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十篇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十篇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40:17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篇1

关键词:公共关系教学改革

公共关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与应用性都比较强的新兴学科,它与其他学科例如营销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都有着密切关系。通过该课的学习,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从公共关系课程的学科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1]

一、改革教学观念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向活动,需要双方互相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已经不适应当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要不断从实践中获得新的教学经验,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改革教学观念。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的培养,在课堂中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发展个性的同时提高对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由于公共关系学的应用性特点,教师应加强课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能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做到学有所用。教师在设计课程与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不单单负责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组织并指导学生,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作为教学主导,应结合课程特点,改革教学观念,以“丰富理论,加强实践,重在意识”作为公共关系学的教学理念,为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改革教学内容

当前公共关系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材内容比较笼统。高校的课程时间比较有限,教师完全不能在课堂上讲完所有的教学内容,只能针对性地对公共关系学的概论部分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程设置的目的与课程学习对学生的影响与作用,在整体上分析教学内容与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只能对教学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不能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与技巧。二是教学内容混乱。教师通过概论部分的讲解,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然而实际教材中的概论部分包括了“原理”、“实务”和“礼仪”等方面,有限的教学时间加重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三是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应用。概论部分的知识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这一环节,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导致实际工作能力无法得到锻炼与提升。针对上述若干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改革教学内容:

1.整合教学内容

将原先公共关系学笼统而又混乱的内容进行系统地归纳,使每章的教学内容都比较简洁清晰、有条理。比如可以设置公共关系的“概论”、“组织机构与人员设置”、“工作程序”、“实物操作技能”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对“何为公共关系”、“由谁来公关”、“如何做公关”、“公关做什么”进行系统地讲解。

2.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在公共关系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锻炼技能与技巧。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增强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力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例如,在理论教学时增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并组织学生制定公关方案、设计问卷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一味地通过课堂讲解,对知识进行传授,学生不能真正地掌握公关技能,尽管学生能够用理论知识回答教师的问题,也只是纸上谈兵,缺乏实践应用能力。由于公共关系学实践操作性、应用性强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不适用于该课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不只是担任知识的传授者,更应通过正确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操作,能够正确处理日常交际关系与突发事件,让学生真正受益于所学知识。

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时间比较长,已经普遍应用于教学中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通过在教学中穿插案例分析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教师还能在课程结束后组织一个大型的讨论会,就所学的公共关系内容展开深刻讨论,让学生对课程的所有知识有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案例教学法在公共关系课的实践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2]

2.模拟教学

所谓的模拟教学,是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方式参与公共关系的具体事件中,让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处理公共关系,并从中得到体验与收获。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商务谈判或者辩论赛等教学活动,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辩论,活动大致可以分为材料准备、课堂实践与教师点评三个步骤。模拟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真正参与实践,通过组内合作与小组竞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多媒体教学

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越来越呈现信息化趋势,在公共关系课程中应用现代化技术,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大量减轻教师上课时的任务,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还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共关系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需要培养应用性人才。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公共关系教学,根据学科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改革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学为所用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篇2

论文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让形式更好地服务内容,一定要处理好数学课程改革中继承的关系和学习方式与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关系。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于内容”,这是教学辩证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使初中数学的教学形式服从于教学内容,为此,教师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处理好数学课程改革中继承的关系

数学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内容的变化”,更注重的是“新教育理念的推进”。改革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与扬弃,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开放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把学生的学习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统一起来。比如对于教材的使用,新课程要求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材只是“蓝本”,而不是唯一的标准,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并注重做到教材、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教师、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材的利用率,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处理好课堂学习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确定课堂教学方式不能一味地标新立异、求活求趣,而应从每一节特定的课堂教学内容出发来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式。如在教授“分式通分”这一内容时,就应设计“自学自悟—类比发现—启发讲解—强化训练”的教学程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教学“三角形中位线”的内容时,恰当的教学流程应该是:动手实践(画图度量一感知新知,剪图重组—发现新知)—自主探究(证明结论)—交流评价(达成共识,形成结论)—变式运用(巩固新知)—自主小结(积累经验,升华思维),这样设定的教学方式就与教学内容相适应。

另外,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经过学生亲自探索和发现,就想把已知的真理变成学生的真知是不可能的。为此,教师必须把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有探索性的数学问题,在课堂上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实施积极有效的体验。比如,在学习数学截一个几何体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让学生利用马铃薯做成的立方体自己来切一切,看一看,这样在真实的体验中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初中数学形式服从内容很重要,我们要注意正确处理好其中的几个关系,唯其如是,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篇3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数控类专业数学教学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迅猛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已成为必然,2006年12月14日教育部正式了高教〔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工学结合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要求其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方式、课程设计及教学必须满足社会服务、生产一线实际需要,注重应用能力培养的特点。于是围绕“工学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热潮在全国兴起,各个高等职业院校从专业到课程,从形式到方法,从手段到措施等各方面,展开了积极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此背景下,我在所任教的机电数控类专业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高职数控类专业数学教学的现状

数学作为高职院校数控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一种多学科共同使用的精确的科学语言,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和思维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多年来数学教学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教学的目的就是传授书本知识。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下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和培养21世纪高技能创新人才的需求,也不符合教育部关于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要求。尽管诸多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教学改革做了多方面的有益尝试,但教学内容及模式并没有太大变化,陈旧的教学内容和落后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满足数控领域对数学的要求。其主要表现是教学内容体系一成不变、教学方式死板、教学模式陈旧。学生根本没有也不可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其自主性、主体性、实践性难以实现。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数控类专业数学教学改革的实施

1.数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数学课程标准,规范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数学课程体系,根据数控类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数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第一,对高职数控类专业数学教学的基础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应用、教与学四个方面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在教学及研究意识上确立它们的辨证、和谐和统一的关系。第二,对高职数控类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数学能力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学生的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分析和研究,形成有效的培养途径。第三,通过调查研究,确定高职数控类专业数学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模式。第四,研究数学素质教育的特征,丰富和发展数学教育学、数学教育心理学理论。

2.数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一是解决特色问题。构建教学内容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体系全新、特色鲜明的课程内容体系。二是解决模式问题。形成“理论构建―教学建档―解决问题”的数学素质教育教学模式。三是解决“度”的问题。精选经典教学内容,引进新的科技成果,克服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四是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融“教、学、做”为一体。

3.数学教学改革的内容、思路和方法。

主要内容是高职数控类专业数学的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改革。调查相关专业课程对数学课程的要求,收集毕业学生对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建议;适应区域、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重构课程内容和教材体系;精选经典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精炼,引进新的科技成果,使教学内容富有时代气息,形成和谐协调的新体系,并建立与课程内容体系配套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具体应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必须明确数学课程在高职数控类专业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基础性作用。明确数学课程本身和其他各课程,以及数控领域对数学的要求及发展趋势,并以此作为确定数学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二是要从应用的角度或者说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从数控类专业后继课程的需要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出发,来考虑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三是要从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角度来更新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体系。数学课程不仅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数学工具,更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素质、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要吐故纳新,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即在讲解经典内容的同时,注意渗透现代数控专业发展前沿与数学的观点、概念和方法,为数控类专业适当地提供内容展示的窗口和延伸发展的接口,提高学生获取前沿知识的能力。要努力突破原有课程体系的界限,促进相关课程和相关内容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促进不同学科内容的融合,加强对数控类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淡化复杂的数学运算技巧的训练,着重讲解数控领域中常用的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

