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5:59

大学生就业的困境篇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境社会学

相对于同龄的“85后”和“90后”的青年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应该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他们年轻,有文化,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但是从大学生一浪高过一浪的“考证族”群体中,我们也能体验他们对未来就业的担忧、不安,以及个人由此而做出的未雨绸缪的努力,不管这种努力的结果最终是否真的能为他们的就业添加筹码。那么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存在哪些困境?这些困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克服呢?

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困境主要表现在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境地,大学生的失业主要有哪些类型呢?

一、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类型

1.结构性失业。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类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现有的劳动者在知识、技能、观念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在大学生失业群体中,这类失业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不合理,或者教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学非所用,导致专业难以对口,使得大学生的供给结构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结构的要求而引起的失业。

2.摩擦性失业。劳动者在寻找最适于自己的工作时需要时间,这种在寻找工作过程中消耗时间所造成的失业即为摩擦性失业。个体在不同工作转移过程中,一定数量的摩擦性失业必然不可避免。对于大学生来说,导致这种失业主要原因是缺乏就业机会的信息,一方面是大学生求职无门,另一面是企业招不到自己需要的人才,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和大学生群体都难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虽然在求职过程中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但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更多表现出来的是摩擦性失业。

3.社会实践性失业。部分大学生虽然学历较高,但他们所学的知识大多数来源于老师的传授和个人的领悟,属于理论知识,缺乏应用于社会实践的能力。而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常常是以成本和利润作为企业的用人目标,他们更希望招聘的人才招之即用,所以他们在招聘时常常选择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而大学生则由此被排斥在工作之外,徒有文凭和理论知识,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

4.选择性失业。主要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在择业过程中因主动放弃某一或某些就业机会,而在一定时期内处于失业的状况。[1]大于很多大学生来说,之所以待业,并不是真的找不到工作,而是一味追求理想的工作,在择业方面“高不成低不就”,不自觉的陷入了选择性失业的怪圈。如有的大学生一心想找专业对口的,但又嫌弃工资待遇不高,或者是觉得没有发展前景,本人不愿意委曲求全,就待业了。

二、大学生就业困境的负功能

1.影响个体健康和家庭和睦。大学毕业生的高人力资本存量得益于家庭和个人的长期投资,如果他们没有得到及时就业,失业者本人会对就业产生习得性无力感,在就业群体中失去自尊和自信,并在情感上受到严重打击。对于家庭来说,长期的投资得不到预期回报,家庭关系将因此蒙上阴影。

2.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大学毕业生有相当程度的文化知识,权利意识强,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他们人人都熟悉电脑,有现代化的表达不满的能力。如果发现自己在积累了一定的人力资本后找不到工作,沦落为社会边缘群体,他们有可能会宣泄群体性不满情绪,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三、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因素分析

1.就业岗位有限,且技术含量不高

我国自1999年高等院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据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的消息,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2]再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等待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大学生的供需比日趋下降。

然而相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近几年,我国经济虽然以9%、10%的速度增长,但是这些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低技术含量带动的,是依靠农民工群体的增长,它不同于当年日本经济是依靠技术出口实现的增长,由此,我国经济虽在发展,但对大学生的需求比较有限。[3]

2.学校部分专业设置不能符合市场变化

根据第三方调查公司麦可思全国调查数据,有一些专业在就业过程中因为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被亮红灯,称为红牌专业;而有一些专业在就业过程中,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且失业量较低的专业,则称为“绿牌”专业。[4]在亮红灯的专业里,原因较多,有的是这些专业处于饱和状态,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已达到平衡状态,甚至是供大于求;有的是大学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钩,培养的人才在现实中没有市场;当然也有些专业如果需要对口就业,则需要通过更高水准的专业级别考试,这些都从客观上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

3.以名门院校、相关工作经验为由的社会排斥

用人单位每次的招聘信息发出之后,经常会收到许多大学生的求职简历。在大学生通过个体自我努力获得的许多张证书面前,以及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有时仅从书面简历无法直观辨别大学生的能力水平,此时名门院校、重点院校就可以作为一种帅选信号发挥作用。由于很多雇主相信“教育水平同生产率的正相关关系”,[5]相信重点院校的求职者拥有更高的个人能力和更低的学习成本,于是名牌院校、国家211重点院校等就将一般院校以及本三院校的大学生排斥在了人为的就业门槛之外,不同院校之间的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的实现受到阻碍。

另外,企业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实用型消费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困难。这种实用型消费就是企业希望招聘的员工有相关工作经验,能够花费最小的成本获得最高的效用。据相关调查发现,高达63.2%的用人单位看重“在校期间的实践经验”,仅有5.5%的不看重。[6]这里我们首先承认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实用能力要求的合理性,毕竟作为企业,获利是他们最终的目标,而没有实践经验,意味着用人单位要对新招聘的员工进行培训,这样的培训要花费企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需要一定的成本支出,不仅如此,辛苦培训的员工还有可能跳槽,出现成本流失的风险。由此用人单位出于“效益”的最终考虑,要求新招聘的员工有相关工作经验也是一种理性选择,这样大学生便遭遇了相关工作经验为由的社会排斥。#p#分页标题#e#

4.个体较高的角色期待

角色期待是指一个人对未来担当角色的心理预期。我国有很强的“文凭社会”根基,在人们的传统认识里,文凭是一个人身份、职业、社会地位的最主要标志,通过文凭,普通人经过后天的自致性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未来,进入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职业阶层,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也正是为人父母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父母为什么一定要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让子女读本科,哪怕是民办本科,而不愿意上公办专科的主要原因。这种文凭社会的文化传统不仅影响着父母,也影响着现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他们认为自己辛辛苦苦一路读书,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现在终于应该有回报的时候了,找份工作至少应该是坐在办公室的,是个白领。因此在找寻工作的过程中,如果工作岗位没有达到他们的心理预期,他们宁缺毋滥,宁可待业,也不愿意落入体力劳动的岗位。

另外,现代的大学生基本属于“80后”“90后”群体,他们出生于改革开放后,是独生子女人群,衣食无忧,一直处于父母的呵护下,没有经历多少困苦,他们如此这般的天然的享受着生活。但是,当他们成长到开始自己独立面对工作,挑起生活的担子时,一些人却受不下工作的辛苦和繁重,如有些大学生在做兼职的过程中,做了两天就不做了,原因是太苦太累。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愿意做基础性或体力性工作也是大学生面临就业困境的重要原因。

当然,大学生面临就业困境的原因远不止这些,如还有就业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息缺失,使得一边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一边是企业招不到人才;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不精,有些人在校学习只满足于及格万岁,只要不挂科就行,不能通过相应的专业级别考试,最终影响了就业。

四、解除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建议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营造优良的就业环境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义是推动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科学发展。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不仅增加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而且企业和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差,严重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且这些低技术含量的产业结构,仅靠农民工群体完全可以实现。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大科技含量的方式实现经济增长,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而且能够创造出更多适合大学生知识结构和就业意愿的岗位,使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另外,政府还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为大学生就业营造优良的社会环境。2011年6月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即为如此,其中国务院要求直辖市外各城市应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鼓励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对招收一定数量毕业生的中小企业,地方财政给予一定的优惠发展政策等,这些措施都从客观上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引导了大学生要面向城乡基层就业。

2.改进高校专业设置,重视学生社会实践

引导高校优化专业设置,使大学的专业设置符合社会上的职业需求。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要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涨落情况,对那些就业前景持续走高的“绿牌”专业给予充分发展,并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需求,增设一些新型专业;而对本校就业率差的“红牌”专业要分析原因,如果是市场趋于饱和的,则要缩减下一年的招生量;如果是专业设置根本没有社会需求的,则要停止下一年的招生;如果是学生没有达到相应的专业级别要求而失去就业机会的,则学校应该狠抓教学质量,让自己的“教育产品”符合市场需求。

