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建设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6:15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030-02

近年来,在实现规模逐步扩张的同时,各高职院校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指引下,积极主动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强高职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要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优化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重要抓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规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手段、培养方式、培养措施及实施保障的基本教学文件之一,是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规划和蓝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直接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因此,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高职院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新高职教育理念,重新

定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即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灵魂,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前提。

坚决摆脱传统高职教育培养理论技术人才的窠臼传统的高职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这一类型的人才“主要从事技术的运用与动作,将设计、规划、决策等转化为一线产品,即将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以区别于培养学术型、工程型理论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但在实际操作中,传统的高职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在培养目标上并无显著差异——培养专科层次的技术型理论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问题并不明显,但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的今天,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警惕过度“就业化”导致的高职教育职业培训化倾向近几年席卷全国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正使高职教育逐渐摆脱学科式教育的阴影,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和特色日渐彰显,但同时改革中的高职教育教学日渐暴露出另一个问题,即从重理论、轻实践的学科式教育,滑向过分强调岗位技能培养,而忽略基础理论素质教育,过度的“就业化”导向使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注重岗位技能培养,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强,适应期短,但在学生就职后长远发展缺乏基础,后劲不足,高职教育的高等教育层次受到质疑。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警惕过度“就业化”的现实功利倾向,避免将高职教育办成职业培训。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符合时代精神“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因此,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职业人才的功能和价值必须受到重视和强化。同时,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等教育专科层次专业人才的功能和价值也必须坚持。兼顾二者,将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综合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兼备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坚持“能力”和“素质”两条腿走路,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岗位适应性且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符合时代精神和高职特色的目标定位。

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流程,实施开放式的制定流程

高职院校的职业属性决定了它与区域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必然应该是最紧密的。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走出校门,实施开放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

设计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加强过程管理和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质上是将社会经济发展中相关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与“求”转化为高职教育中的“教”和“学”。根据这一思路,在总结过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可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划分为四个步骤:社会调研、分析解构、课程构建、方案设计,成立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组,明确规定各个步骤的工作任务和要求。(1)社会调研。走出校门,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就行业发展背景和新兴技术、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开展调研,掌握最新的、真实的一线数据,提交专业调研报告。(2)分析解构。根据调研数据,完成从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转化;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分析确定与专业人才相适应的主要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各项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素质、知识、技能和能力,提交研讨报告。(3)课程构建。针对上一步骤分析的专业岗位素质、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设置课程,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完成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内容体系构建。(4)方案设计。挖掘并充分考虑校内外可用教学资源,根据专业特色和专业对应岗位的规律,设计现实、可行、高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课程特点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模式等,完成并提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实施开放式方案制定工作流程改革过去封闭的经验式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模式,实施开放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在走出校门的同时,邀请行业、企业和同行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使校企合作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开始贯穿整个人才培养工作过程。在社会调研阶段,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深入相关行业、企业,确保调研数据新鲜、真实、有效。邀请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共同参与分析解构,身在一线的专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与企业行业专家一起梳理岗位工作任务和流程,合作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共同合作开发和建设课程资源,拟定课程标准。充分利用专家及其所在行业企业的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设计科学、合理、有特色并且具有现实可行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模式。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将完成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交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实行审核论证,把最新的知识、技术、能力要求渗透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

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框架,重构高职特色课程体系

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引导、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常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主要课程介绍三大模块。这种框架结构重点突出,课程结构和主要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但缺乏对课程设置的分析论证和对课程教学的后期设计,不是严格意义上结构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要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首先要完善和优化方案框架结构。

1.增加课程设置认证模块。在课程体系模块前,增加“职业能力分析和课程体系构建思路”、“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安排”等内容模块,明晰并准确把握“专业对应岗位——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能力素质——课程”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课程设置的目的性,使课程体系构建更加科学。

2.增加“课程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模块。在核心课程介绍模块中除常规课程内容介绍外,增加课程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介绍,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法改革。

3.在教学条件保障模块中,增加“师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和“实训设备配置和功能要求”。在“专业师资基本要求”模块中除传统的师资数量、职称、专业、学历要求外,增加“职业能力要求”,突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双师”素质要求。在实践教学条件中增加“功能要求”模块,在明确实训条件的设备要求、数量要求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实训条件的功能。强化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要求,形成“目标——论证——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考核办法——教学保障”诸要素齐全、结构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框架。

架构高职特色课程模块体系,强化课程实施设计,优化培养方案内核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的核心内容,要实现符合时代精神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实施是关键。

1.结合学分制,重构高职特色课程结构。突破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种三段式课程体系结构,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和“职业技术课程体系”两个模块。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理论课程(英语、“两课”等)、公共选修课程和讲座;职业技术课程体系包括技术基础课程、核心技术课程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前者侧重于基础知识、方法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后者重点培养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时突破普通本科学校学科体系式课程设置和编排思路,根据岗位任务设置课程,根据工作流程编排课程,并且注意做到三个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

2.汲取最新教研教改成果,加强课程实施设计。公共基础课程注重优化整合,基础理论课程内容选择注重专业针对性,提高课程效率,增设《高职人文》等培养学生人文、艺术素质的课程,广泛开设各科类公共选修课程,广邀行业企业专家到学校开展各种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大学精神。职业技术课程重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工作任务为主线重新优化、整合课程体系编排,充分挖掘和整合校内外可利用教学资源,结合课程特色实施“理实一体化”、“现场教学”、“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等多样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设计,配合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作品制作、论文、上机考试、以证代考、实际操作等多样化的考核形式设计。

参考文献:

[1]李斯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需要厘清的若干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7-9.

[2]廖细春.关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5):11-12.

[3]吴家礼,许芳奎.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1):26.

[4]黄柏江,林娟.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六个追问[J].教育与职业,2011(11):24-25.

[5]李贤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的思考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2):77-78.

[6]杨玉泉,张静.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发的基本取向[J].职业时空,2010(8):77-78.

作者简介: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篇2

【关键词】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综述现状分析

一、引言

2003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实施以来,精品课程建设受到了高校广泛重视,但是目前精品课程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更少。为了认识目前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现状和便于以后探索新的研究视角、挖掘新的研究内容,本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笔者认为,目前对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案例教学方法在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应用的研究;对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实践教学的研究;对财务管路精品课程建设内容与路径的研究。

二、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文献综述

(一)关于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的研究

周群华(2008)认为案例教学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相关的“实践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财务管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他分别探讨了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意义,《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教学案例选择,《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案例教学组织。

李咏梅等(2011)借鉴周群华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也认为案例教学可以将课堂教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高校应重视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他认为案例教学研究对该精品课程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以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为例,研究了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意义、教学案例选择、案例教学组织及案例教学实现需要改善的条件等。

(二)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实践教学的研究

大多数学者认为实践教学是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

周群华(2007)指出实践教学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实践教学是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的基础。对研究型教学模式下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实践教学提出设想:转变教育观念、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优化实践教学体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孔德兰(2010)认为实践教学在高技能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精品课程必须遵循以职业性和实践性为核心的工学结合的建设思路,将理论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工作经历有机结合,以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内容体系,突出职业性与实践性。

