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09:18

安全生产技术总结篇1

今年第一季度,我部门按照公司关于安全工作的核心部署,围绕节前节后安全工作重点,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同时,面对当前工程任务重,工期时间紧等局面,我部门通过有效管控,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安全生产任务。现将第一季度安全工作汇报如下:

一、在建工程安全管理:

1、今年第1季度,在推进十五里河、小仓房、陶冲项目的竣工验收移交工作期间,我部门组织各参建单位在元旦和春节前后多次前往三个项目现场开展安全巡查,共发现安全隐患6项。我部门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完成隐患整改,确保电站试运行期间的安全。

2、目前在建的维信诺、康宁和轨道光伏发电项目。由于工期紧,任务重,我部门在每周例会中,结合施工进度安排,对其中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如开展岗前教育培训,开工前进行安全交底会;施工区域,建立施工张贴警示条幅7副,警示标识若干张贴在各工作点;监理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在基础浇筑、设备吊装期间做好旁站工作,为施工安全做好监督工作。同时,我部门加强对进场人员的管控,将安全生产从源头扼制。如要求工人进场施工采用实名制,佩戴工作卡;进场施工作业前统一安排参加厂区组织的安全培训会,考试合格后上岗作业;督促施工单位对参加高风险作业人员购买意外伤害险等等。为积极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我部门每周组织监理和施工单位对项目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工作。在第1季度中,共发现安全隐患4处,整改完成4处,整改率100%。

3、在维信诺和康宁项目施工期间,厂区业主对施工期间的安全工作十分重视,每周由我部门牵头,各参建单位参加厂区业主组织召开的项目安防会,对过去一周的施工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和通报,积极促进了项目安全生产工作。

4、为保障春节期间维稳,同时落实集团下发的文件精神,我部立足实际,按照合同节点,重点对施工总分包支付情况进行了逐一排查,同时我部对项目各施工企业农民工工资结算支付情况等也进行了重点排查。通过排查,目前暂无欠薪企业和农民工拖欠支付情况,并已由各施工企业开具无欠薪承诺。

安全生产技术总结篇2

明确一把手对安技工作负总责

1955年1月15日出版的第51期《劳动保护通讯》(《劳动保护》杂志的前身)刊发的《重工业部〈关于颁布安全技术工作任务与职责的规定〉的指示》一文,介绍了重工业部于1954年11月30日颁布实施《关于安全技术工作任务与职责的规定》,该文件明确提出:“企业中的安全技术工作,应由行政领导干部负首要责任”。该文件在《关于安全技术工作任务与职责的规定》中,阐述了制定、颁布《规定》的目的、意义,以及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该规定分为“任务”“企业行政领导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对安全技术工作所负的责任”“企业安全技术科的职责”三大部分。在第二大部分别规定:“厂长(矿长、工程公司经理)对本单位的安全技术工作负总的领导责任。”“总工程师(第一副厂矿长、工程公司第一副总经理)对本单位的安全技术工作负直接领导的责任。”“车间主任、坑长、工程队长、地质勘探队长、科长、仓库主任对本部门业务范围内的安全技术工作负首要的责任。”“工段长(区长)对工段(区)的安全技术工作负首要的责任。”

该规定在第三大部分“企业安全技术科的职责”中,明确规定安技科直接受总工程师领导,其工作职责是在总工程师领导下,负责本企业的安全技术工作,并详细规定了12条具体职责,包括:根据国家有关安全技术工作的政策、法令和上级与本企业的指示、决定,组织企业内的安全技术工作,实行严格的检查;组织定期的检查和专门问题(如建筑物、起重机械、受压容器、电气设备、易燃易爆物品、防高温、防有毒气体、防灰尘等)的检查,协助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改进缺点的措施;组织研究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及安全设备等;根据检查结果和车间(坑口、工地)申请的项目,审查、汇总企业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组织与督促有关部门制定和修改安全技术规则;负责新工人入厂的初步安全教育与经常性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定期的安全测验和建立安全作业证制度;参加新建、改建工程的设计审查及各种工程竣工的验收工作,使其符合安全技术的要求;参加伤亡事故和职业中毒的调查研究,协助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改进措施,督促其按期完成,负责事故统计、分析工作,并按时提出报告;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安全奖惩工作;制定本企业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办法,并检查其质量,督促其及时发放与合理使用;定期向上级机关作安全技术的工作报告;安全技术科有权停止职工做对生命有危险的工作,禁止职工使用已危险的工具及机械设备。

由于1954年第二季度以来,全国电业生产企业伤亡事故不断发生,《燃料工业部电业管理总局、中国电业工会全国委员会发出〈加强行政安全技术和工会劳动保护组织机构的联合通知〉》。《劳动保护通讯》在1955年1月刊发的该通知中,详细刊载了该通知中的3个附件,即:《附录1电业生产单位各级领导对安全技术工作的责任制》《附录2电业生产单位安全监察部门的安全技术组织与职责范围》《附录3工会基层委员如何建立劳动保护工作的组织》。其中的《附录1》规定:“局厂长、线路管理所主任及总工程师(或最高技术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技术工作应负完全责任,并直接领导此项工作的进行。各分厂工段班组等单位的安全技术工作,由分厂主任、工段长、班组长等负全责。”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

工作重点在基层

在1955年4月10日出版的《劳动保护通讯》第59期中,报道了中华全国总工会于1955年3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着重研究解决了各级工会组织加强劳动保护机构建设问题,会议还起草了《工会群众安全检查员暂行条例》。时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的赖若愚、劳动部副部长毛齐华在大会报告中,均强调了如何落实基层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问题。

赖若愚在报告中指出:“要解决伤亡事故的问题与违犯劳动立法的问题,不仅是工会的责任,同时是企业行政及劳动部门的责任。”

赖若愚在报告中还提出,要把落实责任的重点放在基层,以及如何落实的思路与方法。他指出:“要做好劳动保护工作,最基本的是要把基层劳动保护工作做好。劳动保护就是保护生产者、劳动者。生产者、劳动者是在基层,在现场的,所以基层劳动保护工作是最基本的。整个工会工作要面向基层,劳动保护工作也要面向基层;解决劳动保护的组织问题,也必须解决基层劳动保护工作的组织问题,也必须从如何加强基层劳动保护工作这个角度来考虑。”“很多问题必须和群众生活在一起才能了解。积极分子就在群众中,对群众日常生活都很了解。依靠他们就可以把群众意见反映上来,就可随时发现问题,并可依靠他们想办法解决问题。”

劳动部副部长毛齐华在讲话中,部署了1955年的6项工作任务:继续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订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制订、修改、贯彻安全操作规程;草拟劳动保护法令、规章;建立国家劳动保护监察员的试点工作。他最后强调,要落实以上任务,工作重点要放在基层。要想把劳动保护工作做好,必须依靠群众。

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关键在落实

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关键还在于落实。所以《劳动保护通讯》在这一时期的报道中,也真实反映了当时企业如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许多生动事例。

例如,在1955年2月25日出版的《劳动保护通讯》第55期中,刊发了《玉门矿务局机械厂钳工第三班班长负起安全工作的责任做到3年9个月安全生产》的好经验。该班班长张瑞林抓安全教育,对新工人指定由老工人指导,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一名工人;抓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各道工序、各生产环节之中。

