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8:37

人本主义的特点篇1

【关键词】日本文学;新现实主义;心理描写;《阿富的》

日本新现实主义文学出现于日本历史的大正时期(1912-1926年)。它的出现略晚于白桦派。在日本文学史上,它也被称为“新思潮”派【2】。在此时期,涌现出的文学大家无数。芥川龙之介、菊池宽、松冈让等,都是当时非常活跃的文学巨匠。其中,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二百余篇的短篇小说不仅体现了芥川“艺术至上”的价值观,也为战前的日本文学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平民化,更具人文性的文学艺术创作之路的大门。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他的代表作,如《罗生门》、《鼻子》、《秋山图》、《点鬼簿》等作品都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与了解,然而对《阿富的》这一作品高质量的研究,国内至今也罕有。作为新现实主义时期,揭露现实世界人物内心思想的经典文本,长期以来被大众所忽视,这不得不让人感到遗憾。本文以《阿富》【1】为例,分析在新现实主义的影响下,作者在描写人物内心动态时的特点。

1、内心独白体现人性善

日本唯美派注重“美”,白桦派注重“善”,新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于这两大派别之后,自然而然的受到了前者的影响。新现实主义在效仿前人的同时,加强了表现现实状态的力度,使故事内容更丰满,也更有冲击力。《阿富》就是以美学上“使人愉悦”的标准,重新定义了让大众本能地接受“人性善”的文学心理学理念。文中最为精彩的内心独白出现在结尾部分,即阿富中年再遇回归名流之位的乞儿时的激动,“阿富不觉吃了一惊,放缓脚步。原来她有感觉......老新可不是一个平常的乞儿……那时已经有点感觉了。”这种让阿富透不过气来的吃惊与激动,的确是作者依赖于新现实主义的平台而铸造起对于乞儿性本善归宿的大总结。

2、话语缺失引人深思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话语往往直指人物内心,即便是“反辞”,也表达着主人公强烈的爱憎情感。在《阿富》一文中,芥川在描写主人公表达内心情感的话语时,故意留下空白,让人回味无穷。在日本新现实主义文学时期的其他作品中,也往往用主体话语空白来充当叙事所用的引子,如同一时期侦探小说中所用到的话语留白。当这一特点体现在《阿富》中时,则表现为乞儿那时断时续的话语,如“猫儿不记三年恩,你会不会那样(忘记我),不过忘记了也没关系,只是我一走(你就少了伴儿,少了依靠)。”“本店这位老板娘太不懂事了,太不通气,即使要找猫,也不该(让阿富你冒着生命危险来寻猫)。”从这些话语中,我们发现乞儿是一个本性善良但却羞涩内敛的男人,他对于猫儿的关切和对于同是平民阶层的阿富的的怜爱都通过这大段的空白表现出来。这些空白在表现人物特征的同时又为后文进行了铺垫,即乞儿性善,不忍杀猫也不忍夺去阿富的事实。以及乞儿因其善良的秉性,终究“不是一个平常的乞儿”。

3、再现性与逼真性相统一

“再现性”和“逼真性”是现实型文学的两大基本特征【3】,这就要求文学作品必须立足于现实世界,体现人、事的本质特征。而日本新现实主义文学在创作观上与这两点相契合。读者在接触作者的真实感受与态度的同时,也获取了当世当时的特殊体会。也许是长期创作“保吉物”的影响,芥川的《阿富》在立足于新现实主义观的同时,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明治元年五月十四那日的人心不安,也让人体悟到了芥川在面对动荡现实生活时的惶恐。其中大量的时代画面,都需要人物的语言与内心活动去展现。作者在抒写人物内心情境时,节奏时而紧凑,时而舒缓,但是这一切都没有脱离现实性的大框架。文中的两位主人公,他们各自内心牵引出一条心理主线,两条线儿在延伸的过程中发生着曲折变化。由乞儿显露色胆到乞儿威胁杀猫,再到杀猫不成威胁杀阿富,终究可以如愿却忽而羞涩难当只得尴尬作罢。通过以上的行为衍生出的心理主线,我们看到的是乞儿凶狠--惊异--迟疑--害羞的内心发展过程。而由阿富与乞儿口战,到被威胁放弃,再到恳求乞儿饶猫一命,最后万般羞辱只好听命于乞儿,所衍生出来的主线,则体现了阿富生气--忧郁--憎恨--无奈的复杂心境的发展过程。作者对于两位人物内心转换的出彩演绎,使读者读来觉得合情合理。这种平民百姓内心世界的逼真再现,如同一部电影,使得明治元年的叙事画面于半个世纪之后再次上演。与此同时,明治元年人们内心的不安在大正十一年的芥川那里也被再次唤醒。所以人们在读《阿富》时,读的不仅是一种人生体验,更是一种历史的沉厚感。

从写作角度而言,新现实主义文学不仅使心理描写方式上发生了变化,还使那个时代的作者改变了单一的写作模式,跳出了束缚于他们的自然主义与唯美派的大框架,从而敢于以一针见血的力度和冷峻的笔端来剖析现实世界。从社会历史观与发展观而言,日本新现实主义在改变当时日本文学流派转向的同时,也开拓了大众的视野,从而引发了人们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道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日)芥川龙之介.罗生门[m].楼适夷,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8):184-194.

