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行业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7:22

农业科技行业报告篇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总论

(一)申请项目概述

包括项目已有的核心技术,本次申请需中试、转化的主要内容、创新点、技术水平,项目在农业生产中确切的主要用途及应用范围(限200字以内。如果申报单位同意“*”信息公开,此内容应属可以公开部分)。

(二)项目预期目标(此栏目各项指标是项目立项后,签订合同的主要内容,也是项目验收的主要依据。)

1.总体目标:包括项目执行期间(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期限内)计划投资额;项目完成时达到的成果熟化程度、项目执行期结束时达到的主要技术与性能指标(需用定量的数据描述)、执行的质量标准、通过的国家相关行业许可认证及企业通过的质量认证体系等;转化后可获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等。

2.阶段目标:(阶段目标的完成情况是项目后续资金划拨的重要依据)在项目执行期内和结束时,每一阶段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包括进度指标、技术工程化指标、资金落实额、生产建设情况、实现的销售收入和示范规模等。每一阶段目标应进行比较详细的、可进行考核的定性定量描述。阶段目标完成时指标应与“总体目标”条款中的“技术、质量指标”一致。

3.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包括在项目执行期内计划投资额,其中已到位投资额和需新增加的投资额;列表说明项目执行期内由单位负责完成的新增投资资金到位时间和到位金额。

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

(一)简述

简述本项目所涉及的具体的农业生产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近期发展趋势,并将本项目技术成果转化后在克服生产中现存的主要问题方面与国内、国外同类技术、产品进行质量性能等量化比较,描述项目实施前后技术经济指标将发生的主要变化。(可以表格方式说明)。

(二)项目创新点

论述项目创新点,包括技术创新、产品结构创新、生产工艺创新、产品性能及使用效果的显著变化等。申报单位应在不泄露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尽可能详细地说明本项目的创新点、创新范围、创新难度,并附上权威机构出示的近期查新报告、检测报告、实验报告或其它能说明项目技术水平的证明材料,已有样品的可附照片。

(三)知识产权状况

详细描述项目的技术来源、合作单位情况;说明项目知识产权,尤其是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归属情况。合作转化和委托转化的科技成果,及购买的科技成果,需附上相关的合作转化协议书和成果转让说明;引进技术再转化的成果,需说明再转化的主要内容并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单位自主转化的成果,需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或技术鉴定报告。

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

(一)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论述

详细说明本项目开展中间性试验,或技术组装、配套、集成,或生产性试验示范的具体内容,以及所采取的技术路线与技术方案。

(二)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说明本项目开展中间性试验或生产性试验示范的具体地点与规模;各参加单位承担的具体工作任务和分工(需附相关合作协议);论述开展本项目各项工作所需设备、原辅材料的来源、供应渠道,工程建设已具备的条件和需新增加的基本建设内容;简述转化过程中的“三废”情况及处理的措施和方案;如果是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审批的技术成果,说明是否已获得批准或许可,如果还没有获得,需描述目前申请、审批进展情况以及预计何时可以获得。

(三)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

确切说明本项目成果转化后技术或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分析本项目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份额等。

(四)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投资预算——根据项目需要转化的内容和目标,估算本项目在资金资助期内计划投资额,至项目申报时已到位的投资额、需要新增投资额,并对已到位投资部分分项说明资金来源及主要用途。

新增资金的筹措——对新增投资部分,需阐述资金筹措渠道、预计到位时间、目前进展情况。具体包括:利用银行贷款并已获得贷款的,在附件中须提供贷款合同,尚未取得贷款的,需说明目前贷款的进展情况;自筹资金部分,须详细说明筹措渠道、筹集额度;地方政府配套部分,应说明拨款部门、资金使用方式、资金到位时间,已经拨款的,须附相关证明文件;申请农业技术成果转化资金部分,需明确说明申请种类及其金额。

资金使用计划——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和筹资方式,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部分,需单独列出明细表说明主要使用方向。

(五)项目实施风险评价

对项目的风险性及不确定因素进行识别分析,提出降低风险的措施。

(六)项目实施计划

详细描述项目各项工作的进展计划,以甘特图(注)的形式列出,并明确标出完成各项工作预计所需时间及达到的阶段目标。此处列出的各项指标应与“总论”中“阶段目标”的描述相吻合。

四、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一)成果转化目标分析

分析经中试、组装、工程化后,成果可以达到的熟化目标,如经转化后技术可以满足大面积推广或产业化生产的程度等。

注:甘特图(Gant)——是查看项目进程最常用的工具图,也叫线条图或横道图,由二维坐标构成,其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任务。申请单位应将转化资金项目执行期内的各项任务分解,每项任务用一条横线表示,其长度是完成这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将横线按任务的启止时间放在图内。

(二)经济效益分析

1.产品成本分析

按财务制度的规定,估算项目产品的年生产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制造费等)和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及相关财务费用),并提供计算生产成本的基础;说明对生产成本产生负面影响的主要因素以及可采取的对策。

2.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

根据产品的成本和市场分析,预测本项目产品进入市场的单位销售价格,并编制该项目五年内的产业化生产和推广应用预测,包括收入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上述预测分析要求列表计算。

3.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销售价格和市场占有情况的分析,预测本项目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期限内累计可实现的销售收入、净利润、缴税总额、创汇或替代进口情况。

4.项目投资评价

计算项目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

(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

分析本项目实施后对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影响,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态效益的影响,对于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影响,对于提高农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影响,以及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影响等。

五、项目支撑条件分析

(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包括单位名称、通讯地址、注册时间、注册资金、登记注册类型、主管单位(部门)名称。