安全生产技术总结篇3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安监局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__年前半年生产处全体职工在公司领导下,在各矿和有关处室的配合下,紧紧围绕安全,效益的主题,以狠抓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为基础,加大现场检查力度,排除重大隐患为主题,认真贯彻执行各级安全指令和安全文件精神.积极吸取事故教训,针对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全年生产任务不断加大;采掘方法的多样性,采掘衔接紧张;搬家倒面次数频繁;顶板,运输,水害防治安全管理难度加大等现状,以狠抓安全质量标准化为主线,坚持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积极深入现场查隐患,堵漏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__年前半年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为龙头,促进安全生产年初根据集团公司安全一__文件精神,制定了生产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采煤,掘进,运输,地测,调度,综合管理专业的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并___了每季度一次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范本)检查,和安监局共同牵头___了一季度,二季度生产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静态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上报.同时参加了省安监局___的安全大检查和省煤炭工业局___的生产许可证年检,并对生产许可证年检存在的问题处理进行了通报和上报.由于严格考核,措施得力,奖惩分明,全公司质量标准化均保持了部级标准,形成了一个各矿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极大地促进了全公司的安全生产.

二,以顶板,运输,防治水,生产衔接为重点,积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确保安全生产,今年以来,我们始终以顶板,运输,防治水,生产衔接管理为重点,经常深入现场,除自己牵头___的质量标准化检查和雨季三防等一系列检查外,配合公司有关业务处室对七个矿井的安全进行了评估,对所查问题均进行了三定限期整改.2,为有章可循,严格考核,制定下发了__年掘进竞赛文件,安全技术措施评优___万文件,生产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边角煤小块段和仓房煤竞赛考核管理办法,__年防治水计划及雨季三防工作安排,__年地质预测工作安排,__年度高产高效矿井申报文件,__年生产系统劳动竞赛考核办法,晋煤集团土地复垦管理办法(试行),__年生产系统重点工程管理考核办法,《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制度汇编》第一,二册的编辑,校对,印刷工作等一系列管理文件.3,狠抓分管专业隐患排查工作,每月对采,掘,运输,地测专业隐患工作及时进行了排查,总结,上报,并检查落实,提出整改意见.4,对__年矿井灾害预防计划进行了___,并上报安监局.5,对各矿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问题及时深入现场,帮助基层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6,完成了集团公司顶板灾害防治所需的装备,仪器计划等.7,按要求撰写了两篇关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安全研讨论文.8,给安监局上报了各矿井安全状况调查报告.9,根据集团公司统一安排,派出二名同志参加应对紧急___应急预案学习,新编制了五个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晋煤集团破坏性地震应急处理预案,晋煤集团重特大水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晋煤集团顶板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晋煤集团煤山滑坡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晋煤集团井下材料火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0,___有关处室对各矿雨季三防工作进行了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了通报.

三,以技术管理为核心,指导生产,保证安全,为严格把关,保证综采面的设计和仓采安全技术措施更加合理,科学,积极开展了综采面设计___和仓采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前半年___有关处室共___有关处室审批工作面设计___份,巷道支护设计___份,成庄___库设计和凤矿二仙掌改造方案,地质说明书___份,并对王街煤矿越界进入寺河矿进行了多次现场办公协调,下发纪要,审批贯通措施,确保了安全贯通.2,积极开展了综采面设计,采掘作业规程等项评优活动,___生产,机电,通风,安监,地测等有关处室对各矿上报已实施结束的综采面设计,采掘作业规程按有关规定进行了考评,有效地促进了工程技术人员搞技术,学技术的积极性.3,为全面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形成一个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在第___届集团公司职工技术技能比武活动月中,制定下发了生产系统16大工种技术比武实施方案,并___了各工种的理论考试命题,判卷,现场实际操作,日常能力评价的考评及比武汇总,总结工作.4,为使煤巷锚杆支护技术规范化,更好地指导生产,保证安全生产,在广泛征求各处室及各矿基层单位的基础上,又制定下发了___落实煤巷锚杆支护技术规范,加强支护管理的有关规定.6,经常深入现场,帮助基层单位解决技术难题.针对各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积极深入现场,和矿方共同出主意,想办法,研究和制定实施方案,确保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7,积极开展了技术交流,邀请焦作工学院张教授

的不利因素和可能遇到的困难作了具体分析和安排,使每个职工对集团公司全年工作的总体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在执行___小时不间断调度的同时,注重抓好重点时期重点工作的调度指挥.2,在安全方面除了抓好业务保安和现场的安全调度外,对矿井瓦斯,监测监控进行了重点调度,并及时传达上级领导和集团公司领导的指示,指令,指导全公司的安全生产.3,加强生产管理,及时掌握生产动态(范本),每月__日按时___召开生产专业例会,重点在生产任务,采掘衔接,重点工程,生产许可证管理,技术管理,质量标准化等方面进行了及时的___,协调和安排,确保了生产管理有条不紊地进行,顺利实现了全年目标,同时为总结经验,表扬好的作法,每月按时编写了《生产动态(范本)》.4,重点对古矿92302过逆断层,11306下过薄煤区,12309过薄煤区;王矿6305,92345面末采搬家;凤矿刨煤机工作面生产管理,末采方案研究;成庄矿掘锚队4214过断层及试验期间的进展情况;寺河矿2308面过断层,2302撤架通道维护和3302面掘进___试生产;以及各矿___,收尾搬家等进行了多次现场办公和调度协调。

总之,__前半年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全处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下,完成了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为__年全面完成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产技术处__年__月__日

安全生产技术总结篇4

这些长久以来困扰安全生产的难题,现在正在努力用“科技”来解决。

2012年7月,国家安监总局出台《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就实施“科技强安”战略明确了安全科技创新的目标任务,要求加快组织实施“四个一批”(一批安全科研课题、一批可转换的科技项目、一批先进适用关键技术、一批示范工程)项目,着力提升安全科技支撑保障能力。如今,这项工作已经进行了约一年半的时间,成果如何,推进中存在哪些问题,工作还将如何深化?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规划科技司副司长施卫祖。

记者(以下简称“记”):施司长您好!首批安全科技“四个一批”项目实施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请您介绍一下这项工作开展的背景情况,以及目前的工作进展。

施卫祖(以下简称“施”):2012年7月,中央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后,为贯彻中央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提出“提高安全生产科技保障能力,要集中相关科技研发机构、集中安全科技人才、集中资金投入、集中一段时间,强力推出一批安全科研课题、一批可转化的科技项目、一批先进适用关键技术、一批示范工程”的总要求。同年9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安全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同时了69个第一批安全科技“四个一批”项目。

紧接着,国家安监总局成立了由副局长杨元元任组长的安全科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安全生产科技长远规划和重大政策措施;研究审定安全生产科技重大项目;研究决定安全生产科技研发、推广、转化及应用重大事项;统筹协调推动市场、企业、产学研机构、政府及有关部门相结合,并按照《安全生产科技“十二五”规划》,指导各地按计划推进实施安全科技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

经过各项目承担单位、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四个一批”项目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2014年1月,首批安全科技“四个一批”项目共落实资金8.95亿元,已产生研究成果89项,申请专利318项,已批准和授权89项;转化成果15项,在2374个企业(矿井)中得到应用;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3项,在1352个企业(矿井)中得到应用;建设示范工程18个,应用新技术、新装备54项,形成标准规范28个。

2013年11月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又公布了第二批“四个一批”项目目录,了119个研究项目,将安全科技工作向纵深推进。

记:回顾首批实施的项目,我们取得了哪些突破性成果?

