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长期卧床老人有效护理办法十篇长期卧床老人有效护理办法十篇

长期卧床老人有效护理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2:54

长期卧床老人有效护理办法篇1

阿尔茨默病(aD)亦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它在病因、病理、临床上都具有独特的特征。病因上,可由1、14、19和21号染色体上某些基因或其他可能的基因突变引起;病理上,以神经炎性斑、神经原纤维缠结、神经元丢失及淀粉样血管病为特征;临床上是隐袭起病、缓慢进展、逐渐加重的痴呆[1]。随着疾病的发展,到了晚期,易产生极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丧失认识功能及基础运动能力,完全依靠别人帮助吃饭及大小便,不能走路[2]。因此,做好老年性痴呆晚期卧床患者的护理,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所导致的死亡严重后果,显得异常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老年性痴呆晚期卧床患者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65~86岁。

1.2护理措施

1.2.1饮食护理老年性痴呆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以口服喂食为主,若有条件的患者,最好由营养师指导制定食谱,以保证均衡营养。喂食以清淡无刺激的软食为主,注意搭配适量的粗纤维食物,防止便秘。喂食时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食具安全可靠,不要喂食粘性食物,并耐心地小口喂食,给予患者足够的咀嚼时间,防止呛着。当患者吃东西时忘记咀嚼,把食物下咽发生呛咳,出现呛咳时,照顾者扶托患者使其弯腰低头,下颌靠近胸部,在肩胛骨之间快速连续扣击,使食物残渣咳出。当患者发生呛噎时,患者不能呼救,可从患者涨红痛苦,惊乱的表情中得到提示,这时不要惊慌,按下列方法可解除:①站在患者耳后,环抱照顾者的双手于患者肋下腹部;②用力将手向上、内方向按压,然后再松开,要重复做5~6次至异物咳出[3]。

1.2.2服药护理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服药任务由护士与照顾者共同完成。按医嘱,按时、按量、帮助喂服,如患者吞服有困难,可将药物研碎后溶于水中喂服(肠溶片另论),喂药时要注意,药物不宜过早药溶解、稀释以免降低药效价,某些药物混合后,pH值会有变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因此应掌握一个原则,抗生素最好单独使用,除能与之相溶的溶液外,不在抗生素药物中加入其他任何药物,以使药物能够达到最理想的效果[4]。由于大多数老年性痴呆患者服药后不能诉说不适,护士与照顾者要细心观察患者服药后有何不良反应,利于医生调整用药方案。伴随着老年性痴呆患者躁狂、激越行为,抑郁等精神行为症状的出现,其照顾者及护理者往往迫于压力,遵医嘱给患者服用少量的抗抑郁、抗精神、镇痛药等[5-7]。护士与照顾者要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性痴呆患者,早上测量血压1次,遇到血压不稳定,出现血压波动大的情况时,每日早上8点、下午4点、晚上8点分别观测血压,并做好记录,方便医生了解患者血压,合理调整用药。既使是在家庭护理的患者,也应该配备合格的电子血压计。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性痴呆患者,注意帮助患者采取手指未梢血了解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情况,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1.2.3预防肺部感染老年性痴呆晚期患者,由于卧床,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在给患者做每2小时1次的翻身时,同时用空心掌,轻叩患者后背,由下向上,利于患者排痰。做各种护理及治疗时,要注意防止患者着凉,如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及时与医生联系,及时处理,防止病情加重引起肺部感染,患者家庭中也应备有电动吸引器,遇痰液不易咳出时帮助患者将痰液吸出[8-10]。

1.2.4保持清洁和预防压疮为了方便护理和保持清洁,最好为老年性痴呆患者留短?l,勤剪指甲,每早晚用温盐水或专用漱口液为患者各做一次口腔护理,做口腔护理时注意让患者侧卧,用镊子夹紧拧干温盐水的棉纱布清洁口腔。每日保持用温水为患者擦浴1次,以保证皮肤清洁,预防毛囊炎等皮肤感染,大便后用温水冲洗会阴部及肛门周围,保持局部清洁。患者使用的衣裤、床单、被套,枕套等要用柔软透气的棉制品,在床铺的中部多加一张中单,以方便更换。床垫使用气垫或海棉垫,骨突部垫上中空气垫圈,每2小时为患者动作轻柔的翻身1次,侧卧时背上垫一软枕,以减轻压力。每次翻身后检查受压部位,察看有无发红等情况,并用手掌大鱼际肌或小鱼际肌轻柔受压部位,预防压疮的发生。

1.2.5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肌肉萎缩老年性痴呆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引发深静脉血栓形成,肌肉萎缩,关节挛缩,护士或照顾者除了帮助患者每2小时翻身1次外,还需坚持每日1~2次帮助患者做膝、踝、趾、腕等身体各处的关节分别做伸屈、抬腿、抬手等被动运动,运动时活动到每一处关节,每个关节先做曲伸活动3~5次,然后再做关节的轴性旋转活动,并在极限位置时停留2s左右,防止产生躯体废用。同进,还能减少患者的无动性缄默,接受由护士或照顾者带来的外界刺激,激发体能活跃,提高心肺功能和肌体抵抗力[11]。

1.2.6做好各种管道管理部分病情较重的老年性痴呆患者由于治疗的需要要留置各种管道如尿管、胃管、吸氧管等和多管输液[12]。护士与照顾者在留管期间要注意加强管道管理,防止患者因不适而导致拔管。有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夹闭导尿管,每2小时放尿1次,以保护膀胱收缩功能。

1.2.7关注照顾者问题老年性痴呆陪护是一项长久又艰苦的工作,患者的生活完全由照顾者照料,因此,加强对照顾者的指导、培训、管理是保障老年性痴呆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内容。同时,患者出院后在家庭中也能得到照顾者较规范的护理,使科学、合理、实用的护理方法向患者家庭中延伸。有研究表明,老年性痴呆患者照顾者经历着焦虑,失眠、抑郁、悲伤、疲劳、社交隔离等现实问题[13,14]。在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护理的工作中,要充分理解,体谅照顾者的复杂感情,关心照顾者的营养、休息、精力、压力等各种问题,在交代商量工作时要注意解释,态度和蔼、诚恳、努力培养和维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经常主动的向照顾者和患者家属了解情况,虑心听取有价值的建议,注意激发照顾者有益的想法和适用的办法,遇到特殊难题,与照顾者讨论,制定一个安全度过难题的应对措施,帮助照顾者更好地完成照顾任务,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解决困难的好办法和好经验,使照顾工作达到连续性和持久性的满意状态。与照顾者共同完成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优质护理。

2结果

通过对48例老年性痴呆晚期卧床患者的有效护理,对照顾者的耐心指导与密切合作,老年性痴呆晚期卧床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无死亡。

长期卧床老人有效护理办法篇2

【关键词】骨科卧床病人;便秘;原因分析;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571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254-01骨折,多发诱因为意外伤害。而骨折患者因为长期卧床,很多病人都会有便秘情况发生。便秘是骨科患者常见易发的并发症之一,主指排便次数减少、排便量减少、大便较干、排便费力、排便不净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有些患者还伴有失眠、烦躁、多梦、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病人发生便秘以后,容易产生相关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影响,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而影响骨折及伤口愈合。目前,在临床上,我们主要采取饮食指导、心理疏导、按摩、理疗、功能训练等方法进行预防与护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13年6月至2013年10月,有86例卧床发生便秘的病人。其中男性46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为37-72岁,平均年龄为52.3岁;下肢骨折21例,骨盆骨折3例,股骨粗隆骨折16例,股骨颈骨折26例,其它骨折20例;住院时间为3-24天,平均住院日数为13.2天。所有患者均无习惯性便秘或胃肠道疾病。