学生在大学校园里一直扮演着学生的角色,而对社会职业角色体验很少甚至为零,他们对劳动力市场的了解不充分,对未来的职场只是处于美好的想象之中。学生的兼职、假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工作不仅增加大学生学以致用的锻炼,而且对于增加大学生的职业体验,积累相关工作经验,缩短他们从学校到职场的心理距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要建立大批的专业实训和毕业实习基地,为学生的职场适应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3.储备和培养人才,承担一定社会责任

用人单位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考虑新招聘人员的使用价值,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用人单位也可以从人才储备和培养的战略眼光招聘应届毕业生或者为他们提供实习岗位,毕竟在一张白纸上绘图更能绘出精彩的图画。一些企业通过直接招聘应届毕业生,或者定期向社会实习岗位信息,并对初入职的大学生给予一定时间的针对性培训,使其迅速了解和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工作纪律和文化模式,今后逐步发展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如此储备和培养人才,不仅可以降低用人成本,毕竟大学生刚开始工作时的工资要求并不高,而且也使企业形成了要使用人才就首先要培养人才的良好用人机制,从而为社会发展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

大学生就业的困境篇2

关键词:城市化农村大学生就业。

当前,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一些社会问题,例如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难,尽管这只是众多社会问题的微小组成部分,但由于农村学生占了全国大学生的15%~17%,且他们属典型的社会弱势群体,这一问题广受社会关注。

一、城市化对农村大学生的影响。

积极影响方面。国家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初衷是好的,不能因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就去否定城市化的意义和有利影响。尽管目前农村大学生比例有所下降,但这不能掩盖城市化带给他们的利益与好处。首先,在经济上城市化能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带动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大学生也受益于父辈兄长的收入增长。当前,许多农村大学生在考上大学后不愿意放弃农村户口,也说明了在经济上的受益。其次,在观念上,之前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为落后,交通与信息不发达,农村与外界交往不多,意识上相对比较滞后。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城乡交流的增多,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渐完善,农村人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使农村大学生视野更加开阔,观念得到改变。再次,在教育机会上,城市化集中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可以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在高校扩招的情况下,农村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比以往大大增多,而不必像以往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一样去竞争。显然,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并非是由高等教育对农村大学生的主动排斥而造成的。

消极影响方面。首先是农村基础教育力量弱化导致农村大学生先天不足。城乡之间的生活环境和办学条件的差异、农村教育经费短缺、农村交通不便与信息落后,使众多农村优秀教师流向城市,影响农村的基础教育成效,导致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无法公平竞争。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重视教育公平的社会意义,近年来招聘了一些优秀师资充实到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其次是教育成本的增加使农村大学生负担沉重。理想的城市化应当有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减少成本的功能,但当前相对农村收入而言,高等教育成本过大,许多农村大学生举债读书,更有学生家庭因此返贫,从而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潮。再次是不尽合理的城市化导致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难,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更难。城市化导致人口过度集中,竞争过于激烈,相对于教育成本的高投入,农村大学生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他们往往在城市难以找到好工作,而回到农村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存在就业无门的尴尬。

二、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表征。

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社会资源成为大学生谋取职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关系”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重大影响是个不争的事实,某种程度上,“关系”的作用甚至超出了个人能力本身。由此,大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去追求就业也无可厚非。对于农村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社会资源主要分布在农村,大多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社会影响力小。社会资源的缺乏,直接导致农村大学生比城市大学生的就业更为困难。

由于人才供过于求,招聘单位的用人自主权被过度强化,导致了就业歧视的蔓延与不可遏止,整体的公平就业环境并不理想。农村大学生由于处在一个相对较弱的地位,更容易成为就业歧视的对象。一些招聘单位出于福利方面考虑,担心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不愿意聘用农村大学生,从而使不少农村学生在同等条件下丧失机会。例如笔者所在学校曾有一名农村女学生到一家民办学校求职,她的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在用人单位最终决定人选时却落选了,原因是校长担心她生活压力大而影响工作,并且觉得农村孩子综合素质不如城市孩子。

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难还表现在他们的竞争力不强。现在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除了看专业成绩外,更看重综合能力。与城市大学生相比,农村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处于一个较弱的水平。他们在社会活动经验、组织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文艺特长方面,往往不如城市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较弱。以前,用人单位会基于农村大学生能吃苦而优先录用,但目前他们的吃苦优势已不复存在。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而农村大学生是需要加强心理关注的重要群体之一。在沉重的经济压力下求学,农村大学生对校园里的一切都变得更加敏感,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不论是从家庭还是自身因素来考虑,农村大学生都把考上大学、在城市就业作为自己告别贫困的最好机会,一心要跳出农门。由于考虑到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比,考虑到农村乡亲的评价,他们往往不愿意下基层,不愿意到边远地区就业;而在城市就业,论文格式又明显感受到城市对自己的排斥,从而导致农村大学生在就业时患得患失、心理脆弱。

三、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采取了各种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例如大学生村官制度、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以此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难以根本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现行的户籍制度与城乡二元结构管理,是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从户籍制度来讲,由于户口的限制,农村生源大学生在城市就业受到限制较多。当前,国家在努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但是相当部分的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编制考试,都对非本地生源学生进行了限制。从城乡二元结构管理来看,由于这个制度的存在,城乡之间的教育投入差距巨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薄弱,导致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基础没打好潜力就有限,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地位。

农村大学生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之一,本应受到眷顾与关怀,得到社会支持。现实生活中,也许他们中有人能得到社会慈善人士的捐助,但很难从好心人处得到一份工作。无处不在的就业歧视,缺乏公平的就业环境,限制了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农村出身、素质不高、不善沟通、心理素质不良、工作能力不强、缺乏文艺才能、家庭负担较重,种种合理的不合理的借口都能成为用人单位拒绝录用他们的理由。考察当前的就业歧视状况,他们是就业歧视的最大受害者之一。他们在遭遇到各种歧视后往往求告无门,或者没有时间、资金、精力去维权,舆论监督媒体也因新闻价值不高而缺乏监督的积极性,从而使农村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的处境更加艰难。

作为人才培养的实施机构,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存在批量培养的弊端,即不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都按照统一的培养目标进行培养与教育,导致农村学生不能将自己的就业目标与城市学生合理区分。由于农村学生就业资源的缺乏,在求职竞争中又无法与城市学生抗衡,从而处于竞争劣势。从高校的就业指导来看,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但是,在就业指导过程中,针对农村特点开展的工作还不多,这也导致了他们回农村就业的意识不强,从而影响就业。

201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而培养一名大学生至少需要50000元,独生子女家庭尚需要全家5年经济收入来支持,更不必提多子女家庭的教育负担了。我国东部农村与西部农村存在巨大差距,西部农村家庭收入远远低于平均值。与收入相比,他们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是笔巨额资金,所以家长必定会追求合理的投入产出比,对子女抱以很高期望,希望子女毕业后能在城市里立足。另一方面,他们又很难提供必要的社会资源为子女就业提供适当帮助。两者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农村大学生就业中的无所适从,既要顶着社会的压力,又要顶着父母的压力。

不可否认,有相当多的农村大学生素质非常突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骨干人员有相当部分是农村出身。但从整体而言,由于先天基础与后天学习环境不良,农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确实有弱化现象,不论是基础知识还是工作技能,与城市学生相比确实出现一定差距。从择业观来看,农村大学生相对来讲比较落后、陈旧。他们认为自己好不容易走出农门,即使不当国家干部,也要成为坐办公室的白领,普遍偏向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想留在城市发展而不愿意回到熟悉的农村。城市大学生的择业观相对比较新,对自身的分析比较透彻,职业目标比较明晰,因此就业前景也较好。择业观的差别,成为农村大学生失业或就业质量不高的重要因素。