4.改革数学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与核心,也是教育改革的难点。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和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结构框架。根据数学课程的特点,将数学内容进行结构重组,增加近代数学知识的常用方法,突出基本理论和应用两方面,打好一种运算(微积分)的基础,实现数学与计算机、数学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可以把数控数学课程分为以下模块。

(1)基础型模块: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应用、一元函数积分学及应用,重点是概念、性质及求法,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

(2)应用型模块:算法初步、加工方案优化、逻辑运算等。

(3)扩展型模块:主要是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级数、积分变换等,这是各专业方向的不同要求。

(4)专题型模块:主要是计算方法、数学软件及高级编程语言的应用,模型的建立,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介绍数学应用。

5.数学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

经过反复思考和探索,逐步建立数学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特点是:教学中突出数学思想,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传统数学知识与数学软件的有关内容有机结合,采用“粉笔―讲授―计算机演示―数学实验”的教学模式,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有选择地引入计算机教学。这样,既能保留传统教学中启发式教与学的直接、自然的交互方式,又能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计算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总结出一套“以疑为主、启发―探索―自学―精讲―多练”五段式教学法,启发是教学法的前提,点明主线提出问题,学生探究、自学,培养学生思考、发现、归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精讲是关键,围绕内容重点与难点,结合学生提出的疑点,引导学生探索性和创造性地学习。这样,不仅教学生如何“证明”,而且有助于引导学生如何“猜测”,使学生有一种创新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为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结合数学教材,利用微机室开设数学实验,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验中得到相当充分的发挥。让学生初步了解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还能及时反映学生对数学原理、数学方法、建模方法、计算机操作和软件使用等多方面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的能力。因此,数学实验有助于促进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需要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和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6.数学考核方法及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必然涉及考试方法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内容后,就必须在考试、考核中体现出来,这样学生就会在平时的课程学习中,注重提高自己的数学素质与能力。为此,应改变一考、一卷定成绩的局面,可以采用多方面考核、应用小课题的答辩、综合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把考试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考查平时学习情况和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而且能使学生重视应用数学,尤其是重视应用小课题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的适当时候将题目发给学生或让学生自拟题目,讲清要求、格式、答辩时间、评分方法及标准等问题,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思考,多查询、阅读资料。这种解决综合应用问题及其答辩方法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知识面,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都大有好处。

数学教学肩负着培养面向现代化、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数学教育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主动服务社会,吸引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士军等.从日本高职课程设置看我国高职课程改革[J].现代高等教育,2008.

[2]耿洁.工学结合及相关概念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篇4

[关键词]心理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质量;教学改革

一、明确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与心理学的关系

许多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接触这门课程时都感到疑惑: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这门课程,它与心理学有什么关系?针对此问题,任课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初就要在引导学生了解该课程的性质和主要内容框架的基础上,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在心理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及其与心理学各学科之间的关系。人体解剖生理学作为心理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由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专业性质及发展趋势决定。从心理学发展历史来看,生理学在感觉、反射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不仅为科学心理学研究提供借鉴,其在研究方法上的发展也直接促进了科学心理学的产生[3]。从学科性质和特点来看,生理学与心理学均以人为研究对象,生理学研究人的生理结构和功能,而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人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生理过程和心理过程相互影响、密切相关。因此,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普通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咨询心理学、心理治疗、生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课程均与人体解剖生理学密切相关。从心理学学科发展趋势看,随着心理学的发展,研究者不满足于探讨心理发生、发展、变化的社会原因,越来越关注心理的生理机制和脑机制。心理学与生理学相结合产生了生理心理学,与脑神经科学相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并成为目前心理学研究发展的前沿[4]。随着心理科学的迅猛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本科培养阶段就开设了认知神经相关的理论和实验课程。因此,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心理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在理解了这层关系之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明确方向。

二、分析课程教学的重难点,细化教学计划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内容体系庞大,除了绪论、人体基本结构概述,还包含了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官等九大系统的内容,甚至有些教材包含的内容更多[1-2]。但大部分高校心理学专业开设的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只有54学时或者更少。如果每个内容都作为重点详细讲授,学时必然远远不够。因此,教师需要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心理学专业的特点和后续开设的专业课程的需要突出重点,对课程内容有所取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及其进度,细化学时分配。从课程内容框架来看,对于学生在高中已经有一定了解的生命基本特征、人体结构基础的内容,可安排较少的学时;对于心理学专业非常重要的神经系统方面的内容,要保证充足的讲授时间,特别是关于神经系统的感觉、运动及高级功能方面的内容,要重点细致讲解;对于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感觉器官、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与心理活动联系密切的内容,也要较详细讲解;而对于运动系统、血液、营养代谢、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与心理活动联系相对不怎么密切的内容可简要讲解,甚至可将其部分知识点作为自学内容。在同一章的内容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目标也有所不同。对于各人体功能系统的组成、结构、位置,要求学生重在理解;对于各个系统的生理机能及与心理行为的关系,要求学生重在掌握。即以结构为辅功能为主,结构与功能相统一。教师在这门课程教材的选择上也要突出重点。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大部分教材均可用于生物、医学、教育、心理等专业本科生的教学,但不同的教材其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可以考虑那种重点突出与心理学密切相关的生理学知识的教材。

三、了解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包含“教”与“学”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要提升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特点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重要。首先,教师要了解所教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大部分高校心理学专业的生源为文理兼招,这就导致同一个班级内学生的课程知识基础存在差异,理科生有更好的相关知识的基础,而有些文科生几乎没有接触过相关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切实考虑学生在课程知识基础上存在的差异,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其次,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包含诸多概念,其所涉及的人体结构、生理过程抽象且晦涩,学生学习有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深入浅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其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将要学习的知识与学生自身的经验联系起来。人体解剖生理学阐述的是人体的结构和功能,讲述的就是我们的身体结构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生理现象和过程。例如,教师在教学运动系统时,可以引导学生逐一地触摸、认识和体验自己身上的骨骼分布、形态和特点;通过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表演来认识运动过程中关节、肌肉、骨骼的作用和变化,以及营养、运动、年龄、习惯等因素对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形态的影响。又如,教师在教学视觉器官时可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视觉过程(如看远处物体和近处物体)来理解折光系统的工作过程,通过近视、远视、散光、老视等常见视觉问题来阐述视觉异常的表现、原因和矫正。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改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一)丰富教学素材与教学手段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虽然讲授的都是人体的组织结构,但许多系统结构和生理机能发生过程难以通过肉眼从人体表面观察到,比如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信号的传递过程对于我们来说既神秘又抽象。这就意味着单纯通过文字的描述或语言讲授难以让学生直观理解。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素材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强化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直观印象,进而使其更易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常用的辅助手段之一,但是多媒体的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是否充分地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收集课程相关的图片、视频、动画、功能系统模型等素材,对素材进行合理编排后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等多样化的刺激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发展,特别是3D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可以模拟出逼真的人体系统的功能过程,其直观、形象和可操作化的特点不但可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演示和操作,更可促进学生对人体各系统抽象的结构和生理机能的掌握。

