化传统”[4]。

(三)、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点”是什么的问题

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基础教育改革,面对形式各样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活动,究竟应当以什么作为突破,目前主要呈现的答案有以下两种。

1、以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典型障碍为突破。

通过对改革实践的反思来发现现实阻力,以解决改革中的障碍作为改革的发展趋向,这是一条最简捷的发展道路,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走向。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不断的发现并破除改革中的障碍,我们才能一步步的走向成功。

2、把“转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

学者们所论述的“转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学校、课程和制度。无论是把学校、课程还是制度的转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点,都是对我们改革实践的上位指导,是改革实践的总体规划。

三、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展望

(一)、在教育观念和理论上不断借鉴和创新

基础教育改革是我国的教育改革,在出发点上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有效的教育理论,在实践中探讨教育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现代教育的特殊规律。

首先,在今后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必须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进行继承和创新。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尤其是那些具有原创性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我们要不断在传统文化中吸取有利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已有经验,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求得创新。

其次,必须要选择科学有效的改革指导理论。我们要放眼全球,用发展的眼光来选择最为完善的教育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改革实践活动。我们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对国外的教育理论进行借鉴和创新。同时不断借鉴其他诸如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先进研究,将其他学科的先进理论服务于我们的教育理论创新。

(二)、集中力量解决改革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突出问题

如何集中力量解决改革中暴露的突出问题是目前困扰教育改革的关键,我们必须发挥社会主义社会的集体优势,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不断为基础教育改革扫清障碍。

首先,教育立法和教育制度改革必须跟上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教育法制不到位以及教育制度滞后一直阻碍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实施。要提高现行的“义务教育”的实践水平,必须健全相关法制法规。

其次,通过对话、讨论、培训等措施来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在新课程度实施中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教师即课程”。课程改革要求前线教师在其课堂教学中改变旧有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习惯,因此,在今后的改革当中,必须要改变教师的情感抗拒,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则需要通过对话、讨论和教师培训。

第三,在基础教育改革资金、人员、技术上给予支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基础教育改革同样也是如此。我们必须在物质基础上给予足够的保障,才能够确保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稳步前进。

四、结语

本文在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暴露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之后,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一些展望。只有在探索和反思中前行,才能使我国的课程改革更加接近理想的预期,达到更好的效果。在过去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我们发现了很多制约前进的因素,抓住其中的关键问题并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才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真正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政涛.如何“在中国”进行基础教育改革[J].基础教育,2010(9).

[2]钟启泉.教育民主: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J].辽宁教育,2009(11).

[3]郭思乐.从仿生到靠生: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突破[J].教育研究,2009(9).

[4]李政涛.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应是“文化变革”[J].魅力中国,2009(2).

[5]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5(12).

[6]李贤,谢少华.基础教育改革的障碍及其超越[J].教育发展研究,2010(6).

[7]杨小微等.近五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及其研究的进展报告[J].基础教育,2011(6).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篇6

1.一纲多本加速了改革的进程

教学大纲、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是思想政治课多年形成的教学传统。大纲和教材的任何变化,都会对教学活动产生广泛的影响。一纲多本,使一些盛市、地区,乃至学校,能更多地从实际出发探索教学改革,无疑给思想政治课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样的前提下,不仅出现了几种省市级的版本,而且有的学校也采用了自编教材,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升学考试制约着改革

对于思想政治课纳入升学考试科目的利弊是有不同见解的,一种意见认为:不列入升学考试科目,学生就更不重视,教师也就更难教了;另一种意见认为:用升学考试迫使学生学习,是很难达到教育目的的。使思想政治课从升学考试下解脱出来,有助于探索改革,实现教育目的。最近,受出版社之托,编辑《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文萃》,从有关杂志所载的论文看,初一的改革最为活跃,效果也较好。这和初一的教学内容未纳入升学考试有直接关系。然而就其他年级而言,虽也有些改革方面的探索成果,但远未达到初一的改革水平。致使关于改革部分的文选受到很大局限。

3.思想更为明确,教材力图创新

国家教委最新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中,明确地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这一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主要内容。其中,公民品德教育和以往的文件的规定相比,显得更为突出。今年三月,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编写领导小组成立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所编教材“是否有新教材的特点,一要表现在新上,二要贴近学生生活,三要反映时代特点。