人本主义的特点篇2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性;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6)07-0031-0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历史文明以及中国现代化实践结合所形成的,它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和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所在,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区别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标志之一。搞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性特点,对于解决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几千年文明发展中的文化地位、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点和传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明,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献论述

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作为当时人类历史发展的崭新文明成就,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很多国家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当时的国家、社会和民族发展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传播时,民族性的问题就出现了。

恩格斯较早地论及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问题。他在《美国工人运动》一文中指出,美国工人阶级的最终纲领,应该而且一定会基本上同欧洲整个战斗的工人阶级现在所采取的纲领一样,同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纲领一样。在这方面,这个党必须在运动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要做到这一点,它必须完全脱下它的外国服装,必须成为彻底美国化的党。恩格斯在此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美国应用的民族化和形成自己民族性特点的问题。前苏联在上世纪20年代对列宁主义理论进行概括时,也首先强调列宁主义的俄国性问题。当时的很多人认为,俄国性是列宁主义理论的首要特点。所谓俄国性就是民族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也出现过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问题。1938年在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这是一件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的课题。当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命运和前途。当然,那时提中国化,不单是指民族性问题,但是,首要的问题就是民族性问题。

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创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时,再次论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民族化问题。其中说:“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在此,明确指出中国化就是民族化。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不同历史条件和国际形势,我们重新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其中十四大、十五大和十六大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特点形成问题。

可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问题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政党、不同时期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和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四大组成部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民族化特点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它进一步推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形成。

国内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论述观点很多,但是,共识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其次是中国的。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最一般的基本原理,又提升总结了中国的实践经验和文化传统,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经验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文明和思想文化的结晶。因此,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所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建构应该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和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而从微观上究竟如何创新和继承,一直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民族性内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建构的内涵特点,至少应该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就是单纯从过程和内容上高度抽象概括,直观解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点。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初期阶段,由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化的理解和认识并不十分深刻,在谈到民族化问题时,大多是几句简单的语言概括,就把这个问题阐述了,而对民族化的理论价值和意义以及文明地位没有做深入的探讨。在谈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的观点时,大都把其概括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中国化过程。很多著名理论家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同各自国家的情况、同各自国家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在中国,就是同中国情况、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就是中国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实际上就是说,要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的民族环境中,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这些论述可以概括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性的形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过程。

随着中国社会实践的发展,特别是我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性理论价值认识的深刻,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有了重大的深入。尤其是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这是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内涵的新的科学概括,在这里,同志从理论、实践、中华文明传统的三个相互联系的侧面,全面科学地揭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得以产生的理论前提和构成要素。这其中肯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的思想来源。

所以,在提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点问题,定论性的理解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过程就是其民族性特点形成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民族化,就是使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中国特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性的最基本的认识和论述。这些论述从宏观上确立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发展方向。但是,如何在内容和形式上具体勾画这些民族化的特点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第二个层面,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的理解,就是采用中国的民族

文化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思想。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概念和语言通俗地描述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性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用民族语言描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阶段,主要是借用中国古代文化中我们熟悉的语言,描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点和思想。如用“实事求是”这个中国古代思想,创造性地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这些中国民族文化的土壤,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因而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内容作原材料去构筑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独特的特点,它表明我们开始从我们的民族文化环境来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必要过程。

第三个层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性的最核心问题,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古代民族文化基本精神的继承和发扬,特别是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回归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原始宗旨上。马克思主义是否真正与中国文化精神融为一体,还不仅仅在于用中国民族语言表达马克思主义,而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民族性的最高境界和理论层面。

马克思主义从1919年进入中国一直到改革开放,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核心思想和精神财富呢?从根本上讲,马克思主义带给中国两个最基本的思想财富: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是人的全面发展。这两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带给中国的核心思想和思想财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首先要把这两个精神财富民族化。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和中国的优秀民族文化思想中提炼和总结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表述,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素材和原材料,而且也以它独特的文化境界,给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提供了价值启迪,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价值支点。例如,中国古代的“实事求是”这一条中国成语,最终被同志提炼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范畴,集中表达唯物辩证史观的精髓。因此,、邓小平、等把马克思主义的这两个普遍原则转译为,一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二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由此,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看,它们是一致的,但是,表述思想内涵的方式上更具有了中国民族性特点,特别是把中国文化价值导向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高度统一起来。

这种一致也表现在内在思想精神上。在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矛盾斗争和人的全面发展究竟哪个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是把矛盾斗争视为马克思主义精髓的高峰时期,而矛盾斗争从来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和方法论,马克思终生奋斗的宗旨是解放人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现在我们提倡以人为本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真正回归,从而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真正实现了理论宗旨和终极价值的一致。而以人为本的思想恰恰就是中国古代哲学(例如,儒家哲学代表孟子讲“以民为本”,墨家讲“民为贵”等)的核心思想。这样一来,实际上是为马克思主义找到了与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文明的结合点,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历史文明中的合法性和文化地位。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性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也就是为人民服务。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的结合,这是民族性的关键所在。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性是其特色所在,是其区别其他理论的主要标志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的延续。因此,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点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都很重大。

人本主义的特点篇3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结合点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272-04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要的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普及和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它具有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世情与国情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继承与发展的结合、真理与价值的结合等等一系列理论特性。这些理论特性是进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结合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其各门课程应当紧紧抓住这些重要结合点,积极、深入地渗透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教学,努力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课堂、深入大学生头脑,为培养新一代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奠定思想基础。

一、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让大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特质和科学魅力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与现实的交互变化中关于世界重大问题和中国发展问题的智慧结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它的灵魂,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是它的理论品位,人民利益至上是它的首要价值原则。它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底蕴,体现了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反思性与前瞻性的统一、批判性与包容性的统一、科学性与务实性的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原则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等等鲜明的理论特质和科学魅力。对大学生进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向他们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特质和科学魅力,以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具有的传统性与时代性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结合的理论特性,要求我们必须紧密联系它产生和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现实依据这个重要结合点,在历史性纵向联系与现实性横向比较的有机结合中全面展示它的理论特质和科学魅力。