(二)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首先,教学方式要多样化。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在课堂上要脱离黑板和讲台,走到学生当中,接近学生和关注学生的表现,这样做一方面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可对学生的反应进行更有效的反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将板书和幻灯片相结合,将重点和核心观点通过板书的形式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其次,善用微课教学。微课可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丰富素材。在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一些重点难点内容分解成单一的知识点并录制成微课来辅助教学。比如,可将动作电位的离子机制这个难点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使学生能自由地反复地自学、理解和巩固。再次,善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方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其身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5]。启发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是教师在每个课程内容教学之前创设问题情境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旁指导,并将问题情境穿插在知识点中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比如教师在学生学习完循环系统后可以提出“为什么长期处在高压下的人们更容易得冠心病、高血压”这个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答现实问题。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情境中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联系起来,促进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逐渐适应大学课堂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建设学习资源库,建立自学机制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校园网络平台、实验教学平台逐步建设到位,许多学校都建立了课程中心和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教师可将相关的教学材料上传到课程中心或实验教学中心的系统,建设资源库,方便学生随时进行课后复习和课堂笔记的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系统的浏览、下载、讨论等情况的记录来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学生在复习、自学过程中若遇到问题,也可在系统中进行讨论、向教师提问,教师定时登录回答,及时反馈,建立学生的自学机制。

六、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采用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是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对于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学习效果,不能仅仅根据期末考试的成绩来衡量,而应该根据课程教学计划对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和考核目标进行改革。在考核内容上,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讨论参与情况、期末考试成绩、实验操作表现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考核目标上,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了解、理解、掌握等目标来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除了考核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还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考核方式上,教师要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6]。对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各个环节进行考核,获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的成绩;通过对学生期末的总结性学习汇报或期末考试,获得对学生在本课程学习的终结性成绩;最后,结合过程性评价成绩和终结性评价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出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七、结语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篇5

关键词:电气工程;设备监测;故障诊断;研究型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李玲(1974-),女,贵州贵阳人,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工程师;舒乃秋(1954-),男,湖北黄冈人,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湖北 武汉 43007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6-0184-02

随着智能电网的提出,电气设备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将具有越来越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1-3]因此,有必要对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相关专业课程。电气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以及数据分析技术,该课程涵盖了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核心内容,具有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技术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是培养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特色课程,为电力系统的状态维修提供了技术基础,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十分重要。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主要以板书及口头传授的方式解释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知识,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课堂气氛枯燥,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况。这种方法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以致出现学生反映教学内容抽象、所学知识不易掌握的现象,更加无法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无法将本课程知识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由于电气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是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是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必要创建适应该课程特点的新型教学体系。

一、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的三种关系

根据“电气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课程的特点,在创建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一是教学体系与电力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关系。虽然状态检修不是一门新技术,但我国电力行业推行状态检修却刚刚起步,必然要经历一个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因此,教学活动应该充分重视源学科的学科基础,即注重状态检修、传感器和模式识别等技术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应用,还要从未来毕业生可能从事的岗位和就业的能力需求出发,反过来审视教学体系,调整教学目标定位,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丰富。

二是教学体系与成熟的源学科课程教学体系的关系。“电气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课程的知识基础是源学科的理论知识,未来发展也仍然将倚重于这些学科,所以,在创建课程的教学体系时不能简单地另起炉灶,重新构建新的教学体系,而应该以源学科课程的教学体系为基础,融入电力行业状态检修特色。

三是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应该属于工程应用型人才。用人单位考核毕业生,不仅限于毕业生的专业基础,更会考核他是否具有胜任电力行业一个特定应用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因而,创建课程教学体系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优质教学资源,体现专业建设中的科研特色,以增强毕业生今后的就业竞争优势。

综合考虑上述三个关系,研究型教学体系正是“电气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教学活动的首选结构形式。

二、研究型教学体系的作用

研究型教学体系是一种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体系,是教学体系转化的新课题。它提倡教学和科研一体化,不仅要相互渗透,还要具有实质的兼容性,提倡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和全新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不限于教师授课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而是立足教学,从实际情景或问题出发,在教科书和现实世界之间建立联系,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步骤完成探究式学习。

研究型教学体系需要教师自身成为研究型人才,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及教育思想、理念及时更新和改革,同时不断反思教学方式方法等。因此,研究型教学的实施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推动了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真正实现教学和科研工作并重,从而促进专业和学科建设,扩大学院和专业的影响力。

未来毕业生面对的是不断变化的社会,知识不断更新和老化,高校的教学本质应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知识传授为主,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况中,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令其难有作为。研究型教学体系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式,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强调师生之间的共同研究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探究意识。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专业特色和优势;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密切结合当前电力行业发展新趋势和新需求,为学生就业开辟了一条新渠道。

基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型教学是发达国家一流大学推崇的教学改革模式。创建和实践研究型教学体系不仅能够提升“电气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能够推动教学和科研并重的专业化教师队伍良性发展。通过面向本科生的研究型教学体系的创建和实践,还可以将获取的经验应用到面向研究生或继续教育学生的教学体系中,最终形成有层次结构的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系列课程的研究型教学体系。

三、教学目标、内容及模式

“电气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的教学体系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等要素进行合理组织。[4]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体系的核心。它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方向,主宰着教学体系构成要素的其他方面。因此,教学目标的定位对于教学体系的展开至关重要。研究型教学强调探究性的教和探究性的学,故教学目标的定位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和电力行业推行状态检修的深化,进行不断的调整。

“电气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复杂,是一个需要兼顾多种知识的跨学科体系。这是课程内容难以组织的原因。考虑在教学目标的指向下,以未来毕业生可能从事的岗位和就业的能力需求为导向,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并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丰富。

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抽象,学生学习效率低。因此,应根据学科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时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采用的方法包括:

(1)实施研究型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在对基本原理、概念和技术讲述的基础上,依托具体的科研内容,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学习、研究和解决问题,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研讨中积累知识和培养能力。

(2)提高教学时效。由于相关专业在不断发展,新的专业知识不断涌现,教学内容也随之不断丰富。如何在有限的教学学时中完成教学任务是研究提高教学时效的原动力。如果将教学学时分摊到不断增加的教学内容上,必然讲不透、讲不深,这就要求老师在授课时合理分配不同重要程度知识点的讲授时间。

(3)开展课堂学术讨论。针对难点与热点问题,由老师提出研究重点与方向,学生通过大量查阅参考文献并结合工程实际,撰写课程论文,开展课堂讨论,这样不仅丰富了专业知识,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浏览器等,将书本枯燥的原理知识可视化,更加生动形象地体现在学生面前。

(5)建立一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专业化师资队伍,为培养创新型电力行业人才提供根本保证。

(6)完善教材,使之切合实际、融入学科最新发展动态。

四、创新及实践能力培养

电气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涉及状态检修、传感器和模式识别等方面知识,既涉及信号处理又涉及硬件设计。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是学好该课程的关键。

第一,研究源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从而进行优化整合,确定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同时,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科研内容,作为教学交互内容,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由于电气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涉及多种传感器以及信号处理方法,老师在授课时可以寻找契机给学生普及关于传感器的种类、作用原理以及应用范围或者传感器返回信号的调理方法等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想象力,提高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也就会在课后摸索相关知识,这是创新的先决条件。

第二,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根据电力行业的需求和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开放式命题,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相关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并动手制作,或者自己编程实现某一信号处理算法等,学生设计及制作完毕后撰写小论文,由老师审阅成果,指出设计的优缺点并给出分数,将该分数计入课程的最终评分。