(二)单位转化能力论述

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能力情况,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业绩和投入情况(企业应说明科技转化投入占企业年销售收入的比例);科研转化队伍情况;与本项目相关的技术储备情况等。

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所学专业、主要工作经历、技术专长和工作业绩;项目技术负责人与单位之间的任用关系。

(三)单位职工队伍情况

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所学专业、主要经历、技术专长、创新意识、开拓能力及主要工作业绩。

单位人员基本情况,包括人员总数、大专以上人员数;主要管理人员数、文化水平、年龄结构;技术开发、生产、销售人员比例等。

(四)单位管理情况

申报单位管理制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情况;产权明晰情况,其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需说明股东(联营单位)的构成及各自所占的股份(合作关系);企业信用等级、企业商誉、企业获奖情况等。

(五)单位财务经济状况

企业应说明上年末单位总资产、总负债、固定资产总额、总收入、产品销售收入、净利润、上交税费、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事业单位应详细说明本单位的资产负债和从事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技术开发性收入。

(六)合作单位研发能力

简述本项目合作单位的科研开发实力,合作单位与本项目开发内容相关的技术储备和开发优势,合作单位在本项目相关开发内容方面已取得的阶段成果。

附: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各类可行性研究内容侧重点差异较大,但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投资必要性。主要根据市场调查及预测的结果,以及有关的产业政策等因素,论证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

技术的可行性。主要从事项目实施的技术角度,合理设计技术方案,并进行比选和评价。

财务可行性。主要从项目及投资者的角度,设计合理财务方案,从企业理财的角度进行资本预算,评价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进行投资决策,并从融资主体(企业)的角度评价股东投资收益、现金流量计划及债务清偿能力。

组织可行性。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设计合理组织机构、选择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等,保证项目顺利执行。

经济可行性。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评价项目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增加供应、创造就业、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益。

社会可行性。主要分析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包括政治体制、方针政策、经济结构、法律道德、宗教民族、妇女儿童及社会稳定性等。

风险因素及对策。主要是对项目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组织风险、法律风险、经济及社会风险等因素进行评价,制定规避风险的对策,为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一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如下:

(一)基本情况: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名称、法定地址、宗旨、经营范围和规模;合营各方名称、注册国家、法定地址和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国籍;企业总投资、注册资本股本额(自有资金额、合营各方出资比例、出资方式、股本交纳期限);合营期限、合营方利润分配及亏损分担比例;项目建议书的审批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负责人名单;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概况、结论、问题和建议。

(二)产品生产安排及其依据。要说明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和市场预测的情况,以及国内外目前已有的和在建的生产装备能力。

(三)物料供应安排(包括能源和交通运输)及其依据。

(四)项目地址选择及其依据。

(五)技术装备和工艺过程的选择及其依据(包括国内外设备分批交货的安排)。

(六)生产组织安排(包括职工总数、构成、来源和经营管理)及其依据。

(七)环境污染治理和劳动安全保护、卫生设施及其依据。

(八)建设方式、建设进度安排及其依据。

(九)资金筹措及其依据(包括厂房、设备入股计算的依据)。

(十)外汇收支安排及其依据。

农业科技行业报告篇2

关键词基层;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意义;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1-0309-02

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科研单位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研部门在农业科学研究、生产运用、基础建设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材料、计算材料、图纸、图表、录音、录像、照片、食物、标本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科技文件材料,包含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是从事农业科技研究、生产、技术开发、推广运用的重要依据。

地方农业科研推广单位主要从事新品种选育,新品种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与创新,县乡科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培训等工作,承担着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重要任务。下面结合单位实际,就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档案的重要性、归档范围与要求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意义

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隶属德宏州农业局的公益性一类农业科研和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事业单位。单位由行政办公室、水稻研究室、玉米研究室、马铃薯研究室、蔬菜研究室、经济作物研究室、新技术研究室(小麦、魔芋、间套种技术课题组)7个行政机构组成,主要负责新品种选育,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与创新,县乡科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培训等工作。还分别承担了农业部、省农业厅、德宏州下达的各项项目,例如2014年,我单位共承担国家、省、州各类农业科研、科技推广项目30余项,项目资金累计500余万元。集体或个人荣获部级、省级、州级奖励多个。和国外友人来往密切,曾有我单位技术骨干派往非洲、缅甸进行技术指导,非洲苏丹、缅甸等国家的科技人员到我单位参观学习、进行试验研究。

在单位的发展中,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好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查阅之前的科技档案材料可帮助改进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科技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真实地记录了科研活动,同时为科研活动提供了有价值的技术信息,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农业科研档案作为重要信息资源的地位会越来越高。抓好当前的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将会更好地为农业农村经济服务,促进单位的稳步健康发展。

2存在的问题

2.1档案管理意识弱,归档范围不明

单位领导和广大科技人员对档案管理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档案对农业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口头上、会议上重视,行动上却缺乏归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归档范围和归档要求不清楚。部分科技人员对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不信任,一些应该归档的核心材料自行保管,遗失、损坏现象严重,特别是一些科技人员因工作岗位变动或退休后,带走或遗失自行保管的档案,严重影响了科研推广工作的延续性。

2.2系统性档案材料少,完整性差

归档材料中,总结性、成果性等方面材料较多,试验研究阶段的调研报告、试验记录、试验数据和分析材料、图片等重要的系统性材料较少,导致档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差。

3对策

3.1明确归档范围

科技人员只有明确了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才能在平时的科研活动、项目实施中不断积累各种试验研究材料,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完整的科技档案包括反映本单位主持或协作完成的各类科研试验、推广项目和技术培训产生的全部技术材料,及本单位各课题组购置的各类设备仪器的档案材料等。