四、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救济途径

面对就业难,光去抱怨政策失效、社会不公是无济于事的。我们探究这个问题,分析这个问题的表现与成因,是要通过理性的思考,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国家与社会的救济。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首先是个社会问题,在支付高额教育投入之后不能顺利实现就业,已经在农村地区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农村大学生比例日趋降低。“知识改变命运”是中华民族经过千百年考验的教育理念,我国农村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56%,让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丧失对教育的信心,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这必将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与振兴。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国家有义务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统筹解决物质资源、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不仅应该为他们提供公平的就业环境,而且应该针对其弱势地位给予适当照顾,引导他们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促进顺利就业。从社会层面而言,新闻媒体要从舆论上营造对农村大学生有利的环境,加强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同时,对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进行舆论引导,使农村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难有更清晰的认识,逐渐增强宽容度,为农村大学生就业提供轻松的舆论氛围。社会公众也应该转变对农村大学生的看法,关心农村大学生的就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与就业机会。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农村大学生,因为他们身上有很多优点是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所迫切需要的。

高校与家庭的救济。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与高校扩招有一定联系,饱受争议的高校扩招应当适可而止,将工作重点从量的扩大转到质的提升方面来。对于农村大学生,高校应当从各个方面给予特殊帮助。例如为他们提供各种勤工助学活动,培养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和各种比赛,培养特长爱好,锻炼社交能力;改进对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他们确定适当的就业目标,克服就业心理障碍;加强创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就业竞争力等等。相当部分农村大学生在城市里生活得并不容易,但仍然愿意在城市里待着,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家庭。家庭的宽容是最大的救济,在子女选报专业时,家长应该将目光转向农村,选择适合在农村发展的专业。

当前,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工作,农村也迫切需要各种知识型、技能型人才,农村的就业市场非常大。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预计将达到60%,城市的容量是有限的,与其在城市挣扎不如在农村驰骋。在子女毕业就业时,家长应合理降低对子女的要求,改变功利、短视的思想行为。应形成新的观念,即高等教育对子女综合素质提高起重要作用,即使毕业后回乡创业,也会有更多的发展潜力,会带来更大的更长期的回报。农村大学生的自我救济。就业问题从宏观上来讲是社会问题,但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学生个人。无论是政府、社会的救济还是高校、家庭的支持,其影响毕竟是缓慢的、有限的,只有个人的自我救济才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救济之路。针对就业难,农村大学生应当加强自我反省,及时调适自己。

一是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同时,注重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争取在大学期间培养一项文体技能,缩小与城市学生的差距。

二是主动锻炼吃苦耐劳品质。农村大学生的吃苦精神好、抗挫折能力较强等特征,是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优势所在,一些用人单位也欣赏农村大学生踏实认真的精神,愿意优先聘用农村毕业生。因此,要充分发挥这个优势,赢得用人单位青睐。

三是主动了解农村人才需求情况和经济发展形势,在校期间多学习一些就业技能,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就业、创业讲座,为以后的就业或创业打下基础。国家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创业机会很多,学习一些创业知识很有必要,尽管创业艰辛但前景美好。四是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在白热化的人才大战中,农村大学生不应再拘泥于传统的就业模式,也不必将目光盯在有限的城市就业岗位,而应当将就业目标从城市拓展到广阔的城乡,走进农村,走出一条全新的就业之路。

参考文献:

1.高文:《鼓励农村大学生回乡就业》,《农民日报》,2009年3月12日。

2.李海珍:《关于西部农村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思考》,《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年第3期。

3.胡丽、王爱华:《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解析》,《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

大学生就业的困境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社会工作介入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19-01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原因

1.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

(1)紧张焦虑心理

对于刚刚结束十几年读书生涯,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都会希望自己能在择业时谋求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但同时又担心会被心仪的企业拒绝,一旦反复碰壁,很容易导致情绪不稳定,心态不能有效进行调整。如此一来,毕业生无法理性判断和抉择职业,思考迟缓、不周到,行动迟缓,越发使精神压力加大,压抑、消沉。

(2)自大心理

在毕业大学生群体里还没有形成强烈的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不少学生想一步到位,找到满意、体面的工作。部分大学毕业生因自身的一些优势,自认为“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内心便有点夜郎自大的心理。这种心理会导致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挑肥拣瘦,不能正确地审视自身,在就业潮流中迷失方向,以致与很多适合自己的工作种类或者适合自身发展的单位擦肩而过,造成择业困难的被动局面。

(3)自卑怯懦心理

与自大心理相反,自卑心理是因为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对自身认识不足或评价过低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当大学生慷慨激昂地走出校门,面对地却是一次又一次地求职失败时,难免在人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以致不敢也不愿意主动向企业推荐自己,使得在面试应聘时表现消极,长处无法发挥,失去工作机会。这样的心理对于冷门专业,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加容易产生。

(4)盲目从众心理

盲从心理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不从自身实际出发,没有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劣,不关注社会的需求,别人找什么工作,自己就跟着找什么工作,对未来缺乏思考,导致耽误了自身的发展。

2.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客观原因

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主要包括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即由于大学生的溢出量与社会要求存在偏差,导致人才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冲击着大学生就业;用人单位的原因,由于不少企业更加注重经济效益,不愿意提供给在校大学生实习的机会和提供实习安排等相应费用,导致中小企业与高校之间合作断接,校企合作仅停留于名校和名企之间,并且大部分是以奖学金形式建立联系,所以沟通交流显然不足,并没有实现强化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目标,另外也有不少企业存在招聘不诚信的情况,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冲击,损害大学生的利益,扰乱人才市场的秩序。

(2)主观原因

部分大学生的个人心理误区影响择业和就业。家庭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对于家长的期望给子女择业带来的心理压力。另外,职业规划能力的缺陷,如缺乏职业目标、职业能力不足、职业态度模糊等,都使得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不知道想做什么,不能顺利地使面试官或企业认同,不能很好地展现自己的长处,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就业难的问题。

二、高校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高校社会工作介入的工作应至少从两方面着手,即对于未陷入心理困境的学生的正向引导,防止其陷入就业心理困境和对于已经处于就业心理困境的大学生的补救。

1.让未陷入就业心理困境的大学生给自己打“预防针”

大学期间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做好职业规划,提高自身竞争就业能力,为防止陷入就业心理困境打“预防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定期做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可适当针对不同年级修读不同专业的同学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例如,对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大一学生设置关于自我和专业认知的测试,评估其认知能力并给与正向引导;对大二大三的学生设置关于人际交往和专业学习态度相关的测试,发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交往中的困恼,并帮助、引导其从困扰中走出,顺利实现自身素质提高和价值实现;对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面对即将毕业的形势是否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对和适应社会和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可能出现的拒绝等,测评其抗压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力,采取适当的方法引导其有效缓解就业心理困境。此外,还可在大学生群体里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小组讨论,并注意平时对关键个体,特殊事件的关注。根据个体实际情况,设计适当的解决方案及时解决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排除心理的障碍,增强其心理适应和承受力。

2.对已经陷入就业心理困境的学生的“补救”

“补救”主要是针对已经陷入就业心理困境的学生的治疗性质的工作,矫正其心理和行为偏差。针对大学生个体,开展个案工作介入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即利用社会工作相关专业手段和方法,帮助处在困境中的大学生消除焦虑、否定焦虑,以达到增强其就业能力的目的,促进其自身更好地发展。

3.明确高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高校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目标就是通过专业指导,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学生,增强学生自身能力,因此其具有服务的特性。其主要服务项目包括:

1)通过个别案例分析对学生问题进行评估;

2)适当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其子女在校情况;

3)为学校提供相关咨询,定期检查学校教育状况;

4)参与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生活氛围,充分发挥其资源的优势与学校沟通。工作方式主要是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

高校思想教育具有引导性,教育引导学生,使其具有正确的认知是其工作的主要特点,包括个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日常管理活动等。工作方式主要是说服教育、关心、劝说引导、榜样示范等方法,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参考文献:

[1]殷伟.大学生就业问题与社会工作的介入[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10(03)

