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基础观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8:52

知识基础观理论篇1

关键词:知识基础观;营销知识;营销能力

随着企业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化,学者们发现隐藏在企业能力背后的,决定企业竞争绩效的关键因素是企业掌握的知识,知识基础观(KBV)由此形成。知识基础观认为,企业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建立、应用、整合相关的知识,提供产品和服务的附加价值,企业的优势存在于它们卓越的知识创造与能力获取中。拥有普通技术知识和一流市场能力的公司总是打败了拥有一流技术知识和只有普通市场能力的公司,营销能力的缺乏使企业无力获得丰厚的商业回报。因此,在理解企业间的绩效差异时,必须考虑企业的营销能力。

一、知识基础观与营销知识管理

企业作为一个知识共同体而存在,企业内的知识,尤其是一些默会知识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现有知识存量形成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企业发现机会、配置资源的方法。知识构成了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这种知识资源的异质性解释了企业间绩效的差异。1994年,企业知识基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野中郁次郎(nonaka)提出了著名的SeCi知识管理模型。SeCi模型把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间的转化,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之间的转化概括在一个动态流程图下。他创造了知识创新的四种基本模式,这些模式形成一个“知识螺旋”,体现了企业的知识进化过程:知识从隐性到隐性的社会化模式、从隐性到显性的外显化模式、从显性到显性的组合化模式和从显性到隐性的内隐化模式。

如何定义和测量营销知识,目前在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moorman和miner(1997)把营销知识定义为“通过信息获取、信息传播、信息解释和组织记忆而产生的市场信息”;Kohli和Jawors—ki(1990)从市场导向视角定义营销知识,主要包括市场知识的生成、传播和响应;Hanvanich、Droge和Calantone三位学者基于Srivastava和Bohn等学者的研究,将营销知识定义为对于内嵌于产品开发管理、供应链管理和顾客关系管理的营销过程的理解程度。以往的营销知识概念大多片面地强调与市场有关的信息,尤其是顾客知识和竞争者知识,而忽略了学术界所形成的市场营销理论和营销实践工作中积累的营销工作程序和惯例。营销知识是关于如何有效开展营销活动的理论、市场信息和营销程序与惯例的总和。基于上述营销知识的定义,我们将营销知识管理视为:是系统地规划营销知识的过程,是建立相应的组织,创造、传播和创新营销知识的一系列过程,其对象是企业从事市场营销活动所需要的各种隐性与显性知识,包括来自市场营销理论界的营销理论知识、来自市场环境中的市场知识以及来自企业内部的关于如何执行日常营销工作的程序和惯例。

二、营销能力的内涵与关键子能力

(一)营销能力的内涵。最早意识到营销能力重要性的学者是Buchele(1962),他对营销能力的内涵和营销能力的质量进行了敏锐的思考。他认为营销能力是指企业将营销资产捆绑在一起的胶水,可促进营销资产在市场上的有效配置。Hooley等学者(1999)针对营销理论界对于营销能力的构成及它们所影响的层面仍存在混乱的问题,提出一个由营销文化、营销战略和营销操作构成的营销能力层级模型。他们认为营销能力是一个整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企业收集的知识、技能和资源应用于市场相关的需求,使企业为其产品和服务增加价值,并应对竞争的需要。总之,营销能力是在执行营销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主要内容是对基础营销资源进行配置,营销能力正是在对基础营销资源不断的“试错”式的配置中得以提高;营销能力的形成以实现营销活动的目的为导向;营销能力是长期营销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组织和员工是营销能力的载体;营销能力是一种才能的存量,这意味着这种存量可以创造、增加,也会耗蚀。

(二)营销能力的关键子能力。营销能力包括三个关键子维度:市场感知能力、顾客联系能力和品牌建设能力。市场感知能力是企业在配置基础营销资源,感知市场趋势,做出相应决策和行动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存储于组织和员工中的才能存量,包括两个维度:营销政策调整情况和新产品开发数量。顾客联系能力就是企业在配置基础营销资源以识别、建立、保持和提高与关键顾客关系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存储于组织和员工中的才能存量。衡量顾客联系能力的成效有:来自经济的维度,顾客保留率;来自感情的维度,顾客满意度。品牌建设能力就是企业在配置基础营销资源以建立、维持、提高和保护品牌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存储于组织和员工中的才能存量,包括三个维度:品牌的市场领导地位、品牌的稳定性和品牌的地理传播性。

三、营销知识管理与营销能力的整合机制

(一)基于KBV的营销知识的动态转化过程

1 组织自身知识与外部组织知识向内部员工Ⅰ型隐性知识的转化。组织通过历史积累,已存储了一定的显性营销知识(如营销理论、执行营销活动的书面化程序等)、隐性营销知识(如营销活动中员工自觉遵守的非书面化的工作惯例)和外部组织知识(如竞争者和供应商拥有的与需求、竞争有关的营销知识)。组织员工通过培训、学习及与外部组织沟通,便会吸收这些知识。此时员工的知识还未在工作流程中得到检验,只是员工头脑中所形成的一些初级的知识,我们称之为内部员工Ⅰ型隐性知识。

2 内部员工Ⅰ型隐性知识向Ⅱ型隐性知识的转化。在组织员工应用Ⅰ型隐性营销知识不断解决营销工作问题的过程中,内部员工间、内部与外部员工间频繁沟通和交流,逐渐积累起许多有关营销理论、市场信息和营销程序的新的理解,Ⅰ型隐性营销知识上升为包含应用心得的Ⅱ型隐性营销知识。

3 内部员工Ⅱ型隐性知识向内部员工显性知识的转化。具有营销知识管理意识的组织,会建立一种鼓励内部员工通过内省把自己所掌握的隐性知识书面化的激励机制,这样,可以防范因员工个人离开组织而带走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隐性知识。通过内省机制,组织的知识得以传播、延续和更新,实现了从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惊险的一跃”。

4 内部员工显性知识向组织自身知识的转化和向外部组织的传播。经过内部员工内省并书面化而得到的知识是零碎的,知识管理部门对这些知识进行分类、汇总,整合成为系统的市场知识、工作程序和惯例。整合后的营销知识保存到组织的知识记忆库中,进入到新一轮的营销知识的转化循环。内部员工在与外部组织的接触中,将把自己的显性知识传播给外部组织,增加了外部组织关于企业的信息,也促进了企业的品牌形象提升。

