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疗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8:57

物理治疗研究篇1

[关键词]糖尿病足;激光照射;高压氧;多种物理因子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b)-013-02

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国内资料报道[6],糖尿病足患者占糖尿病内分泌门诊患者的2%,住院患者的8%~12%。为探求糖尿病足治疗的有效方法,在常规降糖、扩血管、消炎及局部清创换药的基础上,许多物理因子已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足的治疗,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1激光照射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1.1氦氖激光照射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氦氖激光是国内最早应用于临床的一种红光波长激光,输出功率较低,一般应用于创面的局部照射和穴位照射。李润生等[1]采用上臂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糖尿病足24例,输出功率2mw,照射时间60min,每天照射1次,5d为1个疗程,并对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动脉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激光组治愈率为58.3%,总有效率为95.8%,疗效好于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p

1.2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半导体激光的问世,拓宽了糖尿病足患者康复治疗的手段。苏麦针等[2]采用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治疗糖尿病足36例,激光波长810nm,输出功率250~350mw,光斑直径3~5mm,每光斑照射5min,15d为1个疗程,照射完毕用中药油膏纱布敷盖创面。结果显示,显效率为69.4%,总有效率为97.2%,疗效好于外用复方胰岛素溶液湿敷创面对照组(p

1.3激光照射治疗糖尿病足的治疗机制

激光生物学效应理论认为,激光照射生物组织其效应与激光波长,输出方式、功率和能量密度及生物组织特性有关,当小剂量激光照射糖尿病足患者的感染溃疡创面时可使局部组织血流速度加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可影响酶的活性,加强细胞内核糖核酸、蛋白质、糖原的合成;并可加强吞噬细胞活性,增强吞噬能力,提高组织细胞的免疫功能,可促使溃疡创面成纤维细胞增生,促进胶原形成,加快肉芽组织生长,从而促进溃疡创面愈合;同时可改善周围血管神经的功能,促进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恢复。Schrijvers等[3]研究表明,低能量激光局部照射还可激活血液中的多种代谢酶,包括糖代谢过程中及线粒体呼吸链上的重要酶类,加速内皮细胞、胰岛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促进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促使糖利用,使atp产生增加,下调缩血管物质,上调舒血管物质,从而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微循环,促进创面愈合。

2高压氧(HBo)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2.1单纯HBo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张征宇等[4]采用单纯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并与常规换药对照组比较,并在治疗前后行溃疡创面细菌培养及观察足背动脉波动情况,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治愈率为33.3%,好转率为66.7%,平均治愈天数33.5d;对照组平均治疗60d均无效。治疗组治愈患者治疗后细菌培养转阴,足背动脉波动增强,对照组则均无变化。

2.2HBo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杨金华等[5]在常规降糖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HBo联合山莨菪碱股动脉注射治疗糖尿病足112例,并与单纯HBo组、单纯山莨菪碱组和常规治疗组相对照,观察各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流变、动脉氧分压、足背动脉超声及肌电图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治疗结果表明,综合治疗组治愈率为69.6%,总有效率为100%,疗效明显好于3个对照组(p

2.3HBo治疗糖尿病足的治疗机制

HBo能使缺血组织血管扩张,减少红细胞聚集,较早建立侧支循环。提高有效血氧弥散半径,增加血氧含量及氧储量,有效地改善闭塞血管远端组织低氧状态。另外,HBo下厌氧菌既不能从代谢中获取能量,又不能除去有氧代谢形成的过氧化氢,从而使代谢发生障碍。研究表明[6],HBo能明显增加溃疡伤口局部no浓度,而no对于伤口愈合是必不可少的,长期不愈的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其no浓度明显降低,而局部生长因子要在内源性no达到一定浓度后才能发挥作用。因此,HBo又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Boykin研究也表明,HBo疗法可提高溃疡组织局部no的浓度,促使局部生长因子发挥良好作用,加快组织更新,促进溃疡愈合。尤其适用于经久不愈的严重溃疡患者。研究表明,HBo疗法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受体后障碍,提高机体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的效应水平,可有效纠正糖代谢异常,能抑制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激素的作用,大量消耗体内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减轻微血管和动脉血管的损伤,改善组织的缺血、低氧,使皮肤保护能力和防御能力增加[7]。

3多种物理因子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3.1不同物理因子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李润生等[1]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氦-氖激光综合应用微波治疗糖尿病足,激光照射功率25mw,光斑直径3cm,功率密度3.5mw/cm2,每光斑照射10min,照射完毕行微波治疗,照射功率25~40ma,治疗时间20min,微波治疗后用复方胰岛素溶液湿敷溃疡创面,对照组仅用复方胰岛素溶液湿敷溃疡创面。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为57%,总有效率为8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2不同物理因子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治疗机制

临床上应用物理疗法治疗糖尿病足较多采用光疗和高频电疗法,通过对组织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

3.2.1微波、超短波、脉冲短波等物理因子均属于高频电疗法范畴,均可产生明显的热效应,能很好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使血流量增加50%以上,可增强组织营养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功能,及时清除炎性代谢产物,促进炎症消散,加快上皮和结缔组织增生,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8-12]。

3.2.2紫外线照射可使毛细血管数量增加血流加快,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增多。低剂量治疗时可刺激细胞分裂增殖,高剂量治疗时可促使溃疡创面坏死组织脱落,控制感染,促使肉芽组织生长。紫外线局部照射创面可启动生长因子的分泌和刺激生长因子的增多。而生长因子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它对促进创面新生血管的生长与创面的愈合、减少瘢痕组织与感染的发生尤为重要。

3.2.3漩涡浴治疗机是一种利用动力使浴水以一定压力在浴盆内旋转,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机械刺激,可使末梢血管扩张、充血、改善血运,从而促进伤口愈合。

综上所述,许多物理因子治疗是糖尿病足防治措施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物理因子治疗是糖尿病足,方法简单、经济、方便可靠、无安全不良反应,有助于糖尿病足早期康复,保存肢体,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润生,康平,陈家坤.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综合治疗糖尿病足24例[J].中华理疗杂志,2000,23(2):115.

[2]苏麦针,张红梅,刘霞.中医外敷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糖尿病足36例[J].中国全科医学,2006,9(2):158.

[3]SchrijversBF,DeVrieseaS,Flyvbjerga.Fromhyperglycemiatodiabetickidneydisease:theroleofmetabolic,hemodyn-amic,intracellularfactorsandgrowthfactors/cytokines[J].endocrRev,2004,42(25):971-1010.

[4]张征宇,付顺控.孙澍彬.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5,12(8):1054.

[5]杨金华,闻霞,王金春.高压氧联合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30(1):55-57.

[6]许青.糖尿病足107病临床特点分析[J].咸宁医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3(2):118-119.

[7]刘军,曲颖,杨立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结合超声消融术治疗糖尿病足[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7,15:200-201.

[8]潘翠环,罗爱华,钟伟邦,等.早期综合物理因子治疗对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15):294-295.

[9]吴汉妮,孙晖.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2003,25(6):371-373.

[10]杨凌辉,蓝新英.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6例[J].中华理疗杂志,1999,(22):74.

[11]吴汉妮,孙晖.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31):371-373.