薛荣贵等(2012)对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开展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育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五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增加财务管理案例的教学课时,建立和完善校内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室、加强财务管理实践教材的建设、加强师资实践能力、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等。

张卫东等(2013)提出精品课程开发和建设应从职业岗位群研究出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从典型岗位能力入手。提出财务管理精品课程的建设应从课程设计理念、课程标准、案例设计、多媒体课件开发、课程教案、背景资料、重点难点解析、网络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等诸多方面进行探索。重点进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设计了四个呈现递进关系层次的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

(三)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内容的研究

研究者认为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基本包括: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及教学管理等几大方面。

周群华(2007)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内容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1)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认为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既能适应市场需要、又具有专业性与实践性的应用型人才,在课程目标(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设计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为主线,重点讲述企业价值的财务创造过程。(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教学方法要由传统的注入式知识教育转变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研究式素质教育,在教学手段上应该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财务软件模拟或实习基地实践进行实践教学。(4)教材建设。要加强课程教材、学习资源、模拟软件等配套教材的建设。(5)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吸纳名师、配备辅导教师及实验教师、实行精品课程负责制。(6)激励评价机制。要制定相关教师激励政策并,对精品课程效果进行评估,以评估促建设。

盛锦春等(2008)探讨了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1)师资队伍建设。认为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精品课程的师资要由师德高尚、教学能力突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2)整合教学内容。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整合教学内容,摆脱传统教学中与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不适应的部分。(3)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4)课程资源构建。为学生自主学习及研究学习提供纸质、电子、网络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教学资源。(5)科学考评课程效果。采取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不仅考核知识,同时考核学习态度、掌握技能、实践能力等。

杨淑娥等(2010)探讨了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及教学理念,教学改革要以学校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以培养创新研究能力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启发式教育的教学理念;对财务管理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问题导向法、启发式提问法、案例讨论法等十种教学方法进行总结;析了财务管理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体系,根据企业资金流转的规律和笔者对财务管理的理及教学的经验对财务管理教学内容进行了逻辑安排。

(四)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路径研究

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学者对其进行了分析,并对建设路径进行了探讨。

唐梦(2010)分析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善途径。财务管理精品课程教学存在教学定位不明确、趣味性和感染性不够、学时安排不能体现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从精品课程建设理念、教学实训内容结构、方式手段及教学参与性方面探索了相关的建设途径。

姚晓民等(2010)认为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构新型教学模式是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分析了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设计不科学,教学手段与方法落后,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等。探讨了重构新型教学模式的路径选择,确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胡秀群(2014)基于财务管理是海南省省级精品课程实际,分针对海南省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课程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师对课程建设积极性不高,教学实践环节流于形式,没有发挥精品课程示范及辐射作用,提出了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与优化路径,应从确立科学的财务管理课程培养目标、建立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真正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等几个方面优化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

二、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现状分析

通过梳理及总结目前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发现部分学者关注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及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探索,实践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实践教学对于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部分学者对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内容进行了研究,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及手段建设、课程效果评价等等,部分学者分析了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路径。

可以看出,对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更多是理论研究,对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效果评价也停留于理论层面,对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如何进行有效性评价、评价机制建立、指标体系的构建等问题没有进一步研究,在精品课程建设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财务管理专业精品课程建设路径仍需进一步探索。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少数学者对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进行了研究,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研究内容为案例教学及实践教学在财务管理精品课程中的应用的研究,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研究,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路径研究。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动态工程,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索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定位,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的研究(包括教材建设、实践环节与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整合实践,网上资源的完善及上网计划,精品课程建设效果评价,精品课程建设路径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周群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案例教学研究[J].江西教育(高教研究),2008(1、2):18.

[2]李咏梅,陶春涛.《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商业现代化,2011:83-85.

[3]孔德兰.以职业性和实践性为核心的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以“财务管理实务”国家精品课程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0(2):88-89.

[4]薛荣贵,罗淑平.关于本科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经济研究,2008:103.

[5]张卫东,于文.财务管理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3:151-153.

[6]周群华.研究型教学模式下本科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6):105-106.

[7]周群华,彭亦芬,薛荣贵.研究型教学模式下本科《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7:391-393.

[8]盛锦春,袁善祥.关于高职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08(09).

[9]唐梦,何少娟.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探析[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3-46.

[10]姚晓民,翟志华.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重构新型教学模式―基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13(2):33-35.

[11]杨淑娥,张强,李晓周.部级财务管理精品课程系列研究之一―关于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和理念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0(1):8-10.

[12]杨淑娥,张强.部级财务管理精品课程系列研究之二――关于财务管理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0(2):103-104.

[13]张强,杨淑娥.部级财务管理精品课程系列研究之三―关于财务管理教学内容安排逻辑及重点难点讲解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0(3):113-114.

[14]胡秀群.海南大学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若干问题探[J].价值工程,2012:117-118.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篇3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我国体育院校(本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相关的基本理念、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注重顶层设计,理清课程、专业和服务社会的关系,明确专业、学科、课程与培养方案之间的关系等,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及其学科研究、专业和课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专业课程培养方案

一、前言

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第一次了统一制定的《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在此目录中,教育部规范下的高等教育体育类本科共计8个专业,武术专业为基本之一。

自1977年我国正式恢复高考至1997年20年间,教育部不断调整专业、重新编制专业目录,武术专业一直受到高度重视而被完整保留下来。1993年7月,国家教育委员会(现为教育部)重新颁布了《全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武术(代码040306)列为适当控制点专业与其它7个专业共同构成教育学门类体育学科类专业(代码0403)。

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提升体育学为一级学科,下设五个专业即体育教育(代码040201)、运动训练(代码040202)、社会体育(代码040203)、运动人体科学(代码040204)、民族传统体育(代码040205),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位列其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由原武术专业拓展而来的,它主要包括武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三个专业方向。此后,全国一些体育院校相继将武术系改名为民族传统体育系,当然也有部分体育院校以武术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中的代表地位及其在世界的影响力,仍没用武术系这一名称,但其相关的教学内容已拓展为民族传统体育范畴。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设立以后,相关体育院校就围绕武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三个专业领域逐步设置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一批新开发的理论课程相继进入课堂并出版发行了配套教材,如《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概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等,为了进一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和发展,探索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规范,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上海体育学院在2006年、2008年相继召集设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全国高等院校,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课程设置等进行研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逐步走向规范。

为进一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和发展,教育部在广泛听取专家和办学单位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过广泛和深入的研讨和论证,在新一轮的本科专业调整中,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调整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因此,对我国体育院校现行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调取了首都体育学院等8所体育院校现行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就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理念、培养方案与专业、学科、课程的关系、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与探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首都体院等8所体育院校现行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展开研究。

三、结果与分析

(一)注重顶层设计

首先,明确大学的功能定位。被誉为美国当代高等教育改革“设计师”的克拉克・克尔(ClarkKerr)曾把战后新兴的高等教育机构称为“多元化巨型大学”,他认为其主要有三大功能,即传授知识和技能、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这三大功能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作为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改革,因为专业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而专业培养方案又同培养目标与规格、学科、课程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实践环节以及市场等要素密不可分,是实现大学三大功能的最有力支撑。

