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作总结十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作总结十篇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5:34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作总结篇1

去年秋冬季以来,我县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改造。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其目的就是,要对我县一年来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改造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行总结,对在此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进一步分析当前我县农村饮水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可持续发展。今天的会议,也标志着新一轮的饮水安全改造工程胜利告捷,提前六年完成了国家饮水安全改造项目。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改造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喜庆县长就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改造工作做了详细的总结,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我完全赞同。一会儿,高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再接再厉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改造,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自20xx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就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提出三年内全面解决农村饮水不方便不安全问题的目标,当年投资1500多万元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使唐家、西安等部分乡镇群众彻底告别了饮用土井水地表水的历史。20xx年秋冬季以来,饮水不安全矛盾突显,县委县政府决定集中开展安全饮水工程改造,采取一年干事、三年还款、物资集中采购、统一供应的形式,在可控范畴内实施饮用水安全工程改造,确保节资保质。各乡镇各部门都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向上争取、广泛筹集资金,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都亲自部署亲自上手,广大干部职工都不惧艰苦,昼夜奋战在工程改造一线,抢工期、保质量,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我们打赢了这场硬仗,取得了全面胜利。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以人为本的民生观、统筹兼顾的发展观。同时,这也是对我们各级干部的一次锻炼、一次考验,实践证明,我们的干部是讲政治讲民生、作风过硬的,是讲奉献、善于攻坚克难有能力干事创业的,是拉得出打得赢、值得县委县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信赖的!在工程改造的日日夜夜里,无论是材料采购、争取资金,还是规划设计、施工推进,都有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忙碌的身影。喜庆县长经常亲自调度亲自检查,指挥部的其他领导同志也都互相支持,协调配合,高书记也多次到施工现场亲自解决问题,给大家打气鼓劲。可以说,县委县政府对这项工作是满意的,是肯定的。希望大家能够一如继往地扎实工作,为切实保障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要充分认清我县水资源现状,坚持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县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地表水污染严重,浅层地下水为苦咸水,都不符合生活饮用水的标准,作为饮用水源的只能是埋藏于千米之下的上三系地下水,而且水量有限,补给困难。严峻的水资源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节约、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的关系,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节约用水的意识,积极参与节水行动,各乡镇各部门要大力宣传,切实增强全县人民的节水意识。我县通过农村饮水安全改造工程建设,使农村饮水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跑冒滴漏”现象基本得到解决。目前,我县正在积极推进大伙房水库输水项目建设,总的想法是要利用大伙房水库输水来提供生产生活性用水,届时全面加强地下温泉水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主要用于温泉城等重点旅游项目开发使用,实行两条腿走路,既要有效缓解水资源匮乏问题,同时还要提高地下水的利用效益。这是立足长远的大事,我们的前期工作非常重要,目前管线已到市里,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利用工程改造管网与其接头,确保沿线乡镇和辽滨沿海经济区生产生活用水,使更多的群众受益。

三、要建立健全长效运行管理机制,促进人水和谐发展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作总结篇2

关键字:农村;生活水平;饮水;安全

农村饮水安全关系着整个农村的稳定发展和全体村民的生命安全,是我们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点问题,是农村基层干部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在现在的农村,饮水的安全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但是我们已经从最开始的饮水困难的问题,慢慢的转变成现在的饮水安全的问题。如何建设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我们在新农村建设当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农村安全饮水的建设规划

农村安全饮水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且非常艰巨的工作任务,在进行农村安全饮水建设的时候,我们不能进行盲目的快速建设,而是应该同国家和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城镇化建设的速度相结合,避免出现在修建的过程当中出现一些资源浪费的问题。为了避免在农村安全饮水的建设当中出现一些规模小、标准低和一些建设好之后时间不长就不能满足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生活需要的问题出现,我们在进行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的时候就要对安全饮水的设计规划、水源的选择和建设的总体规划都要做出一个非常合理的安排和计划。要做好农村安全饮水的建设就必须要做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总体规划,明确我们的建设思想和发展思路与布局。在进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管理和维护的时候我们要有一个科学、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指导。在建设的过程当中,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工作规范和指导来进行工程建设和管理。

在城市的郊县地方进行农村安全饮水建设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要考虑的是城市饮水资源的延伸。在农村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的是看当地的实际情况是否可以建设一个比较集中安全饮水的水源,如果是现在还不能做到相对集中的话,我们也要按照近期和长远发展相结合,分阶段实施的建设原则,在目前的建设规划当中,我们要充分的考虑到长远的发展目标,不能只是简单考虑当下。对那些现在还不能集中的居民,我们可以通过长期的新农村建设和修建相对集中的住宿来进行规划解决。

二、农村安全饮水建设的实施

1、首先我们要做到统筹结合的原则,坚持科学规划和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从整体上改善农村饮水的条件和提升农村饮水的质量,要让农村所有的村民都能用上安全的饮用水,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打好良好的基础。

2、在水源上我们要做好保护工作,做到保护水源和净化饮水相结合,预防和治理是同样重要的对于水源的保护。对于村民是否能够用上安全的饮水,我们一定要从源头抓起,保护好农村饮水的水源。要根据相关的规定和文件,规划好水源的保护区域,对水源的周围也要做好保护工作,对水源的周围要保护好环境,确保水源不能被污染,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确保水源的安全饮用。除了对水源的保护之外,我们还要根据不同的水源情况,制定相应的净水措施,确保村民能使用上安全的饮水。

3、农村安全饮水既是一项国家的公益事业,也是一项民心事业,如果能真正的做好农村安全饮水的建设,那么就会使得农村村民更加的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努力工作,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在进行安全饮水建设的时候,我们的各级政府部门要起到很好的组织领导作用,保证安全饮水的工作在政府部门的监督下进行。要解决好农村安全饮水的建设工作,就要政府部门和受益群众来共同承担建设费用,制定有效的资金筹措计划。首先是政府部门要给予一定的扶持,然后是受益的群众要在自己能承受范围之内负担一部分的费用和投入劳力,对于这一部分资金,政府部门一定要做到专款专用,不能中饱私囊和挪用。

4、在进行工程建设的时候,我们政府部门的各级领导和群众都要做好相互监督的工作,确保工程按质的完成。施工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施工单位要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相关的施工进度,一定要通过层层的管理,确保农村安全饮水建设的质量。

5、安全饮水的选址。我们在选择安全饮水建设的水源的时候,要先对水量进行计算,确保水源的水量充足,还要对水质进行相关的检测,确保水质的安全。尽量的选择水量充足没有污染的优质地表水,而在山区的话,我们就可以选择优质的山泉水作为水源。总之,在进行水源选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为安全饮水的建设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6、农村安全饮水建设的净水方法。在农村安全饮水建设的净水方法的选择上,我们一般都是采用的粗滤慢滤消毒的过程对农村饮水进行净化。在对安全饮水进行慢滤之前,要先在粗滤池中对饮水进行第一步的预先处理,使饮水的浊度达到20度以下的时候,才在慢滤池中对水进行处理,如果饮水的浊度太高的话,慢滤池将达不到任何的效果,最后才对饮水进行消毒处理。这样的净水过程可以有效的对饮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起到净化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减少消毒药剂的量,减少在饮水当中的有毒物质。