(二)营销知识管理对营销能力的传导机制

知识基础观理论篇2

关键词:建构主义;法制教育;理论融合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98一03

党的十确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要求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高校作为大学生接受法制宣传教育的主阵地,在大学生法制教育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发展经历了由普及法律常识到增进法律意识再到提升法律素质的奠基阶段、巩固阶段和发展阶段。作为高级阶段的发展目标,提升法律素质是一个不断延续的实践过程,是在制度化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生成途径中形成的,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遵循基本认知规律对创新高校法制教育理论、加强和改进高校法制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构主义是增强高校法制教育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目前,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的教学和极少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效果甚微,实效性不强,很难满足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和渴望。现阶段,高校法制教育重在提高法律素质,培养法制观念,需从建构主义视角加强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意义性和情境性,并以此理论观点为支撑,应用于高校法制教育实践的各个环节。

(一)建构主义创新高校法制教育认知方法,增强法制教育实效性

法律知识作为一般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都是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组织部分,是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的重要前提。我国高校目前的法制教育存在重知识不重理念,重课堂不重实践,教育内容宽泛,教育手段单一、教育环境缺乏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法律知识的获得,导致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薄弱,制约和影响高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而建构主义尊重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大学生法律知识学习的主动性,提倡自身在原有经验基础上自主建构“法律体系”,优化法制教育内容、剖析案例实质、培养法制观念等,提出许多有效教学方法,对现实法制教育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而有助于增强高校法制教育实效性。

(二)建构主义促进道德规范向法律规范的正迁移,促进法律素质的提高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的主动性、意义性、情境性建构。在高校法制教育中,大学生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原有经验基础,在法律素质培养中借鉴道德认知,在道德规范基础上主动建构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张会峰认为法律基础教育是“介于‘问题’(知识教育)与‘主义’(价值教育)之间的教育”,“主义”教育是法律基础教育的终点。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必须有效结合,因为二者在促进人的发展和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过程中,具有他律与自律、惩罚与激励、普遍性要求与层次性要求、现实性规范与理想性追求的功能互补性。加涅的智力技能层次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过程分为三步:辨别学习一概念学习一规则学习。在法制教育中,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就应该遵从此条规律:道德与法律的正迁移一法律基础的学习一法律素质的提高,只有遵循这样的规律,才能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法制教育中应用的最新成果

“六五”普法规划明确规定,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结合公民意识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高校法制教育要根据这一目标,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过程,推动法制教育活动朝着这一方向发展;要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的需要不断地更新具体的法制教育目标,以适应将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建构主义发展和完善高校法制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它所倡导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和教师观对高校法制教育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是增强高校法制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建构主义视角下发展和完善高校法制教育理论,必须树立正确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和教师观。

(一)以提高法律素质、增强法治观念为目标的知识观

提高法律素质、增强法治观念是高校法制教育的最终目标,法律素质的提高源于法律知识的了解运用,要求大学生法律基础学习具有主动性,通过原有法律基础知识的内部建构,并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运用法律思维解决具体问题,将具体的法律基础知识内化为法治观念,进而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因此,高校法制教育应侧重于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治理念的教育,只有这些才是把握法制教育的尺度,教育主体应该树立正确的知识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在现有道德水平的基础上加强道德与法理的学习,通过道德与法理原则的结合,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法律素养,进而增强高校法制教育实效性。

(二)以增强法律运用能力为目标的学习观

高校法制教育中的知识观决定着法制教育的学习观,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法制教育的学习观。建构主义视域下高校法制教育学习观与其他理论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不同,它更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意义性、情境性,以期在实践中增强法律运用能力。

1.法律基础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法律基础学习是对法律体系的主观系统建构,要求大学生对法律知识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不仅要接受客观知识,还要积极主动地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变知识的单向传输为双向活动转化过程。法律具有稳定性,法律基础学习无论是自我学习还是单向的灌输都要求学习者主动地记忆,学习者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去诠释、认同新知识,赋予其一种新的意义,将其内化为“原有的经验知识”。法律素质的提高不仅要求法律知识的增多,还需要在客观的“原有的经验知识”基础上主动建构对不同法律规范的理解,增强自身法律素质。

2.法治理念培养的意义性

意义学习的主动建构活动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法制观念、法律素质的培养不同于法律规范学习,学生应把握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规则的复杂性,能从法的价值去分析、思考问题,并能在实践中维护自身及他人合法权益,真正理解践行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在要求。高校法制教育的对象大部分是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高校应该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在原有经验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法的精神,运用法律思维,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

3.法律规范学习的情境性

法律规范存在于一定的假定条件中,法律条文的适用在不同的假定条件中有所不同,假定条件作为法律条文的要素之一,相当于现实情境,是大学生理解法律条文、诠释法律意义的重要因素。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具体的情境对大学生理解法律条文、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一条法律条文可能适用于多种情境中,一种情境也可以适用多条法律条文。高校案例教学是学习情境性的最好诠释,从最真实的案例中、从两难的情境中建构法治精神,增强法律意识,贴近实际、易于理解是大学生建构自身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的最好途径。

(三)注重自身培养的学生观

认知主义者乔森纳认为,受日常生活经验和过去学习的影响,学习者的头脑中会形成一定的知识经验,即先前经验,每一位学习者在面对新的信息时总是在自己的先前经验的基础上以特殊的方式来建构对新信息、新问题的理解,从而形成个人的意义。在高校法制教育中,只有大学生个体主动地建构与理解法律知识,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他们接触道德观念总是先于法律知识,将社会道德具体化到个人身上就成了大学生独特的品德。因此,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通过意义建构和系统建构加强法制观念的培养,不断提高自身法律素质。

(四)以帮助和引导为职责的教师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法律基础学习的主体,通过法律基础知识主动地理解与运用提高法律素质,即借助教师和同学等“专家”的帮助,通过对必要的法律知识的意义建构获得。在建构主义的视野下,教师的作用已不在于给予真理,而是在确定的经验领域里,在概念建构上给予学生支持和控制。高校法制教育中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师观,要成为学生法律知识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强化大学生“基础课”学习,成为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过程中苏格拉底式的“助产士”。

三、建构主义视域下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对策建议

加强和改进高校法制教育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意义性和和情境性,并重视学生的观点和经验,要求教师在“基础课”教学中应该遵循“少而精”的原则。针对以上原则,笔者结合建构主义相关理论主要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优化高校法制教育内容,提倡随机通达学习

高校作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阵地,其主要途径是“基础课”教学。目前,高校“基础课”教学执行"05方案”,法律基础知识部分主要分布在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两章中,内容庞杂,教学课时短,严重影响法律基础部分教学的效率和成效。因而,需要有效地利用时间,整合法制教育内容,将高校法制教育的内容分为不同层次、不同模块,实现模块化教学,以节约课时,提高实效性;需要探索和创新教学策略以适应“05方案”的要求和教学方式的改变。随机通达学习的教学方式以其鲜明的认知性、灵活性和多元性等特点有利于促进高校法制教育中大学生法律基础学习的正迁移。