1.2方法分析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治疗等护理措施,改善患者便秘症状。2结果

86例患者中,三天内自解大便的患者为57例,第四天自解大便的患者为16例,12例患者灌肠后大便,1例患者7天后才大便。所有患者无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3原因分析

便秘是骨科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对骨科卧床病人来说,便秘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3.1生活习惯改变对于骨折的病人来说,由于以前多采用蹲姿,利用重力和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而卧床后必须在床上使用便盆,对卧床姿势不适应,而容易导致便秘。有的病人由于病房人多,自己不能入厕,只能在陪床人陪伴的情况下床上大便,感觉不方便,从而导致心理上惧怕排便而无法正常的进行排便。

3.2骨科疾病的影响骨折病人卧床时间较长,尤其是颈腰椎骨折病人,下肢骨折的病人,还有一些老年病人,因为患者长期卧床,活动量较前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慢而影响正常排便。同时,由于手术的影响,病人吃的东西不多,食物中的纤维素和水分不足,肠内容物不足以刺激正常蠕动,缺乏运动性刺激以推动粪便的运动,病人有便意时,家属或医护人员没能及时帮助,患者的排便冲动消失,就不容易排便。

3.3饮食习惯改变对于骨科卧床病人来说,饮食摄入量也会较前减少,饮食过于精细少渣,缺乏一些粗纤维的食物,而纤维食物的缺乏会让大便体积减小,粘滞度增加,在肠内运动缓慢,水分过量被吸收而导致便秘。还有一些病人家属为使病人早日康复,给予高脂、高蛋白、低纤维饮食,粪便在肠道内移动缓慢,大便干燥,形成硬便,腹部可触及硬块,自诉在直肠部有饱胀感或下坠感,排便费力。[1]

3.4精神因素骨折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是很大的伤害,有的病人正值壮年,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但是由于车祸等意外事故造成病人形体变化,功能障碍,加之手术后常用常剧烈疼痛,失血很多,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障碍。很多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害怕机体功能恢复不好而产生焦虑恐惧心理,还有一些病人不能积极配合治疗,不努力锻炼,自己失去信心,日常生活活动不愿独立,而是让护士或家人为其做各种生活琐事,依赖心理特别强而造成便秘。4护理

4.1饮食护理对于骨科卧床的患者来说,通过饮食调节来防止大便秘结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首先要注意合理的饮食,只有饮食量足,才能刺激肠蠕动,促进患者的排便。骨科患者每日三餐,早饭要吃饱,要给予大量的饮水,使肠道得到充足的水分可利于肠内容物的通过。还要多吃粗纤维素的食物和蔬菜与水果。水果中的香蕉可预防骨科卧床病人发生便秘,其效果非常良好,病人在保证正常进食的情况下食用香蕉,排便基本能保持原有规律,且大便较软,不费力,病人自我感觉舒适。[2]还要补充高蛋白质的食物(如瘦牛肉、瘦猪肉、蛋白粉、酸奶等

4.2加强床上训练对于骨科手术后卧床的患者,患肢制动外,其余肢体应做相应的主动锻炼,病人坐在床上,两手在身体后侧扶床支住身体,腰部向上挺起,臀部离开床,然后再还原,反复做10次以锻炼腹肌,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减少腹部脂肪,还可促使大便通畅。同时可应用生物反馈治疗仪,生物反馈训练是借助先进的仪器,通过学习和训练,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能建立操作性条件化反射,从而改变其功能状况。它是利用现代电子仪器生物反馈仪将心理生理有关的某些生物学信息加以处理,以光和声的形式显示给受试者,使受试者在这种“照镜子”的过程中,“看到”或“听到”自己生理活动的变化,可训练患者在排便时松弛盆底肌肉,使排便时腹肌、盆底肌群活动协调,而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便秘的目的。

4.3按摩腹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对于骨科病人来说,可以使用按摩腹部的办法来促进排便。具体做法是患者去枕仰卧位,用双手食、中、无名指重叠在腹部,依肠走行方向,由结肠向横结肠、降结肠至乙状结肠作环形按摩,也就是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的顺时针方向循环按摩,每分钟20至25次,每次5min,每日2次。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定时排便,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规律。有便意时不要忽视,及时排便。排便的环境和姿势尽量方便,免得抑制便意、破坏排便习惯。

4.4加强心理护理,保持乐观情绪我们要给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的知识,让患者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另外,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减轻患者疼痛,配合患者做床上功能锻炼,鼓励病人家属能陪着他,关心他,尊重他,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建立患者疾病恢复的信心。

4.5使用缓泻药物对于3天未排便的病人,可服用一些缓泻药物。临床常用番泻叶3-9g浸泡于100-200ml沸水中,代茶饮用,一般老年体弱者服用100ml左右,体质较好可服150-200ml,约在服药后4-10h开始排便,可排便2-5次。还可以应用开塞露、矿物油或液状石蜡等,可以软化大便,使粪便易于排出。如果粪便硬结,停滞在直肠内近口处或患者年老体弱者,可使用清洁灌肠的方法以利于排便。5小结

便秘是骨折后卧床患者常见的病症之一,患者发生便秘后,会产生相应的生理、心理影响,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骨折后由于卧床,活动量减少,胃肠粘膜萎缩,分泌液减少,粪质容易干燥所以易产生便秘,因些,我们要加便秘病人的护理,要对患者给予正确的健康教育,告知便秘的危害性,以及排便的必要性。同时提供较为隐秘的空间,提供良好的排便环境,减少患者便秘情况的发生。参考文献

长期卧床老人有效护理办法篇3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203-0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髋关节成形术,是严重髋关节病的最终治疗。高龄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免疫力下降,手术创面大,恢复慢,对护理要求高,如护理不当,易产生并发症。术前,术后进行正确、合理、科学的宣教及护理,协助患者出院后继续完成功能锻炼计划,直接影响到置换髋关节的功能恢复的程度。我科2002-2008年共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8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82例中女68例,男14例,年龄70-85岁,平均75士0.68岁。其中股骨头缺血坏死并骨性关节炎25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57例,全组均为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其中采用国产骨水泥型54例,进口非骨水泥型28例,全部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患者恢复行走,疼痛消失,手术效果满意。

2护理措施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术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宣教,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由于患者高龄,心理负担较重,常出现焦虑不安畏惧手术。通过介绍讲清手术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针对患者不同焦虑的心理给子全面的解释,善意劝导,真诚抚慰,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

2.1.2术前宣教

术前2d~3d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大小便训练,以适应特殊的需要;患者头向后仰,枕部及双肘三点支撑,将躯干抬离床面训练,以预防肩胛及骶尾部皮肤受压每2h一次,5min/次~10min/次[1]