三、农村安全饮水的管理

1、加强各部门领导在对于农村安全饮水的管理中的主导地位。目前相对集中的农村安全饮水管理都是由相关的水厂在进行管理,而在那些比较分散的安全饮水管理中,基本上都是由一些村委会和农户自己在管理,由于村委会和农户自己本身的能力不高,使得在管理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水费乱收,安全饮水的设备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进行维修,导致了安全饮水无法正常的进行。

2、用水户自己参与到安全饮水的管理当中,这样的管理就可以避免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出现有人建没人管的局面,而且用水户自己参与管理的话,可以更好的发现安全饮水的问题,能够及时的解决问题。

3、经常进行宣传,要求农村群众积极的爱护和保护安全饮水设备,提高群众的自觉性,促进群众节约用水的意识。

4、制定合理的水费,不对群众进行乱收费的现象。加强对水质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净水设备,促进农村安全饮水的进一步提高。

结束语

总体上来说,农村安全饮水的建设工程量大,而且分布很广很分散,规模的大小也不一样,这样就给我们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和难度。所以就要求有关部门,在进行农村安全饮水的时候要抓好质量,认真仔细的工作,给农村村民提高安全的饮水资源,保障农村村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陈晓卫.泸水县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与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4)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作总结篇3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古老的神话传说昭示着先祖对水的渴望与敬畏,昭示着水之与人类的生命保障。

人类从水中走来,在江河的怀抱里繁衍生息。著名中医药学家李时珍把水对人体的作用阐释得淋漓尽致:“水为万化之源,土为万物之母……水去则营竭,谷去则卫亡。”他撰写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把水集中为一部,并把水列为各篇之首,集水之关于药食者,达43种。

人口众多,水资源短缺。饮水之“难”,一直是我国广大农村的重大问题,影响群众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从瑞金城外那个叫做沙洲坝的小村庄井旁的石碑“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到广袤的中国农村大地上的农饮工程送来“放心水”,新中国历代领导人牵挂着百姓的饮水、谋划着百姓的饮水。

民本思想: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纲领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水资源相对紧缺且时空分布不均,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自然地理条件复杂,长期以来许多农村地区饮水安全问题突出,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把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作为政府的重要任务。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国家重视以灌溉排水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结合蓄、引、提等灌溉工程建设,解决了一些地方农民的饮水难问题;70年代至80年代,解决农村饮水问题正式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和在小型农田水利补助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等措施支持农村解决饮水困难;90年代,解决农村饮水困难正式纳入国家规划。

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宣言》提出“2015年年底前,使无法可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减半”。中国政府对此庄严承诺,在2015年前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为实现这一庄严承诺,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全国开展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2000~2004年间,累计投入中央资金103亿元,解决了6004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基本结束了部分农村饮水严重困难的历史。

因各地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至2005年年初,全国部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依然突出。氟砷含量超标、苦咸水、污染水、水量不足、取水不便,依然是亿万农村群众不得不面对的严酷现实。尽早喝上安全、清洁、方便的水,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最为迫切的期待。

群众的疾苦,牵动着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心。总书记多次对饮水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科学规划,落实措施,统筹考虑城乡饮水,统筹考虑水量水质,重点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的问题以及局部地区饮用水严重不足的问题”。总理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005年,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启动。当年,中央政府安排投资20亿元,解决了1104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200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这项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共财政惠及最广泛农民群众利益的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全面铺开。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更是明确指出:到2013年解决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条件的地方延伸集中供水管网,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落实管护主体,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制定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用地政策,确保土地供应,对建设、运行给予税收优惠,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或农业排灌用电价格。

通力协作:

多部门出台政策支持农饮工程建设

为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部署,中央有关部门积极出台政策措施,以确保农饮工程建设。

——发改委:降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电成本

201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关于适当调整电价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为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或农业排灌用电价格。”

目前,全国除由各县(市)直接执行外,其他省(区、市)均出台了有关文件予以落实。其中,山西等9省(区、市)执行农业排灌用电价格。

据水利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以前,我国大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电价格在0.8元/千瓦时以上,电费约占农村水厂运行成本的1/3~2/3,部分高扬程农村饮水工程甚至达到70%以上,与农饮工程的公益性质极不相称,也给工程良性运行带来很大困难。该政策的执行,结束了农饮工程供水用电执行非普工业用电或商业用电价格的历史,使电费支出降低30%以上,工程运行成本平均降低10%~15%,对降低工程运行成本、促进工程长效运行具有显著效果。

——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土地供应

2012年1月17日,国土资源部、水利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涉及项目用地应遵循保障民生、依法合规、节约用地、简化程序的原则,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土地供应,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顺利实施,让广大农民群众尽早喝上放心水。《通知》要求:各地要结合新一轮规划修编,将其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列入县(市、区)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

《通知》的出台,不仅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用地审批程序上给予了最大程度的简化和支持,确保土地供应,而且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利益给予了保障,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地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将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顺利实施。《通知》的出台标志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关于“制定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用地政策,确保土地供应”的要求得到具体落实,也意味着今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管理将进一步规范。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税收优惠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12年4月24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营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0号)。

《通知》规定,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营给予五个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一是对饮水工程运营管理单位为建设饮水工程项目而承受土地使用权,免征契税;二是对饮水工程运营管理单位为建设饮水工程取得土地使用权而签订的产权转移书据,以及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免征印花税;三是对饮水工程运营管理单位自用的生产、办公用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四是对饮水工程运营管理单位向农村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取得的自来水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五是对饮水工程运营单位从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饮水工程新建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通知》规定,除了第五条外,上述政策的具体执行期限为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此外,自2011年1月1日至上述《通知》印发之日应予免征的税款(除印花税外),可在以后应纳相应税款中抵减或者予以退税。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管理难度大,《通知》的出台,可以降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

水利部门:责任重大成效卓著

2011年,中央先后出台一号文件、召开最高规格水利工作会议,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了水利建设五项基本原则。第一项原则就是“要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并且专门列出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时间表。水利部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任务更加繁重。水利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力推进水利建设、管理、改革等各项工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

广大水利人求真务实、默默奉献、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探索并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和成功模式。在项目实施方面,深化政府主导作用、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项目实施;在规划设计方面,坚持“大中小微并举、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考虑各地水源条件、人口分布、地形状况、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居民用水习惯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确定工程类型和建设规模;在工程建设方面,通过强化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备案制,并引入用水户代表现场监督等措施,落实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终身负责制,保证工程质量;在运行管理方面,通过完善专业化管理与用水户自管相结合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模式,总结推广以县为单位建立维修养护基金解决维修养护经费难落实问题的经验,制定出台用电、用地和税收等优惠扶持政策,推进“部—省—市—县”互联互通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提高工程可持续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