施:首批“四个一批”中,在煤矿瓦斯、水害等重大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突破性成果。比如:研发的原始煤层瓦斯含量快速测定技术装备,测定时间由3天缩短到30min,实现了由地面实验室测定到井下就地测定的转变;研发成功的地面遥控井下自动瓦斯抽放钻机,实现了地面人员通过视频控制钻机,井下瓦斯抽放钻场无人化;研发的电子和机械感应式自动隔爆装置,用于工作面、巷道或管道中抑制和阻断瓦斯煤尘爆炸,响应时间由25ms减至10ms,有效抑爆持续时间由10ms延长至1s以上;研发的煤矿安全综合监控预警系统,集瓦斯、水、火、顶板等灾害因素监控、预警一体化技术,解决了各灾害因素分散监控、互不兼容等问题;研发的地面大口径快速钻进钻机,可快速打通生命通道,最大钻孔直径711mm,最大钻孔深度700m;研制的防爆井下灾区探测机器人,最大行进距离1500m,连续供电时间4h,能到达救灾人员不能达到的区域……这些成果来之不易,凝聚了广大科技人员的智慧和辛勤劳动。

记:从首批“四个一批”项目实施情况看,我国安全科技工作还面临哪些问题?原因是什么?

施:虽然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生产科技对安全生产的支撑保障能力还不强,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特别是2013年发生了吉林八宝煤矿事故、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特别重大火灾爆炸等事故。

新形势对安全生产科技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从第一批“四个一批”项目来看,依靠科学技术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的能力还不足,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科学技术对安全生产的贡献率较低。安全生产重大科技成果的研发、试验、检测、孵化、生产、应用、推广,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链。安全生产科研部门较为封闭,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安全科技支撑安全发展成效不突出、效果不明显。

安全生产科技服务水平不高,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建设滞后,安全科研部门科技服务与市场结合不够紧密。企业在治理瓦斯、水害等灾害方面技术力量薄弱,不能针对本地区特有灾害类型进行有效防治。

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技术推广缓慢。高校基础研究与科研部门应用技术研究结合不够,科研部门应用技术与企业实际装备结合不够,导致很多先进的科技成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转化,没有在事故防范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等。

分析原因,一是安全科技研发投入不够。虽然国家在安全生产科技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是与安全生产的实际需求、与其他行业相比,项目仍偏少,一些关键性、基础性研究投入不足。另外,以企业为主体的安全生产科技投入机制没有形成,提取比例低,使用效率低。

二是缺少顶层设计。安全科技攻关系统性不强、协同性差,项目普遍小而散,实用、管用、耐用的少,重复研究、资源浪费现象还十分严重。重大关键技术突破进展缓慢,原始创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不足。

三是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不够。支撑安全生产科技进步与发展的成果研发、孵化、试验、检测、生产、应用的平台建设滞后,支撑发展可持续后劲不足。

四是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建设力度不够。科研院所和高校与企业需求结合不紧,研究与应用脱节,市场决定性作用没有很好发挥。

记:针对上述问题,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有哪些解决思路?科技研发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成果转化,在这方面对项目承担单位有哪些建议?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要求有哪些?

施:广大安全科技工作者要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指导,努力在提升事故防范能力和安全生产控制力上下功夫。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四个一批”项目工作,促进成果转化。

强化安全生产科技顶层设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已组织有关部门,正在编制我国煤矿、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职业危害等防治技术现状与科技发展对策研究报告,目的是摸清不同行业领域灾害分布的时空特点,灾害区域与安全生产的相关关系,梳理出科技成果与装备,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急需的攻关、转化、推广的方向,据此制定出安全科技路线图,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工作。

强化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建设。主要是加快安全科技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和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建设,努力构建一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中心,并在安全生产重大科技成果研发、试验、检测、孵化、生产、应用、推广等方面,加快形成完整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链。对于落后产能、技术、工艺和产品,要及时制定和淘汰目录予以淘汰。

深化安全科技“四个一批”项目建设。要制定与完善《“四个一批”项目管理办法》,形成科学规范、运行有序、整体推进、特色鲜明的品牌。今后,对经过专家评估、验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攻关项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优先推荐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科技成果奖;对成果转化和先进适用技术,要优先纳入重点转化推广目录和税收特惠目录;对防范重特大事故有普适性意义的示范工程,要组织召开现场会,予以挂牌并纳入标准化建设之中。

各地安监及煤矿监察机构,要及时跟踪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总结成效,反馈问题。首批项目承担单位,要及时进行中期检查、验收、备案等工作。对未完成“四个一批”项目计划任务的,予以淘汰。要坚持滚动发展、质量优先的原则,各单位要落实责任,做好第二批安全科技“四个一批”项目。首先是选好项目负责人,其次是编制好安全科技攻关课题任务书,以及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方案,加大资金、人员配备上的支持力度。