(二)理清课程、专业和服务社会的关系

由表1可以看出,在加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课程、专业、服务社会同材料、产品、占有市场的之间对应类比关系来进行培养方案设计和修订工作。要有服务社会的良好结果(社会效益)和使大学生(受益者)就业,就必须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专业人才,要完成上述目标,就要科学选择课程特别是核心专业课程,也就是找准了本专业突出特色。加强核心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使所学知识和技能在服务社会中实现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转化,形成综合专业素质,加强学生的职业观念,提升学生的素养,扩大服务社会和国际交流水平与交往深度和广度以及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宣传与推广力度,努力造就和培养复合应用型的人才。

(三)明确专业、学科、课程与培养方案之间的关系

从表2可以看出,专业受大学功能和社会市场规律支配,它是以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区别而划分的,专业人才之所以成为专业人才,就是因其掌握某一学科或学科群的比较精通的知识,并且提高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和素质。专业与学科有密切的关系,任何一个专业都有其主干学科作为自己的支撑。在实践中,人们为强调专业的主干学科的重要性,并将其与其它专业相区分,常常习惯以主干学科对专业命名,如物理专业、生理专业等。于是在实践中,人们有时将“专业”混同于“学科”,将这两者错误地视为可以互换的概念。

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是按照研究对象划分的,是关于某一客观事物或某一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科学研究领域[1]。在英文中,“学科”(discipline)的定义:“一个专门研究领域”和“科目知识或教学的分支(abranchofknowledgeorteaching)”[2]。《辞海》中指出“学科”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部门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部门中的史学、教育学等[3]。”学科作为一个专门的科学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标准。学科是以探索的对象或研究领域划分的,而一个学科研究领域的确定,首先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其次有自己的研究领域的专门术语、概念的理论体系,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学科反映的是人类在一定研究领域里对某一客观事物或某一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认识的深化,它在实践中的基本形式主要表现为探索研究开发[4]。由于学科的目的在于探索新知识,强调研究分化、深入等。学科的发展和构建对其相关的专业和课程的构建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和先导作用。

展现其学科实质的课程则是把适用于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中所必需的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一个教育实体,主要包括同其学科相关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手段等方面。从内容来看,则隶属于学科范畴;从课程的构建过程和属性来看,它隶属于教育范畴。由于在实践中,课程是按其内容来划分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课程是提取其学科研究成果并科学有机组合起来的比较稳定的知识。因此,其课程与学科的不同主要在于,学科的首要任务是不断扩大人类对未知领域的认知,而课程的首要任务却是传递人类已掌握的知识,在其传递知识过程中进行人才培养。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学科、专业和课程是本质属性不同的三个领域。虽然学科与其专业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但本质属性却是有严格区别的,区别是:专业是根据大学功能和社会市场规律即社会对其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设计的有关知识、能力、素质的一种综合结构,是针对人才培养的;而学科则是具有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5];而专业的人才就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来说,都不可避免地附带有多学科、跨学科的特性。这三者概念的逻辑关系是,社会对不同规格专业人才的需求决定着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人才的规格,专业培养方案不仅以一种社会需求的特定形式,促进学科的发展,同时还决定着对学科知识的取舍和组合,形成专业特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根据该专业特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对学科内容具体加以取舍和组合,使之成为可传递的知识单位,这就形成了课程。课程不仅是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得以完成的实践途径,而且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得到反馈信息,同时对学科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培养方案受以上规律综合支配,它是专业、学科和课程建设和发展的最新结晶。因此,在明确专业、学科、课程与培养方案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设计和修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

(四)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指针,它在培养方案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抽调的8所体育院校中有6所体育院校的培养目标为应用型人才,占75%;在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所从事的核心工作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指导、管理等文化传承工作的,8所体育院校中只有2所,只占25%;8所体育院校没有将创新能力作为其培养目标之一,但都能够以市场为导向来制定培养目标。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以市场为导向来制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的同时,还要强调所从事的核心工作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指导、管理等文化传承工作,要在传承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课程设置

调研结果显示,各院校的课程结构的名称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能够按普通高等学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规范中规定安排公共必修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通过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通过专业教育课程特别是核心专业课程以拓宽和强化学生学科专业基础;通过专业教育拓展课程特别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促进学生专业和个性发展。

各院校都突出强调实践环节部分,而且形式多样,如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军事训练和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等并能体现其培养方案的职业指向、专业特色和优势。在实践环节要服务社会,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普通高等学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规范中规定必修和选修课程总学时数为2700-2970学时。从表3可以看出:超过总学时数范围的院校有1所,所占比例为12.5%,低于总学时数范围的院校有3所,所占比例为37.5%,在总学时数范围内的院校有4所,所占比例为50%。必修课所占总学时比例超过70%的有3所。核心专业课程学时低于1300学时的院校有5所,所占比例为62.5%。核心专业课程中理论与技术的百分比差距比较大的有1所,所占比例为12.5%。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总学时应安排在2700学时左右比较适宜,保证必修课学时比例在55%比较合适;核心专业课程学时不能低于1300学时,适当增加核心专业技术课程学时比例,保证其在75%比较合适;安排选修课时,兼顾方向模块课,要恰当选择与将从事职业相关联的课程。以实验、实习、观摩等形式,使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将知识和理论专化为运用它们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专业素养。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专业培养方案又同培养目标与规格、学科、课程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实践环节以及市场等要素密不可分,是实现大学三大功能的最有力支撑。

2.培养方案受以上规律综合支配,它是专业、学科和课程建设和发展的最新结晶。因此,在明确专业、学科、课程与培养方案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设计和修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

3.在以市场为导向来制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的同时,还要强调所从事的核心工作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指导、管理等文化传承工作,要在传承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4.在实践环节要服务社会,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5.总学时应安排在2700学时左右比较适宜,保证必修课学时比例在55%比较合适;核心专业课程学时不能低于1300学时,适当增加核心专业技术课程学时比例,保证其在75%比较合适。

(二)建议

1.注重顶层设计重要性,明确专业、学科、课程与培养方案之间的关系。

2.明确我国体育院校(本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核心专业课程还是今后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重点。

3.尚需进一步具体确定和构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研究对象、特征、方法、内容、目的和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建祖,张兴华,陆俊杰.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SSme)学科体系构建[J].中国科技论坛.2009(01).