总之,新教材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可以预料,学科设置目的的进一步明确,教材的进一步改革,会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课改革的深化。

二、关于改革发展趋势的思考1.从素质教育看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发展趋势--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概念现今被人们广泛地、灵活地使用着,乃至很难形成一个无争议的定义。因此,人们在各自认定的含义的基础上使用着素质概念,就象信息论、价值论的研究者对待“信息”和“价值”两个概念那样。一般他说,实践并不等待理论的争论,但实践本身又总是需要理论尽可能地提供认识前提。

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在专家们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指出:“素质教育的实质在于促进学生内在身心的发展与人类文化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这一界定中可以看出素质就是指:“内在身心发展”,构建素质的基本途径是“人类文化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学生内在身心的发展,就没有素质教育。思想政治课要促进学生内在身心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内化哪些人类文化,必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深入的研究与严格地选择。教学过程与方法也要符合素质构建的需要。素质教育的要求将对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产生极深远的影响。

2.从世界教育发展看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发展趋势--具有双重目的和作用

第39届国际教育会议提出:“教育的双重目的和作用:保证全面发展,以及充分培养每个人使其对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进步作出贡献。”一方面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又要使之适应社会需要,并能做出贡献。

这样的双重目的和作用,是通过各科教学实现的。每一学科都应具有双重目的和双重作用,不恰当地强调某一重目的和作用,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思想政治课需要进行怎样的改革,才能具有双重作用实现双重目的,这是思想政治课改革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无庸置疑,思想政治课在其发展过程中,在如何使学生适应社会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在如何使学生个性得到尽可能全面的发展方面,经验是不足的。取得并完善这方面的经验,对于推动个体身心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即使是对以往的成功经验,也应剔除它的时代局限,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从实际出发,使之具有今天的“时代性”。

3.从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的矛盾看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发展趋势--双重价值主体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有着对立的教育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把社会作为价值主体,一切要从满足社会需要出发,使学生成为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客体。学生本位是把学生作为价值主体,认为教育本身应当满足学生的需要。这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在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教育主张中充分地体现出来。这两种对立的价值取向都有自己认定的理由。人是社会的人,因而入必须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要;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具体他说,就是满足个体需要。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满足其个性发展需要。39届国际教育会议所提出的双重目的和作用,也正是这两种教育价值观相抗衡的产物。从教育实践看来,纯然的社会本位或纯然的学生本位都是片面的。马克思主义在阐明人的社会性的同时,丝毫没有忽视个体的发展,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时指出:“由此必然得出一个结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一切关系的基矗这些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马恩选集第四卷第321页,1972年5月第1版)从哲学角度看,社会和个人在价值关系上是互为主客体的。科学主义和人

本主义在哲学上的失误,才导致了他们的极端主张。正确把握社会和个体的价值关系,对于克服科学主义、人本主义的片面性,对于深化思想政治课的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也可得出一个结论:既要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也要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并将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思想政治课已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趋势。4.从一元导向与多元观点的矛盾看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发展趋势--吸收人类文明的精神成果。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篇7

如何评价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它不是靠贴标签或靠信手拈来的几个例证或事件就可以作出结论的,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数量模型的经济学研究。此外,由于基础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现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基础教育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还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十年才是恰当的时机。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某一方面做出批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就要慎之又慎,盲目轻率的否定于改革无补,而针对现实的具体问题提出建构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简单地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按改良或改革来作观念和现实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只能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代就提出了要纠正片面强调智能发展的倾向,转向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尽管我国在注重学生能力发展方面与国际进程有一定距离,但我们可以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把个性发展和能力发展同时纳入课程改革的中心视线,采取措施,使之并行不悖。个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潜能等等,成为目前课程领域的主流词汇,这对我们纠正长期以来的知识、技能偏向,树立现代的、科学的课程观是极大的推动。