大学生就业的困境篇4

论文摘要: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很多大企业在2008年年底到2009年上半年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并且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名额缩减;同时作为吸引就业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响,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因此形成了“应届毕业生求职的寒冬时期”。虽然目前全球的经济形势出现回暖,但是还无法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本文就是针对这一形势,首先分析就业结构中三方面不合理因素;其次,由这些原因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几种不成熟的就业心理表现;最后,依据这些不良的就业心理表现提出对应的政策措施,重新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据统计,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11万人,还有一百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失利,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今年中国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

中国社会调查所最新在北京、上海、深圳、石家庄、郑州、成都、沈阳、武汉、厦门、哈尔滨、西安等地抽取一千位应届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样本显示,最理想职业中,二成八的大学生选择国家机关,之后是国有企业、科研单位、学校这此较稳定的企事业单位;选择民营私企、自主创业的学生最少。约七成一受访者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不好找工作,有五成六的受访者表示非常焦虑。主要反映在专业所学与实际所用之间,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另外是对职场人际关系的害怕等。

1.就业结构中不合理因素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成因分析。

1.1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带动了对知识素质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从而促动了加快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并极大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但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劳动力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

1.2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并且由于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在地理环境、经济环境等方面与中部、东部及沿海地区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时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从而对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是一个不利因素。

虽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而产生大量需求,但由于欠发达地区所能支付的价格(工资收入、发展机会、人才的流动性等)不足以补偿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按照劳动力市场机制,无法实现供求结合。在我国,由于人才流动的单向性特点导致的流动成本过高进一步恶化了欠发达地区的有效需求不足。尽管国家也采取了“西部志愿者计划”等政策措施,但是无论从需求量扩大还是人力资本补偿来说,都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状况。

与此相反,部分大城市都居于高端的产业结构,并且有的还占据着经济中心的重要位置,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很大,但是一些地方性对中小企业或非正规部门的需求抑制(户口、社会保障、人才流动等),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人为分割,其结果是直接人为地降低了用人单位的有效需求或者“促进”灵活就业,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成本与风险。

1.3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难以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缺乏适应职场变化能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基于节约人力成本的原因,他们更需要能一上岗就可以直接创造财富的员工,而不是无法胜任却要求颇多的学生,因此目前需求更多的是复合型人才。

可是从学校走出的应届毕业生,就业能力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资本。长期以来,在我国部分大学在整个四年的教育过程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此外,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市场能力”——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等等。

因此,在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中,可以分析出当代大学生在初入职场选择时缺乏以下几种能力:(1)从客观角度出发思考问题;(2)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无法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4)意识不到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2.在金融危机下所产生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部分大学生择业心理不成熟的表现有以下几种形式:

2.1焦虑、急躁心理。毕业前夕,多数毕业生都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焦虑的情绪。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他们担心能否如愿以偿,还有的害怕就业无门,有的甚至患了“择业焦虑症”。择业时焦虑心理的特殊表现就是急躁。毕业生在就业中产生的急躁情绪,主要表现在就业单位没有最终落实以前,不是恨时间过得太慢,就是怨用人单位迟迟不给回音,他们希望在供需见面会上当场就能决定下来,希望不费周折就能如愿以偿。急躁心理还反映在选择单位时,在对用人单位信息掌握较少或不完全了解时就匆匆签约,签约以后又往往反悔;而未能如愿签约时,事后又每每后悔莫及。尤其是那些在毕业离校前尚未落实单位的就更为急躁和恐慌,他们没有目标地四处出击,东奔西跑,病急乱投医,不能冷静、客观地思考,情绪处于一种难以自制的急躁状态中,其结果是处处碰壁、得不偿失。

2.2自卑、怯懦心理。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失去心理平衡的心理状态,常和消极、依赖、怯懦等心理交织在一起。不少大学毕业生择业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心理,他们往往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总认为自己竞争实力不够,因而在择业中缺乏一定的信心和勇气。有些专科毕业生在一次双向选择中未被单位录用,情绪便一落千丈,悲观失望;一些性格比较内向、来自农村、不善言辞、成绩平平的大学生,面对择业市场更是不能勇敢地推荐自己;有的在求职桌前不是面红耳赤就是语无伦次、答非所问,辛辛苦苦准备的“台词”一急之下忘得一干二净;有的谨小慎微,生怕一句话说错、一个问题回答不好会影响自己的形象,以至于畏畏缩缩。这些学生渴望机遇,但在机遇到来时却手忙脚乱、局促不安,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因而在“自我推销”中常常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以致错失良机。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它不仅有碍于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而且过度的自卑还会产生精神不振、心灵扭曲以及沮丧、失望、孤寂、脆弱等病态心理。自卑心理主要源于对自己的过低评价和消极暗示。反复的消极暗示可能导致认知功能的丧失,尤其是对于一些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的大学生来说,强烈的自卑心理会成为他们择业的大敌。

2.3依赖、盲从心理。有些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存在明显的依赖心理。他们虽然接受了三四年的大学教育,但在很多事情上还是缺乏应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择业时,对用人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凭自身的思考来决断,而是依靠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过多地依赖他人。有些毕业生对自己缺乏清醒的认识,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对自身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前景不明了,而个人又缺少自我选择和独立决断的能力,极易受到他人的干扰,因此在择业时往往会表现出盲从心理。在招聘现场我们常常看到,在热门招聘单位的摊位前人头攒动,以至于招聘单位接收求职材料应接不暇,这就是在从众心理驱使下表现出来的盲从行为。“知人者智,知己者明”,毕业生应根据自身条件摆正位置,找准坐标,盲目从众只会错过许多本应属于自己的求职机会。

2.4悲观、低就心理。供需失衡的矛盾、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无情地打碎了大学生的幻想,特别是那些心理准备不足、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在现实面前更是显得手足无措、茫然无助,产生了较强的失落感,变得悲观失望。目前,大学毕业生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毕业生就业市场已转变为买方市场,很多用人单位并没有自己的人才招聘标准,而是片面地追求高学历,结果人才的高消费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使得大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形势产生了困惑和怀疑。有些学生迫于就业的压力,为了安身立命,不得不降低就业门槛,低就职业。这种低就心理,一方面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的务实、理性的态度,另一方面也给低学历的就业者带来了更大的压力。2005年3月l9日,福建省厦门市工商局面向全市招考l5名劳动合同制工人,引来849人报名参考,其中中专学历的仅有5名,大专学历的有473名,本科学历的有368名,还有3名研究生学历的应考者。研究生报考工人无疑是人才资源的浪费。人才资源浪费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大学毕业生求职低就的无奈心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应充分认识自我心理调适的作用,提高自我调适的自觉性,保持一种稳定而从容、乐观而进取的良好择业心态。

3.国家所采取的鼓励大学生成长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尽管大学生就业当前还面临着不少困难,有些困难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的调整,但是,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大学生就业的前景总体上是非常乐观的,虽然我们不能指望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过程总是一帆风顺的。

3.1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将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广阔的空间。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潜在的经济需求是极大的。更关键的是,通过3o年的改革开放,这些需求已经被成功启动,首先在大中城市,然后是沿海的小城市与农村地区,随之而来的将是广阔的中西部地区。中国同时兼具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工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最为关键的经济发展平台。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都将是吸引就业需求的一个重要渠道。

3.2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将会更大。全球竞争以及中国总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中国不能永远享受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产业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应该有比较大的空问。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国家创新战略,这将使得我国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有赖于基于长期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高端劳动力群体。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初步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这为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增长准备了广阔的空间。

3.3政府就业政策的持续优化将会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政府消除对高校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的政策抑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实施大学生自由就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对大学毕业生(含高职毕业生)的一切户口指标限制和人事指标限制以及各种各样显性或隐性的行政限制,打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政分割,促进大学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和自由流动,优化我国高素质人才的配置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就业市场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3.4为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就业或从事特定的职业,实施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补偿机制。我国自2003年起开始实施就业激励政策,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政策在2004年以后得到了进一步地完善和强化。国务院规定,政府支持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等重大项目,要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加大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力度,扩大由中央财政支持的西部志愿者规模。国家就业激励政策的实施将会更有效地支持国家整体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支持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最终实现个人、用人单位和国家“三赢”结果。