2.1.3术前评估

老年患者器官老化,免疫力低下对手术和麻醉应急的适应能力下降,老年呼吸道粘膜萎缩,保护性咳嗽反射敏感性低,气管分泌物易潴留,易并发呼吸道感染,和发生术后肺不张,长期卧床,常出现尿路感染和褥疮。因此术前应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科学的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对患者制定循序渐进功能锻炼计划,防止因卧床而造成废用萎缩。

2.1.4患肢护理老年人感觉迟钝,每2h观察患肢末稍血液循环、温度、活动、感觉情况。若患肢苍白,青紫及温度较健侧低,考虑血液循环障碍;若感觉麻木,活动无力提示有神经损伤。抬高患肢30°,保持外展中立位(15~30°)防止外旋内收。

2.1.5术前准备 主要包括①X光片:有恒定放大的骨盆X线平片,对术前了解髋关节情况和选择假体、确定手术方案事关重要[1],②皮肤准备:术前日晚给予清洁皮肤,如果患者体毛长,可在手术当日用剪刀剪除或手术前2h备皮;术区写上手术两字,防止出现手术肢体错误,③备血:根据病人情况术前备血4U-6U,④二便护理:防止术中排便及术后疼痛影响排便出现消化功能障碍,术前日晚,常规给予口服通便药物或开塞露20-40毫升纳肛,术前30分钟给予留置尿管。

2.2术后护理措施

2.2.1预防脱位

保持正确术后:置换术后发生脱位的占0.2%~6.2%,绝大多数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是搬动病人和不当所致,我科术后患者2例因搬动不当引起脱位,经诱导麻醉闭合复位后加强护理,未再发生复发性脱位。保持正确是预防术后早期脱位的重要措施。术后卧床期间保持患肢于外展30°中立位,两大腿间放置软枕,翻身时患肢伸直轴向翻身,翻身后患肢可以屈膝,防止患肢外旋、内收,便盆从健侧置入,坐位时患关节>90°,双腿不交叉、不屈身向前,患肢自然下垂。生活护理如放置便盆时,嘱患者健侧屈膝用力,双肘支撑,双手托住髋部向上抬起,同时护士帮助抬起患肢,护理中如果发现病人髋关节剧烈疼痛,应及时报告医生。

2.2.2预防术后感染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组织损伤大,切口较长,创口较深,术后易发生关节感染。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渗血情况,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堵塞,观察并记录引流量、颜色和性质,引流管一般保留24h~48h,保持敷料清洁干燥,作好大小便护理,避免污染伤口,定时换药,达到预防伤口感染的目的。

2.2.3预防泌尿系感染

卧床时间较长的老年病人,容易尿潴留,膀胱余尿增多,易引起尿路感染。保持尿管及引流管的通畅,防止扭曲,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达到冲洗膀胱的作用,每日进行尿道口及会的清洗,保持床单位清洁,勤换内裤,防止逆行感染。

2.2.4预防血栓及栓塞性疾病

深静脉血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故术后应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为了更好地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术后6h后给予被动活动患肢、患肢按摩、抬高患肢利于血液循环,鼓励患者在床上活动踝、膝关节,可配合使用双下肢血液循环驱动仪。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采取药物溶栓或手术取栓,患肢应避免活动,忌做按摩、理疗,避免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因此,术后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皮肤黏膜情况。本组病例由于加强护理,末发生此并发症,我们的做法是适当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麻醉醒后教会并督促病员作趾踝的主动伸屈和股四头肌的静止性收缩,加以下肢血液循环驱动仪,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静脉的瘀滞。

2.2.5预防褥疮及肺部感染

由于老年患者心肺机能衰退,加上体弱,术后全身情况不良,营养状况差,动作不便,感觉不灵,加之术后切口疼痛惧怕活动,需较长时间卧床,故容易出现褥疮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患者床头应建立翻身卡,每1~2h至少帮助患者翻身一次,严格床头交接班,查看皮肤,保持皮肤及床单的清洁,并给予皮肤护理床上擦浴每日2次,以促进血液循环。对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皮肤水肿患者,一切护理动作应轻柔,应用抗过敏胶布,以保持皮肤完整。鼓励患者作深呼吸运动,教会患者有效咳嗽,以减少肺部感染及肺不张的发生,翻身后轻轻拍打背部,使肺部痰液引流通畅。

2.3术后康复护理

根据老年人特点,开展以功能锻炼为主的早期康复护理。术后股四头肌的功能锻炼是病人术后能否恢复髋关节稳定及功能的关键。早期主要是床上功能训练,加强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并在患者的足踝关节,膝关节及肌肉进行按摩以解除局部紧张,促进肢体静脉回流,消除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提高患肢肌力,及动力,逐渐进行屈膝蹬腿和持拐离床训练。对家属进行功能锻炼的健康教育指导,要求患者及家属完全掌握并能演示,此外将功能锻炼方案制成宣传手册,将每一动作绘成图谱以帮助患者理解。术后功能锻炼:术后早期(术后5天内):术后当天即可行自足背开始的向心性按摩足趾,足踝关节屈曲练习。术后第二天进行股四头肌、臀大肌、臀中肌等长收缩练习,患者平卧,双手握住床头,健侧下肢屈曲,脚掌撑在床面,臀部抬离床面,持续3s~5s,放松,再重复。股四头肌练习,双侧膝关节伸直,股四头肌用力收缩、放松,如此反复[2];术后第2~3天便可进行髋膝关节屈伸练习,直到完全主动活动和髋关节伸展和旋转练习,屈髋位时双手拉住床上支架,作上身左右摇摆,臀部不离床,髋关节伸直时健侧髋关节、膝关节屈曲,患侧伸直。可用Cpm器辅助患肢关节被动运动,同时要加强上肢肌力训练,以便日后较好地使用拐杖。髋关节旋转练习,仰、俯卧位髋关节内外旋练习。术后5~6天,指导和协助患者将术侧肢体移近床边,靠近床沿放下后坐起。术后6~7天,当患者坐起无头晕和其他不适时,可进行扶拐立位练习,扶拐站立练习,双手支撑(

3出院指导

①发放宣教手册,告之注意事项,出院后继续进行屈髋操作,术后6周内,髋关节屈曲可达90°,侧卧位时,两膝间放置2只枕头,不允许向手术侧肢卧位。日常生活中,避免重体力活动,应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不坐低凳,大便时便桶坐垫要升高,确保屈髋不小于90°,不跷“二郎腿”,不盘腿,避免坐沙发。上下床双手支撑身体时不要让身体坐直,尽量后仰;上楼时健肢先上,下楼时患肢先下。②一年内避免弯腰拾东西、系鞋带,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如出现患肢疼痛、异常声音及活动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诊。术后4周回院复查,摄片,听取医生指导。

4评价标准

以我国人工全髋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3],6级(16分~18分):无疼痛、不用服止痛剂、长距离行走不跛行、不用手杖、坐蹲自如、上下台阶或楼梯自如、生活完全独立自理、关节活动度>211°;5级(13分~16分):活动后偶有轻微疼痛、不用服止痛剂、长距离行走稍跛、不用手杖、可以蹲下坐得很好、上下台阶或楼梯不用扶手、生活自理稍有困难,但可克服,关节活动度161°~210°;4级(10分~12分)活动后疼痛稍重、偶服止痛剂、室内行走良好、户外可短距离行走、使用单手杖、不能蹲下、可以坐直、上下台阶或楼梯靠扶手、生活(除剪指甲外)有办法进行、关节活动度101°~160°;3级(7分~9分):限制活动仍可忍受、常服止痛剂、行走明显受限、使用单拐或双手杖、不能蹲下、从椅子边上、上下台阶或楼梯困难、生活(除剪指甲外)可勉强作、关节活动度61°~100°;2级(4分~6分):稍活动感到严重疼痛、偶服强烈止痛剂、室内行走明显受限、双拐、不能蹲下、椅子边上坐不久、上下台阶或楼梯不能、生活靠人帮助、关节活动度31°~60°;1级(3分):卧床、不能活动、常服强烈止痛剂、卧床或坐轮椅、不能走、上下台阶或楼梯不能、生活自理不能、关节活动度0°~30°。