首先,要让学生在历史的纵向联系中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从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特质和科学魅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现实是在历史中生成并在历史中具体化的。以社会现实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抽象的,它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特征,这正是它的理论特质和科学魅力的一种体现。说明这种阶段和特征上的差别是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只有通过历史地揭示以往阶段与当前阶段的内在联系,才能说明历史进程的规律性与特殊性。对于当代大学生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不仅可以通过历史来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理论特质和科学魅力,而且能够通过历史来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其次,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横向比较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现实依据和社会要求,从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特质和科学魅力。“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要阐明一个理论体系,就必须充分揭示这一理论体系植根其中的社会现实。社会现实既是理论体系的深刻基础,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样是社会现实的理论表现,从根本上说,它就是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高度思想概括和理论表现。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特质和科学魅力,必须讲清楚它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客观依据,讲清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经验和成就。只有这样,才能让当代大学生真正体会到三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给中国带来的巨大成就,从而使大学生们真正理解和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世情与国情的结合:让大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双重维度和本土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理论特质。在强调民族性和本土特色的同时,它密切关注世界发展和变化的趋势,又体现了它重视从世界与中国的双重维度去观察、思考并解决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性。对大学生进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当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理论特性,围绕世情与国情这个重要结合点,从世界与中国的双重维度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国际国内形成条件,尤其是其民族的、本土的理论特色。

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中国视野和本土特色。“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2]离开中国的国情,马克思主义只能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科学把握,是具有世界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但是,它必须同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改造世界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要影响中国社会,就必须充分考虑中国本土的特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始至终从中国实际出发,用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它立足于中国实际,与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要求紧密结合,并熔铸于本民族的创造活力之中,凸显了中国式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得到了具体化,使其每一表现都带有中国特性,从而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的、本土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也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了它鲜明的中国特色。

其次,要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世界视野和世界特性。这主要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注意从世界与中国的双重维度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把握不同阶段的国际形势及其发展趋势,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推动中国发展,从而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揭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振兴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大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本性和价值内涵

大学生接受并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关键,是深入理解并把握它的实践本性和价值内涵。在进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牢牢抓住理论与实践这个重要结合点,向学生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内涵及其在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的具体过程,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本过程,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中全面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内涵,用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之成为大学生的思想武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源于实践,反映了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总结和提炼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经验,有着鲜活的实践特色。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从实践的需要出发,用不断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重大现实问题作出科学回答,也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实践催生理论、理论又回应实践的过程。这个辨证统一过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所具有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内涵和实践本性。

理论从实践中来并由实践加以检验,实践由理论加以指导和推进,这实际上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说,虽然其植根于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但它同时也是划时代的理论创新,是这一时期指导社会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的实践就是盲目的,就会迷失方向。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3]另外,理论自身的生命力必须通过干预现实生活才能得以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实践性为本质特征,它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以实践为目的。它要指导实践,就必须融入现实生活,在具体的实践中实现理论的突破性发展。事实上,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历程,到处都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和实践原则,到处都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立场和理性光辉。

四、继承与发展的结合:让大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创新和创新本质

解释和改造时代现实问题的先进性与科学性体现了一种理论的生命力和创新能力。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科学的,在时间上具有普适性。但是,随着时代和实践主题的变化,它必须丰富内涵,增添新的内容,必须对新的时代及其主题作出科学准确的分析和解释,使其理论符合当前新的实际,从而积极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始终体现它的先进性与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秉承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特质,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体现中华民族的本土特色,顺应当今时代的潮流与趋势,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彰显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和生命力,也体现了它继承与发展辨证统一的理论特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性和创造力,一方面表现为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些问题实现了重大突破,主要包括:(1)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些传统观点和认识做出新的科学结论,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和理论的重大突破;(2)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些没有搞清楚的问题做出了科学阐发,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的突破性贡献;(3)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提出了以往马克思主义者没有提出的新理论,如“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及其成功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做出了创新性贡献。另一方面表现为它提出并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相应地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成果。尤为特别的是,这三大理论分别产生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同历史阶段,它们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传承、延续,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不断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推向前进,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本质。同志指出:“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4]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也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越发展,认识越深入,理论越完备,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品质和创造性特征。

当代中国马思主义要被当代大学生理解和掌握,就必须体现它对时代现实问题的科学解释和现实改造功能,体现它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能力。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与发展辨证统一的理论特性这个重要结合点,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之间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辨证统一关系,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创新过程和创新成果,在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中充分演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创新魅力,以增强大学生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感悟。

五、真理与价值的结合:让大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宗旨和价值目标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始终坚持这一基本观点,因而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原则。始终追求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因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宗旨和价值目标,这充分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理性和价值性辨证统一的理论特性中。

首先,以实现人民的最大利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决策判断的最高原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人民的利益是实践的目的。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判断依据根本在于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和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和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作为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始终以实践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地反映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地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成功地指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不断地实现和扩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可辩驳地体现和验证了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其次,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视为一切实际工作和理论创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取向上的人民主体性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二是始终把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最高价值评价标准;三是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的。马克思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要以人为目的,自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主体论”思想,始终强调最广大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根本利益。强调要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建设为民;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意义和目的意义的统一,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反复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继而我们党又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理论,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6]进一步凸显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的发展的首要地位和基础意义。这些思想和理论观点都突出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群众主体性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原则。

最后,坚持理论的实践检验标准与人民利益至上价值标准的统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一致性。就理论而言,真理性是价值性的前提,价值性是真理性的目的,真理性与价值性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确认理论是否为真理,必须经由实践的检验和判断;但仅仅如此,还不是目的,还需运用真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实现其作为真理的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既是实践的主体,又是价值的主体。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与历史发展规律是一致的,凡是符合规律的要求通过实践主体的努力是一定能够实现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历来坚持真理的实践检验标准和满足人民利益的价值标准的统一,强调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一致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系列规律,成功解决了中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检验了其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同时,它致力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最大程度地实现和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把理论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有机统一起来,既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又合乎社会发展的目的性,充分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一致性。

在对大学生进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理性和价值性辨证统一的理论特性这个重要结合点,积极宣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尊重规律,追求真理,尊重实践,注重创新,努力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宗旨和价值目标;积极宣扬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的执政理路和价值理念,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原则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深入地植根于大学生的头脑,以引导他们接受和拥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增强和巩固他们学习和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坚定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

[2]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3]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1.

[4].全面建设小康杜会,开创中国特色杜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共产党人,2002,(12):7.