[2]webster’sninthnewCollegiateDictionary[m].36.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126.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篇4

关键词:教学档案;精品课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216-01

从1998年开始的高校连续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高等教育在数量扩张同时如何确保质量的提高,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出于参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国内高校还要不断学习和借鉴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就是在这种宏观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通过课程建设来引导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成为了《2003一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概念阐述

按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2006)》的定义:“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教学档案袋(teachingportfolio)的定义很多,国内外学者不少对教学档案一词给予定义。张德锐(2000)指出教学档案袋指教师对其教学知能、成长与成就,进行实际资料的收集,并将组织化、系统化呈现之文件档案,其中包含教师的省思与他人对话的记录。Bullard和mclean(2000)指出教学档案袋通常由教学和相关技能的文件证据,其中包含一系列教学情景的讨论和教师所关注的议题等。它通过反思而构建,通过合作得以丰富,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进步。

二、教学档案袋促进高校精品课的建设

教学档案袋是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以某门课程(或课程组)为单位,以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为轴线,记载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结果的系统完整的文件集合,具有教学性、成套性、现实性等特点。建立健全教学档案,对于加强精品课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总之,教学档案的开发与利用是教学档案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的具体体现,是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的,档案人员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档案开发利用程序。

(一)教学档案袋积累了高校精品课建设资料。精品课建设是一个持续性的实践过程,需要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基奠和大量教学资料的积累。通过建立健全教学档案,为积累课程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料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平台,支撑课程的持续性建设。

(二)教学档案袋支持高校精品课的研究。精品课建设的科学性,要求必须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建立完整的教学档案,无疑会对高校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真实、客观、丰富的信息资源,客观反映课程教学的内在规律和发展方向,有利于提高高校精品课研究的工作效率。

(三)教学档案袋增强高校教师在精品课建设中的团队能力。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创建和持续改进精品课必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加强教学档案管理,相当于为课程设计、教学、实训和其他辅助教师等提供了一个操作平台,有利于不同角色的教师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增强教师在精品课建设中的责任意识。教学档案还可以为考核精品课建设团体的工作提供依据,对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学档案袋推动高校精品课建设的成果实施与持续改进。在精品课建设过程中,从理念更新到课程设计再到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往往是分阶段进行的,并且需要不断“创新-巩固实施-再创新”的循环过程。可以说,没有教学档案,精品课建设成果就不可能得到系统全面的实施,也很难对课程进行持续改进。

(五)教学档案袋为高校精品课建设的检查评估提供依据。教学档案真实客观地记录和反映了与精品课建设有关的全部有保存价值的内容,对课程的设置、教学目的及其实现程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效果、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情况等都有直接的记载和客观的反映,记录着课程教学活动的历史和现状。可见,从整个教学档案中能够看到每个时期课程建设的成果,也可以了解到每位任课教师对课程建设的贡献,这都成为检查和评价精品课建设阶段性成果必不可少的佐证,对保证精品课建设检查评估的准确有效性,推动高校精品课的持续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夯实高校精品课程的持续建设平台

(一)牢固树立“平台建设”意识,强化教学档案管理。意识到位是正确行动的基础,领导有力是事务成功的保障。在精品课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教学档案在精品课程持续建设中的平台作用,牢固树立“平台建设”意识。要建立教学档案的定期检查、考核与激励制度,督促课程建设顺利开展。

(二)科学制定教学档案袋管理规范与流程,增强对高校精品课建设的支持功能。要按照“真实、完整、规范、实效”的档案管理原则和具体课程的教学流程制定教学档案的建设规范,明确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分类整理要求、载体归档形式、归档时间以及对档案信息的加工与编排要求,形成全程化的、系统完整的教学档案。在教学档案的内容上则要保持连续性。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资料都不能缺失,要成套,成为一个连续整体,该门课程的历年教学活动也都要有所记载,形成连续性档案材料,以便从中看出课程各教学环节建设与改革的历史,支持精品课的研究与持续建设。

(三)实现教学档案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网络化”的精品课建设要求教学档案也必须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这样便于多方人员对多渠道档案资料的搜集归档、分类整理,有利于档案资料的共享运用,提高档案建设与管理的效率。合理设计教学档案网络资料库的数据结构和网络界面,以充分体现课程教学环节与流程的特点,反映多形式教学档案资料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完整的教学档案。

(四)建立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档案管理组织与激励约束机制,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教师是高校精品课建设的主体,也是教学档案管理的主体,应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合理考核与计算教师参与教学档案建设的工作量,将其纳入教师的业绩考核,与工作津贴发放和职称晋升中的工作量考核等紧密联系起来。

四、总结

教学档案袋是精品课程持续性建设的平台之一,加强教学档案袋的建设与管理,对于促进高校精品课的持续性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教学档案袋既是记录课程教学活动的历史过程,又参与课程教学活动的管理和现行实施,还记载学科知识的新成就、先进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可行的教学经验,将课程教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起来。建立完整的教学档案袋,无疑会对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真实、客观、丰富的信息资源,客观反映课程教学的内在规律和发展方向,有利于提高高校精品课研究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袁德宁.精品课建设及课程理念转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

[2][美]国家研究理事会大学科学教育委员会著,熊作勇译.科学教学创新手册[m].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05).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篇5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但纵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全局,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办学特色不鲜明,课程及教育内容体系不合理等,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导致高职就业缺乏竞争力。为改变这一现状,各高职院校正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笔者拟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入点,来谈谈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改革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学校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本依据,可以说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修)订,是高职院校所有改革与建设工作的“总纲”,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高职特色,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要求。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突出高职特色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是整个高职教育的领航塔,引领着高职教育前进的方向。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但发展过程举步维艰,到目前仍然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吸引力不强,高职教育的入口——招生和出口——就业,都处境艰难,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更是由于高职教育在其本身的发展过程中,未能准确定位,不能彰显其人才培养的特色。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育人方面,很多地方仍然是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的简单复制,或是普通中专的合并与升格,相对于本科而言,高职教育“职”的类型特色不明显;相对于中职而言,高职教育的“高”又无处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没有与中等职业教育或普通本科教育形成差异化竞争。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类型,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它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与普通本科高等教育相比,它的教育模式是以职业能力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的内部逻辑体系为中心,高职教育中的“职”决定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具有突出的实践操作能力;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它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高职教育中的“高”决定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只会动手的技术工人,还应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向更高层次的岗位发展。因此,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在人才培养目标总体定位中应满足如下要素:(1)满足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职业技能及职业素质;(2)满足合格的高等教育属性应使学生具备的职业发展与迁移所必需的某一专业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理论;(3)满足合格的高等教育属性应尽可能在人文素质、思维方法及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为学生成就其人生的事业打好一定的基础。

其次,面对繁多的就业岗位需求,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向多元化转变,要研究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职业针对性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完善符合客观需求的多元化目标体系。由于我国区域广阔,经济社会的区域差异十分显著,高职教育作为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教育类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根据区域差异的不同而进行调整,每一所职业院校在确定其培养目标时,都应该充分考虑学校所在地的区域经济,如广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达且需要大批高技能人才,面向广东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培养具有精湛技艺和创新能力,掌握现代服务技术的高技能人才。

二、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职课程体系

课程是所有教学理念的承载者和体现者,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整个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当前,高职学生就业缺乏竞争力,原因之一就是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培养的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不合理,无法满足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趋向于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形成了“本科压缩型”的学科型课程体系,使得大量的知识学而无用,不能支撑就业技能的发展需要,有些学校则将职业教育的定位和含义狭隘化,课程设置过分强调职业发展要求,形成了培训课程体系,导致学生择业能力差,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知识基础薄弱,职业迁移困难,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因此,加快高职课程建设改革,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按照现代教育学的课程概念,应从两个层面入手,一是课程体系的建设,二是每一门课程的建设。