5结果

入院时82例患者评分均

6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是对人体单一关节的重新铸造,手术创伤大,出血量较多的新的矫形手术,“新关节”与人体的适应性和协调性程度是衡量手术效果早期指标之一。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与护理密切相关,所以围手术期的护理以及术后的康复训练至关重要。围手术期的护理和术后康复技术的结合,是手术后关节功能恢复顺利的重要保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手术技术的提高,配套器械的日益完善,使手术时间缩短,手术创伤减少。通过医护人员的辛勤劳动和患者的积极配合及自我锻炼使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降低[4]。健康教育促进健康的意义和作用将越来越显著,特别是在完成医学治疗后的康复阶段,其目的在于促进患肢功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优的康复效果[5]。周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后观察,耐心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细致的出院指导,是防止假体脱位,恢复患髋功能的关键所在[6]。

通过本组高龄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说明根据高龄老人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开展个性化、针对性、科学的术前、术后正确的护理,循序渐进的功能训练与系统的出院康复指导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早期恢复髋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赵定磷,现代骨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600-1601.

[1]赵阳立,朱美玉.骨科临床护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23-224.

[2]孙涛,李云.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法[J].护理学杂志,2000,15(5):270-270.

[3]毛宾尧.髋关节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765~766.

[4]缪剑英.老年住院手术病人心理护理探讨[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3,9(1):52.

长期卧床老人有效护理办法篇4

【关键词】压疮;预防;护理

我科2008年2月――2011年3月有30例压疮患者,均是卧床长期护理不当造成,经过全科医护人员积极努力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0例,1度,9例占30%即皮肤完整有红斑,局部发白、肿、热有硬结。2度,12例占40%,3度9例占30%。

压疮分级:1度(瘀血红润期)皮肤无损伤,完整。皮肤发红,接触压迫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颜色,受压皮肤局部发白、肿。热,有硬结或硬块。2度(炎润期)受压部位皮肤受损甚至深达真皮,受损皮肤为紫红色,变薄,有渗出,出现水疱。3度(浅度溃疡期)皮肤受损,表皮水疱破溃,露出潮湿红润的创面,渗出液黄色,出现感染有脓液覆盖,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浅表溃疡。4度(坏死溃疡期)组织受损,坏死组织侵袭致骨骼、肌肉及肌腱组织,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引发败血症和脓血症。

1.2治疗结果30例患者中有4例溃疡深,病情好转,余26例均治愈。

2发病原因

长时间持续垂直压力、剪切力、摩擦力。

局部感染;多汗,潮湿和排泄物刺激。

营养不良:进食少,或者病程长、衰竭。

使用镇静药、心力衰竭。

3预防压疮

3.1患者室内环境患者居住的房间,应该空气清新、流通好。室内阳光充足,注意保暖,防止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

3.2卧床患者要避免局部皮肤持续长时间受压,坚持翻身、1小时2-3次。最长4小时翻身一次。按摩、擦洗干爽,床铺整洁。无皱褶。意识障碍较重,发热及昏迷患者,勤变换。督促家属及护理人员仔细观察患者皮肤受压情况,并作好记录。

3.3保护皮肤,祛除压力避免患者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对容易发生褥疮部位放置特殊软垫。使皮肤不直接接触床面,使身体压力减轻,有条件最好使用气垫床。气垫床是尼龙革做成的气袋,有相互间隔,气泵作用,每组隔10分钟充气鼓起,把患者身体支撑,就相当每10分钟更换身体与床垫的接触位置。气垫床有微孔,能喷气,使创面干燥。适宜体弱年老,长期卧床者。

3.4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营养用毛巾热敷受压部位2-4次,也可以用红花油或者50%酒精按摩帮助肌肉活动,安抚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对原发病给予治疗。蛋白低补充蛋白、高热量,静脉高营养,进食不好的早期鼻饲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和组织恢复能力,建议患者尽早活动,注意容易发生褥疮在受压部位垫软垫,或者胶圈保护。

3.5对已发生褥疮,合理处理患者i期压疮最有效经济简单办法是,1-2小时翻身一次,摆放,患者侧卧位,背部与床形成45°;半卧位抬高床头,时间少于每次30分钟。建立床头卡片,有记录。翻身防止拖、拉、推。以防皮肤擦伤。2度压疮形成水疱,使用无菌剪剪开水疱,0.2%碘伏消毒周围皮肤,生理盐水清洗创面,敷料覆盖创面,至创面干燥结痂。对3度压疮;无菌下清理创面,祛腐生肌。依据伤口情况处理,使尽早愈合。

创面清理可以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3%过氧化氢或者1;5000高锰酸钾溶液。

请外科医生换药清理创面。

氧疗:使用纯氧来抑制厌氧菌生长,增加创面组织氧供给,局部组织代谢改善,氧气流吹干湿润创面后,结痂,有利于愈合。氧疗方法:取一塑料袋罩住创面,由一小孔向内吹氧,每次15-20分,流量6升/分,每日2次。治疗结束,创面暴露。如果分泌物较多,在湿化瓶放75%酒精,使氧气通过湿化瓶带出部分酒精,抑制细菌生长,减少分泌物,可以用红外线照射促进创面愈合。

4压疮的不同时期的护理

对已方生的褥疮根据不同时期的变化给予不同的护理处置,效果更好。

4.11度褥疮即淤血红润期患者受压处皮肤手潮湿刺激后出现红、肿、热、麻木或触痛。这时最好是防止局部继续受压,在受压地方放置软垫,减少潮湿刺激和摩擦,局部保持干燥,翻身次数增多,勤翻身,取得家属和护理人员的配合。告知预防压疮的重要性,和如何避免压疮的发生。示范给家属在受压处用外用药按摩。每日数次即可。

4.22度褥疮即炎症侵润期如果受压红肿部分继续受压,此处血液循环不能改善皮肤表皮色就会转为紫红色,因水肿皮肤变薄有水疱。水疱破溃,露出潮湿红润创面。这时最好措施是避免感染。除翻身按摩以外,小的未破的水疱。注意减少摩擦,令其自行吸收;大的水疱用注射器抽出水疱内的液体,用2%的碘伏涂抹或者红外线照射,不用包扎,避免再次受压,保持创面干燥。有利于创面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4.33度褥疮即溃疡期在此期由于静脉回流严重障碍,产生局部瘀血,组织缺血缺氧。病情轻浅层组织感染,有脓液流出,有溃疡形成。此期最好的处理方法,应清洁创面,应尽量保持创面干燥、清洁。用0.9%氯化钠盐水冲洗,碘伏消毒。清除坏死组织。可用多层纱布,把创面填平,使创面在药水侵润之中,用一层干纱布敷在外层,每日换药2次。保持创面不受压。

4.44度褥疮即坏死溃疡期此期创面组织坏死发黑,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重者引发脓毒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此期最好给予勤换药。需要配合药敏试验使用抗生素。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创面,形成窦道腔冲洗后,用无菌剪剪去坏死组织,用药1周左右,创面由暗红转淡粉色证明有效,新长出的新生肉芽组织呈粉红,很嫩,不要去刮创面,由外至内生肌长肤,创面干净,臭味消失。如果创面很大,不能自行愈合,就及时手术治疗。

在临床护理中,医护人员应该重视预防压疮,祛除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一旦发生压疮则积极配合医生、并取得家属陪护的积极合作,积极主动地采取最合适,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案,争取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王大齐,赵忠伟.中药治疗压疮14例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09期.

