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8:36

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篇1

一、对心理健康现状认识不一致的原因

若把所有问题,包括认知上一时想不开、出了偏差者归为心理健康问题,则心理健康问题的内涵就扩大了,自然不健康学生的检出率就高。我们应分清楚不同层次的心理问题,有认知上的偏差,有心理状态层面上的,也有人格层面的。心理是否健康应从心理状态这一层面来认识较为妥当,它有可能是认知层面的问题没得到及时解决而导致的某一阶段的心理不适。若从心理状态这一层面来看健康问题,心理不健康就如同感冒,抵抗力好的也许过段时间好转,进入正常的状态,若积极治疗则好转得更快些。若有良好的卫生健康常识,能主动预防,那就不会“感冒”。心理健康问题若长期不能得到解决,许多症状就会内化为人格层面的问题,成为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特征,那就较难矫正和治疗,这时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无济于事了。对不同层面的心理问题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可见,不分层次的调查数据,再加上过时的、各取所需的调查表和常规以及局部的调查,其所得结果的可信度自然是不高的。另外,人们的主观判断上,有的把心理健康问题混同于思想品德的问题;有的又把违纪、违规问题纳入心理健康问题的范畴;不同角色的判断者(如不同的年龄、教师中是否当班主任)受自身角色的限制,会突出学生问题的某一方面,并把它放大成整体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都是认识不统一的原因。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从理论上看,由于大学生大都是以成功者的心态进入大学的,其认知水平也大为提高,大学的集体生活为大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因此大学生的绝大多数在绝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心理健康状态的。分层调查的数据也表明,大学生不是深层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这样的结论丝毫不影响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强调。学生一些浅层的心理问题时有发生,如适应不良,无法正确面对压力,烦恼、压抑、考试焦虑、失恋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会影响到健全人格的形成。

大学生中不同层次的心理问题客观上都存在,在认知层面与心理状态层面的心理问题的比例与其他人群没有显著的差异,只是因学校环境的特殊性使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人格层面的心理问题的比例与中小学生相比虽有所增加,但仍不算很高,与其他同龄人群相比,在比例上、表现形式上都没有多大差别。值得重视的是,纵向地与过去相比,心理问题的比例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心理问题也出现一些新的表现形式,如网瘾、同性恋等。

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在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原因时,人们有时会犯逻辑上语义重复和因果界线不清的错误,有时把心理不健康的已有表现又当成不健康的原因。如有的说“严重的考试焦虑是心理不健康的原因之一”,其实严重的考试焦虑已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了。

影响心理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为了准确分析心理问题,需对各种影响因素做出高度的理论概括,也需对学校条件下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具体分析。

(一)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

外界有许多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如充满关爱与和谐的家庭、具有良好人际关系与社会秩序的社区,优质的教育、发达的文化、丰厚的物质生活条件等。

但是,现实中存在的却是许多与上述理想环境不一致或相反的、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可即使是在同样的不利环境条件下,心理不健康的人仍是少数。这说明影响心理不健康的因素主要还在于内部,这些影响心理健康的内部因素与外在因素交互作用,共同导致不健康心理的产生。而人的内部条件又是在外界影响下形成的。当下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是过去生活长期积淀的产物。外在不利因素是否导致学生心理不健康,这取决于人的内心是如何解读外在信息的。

(二)影响因素的理论概括

纷繁复杂的外在因素可概括为两点:一个是环境变迁,―个是环境压力。前者可能导致心理适应方面的问题,后者可能导致过度的压力感。二者均可引起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上的表现。尤其是在情绪、情感这一心理过程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如焦虑、抑郁、自闭等。外在环境的突然改变,往往使许多大学生一下子不能从自己的经验划界中找到应对的方式,或新的刺激与自己的信念系统发生冲突,这些均可产生适应不良的问题。大学中引起这类问题的主要类型有:新生的适应问题、家庭成员或经济条件的突然变故、人际关系的突然变化以及新的社会思潮会折射到校园等。环境变迁不是个人能左右的,有的也是预期不到的,人们只能学会怎么去适应。环境压力是外在环境施予人的各种要求,这些要求又与自己的能力以及对自己能力的主观判断之间有一定距离,使人有一种紧迫感,总觉得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身后驱使着。这些压力往往是与主体自己不得不完成的活动任务有关,也与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有关。有任务目标的压力,有完成任务质量标准的压力,有完成时间的压力。大学生中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业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就业的压力。

所有影响心理健康问题的内在因素最终都是通过自身的挫折感这一因子而起作用的。挫折感是自己追求的目标未实现、活动失败、发现了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差距仍然很大等情形下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大学生中常见的有:学业上的挫折、人际交往的挫折、恋爱中的挫折等。

环境变迁、压力以及内在的挫折感是引起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但不等于说必然导致心理不健康,不是绝对的一因一果的关系。另外,某一因素导致的不健康问题又可成为另一心理问题的原因。

(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因素

重点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因素,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在学校教育、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及学生自身方面的生活事件这四个因素中,许多研究都得出学校教育是首要因素的结论,如学习负担过重以及学习中各种尖锐矛盾带来的心理压力;学生间、师生间人际关系不协调及教育方式的不当带来的情绪障碍等。

学校教育这一首要因素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负担过重;教师教育方法粗笨;被教师讽刺挖苦;经常性考试失败;教师偏心不公;教师水平低;与教师、同学关系紧张;教师作风不正;教师有病态。这九条分别与敌对、偏执、强迫、人际

关系敏感这五方面心理健康问题有较大的关系。如教育方法粗笨就与学生的敌对、偏执方面问题相关度较高;经常考试失败则与强迫症和忧郁相关;教师的讽刺挖苦、偏心不公则与学生的敌对、人际关系障碍方面问题相关。这个结论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真对待。学校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位因素,同时学校也应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主要阵地。教师素质的高低、观念的新旧以及教育方式是否科学,这些都影响到学校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

四、从内外因素的辩证关系看心理健康的维护

心理健康的保持与维护,心理素质的提高,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的共同努力。从教师、家长等教育者的这个角度考虑,应尽量地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生活空间、学习空问和心理空间,减少或避开诱发他们不健康心理产生的外部因素,减轻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压力,让学生尽量多的感受到愉快学习的过程,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给学生更多的鼓励、信任和期待。同时,用自己正确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认知能力、乐观向上的处事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去影响、感染学生,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健康的学校环境和人际关系中。

而作为学生本人,应学会适应各种新的外界环境,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处世态度,发展自己多方面的兴趣与爱好,对生活与学习应有一个接受磨砺、吃苦受累的心理准备,不断增加自己抗压力与抗挫折的能力。

(一)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环境

学校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学校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外在因素。学校的制度、管理方式、课程设置、校园文化、校风、教师的教学方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等都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关联。

1.民主科学的管理体制

学生在校的第一要务是学习,学习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教学、行政、后勤等部门共同配合,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有效的管理。若管理制度的制定不民主,制度的科学性不强,或管理松散、不公正,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维持。学校应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公正、正义、井然有序的形象,在学校规章制度原则面前人人平等。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进程,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

2.合理设置课程

学生通过各门课程的学习,提高认识水平,有助于心理的自我调适。但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应注意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关系、知识的深与浅的关系、知识量与学生接受力的关系;在课程的安排上既要考虑学科课程又要考虑活动课程;在课程目标上,应关注情感、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在课程实施上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尝试“服务性学习”。服务性学习把学生带出了校门,带进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使学生走进了社区中那些需要关注与服务的群体之中。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学生全面了解现实社会,并通过不断地反思,自己悟出一些道理,这是一个“发现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期待学生能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人生的艰辛与意义,提高社会责任感,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增强其自尊和自信,同时能找到自己将来的职业兴趣和方向,激发提高自身学业成绩的动机。这些都有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

只有合理的课程结构才有可能让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的合理与和谐将有助于心理的和谐,这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3.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让学生有了充实感。文化是一种感染力,丰富着学生的情感世界。校园文化渗透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精神风貌。在一定校园文化氛围下,学生会自发组织体现各自兴趣、爱好的各种学生团体,开展各式各样的团队活动,这同时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在各种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交往与沟通,培养了独立性,这些都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元素。

4.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交往方式、对学生的期待与评价均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关联。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不仅仅是指专业知识扎实、授课技能高超,更主要的还应是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和人格,懂得学生的心理,会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心理健康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命质量,每个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应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持与维护。学生本人也应主动关注、评估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寻求调适的办法。

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的一项教育活动,它既能解决许多浅层的心理问题,也能预防出现深层心理问题。但是,更主要的是对那些健康的、没表现出心理问题的广大学生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系统地学习与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增进心理自我保健的意识与技能,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塑造健康的人格。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办法

1.学习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

大学生可通过自学、听讲座、课堂学习等途径,学习并掌握好心理卫生知识,它将有益于大学生从理论上正确理解和认识自身所出现的心理问题,是大学生自我心理保健的理论武器。如学习科学用脑,注意用脑卫生,这就是首先要学会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张弛有序,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而使思维、记忆力减退。二是要注意营养健脑,以必要的营养来保证大脑正常工作所必须的能量。三是对某些脑疾病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又如,学好性心理适应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形成科学的性意识,合理调节性冲动,增进男女正常交往。再如,有关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知识,让人真正懂得戒除不良嗜好、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不酗酒不吸烟等。科学研究和医学实践证明,过量的饮酒和吸烟对身体是极为有害的,尤其是对大脑的刺激更为明显,它能麻痹脑神经和破坏脑细胞,干扰记忆,促使遗忘。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

2.积极参加校园科技文化活动

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课余活动形式多样,包括社会调查、科技服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以及各种类型的文体活动、学术交流等。在学生的自由时间内,如何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从事各种活动,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社会调查、科技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途径。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外文体活动,是大学生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一个人如果封闭自己,除了学习之外不去参加任何文体活动,那么,他的大学生活将会单调、乏味,甚至会连正常学习、生活和人际间的交往都难以维持下去。在今天强调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大学生更应积极地参加各类文体活动,锻炼身体、培养能力、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掌握自我心理调节方法

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篇2

【关键词】五脏相关;现代研究

abstract:thetheoryofcorrelationoffiveviscerawasintroducedbyfamousveteranterandoctorsoftCmnamedDengtie-tao,whosucceededanddevelopedthetheoryoffiveelementsandentrails.Recently,manyresultswereobtainedontheoryaboutcorrelationofFiveViscera,suchasthediscussiononChinesemedicalsciencetheory,clinicalresearchandexperiment.