(二)采用支架式教学法,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

建构主义者认为支架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体系,起点知识应该高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现有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素质有充分的了解,通过课堂教学设置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从支架的表现形式来看,常见的学习支架可以分为范例、问题、建议、工具、图标等,通过支架式教学可以对大学生法制素质培养提供有效帮助,使其能够顺利解决遇到的法律困惑,提高学习的兴趣,促进其主动学习,并能在学习过程中将外部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提高法律素质。它为学习者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促进大学生的意义建构。

(三)提高教师自身法律素质,发挥认知学徒制教学方法的作用

教师是大学生法律素质提高的帮助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法律思维方式、法制观念等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能通过示范、指导、清晰表达、反思、探究等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对于法律条文的理解记忆,教师只能通过灌输的方法传授僵化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制观念的提高,学生跟随教师从多个角度观察、模仿“专家”在解决问题时所外化出来的认知过程,从而获得可认知的法律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法律思维,从而逐步提高法律素质。

(四)强化实例教学,增强高校法制教育实效性

高校法制教育强调实例教学旨在增强大学生法律知识认知的真实性、具体性和实效性,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反思,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校法制教育过程中创设具体的问题情节,基于问题的分析方法,对具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问题进行学习,即创设问题、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学习。要求学生完成对所学法律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让学生掌握对具体案例所反映的法律知识的要点、本质、精神的深刻理解,在真实的环境中去感受、领会,通过聆听或讲解所获得法律知识的适用原则、规则和法的精神实质,培养良好的法律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

高校法制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善高校法制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重要保障,是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法制社会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步骤。建构主义视域下的高校法制教育要求学生主动地学习法律知识,在原有经验知识的基础上整合教育内容,建构法律知识系统和意义系统;提倡随机通达学习、支架式教学、认知学徒制、抛锚式教学等有效教学方法;有助于改进和完善高校法制教育教学实践,促进“基础课”改革,增强高校法制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陈大文,刘一睿.从普及法律常识到提升法律素质的教育――改革开放30年高校法制教育发展回眸[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4):65―71.

[3]王晓慧.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现实困境与理性选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43-245.

[4]张会峰.思想政治教育视阁下法律基础教育的侧重[J].思想教育研究,2012(8):44―47.

[5]徐继超,郑永廷.论公民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功能互补[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1―114.

[6]中共中央宣传部,司法部.&-t-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1一05―10.--

[7]王迎春.论建构~--~~s学习观和教育观[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49―51.

[8]《中学教育心理学》编写组.中学教育心理学[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1:73―81.

知识基础观理论篇3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特点;教学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对象是高校一年级新生,主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人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树立应有的法制观念,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育者只有根据《基础》的特点,研究大学生选择和接受教育的特点,精心选择和实施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基础》的特点

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施要依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必修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基础》具有如下特点。

(一)综合性

《基础》教材由三个主体部分组成,分别是思想教育、道德观教育、法制观教育。其内容虽然同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但涉及内容却很丰富,牵涉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教材在编排上除了注重本课程体系和教学目的要求,还吸纳了交叉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依据这一特点,《基础》教学要求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以及其他学科知识所提供的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做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和阐释,使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高、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得到增强。

(二)简易性

《基础》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相比,甚至和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具有明显的简易性。当然这种简单易懂的特点,与基础的定位是分不开的。《基础》的命名中“基础”二字本身就体现了这门课程的基础性定位。而且从教学规律上讲,《基础》是作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入门课程来开设的,它以解决一年级新生成长成才所遇到的基本问题为切入点,结合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着重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基础》作为入门课程的基础性定位决定了它教学内容的具体、形象和简单易懂。与其他课程相比,它没有太过高深的理论阐释,很多内容都非常符合一年级新生的思想特点和需求,和大学生活非常贴近,为学生所熟知,也是他们经常面对的一些实际问题。

3.实践性

《基础》旨在培育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因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大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到底是实践,并不是为了单纯地学习理论知识。如果在学习中只是单纯掌握理论知识,把概念、条文背得滚瓜烂熟,而实践方面却与社会道德法律规范背道而驰,这样的学习就失去了意义,甚至适得其反。因此,《基础》在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性,在传授法律知识和道德知识的同时,要重视知识向实践的转化,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在思想上、行动上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二、《基础》对教学提出的要求

每门课程都有自身的特点以及特定的授课对象,课程的特点以及授课对象决定了教学的方向与实施方案。《基础》的授课对象和课程特点对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

(一)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基础》具有综合性、简易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其对应的教学必须在方法上体现灵活多样的特点。此外,当代大学生成长在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之中,与他们之前的几代大学生相比,他们所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是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因此,《基础》教学在方法上必须不断创新,体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新奇的事物能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教育方法的不断变化与更新可以引领他们新的探究欲望,从而在《基础》教学上不断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活动。

(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基础》由于其实践性特点,传统的板书形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基础》教学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因为多媒体教学不仅节省了大量传统课堂教学写板书的时间,增加了讲解教学内容的时间,而且最主要的是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可以把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资料进行衔接,在极大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对学生的感官造成极强的冲击力。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从而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讲授效果大大提高。

(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当代大学生面临纷繁复杂的世界,本身就有诸多困惑,更何况作为新生,他们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迈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这种环境的改变必然给他们带来很多的不适,这正是《基础》教学要帮助他们解决的问题。因此,《基础》教学必须把教学内容生活化,根据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特点,紧贴他们的生活实际,满足他们的思想需求,正面回答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所关心的问题,帮助他们度过人生成长的关键期。

三、关于《基础》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基础》的特点以及对教学的要求是教学方法改革与实施的依据,依据这些特点和要求,《基础》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辩证实施,不可偏废。

(一)理论灌输与渗透教育相结合

《基础》教学中,适度的理论灌输是非常必要的。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是天生的、自发的,只有在认真学习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才能保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由于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的普及,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导致部分大学生存在政治理想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偏离、法治意识淡漠等问题。因此,根据教材内容编排,按一定的知识体系,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思想理论、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论认识水平,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

不过,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基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简单易懂,即本门课程的理论深度有限,并不特别高深,有时过多的抽象理论阐释和灌输往往适得其反,虽然它对于掌握社会规范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有成效的,但在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及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态度方面却有着明显的缺陷。因此,针对《基础》的特点,其教学方法还要重视渗透教育。因为人的思想具有普遍的渗入性,它渗入人的一切活动之中。在《基础》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各类德育资源,把这些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如学习“社会公德”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视频,先进人物的事迹可陶冶、滋润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并重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的民主、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愈来愈强烈,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此同时,他们还有非常强的独立思考意识和能力,习惯于独立进行比较和判断,他们对于前人的实践和结论,不是简单地接受,而是习惯于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在事实面前接受真理。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基础》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的共同思考和交流的过程,它需要教师以参谋者、探讨者的身份和学生平等相处,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相信他们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给予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切忌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说教和训导姿态。