第三,学习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方案。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便参与科研项目,老师将该课程相关部分分别交给学生负责,随着项目进度的不断发展,学生将书本理论知识不断向实际成果转化,并且不断改进设计方案,能够让学生掌握书本以外的知识,所学知识也由抽象变得具体,加上知识面的不断扩展,学生的自主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均能稳步提高。

第四,加大实地参观力度。实地参观的目的是创造条件,使学生接触和了解我国电力企业电气设备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总之,“电气设备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课程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探究式学习,真正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实现教学与科研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恒,严璋,谈克雄.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苏鹏声,王欢.电力系统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27(1):61-65.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篇6

关键词:订单培养;高职课程;改革;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1297(2012)11-0036-02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提出要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之一。订单培养模式是指职业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模式。订单培养作为校企联合办学的具体形式,弥补了学校所教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不足,使所教内容与企业需求同步,有利于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课程作为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的载体,则是实现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重点和难点,也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订单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建设的基本特征

1.课程建设合作化。订单培养模式下,课程建设合作化体现在校企双方合作进行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订单人才培养要求企业较早地介入职业学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企业岗位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双方合作,实施系统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开发;对课程的结构、内容、比例和总体课时做系统的安排、调整、更新和改造;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合作开展专业教育、教学和培训。

2.课程结构模块化。订单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呈现模块化结构更有利于知识、技能体系的合理构建,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所谓课程模块化是将对实现职业培养目标有重要作用的各学科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内在的逻辑整理成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相关单元组合成同一模块,不同模块组合成不同目标的课程,以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职业资格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着眼于能力的培养。

3.课程内容综合化。订单培养模式下,课程建设以“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有选择地将原来分属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成一门新的课程,将原来按学科体系分设的课程转换为按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而设置的课程。课程的重组整合主要体现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上。专业基础课程的整合,围绕能够“支持相近的多个专业的专业课程”这一教学目标要求展开,通常整合后的专业基础课程所涉及的面比较宽;专业课程的整合,围绕着能够“承担该职业的主要的工作任务”这一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展开。

4.教学方法多样化。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订单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教学方法改由传统的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方法向项目教学法、案例法、仿真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操作训练、现场教学、讨论式、行动导向、启发式等转换;教学手段改由“黑板+粉笔”向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转换;教学场所由传统的单功能专业教室,即描述性、报告性的理论课堂,向多功能一体化的“仿真”职场,即兼有理论教学、小组讨论、实验验证和实际操作的教学地点以及“全真”的职场转换。

5.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化。订单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教学采用灵活的“校企合作、师生互动、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打破传统的“三段式”教学组织形式,即第一学年是公共基础课,第二学年是专业基础课,第三学年是专业课,而采取工作一学习一工作的方式。

6.考核方法多元化。考核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得失和教学工作信息反馈的一种手段。订单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考核方法改变了传统的过分看重试卷和分数,转而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核。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地位及其在专业中的作用,考核方式呈现灵活性、多元化,改变“唯卷唯分”的观念,采用笔试和口试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论文写作与实验实习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报告相结合等多种考核方法。

二订单培养模式下课程改革与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1.科学处理职业人与全面发展的人的关系。订单培养模式下,课程设置应具有高等教育相应的课程特征,同时,以人为本的高等职业教育观要求我们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为此,高等职业教育要确保学生所学领域能够处于领先地位,能够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需要,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以适应未来职业不断变化的专业要求,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职业人。

2.正确处理针对性与适应性的关系。在强调针对性的同时,高职教育还必须强调其适应性,即学生对职业的适应面和对职业发展的适应能力。虽然按订单要求培养的学生已经成为企业的“准员工”,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技术进步迅猛,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人们的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变化,以及大量新工作岗位不断产生,必将出现较高的换岗率。因此,高职教育必须考虑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学生今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协调处理学术内容与职业技术的关系。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中,要打破以工作定向为主要目的的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在课程教学内容中,要将学术的知识和职业的知识与技巧进行有机融合。一方面,应将更多学术内容整合到职业课程中;另一方面,必须在职业课程中充分体现本专业最基本的核心原则,通过这些措施使学生提高核心的学术能力,保证学生获得职业能力,用系统化和组织化的知识培养学生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供给学生较为宽泛的职业技巧。

4.均衡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高等职业教育首先要强调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突出受教育者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个主要方面,也是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学科教育的显著特征。体现在课程建设上就是要真正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原则,改变在传统教育中实践教学的从属地位,通过重组课程结构、调整教学内容,使专业实践教学课时占整个教学课时的50%,并开发“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起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服务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具有高职特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四合一”,即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与证书融合、教室与实训室整合、教师与师傅混合,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目标,使教学与实践零距离、学生毕业与就业零过渡,使培养的人才达到职业要求。

参考文献

[1]林苏.“学做合一”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06(02)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要素;要素内容;要素特征;结构关系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0-0012-03

[作者简介]詹慧芳(1974―),女,江西南昌人,硕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外语教学法;莫小泉(1980―),男,广西北海人,硕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教务处讲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科学管理。

一、引言

2012年我国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1],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2],所以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必然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全面深度融合的主要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先了解原有课堂教学要素,再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加入课堂教学后课堂教学要素的变化,只有这样,才可能控制教学结构的变化,优化结构,提高教学效果。

二、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学基本要素的内容、特征和要素关系

课堂教学离不开六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这六个基本要素的内容具有各自的特征:1.教师和学生作为人员要素,具备各自的素质、情感和态度、知识和经验、认知方式、教或学的方法、生活环境,因而表现出各自的生理、情感和文化特征。2.教学内容作为师生间传递的信息要素,包括学科知识和人类经验,也包括教学所要实现的目标能力,而传统教学内容往往只有唯一的载体形式――教材,固定的教材使得教学内容所展示的知识呈固定封闭状态,教学目标也只是实现学科知识的机械记忆。3.教学手段通常是口头语言、黑板、粉笔、实物、挂图等,非常有限,因而也限制了教学方法。4.时间和空间属于环境要素,时间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固定安排的上课时间,即某课程每周安排在什么时间上课,另一方面是课时,1次课通常为1~4个课时不等,1课时有40分钟、45分钟、50分钟之别;空间环境局限于教室,讲台、黑板、清一色横竖排列的桌椅,教师凭借一本教材、一支粉笔进行讲解,课堂氛围完全依赖教师口头语言的魅力、师生课堂上的互动或教室实体环境的布置(画、板报等)。

课堂教学要素按一定方式组合形成了教学结构,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传统课堂中,首先,作为人员要素的教师具有对其他教学要素内容的选择权,而学生自由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时间和空间的权利未能实现。教师为了在单位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形成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的结构。课堂大部分时间里教师借助口头语言、板书、教具讲解教材上的知识,补充课外内容或个人经验,学生以听、记笔记等形式接受知识,教师关注的是自己是否把教学内容讲完了、讲清楚了,而很少关注每个学生是否实现了有意义的学习,虽然教师会用提问或其他方式进行师生互动,但课堂中教师仍占主导,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结构很难实现多数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其次,时空要素有限组合,即固定时间的固定教室,这种组合关系限制了教学的其他要素,例如师生的活动被限制在教室中;教学内容根据课时确定,不宜过多或过少;教学手段必须是在教室环境下可利用的设备。