安全生产技术总结篇5

1.对生产率水平的分析和测算,一直是各国和各行业关注的热点,研究的重点一般都放在寻找和测算促进生产率提高的来源上,研究的视角往往都放在对某一国或地区、某一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和测算上面,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大量的关于生产率研究的相关文献,但尚未有专门针对于安徽省农业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安徽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虽然近几年大力发展工商业,但是农业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研究安徽省的农业生产率变动,对于安徽省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的农业发展状况,制定三农政策,促进安徽省农业及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安徽省农业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实证分析2.1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算距离函数,并进一步对安徽省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国内关于农业生产率测算研究中几乎所有都将产出指标设定为农业总产值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只有徐琼的研究中将农业增加值作为产出指标之一,而在投入指标中基本上都是从劳动力、土地、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的,只是所选择的指标有些细微的差别n矧。通过对各种研究的指标进行分析,我们认为产出指标选择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不太合适,因为我们通常所说的农业往往是指狭义的农业而不是从广义上所说的包括农林牧副渔的农业,而且由于地区的差异,对于林业、牧业和渔业各地区差异较大,一般不具有可比性;而农业总产值作为一个地区的农业总规模和总量,核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重复核算的情况,因此我们认为使用反映最终成果的农业增加值更加合适,当然马凤才等人认为可以将粮食作物产量作为产出指标,实际上我们认为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和反映农业总规模的价值指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一起作为产出指标,则具有强相关性,并不能表达出是两种产出的概念,实际上徐琼的研究也是如此。而投入指标的选择应该要和产出指标有着强相关性,也就是如果产出指标用狭义农业的指标,则投入指标也应该是与狭义农业相关的指标,如果产出指标是包括农林牧渔业的广义农业的概念,则投入指标也应该包括农林牧渔业的投入。因此,我们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的实际情况以及指标数据的易获得性,选择农业增加值作为产出指标,选择与狭义农业有关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使用量(折纯量)、农业从业人员数和年末实有耕地数作为投入指标。在数据采集上,我们选择了2001--2009年安徽省17个地级市农业投入产出指标数值,其中为了避免不同年份农业增加值所受到的价格变动的影响,我们将农业增加值的数据根据2001年的可比价格进行了换算.四个投入指标因为都是实物量指标因而未作任何调整,所有数据均来自于2002--2010年《安徽统计年鉴》。2.2基于Dea方法的安徽省农业技术效率测算结果根据安徽省17个地级市的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数据资料,从产出导向出发,假定规模收益可变,我们首先单纯以Dea的方法利用软件Deap2.1系统测算了2001--2009年安徽省各地级市农业技术效率,在表1中列出了测算结果。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2001--2009年只有宿州、铜陵和黄山三市农业技术效率全部为1,其投入产出处于生产前沿面上,在技术上是有效的,而蚌埠、六安两市九年来全部为技术上无效的,六安市也是17个地市中农业技术效率最低的,在2001--2009年的九年时问里技术效率始终处于垫底的位置。而且与其他地市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蚌埠市虽然在最初的两年里农业技术效率较低,但是从2004年开始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技术效率提高的速度很快,但2008年后又出现了下滑势头。从技术效率提高的角度来看,2003年是一个转折点,农业技术有效的地市由2002年的3个发展到2003年的8个,几乎占到了所有地市的一半,2004年和2006年技术有效的地市甚至达到了9个,并且近年来各市农业技术效率提高较快,除了六安、淮北和宣城三市以外,其他各市的农业技术效率均为有效或弱有效。从时间上来看,2001--2005年安徽省农业技术效率处于稳步提升阶段,五年来共提高了7.5%,随后的四年农业技术效率在波动中提高,2009年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938,较2001年提高了7.9%,也就是说在保持现有投入不变的前提下,安徽省的农业产出只需要提高6.2%就可以达到技术有效,从整体上已经非常接近生产前沿面了,农业技术效率具有弱有效性。另外,从各市九年来的农业技术效率变化来看,虽然有所波动,但整体上是不断提高的。各市农业生产效率与规模效率变动的关系.以及是否达到了规模最优,则需要对每年的农业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分析,但限于篇幅本文只选择最近的2009年作为代表进行分析。表2中列出了分别从CRS和VRS角度出发测算的2009年安徽省各地级市农业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的测算结果。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2009年合肥、马鞍山、黄山三市无论从CRS还是VRS技术下都是有效的,均位于生产前沿面上。而其他14个市均是CRS技术无效的,都位于生产前沿面以下,其中最低的六安市的农业CRS技术效率只有0.592,说明在保持当前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六安市大约还可以提高40.8%的农业产出。当然,大部分情况下各市的农业生产并不都是规模最优的,因而从VRS角度分析技术效率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从VRS技术效率来看,共有8个市农业技术有效,位于VRS生产前沿面之上,而剩下的9个市中有6个市的技术效率在平均水平之下。但是除了技术效率最低的六安市外,其他各市均是弱有效的,最低的六安市技术效率仅有0.703,这和六安市位于皖西山区.自然条件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也非常符合。从规模效率来看,只有合肥、马鞍山、芜湖和黄山达到了规模最优,其他的13个地市规模效率均小于1,均没有达到最优规模,如果从整体来看,安徽省的规模效率2009年达到了0.918.基本上具有弱有效性。从规模收益变动来看,只有淮南和铜陵两市落入了规模收益递增区域,说明两市的农业投入规模如果增加就会使产出得到更大比例的增加。当然位于规模收益递增区域时,往往也表明该市的农业规模较小,未能达到规模最优配置,因此增加规模可以较大程度地增加产出,这与淮南和铜陵的情况基本相符,这两市辖区面积较小,经济基本上以工业为主,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可能不够。另外有11个市落入了规模收益递减区域,规模收益递减表明这些地市的农业规模可能较大,再增加投入的话会造成技术效率下降,因此这些地市不应该再从增加投入规模的角度来提高农业生产率。#p#分页标题#e#2.3安徽省农业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变化与构成单纯利用Dea测算的农业技术效率所构造的生产前沿面是基于同一时间上的横向比较,是一种相对技术效率,也就是说每年的农业技术效率都是根据当年农业投入产出表现最好的地市进行相对比较后进行测算的,不能反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因而本文还利用Dea方法和malmquisttFp指数相结合,来测算安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动态变化。(1)安徽省各地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表3列出了利用Dea方法计算的2002—2009年安徽省17个地市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平均变化以及构成。安徽省17个地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来说全部呈下降趋势,全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均值为0.772,9年间安徽的农业生产率平均下降了22.8%,并且只有铜陵、马鞍山和黄山三市在平均水平之上,农业生产率指数在均值之下的地市占到了76%。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各地市的tFp变化具有很明显的集中趋势,大部分地市的农业tFp指数都在0.76左右,生产率最低的宣城市与生产率最高的铜陵市相比仅相差10.1%,具有很明显的区域相似性。从tFp的构成来看,除了淮南市和马鞍山市在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上是弱有效的以外,其他15个地市在8年间平均来说是都是技术有效的和规模有效的,这与前文利用单纯Dea方法测算结果的弱有效性基本接近,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测算的方法和生产前沿面的构造有所区别。而影响tFp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变化,从各市的技术变化来看,8年来各市的农业都出现了技术退步现象,最低的下降了14.2%,最高的下降了24.3%,技术退步直接导致了安徽各市农业tFp的下降。技术变化反映了生产率变动来源中的时间因素,这种技术的进步或倒退表现为生产前沿面的上升或下降,也就是对应于相同的投入,技术退步表示安徽省的农业产出较上年有所减少,造成这种产出减少的因素很多,我们一般都把它包含在技术变化上。这些因素既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变化也包括自然条件的变化,例如自然灾害造成农业产出的减少,我们在测算时会将其看成技术退步。而对于农业生产技术往往不具有逆转性,也就是说农业生产技术往往是不会退步的,那么针对安徽省的情况来看,马芜铜等东部沿江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市和以工业为主的两淮地区以及以旅游业为主的黄山、池州地区相对来说技术退步较小,而技术退步较大的主要集中于毫州、宿州、阜阳等皖北主要农业生产区以及皖西皖南等经济较为落后的山区,而这些地区一向是安徽省的主要劳务输出区,农村劳动力向发达地区的转移,造成当地农业劳动力不足,再加上前几年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造成农民对农业生产重视不够,土地抛荒和疏于田问管理现象较为严重,这可能是导致安徽省农业技术退步的主要原因之一。(2)安徽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变动。在表4中我们列出了2002--2009年安徽省malmquisttFp指数的变动情况及构成生产率来源的技术效率(包括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技术变化的变动情况。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除了2002、2004、2006和2009这四年相对于上一年技术效率有所下降,农业生产为弱有效以外,其他各年相对于上一年农业技术效率均保持有效或轻微的上升。而从纯技术效率来看,所有年份都是技术有效的,只是由于2002、2004、2006和2009这四年规模效率未达到最优,才导致安徽省农业技术效率在这四年出现轻微下降。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来看,实际上这几年都是处于技术退步之中,只是技术退步的速度在下降,但是如果换成另一个角度来看,截至2009年,技术变化指数累计提高了31.7%,则可以看作技术进步了31.7%,其幅度是相当大的。从malmquisttFp指数来看,安徽省农业tFp所有年份都未达到最优,但是在不断地得到改善,tFp呈现增长的趋势。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生产率最低的是2002年,当年malmquisttFp指数只有0.534,这意味着相同的投入,还可以提高46.6%的产出,不过随着这几年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安徽省农业生产抗自然灾害能力不断加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因而在短短的几年时问内,安徽省的农业生产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2008年malmquisttFp指数达到了0.88,与2002年相比累计提高了34.6%,2009年农业生产率出现了轻微的下滑,但仍累计提高了31.4%。从安徽省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来看,2005年以前提高的速度很快,但之后增速放缓并逐年下降。到2009年甚至较上一年下降了3.2%。根据安徽省这几年的自然灾害发生情况来看,近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2005年以后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2009年我国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安徽农业也受到了旱灾的很大影响。造成农业生产率的下降。自然灾害造成农业生产环境变化,这害造成农业生产环境变化,这可能也是导致技术退步的另一主要原因,同时也说明了安徽省的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3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本文首先利用Dea方法分析了安徽省17个地市农业技术效率的变动情况,然后利用Dea—malmquist方法对安徽省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和测算,并结合测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影响安徽省农业技术效率变动和生产率变动的原因,主要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安徽省的农业技术效率整体上逐步改善并基本上具有弱有效性,技术效率累计提高了7.9%,全要素生产率累计提高了31.4%,农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总体水平仍然不高,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各市的情况来看,各市的农业技术效率也是在逐步提高。到2009年,除六安等少数几个地市外,其他地市农业技术均有效或弱有效,地域趋同性非常明显,传统的皖北平原地区并未显示出其农业生产的优势。二是从农业生产率的分解来看,影响安徽省农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变化,而影响技术变化的主要原因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所造成的耕地抛荒、疏于田间管理以及农业抗自然灾害能力弱有关。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技术效率,促进农业健康快速发展,我们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建议:#p#分页标题#e#(1)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一是增加农业气象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立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业防范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增加用于农业生产技术和循环农业的研究及推广的投入,加强对于高产、稳产、抗旱涝农产品品种的研发,尤其要重视对传统“农家肥”的生产、保存等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减少化肥施用量,通过发展减少外部投入的循环农业来提高生产率,同时还能够改善长期使用化肥所造成的土壤结构破坏等有害影响。有利于促进“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制定鼓励农业生产的相关政策,让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得足够的收入,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大力促进小城镇建设,在农村及小城镇优先发展涉农工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在“种好田”的前提下“有工做”,同时还可以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在有条件的地区,例如适合发展大农业的平原地区,利用农村土地流转政策,鼓励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发展,可考虑允许采用农民入股的方式成立农场式股份制公司,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逐步成为产业工人,农场采用机械化规模生产,这样既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又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率与技术效率。