第一,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打破依据知识本身的逻辑设置课程和组织内容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要根据岗位定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按照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设计专业课程体系。首先,通过市场调查分析,明确专业所对应的核心就业岗位,并预测分析经过3-5年的工作后,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可能,确定其发展岗位。其次,进行岗位能力分析,明确专业的能力目标,核心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就是该专业的核心能力,发展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就是该专业的拓展能力。最后,在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岗位核心能力的要求确定4-6门专业核心课程,形成核心课程系统,根据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定5门左右的专业拓展课,形成拓展课程系统。公共基础课程也要适时进行改革,根据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完善职业素质课程体系,作为通识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样,组成通识课程、核心课程、拓展课程科学组合的现代高职课程体系。

第二,在具体每一门课程的建设上,首先,每一门课程要与整个课程体系相一致,课程与课程之间,要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逻辑主线,前后衔接,内容不脱节。每一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主要解决什么问题,主要讲授哪些知识点,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都必须明确。其次,进行课程内容整合,根据实际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把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训练进行任务式或项目化的整合,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的仿真度,从而提高整个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再次,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要摒弃以往的学科型理论化教学模式,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注重强化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训练,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互动的教学内容体系。

三、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管理

以现代高职教育理念为指导,制(修)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切实贯彻到真正的学校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因此,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管理至关重要。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素质的高低是人才培养方案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人才培养方案需要通过教师去实施,如果没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去实施,再完美的人才培养方案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建设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对高职院校而言,就是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这是由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高职教育是类型性(实践性)和层次性(高教性)兼具的一种教育类型,其培养的人才既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对职业岗位繁杂多样且灵活多变的形势,又要具备一定的适应未来职业技术变化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些都决定着高职的师资队伍既要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既要能“教学生动手”,又要能“教学生动脑”。

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应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双重策略,与行业企业合作培养专业教师,将具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作为新引进专业教师的必要条件,引进行业企业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对已有的专业教师实行下企业挂职锻炼的制度,以保证其实践能力和对产业行业的了解,强化其职业教学能力。

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保障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一线应用性人才,这类人才的鲜明特征在于不仅应具有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过硬的、优于其他教育类型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在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独特功能与价值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的主要标志。有效的实践教学需要学校软硬件资源的共同支持,一是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它是实践教学的物质载体,二是实践教学以何种方式组织实施。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的物质保障,各高职院校要加大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开拓校企合作途径,高职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高昂的投入,单靠学校一己之力,很难承担,学校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一方面,引入能代表区域支柱产业的实力型企业,建设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共同制(修)订实践教学计划,共同开发实践教学特色课程,呈现真实的职业环境,企业补充设备、师资、技术、管理,让企业生产与学校育人有机结合,互惠共赢。另一方面,积极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实际的生产、工作过程创造条件,把实践教学搬进企业,在工作岗位上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使学生熟悉现代化生产工艺,学会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积累实际操作经验,增强创新能力,真正形成“第一线、应用性、高素质、技能型、零距离”的实践教学特色。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篇6

[关键词]高职教学计划培养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人才培养方案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的办学体制与运行机制必须为贯彻人才培养方案,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保障。在新一轮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和使用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核心内容正在逐渐推行。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历程,国家对编写教学计划有过指导性文件,但对人才培养方案还未曾颁布过相关的文件。目前,缺乏制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共同遵守的框架和质量标准,导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实施的随意性,并带来质量标准考核的不可操作性。因此,对人才培养方案相关问题的研究,对规范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工作,系统规划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促进学校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深化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

1.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含义。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义,不同学者表述不同,但核心内容都基本相同。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含义,我们认同的是: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学校指导、组织与管理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其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文本形式,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培养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二是人才培养方案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过程的整体设计,包括课内课外的统筹安排等;三是人才培养方案不仅包括培养计划,还包括师资、教学环境、教学实施建议和教学管理制度等各种因素;四是人才培养方案除了计划性,更侧重它的系统性和实施措施;五是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学工作稳定运行、各项政策和规定制定与实施、专业、课程、师资、实训基地等教学基本建设的基础,是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

2.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与基本内容。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结构由学制与招生对象、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专业核心能力与就业岗位(群)等九部分组成,这种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将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教学实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学制是指修读年限,高职的标准修读年限一般为3年(2年),根据学生学分修读情况可实行弹性学制2~5年(2~4年);招生对象是指应届及往届普高(中职)毕业生等。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包括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所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毕业生的质量标准及所从事的工作等;培养规格是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规定,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专业核心能力是指学生应掌握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情商、专业知识和不易模仿的专业能力,使学生能在专业的不同层次和方向找到其合适的位置;就业岗位(群)是指学生的目标就业岗位以及拓展或发展目标岗位。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主要反映在各种类型课程的结构,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等;课程设置是指选定的各种各类课程的设立和安排,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等。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课程名称、类别、学时、学分、课程目标、主要内容、考核与评价要求等。毕业标准包括应修读总学分、职业资格证书及其他证书获取情况等要求。教学安排主要包括各学期周数分配表、专业教学周历一览表、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表、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实施建议包括考核与评价方法、师资队伍及实训条件的配备、教学制度保障等。其他说明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中出现的一些主要术语进行解释和对专业调研情况、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设计等相关事项的说明。

三、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区别

1.在设计思路和原则上。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过程的整体设计,除了计划性,更侧重它的系统性和实施措施。教学计划是按照专业要求制定的学科模式,更侧重教学的计划性规定,缺乏对职业性、学生素质及学生个性培养的设计。

2.在编写体例框架上。人才培养方案无论从要素、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学计划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比较简单,基本上指我们通常看到的实施部分。

3.在教学目的上。人才培养方案的目的在于人才培养,既包括培养计划,还包括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条件、校企合作机制等相关条件和制度等各种因素。教学计划虽然为人才培养服务,但主要目的是教学。

4.在教学内容上。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相比:一是增加了突出围绕职业岗位能力设定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二是可根据与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置换或设置单独的课程模块,既方便学生就业,又能促使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更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教学计划则注重对讲授内容的系统性和知识体系完整性的计划与规定。

5.在课程体系结构上。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结构方面改变了教学计划“学科本位”的课程观,打破了注重知识体系完整性的牢笼,遵循“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构建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以我院为例,将长期以来教学计划沿用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体系结构,改为基本素质、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性实践、专业拓展能力、综合素质6个模块,各个模块的课程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突出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还可增设特殊的专业方向模块,主要是为了实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

6.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人才培养方案改变了教学计划那种“粉笔加黑板”的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实验(训)室等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倡将企业的工作任务与学生的学习任务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和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在真实的环境中实施教学,采用引导性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使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教中做,融“教、学、做”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7.在教学环节上。人才培养方案为加强学生对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教学环节的要求,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学时从30%增加到一般不低于总学时的50%。第六学期原则上全部安排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时间上不少于半年,根据专业实际还可单独设置有利于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块。

8.在教学安排上。一是学制及学期的变化,学制上,由原来的学制3年(2年),根据学生的学分修读情况,可弹性为2~5(2~4)年;学期安排上,根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具体情况,每一学年由原来的两个学期可灵活设置成多个学期,将常规的教学时间安排与寒暑假、周末和节假日打通安排教学任务。二是课程学分计算方法的变化,课程的学分计算方法可从传统的理论课每18学时计1学分,实践课每36学分计1学分,改为除集中实训的项目每周计1学分外,其他统一为每18学时计1学分,突出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的导向。