二、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

80年代以来,一些课程权力相对分散的国家如英国和美国,通过立法和其他手段,逐步确立了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学习的国家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并组织力量编制了各科课程的国家标准,强调要坚持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这与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形成的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双基”论形成不谋而合之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基础”的理解有了新的变化。根据不同的时代要求和知识发展的特点,学校课程的“基础”在不断发展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国过去长期在学校的课程和教学中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教学,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从事生产劳动打下坚实基础,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一大鲜明特色。事实证明,坚持“双基”为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仅仅坚持“双基”的教学是不够的,现代社会对公民和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能力,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此外,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还要求学校养成未来公民基本的观念和态度。所以,学校课程的基础实际上已经由“双基”发展为“三基”和“四基”。由于我国理论界和广大教师对“双基”的重视,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教师比较熟悉“双基”教学的操作程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实。我们欠缺的是对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程序相结合的研究和实践,如果不对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指标和实施方式进行认真的探索,教学实践很可能仍然会停留在抓“双基”实、抓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培养虚的层面。同时,必须充分认识我国在“双基”教学上多年形成的理论和经验价值,防止出现一强调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就忽视甚至否定“双基”教学的偏向。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

道德情操的养成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养成道德在历史上一度是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至今也仍然是学校教育肩负的重任。从古至今人们对此做了大量的探索。观念、态度和价值体系的传递在教育和社会教化中的极端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当今全球化、网络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都加大加重了。我国社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经济市场化的过程,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新的特殊的难题。在此情形下,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的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教育研究和实践面临的迫切任务。但我国道德教育长期存在花时多、作用小的情形得以改善的前景不容乐观。学校、社会和家庭之间在道德教育上相互脱节,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本“教科书”的局面。这种情形不是靠行政命令或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必须在发现和尊重德育的规律方面做巨大的努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不确定性与人文精神的永恒追求在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为一对尖锐的矛盾。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靠什么来控制科学技术这匹狂奔的野马呢?专家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传统人文学科的教育。他们认为,科技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牵引,人们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和确定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国际上近年出现的加大人文学科课程份量的趋势就是这种看法的反映。我国学校教育中数理学科比例较大、人文学科份量偏低的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四、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

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育缺陷的批判。长期以来,课程整合的理想和学科割裂的现实困扰着中小学教育教学。世界不可能按照一个整体来进行传授、学习或探索,对世界进行分解和分化加以认识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各种分门别类的教育需要在一个学生身上最终发生整合的作用。如何解决这样一个矛盾?

我们认为,分析和综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与此相对应,学校教育中的分科和综合都有其自身存在的理由。综合和分科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状况和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的目标,不同阶段的课程综合具有不同的意义。一般来说,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可以越高一些。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综合化的程度应该高些,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但高中阶段,分科深化的课程随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体现出的教育上的巨大价值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世界各国在高中阶段都比较重视分科的教学,综合课程成为分科课程的有效补充。

我们必须注意克服教育中常常出现的那种以偏纠偏的思维定势,防止以综合的优点来反对分科的长处。防止要改掉的恰恰的是要继承和发扬的情形出现。那种动辄以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代表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为借口,不顾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片面强调综合或分科的优点,以便取代对方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可以预料,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靠制定一个政策,而是需要我们认真探索行之有效的综合的模式和方法;而是需要我们如何能排除干扰,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把握好分科和综合的界限并使它们能够相互渗透和补充。该综合的坚决综合,该分科的坚持分科,综合中有分化,分科中有综合。

五、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

中小学学术科目在追求学科体系结构完整性和纯洁性方面的误区,使我国课程总体上脱离生活和实践的倾向仍然很严重。特别是表现在中学的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上,这种情形更为明显。这种误区的出现首先是对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为公民基本素质教育的这一本质特点认识不足,学科课程专家把出发点放在为学科后备人才的培养打基础上造成的;其次,它与课程编制者没有切实认识到实践和生活的教育价值,没有把实践和生活当作学生认知发展的活水来看待有关。

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的融合起来,并不是要使课程脱离学术的轨道,而是给已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而充分学术化了的课程增添时代的特征和新的活力。把中小学的通识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适度融合起来,通盘考虑,是许多国家通常采用的做法。我国20多年来也一直在这一领域探索,但始终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在这一方面,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结合“适度”是最难把握的,50年的历史证明,我们总是围绕这个“适度”或左或右来回徘徊折腾,甚至滑向严重干扰教学秩序的方向。过于强调职业教育或通识教育对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危害,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六、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个性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教师面对众多的不同资质、不同特点的学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即使最大限度地采取各种措施,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几百年来,人们在课程教材和教学领域不断地探讨,企求有所突破。因材施教作为课程编制和教学过程的主要原则,可以说在大部分的时间和情形之中仍然停留在理论原则上。目前的课程改革,个性化依然是我们要坚持追求的目标。但是,应该注意到,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的条件正在发生变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中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给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课程个性化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利用新技术带来的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特点鲜明的学生开发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以促进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

