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7:13

创新教育研究篇1

 

台湾的创意蜚声海内外。世界经济论坛了2015年全球经济体创新力排行榜,中国台湾地区创新能力排名世界第11,位居亚太第3,仅次于日本和新加坡;创新驱动经济体最关注的“创业期待”指标排名全球第1;“新产品发展”和“新技术开发”指标分别排名全球第2和第3。除高端科技创新以外,台湾民众的创新理念已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设计独特的创意美食、创意手工艺品和创意生活用品,身处台湾,会感受到创新创意无处不在。如此骄人的创新成果,离不开教育对民众创造力的重视和培育。

 

课题组成员多次赴台湾高校长短期进修,对该地区的创造力教育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笔者发现,与创业教育相比,台湾地区更加重视以“创造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秉持“人人皆有创造力”“创造力是可以教的”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创造力教育,激发整个地区民众的创造力潜能,提升民众创造力和地区竞争力。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台湾高校在实施创造力教育推动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所以本文以台湾高校实施的创造力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可供大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借鉴的经验。

 

一、政策与计划:台湾高校开展创造力教育的背景

 

台湾地区创造力教育开展得较早,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萌芽阶段、60~70年代的实验阶段、70~80年代的推广阶段、90年代的“立法”阶段以及20世纪初的大发展阶段,到目前已构建了较为成熟的创造力教育政策体系与实践机制。

 

台湾以打造创造力地区为目标,多部门共同推动创造力教育,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均把思考、判断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各项经济、科技、人力发展方案均把发展创造力与创新能力作为重要议题。2002年,台湾了《创造力教育白皮书》并实施了“创造力教育中程发展计划”(2002—2008年)。

 

2002年,“创造力教育中程发展计划”第一期开始实施,针对各教育阶段,推出创意学子、创意教师、创意学校、创意生活、创意智库、创意学养等6项先导型行动方案;2006年,“创造力教育中程发展计划”第二期开始实施,推动地方创造力教育(初中、小学)、创意高中职(高中、中职)、创意学院(高等学校)、成人创造力教育(社区学院)4个子计划,深入推进各阶段创造力教育。2008年,“创造力教育中程计划”结束,成果丰硕。2010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推出“想象力与科技研究/实作能力培育”整合计划,大力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该计划一直持续至今。2011年,又推出了“未来想象与创意人才培育”中程计划(2011—2014年),使创造力教育得以持续、深入地开展。

 

二、机构与课程:台湾高校开展创造力教育的实践经验

 

1.台湾高校成立创造力教育专门组织,有力推动创新教育。台湾高校非常重视创新教育,多数高校都成立了创造力教育方面的组织机构,专门推动以创造力教育为核心的创新教育。例如,台湾政治大学成立了“创新与创造力研究中心”,从事创造力教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组织创意学分学程专班和未来学院,进行创意招生选拔、设计跨领域课程和组建多元师资授课,培养创新创意方面的精英人才;打造“创意实验室”,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为教师的创意教学和学生的创新体验营造创意的环境。台湾师范大学则整合全校的行政、教学、科研等各方面资源成立创意学院,举办“创造力发展硕士学位班”,培养创造力教育师资。台湾大学设置创意创业学程推动和咨询委员会,举办创意创业学分学程培训班,将创新与创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的创业实践。笔者通过文献查找、实地参访等形式研究了台湾远东科技大学、台湾正修科技大学、台湾龙华科技大学等应用型科技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发现这些科技大学也都成立了推动创造力教育的专门机构。例如,远东科技大学成立了“创造力中心”,开设创造力教育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大赛、国际发明展,促进创新成果孵化创业。台湾正修科技大学成立生活创意学院和创意产业经营学位学程,分别培养时尚生活创意设计人才和创意产业高级管理人才;成立新创及技转中心,协助该校各科技中心推动技术开发、技术转移和企业新创等相关工作;成立创新育成中心,帮助师生对接政府、行业、企业资源,促进创新技术产品开发及商品化,辅导新设中小企业运营并成功创业。

 

2.台湾高校普遍开设创造力教育课程,成效显著。广义上看,创新能力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核心,包括想象力、创造力、创新机制和创业精神;狭义上看,创造力是创新的知识基础,创新是创造力的具体实践,而创业则以创新成果为源泉。因此,台湾高校尤其重视创造力教育。台湾地区有150多所普通高校和技职院校,笔者查询到了其中98所高校的选课系统,结果显示,台湾大学、成功大学和台湾师范大学等69所高校开设了创造力教育课程,如“创意思考”“创意思考与问题解决”“逻辑与创意思考”“创意发想与实践”等创新思维训练课程,且多数高校以必修课形式开设相关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旨在激发全体学生的创造潜力。

 

除创新思维训练方面的必修课程外,一些高校的部分专业还开设了专业领域的创新课程供学生选修,如“机械设计与创新”“服务创新设计与验证”“创意设计行销”“资讯科技与创新”“文创产品开发实务”等。关于创业教育课程,这98所台湾高校中有52所高校开设了创业课程,但这些课程大多数以选修课形式开设,很少有校级层面的创业必修课。因此,与创业教育相比较而言,台湾高校更加重视以“创造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并注重与创业教育的衔接。在创造力教育政策和高校创造力教育的推动下,台湾大学生在国际创意大赛、设计大赛中屡获大奖,亚太地区的十大设计名校中,台湾地区就有6所。台湾高校的创造力教育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了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三、借鉴与启示:构建完整的政策体系、融合的运行机制和衔接的课程体系

 

1.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为目标,制定具有完整性和延续性的创造力教育政策,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支持与保障。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设计完整的政策体系,并使前后政策具有延续性。为了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教育部门、经济部门、文化部门等相关部门应加强协作,整体制定个人、学校、产业、社会和文化等多层面、多主体协同创新创造的促进政策与落实计划,开发个人的多元智能和创造潜能,营造学校的创新创意教育环境,鼓励产业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孕育创意蓬勃的生态文化。

 

创造力教育从娃娃抓起,应整体制定从幼教、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到成人教育等各个阶段衔接融通的创造力教育政策和具体计划,开发适合各阶段年龄特点的创造力教育课程。幼教和中小学阶段注重创造潜力的开发,大学阶段注重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人教育阶段注重创新工作和创意生活方式的引导。政策推动的对象,大众与精英并重,既要培育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也要基于人人皆能创造的理念,开发大众的创新潜能。通过系统而全面的政策和计划,普及创造力教育,提升全体民众的创造力和国家竞争力,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支持保障。

 

2.以创造力教育为核心,构建高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运行机制。台湾高校普遍成立了创造力教育专门机构,整体推动以“创造力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大陆高校可以借鉴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成立“创意创新创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三创中心”)、“创意成型中心”和“创新育成中心”。“三创中心”统筹全校的“三创”教育工作,负责“三创”整合性课程设计,服务与协调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创意创业工作活动,指导学生申请专利,推进创新成果参加国际发明展,协调“创意成型中心”和“创意育成中心”开展创意孵化和创业孵化工作;“创意成型中心”指导学生创意专题制作,形成创意成果,该中心由设计学院、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等相关学院联合成立;“创新育成中心”拓展政行企校资源,辅导师生将创意成果商品化,实现创意成果的技术转移或自主创业,该中心由产学研中心和其他相关部门联合成立。

 

学生首先在“三创中心”的服务下萌生创意的“种子”,接着在“创意成型中心”的指导下进行创意实作,最后在“创新育成中心”帮助下发展完善,育成创业。三个中心协作运行,实现创新教育与创业实践的有机衔接。在三个中心协调运行的基础上,建构实体创意和虚拟创意“双平台”,普及学生创意实践能力。例如,打造“创意发想室”“创意格子铺”“流动创意市集”等实体创意平台,营造轻松活泼的创意环境,催生学生的创意;打造网络创意空间等虚拟创意平台,提供创意素材资源,方便师生创意作品的交流分享。

 

3.以创业教育与实践为目标,构建高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高校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创造力课程,并以创造力课程为基础,以创业教育与实践为目标,构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可以依据基础课程、延展课程、领域课程、实作课程、衔接课程和创业课程的设计思路,整体设计“创造思维训练—多元创意发想—专业领域创新—创意专题实作—创新与创业—创业理论与实践”6个环节的创新创业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在新生入学之初,开设创造思维训练课程,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打破固定思维模式;开设多元创意发想课程,传授学生创新技法,启发学生的创意;同时,开设专业领域的创新课程,充分发挥专业知识的作用,让创新成为有源之水;在“创新思维训练”“多元创意发想”和专业领域创新课程学习之后,不少学生产生了创意,此时开设创新专题实作课程,帮助学生筛选创意,指导学生专题实作,将创意转化为实物;创意转化为创业才更有价值,接着开设创新与创业融合课程,前续创意课程,后接创业课程,促进创意增值,如开设“创新与创业”“创意实践与创业”“文创产品设计与创业”等课程;开设系列创业课程,如“创业学”“创业基础”“创业财务与创业计划”“创业机会与风险防范”“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促进创新创意成果的转化。