Keywords:theoryofcorrelationoffive;Recentresearch;Review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由我国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提出[1]。五脏相关既保持中医五行学说与脏腑学说的合理内容,又借鉴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本文就近年来对五脏相关的研究作一综述。

1理论探讨

1.1五脏相关源流探讨刘小斌[2]

通过对《内经》“五脏相通”、汉代张仲景“五脏病”论、金元时期刘完素“五运主病”,以及明清医家提出的“五脏旁通”“五脏穿凿”、药性归经、五行相生子母相应之义、“五脏互相关涉”等理论学说比较研究,认为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与上述理论有学术渊源。

1.2五脏相关的基本内容与特点郑洪等[3]

认为,五脏相关的内容可包括:①中医五行学说落实于五脏:②以五脏为核心,同样保持五脏统属六腑、五体、九窍、五华等内容,其特点是整体、平衡和恒动;以系统和结构的观点认识五脏的相关性;以气血阴阳为五脏相关的信息单元和控制因子;以“症状-病机”的逻辑认识五脏关系。邱仕君等[4]认为,中医五脏相关学说是基于对中医五行学说的继承和发展的一种理论学说。五脏相关是指人体可分为心、肝、脾、肺、肾五大系统,其系统内部、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关联。

1.3五脏相关的学科定位

邱仕君等[5]指出五脏相关学说其学科意义在于横跨了理论层次和实践层次,介乎于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之间。五脏相关学说研究以相关性、多元性、开放性为主要表征,具有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构建与研究方法从认识上提供了一种开放的眼光、辨证的思路和宽容的气度。

1.4五脏相关的理论内涵阐释

赵益业等[6]认为五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五脏相关的实质是该网络内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能阐明五脏相关理论在证的实质研究、病证关系、中医疗效机制等研究中的作用。陈坚雄等[7]从功能系统观、脏象联系观和天人整体观3个方面解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内涵,认为五脏相关学说以中医五行学说和脏象学说为基础,以中医学的功能观和整体观为指导,引入现代系统观,整理提高历代医家对脏腑相关性的零散认识,明确提出了联系的观点,突出强调了相关性。

2临床研究

五脏相关临床研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主要有两个层次,一是面上临床研究,二是深入到子系统如两脏相关的研究。

2.1面上临床研究刘小斌等[8,9]

通过随机抽样方法调研1200例住院病案资料,探讨五脏相关理论学说临床基础。结果中医病名证型涉及二至四个脏腑所占的比例为1108例,占92.33%。此外,刘氏等整理邓教授运用五脏相关学说解决临床难题的经验,如以心为本,五脏相关辨治冠心病;从肝论治,五脏相关辨治高血压病;脾胃虚损,五脏相关辨治重症肌无力;肝病实脾,脏腑相关辨治慢性肝炎、肝硬化。

许多国内学者也运用脏腑相关理论进行临床各个系统疾病的诊治,包括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外科疾病,甚至用于诊治疑难病及治未病。

2.1.1内科疾病

心血管系统:李南夷[10]认为心力衰竭虽是心脏之病变,但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无不与肺、脾、肾、肝等脏腑密切关联,相互影响。因此,五脏相关学说对心力衰竭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谢雨君[11]介绍陈镜合教授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经验。认为该病病位在心,与五脏相关。黄学阳等[12]认为肢体动脉缺血性疾病与五脏相关,但与肝脏关系最为密切。

消化系统:尹宗强[13]运用五脏相关理论诊治病毒性肝炎。如肝病治心:清热解毒,凉营开窍法;清营凉血,直泻心火法;养心安神法。肝病治脾:包括温中健脾法平调寒热法。韩立国等[14]用脏腑相关论胃脘痛的治法,在辨治胃脘痛时,可使用如疏肝和胃法,温通心肾法,达胆和胃法,益气健脾法,清肠和胃法。

泌尿系统:谢桂权[15]从五脏相关角度探讨尿毒症的治疗。立足中医整体观,从肾、脾、肺、肝、心五脏相关及通腑泄浊、活血化淤等角度探讨了尿毒症的传变及治疗。

内分泌系统:魏华等[16]总结和介绍了路志正教授论治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经验。路教授认为甲亢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以肝郁为中心,与五脏失调相关”。宋述财等[17]从“五脏相关”理论角度看,失眠病位在心,但与肝脾肺密切相关。

2.1.2妇科疾病谭抗美[18]

以五脏相关理论指导女性更年期综合征61例诊治,以补肾为主,兼疏肝调脾宁心理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

2.1.3外科疾病李古松[19]

运用五脏相关诊治外疡,认为疮疡是“心系与他脏系”内在功能失调之外在表现,“有诸内,必形诸外”也,必须先重视心系,是“五脏之大主”的基础,且必须结合他脏系(肺、肝、脾、肾)的相关性。

2.1.4疑难病周正华[20]

依据《内经》“五脏相关,移皆有次”,运用五脏相关辨治疑难病,取得良好效果;王文奎[21]运用五脏相关理论指导治疗爱滋病;李培武等[22]认为肝肾综合征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无不与肝、心、脾、肺、肾等脏腑系统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2.1.5治未病边玉麟[23]

将五脏相关道理运用在临床上“治未病”,指出除了传统的“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之外,利用其他脏腑之间的相关来防止未病脏腑的传变。

2.2子系统的研究目前,以两两相关的研究较多。如脾(胃)肾相关,心脾(胃)相关,肝脾(胃)相关,胆胃相关,肺脾(胃)相关,心肺相关,心胆相关,肝肾相关,肝肺相关等。

2.2.1脾(胃)肾相关

陶庆文等[24]认为脾肾相关理论在尪痹的形成、治疗和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补肾祛邪是其治疗总则,而健脾利湿是重要的辅助方法。文献也报道了胃肾相关,如唐光富[25]认为临床各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病、老年病及虚损疾病,辨证之时不可不察胃肾,治疗之时不可忘却顾护胃气。

2.2.2心脾(胃)相关

吴焕林等[26]以心脾相关理论指导冠心病及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张庆宏等[27]认为情志为胃肠功能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整心神可达到治愈大多数胃肠功能性疾病的目的。

2.2.3肝(胆)脾(胃)相关

徐升等[28]运用“肝脾相关”理论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肖会泉等[29]运用肝病实脾理论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范廷校[30]认为,肝与胃在生理上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及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体现了“土得木而达”和“木得土而荣”的深刻内涵;张筱文[31]认为胆病(结石,炎症)和胃病(溃疡病,慢性胃炎等)无论在生理、病理及治疗诸方面,彼此相关,病在胃,而源出于胆;或病在胆,而源于胃,互为因果,且亦常同病。

2.2.4肺脾(胃)相关

张挹芳[32]强调肺脾在气的生成、血的循环、津液的代谢等方面存在着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多种关系,指出肺脾相关理论在过敏性疾病的病机分析及诊治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林沁臻[33]认为肺脾相关理论对肺系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肺系疾病从脾论治尤其重要;段延萍等[34]认为肺胃相关是咳嗽、痿证、胃痛的主要病机,在疾病治疗上要重视肺胃同治。

2.2.5心肺相关

刘学法[35]认为心肺相关理论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辨治冠心病时应以气血为纲,心肺同治。

2.2.6心胆相关

王宗柱[36]认为心与胆在经脉络属上有直接关系,生理上相互影响,病理上相互联系;其中胆心在生理上都是司降的,心火的司降与胆气的疏泄通降相辅相成;临床应该重视胆心同病的中西结合诊治。

2.2.7肝肾相关

付修文[37]介绍钱英教授治疗慢性乙肝的经验,认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与肝肾相关,采用“滋补肝肾、化痰软坚”之功的“软肝煎”治疗效果良好。

2.2.8肝肺相关

武维屏[38]认为肝肺生理相关,病理相因。根据中医学“肝肺相关”理论,从肝辨治支气管哮喘,治法独特,疗效显著。

三脏相关的报道罕见,如刘友章等[39]运用肺脾肾相关理论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实验探索

目前对五脏相关的实验研究文献报道不多,日本通过制造实验性肝硬变模型,发现肝损害、肾损害及空肠绒毛萎缩的程度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揭示了五脏中的肝、脾(这里指空肠绒毛)、肾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40]。两两相关的实验研究以脾肾相关为主。吕爱平[41,42]采用经典方法分别复制了脾阳虚证和肾阳虚证动物模型,认为脂质过氧化、甘油磷酯减少、神经磷脂增加是脾、肾阳虚证形成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高守泉等[43]等研究认为血浆睾酮这类性激素物质可能是脾肾相关的重要生化物质基础之一,免疫功能则可能是脾肾相关的一种重要生理机制。陈芝喜等[44~46]发现脾虚模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t3,t4含量均比正常显著降低,血浆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均比正常升高。补脾补肾方药能明显升高脾虚证大鼠体内tnF,iL-6,iL-2,t3,t4含量,降低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认为脾虚证的发生与调节camp,cGmp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此外,脾虚证的发生与Dna合成减少有关,脾肾相关理论有助于指导临床辨证施治。其他两两相关的研究较少,如郑爱华等[47]发现脾虚时pKC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肝郁时pKC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认为肝脾两脏在t细胞尤其是tHo的活化中具有相关性,pKC参与了肝脾这种相关的发生。王淑玲[48]进行肺肾相关实验研究,认为肾可通过雄性激素及其受体对肺进行调节,雄性激素及其受体可能是“肺肾相关”的物质基础。陈洁文等[49]发现t和e2水平与心脏功能具有相关性,提示性激素水平的降低可能是肾虚动物心功能低下的关键因素。进一步揭示中医“心肾相关”理论的科学内涵。

4评述与展望

邓铁涛教授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五行学说,历经30年,逐步提出“五脏相关学说”,引起中西医学界关注。近年来,对五脏相关的研究日渐增多。综上所述,五脏相关的研究已经从理论、临床和实验等三大板块全面展开,成果显著。如理论方面,从五脏相关的源流、基本内容、学科定位、理论内涵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五脏相关的理论框架初步建立;临床方面,已从面上临床研究深入到子系统,内容之丰富,显示了五脏相关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包括内外妇科及疑难病等。但子系统的研究多局限于两两相关,三脏及以上相关的报道罕见,这也是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实验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有关五脏相关的实验模型及研究方法有待建立,子系统的研究中,脾肾相关的客观化研究有从激素、内分泌甚至分子水平等多角度探讨,但以复制“证”的模型进行研究为主,对相关性的探讨不足,而其他两两相关的研究报道均较少,可以说实验方面是五脏相关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有必要对两脏之间、多脏之间相互调节的物质基础进行深入的阐明与研究。

【参考文献】

[1]邓铁涛.邓铁涛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56.

[2]刘小斌.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术源流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5):424.

[3]郑洪:“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说内涵探讨”,邓铁涛学术思想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03.

[4]邱仕君,陈坚雄,程宾.对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探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24(1):1.

[5]邱仕君,吴玉生.在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之间—对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2):36.

[6]赵益业,邹旭,吴焕林,等.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试论中医学五脏相关理论[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5):433.

[7]陈坚雄,邱仕君,肖莹.试论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内涵[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2):87.

[8]刘小斌,刘友章,王清海,等.五脏相关理论学说临床基础调研--附1200例病案资料分析[J].中医药学刊,2004,22(2):211.

[9]刘小斌.邓铁涛教授对五脏相关理论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1):73.

[10]李南夷.论心力衰竭与五脏相关学说[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2):40.

[11]谢雨君.陈镜合教授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2,34(11):9.

[12]黄学阳,谭志健,陆广莘.中医学探讨肝与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关系[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4):658.

[13]尹宗强.浅谈五脏相关理论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8,8(S1):17.

[14]韩立国,邢召君.从脏腑相关论胃脘痛的治法[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0):712.

[15]谢桂权.尿毒症中医治疗整体观探析[J].新中医,2002,34(10):3.

[16]魏华,路洁.路志正教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用药经验[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5):407.

[17]宋述财,刘小斌,许华.失眠与五脏相关刍议[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3:367,364.

[18]谭抗美.脏腑相关理论诊治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应用研究(附61例分析)[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3,91:7.

[19]李古松.外疡从五脏相关论治[J].中医文献杂志,2006,24(2):28.

[20]周正华.从“五脏相关”论治疑难病二则[J].中医杂志,2007,48(4):335.