物理治疗研究篇2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联合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3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36-02

广泛性焦虑症是一种临床表现比较广泛,病程较长的焦虑症,其病症程度较之急性焦虑症要轻。但是患者一旦患有此类疾病就可能会承受3个月以上的病痛折磨,出现头痛、失眠、易出汗、心跳加快、口干、易怒等多种症状,并且严重的患者还会伴有肢端震颤的症状,给患者的身体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1]。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分析的对象是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选出的42例患者,将其分为两个小组,每组21例患者。其中对比组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10例,患者的年龄从18岁至5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32.17±5.33)岁,患者的病程从1年至5年不等,平均病程为(3.92±2.75)年;研究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9例,患者的年龄从20岁至49岁不等,平均年龄为(32.21±5.31)岁,患者的病程从1年至5年不等,平均病程为(3.93±2.71)年。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每组21例的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方法,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组。

其中药物治疗方法所使用的为丁螺环酮和氯硝西泮。丁螺环酮的首次服用剂量为10,在随后的治疗当中每隔3增加一次剂量,其用药剂量最终保持在30即可;氯硝西泮的首次服用剂量为1,在随后的治疗过程中每隔3增加1剂量,最终将用药剂量保持在12。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其它药物,并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严格的监控[2]。

心理治疗方法主要是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进行的,首先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在这一过程中取得患者的信任。其次,针对于患者的焦虑症症状与其心理特点纠正其不正确的心理状态,同时找到患者心理状态扭曲的主要原因,针对于原因对患者进行干预。第三,每隔一周对患者进行一次认知性治疗,每次治疗持续时间为1。在这一过程中为患者灌输正确的心理观念,并告知患者哪些心理为正确的,引导患者区别正确和错误的心理状态。同时,矫正患者在认知上的错误,为其建立良好的价值观体系。第四,在治疗的过程中还应该运用运动和放松心理干预的方法,在患者病房内播放柔和的音乐,借此放松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教导患者如何放松自己的肢体,通过放松肌肉的方式放松患者的心理。第五,采用语言诱导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鼓励,并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其病情进行总结,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了解自己疾病的治疗进程,进一步提升患者对治愈的信心[3]。

分别利用表和表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1.3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本次分析当中主要是利用表和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判断,其中减分率超过75%的患者视为疗效显著、减分率在25%至74%之间的为治疗有效、减分率低于24%的为治疗无效[4]。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将其汇总制成如下表格:

从上述三表当中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其焦虑心理均有了明显的下降,但研究组患者的下降趋势优于对比组。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也要优于对比组,两组患者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广泛性焦虑症本身属于心理疾病,其以慢性发病为主要特征,并且复发率极高,因此患者在患病阶段的心理会出现较大的压力,对其心理健康影响较大。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才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从本次研究当中可以看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24%,明显高于对比组总有效率71.43%,值得在临床实践应用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徐海婷,李惠,肖泽萍.广泛性焦虑障碍药物和心理治疗的研究进展[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03):207-209.

[2]岳淑娟,傅立新,卢引明,王再岭,祁营洲.针刺与药物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的系统评价[J].针灸临床杂志,2012,25(05):42-45.

物理治疗研究篇3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常规护理;药物治疗;脑出血;护理质量;护理满意率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6.088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出血压迫脑组织,进而引发头痛头晕、呕吐、运动、语言及意识障碍等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而且严重者会危及其生命,一旦发病将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压力,因此有关脑出血治疗及护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3]。虽然随着临床药物的改进,药物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显著提升,但因脑出血具有发病快,转变快和预后差等特点,仍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来提升治疗的效果[4,5]。本研究对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两种护理模式用于药物治疗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价值进行比较,证实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旨在为脑出血护理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3月间采取药物治疗115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8.6±8.9)岁;文化程度:大学26例,

高中22例,初中10例。对照组中男35例,女22例;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58.3±9.5)岁;文化程度:大学25例,高中21例,初中11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确诊为脑出血,且按临床常规予以药物治疗。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会制定的医学伦理学原则[6]。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其护理内容包括用药指导、对症处理、生活指导、营养支持及健康宣教等,其操作均按常规进行。

1.2.2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予以护理:①选取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并根据循证获取的脑出血护理方法的资料,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参与研究;②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进度及其心理和文化水平,制定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案;③责任护士按照护理路径进行入院指导、检查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护理及饮食生活指导等护理;④护理部主任及护士长等管理人员对整个护理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出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并予以处理;⑤通过沟通、问卷等方式对患者及家属的感受及对护理的建议进行收集,并以此为依据对护理环节的设置及护理方法的应用予以改进。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①护理质量:以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护理质量的评价内容,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越低,护理质量越好;②护理满意率:通过《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进行调查评价标准如下:①完全满意:问卷总分在≥90分;②满意:评分在60~89分;③不满意:评分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护理质量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仅有少数患者出现轻微的眩晕、心律不齐、视力模糊、恶心、呕吐、气短等不良反应发生,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影响研究的进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11/58),低于对照组的36.8%(2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4,p

2.2护理满意率观察组护理完全满意36例,满意18例,不满意4例,总护理满意率为93.1%;对照组护理完全满意25例,满意20例,不满意12例,总护理满意率为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0,p

3讨论

物理治疗研究篇4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2.0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7)12-0068-02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nursingeffectofcomprehensivenursinginthedrugtreatmentofpatientswithcervicalerosion.method:ninetypatientswithcervicalerosionweretreatedwithpolyCresolSulfonamide.thepatien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controlgroup(n=45)andobservationgroup(n=45).inthecontrolgroup,routinenursingwasusedandtheobservationgroupwasgivencomprehensivenursingcare.Result:intheobservationgroup,theawarenessrateofhealthknowledgeandnursingsatisfactionwerehigh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p

【Keywords】Comprehensivenursing;Cervicalerosion;Drugtreatment;nursingeffect

First-author’saddress:JiayilematownshipHospitalofHabaheCounty,Habahe836700,China

宫颈糜烂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炎症刺激而引起的宫颈颈管部位黏膜鳞状上皮发生脱落,导致柱状上皮不断增生[1-2]。宫颈糜烂表面的颜色呈现鲜红色、光滑或高低不平,且根据疾病类型可以分为:单纯性糜烂、腺样糜烂及乳头状糜烂。目前,临床上对于宫颈糜烂以药物治疗为主,如:聚甲酚磺醛等,药物虽然能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早期恢复。但是,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对疾病缺乏了解,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近年来,综合护理在部分宫颈糜烂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为了探讨综合护理在宫颈糜烂患者药物治疗中的护理效果。取2013年6月-2016年7月医院收治宫颈糜烂患者90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宫颈糜烂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年龄22~48岁,平均(31.25±2.61)岁,病程2~14年,平均(6.47±2.51)年。患者中,13例单纯型,23例颗粒型,9例乳突型。观察组45例,年龄23~49岁,平均(32.14±2.59)岁,病程2~15年,平均(6.51±2.60)年。患者中,11例单纯型,24例颗粒型,10例乳突型。纳入标准:(1)符合宫颈糜烂临床诊断标准;(2)入选患者均经过宫颈刮片检查、细胞学检查得到确诊。排除标准:(1)排除不符合宫颈糜烂临床诊断标准者[3-5];(2)排除合并有影响效应指标观测、判断的其他生理或病理因素者;(3)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者;(4)排除合并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

1.2方法

1.2.1治??方法患者均采用聚甲酚磺醛治疗: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检查结果等首先采用聚甲酚磺醛(烟台荣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373)稀释液对阴道、穹隆及宫颈等部位进行擦洗,然后采用一定长度的棉签蘸取聚甲酚磺醛浓缩液插入宫颈管内,深度控制在1cm,停留1~2min后取出,然后采用圆形棉块浸聚甲酚磺醛浓缩液后贴附在糜烂部位,5min后取出,到第2天后在阴道深部放置聚甲酚磺醛栓剂,每周1次,连续使用2次。