3.1.1准备阶段。包括协议书、委托书、合作意向书、课题项目建议书、项目计划任务书、项目合同书、试验方案和设计调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科研课题经费申请报告及批复等资料。

3.1.2试验阶段。包括课题试验测试、项目实施方案、室内考种、田间调查、实验过程中的重要原始记录、报告、专利申请材料、中期评估报告、课题阶段总结、年度进展及执行情况报告等。

3.1.3总结验收阶段。包括项目验收确认审核表、工作总结、验收评估报告、评审文件、品种审定书及报审材料、项目经费决算、审计报告、各种财务凭证、财务报表等资料。

3.1.4成果奖励申报阶段。包括科技成果检测、登记、鉴定材料,科技成果奖励与审批文件,以及论文、专著、专利文件等。

3.1.5推广应用阶段。包括技术运用情况、成果推广应用经济与社会效益材料、推广应用方案、技术转让合同、协议书、新品种销售权转让协议及批复、推广应用中的技术资料及工作总结、国内外同行评价及农户反馈意见、成果宣传报道等资料。

3.2完善归档要求,强化管理措施

农业科技行业报告篇3

一、农业科技档案归档范围及要求

1.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从事农业科技研究、生产、技术开发的重要依据。科学合理的归档范围是科技档案齐全完整的重要保证,是整个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凡是在科研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科研文件材料均属于归档范围。包括: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科研课题经费申请及批件、计划任务书、协议书、合同书、试验方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实验过程中的重要原始记录,田间调查、综合分析报告。计算文件,检验文件,设计文件、图样,工艺流程,专利申请,重要的国内外来往文件,课题阶段总结、中期评估报告、年度进展及执行情况报告。科技成果申请表、鉴定证书、科技成果奖励与审批文件,获奖凭证(奖励证书及奖状、奖杯、奖牌,专利文件及证书)。科技转让合同、协议书,新品种销售转让协议及批复,成果推广应用中形成的技术文件及工作总结,国内外同行评价及用户反馈意见及技术成果宣传报告等文件材料。2.农业科研文件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科技档案的质量,对归档的科研文件材料的要求,一是,课题主持人要分阶段进行科研文件材料的收集、积累,以便在研究工作结束后,确保科技档案材料能够及时整理、立卷归档,并对所交科技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负责。二是,要求原件归档,且文件制作材料必须易于长期保存。书写工具应选择蓝黑水或碳素墨水,不能用圆珠笔、铅笔来记录归档材料。三是,确定合理的归档时间,对研究周期长的课题按阶段归档,采取每年一次将当年形成材料归档的办法,研究周期短的课题在任务结束时及时归档。

二、提高科技档案的质量,创新服务方式,为农村经济发展助力

农业科技行业报告篇4

为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档案法制意识,加大了《档案法》学习、宣传的力度,利用墙报、宣传画、橱窗、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宣传、讲解《档案法》的意义、地位和作用。通过学习科技人员转变了思想观念,增强了档案意识,真正认识到了档案工作和科研、开发工作同等重要,科技档案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研是密不可分的。并把对科技档案管理的理解和支持落实在行动上,及时、完整地将科研工作中形成的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移交档案室立卷归档,加快了农业科技档案管理规范化的进程。

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档案工作是一项管理和提供档案服务的专门性工作,档案工作和服务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随着电子档案的出现,给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技术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学习档案专业理论知识,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加工、编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能根据不同需求及时编纂有参考价值的资料,迅速提供档案信息或加工档案文献,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档案在科研及开发中的作用。

3确保农业科技档案的质量

为保证农业科技档案的质量,档案管理人员要全面收集档案材料并集中统一管理,如项目准备阶段的申报书、开题报告、合同书,试验研究阶段的调查记录、试验报告、年度总结,验收鉴定阶段的验收报告、鉴定材料、论文、著作,成果奖励申报阶段的报奖材料、应用证明,推广应用阶段的实施方案、计划、协议等,确保完整、准确、系统、安全。档案管理人员要主动跟踪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及时收集科研活动中的原始数据和资料,帮助和指导课题组对试验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立卷,及时归档,确保档案材料真实、准确和完整。还应主动向科研及管理人员搜集档案材料,并与他们进行检查与核对,避免遗漏,确保科技档案的系统与完整。

4发挥农业科技档案的服务作用

4•1服务科研

农业科学研究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农业科技档案来源于农业科学研究,更要服务于农业科学研究。对以往研究项目形成的档案进行编研,可为开展新技术、新成果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为申报新项目提供技术依托。利用已立卷的科技档案为更深入地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充分发挥科技档案在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方面的作用,可以让科研人员准确选题、少走弯路,避免重复研究。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每年新上各级科研课题10多项,科技档案不仅为顺利申报课题提供了依据和凭证,而且还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科学研究的效率,促进了农业科研事业的发展。

农业科技行业报告篇5

关键词 农业科技 传播 媒介

媒介理应成为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一个重要路径,但在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农业利技传播中媒介发挥的作用并不理想,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不小的落差,因此对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传播中媒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媒介的特征

通过对衢州、丽水、台州、温州、金华等五个地区的龙游、云和、仙居、苍南、磐安等21个县的70余个欠发达乡镇农业科技传播媒介进行调查。并采用走访乡镇负责人与农户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5份,问卷有效率为94.5%。调查对象为农户户主,对象的选择采取随机方式,问卷采用无记名形式。根据调查显示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传播中媒介存在以下三个显著特征。