    4.金融危机形势下,重塑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4. 1高等教育改革使得大学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知识化与全球化使得就业政策与教育政策正在围绕“职业路径”进行重组,整合教育与工作的联结机制,提升就业能力,实现充分就业与满意就业的目标。大学己经开始强化对外部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增强大学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竞争能力,增强大学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率,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消除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为此,我国的大学可能需要创新教学、创新课程、创新专业乃至于创新大学、创新高等教育。

   4. 2大学正在将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转化为教学创新行动。在教学模式创新行动方面,以强化通识教育为目的的通识型教学、以需求驱动的实践基地建设为标志的实践型教学、以强调研究方法为内容的研究型教学、以拓宽国际视野为目标的国际型教学、以培养就业能力与学习能力为内容的能力型教学、以强化学生的参与和投入为目标的参与型教学等都在不断尝试,试图通过教学创新,培养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大学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的困境篇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开放式针对性实践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高校在校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就业形势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呈现出毕业后离校时未就业人数剧增的现象,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指导课是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的重要形式,对毕业生意义重大。为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在大学生中开设就业指导课,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有相当多的高校仅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开设就业指导课,因内容缺乏新意、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或时间滞后等原因,就业指导课存在潜在的危机。具体表现在毕业生对就业指导课兴趣不大,出现逃课或厌烦上课等现象,从而影响就业指导的有效开展。如何正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潜在危机,寻求合理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加强就业指导课教学,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就业指导课的现状及困境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普遍开设了就业指导课,课程内容涉及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观念、就业技巧、就业心理、就业过程中问题分析等诸多方面,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必要的就业技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就业指导课也逐渐得到学生的青睐和学校的重视。不过由于就业指导课在高校开设时间普遍不久,各方面条件还很不完善,因此对很多大学生来说这门课程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业指导课当前还存在着很多亟待改进的问题。具体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课程体系不完备多数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只针对毕业生,课程内容局限于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择业技巧等方面,而对非毕业生、对就业之外的环节包括学业、职业和事业发展问题,则缺乏指导和帮助。不少学生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课“不实用”、“信息量小”、“内容太陈旧”。其实,大学生的就业与学业、职业、事业都是一个整体,应构建较为完善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课程目标不明晰第一,临时性。一些学校就业指导课未列入教学计划,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学校开与不开、怎样开,学生学与不学、怎样学,没有统一规范的要求。第二,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较大,有的就业指导课安排在晚上、双休日,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一些学生由于学业重、事务忙而不重视,甚至没时间上就业指导课。由于对就业指导课的设置、研究不够,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不完善,多数学校就业指导课仅仅针对毕业生。其三,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求职对每个专业学生来说应有专业特点,每个学生也有不同的需求,可是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可是对就业缺乏信心,在实践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仅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和“就业形势报告会”;或者举办几次讲座、开设几堂课,讲讲求职信息和应聘技巧,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教学方法落后第一,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我国从1999年开始推行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但是,目前各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多由搞就业工作或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和领导兼职。由于师资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无论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专业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标准,使得就业指导课程效果大打折扣。第二,教学方法单一。理论讲授的内容和课时太多。有的学生要么逃课,要么上就业指导课不带一张纸、一支笔,听完了事。有些教师讲授偏重单一的择业技巧,使就业指导课变成了应试指导和应付面试的指导。第三,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缺乏与实践的结合。

改进就业指导课的对策

更新观念,提高对就业指导课的认识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为提高就业率,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就业指导课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待就业指导课的认识上,要转变就业指导课可有可无的观念,改变过去在毕业生中搞突击教育以及教育内容、方法陈旧的现象,切实从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有助于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重视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克服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以及顺利推进我国就业体制改革的进程等方面来改进高校就业指导课。

建立开放式课程体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育教学要遵循其突出指导性的教学原则。这就要求建立开放式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一是全程性。就业指导课应从新生开始,实现教学的全程化、全员化,面向全体学生,贯穿在学生整个大学学习期间。二是全方位性。充分发挥“两课”、专业课、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对学生就业指导的作用,将就业指导的有关内容融入其它教学活动之中,构建学校完整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根据就业指导课的特点,该体系不仅要包括课堂教学,还应包括专题讲座、就业咨询、成功校友报告会等多种形式。三是引导全体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目标要有针对性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育教学要遵循注重针对性的教学原则。一是根据不同年级,就业指导内容各有侧重。如,一、二年级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增强就业意识,强化竞争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就业指导课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三年级着重就业政策的学习,就业形势的分析,就业信息的搜集,求职准备、择业技巧、自主创业、心理调适等具体问题的指导和训练。四年级具体地学习和掌握求职就业的具体程序及面试应聘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在求职就业竞争中的成功率。将就业指导课从临时性、季节性转向稳定性、常规性,并具有连续性和针对性。将零星的、分散的、讲座式的、动员式的“指导”作为一门课程固定下来,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依据年级设立相应学分。二是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如针对师范类专业的学生要加强对他们课堂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基本功的教育和训练,而对于那些非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就要结合他们的不同的专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和训练。三是针对不同个体开展一对一的辅导。例如美国的大学都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除了向学生进行课堂讲授外,还开展个体咨询和服务。

教学方法要与实践紧密结合就业指导不同于一般的课程,重在实践。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育教学要遵循体现实践性教学原则。所谓体现实践性教学原则,就是具体地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实践训练的积极作用。一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搜集一些大学生在求职就业实践过程中比较成功的经典案例,并用这些成功的经典案例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二是从实际出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组织一些现场模拟式的教学和训练,如组织模拟现场招聘会、面试实训模拟训练,等等;三是积极地指导并鼓励在校大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尝试创业;四是通过与专业企业合作开发新的就业指导课程模式,起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作用,为就业指导课程模式的探索指明了新的方向。通过与专业企业的合作,打破了传统课程的自我封闭、脱离社会的局面,加强了对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通过与专业企业的合作,有效地促进了就业指导模式的创新,确立了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设计理念,推进了就业指导的发展;五是努力提高任课教师的水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职业测评在线系统进行自主学习和测评。

大学生就业的困境篇6

关键词:就业;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

中图分类号:G40-01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很多企业裁员、减薪还有倒闭的命运随之而来,2009年延续08年的余味,毕业生选择缩在大学的温柔乡里躲避严冬。2010年经济回暖,但就业形势并没有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地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09年是经济最困难的一年,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有可能达到700万之多,而2011年毕业生人数更是将达到650万,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界定与分析

1.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分析

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是指个体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的投资由于外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使预期收益无法实现的可能性,是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不确定性,或者说高等教育个人投资中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具体包括如下几点内容:

(1)高等教育投资预期收益风险分析

预期收益风险是指个人投资者在决定是否投资时所估算的高等教育收益实际值与估算值之间不一致的风险。个人之所以愿意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其最根本的原因是高等教育有助于提高个人在未来就业中的价值。一般认为,劳动者由于接受高等教育,成为高级专门人才,形成了较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因而在劳动力市场上往往更容易获得就业机会并获得较高的报酬。个人对这种投资效益的期待,是刺激投资热情的最主要动因。然而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周期是很长的,一个优秀高中毕业生一般要经过至少四年培养才能本科毕业(如果加上研究生教育还需三至五年),毕业后仍然须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四五年,才能成为高级专门人才。这种在人才培养时间上的长周期,决定了高等教育经济效益获取长期性的特点。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风险性也加大,实际收益与预算值之间就会有更大的差距,这就会造成高等教育投资的实际净收益达不到预期水平。