安全生产技术总结篇6

论文关键词:高新,出口,竞争力,安徽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企业创新奋进下,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提升,结构优化,出口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不断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直接表现,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决定了贸易产品的结构优化,决定了对外贸易发展的前景。因此,加强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十分必要、也很重要,本文在概括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后,利用tCi指数、mi指数和GL指数测度了安徽省高新产品出口的贸易竞争力、比较优势和产业内贸易情况,并得出结论,最后提出了扩大高新产品出口规模和优化出口结构的政策建议。

一、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概况

近年来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呈现出跨越发展态势,出口产品和企业集中度较高,一批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涌现出来,带动了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一)高新产品出口跨越式发展。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从1995年的1.2亿美元国际贸易论文,发展到2009年的15亿美元,年均增长高达19.7%。出口额占全省总额比重从1995年的7.6%提高到2009年的16.9%。高新产品出口额的年均增幅远高于同期全省GDp的增长速度,通过高新产品出口,拉动了我省精细化工、汽车配件等产业的发展,为省内产业升级、技术更新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二)产品集中度较高。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产品集中度较高。2009年全省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中,全钢子午线轮胎、镀锌板等新材料出口4.9亿美元,占高新产品出口额32.6%,生物医药及器械出口4.6亿美元,占高新产品出口额30.6%,电子信息产品出口2.9亿美元,占高新产品出口额19%,光机电一体化1.5亿美元,占高新产品出口额10.1%。高新产品出口呈现产业集聚现象,产品集中度不断提高核心期刊目录。高新产品的九大类产品中,以上四类产品出口额占总额高达92%。

(三)出口企业集中度高。2009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丰原集团、华文国际、华安进出口、水泥研究院等20家骨干企业累计出口10.4亿美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70%。户均出口规模达到5000万美元以上,随着出口企业发展壮大,其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也日益增强。

(四)出口主体性质多元化。全省高新产品出口中,国有、外资、集体民营企业三分天下。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4亿美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36%,国有企业出口5.3亿美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35%,集体民营企业出口4.3亿美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29%。

二、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

随着全省高新技术产品规模的不断提升,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逐步提上议事日程,首先要做的是摸清家底,掌握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竞争力现状,下面将从tCi、mi和GL三大指数,详细分析近年来安徽高新技术产品分类竞争力情况,以期做到了解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情况,进而扬长避短,全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提升出口竞争力。

(一)使用贸易竞争力指数衡量[1]。贸易竞争力指数(tCi:tradeCompetitionindex)是判断一国或地区的某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衡量指数。其计算公式为tCi=(Xi-mi)/(Xi+mi)。其中:Xi和mi分别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业i的出口额和进口额。tCi指数取值范围为-1≤tCi≤1国际贸易论文,当0≤tCi≤1时,意味着该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当-1≤tCi≤0,意味着该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

表1列出了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九类产品在2003-2009年的tCi指数:

 

表1:2003-2009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tCi指数

产品名称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高新技术产品

0.017

0.14

0.239

0.156

0.371

0.363

0.368

其中:

 

 

 

 

 

 

 

 

 

 

 

 

 

 

电子信息

0.615

0.683

0.617

0.111

0.579

0.425

0.541

软件

 

 

 

 

1

1

1

1

1

航空航天

-0.98

-0.87

-0.963

-0.97

-0.854

-0.776

-0.594

光机电一体化

-0.672

-0.586

-0.592

-0.437

-0.406

-0.338

-0.274

生物医疗器械

0.358

0.463

0.558

0.513

0.66

0.633

0.651

新材料

0.332

0.419

0.537

0.746

0.793

0.653

0.699

新能源

-0.581

-0.458

-0.442

-0.226

-0.033

0.038

-0.113

环保与海洋

-0.494

-0.007

0.157

-0.407

-0.362

0.261

-0.227

现代农业

-1

0.963

0.91

0.736

0.978

0.997

-0.492

数据来源:根据安徽省商务厅进出口数据整理而得。

 

 

安全生产技术总结篇7

关键词:洼垴水电站生产准备托管运行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132-01

1电站的管理机构

2009年9月,在洼垴水电站机电安装开始之初,为做好电站生产运行准备工作,西昌安宁河洼垴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了生产运行部,负责洼垴水电站的生产准备及运行管理工作。