三、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课堂教学基本要素内容及其特征的变化

(一)教师和学生的变化

教师和学生作为人的要素,仍是教学系统中的两大主体,但已经成为深受技术影响的主体。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他们教和学的观念、生活和学习环境、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随着信息和技术手段的进步,他们获取的信息越来越丰富,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和新生活方式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素质、道德品质、学识、技能提高,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知识结构和经验进一步丰富。

(二)教学内容的变化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快速增长,作为人类宝贵经验财富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学科知识不断增加,知识更新步伐加快。以往的教学内容仅限纸质教材这一种资源,信息技术却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这些网络资源在经过选择和整理后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可以更丰富、更全面、更系统、更前沿。资源获取渠道多样化、纸质资源数字化丰富了教学内容,各类人群提供的知识和经验、专家的讲解和分析借助网络得以即时共享,教学内容也得以即时更新。此外,负载教学内容的资源形式也不仅限于书面文字和图画,还有数字化的图文、音频和视频,视频有动画、仿真模拟、现实场景等,使教学内容更具趣味性和新颖性。

(三)教学手段的变化

教学手段的极大丰富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后教学要素最直接、最显著的变化。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的教材、粉笔、黑板、挂图等而言,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媒体工具:录像机、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网络、手机等,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设备、激光笔等,还有存储数字化资源的U盘、光盘、移动硬盘等。教学内容的载体形式也表现为丰富的电子教材、教学课件、视频或音频教学材料、各类学习软件等,教学手段呈现多样化,要素内容不断增加,为探索教学方法提供了可利用的手段。

(四)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一般认为教学的时空环境是影响教学过程外在因素的慢变量,是一种变化较小、相对稳定的外部条件因素。[3]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时间变化较小,但教学空间内媒体设备的增加使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有形环境和无形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多媒体设备、网络技术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提高,课堂学习氛围得以改善。以往,如果错过了某一次内容的课堂教学,就只能请教师重讲才能再现课堂教学的魅力,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复制课堂教学提供了可能。在互联网的条件下,教学时间成为可有可无的要素,教学空间已不取决于实体教室,而取决于互联网。教学突破实体教室的限制,对固定时间和固定场所的依赖程度减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学习状态,教学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日益普遍。

四、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课堂教学要素关系的变化

与传统条件下相同的是,师生作为人员要素,对其他四个物的要素在使用时间、使用量或使用方式上进行选择,同时,各要素之间也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信息条件下,由于要素内容和特征发生了变化,要素间的关系必然发生变化,这些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呈动态发展,较为复杂。从要素性质看,要素关系分为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三类,其变化情况分析如下。

(一)物与物关系的变化

物与物的关系是指四个物的要素――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空间――之间的关系。物与物关系最突出的变化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教学手段丰富,媒体设备多样化,进而引起了其他三个要素的变化:教学内容不仅极大地丰富,而且更新加快,呈现方式变得有趣;教学时空的限制减小,任何能够登录互联网的人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快速获取更新、更系统、更全面、更广博的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一般是先确定教学内容,再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手段,在传统条件下教学手段受时空限制较大,但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手段的功能强大到可以决定教学内容,甚至影响教学时空,例如:借助互联网这一手段可以进行任何内容的教学,其方法是采用网络教学,其时空环境只受互联网的限制,尤其是当教学内容为最新的学科知识时,教学内容只有借助网络这一手段才能获取,因为其他手段相对滞后。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虽然还是纸质教材,但教学手段使得教学内容的载体更为多样化,反之,对教学内容的高质量要求也使得教学手段不断推陈出新。此外,课堂教学时间可以与任何空间无限组合,借助互联网等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能呈现。

(二)人与物关系的变化

人与物的关系即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时间、教学空间的关系。无论在传统条件还是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物的要素都由人的要素――教师和学生进行选择。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手段增加,教学手段的增加拓宽了师生对其他四要素的选择,由于信息获取便捷,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有了更大的选择范围,教师可以不再依赖封闭的教材,而选择优质的教学内容和最新的知识,选择自由度变大;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更可能利用更多新的媒体设备,探索更多的教学方法,选择与以往不同的时空条件,实现虚拟课堂教学、实体课堂和虚拟课堂相结合的教学。

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对教学的认识不再只是通过教师告知而获得。借助网络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可能与教师同步,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媒体设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环境。由于学生的选择范围和能力范围扩大,学生与其他四要素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参与教学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教学内容的丰富、技术手段提供的良好的交互性都可能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物能否尽其用还有赖于人员要素,因此,人在这些要素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但物的要素的使用也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表现。一方面,在师生所选择的时空条件下形成的学习氛围会受师生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影响,例如:选择的教学内容比较有趣,媒体手段运用恰当,这时学习氛围好,教学整体效果好。另一方面,学习氛围也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情绪和积极性,甚至影响教学手段功能的发挥,进而影响教学效果。由此,物与人的要素会相互影响,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需要师生在教学中很好地控制和利用。

(三)人与人关系的变化

人与人的关系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基于对教学对象的分析,在教学前先行确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师生活动营造课堂教学氛围。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变化。[4]在现代信息技术时代,受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认识到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主动的学习者、建构的学习者,教师认识到自己可以不再承担知识灌输者的角色,而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时空环境的选择权有意识地“下放”给学生,由学生自主选择,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信息技术使用上和信息面前,教师和学生处于同一起跑线。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已经不再只有教材和教师的讲解,教师可以不再是学生求助的唯一对象,课内或课外,教师都不再是学习的唯一促进者,学生通过网络可以随时寻求专家或其他个人的帮助,任何一个学生也可以把自己了解的知识告诉别人。教师在学生面前已经不再拥有绝对权威,教师在教学中不再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不是以谁为主体的问题,而是在什么教学活动中以谁为主体的问题。教师和学生的差异更多地体现在某一学科知识系统上和人生阅历上,师生关系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接受者的关系,更是民主平等、双向互动的人际关系。

此外,由于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和技术的支持,课堂教学可以不再只是针对中等群体,学科知识在课前就能获取,这使得课堂教学面向每个学生成为可能。教学反馈和评价变得非常重要,这对教师作为导学者和评价者的要求更高。

五、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虽然改变了教学要素内容和特征,但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系统结构却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教学效果也没有得到显著提升,这是因为系统借助它的自调功能维持了自身的稳定,而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改革总是停留在要素自成的内部系统的变化上或师生对物的要素选择这一层次的结构变化上,并未触及教学系统顶层的师生结构的改变。因此,当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地位变化、各种要素关系变化如果不能实现系统良性发展时,就必须进行人为干预,实现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这样才能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了解传统教学要素、教学结构以及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要素和要素关系的变化,有助于把握教学改革的方向。技术的应用最终还在于人的掌握,因此,师生教与学的理念和对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师生如何更好地运用技术重组结构、实现结构最优化是现行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2012-03-13)[2013-08-20]..