1、内需与内虚的并存。目前,媒介在浙江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传播中处于“内需”和“内虚”尴尬境地。根据对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传播媒介的使用情况所作的调查资料显示,在欠发达地区55%的村民渴望通过媒介传播农业科技知识、脱贫致富。与这种强烈需求相对应的现实是,媒介对农业科技传播的弱化,这种弱化首先是数量上的不够。目前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仍然主要依赖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但报纸对农业科技传播不容乐观,《2007中国科普报告》指出:党报科技新闻报道占版面比例为7.5%,晚报仅为1.9%,科技报的比例最高,为25.3%,显然关于农业科技传播比例更少。在这种大环境下,尽管欠发达地区地方报纸是农业科技传播的主战场,但农业科技报道平均占版面比例仅为9.4%。这种传播容量的不够同样反映在电视上,农业科技节目少,播出时间短,在对农林科技信息媒介来源的调查中,中央电视7台的《农广天地》、浙江公共新农村频道、中央电视7台分别排名前三位,而7台是央视唯一的半农频道,在中央电视台400多个栏目、日播出近270小时的节目中,对农节目栏目总数不到10个栏目,日播出不到5小时。浙江公共新农村频道是专业的农业频道,在浙江省9个频道近230个小时的120多个节目中,对农业科技报道不到5个节目,日播出不到2小时。较小的播出量与浙江欠发达地区农村市场有着较大的落差。其次是质量达不到要求,不能够很好的吸引农民。在对媒介农业科技传播满意度的调查中,不满意的占54%。

2、核心路径与周边路径的错位。媒介要成为农民的忠实朋友和青睐对象,就必须了解农民对信息的接受习惯和处理方式。农业科技传播的信息是说服性信息,个人对说服性信息的接受、处理方式,查德-佩蒂和约翰·卡西欧认为有两种路径,对信息详尽分析或严密思考是在走核心路径,否则就是在走周边路径。①目前媒介对农业科技传播是以核心路径接受方式展开的,采取专业性较强的科教片和记录片、或讲座等形式进行传播,反映了媒介主观上美好愿望,希望农民能使用核心路径方式接受与处理科技信息,对其进行积极思考并根据已知道的信息对它加以权衡,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但实际情况是恰恰相反,农民对科技信息接受更多是依赖周边路径,而非核心路径。由于欠发达地区农民初中文化程度占了70%左右,农民知识的局限性决定了其具有十分突出的信息接受制约性,对信息接受与处理只能使用非详尽分析或缺少严密思考的周边路径。另据对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传播媒介的使用情况所作的调查问卷发现,在新闻节目、农业科技知识、娱乐节目、和其他节目的多项选择中,农民关注内容的排序分别是:第一位新闻节目占72%,第二位娱乐节目占27%,第三位农业科技知识占20%,其他占3%。这些数据间接证明农民对科技信息缺乏主动的接受性,对科技信息的接受更多依赖周边路径。

3、媒介供给与农民需求脱节。需求决定供给,农业科技传播取决于农民的需求。调查表明,农民目前最迫切需要的农业科技信息依次为:栽培管理新技术占30.8%,农产品加工销售市场信息占16.3%,养殖新技术占15.0%,动植物新品种占19.2%,其他农机农药等占18.7%。在与农民的交谈中,发现农民不仅关心的是科技能否带来基础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更关心增产后农产品的加工、包装、流通的技术,同时更渴望经济作物的增收技术。可见,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已拓展到新品种、栽培技术及市场供需信息等方面。但是,面对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欠发达地区媒介未能及时跟进农民的需求,农业科技信息主要是化肥农药,分别排在农业科技传播的第一位和第二位。显然,欠发达地区媒介更重视“科技需求”,而不是“农民需求”,导致媒介的农业科技传播与农民的科技需求脱节。

媒介这种一厢情愿传播,一方面使所传的科技信息无的放矢,另一方面,受众急需的科技信息却求助无门,媒介不能充分实现传递科技信息与教育的功能。由于媒介在农业科技传播中未能充分把握农业的特殊性及农民需求的变化规律,导致媒介要么不加辨别地传播,所传播的信息并非是农民“欲知”的农业科技信息;要么不加阐释地传播,使农民无法消除“应知”农业科技信息的不确定性,而一知半解削弱了农民对农业科技信息的“应知”的积极性。

二、媒介的制约因素

上述的浙江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传播中媒介的三个特征,追根求源是媒介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遵循资本逻辑。媒介在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传播中的缺位与其遵循的资本逻辑有着直接的关系。市场竞争法则使其认识到:媒介的生存、发展需要赢利,赢利更多依赖广告商的支持,失去广告商的支持,也就失去生存、发展的机会。而广告商看中消费市场,尽管农村有9亿人口的消费市场,但农村生活购买力、消费水平等几大指标远远的低于城市。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有的甚至连温饱都成问题,农民有限的消费能力得不到广告商青睐,农业科技传播自然也得不到媒介的厚爱。媒介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媒介受资金的限制,不愿拿出更多的时间、版面,尤其是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不愿增加投入,因此农业科技传播往往难以在数量、质量上得到保障,这种“赚钱”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思维极大的挤压了农业科技在媒介的生存空间。

政策支持乏力。缺乏倾斜性的政策支持,是制约农业科技传播的因素之一。由于一直缺乏将农业科技传播作为公益事业推进所需要的相关政策支持,农业科技传播一直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在欠发达地区农民最喜欢的电视媒介中还没有形成固定、专业农业的节目,无法培养农民的收视习惯。同时大多数农业科技类报纸和农业电视节目面临资金紧张的生存危机,使得媒介的农业科技传播缺乏追求生动、活泼的热情,制作比较简单、粗糙。电视的农业科技传播以传统的科教片为主,仅仅把从农业专家处获得的科技信息直接“移植到”节目中,报纸也只是呆板、枯燥、专业化的把科技信息写出来,缺乏人文关怀。尤其是欠发达地区一些农业科技专业网站虽已建立,但缺乏更新与维持。这些只能算是对农业科技信息的记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科技传播。这种核心路径的传播方式不利于农民对信息的接受与理解。得不到倾斜性的政策支持,农业科技传播自然不会受到媒介太多重视。