1.2.2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方法:根据每位患者年龄、性格等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让患者对疾病、治疗方法有所了解,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方法:(1)治疗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彻底掌握治疗方法及治疗适应证及禁忌证,耐心的、全方位的为患者宣传教育聚甲酚磺醛具体使用方法、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叮嘱患者治疗时尽可能采用仰卧位体位,首先采用水将栓剂浸湿后再插入阴道深部,尽可能让患者在睡觉前配合卫生巾用药,避免衣物、被褥受到污染[6]。(2)患者用药过程中局部可能会产生刺激感,护士应告知患者不必紧张,告知患者在不经过任何方法处理下在短时间内能自行消失。同时,护士叮嘱患者治疗期间绝对不能进行性生活,避免采用肥皂水清洗阴部,月经期间应该停止药物的使用,避免药液与眼睛接触,并且治疗期间应该避免与药物混用[7]。(3)治疗后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定期到医院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得患者的治疗更具针对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健康常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进行评定,总分100分,得分≥90分满意,得分70~90分一般,得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健康常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物理治疗研究篇5

【关键词】药物铺灸;膝骨关节病;护理

膝骨关节病(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和关节周围形成骨质增生为病理特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以膝骨性关节炎为主,其主要特征症状表现为慢性疼痛和膝关节功能障碍。据wHo的统计,oa在女性患病率中居第4位,男性患病率中居第8位,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60岁以上人口中25%都有oa的不同程度表如疼痛,功能受限等〔1、2〕。传统治疗主要使用贴膏药、膝周阻滞、电针、关节腔注射药物、理疗及消炎镇痛等方法。我科自2012年4月采用中药铺灸配合治疗膝骨关节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10例,男45例,女65例,年龄47-70岁,平均54岁;病程3个月-15年。均不同程度出现关节疼痛,局部肿胀,膝关节变形,活动困难。

1.2治疗方法

准备用物;将鲜生姜榨汁后姜汁与姜渣分盒放置,干燥艾绒捏置成艾柱数个,根据患者病症分型以《风湿痹痛散》方加味每日一剂制成散剂。

取穴: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施灸的穴区多为---膝前穴区、膝外穴区。膝前穴区由内外膝眼、鹤定穴组成,膝外穴区由膝阳关、阳陵泉、梁丘穴组成。

操作方法:1患者采取屈膝位或仰位,遵循施灸的顺序上、下、后,选定施灸部位,将散剂药物用姜汁和成糊状,按患者膝度制作合适药饼铺敷于施灸部位,使隔物灸覆盖约15Cm、宽6Cm的区域。并将姜渣铺置于药饼之上,再在其上铺设不同规格的艾柱。2用酒精点燃艾柱进行施灸,30min,留意患者不热、过热疼痛主,随时调节艾柱燃烧点。每天1次,7天1程,共2程。

2护理措施

2.1治疗前评估详细询问患者的健康状况,如:活动性肺结核、高热、晚期高血压、抽风、有出血倾向等。排除本治疗方法的禁忌症(1)施灸部位皮肤有无破溃、感染。(2)过饥、过饱、过劳、醉酒、大怒、大恐、大汗、大渴时不宜施灸。

2.2认真耐心向患者解释本病的治疗方法,配合要点,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取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消除病人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2.3中药铺灸过程中护士应注意的护理问题:

2.3.1施灸室保持清洁、安静、空气流通,为避免艾烟过浓,安装排烟设备,室内温度保持18--22度,防止病人受风受凉。

2.3.2施灸时根据病人的病情与体质,选用适合的灸法,做到专心致志,手眼并用,勤问病人的感觉。对初次施灸者,或体质虚弱的病人,艾柱应先小后大,壮数先少后多,逐渐增加,以防止晕灸。施灸时若发现病人有不适的现象,要立即停止施灸,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3.3施灸过程中,对施灸部位周围铺设防护物品,以防艾柱脱落烧伤皮肤及被褥、衣物。灸疗完毕后,将艾灸彻底熄灭,以防止发生火灾。铺灸后如局部皮肤出现水泡,用消毒针穿刺,放出水液。轻者用0.5%碘伏外擦,数日可愈;重者用三黄膏(黄连、黄柏、大黄)外敷。以防感染。

2.3.4施灸后一般无不适症状,注意调养,12小时内禁止洗澡,多喝温开水,保持情绪乐观,但少数病人有低热、疲倦、孔口干等不适状,逐渐会自行消失,不需要做处理。如出现口渴、便秘、尿黄等症状者,为灸疗伤阴之象,可配梨汁、藕汁服之;亦可用生地、麦冬、玄参、沙参等煎汤内服,以滋阴清热,其症自除。

2.3.5施灸后指导患者自我按摩,点揉痛点由轻至重,再从重至轻点揉约1分钟,拿捏股四头肌、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拿捏股四头肌(即大腿前面丰厚的肌肉)约3分钟,以微微酸胀为度。擦膝部在膝关节两侧用掌根从股四头肌至小腿中下部肌肉作直线擦动,保持一定压力,以深层组织有热感为宜,每次约3分钟。

2.4健康宣教

使患者充分了解本病的病因、病理、发展及预后,让患者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尽量避免加重本病的诱发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避免背(或提)负重物,减少上下楼梯次数,避免爬坡、反复下蹲等增加关节负荷的运动。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与蔬菜。在医生指导下积极锻炼衰弱的膝部肌肉,完全可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消除或减轻症状,进行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另外,指导病人改善生活情趣,增加社会交往能力,克服抑郁、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建立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3讨论

膝关节在人体中负重大,随年龄增大膝关节囊萎缩、变性和纤维化,关节变得僵硬而不灵活,滑液分泌异常,引起软骨细胞营养不足,软骨内水分的含量下降,软骨的主要成分黏多糖也减少,关节软骨缺乏弹性,则容易受到磨损而破碎。为了适应膝关节承受力的需要,关节软骨边缘有骨质增生,即老年人的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早期表现为行走久了关节处酸痛不适,休息后会减轻。逐渐发展到疼痛、行走困难或跛行。传统治疗方法可以使疼痛缓解,关节功能有所改善。但是药物治疗在全身药的过程中,到达关节的药量很少,且全身组织、器官均受药物的副作用影响,长期反复用药使患者较难坚持,而关节注射用药可增加关节感染的机会,给机体造成新的损害。

艾灸疗法是中国传统治疗手段之一,具有集热疗、光疗、药物刺激与特定腧穴刺激于一体的作用,中药铺灸疗法是将灸法与药物相合发挥药物与灸疗的双重疗效作用,是物理与药物作用相辅相成,现代研究认为;1艾草本身燃烧生成的挥发油可附于皮肤上,通过灸热药物由皮肤渗透入机体,起到治疗作用;2艾灸燃烧时释放大量热能,并产生光热辐射,热效应及红外共振辐射效应可促进疗效;3生姜中含有挥发油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很好的发散作用;4姜汁是一种很好的透皮剂,使药物渗透入里,增强治疗作用。再者中药铺灸以其“以点带面”疗效面积大、覆盖广的特点,使药物经皮肤吸收与渗透较一般的外洗、外敷等法药效更为充分,对局部和整体均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且通过药物的归经和引进,增强灸疗的经络传感作用。中药铺灸是通过灸疗给药,减少了口服中药时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等付作用,并通过局部渗透,直达病所,增加局部治疗作用,使灸疗与药物的双重治疗更加明显,更有利于脏腑阴阳平衡,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药物铺灸配合传统治方法,确能使疗效明显提高,关节屈伸度及爬楼梯功能明显改善,其效果是因为中药铺灸治疗具有疏通经络,松解粘连,改善膝周血液循环,促进炎性介质吸收,能消除或缓解膝oa疼痛等临床症,加速损伤的良性修复。