(2)高等教育投资教育服务风险分析。

教育服务风险是指由于高等学校提供给投资者个人的教育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低于投资者预期,而给投资者个人造成一定的投资风险。如所选择的学校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教学质量不高、学习氛围不够浓厚、校园治安环境不是很理想等将对投资者个人学习能力的培养造成重大影响。个人投资高等教育,除了希望能在未来就业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以外,还希望享受到令自己满意的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企业嫌大学生眼高手低,他们的技能不够实用,另外大学生可能也很在意企业的苦力劳动多,不愿意干,还需要关注的一点,其实就是我们的大学教育的问题。实际上是我们的大学教育脱离企业的实际需要,长期以来,企业和大学谁也不理谁,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企业的用人已经是市场经济了,大学教育依然是计划经济,导致的是驴唇不对马嘴,牺牲品就是花巨资上大学的大学生。

(3)高等教育投资就业风险分析。

就业风险是指高等教育投资者个人所面临的就业市场不好、就业政策不好、就业环境不好等原因使得投资者个人难以获得理想工作的风险。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高学历低就业的现象相当普遍,很多大学生甚至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危险。为此,许多家庭和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可能会大大脱离现实的需要,如专科生会继续读本科,更多的本科生则会选择继续读研究生,等等。结果是高等教育投资盲目性必然增加,造成人才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不相适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相对教育过度现象,并可能由此进一步加剧高等教育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教育过程中巨大的投入和压力,在未来可能得不到预期的收益和回报。因此,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直接威胁着个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与保障,迫使更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追加教育投资引发了以下的教育过度风险。

(4)高等教育投资教育过度风险分析。

教育过度风险是指社会或个人所拥有的教育程度超出了实际需要,它是人才高消费和知识性失业的深层次原因。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存在,使劳动力市场上始终存在一个知识性失业大军它迫使相对低学历者为了规避投资风险继续追加教育投资力度,追求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以便把包括前期投资在内的收益提高到一个理想水平。为此,许多家庭和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可能会大大脱离现实的需要,如专科生会继续读本科,更多的本科生则会选择继续读研究生,等等。结果是高等教育投资盲目性必然增加,造成人才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不相适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相对教育过度现象,并可能由此进一步加剧高等教育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

三、个人降低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基本对策

有投资,就会有风险存在。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高等教育是一项有较大风险的投资活动:投资成本高,收益不确定。作为投资主体,应当有较强的风险意识,要努力采取多种措施,来降低投资风险,确保投资能获得较好的收益。

(1)根据自身实际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投资方式。在高等教育人才的供求市场上,已经是一个买方市场,高等教育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由计划经济时代低投入高回报降低到一个较低水平。现在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上大学的成本是一项很大的开支。因此,不应盲目追求高学历、高文凭,应该根据自身能力与家庭的经济条件来选择适合的教育投资方式,在投资的时候要做好合理的规划。

(2)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人力资本的质量,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既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多增加自己的实践能力,以提高在人才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积极就业,尽可能地延长投资回报时间;同时要充分意识到家庭投资的巨大压力,除了必须的支出外,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支出水平,努力减少投资成本。

(3)根据社会办学需要,发展民办教育。民办高等教育适应了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渴望。充分发挥民办高等教育较大的办学自和灵活的办学机制等特点,与公办高等教育互为补充,在高等教育市场上获得自己的位置。

参考文献:

[1]赵宏斌.教育过度与收益风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4).

[2]武向荣.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风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3).

大学生就业的困境篇7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对策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一种因素。党中央已经针对这个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贫困大学生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在求职和工作中处于劣势地位。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

(一)就业成本高。就目前的社会趋势来说,大多数贫困家庭依然将孩子读大学作为摆脱贫困生活的唯一希望。所以,一旦孩子考上大学,孩子的家庭就会拼尽全力支持孩子完成大学学业。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勉力读完大学之后,学生的家庭早已耗尽了最后一丝力量。然而,这时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还要面对找工作过程中的各种压力,比如交通费用、制作简历的费用、租房费用、通讯费用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成本也在持续的增加。很多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去参加异地的招聘会,不购买求职服,这种做法在降低求职成本的同时也缩小了大学生求职的范围,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

(二)综合实力差。由于贫困大学生多来自于偏远的农村、山区或者下岗职工家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导致这些大学生受到的基础教育质量不高,家庭也没有余钱让学生参加各种培训班。学生们只能通过一步一步的求学途径慢慢的走出贫困地区,走向大城市。但是,由于自身家庭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眼界、思维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合作能力都均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比如: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许多贫困大学生并不具备合格的操作电脑的能力,也缺乏唱歌、跳舞等技能。在大学中,由于贫困导致他们不舍得购置自己需要的书籍,限制了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进一步发展。甚至有的大学生为了保证自己最基本的生活开销而不得不利用大量的时间从事勤工俭学,导致自己学习和娱乐时间的严重不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十分突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一些艺术特长等等,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除了专业技能之外,艺术特长等都是十分欠缺的。因而贫困大学生在就业的时候回面临很大的压力。

(三)就业机会不平等。虽然当前大学生就业已经公开、透明,但是一些权威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家庭条件好的大学生就业率依然远远高于家庭条件差的大学生。大学生的家庭条件对其就业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贫困大学生没有背景,不能依靠社会上的任何人,他们只能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去社会中寻找工作,而且贫困大学生还要面临着户口、买房等问题。一些企业往往不愿意录用外地户口的贫困大学生,因为这些大学生的经济条件差,家又不在本地,离职率会比较高。而现实情况也确实如此,所以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是不平等的。

二、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一)加大贫困解决力度。要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要从根本上着手加大大学生家庭的贫困解决力度。高等院校应当积极的同贫困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在确定学生家庭条件确实不好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入学贷款,发放奖学金,切实的减轻学生上学的负担。当然,单单依靠高校自己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高校还应当积极的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为了将贫困补助工作落实到实处,高校应当成立一个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核实学生家庭贫困情况,完善奖、贷、助、减、补五位一体"的资助体系。提高对贫困大学生发放的补助金额,多组织校园招聘会,尽量降低大学生的就业成本。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还要积极的同企业协调,尽量为学生争取网上视频面试的机会。

(二)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高校应当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积极的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生技能免费培训班,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类学生社团,利用社团的活动来培养大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此外,高校还应当积极的组织学生进入到工厂企业进行实践。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同社会接触的机会。

(三)完善就业援助机制,营造良好就业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以身作则,深入一线招聘现场,废除招聘现场不合理的招聘规定,减免学生参加招聘会的费用。对因为贫困而未能就业的学生信息进行登记造册,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机会。

三、总结

做好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是当前政府、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的紧迫性和现实性,进一步的敦促政府制定出相关优惠政策,共同处理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彭曼丽.关于高校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0,(08):22-23.

[2]吕卫华.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理性认识与应对措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1):36-37.

[3]肖波.关于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中国教育报,2010,(10):65-66.

[4]段兴立,滕悦,韩巧霞.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及对策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8(6):134-135.

[5]邹冬梅.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及对策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10):141-143.

[6]赖常青.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透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4):99-100.

[7]夏晓燕.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7):245-247.