[21]王文奎.中医论治艾滋病[J].中国工程科学,2004,6(1):44.

[22]李培武,林木灿.从五脏相关学说认识肝肾综合征[J].新中医,2007,39(4):3.

[23]边玉麟.五脏相关治未病临床浅探[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14(2):145.

[24]陶庆文,阎小萍.脾肾相关理论在尪痹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2002,30(8):57.

[25]唐光富.胃肾相关理论价值新识[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7(3):15.

[26]吴焕林,阮新民,张敏州,等.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学报,2000,17(3):228.

[27]张庆宏,周福生.析“心胃相关”[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24(2):39.

[28]徐升,刘友章,宋雅芳.运用肝脾相关理论治疗慢性胃炎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7.

[29]肖会泉,罗日永,吴婉芬.肝脾相关理论在慢性肝炎治疗中的运用—邓铁涛学术思想研究(Ⅱ)[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69.

[30]范廷校.肝胃相关理论浅识[J].福建中医药,2003,34(1):48.

[31]张筱文.论胆胃相关与同治[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2):238

[32]张挹芳.肺脾理论与过敏性疾病[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9:16.

[33]林沁臻.浅谈肺系疾病从脾论治[J].湖北中医杂志,2004,26(2):21.

[34]段延萍,周杰,高连印.肺胃相关论探析[J].陕西中医,2003,24(12):1104.

[35]刘学法.从心肺相关论冠心病的证治[J].光明中医,1999,14(4):12.

[36]王宗柱.略论“胆气通于心”[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22(6):1.

[37]付修文.肝肾相关与慢性肝病[J].北京中医,1995,2:48.

[38]武维屏,崔红生.试论支气管哮喘从肝论治的生理病理学基础[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10):7.

[39]刘友章,徐升,宋雅芳.肺脾肾相关理论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中医药学刊,2006,24(7):1195.

[40]张丽娟.有关实验性肝硬变脏腑相关性的探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19(6):32.

[41]吕爱平,李德新,崔家鹏,等.脾肾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脾肾阳虚证模型大鼠自由基损伤的比较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3):189.

[42]吕爱平,林庶茹,李德新,等.脾肾阳虚模型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磷脂组分变化的比较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3,21(1):78,83.

[43]高守泉,王勇庆.脾肾相关性进行的实验研究[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8,4(12):26.

[44]陈芝喜,刘小斌,周名璐,等.补脾补肾药对脾虚大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4):5186.

[45]陈芝喜,刘小斌,周名璐,等.补脾补肾药对脾虚大鼠环核苷酸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J].放射免疫杂志,2003,16(5):278.

[46]陈芝喜,徐志伟,刘小斌,等.强肌健力口服液对脾虚小鼠Dna合成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5):141.

[47]郑爱华,李家邦,蔡光先,等.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对肝郁、脾虚病人th细胞分化信号蛋白pKC表达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25(4):14.

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篇3

在组织行为科学中比较经典的激励理论是美国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美国学者赫茨伯格等人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以及决策模型理论。首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好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5个等级。这五种需求的依次上升,呈金字塔式的结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企业可以建立灵活的激励政策,充分发掘员工的潜能。双因素理论是指“激励——保健”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影响人的工作积极性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避免不良情绪的需要,一类是激励因素。前者与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工作待遇等有关。如果没有这些因素,那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很低,但如果有这些因素,并不一定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后者是指员工才能得到赏识、拥有较好的发展机会等因素,这些因素能够激励员工产生强烈的工作欲望。在决策模型中,目标函数采用效用函数形式,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如非物质因素等。另外,在决策方式上,采用满意准则。这比传统的最优化准则更具有人性化。企业的决策者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寻求满意解,而不是“最优解”,这样的决策更具有实用性。

2行为科学在现代管理中应用的误区

2.1企业不够重视行为科学理论的应用

我国的企业,尤其是国企和中小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起步比较晚,不够重视行为科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很多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例如,很多国企采用终生制的人事管理方式,员工一旦进入相应的单位编制,就不会因为工作绩效差而被辞退。这种终生制的方式对于员工没有激励作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差,因此企业的效益很差。传统的管理方式不能充分考虑到人的不同方面的需求,出现了企业提供条件与员工需求不平衡的现象。如岗位与员工能力不适应、晋升机制不完善等。长期以来,这些问题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下降,企业员工士气低落,严重的甚至出现了整个管理团队辞职的事情。不科学的管理方式为企业的管理带来严重的隐患,成为企业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2.2对行为科学理论认识不够深刻

行为科学理论引入我国已经有一段的时间,很多企业已经逐渐在利用这种理论来进行员工的管理,但是效果却一直不好。究其原因就是我国的企业对行为科学理论认识不够深刻、不够全面。行为科学与心理研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企业应用中需要咨询相关的心理咨询师。在中国,由于文化的特殊性,公众普遍对心理咨询师具有一定的偏见。很多人将心理问题与精神问题划等号。因此,很多企业没有借助相关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直接进行行为科学理论的使用。然而,要想获得员工的性格特质、倾向等方面的信息和结论就必须进行相关心理方面的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员工的性格、潜能等,然后企业可以实现岗位与员工能力相匹配。

3在现代化管理中应用行为科学理论的具体途径

3.1企业要重视行为科学理论的应用

行为科学理论的应用是企业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通过行为科学理论的学习,企业的领导和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洞察到企业员工内心的真实需求,然后根据不同情况予以相应的满足。这样可以充分地发掘员工的潜能,进而提高企业组织绩效。因此,企业应该十分重视相关理论的应用。首先,领导层需要学习相关的行为科学理论。企业领导可以通过咨询、自学、参加emBa班进行行为科学理论的学习。然后,针对企业员工,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员工,企业需要进行相关行为科学理论的培训。企业可以聘请相关的专家、学者对该种理论进行深入透彻的剖析。然后结合本企业的现状进行讲解、分析,使得行为科学理论由抽象变为具体。例如怎样在本企业内部具体应用的马斯洛需求理论,本企业的各种因素与双因素理论是怎样对应的等。

3.2企业要全面认识行为科学理论

由于对行为科学理论的片面认识,企业不能很好地应用行为科学理论。要想全面、深刻地认识行为科学理论,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需要进行踏实、认真的学习。然后,企业需要克服文化的偏见,正确地认识与行为科学相关的心理学以及心理咨询师。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分析,企业可以获得企业员工性格倾向,从而更好地进行岗位的分配。企业可以进一步建立员工的心理档案。由于现代生活压力很大,员工由于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有可能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这样心理咨询师通过员工的心理档案可以全面系统的了解员工的心理状况,然后进行及时地疏导,使员工摆脱压力的困扰,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来。全面地认识行为科学理论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全面的认识行为科学理论使企业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员工的真实诉求,主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发现某员工最近一段时间总是请假,并且闷闷不乐。针对这些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合理的手段了解员工最近的生活状况。然后在企业内部尽全力帮助员工解决问题。

3.3以人为本

二十一世纪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需要想尽千万百计吸引优秀的人才,然后创造良好的条件留住优秀的人才。要做到这些企业需要以人为本。首先,根据相关行为科学理论的应用,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使之能够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又能激励员工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企业和工作。然后,企业需要与员工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认真考虑员工提出来的工作中问题。这样长期以来员工就会与领导层建立信任。员工与领导层之间信任能够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依赖感和归属感。这样有助于企业推行新的政策和管理模式,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例如,丰田生产方式(精益生产)这一模式的推进在一开始就需要员工与企业领导之间很强的信任感。这样,员工才能将基层存在的问题真实地、完整地反映给企业领导,然后通过企业整体力量来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科学管理水平。

4结束语

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篇4

(一)关于学科“界限”问题

在讨论音乐学跨学科研究问题时,首先碰到的问题有:什么是学科间的“界限”?学科间的关系如何?进而,会涉及到学科间的“界限”是现成的、绝对的、凝固的、分割的,还是生成的、相对的、动态的、关联的等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这里有必要强调学术研究的一个众所周知的基本前提,即人类实践、认识活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此形成的知识也必然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学科分化是人类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和人类认识活动不断深入的必然趋势,学科分化使人类对自然、社会现象的探索更细致、更深入,进而促进对自然、社会整体认识的深化。然而,学科分化并非学科分割,在某个学科研究领域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某些问题上可能会与相邻学科某些领域发生交融,并且可能导致一个新的交叉学科的形成。

事实上,就音乐学科发展本身而言,音乐史学、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乐律学等子学科并非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某些问题上与历史学、哲学一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学等人文、自然学科某些领域发生相交,进而把相邻学科的理论、方法有机融入到音乐相关问题探寻和解决中,逐渐形成相应的研究领域和相对完整的体系,最终导致上述音乐学交叉子学科的形成和确立。

与此同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音乐学内部子学科之间也会出现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譬如,于润洋先生倡导的“音乐学分析”就是试图把音乐史学、音乐美学的理论、方法与音乐技术分析学的方法进行有机融合的一种积极探索。这种方法,一方面旨在避免音乐史学、音乐美学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的重事实、理论的描述,轻音乐作品本体分析的偏颇;另一方面旨在避免技术分析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的重音乐作品本体形式分析,轻音乐作品内涵的历史文化、美学意义的相关分析的偏颇。因此,“音乐学分析”的提出,在理论、实践上都将促进音乐史学、音乐美学、技术分析学研究方法的融合和完善,促进各自学科研究在广度、深度上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使研究视野更开阔、研究方法更多元、研究过程更细致、研究结论更客观,从而促进我国音乐学整体研究在广度、深度上的进一步拓展。

从上述音乐学学科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学科间的“界限”关系来看,笔者认为,音乐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自然学科之间,以及自身内部的子学科之间的“界限”关系并不是现成的、绝对的、凝固的、分割的,而是生成的、相对的、动态的、关联的。因此,学科的界限只是相对地规定了学科研究的大致范围和内容的边界,但并不表明学科研究范围和内容只能永远固守于其中。恰恰相反,随着研究的深化和拓展,在某些问题上与相邻学科的相交,适度的“越界”是可能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必须的。并且,假如这种适度的“越界”和相互交融形成了某个相对完整的研究范围和体系,作为一个独立的交叉学科的确立也是一种“水到渠成”的事情。

只有以这种历史的、动态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待学科间的“界限”关系,才能使学术研究既能围绕本学科现有范围、内容不断深化,又能随着本学科研究深化而适度拓展,与相邻学科交融,把相邻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先进的理论、方法,适时地、有机地融合到音乐学研究中来,为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视野、新方法、新动力、新生长点,解决传统理论、方法所不能观照的某些方面和难以有效解决的某些问题,从而避免音乐学科研究观念的滞后,方法的老化,内容的陈旧,使音乐学科发展与人文学科、自然学科整体发展同步,使音乐学术研究的保持足够的动力和勃勃的生机。

(二)音乐学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

就音乐实践活动来看,人类音乐实践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音乐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使音乐学科呈现出高度细化和专门化的趋势,就目前比较通行的分类来看,音乐学可分为历史音乐学、体系音乐学和民族(人类)音乐学几大块,各大块之内又可作更为细致的层级划分。