人本主义的特点篇4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特点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途径探索”(项目编号:L11aKS00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项目编号:3132013323),大连市社科重点项目“大连惩治和防御腐败创新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dlskzd201232)。

absrtact:thispapersummarizesthepopularcontemporaryChinesemarxismpeopleandpopularizationofthecharacteristicsofthetimesanddynamiccharacteristics,integrity,andlevelthebasiccharacteristicsofthesame.

Keywords:ContemporaryChinesemarxistpopularizationBasic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09-02

2007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时代课题。在新世纪只有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此需要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必须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与特点进行阐释,这不仅是进一步做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研究的客观必然,也是助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取得更大成就的基本要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所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极为鲜明的自身特点,具体表现为:人民性与大众性、时代性与动态性、整体性与层次性的同一,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困惑,不断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亲和力、感召力。

1.人民性与大众性

人民性与大众性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鲜明的特点,这一特点首先是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所决定的。大众性即群众性,是指大众化过程中运用大众话语、丰富多彩的形式表述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从政治社会化的角度看,大众性是大众化的前提,是大众化的必要条件;从大众化本身看,大众性是大众化的内在要求,是保证理论先进性的重要依托。人民大众不仅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接受者、具体实践者,同时也是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承担者。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来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那么就根本无法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其次,是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下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最为根本的行动指南。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是党执政兴国的最为现实和直接的奋斗目标,同时这一目标也是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和归宿点的。再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决定了其必须具有大众性的特点。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的整个过程,既是人民群众学习、应用、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也是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过程。只有最为广大的人民群众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促使其将这些理论切实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自愿的实践活动,也才能为自然和社会的改造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如果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具体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那么马克思主义就会成为空洞的理论,其对现实社会的改造作用也就无法体现出来。而当代马克思主义主义要想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就必须积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重点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疑点问题进行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解答,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切实转化为不断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过程,让人民群众在自身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中真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强大理论力量以及在客观物质世界改造中的巨大指导意义。最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众性是由其内容和形式所决定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和形式都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是用人民群众熟悉的语言、喜爱的方式阐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其根本目的在于让人民群众喜欢听、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

2.时代性与动态性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时俱进的产物,抓住了时代主题,反映了时代要求,体现了时代特征,是时代精神的再现,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因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用发展着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时代内涵和要求贯注到广大人民群众实践中,引导人民群众不断提高运用最新成果认识新情况、分析新矛盾、揭示新规律、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能力,使之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动力。同时,还要采取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的传播手段和表现形式,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离开时代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便无法满足时展的需要,就会失去生命力。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态性,首先表现在其理论内容的动态性。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在内部内容上,还是在自身的外在表现上均与外在的现实世界紧密相连并发挥作用。也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具有这一特性,决定了其必然会随着现实世界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会在实践发展的推动下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并且发展与完善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还必然会经过实践的检验再次获得新的发展与完善。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具有的动态性特点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对时论呼唤的回应,正是在这种回应中马克思主义实现了新的丰富与发展。正因为这些科学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内容,才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人民群众中间得以广泛普及。邓小平指出:“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并不是呈现出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从时间上说,它代表了一个时间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通过将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活动相联系而使之能够被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实现大众化的过程。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的展开和运行具有动态性。再次,表现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具有动态性。此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环境是动态发展。社会环境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积极的影响能推得动大众化的进程,消极影响则会阻碍大众化的进程。环境的动态性,决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态性。

3.整体性与层次性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整体性在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统一的整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层次性,是由其对象的层次性决定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是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又有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等有多层的群体构成。一方面,不同群体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不同。不同的阶级在社会发展中所居于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是各不相同。就我国而言,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在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着根本性的推动力量的作用;农民阶级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主力军,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推进的可以依靠的最为重要的力量;新的社会阶层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不同群体的实际理解力、文化习俗、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以及地域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也不同。比如说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具有流动性、分散性、人员多、不稳定等特点;大学生群体具有思维活跃、接受力强、易受影响等特点;少数民族地区稳定与发展及问题,每一群体每一区域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和理论需求是不同的。大众群体的层次性,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层次性的特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换言之,如果大众群体不具有层次性,那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就根本不会具有层次性。正是由于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地域的人民大众所具有的层次性,才使其在对理论需求上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这也就要求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中必须对这一特点予以高度的重视,采用切实可行的宣传教育方式方法,使马克思主义真正传播到群众中去,使其能够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需要通过多种形式,把理论通俗化、具体化、形象化,用深入浅出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生动活泼的语言、清新精致的画面解读理论,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把深邃的思想具体化。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转变为通俗易懂并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及运用的过程。其实质就是通过政治社会化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人们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并用它来自觉地约束和指导自身的行为,从而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引领意识形态的同时实现其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北京:人民日报.2012-11-1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i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人本主义的特点篇5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题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

【选项】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答案】a

【考点】毛泽东思想

2.【题干】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是( )。

【选项】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答案】C

【考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功的精髓

3.【题干】革命统一阵线最根本的问题是( )。

【选项】

a.革命性质问题

B.革命动力问题

C.领导权问题

D.革命前途问题

【答案】C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4.【题干】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逐步实现( )。

【选项】

a.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D.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D

【考点】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5.【题干】在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社会矛盾中,居于主导地位是( )。

【选项】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

【答案】C

【考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6.【题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表明( )。

【选项】

a.我国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

B.我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C.我国已是社会主义国家

D.我国已进入共产主义

【答案】C

【考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题干】认清中国国情,最重要的认清( )。

【选项】

a.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B.历史发展和风俗习惯

C.资源总量和分布情况

D.人口总量和年龄结构

【答案】a

【考点】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8.【题干】实现社会主义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 )。

【选项】

a.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答案】D

【考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9.【题干】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 )。

【选项】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消除两极分化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增强国家软实力

【答案】a

【考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10.【题干】十八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