农饮工程:惠及亿万百姓

2004年11月,水利部和卫生部对农村饮用水安全评价指标作出规定,在水质、水量、方便程度、保证率四项指标中有一项不达标,即被视为饮用水不安全。按照这一标准,水利部、卫生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开展了农村饮水安全调查评估,核定到2004年年底,全国有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3.23亿。

2006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5年里,全国共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1053亿元。其中,中央投资590亿元,地方配套、群众自筹563亿元;建成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22万处、分散供水工程66万处,集中式供水工程新增供水能力2628万立方米/日;累计解决了2.1亿农村人口和4万多所农村学校(涉及1800多万名在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国砷病区村、血吸虫病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部得到解决,已查明的中、重度氟病区村以及其他涉水重病区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人口较少民族、水库移民和华侨农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部得到解决,并于2009年年底提前6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出的目标任务。

中国广袤的农村,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座座现代化水厂平地而起,一条条供水管线在神州大地伸展,输送着清洁、卫生的饮用水,也输送着健康、幸福与希望。千百万农民群众远离了氟中毒、砷中毒等介水疾病的侵害,亿万农民群众摆脱了世代远距离取水的窘境,用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自来水;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水冲式马桶走入了农家院落,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得到提高;加工业、养殖业因用水条件的改善得到了大发展,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了新动力。

2008年,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开展中期评估,群众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满意程度达96%。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还极大地提高了抗旱减灾能力。据统计,2009年我国北方15个省份发生的严重春旱,受旱面积是2002年的近2倍;有了大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保障,发生饮水困难的人数只有2002年的1/4。

2006~2010年,5年时间,如长河一瞬;但在中国水利发展史上,却熠熠生辉。

饮水安全,民生所望;供水保障,民生之盼;着力民生、促进和谐。“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五年时间,上千亿元的投资,成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资金保障,农饮工程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全面实施。

五年时间,求真务实,各部门通力协作,换来了960万平方公里上农家院落的笑语和欢歌。

五年时间,默默耕耘,水利人用辛勤汗水,赢得了9.6亿农村居民称赞与热爱。

五年时间,春华秋实,亿万百姓心中铸起了一座“民生工程、德政工程”的丰碑。

“十二五”规划:

再让3亿父老乡亲喝上安全水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作总结篇4

国家投入巨资要着力办好这件事。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监察部等部委也多次对农村饮水平安的工程质量、资金匹配等进行检查。近几年,农村饮水平安工作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的一项民生工程。省、市都把农村饮水平安工作列为我十件实事之一。可以说,上上下下都非常重视。今年已经几次召开饮水平安工作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安排。刚才,启先局长传达了省农村饮水平安会议精神,并对今年的农村饮水平安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请大家一定要学习好、领会好省、市会议精神,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抓好落实。下面,再强调几点。

一、增强做好农村饮水平安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肯定成果。

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2005年以来。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全市农村饮水平安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为改善民生、改善农村饮水结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五年来,国家已下达我市农村饮水平安项目总投资41638万元,兴建各类供水工程383处,解决了93.6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加上今年要解决37.62万人饮水问题,年底,全市共解决农村饮水平安人数达131.22万人。

主要经验有几个方面:一是高度重视,市农村饮水平安工作取得的可喜成果。创新思路。各级政府把农村饮水平安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各县区在五年来的实际工作中,深入研究,创新思路,探索出了一些好的建设与管理机制,逐步完善了农村饮水平安工作实施方案。二是扩大规模、提高规范。各地积极依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精心组织,整乡连片推进,建成了受益人口超万人的集中联片供水工程10多处,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和工程的规模效益。同时,严格依照基本建设管理顺序和技术规范,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入户规范、统一标识。工程质量监管得到强化,工程质量有了保证。依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思路,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乡村化,让农民群众象乡村居民一样用上了清洁的自来水,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三是创新模式,规范管理。几年来,各县区因地制宜探索出用水协会管理、公司化管理、股份制管理、拍卖经营权、承包等农村饮水平安平安工程管理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工程建成后的管理运行问题。特别是农村饮水平安维修基金的建立,为全市农村饮水平安工程临时发挥效益奠定了基础。

必需清醒地看到全市农村饮水平安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地方的配套资金不到位,肯定成果的同时。影响了整体工程进度和质量;局部县(区)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平安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农村饮水平安动力用电规范仍然是工业用电价格;工程管理体制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认真对待,深入研究,抓紧解决。

二、扎实做好今年的农村饮水平安工作,真抓实干。

以及局部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发改、水利部门要作好计划下达和工程建设组织工作;财政部门要及时下达资金,一要突出重点。农村饮水平安重点解决饮用水高氟、高砷、苦咸、污染及微生物病害等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水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证;卫生部门要加大供水水质的检测和监测。同时,饮水工程要与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试点、示范村、移民新村、沼气村建设相结合,依照“因地制宜,适度规模”原则,大力推进规模化饮水工程建设,再建一批供水规模超万人、甚至10万人以上的大型饮水工程。

根据水利部、卫生部《关于开展“2010-2013年全国农村饮水平安工程规划”规划人口调查复核工作的通知》精神和有关要求,二要科学规划。去年国家对全国农村饮水平安状况进行了再次的调查复核。市进行了安排安排,本次复核我市新增饮水不安全人口367万人。要积极争取项目,如能列入新的规划,将会争取到18亿元的投资,这对改善我市农村饮水现状,以及今后的村村通自来水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进一步加大水源维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水利部门要依照相关法规的要求,三要保护水源。各级政府在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保证饮用水水源平安。合理确定饮用水水源维护区和饮水工程管护范围。饮用水水源地附近要禁止发展高污染工业,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要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引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做好废污水和垃圾处置工作,减少水源污染。要逐步完善农村饮水平安监测体系,加强对饮用水水源、水厂供水和用水点的水质监测,及时掌握饮用水水源环境、供水水质动态状况,切实保证饮水平安。

做到工程产权明晰、责任主体明确、监督机制健全。二要依照合理确定供水水价,四要加强管理。一要按照“产权明晰、市场运作、竞争管理”原则。并根据供水本钱、费用及市场供求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确保工程良性运行。三要加强工程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健全完善财务审计制度。

三、确保今年农村饮水平安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加强领导。

安排给我市解决饮水不安全农村人口的任务达到37.62万人,今年国家的投资计划已经下达。总投资近2亿元。这是实施农村饮水平安工程以来安排给我市规模最大的一年。市政府已经与省水利厅就今年的工程建设任务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各县(区)也与市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县(区)要认真履行职责,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年底前圆满完成建设任务。

各县(区)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一是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农村饮水平安工作的责任主体是各级政府。科学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认真抓紧抓好。各级领导特别是分管领导要深入一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特别是施工的进度、质量、平安等问题,要亲自过问、抓紧解决,确保今年农村饮水平安工作顺利进行。

为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证,二是进一步强化资金保证。财政部门要及时落实好配套资金。并切实做好资金管理工作,确保资金平安。各渠道筹集的农村饮水平安工程建设资金,要在县级以上主管部门专户立账,按工程建设进度实行报账制。要制定和强化监督检查等制度,防止资金滞留、挪用和非法占用。