课程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竞争促精品的现实需要。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教材采用“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政策,全国范围内有多套义务教育教材正在使用。总结义务教育教材多样化所走过的道路,我们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改革必须坚持走多样化的道路,这是确定无疑的正确方针。但是,坚持课程教材的多样化具有三个必要的条件:首先多样化是一个数量增加的概念,就是要发展多种多样的课程教材;其次,数量的增加必须和课程教材的差异性结合在一起,即多种多样的课程教材必须是各具特色的,相互之间的编写的风格和适应的对象上都应该具有明显的区分,各自显示出独特性的特征;第三,仅有数量的增加和差异性的存在,还不足以真正构成多样化的本质特征,它还必须和课程教材的可选择性结合起来,使不同特色的学校甚至不同特点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独立地、自由地、不受干扰地对各种课程教材作出合理的选择。只有这三方面的条件具备了,课程的多样化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七、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篇8

【关键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原因;对策

近年来,雷波县随着溪洛渡水电站的建设、移民搬迁、种植花椒、脐橙等,社会经济逐渐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雷波县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20几分钟的晨会会有学生晕倒、体育健康测试许多学生跑不了1500米、肺活量下降、肥胖比例增加……为了增强本县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真正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希望通过研究,分析我县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状况,找出原因,提出对策,转变中小学生和家长观念,以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指引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健康快乐的接班人。

一、体质健康状况与原因分析

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我国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率为55.2%,雷波县中小学生不良近视率经过调查为17.45%,远远低于全国水平,中小学生视力处于良好状况。但最近成逐年上升的趋势。通过对患近视的学生访谈分析,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作业做的太晚,睡眠不足;部分同学做作业时间长,而睡眠不足,就导致了近视的发生。调查发现中小学生的近视率是随着学生年级的上升而逐渐升高,教师应该注意,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呵护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醒他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加强眼保健操的日常检查。中小学生肥胖和营养不良情况与分析。据调查显示,全国中小学生肥胖率为11.6%,雷波县中小学生肥胖率6.3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学生家庭经济能力的提高,养成挑食的坏习惯,不注重饮食结构,致使营养失衡。民族地区县乡学校所在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活靠种植业、打零工为主要经济来源,学生家庭生活条件较差,导致营养供给跟不上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饮食上没得到足够的营养,就导致了体型偏瘦、身体发育不良的状况。

二、学生身体素质检测情况与分析

通过调查的数据、访问体育教师以及每个学校运动会时的成绩统计来看,初一、初二年级组在50米跑项目中良好约占总人数的57.5%,不及格的占总人数的5%,这表明学生的短跑能力较差,这主要是学生的体育锻炼不足(包括时间和运动强度均不够),其中既有学校场地不足、时间安排以及体育活动内容安排上的问题,也有学生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问题。

经过检测,在立定跳远项目,初一年级学生良好以上有81人,占总检测人数的43.12%,其中良好以上的比率女生高于男生;而初二、初三年级学生良好以上有138人,占总检测人数的72.72%,其中良好以上的比率则是男生比女生高。统计显示中小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是上升趋势,这表明学生的腿部力量增加。这表明雷波县中小学生体质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且速度越来越快,肥胖、近视呈逐年上升趋势。整体与5年前相比已有明显下降。

三、综合因素

(1)社会因素。一个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趋势更为明显。雷波县也随着这几年的开发,经济发展,信息发展。随之人类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人民生活的显著改善,在物质生活富足、体力劳动减少的同时引发了人类共同面临的健康问题。特别是移民地区,以及退耕还林地区体力劳动减少,生活富裕。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在这样的观念和社会现实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诱因已深深埋下。故随着雷波的开发,学生体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2)缺乏体能锻炼。伴随“优生优育”这项国策的普及,孩子在大多数的家庭越来越娇贵,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农田作业少,平时的体育锻炼少。使孩子失去许多劳动锻炼机会,致使当今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睡眠不足这些因素也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乡村中学情况稍微好些。

(3)体育课重视度不够。近年对教学质量的评价还停留在检测成绩上,尤其是中考高考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声誉。迫于这一现实,较多的学校为提高考试成绩而轻视体育课。多数的体育课被语数外的教师“借”去了,大课间、课外活动甚至也被占用,“阳光体育”在城区中学还未很好落实,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