【选项】

a.充分就业

B.共同富裕

C.老有所养

D.病有所医

【答案】B

【考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1.【题干】十八届三中全会,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新的伟大革命是( )。

【选项】

a.改革开放

B.民族复兴

C.祖国统一

D.科教兴国

【答案】a

【考点】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2.【题干】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选项】

a.高水平、多层次、宽领域

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C.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

D.全方位、高规格、宽领域

【答案】B

【考点】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的基本国策

13.【题干】经济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 )。

【选项】

a.法律制度

B.政治制度

C.社会制度

D.经济政策和管理

【答案】D

【考点】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4.【题干】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是( )。

【选项】

a.股份制

B.承包制

C.租赁制

D.合作制

【答案】a

【考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5.【题干】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

【选项】

a.主导性作用

B.决定性作用

C.辅导性作用

D.协调性作用

【答案】B

【考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6.【题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 )。

【选项】

a.经济体制改革

B.社会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

D.教育体制改革

【答案】a

【考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7.【题干】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

【选项】

a.竞争力

B.领导力

C.控制力

D.影响力

【答案】C

【考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8.【题干】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

【选项】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D

【考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9.【题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是( )。

【选项】

a.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D.博爱、仁义、自信、独立

【答案】C

【考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题干】十八大指出,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

【选项】

a.普及和发展教育

B.保障和改善民生

C.推动和促进就业

D.改进和完善医疗

【答案】B

【考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1.【题干】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放在首位的是( )。

【选项】

a.循环利用

B.低碳发展

C.生态修复

D.节约能源

【答案】D

【考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22.【题干】实现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是( )。

【选项】

a.台湾*

B.国际社会

C.台湾人民

D.国际组织

【答案】C

【考点】10.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3.【题干】和平相处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 )。

【选项】

a.国家主权平等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

【答案】a

【考点】11.2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24.【题干】社会主义时期我国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

【选项】

a.阶级矛盾

B.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

C.阶级斗争

D.各民族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矛盾

【答案】D

【考点】1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25.【题干】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

【选项】

a.实现共产主义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构建和谐社会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答案】D

【考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任选其中5题作答,每小题7分,共35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5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5题计分)

26.【题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是贯穿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2、实事求是是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3、实事求是是渗透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考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7.【题干】简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

【答案】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历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它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

4、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对世界格局产生了积极影响。

【考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28.【题干】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之间的区别。

【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

(1)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任务,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革命。

(2)同时,两者又是紧密衔接的两个阶段。中国革命将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而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考点】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29.【题干】如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做到:

1、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

2、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3、坚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

4、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为重要结合点。

5、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考点】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30.【题干】如何做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答案】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1、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3、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体制。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5、加强社会事业形势分析和重大政策研究制定。

【考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1.【题干】简述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

【答案】(1)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避免了那种建立殖民体系、争夺势力范围、对外武力扩张的资本主义发展的老路。

(2)带给世界的更多机遇。中国的发展壮大,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

(3)将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引导世界格局演变和国际体系变革。

【考点】11.2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32.【题干】2016年6月23号,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是什么,我国外交部就一结果的发明是什么?

【答案】英国成功脱欧。我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考点】11.2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三、论述题

本大题共1小題,共15分。

33.【题干】论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答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人本主义的特点篇6

 

关键词:江泽民;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人民群众

江泽民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提出了党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江泽民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社会文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明确地提出了“政治文明”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新概念,强调要把实现“政治文明”作为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目标,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第一,“政治文明”这一新概念的提出,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有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需要有较高程度的政治文明,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与此相适应。“政治文明”主要表现为社会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的进步。这一新概念的提出,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邓小平曾反复强调,没有民主,便没有社会主义。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问题上,提出过一系列重要的观点,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而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集中表述为“政治文明”则是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创新。2000年春,江泽民提出了“三令代表”重要思想,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江泽民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及其保障——法制建设的新发展,首先提出“政治文明”这一科学概念。2001年1月10日,他在与出席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同志座谈时指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在2002年“五三一”重要讲话中,江泽民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2002年7月16日,江泽民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又一次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进一步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更加成熟,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更加完善。

第二,“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目标的集中体现。江泽民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建设的不断进步,而这种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以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文明提供的动力和保障,离不开精神文明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在内的社会不断全面进步的过程。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目标。这个目标在政治方面的集中体现,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使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这样的政治文明,不仅可以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而且为它们的发展方向和进程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第三,“政治文明”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体现。

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始终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立足于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心一意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核心和精髓是人民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进一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实现由人民自己来依法管理国家大事;就是要更充分地保障人民的各种权利,使人民更切实地履行自己的各种义务。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进一步完善以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为本质属性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第四,“政治文明”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上的与时俱进。

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有新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党把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为基础的“政治文明”作为一个新的奋斗目标来对待,切实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与时俱进。

人本主义的特点篇7

简介

课程编号:01931050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学分/学时:3学分/48学时

课程层次:普通教育课

修读类型:必修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期末成绩

开课学期:秋季

适用专业:全校本科专业(哲学除外)

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学习毛泽东和邓小平哲学思想,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的重要的方法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要有科学的态度和认识,必须把继承与坚持同发展与创新统一起来。首先需要学习、弄懂和把握其基本原理与方法,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重要文献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等重要文件;结合哲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向学生讲授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紧密结合科技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本章要求弄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理解社会的物质性,搞清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及人工智能的实质和意义。正确把握实践的基本观点。加深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解。

重点与难点问题: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意义。实践的本质、地位和作用。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意识的本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教学要点:

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及其根本特性

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列宁物质定义及意义。

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层次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及其哲学意义。

三、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运动与相对静止。运动与物质。时间。空间。时空与运动着的物质的关系。

第二节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实践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实践是以改造物质世界为目的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目的性、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

二、实践的构成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和环节

四、自在世界、人类世界与人的实践活动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起源、本质。意识与人工智能。

二、意识的结构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及物质对意识能动作用的制约性

四、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之间的关系?