音乐学科呈现出的高度细化和专门化的趋势,在笔者看来,实际上存在着利与弊的两面。其利:由于音乐学科的高度细化和专门化,促进了音乐学科局部领域研究的深入展开,从而在整体上推动了音乐学科研究的纵深发展。其弊:同样是由于音乐学科高度细化和专门化,久而久之,会导致音乐学各研究领域之间横向关注的不足,使音乐学各领域的研究忽略了对音乐整体性的观照,忽略了对音乐艺术与其他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领域之间的整体性观照,导致研究视野的狭隘,研究方法的单一,研究内容的陈旧,研究结论的片面。

由此,为了避免由于学科高度细化而导致的上述问题,音乐学跨学科研究(所谓的“跨界”)问题的提出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音乐学跨学科研究应该从那几方面展开?笔者认为,大致上可从如下三个层面进行:

1.音乐学内部学科间的理论、方法上的跨学科融合。这个层面的跨学科是指音乐学内部各子学科的研究在理论、方法上与相关子学科的借鉴、融合。譬如,上述于润洋先生提倡的“音乐学分析”就是属于这类跨学科研究的融合,这种跨学科融合并没有把音乐史学、音乐美学和音乐分析学消解掉,而是拓展、深化了各自学科的研究广度和深度,促进了各自学科的发展。

2.音乐学和其他人文学科间的理论、方法的跨学科融合。这个层面的跨学科研究是指音乐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之间在理论、方法上的借鉴、融合。音乐学现有的音乐史学、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等子学科,实际上都属于在音乐学科发展中借鉴、融合相关人文学科的理论、方法的产物。作为上述子学科的研究,应紧密关注史学、哲学-美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前沿,及时把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有机融入本学科的研究,促进本学科在研究观念、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上的更新,推动本学科研究的深化和发展。同时,对一些还未被我国音乐学界关注的一些新理论、新方法,应根据音乐学研究问题的需要适时地引入本学科的研究领域中,从而促进本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化。

3.音乐学和自然学科跨学科融合。这个层面的跨学科研究是指音乐学科与自然学科之间在理论、方法上的借鉴、融合。乐律学、声学、音乐治疗、音乐心理学(其中的实验、实证方法)等都属于这一类跨学科产物。这些子学科的研究,应紧密关注相关自然学科的研究前沿,及时把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有机引入本学科的研究中。

在借鉴相邻学科的理论、方法时,不应该忘记音乐学跨学科研究的目的。在笔者看来,音乐学跨学科研究的目的是把相邻学科的理论、方法有机融入音乐学研究中,从而促进音乐学研究问题的有效解决。合乎这个目的的跨学科研究就是好的,否则就是不太好的,甚至是不好的。由此,音乐学跨学科研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进行音乐学跨学科研究时,应“适度”,以避免在过于宽泛的跨学科中消解了音乐学学科自身。具体说来,跨学科研究应该紧密围绕音乐学研究的问题域,不要漫无边际。假如音乐学跨学科研究过于宽泛,则可能导致本学科研究问题域的消解,最终导致音乐学学科的消解。

2.对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的借鉴、融合,必须是能有效解决音乐学问题的,而且是经过消化、过滤和改造的,对音乐学研究问题是具有切适性和可操作性的,应避免生搬硬套其它学科的理论、方法。

3.对西方理论、方法的借鉴和融合,应该以中西观照的态度,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在中西观照中,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对其进行消化、过滤和改造,使西方理论本土化,进而成为能有效地解决中国语境中的音乐学问题。

二、跨学科研究的探索

(一)音乐符号学研究的探索

本人的学术研究方向是音乐符号学,在研究中笔者把符号学理论、互文理论、身体理论引入音乐美学基本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音乐与现实关系问题和音乐意义生成问题展开;其中涉及音乐符号行为链条中的“物-身-心-音”的转化关系问题;音乐符号的能指一所指意指问题;音乐音响文本、乐谱文本、身体文本间的互文性意义生成等问题。试图用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拓展音乐美学研究视野,深化音乐美学的研究内涵。

任何一个理论的产生都有它特定的理论域和对象,当把一个学科的理论引入另一个学科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该理论对另一个学科领域的的切适性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把这个理论有机融入到相关的学科领域。同样,在把符号学理论、互文理论、身体理论引入音乐学领域时,首先要考虑这些理论对于音乐学研究的切适性,因为这些理论针对的理论域和对象主要是语言学、文学的、现象学的,其中必然存在不适用于音乐学理论域和对象的东西。如果生搬硬套其理论,必然无法有机融入音乐学理论域,无法对对象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所以在引入这些理论的核心概念(如符号、能指、所指、互文性、身体、身体间性等)时,必须在吃透、消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度的过滤和改造,保留其理论普适性部分,剔除其理论特殊性部分,挖掘其与音乐学问题域相关联的部分,经过消化、过滤和改造,使符号学理论、互文理论和身体理论能较好地融入音乐符号学问题域的研究,并且具有较好的切适性和可操作性。

中西文论的融合是我在音乐符号学研究中所采取一种研究方法。“物-心-身-音”模式的提出,一方面以中国传统乐论为基础;另一方面把西方的符号学理论、互文性理论和身体理论融合其中。笔者试图以这种模式去描述音乐符号行为链条及意义生成过程。

在音乐符号行为中,“物”、“身”、“心”“音”的转化,若从音乐符号创作行为的发生来看,则可描述为“物”(现实事物)——“心”(作为音乐符号行为主体之作曲家在感知现实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灵活动过程)——“身”(作曲家把心灵活动中意欲表达的音乐音响通过身体的写作行为或即兴演奏行为外化为乐谱符号作品或音响符号作品的行为过程)——“音”(通过作曲家身体的写作行为或即兴演奏行为物化为乐谱符号的音乐作品或音响符号的音乐作品的本身)的转化过程。

若从以乐谱符号的音乐作品为中介的音乐演奏行为的发生来看,则可描述为“音”(乐谱符号的音乐作品)——“心”(作为音乐符号行为主体之演奏家对乐谱符号的音乐作品的解读、体验、理解的一系列心灵活动过程)——“身”(演奏家在对乐谱符号的音乐作品的体验、理解、解读的基础上,按照音乐作品中的乐谱符号所规定的要求,用身体动作演奏乐器的过程)——“音”(演奏家演奏乐器过程中所呈现的音响符号的音乐作品本身)的转化过程。

若从音乐欣赏行为发生的来看,则可描述为“音”(音响符号的音乐作品)——“身”(听众的身体,其中包括听觉、肌肉和整个躯体,对音乐作品的音响作为声音刺激物产生的生理情绪层面的反应和体验)——“心”(听众在身体性的生理情绪反应体验基础上,产生的把音乐音响作为具有“意味”的符号来体验、联想、解读等一系列的心理意识活动)——“物”(听众通过对音响符号意义的体验、联想、解读等一系列心理意识活动,把音响符号与其所象征和意指的现实事物关联起来)的转化过程。

在音乐符号行为中,作为创作行为结果的“音”(乐谱符号的音乐作品)和作为演奏行为起点的“音”(乐谱符号的音乐作品)是同一的,此处的“音”(乐谱符号的音乐作品)是创作行为向演奏行为转化的中介点;作为演奏行为结果的“音”(音响符号的音乐作品)和作为欣赏行为起点的“音”(音响符号的音乐作品)同样是同一的,此处的“音”(音响符号的音乐作品)是演奏行为向欣赏行为转化的中介点。由此,“音”(乐谱符号的音乐作品或音响符号的音乐作品)在作曲家、演奏家和听众的音乐符号行为的表达交流活动中起到重要的符号中介作用。而“身”(身体行为)则分别在音乐符号的创作行为、演奏行为和欣赏行为中的“心-音”相互转化中起着重要的行为中介作用。

(二)利用华南师范大学综合学科群优势,进行校内跨学院、跨学科的音乐学-心理学实证研究的探索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科是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学科带头人莫雷教授是我国心理学领域的领军人物,现任中国心理学学会会长,在学习认知心理研究上成就斐然,并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学术团队和世界一流的心理学实验仪器和设备。我们充分利用本校心理学科的优势,进行校内跨学院、跨学科的联合。近来,主要做了如下三方面工作:

1.成立跨学院、跨学科的音乐心理研究中心,学术团队由两个学科的研究人员共同组成。

2.利用先进仪器设备,进行音乐-心理学跨学科实证研究,其中涉及音乐与美感关系、音乐语义启动机制、音乐听觉延留等研究课题,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心理学报》等国内心理学权威刊物。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心理学研究领域,而且丰富了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美学的研究内涵。

3.实施音乐学-心理学跨学科人才培养,从音乐专业本科生中挑选优秀人才进入跨学院、跨学科的音乐心理学硕士联合培养项目,培养方案由音乐学院和心理学院共同制定,跨学院授课,实行音乐学一心理学双导师制,成绩优秀者,二年级可转为硕-博连读生,毕业后回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工作。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音乐心理学研究培养跨学科研究的复合型人才,为音乐心理学科发展培养后备力量。

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篇5

[关键词]变态心理学教学质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10-0096-02

变态心理学教学存在内容抽象、空洞,缺乏特征性等问题,缺乏临床实践的在校生难以掌握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表现,学生普遍反映本门课程学习难度大,各种概念及相关疾病临床表现难以理解,部分精神心理疾病临床症状类似而难以区分。多数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招收文科生或文理兼招,其专业培养方案缺乏系统的诊断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医学科目的教学,学生相关医学的基础较差,虽然通过系统的变态心理学理论教学能够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相应精神心理疾病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等理论知识,但学生难以将理论联系实际,对于部分精神心理疾病难以理解,甚至部分该专业毕业生难以在实际工作中识别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使本门课程知识的掌握存在表面化倾向。提高变态心理学教学质量,对于培养优秀的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从事变态心理学的教学经验,探讨适用于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变态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以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应用pBL教学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pBL教学法(基于问题教学法)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的五段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通常以小组进行,以问题为中心,要求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激发学生创新性、主动性等优点,目前在各学科教育中已广泛应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变态心理学教学章节的特点,选取部分较难掌握的疾病或重点内容,如精神分裂症、癔症、广泛性焦虑等,在授课之前布置相应的病例并提出相关问题,如该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发病原因、与相似疾病的鉴别诊断、相关干预方案等,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分组讨论,以书面作业或在课堂中回答这些问题,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相关资料的查阅,问题讨论也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其良好的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授课教师针对病例予以适当讲解,以加深学生对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理解。pBL教学法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变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将之前部分科目的相关知识进行很好的链接。如掌握情感性精神障碍内容需复习普通心理学课程中关于心境的含义,完成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相关问题需了解发展心理学的部分内容,理解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社会康复需结合健康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二、加强课堂案例讨论,强化学生对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理解

变态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部分精神心理疾病过于抽象使学生难以理解,如人格障碍与普通人相似使学生很难区分,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因学生缺乏临床实践难以掌握其妄想、幻觉、情感淡漠等临床特点。只有将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典型症状与具体案例相结合,避免单纯的理论讲述,才能使学生充分了解该病特点。因此,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学习内容;在临床案例教学时,增加案例讨论学时数;根据案例分析其临床症状并完成课后相关作业,以增强学生对精神心理疾病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