[8]潘祥臻.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

作者简介

方oo(1987-),女,汉,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郑州轻工业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就业的困境篇8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困境;应对策略;自我心理调适

今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季,据称有699万毕业生面临就业难题。大学生毕业生的数目日益增多,就业难度进一步增大,给广大的毕业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一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碍。因此,正确分析大学生求职择业中的心理问题的原因与常见类型,引导大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帮助其走出心理困境,主动适应社会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首先提出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境,然后再从大学生自我调适和学校就业指导两个方面探讨应对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成功适应社会。

一、大学毕业生常见心理困境分析

就整体情况来看,大学毕业生大部分能以一种积极主动,平和乐观的心态去对待就业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但有少部分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择业的关键时刻心态失常,个别同学甚至做出极端行为。本文通过分析大量文献,把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困境主要概括为:焦虑恐惧、自卑悲观、依赖从众、懈怠逃避、自负攀比等五种。

1、焦虑恐惧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一般情况下,大学生表现的焦虑程度较轻,主要表现为恐惧、忧虑及失眠等某些躯体症状。许多毕业生在遭遇多次挫折之后,会产生一种焦虑恐惧心理,表现为情绪紧张,意志消沉,质疑自己,丧失自信,个别同学甚至会出现绝望的心理,做出一些极端行为。这种焦虑心理经常出现在一些普通院校,冷门专业,成绩较差或性格内向的毕业生身上,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2、自卑悲观心理

自卑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心理困境。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初入社会的大学生产生自卑情绪是比较普遍的。他们对自己评价过低,消极厌世,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总是自己不能做决定,过分退缩,害怕挫折,不敢在外人面前充分展示自我、积极主动的参与竞争。这种现象常见于一些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性格内向、人及交往能力较差或者有生理缺陷的毕业生,在贫困生,女生中也较为常见。

3、依赖从众心理

当代大学生中独立子女较多,父母包办代办一切,生活自理能力独立性较差,往往依赖性较强,缺乏自我责任感和独立决策能力,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往往期望依赖父母的社会关系或盲目跟随大多数同学的选择,被动就业,而没有自己的目标计划和兴趣爱好,甚至忽视了自己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方面。

4、懈怠逃避心理

在大学毕业生中还有一个常见的群体,他们害怕承担社会责任,不愿意也没勇气到社会上拼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他们选择了逃避,被称为"不就业一族"。这些同学把考研作为自己的就业选择,想先逃避几年再说,从而出现一种"考研热","考博热"的现象,与之类似的还有"考公务员热",他们甚至把考研,考公务员作为面对毕业的唯一出路,连续几年不去工作,只是复习备考,抱着一种"毕业不就业,未来还是梦"的思想,心安理得的逃避就业。

5、自负攀比心理

还有一部分同学情况与上面刚好相反,他们对自己估价过高,认为自己成绩好,能力高,政治条件优秀,专业热门需求量高,求职门路广,处处高人一等,非常傲气,因此好高骛远,自命不凡。有的则是在择业过程中,过分看重名誉、地位、待遇,一心只想进入大城市、好单位;或是盲目与同学攀比,不顾自身的实际条件,也不管应聘职位是否适合自己,只想找到一份超过别人的好工作,舍弃了自我价值和职业价值。

二、就业心理困境产生的原因

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困境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总结起来,主要有两大方面:

1、社会因素的影响

首先,家庭的影响。现在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过度呵护,对孩子包办代办,或者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只重视知识灌输,造成大学生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孤独等心理障碍。其次,学校的影响。高校连续几年扩招,造成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多,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新的压力和难度;最后,就业指导的滞后。学校在就业指导,就业心理辅导等方面做的工作明显滞后。

2、学生认知方面的偏差

毕业生的就业认知心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择业行为,影响他们能否顺利就业。目前大学毕业生中存在着一些就业认知上的偏差。第一,自我认知不准确。部分大学生还不能准确客观地评价自我和观察外界事物,容易产生自负或自卑心理,从而产生就业心理困境。第二、对周围环境认识不准确。对环境估计不足会出现坐等心理,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从而错过许多良好的就业机会。

三、就业心理困境的应对策略

樊三立和冯彩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在择业中过多地把原因归结于外因,而不从自身找原因,这样的求职心态障碍和认知障碍往往导致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处于被动局面,也往往导致结果不很理想。"因此,在帮助大学毕业生走出就业困境时,首先应帮助其培养良好的心态和建立对自己、对社会正确的认知;其次,高校和就业指导中心也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完善工作机制,调整高校和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就业指导。

另外,当大学毕业生出现用一般方法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时,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进行疏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就业心理咨询师要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疏导,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始工作:首先,应想帮助其疏导积压已久的不良情绪,耐心引导学生放松心情,学会自我调适,冷静面对当前的困境;其次,就其心理问题进行辨别和诊断,弄清问题的类型和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第三,帮助其正确的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定合适的就业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案,以达到使其顺利就业的最终目标。

总之,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心理困境不仅要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完善其工作机制,从早期着手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心理素质,更要大学生自己学会调适自身的情绪,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开朗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社会。只有各个方面密切配合,共同参与,才能使大学毕业生顺利踏入社会,成功就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构建美满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孙隆智.浅析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产生原因[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2).

[2]赵京.注重心理疏导,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J].政工研究动态,2009,(6).

大学生就业的困境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困生;大一学生;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呈逐渐增长的趋势。经济上的重负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对部分贫困学子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高职院校除了经济上对贫困生进行经济资助外,需更多地从心理上关注和精神上支持,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成长为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人才。

一、“双困生”成因分析

贫困生在高职院校中所占比例不断增长,他们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贫困生群体主要包括:刚刚解决温饱或尚未解决温饱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的学生,因灾、因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

高职生与其他高校的本科生相比,学费相对较高,这使本来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他们在上学期间想尽办法担负起勤工俭学的压力。由于受到生源地文化环境和教育落后的影响,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他们来到大城市之后,对大城市、大学校园的陌生感及与他人相处时的自卑感,特别容易导致他们自我封闭。

另外,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物质、利益的看重,一定程度上导致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心理失衡。同时,刚进校的贫困生将希望寄托在毕业之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来改变家庭的经济窘况,但是由于扩招及不公平竞争带来的就业压力日趋严重,使他们担心无法顺利就业,对未来感到迷茫,致使他们承载了更多的精神压力,严重者甚至出现心理扭曲等问题。

二、“双困生”脱“困”的主要对策

要使“双困生”从根本上摆脱困境,就要求学校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双困生”的具体情况,抓住每个“双困生”的特点,建立“双困生”档案,随时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制订相应的经济、精神“扶困”对策,使他们最终达到经济脱“困”和心理脱“困”。本文从经济资助和精神扶持两方面出发,探讨“双困生”脱“困”的对策。

1.完善物质资助体系,加大勤工助学力度

经济贫困是诱发“双困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原因。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动员、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拓宽资助渠道,加大资助力度,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首先,高校应充分抓住大学生助学贷款这一机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助学贷款制度,为尽可能多的经济困难学生办理助学贷款。其次,完善勤工助学机制,加强规范化管理,为在校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而且也将经济资助和自我救助结合起来。还可通过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建立多渠道的资助网络。另外,扩大奖助学金的覆盖面,鼓励贫困生努力学习,为其解决后顾之忧。

2.引导大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有选择地弥补差距

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才能实现自我完善,并确立自己发展的方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大学生之间的比较是全方位的,包括学习成绩、研究能力、艺术修养、社交能力、体育竞技、人格品质、个人风度等方面,一个人不可能样样都优于别人或次于别人,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树立自信,又要看到自身客观存在的问题,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陷,这样才能做到比较客观的自我评价。

3.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营造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很大。学校应该加强对“双困生”的就业指导,以消除他们一进校就对未来就业的担忧。学校应该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市场需要,根据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和期望值,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正确对待就业。学校也应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投入,包括人员和经费。

另外,国家要继续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双困生”毕业后自主创业,着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水平。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也影响了求职竞争的公平与公正,这对“双困生”的求职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营造一个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对“双困生”的顺利就业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职院校大一“双困生”问题应得到社会和学校的关注。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学生助学对策及工作体系,既要解决学生经济上的困难,更要从学生一进校就为他们提供各种指导,使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全面提升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成旭.高校“双困生”对策研究[J].科技风,2013,(03).

[2]严渭青.高校“双困生”现状的理性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2,(11).