3、实践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4、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说明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本章要求弄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理解社会的物质性,搞清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及人工智能的实质和意义。正确把握实践的基本观点。加深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解。

重点与难点问题: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意义。实践的本质、地位和作用。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意识的本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教学要点:

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及其根本特性

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列宁物质定义及意义。

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层次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及其哲学意义。

三、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运动与相对静止。运动与物质。时间。空间。时空与运动着的物质的关系。

第二节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实践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实践是以改造物质世界为目的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目的性、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

二、实践的构成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和环节

四、自在世界、人类世界与人的实践活动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起源、本质。意识与人工智能。

二、意识的结构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及物质对意识能动作用的制约性

四、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

止之间的关系?

3、实践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4、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说明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9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要求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全面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重点与难点问题:发展的本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系统的特征。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辩证思维方法

教学要点:

第一节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概念、特征。系统论的基本思想。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

运动、变化与发展。事物变化的多向性及基本方向。

三、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规律及其特点。必然性与偶然性。

四、事物发展的基本形式和必然趋势

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二节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度。质变、量变及其辩证关系。

二、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及相互关系。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与否定。辩证的否定观。否定之否定。

四、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三节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原因和结果

二、必然性与偶然性

三、现实性与可能性

四、内容与形式

五、本质与现象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2.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3.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4.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二者的辩证关系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5.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6.联系和发展基本环节及其各自的方法论意义。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实践(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要掌握认识的本质,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理解认识的辨证过程、真理的属性和检验标准;深刻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及党的思想路线。

重点与难点问题: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际的指导作用。认识的本质。真理及其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的检验标准。认识过程中非理性的作用。价值的本质。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教学要点: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论的对立,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

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认识主体、客体的概念、特征、基本形式及相互关系。

三、认识过程中反映与主体能动性的统一

认识过程是获取、选择与建构信息之统一。

四、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认识对实践的导向作用。知与行关系。

第二节认识的发展过程

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及特征、基本形式。理性认识及特征、基本形式。二者的辩证关系。本质与现象及其辩证关系。

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及实现途径。

三、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发展

四、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五、主体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认识运动中的理性因素及作用。认识运动中的非理性因素及作用。

第三节真理和价值

一、真理

真理及其特点。真理与谬误。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二、价值

价值及其特点、类型和作用。

三、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真理的价值的区别与联系。

第四节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思维方法是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2.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怎样的?掌握这一过程有何重要意义?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这一原则在当代中国思想解放中的作用?

4.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第五章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3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把握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心史观的两大缺陷及产生原因。了解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中的作用。掌握地理环境、人口、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及交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明确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

重点与难点:唯心史观两大缺陷。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交往。人类社会的本质特征。

教学要点:

第一节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及其

人本主义的特点篇8

论文内容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于毛泽东,奠基于邓小平,发展于江泽民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证明: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厘清社会主义在价值、制度和体制三个范畴内的不同含义,找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理基点;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论断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经验的精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脉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于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先驱者。毛泽东领导全党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提出“应该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在我们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思想。[1]他在积极探索过程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和远见的重要观点。在经济建设方面,他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战略思想,并对改革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初步探索,甚至还提出“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在政治建设方面,提出正确认识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在发展战略方面,他提出了大约用50年的时间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化工业、农业和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等等。然而,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构想的某些教条式理解和对当时局势的认识偏差,毛泽东也提出了一些错误观点,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遭遇了严重挫折,但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所做的艰辛探索和所取得的宝贵经验我们要永远铭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基于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顺应时代潮流,把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定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不仅领导否定了“两个凡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扭转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亲自主持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启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他名字命名的邓小平理论,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首次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最大的历史性课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于江泽民和胡锦涛。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历史课题,先后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近现代中国的时代特征及中国社会的独特个性,决定了中国新民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特殊性。毛泽东在探索中国式革命道路时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赢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创建了社会主义制度,用实践证明了中国式革命道路的成功与伟大。同样,在他逝世以后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也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应了国际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当今之世,知识经济已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新一轮全球化空前加速,国际竞争的中心已经从军事对抗,转移到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面对这一变化,世界各国顺应时代潮流,重新调整了发展战略,力争占据有利的地位。面对时代与历史条件的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路线、对内对外的方针政策,以及党的战略思想,如果不能适应时代特征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自觉地进行历史性调整,仍然固守马克思的“本本”和封闭的、僵化凝滞的苏式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模式,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抑制新的生产要素的增长,用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打压新的社会要素的孕育,用铁板一块的意识形态禁锢创新智慧,那么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全球化浪潮中就只能错失机遇,甚至可能重蹈落后挨打的覆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主动应对这一严峻挑战的产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深刻总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必然选择。1989年开始出现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一条是原苏共坚持僵化的斯大林模式并把它强加给东欧社会主义各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尽管曾进行了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但都未能跳出旧模式的框框。我国也经历过同样的曲折。毛泽东很早就带领全党开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但由于没有彻底摆脱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影响,自1957年反右扩大化以后,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就逐步陷入困境。出现了诸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挫折。反观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大胆而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特定时期的个别论断,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果断地纠正过去的错误,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坚持走自己的路,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这种成功证明了,唯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和人民才有光明的前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民族智慧和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现实需要。一个国家只有找到一面能够凝聚全民智慧,整合与引领社会各界力量的旗帜,才能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在当代中国,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能够被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所认同和接受,且被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生机勃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群众从国家、民族、地区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和个人的切身感受中,真心实意的拥护这一道路。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面临着更为艰巨的历史任务。只有坚持以兴国为己任、以富民为目标,继续坚持这条被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才能确保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启示