洼垴水电站采用托管运行的方式,委托给磨房沟电厂代为负责生产准备及运行管理,公司生产运行部主要是对托管单位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按照公司的总体要求,做好电站的生产准备及运行管理工作。

2电站管理的特点和目标

2.1洼垴水电站管理的特点

就电站本身来说,洼垴水电站是一个低水头、小库容的径流式水电站,采用明渠引水,引水明渠长达3.1km,多数为土渠。安宁河洼垴水电站上游人口密集,河流泥沙含量大,给工程运行都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如何即保证工程安全,又能充分发挥电站的运行效益是整个管理的重点。

洼垴水电站采用托管运行的方式,由磨房沟电厂代为运行管理。磨房沟电站属华电集团,电站有大量经验丰富的员工,技术力量雄厚,电站制度建全、管理规范。但磨房沟电站是一个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老厂,从公司层面仍须对托管单位进行有效管理,让整个生产管理满足公司现代企业的要求。

2.2水电站管理的目标

严格执行电力法规和运行维护技术规程,保障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做好水库调度工作,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强化经济运行管理,充分发挥电站经济效益;务实求严,苦练内功,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执行力,争创一流电厂。

3生产准备工作

生产准备是指企业为了保证日常生产的正常进行,为顺利实现生产作业计划所从事的各项准备工作。水电站生产准备工作包括:生产组织机构设置、岗位培训、规程制度的建立、辅助生产设施、设备技术资料交接等。在完成上诉准备工作中的过程中,公司生产运行部要求项目部强化准备工作的计划性,明确规定准备的具体内容、进度要求、具体措施及责任部门和责任者,对准备工作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加以纠正。

3.1生产组织机构设置

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建立建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察体系。以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为核心的各级行政领导人员,以托管项目部为核心的各级专业技术人员,在进行各项生产工作时,要形成系统的、分层次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公司设置安全监察机构,归口管理电站的安全监察工作,代表上级行使安全监察职能。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建立由安全监察部门、托管项目部专职安全员、班组职安全员组成的三级安全网,形成全厂的安全监察体系。工作标准必须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并将职责具体化到日常定期工作,不留死角,不留漏洞。同时对安全生产工作流程做出具体规定,通过制订标准化工作流程,把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到工作过程中的每个层次、每个环节。

3.2岗位培训

在安全培训上,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员安全意识,要让生产人员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通过一些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观看影像图片资料及讲述个人亲身经历,让员工认识到事故的危害性,后果的严重性,绷紧安全这根弦。另一方面,通过安全生产规程的培训和现场演示等方法,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技能。组织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电业事故调查规程》及电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结合生产实际讲解现场安全生产注意事项等,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尤其对现场的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单独巡视高压设备人员要单独组织考试。

水电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高压、电子、计算机、通信、机械、测控等技术,不同设备厂家的设备结构、运行要求也大相径庭,虽然托管单位有多年的水电站运行经验,但技术培训仍是生产准备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前期准备阶段,安排部分人员到设备厂家进行培训,参与设备监造及出厂调试,熟悉设备结构原理,掌握设备调试、试验技能,为以后的维护工作打下基础。根据工程进度,安排了保护装置、励磁系统、调速器、直流系统、消防系统以及各机、电主(辅)设备厂家调试人员的专项讲座,提高对设备的认知程度。同厂家、施工安装单位一起进行探讨和分析,根据现有图纸、资料有计划地结合现场实际组织学习和培训,同时针对个人岗位和实际情况,结合各阶段的主要工作,进行分析、讲解和演练。组织运行维护人员岗位测试和操作演练,实时了解员工对设备原理、性能、参数及操作程序、故障处理的掌握程度,根据情况对培训重点进行适时调整。

通过培训,要求生产人员熟悉设备及相关资料,掌握现场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了设备的工作特性,确保安全生产。

3.3编制管理制度、技术规程

水电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安全生产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机制,托管单位也是一个运行多年的老厂,也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在水电站的大量应用,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过去的管理制度并不能完全适应“少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行模,一些电厂存在制度繁多、程序复杂、可操作性不强、执行力不够等问题。

洼垴电站在制度建设方面,采取了更加务实的态度,更注重可操作性。规章制度要求覆盖整个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对每一项工作,明确责任主体、工作流程、考核办法,内容要求简明易记,便于执行。在实际操作时,将工作职责定期化,工作流程标准化。工作人员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按标准工作流程完成任务,就完成了他的职责,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相应地也得到了执行。在审定托管单位制度清单时,尽可能避免出现重复性的制度,减少制度的数量。

3.4辅助生产设施

辅助生产设施包括生产工器具、办公用品、安全设施、备品备件等,为保障生产所必备的设备设施。在这方面,要充分发挥托管运行的优式,利用托管单位的强大资源,减少投入,节约资金。

洼垴电站除了配备一些日常运行维护所须的工器具、仪器仪表外,不再配置其他较大型的检修工具、试验设备,设备大修、年度预防性试验等均委托给托管单位进行,由其自备。

3.5设备技术资料收集

安全生产技术总结篇8

为改进作风,减少会议、缩短会议时间,提高会议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二)会议分类及组织?

第一条全厂会议归纳为四类:?

1.厂级会议:主要包括党政领导(扩大)会,全厂干部会、全厂班组长会、全厂党员大会、全厂团员大会、全厂职工大会,全厂技术人员会以及各种代表大会。应分别报请党委或厂部批准后,由党、政、工、团等办事部门分别负责组织召开。?

2.专业会议:系全厂性的技术、业务综合会(如经营活动分析会、质量分析会、生产技术准备会、生产调度会、安全工作会等),由分管厂领导批准,主管业务科室负责组织。?

3.系统和部门工作会:各车间、科室、支部召开的工作会(如车间办工会、科务会、支部会、车间(科室)职工大会等)由各车间科室、支部领导决定召开并负责组织。?

4.班组(小组)会:由各党、工、团小组长或行政班组长决定并主持召开。?

第二条上级或外单位在我厂召开的会议(如现场会、报告会、办公会等)或厂际业务会(如联营洽谈会,用户座谈会等)一律由厂办受理安排,有关业务对口科室协作作好会务工作。

(三)会议安排

第三条例会的安排。?

为避免会议过多或重复,全厂正常性的会议一律纳入例会制,原则上要按例行规定的时间、地点、内容、组织召开。例行会议安排如下:?

1.行政技术会议?

(1)厂长办公会:?

研究、部署行政工作,讨论决定全厂行政工作重大问题。?

(2)厂务会:?

总结评价当月生产行政工作情况,安排布置下月工作任务。?

(3)班组长以上干部大会(或全厂职工大会):?

总结上季(半年、全年)工作情况、部署本季(半年、新年)工作任务,表彰奖励先进集体、个人。?

(4)经营活动分析会:?

汇报、分析工厂计划执行情况和经营活动成果,评价各方面的工作情况,肯定成绩,揭露矛盾,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工厂经济效益。?

(5)质量分析会:?

汇报、总结、上月产品质量情况,讨论分析质量事故(问题)、研究决定质量改进措施。?

(6)安全工作会(含治安、消防工作):?

汇报总结前季安全生产、治安、消防工作情况,分析处理事故,检查分析事故隐患,研究确定安全防范措施。?

(7)技术工作会(含生产技术准备会)?