长期卧床老人有效护理办法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便利取样的原则,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2月在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内二科住院的社区长期卧床患者。纳入标准:①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②患者或家属思维正常,能进行语言沟通。

本组42例患者,其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39~94岁,平均年龄68岁。脑出血9例,脑梗死后遗症18例,脑萎缩5例,阿尔茨海默病2例,晚期肿瘤1例,年老体弱及其他疾病5例,老年外伤性骨折2例。压疮发生部位以骶尾部多见,其次为髂嵴、足跟、肩胛部、膝关节、枕部、耳廓;20例入组时为首次发病卧床,22例为入组时已长期卧床;长期卧床者有17例已发生2处以上压疮,最多1例17处压疮,平均4处,ii度31处,iii度16处,难以分期11处,最大面积25cm×21cm。

压疮的评估(测量和分期):测量表面最宽、最长处,纵向为长,横向为宽。深度的测量:把1根无菌棉签或探针放入伤口最深处,去掉皮肤外面的部分在厘米尺上测量的长度就是伤口深度[4]。压疮的分期:按照美国国家压疮专家组2007年更新分期[5],由原来的i~iV期压疮增加了可疑深部组织损伤和难以分期的压疮。

1.2方法

1.2.1个体化社区长期卧床患者及家属健康指导为了保证个体化教育内容的一致性、规范性,压疮护理教育护士经过统一培训,建立专门的健康教育示教室,运用幻灯、电视、电脑等多媒体、实物、模型等形式,通过面对面的指导教育患者及家属压疮护理基本知识。授课时间包括:每次理论讲解20min左右,实践指导20min左右,患者及家属住院期间教育指导时间总共为5~6h/例。教育内容:①理论部分包括压疮的危害性、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危险因素识别、定时翻身减压的意义与重要性。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压疮的主要临床表现,知道长期卧床发生压疮的危害性与可预防性,重点使患者及家属能识别、处理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②实践指导包括各期压疮的图片、模型人、预防压疮的各种用具,创面处理的各种用具,简单创面处理的操作示范。具体地示范、指导患者及家属选择正确的用具,学会正确安置患者及家属的体位,正确处理患者的简单创面,正确使用便盆、尿壶等用具,教会使用气垫床、翻身三角垫和脚圈等。教育指导后发放压疮护理知识教育手册,便于患者及家属复习和巩固知识点。责任护士结合日常照护,及时评估患者及家属掌握情况。

1.2.2建立个体化教育目标及管理方案按照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的操作程序,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含患者及家属的知识、态度、行为(Kap),先对患者及家属预防压疮方面的知识进行评估,找出薄弱点与日常不正确的行为,有针对性的建立指导计划和教育目标,每次实施教育前评估患者及家属上次教育目标达到程度,教育护士每天检查、督促患者及家属落实压疮防护措施落实情况,和患者及家属一起分析落实措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及时调整教育计划,直至达到理想教育目标。出院前评估患者的照护方案,居家康复环境,压疮预防必备物品准备情况等。

1.2.3随访患者出院前,建立访视登记本,包括患者的人口社会学资料、基础疾病、皮肤情况。患者出院后,3d内护士电话随访1次,评估患者及家属出院后环境改变护理措施落实情况,2周后电话随访第2次,1个月后家庭访视或电话随访1次,以后每个月护士电话随访1次,每次时间15~20min,询问患者及家属照护方案实施情况,目前存在问题,及时调整方案,给予指导和帮助。

1.3评价方法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包括患者家庭情况、疾病基本情况、活动能力、压疮评分等条目。问卷包括3个维度:知识维度(K)、态度维度(a)、行为维度(p),分别为卧床患者及家属对压疮防护知识掌握情况、压疮防治的态度及日常护理行为,题型均为选择题。压疮防护相关知识以知识维度(K)表达;评分标准:完全不知道1分,稍有了解2分,基本了解3分,完全了解4分。患者及家属对学习压疮防护知识及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态度以态度维度(a)表达;评分标准:不愿意1分、无所谓2分、愿意3分、非常愿意4分。日常护理行为以行为维度(p)表达;评分标准:从不1分、偶尔2分、经常3分、总是4分。将各维度得分相加后转化成百分值,60分为及格,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及家属Kap状况越好。在正式调查前利用专家组评定该问卷的内容效度(CVi),从医院压疮管理小组、护理管理队伍、临床专科护士中抽取5人组成专家组进行评定。同时进行问卷重测信度的检测,抽取10例长期卧床患者及家属进行预实验,测得值为0.819。问卷调查分别在入院后第2天、出院后1个月进行,在院时调查由教育者发放问卷,解释填写方法,患者及家属自行填写,出院后调查上门回访时患者及家属自行填写或者电话随访护士逐条解释时填写。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个体化教育指导对提高患者及家属压疮防护Kap有积极作用,入院时及出院1个月后患者及家属Kap比较见表1。本研究在实施时经过充分评估患者及家属的接受能力、目前最需掌握的知识和护理技巧、教育依从性,可根据患者及家属的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后,患者的Kap发生明显提高,显示了个体化教育对提高压疮防护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积极作用。

2.2压疮发生情况8例在随访过程中死亡,死亡时新发生ii度压疮3例。3例分别在3个月、5个月、7个月时失访,失访时发生ii度压疮1例。其余31例患者发生i度压疮9例,ii度压疮3例。3例难以分期压疮创面减小,5例iii度压疮创面减小,9例ii度压疮愈合。

3讨论

3.1社区长期卧床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压疮的发生与护理者的知识有较大关系[5]。由于在家里护理者对压疮的认识不足及知识缺乏,导致在护理患者时对翻身、创面护理、皮肤护理等重视不够,常常敷衍了事[6]。压疮的预防指南在护理中很少应用是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7]。因此,对社区长期卧床患者及家属进行个体化指导教育是预防社区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形成最重要的措施。

长期卧床老人有效护理办法篇6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科学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老年患者实施系统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结果:2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科学系统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严重髋关节病变可靠而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在衰退,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加强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2008年9月~2011年6月,我们为20例老年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单侧),经精心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0例,男11例,女9例,53~78岁,平均65岁。其中股骨颈骨折2例,股骨头坏死18例。伴有高血压4例,糖尿病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18天。经术后随访3~6个月,病人关节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2围手术期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手术创伤大,较为复杂,加上老年人本身的基础疾病,使得患者对手术有恐惧心理,担心预后。有部分患者担心经济问题及子女负担问题。针对各种情况,结合每位患者的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沟通交流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讲清手术的必要性及成功的病例,可以利用已手术成功处于康复期的患者与其交流,使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有一定的认知,树立手术成功,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合并症的处理患者入院后,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项辅助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各种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将身体的各项机能调节至耐受手术的水平,增加手术的成功率。