4体会

本组病例中,经中医药物铺灸配合传统治疗膝骨关节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后,使患者疼痛减轻,全身及局部状况改善,从而使患者能够配合进行正确的肌肉功能锻炼,提高了肌力,改善了关节的功能,治疗效果明显。且未出现过敏及不良反应,另外,本治疗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可广泛应用。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法和科学的护理方式也是中药铺灸治疗膝骨关节病过程中的关键,结合临床实践提出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①格执行操作规程。②格把握患者病症分型,准确选穴、定穴。③时注意观察艾柱燃烧点,严防烫伤患者或热力不足影响疗效。④灸后指导患者及时自我按摩巩固疗效。

参考文献:

[1]华西医学,2011年12期

物理治疗研究篇6

abstract:therearemanyessentialdifferencesbetweenclinicalresearchandmedicalcareontheaspectsofprimaryaim,basicmethodology,thejustificationofrisksandtheethicalprincipalstheyshouldfollow.inthetheoriesandpracticesofclinicalresearch,theconfusionbetweentheclinicalresearchandmedicalcarecausestherapeuticmisconception,whichisinbreachofethicalprinciplesofinformedconsentandcompromiseshumansubjects’interests.thisarticlewillexplorethemajorreasonsoftherapeuticmisconception,themainethicalissuesitcausedandthecorrespondingresolutions.

医学传统往往把生物医学研究看作是临床治疗的一部分,并没有对治疗和研究进行明确的区分。医生只能在医学文献研究以及对个体病人的治疗经验的基础上了解并改善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1]。随着临床研究的发展,尤其是科研伦理学的蓬勃兴起,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尽管临床治疗和医学研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但它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把两者混同起来,必然会造成治疗性误解,从而损害了临床试验的伦理学基础和基本的道德要求。关于治疗性误解这一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医学生物研究领域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和探讨。近年来,我国在诸多人体试验案例中也都涉及到这一问题,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

1研究和治疗的区分

研究和临床治疗在根本目的、基本方法、风险的正当性,以及应遵循的伦理原则等多方面都存在着区别。研究和临床治疗的根本目的截然不同。临床治疗的目的乃是为个体病人提供最佳治疗,促进病人健康。而临床试验的根本目的则在于通过人体试验,获得可普遍化的知识(generalizableknowledge),以便未来病人从中获益。世界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于了《涉及人类受试者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国际伦理准则》(2002),其中对“研究”一词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即“是指经过科学设计,提高或促进获得可普遍化的知识的一类行为。”这种以受试者群体为核心,以未来病人受益为目的的生物医学研究和以当前个体病人健康为最终目的的治疗是根本不同的。

治疗和研究截然不同的根本目的,决定了两者采用不同的基本方法。治疗的基本方法是个体性治疗,针对个体的综合症状,施用常规治疗方法和伴随药物;并根据个体病人的病情变化对治疗方法加以调整改变。而研究则不然。生物医学研究需要按照严格的科学设计方案来进行,除非超过了设计方案规定的界限,一般不能根据受试者的病情变化而改变;同样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有效性,减少人为的偏倚,研究还要采取随机、对照(甚至安慰剂对照)、双盲等方法,而且严格限制剂量的改变和伴随药物的使用。研究还常常要求在随机分组之前,建立一个未使用其他药物的基线,以便评价研究的有效性。可见,生物医学研究采用这些基本方法主要是为了科学目的,而非为了受试者本人的健康利益。尽管许多病人通过参与研究获得了治疗性的收益,有些收益甚至高于常规治疗带来的收益。但研究所带来的治疗性收益仍然不同于治疗收益,这些收益是不确定的、间接的,可以说是研究的根本目的的副产品。

治疗和研究都带有一些难以避免的潜在风险,但两者风险的正当性不同。无论在治疗还是研究中,病人或受试者都要接受各种化验检查以及各种医学干预措施,包括服用药物、注射、手术等等。这些活动本身都带有或大或小的风险。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这些风险的正当性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治疗的情况下,病人所承担的风险可以为治疗为病人自身带来的受益所抵消。也就是说,病人所承担的治疗上的风险是以自身获得健康为目的的;相比较而言,研究中受试者承担的风险更加不确定,其正当性并不是因为受试者从中直接获益,而是和未来病人以及社会的受益相平衡的结果。而这种平衡有时显然更加难以把握。

鉴于治疗和研究之间的根本区别,两种行为理应遵循不同的伦理原则。或者我们可以说,尽管生命伦理学的四大原则(尊重,有利,不伤害,公正)适用于以上两种行为,但在不同的情况下,治疗和研究实践中对这些原则各有侧重。如治疗过程强调治疗上的有利原则和不伤害原则,其主要含义是任何治疗行为一定要以个体病人的健康利益为最终目的。其中产生的任何新的知识都是附带性的。而生物医学研究则更为强调尊重人的自主性原则,从而非常注重自由自愿的知情同意。如果说,知情同意在某些治疗情境下可以有所妥协的话,那么,在研究的情境下,家长主义则是绝不能被允许的[2]。研究过程也强调不伤害原则,但如何在风险和受益间进行功利主义的权衡更是科研伦理的重要议题。但是,个体病人治疗性获益的重要性将永远次于研究的首要目的,即获得可普遍化的知识。

2治疗性误解及其伦理问题

从以上分析来看,研究和治疗有着非常明晰的分界线。但无论在临床试验实践中还是在相关理论研究中,都普遍存在着混淆研究和治疗的现象。如果病人/受试者中也存在这种混淆和误解,那就是治疗性误解(therapeuticmisconception)。当参加研究的受试者认为他能从研究中获得普通临床治疗所提供的服务,医生应该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的时候,就会出现治疗性误解[3]。自1982年治疗性误解这个概念提出以来[4],人们一直对此争论不休,而且也不乏数据表明,治疗性误解确实普遍存在。如1995年人体辐射试验专家委员会(theadvisoryCommitteeonHumanRadiationexperiments)对1882名接受过试验的受试者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受试者(同时也是病人)相信,如果某种医学干预不能给病人带来受益,医生/研究者就不会建议使用;许多人还确信,如果这种干预会带来重大风险的话,医生/研究者也不会让他们使用。美国生命伦理学家Lidz和allbume的研究也表明,在大量不同的临床试验中,高达70%得受试者存在着这种治疗性误解[4]。我国目前对这一问题及现实状况还缺少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但是近年来媒体不断报道的药物临床试验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均与治疗性误解有关。如在某一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申述自己当时不知道正在接受试验,他们称自己一直以为是在接受“国外先进的免费药品治疗”。而研究者坚持已经作了充分的知情同意,详细告知了研究带来的可能风险和潜在受益等等。在此类争端中,治疗性误解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治疗性误解违背了研究伦理准则,从而损害了科研伦理的基础。从本质上讲,科学研究意味着受试者同意放弃直接的治疗性受益,这必须要以受试者的充分知情同意为基础,因此,受试者不能完全理解或者误解了科学研究的本质,必然会使其作出的知情同意大打折扣。在知情同意过程中,必须向准受试者充分阐明他们即将参加的研究和通常的临床治疗到底有什么区别。

既然两者在概念界定上有着清晰的区别,为什么受试者对此仍然如此难以理解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患者受试者本身的心理期待。大多数参与药物临床试验的受试者同时也是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这种身份背景以及求医的思维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试验目的、试验方法以及风险的理解。病人一贯的看病经验使他们确信医生的天职就应该是救死扶伤,促进患者健康的。治疗性误解这一概念的提出者paulS.appelbaum和他的同事曾通过访谈证实了这一观点。当他们向患有肿瘤的准受试者详细讲述了他们将要进行的一种抗肿瘤的药物临床试验后,要求受试者们叙述出他们自己对这一试验的理解。结果发现超过70%得受试者夸大了这一实验将带来的治疗受益,缩小了可能的风险,并坚信如果这种药物对他们的疾病没有好处的话,医生是不会建议他们参加这项研究的[5]。即使研究者对受试者进行了诚实、充分的知情同意,受试者对即将参加的临床试验的治疗性受益仍可能普遍具有过高的预期。