四、制订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注意事项

1.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思考与设计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专业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和运行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具体化为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得到运行和实施。在编制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明确培养目标定位,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应该构建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的课程、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考核与评价方式,需要组建的教学团队,建设的实习实训条件和配套的相关教学制度等。只有理清了这些问题与关系,在此前提下所编写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真正成为指导专业建设和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才能避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盲目性、片面性和孤立性。

2.依据人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要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人才需求预测分析,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家长和学生的就业期望,确定培养目标,使其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与区域性是培养模式定位的依据,同样的专业在不同区域的高职院校中培养目标应有所区别,应体现出区域性特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不同,对人才的规格、层次的要求不同,这些不同都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所体现,最终反映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实践中。

3.根据培养目标确定职业岗位能力。在确定就业岗位(群)的基础上,要认真分析所需要的职业岗位能力,明确职业岗位(群)的业务范围、工作任务和素质要求,构建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设计要突出职业性,使培养目标不脱离高职教育的实用性、技能性和职业性的特点。

4.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设定教学内容和构建课程体系。要将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为目标确定的标准转化为课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过程为依据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将学科教学转化为能力培养,使教学内容对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具有直接的意义和价值。构建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工作任务或过程导向的渐进式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理论教学内容围绕就业岗位(群)所需能力的专业基础与职业知识,实践教学内容以学生就业岗位(群)所需技能的获得及胜任工作为目标的相关课程的课程体系。同时,课程的设置还应注重学生对职业岗位变化的适应性,根据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凸显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用性。

5.围绕课程设置选择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模式要注意贴紧企业岗位工作实际,把企业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把企业的工作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结合起来,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类型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胡秦葆,刘雨涛.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初探[J].人才开发,2010(6).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篇7

一、国培课标的种类

国培课标按照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项目设计,共有66个课程标准(还有1个课程资源建设规范)。具体分布如下:

表1.国培课标分类统计表

二、国培课标的结构

每个国培课标一般由四个部分构成,总体框架如下图:

课程目标总目标具体目标建议课程内容——维度(三个)模块、专题、学时、内容要点课程设置与实施建议课程结构要求主题式培训设计要求实施建议附:主题式培训设计样例

图国培课标框架图

三、关于“课程目标”

每个国培课标的第一部分是“课程目标”,一般提供“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供培训任务承担机构研制培训方案做参考。

总目标的确定,主要是根据不同项目、类别、层次、岗位对象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的需求。例如:

示范性短期集中培训项目针对地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通过主题式培训,研究问题,分析案例,总结提升经验,提高师德修养,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形成学习共同体,培养区域学科教学与教师培训带头人。

中西部短期集中培训项目针对农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围绕新课标的贯彻落实,针对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研究典型案例,提高师德修养,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将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形成学习共同体,培养县域农村学校骨干教师。

中西部置换脱产研修项目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院校集中研修与“影子教师”实践,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农村学校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教师培训中发挥辐射作用的带头人。

培训团队研修项目针对高校、教师培训机构和幼儿园、中小学一线骨干培训者和培训管理者,通过专题学习、案例研讨,提升培训者培训方案设计、培训课程开发、培训教学、培训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加强培训专家团队建设。

具体目标的确定,根据培训的具体任务要求、不同培训对象的需求、培训内容维度和模块制订。

四、关于“建议课程内容”

每个国培课标的第二部分是“建议课程内容”,其设计原则遵循:思想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既加强师德和专业理念教育,激发教师发展动力,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学习规律,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既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又注重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改进技能和方法;适应性与引领性相结合,既适应现实需求,又突出课程内容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

建议课程内容供培训任务承担机构研制培训方案作参考。一般安排三个维度,如中、小、幼、特教师的培训内容根据国家颁发的教师专业标准分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每个维度下设若干模块,每个模块下设若干专题,每个专题提供学时建议和内容要点。内容要点是对专题内容的简要说明,可结合学员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例1.中小特教师培训的建议课程内容框架(见表2)。

例2.培训团队研修建议课程内容框架(见表3)。

例3.培训管理者团队研修建议课程内容框架(见表4)。

五、关于“课程设置与实施建议”

每个国培课标的第三部分是“课程设置与实施建议”,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要求或建议:一是课程结构要求,二是主题式培训设计要求,三是实施建议。

1.课程结构要求

每个国培课标为培训机构设置培训课程提出了原则性的课程结构要求。如,中小学学科教师培训的课程结构要求一般是(见表5):

原则上,每个维度浮动比例不超过5%。

又如,学科教师培训团队研修的课程结构要求一般是(见表6):

2.主题式培训设计要求

这主要是针对短期集中培训开展主题式培训提出的要求。主题是集中培训的核心内容。培训课程均围绕主题设计和实施。培训机构可根据学科教师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学科教学内容的某一方面或学科教师专业能力的某一个侧面,形成培训主题,按照课程结构和内容设计的要求,设计出主题化的课程。

国培课标在这一部分为培训机构提供了若干个供选择使用的主题,当然,培训机构也可根据上述要求自定主题。

3.实施建议

一般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1)教学方式建议。主要是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课程实施要将理论与观摩实践相结合,专题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经验总结与反思体验相结合。理论学习要强调案例分析,实践训练要注重能力提升,交流研讨要注重学习共同体打造,反思体验要针对教育教学行为改进。

二是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创设学员参与的教学情境,在专家引领下,通过实践体验,提升学员的教育教学实际能力。

三是要注重培训方式的创新,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境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加强对学员培训后的跟踪指导。

(2)培训团队建设建议。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实行首席专家制。首席专家负责设计培训方案、备课、进行过程指导等工作。

二是要组建高水平培训团队。高校专家与一线教师、教研员合理搭配,省域外专家原则上不少于三分之一,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原则上不少于40%。

(3)课程资源利用建议。一般有四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根据培训主题和课程目标的需要,为参训教师选配适切的阅读学习的文本资源、电子资源和网络信息化资源,加深学员队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拓展培训课程的功能。

二是培训团队主讲专家应向参训教师提供教学课件、讲课提纲、任务设计等培训课程资源,为持续学习提供有效支持。

三是把参训教师作为重要培训资源,建立班级虚拟空间,整理发掘课程实施过程中学员学习产生的有价值的鲜活的生成性资源,并尽可能提供给每位学员进行分享交流。

四是培训机构应全面开放校园资源设施,其中包括图书馆、资料室、电子阅览室等。应当及时向学员提供机构内相关的学术交流信息,允许学员进入任何教学场所参与学习。

(4)培训效果评价建议。主要是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学员与专家评价相结合、即时与后续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评价。

二是要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员的培训预期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

三是要注重对学员培训前后改进程度的测评。

六、关于“主题式培训设计样例”

每个国培课标都附上了“主题式培训设计样例”,为培训机构开展主题式培训提供方案设计的范式。一般格式为:

项目类别:××××××

培训时间:×天(×课时)

培训主题:××××××

培训对象:××××××

培训目标:××××××

培训内容:(用下列表格形式列举,见表7)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篇8

从目前社会对建筑行业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并提出了适合社会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新的培养方案。在新培养方案中,通过创建校企合作平台和实施保障体系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为地方院校土建类专业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平台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3)04010105