2.1.3手术后适应性锻炼①吸烟者戒烟,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有效咳嗽[1]。②训练床上大小便,对患者术前进行排尿训练可预防和减少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的发生[2]。

2.1.4术前的功能锻炼术后患者的疼痛与不适会影响功能锻炼的实施,因此术前教会患者如果进行术后的功能锻炼,比术后开始进行功能锻炼效果要好。①指导患者做踝关节的背伸跖屈即踝泵练习。②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收缩练习。③指导患者模仿术后情境,进行坐起及站立练习。④教会患者助行器及拐杖的使用方法。

2.1.5术前常规准备术前一天常规皮肤准备,备血,术前6小时禁饮食,做好药物过敏试验,准备好术中用药。

2.2术后护理

2.2.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1次/小时,必要时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如发现心律异常、血压异常等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2.2.2保持正确术后6小时去枕平卧位,6小时后可协助翻身,翻身时应在两腿中间夹一枕头,将整个髋关节托起,向健侧翻身。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因患肢在过度内旋及内收时关节容易脱位,可穿丁字鞋,并在双下肢中间垫软枕。防止患肢过度屈曲和伸直,可在窝下垫一软枕。

2.2.3疼痛的护理患者术后出现疼痛,可采用自控式止痛泵,持续给药使血中药物浓度始终维持在最低有效镇痛状态。如效果不佳,则遵医嘱配合阿片类药物以缓解疼痛,使患者术后得到充分休息和睡眠,此外还要引导患者放松,使之从精神和身体的紧张中得以解脱[3]。

2.2.4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打折扭曲脱出,每2小时挤压引流管一次,观察引出液的颜色、量、性质。如引流量过多或者颜色鲜红,应及时报告医生,如24小时引流量小于50ml,可拔除引流管。

2.2.5营养支持老年人由于手术及长期卧床导致胃肠功能减弱,营养状况差,因此必须给予合理饮食保证患者营养,促进刀口愈合。可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对个别进食差的患者,可采取静脉补充营养。

2.3并发症的预防

2.3.1预防感染①肺感染由于老年人长期卧床,容易引起坠积性肺炎,因此应该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鼓励做深呼吸及咳嗽。每隔2小时翻身叩背一次。②泌尿系感染对留置尿管的患者,每天按时给予会阴护理,间歇,尽量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同时鼓励病人多饮水。

2.3.2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由于手术麻醉,使患肢失去回缩功能,肌肉松弛,下肢肌肉长时间不活动,造成下肢静脉血流滞留,容易发生下支静脉血栓,因此应指导患者早期进行足关节活动[4]。术后当天可应用足底静脉泵。此外,可根据病情可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

2.3.3预防肺栓塞肺栓塞是由静脉中栓子脱落,随血液循环堵塞肺动脉所致,如患者突然发生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常提示有肺栓塞,应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积极治疗措施。术后尽早鼓励病人行被动和主动活动,以及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可预防栓塞的发生。

2.3.4预防压疮保持床铺的整洁干燥,适当平托臀部,减轻局部压力,可应用气垫床,有条件者可在骨隆突处,贴减压贴。

2.4功能锻炼

2.4.1日常生活锻炼鼓励病人多做深呼吸及扩运动,锻炼上肢力量。使用便盆时,可用双上肢和健侧下肢用力支撑,将臀部抬起,将便盆从健侧放于臀下。

2.4.2患肢功能锻炼患者麻醉消失后,即开始指导患者行踝关节屈伸运动,1次5分钟,1小时1次。股四头肌静力收缩练习,保持5秒,放松2秒,每天做500次以上。有条件者可每天使用足底静脉泵,每天2次,每次30分钟,做7天。术后第2天可做股四头肌直腿抬高练习,抬离床面15厘米坚持至力竭,10次/组,1-2组/天,同时做膝关节伸直练习。术后第三天开始,拔除引流管后,可在医生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坐位及站立练习。如站立练习成功后,可于术后第四天或第五天开始进行行走练习。以上训练方式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逐渐增加时间和强度。术后一周左右,可做被动的关节屈伸练习。

2.5出院指导指导并电话随访患者坚持住院期间的训练方法,通常十周复查正常后可弃拐行走,可进行大部分的日常活动。术后3月内侧卧时应健肢在下,并在双腿之间夹一个枕头。不能蹲便坑,禁止下蹲、盘腿、跷二郎腿、坐矮凳,还要注意不要过度弯腰拾物。爬山、爬楼梯、跑步等剧烈运动可加快磨损人工关节,因此尽量避免做以上活动,并注意控制体重,延长关节寿命。此外,术后应注意安全,防止跌倒,定期复查。

3小结

针对老年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教会患者及家属功能锻炼的方法,使患者真正能了解坚持治疗和锻炼的重要性,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明燕,毕晓英,丛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80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2):50-51.

[2]黄丽亚.术前排尿训练对骨科手术后患者排尿影响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2):132-133.

[3]宋金兰,高小雁主编.实用骨科护理及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507.

[4]胡芳.骨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9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8):79-80.

作者单位271100莱芜市人民医院1

长期卧床老人有效护理办法篇7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27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理念已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而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正逐步成为临床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接受健康教育的对象是被诊断为骨折或骨病的患者,往往存在恐惧、焦虑、悲观、痛苦的心理,因此健康教育的内容应针对患者的心理,详细讲解骨科疾病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以及功能锻炼、病情预后情况等,协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疾病尽快得到康复,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这样对护理模式的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

本文针对不同类型的病种进行健康教育和有效的功能锻炼,有效地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的措施