三、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在具体的变态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对于部分不易掌握的章节可以通过运用学生感兴趣、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如电影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的,避免填鸭式或纯理论教学影响学习效果。如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在本门课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学生缺乏临床实践,较难理解该病幻觉、妄想、智力等方面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选择观看电影《美丽的心灵》的部分内容,通过分析影视作品中纳什的特点,结合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该病的幻觉、妄想的临床表现。同时,影片中纳什在服用药物过程中出现的思维活动缓慢、情感表达异常、下降等特点,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抗精神病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了解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康复的意义。在孤独症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缺乏孤独症临床经验的实际,可以通过选取观看电影《雨人》的部分内容,结合雷蒙的特点,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kanner三联征(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及动作行为刻板)”的临床表现。对于部分较为空洞的教学内容,如人格障碍,可以结合某些历史、文学著作中的人物;讲授偏执型人格障碍可以结合《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讲授冲动型人格障碍可以结合《水浒传》中的李逵;讲授强迫型人格障碍可以结合历史中的诸葛亮。通过介绍这些人物的相关事迹帮助学生掌握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部分心理疾病,如神经症,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要求学生分组模拟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诊断过程,通过亲身参与感受,了解相关心理疾病的特点及问诊注意事项,加深学生对各类精神心理问题的理解。

四、改革考核模式,提高知识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题目主要由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这种考核方式存在死记硬背、内容偏多、不重视实践操作技能掌握及学生易作弊等诸多弊端。变态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质的学科,其考核应注重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赣南医学院自开办应用心理学专业以来,变态心理学考试试题全部由案例组成,要求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解决相关问题,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将变态心理学科目成绩分多次考核,将在pBL教学过程中的发言情况、平时案例分析及讨论情况、课程论文、病例情景模拟等内容作为成绩的一部分,考核学生平时对各类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实际应用能力,鼓励学生认真思考、总结,达到教学目的。

五、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强化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传统的变态心理学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课间见习,使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因此,对于某些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神经症、抑郁症,或综合医院常见的心理问题,如躯体形式障碍、肿瘤科患者身心问题等,应尽可能安排精神科或综合医院心理卫生门诊的课间见习教学。学生通过查阅病历、观摩问诊、案例讨论、询问病史等临床活动,结合心理测验及相关心理治疗等工作,了解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分类、诊断标准,提高问诊、询问病史、精神检查、辅助诊断、常用心理测验量表使用等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目的。

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重视人文精神培养

目前,我国重性精神病发病率有下降的趋势,而情感性精神障碍、神经症、应急相关障碍等与社会心理因素相关精神心理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因此,变态心理学教学需要适应时代要求,将课程重点内容向神经症等倾斜。同时,由于历史和社会文化原因,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容易受到社会歧视,在就医过程中更需要心理治疗工作人员的支持、鼓励和理解。因此,在具体的变态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如增加变态心理学发展史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在历史上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了解人文精神在变态心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变态心理学、精神病学等学科逐步建立在人类发展史上的意义。通过相关的介绍,提升学生人格的整体境界。

综上所述,通过对变态心理学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丰富教学内容与创新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变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心理测试与评估、发展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等相关科目的掌握和理解,能够初步识别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优秀的临床心理工作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新民.变态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王红星,蔡焯基.提高医学生精神病学临床教学质量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2):202-204.

[3]潘俊.关于高职高专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2,(8):108.

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

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网络时代的到来、独生子女的普遍存在和留守儿童的出现,这一系列社会的变化导致学生在思想和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不断增多,这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由于二者存在相关性,思想问题的产生往往导致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出现往往源自于思想问题,因此打破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各自为政的局面,共同制定教育目标,相辅相成,推进两者的有机结合,并在学校中进行广泛推广,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1.源头相近,理论相通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向受教育者传递正确的思想,让受教育者认识并接收这些思想,并通过这些思想帮助受教育者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一个从外到内、由表及里的过程。而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以人的情感为纽带的,是要去发现人的心理问题,针对当前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向受教育者讲解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帮助受教育者进行心理疏导,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情感上面的东西,能够帮助受教育者排解心理、情感等方面存在的不愉快,使得受教育者拥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更坦然地面对生活。然而,与思想政治教育一样,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通过教学内容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并最终引导受教育者的行为的学科。两者的理论基础不同,教学方式存在差异,但都是通过学科理论影响受教育者思想和行为的学科,都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精神层面的教育,让受教育者走出精神上的迷茫和误区,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状态,从而更好地生活和学习。由此可见,从本质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共同的源头和共通的理论基础[1]。

2.各自独立,相互补充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有各自完善的理论体系,相关工作人员也是依据这些理论体系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基础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等,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让受教育者认识并遵守社会规则、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了解人作为社会人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能够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的关系,帮助社会建立良性的人际关系互动循环机制。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如认知理论、行为理论等。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识、个性心理品质的塑造和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基础、教育内容、教育目的上是相互独立、不可相互替代的。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在理论上自成体系,但同时两者无论在理论基础、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上又都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是从人内在的根源着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加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将外部理论思想通过不同的方式传递给受教育者的过程,更加关注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设。总体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治病”,让受教育者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让受教育者建立指导自我行为的正确思想,端正品行,主动担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对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带来了冲击。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开放、便捷的网络平台获取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思想与文化。网络既包含正面的思想与信息,也存在许多负面的、不健康的思想与信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更加容易出现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更加重要。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也随之增加。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于当下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良好的思想品质、正确的价值取向是个人心理健康的保证,而健康积极的心理、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则能帮助人保持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不会轻易被一些不良的思想毒害或诱惑。因此,对于个体来说,思想和心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互补充的关系,教育工作者要推进两者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教育工作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而个体的思想与心理的高度相关性要求教育工作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在不同学科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既有理论支持又有现实需求,是一种适用于当下的科学有效的教育模式,急须进一步加强和推广。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

1.育目标,渗透教育内容

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第一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扫除心理障碍、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两者的教育目标虽然不同,但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共同制定统一的教育目标,将两者的教育目标相融合,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提供方向[2]。教学内容的相互渗透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第二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加强沟通,增加学科互动,在理论知识上进行相互渗透,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知识上的有机结合。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中融入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这样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调整心态、远离诱惑,从而树立和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念。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也应被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中,只有加强与受教育者的交流与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知识,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判定,如果学生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那么就可以优先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之后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修正,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总体来说,增加学科间的互动,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面进行拓宽,进而更好地对受教育者的情况进行判断,才能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和解决方案,从根本意义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

2.在教学实践中吸取彼此经验,丰富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的想法予以尊重,形成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也不例外,要遵循生本理念,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把握,按照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对学生心理进行把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了解一些心理健康知识,掌握一些心理判定上的技巧和方法。从实际工作来看,心理健康教育较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技巧性,并且,教育教学的方法也比较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一般仅以课堂授课为主,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包括情感交流、心理访谈、心理疏导等等。心理健康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经常可以通过适当的语言,找准有效的切入点,使得学生放松戒备,愿意向心理健康教师吐露心声,并且也愿意接受心理健康教师给予的指导和意见。相比较之下,思想政治教育则逊色很多,学生往往对思想政治理论嗤之以鼻,缺乏学习兴趣,对于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导还会产生厌恶心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学习一些教育教学上的方法和技巧,对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和心理健康教师进行经验上的交流,总结彼此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站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对自身教学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自己教学方法方面的漏洞和弊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语言技巧。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交流的语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更倾向于一种平等的交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将自己设定为一个倾听的角色。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将自己放到了一个教育管理的角度,定位的不同,决定了学生心理反应的不同。因此,在今后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不要以说教为目的,而是通过沟通向学生建议,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关心,逐渐对教师传递的思想政治理念进行认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之所以可以控制与学生的谈话节奏,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感到舒适而没有厌恶感,除了平等交流外,还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善于把握学生心理。例如,抓住学生想要自我表现的心理,教师就可以在课上积极组织学生发言;发现学生情绪不高教师就会主动予以关心,采用比较温和的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而这一点往往没有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并没有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最常用的办法是一刀切,不论是哪种学生都用同一种教育方式,而不同的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因此很多问题无法真正得到解决。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学习如何对学生心理加以利用,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3]。

3.强化人才培养,建立复合团队

教育工作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实施者,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关键。目前,我国拥有两门学科的知识背景或教学经验的教育工作者非常少,因此,教育部门应制定出复合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具体的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加强复合人才的培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复合人才的培养,相关部门应在制定复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具体的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的基础上,通过立项等形式,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共同培训与交流的平台,让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专家讲座、外出进修、参加研讨会等形式,不断提升自我,获取两个领域的理论知识,吸收他人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学习、交流中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理念,共同摸索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方法。综上所述,社会转型期的到来导致人们面临更多思想和心理方面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难度也随之增加。相关部门和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水平,探索全新、有效的教育方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上相互渗透,在实践中相互借鉴,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拥有健康积极的心态。

参考文献

[1]叶丽霞.论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学理论,2011(6)

[2]张晓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途径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2(1)

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篇7

一、逻辑哲学中心问题提出的理论背景

关于逻辑哲学中心问题的研究受江天骥研究影响。江先生强调站在哲学的角度对归纳逻辑进行省思,其关注的重点在于非经典归纳逻辑的产生及其发展。归纳逻辑的发展实质上为对相关疑难问题、悖论进行解决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在理论相互更替的过程中,新理论的产生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旧理论存在的相关疑难问题进行消除,因此与旧理论相比,新理论具有更加理性的恰当性[2]。对逻辑哲学中“恰当性”问题进行探讨的思路来自于1988-1989年期形成的“归纳恰当性”概念。在这该段时间中,江天骥对科恩归纳逻辑进行的研究。科恩归纳逻辑的重要特征表现为高度关注和强调形式系统内外的相符性问题。此外,在这个时间段中,还确立了部分基本观点,这些观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哈克在《逻辑哲学》中明确逻辑哲学的中心问题为形式系统内外的相符性问题,确立“有效性”规则成为逻辑的核心。哈克提出的这个观点得到认可,并经合理弱化之后发展成为“归纳有效性”。“归纳有效性”在实际上是将“归纳强度”以概率的形式来进行表现;其次,把科恩经过研究所提出的概率归纳逻辑进重新定位,具体将其定位为非经典逻辑。非经典逻辑所具有的特点体现为前提、结论二者之间所存在得相关关系和被概率化;再次“,恰当相符性”为一种具有动态性和相对性的概念,其在发展过程中还在不断发生变化,不断得到改进。科恩所提出的“恰当性”概念也同时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其也同样具有相对性。因此可归纳出,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从逻辑哲学的角度出发,归纳逻辑研究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心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归纳逻辑系统中的相关句法、语义解释、现实原型之间所具有的恰当相符性问题。在这种研究和发展背景中便逐步形成“恰当相符性”概念。

二、逻辑哲学概念、逻辑系统及其现实原型

逻辑哲学具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述。逻辑哲学在狭义上指的是应用哲学对逻辑进行反思。逻辑哲学在广义上指的是对由逻辑学中引伸出来的相关具有哲学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心问题表现为对有效和非有效推理进区分,实质上制定出有效性的纯形式标准和精确规则。而逻辑哲学研究的所有问题均是以恰当相符性问题作为中心实施具体研究。一切的逻辑均是来自于科学实践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所应用的语言。由此可见,逻辑认识具有客观性,其能够对显示生活和科学进行客观反映。而逻辑认识需具有动态性的,其无法一次性完成,因此“恰当相符性”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由此可见,逻辑哲学必须高度重视对形式化推理论证和相应非形式现实原型二者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那么形式论证与其相对应的非形式论证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呢?二者之间的关系上体现出来的这些意义主要为辩证统一。形式论证实质上体现为非形式论证。需将非形式论证进行进一步的抽象和概括,使其成为形式论证。形式论证是对非形式论证进行客观反映和科学概括。