汇报、总结当月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科研、技术和日常生产技术准备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布置下月技术工作任务、研究确定解决有关技术问题的措施方案。?

(8)生产调度会:?

调度、平衡生产进度、研究解决各车间科室不能自行解决的重大问题。?

(9)科务会:

检查、总结、布置工作。?

(10)车间办公会:?

检查、总结、布置工作。?

(11)班组会:?

检查、总结、布置工作。?

(12)班组(科室)班前会:?

对先天工作进行讲评,布置当日工作任务和注意事项。?

2.各类代表大会?

(1)职工代表大会:?

(2)车间(部门)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小组会):?

(3)党员代表大会:?

(4)团员代表大会:?

(5)科协会员代表大会:?

(6)企协会员代表大会:?

3.民主管理会议?

(1)工厂管理委员会:?

(2)厂长、党委书记、工会主席联席会:?

(3)生产管理委员会:?

(4)生活福利委员会:?

4.论文、成果会。?

(1)科协年会:?

(2)企协年会:?

(3)政治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年会:?

(4)厂qc成果会:?

(5)科技成果会:?

(6)信息会:?

(7)企管成果会:?

第四条其他会议的安排:?

凡涉及多个车间(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各种会议,均须于会议召开前××经部门或分管厂领导批准后,分别报两办汇总,并由厂办统一安排,方可召开。?

第五条厂办每周六应将全厂例会和各种临时会议,统一平衡编制会议计划并订印发到厂领导和各车间、科室及有关服务人员。?

第条pnb0凡厂办已列入会计计划的会议,如需改期,或遇特殊情况需安排新的其他会议时,召集单位应提前2天报请厂办调整会议计划。未经厂办同意,任何人不得随便打乱正常会议计划。?

第条pnb0对于准备不充分、或重复性、或无多大作用的会议,厂办有权拒绝安排。?

第八条对于参加人员相同、内容接近、时间相适的几个会议,厂办有权安排合并召开。?

第九条各部门会期必须服从全厂统一安排,各部门小会不应安排在全厂例会同期召开,(与会人员不发生时间上的冲突除外)应坚持小会服从大会,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

安全生产技术总结篇9

一、高度重视、迅速传达

我中心党组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召开专题会,传达学习关于应急管理指示精神的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我中心通过领导示范带头部署学习、个人自学、网络学习、专题讨论交流学习会、会议传达学习、党员学习分享会等方式开展关于应急管理指示精神,并于4月21日15:00组织召开专题报告会,报告会由中心党支部书记李平同志主持,本中心全体党员、干部参加会议。会议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学习贯彻关于应急管理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关于应急管理指示精神作为做好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准确把握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前进方向、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引领和推动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要提高认识、加深理解,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要求上来,推动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一)坚持领导带头,成立以中心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中心学习组,做到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深刻学习和领悟全区应急管理工作总体要求: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应急管理部的部署要求,继续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有变化、三年上台阶”的工作思路,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实干型、创新型、廉洁型“五型机关”,把广西安全生产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成为广西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专业机构,形成广西的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技术支撑的骨干力量,为安全生产监管提供高效优质的技术服务,为各部门履行安全生产职能提供技术保障,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及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广泛讨论,深刻领会。在主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他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在谈到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时,强调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在工作中要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加强对危化品、矿山等领域的安全风险排查,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要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要加大先进适用装备的配备力度,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提高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置能力。要适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

将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纳入中心学习内容。通过举办专题讨论、学习会等形式,组织对全党员干部进行学习。全体党员系统学习了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深化改革的文件精神,并结合安生生产检验检测中心实际,部署当前工作,继续做好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做好全面复工复产安全部署工作,要求支部全体党员要把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工作的根本遵循,牢记生命重于泰山,安全大于天,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克服麻痹思想,保持高度戒备,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坚决遏制事故灾难多发的势头,做好安全生产技术保障力量。

二、强化责任,指导行动

(一)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深学细悟。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全中心之力做好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从“找差距、抓落实”入手,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当下能解决什么问题就立即解决什么问题。目前我中心存在体量过小、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配置单一、工程技术人员缺少现场工作经验等问题,迫切需要把学习的成果转化成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要解决问题,必须做到求真务实,直击要害,确保看到变化,见到实效。中心领导及部门负责人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时时事事处处发挥表率作用,真正做到学习研讨更深入、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整改问题更彻底、执行制度更严格,推动形成上行下效、上率下行、立行立改、见真见效的学习教育的良好局面。当前,迫切需要我们补齐短板、精准施策,解决好自身能力不足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好区内外高级专家的作用,高质量完成应急厅交给的任务,同时要加强对优秀青年员工的培养,采取压担子、师傅带徒弟、送出去请进来等措施,促使其快速成长。在工作中要进一步贴近上级主管部门职责开展工作,加强与应急厅危化处对接工作,在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方面多做工作,切实把我中心建设成为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安全生产领域技术支撑核心单位,实现工作职能的转变。

(三)坚持知行合一,服务中心大局。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以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在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同时,抓实抓细安全风险防范各项工作。要持续增强政治敏感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作为安检中心党支部书记和中心领导班子成员,要持续保持攻坚克难、担当作为的工作主动性,把风险想在前、预案做在前、工作干在前,牢牢把握应对风险的主动权。要持续发挥抓早抓小抓细的务实作风,总结运用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办法,狠抓工作落实,真正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领域、每个岗位、每个环节。防控重大安全风险,始终是应急管理部门及直属部门的重大职责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

作为应急管理厅直属单位,如何发挥好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光荣任务。2019年8月5日经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桂编办复[2019]109号),广西壮族自治区煤炭质量监督检验站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检验检测中心,主要职责由承担资质范围内煤炭产品质量检验的相关工作调整为:承担安全生产事故预防、鉴定分析、重大危险源监控、高危行业安全仪表计量检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等技术工作;承担危险化学品、金属非金属矿山、烟花爆竹、工贸行业安全监管技术研究工作;承担危险化学品登记事务性工作;承担资质范围内煤炭产品质量检验的相关工作。根据广西应急管理厅要求,本中心的建设目标为:经过两年建设,把广西安全生产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成为广西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专业机构,形成广西的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技术支撑的骨干力量,为安全生产监管提供高效优质的技术服务,为各部门履行安全生产职能提供技术保障,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及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020年是广西安全生产检验检测中心改发展的重要一年,从广西煤检站转变为安全生产检验检测中心,“安全生产”冠名,业务范围扩大,是具有标志性、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责任十分重大。责任与使命是推动中心前行的动力,在发展的同时要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服务能力,做好政府的助手、企业的帮手,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开展“关于应急管理重要指示精神”学习活动,就是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带着责任,带着担当,带着激情,坚持发展为先、实干为要,把广西安全生产检验检测中心打造成广西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技术支撑的骨干力量。

三、下一步的工作和整改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学习贯彻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及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印发的《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关于开展“关于应急管理指示精神”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深入学习领会就“2019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加快推进高危行业转型升级,加强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全面排查整治安全生产短板漏洞和风险隐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