创新教育研究篇2

关键词:教育研究;协同创新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郭丹丹(1977- ),女,吉林榆树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中国教育科学院编辑,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及教育政策研究;郑金洲(1965- ),男,河北沧州人,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务部主任,主要从事教育文化学、教育人类学研究,上海 201204

内容提要:协同创新正逐渐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形式,教育改革发展中重大问题的解决、提升教育研究能力水平、各类研究主体存在的知识结构缺陷以及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运用都需要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教育研究的协同创新可分为整体协同与多元协同、学科协同与跨学科协同、行业内协同与行业外协同。与其他领域相比,教育研究的协同创新有着注重集成、突出包容、强调运用的特征。在教育研究协同创新中,需注意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基层愿望、领军人员与团队成员、形式创新与功能协同、短期效应与长效机制的关系。

关键词:教育研究协同创新

当下的教育科学研究有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从研究组织形式和创新的形态来看,协同创新无疑是其中显著的发展趋势。突破研究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创新活力,共同协助、相互补充、配合协作,实现教育研究的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的这些特质正受到大家越来越多的关注。

教育研究中为什么要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或者说未来的教育科研为什么要越来越注重协同创新?这个问题,至少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回答。

一是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需要协同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一系列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随着教育研究的开展和实践深入探索得到了回答。但随着教育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需要以更大的魄力和更多的睿智攻坚破难,原有的研究形态已无法解答甚至解释相关的难题。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内涵发展、教育质量提高、促进教育公平、创新人才培养、高考制度改革、教育基础数据库的建立,诸如此类的问题,正成为困扰教育发展的难题。要回答或解决这些问题,传统意义上的任何单一研究主体都无法做到,唯一的途径就是多元研究主体的互动协作。

二是提升教育研究能力和水平需要协同创新。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机构数量越来越多,人员队伍也越来越壮大,在全国至少有几十万人在从事着教育研究。但从数量和研究质量的对比来看,似乎远不理想。项目设置重复、分散,研究人员各自为战,研究群体间极少对话,造成教育研究缺乏重大创新,几乎看不到突破性成果。强化教育研究人员的创新能力,提高教育研究的质量水平,实现教育研究的重大突破,需要在研究的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深刻变革。

三是各类研究主体知识结构上的缺陷需要协同创新。教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真正认识教育的运作机理,把握教育的基本特征,找到解决教育重大疑难的根本办法甚是困难。而我国现有教育研究各类主体,虽各有优势,但也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知识结构缺陷。拿教育研究最基本的四类研究主体来说,教育理论工作者占位高、善思辨,熟捻国内外教育发展的相关理论,但这一群体因其成长经历和工作方式,对教育实践了解不多,对政策运行认知有限,对中小学学科教学更是所知甚少;教育政策制定者了解国情、熟悉教情,对教育行政管理、决策形式及执行过程更是了然于胸,但这一群体因忙于行政事务,可能对理论关注程度不高,政策的制定很可能囿于经验,缺乏前瞻性;学科教学专家对自身所属学科几乎了如指掌,精通学科,了解教师,他们在学科与教师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但这个群体很可能不太过问其他学科,对教育理论的发展以及教育政策的规定等缺乏敏感性;中小学教师近年来已经大举进入教育研究领域,教师即研究者已经深入人心,但他们日常忙碌繁复的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理论视野和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以上四类研究主体,任何一类都难以对教育中的重大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唯有相互协作才能突破自身的局限。

四是实现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需要协同创新。教育学总体上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目的也在于运用。从现在来看,我们有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应用范围不广,有的还束之高阁,停留在研究成果的“观念形态”。如果在研究之初,能够确立一些重大的带来前瞻性的项目,各方基于共同的研究目的集结在一起,共同努力,集体攻关,在研究的全过程中都介入如何推广应用的问题,那么,一旦形成研究成果,也就会比较好地在实际中得到运用了。

教育协同创新,在教育研究的实践中,有不同的形式。

整体协同与多元协同。整体协同是指单位内协同,也就是加强分散于单位内不同学科、不同部门资源的整合力度,实现单位内部科研创新要素协同,集中力量开展联合攻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形成集成优势。多元协同是指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以解决问题为根本,加强单位之间、单位与科研机构、单位与行业企业、单位与政府组织以及国际间的教育科学研究合作,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的教育科研平台。[1]

教育学科协同与跨学科协同。教育学科内部,也有着形形色色的专业,这些专业既有基础理论,又有研究方法;既有实际探索,也有政策咨询;既有历史研究,也有国际比较。在教育学科内部,整合各专业研究力量,实现专业间的有机结合,是协作的基本方式之一。随着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入,单一的教育学科越来越难以解答重大的全局性的教育问题,很大程度上需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教育学研究教育问题,因而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文化学、管理学、心理学等需要介入教育实践,借助于多学科视野关照教育问题成为必然。同时,其他学科也在研究教育问题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的新养料。

行业内协同与行业间协同。教育行业内部有着多种多样的分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研究机构、教育出版、中小学校等都在其内,行业内部围绕教育重大问题通过一定的整合方式汇集成一个研究团队,对深化教育研究和改进教育实践都不无裨益。近年来,教育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许多问题有赖于行业间的相互协作攻关研究,如教育经费投入与财政问题,需要教育部门与财政部门协作;教育舆情分析问题,需要教育部门与宣传或媒体部门协作;教育数据库的建立问题,需要教育部门与统计部门协作等。

在这些类别,前者较易,后者较难。整体协同,因在本单位内,操作起来较为容易,多元主体,需要协调若干方面,操作起来较为困难;教育学科协同,因均属本学科,有共同的研究旨趣,协作起来较为容易,跨学科协同,因学科差异颇殊,协作起来较为困难;行业内协同,因同属于教育工作者,协调成本相对较低,运行较为便利,跨行业协同,因管理体制造成的条块分割,协调成本较高,运行较为困难。现在有些地区或单位已有的教育协同创新,实际情况大体也是如此。

和其他行业或领域的协同创新相比,教育研究中的协同创新,似乎有这样三个突出特点:

注重集成。创新可以分成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创新,这三种创新类型在实践中都有存在意义和价值。在教育领域中,消化吸收创新已不鲜见,甚至在不协同的情况下,借鉴他人经验,实现教育的“二度创新”从而促进教育发展也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原始创新无疑是所有创新实践活动追求的目标和方向,但从近年国内外教育实践来看,教育中原创性命题少而又少,各式各样的教育问题包括一些重大问题都能够在以往的教育研究中找到其痕迹。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研究的协同创新更多的是集中在“集成”层面,也就是汇聚各方资源,整合各方创新,从而使教育模式等出现重大变革上。

突出包容。创新还有一种分类,即按照创新的包容度,可分成包容性创新和排斥性创新。“包容性”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提出的观念之一。英文中使用的词汇是include或inclusion,其含义是“包括”,强调的是“一个不落下”,要让所有人尤其是弱势、边缘群体都能享受到创新带来的好处。与其相应的反义词是"exclude"和"exclusion",含义是“排斥”,即是指有一部分人无法享受到创新带来的好处,越来越被边缘化。教育研究中的协同创新,要能够惠及所有学生,尤其要关心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状况,把促进一切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最终的目标指向,绝不能以弱势群体教育的边缘化为代价来搞什么所谓的创新。

强调运用。自然科学的协同创新,比较多的是围绕重大基础理论开展的,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并不见得成为创新关注的突出问题。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一些学科的协同创新,可能比较多的是围绕文化传承与积累等展开,也不见得一定要强调成果的运用。而教育研究的协同创新,很大程度上一定要把成果的转化运用看作头等重要的事情,要分析成果运用的内外部条件,要建立成果转化的相关机制。这是由教育研究的现状以及教育改革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所决定的。