第二,不充分的甚至诱导性的信息告知。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临床试验中都可能存在着医生诱导乃至欺骗受试者,为了招募到更多受试者,不明确告知研究的性质、目的、具体方法,而是许诺许多直接受益,有意隐瞒或淡化可能的风险,在知情同意过程中,某些研究者会使用“免费药”、“进口药”等误导性的词语。这使知情过程本身听起来就像在介绍某种治疗方案一样。药物的研发过程涉及到诸多利益。我国对此问题尚无系统的调查研究,但药物临床试验实践中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这种问题。SFDa在1999年的GCp中重申了受试者的权益保障,强调充分的知情同意和伦理审查的重要性。但毋庸讳言,我国在药物临床试验方面还缺少完善的管理监督体制,尤其是对利益冲突的有效控制还远未实现;而且,对我国的药物临床试验领域而言,知情同意还是一个相对新的概念,无论从公共意识、职业道德,还是操作实践等各个层面,知情同意的水平都还有待提高。

第三,研究者对治疗和研究的混淆。很多时候即使是研究者也难以把治疗和研究区分开来。其中有两个主要原因。其一,临床均势(clinicalequipoise)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研究者的治疗性误解。临床均势是指临床研究人员对控制组和对照组之间对比治疗效果处于不确定的真实状态,即对于一种特殊病例,不确定哪种是更好的治疗方法[6]。

如果研究者明明知道一种方法优于另一种方法,伦理学就要求研究者只能使用好的方法。临床均势一直是临床试验基本的伦理要求。从根本上讲,临床均势认为任何受试者不能被随机分组到明知不利的一组中,临床试验应该承担起治疗的基本义务。可见,它强调的是治疗和研究的相同性,而忽略了治疗和研究的根本性差别。而这种混同无疑会在各种层面上造成治疗性误解。其二,国际或国家的各种管理规范和伦理要求存在着内在的相互冲突,这给人们带来了普遍的误解。如日内瓦宣言称,医生应该永远把病人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而赫尔辛基宣言则规定,医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改进预防性诊断和治疗程序以及对疾病病原学和病理学的认识。这样,医生与研究者的双重身份与双重目的使得研究者常常混淆了研究和治疗的界限。糊涂的研究者必定造成糊涂的受试者。研究者和受试者都不区分科学研究存在的受益和风险与一般治疗带来的受益和风险,从而都陷入了治疗性误解的圈子。

3主要对策

治疗性误解由于其削弱了临床研究中知情同意的要求,违背临床研究中的基本道德原则,从而对受试者的利益造成损害。因此,只有消除治疗性误解才能真正践行临床研究的伦理原则。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对策:

(1)强化知情同意信息告知的要求,突出研究的性质以及风险告知,并建立测量受试者理解程度的方法模式

《赫尔辛基宣言》明确规定,在任何涉及人体的临床试验中,研究者必须向所有受试者提供关于该项研究的充分信息,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可能的获益以及潜在的风险等;另外还要告知受试者有充分自由决定是否参与这样研究,可随时自由选择退出研究等。而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CiomS)与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涉及人类受试者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国际伦理学准则》则更加详细地规定了知情同意的告知内容。其中,除了《赫尔辛基宣言》涉及到的内容外,更加强调研究者应该告知研究的性质,说明研究设计的特点(如随机,双盲),并详细解释该项研究和普通治疗的区别。

一些初步的研究和报道已经表明,我国临床研究实践中仍然存在着知情同意中信息披露不充分或不实的问题[7,8]。这种不充分的、不实的或误导性的信息告知常常导致受试者产生治疗性误解。所以,要消除这一问题,必须按照CiomS颁布的国际伦理学准则,进一步细化信息告知内容。同时,建立科学可靠的方法模式来帮助研究者确定受试者对研究信息的理解程度,即了解受试者是否由于心理期待、理解能力等而产生治疗性误解,并据此加以纠正。

(2)在招募受试者过程中,尤其是在做知情同意的时候,研究者要有意识地进行医生和研究者的角色转换

研究者实际上还担负着另一个角色,那就是医生。而后一种角色对患者受试者决定是否参与该项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医生的天职乃是治病救人,以患者的健康利益为首要目的,这乃是人们对医生不言自明的角色期待。所以当他进行科学研究,对患者病人进行知情同意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消除医生角色的影响。实践中,可以通过一些细节上的改变来实现,例如,研究者和患者受试者谈话的时候,应该首先向患者说明他们的双重身份;这种交谈最好选择在会议室,而非诊室;最好不要着白大褂等等。

(3)完善临床试验管理规范,规范术语的使用

研究者应该以书面的形式在知情同意书中告知受试者必要的研究信息,并需要受试者的签字。在相关的管理规范或法律法规中,某些术语有待进一步的明确规范。如“研究”、“试验”、“治疗”、“疗法”等在知情同意书中经常被混淆使用的术语,应该得到确切的解释和严格的界定。这样,在研究者进行知情同意的时候,就会有意识地对这些术语加以区别,减少使用上的混淆,从而消除由此产生治疗性误解的可能性。

(4)加强伦理审查

治疗性误解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伦理审查能力的提高。伦理审查委员会不仅要审查对研究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受益和风险的评估等,而且还应对受试者的选择、知情同意过程等进行严格审查。在审查知情同意过程的时候,伦理审查委员会应该注重审查一些重点内容,如研究信息告知是否充分、是否有足够证据表明受试者能够完全理解被告知的内容,以及是否存在治疗性误解的可能性等等,必要时可以召研究者至现场加以询问,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方案等。严格细致的伦理审查是消除治疗性误解行之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FRanKLinGm,DonaLDLR.thetherapeuticorientationtoClinicaltrials[J].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2003,348,14:1383-1385.

[2]翟晓梅,邱仁宗.生命伦理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11.

[3]paULSa.ClarifyingtheethicsofClinicalResearch:apathtowardavoidingthetherapeuticmisconception[J].americanJournalofBioethics,2002,12(2):222-223.

[4]appeLBaUmpS,RotHLH,LiDZCw.thetherapeuticmisconception:informedConsentinpsychiatricResearch[J].internationalJournalofLawandpsychiatry1982,(5):319-329.

[5]paULSa,LiDZCw,GRiSSot.therapeuticmisconceptioninClinicalResearch:FrequencyandRiskFactors[J].iRB:ethics&HumanResearch,2004,26(2):1-8.

[6]BenJaminF.equipoiseandtheethicsofclinicalresearch[J].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1987,317(3):141-145.