[2]何克抗.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12):19-23.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篇8

关键词:高职高专;操作系统;教学改革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最基础的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计算机提供给用户的所有应用与服务都是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完成的。《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学科中一门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概念抽象、涉及知识面广,因此同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了使《操作系统》的教学目标与高职高专学校的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方向一致,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规格的需求,高职高专《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应遵循“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原则,摆脱本科《操作系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实践环节、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

《操作系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组织结构、实现技术和理论算法等。要想在有限的学时中将这些内容完整的讲完是不可能的。因此应认真合理的安排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教学内容才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消除“无用论思想”的目的。

目前看来,一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以及信息管理专业已在其人才培养计划中将《操作系统》课程的课程性质修改为选修课程。但各学校的计算机软件专业仍然将其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保留,因此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教材选择、教学模式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都应突出各专业人才培养特点。教学内容的安排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1压缩原理性教学内容,加强前沿实例讲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原理的分析能力,教学内容设置应增加实例教学的比重,适当减少理论性教学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学量实例的过程中就可以轻松理解操作系统是如何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的,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对繁杂的基本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印象。

1.2注重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操作系统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本课程与其他计算机课程如《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以及《JaVa程序设计》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教学内容方面应注意与前驱后继课程的衔接,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整个计算机体系结构,另一方面使学生充分认识其在计算机专业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1.3体现不同专业教学内容的差别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该存在明显差异以突出不同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如,对于选修课程,应该围绕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未来趋势、实际应用等进行内容编排,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利用软件去配置系统和解决系统常见问题等。而对于软件专业的学生,应突出各种经典算法如银行家算法、进程调度算法等部分的讲解,并设置上机时间供学生编写调试算法程序,以提高软件专业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系统软件开发的综合能力。

1.4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动手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实践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针对操作系统的教学内容和各专业学生的实际特点,实践内容可选择学生比较容易上手,又能掌握操作系统运行原理的方式,即实验带有强烈的验证色彩。

2教材选取

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理论依据,教材的合理选取尤为关键。《操作系统》课程的教材选择一定要遵循高职高专的教育原则,在高职高专计算机教材系列中选择理论实践紧密结合、写作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次清楚、步骤详尽的课本作为课程教材。除此之外,各高职高专院校还可以结合本校的学生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组织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成员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操作系统》理论教学材料以及相关实训手册。选择更加形象易懂、适合学生阅读的操作系统相关书籍作为参考教材,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方式改革

3.1教学模式改革

在教学中遵循“强调教师为主导、始终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用“层次模块化”的教学模式,逐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提高教学效果。其中,教学模式的层次划分为硬件平台层和核心层。硬件平台层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硬件所构成的教学模式平台层,是学习操作系统的必备基础知识。在每次讲授新课前,有必要对硬件知识进行回顾复习。核心层是层次模块化教学模式的主体,也是操作系统的核心。

3.2教学方法改革

3.2.1案例教学法

结合windows、Linux等实际操作系统,构造典型的案例库,对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各项管理功能进行讲解,使学生有直观形象的认识,摆脱对这门课空洞枯燥的印象。

3.2.2换位思考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应摒弃为了教而教,为了学而学的思想和方法,应引导学生从普通用户、程序员以及操作系统的设计者等不同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全面认识评价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和工作原理。

3.2.3自学探究教学法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法,通过提供一些系统内核源程序和指导性框图来帮助学生自己分析实例操作系统中相应功能模块。

3.2.4类比教学法

在课堂讲授中,将实际应用和生活中人们熟悉的事物与枯燥、抽象的概念理论进行类比,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理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4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4.1作业形式改革

学生的作业内容可根据各专业特点设置,除了完成教材课后习题外,增加课题式作业,以论文、报告或作品的形式上交。简单课题作业学生独立完成,复杂作业则需要学生组队完成。

4.2考核形式改革

《操作系统》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宽,传统的理论考核模式不能客观全面的反映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因此,除了常规的理论考试成绩,学生平时完成的作业和上机实训的情况也应作为一部分计入期末总评成绩。

5结束语

本文结合多年从事《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经验,从教材选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高职高专《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通过实际应用,课程教师和学生一致反映所选教材更加通俗实用,学生课堂学习气氛较以前有很大改善,更多的学生对操作系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认为自己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不仅理论知识更加扎实稳固,而且实践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付明柏.专科学校操作系统理论与实训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文汇,2009.

[2]李琳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信息系统工程,2010:9.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篇9

关键词:信息安全管理;课程建设;激发兴趣

G642.2

一、引言

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和关键,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已成为21世纪综合国力、经济竞争实力和民族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军事领域,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而深入。随着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保障的概念得以提出并得到一致认可,而在信息安全保障的三大要素(人员、技术、管理)中,管理要素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为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培养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信息安全技术人才,我校在信息安全专业开设《信息安全管理》课程。本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特点

“信息安全管理”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较有很明显的不同,具体说有如下几点:

(1)信息安全管理是随着信息和信息安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因此该课程涉及到密码学、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信息安全技术等多门课程,不存在单一的基础理论来解释信息安全管理各部分的内容及关系,要求学员具有一定的密码学、计算机和信息安全方面的理论知识。

(2)该课程的知识体系与内容既涉及到规范性的标准、法律、法规等内容,又涉及到更新速度较快的新技术。因此本课程要处理好较固定的标准和变化快的新技术之间的关系。

(3)本课程教学注重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以实践驱动理论学习,以理论学习指导实践。能够拟定简单的信息安全管理解决方案,应用信息安全管理手段构建简单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解决实际安全问题。

三、课程建设目标

针对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结合云计算、大数据、态势感知等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吸收信息安全管理新型案例、科研成果、国家标准等素材,更新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修订课程标准。遵循高等教育教育学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之适应本科教学的规律。分析传统的考核评价机制,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激励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争将本课程建设为校级精品课程。

四、课程建设内容改革与探索

本课程的教学坚持以人为本、以学为主、注重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指导思想,坚持将对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融为一体,将信息安全管理知识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员获取吸收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考核方式等方面对信息安全管理课程建设内容进行改革与探索。

(1)基于信息安全管理新技术,加强课程内容体系建设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态势感知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信息安全管理课程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本课程教学以信息安全管理基本理论为基础,以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为内容框架,介绍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各项内容及其实施方法,并紧扣学科发展前沿,获取信息安全管理领域的新知识、新信息,将云计算、大数据、网络态势感知等新知识、新技术融入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按照由浅入深,由总体到部分,从信息安全管理的内涵、作用和地位入手,逐步引入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构建方法及其实施过程,重点阐述信息安全策略管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系统安全运维、云计算的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一般管理方法与技术手段。课程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策略管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安全运维和云计算信息安全管理五个单元。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单元主要包括:信息安全管理模型;基于iSo/ieC27000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框架、构建过程、审核与认证;基于等级保护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等级保护控制关键点,等级保护安全支撑平台构建方法,跨级跨系统等级保护方法等内容。

信息安全策略在整个信息安全管理中的占有重要地位。从信息安全领域中发生的事件来看,信息安全策略的核心地位变得越来越明显。信息安全策略管理单元主要包括:信息安全策略管理的内涵、作用与地位;信息安全策略的分类;信息安全策略的规划与设计、管理与实施的基本思想、技术与方法等内容。

风险是信息安全中的基本概念,只有在正确、全面地了解和理解安全风险后,才能决定如何处理安全风险,从而在信息安全的投资、信息安全措施的选择、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等问题中做出合理的决策。因此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风险,加强对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从而降低、避免、规避风险,为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提供支撑。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单元主要包括: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内涵及相关基本概念;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内容和过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和意义;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实施过程、方法与技术;信息安全风险度量的基本原理;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等内容。

随着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在企业领域的信息安全建设中不断推进,占信息系统生命周期70%-80%的信息安全运维体系的建设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信息安全运维管理单元主要包括:信息安全运维发展历程;信息安全运维定义;信息安全运维体系构建方法;信息安全运维技术等内容。