在教育研究中推进协同创新,需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顶层协同设计与基层协作意愿的关系。在教育研究实践中,协同创新涉及因素多,牵涉范围广,需要从全局高度进行统筹安排、系统规划,考虑各层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需要认识到,教育研究各类主体在以往的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特征,有着各不相同的价值追求,相互间在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方面有着不小的差异,并且彼此间的利益诉求也大相径庭。要注意在充分调查研究,激发各类研究主体参与意愿的基础上推进协同创新,引导他们切实增进协作研究的愿望,转变以往的不合时宜的研究立场,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研究中去。事实也证明,一味靠顶层设计形成的协同创新,最终只是一种单纯的组织形式的变化,而没有真正产生协同研究的创新效应。

领军人员与协同研究团队。协同创新是要靠研究中的“人”来实现的,选择合适的领军人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新能否实现。这一领军人员不应只是教育业务的行家里手,不应只是协作创新的拥趸,而且要具有相当强的领导力,是一个真正懂业务、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提出协同创新的愿景、激发研究团队成员开展协同创新的愿望、有效协调沟通成员之间的关系、建立协同创新的激励保障机制等,都需要领军人员及相关成员来实现。在一个协同创新的研究团队中,既有“主角”,又有“配角”,如何让那些在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也已经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员甘当“配角”,确实是一门领导艺术。

组织形式协同与功能协同。在教育研究的协同创新中,组织形式的变革仅仅是手段,或者说仅仅是其外在表现形态,其最终的目的在于功能上的协同,在于研究目标上的高度一致,在于创新成果的真正出现。[2]而要做到这点,并不是一件易事。在协同研究中,成员有可能来于各不同单位,而各个单位属于不同的体系、不同的部门甚至归属于不同的地方政府,而且各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关系、工资关系、人事关系等都在各自为政的条条块块之内,这使得协调创新中的协调组织工作艰难。[3]此外,在一些研究中,由于涉及多个学科,一个学科的领军人员可能对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很难有较强的影响力,也有可能使协同的形式与功能脱节。

短期效应与长效机制。教育研究的协同创新,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各方面力量的推动下,这种研究组织形式上的重大创新一开始会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也完全有可能在不长的时期内产生一批前所未有的科研成果。但其中值得重视的是如何真正建立起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如何走出当年黄炎培先生谈历史周期律时讲的“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4]。体制机制的创新,可以说是协同创新能够长期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在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两院院士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2-06-18.

[2]山仑.协同创新的“本意”在哪里?[n].中国科学报,2013-03-27.

创新教育研究篇3

在素质教育不断实施和推广的今天,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学生文明素养成为了目前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时期学生正处于一个自我成长和道德、素质观养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礼仪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影响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结合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对高校礼仪教育的创新研究,给予学生适当的、正确的引导,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高尚道德素养的培育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结合高校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阐述高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高校礼仪教育的内容

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行为规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说,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可以大致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外交礼仪等六大方面。从社会文明进步的角度来看,礼仪教育也是推进社会文明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强烈要求。目前,高校礼仪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包括接待礼仪、公共礼仪和个人礼仪等开展的,其中公共礼仪又包括会场礼仪、课堂礼仪、餐厅礼仪、宿舍礼仪、图书馆礼仪、自习室礼仪等,个人礼仪包含运动礼仪、网络礼仪、穿着礼仪、言行礼仪等一系列跟个人素养有关的礼仪,以上都是在高校中进行礼仪教育必须重视的内容。

二、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校礼仪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在教学研究中就必须要发挥其作用,为学生人文素质水平和道德品质的提升打下基础。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具体而言可以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是培养高素质、高文化人才的必经阶段。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行为规范,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一个外在表现,在高校礼仪教育中,加强礼仪教育创新研究,重视学生礼仪培养,使学生在高校时期接受专业的知识水平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文明礼仪的整体水平,这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都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为学生今后的学生和发展都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是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随着社会经济全面的发展,对素质文明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文明礼仪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发展的重要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因素。在高校素质文化教育中,加强礼仪教育的创新研究,以发展的角度去看待礼仪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不仅仅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同时反映出了高校的整体的精神面貌,是高校能给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外在条件。

第三,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是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依据。高校礼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道德行为。而礼仪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是我国文明的一个标志,在高校素质文化教育中,加强礼仪教育创新研究,将传统的文化以现代化的表现方式应用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当中,引导学生去感受、去挖掘、去接受、去提高、去养成,让学生自然的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第四,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在动力。文明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重视与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礼仪素养教育,是提高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高校文明礼仪教育,加强当代大学生自身对文明礼仪的重视,遵守社会公共道德,掌握社交礼仪规范,使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促进文明健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五,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是实施党和国家政策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一个中心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和文化素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根本要求。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源动力,为了响应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国家也在不断的颁布通知和下发文件,为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供条件。

第六,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是对当前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的调整改进。受以往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下,高校礼仪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受重视度也越来越高,但是仍没有解决根本上的问题,礼仪教育仍停留在表面,重理论而轻实践,对学生文明素养的培养没有真正的贯彻和落实,学生自觉意识不强,日常的行为也缺乏必要的礼仪规范,重“仪”而轻“礼”,不利于礼仪教育的开展。而加强礼仪教育创新研究,是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礼仪教育落实到学生日常生活和行为准则中,让学生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提高其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三、高校礼仪教育的创新研究

(一)礼仪教育的内涵

目前,尽管礼仪教育取得了一定的重视度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很多院校对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实质的认识,在教育过程中,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品质问题,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有过硬的专业的技能水平而缺乏良好的文化素养,使其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是一个相互作用而互相独立的一个关系,专业知识是一个具象的东西,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具有技术性、记忆性和职业性,而文化素养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学生在自我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知。专业知识的学习丰富了文化素养的内涵,为文化素养的养成打下理论基础,而文化素养则是专业知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学生将专业知识运用的一个表现行为,简而言之就是专业知识是文化素养的一个基本基石,而文化素养是专业知识的一个具体的体现。

礼是民族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礼乐文化是我国文明的核心思想。社会在不断发展和前进的过程中,礼一直作为其指导思想而存在。高校礼仪教育则是在认识到其重要性的过程中,将其继承和发扬,为弘扬名族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出铺垫。

(二)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

高校时期正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一时期加强学生礼仪教育,对于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1.道德品质的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是高校礼仪教育的重点内容,是其核心的思想,是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的主要方向。下面就结合我国传统的文明,以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为目的,从德、仁、敬、信四个方面阐述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中的道德品质教育。

(1)“德”是礼仪教育的重点。指人的本性、品德,是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方式。

(2)“仁”是礼仪教育的灵魂。是人际交往的应具备的基本原则,要求人与人之间友善、有爱。

(3)“敬”是礼仪教育的核心。敬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要尊敬。

(4)“信”是礼仪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人要诚信,做事要诚实可靠,做人要诚信。

“德”、“仁”、“敬”、“信”是构建我国传统文明体系的桥梁,每一字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寓意,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中,要善于把握这些民族文化,使其贯彻在整个礼仪教育中,让学生在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掌握好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从而在不断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过程中延伸出文化教育和品德休养。

2.行为气质的训练。礼仪教育是教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掌握好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如何提高自身素养和行为气质。大学生的个人形象代表着其本身的素养与其所在高校的整体形象,个人的行为举止、举手投足、气质修养、神韵魅力都是包含在形象礼仪的教育中。因此,在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中应加强对学生行为气质的训练,培养学生整体的形象和气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行为训练教育和形象塑造教育。

(1)行为训练教育主要包括:站、坐、行、礼。站包括人的基本站姿(男士、女士),各种礼仪站姿及各种场合下人的站立姿势,还可延伸到规范得体的蹲姿内容的讲授;坐包括入座和离座的规范,以及各种场合下何种坐姿能更得体与优雅,以及职场中各种会议的排座礼仪;行走的基本形态,以及体现不同人精神气质的行姿,可延伸到如何陪同引领,上下楼梯,进入办公室、电梯等基本的职场礼仪内容的讲授;礼包括目光的运用、各国见面礼、介绍礼仪、微笑礼仪、手势礼仪以及职场中的握手礼、递交名片礼仪等商务礼仪规范。

(2)形象塑造教育主要包括形、神、雅、美的教育。形包括合适的发型和身形的塑造;神。包括化妆的技法和精神气质的塑造;雅包括日常服饰的搭配与职场着装规范,可延伸到色彩的教学及配饰的使用规范;美包括整体形象的和谐与统一。可分男士形象打造及女士形象塑造专题进行讲授。