三“、恰当性”成为逻辑哲学中心问题的原因

逻辑均是来自于科学及日常语言中的没经过任何形式化的具有实际性意义的论证,其本身即为非形式论证,可其又能够反映和概括非形式论证。由此可见,站在逻辑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时,研究重点题型为对形式论证和形式论证所对应的非形式原型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上。恰当相符问题作为中心问题,围绕着这个中心问题,在逻辑哲学中又派生出诸多问题。将“恰当相符问题”定位为逻辑哲学的中心问题的理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次问题为关系逻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

通过对逻辑学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可知,在发展过程相关逻辑理论、逻辑形式系统一直在被充实、完善,甚至直接被修改,各种崭新的逻辑理论和逻辑形式系统均在不断涌现,而这种现象也是现代逻辑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在对逻辑哲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如仅对系统内部融贯问题进行考虑,而不对系统内外恰当相符问题进行考虑的话将无法产生次协调逻辑、直觉主义逻辑等相关非经典逻辑系统。同时也无法产生相干蕴涵、严格蕴涵、反事实蕴涵等蕴涵词,同时与蕴涵、严格蕴涵等想相互对应的诸多逻辑蕴涵理论也就不会产生。

(二)该问题在逻辑哲学研究相关问题中占据首要地位

众所周知,逻辑哲学实质上是通过哲学的角度对逻辑学实施科学反思,在反思过程中需要回答的问题通常均是通过逻辑学无法进行合理解释的相关问题。例如,通过逻辑学本身无法科学地对该门学科取得不断发展的原因进行回答,同时也无法科学的回答逻辑学的发展趋势。想要对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进行探寻,必须首先要对形式系统内外的恰当相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然后才能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比如在对内涵逻辑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趋势等进行研究时,首先需要对经典逻辑在形式系统内外的恰当相符问题上存在的局限性进行深入分析和充分考虑。问题的根子主要体现为经典逻辑的外延性原理中。实际上,外延性原理均适用于谓词演算和命题演算,这就表明形式系统内外是恰当相符的。但是外延性原理并不是适用于任何自然语言的语境中。所以在对其他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均需要对恰当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且需要首先对该问题进行考虑。

(三)该问题为逻辑哲学研究中其他问题的中心

在逻辑哲学研究中,所有问题的研究均是围绕“恰当相符问题”展开的,其他问题均是这个问题的派生,“恰当相符问题”为其他问题的中心[3]。逻辑哲学所研究的问题范围极广,内容极深,在研究过程中涉及各种大小问题。大问题大到实在论与反实在论问题、逻辑真理问题、逻辑意义问题等,小问题小到确证悖论问题、跨界同一问题等。这些问题在逻辑哲学研究中也极为重要,但是其均不是中心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均是以“恰当性”问题作为中心展开的。站在逻辑哲学的角度对意义理论进行思考,其为一个逻辑哲学研究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其也是由“恰当相符问题”派生出来的。站在逻辑哲学的角度看待意义理论时,必须首先要充分考虑各种意义理论与各个逻辑类型二者之间存在的关联性进行综合性思考。如在研究过程中涉及的内涵逻辑、精致指称论二者之间,外延逻辑、真值条件二者之间等等均存在极为密切的关联性。因此在进行逻辑哲学相关研究的过程中,在实质意义上,意义理论主要作为逻辑理论下的基础假定和逻辑理论背后的预设。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和上述问题呢?因为在逻辑哲学中,所研究的各个逻辑类型都是具有其各自相应的一个适用的范围,所以逻辑哲学中的形式系统内外所存在的恰当性也同样是与相应的范围或者相互对应的领域存在相互适应性。从这就可以看出,所研究的问题又回到了“恰当性”问题,就连在逻辑哲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意义理论也需要围绕着“恰当性”问题开展,其他问题研究的开展更是无法离开这个中心问题。

四、结束语

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篇8

关键词:实证主义心理学理论研究

1前言

实证主义是一种具有明确标准的哲学思潮。它为心理学提供了主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心理学基础的方法论之一。但是它与实证方法不同,实证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等基本方法。实证主义要求一切科学研究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验和事实的基础上,也就是遵循经验证实原则,即一切研究结果只有经过证实为真方能被称为是科学的和有意义的。在研究对象方面,实证主义强调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在研究方法方面,它强调实证方法为主的导向。当心理学从传统哲学中脱离出来后,实证主义为心理学提供了方法论,并对构造主义和行为主义等心理学流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实证主义在心理学中的发展过程

2.1实证主义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构造主义流派的杰出代表冯特是把实验引入心理学的第一人,他建立了第一个实验室,从此就有了实验心理学,也正如此心理学才被接受为自然科学。在此之前,心理学是思辨的,它从哲学角度出发,辩证的思考问题,从宏观角度加深了人们对心理本质的认识,为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构建了一个内容广泛的理论体系。从此,心理学开始吸收实证主义的精神,并把它广泛地应用到心理学的各个领域,甚至达到了没有实证,没有数据的心理研究就被认为是不科学的或者伪科学的地步。

2.2实证主义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心理学中另外一个流派—行为主义更是将实证原则和实证主义的方法应用得淋漓尽致。从行为主义开始,对实证主义的崇拜就开始盛行,大部分心理学家十分崇尚实证经验原则,把实证研究方法当作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式,这种思维模式成为了当时心理学家研究问题的主导。行为主义者认为,行为具有可操作性,心理现象可以通过外在的表现—行为来进行实验分析。在实验室中,通过改变环境、刺激条件等可控制因素,研究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其中铁钦纳的经验实证主义,华生的激进实证主义和斯金纳的操作实证主义则更是为心理学学者所熟知。

2.3实证主义对认知心理学的影响

当心理学发展到认知时代的时候,认知心理学家把方法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用计算机编写相应的程序,模拟人的认知过程并进行相应的反应实验,以便得到更加准确和直观的数据。这不仅提升了实验的高度和难度,而且使实验条件更容易操作和更接近事实。通过使用计算机程序进行统计分析与推论不仅能更准确、更快速和更全面,方便建立模型,而且还可以尽量避免误差,使实验更具客观性和精确性。然而,人脑和心理过程的复杂性被如此的简化之后,便没有了社会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仅仅把人的思维类比为机器得到的数据能否完全反映真实的心理状态以及能否达到研究目的,一直是研究者疑惑的问题。

3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崇尚实证主义的“得”与“失”

3.1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崇尚实证主义的益处

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的100多年的历史中,实证主义从方法论层面有力的推动了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它经历了由浅入深的变化过程,使心理学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精确和客观,使心理学向规范的自然科学方向又迈进了一步。实证主义的经验证实原则曾对实验心理学的塑造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使研究很多不可观察的心理现象成为可能并为其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论指导,在心理学发展的初期,为心理学成为自然科学奠定了基础,对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3.2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崇尚实证主义的弊端

仅仅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丰富多彩的心理现象是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的。如,用计算机程序模拟人的心理推论出的结果,与实际生活中人的心理活动必然存在大相径庭之处。滥用实验技术或统计技术,盲目的进行推论会使心理学的研究陷入尴尬的境地。无论是构造主义心理学还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抑或是认知心理学采用实证方法都没有错,问题在于如果它们过分地强调和运用实证方法,把它尊为做研究的万能方法就会存在不妥之处。这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否定主观现象,忽略人内心主观感受的方式会严重束缚心理学的发展,不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和了解人的心理过程。

4对实证主义作为心理学研究中基础方法论的几点思考

回顾学者们之前对该领域的研究结果,他们很早之前就提出了相关问题,反对的是实证主义而非实证的研究方法,但是“崇尚实证主义”的现象依然存在,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对于这种现象,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4.1寻找新的方法以满足研究的需要

当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研究需要时,是否应该考虑寻找一种新的方法论,或者单独指导研究,或者与实证主义相结合,并作为新的方法论指导和研究。

4.2加强哲学思辨

中国有句古话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心理学家们致力于实验研究,注重实验结果的时候,更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怎样做可以更为有效果。在冯特将实验引入心理学之前,心理学还是思辨的,这时它对许多问题的哲学思考从宏观角度加深了人们对心理本质的认识,为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构建了一个内容广泛的理论体系。所以,重新加入相应的哲学思考,才能把心理学的研究回归到对人研究这个水平上来,而非简化人的复杂性,只用实验进行推论。

4.3加深理论研究与实证方法相结合

虽然现在的心理学实验已经注意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如果把数据结果神化,这也是不科学的。例如,平均数固然能说明某个群体的大致情况,但如果我们研究的目标是个体,关注的是人的心理过程,这时“平均数”的解释就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我们不能只偏重实证方法,而是要针对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选择相对符合现实情景和心理过程的研究方法。

4.4促进和加强各派学者间的交流研究

心理学成立至今,各个学派从研究方法到研究结果,都卓有成果,但是各学派之间缺少的是相互包容性,致使心理学至今分支很多,研究方法互相抵触,不能彼此认真讨论,借鉴对方的优势。如果理论研究者和从事实际应用的学者能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商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经过共同努力,分工合作,定能在正确地使用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的同时,不断地挖掘新的研究方法,而非“剑走偏锋”。

参考文献:

[1]康仁,白东伟.浅析西方心理学变的历史轨迹及趋势[J].理论观察2010,2(62)

[2]叶浩生.实证主义的衰落与理论心理学的复兴[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3]郭本禹/郭德侠.实证主义与心理学方法论[J]西北师大学报

[4]王延,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范向阳.关于西方主流认知心理学狭隘性的思考[J]贵阳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p128-131

[6]陶宏斌,郭永玉.实证主义方法论与现代西方心理学[J].心理学报,1997,3

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篇9

【英文摘要】inthestruggleagainstmarhism,lenindefinitelycriticizedrelativityand focusedontheillustrationoftheobjectivenessabsolutenessanddefiniten essoftruth.however,lenindidnotholdanegativeviewonrelativity,instead,henotonlyreflectedthenaturalrelationshipbetweenrelativityandidealismbutalsoanalyzedobjectivelytheinseparableconnectionsbetweenrelativityanddialectics,andillustratedtheroleandpositionofrelativityincognitiononthebasisofscientificanalysis,whichfullyshowshismaterialanddialecticalwayofthinking.