各地要及早动手,三是进一步强化施工保证。今年我市农村饮水平安工作任务重、建设规模大、规范要求高。科学安排工期,确保如期完成全年任务。要加大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农村饮水平安工程建设又好又快地推进。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作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tU991.25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木垒县地处在中纬度欧亚大陆腹地,既是一个资源型缺水贫水地区,又是一个水旱灾害交替发生相对频繁的地区,境内无大型调蓄水库,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主要靠融雪水和地下水,质和量的保障率都比较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供水设施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呈现的反差日益强烈。因此,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成为全县上下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在2005年底以前,针对农村群众饮水困难的实际,全县经多方努力筹措资金不断改善新建自来水工程,但由于建设标准偏低、管理体制滞后,在短短几年内,大部分工程相继老化。当时全县农村人口7.2万人,而饮水不安全人口6.2万人,占86%。饮水不安全的主要类型有四种:一是超iV类污染水;二是大肠杆菌病;三是含氟超标的地下水;四是用水保障率和方便程度不达标。

为此,从2005年起,木垒县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党和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首要任务,紧紧围绕“水厂建得成、管得好,群众用得起、长受益”这一目标,抢抓机遇,整合资源,全力推进。尤其是在运行管理上,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探索出了“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县场运作”建设管理长效机制的“木垒模式”。2005-2012年,县水利部门在县政府和上级水利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新建了一大批饮水工程。我县完成了17个饮水安全项目,总投资3576万元,其中国家饮水专项资金2478万元,地方配1098万元,截止2011年底全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固定资产达到2755.83万元。截止2012年底,木垒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覆盖人口6.26万人,经过有关部门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发挥了有限水资源的最大效益,我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以木垒县农村供水管理总站为主体,下设12个乡镇供水管理站。建立集咨询、服务、收费为一体的供水服务大厅9个。第二水厂设置1个自动化控制中心,1个水质化验室。供水范围覆盖全县12个乡镇(场)、2个工业园区。

二、开展硬件建设改革,为创建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如何创建农村饮水安全长效机制,确保广大群众能够长期饮上安全水,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搞好工程的硬件建设。我们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硬件建设改革,为创建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1.坚持规划先行,保证规模适度

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通过调查分析认为,过去的教训在于把农村水厂作为一项福利事业来办,水厂建设标准低、管理体制滞后、达不到盈利规模而倒闭。于是,我们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规划先行,联合发改委、卫生局等部门编制了《木垒县农村饮水安全“十一五”规划》,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打破行政界线和“一村一厂”格局,按照“一延(扩网向周边农村辐射)、二建(新建适度规模水厂)、三改(改造现有联村水厂)”的技术路线和“千吨万人”的战略思路,着力解决全县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

2.合理选择厂址,保证水源安全

我们把水源选择作为农村水厂布局和选址的首要问题和关键环节来抓,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水源的影响,科学选择水源地,确保水源安全。在开工前先对水源地的水量水质进行实地考查、充分论证,确定水量满足要求,水质符合相关标准,才开工建设。对沿汉江、东荆河、田关河的供水工程,其水源选择相应的河流。对田关河以南地区,因地表水污染严重,供水工程水源选择地下水。

3.强化项目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我们制定了《木垒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和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首先是抓好工程项目设计,严把项目审批关。二是建设过程中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三是严把设备材料采购、现场监管和竣工验收等关口。县项目办专门委托县技术监督局对进场管材、水表等材料设备进行跟踪监管。四是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通过巡回监理、层层监督等措施,确保建设工程优质高效。五是实行项目验收建卡制,从立项开始建档,到项目规划、设计、审查、审批、施工、质检、验收以及资金使用管理等逐项建卡管理,做到一处一卡,按卡实施,验收销号,确保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受益一处。

4.创新融资机制,破解资金瓶颈

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我们通过改革,探索出了“国家补助、地方配套、群众自筹、社会融资、多轮驱动”的筹资新路子,初步建立起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融资新格局。一是加大财政投入,除积极争取中央和省投资外,县财政从2006年起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配套。二是引导农民筹资,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受益群众采取“一事一议、建后算帐、张榜公布、多退少补”的办法,自觉自愿出资,用于解决村内配水管网入户工程费用。三是引进社会资金,强化招商理念,通过出让水厂经营权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5.提供技术支撑,保证工程安全

在农村水厂建设中,我们积极推广和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凡取地下水的,均打钻180米以上深井,修建清水池。新建水厂,一律采用曝气、除铁除锰、过滤工艺流程;制水流程实现全封闭式运行,避免水质二次污染;水厂输配水管网和入户管网分别采用经国家质监部门批准,通过iSo9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具有中国环境标志的pe、pVC-U和pp-R型塑管。同时,我们还定期组织农村水厂技术员、施工员开展技术培训,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经过年多努力,全县已累计投资3576万元,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工程9处,解决了6.26万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三、开展管理体制改革,为创建长效机制提供保障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不进行管理体制改革,长效机制就建立不起来。为此,我们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革:

1.强化领导,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县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木垒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和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县水利局成立农村供水管理总站,与县水改办公室合属办公,具体负责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规划和组织实施。

长县直各部门按照职责实行分工负责:县发改委和水利局负责项目规划和申报工作;水利局负责项目的审查及建设管理;卫生局负责水质检验及疾病的调查防治工作;财政局负责资金监督与管理工作;环保局负责水源保护工作;物价部门负责供水价格的核定。

2.明确责任,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顺利开展

为确保完成工作任务,县水利局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严格实行“三制”:

一是主要领导负责制。成立由局党委书记、局长负总责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日常工作的领导。

二是专班人员分工负责制。成立由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水改办主任负责的工程建设专班,具体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组织实施。办公室定员5人,并落实相应工作经费。

三是工作奖惩结帐制。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与水改办公室及责任人年终评比和干部年度考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实行效绩挂钩制度,如未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扣局长、分管局长和水改办负责人每人1个月的工资。

3.健全机构,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木垒县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行三级管理体制: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总站,流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站,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单位。

县级管理总站由县水利局负责组建,由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总站负责对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修建的跨镇、跨村集中供水工程实行监督、管理。

管理总站下设各乡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站,负责对辖区内的农村饮水工程实行监督、管理。

正工程运行单位主要是水厂或转供水站,负责工程运行、维护和工程设施安全,定期向管理站和总站报送取、供水和财务统计报表。

此外,我县正在积极筹建农村供水协会。供水协会以服务为宗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总结推广管理经验,提供政策、信息和技术服务。

四、开展经营模式改革,为创建长效机制寻求最佳途径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长期发挥效益,关键的问题是要有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为此,我们以“明确所有权、搞活经营权”为改革的突破口,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水厂管理难、运行难的问题。

1.明晰工程产权和管理主体

在每项工程建成后都及时办理交接手续,并进行资产登记。按照“谁投资谁所有”原则,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理主体。根据工程投资渠道、工程规模等,实行不同的管理责任制:

(1)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结合群众筹资投劳,新建的跨镇、跨村集中供水工程形成的资产,产权属国家和集体所有,由管理总站负责管理。

(2)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的单村供水工程,产权属国家和集体所有,由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负责管理,也可以由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组建用水合作组织负责管理。

(3)经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私人投资或股份制修建的集中供水工程,由业主负责管理。

(4)原有集中供水工程按照规定明晰产权,明确权责,实行规范化管理。

所有农村饮水工程都具有社会公益性质,接受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完全由个人投资兴建的水厂,均与管理总站签订合同,明确权利与责任,对社会公益事业承担义务。

2.供水服务实行合同管理

供水单位(个人)对用水户逐户进行登记,与用水户签订供用水合同,并发放用水户手册,按协议供水。供水工程均安装水表,实行计量用水,厉行节约用水。全县实行用水定额管理,并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或季节浮动价格制度。

集中供水工程管理单位执行水利部颁布的《供水单位定员定岗标准》,从严控制管理人员,降低运行成本。供水管理从业人员要求具备相应的技术业务能力,责任心强、办事公道、身体健康。县水利部门定期对供水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供水管理单位人员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3.强化营运管理,保证工程高效运行

一是供水成本化。一方面考虑到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公益性特点,另一方面考虑到水厂的可持续发展,全县农村水厂均按照“有偿供水、保本微利”的原则进行经营。

二是内部管理企业化。引进民营机制后,农村水厂在内部管理上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内部运行较之以往更加高效顺畅。

三是建立工程维护制度。全县农村供水单位统一制订了运行管理一系列制度,例如化验安全生产制度、化验室工作职责、管理维修岗位规范考核细则、厂办值班室岗位规范考核细则、供水服务承诺、抄表收费有关规定、行业服务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取水岗位规范考核细则、服务十不行为、供水车间值班人员操作规程、供水区管网图等,并上墙公布。

五、几点思考和建议

建立和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长效运行机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1.如何协调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农村水厂要增强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利润空间。由于农村居民密度相对较低,水厂的基建、日常管理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因而从成本上抬高了水价。为此,需要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取消或降低一些费用的收取,降低供水成本,让利于群众,让利于企业。

2.如何协调股权比例与经营资质关系的矛盾。农村水厂投入大,利润相对较低,如果全部由业主自行投资,无疑门槛过高,使社会投资者难以进入。所以我县农村水厂的股权一般由三方组成,即政府财政性投资、群众自愿筹资和经营业主投资。如何以股权数界定经营资质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如果经营主体出资比例过低,势必降低其风险意识和责任感,如果要求经营主体出资比例过高,势必影响到投资者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我们初步确定以20%的股权获取经营权资质的标准,但还有待实践进一步检验。

3.供水成本及水价方面。农村饮水工程所供的水作为商品,具有公益性和自然垄断性,不能等同于其它只有商品属性的产品,既要发挥公益性作用,又要遵循价值规律。正是由于这种双重性,导致水县场是一个不完全的县场。水价的确定,既要保证水厂的良性运行、又要保证群众承受得起。因此决定水价的因素不减少,水价就无法平衡这两种关系。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思考

中图分类号:DF417

一、桃江县基本情况

桃江县位于湘中偏北,资江中下游,全县总面积2063km2,全县共辖15个乡镇,284个行政村,总人口达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6.69万人。2004年我县开展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调查,确定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为20.24万人,“十一五”期间下达解决我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计划数14.2246万人;“十二五”规划桃江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指标为35.66万人(其中居民32.14万人,师生3.52万人)。到2015年末,农饮“十二五”规划完成后,全县将实现所有乡镇集镇建成管网系统,乡镇集中通水率达到100%,265个行政村通自来水,供水管网通村率达到93.31%,覆盖人口比率达到75.15%。

二、桃江县农村安全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情况

自2005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共下达我县16批次计划,计划投入资金12560.68万元,计划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为26.7972万人,兴建集中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92处。设计总规模48250吨/日,实际供水总规模45460吨/日。其中千吨万人工程7处,实际供水总规模达29200吨/日,实际供水总人口90584人。目前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34.9%。

表1湖南桃江县2006年~2012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投资计划表

年度

项目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合计

投资金额(万元)517.5254.31234.792260.561896.852064.114113.8712560.68

兴建供水工程(处)3520192361692

计划解决人数(人)1680265922750044065393374360083906267972

三、桃江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情况

(一)领导重视,落实责任。为切实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作的领导,桃江县成立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办公室设立在水务局,负责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日常事务,明确了县水务局作为项目法人,各乡、镇、村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做到有机构,有专门管理班子,有人员,有力推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顺利进展。我县将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纳入各乡镇年度绩效考核,并作为乡镇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乡镇水管站派出专门技术力量,全面负责工程技术指导和管理,监督工程主要原材料的采购,确保符合质量要求;技术负责人对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的技术合理性及施工工艺、材料设备的合规、合格性等进行全面监管。

(二)科学规划,明确目标。为更准确、真实地反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现状,针对农村人口居住相对分散的特点,县水务局供水站经常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村,开展走访活动,认真调查,勘察测量,逐年优化实施方案。2012年的项目,我局早在2011年年底就委托益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进行初步设计,2012年3月初步设计报告已完成。5月上旬,设计评审已通过,按程序设计评审批复已到位。2013年的计划项目,我局也早在2012年底就委托益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进行初步设计。

(三)严格六制,确保质量。为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质量和效益,在工程建设中执行“六制”,即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集中采购制、资金报账制、竣工验收制等“六制”,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我局对每处工程分别派驻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并实行农民监督员制,保障了工程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管。项目法人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择优组合、注重效果”的原则负责对全县所有项目的组织实施,项目建设严格按照《湖南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益阳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进行建设与管理。项目的实施,严格按照投标程序,土建、监理和管材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工程质量由桃江县水务局质监站全程监督;项目资金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债资金使用办法,专人专户,专账管理,坚持按施工进度表拨款,以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四、桃江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思考

(一)提高工程建设标准。我县属山丘区,大部分农饮工程农饮水工程都是以山溪水和水库水作为水源,属地理位置、地形条件、特殊干旱、农业灌溉等因素影响,部分供水工程运行能力达不到设计标准,如遇特大干旱,因水源水量不足影响正常供水。我们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充分发动收益群众投工投劳,提高工程建设标准。

(二)加强水质检验和监测工作。目前,我县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验和监测工作不容乐观,水质检验和监测不到位。一是水质检测费用高。一个水样水质检测费用近千元,集中式供水工程因没有足够的运行费,无法委托有关机构对水质进行定期检验,工程完工运行后几乎没有开展过水质检测。二是水质监测经费不足,卫生部门的水质监测工作难以开展。大多数卫生防疫部门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监测有较高的认识,也做了一些行业监管的工作。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面广量大、工程分散,相关部门受到技术力量、设备和工作经费的限制,难以承担水质监测的重任。目前我局正在筹备建立桃江县水务局水质检测中心,减低水质检测成本,加强水质检验和加大水质监测密度。