3.沟通能力的培养。沟通是人与人交流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加强人与人之间思想、情感传递的一个核心手段。简单的来说,沟通能力的培养实质就是为了人与人更好的交流,思想和情感更好的传递,而礼仪则是沟通过程中所运用的常用的“技能”,良好的礼仪,是沟通能给训练进行和基石。沟通的形式和内容都多样化,沟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在现代职场中,沟通能力更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系,一个人沟通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方对这个人整体的印象和认知,同时也关系着个人知识、能力和品德。所以,在高校礼仪教育中加强对学生沟通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沟通素质,让学生在沟通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具体可以从听、说、读、写这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善于倾听的良好素质;其次,在日常交谈和交际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交流沟通技巧,以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再次,要不断的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丰富自身内涵;最后,提高自身写作能力。

结束语

创新教育研究篇4

>>新媒体视域中农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进展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研究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研究试析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工作研究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思路创新研究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研究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建设及引导机制研究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研究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自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创业就业教育创新分析“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新媒体视角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调查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http:///doc/5389242-5625822.htm

[3]翟漱文.技术革新背景下大学生的新媒体创业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33)

[4]朱晓芸.梅伟惠.杨潮.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2(09):82-85

[5]韩旭.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J].新西部,2009(22)

[6]杜运周.高校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对接方法探讨――台湾中山大学的经验介绍[J].高校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对接方法探讨,2011(3):35-38

[7]娄立原.吕菁.大学生新媒体创业创新训练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5(14):79-81

创新教育研究篇5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育信息化网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实施素质教育,从而引发了对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验热潮。本文将从教育信息化视角出发,把创新教育的实施过程置于网络环境中进行思考,力图说明创新教育的实践重心应该放在教学思想、模式、内容和方法层面上。结合我院的校园网建设,对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出不成熟的见解,以期引起争鸣和讨论。

创新教育的信息时代特征

创新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对信息时代挑战的一种应对。近年来,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化、全球信息网络系统的建立、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全球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信息化将成为整个社会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基础。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带由全局性、结构性的教学改革课题。信息化对院校教学的影响和挑战涉及到三个层次的问题:

1.1计算机教育或信息教育问题。院校的教员、学员、管理人员要掌握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操作技术,进而形成现代信息观念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可以把这种新的教学要求称为“信息素质”的培养。

1.2教学目标的变化和教学价值观的变革。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为提高整体的教育质量,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服务。在教学目标上,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由于技术创新而不断变化发展的信息时代。从微观层面看,信息化对院校教育教学的价值观还不十分清晰,例如信息文化观念、信息伦理、虚拟环境下的情感生活等,需要认真加以研究。

1.3信息化与教学活动方式的变化。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对院校教学活动方式的影响作用是前所未有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受到严重的冲击。要准确估计这种影响作用的强度和广度,需要深入到教学活动的具体方面,探讨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和途径。例如: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个性化教学和人——机教学机理、机制和方法问题;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员的作用和新型师生关系问题;课堂教学模式如何适应信息化要求及其改革与创新问题等。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挑战面前,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创新教育应运而生。

信息化对当代教育创新的影响也是历史上科学革命促进教育创新的一种延续。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于18世纪出现于欧洲,但她的发展却经历了长达800年的艰辛努力。在中世纪,才发现当时的阿拉伯、中国、印度的先进技术及古希腊人的先进学术思想,促使大学的雏形——教会学校的诞生。当时其主要教学内容是翻译由东方传入的天文学、数学、医学、工艺学著作。从此,科学进步成为教育事业发展与创新的原动力。1957年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并于两年后发射第一艘载人太空飞船,这一事件极大触动了美国人的危机意识,引发了长达20年的教育革命。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崛起,再一次给美国和西欧国家敲起了警钟,从那时期,美欧又开始了新一轮、实际上是持续性的教育改革,并完成了面向21世纪的社会创新基础的构筑。而我国的教育改革模式是由社会制度和体制改革所规定的自上而下的变革运动。无论是建国初期借鉴苏联的“院系调整”,还是50年代后期的“无产阶级教育方针”的实施,以至于“”时期的教育革命,都是在教育界“很不理解,很不得力”的情况下进行的。为此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反思历史,我们感悟到:西方社会的变革,人们寄希望于个人的解放和自主性的张扬;而中国的社会变革,人们寄希望于英雄政治或“圣人”政治。这就是中西文化观念的差异。但这种情况在发生积极的变化。正在进行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正是按照“科学革命促进教育创新”这样一条客观发生发展着。正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革命孕育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素质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改革的展开和创新教育的实施。

从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来分析,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信息时代的气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的创新教育,应围绕创新三层次核心内容展开,即培养学员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可以这样认为,创新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具有“无中生有,有中生新”的精神和能力潜质。而这正是信息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要求。信息时代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要求人们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探索,将现有知识组合为新的知识,具有强烈的创造激情、探索欲、求知欲、好奇心、进取心、自信心等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创新教育培养的创新人才正是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创新教育和信息时代的这种本质上的贯通和相适,又一次验证了时代挑战与科学革命对教育改革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同时也给予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创新教育的实施过程将与教育信息化和网络环境密不可分。

创新教育实施过程的网络环境

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产业,正如同志所指出的,“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这里提出一个过程和环境问题。创新教育的实质是素质教育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实践过程。这种过程使人们更重视教学思想、模式、内容和方法等实践活动的操作细节,用现今流行的比喻可称之为“软件建设”。而教育信息化是要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当然包括创新教育思想)和现代信息技术把学校的环境建设成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可以称之为“硬件建设”。现代教育的思想、理论、观点,都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更高要求的变化。根据国内外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现代教育方式应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强化个体实践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中心,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这些创新教育观点在以往的教学环境中是很难得以实现的。所以人们一直在期盼着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现代教育技术,逐步建立一个面向21世纪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使上述先进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得以实现。显然,创新教育与信息化环境具有互动影响,环境条件对创新教育的实施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校园网建设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综合运用和体现,网络与多媒体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两大技术杠杆。因此,教育信息化能够为创新教育的实施过程提供最佳的外部环境:一个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于一体的校园平台可以使创新教育有广阔的活动空间,通常称之为信息化校园的网络环境。

网络化:计算机网络是信息化校园的技术支撑。校园网——即在校园范围内连接的计算机网络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教学服务、研究开发等各类系统联系起来,实现这些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服务。网络化的内容还包括校园网与外部网的充分互联,达到校园内教学科研资源与社会知识资源高度结合。

数字化:应用现代化技术,将文本、声音、图象、动画等物理信息以一定数字格式录入、储存并传播。实现数字化,将极大地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范围,提高了信息资源共享的效率。

智能化:包括多媒体、人工智能以及知识库在内的信息技术,结合计算机网络,可以使信息化校园的数字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创造出一个智能化的教学系统和教学环境。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必须从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与高度互动、智能化的环境相适应,探索以自我指导为指向,以个性化学习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教员的主要任务也随之转化为借助智能化手段,个别的、有针对性的培养学员独立自主地获取、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与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意识。

在网络环境中思考创新教育的实践问题,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将为创新教育的实施提供充分而必要的外部环境,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创新教育思想的预期目标。对于教和学这一双边活动范畴而言,更重要的教育信息化内容是智能化,因为智能化水平直接反映了教学模式的革故鼎新。可以预言,创新教育的实践过程与校园网络环境的整合,必将引起教学模式的一次突破性变革。

创新教育对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的憧憬

创新教育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的、结构性的更新与调整,但它毕竟与教育现代化、教育创新、素质教育等宏观课题研究的着力点有一定区别。创新教育更注重的是教学实践的细节。因此有学者建议把创新教育的重点放在教学思想、模式、内容和方法层面上。创新教育实践的载体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网络环境中,称之为教学模式。构建新兴的教学模式是校园网建设的第一要义,也是创新教育本质所要求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的作用都很重要,但在网络环境中新型教学模式的作用特别的凸现出来,所谓新型教学模式是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在某种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一般也称为教学活动的程式。实践已经证明,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思想指导下,装备了校园网的院校在教学模式上将有一次突破。教学活动的四要素(教员、学员、媒体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将发生变化。在新型教学模式中,教员将改变过去的教材、教具图表、黑板粉笔为手段的传统形象,教员也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传播者。学员成为学习的主体,校园网为学员探索式学习提供情景和资源。教员的角色则主要成为学员学习和利用信息资源能力的指导者,教学过程将依赖网络环境通过多媒体技术加以完成。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员的创作热情,调动探索精神,使院校教学成为培养学员创新精神的主渠道,成为教员和学员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