传播人才匮乏。农业科技传播人才的匮乏,是农业科技传播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原因。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媒介缺乏一批既懂传播又懂农业的专业人员。从事农业科技传播者的专业背景多是社会、人文学科,这样的学科背景导致传播中的三缺:一是缺乏对农民的了解。传播容易理想化,使其无法准确掌握农民的科技“应知”与“欲知”的需要;二是缺乏农业科技素养。缺少对农业科技规律的理解,对农业科技的传播模式是简单的“反映式”,处于农业科技信息“搬运’’的低级水平,还不能对农业科技信息进行“领航”;三是缺乏农业科技传播的热情。与其他的领域传播相比,农业科技属于冷门传播,不太受重视,传播者也很难积极、主动地与农业科技专家、农民进行交流,尤其在农科专家与媒介之间缺乏一个负责交流与合作的组织机构,传播者很难直接获得农业科技的一手信息,容易产生供需的脱节。加之在待遇上与其他热门领域传播者相比相差很多,导致农业科技传播者队伍也一直不稳定,农业科技传播的队伍很难积累起经验,培养出成熟的农业科技传播者,提高农业科技传播的质量。

三、媒介的有效实施

媒介是农业科技的重要传播器,农业科技传播媒介的有实施依赖于媒介传播路径的改革。

1、政府支持。农业科技传播是在政府主导下,自上而下推进的。政府的支持程度决定了媒介对农业科技传播的重视程度。政府的支持首先来自政策支持。各级政府将农业科技传播纳入媒介规划,制定政策法规,对农业科技传播力度大的媒介予以鼓励;其次构造、完善专业的农业科技传播媒介,采用财政补贴、成立专门基金等方式加大对农业科技传播媒介的资金、设备、人员投入,使农业科技传播的节目、报道固定化、精品化,媒介真正发挥对农业科技的传播作用:最后,针对媒介中缺乏农业专业素质较高的从业人员这一状况,各级政府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和媒介机构进行合作,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媒介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农业科技素养。同时,政府指定在一些大学教育机构中开设农业科技传播专业,为农业科技传播培养专业技术力量。

2、媒介树立公共服务优先的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当然要考虑经济效益,但是利润最大化被媒介放在首位,容易产生对农业科技的忽视。事实上,农业科技是一种公共技术,不仅以增加生产收入或降低生产成本等方式为农民带来显著经济效益,而且体现了长远的社会效益,它通过新技术运用实现整体经济增长,媒介最终也将从中受惠。显然,媒介只有更好体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媒介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的思想和公共服务优先的观念,发挥媒介独特的传播优势,坚定长期坚持农业科技的传播理念。

3、媒介传播从粗糙型转向精致型。当农业科技信息通过周边路径处理时,更依赖科技信息本身以外的因素影响。这也意味着媒介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其传播方式需从粗糙型向精致型转变,而转变依赖注意力与亲和力的提高。

注意力是提供接受动力的引擎。在注意力短缺的科技传播中,媒介通过以下两种传播方法使农民注意力聚集于农业科技信息。首先,借势方法。运用媒介内生优势,农业科技传播应及时抓住广受关注的新闻、事件以及人物的明星效应等,结合新的技术在传播上欲达到的目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相关活动。②其次,造势方法。运用媒介外生优势,通过策划、组织和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形成媒体报道的热点,发挥议程设置的功能,吸引农民的兴趣与关注。。其中策划活动和广告是常见的形式。策划活动指为传播农业科技而组织策划的一系列宣传活动,如举办科技知识竞赛、新技术的比赛、农业科技节等活动,以吸引媒体和农民的关注达到扩大科技传播范围和力度的目的。广告是提高农业科技注意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广告最终实现普遍接受的传播效果。目前媒介上的广告被各种商业性经营广告垄断,农业科技的广告少之又少。因此,媒介在承办农业科技广告业务时,不可能以盈利为目的,收费标准上要和商业广告区别对待,给予一定优惠。

亲和力是农业科技传播人文关怀的体现,其核心是传受双方平等的思想。即农业科技传播消除传受双方距离感,从农民的视角出发,符合农民的特点又满足农民需要。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亲和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凸显“亲”。“亲”本质上是一种态度,体现的是对农民的关怀。为培植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亲”,在语言上,地方媒介可用方言的优势传播农业科技;形式上,以地方性、趣味性包装农业科技信息,播出上,选择农民的最佳时段;其次凸现“和”。“和”要求农业科技传播中出现农民的声音和身影,如邀请农民参与媒体的农业科技传播的制作等,使农民直接参与农业科技传播,参与越多,越能引发主动地思考和询问,开启了反馈和进一步咨询的渠道,农业科技传播更有针对性,效果更有效。同时也调动农民对科技传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实现农民科技信息接受从周边路径向核心路径的转变。

4、媒介发挥其辨别和阐释功能。对农民而言,只有当一项科技成果能满足其需求时,才会主动采纳应用。因此,媒介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农民对于科技需求的水平和层次的分布情况。根据调查发现欠发达地区农民普遍喜欢环保节能型、省工节本型技术。这也折射出农民对技术的需求受成本、材料等因素影响,其中费用因素是影响技术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新技术的费用取决于以下3个因子:新技术的投入费用,投入一产出时间越长,技术运用的成本越高,技术采纳的阻力越大;新技术风险通常具有开拓精神,对技术信息有充分理解的农民,其风险度就小;为惯性阻力,当新技术同原有技术相比方法、材料差距很大时,就会抑制新技术的采纳。