五.结语

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是人类一刻也不可或缺的生命线。国家花大力气投资兴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一名水利工作者更要把工作落实到实处,既要“建”好,也要“管”好,着力解决农村缺水矛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实现人水和谐,确保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彪,姚毅臣,叶志明.德兴市举全市之力打好农村饮水安全攻坚战[J].中国水利,2010(1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作总结篇7

一、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现状

水对人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资源的过度开采等,世界范围内饮水水源污染越来越严重。20年来,水的有机物污染日益严重,在水中测出109种致癌物质。从全国范围来看,水中病原微生物、重金属和有机物等3种污染物质并存,全国有9亿多人在饮用污染物超标的水,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腹地,东南部高,西北部低,中西部是广阔的平原,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水环境质量不高,水资源承载能力也不强,全省江河、湖库均有不同程度的有机污染。

一些饮用水源还存在着盲目开发、乱批滥建现象,地下水超采和污染状况较为严重。根据对全省17条主要江河水质监测的结果,40%的断面满足Ⅱ~Ⅲ类水质要求,其中Ⅱ类水质断面9个,占13.85%,Ⅲ类水质断面17个,占26.15%;Ⅳ类水质断面15个,占23.08%,Ⅴ类水质断面7个,占10.77%;劣Ⅴ类水质断面17个,占26.15%。9个主要湖泊、水库中,Ⅲ类水质6个,Ⅴ类水质3个。西部地区盐碱地面积大,少水、干旱且部分地方饮用水中氟和铁、锰、砷等超标;东部地区地处长白山西部,松花江上游,由于该地区特殊的地质环境和水文条件,天然矿泉水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少有的天然矿泉水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域。东中部地区是水资源保护与特色产业生态经济区。

目前,在吉林省内饮用高氟、高砷水及铁锰超标水的有120万人口,饮用苦咸水的有30万人口,分布在21个县(市、区)、204个乡镇、1098个村。据吉林省“松花江未知有机污染物探查”协作组报道,在松花江吉林江段水中测得有机物317种,这些有机物中绝大多数有致癌作用。造成我省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原因也很复杂。针对吉林省农村安全饮水的现状,为有效地研究适合于农村饮水工程的对含氟、砷及铁、锰超标水质的处理技术,更好地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问题,2006年全省加大了这方面的的投入力度,到年底全省饮用自来水的人口达到408.9万人,农村安全用水普及率达到52.2%。2007年吉林省政府又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做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八件惠民实事之一,纳入省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之一,目前全省已投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建设资金7.5亿元。

保护好饮用水水源是保证供水水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卫生水的前提。农村存在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因此,必须针对当地的水质及污染情况,在进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与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同步实施,先从饮用水不安全的重点地区、重点乡镇、重点村屯开始,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加快项目建设,加强技术指导,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对于水处理等关键环节由专业人员进行研究设计,有关部门把好审核关,工程项目实施前,对技术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建立岗位培训制度,进行岗位技术培训,促进我省农村安全饮水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的良性循环。

二、农村饮水工程的发展模式

农村饮水工程发展模式的核心应是“因地制宜、适宜技术”,主要包括:合理利用原水资源,保证水源的可持续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强水质净化,确保水质,加强水质检验与监测。农村饮水工程的发展模式及工艺设计应注意:一是水源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情况选择无污染、水层好、水质好的水源;二是供水规模的确定。应根据当地住户的用水情况确定供水的规模;三是供水系统与供水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水源的水质情况选择供水系统与供水方式,确定如何进行水质处理以达到符合国家新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使农民喝上放心的自来水。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发展方向

深化改革,自主创新,建立农村饮水工程良性运营机制。目前我国农村供水工程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从小型分散供水或村镇简易集中供水方式向城乡自来水一体化或以乡镇为中心的、连片的、适度规模的集中式供水为主,分散式供水为辅的模式发展。农村饮水工程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建设管理工作难度大。能否使供水工程持久发挥效益,关键是建立产权明晰、责权统一、管理到位、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确保供水工程良性运行,恒久发挥效益。同时,应加强行业管理,发挥行业优势,下大力气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管理工作,认真解决重建轻管的问题,切实把工程管理放在与工程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探索管理工作新途径,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走上正规化、标准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良性循环。

1.改革管理体制。采取明确工程所有权、放开搞活经营权的办法,因地制宜地确定管理模式。认真抓好《吉林省村镇供水工程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工作,力争制定出台一些有利于农村安全饮水工作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的开展。

2.做好水费的计收工作。合理的水价是保证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良性运行的关键。各地应按照《吉林省村镇供水工程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进行农村供水工程的水价核定工作,合理计提工程大修费和折旧费,实行新水新价,对水价一时难以到位的,制定水价逐步到位计划,同时由受益单位通过“养站地”、“养站林”、集体积累补助等不同的方式给予补偿。并按照《吉林省农村饮水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管好用好水费。

3.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良性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引进市场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深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积极鼓励社会、单位和个人,采取承包、租赁、购买、股份合作、竞争招标等不同方式参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管理,探索和建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做到管理规范,运营良好,收费合理,良性循环。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对策

1基本情况

灵寿县位于河北省西部偏南太行山东麓,地形轮廓呈条状,东西宽约15公里,南北宽约130公里,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依次形成山区、丘陵、平原、湿地等梯级地貌特征,总面积1069平方公里,总人口32.6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5.43万人,占总人口的77.86%。

2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及主要原因

2.1农村饮水现状

灵寿县地处山区,土地贫瘠,经济文化落后,自古以来农村饮水比较困难,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饮水安全问题日趋明显,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性地方病和水性传染病威胁,加上农村供水工程标准低,缺乏水处理设施,饮水水量和水质没有保证。由于受资金的制约,饮水标准得不到改善。另外,居民点到取水点的水平距离大,过去修建的饮水工程大多为水井、水窖、水池等小型、分散工程,供水保证率低,遇到连续干旱就会重新出现饮水困难。有不少农村居民直接从河水、溪流、库及坑塘中取水饮用,这些水相当一部分水源水质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采用地下水时,水源与水位及地形,地质情况有关。因为地下水分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泉水。浅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近,短时间内大量取水时,水位急骤下降,限制供水量。水质易受地面污染物污染,与周围环境有密切关系。浑浊度较低,一般无色,硬度偏高,部分地区铁、锰含量超标。深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远,水量充沛且较稳定,水质大多无色透明,细菌含量通常符合卫生标准。但往往硬度较高,铁、锰、氟化合物含量超标。泉水水量因地形、地质情况差异很大,水质较好,常含与地层有关的某些化学元素。

降水因不同地区降水量各异,水质好坏与当地大气污染程度及收集方法有关,为缺水山区的唯一水源。很多地方基本上就是雨季采用水池、水窖等蓄集降水,以供人畜饮水之用。

近几年来,虽然农村经济得到发展,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居住、电力、交通等条件已逐步得到改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农村饮水设施建设基本停留在较低水平,明显滞后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饮水工程缺乏水处理设施,水质达不到规定的标准。饮水不安全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威胁。所以,农村饮水安全是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2饮水不安全的主要原因