3.1同步讲授模式

与传统的讲授模式相比,教学手段以多媒体信息方式呈现,教学材料通常由校园网提供,丰富、增强了教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它仍是一种单向沟通的教学模式。

异步讲授模式

由教员将教学要求、内容、测评等教学材料编制成HtmL文件,存放在校园网的内部教学资料库里,学生通常浏览这些网页达到学习的目的。这是一种双向沟通的教学模式,学生有疑难问题,可以以电子邮件的方式询问教师,教师则以同样的方式给予回答。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教学活动可以全天24小时进行。

探索学习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员要做的就是确定某些由学员自己解决的问题,并在整个过程中对学

员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给予启发和提示。这种学习模式使学员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与传统的发现式教学在目的上一致,但由于充分利用网上的教育资源和智能化的教学环境,能更有效的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3.4创新学习模式

这是比探索学习更为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教员应根据学科内容的前沿知识和信息,设计特定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思路。创新学习模式不仅要求学员探求新的知识领域,还特别强调对已知领域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也就是说不仅要求学习新知识,还要接受创新的思维活动锻炼,体验创新人才特有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在网络环境下,这种锻炼和体验可以获取创新教育的最佳教学效果。

3.5模拟学习模式

这是适应以形象直观为教学特点的学习模式。以图象、动画、视频内容等形式反映客观世界无法观察的事物或教学实践及演示环境,是这一学习模式的突出特点。这种学习方式如果配合以适当的模拟训练器材,对学员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6个别辅导模式

在校园网环境下的个别辅导是指学员自行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中教员的一种引导。这种辅导是一种主要的教学模式,而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探索之外的辅助教学方式。校园网给学员提供集成化的学习环境,比如多媒体学习系统、辅助学习系统、实践环境、师生交互环境等,这些学习环境使学员完全有可能完成自主学习的全过程。

3.7协作学习模式

创新教育研究篇6

一、创新教育目标:多元智能目标

1.“再次发现”要求我们变“灌输式”课堂为“探究式”课堂,强调以问题为中心,以具体生活情景为背景,通过认知、理解、体验、感悟、交往、实践,来“发现”、“更新”、“改造”、“生成”知识经验。强调“再次发现”的过程与方法,以问题为中心,去观察、探究、实践、反思,以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再次发现的知识与能力。我们不但重视“再次发现”而获得的知识品质,更重视创新学习的智能力的发展。强调“再次发现”中增强自信,获得“发现”的快乐。

2.“重新组合”要求我们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整合,形成新颖、独特、高效的创新排列,成为具有新特征、新功能、新内容的知识,以提高知识品质与知识创新能力。在课程学习中,知识重组包括三个层次,即将学科课程内部的知识进行重组;将不同学科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将学科课程的知识与生活实践中的经验进行重组。我们的教育教学应创设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充分让学生进行知识与经验的重新组合,融会贯通,以提升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整合信息、处理运用信息来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升改造经验的能力,达到实现创新素养的内化。

二、创新教育课程:课程精细化管理

1.立足学科教学,拓展个性化、多元化校本课程,实施学科课程精细化管理。依据学科特点与培养目标,立足学校教育主阵地,对传统学科作个性化、多元化拓展,达到学科课程创新,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升科学基础能力与知识品质。如语文科开设校本课程:单元拓展阅读指导课、写作指导课、语言艺术课、书法指导课等。结合这些课程开发,还可建立相应的文学社、各类主题的小社团、红领巾小电视台等课程的拓展平台。当然,学科课堂教学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创新教育课程,把传统学科课程创新,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

2.拓展学科外的生活世界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创新生活之需。“教育即生活”,创新的教育需要创新的生活,改造新的生活。因此,创新的生活就是创新教育。开发新生活的课程资源,是实施创新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生活中“再发现”、“重新组合”,在生活中“首创”,改造生活、创新生活,这就是创新生活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如人类发展与家庭幸福研究(幸福教育)、成人角色与责任体验、班务全员化管理等,以具体的问题或事件作为探究、体验、感悟、交往、实践、创新的“案例”,学生在行动中创新学习的方式方法,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3.整合区域课程资源管理,构建创新教育课程协同体,优化课程开发环境。创新教育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多方协调合作,形成协同体,实现课内与课外协调、校内与校外协调、家校协调、师生协调,形成教育全程一体化。创设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职业生涯,实现终生培养。这需要各方教育力量同心同向,协同行动,开发利用教育资源,形成高度协同系统,全面优化创新教育环境。

三、创新教育课堂:创新性学习课堂

创新教育研究篇7

社区书院可以推进社区综合治理、活跃社区文化、凝聚共同精神,是社区教育教学发展的新模式。厦门市社区书院建设注重人文环境的营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营模式,然而在具体建设中也存在课程不接地气、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社区书院既要探索书院与电大教学点融合的新思路,又要强化各级职能部门的指导力度,创新运营模式,继续完善特色化建设,从而形成符合社区书院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课程体系,营造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

关键词

社区教育;教学模式;社区书院;提升策略

“社区书院”是2015年厦门市政府推出的社区教育教学的创新模式,是凝聚共同精神、宣传社区文化、活跃社区生活的重要载体。目前,厦门市共建成1家社区书院总部和69家社区书院,其中25家为试点社区书院。在社区书院的建设中,厦门市突出“统筹规划、分级管理、注重实效”原则,形成“市级总部+区级指导中心+村居社区书院”的运行管理架构[1],走出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政府与社区“共建共管”的创新之路。但目前的管理和运营模式仍然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在管理体制的灵活度、课程配送的适宜度、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社区书院既要突出政府的主导性又不能弱化社区的主体作用,既要彰显书院自身的特色又不能脱离社区教育的基本规律。

一、厦门市社区书院建设的基本特色

厦门市社区书院均有各自的特色,品牌意识强烈,基本上形成了“一院一特色”的格局,有的社区书院侧重为老年人服务,有的重视外来人员的培训,还有的与港系比较紧密。具体来说,厦门市社区书院具有以下基本特色。

(一)政府和社区共同推进、共建共管

从场馆的来源上看,厦门市社区书院大体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街道、居委会(村委会)提供场地的书院,如海沧的海兴社区书院、翔安的滨安社区书院等;第二类是乡贤个人出资兴建的书院,如同安的莲花书院;第三类是将村居的古厝宗祠作为社区书院,如厦门市首个社区书院———云头社区书院。其中,第一类社区书院居多。社区书院均由街道或镇政府主管,居委会或者村委会牵头组成理事会,负责社区书院的日常管理和教学活动。从教学资源的配置来说,1个市级的社区书院总部为市级的指导机构,6个区级的社区书院指导中心,最基层为各社区书院。总部负责资源的整合调剂,展示社区书院的建设成果,指导各社区书院的工作。从组织架构和资源配置的角度而言,厦门市社区书院基本上形成了上下通贯、协调一致的市、区、村居三级模式。

(二)社区书院重视人文环境的营造

厦门市社区书院依托各个社区的自身优势,在书院的布置和氛围的营造上,深入挖掘人文内涵,重视传统、重视历史。海沧区的天竺书院突出“乡愁”主题,收集整理了东孚古代的地图、人文历史资料,邀请本地书画名家题诗作画,以东孚钟灵、天竺毓秀、家风家训、古厝风华等项目建设展现了各村居的特色;还实地展示具有闽南特色的旗杆石、练功石、石脚桶等古老的乡土物件,营造浓厚的闽南人文气息。翔安区社区书院指导中心在古色古香的景墙上,有“礼、乐、射、御、书、数”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展示[2],体现了人文社区书院的建设风格。人文环境的营造是厦门市社区书院的突出特色,也是社区书院建设的亮点所在。

(三)实体书院和虚拟书院相互补充

厦门市社区书院注重打造多元化平台,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一是开设网上的虚拟书院,将实体书院的课程内容嵌入社区书院总部的网站,居民注册后就可以按需“点单”,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通过点餐的方式订阅学习,效果明显。二是利用微信开展活动,将实体教育和虚拟教育相结合,海沧区率先开设了海沧社区书院微信公众号,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几百人可以在微信上同时在线,共同讨论,因为不受时空的限制,在外求学、工作的人员也可以参与互动,这不仅让居民沟通更加频繁,而且邻里关系更为和谐。[3]线下的教学活动更为丰富多彩,真正实现了社区教育线上和线下的相互配合。