然而,传统德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育活动被简单看成“我说你听”的单向说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被动接受者而非主动参与者,从而导致他们对教育丧失兴趣,产生抵触情绪。改变传统的《基础》教学方法就要切实调动教师教学主导和学生学习主体的两个积极性,做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并重。作为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开展互动式教育,“辩论式教学法”就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有关“诚信”的内容时,学生都明白“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需要诚信,大学生应该讲诚信”。但在实践中却不尽如人意,追根溯源,是许多人认为“讲诚信吃亏”。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设定辩题:“讲诚信吃亏还是不吃亏?”组织学生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澄清思想认识,改变错误认知。

(三)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并行

课堂教学是德育课程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具有明显的德育功能,古今中外众多的教育家、思想家都把“教育性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概念,强调课堂教学的教育性。因此,课堂教育依然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方面。但是,“知识的传授比品德的形成相对较为容易,知与行相比较,行更重要”。“最好的教师知道负责任、诚实和良好公民条件不能在一门课程中‘教’出来,因为这种品质是通过日常活动而不是通过日常演讲而形成的”。故而,《基础》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范围,因为只注重课堂教学环节的德育,忽视学生在课外的德育,只会使学生认为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可以同课外、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情相分离,从而抵消课堂内的教育效果。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体验,在现实环境中体验道德、法律,有时比在课堂上教授更为有效。比如在学习“竞争和合作”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出校门合作完成作业,与其他小组展开竞争,在他们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直接体验合作与竞争的感受,从而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处理好合作关系,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获胜,等等。

(四)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相融合

《基础》是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大一新生刚刚由中学阶段迈入大学阶段,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使他们有时往往难以适从,再加上他们远离家人及曾经熟悉的生活环境,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如果这些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发展成为思想问题。作为教育者,“不能像过去那样把教育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简单地看成是思想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中不少是心理问题或者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思想问题”。为了让一年级新生积极应对过渡期的矛盾,《基础》教材的第三章第三节有专题论述大学生如何“协调身心关系”,但这远远不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将心理教育融入思想教育,或将思想教育融入心理教育,实现两者的融合。例如:有的宿舍同学关系紧张,在学习“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可以开展“团体心理咨询活动”——20个“我是谁”。首先让每位同学至少写出20个“我是谁”,其中既包括优点,也包括缺点。然后让团体成员在小组内(可以按宿舍)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抱着理解他人的心情,去认识团体内一个个独特的人。最后请每个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活动的感受。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可有效促进团体成员进一步认识并接纳自我,进一步认识并接纳独特的他人,做到在实践中能换位思考,宽容对待他人,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单中惠,杨汉麟.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2]李安.美式教育成功之谜[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知识基础观理论篇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律基础知识教育的一门大学必修课程。该课程是针对大一新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有效开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帮助青年大学生学习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1]。课程内容涉及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辅导员作为一线学生工作者,经常深入学生课堂、宿舍和各类活动当中,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关注热点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因此,辅导员承担“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工作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理论水平有限、阅历单一、教学经验缺乏等不足,只有真正认识到优势和不足,才能更好地提高辅导员开展“基础课”教学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课堂与课下的协同育人效果。

一、“基础”课的实践特性与辅导员从事教学的政策依据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特性

“基础”课以大学生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围?@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两条主线,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对当代青年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种种困惑给予科学的、富有说服力的回答。它的实践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材内容的实践特性。“基础课”整个教材内容体系体现了实践特性,一到五章的内容分别为“大学生活”“理想信念”“中国精神”“人生价值“”“道德传承与道德实践”“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六到八章分别为“宪法法律和法治体系”“法治理念与法律权威”“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整个教材的内容涉及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树立理想信念、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友谊与爱情、学习与择业、权利与义务、自由与纪律等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二是教学方法的实践特性。由于课程内容的实践特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实践特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理论讲授尽量少,更多地采取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观看视频、辩论、演讲、法庭观摩等方法,让学生真正深入到实践和思考当中,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三是教学目的的实践特性。“基础课“的教学对象就是针对大一新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处形成期,刚走入大学的他们,对大学生活和未来发展充满着向往,也存在种种困惑,“基础课“要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树立理想信念,了解道德现状、法治建设的基本情况,回答他们关注的各种现实问题,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基础课”无论是从课程的指导思想,还是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上进行比较,相对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呈现出鲜明的实践特色。

(二)辅导员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政策依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目标定位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和法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4令)规定专职辅导员可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高校辅导员作为从事学生工作的一线管理人员,经常深入学生课堂、学生宿舍、学生活动当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及时了解青年的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个性特征和关注热点,能够了解他们的身边人、身边事,及时关注他们的发展状况,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就是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例如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恋爱观、就业观教育等,辅导员长期从事学生工作,对于课程涉及的相关内容比较了解,因此,辅导员从事“基础课”教学有着比较明显的经验优势。

二、辅导员从事“基础课”教学的优势

(一)思想政治素质可靠,能够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当代青年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通过课堂教学,真正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到入脑、入心,真学真用,这样才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辅导员选配标准第一条就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因此,各高校在辅导员招聘过程中都把政治过硬作为首要标准,比如必须是中共党员或者中共预备党员,本科院校基本上要求辅导员具备研究生以上学历,综合实力较强的高等学校甚至要求辅导员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必须要有学生干部经历,还有规定相关专业背景的优先,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这些政治要求和专业要求都使得辅导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积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真正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自觉抵制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努力把当代青年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复合型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以在把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上,辅导员具有较高的警惕性,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2]。

(二)从事一线学生工作,能够突显“基础课”的实践特性

“基础课”的内容涵盖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人际关系、情感、就业等,更需要依靠实践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目标,实践教学既包括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课堂实践教学就包括播放影音文件、演讲比赛、辩论赛、课堂讨论、讲课、征文、爱国歌曲演唱等形式,课外教学实践包括日常的微信、微博、QQ群、考察实践基地、调研采访等等。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要求之一就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线学生工作者,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团委、学工的常规活动,班级活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辅导员是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之间形成了“自己人”效应,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迷茫困惑。

“基础课”的突出特点是它的实践性[3],所以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当中,辅导员所设计的教学案例、讨论话题、播放视频、心理健康教育等,能够选取学生们耳熟能详的人物或事例,增强教学内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例如在“理想信念”章节的教学环节,辅导员能够轻松举出近年优秀毕业生的案例,详细介绍在大学四年里,他们在学习、参加活动等方面是如何取得成绩的,如何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如何通过司法考试,如何成功考取名校研究生。从这样的角度去讲解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时,就会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如果授课教师介绍的是很久远的事例或者关联度不大的事例,学生就会感觉时过境迁或者离自己较远而不感兴趣。