大学生就业的困境篇10

关键词:农村;新教师;专业发展困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3.069

1研究方法与内容

1.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进行,选取了K中学新入职教师李老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建构有意义的教育故事,展现农村新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各种困境,引发读者思考一个颇具潜力的农村新教师的优势为何不能转化为现实。

1.2研究内容

本研究从科层困境、心理困境、技术-理性困境、专业困境和道德困境五个方面来分析农村新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科层困境指因学校和教育体制中的行政部门的组织是科层的,教师必须服从科层的权威,但是这种科层的权威在某些方面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使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心理困境指由于心理激励的缺失而导致的专业发展的困境。技术―理性困境指因学校对规范的教学模式缺乏典范的指导,从而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困境指教师缺乏对教育的理性思考,对教师职业自我认同感低,把教师职业看作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是自我实现的途径之一。道德困境指教师没有形成来自于共同体的价值观、理念和理想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2研究结论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的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起始阶段,新教师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困境和危机,但是教师们最终总会克服困境,实现潜能与现实之间的转化,最终逐渐成熟。可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李老师的潜能在转化为现实的时候遇到了巨大的困境,这种困境使得李老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未能萌发,她尚处于教师专业发展将要萌发却未能萌发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李老师自身的潜能优势也逐渐的变弱。在学校内部,多种多样的矛盾在教师身上汇聚和交融,这些矛盾使得教师的潜能难以转化为现实。

2.1农村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处于一种引而未发的状态

农村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处于一种引而未发的状态。本文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引而未发的状态指的是虽然农村新教师具备了专业发展的潜能,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的影响,新教师并不具备能把这种潜能转化为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然状态的能力。

新教师专业发展遭遇的困境具体表现为:科层困境、心理困境、技术―理性困境、专业困境和道德困境。科层权威的过度运用使得新教师不得不在一定的监控之下执行学校领导分配的各项任务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尽管某些任务和制度的规定是不合理的,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但是新教师却不得不执行;心理困境的最大的表现便是新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尚未被激发出来,新教师缺失了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新教师在技术―理性方面遭遇的困境是她对规范的教学模式缺乏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不知道一节课上到什么程度才能算作是一节好课,不知道标准化的教学是什么样子;专业困境的存在让新教师很难静下心来对教育进行理性的思考,包括对教育目的、教育本质、教育理想等的思考;道德困境的表现是新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形成对自身工作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对学生缺少了一种爱。

2.2农村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处于一种支持缺失的状态

农村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处于一种支持缺失的钐,这种支持缺失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环境支持的缺失;二是专业互动的缺失。

2.2.1环境支持的缺失

一个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会受到她所处的环境的影响。K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校长不能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种积极的正面的引导。校长的水平和素质决定了校长能否为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种积极的支持。在K中学的观察发现,K中学校长的能力非常的有限,不足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较大的积极的引导。

其次,一个新教师进入到一个教师岗位,不管她以前有没有教学的经验和经历,进行相关的教师培训对她将来的专业发展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李老师从未有过相关的教学经历,教学对她来说是陌生的。在这种情况下,李老师非常需要参加有效的教师培训。经过访谈,我了解到K中学的教师培训不仅非常少,而且极为低效。很多培训注重的是形式,而不是实质。教师们反映这种培训并未对他们的专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反而浪费了他们的时间。

最后,教师教科研的缺失。教科研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能够使教师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教学中的关键事件,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但是,现实的教科研并不是有效的,它更加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对老师实质性的帮助。

2.2.2专业互动的缺失

教师之间关于教育教学工作的互动对于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从研究来看,教师之间的互动少且低效。主要表现为:新老师教师之间的互动的缺失和教师专业发展自觉性的缺失。研究发现,新教师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体缺失了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新教师很难与其他教师产生专业发展的互动,其专业也很难获得较大的发展。

2.3农村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处于深受科层权威压抑的状态

科层权威的过度运用对教师的行为产生一定的限制。首先,K中学的领导没有能力为教师创设促进教师发展的工作任务,他所提供给教师的是过多的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无益而教师又不得不做的事务性的工作。这些事务性的工作挤占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结果不仅没有成功的实现领导的意图,反而限制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其次,学校以各项制度规定约束和规范教师的行为,这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施展空间。不管是对教师的各项制度规定,还是对学生的各项制度规定,教师都是最直接的执行者,是实现学校领导意图的工具。此外,K中学还存在对教师和学生的各项惩戒制度和一日常规等,这些制度如果制定的不合理将会限制教师的行为。现实情况是,K中学的领导没有能力制定出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制度。他们目前制定的各项要求对教师的教学和工作行为形成了一定的限制。这让教师必须按照领导的意图去做,如果达到了领导的要求,就会受到奖励;如果达不到领导的要求,就会受到惩罚。

2.4农村新教师的反思能力与专业发展处于不良的互动状态

农村新教师教育反思能力不足,在现有的教育环境下极易形成行为趋同的问题。农村新教师是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逐渐获得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的,但是由于农村新教师缺乏一种教育反思的能力,他们与他人的互动过程并不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新教师很容易形成行为趋同的问题。

首先,新教师与学校领导的互动为非良性互动。上文我们已经分析过K中学李老师不得不按照学校领导的要求去开展工作,她是实现学校领导意图的工具。由于李老师缺乏了一种有关教育的反思能力,她自身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低效的、非科学的。她觉得按照领导的要求来做就是对的,否则就是错误的。在这个过程中,她没有能力形成自己关于学校领导行为的判断能力,只是一味的认为是正确的,是必须服从的。这样李老师在自己的理念上就会认同学校领导的一些做法,并将这些理念贯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这是对学校领导理念认知上的趋同。理念是行为的指导,李老师对于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处理实则是与学校领导理念认知上的趋同。这种趋同对于李老师的专业发展来说并非是一件好事。因为学校领导的某些管理理念本身就是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相背道而驰的。

其次,新教师与学校同事的互动为非良性互动。一个群体长久以来所形成的共同的态度和观点,会影响到参与者的行为。李老师在与学校老教师的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于自我的认识。刚进入到教育的场域的时候,充斥在她眼中的是激烈的师生冲突以及老教师对师生冲突的处理。在学校教育的场域中对于某些教育事件的处理成为了教师在学校共同生活的共有的观点和态度,这样李老师很容易的跟着老教师见样学样,机械的简单的去处理师生冲突,而不会反思这样处理师生冲突会对以后的师生关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但是由于她缺乏一种教育反思能力,她所形成认识只是对于其他教师的做法的浅层次的了解而已,她没有能力对这些做法做出正确的符合自己的判断。她不会去思考其他教师的某些行为的背后的原因,也不会思考其他教师的做法是否合理。李老师没有经过深刻的教育反思而形成的某些行为只是老教师某些行为的一个复制品,新教师很容易跟老教师形成行为趋同的问题。李老师跟学校领导以及学校老教师的互动是一种非良性的互动,这对李老师的专业发展起了很大的反作用。

2.5农村引进新教师的举动并不必然带来农村教育的改进

农村引进有素质、有学历的新教师的举动并不必然带来农村教育的改进,因为新教师的这些素质并不必然转化为实然的教育教学能力。在这种“现实冲击”下,他们感到困惑、焦虑、力不从心甚至感到强烈的挫折感。

农村新教师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助推力量,其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不容忽视。能够考上教师的大学生具有几点共同的特征:首先,要具有较高的素养,不仅具有专业课知识,还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其次,最终能考取教师岗位的大学生必定经受住了层层的严格筛选。他们具有较大的发展的潜能。但是这种潜能并未能顺利的转化为现实,不能转化为必然的教育教学的能力。一个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新教师,在没有任何社会阅历的情况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h境中发展,其行为必然会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个刚从城市毕业的新教师到农村学校去任教,受农村特殊环境的影响,新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矛盾会更加突出,他们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遭遇的科层困境、心理困境、技术―理性困境、专业困境和道德困境使得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潜能并未能转化为现实。同时,从研究来看,农村新教师由于缺乏一种教育反思的能力,在现有的环境下极易形成趋同的问题,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深受老教师的某些不良影响,这些使得新教师并未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如此看来,农村引进有素质、有学历的新教师的举动并不必然带来农村教育的改进。

参考文献

[1]王波.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个案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5,(3).

[2]周本东.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阻碍性因素研究――以响水县小尖镇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9).

[3]D.p.约翰逊著.社会学理论[m].北京:国际文化公司出版,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