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传播中,媒介只是单纯的技术传播,忽略了与技术相关的配套传播。上述三种因子分析表明,媒介在技术传播的同时,还需要进行“有偏传播”才能使农民更好地掌握新技术的全部实质内容,即对技术进行辨别,对技术外的三种因子的阐述也是媒介应有的职责。媒介的这种职责在农业科技传播中以三种方式进行:直接偏向传播、间接偏向传播和重叠依赖偏向传播。

直接偏向传播要求考虑投入因子。当科技投入费用过高时,农民对科技的需求受到极大的限制。而农业技术在运用中往往表现出投入产出周期长、见效慢、成本高的特征,这意味着除了明湿的长期效应,农民更容易关注费用低、见效快的短期作用,即农民对科技存在短视的问题。因此,媒介的农业科技传播内容直接偏向费用。传播除了突出长期报酬外,应偏向对费用不确定性消除的传播,媒介一方面反映农民资金短缺的困境,积极寻找解决费用的途径,另一方面具体地告诉农民降低费用的渠道,如政府有哪些补贴。企业可给予什么资助,或对新技术银行贷款的优惠条件等,帮助农民解决资金的后顾之忧。

间接偏向传播需要考虑风险因子。农业科技采纳具有风险性。一方面,农民普遍因循守旧,不愿进行风险性大的投资,且农民采用周边路径的方法处理科技信息,很难据此进行积极的思考、对新技术信息缺乏充分把握,从而使风险度值变大;另一方面,农业受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影响,新技术增加的新投入无形中加大了新技术运用失败的最大损失值。间接偏向传播针对风险因素,媒介偏向与技术配套的服务信息的阐述,其内容包括建立农业风险补偿基金,解决农民独立承担科技的风险;或开办农业生产和科技应用保险,转嫁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风险和科技应用风险等。

重叠依赖偏向传播关注惯性因子。任何一项新技术既具有异质性也有同质性,特别是环保节能型技术由于异质性多导致农业生产改进幅度增加,资源重叠使用的可能性相对变小,r值增大阻碍技术的接受。显然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接受取决于资源重叠率。资源重叠率高的技术农民容易接受。因此。在重叠依赖偏向传播中。首先媒介对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进行辨别,偏向传播资源重叠高的技术,其次对资源重叠率低的高效、优质技术,从同质性的部分展开佯播,由同质性漫漫扩散到异质性。

注释

①[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54页。

农业科技行业报告篇6

什么是候需要写报告?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就要用报告。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报告进行不同的分类,比如:

从内容所涉及的广度划分,有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

从行文的直接目的的不同划分,有呈报性报告和性报告。

所谓综合报告是指全面反映本单位情况的报告,专题报告则是专门反映某项或某一方面工作情况的报告,两者在写法上区别不大。(大汉民族原创作品,欢迎在各大搜索引擎搜索“大汉民族”,第一位就是我们)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的特点和写法。

呈报性报告是单纯反映情况,汇报工作,而不要求转发的报告。撰写这类报告的目的是使上级机关了解实际情况,从而据此制定工作方针,作出工作部署,给下级机关的工作以正确、切实的指导。例如:

关于在职工中开展读书活动的报告

近年来,等地开展在职工中有组织的读书活动,运用吸引诱导的方法,发动职工在自愿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学习,帮助群众提高政治觉悟,增长文化知识,陶冶情操,丰富业余生活。读书活动反映了广大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奋发向上、积极牟精神面貌,激发了职工的学习热情。为了推动职工读书活动,4月下旬,全总在上海召开会议,介绍了上海开展“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经验和其他一引动地方的读书活动经验,倡议在全国职工中开展读书活动。

职工读书学性的高涨,主要是因为……

上海等地……效果是显著的。

一、读书使广大职工明确了政治方向……

二、读书使青年看清了人生的道路。

三、读书使服务行业的职工产生……

四、读书使失足者弃旧图新。

五、读书使干部增强了……

六、读书活动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理论骨干和思想政治教育能手。

上海等地的职工读书活动,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统一推荐内容健康、范围广泛,有深有浅的书目,参加者选读,同时规定了重点的必读书目。……

二、读书活动采取自愿参加、自由结合、自觉为主的办法。……

三、组织生动活泼的辅导活动。……

目前,读书活动引起了各方面重视……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把职工读书活动开展起来,我们作出了《关于在全国职工中开展读书活动的决定》,强调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学习……的指示,把读书活动开展好。

以上报告妥否,请批示。

这分呈报性报告同时也是专题报告。报告的标题活力了发文机关的名称,只由事由和两个要素组成。正文由开关、主体、结尾三个部分组成,开关部分简介上海经验;主体部分主要琮屈开展读书活动的收效和做法,这是报告的核心内容;结尾提出建议,末尾是通用结尾语。

呈转性报告是一种针对某些涉及其他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的情况或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请上级机关审阅并批转有关机关的报告。这类报告既要反映情况,又要写出具体意见,有时还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来。呈转性报告一经批转,便具有同批转机关的公文相同的效力,可以作为有关单位处理某项工作的依据,甚至有的能起到行政法规的作用,要求有关单位必须遵照执行。

呈转性报告一般都是专题报告。下面看一份(原)农牧渔业部呈送国务院并请求批转的报告。

农牧渔业部关于迅速加强农业技术培训

工作的报告

当前,广大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十二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农村政策。要进一下推动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必须在不断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充分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各级农业干部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多数还比较低,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广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用科学技术武装各级农业干部,特别是县以下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最近,……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各地要抓住今冬明春的有利时机……