物理治疗研究篇7

科学研究的目的总的来讲是发现自然现象、阐明科学规律以及通过理论向应用的转化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医学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部分.既服从于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也有其独特的地方,其特殊性在于它的研究对象和最终的应用目标是人体。因此,强调医学研究中基础与临床的密切结合.在于从源头抓起,通过创新的研究,最终解决临床的难题和服务于病人。如何搞好基础与临床的紧密结合涉及到认识和方法学的问题,从我们自己的实践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处理好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脱节的问题,从临床的实践中发现需要基础研究解决的难题

强调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的密切结合,其首要因素是发现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过去许多从事基础医学研究的人往往把自己与临床隔离开来,仅仅局限在实验室搞科研.完全不了解临床的需求。与此同时,有些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在面对治疗中出现的一些涉及需要利用基础手段来解决的难题时,往往又十分茫然,感到难度很大。这种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隔阂的根本原因在于两者之间的脱节。实际上从科学研究的流程来看,没有临床需求的研究往往是空想的研究,而没有基础研究的深人和对临床的支撑,便很难有临床治疗的创新和进一步发展。从我们的实践来看,只有从临床发现问题来进行基础研究,才能找到科研的出路,才能在获得理论创新的同时又能够显著促进临床治疗进步。比如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国际上有关生长因子的研究猛然兴起。而与此同时,创烧伤创面治疗仍然停留在以传统的手术治疗为主的阶段,有些创面通过手术往往还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而迫切需要建立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在这个时候我们敏锐地注意到,如果把生长因子生物学特性研究与它的临床应用结合起来,可能正是我们通过基础研究解决临床问题的途径和必由之路。因此,我们抓住了这一机会,一方面把我们有关生长因子基础研究的成果与国内基因制药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结合起来,解决了他们在研发用于创伤治疗的生长因子基因工程药物中遇到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此同时,又与临床的治疗需求密切结合,阐明了在人体创面应用生长因子促愈合的量效关系以及安全性评价等。通过这种从临床需求出发发现问题以及与生产企业的密切结合,使我们国家有关用于创伤治疗的基因工程药物研究较国外同类研究缩短了近一半的时间。目前,这一大类基因工程药物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造福于患者同时,企业通过这种研发的结合也获得了可观的利润。

2、处理好动物实验与利用临床标本和病例进行研究的关系,以辩证的思维去认识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之间的联系

如上所述,医学科学研究与其他研究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涉及到人.因而更加复杂和在决策时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一般来讲,人类的许多疾病都可以利用各种动物模型来进行再现.许多治疗疾病的药物或方法均可以利用动物来进行评价。但是也应当看到,从动物到人毕竟还有一个很大的距离。近年来人们注意到在利用动物进行医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局限性。一方面是在治疗药物和方法的评价中.许多在动物身上疗效十分明显的药物,当移植到人身上,特别是在大样本和多中心的试验中其疗效便不十分理想。如最近国外报道的抗艾滋病疫苗以及在创伤治疗中的抗体治疗等另外.也有一些特殊的临床现象在动物身上很难再现在人体的临床特征。以创烧伤研究为例,人们利用大鼠、兔以及小型猪等动物,可以比较方便地模拟出各种程度的烧(烫)伤和各种由于机械或力的传递所造成的创伤.但是却很难模拟出在我们人体发生的各种慢性难愈合创面(俗称溃疡)以及严重烧伤后的瘫痕疙瘩和增生性瘫痕(尽管有一些类似模型,但与实际在人体发生的损伤还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在医学研究中怎样看待动物实验结果的价值.怎样用好动物模型和现实的人体资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考虑的问题。近年来,循证医学的兴起,使人们对大宗病例的分析和研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也提示我们基础研究中主要利用动物为研究对象和临床研究中以大宗的病例进行的回顾性研究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用辩证的思维去认识和判断在动物实验所获得的结果。与此同时,从大宗病例研究中找出了问题再通过动物实验去加以验证和解决。这种循环往复式的过程也正是一个从基础到临床有机结合的过程。

3处理好利用传统治疗方法和建立新的治疗技术之间的关系,以实用的技术方法去解决遇到的难题

物理治疗研究篇8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药物;康复性心理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9-0053-02

doi:10.14033/ki.cfmr.2016.9.029

精神分裂症为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常伴有严重抑郁症状,出现自残、自杀等行为,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1]。近年来,精神分裂症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药物干预的基础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时施行科学合理的心理干预对于促进患者症状的缓解与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价值[2]。因此,为了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收集2012年7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患精神分裂症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给予药物联合康复性心理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收集2012年7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患精神分裂症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原则中的相关标准[3];(2)入院确诊后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且患者的阳性症状基本获得控制,已经处于康复期;(3)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脑、心、肝、肾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2)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53岁,平均(32.57±6.38)岁;病程2~15年,平均(5.84±3.48)年。研究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5岁,平均(33.74±7.18)岁;病程3~18年,平均(6.30±2.30)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30例患者单纯给予药物治疗,给予利培酮片(生产企业: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776)口服,初次用药剂量为1mg/d,1周内可将药量逐渐加至2~4mg/d,第2周可加至4~6mg/d,之后可保持该剂量用药。研究组3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性心理治疗,具体措施:第1个月内,医护人员集患者及其家属(固定陪护的1~2人)会谈2次。由于患者家属对患者疾病的态度和心理状态的正确性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效果,因此临床上除了需要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外,还应对患者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疏导,以有效调节患者家属与患者间的关系,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支持氛围,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观察,若患者的病情较为稳定,可再次进行两次会谈;治疗2~3个月时,护理人员应每隔20d与患者家属进行一次会谈;治疗4个月后,应每个月进行一次三方会谈(医护人员、患者、患者家属),总会谈次数需≥15次。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4个月的治疗。会谈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充分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以便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2)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坚持用药治疗的重要性,使患者的自知能力逐渐恢复,并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压力与不良情绪进行合理的疏导,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4]。(3)宣传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该疾病患者如何正确面对社会,并有效获得家庭与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1.3评估标准

(1)通过BpR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自拟自知力评分标准对患者的自知力进行评分,评分越低代表患者的自知力越好。(2)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进行为期1~2年的随访观察,观察两组患者的工作能力情况与复况,其中工作能力情况共包括恢复正常工作、可胜任一般工作、可监督但无法胜任工作及无法参加任何工作等4个状态;复发标准:经积极的治疗及干预后,患者的相关症状缓解超过3个月后再次并发精神症状,BpRS评分超过36分,且经笔者所在医院精神科两位以上的主治医师同时评估明确。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pRS评分与自知力评分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pRS评分与自知力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其中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p

2.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工作能力情况对比

经过为期1~2年的随访观察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工作能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对比

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中有6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0.00%;对照组中有1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43.33%。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自残、自杀等行为,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处于急性发作期患者会出现人格崩溃与情感、知觉及思想上的精神障碍症状,此时主要采用精神性药物进行治疗。而待病情控制进入恢复期后,此时患者的思维与情感方面无显著异常,并且能够与周围人群接触,故此阶段是进行心理治疗的最佳时期[5]。

目前,临床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模式主要为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更加注重综合性、社会性及开放性的变化,使患者体会到心理、躯体等全面康复治疗。利培酮片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抗精神药物,其在患者急性症状的控制上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对于患者症状消失回归社会之后在日常生活与工作方面的作用依然有待提高,且治疗后患者依然存在较高的复发率。梁颂游等[6]研究表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性心理疗法联合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工作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BpRS评分与自知力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药物联合康复性心理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自知力,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范宁,谭云龙,李佳,等.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临床症状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2):105-108.

[2]何秀英,陈剑英,吴风云,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9):49-52.

[3]马辛,蔡焯基,郑毅,等.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规范化综合治疗临床路径的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2,45(3):165-168.

[4]韦红梅,肖爱祥,夏志春,等.认知自知力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结局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5(5):1140-1142.

[5]周立发.齐拉西酮联合康复性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14-15.