一是水源污染严重。水源变化和水体污染是造成饮水不安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水污染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再加上国家少量的水污染防治费用都大量地投入到大江大河的治理中去了,缺乏对农村饮用水源的保护和宣传,因此,对农村来讲,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呈污染加重的趋势,由此带来的对农村饮水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具体表现在:乱砍滥伐,在加上近几年山区铁矿的开发,植被破坏严重,清洁水源逐年减少;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废渣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直接造成水体的大面积污染;农药化肥等非点源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在取水方面,由于农户缺乏水源保护的意识和措施,家禽养殖废水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导致水源污染,这种状况在分散式浅层地下水用水类型中尤为明显。

二是部分地区农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致骨骼变形乃至瘫痪,皮肤病、癌症、智力低下等水性地方病的问题;农村居住比较分散,工程供水规模相对较小,再加上缺乏总体规划设计或投资不足等各种原因,使得工程建设标准低,很多饮水工程解决了饮水困难,但无法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甚至还会出现重新返困的情况。在饮水解困评估检查当中发现有的农村只是解决了群众的远距离取水问题,并没有解决饮水水质问题,高氟水、高砷水以及其他不符合水质要求的污染水的饮用在已解决饮水困难村镇仍然非常普遍,这些地区的饮水水质水平距国家规定的《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要求相差甚远。

3对策建议

为使农村供水的水质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势在必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总体思路是: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实现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为重点。

3.1要保证工程的可持续性。

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农民的承受能力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建设资金要充足,工程要配套,质量要达标。在选择工程方案时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根据群众的意思选择工程形式和建设方式。

3.2要注意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水量水质并重,防治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

一是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要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制定保护办法,特别是要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二是加强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对于具备集中条件,但目前供水设施简陋且饮水不安全的地方,可以建自来水工程;对水源受污染严重且恢复困难的已有饮水工程,更换新水源;对缺乏必要水处理设施的已有饮水工程,增加水处理设施。在居住分散的山丘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造散式供水工程。

3.3强化节水意识的宣传

培育全民的节水已是,很抓节水宣传,要让人们都知道水资源匮乏的时际,重视紧迫感,把节约用水作为一种社会公德。

3.4运行管理对策

农村饮水工程以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建立符合农村饮水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权利相统一农村公益性事业。在工程管理运行中,要按照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核定成本水价,实行计量收费,按市场化运作来规范农村饮水工程,确保长期发挥效益。

总之,搞好农村安全饮水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标志,饮水安全已是不争的事实,已引起中央和各界的重视,做好农村安全饮水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将尽心尽力把这项民心工程做好。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山区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与措施

贵州山区地区水资源相对紧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降雨分布不均,再加上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许多地方农村饮水困难问题突出,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本文就贵州山区地区饮水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如下。

一、贵定县农村饮用水基本状况

贵定县位于云贵高原东部、贵州省中部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8镇12乡,95个行政村,总国土面积1631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其中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1%。贵定地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全县平均海拔1100米,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量1100—1400mm。共有大小河流144条,河网密度达0.446公里,森林覆盖率达48%,物产丰富、生态良好。但随着全县矿产的开发,工业“三废”的排放,农村使用的化肥、农药,生活和建筑垃圾的增多,水资源严重污染。据调查贵定农村饮用水质污染严重,细菌学严重超标等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二、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分析

1.农村饮水不安全的评价标准。农村饮水不安全因素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目指标组成。若其中有一项低于安全最低数,就判定为饮用水不安全。(1)水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村生活饮用水量卫生标准》要求的为基本安全。(2)水量:每人每天可获的水量不低于40~60L为安全,不低于20~40L为基本安全。根据水资源条件和生活习惯,将全国分为5个类型区,陕南为一区。(3)方便程度: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min为安全。(4)供水保证率: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

2.农村饮水不安全因素分析。(1)饮用水水质超标问题。饮用水水质一是水源水质污染严重,据水质化验报告显示,全县干流河有中、轻度水污染情况。一些水质项目严重超标,直接饮用河水的人口逐渐减少。二是,一些水源污染源还不是很明确,因此不能饮用。(2)水源保证率,生活用水量及用水方便程度方面的问题。

三、影响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因素探讨

1.水质问题。由于无供水工程、供水设施简陋以及缺乏净水设施和消毒设施,饮用水中有害矿物成分高、微生物和有机物严重超标,严重影响群众的身体健康。现阶段,每年因饮水水质问题造成的对人生命的危害,实际上要高于洪水造成的伤亡。一些水性地方病发病率明显提高(如:驼背、骨质疏松、骨变形等病患)。

2.工程管理体制问题。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把工程承包给没有资质的单位个人,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工程标准低、质量差,以次充好,存在这样那样的安全隐忠和问题。同时,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又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心理和实际,饮水工程各项管理制度不完善,甚至缺失,维修不及时,导致安全饮水工程存在种种问题,严重缩短了工程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规模较小。据统计,山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供水规模普遍较小,处理设施简单,日供水能力低下。同时,这些供水管理机构不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残缺,管理人员的水平和技术普遍较差。甚至有的农村还以自备井形式取水。

四、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的对策

1.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安全饮水工程,要以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为重点,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必须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切实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合理确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饮水工程管护范围,制定保护办法。重视治理污染,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开展农业领域的污染防治,指导农民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大力宣传化肥、农药超标使用的害处,稳步推进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发动群众做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防止垃圾和粪便等水源污染。

2.加大资金投入。(1)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必须拓宽投资渠道。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关键是资金投入。根据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性质和有关要求,按照中央、地方和群众共同负担的精神,困难大的多补、困难小的少补等原则,利用经济杠杆积极制定资金筹措方案,确保饮水工程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例如:①根据自愿参加安全饮水工程的农民按照人口平均分配。②村集体投资、集体收益。③利用经济杠杆和市场机制引进私营企业和个体进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鼓励私营企业和个人合资或独资兴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3.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规模化。山区农村饮水工程发展较缓慢,容易暴露相关问题。现行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规模较小,造成覆盖范围有限,水源水量、水质稳定性差,水处理设备落后,以及日常管护不便等问题。近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污染加剧,使得农村饮水工程不能满足农村村民的生活需要。农村饮水工程的规模化,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有利于降低人均工程建设造价和水处理成本,提高安全饮水工程管理水平,保证饮水工程的水质要求,真正保证饮水安全。使工程运行具有可持续性,延长使用寿命。

4.农村饮水安全工管理模式探讨。山区地区农村自然条件各异,农村饮水工程形式多样,因此,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确保饮水安全工程的良好运转。例如:(1)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后管理模式。一方面稳步推进原有供水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供水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形式的现代法人企业,负责原有城市供水设施的建设、管理和运行。(2)联村集中供水工程管理模式。政府部门有计划的、稳步退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直接经营和管理,将资产有计划的移交给村民代表大会,组建用水合作组织,建立村民全过程参与机制,由村民组织供水站,实行专业管理,水务、财政等部门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的管理模式。