二、要继续坚持分组培训和专业对口培训的办法,层层落实培训计划。……

三、要广开学路采取多种形式传播农业技术知识。……

四、加强领导。农业、教育、科技等部门应能力合作,把搞好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

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

农业科技行业报告篇7

近日,由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中国老科协农业分会主办,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承办的“第三届全国老科协农业分会联谊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由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会长叶文虎主持。中国老科协会长程连昌、中国老科协农业分会会长宋树友、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夏强出席并致辞。

北京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田文,北京老科总常务副会长田小平、罗忠仁,副会长李如理出席会议,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和有关科研院所的老科协组织、各省区市、部分县老科协及有关企业代表共70余人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主要以认真学习领会中央今年1号文件,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土地流转为主旨,通过学习文件、专题报告和典型发言以及交流研讨土地流转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率,推进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创新。

会议结合学习领会党的十提出的关于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政策,了解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组织了专题报告,分别由农业部农研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研究员陈建华作《农村土地政策与土地流转》的报告;北京农村工作委员会李成贵作《北京市城乡一体化的做法和成效》的报告;中国老科协副会长宋树友作《农业现代化》的报告。

这次联谊会的召开,各单位做了充分准备,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撰写材料,如:安徽省老科协农业分会介绍了《安徽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云南省老教授协会云南农大分会张兴旺介绍了《建设现代化农业必须先做好土地流转》;云南省老科协云南师范大学分会李宏国介绍了《对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湖南省老科协、郴州市嘉禾县老科协联合调查组介绍了《规范运行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的不二选择》;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老科协介绍了《集约化养殖场生态农业与土地流转模式案例》;山东省圣丰种业公司介绍了农产品产销网络的经验与方法。

专家的报告和典型发言,进一步解读了中央一号文件,大会对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土地流转和相关政策进行了研讨交流。(来源:北京老科总)

中国老科协科学报告团高登义研究员赴鞍山作科普报告

6月25日,在辽宁省鞍山市市委党校报告厅,当地市直机关工委、市委党校、市科协、市老科协共同举办了“中国老科协科学报告团高登义研究员鞍山报告会”。这次报告会,受到鞍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副书记刘桂香、市委秘书长张世超对举办报告会作了重要指示。报告会前,副市长秦国夫会见了高登义研究员一行。

高登义研究员是著名科学家、科学探险家和科普作家。现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副团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是我国第一个登上地球三级(指南极、北极和珠穆朗玛峰)的科学家。作为队长曾率领科考队穿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发现并认证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高登义研究员开创了《山地环境气象学》。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科院科技成果特等奖。

高登义研究员在鞍山报告的题目是《实现中国梦中的风雨人生》。出席报告会的是市直机关干部,中省直单位、市直大型企业、市属院校、市群团组织负责人和部分老科学技术工作者约400人。高登义研究员的报告深邃地诠释了“中国梦”和“风雨人生”的科学内涵,以地球三极神奇的亲身经历阐释了在科学研究中实现中国梦的科学征程,以极其珍贵的“生物法则”的实例和现场拍照解释了人生道路的科学哲理。(来源:中国老科协)

中国老科协林业分会召开第六届会员大会杨继平当选会长

7月7日,中国老科协林业分会第六届会员大会在京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六届理事会成员。中国老科协会长程连昌,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扎根,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科技司司长彭有冬,原林业部副部长、林业分会名誉会长蔡延松,原林业部副部长、中国老科协副会长、林业分会会长刘于鹤,国家林业局党组原成员、中央纪委驻国家林业局纪检组原组长杨继平出席会议。会议由刘于鹤会长和孙传玉副会长分别主持会议。

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六届理事会理事21名,常务理事8名,杨继平为第六届理事会会长,寇文正、孙传玉、宋闯、秦德顺为副会长,秦德顺兼秘书长。聘请刘于鹤为第六届理事会名誉会长,李葆珍、林进、朱延福、陈润生为荣誉理事。

杨继平在会上表示,中国老科协林业分会第五届理事会,围绕林业重点、难点和热点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自2005年以来,连续10年以森林经营为主题开展了多方位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十多个调研报告与建议,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森林经营工作的进程。他们责任感强,作风深入扎实,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这些成果和经验来之不易,我们要坚持和发杨。第六届理事会将继续围绕国家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要求,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热点、重点问题,进一步做好建言献策、科技交流、咨询服务和科普工作。扎实工作,深入研究林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团结、联系广大会员,把林业分会的工作推向前进。(来源:中国老科协林业分会)

湖南省老科协增硒工程取得重要进展推广富硒农产品5.9万亩

经过10年努力,湖南省老科协启动增硒工程已取得重要进展,建立实验示范基地11个,推广富硒农产品面积5.9万亩。

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营养素,但人体自身无法合成,须像摄取淀粉、蛋白质一样,每天摄取适量的硒。硒缺乏会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下降,诱发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40多种疾病。全世界目前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属于缺硒地区,我国有72%的地区共15个省区,约7亿人生活在低、缺硒地区。湖南省属低硒地区,广大群众远未达到补硒标准。