目前,地方院校在全国普通高校中占绝大多数,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主力军[1]。截至现在,中国有1003所高校开设了高等工程教育,在校本科生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加强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推进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改变包括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内的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素质不高的现象[2],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经济管理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是相关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结合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沈阳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在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实践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旨在为地方院校土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新的模式和途径。

一、原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原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实践环节。

(1)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各自孤立,没有一个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各门实验课程或课程设计教学仅仅是为各自的课程服务,彼此之间缺乏有机的统一。忽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连贯性、整体性,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没有很好的融合[3]。

(2)实习任务重,时间短而集中,学生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只能参与其中部分甚至一个工序的实习,无法全面了解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与施工工序,也无法真正掌握实际的施工工艺,实习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学校教育与企业人才需求相脱离,实习基地相对匮乏,针对实际工程的训练不足,导致实践教学的理论化。

(4)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落后,实践教学缺少自主性和创新性。

土木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工程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教学在培养方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它的作用和功能是理论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的专业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必须对原有培养方案的教学体系,特别是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使之更加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二、探索建立新培养方案体系

在调整培养方案前,沈阳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先后对开设了该专业的不同层次的院校,包括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进行调研。并比较了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和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情况。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到国外一些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培养方案的结构体系和内容与国内存在一定的差别,国外院校的培养方案分支非常细、专业性更强,国内重点大学人才培养的着眼点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地方院校重点是培养宽基础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最后,沈阳工业大学将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一)新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积极探索和创建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工程教育模式,不断提高学校工程教育的水平,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新方案制定的基本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精神,借鉴国内外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以优势传统产业和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以培养“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为目标,以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为平台,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与形式的改革为核心,积极探索和创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全面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新方案的培养目标及要求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土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监理、投资开发、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的重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新的培养方案要求毕业生系统地掌握理工科理论基础及力学基本理论和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熟悉土木工程的建设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土木工程设计及施工的主要规范和标准;接受专业技能、专业实验和实践等方面的专业训练,掌握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监测、工程概预算以及工程招投标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初步具有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与研究工作能力;具备工程过程管理和工程运行及维护能力;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工程信息获取和鉴别能力;具有职业技能和道德;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学能力;具备良好的表达交流能力;具有国内外土木工程招投标或邀标书、合同协议书等的撰写能力;具有从事土木工程领域工作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职业资格要求的能力[4]。

(四)新培养方案的结构体系

土木工程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以“一二三四五”人才培养模式为基本思想,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任务,通过课堂理论教学、课程实验、专业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达到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目标。“一二三四五”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主线、两个平台、三个层次、四条不断线、五大模块”。“一个主线”是以培养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主线,培养学生基本素养、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两个平台”是指校内资源的基础平台和校企合作的拓展平台的有机组合;“三个层次”是指基本素质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和综合实践能力教育;“四个不断线”是指确保学生在大学四年内在外语、计算机运用、实践教学和职业生涯方面的教育不间断。“五大支撑体系模块”包括外语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模块、计算机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模块、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模块、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块以及设计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模块。

整个培养方案在结构体系上充分显示出结构的科学、合理,各环节之间衔接有序(具体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

(五)新培养方案中实践体系的构建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是帮助

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既互相渗透又相互支撑,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由实践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构成有机整体。新培养方案中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社会实践体系、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实习教学体系、课程及毕业设计教学体系。其中,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由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三部分构成;实习教学体系由专业基础实习和专业实习两部分构成。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能力,正确地掌握专业技能的技巧,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5]。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改革后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主要内容与科学技术的同步。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具有前瞻性与系统性;它更新了实践教学内容,体现应用特色,确保与社会、企业的紧密联系,教学环节安排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确保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积极构建实践教学平台,保证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总之,新实践教学体系克服了实践教学环节各自孤立分开,知识学习的持续性、连贯性差,实践教学环节与具体实际工程脱节,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等原方案的不足。

三、新培养方案的特色与要求

(一)新培养方案特色

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充分结合辽宁老工业基地和地方院校的特点,以基础扎实、专业口径宽、实践能力强、适应市场需求、综合素质高为人才培养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指导思想为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强化能力训练,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加强素质教育。

(2)在培养目标上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突出适用原则,在大土木基础上,专业分设房屋建筑、道路与桥梁、地下工程和建筑经济四个专业方向,实现了专业互补,在择业上比较灵活。

(3)在体系结构上,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并行设置,保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既相对独立,又衔接有序,实现了两者的相互支撑。

(4)突出实用性原则。根据毕业生反馈信息,删减了某些与该专业关联较小的非专业课程,如原计划中的普通化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增加了地下工程、道桥概论课程。

(5)鼓励双语教学。经济全球化趋势使毕业生需要面对各类国际工程项目,这对毕业生的外语能力要求明显提高。培养方案中在五、六、七学期设置双语教学课程,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土木工程制图及CaD、弹性力学、工程建设监理、智能建筑技术、工程概预算及工程项目管理。鼓励教师进行双语教学。选择双语教学的学生可以免修该学期的科技外语或专业外语课程。

(二)培养方案中各类学分学时要求

在培养方案中,整体教学环节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其中,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20.7%。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时分别占总学时的42.6%、40.6%和12.9%,按课程性质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其中必修部分学时占总学时的80%(各类学分学时具体要求详见表1)。

学生在毕业前要修满188学分,其中理论课程(包括:实验课)13分,集中实践3分,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10学分。专业设房屋建筑(方向1)、道路与桥梁(方向2)、地下工程(方向3)和建筑经济(方向4)。要求学生在第6学期必修一组方向课程5学分,同时在第6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中至少选修5学分,在第7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中至少选修10学分(可在其它相关专业选修课中进行选修);素质拓展教育课程要求在全校公共选修课程中按类选修6学分。学生自选上课学期;专题教育4学分。在实践环节中,要求学生除了修完必修的36学分实践环节外,还需选修一个专业方向3学分的实践环节。

四、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的实施

为了克服原培养方案中各实践教学环节相互孤立,忽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连贯性、整体性,实践教学与工程实际脱节,不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问题,切实保障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沈阳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借鉴欧美等国外发达国家的土木工程专业的“回归工程实践”的教育理念,按照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原则,把课堂内外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为一个衔接有序、层次分明的体系,开展实践技能训练,突出能力培养,实施面向工程实际的实践教学模式,与包括设计院、监理公司、施工企业在内的30余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创建了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平台培养模式,开展了四类基于实践教学的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即: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学生实习、就业基地,青年教师实践基地和创新试验与科技活动平台等。自2010年以来,各类合作平台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采取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的方式。通过该培养模式的轮训、顶岗等方式的实习,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理念,使学生了解、熟悉、掌握了各类实际工程施工程序、工艺和技术要求,为即将从事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确保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中得到切实的落实,学院采取了实践教育的保障措施,包括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开放实验室,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教学评价、质量监控体系等。

五、结语

当前,地方院校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一定要适应社会各行业的发展需求。沈阳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为增强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在新构建的教学体系中加大了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及工程实训等实践教学比重,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使应用型人才培养真正实现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目前新构建实践体系的实践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近五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7%,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较为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良好,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实现了地方性院校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鲍文博,金生吉,宁宝宽.产学研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4):111-113.