回顾5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可以得出以下几点重要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过的历史,是不断解放思想的历史,简单地说,就是突破“三个崇拜”的历史。第一次是突破个人崇拜。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以及稍后的对毛泽东同志、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科学评价,使得“两个凡是”在思想上、政治上的影响力基本上得到肃清,从而扫除了束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业的最大障碍。第二次是突破计划经济和公有制的崇拜。从苏联的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到毛泽东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计划经济和“一大二公”都是绝对和天经地义的,这似乎已成定论。但邓小平和他的继承者们没有固守定论。从20世纪80年端于城市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到党的十四大在政治上终结计划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公开宣示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次突破的道路虽然漫长而艰辛,但它解放和发展的生产力却是惊人的,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第三次是突破GDp崇拜。针对单纯追求GDp增长和经济增长而带来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社会贫富分化、城乡二元结构加剧等严重挑战,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适时调整政策,把实施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纳入战略视野,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这无疑为减缓和解决当前日益严峻的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社会危机铺平了道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可以看出,世界上既没有结束真理的学说主义,也没有能一劳永逸解决所有社会矛盾问题的模式道路。只有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结合时代特点、民族特点和具体实践,才能不断丰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内涵。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二是必须厘清社会主义在价值、制度和体制三个范畴内的不同含义,找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理基点。价值范畴的社会主义,是人类紧贴着共产主义这个崇高理想之下的一种次级理想,它包含和贯彻着自由人权、平等博爱、公平正义、民主法制、文明和谐等无需逻辑证明、超越国界和时代的普适价值,是社会主义的最高层次概括。全球以社会主义冠名的国家、政党形形色色,看中的就是社会主义这种价值观。制度范畴的社会主义则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统摄之下不同国家、政党、社团、甚至个人设计和建立的现实社会主义制度。从时间维度上看,主要存在着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差异;从空间维度上看,则主要存在着当代的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等国度上的差异。体制范畴的社会主义,则是指共同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统摄之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大致相同条件下,确立的各种不尽相同的具体的社会主义体制形态,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等等。纵观全球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尽管价值取向基本趋同,但制度内核和体制形态却大相径庭。按制度内核标准,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的起码构成要素包括三个方面: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导的社会意识形态制度。以此为参照,通常只把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以及朝鲜、越南、老挝、古巴等少数几个国家归于我们相同行列。而进一步比较则发现,即使同归于科学社会主义一宗,我们中国和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模式也迥然不同,不同在具体的社会主义体制形态方面。由此可见,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不是体现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上,而是体现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上(与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相比),进一步体现在具体的社会主义体制形态上(与朝鲜、越南、老挝、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相比)。反过来,我们认为这一逻辑同样有效:即没有社会主义价值观,就称不上社会主义;没有独特的民族特征、时代特征和实践特征,就称不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绝不是也绝不应该以“特色”的名义否定和取代社会主义价值观,拒绝学习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的有益经验,而是在继承、发展和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不合国情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更新。

三是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关于党的基本路线,邓小平早在1989年就指出,“党的十三大概括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不对?‘两个基本点’,即四个坚持和改革开放,是不是错了?”“我们没有错。”“我们原来制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照样干下去,坚定不移地干下去。”[2]在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他又进一步强调指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来的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就会被打倒。”[3]党的基本路线,在党的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大一再被强调、被突出出来,这说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一条根本经验,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线。在当代中国,是这条生命线的逻辑规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做到恪守原则与不断创新的统一,始终保持生机勃发、凝聚人心的魅力。正因为如此,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考察他的首要政治标准就是要看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不信、爱不爱、干不干。20世纪末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到巨大挫折,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却得到了空前巩固;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不少的新变化,而社会主义的中国却赢得了更高的发展速度;西方某些人断言社会主义要从世界上灭亡,而中国却向全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的无限生机与活力。当然,也要看到,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社会主义的历史毕竟还很短,总的说来还处在实践和发展的初期。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但前面的路并不都是平坦的,还会有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进行很长时期的艰苦努力,需要树立必胜的信念和信心。面对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我们只有不畏浮云遮望眼,坚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才能不断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人本主义的特点篇9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简明教程》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学习后的心得体会我是苑明。我带着问题投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以“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为”共勉。在对科学理论的学习、理解过程中碰撞思想,也泛起了不少思想的小浪花。不能在这里一一列举,只向老师简单地汇报其中的几条心得体会。在学校学习n年,我们学马列、讲马列已经好多年,但是今天,对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却有了更为鲜明的认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论述,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中,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就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一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善于对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概括,善于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其生命力最深刻的根源和动力就只存在于实践之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富强、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源泉。这一伟大实践中不断涌现的各种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养分。我们要善于从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营养,善于把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科学理论的内涵。正确的理论不仅来自于实践,而且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既要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运用,又要结合新的实践,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要坚持把理论学习和研究同推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同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现实矛盾结合起来,同指导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努力使理论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转化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二是坚持立足中国国情,注意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科学把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这一理论只有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必须充分考虑现实国情需要与文化的特殊性,使之体现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着眼于解决中国建设和改革中面临的具体问题,通过总结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积累的独创性经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要注意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结合起来,使之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创造出体现时代要求又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遵循。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决不意味着要置身于世界进步潮流之外,相反必须密切关注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重视从世界与中国的双重维度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善于吸收不同文明中科学、进步的合理成分。三是坚持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回答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前进。对变化了的时代和实践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使理论符合实际情况,并指导新的实践,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和重任。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就体现为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并不断推动社会前进。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一系列新的实践课题需要我们研究回答,一系列新的实践经验需要我们概括提炼,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解疑释惑。必须把时代要求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同时展、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今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解决时代课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广阔空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论述,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中,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就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一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善于对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概括,善于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其生命力最深刻的根源和动力就只存在于实践之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富强、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源泉。这一伟大实践中不断涌现的各种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养分。我们要善于从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营养,善于把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科学理论的内涵。正确的理论不仅来自于实践,而且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既要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运用,又要结合新的实践,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要坚持把理论学习和研究同推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同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现实矛盾结合起来,同指导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努力使理论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转化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二是坚持立足中国国情,注意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科学把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这一理论只有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必须充分考虑现实国情需要与文化的特殊性,使之体现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着眼于解决中国建设和改革中面临的具体问题,通过总结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积累的独创性经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要注意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结合起来,使之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创造出体现时代要求又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遵循。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决不意味着要置身于世界进步潮流之外,相反必须密切关注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重视从世界与中国的双重维度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善于吸收不同文明中科学、进步的合理成分。三是坚持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回答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前进。对变化了的时代和实践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使理论符合实际情况,并指导新的实践,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和重任。每个时代都有属本文于它自己的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就体现为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并不断推动社会前进。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一系列新的实践课题需要我们研究回答,一系列新的实践经验需要我们概括提炼,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解疑释惑。必须把时代要求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同时展、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今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解决时代课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广阔空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论述,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中,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就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一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善于对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概括,善于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其生命力最深刻的根源和动力就只存在于实践之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富强、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源泉。这一伟大实践中不断涌现的各种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养分。我们要善于从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营养,善于把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科学理论的内涵。正确的理论不仅来自于实践,而且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既要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运用,又要结合新的实践,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要坚持把理论学习和研究同推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同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现实矛盾结合起来,同指导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努力使理论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转化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二是坚持立足中国国情,注意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科学把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这一理论只有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必须充分考虑现实国情需要与文化的特殊性,使之体现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着眼于解决中国建设和改革中面临的具体问题,通过总结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积累的独创性经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要注意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结合起来,使之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创造出体现时代要求又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遵循。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决不意味着要置身于世界进步潮流之外,相反必须密切关注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重视从世界与中国的双重维度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善于吸收不同文明中科学、进步的合理成分。三是坚持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回答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前进。对变化了的时代和实践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使理论符合实际情况,并指导新的实践,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和重任。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就体现为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并不断推动社会前进。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一系列新的实践课题需要我们研究回答,一系列新的实践经验需要我们概括提炼,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解疑释惑。必须把时代要求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同时展、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今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解决时代课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广阔空间。下面是我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实际中,也从中学习到的一些知识列举如下:1.认识论中提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体现了以人为为的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的过程;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把每条原理再详细发挥下)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