(二)着力打造“五型”机关。 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有变化、三年上台阶”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实干型、创新型、廉洁型机关创建活动。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读经典名著,召开读书分享会,通报学习强国app学习情况,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根据广西应急管理厅要求,本中心的建设目标为:经过两年建设,把广西安全生产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成为广西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专业机构,形成广西的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技术支撑的骨干力量,为安全生产监管提供高效优质的技术服务,为各部门履行安全生产职能提供技术保障,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及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三)加强领导,组织规划。认真学习传达上级机关召开的应急管理“周末大讲堂”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应急管理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提升整体素质。中心领导及部门负责人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时时事事处处发挥表率作用,真正做到学习研讨更深入、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整改问题更彻底、执行制度更严格,推动形成上行下效、上率下行、立行立改、见真见效的学习教育的良好局面。要充分发挥好区内外高级专家的作用,高质量完成应急厅交给的任务,同时要加强对优秀青年员工的培养,采取压担子、师傅带徒弟、送出去请进来等措施,促使其快速成长。在工作中要进一步贴近上级主管部门职责开展工作,加强与应急厅危化处对接工作,在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方面多做工作,切实把我中心建设成为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安全生产领域技术支撑核心单位,实现工作职能的转变。

安全生产技术总结篇10

一、高度重视、迅速传达

我中心党组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召开专题会,传达学习关于应急管理指示精神的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我中心通过领导示范带头部署学习、个人自学、网络学习、专题讨论交流学习会、会议传达学习、党员学习分享会等方式开展关于应急管理指示精神,并于4月21日15:00组织召开专题报告会,报告会由中心党支部书记李平同志主持,本中心全体党员、干部参加会议。会议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学习贯彻关于应急管理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关于应急管理指示精神作为做好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准确把握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前进方向、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引领和推动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要提高认识、加深理解,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要求上来,推动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一)坚持领导带头,成立以中心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中心学习组,做到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深刻学习和领悟全区应急管理工作总体要求: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应急管理部的部署要求,继续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有变化、三年上台阶”的工作思路,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实干型、创新型、廉洁型“五型机关”,把广西安全生产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成为广西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专业机构,形成广西的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技术支撑的骨干力量,为安全生产监管提供高效优质的技术服务,为各部门履行安全生产职能提供技术保障,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及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广泛讨论,深刻领会。在主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他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在谈到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时,强调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在工作中要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加强对危化品、矿山等领域的安全风险排查,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要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要加大先进适用装备的配备力度,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提高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置能力。要适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

将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纳入中心学习内容。通过举办专题讨论、学习会等形式,组织对全党员干部进行学习。全体党员系统学习了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深化改革的文件精神,并结合安生生产检验检测中心实际,部署当前工作,继续做好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做好全面复工复产安全部署工作,要求支部全体党员要把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工作的根本遵循,牢记生命重于泰山,安全大于天,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克服麻痹思想,保持高度戒备,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坚决遏制事故灾难多发的势头,做好安全生产技术保障力量。

二、强化责任,指导行动

(一)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深学细悟。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全中心之力做好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从“找差距、抓落实”入手,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当下能解决什么问题就立即解决什么问题。目前我中心存在体量过小、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配置单一、工程技术人员缺少现场工作经验等问题,迫切需要把学习的成果转化成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要解决问题,必须做到求真务实,直击要害,确保看到变化,见到实效。中心领导及部门负责人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时时事事处处发挥表率作用,真正做到学习研讨更深入、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整改问题更彻底、执行制度更严格,推动形成上行下效、上率下行、立行立改、见真见效的学习教育的良好局面。当前,迫切需要我们补齐短板、精准施策,解决好自身能力不足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好区内外高级专家的作用,高质量完成应急厅交给的任务,同时要加强对优秀青年员工的培养,采取压担子、师傅带徒弟、送出去请进来等措施,促使其快速成长。在工作中要进一步贴近上级主管部门职责开展工作,加强与应急厅危化处对接工作,在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方面多做工作,切实把我中心建设成为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安全生产领域技术支撑核心单位,实现工作职能的转变。

(三)坚持知行合一,服务中心大局。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以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在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同时,抓实抓细安全风险防范各项工作。要持续增强政治敏感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作为安检中心党支部书记和中心领导班子成员,要持续保持攻坚克难、担当作为的工作主动性,把风险想在前、预案做在前、工作干在前,牢牢把握应对风险的主动权。要持续发挥抓早抓小抓细的务实作风,总结运用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办法,狠抓工作落实,真正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领域、每个岗位、每个环节。防控重大安全风险,始终是应急管理部门及直属部门的重大职责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

作为应急管理厅直属单位,如何发挥好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光荣任务。2019年8月5日经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桂编办复[2019]109号),广西壮族自治区煤炭质量监督检验站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检验检测中心,主要职责由承担资质范围内煤炭产品质量检验的相关工作调整为:承担安全生产事故预防、鉴定分析、重大危险源监控、高危行业安全仪表计量检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等技术工作;承担危险化学品、金属非金属矿山、烟花爆竹、工贸行业安全监管技术研究工作;承担危险化学品登记事务性工作;承担资质范围内煤炭产品质量检验的相关工作。根据广西应急管理厅要求,本中心的建设目标为:经过两年建设,把广西安全生产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成为广西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专业机构,形成广西的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技术支撑的骨干力量,为安全生产监管提供高效优质的技术服务,为各部门履行安全生产职能提供技术保障,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及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020年是广西安全生产检验检测中心改发展的重要一年,从广西煤检站转变为安全生产检验检测中心,“安全生产”冠名,业务范围扩大,是具有标志性、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责任十分重大。责任与使命是推动中心前行的动力,在发展的同时要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服务能力,做好政府的助手、企业的帮手,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开展“关于应急管理重要指示精神”学习活动,就是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带着责任,带着担当,带着激情,坚持发展为先、实干为要,把广西安全生产检验检测中心打造成广西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技术支撑的骨干力量。

三、下一步的工作和整改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学习贯彻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及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印发的《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关于开展“关于应急管理指示精神”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深入学习领会就“2019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加快推进高危行业转型升级,加强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全面排查整治安全生产短板漏洞和风险隐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

(二)着力打造“五型”机关。 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有变化、三年上台阶”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实干型、创新型、廉洁型机关创建活动。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读经典名著,召开读书分享会,通报学习强国app学习情况,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根据广西应急管理厅要求,本中心的建设目标为:经过两年建设,把广西安全生产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成为广西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专业机构,形成广西的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技术支撑的骨干力量,为安全生产监管提供高效优质的技术服务,为各部门履行安全生产职能提供技术保障,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及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三)加强领导,组织规划。认真学习传达上级机关召开的应急管理“周末大讲堂”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应急管理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提升整体素质。中心领导及部门负责人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时时事事处处发挥表率作用,真正做到学习研讨更深入、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整改问题更彻底、执行制度更严格,推动形成上行下效、上率下行、立行立改、见真见效的学习教育的良好局面。要充分发挥好区内外高级专家的作用,高质量完成应急厅交给的任务,同时要加强对优秀青年员工的培养,采取压担子、师傅带徒弟、送出去请进来等措施,促使其快速成长。在工作中要进一步贴近上级主管部门职责开展工作,加强与应急厅危化处对接工作,在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方面多做工作,切实把我中心建设成为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安全生产领域技术支撑核心单位,实现工作职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