(四)常设讲堂和流动讲堂相互结合

厦门市社区书院的创新之处还在于课堂活动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常设的教学活动又有临时的、流动性的教学活动,既弥补了专业的不足又区分了社区教育对年龄、行业分层的特殊性。常设的四个讲堂主要统筹了专家学者、社会贤达、派、国有企业等各种资源,集中在“道德廉洁”“国学经典”“文化艺术”和“健康生活”四个专题。同时,市区级指导中心向各书院投送流动资源,实行巡回开讲,流动讲堂每月请一位名家进机关、企业、社区等开展讲座,拓宽企业职工、居民的知识视野。常设讲堂和流动讲堂的结合搞活了社区教育教学的氛围,可谓资源丰富、活动频繁、互动积极。

二、厦门市社区书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社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终身学习的需求,而且有利于维护基层稳定、化解社会矛盾和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厦门市的社区书院在社区教育方面有着积极的探索,但就目前的运行来说,仍然存在管理体制、课程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一)政府的主动权过大,社区的自过小

厦门市社区书院实质上还是政府与社区合作办学,基本特点是政府统筹,社会力量参与,向整个社区辐射,形成开放式纵横交错的管理体制,这种模式下,政府可以加强领导,将社区教育纳入到政府的经济发展和社区规划之中。但是,在社区教育开展过程中,社区的自小、创新能力差,而政府的主动权过大,导致社区教育成为政府管理社区居民的一种方式。尽管目前建立起市、区、村居三级书院的“共建共管”模式,但是,其中的顶层设计过于强调规范化,全市标准统一,核心课程配送统一,岛内和岛外统一,城市中心和边远乡村统一。这就导致了美好的顶层设计到各社区书院后“水土不服”,有些课程过于高大上,无法调动普通村民的兴趣。底层向上反映信息的渠道较少,致使中间的沟通环节失效。

(二)社区书院万能化和单一化之间的矛盾

社区书院的定位模糊,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书院万能化。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也投放到书院中,书院承载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是居民活动休闲、培训、科普教育场所,也是解决争端、商讨大事等场所。二是书院单一化倾向。有些社区书院仅仅作为展示活动、开办讲座的所在,环境很优美,人气却旺盛不起来,整个书院陷入沉寂状态。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社区书院在本区域调研的基础上,形成明确的共识,理清思路,准确定位。最主要的是,社区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4]

(三)开展活动和课程规划的创新动力不足

在建设过程中,部分社区书院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思路上,请一些有名的专家讲一堂大家关心的养生课,或者组织有各种兴趣爱好的学员学习书法、摄影、绘画等,缺少向外开拓的活力和动力,课程同质化现象严重。课程规划的创新动力不足,导致社区书院特色不够鲜明,很难形成长久的活力。厦门市社区书院所形成的自上而下的教育链和广泛覆盖的教育教学形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课程不接地气,没有形成精品课程和系列课程,不具备吸引学员的潜在力量,因而出现了书院学员很少的状况。

(四)社区书院教学“快餐式”现象较为严重

社区书院的主要功能是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讲座活动。大多数社区书院的课程设计仍然停留在“快餐式”阶段,即用一堂课的时间讲一门学科的知识,这样的教学形式仅仅停留在表面,居民要想深入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学习完成后,社区书院没有相关的反馈评价机制,无法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社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者的运作能力,在有限的资源下开展“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教育活动,开发系列课程、精品课程是其关键所在,否则就有可能变成某个群体的“自娱自乐”,不能称之为完全的社区教育,因为参与的人过于固定,参与面过于狭窄。

三、厦门市社区书院创新模式的提升策略

厦门的社区书院建设成果丰硕,书院在社区、民间的口碑良好,真正体现了政府创新社区管理模式的理念和思路,但具体实践中仍有提升的空间。

(一)探索与国家开放大学各教学点的融合

成熟的社区教育需建立“政府主导、高校参与、企业助力、社区推动”的高效机制,在管理和运营方面,既要发挥好市级社区书院总部的管理、培训、资源整合和成果展示的功能,又要通过完善社区书院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调动多方资源,使社区书院走出精品化的路子,不断挖掘当地社区居民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课程,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在运营方面,社区书院要利用国家开放大学厦门分院(厦门电大)的资源,与开放大学的合作,甚至可以将社区书院和电大教学点合二为一,诸如将厦门电大同安教学点和同安的社区书院合并,推行学分累加,为修完学分的学生颁发正规的电大毕业证书。这种运营模式既可以缓解开放大学生源逐渐减少的窘境,又可以使学员获得比较全面系统的学习,拿到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达到多赢的效果。

(二)加强市、区级指导中心的协调作用

目前,厦门市社区书院虽然成立了总部和区级指导中心,但是其职能发挥还不够好,例如成立不久的翔安区社区书院指导中心,仅仅是作为社区书院成果的展示场所。区级指导中心应该有专职人员入住指导中心,专门统筹规划区内的社区书院建设,积极向上级反映各社区书院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协助区内各书院间成果的交流和经验的分享。如,翔安区滨安社区的“乐活讲堂”深受民众喜爱,指导中心可促成推广,在区内别的社区内展开交流;还可以组建“民众舞台”,以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剧情简单、演员业余的节目搬上舞台,激发民众参与的积极性。[5]再如,总部的课程配送要由各社区书院自己选择,不一定采取统一的标准,甚至有些项目,社区书院可以采取政府采购的方式购买教学服务,倒逼总部拿出优质的教学资源,从而形成上下通畅、协调一致的氛围。

(三)明确社区书院定位,走特色化路子

社区书院不能包罗万象,任何东西都可以塞到里面,应该突出社区书院最基本的职能。社区书院不能办成培训机构,也不能办成老年大学,更不能办成全日制高等学校。社区书院可交由专业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最终为居民群众提供优质化、个性化教育服务。[6]为了实现社区教育的综合化职能,可以政府投一点、企业赞助一点、学员贡献一点,使社区书院办学更加灵活,特色更为鲜明。总体来说,社区书院的特色就是“接地气”“促和谐”“提素质”。翔安区滨安社区书院的做法值得借鉴,该书院构建了“4+2+1+X”(4个常设讲堂、2个流动讲堂、1个特色讲堂或活动、若干群众性文化活动)讲座体系,针对不同年龄层开设不同讲堂,青年有“青创讲堂”(重在创业),老年有“常青讲堂”(重在活出滋味),幼儿有“蓓蕾讲堂”(重在培育)等。这些细分避免了选题松散、听众不集中的问题,做到了有的放矢。社区书院要成为社区人自己的书院,就必须发挥各书院的特色,海沧区的海兴社区书院,基于外来人口众多的情况,以“暖心”为主题和特色,成立了社区发展协会,通过各种协会的力量开展社区居民丰富的文化活动。

(四)推进社区书院自身的课程体系建设

各社区书院应创新课程开设模式,打破“快餐式”教学,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知识做成系列课程,为每次课程记学分,当学员学完全部课程后,社区书院颁发制作的精美毕业证书,使学员有成就感和荣誉感;推送一批从民间走出的“接地气”的讲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可推送优秀的讲师至全市各社区书院,充分发挥社区人的聪明才智;联合企业做一些职业技能的培训,开设易学实用的技能课程,在更广泛的层面上促进就业。在课程建设方面,社区书院应紧随党中央、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设创业类相关的课程。如,思明区金尚社区书院利用“素珍在线”“社区策划师”“龙妈团”等线上志愿服务平台,使社区有专长的人才形成合力,成功开展了“柒馨缘月子会所”“朴水仙堂”等创业项目[7],从而形成对社区书院的反哺,创新了社区书院的管理体制和课程架构,搞活了社区人的思想。

(五)创新书院运营模式,扩大其影响力

社区书院应在接受总部和区级指导中心指导的前提下,适当向外拓展联系,打破固定的教学运营模式。如,社区书院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共同联办书法、绘画、摄影的高端赛事,促进学员参与的积极性;可以借鉴港台社区大学的运行模式,积极主动对接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同安莲花书院与台湾民间的交流说明,我们的社区书院需要“走出去”,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实现教育教学的变革。社区书院也需要借助高校的力量,实现自我的发展。高校可以把优秀的文化投入到社区,这样不仅会促进社区文化的繁荣和进步,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而且能够发挥高校文化引领社会的职能。[8]从理论支撑的角度而言,高等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技能娴熟,教学人员素质相对较高,社区书院如果跟高校联合开设适宜社区居民学习的课程,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创新。

作者:吴小健郭常斐郑瑾单位: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卫琳.规范社区书院运行管理[n].厦门日报,2016-05-12.