四、对策及建议

针对这些情况,建议如下:

(1)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对体育课时的规定,保证体育课质量。很多学校没有重视体育教学,认为那是一节玩耍的课,可上可以不上,很随意。教师、学生、学校、家长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许多学生在体育课时仍然穿着紧身牛仔裤,有的穿着高跟鞋。雷波县的中学,只有一所中学配齐了专业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高度缺乏,在教学上达不到专业化的要求。教师要以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的思想为目标,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实作好教育教学工作,使学生能够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同时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品质的培养,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多作贡献,不能任意学生在体育课上自由玩耍。

(2)切实改革体育课程,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为基础设计课程方案。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以来,遭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但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利用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编写出趣味性强、健身价值高的地方性教材。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篇9

一、课程的改革应建立课程新理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定义也不断出现。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新课程观念还有: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文化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革的过程等等。这些概念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课程理论发展的成果。但是,站在更广阔的层面上看,这些成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那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改革取向呢?

首先,必须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其对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发展处处长沈白榆先生对目前小学课程改革的前景作了如下分析:一是社会形态的变化要求课程改革与之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人们从思想观念到行为模式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追求高素质、高品位、高适应能力逐渐成为个人发展的主题和普遍性的国民意识。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导,基础教育必须与已经变化了的形势相吻合,旧课程从观念到模式都落后于时代的要求,改革势在必行。二是世界科技进步和全球性的基础教育改革成就促使我们对基础教育课程目标和内容进行全面更新。从科技进步看,知识爆炸、产业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兴产业呼唤与之配套的教育;从教育发展的趋势看,整个社会已经变成一个具有学习化特征的社会,过去那种阶段性教育正被终身教育所取代,基础教育的格局也将脱胎换骨。三是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已取得巨大的成就,以“普九”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代表的整体改革成果,从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等各方面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使人们从追求接受教育到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成为可能。

其次,要正确认识时代背景下课程理念的鲜明特征。站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层面上看,现代课程理念具有大课程、分享课程、动态课程等鲜明特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了“改革课程功能,改革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改革学习方式,改革课程评价,改革课程管理政策”等六大具体目标,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建构了大课程的基本框架,较之以往的任何一次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都具有突出的广适性和前瞻性。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纲要》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培养目标,彻底打破了新中国教育几十年来只有教育方针,没有培养目标的传统,从而确立了以培养目标为灵魂和核心的新课程理念。

分享课程是指新课程在保持必要的集中性和刚性基础上,体现出了更明显的多元性、适应性、灵活性。《纲要》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这就为不同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创造空间,为形成地方特色、学校特色、教师特色和学生特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不同地区、学校、教师所取得的丰富多彩的实验成果充分证明,只有结合自身实际、突出自身特点,课程改革才会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动态课程指向课程的发展性。课程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它不可能有永恒不变的定义。随着实践的深入和理论探索的发展,课程的内涵和外延都会不断变化;同时课程也不可能始终保持固有模式,新的课程格局会不断取代过时的套路。只有不断更新观念,适时转变行为方式,才不致于使课程改革“穿新鞋走老路。”

二、适应新课程改革,投身课程改革实践

其一,变“演员”为“编导”,主动参与课程建设,增强课程适应性和课程管理民主化。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准确把握《纳要》的集中性、刚性要求,维护基础教育的权威性和统一性,确保基础教育使国民素质达到规定的标准和水平;另一方面,要敢于参与,善于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特点,发挥创造性,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既科学又有可操作性的地方课程体系、学校课程体系,与国家课程开发的统一性形成互补。同时,还要主动参与课程权力再分配,突出课程开发的开放性和管理的民主化,特别是在校本课程的设计上,要与学校深厚的历史积淀和长远的发展趋势相结合,体现特点,突出特色,形成风格。

其二,精心设计课程结构,强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确保均衡性,适应促进学生和谐地、有个性地发展的需要。要彻底纠正“主科、副科、豆芽科”的错误思想,切实贯彻《纲要》规定的“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的原则,认真研究学科综合和跨学科综合方案,真正把综合实践活动、品德与生活、艺术、科学等作为小学生的必修课,照应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体系,照顾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多元发展,在促进全面发展的同时逐步发现、培养和彰显个性。