五、结语

山区地区农村饮水安全直接关系着广大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生活以及农业发展,从而反作用于我国经济、国防等建设。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需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行动,确保山区农村村民的饮水安全。

参考文献:

[1]王颖,郑鱼洪.综合决策模型在饮水安全应急预案评估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1,29(4):122-123,196.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工程管理,饮水安全

1引言

据2008年水利部、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截止2008年7月底全国农村供水总人口达到8.48亿;2012年3月21号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1053亿元,解决了2.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国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提高到58%。《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最终核定的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为2.98亿,其中,原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核定剩余人数1.02亿,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1.96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大的前提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日益变成建设的一大难点和重点。据调查,截止2009年底,辽宁全省农村人口总数为2615.536万人,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为2414.416万人。饮水安全普及程度为93.2%,饮水不安全人口为201.12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7%。饮水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水质不达标、水源污染两大类,而水质不达标是当前农村饮水的主要问题。据调查辽宁省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中,氟超标饮水人数38.08万人;苦咸水饮水人口22.7万人;未经处理的Ⅳ类及超Ⅳ类的地表水饮水人口0.1万人;细菌指标超标以及未经处理的地表水饮水人口1.43万人口;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饮水人口26.19万人;其他饮水水质超标人口22.14万人。而饮水水源不安全包括水源保证率低、生活用水量不达标和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等方面,涉及到人口90.5万人。其中,水源保证率不达标21.08万人,饮水水量不达标25.74万人,用水方便不达标18.12万人,地方区病区人口25.56万人。

2农村饮水工程现存问题成因分析

2.1废污水、废弃物无序排放水质达不到标准

辽宁省农村地区以户为单位的取水用水极为普遍,因此取水水源分布比较分散,污染源量多面广,大部分农村水源地没有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与水质预警实时监测体系,饮水安全无法统一控制。在许多农村河道边上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垃圾堆;生活污水、养殖畜禽粪便、工业废水等无序排放,臭水沟基本上是随处可见。随着农业快速发展,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调查资料表明,辽宁省目前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水质不达标。

2.2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压力大,农民负担较重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需要资金量大,按2010年辽宁省西部地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统计显示,人均投资高达640元。而且农村面临着人口居住分散,用水量小,单位运营成本高等问题。由于辽宁省农村经济总体来说偏低,农民生活水平还未达到小康社会,村民集资非常困难,有的地区因资金不足而不敢启动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另一方面,近年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由于需要建设的各种项目很多,都要求政府给予资金,大多数地方政府难以落实。即使在经济发达的辽东辽南地区,仍然有不少贫困县,而且这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县,自然条件基本上都较差,要求解决饮水不安全的人数又较多,更加重了县级财政压力,致使无法落实项目安排。

2.3供水设施不完善、供水保证率达不到要求

没有健全的管理机制、责任没有落实到具体的人或者是单位,都是造成农村饮水安全供水设施不能长期有效运行的原因,以致供水保证率较难达到评价体系所提到的95%的标准要求。对于管理和权责的问题,辽宁省水环境监测长期处于“多家管”的状态,仅以地下水监测一项为例,水利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都有权进行监护监管,职能交叉且都具有执行权,遇到问题互推责任,而监管执法的过程中有缺乏相互的协调,各自执行本行业的相关规章、政策。因此,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急需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配套的管理规章制度。

2.4人增水缺、水量指标偏低

目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我省人增水缺的问题日益突出。据《辽宁省用水定额》规定,我省农村人口的用水定额仅为40L/(人•d),而这个定额限制与农村饮水“安全”水量标准相比明显偏低不少,不宜于采用。再加上许多设计和规划都存在老化现象,多年前做的规划和设计中有些规划设计条件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具体情况,但规划设计还没有做相应修改。许多建设标准因编制时间太早,已不符合当前农村实际情况,并不在适用于农村的供水设施的设计与建设。

3农村饮水工程安全建设措施

3.1饮水安全建设工程措施

加快我省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是解决农村饮水难、饮水安全水平低的主要措施。因此,应尊重科学,认真开展饮水建设工程。首先要开展全省水源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规划,水源布局必须合理,既要考虑当前饮水需要,又要考虑地区中长期的发展;既要考虑可供水水量,又要保证引水的水质。要尽量争取多方面的资金,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提供保障。其次,要保证水源工程开发和建设的可持续性。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各地农村居民的承受能力确定饮水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工程要配套,质量要达标。再次,要注意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既要做好水源地的保护工作,又要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对水源受污染严重且恢复较困难的地区,应做好水源治理工作,同时加强水质监测建设,保证饮用水水质,做到开发、利用并重。此外,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要加强对相关工程施工的监督与管理。对于辽宁省农村饮用水的水源,主要以地下潜水和承压水为主,而开挖深井、大口井是常见的水源工程。严格控制水源开采形式,井深的确定要严格依据水文地质勘探资料确定,对于地下取水的水质、水量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同时加强相关输水配水工程的施工,合理选择水泵、变压器等电器设备,合理布设输水管网,严格杜绝违规操作,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3.2饮水安全建设管理措施

在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完善农村饮水工程保障体系,更有利于农村饮水工程发挥长期效益,从而达到改善农村饮水质量的目的。因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饮水工程的管理。

(1)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多年来一直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因此要想长期有效的保证饮水安全,必须有针对性的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明确政府主导、企业化管理、村民参与的运作机制。针对饮水工程的日常管理,应着重取水工程(包括渠道、管道)的日常检查工作、净水工程的定期清理工作、输配水工程的安全监控和水质监测以及供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网养护等,要做到规章制度健全、责任分工明确。

(2)完善农村饮水工程保障体系:保障饮水工程的安全,包括水源地保护和工程运行维护,而水源地保护是多数农村饮水工程的隐患。必须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严格监控农药、化肥的使用,同时也应注意避免在水源地附近发展高污染工业,有效保护农村饮水水源地的安全。此外,农村居民居住分散,用水受到诸多因素影响,部分地区水质差、水价高,这是制约供水工程正常运行的主要原因。必须加快改革现在农村供水水价管理政策,确保饮水工程的有偿供水,做到以水养水,推动农村供水事业逐步走向良性循环。大力开展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教育,提高农民饮用水安全意识也是完善农村饮水工程的有效保障措施之一,积极建立公众参与的机制,加大社会力量的监督与管理力量,让村民参与到水源保护工程中,更有利于推动农村饮水事业的健康发展。

(3)提倡改革,落实产权,明确责任:农村饮水工程相对分散但数量众多,在运行维护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很难采用乡镇集中供水的方式进行管理。参考其他各省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取得的经验,我们应从推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入手,在产权流动、结构多元的基础上拓宽筹资、融资渠道,积极发展股份合作、联合办水;大户带头、民营办水;拍卖转让,滚动办水;租赁承包,以水养水;贷款融资,举债办水等5种融资办水方式,使饮水工程在产权明晰,责权利一致的前提下保证足够的投入,得到良好的运行。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