[2]王元晖,沈彦彦,林瑞声,等.全市首个翔安区社区书院指导中心启用[n].厦门日报,2016-05-05.

[3]杨继祥,林岑.海沧虚拟书院让远方游子找到乡愁[n].厦门日报,2015-12-01.

[4]毛丽萍.城市化视角下社区教育的认识重构和发展再思[J].教育评论,2015(12):39-43.

[5]靳豆豆.创新农村社区教育方法的实践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5):38-39.

[6]李福江.共同缔造视角下的社区书院实践与思考[n].厦门日报,2016-06-29.

创新教育研究篇8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人才;关系研究

创新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多年来,教育界对创新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如通过课堂教学开展创新教育,通过实验实习教学开展创新教育,通过课外活动开展创新教育,等等。当前,在高校教育中广泛开展了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教育。通过创业教育过程,大学生将体验创新的感受,激发创新的热情,培养创新的能力。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新人才教育的内涵诠释

面对时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大批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呼唤。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一样,都有着独特的内涵。(1)创新教育的内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新时期的高等教育的重大课题。创新教育的内涵主要可以从三方面描述:一是创新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育创新型人才。二是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创新能力的新人。这两个基本取向缺一不可,也是创新型人才内在要求的统一。三是创新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的教育活动的过程。(2)创业教育的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对于人才而言,创业教育可以被称为“第三本护照”。这样,创业教育就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创业教育的内涵主要可以从三方面描述:一是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提供给学生创业所需要的观念和技能,使他们辨认出别人可能忽视的机会,并且使他们拥有洞察力和勇气采取别人可能迟疑的行动。二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育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一个不能培养出杰出企业家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企业家匮乏的国家在世界上也是不可能有高水平的竞争力的。三是创业教育的终级目标是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创业理论教学活动、创业实践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学生企业家精神。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创新人才教育的价值分析

创业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是创新教育,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业教育对创新教育的价值是永恒的。创业教育是通过创业的教学与实践过程,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了大学生的创业思维、创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创新教育的一个完整的范畴。从实际的创业出发,达到创新教育的目标。首先,对大学生来说,创业是一个“从无到有”或“从未接触过”的事物,是一个创新过程。其中,可以包含创新一个企业、创新一种产品、创新一个管理模式等,创业活动中充满了创新因素。其次,创业教育激发起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围绕创业活动,学生进行一系列设计与创造,从而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开拓精神。再次,创业活动是一个品质砥砺过程。通过创办企业的实践,锻炼了大学生的勤奋、诚信的品质和坚毅、果敢的毅力,提升了大学生自主、自信的信念,增强了实践能力。因此,创业教育正是创新教育的一个全过程。与通常的学习活动相比,创业教育对大学生来说,从理念的建立、计划的设计,到开展创业活动都是全新的。大学生在接受创业教育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全新的创业观念建立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创业”是一个从未接触或思考的概念。许多学生在认知上对创业是一个文盲,在实践上是一张白纸。所以说,通过创业教育的过程培养出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在大学开设创业教育,对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并不是直接指导学生开展创办企业活动,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兴趣,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创业教育的直接成果是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大学毕业生直接进入自主创业行列,直接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如果是高科技的创新则直接推动国家的技术创新。然而,参与创业活动需要有独立性、开拓性的素质。综上所述,创新和创业的核心都是创造,创业本身就是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很好方法,在本质上是激发人的创造性。目前,许多人把大学生创业教育简单等同于创办一个企业、开展一些商务经营活动或作为未来就业的一种形式,缺乏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创新教育价值的科学理性认识。这将阻碍创业教育影响的实际推动,必须改变这一认识状况。首先,充分认识创业教育意义。由于部分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偏差,使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效果不够理想。一是目前选择创业之路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不多。虽然我国高校普遍开展了创业教育,但是,选择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比例不高。据有关统计数字表明,大学毕业创业的比例占3%左右。二是将创业教育的认识停留在大学生创办企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将创业教育的B的简单地理解为培养创办企业的人。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地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创业教育。我们不可能要求或期盼所有大学生毕业后都去自主创业,但是,对每个大学生来说,一旦有了“创新创业素质”,就拥有了伴随一生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全方位育人体系之中,不能让创业教育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其次,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创业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方式。创业教育中相关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培养创业素质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素质的过程。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将创业与敢于冒险联系在一起。他提出创业者的行为表现为“愿意承担风险”“愿意为创意冒险”。他对创业的定义强调的是一种过程。在这过程中,展现的是创意和创新。最后,加强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这一点,主要是要不断改进创业教育体系及教学模式。健全的创业教育体系应该包括目标体系、课程体系、环境体系和评价体系。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新人才教育的关系

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创造性和创造力”。创造性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性人格,创造力指创造性思维、创造性知识和创造性能力。而创业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创业教育之本是“成物成己”。“成物”是创造新事物,创建新企业;“成己”则是成为创新创业之才。首先,创业教育可以培育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不是机械地按照过去的经验或规范准则思考问题,而是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和面临的新问题,突破常规思维的局限,去寻找与众不同的、富有新意的解决问题的思维办法。创业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创业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创业,如何创业,通过创业的意义、创业的成果、创业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换言之,创业教育小是要求学生直接从事创业活动,而是要求学生在大学阶段通过接受创业教育,了解创业的基本规律和路径,为未来的职业选择或创业活动准备必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其次,创业教育可以学习创业理论,优化创新教育方法。一是创业教育是以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载体的: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涵养创业品质,接受创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其中,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创业课程体系的构成主要有创业基础理论、创业实务、创业实践等环节。一般的创业教育课程包括《创业或创建新企业》《小企业管理》《如何写创业计划书》《创业财务》《创业营销》等。在各环节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习创业理论、实践创业活动,以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二是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创业是智慧与能力的较量。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并涉及多个交叉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如Swot分析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头脑风暴法、关键路径、最优理论等等。这些理论的学习,使大学生掌握创业基本理论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技能、领导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等。第三,创业教育可以模拟设计创业计划,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实践课程体系,22016年1月•第2期(总第486期)即模拟设计创业计划。围绕一个创办的企业进行设计,设计中不能简单地模仿他人的创业计划,而是要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市场、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捕捉创业机遇,分析创业风险(包括政策、资金、技术、竞争、市场、环境、管理、决策、团队、成熟等风险),确定自己的创业目标与定位、创业项目、创业步骤、风险规避与防范。学会创业机会评价(机会窗口模型、机会漏斗模型),通过创业规划的设计,完成对创业组织的概述、市场分析、产品与服务的确定、经营策略的计划、管理队伍的构建,并进行中线研究、财务分析、机会和风险预测等设计规划。创业计划设计是一个思维的聚焦仪,它开拓大学生系统创新思维领域。同时,创业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通过创业实践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目前,很多高校在创业教育中增加了实践创新环节。例如,创办创业园。据此以各种方式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经营商业企业或科技公司,从事商务活动、技术发明、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等。这些最典型的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和知识准备,使未来创业者具备战略眼光、沟通协调能力、营销能力和决策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业教育的过程就是一种创新教育的过程。因为创业教育过程中包括了一系列的创业实践、创业实训等创业教育活动。这些创业教育活动,既可以大幅度提升大学生直接创业能力,又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i只和创新精神。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创业教育活动,可以塑造大学生的自信、勤奋、坚毅、诚信的品格,培养他们的成就动机、冒险精神,激励他们像企业家一样去面对社会、思考问题,努力成为这个时代的创新创业的先行者。

作者:鲁宇红张素红单位:金陵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杨金焱,费世淼.新时期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构成与培养[J].教育探索,2010(12).

[2]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3]周志成.高等教育哲学视阈下的创新创业教育[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7).

创新教育研究篇9

1.1构筑高水平学科平台

南方医科大学现有医学、理学等7大学科门类,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9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5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拥有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等一大批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著名学者、专家,形成了一批人才济济、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和学科群,并以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建设与博士、硕士学位点建设两条线提高学科平台水平,以精品学科为龙头,探索多学科协同创新培养的路径,创建开放、创新、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筑起高水平研究生教育学科平台和学位授权体系.