其三,科学把握角色定位,丰富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升小学生的主体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课程改革以人为本,必须把小学生定位于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坚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激发和调动小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其主体意识,逐步提升其主体性。在教学方面,要引导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学习方式方面,要善于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发展小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在评价方面,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帮助小学生“认识自我,确立自信”。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篇10

关键词:农村地区;教师教育;趋农村化;地方高师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100-03

地方高师是农村教师教育的主要培训基地。在对地方高师综合化转型过程中,进行布局结构调整时,应该努力实现其从培养教师的单一目标向培养多种类型人才的综合性目标转型。从理论上讲,转型后的地方高师院校本应承担起为农村中小学培养师资的重任,以满足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社会需要。然而问题在于:历史积累的教师教育优势在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下逐渐衰退;转型后的一些地方高师办学定位模糊,工作重心聚集在非师范专业的拓展;培养教师特别是培养农村教师的目标不明确,参与农村教师教育的动力明显不足。

基于地方高师转型后所出现的问题,相当长一段时期来,升级后的地方高师并没有形成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服务的强烈意识,基本处在一种封闭运行的、脱离农村教育需要的状态。具体表现为:(1)高师教育实际脱离农村中小学教育,授课教师对农村中小学教育实际知之甚少,缺乏对农村中小学教育实践的主动深入了解,因而未能很好地指导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和为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提供积极的直接的服务;(2)高师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高等院校教师职前培养中“除农村化”问题凸显,培养模式单一,教师专业教育弱化,而且师范与非师范培养方案趋同,培养“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目标不明。此外,师范生服务农村教育思想淡漠,农村地区师范生生源质量下降,毕业生普遍不愿去农村地区任教,去农村是出于“无奈”的选择。因而,地方高等院校师范教育“趋农村化”发展是高师教育当前必须直面且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趋农村化”的发展理念

地方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历经30年,目前,这种探索和改革已经进入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阶段,地方高师院校的“趋农村化”的发展理念正是建树在我国整体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基础之上的,其理念核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办学服务方向。地方高师院校面对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能够审时度势,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服务地方教育需求为目标的发展思路。即地方高师教育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社会人才市场什么地方缺乏人才,我们就为这些地区培养和输送人才。此举在满足社会需求和服务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的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就业,为社会培养和造就了“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社会实用型人才。

2.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地方高师院校积极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上普遍存在“求大、求全和求高”的心态,逐渐改变以知识传授型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地方高师院校应该以当地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继续深化和拓展学分制、综合班、主辅修、按大类招生、国内外交换生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课程体系,推行师范生顶岗实习,加强实践教学,拓展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3.调整专业建设思路。专业是联系高等教育和地方经济的接点、桥梁和纽带,地方高师教育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针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地方高师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优质师资,因此,高师院校在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此外,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前提是要符合学校总体定位,在此基础之上,通过不断地研究本地经济、社会,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对人才市场科学预测,进行科学论证,从而做到专业的设置和调整能够符合地方对人才的需求,满足社会实际需要。

二、“趋农村化”的发展内涵

1.发展定位趋向农村。地方高师院校的发展必须有正确定位,才可能有发展优势。地方师院应把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为农村中小学培养合格的师资作为自己的定位。地方高师院校的发展定位,一是学科专业定位。传统高师院校的学科是对应基础教育的需要设置的,主要是一些基础性的学科,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地方高师院校要在保持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学科结构性调整,增加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性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实现学科结构的综合性。二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科、专业建设实现服务社会的目的,还在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地方高师院校要把培养面向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懂教育规律,善教育,会科研的中小学师资作为人才培养主要目标。在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下功夫。

2.研究对象偏向农村。地方高师院校必须真正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农村中小学教育作为一个独特的研究对象,去了解究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特点。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中小学教师有其特殊性,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对偏僻、独特,他们更需要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等方面的思想道德素质;而师资缺乏的现实又对教师多学科综合素质提出了特殊要求。而现实是,目前绝大多数师范生在思想道德素质、吃苦耐劳品质、综合知识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缺失,无论在心理和生理上,他们都没有做好应对从事农村教育的准备。了解研究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加强师范生职前教师教育,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3.教育共建面向农村。师范专业发展的共建学校不应该仅仅是一些实验学校或示范学校,更是培养农村教育专业人员的学校。地方高师院校必须改变以往对基础教育相对封闭的办学模式,要建立起主动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服务的开放办学观念,引领和推动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发展。地方高师院校要培养合格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就要积极与农村中小学共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建的过程中,双方能够共同探讨教师教育理论、实践中的问题和对师范大学生进行合作督导培养,促进其专业发展。