物理治疗研究篇9

吉林省通化市第二人民医院,吉林通化134003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评价采用抗生素治疗呼吸内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参与该研究,采用单双号法将124例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确诊后均给予吸氧、吸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抗生素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状况和肺功能。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9%,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80.7%(p<0.05)。实施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状况、肺功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周期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动脉血气状况和肺功能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关键词]呼吸内科;抗生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动脉血气

[中图分类号]R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8(b)-0119-02

[作者简介]毛洪莲(1977.4-),女,吉林通化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呼吸内科。

呼吸内科疾病为临床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周期长、易反复发作等临床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研究发现,呼吸内科多数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病原菌感染所导致的呼吸道、肺部炎性反应,抗菌消炎治疗可取良好的治疗效果。现阶段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法已经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抗菌消炎效果[1]。抗生素类药物作为现阶段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的抗菌消炎药物,在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2]。为进一步改善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该研究整群选取该院呼吸内科2013年9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1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抗生素类药物在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整群选取的该院2013年9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1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4例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提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方法。采用单双号法将124例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研究组62例患者中,男33例,女29例,平均年龄为(56.9±1.5)岁,平均病程为(5.6±1.0)年,常规组62例患者中,男31例,女31,例平均年龄为(57.1±1.3)岁,平均病程为(5.8±1.1)年。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比例、病程上存在的差异不明显,不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两组患者均知晓该研究,且均为自愿性参与。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确诊后,立即给予吸氧、吸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合理给予研究组患者抗生素治疗,药物为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国药准字H20043734;药品特性:化学药品,1.2g)。静脉注射给药,每次用药剂量为1.2g,每隔6h注射1次,1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

1.3疗效评价标准

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作为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标准。显效:治疗周期结束后,患者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动脉血气指标正常,肺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动脉血气指标轻微波动,肺功能明显改善。无效: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动脉血气状况明显异常或肺功能降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

1.4统计方法

研究过程中所得研究数据全部输入到spss18.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均采用(x±s)表示,以t进行检验,治疗总有效率采用(n,%)表示,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计算得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9%,与常规组患者的80.7%比较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动脉血气状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状况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动脉血气状况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肺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见表3。

3讨论

呼吸内科疾病的发生与人类的生活环境存在密切关系,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加剧,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的发病率也随之不断升高,且患者的病因、病情也逐渐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3]。实践研究发现,相对于常规治疗方法而言,抗生素类药物在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但随着临床滥用抗生素类药物现象的频繁出现,使得多种病原菌的耐药性不断提高,严重影响了抗生素类药物在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4]。据相关医学数据统计发现,我国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率已超过了80%,已经远远超过了30%的国际标准。为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临床应用抗生素治疗呼吸内科疾病患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根据多项临床检查结果,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并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类药物,以降低患者用药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5-6]。②根据患者的年龄、机体状况、病情进展速度,科学计算患者的用药剂量,避免用药剂量过少,提高病原菌的耐药性,以及用药剂量过大,对患者机体组织及器官造成损害。③严格控制患者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时间和使用频率[7-8]。

为进一步改善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该院该研究选取呼吸内科收治的1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提出的抗生素类药物使用要求,合理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9%,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80.7%,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状况、肺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实施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均明显上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常规组患者的paCo2、pao2状况也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该治疗结果表明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状况,提高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

参考文献]

[1]刘红光.呼吸内科抗生素用药分析[J].中外医疗,2011,2(9):15-17.

[2]闫卫东,尚鉄跃.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应用[J].中外医疗,2011,13(5):186.

[3]钱明红.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34(11):82-83.

[4]李元平.呼吸内科抗生素的选择[J].山西医药杂志,2012,3(6):222-223.

[5]解宁.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用药的探讨[J].中外医疗,2012,10(2):188.

[6]刘素云,马丙兰,姜秀春.呼吸内科抗生素用药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2,7(10):73-74.

[7]李崇文.临床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9(10):169.

物理治疗研究篇10

根据临床统计,25%的生理缺陷、30%的儿童疾病和60%的成年人疾病都是由遗传病引起的。而人类遗传病大约有5000种,大部分是单基因缺陷造成的道机体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性的平衡系统。每一个基因对机体的正常功能的影响都是复杂的,任何一个基因的变化都会导致多种症状的发生。由于这些疾病病因复杂而且发生在遗传物质水平,用传统的治疗方式很难达到根治目的,而且价格昂贵周期长。基于以上这些原因,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找新的、更好的、更彻底的遗传疾病治疗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遗传病的分子机理的深入了解以及许多遗传疾病分子模型的建立,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计划超乎预想的发展和后基因组计划、蛋白质组计划的提出,使人们自己的遗传背景和基因与疾病的关系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这些都使人的基因治疗成为可能。

基因治疗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医疗技术,有广阔的研究、应用和开发前景,但是,它还需要解决许多基础研究和技术方面的问题,才能具有真正的实用价值。总而言之,基因治疗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的发展,它将日益走向成熟。

白介素12基因治疗肿瘤实验研究

项目简介:该研究以缺陷型adv5腺病毒为载体构建、包装了携带白介素12基因和重组腺病毒advCmViL12。病毒滴度测定显示该重组腺病毒具有很高的滴度;生物学活性测定表明,当病毒滴度为100moi时,培养的rtmC细胞上清中白介素12的分泌量达到3417±736nG/1×10^6细胞/24h;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局部注射advCmViL12对多种不同的肿瘤有明显的抗肿瘤效果,对四种肿瘤rtmC-RtC-R2、H22、XtC-1的抑制率分别为67%、66%、93%、6.4%。advCmViL12能够在瘤体内产生大量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白介素12,从而解决了单纯注射白介素12达到治疗剂量时所带来的毒副作用。

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纳米载体介导基因治疗研究

项目简介:该项目进行了将纳米技术、基因工程技术与干细胞工程技术结合起来,促进基因治疗的研究。项目以丙烯酸甲酯和乙二胺为起始单体合成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pamamDendrimer),该聚合物纳米载体可有效地将目的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peGFp-C1)转入造血干细胞、胚胎肝细胞、树突状细胞、Hela细胞、K562细胞等;分别构建了抗凋亡信号分子(Caspase-3)、抗mHCⅡ类抗原转录活化子(ClassⅡtransactivator,Ciita)、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CR-aBL融合基因的核酶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

项目成果将为各种血液及实体肿瘤的基因治疗增添新的研究方法,有望解决骨髓移植和组织工程细胞来源的问题。

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系列探讨

项目简介:该课题分四部分:血管抑素基因治疗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反义缺氧诱导因子基因治疗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达到根除肿瘤的效果;联合VHL和反义缺氧诱导因子基因从不同层面阻断肿瘤缺氧诱导反应,根除肿瘤;联合应用血管抑素和内皮抑素基因治疗抑制了转移肿瘤的生长延长了动物的生存期。研究中主要对基因治疗的转染效率,基因表达的水平,相关下游基因的表达,肿瘤生长曲线,肿瘤内血管的密度,肿瘤细胞凋亡,动物的生存率等进行了检测。

项目为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根据,研究中创立了新的基因治疗方法,尤其是在联合抗血管化治疗和免疫治疗,阻断缺氧诱导反应治疗,VHL基因治疗和经肌肉基因治疗等方面,理论上有创新,基因治疗方法上有改进,有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血友病a基因治疗临床前研究

项目简介:基因治疗是治疗遗传性疾病的根本措施。该研究以血友病a(遗传性凝血因子VⅢ缺陷症)为契口,在FVⅢcDna克隆和去B区(BDD)FVⅢcDna改造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又致力于研究安全有效的表达载体、适宜的基因特异靶细胞以及血友病a动物模型等研究工作。

该研究首选复制缺陷性逆转录病毒、脂质体(Dotap)和纳米材料(聚酰胺-胺型树枝状聚合物,pamam)作为BDDFVⅢcDna表达载体,无论在体内、外均获得高效表达。

此外,项目课题组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建立了腺相关病毒载体(aaV)制备技术平台,并正在进行BDDFVⅢcDna在raaV中的表达研究;该课题组还正在与国内南方模式动物中心和澳大利亚monach大学合作进行血友病a动物模型的制备,均已取得较好的进展,并继续作深入合作研究。该项目同时对多种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症进行了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为进一步作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反义基因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研究