入院时的健康教育:①入院宣教:患者入院后,由于其周围环境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这个时间的患者最渴望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和精心诊治,所以,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接待每位患者,详细做好入院宣教。介绍病区环境、医院及病房的管理制度、病床单元及日常生活用品的放置、及本科的主任、护士长、患者本人的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等,教会患者使用床头呼叫器,同时还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稳定患者的情绪,以加深护患之间的信任度,让患者感觉到安全感和信任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②心理疏导:骨科患者常因损伤严重、生理缺陷、手术风险、医疗费用等而精神紧张、忧虑,很多患者及家属不能接受现实,对疾病易产生焦虑、悲观等不良心理。所以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配合治疗护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详细介绍手术方案、手术风险、预期效果、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手术前后的配合,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邀请患者现身说法,以解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和急躁情绪,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保持稳定的情绪,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住院阶段的健康教育:①术前相关知识的告知:由于骨科患者大多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在治疗过程中,护士要体会患者的心理,理解他们的急躁情绪。向患者详细讲解术前各项检查的意义、目的和方法,采血检验血型及交叉配血的必要性,介绍术前禁食水的时间、目的,术前留置尿管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还要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及术前需要做的药物过敏试验,解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另外还应特别嘱咐患者戒烟、戒酒,练习床上大小便,讲究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冒,以免延迟手术时间。根据病情的需要还应该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如患肢要抬高、制动,保持有效的牵引位置。耐心向患者讲解手术方式、优越性、安全性、预期效果,成功病例的介绍及相关注意事项等。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达到理想的康复目的[3]。②术后饮食方面的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全身麻醉及硬外麻醉术后保持去枕平卧位、禁食禁水的时间和重要性,要根据病情和麻醉方式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一般术后6小时后即可饮用少量的温开水,如无呛咳便可进食一些清淡的流质或软食,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告知患者家属平时易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胶原、铁、钙及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如瘦肉、猪皮、肝、蛋、奶、豆制品、胡萝卜、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及机体的恢复。但应特别注意的是,由于长时间卧床,为防止便秘,应给予患者高维生素粗纤维食物,多喝水,要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③药物知识方面的指导:指导患者严格按医嘱服药,详细讲解用药剂量、用药时间、服药方法以及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简单的处理措施等,让患者及家属适当了解一些正确的用药常识。④有效预防并发症:由于骨科患者大多长期卧床,易产生并发症,比较常见的有压疮、便秘、泌尿系统感染、坠积性肺炎、关节强直及肢体畸形等。因此,我们应告知患者及家属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和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及家属必须掌握的技能,使其能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从而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老年患者,受伤后病痛的刺激、肢体的制动、手术所带给的创伤等极易诱发或加重原发病,如深静脉栓塞、脑血管意外、应急性溃疡等意外情况,所以,护理人员要按时巡视病房,严格床头交接班,并告知患者家属如果患者出现头痛、呕吐、胸痛、呼吸困难、腹部不适、呕血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紧急处理。指导患者每天作深呼吸及有效咳嗽至少4~5次,饮水2000ml以上,协助患者更换或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被服清洁干燥。如果患者术后带有引流装置,护士应向家属解释放置引流管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确保引流的通畅。根据病情和骨折的部位,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以及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方法。例如,脊柱骨折、脊柱疾病患者和不稳定型骨折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8~12周,翻身或搬运时要注意保持脊柱在同一直线上,防止脊柱扭曲及旋转。⑤患肢功能锻炼方面的指导:术后患肢的功能锻炼,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应正确指导患者及家属功能锻炼的意义和注意事项,锻炼活动应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切不可急于求成,适得其反。例如,行股骨头或全髋关节成形置换术后的患者要做到:双腿不交叉,不盘腿,侧卧时两腿之间垫枕,避免弯腰及屈髋>90°,避免在手术初期作长期旅行及长时间站或坐,每天至少在床上平躺1~2小时,按医生预约时间定时复诊。

出院阶段的健康教育:患者出院时的健康教育也是整个住院期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护理人员应给予正确的指导,告知家属办理出院的手续和方法,以及出院所带药品的服用方法和时间、返院复查的时间、应对疾病变化的简单措施等,还要留下与病区及主管医生的联系方式。嘱咐患者出院后还要根据自身情况每天坚持适宜的功能锻炼,注意劳逸结合,戒烟限酒,加强饮食营养,保持乐观情绪,如有意外情况及时与医院联系。

讨论

健康教育在疾病康复和功能恢复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健康教育在患者康复的程度和速度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是一个从始至终的过程,它贯穿于患者入院、术前、术后及回归家庭的整个过程。它能让患者和家属尽可能多的掌握有关疾病和康复知识,能使患者获得肢体康复的最佳功能,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这样不仅密切了护患关系,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任连英.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创新,2009,6(21):110-111.

2田君叶,刘均娥,穆红.骨科住院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77-379.

3王丽姿.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11-12.

长期卧床老人有效护理办法篇8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同时人口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不仅仅是老年人自己的事情,也衍生出一系列老年医疗保障、社会服务、生活质量等社会问题。老年患者的社区护理是医疗卫生服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护理人员应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由医院走向社区,为个人、家庭、社会提供直接、连续、全面、方便、快捷、经济、优质的护理[1]并进行多方面护理指导、卫生宣教。社区护理是应用公共卫生学与护理学的理论,以预防疾病、保护群体、促进健康为目的,并应用先进的整体的方法,直接向个人、家庭和团体提供连续性、全面性的护理服务[2]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到2000年全世界65岁以上的老人已接近6亿,其中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1.3亿。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社区老年人将是社区护理的重要服务对象之一。笔者对该社区老年人的护理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1重视观察病情

老年疾病的病种多,社区护士要勤于观察,及早发现病情变化;老年疾病的病程长,护士应了解病情,对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进行健康指导,有针对性的介绍一些有关疾病治疗护理和康复的基本知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建立健康档案,了解社区每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2重视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从社会转向了家庭,所以家庭成为老年人最重要的精神生活依托,关心、亲近他们的人越多,家庭关系越和谐,生活越充实,老年人就越积极向上、越健康,社区护士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情绪变化,经常主动与他们交流沟通,尊重老人、关心老人,主动与他们打招呼,选择确切的称呼,亲切的语言,诚恳的态度,耐心听取意见;社区护士应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除了会应用语言交流外,还应该学会增加非语言的交流,如轻抚老人,搀扶老人,鼓励其做一些他们喜欢的事情,积极想办法解决他们的困难,获得他们的信任。另外社区护士在平时护理工作中应多与老年人的家属联系,教育其家属积极配合,多关心体贴老人,努力营造温暖温馨的家庭氛围,让老年人身心愉悦。

3促进睡眠

老年人夜间睡眠时间少,而且多失眠,易醒,所以给老人创造一个安静、安全、整洁、舒适的睡眠环境显得相当重要,对失眠者要鼓励其保持稳定的生活规律,晚间不要过度饮酒或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睡觉前可用温水泡脚,以促进睡眠,必要时合理应用安眠药。

4用药指导

老年人由于喜看广告,迷信新药、贵药,爱胡乱投医购药,缺少基本的科学态度。因此要了解每一位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根据病指导其合理用药,在药品包装上用大字标注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并详细交代清楚药品使用常识:有效期、生产批号、副作用说明等。以避免使用过期的药品,并嘱老年人按时按量服药,不要漏服、重服,切不可随便加大或减少剂量。

5皮肤护理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人皮肤及其附属腺体萎缩,皮下脂肪变薄、皮肤抵抗力下降、生理功能逐渐老化、减退,受不良刺激易发生瘙痒,要根据气候注意保暖,除炎热的夏天外,不必过勤洗澡,水温也不宜太高。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卫生。老人的居室地面要平整,并保持干燥,勿乱防止障碍物。久坐或卧床起来时不要太快,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发生,防止跌倒。

6积极锻炼

组织老年人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参加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丰富老人的业余活动,积极培养老人的兴趣爱好,如唱歌、下棋、听音乐等。另外老人要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补充含高纤维的蔬菜水果,适量饮水,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对已发生便秘的,可用针刺疗法、腹部环行按摩,对于严重顽固的便秘者可使用灌肠术治疗。

7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老年人由于病种多,病程长,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习惯于别人照顾,养成依赖心理,因此社区护士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针对不同患者及家属一起制订康复功能训练计划,鼓励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3]。对于卧床患者告知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及正常运动模式的重要性,指导其早期进行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方式,能下床的鼓励其早期下床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重返社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庄华.关于社区护理的探讨.实习护理杂志,2000,16(2):57.