【关键词】相对主义/客观真理/辩证法/relativity/objectivetruth/thedialectics

【正文】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部著作中,以独特的视角对真理的绝对性、客 观性和确定性作了集中而深入的阐释,并且立场坚定、褒贬鲜明地批判了相对主义。但 是列宁并没有简单地否定相对主义,而是在对相对主义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既揭示 了相对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必然联系,又客观地分析了相对主义同辩证法不可分割的密切 联系,阐明了相对主义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了辩证而又唯物的思维方式, 给人以深刻的思维启示。

一、相对主义为辩证法打开了大门

关于相对主义,列宁的解释是:“相对主义的原理,即我们知识的相对性的原理。”[ 1](p211)不难看出,列宁是将“相对主义”视为同“我们知识的相对性”相等的概念。 而将其称之为是相对主义的“原理”或“原则”,表明对相对主义的重视程度——视其 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

关于知识的相对性问题,恩格斯早在批判杜林的所谓“终极的真理”时就指出:“认 识就其本性而言,或者对漫长的世代系列来说是相对的而且必然是逐步趋于完善的,或 者就像在天体演化学、地质学和人类历史中一样,由于历史材料不足,甚至永远是有缺 陷的和不完善的,而谁要以真正的、不变的、最后的终极的真理的标准来衡量它,那么 ,他只是证明他自己的无知和荒谬”[2](p431)。列宁继承了这一相对性的思想,他说 :“辩证唯物主义坚持认为,日益发展的人类科学在认识自然界上的这一切里程碑都具 有暂时的、相对的、近似的性质。”[1](p193)“辩证唯物主义坚持认为:任何关于物 质构造及其特性的科学原理都具有近似的、相对的性质;自然界中没有绝对的界限;运 动着的物质会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在我们看来似乎和它不可调和的另一种状态;等等。” [1](p192)在列宁看来,一切关于自然界的理论知识都是相对的,都是对辩证唯物主义 的证实。

列宁很重视对知识相对性的认识。在他看来,如果能认识到知识的相对性(即相对主义 的原理),就接近了辩证法。在谈到杜恒费了莫大的力气,从物理学史上引用了许多在 马赫的书中也常常可以看到那种有趣的、有价值的例子来证明“物理学的一切规律都是 暂时的和相对的,因为他们是近似的”时,列宁说:“马克思主义者在读到关于这个问 题的冗长议论时会这样想:这个人在敲着敞开的大门!但是杜恒、斯塔洛、马赫和彭加 勒的不幸就在于他们没有看见大门已经被辩证唯物主义打开了。”[1](p213)

相对主义不仅被辩证唯物主义打开了大门,而且是辩证法不可缺少的内容:“辩证法 ,正如黑格尔早已说明的那样,包含着相对主义、否定、怀疑论的因素”[1](p97)。一 般的辩证法包含着相对主义的因素,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否包含着相对主义的因素呢 ?列宁的回答是肯定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无疑地包含着相对主义”[ 1](p97)。列宁抓住了相对主义这一辩证法的因素,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唯物主义认识 论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的相对性原理,并以相对和绝对的辩证关系为纲,展开了对认识辩 证法的阐述:

其一,提出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是相对的观点。列宁在批驳马赫主义者对唯物主义物 质概念攻击时,坚决捍卫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同时又特别 说明:“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 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这种对立无疑是相对的。”[1](p108-109)。这一提 法,不仅有力地冲击了旧唯物主义将物质和意识绝对对立起来的形而上学观点,也为指 导人们辩证地认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其二,提出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区别是相对的观点。真理问题是认识论的核心问 题。在真理总是上,列宁一方面批判否认真理客观性的唯心主义,另一方面又批判旧唯 物主义的“终极真理”。而旧唯物主义把一切科学原理都看成是终极真理的原则,是由 于他们不理解真理的相对性。列宁在说明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内涵的同时,还特别指 出,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之间的区别也具有相对性。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相对真理和 绝对真理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这种区分正是这样‘不确定’,以便阻止科学变 为恶劣的教条,变为某种僵死的凝固不变的东西”[1](p96),这里说的“不确定”性, 就是指相对性。

其三,提出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相对的观点。列宁在阐明“生活、实践的观 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1](p103)的同时,又强调:“这个标准也 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 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1](p103)

在列宁看来,认识论中,如果没有相对性的思想,后果是严重的,会使科学变为“恶 劣的教条”、变为某种“僵化的凝固不变的”的东西,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的等等 ,只有引入相对主义原理,才可以克服以上种种弊端。

对以上几个问题的重要结论,是列宁对恩格斯关于真理的相对性结论的继承和发展。 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所谓“终极真理”的过程中,就深入地阐述了真理的相对性和不确 定性,他说:“真理和谬误,正如一切在两极对立中运动的逻辑范畴一样,只是在非常 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只要我们在上面指出的狭窄的领域之外应用真理和 谬误的对立,这种对立就变成相对的”[2](p431)。恩格斯对相对性原理的应用,为建 立认识辩证法体系奠定了基础;列宁则在批判了马赫之流的相对主义谬论中,从新的角 度,科学地阐述了认识论中包含着相对主义的几个重要问题,为建立认识辩证法体系作 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辩证法与相对主义的明确界限

列宁在说明辩证法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辩证法都无疑地包含着相对主义的因素 时,同时又特别强调辩证法“并不归结为相对主义”[1](p97)。就是说唯物辩证法中虽 然不能缺少相对主义的因素,但二者之间又是有着明确界限的,不可将其混为一谈,否 则会陷入唯心主义哲学中。列宁对二者界限的区分,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界限之一,是否能准确地说明知识的相对性原理。相对主义的错误不在于承认知识的 相对性,而在于将我们的知识相对性的原理片面夸大。如,“物理学”唯心主义最重视 的是我们知识的相对性,而忽视了知识的其他特性;又如,以相对主义作为认识论的基 础,结果使自己不是陷入绝对怀疑论,不可知论和诡辩,就是陷入主观主义;再如,从 裸的相对主义观点出发,可以证明任何诡辩证都是正确的;等等。列宁后来在他的 《哲学笔记》中,深刻揭示了哲学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 某一方面、某一侧面,片面地、夸大地、无限地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 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3](p311)。而相对主义则正是将知识的相对性这一认识过程 的特点片面夸大的,这种片面的夸大,带来的后果是唯心主义的产生。与相对主义相反 ,唯物辩证法则要求“正确地阐明相对主义”,准确说明相对主义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界限之二,是否在承认客观真理的意义上承认知识的相对性。列宁在说明唯物主义辩 证法之所以不归结为相对主义时说:“它不是在否定客观真理的意义上,而是在我们的 知识向客观真理接近的界限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意义上,承认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 [1](p97)就是说唯物辩证法承认一切知识的相对性是有条件的,是以承认真理内容的客 观性为前提的。而相对主义,特别是作为认识论基础的相对主义,“否定任何为我们的 相对认识所逐渐接近的、不依赖于人类而存在的、客观的准绳或模特儿”[1](p97)。这 正是列宁所要特别强调的:“正是绝对地无条件地承认自然界存在于人的意识感觉之外 这一点,才把辩证唯物主义同相对主义的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区别开来。”[1](p193-1 94)

界限之三,是否承认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区别的确定性。列宁在阐述绝对真理和相对 真理区分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关系时,一方面指出,这种区分正是这样的“ 不确定”,以便阻止科学变为恶劣的教条,变为某种僵化的凝固不变的东西;另一方面 又特别指出这种区分“同时它又是这样‘确定’,以便最坚决果断地同信仰主义和不可 知论划清界限,同哲学唯心主义以及休谟和康德的信徒们的诡辩划清界限。这里是有你 们所没有看到的界限,而且由于你们没有看到这个界限,你们滚入了反动哲学的泥坑。 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界限”[1](p96)。

界限之四,是否承认相对之中有绝对。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进一步发展了上述思想 ,“主观主义(怀疑论和诡辩论等等)和辩证法的区别在于:在(客观)辩证法中,相对和 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辩证法说来,相对中有绝对。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论 说来,相对只是相对,因而排斥绝对”[3](p306)。

正是由于辩证法与相对主义有着明确的界限,所以辩证法不能归结为相对主义。如果 不能明确二者之间的界限,就难以避免经由相对主义而滚入唯心主义的泥坑。

三、从相对主义滚到唯心主义的条件

在列宁看来,自然科学自发地是唯物主义,他把从自然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中自发产生 的唯物主义称作“自然科学唯物主义”。他甚至认为:“现代物理学是在临产中。它正 在生产辩证唯物主义。”[1](p216)但是有一些现代物理学家们却很不幸,他们没有看 见大门已经被辩证唯物主义打开了,却从相对主义滚入唯心主义。列宁将它们看作是分 娩时必然会产生出的一些死东西,应当扔到垃圾堆里去的废物。自然科学家为什么会产 生唯心主义呢?列宁深刻地剖析了物理学唯心主义产生、泛滥的两个认识上的原因,其 中一个原因是与相对主义直接相关的。

列宁说:“产生‘物理学’唯心主义的另一个原因,是相对主义的原理,即我们知识 的相对性的原理。这个原理在旧理论急剧崩溃的时期以特殊力量强使物理学家接受;在 不懂得辩证法的情况下,这个原理必然导致唯心主义。”[1](p211)列宁多处反复强调 ,不懂得辩证法,就会经过相对主义而陷入唯心主义。因此,理解列宁所说的“不懂得 辩证法”的内涵,就成为问题的关键。

列宁在批评莱伊时说:“莱伊像一切欧洲实证论者一样,不懂得马克思的辩证法。他 仅仅在唯心主义哲学思辨的意义上使用辩证法这个词。因此,虽然他感觉到新物理学在 相对主义上失足,可是他仍然绝望地挣扎着,企图把相对主义区分为适度的和过分的。 ”[1](p211)看来,列宁所说的不懂得辩证法,不是指一般的辩证法,而是指唯物辩证 法,所以他特别强调:“关于相对主义总是在理论上唯一正确的提法,是马克思和恩格 斯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指出来的,所以不懂得唯物主义辩证法,就必然会从相对主义走到 哲学唯心主义。”[1](p211)而不懂得唯物辩证法的马赫主义和“物理学”唯心主义却 只承认相对真理,在他们看来:“任何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真理是不会有的”,甚至无 法理解对于所有研究过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的人是不言而喻的问题:“绝对真理是由 发展中的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的;相对真理是不依赖于人类而存在的客体的相对正确的 反映;这些反映愈来愈正确;每一个科学真理尽管有相对性,其中都含有绝对真理的成 分”[1](p212)。这段不为马赫主义和“物理学”唯心主义所理解的论断,即阐述了绝 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又强调了真理(包括相对真理)是客观的重要特性。而在 “物理学”唯心论看来,既然物理学的一切旧真理都是相对的,那么,任何不依赖人类 的客观真理就是不能有的,承认真理是相对的,就不能承认真理是客观的,将真理的客 观性与真理的相对性完全对立起来。

马赫主义者对辩证法的不了解,还突出地表现在不了解黑格尔辩证法的内核上。“物 理学”唯心主义极力攻击原子论——机械论的自然观,认为这种自然观是有局限性的, 许多概念是僵化的等等。列宁赞成这种对旧唯物主义的批评,他说,旧唯物主义这种缺 点是不容怀疑的;不了解一切科学理论的相对性,不懂得辩证法,夸大机械论的观点— —这也是恩格斯责备旧唯物主义者的地方。“但是恩格斯能够(与斯塔洛不同)抛弃黑格 尔的唯心主义,并且了解黑格尔辩证法的天才的真理的内核。恩格斯是为了辩证唯物主 义,而不是为了那陷入主观主义的相对主义而屏弃旧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1](p2 13)而物理学唯心主义则相反,既丢掉了唯物主义,又不懂得黑格尔辩证法天才的真理 内核。就是说,他们连唯心主义的辩证法也不真正懂得。所以列宁特别强调:“他不了 解唯物主义辩证法,因而常常经过相对主义滚入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1](p213)“ 总之,今天的‘物理学’唯心主义,正如昨天的‘生理学’唯心主义一样,不过是意味 着自然科学一个门类里的一个自然科学家学派,由于没有能够直接地和立即地从形而上 学的唯物主义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而滚入了反动的哲学。”[1](p215)就是说,那些被 称作“自然科学唯物主义”者的科学工作者,只有自觉地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才可能 使他们的科学研究的道路更为平坦,才能在哲学上将唯物主义坚持到底。否则,也会产 生唯心主义。