[2]李书伟,刘绍娜.“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实践教育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23(11):138-140.

[3]李远瑛.地方性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与改革[J].山西建筑,2009,35(17):177-180.

[4]夏建中,吴建华.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的实践环节教学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22(5):388-342.

[5]潘睿.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103-105.

Reformandpracticeontrainingschemeofcivilengineeringspecialtyinlocalcolleges

JinShengji,BaiQuan,XUJinhua,Baowenbo

(SchoolofarchitectureandCivilengineering,Shenya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henyang110870,p.R.China)

abstract: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篇9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既指工程设施也指工程技术活动。1993年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与其他专业合并为拓宽为建筑工程专业;自1999年以来按照国家专业目录的调整,原建筑工程、城镇建设、交通土建、地下建筑工程、矿山建设等专业合并为土木工程专业。从此上述专业开始按照“大土木”招生,受教育部委托,建设部成立“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进行指导。专业指导委员会认为所制定的培养目标、毕业生基本规格和培养方案是对专业培养标准的最低要求,体现一般性的指导意见,其核心要求办学院校切实按照宽口径专业规格进行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

2002年11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了《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明确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业务范围、毕业生基本规格。2011年9月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实施了:《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专业规范主要规定土木工程本科学生应该学习的基本理论以及掌握的基本技能,是本科专业教学内容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专业规范把实践教学放在了比以往更重要的位置。专业规范列出的所有实践环节几乎都是必修内容,有些环节是为了满足专业教学需要而设置的,有的则是按照专业方向不同而区别安排的。专业规范试图表达的内涵是,学校在实践教学中要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专业规范强调,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努力尝试,“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研究型学习方式,把合适的知识单元和实践单元有机结合起来逐渐构建适合各校实际的创新训练模式,并把其纳入培养方案【1】。

2011年以来,贵州省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顺利立项,土木工程工程专业以此为支撑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在理论教学实践能力、实验教学实践能力、实习教学实践能力、课程设计实践能力、素质拓展实践能力方面进行了探索,新制定的《2013土木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3年7月顺利通过校内专家答辩,并在2013年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共计220人中实施。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1指导思想

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把握国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规律与趋势,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教育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教改【2013】1号)、《贵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要求(黔教高发【2012】380号)和《贵州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与观念,结合建设行业需求和学校实际,按照普通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强化实践能力、注重创新精神培养,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2.2制定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遵循:“系统设计、强化实践、提高能力”的思路;能力为导向与交叉融合的原则;按照学业、就业、创业“三业”贯通,以“出口”引导“入口”的要求。方案制定时贯彻本科教学改革思想,理论课程要求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前提下,突出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实践性课程结合行业和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具体能力目标,并落实考核形式。1学分以上实验课,原则上要求开设为独立实验课程,控制验证性实验比例,增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为学院相近专业大类招生奠定基础,要为学生攻读双学位或第二学位提供条件,要为学生自主选择发展方向搭建平台,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多种学习方式,实施与多种方式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方式;构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相互支撑、相互协调的课程体系。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强化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制为4年,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达到学校授予学士学位实施办法规定的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毕业所需总学分为:175学分;其中,通识课程43学分;专业课程102学分;综合实践课程30学分。

3.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各类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毕业生能够在有关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和保险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3.2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

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经济、项目管理基本理论;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了解数学,现代物理,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应用前景;掌握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工程结构及构件的受力性能分析和设计计算原理,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一般技术和过程以及组织和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结构选型、构造设计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结构的设计方法、CaD和其他软件应用技术;掌握土木工程现代施工技术、工程检测和试验基本方法,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给水与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等相关知识,了解土木工程机械、交通、环境的一般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邻学科的一般知识。

(2)能力结构

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的能力;具有运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并能运用其解决一般工程问题;具有计算机、常规工程测试仪器的运用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后,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或技术研究、运用开发等创新能力。

3.3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时以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在注重土木工程本科阶段基础教学的同时,提高实践环节比例,建立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内容、知识学习方式、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加强实践教学及能力培养方式等关键环节。实施“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稳定的大型企业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基本技能、表达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使本科教育与工程实际更好的结合,提高学生竞争能力,缩短学生就业适应期,获得用人单位认可。专业课程分为四个模块:相关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四个模块层次递进,逐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关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是工科专业需要修读的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工科专业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包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以及大学物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能力,主要课程有土木工程概论、画法几何、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autoCaD、工程地质、工程测量、电工学;专业核心模块讲授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知识,主要包括三大力学、土力学、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工程计量与计价、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监理;专业方向课程分方向具体培养学生从事建筑工程或交通土建工程生产的能力。课程设置针对不同方向按照实际工程需要开设。如建筑工程专业开设房屋建筑学、高层建筑、pKpm应用等课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开设地基处理、隧道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勘查与设计等课程。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课程结构及学分分布表1

土木工程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课程结构及学分分布表2

4.实践教学体系

经过改革的2013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涵盖:通识课程实践教学模块、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块、综合课程实践教学模块三部分。通识课程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含: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计算机实训、军事理论与训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含:土木工程材料实验、autoCaD实操训练、电工学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造价软件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pKpm工程软件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综合课程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含:认识实习、工程计量与造价管理课程设计、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建筑工程方向)、基础工程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地基处理课程设计(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工程地质实习、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社会实践体系、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实习教学体系、课程设计教学体系、毕业设计教学体系。实践与理论教学体系既相互独立又互相支撑,循序渐进的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2】。实践教学环节可归纳为实验、实习、设计3个层次。实验由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三部分组成;实习由专业基础实习和专业实习两部分组成;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关键阶段。设计环节由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两部分构成,课程设计是学生进行工程设计的入门训练,对于学生掌握工程设计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运用专业知识于局部和整体起到有效作用【2】。

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强化学生工程素养,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2013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比例中加大了实验、实习、设计环节的实践教学权重,使应用型人才培养真正实现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篇10

一、培养目标的比较

从表1、表2可以看出,我校2007年进行的体育教育课程设置改革中的培养目标与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教体艺[2003])的培养目标相符合,该培养目标的特点是培养目标更加宽泛,其实质是人才培养的口径更宽,社会适应能力更强,更注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充分显示了培养目标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二、课程体系的比较与以往教学计划比较,新教学计划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科课程增设了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等体育基本理论知识课程,删除了无实际意义的学校体育卫生学。

(二)与以往教学计划比较,新教学计划的最大特色是在学科课程部分,该部分缩短了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武术等课程的学时数。虽然这些课程的学时数缩短,但对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的要求并没降低,相反在专业课中强调“技能的形成和发展”的一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武术专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和爱好选择一项作为自己的特长项目,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学生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掌握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方案的培养目标符合新时期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人才培养的口径更宽,社会适应能力更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在课程体系上增设了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等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课程,为以后学生学习专业技术和技能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便于学生专业技术和技能的掌握;新方案在基础运动技术和技能开设的基础上,开设专项课程,学生在掌握其他技能和技术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和爱好选择一项作为自己的特长项目,充分体现了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体育人才的目标,提高我校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二)建议

虽然新课程设置与我校以往课程设置比较有较大的改进,但在实践中发现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和改进:

1.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合理安排课程开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