项目简介:该项成果运用反义基因技术,研究了aSpS-oDn、aSpS-oDn与CtX联合以及HiV-aSpS-oDn等对CmL细胞的生长、细胞凋亡及bcr/abl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中开发了第三代新型病毒载体系统HiV-Vector,转导率为99%,明显高于病毒载体(38%);aSpS-oDn+CtX新的联合方案及HiV-aSpS-oDn新载体转导aSpS-oDn,均大大提高其转导率;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明显增强,可能解决由于反义核酸用量过大、价格昂贵而难以临床应用的难点。

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实验性肝纤维化反义基因治疗研究

项目简介:该课题应用重组Dna技术构建反义timp-1真核细胞表达质粒,并将其转移至纤维化大鼠肝内和体外培养的大鼠肝脏星形细胞中,结果显示构建的反义timp-1表达质粒可在肝星形细胞中及肝纤维化大鼠体内确切表达,导致肝星形细胞培养液间质胶原酶活性显著增加,Ⅰ、Ⅲ型胶原表达明显下调;并促使治疗组动物肝组织活化间质胶原酶及潜在胶原酶活性均有较明显增加,羟脯氨酸含量下降。同时成功构建了反义tβRⅠ、tβRⅡ真核细胞表达质粒,经导入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在动物体内能确切表达,并在mRna水平上封闭实验性大鼠肝脏中tβRⅠ、tβRⅡ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可显著降低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减少肝组织Ⅰ、Ⅲ型胶原沉积,并促进肝脏病理一定程度的改善。

实验性癫痫后脑损伤机制及基因治疗

项目简介:该课题经过5年研究成功地制作了与人类癫痫高度相近的大鼠杏仁核点燃癫痫动物模型,从病理形态学检查明确了癫痫的脑损伤改变,并系统研究了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缝隙蛋白等实验性癫痫中的变化,探讨了突破重建在癫痫中的作用。证实神经递质、神经调质及缝隙连接在癫痫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明确癫痫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癫痫治疗方面针对CX43形成的特异性GJ阴断剂-连接蛋白拟似肽和广谱的GJ阻断剂-甘珀酸,对脑电活动的抑制作用进行对比研究。以利于查明癫痫治疗的新的靶点,为癫痫的有效防治提供一条新途径和新思路。该研究从超微结构、形态学、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了癫痫后脑损伤改变及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缝隙连接、突触重建等在癫痫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癫痫脑损伤的多源性调节机制,并从基因水平对癫痫的治疗进行了探讨,发现了较为有效的治疗进行了探讨,发现了较为有效的治疗途径和方法,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应用基因治疗技术修复组织创伤实验研究

项目简介:该研究的目的在于利用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介导,应用VeGF增加随意皮瓣、轴型皮瓣、静脉皮瓣远端新生血管形成,防止缺血造成的皮瓣坏死。该研究利用制备的载体adCmV-VeGF为复制缺陷性腺病毒,能感染真核细胞并表达VeGF,表达的VeGF具有增加血管能透性,促进血管增生的生物学活性。同时建立了生理性皮瓣、非生理性皮瓣缺血模型。进行了基因局部真皮下注射皮瓣预制,局部真皮下应用腺病毒载体具有安全、简便、创伤小特点,远位转染少,外源基因主要在局部表达,对全身影响小。发现腺病毒为载体在体内表达时间短的特点。

融合CD-eS基因治疗恶性肿瘤实验研究

项目简介:研究将两个不同功能的基因(CD、eS)作成融合基因,再导入穿梭质粒,最后通过细菌内重组法及在293细胞内包装、扩增重组腺病毒(radCDglyeS),使其具有直接杀伤瘤细胞,阻止瘤新生血管形成、间接杀伤瘤细胞和阻止瘤远端转移及放疗增敏作用增强放疗疗效。

抑瘤多肽tSF及其基因治疗载体组合物

项目简介:该发明涉及一种新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抗肿瘤治疗组合物,具有靶向性抗肿瘤组织内血管新生、抑制肿瘤包括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生长及转移作用,具体步骤是以特异引物经pt-pCR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细胞克隆出编码tSF多肽的cDna序列,以adeasySystem在人胚肾细胞293中构建、包装表达tSF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大规模制备并纯化该载体用于体内外活性测定。

腺病毒介导基因治疗与放疗联合治疗肿瘤研究

项目简介:为提高肿瘤基因治疗的疗效,减少其副作用,研究其与常规的放疗结合。首次将adCmViL-12基因疗法与传统放疗联合治疗小鼠Lewis肺癌,发现联合疗法有互相促进作用。体外实验首次证实电离辐射明显提高了腺病毒对Lewis肺癌细胞的转染率,从而提高了iL-12的表达。用放疗与腺病毒介导的iL-12基因联合应用,增加腺病毒转染率,提高了抗肿瘤疗效,降低了副作用。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线索,并将会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HSV-tK和B7联合基因治疗乳腺癌实验研究

项目简介:该试验将HSV―tK、B7基因经逆转录病毒介导,并转导GCV对乳腺癌细胞进行体外细胞、体内荷瘤抗肿瘤作用观察。理论依据为: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外源目的基因整合到靶细胞染色体;HSV―tK被导入细胞后,其tK基因对GCV的敏感性提高并使之磷酸化,竟争性地抑制细胞Dna的合成而杀死肿瘤细胞;HSV―tK/GCV系统具有“旁观者效应”,扩大杀伤范围;将B7基因引入肿瘤细胞后可刺激机体t淋巴细胞的免疫性,使肿瘤细胞具有高免疫原性。

该试验主要创新点在于在国内外首次将tK/B7不同的目的基因联合应用治疗乳腺癌,观察到治疗上的协同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方面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门静脉高压症时一氧化氮在发病中的作用及基因治疗研究

项目简介:肝内阻力增加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的始动因素,而由血管活性物质增多引起的高动力循环在pHt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该研究旨在探讨一氧化氮(no)在pHt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基因治疗pHt的效果。

该研究从分子水平系统阐明了no在pHt发病机理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阐明了pHt的发病机理;首次应用免疫豁免原理进行FasL-noS联合基因治疗pHt的研究,为pHt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对noS基因治疗pHt目前还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进入临床应用尚存在治疗效果的评价、基因治疗的安全性和治疗效费比等问题。

导入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治疗肾性高血压实验研究

项目简介:该项目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取正常人胰腺组织Rna,采用oligo(dt)引物进行Rt-pCR。回收pCR产物,插入质粒KS。利用高保真pfutaq酶扩增激肽释放酶基因片段,产物酶切处理后,和不同载体片段用t4连接酶连接,完成原核、真核载体的构建。将连接产物转化、转染不同的细菌、细胞,筛选克隆,按照不同载体的要求,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进行人胰腺激肽释放酶的表达。应用改良的电位滴定法,分析重组人胰腺组织激肽释放酶活性。项目克隆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构建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表达载体,筛选高效表达菌株,进行重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的制备及活性分析。

基因联合放疗、化疗、免疫对结直肠癌复发转移治疗研究

项目简介:该项目针对了临床实体肿瘤治疗的重点与难点和目前基因治疗方法上的缺陷和不足。将基因治疗与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相结合,为结直肠癌局部复发、转移和其他实体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也为肿瘤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探索了新途径。采用双启动子调控目的基因的表达,提高了基因治疗的靶向性和安全性。放射线促CD基因转染刺激DCs激活t细胞的作用可用于制备肿瘤疫苗,提高肿瘤疫苗的安全性和特异性。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针对结直肠癌复发和转移的重组双启动子调控自杀基因治疗药物奠定了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