4.职业选择取向农村。目前地方高师院校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教学水平不高、教学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农村中小学教育等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教师培养的职业性要求的结果。因此,地方高师教育的改革必须把决定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基本素质的教学改革视为中心,这种改革的方向就是强调职业化,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培养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农村中小学教育需要的师资。一是在培养目标上要强化高师学生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取向,树立坚定强烈的教师职业意识。二是从能力培养上要强调适应农村教育条件的教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改革高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增加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三、实施“趋农村化”的举措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中小学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寻求的不断扩大,农村基础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地方高师应面向农村中小学教育,实施“趋农村化”发展的系列举措来满足农村新型教师的需求。

1.课程设置、结构要体现地方特色。作为以教学型为主的地方高师,在课程设置上应该突出特色,体现办学的层次性,为农村尤其是广大农村的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同时,考虑到课程设置难以体现农村教师专业化属性和示范性课程内容老化、体系僵化、脱离农村实际的的事实,地方高师院校可以适当压缩其他类课程,扩展教育类课程的内容,课程结构设置为四个模块,即理论模块、技能模块、实践模块和研究模块。通过教育专业课程的模块构建,适当提高教育专业课程在总课时中的所占比重,同时进行学科结构调整,强调文理学科课程的连贯性和渗透性,从而提高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和包容性。

2.教育教学改革要结合农村实际。地方高师院校要进行面向农村教育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有益探索:一是教育学教学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启发式课堂精讲与案例式教学等方法相结合,联系学科专业的实际,给学生列举农村初中和小学语文、数学和外语等学科的典型教学例子,使教育学理论更有效地指导农村教学实践。二是加强教育学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内课外实践训练相结合,在学科教学法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指导师范生进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包括中小学课堂环节、全程和微格模拟教学,训练师范生讲授、问答、演示等方面的教师基本教学技能。为了提高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有效性,组织师范生观摩优秀教师示范教学录像,并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走出课堂,到农村学校去参观、调查及见习。要正确处理好教育学基本理论与联系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实际这个一般和特殊的辩证关系,注重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简约化,让师范生重点掌握教育学理论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在不增加教育学总课时的情况下,用占教育学约20%的课时补充农村教育教学的教材内容。

3.教育实践要走向农村课堂。地方高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应该改变局限于大学课堂、脱离基础教育实践的现状,体现课程的实践性。通过将教师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与教学理论学习的有机结合,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真正整合。另外,学校应积极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进行联手,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到农村进行顶岗实习,鼓励师范生进行顶岗支教和从事特岗教师,并把这种地方高师服务基础教育的实践模式进行深一步的探索。

4.专业发展要导向农村。地方高师院校的课程学习还应通过一些献身乡村教育的感人事迹的介绍,培养师范生热爱农村教育的师德情感,这是农村教师职业达到专业化发展水平的基本素质要求。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客观实际地分析农村教师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作用,为培养师范生的农村教师专业态度打下基础。要引导师范生充分认识到,作为合格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其专业发展应当具备一般素质与特殊素质这一双重目标,其基本要求是: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尤其是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教师精神;有比较渊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掌握教育学科知识,懂得教育规律,尤其是农村教育教学规律,了解农村中小学生的特点,掌握适合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具备适合山村学校特点的专门性知识与能力,以及农村教育管理和研究能力等方面,从而促进师范生自主去培养适合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师德、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素质,使农村教师职前培养质量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程方平.创新思路提升农村教师专业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7,(1).

[2]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6,(6).

[3]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Z].人民教育,2001,(7).

[4]黄白.关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审视[Z].在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国际教师教育研讨会分论坛上作的主题发言,2007,(11).

[5]黄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学改革的实践取向[J].教师教育研究,2006,(6).

[6]李曜明,高耀彬,张启航.顶岗实习走活农村教育一盘棋[n].中国教育报,2007,(4).

[7]刘玉凤.师资培养模式在顶岗支教指导和训练环节的优化[J].绥化学院学报,2012,(3).

[8]卢红.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专业化教师的问题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

[9]马莹.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7,(2).

[10]田慧生.关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