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照辩证法办事’’的生动体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深刻体现了发展的本质内涵,发展是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科学发展强调人是发展的主体,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动力,体现了依靠人民谋发展、促发展和发展为人民的辩证统一;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体现了辩证法的全面观点;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以及协调矛盾各方关系的辩证方式;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过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是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相适应和良性循环,体现了辩证法的发展过程性思想。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在社会发展中要发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内容和终极目标.人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因而我们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发展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强调以人为本,是为了惠及全体人民的利益,避免出现贫富差距,两极分化加大.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既继承前人又勇于创新,深刻阐明了发展的本质、内涵和基本要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实现文明发展、和平发展、又快又好发展,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时期都毫无例外地起着作用。正确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大意义:第一,这一规律是我们理解社会历史的钥匙。对一切重大的社会现象的认识都可以从这一规律中追根溯源,从而得到科学的理解。第二,这一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生产的社会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论断的立论根据。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把生产社会化推进到更高阶段,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更趋深化,为社会主义的最终实现准备了更深厚的基础。第三,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最根本的客观依据。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基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根本目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其实践,在人民中作用的好坏及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什么作用和起多大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所实行的一系列决策、方针、政策,如工作重点转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以及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国有企业改革等,都是这一规律的自觉应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当今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环境下,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理论,必须结合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情况,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解释。具体马克思主义内容可参考以下书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人本主义的特点篇10

锦涛同志重要讲话中提出“四个坚定不移”,第一个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首先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面“旗帜”和这条“道路”,是思想解放的成果。胡锦涛总书记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里,胡锦涛总书记明确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来自于“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揭示了人类发展历程中的阶级内核。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科学社会主义被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赋予了中国特色的理论品质,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个伟大的成功范例,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中,科学社会主义没有也不会过时,更不会被形形色色的其它所谓的“社会主义”所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这是我党历史上又一次思想大解放。

解放思想,就是要从形形式式的所谓的社会主义“模式”影响中解放出来。社会上,特别是理论界前不久进行的一阵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热烈讨论,起因是,理论界中有人立场鲜明地打出了一面所谓北欧模式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旗帜,立马有不少学者、专家、贤达群起响应,同时,也引起了众多不同的声音的反驳。而这面“民主社会主义”旗帜的特征不是所谓“中国特色”,而是“北欧特色”、“瑞典模式”或者其它的种种模式,但万变不离其宗,归结起来,其核心是以全面私有化、全面自由主义市场化为经济基础,以三权分立、多党制选举为政治架构,以资本主义框架下的福利制度为特征的这么一种社会模式。其中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就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社会主义”内核的否定。他们言之凿凿地放言,是恩格斯“晚年”所“放弃”了的。总书记的“6.25”讲话,实质上己经向全世界表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非且也不准备向所谓的北欧模式的“民主社会主义”、或者“瑞典社会主义”等等形形色色的洋“社会主义”去“靠拢”,借鉴是可以的,照搬是绝不能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立足点就在于中国自身的“特色”,决定了必须走中国自身的社会主义道路。

解放思想就是要从形而上学和片面性的思想方法中解放出来。邓小平一再强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是不可偏废、缺一不可的统一体,两个基本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机体的两个根本的支点,搬开一个支点,中心就会偏移正确的坐标。如果有人只强调一点,淡化或者否定另外一点,就不是完整的党的基本路线,如果不是“糊涂”,不是形而上学,不是片面性,就是别有用意。

解放思想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祝,解诀新问题。就是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将不断加深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将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为此,有两点必须非常明确:第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全面的、深刻的理解。在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一个创举,也是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第二,始终坚持改革,鼓励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2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与我们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分不开的。”这三个“创新”,实质上就解放思想。改革和创新,不仅要总结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积累的极其丰富、极其宝贵的经验,同时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赢得同资本主义制度相比较的优势。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是大海,海纳百川,不会枯竭。社会主义制度,从理论到实践,从不成熟到成熟,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进程。这个过程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