应对云时代的安全风险,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规避信息泄露的风险,需遵循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逻辑,为承载云计算应用的信息系统建立一套完善的云计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云计算信息安全管理单元主要包括:云计算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云计算信息安全管理标准;云计算安全管理方法和模型;云计算风险评估的特点和方式;云计算的风险控制措施;云计算环境的信息安全管理w系构建方法等内容。

(2)采用多模式融合教学模式,逐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了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思想和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信息安全管理》课程是集理论、技术、工程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科类学科。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将讲授、案例式、启发式、问题式、任务驱动式、研讨式、微课、微信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形成一种多模式融合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多模式融合教学方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分阶段分模式进行,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启发式和问题式相融合教学阶段。该阶段主要由教员引导学员从需求出发,通过启发式和问题式教学方法,为学员设置问题场景,启发学员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学员明确学习目标,便于后续学习任务的开展。

第二阶段,讲授式和案例式相融合阶段。该阶段教员主要采用讲授式和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对课程中存在的各种定义、体系、模型、内涵等知识点进行讲解,由于这些内容具有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等特点,教员在讲授的过程中不仅要准确解释各个基本概念,清晰阐明基本概念的内涵和相互联系。还需结合具体的案例,力求将抽象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以加深学员对信息安全管理基本概念的理解。

第三个阶段,任务驱动式和研讨式相融合教学阶段。该阶段教员结合实际应用部署具体任务,学员以任务为目标,通过分组研讨逐一解决遇到的问题,最终通过完成任务达到主动学习、深刻理解、灵活应用信息安全管理技术和方法的目的。

第四个阶段,微课和微信方式相融合阶段。该阶段教员首先将课程中关键的知识点以微课的形式,录制成小视频。然后以微信的方式建立学习小组微信群,教员可以通过在课前或课后在群中微课视频,布置预习内容,开展群讨论等方式帮助学员进行预习和复习。于此同时,教员还可以通过微信群进行答疑和成果验收。

(3)强化实验教学,进一步完善、丰富实验内容

《信息安全管理》实验教学是巩固信息安全管理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员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能力、掌握信息安全管理基本方法和手段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环节,在《信息安全管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教学安排遵循“巩固课堂教学知识,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坚持技术验证性实验与综合设计性实验相结合的原则。在内容安排上,对原有的实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结合信息安全管理新理论和新技术,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实验内容。实验涵盖等级保护平台搭建、等级保护验证核查、终端安全核查、风险评估、安全运维方案设计和云端数据安全审计等安全管理中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实验成果有实验分析报告、程序设计报告、程序代码、环境搭建等多种形式。

通过实验项目,培养学员基本的信息安全管理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思维方法,通过实验验证加深对信息安全管理的理解,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的能力,扩展实际应用中信息安全管理实施方案的设计能力,提升信息系统综合安全防御的素养。

(4)探索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建立全方位考核机制

通过课程考核考察学员掌握知识和具备能力的情况,检查教学效果,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对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与探索也是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信息安全管理》课程考核要求,在原有笔试考试的基础上,增加实验成绩,阶段性测试和过程性测试,逐步建立全过程、全方位考核机制。在考核时机上,采用平时考核、阶段性考核和课终考核;在考核形式上,采取笔试、课堂问答、论文研讨、小组汇报、实践操作等方式;在成绩总评分上,期末笔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20%。基本达到了对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方案设计、工程实践等全方位的考核。

五、结束语

为了建设好《信息安全管理》课程,教学团队一方面持续跟踪国内外最新的信息安全管理相关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消化吸收,转化到教学内容建设中;一方面持续关注相关课程建设的最新研究进展,借鉴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从而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保持信息安全管理课程建设各个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鲜性。与此同时,随着mooCs(massiveopenonlineCourse,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教学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本课程下一步结合《信息安全管理》课程的特点,尝试将mooCs教学模式与现有教学模式相融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信息安全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刚.“信息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课程建设思考.中国电力教育.2014.

[2]张晓峰.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方法探索.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

[3]姚利民,段文.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探讨.中国科学大学.2013

[4]徐东华,封化民.信息安全管理的概念与内容体系探究.2008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篇10

文章编号:1672-5913(2010)11-0050-06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摘要:教学设计是实现高质量课程教学的关键,课程教学大纲是其重要的工作结果。大纲不仅体现了特定的教学理念与模式,还为课程教学系统勾画了蓝图。本文以教育本体论为基础,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基于对教学本质的理解和对工程教育特点的剖析,提出一种能实现CDio理念的课程教学设计方法。国家精品课建设实践表明:该方法为CDio教育理念的实现以及实施面向能力的人才培养提供了系统化方法的指导。

关键词:CDio;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系统;精品课;教学大纲

鉴于工程人才短缺和高等教育出现的质量问题,面向能力的人才培养及其课程教学设计成为近年来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教学设计是教师主观构建课程教学系统蓝图的一项复杂业务活动,它将教学系统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并实例化,设计的内容应体现教学理念、模式和目标,其质量严重影响课程教学的质量。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系统的主体之一,其教学设计水平分为3个层次(表1),其中创新者为最高层次。

由于缺乏系统化方法的指导,目前高校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凭个人的教学经验和水平进行,忽视设计或设计质量不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教学本体论为基础,CDio工程教育理念与方法为指导,研究课程教学系统的组织结构,探索教学设计的系统化方法与内容组织框架,以提升工科专业类课程设计的质量。

1 教学的本质与教学系统

1.1 教学的本质

教学本质问题属于教学论的本体论问题,明确教学本质的科学内涵即是确立教学系统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对教学本质的深度理解,是高质量教学设计的基础。教学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活动,很难用一种定义来全面阐述教学本质所蕴含的特点,有多种流派从不同的角度与深度诠释对教学本质的理解,这除了教学本质的功能性定义外,还包括教学活动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构成了教学设计必须遵循的教学客观规律。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共同完成预定任务的双边统一活动。教学活动中,师生两主体间以课程内容为中介,通过双重双向交互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发挥各自能动性的教学相长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并提升各自主体性的目的。教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教师担当教学设计、组织与引导的角色,这并不能取代学生作为另一个主体在教学中应发挥的主体能动作用。因此,单有学生学或教师教任意一方都构不成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活动,双方互动中共促进同发展才是教学活动应具有的本质特征。

1.2 课程教学系统

教师、学生、内容及其载体(即手段)构成了课程教学系统的基本实体,其中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内容及其载体为客体即活动的对象。除了上述基本要素外,教学系统还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即过程)、教学环境与教学评价等4个内容要素。研究教学规律即是弄清教学活动要素间的相互联系,教学设计即是构建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系统的过程,而教学实践通过教学管理实施教学活动,最终通过教学质量监控来确保并验证教学系统能够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构建高质量的教学系统是实现高质量课程教学的前提,是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

图1为课程教学系统模型,其核心是4个基本实体要素,外环为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法及其技术手段等其他系统要素。由教学理念与方法指导完成教学设计,任务包括:(1)根据专业目标确定的课程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设计;(3)教学内容的载体设计;(4)教学组织过程设计;(5)建立适应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环境;(6)制定教学进程计划;(7)确立教学评价标准等。

2 工程教育的特点与教学模式选择

教学设计应体现教学理念与模式,明确工程教育的特点、确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与环境是高质量教学设计的前提。工程教育的目标是为产业培养合格的工程师,那么有必要深度探讨工程的内涵、明确工程教育应具备的特点,为正确选择教学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2.1 工程教育的特点