列宁对相对主义的分析,给我们重要的思想启迪:对于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即使是非 常错误的哲学思想,也应给于客观而辩证的分析,并划出认识论的根源,而不是简单地 否定。正如列宁所说:“从粗陋的、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 心主义不过是胡说。相反地,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是经过人的 无限复杂的(辩证的)认识的一个成分而通向僧侣主义的道路。”“直线性和片面性,死 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3](p311)。这一论断 同样适用于相对主义,相对主义无疑是夸大了认识过程中的相对性的成分,从而成为滚 向唯心主义的桥梁。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这样一个重要的思路,即相对主义无疑也是一 朵“无实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 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3](p311)。所以,我们也应认真对 待它,并从中学会辩证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篇10

关键词老年人,青年人,心理理论,执行功能。

分类号B844.3

1前言

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做出归因,并据此对他人行为做出预测和解释的能力[1]。后来,发展心理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研究,提出一些理论来解释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这些理论解释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心理理论不同于其它一般认知能力,具有领域特异性(domainspecificity),另一类认为心理理论具有领域一般性,可以用一般认知能力(domaingenerality)解释,如一些研究用执行功能来解释儿童在心理理论任务中的成绩[2]。

支持心理理论是一种特异性能力的证据主要来自对发展患者(如孤独症)的研究。Baron-Cohen等采用经典错误信念任务测量孤独症、唐氏综合症和正常被试的心理理论,研究结果发现,在匹配3组被试的心理年龄后,孤独症患者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表现明显地差于唐氏综合症患者和正常儿童,表明孤独症存在心理理论缺陷[3]。但是,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儿童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成绩与在执行功能任务上的成绩存在显著相关[4,5],说明一般认知能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儿童的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是在儿童早期出现,并一直持续发展的社会认知能力。二、三岁时,儿童已经牢固地掌握了“愿望”理解[6];四、五岁时,儿童能理解他人的信念和白谎(whitelie)[7],在六、七岁时,儿童开始理解二级错误信念;儿童在11岁左右才可以通过失言(fauxpas)任务[8]。由此可见,对不同心理状态的理解是在不同的年龄段出现的。那么随着个体的衰老,这些在不同年龄段发展出来的心理理论会如何发展变化呢?Happé等发现,老年被试在心理理论故事(包括白谎和误解等)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青年被试的相应得分,而在一般性故事(对物理细节进行归因)上两组被试得分并没有显著差异,在混乱短文(记忆能力)的得分上,青年被试则显著高于老年被试[9]。这一研究结果提示,心理理论与一般认知能力可能是分离的,支持了心理理论的特异性假说。maylor等重复了Happé等人的研究,却得到不同结果,发现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随个体衰老而降低,同时他还考察了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发现在排除了语言和年龄的影响后,二者不存在显著相关[10]。但是,在这两项研究中都没有匹配青年人和老年人的智商。Happé等人的研究中,老年被试选自波士顿大学的医学院,他们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而青年被试都是自愿者,有可能老年组的智商高于青年组。而在maylor等人的研究中,虽然所有被试都不是来自大学,但是,并没有排除青年和老年被试一般智力差异的影响。以上2项研究结果可能是由于老年和青年被试不同模式的智商差异导致的。那么,如果老年人和青年人在智商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他们在执行功能和不同复杂程度的心理理论任务上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并且,很多研究都强调学前儿童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之间存在显著相关,那么这种关联是否会持续到青年和老年阶段呢?

2方法

2.1被试

被试共60名,其中青年组30名(m=21.60,SD=1.5,范围19~25岁),老年组30名(m=68.93,SD=3.73,范围62~77岁),2组的男女比例分别都是26:4。2组被试均接受过高等教育且智商匹配(采用中国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简式测量[11])。

2.2测量

2.2.1失言任务的测量

从李健的实验材料(根据Stone等的故事翻译而来,并就中国情况做了细节上的修改)中选出3个失言故事,简化了一些语句上的修饰[12,13]。每一个失言任务后有5个问题,包括4个测验问题和1个控制问题(记忆问题,不记分)。问题1:有没有人说了不应该说的话?(认识论心理状态);问题2:谁说了不应该说的话?(认识论心理状态);问题3:为什么他/她不应该这么说?(认识论和情感的心理状态);问题4:为什么他/她会这么说?(认识论和意图的心理状态)。每一个故事的得分范围是0~6分,总的得分范围为0~18分。

2.2.2故事理解能力的测量

故事类型有两种。一种是涉及他人信念理解和白谎的故事(3个);另一种是一般故事(3个),作为控制任务,仅仅考察被试的逻辑推理能力。这些故事参考了李健的实验材料(根据Happé的故事翻译而来,并就中国情况做了细节上的修改),简化了一些语句上的修饰。每一个故事的得分范围是0~2分。总的得分范围分别为0~6分。

2.2.3执行功能的测量

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CardSortingtest,wCSt)测量个体的抑制转换能力。得分范围为0~12分。

3结果

3.1心理理论故事理解,失言任务和一般故事理解的结果

对2组被试在心理理论故事理解、一般故事理解和失言任务上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表明,年龄和任务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2,116)=5.07,p<0.01;任务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2,116)=40.64,p<0.01,事后检验(Bonferroni)发现,一般故事理解和心理理论故事理解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1),而这2种故事理解与失言任务都有显著差异(所有的p<0.01)。针对年龄和任务类型的交互作用,对2组被试在心理理论故事理解、一般故事理解和失言任务上的得分做t检验,研究结果表明,2组被试仅仅在失言任务上存在显著差异,t(58)=-2.25,p<0.05,说明青年人在失言任务上比老年人的表现差,但老年人与青年人在心理理论故事理解和一般故事理解的任务上表现几乎一样好。

3.2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的结果

对青年组(m=7.93,SD=2.29)和老年组(m=7.43,SD=2.76)被试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上的得分进行t检验,表明2组被试在这个任务上的表现没有显著差异,t(58)=0.535,p>0.05,说明在匹配智商后,2组被试的抑制―转换能力一样好。

3.3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任务之间的相关分析

卡片分类任务与心理理论故事理解(r=0.03,p>0.05)、失言任务(r=0.07,p>0.05)之间没有显著相关,说明抑制―转换能力不能充分地解释老年人和青年人的心理理论。

4讨论

maylor等发现在不排除语言和年龄的影响时,成年个体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存在显著相关;当排除了语言与年龄的影响后,发现二者的相关不显著,所以,他们认为成年个体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关联可能是由于年龄和语言影响造成的[10]。本研究匹配了老年人和青年人的智商,而且2组被试的年龄范围也比较小,因而,在没有排除年龄、智商的条件下,所有被试的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之间就不存在显著相关,说明执行功能不能充分地解释老年人和青年人的心理理论。同时,2组被试在智商和执行功能没有差异的条件下,老年人在失言任务上却逊于青年人,这与Happé等的研究结果相反,但两种结果都说明心理理论能力是特异性的。

这一结果与已有学前儿童的研究结果不同。一些研究指出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与卡片分类任务上存在显著相关[4,5]。对儿童存在这种联系的解释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认为心理理论任务中包括了执行成分,如儿童在完成经典错误信念时,如果不能抑制物体实际所在位置这一优势想法,他们就不能理解错误信念[14];另一类认为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之间的关系不能仅由任务的执行需要来解释,它们之间存在深层次的发展上的联系[5,15]。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是毕生发展的,仅仅考察学龄前个体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对于解释二者的关系来说,是不充分的,可能并不能完全地反映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16]。同时,研究结果也说明可能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相关模式在成人与学前阶段是不同的。

本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在心理理论故事理解上没有表现出衰退,而在失言任务上却显著地差于青年人。前言中提到,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是有层次和顺序的,有关他人信念和白谎的理解比失言理解出现得早。Jacksonian原则提出最晚发展的能力由于年老、脑损伤和疾病会最早消失,而最早发展的能力会在有机体死亡时才会受到影响[17]。可能心理理论的发生发展也符合Jacksonian原则,较晚发展出来的心理理论成分可能较早消失,而较早发展出的心理理论成分可能较晚消失。

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与青年人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匹配智商后,老年人在执行抑制―转换能力上没有衰退。所以,老年人在失言任务中较差的表现可能不是受到了执行功能的限制。陈天勇和李德明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年龄对于执行功能各个方面的不同影响,因为也许执行功能的有些方面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出现一般性的衰退[18]。本研究仅仅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考察老年人和青年人的执行功能有一定局限性,因为抑制―转换能力只是反映了执行功能的一个侧面。在以后的研究中,将采用更多的测量个体不同执行功能(如工作记忆,计划等)的任务来探讨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为澄清理论上的争议提供更多实验证据。

5结论

匹配智商后,老年人的执行抑制-转换能力没有衰退。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相关模式在成人和学前阶段不同。

老年人在两种复杂程度不同的心理理论任务上的不同表现提示,较晚发展出的心理理论较早衰退,而较早发展出的心理理论较晚衰退。

参考文献

1premackD,woodruffG.Doesthechimpanzeehaveatheoryofmind?theBehavioralandBrainSciences,1978,1(4):515~526

2wellmanHm.Understandingthepsychologicalworld:Developingatheoryofmind.in:GoswamiU.(eds.),HandbookofChildhoodCognitiveDevelopment.oxford:Blackwellpublishers,2002:1~26

3Baron-CohenS,Leslieam,FrithU.Doestheautisticchildhavea′theoryofmind′?Cognition,1985,21(4):37~46

4CarlsonSm,mosesLJ.individualdifferencesininhibitorycontrolandchildren′stheoryofmind.ChildDevelopment,2001,72(4):1032~1053

5LangB,pernerJ.Understandingofintentionandfalsebeliefandthedevelopmentofself-control.BritishJournalofDevelopmentalpsychology,2002,20(1):67~76

6mosesLJ,CoonJa,wusinichn.Youngchildren′sunderstandingofdesireformation.Developmentalpsychology,2000,36(1):77~90

7BusseyK.Children′scategorizationandevaluationofdifferenttypesofliesandtruths.ChildDevelopment,1999,70(6):1338~1347

8Baron-CohenS,o′Riordanm,StoneV,etal.Recognitionoffauxpasbynormallydevelopingchildrenandchildrenwithaspergersyndromeorhigh-functioningautism.JournalofautismandDevelopmentalDisorder,1999,29(5):407~418

9HappéF,ellenw,BrownellH.thegettingofwisdomtheoryofmindinoldage.Developmentalpsychology,1998,34(2):358~362

10maylorea,moulsonJm,muncera,etal.Doesperformanceontheoryofmindtasksdeclineinoldage?BritishJournalofpsychology,2002,93(4):465~485

11龚耀先等.中国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及手册.湖南医科大学,1992

12李健.老年人群的心理理论.本科论文.北京:北京大学心理学系,2002

13StoneVe,Baron-CohenS,Caldera,etal.acquiredtheoryofmindimpairmentsinindividualswithbilateralamygdalalesions.neuropsychologia,2003,41(2):209~220

14RussellJ,mauthnern,SharpeS,etal.the′windowstask′asameasureofstrategicdeceptioninpreschoolersandautisticsubjects.Specialissue:perspectivesonthechild′stheoryofmind:ii.BritishJournalofDevelopmentalpsychology,1991,9(2):331~349

15FryeD,ZelazopD,palfait.theoryofmindandrule-basedreasoning.CognitiveDevelopment,1995,10(4):483~527

16王异芳,苏彦捷.心理理论的执行功能假说.中国临床康复,2004,8(3):52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