(三)了解学生身心特点,能够保证“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90后的大学生具有独特的思想特征,他们热情、开放、充满活力;个性张扬、乐于表现;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心里受挫能力较差等。辅导员由于日常与学生接触较多,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凭借这些工作优势,辅导员可以在“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特长和特点的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其特长,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开展课堂实践教学。如艺术学院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爱国主义这一章时就可以采取“爱国歌曲大合唱”的形式,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擅长辩论和演讲,就可以在适当的章节开展辩论赛、演讲赛。大学生心理健康专题,基本上采用学生分组准备ppt的形式,让学生们自己上讲台讲解,根据搜集的资料和制作的课件,采取座谈交流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相对科研与教学压力繁重的专任教师而言,辅导员对学生的身心更为了解,能够更加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配合,保证“基础课”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o导员从事“基础课“教学的不足之处

(一)社会经验、教学经验不足,流动性较大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高校对人才要求的提高,辅导员基本上是从毕业研究生中选聘,年龄大概在25-27岁之间,总体上是一支年富力强的战斗队伍,与学生年龄相差不大,易于开展工作,与学生形成“自己人”效应,但是,年纪轻,社会阅历浅,大多数辅导员都没有出过校门,自小到大由学校到学校,由学生角色转变为教师角色,各方面社会经验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时许多辅导员并非师范院校毕业,缺乏严格的师范教育,在教学技能、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等方面缺乏经验,使辅导员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此外,辅导员队伍还存在流动性大的缺点,尽管各级部门都表示要把辅导员队伍打造成为一支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稳定队伍,但是让这个岗位能够留住人才,需要相应的制度保证,由于种种配套机制尚未完善或者上级用人需要,许多辅导员从事几年学生工作以后,转岗到其他机关岗位或者攻读博士学位等,流动性相对较大,同时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学生事务繁杂等原因,辅导员在教学岗位上存在不能全身心投入、马虎了事的情况,部分人员不能够专心教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二)理论水平有待提高,知识视野有待拓展

“基础课”的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哲学、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管理、法律等,辅导员作为“基础课”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辅导员多是硕士毕业,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社会阅历和知识储备相对有限,平时又忙于学生事务,这就给“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带来了一定的隐患,例如在教授“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章节时,要求授课者具备深厚的历史知识和国际政治知识;讲授关于法律章节时又需要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时,必须要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有较为完整的理解;同时还要能回答和敢于回答不同的声音和学生的疑问等等,因此,某种程度上,“基础课”授课教师必须是多面手和理论专家,理论水平的提高和知识面的拓展是辅导员承担“基础课”教学所要进行努力的方向。

四、提升辅导员从事基础课教学能力的基本路径

(一)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核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4],辅导员作为“基础”课教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宣讲者,因此,首先要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做到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5]辅导员要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原原本本地认真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要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才能真正理解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由来,才能从根本上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事业”,从而拨开各种社会思潮、西方价值观的迷雾,增强辨别是非能力把握大局的能力,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方法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真懂、真信、真用,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自身魅力

“基础”课是一门对任课教师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的课程,首先,它的课程内容涉及思想道德和法律两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把课程讲透;其次,“基础课”不单是一门课,涵盖了非常广泛的内容,授课的知识政治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知识,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多方面的内容。因此,讲授“基础课”的教师必须广泛地涉猎多学科的知识,并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些知识。作为“基础课”教师,首先要进行通识教育,要自觉学习哲学、国际关系、政治学、法学的知识,以备课为导向,及时拓展知识视野,在课堂教学和实践中,加大知识量和信息量,回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提高“基础课”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运行新媒体的能力

课堂教学基本上都采用多媒体设备,通过视频、电影、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形式进行授课,因此,新媒介技术的应用无疑能够提高课堂吸引力,作为90后的大学生,具有宽阔的知识视野和利用新媒介技术能力,同时更加注重感官效应,因此,在进行课件制作时,要加大课件制作的技术含量。辅导员要学习课件制作、网络视频、图片播放等技术,让自己的课件能够丰富多彩,吸引眼球,集知识性与技术性于一体,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四)加强与专任教师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

知识基础观理论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践履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5-0166-02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目前我国所有大学。从本科到高职,统一使用一本教材,即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特征和需要,探索如何通过系列践履训练提高该课程的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并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目标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强调灌输式教学,例如:观点一,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奋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教育者们必须在灌输领域里坚守阵地,明确灌输理论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支撑点,认识到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仍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思想的灌输,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灌输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要坚持科学的灌输理论,而且应加大灌输理论的力度。观点二,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遵循的法则和标准。正确认识灌输论对我们更好地坚持灌输论,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观点三,灌输思想是人类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史上的传统教育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初,“灌输”思想就被确立为一个基本原则,这一原则长期以来在巩固社会主义思想阵地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原则的实质,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灌输原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等等。灌输型教学侧重于理论和知识的传输,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时,一般是停留于理清知识目标上,如“掌握…”,“理解…”,“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缺陷在于学生的知行背离。本课题试图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构建“践履型教学模式”。何谓“践履型”?通俗地说,就是实践型,其核心问题是解决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时的知行统一问题,引导学习不但知道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更重要的是要能将知识内化为行动,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换言之,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但要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能力提升素质。

(一)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目标的构成要素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会议上的《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扎实工作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讲话中指出,对于培养大学生来说,固然要培养他们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使他们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本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讲授这个主渠道,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当代大学生,使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分析问题,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目标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即素质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也是如此。

(二)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目标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指出: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可见,素质目标是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落脚点和根本点。能力目标是素质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知识目标则是为素质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现而服务的。因此,在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中,理论知识的掌握不是目的而是载体,是为提高能力、提升素质而搭建平台的。所以,在有限的学时中如何取舍理论知识,应当由这些理论知识在相应的素质能力的培养中所起的作用来决定。也就是说,理论知识对素质能力的培养“必需、够用”即可。

(三)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目标构成要素的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吴潜涛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以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基础。

因此,本课题组认为,高职院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应当引导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学习,提升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实现该素质目标,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时,应当重点培养两种能力,一是认识能力,即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评价社会现象,认识社会的能力。二是行为能力,即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规划人生,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能力。这两种能力具体表现为八个方面:学会制定人生规划,并在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实现人生规划;学会自觉调适心理活动,用健康的心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错误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能正确处理学习、爱情与人生的关系,树立家庭美德;能正确认识我国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做一个诚信的公民;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做一个依法维权、遵纪守法的公民。以上素质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现,需要重点具备八个方面的知识: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了解人生环境的内容,掌握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的方法;掌握科学理想信念的内涵,把握化科学理想为现实

的条件和途径;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涵义,掌握人生价值评判标准及实现条件;掌握社会主义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及其法律规范要求;掌握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认识诫信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体系及运行机制,了解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基本要求。掌握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的基本途径;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重要的实体法律制度和程序法律制度。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