长期卧床老人有效护理办法篇9

【关键词】老年内科;特色基础护理;临床体会本院对老年人群这个特殊群体特点进行分析,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592例老年内科患者,进行细心、周密的护理措施,总结老年内科患者基础护理的特色,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492例老年内科患者,其中374例为男性,118例为女性;年龄在74~98岁之间,平均年龄85.3岁;疾病种类:144例患者为内分泌系统疾病,126例患者为心血管系统疾病,126例患者为呼吸系统疾病,96例患者为消化系统疾病。

1.2 方法从心理状态、舒适程度、饮食、药物治疗、活动度、排泄情况以及安全防护等七个方面对患者实施周到、细致的护理措施。

1.2.1 舒适度 适当调整病房内的湿度和温度,为患者提供一个整洁、干净的环境,将病床的高度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合理摆放屋内物品,对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期更换床单,保持床单洁净,每隔2~3天洗头及擦浴1次,每天洗脚,定时为患者翻身及口腔护理。

1.2.2 饮食 嘱咐患者多饮水,选择高纤维素、高蛋白的食物,不可食用过多的水果,不可使用过冷或过热的食物,确保均衡营养。进食原则为少量多餐、定时定量,不可过饱,不可养成暴饮暴食的习惯。糖尿病患者主要使用初制米面和杂粮食物,所食用的蔬菜特点为含糖量少,具体为白菜、油菜、萝卜、空心菜等等,所用的油应为植物油,并依据每个患者不同的生活习惯,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所选择的药物来制定治疗方案,均衡进食,合理调配三大营养物质所占的比例进餐。对于需要辅助进餐的患者,在喂食过程中,要注意温度和速度,以免患者出现呛咳。

1.2.3 药物治疗 根据医嘱对患者合理用药,注意用药的准确性,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药理以及与其他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病情密切观察,出现问题及时向医生报告,及时对症处理。

1.2.4 活动度 如患者的病情允许,应鼓励患者每天步行30min,坚持2次/d,如在户外活动,应根据温度适当增减衣物[1]。如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则应对其肢体功能进行锻炼,鼓励患者自行对四肢进行活动,如无活动能力,可由护士或者家属对其进行按摩,进行伸展肢体的动作。

1.2.5 心理 由于老年患者多患有慢性疾病,病程相对较长,患者由于无法与家庭成员共处,容易出现孤独感、悲观失望、心情焦虑紧张,害怕死亡等不良心理特点。患者精神压力过大会引起神经内分析系统的功能出现紊乱,这对患者的疾病及康复非常不利,作为一名临床医护人员,应对每个患者的心理状态详细了解,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方式,使患者能够了解自身的疾病,正确认识疾病,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诊治,使病情迅速得到控制,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让患者感到足够的安全,同时对患者进行保护性治疗。当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后,要对其实施精神支持治疗,放松治疗等相关的心理干预措施[2]。

1.2.6 排泄 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均有所降低,当然包括消化系统,不仅要关注饮食及活动方面,同时还应对大便情况进行分析,如大便的形状、颜色以及无费力感。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还需根据情况进行肺部体疗,这样有利于促进痰液排出。

1.2.7 安全防护 通过对护理进行教育,提升每个护士的责任感,护士应对自己负责的患者可能出现跌倒情况的患者进行评估,通过筛选出非常可能出现跌倒情况的患者,在病床上粘贴颜色鲜艳的标志,使患者及其家属注意,同时也对医护人员做出提醒。

2 结果

本文所选的492例患者未见有出现护理并发症现象,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医生诊治,情绪良好。

3 护理体会

最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提高护理质量及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等多项措施。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用药情况、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措施,对于生活上有困难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帮助,为其提供康复指导和健康指导等。

我国逐渐的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的数量不断的增加,老年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同时多伴有多个系统疾病,很多患者长期患病,这时就要求护士不但要对内科综合系统知识有所掌握,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心理、生理及社会生活状态为患者提供细心周密的护理措施,将老年内科护理的特色充分的展示出来。

参考文献

[1]梁颖华.老年骨科卧床患者护理研究进展.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24(07):441-442.

长期卧床老人有效护理办法篇10

1.1舒适护理:骨折患者手术后需要长期卧床患者较多,特别老年骨折患者,一般要2个月卧床时间,容易引起褥疮、坠积性肺炎,所以应给患者安置可调性床,并放置电动气垫,柔软舒适,鼓励患者床上锻炼,进行翻身、叩背,早期功能锻炼,受到年老患者的欢迎。护理静脉输液采用静脉留置针,减少每日静脉穿刺的次数,操作时手法轻柔,一针见血,尽量减少患者注射疼痛。老年男性前列腺肥大,患者导尿时,可在利多卡因麻醉下无痛下导尿,使患者感到减轻疼痛。工作中我们创新研究舒适护理技术,体贴患者,总结舒适护理效果的评价,尽量努力保证患者心情、生理需求。针对手术后骨折处疼痛,及时准确地进行疼痛评估,倾听患者主诉,可安置手术后止痛泵定时给药,护士随时观察效果,如效果不好随时和麻醉师联系,如没有上止痛泵患者必要时可给予止痛药物。护理上积极采取措施,如放松疗法、轻音乐疗法减轻患者疼痛。

1.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不仅要具有娴熟的技能,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有一颗同情心,注重人文关怀,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利用与患者交流时调动患者积极的心理因素,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在护理中以患者为中心,强化服务理念,多给予患者鼓励表扬,在肢体康复训练时应循序渐进,不要急躁,事事与患者沟通,对患者的康复护理中最能体会到患者的孤独、无助、焦虑、自暴自弃的负性心理,护士应时帮助患者分析病情,使患者感到温暖,劝解安慰患者,将心理护理贯彻于康复的护理全过程,打消患者的心理障碍,对患者每一次微小的进步应及时给予肯定,增加自信心,护士耐心的倾听患者的心理倾述,为患者解决存在的困难,促进患者情绪稳定,主动投入到肢体康复训练中,降低致残率,使患者满意度提高,早一天重返社会。

1.3出院指导:护士协助家属办理出院手续,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告知患者出院后的各项注意事项,建立定期复查、电话回访制度,正确指导不同骨折、骨病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及药物的使用方法,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复诊时间、与医师、护士联系的方式、卫生保健康复知识等,促进骨科疾病配合治疗后续康复方法,把治疗护理从医院延伸到社会家庭,通过电话指导定时复诊回访的实施,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好评,加强了医患间的和谐,建立了牢固稳定的医疗护理社会声誉,为整个的护理工作提高了社会影响力。

1.4绩效量化考核的办法:通过开展个性化整体护理,我们科室也对护理工作制定了一套评价标准,内容强化了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患者的舒适护理列入了考评点,评比中帮助每个护士改进绩效,提高护理水平,护理理论知识和临床时间知识相结合,发现每个人的长处,扬长避短,最终以患者的满意度为最高服务目的。量化考评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护理上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以最优化的控制手段可以达到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及科学管理水平的目的[3]。护士工作奖罚分明,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都有很大提升,科室也在年终全员护理评比中成绩优异。

2结果

我科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统计1360例患者,平均住院24.5 d,护理绩效量化考核由合格率82%上升到96%。护士的护理服务意识加强,把患者的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落实到了实处,患者无一例坠积性肺炎和褥疮发生,患者出现的一些儿负性心理得以纠正,护理质量有效地不断提高。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