工程是运用抽象的知识创造具象产品(或实质)的协作活动和创新过程。其中产品、技术、方法、具有技能的人、工具与环境、经验、目标以及整合上述要素的过程构成了工程的内涵。工程具有如下特征:

・ 产品/系统有明确的构建目标与构建生命周期;

・ 有事前的计划和过程,并基于计划实施过程控制,使得产品在一种有序的过程中有目的地、有条不紊地、高效率地被生产出来;

・ 基于角色实现分工与协作;

・ 应用成熟(成功)的方法、技术;

・ 遵循已有的产品制造过程标准,如体现技术与方法的流程与工艺;

・ 使用有效的工具和设施:

・ 确认与验证。

工程教育被视为培养工程师具有产品构思、设计、实现至运维所需工程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服务性产业,工程师是它的输出“产品”。因此,工程教育一定是以应用为导向、以产品/结果为目标、以工程过程(即问题解决过程)为教学组织主线、以理论加经验的“做中学”为教学模式的一种教育。作为工程教育输出的产品――工程师,其品质除了需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即懂原理(Knowwhy)、能够举一反三和择优折中的设计能力,还需要知道“做什么”即内容(Knowwhat)和“怎样做”即过程(KnowHow),能够在有限的时间、费用和资源的约束下将客户满意的产品生产出来即懂工程管理,这是工程师区别于研究者的所在。

因此,工科专业课教学设计应把握以下几点:

(1)内容组织以产品过程为导向:依据问题解决过程(即产品过程)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与教学组织。

(2)采用面向能力培养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通过问题解决语境下做有意义的构建进行教与学的活动,针对不同能力水平培养的需求进行教学环节设计(图2),实现能力的渐进培养。

・ 以刺激一响应行为为特征的教学:如案例教学、作业练习和单项实验,着力于概念识记与技能训练。

・ 以内部心理认知特征的主动式学习:如基于场景或问题的启发式教学,主动探究的研究型学习以及基于项目的“做中学”等。针对能力培养的教学环节设计是教学大纲重要的内容之一。

(3)面向社会需求的教学系统构建: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境均应该面向产业需要。

・ 目标设计应遵循以下过程:获取产业人才需求确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义课程教学目标。

・ 内容设计应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及时引入产业应用的先进技术、方法、过程与工程经验,建立机制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并体现产业应用的实际水平。

・ 建立贴近工程实践环境的教学环境,内容包括:工程化管理与组织、软件过程标准、实验环境与工具、自主学习指导、确认与验证标准等。

2.2 教学模式的选择

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它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与学”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它以工程项目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所提出的培养计划、教学方法、师资、学生考核、学习环境以及实施过程和结果检验的12条标准具有可操作性,使之成为当今国际上最流行的工程教育方法论。

教学模式是教学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发展历程长而分类复杂(图2)。带客观主义倾向的教学模式一般说来适合于“良构”领域中基础知识的学习,其学习结果是能够“收敛”的(学生很容易达成共识),在知识应用能力方面通常表现“近迁移”,因其采取直接传递的教学形式,通常具有较高的教学效率;带建构主义倾向的教学系统比较适合于“劣构”领域中高级知识的学习,其学习结果往往是“发散”的(学生不易达成共识1,在知识应用能力方面通常表现为“远迁移”,因其大多采取发现式和讨论式的教学,一般说来耗时较多,其意义是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现代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开始向那些“劣构”且发散领域冲击的趋向,对创新人才需求若渴,教学模式从倾向于客观主义的传统教育文化向突出创新意识培养的建构主义教育文化转变,并且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建构主义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保证。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CDio工程教育倡导的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通过别人的帮助,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及其问题解决方案。其教学方法有情境法、探索发现法、基于问题式学习、小组研究、合作学习等。特别适用于“劣构”领域和高级知识的学习以及培养科学研究的创新精神。实施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课程其教学设计应具有以下特点:

・ 以“学”为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强调教学设计中教学大纲的宏观指导作用、基于内容载体的教学以及教案的微观引导作用。

・ 面向问题解决过程的课程内容设计与教学组织,基于有意义的构建进行学习。

・ 强化自主学习设计,创建构建主义学习环境。任务包括:问题引导的内容设计,案例/项目载体设计,信息资源设计,认知工具采用,会话与协作工具,社会背景支持。

3 能力培养途径与教学设计方法

3.1 能力及其培养途径

按照CDio标准,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为在现代团队工作的环境中,构思,设计,实施,运作复杂的、增值的工程系统的能力。其内涵包括:

(1)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发现问题、理解业务的能力

・ 需求分析能力

・ 方案设计与优化能力

・ 产品/系统实现能力

(2)现代团队环境下工作的能力:包含国际环境或企业文化的融入能力。

・ 过程执行能力

・ 团队协作能力

・ 沟通与表达能力(含英语实用能力)

(3)学习能力。

CDio将工程师的能力水平分成五个等级,教学环节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参见图3与表2、表3。教学设计必须给出渐进提升能力的培养方案,通过教学环节的设置、项目载体设计及其项目研发实践来实现能力渐进培养的目标。

有知识并不等于有能力,能力培养必须置于应用的语境下,通过知识与技能的运用与实践而转变成个人的一种能动性,项目是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通过设定难度不同的项目实践来实现能力的渐进培养。

3.2 教学设计方法

教学设计的根本目标是开发出体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优化的课程教学系统蓝图,以期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方法(图4)包括3方面内容:

(1)思想层:确立先进而正确的教学理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认清工程教学的本质,建立课程教学的系统观与系统模型。

(2)任务层:基于课程教学系统模型,识别教学设计的任务,建立合理的设计过程。

①教学目标分析与定义:面向社会需求设计课程教学目标。

②情景创设:面向问题解决过程(即产品生命周期过程)组织内容和基于工作场景进行实践设计。

⑧资源设计与开发:教案与课件、参考资源、工具资源、项目资源以及教材的开发。

④自主学习设计:研读指南与小组报告规划。

⑤协作学习环境设计:项目协作的工业化过程标准以及支撑的信息技术平台。

⑥学习效果评价设计:面向能力培养效果的评价方法。

⑦教学环节设计: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手段及其环节设计,来具体实现教学模式。

(3)结果层:定义应提交的设计结果及其内容规范。

笔者在其主讲的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课程建设实践中采用了上述方法,系统构建了课程教学系统,教学实际效果显著,所开发的教学大纲在北京交通大学首届研究型教学大纲评比中获优秀奖,课程入选2009年部级精品课和教育部-iBm精品课,笔者本人应邀在第二届全国软件工程教育年会上作《国家精品课建设实践经验分享》大会报告。

3.3 教学设计结果

教学大纲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产物,其内容组织结构与课程性质、教学目标以及选择的教学模式紧密相关,体现CDio理念和建构主义模式的课程教学大纲应具有不同的内容组织结构。prabhu认为:教学大纲分为过程型和内容型两类,前者强调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过程,适合实践性强的专业课,后者则强调学什么以及学习的结果,适合理论性强的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对于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这类理论与实践兼有的专业课来讲,结合两者特点建立双教学大纲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即理论教学由内容型大纲定义,实践教学采用过程型大纲。笔者提炼出符合CDio教学模式的课程大纲内容框架(表4),据此开发的教学大纲在学校首批研究型教学大纲评比中获优,并作为样板在全校推广。

5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