二、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素质能力训练项目

如何引导高职学生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自觉内化为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呢。笔者设计和实施了系列贯穿训练项目和单项训练项目。贯穿训练项目是指贯穿于该课程学习始终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项目,单项训练项目是针对某一学习单元而开展的项目。

三、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评价方法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要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据此,笔者采用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理论认知与实际表现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法,从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观念及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具体评价方法是:

(1)评价内容:素质评价,即评价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2)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采用百分制。

a、教师考评:总分75分

a、平时测评:35分。包括人生规划书(5分)、心理健康分析表(5分)、爱国主义心得体会(5分)、实践家庭美德感想(5分)、择业与创业主题讨论会表现(5分)、参加公益活动表现(5分)、时事点评(5分)。

b、期末测评:40分。

知识基础观理论篇6

(一)在教学方式重讲授轻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十分封闭,以教材为本的本本主义比较严重,只讲“满堂灌”教材的理论知识,而不注重实践练习和案例教学。当下我国许多中职学习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整齐划一的国家教学标准,坚持大而全高不可攀的大道理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忽视给以中职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道德的感悟和法律知识的运用培养。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主要是抽象的道德观和法律基础理论知识,就为了其所谓的培养学习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思维。

(二)在教学评价上重期末考分轻平时学习

在这以期末考分一考论英雄的课程学习评价的模式下,学生们平时不认真学习,在课堂上,玩手机、呼呼睡、“开小会”,甚至,课堂中途翘课,大部分不逃课是为了期末成绩而被迫满勤。学生为了取得期末考试好成绩,往往在临近期末死记硬背老师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的含义、特点、内容、重点条文,学生对课堂讲授的知识不知所以然,不能真正掌握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如,学生学习《公司法》,却不知道公司的具体表现、公司的运行、公司的组织机构等等。

(三)在教师知识结构上重理论轻实战

中职学校的教师大多从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中招聘,他们直接从校园中来到校园中去,没有太多的实战经验,他们的知识结构清一色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在其知识结构中所占比重少之甚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实践性很强,需要教师对学生面对学习生活中出现不同问题进行指导。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延伸自身的知识点,不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增强知识的实用性;要求教师具备观察、发现、应对、灵活应对学生不断面对的生活困惑、道德事件能力。这种知识结构往往表现为:教师思想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老套、行为方式机械等等。

二、改进中职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建议

通过丰富教学方式、施于多种评价方式、强化教师素质等措施,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最终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一)创新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是在不断更新的要素。教师要顺利地、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不仅需要扎实的两基理论基础、法律基础理论知识,也需要善于创新各种教学方法的过硬本领。一是运用启发式教学。该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通过传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树立道德观和法制观,正确认识和分析现实中存在的法律现象和道德事件。启发式教学正迎合这种需要,可以调动学生参与道德实践和法律教学的主动性,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道德事件和法律问题。利用这一教学方法,要做到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与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相契合,做到启而有发,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二是运用案例教学。以案说法、以案说理是一种广为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应注意案例选择要恰当、典型和实用。挑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未来就业紧密相关的、学生比较关注且在社会上反响强类的某个社会事件。三是运用讨论式教学。对教抽象的教学内容、争议较大的问题和现象可采取此种教学方式。操作如下:由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提出讨论的问题,在学生查询学习书籍和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在课堂上组织主题发言,通过交互式争论,形成结论,以此达到掌握理论知识教学目的。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独立思考,很好地实现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达到“知其所以然”的境界。

(二)变革考核模式

课程学习效果考核不能简单地以最后的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应综合作业、出勤、平时课堂表现对整个课程学习过程来考核,甚至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等的表现纳入考核中,将静态考核变成动态考核,将单一考核向多元化考核转变,以提高该教课程的实效性。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知识基础观理论篇7

随着中职学生数量的增加,学生的管理,尤其是职教类课程主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中职电子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成为主要内容。面对生源素质的急剧下降,我们必须要改革课程以适应当经教育发展的形式。当前学生的现状是基本素质较差,学习成绩较低,并且有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没有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是可有可无的,所以对专业课抱着可学可不学的态度。

我们中职学校设置的专业课一般来说基础性很强、操作性强,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素质,包括较好的逻辑性、物理思维能力和极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可是面对当前学生的现状我们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电子技术教师,我们的任务更加繁重,如果说中职类机械加工类的专业课是宏观教学的话,那么我们电子技术教学就是微观教学,这需要我们教师能够尽可能地将微观的内容宏观化,尽量还原专业课的实践性的特点。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把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课堂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而使我们学校的电子课教学受到领导的好评和兄弟学校的效仿。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实现情境化教学

电子技术教学是基础的理论知识教学。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适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把抽象的、微观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宏观的事物,利于学生接受。我们职教类学校在这一方面采用了很多具体可行的方法,这里就不再多说了。但是一些饮鸩止渴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如一些学校在授课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一味地迎合学生的畏难心理,在课程设置中删繁就简,不再设置基础理论课,而是直接开设实践性强、适用性很强的技能课,使学生的技能课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种回避主要矛盾的做法还在某些学校推广,极大地影响了职技类学校的办学声誉。我们学校在课堂设置上不能任意改变课程,不是每一个中技生毕业后就能去工厂就业,有的还需要学习深造。即便是直接就业也需要有很好的理论基础,我们要的不是简单的工匠,我校的做法是想法设法使枯燥的理论生动化,使学生爱学乐学。

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仿真技术把课本中枯燥艰深的电子电路问题直观形象地转化为立体的、运动的、多元的信息,使教学难点得到突破。我们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动画制作将各种工作元器件的工作原理集成块的工作图制成动画,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下掌握了重点。如三极管、场效应管、显像管等的工作原理是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必须掌握通透,才能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自如。