1.2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近年来,南方医科大学大力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师德水平、业务水平、创新能力和指导水平.为适应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南方医科大学实行导师分级分类制度,将导师分为两级五类,即学术学位博导、专业学位博导、学术学位硕导、专业学位硕导和兼职导师.分级分类制定导师遴选标准和条件,学术学位导师侧重科研项目级别、经费等条件,专业学位导师侧重专业技能和应用特色技术指导能力.近年来,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的实际情况,南方医科大学加强了与校外医疗单位深度合作与实质性融合,建立了40余家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并在基地聘请德才兼备的专业技术能手为南方医科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目前,南方医科大学拥有学术学位博导315名,专业学位博导95名,学术学位硕导258名,专业学位硕导379名,其中203名专业学位硕导来自联合培养基地.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南方医科大学加大了对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了导师聘任培训制度、任期考核体系和导师招生资格年度审核制度,切实明确导师在研究生指导过程中的责、权、利,既能加强导师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奖助学金申请等方面的主导地位,又能引导和规范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指导行为.

2注重质量监控与多元评价探索,强化协同创新与成效

2.1深化研究生招生改革

一是实行多元化人才选拔机制,选拔有科研潜质、综合素质高的优秀研究生.加大优秀本科生推免招生比例和提前攻博、硕博连读、本硕博连读研究生的招生比例.二是实行大学科集中复试,加大按一级学科和跨学科招生力度,加大复试所占比重,采取双向选择和内部调配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导师,尊重培养单位的录取自,尊重导师和考生的双向选择权[3].三是优化研究生招生资源配置.研究生招生名额在院系、学科、导师间的分配是一项关系到研究生培养结构质量、指导质量的全局性工作,学校在招生资源配置方面要有明确的导向来调控[4].近年来,南方医科大学招生计划分配采取了“三重一扶,分类下达”的基本原则,即:向重点学科、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导师倾斜,同时扶持重点发展或具有良好科研发展潜力的学科.

2.2科学把握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

为积极引导和推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南方医科大学结合学科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能动性,探索出多样化的学位标准和评价办法.为体现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层次以及培养目标的差异,学校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所辖学科、专业具体情况,制定不低于学校标准的硕、博士学位授予条件,学位授予标准呈现出多样化.另外,个别优秀学生因学科或导师科研工作需要,不能按学校要求发表学术论文,通过一定程序的学术评价,两级学位委员会通过评审也可以准许其毕业并授予学位,使学位评价体系在内容上具有差异性,评价标准上具有科学性,评价结论上具有权威性.

2.3鼓励团队协同创新

建立并完善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为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新标准[5].为激发研究生创新激情,提高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使研究生及时了解最新科研信息,拓展视野,并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协调能力,南方医科大学大力倡导和鼓励研究生在导师组指导下开展跨学科专业的联合攻关,其研究成果归研究团队共享.为鼓励研究生参与高层次团队协作攻关,南方医科大学规定凡共同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视影响因子可以使几个人同时获得学位.

2.4严把研究生学位论文关

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南方医科大学主要采取两项措施严把“出口关”,一是为避免论文完成后出现统计方法错误或统计分析错误,学校要求所有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都必须先过统计审核关,才能提交评审、答辩.二是加大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力度,在职申请学位及全日制博士学位论文盲审率达100%,并规定研究生只有通过论文盲审才能申请论文答辩.

3注重激励机制与育人环境建设,提升创新动力与活力

3.1以研究生为本,建立了多层面、全方位的奖助体系

研究生奖助分为国家、省级、学校、培养单位(科室)、导师五个层面,院士奖学金(优秀奖学金)、普通奖学金(生活补贴)、“四助岗位”助学金和科研奖金四大类别.优秀奖学金奖助级别分部级、省级、校级奖励三个等级,奖助标准为10万至5000元不等;普通奖学金(生活补贴)非在职全日制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覆盖面为100%,费用实行导师、培养单位、学校共同分担制;“四助岗位”助学金面向所有全日制研究生设立“助管、助教、助研、助医”岗位;科研奖金主要为学校科研部门针对有突出科研贡献的研究生的科研奖励.新的奖助体系实施以来,对研究生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保障激励作用.一是实现全覆盖,即确保每名没有生活来源的研究生得到不低于同类院校的生活补贴;二是保证重点,即重点向基础科研和博士研究生倾斜,较大比例提高奖助金水平;三是注重创新,集中资金重点扶持创新项目,重奖创新成果.

3.2健全学校、培养单位、导师、研究生四级管理体系

改革研究生管理模式,做到责任明确,重心下移,重点发挥培养单位、导师和研究生自我管理作用.公共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移交培养单位管理,由培养单位负责研究生的行政管理和党团组织建设;科室、导师将研究生纳入科室集体管理,对业务学习、思想道德建设、心理健康、文体活动等负有全方位管理义务和责任;研究生充分利用研究生党团组织、研究生会的凝聚力,发挥研究生骨干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和调动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3尊重研究生的主体地位,逐渐摸索出“一二三四”德育工作新模式

研究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6],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紧抓“两个重点”,重点改革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重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三个阵地”,一是研究生党建工作阵地,二是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三是网络舆论阵地;发挥“四方力量”,一是研究生工作部的决策指导和监督控制作用;二是导师育人关键作用;三是研究生辅导员促进作用;四是党团组织、研究生会的自我管理作用.

4结语

创新教育研究篇10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教育素质

1、研究目的:

知识创新源于创新教育,创新来源于人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的特殊使命。发展创新教育,应明确创新教育的内涵,加快体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本文针对学校体育的现状,就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些构想,以期对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有所帮助。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和专家调查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是具有创造学内涵和创新精神的教育。创造学是研究人类的创造能力、创造发明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揭示人类创造活动的规律,总结创造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索创造发明的方法,研究创造活动的组织和创造环境的形成,开发创造功能,以促进人们的刨造性思维活动,推动整个社会的智力开发。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开发潜能同培养人的优秀心理品质和积极人生态度相结合,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耐挫折性,提倡探索、批评和创业精神。体育的创新教育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在吸取传统教育精华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管理创新,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个性鲜明、学会自主体育学习和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

3.2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发展创新教育

3.2.1提高认识,转变教学观念

体育教师要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改变教育观念,将传授技术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主导基础学习、发展创造思维和能力的启发式教学;将竞技性为主的运动项目转变为大众健身为主的运动;将宽而不精的主宰教学转变为理论广博、专业精湛、分层定标的辅导教学;将单纯传授技术技能的技能型教学转变为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同时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体验体育的健身、保健、娱乐交往等的智能型教学。转变教师角色,教师从决定学生应该学什么、怎样学的主宰者,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者和朋友。转变教学方式,从训练到指导,从强调“教”到强调“学”。学校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和为社会发展服务,而且要通过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来引导和推动社会的发展。

3.2.2体育课程要体现创新特色

第一,结合体育教学目标引导创新。教学目标是以全体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独立个性的建设人才。体育教学的总目标是:健康教育中落实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终身体育能力。教师根据所教的项目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体操和武术的教学,首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再介绍一些难度动作和编排成套动作的简单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组合编排成套进行表演比赛。培养创新能力及科学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第二,体育课的内容要体现创新特色。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教学改草的核心,教材要力求做到基础性与综合性、科学性与选择性、均衡性与针对性的统一。体育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发展自主体育学习能力,迎接挑战的态度和坚强意志;体育课程的设置应关注学生在全面发展体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运动目的的选择,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使学习结果体现学生体型、体能、机能、专项技能和行为态度改变;体育课程的设置,关注学习的兴趣和经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一方面,要重视理论课的引导作用,增加本项目与形体美、健康、营养与评价等知识讲座,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质,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与健康教学结合,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另一方面,注重实践课的具体内容的选取与对新知识的创造性的加工和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判断、比较、评价,力求本项目的教材体现创新特色。

3.3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发展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

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小组学习方式,鼓励个性全面和平衡发展。让学生学会质疑,再结合不同的结论和方法进行讨论,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看问题、分析问题;创设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引导和激发学生创造欲望;把分层定标、分层辅导法、问题启发法、讲解评议法、集成表象演示对比法、范例迁移法等分层落实到教学过程。加强求异思维训练,追求发散思维,使学生享受体育乐趣的同时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4发扬教学民主、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

创设一个自由、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使学生在宽松、合作、奋进、愉悦的心理氛围中学习。教师善于让学生得到创造活动的喜悦,也善于倾听学生的主意和构思,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展示创造才能。在体育活动中达到身心健康目的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4、主要结论

(1)实施创新教育应转变教育观念,从传统以体育知识,技能灌输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练。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

(2)实施创新教育要营造一种积极、愉快的气氛,使学生在宽松的心理氛围中学习,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和创造力。他的感染下努力工作。

(3)实施创新教育应有创新型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陈锋.高校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培养[J].上海体院学报,2002—1

[2]陈晴.创新性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J].武汉体院学报,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