二、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

电子技术课是一门基础的实践性课程,要求我们在执教过程中,坚持贯彻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将基本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紧密集合。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得深透以后,就变成操作实践的理论基础,为什么这样操作而不那样操作,为什么先这样,而后那样……学生都能够自己作出判断,自行解决。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电子现象,能够举一反三,并将这些现象进行归类处理,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在操作和理论知识之间就能够架起一座桥梁,使基础知识能都尽快地指导操作实践,操作实践进一步补充我们学生理论知识的缺陷,实践和理论的融合才是我们教学的最高境界,然后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实践操作能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书本知识。这样的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既学会了基础知识同时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例如,在讲授《电子技术基础》中的“稳压电源”一项内容时,任课教师针对学生喜欢玩弄手机,并且经常丢失充电器这种特殊的现象,设置了为什么要用充电器呢?可不可以不用充电器呢?学生觉得也是个难题需要解决,于是学生找来万用表进行测量获知:插座上的是交流电,充电器输出的是直流电,而且不同的充电器的输出也有所不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测量验证,对这一问题产生了兴趣,再由此提出相类似的问题,让每个学生产生学习这些知识的动力,并为之努力,每个学生通过个人努力学会了这些知识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三、教学中以技能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中职学校的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技能熟练、技巧娴熟的工人,以此决定了中职学校在基础课教学中的教学重点,电子技术作为电子类主干课程应该注重实践教学。把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技巧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学中多安排学生的实习做操的课时量,在时间保证的前提下,关注学生的实习效果,在实习中检验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连接能力,检验和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理论。例如,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我们的一线任课教师经常安排一些电子小制作,比如门铃、电子音乐卡等。授课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操作过程设计,然后进行实践操作,工作完成以后进行调试,任务完成以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实践成果,对每位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改进的理论基础。这样使每一位学生能够用运自己学习的知识进行具体化的简单操作,而不是作为匠人式的简单的重复,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有自我独立操作的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意识。

在实习操作过程中通过每一位学生的自身努力,既锻炼了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更提高了学生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电工电子操作一定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否则会极大影响我们的装配效果。

知识基础观理论篇8

[关键词]材料科学基础大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4-0093-02

一、问题的提出

时代特点决定了当代大学生除了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自主学习意识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人面对未知世界时大脑的一种反应,是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它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建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自信和方法,首先应该在大脑中建立通过独立自主学习可以获得成功的自信,然后是在独立自主学习过程中摸索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获得自主学习的手段。[1]可见现代大学教育,还要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对未知世界探索欲望的培养。[2]

二、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特点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机械、化工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是锻造工艺、焊接工艺与焊接性、铸造工艺、材料成型与检测等众多材料课程的基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同时材料科学基础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所以还具有探索性。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能使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并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三、材料科学基础教学的组织

根据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可将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分为两个方面: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抽象、微观,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抽象方面,比如晶体的原子排列、晶格类型以及晶面晶向等,都是晶体材料原子排列一般规律的总结,并被赋予了客观的准确描述,使其成为材料性能和组织分析的依据。与此相似的还有凝固理论、扩散原理等。

微观方面,材料科学基础中的晶体结构、晶体缺陷、合金相图等理论都涉及原子的排列和运动,学生只能借助高科技手段对原子运动的结果进行观测,并借助理论分析原子的运动。

在理论性方面,材料科学基础的内容涉及大学物理、化学等理论课程知识,教材中引入了大量的理论推导,以及通过理论推导的预测,要求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3][4]

正是由于上述三个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反映对教学内容理解困难、不透彻。这不仅加大了教学的难度,也为高校将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对未知世界探索欲望的培养融入这门课程的教学创造了条件。

为了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本课程的教学采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目前此课程仍存在实验教学同理论教学脱节的问题:1.实验内容犹如蜻蜓点水地从理论教学内容中抽取部分知识点设计实验,覆盖面小;2.实验内容不具备连贯性,在已安排的材料科学基础实验中,实验内容之间没有关联(实际上很多理论内容之间都是存在关联的),知识脱节。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实验的效果都不理想。

受考研和就业的影响,学生平时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上所能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也为了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我们必须对材料科学基础的实验进行改进,其指导思想如下。

1.实验内容需包含材料科学基础的主要教学内容,实验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即前一个实验的样品和结果是后一个实验样品制备的开端。

2.为了降低制备实验样品的工作量,减轻学生负担,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使用一个样品,但是不同实验对样品处理的方法和步骤不同。

3.实验教学进度同课堂理论教学进度相匹配,实现同步,这样理论和实践可以相互促进。

4.修订实验指导书,其中应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与实验操作相关的内容,使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完成实验,培养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此外,实验指导书也包含一定的拓展内容。

根据上述的指导思想,表1按次序列出实验名称,同时给出了实验内容和对应的理论知识以及要达到的实验目标。表1中的实验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次序和实验知识点的承接性安排的。正是由于内容具有承接性,所以样品可以连续使用,即晶相样品制备实验中使用的样品也是淬火处理及晶相组织观察实验的材料,然后对淬火后的样品进行退火处理及晶相组织观察实验,再对样品进行塑性变形及再结晶组织观察实验,最后用这些样品进行金属材料硬度同组织的关系实验。由于样品贯穿整个实验使用,降低了制备晶相样品的难度,同时没有增加学生的负担,实验内容也涉及了材料科学基础的主要教学内容。

为了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安排做实验的时间,进而发挥自己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为了更好地同课堂教学相配合,要求学生的实验安排同课程教学的进度相匹配。在教师给学生的实验指导书中,需要明确实验目的,细化实验步骤,以及进行相关的试验结果讨论。同时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实验指导书中需要提供更深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为了锻炼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在学生遇到不易解决的问题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自主查阅相关的科技图书文献解决,其次鼓励学生主动与实验教师探讨获得解决方案,最后教师统一讲授给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样的安排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以及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有很大帮助。[5]

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同时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融入其中,使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明显提高,期末考试成绩大幅度提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通过率和成绩也都得到提高。

四、结束语

材料科学基础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材料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在其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讲授之外还要进行与理论紧密联系的实验。将这门课程的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紧密结合起来,在培养符合21世纪需求的合格大学本科毕业生方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释]

[1]郭元祥.知识的教育学立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

[2]周亨近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宽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2.

[3]石珂德.材料科学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知识基础观理论篇9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在社会经济大环境中进行的,企业的战略、营销、财务、生产组织、技术选择、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管理,既需要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也需要基础经济知识。因此,从市场经济学、管理学再到企业管理,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研究和管理经济组织的基本思路。通过这三门课的融合,可以更有效地解决企业经济活动问题。在此背景下,企业管理概论课程应运而生,其落脚点是对现代企业的运作及管理进行研究,指导管理实务,使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当前,职业教育也处在巨大的变革中,人才培养已从封闭、单一型的教育转向开放、复合型的教育。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提高素质,成为中职、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加强对学生经济管理素质的培养正是适应这一转变、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因此,不少职业院校相继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入企业管理概论这门课程,以期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就业做准备。

 

一、课程内容

 

企业管理概论课程是以市场经济学和管理学为理论基础,融市场经济基础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于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及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技术,树立经济观念和现代管理观念,以适应基于现代技术环境与科学管理条件下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职业院校教学的主要对象都是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加之生源,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所以应以市场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以现代企业管理为重点构建这门课程。将该课程的培养目标设置为,以让学生了解、理解必备的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为出发点,介绍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实务。其中,“现代企业管理”模块涵盖了企业管理实务、企业运作过程及管理、企业资源配置及管理、企业与企业环境等内容;“经济管理基础”模块涵盖了管理组织,管理职能与管理原理,消费者、生产者与政府行为,市场供求分析,市场经济基础等内容。这样就突破了以往的企业管理教材结构体系,以现代企业管理为主线,将经济基本知识、管理基本知识和企业管理实务融为一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也便于教师根据各专业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做出取舍。

 

二、课程意义

 

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经济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正是中职、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开放的现代社会中,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与技能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笔者学院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反馈,我们发现企业中的许多工作、问题都与管理和技术密切相关,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生产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懂得企业管理知识,树立经济观念,掌握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为此,学院近年来不断加大企业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力度,收到了良好的成效。许多学好这门课程的学生更能胜任管理岗位,也能更好地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为将来的发展、成才提供了保证。

 

三、课程教学

 

1.课程要求

 

企业管理概论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对职业院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要求上要有所降低。为此,我们将本课程的要求设置为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市场经济的基础知识;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现代化管理的基本手段;了解现代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律以及企业主要部门的管理内容,学会沟通、协调与配合;树立经济观念,初步具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2.教学方法

 

企业管理概论综合性、实践性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让学生树立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指导学生学会用经济观点、管理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其次,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企业管理是对管理的规律性的认识,是对企业管理实践的总结与概括。这就要求教师教学切忌照本宣科,而应深入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企业管理知识。最后,要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企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哲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各种专业技术。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各种知识的综合应用,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职业院校中开设企业管理概论课程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知识基础观理论篇10

四川省九寨沟县中学623400

【摘要】生物的学习过程中,首先必须抓住生命基本特征这根主线,理清每个章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把所学内容有机地与人类的生产实践、日常生活相结合,此外,还要密切关注生物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

http://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践结合

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抓住生命基本特征这根主线,理清每个章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把所学内容有机地与人类的生产实践、日常生活相结合。

1.密切关注生物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

1.1把握知识的纵向衔接,使知识连成一片

生物知识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例如第二章生命的基础中,了解生命的物质基础为掌握生命的结构基础作了铺垫,而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结构基础又给理解细胞的分裂打下了伏笔;又如遗传和变异这一章,不知道分离规律的实质根本无法继续学习自由组合规律。

1.2关注知识的横向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立体化

生物学科中的章节之间既有递进关系也有并列关系,内容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因此,我们要牢牢抓住生命的基本特征这根主线,丰富知识的内涵,扩大知识的外延,把生物知识汇成一张完整的网络。

2.完善理论体系

生物学的理论是大量的,它们贯穿在各个章节之中,如细胞学说、自然选择学说、基因理论等,因此,在学习生物学时,除了专用名词概念以外,一些基本理论也是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内容。

2.1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周围的事物和现象

为什么人会有"白化病"、"白痴病"?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为什么说人不是上帝或神创造的,而是从古类人猿进化来的?为什么人类要保护鸟类?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都应当运用正确的理论去合理解释,从而使人们能够自觉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2注意理论与生物基本概念的联系

理论的掌握必须建立在对诸多概念的正确理解上。例如了解生态平衡理论的,离不开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食物链、营养级等概念的掌握。

2.3把握各理论间的联系

生物学各种理论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在广大生物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理论又不断更新、不断充实,使人们认识的生物世界越来越接近真实。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把某个理论放在整个生物理论体系中加以考虑,并通过实例来深化、拓展,使自己对生物理论的掌握更加完善,运用起来更加精确。

2.4提高解题技巧

近几年生物学高考题目主要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其中,非选择题有填充题、分析说明题、学科内及学科间的综合题。题型不同,要求也不同。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注意审题,搞清每一道题命题教师的考核意图;其次,要学会区分对立概念和相似概念,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还是包含关系;接着,要知道生物符号的特殊含义和正确写法;最后,要具有分析归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增长知识、熟悉理论,还应当培养实践能力、加强科技意识、训练创造思维能力。首先要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明确实验的主要目的,规范实验的操作要求,了解实验的整个过程;其次要学会知识和理论如何与实际相结合、与生活相联系,从而使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理论更加丰富、更加扎实、更加全面;接着要具有良好的科技意识,随着世界生物科技的迅速发展,许多新的内容不断涌入到考题之中,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转基因生物等,因此,学生有必要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能够关心科技时事、了解科技发展动态;最后,我们还必须经常进行扩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训练,尝试从一个现象联想到另一个现象、从一种知识迁移出另一种知识,让自己的知识和理论系统化、立体化,使自己的生物学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培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自己一个理由喜欢它,你可知生物与生活息息相关,它可以交给我们很多生活的哲理,例如学过《新陈代谢》后可以了解发胖的原因,糖尿病、脂肪肝形成的机理,以帮助我们科学饮食,正确锻炼。学过《遗传和变异》后可以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人会有"白化病"、"色盲病"?男性患色盲的机率为什么比女性高?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等生活实际问题。总之学好生物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避免不少错误。其次要有好的学习方法,我们知道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我简单介绍几种学习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与学习生物关系比较密切的学习方法有观察方法、知识归纳法、科学记忆方法等。

3.观察比较法

生物学是实验科学,观察是获得生物知识的重要环节。在生物实验中,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也是先低倍,后高倍。例如,对植物根尖的观察,就是先用肉眼观察幼根,根据颜色和透明程度区分根尖的四部分,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根尖的根毛,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认识根尖各区的细胞特点。另外观察要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有疑问。如观察生物群落,目的是了解群落的成员、数量及其关系,顺序从植物到动物再到微生物。植物又由乔木灌木草本苔藓、地衣,有重点即通过解剖观察、套袋实验观察等看动植物关系,观察时多思考,如植物分层、错落有致有何意义等。每一次的实验都认真细致的观察,有效地发挥观察在生物实验学习中的作用。

4.灵活运用

这是学好学活生物的关键,认识的目的在于应用。灵活运用知识才能记得牢,学了才真正有用。运用知识解理论题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学过传粉和生物的性状后,我们应该考虑冬季吃的番茄,黄瓜等蔬菜都是在大棚里生长的。如何解决授粉问题?应该考虑在大棚内养蜂,进一步想大棚蜂的性状如何?由于大棚内一年四季都有植物开花,人长期在大棚内劳作,因此培养的大棚蜂应该具有不冬眠,不蜇人,与人亲和力较好的性状。学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弄清了这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行为的变化,运用这些知识就可用来判别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例如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一看染色体数目、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这样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要说每一位同学具有良好的科技意识,随着世界生物科技的迅速发展,许多新的内容不断涌入到考题之中,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转基因生物、环境富营养化等,因此,学生有必要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能够关心科技时事、了解科技发展动态;经常进行扩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训练,尝试从一个现象联想到另一个现象、从一种知识迁移出另一种知识,让自己的知识和理论系统化、立体化,使自己的生物学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http://

参考文献?

[1]冯茶;浅谈高中生物的学习方法[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