湖南省老科协常务副会长郎艺珠介绍,为了提高全省人民的健康水平,省老科协第一会长熊清泉早在本世纪初要求把种养增硒产品作为省老科协为“科技研发”重要工作。湖南大学老科协副会长刘觉民教授从2003年开始从事适用各种动植物有机富硒营养液的研制,目前已开发出多种剂方,并已惠及浏阳、湘阴、岳阳、长沙等县市及江西、山东、广东等省。桃源县老科协副会长颜送贵,近年开发研制多种富硒固体肥,并获得多项专利,桃源县富硒产业已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全省老科协系统共建富硒实验示范基地11个,面积5.9万亩,生产加工基地22个,成果惠及25个乡镇、75个村,近9000农户,生产富硒农产品10类23项95款,涉及水稻、柑橘、葡萄、红薯、蔬菜、食用菌等种植业和生猪、家禽、渔业等养殖业。(来源:湖南省老科协)

军民鱼水情科技进军营

7月25日,云南省富宁县老科协会长袁华隆、名誉会长郑有权、秘书长刘正国、副会长梁有能、理事龚守旺、刘云珍、周国举、会员李荣正、陈达贵、陈德英、农应龙、韦光金、谢邦兴、刘承仙等40多位离退休老同志前往田蓬狮子山慰问,受到了边防官兵的热烈欢迎。

富宁县老科协向驻军敬献了写着“英雄,保国为人民。镇守狮子山,军民鱼水情。”的水彩画和写着“人民战士英雄胆,镇守南疆狮子山。科技强军现代化,保家卫国英姿展。”的匾额以及《数码字典》、20多种近300份科普宣传资料和新鲜水果等慰问品。指战员观看了县老科协展出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历年获奖名单”、“中国航天员”、2013年“世界十大科学成就”、2013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源于‘耄’的《汉语数码字典》”、20多幅精美的书画作品及县气象局宣传气象知识的大型科技宣传板。不少指战员还用笔记本认真作了抄录。(来源:富宁县老科协)

浙江省老科协有关“五水共治”建议获省领导批示

2014年7月11日和7月14日,浙江省委副书记王辉忠,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茅临生等省领导相继就浙江省老科协《“五水共治”中防洪水排涝水与气象的关系》作出重要批示。

王辉忠批示指出,省老科协的调研报告有数据、有分析、有对策,并批转相关厅、局进行认真研究,积极吸收到当前正在全面开展的“五水共治”中去。茅临生批示指出老气象工作者心系浙江,关心浙江的防洪水、排涝水工作,体现了拳拳之心,奉献智慧和经验,并批转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借鉴。

农业科技行业报告篇8

一份题为《隆平高科十年黑幕揭秘》的实名举报信出现在网络上,核心内容是指责隆平高科(000988.SZ)在2000年底上市之时,就存在“国有资产流失”、“利益输送”等现象,上市之后又在募资项目建设、主业经营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并列举许多材料和证据,一时间网议如云。

这一“网络突发事件”,令一直置身于“袁隆平”品牌和农业高科技光环之下的隆平高科,没有办法完全做到视而不见。公司董事会秘书彭光剑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对于上述举报,中国证监会等部门曾经调查多次,未发现不合规之处。”

这一简洁、明确的回答似乎还难以满足网民、股民们的好奇,“实名举报是真的吗?”、“他们怎敢实名举报?”、“举报的事实是真的吗?”等等。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赴湖南长沙,采访到了举报人――原湖南农科院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陈绍光;采访到了举报信中所涉事项的当事人――湖南农科院前院长左连生、田际榕等。

举报人说:“我不怕死”

陈绍光说,这封举报信是真的,他本人参与了实名举报。他对《财经国家周刊》说,隆平高科是靠“打劫”起家,身上至少有“三宗罪”: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打劫“袁隆平”品牌和上市圈钱。

来到陈绍光家,一眼看上去,除了电视和空调,似乎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当。他说,十年了,他一直坚持举报,给自己带来了许多“不愉快的记忆”。他说,自己已患上包括癌症在内的至少八种疾病,但“病残之躯不怕死”,他要和那些老专家们“坚持到底”。

陈绍光捧出一纸箱的材料摆在桌上,单是不同时期发送给政府各部门的举报信草稿,就有15份,还有包括10年前隆平高科上市公告在内的多种证明材料。

今年66岁的陈绍光,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在湖南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并曾赴美国交流。原为湖南农科院的研究员、高级工程师,曾担任湖南果蔬科技公司董事长等职。

在陈绍光展示的写给有关部门的举报材料上面,签着30位专家、学者的名字。他说,隆平高科成立伊始,时任湖南农科院主要领导人的左连生和田际榕等,同时担任隆平高科的负责人,“这为他们在湖南农科院和隆平高科之间腾挪国有资产,打开了方便之门”。

他提供的2000年5月29日隆平高科《招股说明书》这样介绍:“左连生先生,53岁,现任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本公司名誉董事长、董事;田际榕先生,58岁,现任湖南省农科院院长,本公司董事长;彭海华先生,44岁,现任湖南省农科院副院长,本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他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1995年7月~1997年5月,左连生任湖南省农科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田际榕任副院长;1997年5月~2000年9月,左连生任党委书记,田际榕任院长;2009年9月,时任隆平高科董事长的田际榕按有关规定不能再兼任院长职务,这一职务由左连生担任。

隆平高科上市前后,湖南省农科院与隆平高科签署的一系列合同、协议、补充协议,签约双方的法定代表人都是田际榕。陈绍光说,“这缺乏公平性”。

隆平高科改制重组中,湖南农科院将其下属的五家优质企业――湖南湘研种苗中心、湖南湘研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园艺种苗中心、湖南农化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和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海威科技开发公司等,投入到股份公司。投入总资产为13000万元,净资产为4170.71万元,折股27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5%。

陈绍光认为涉嫌国有资产流失的,是在改制过程中,包括“湘研”辣椒在内的、原属农科院所有的多个知名商标,被“无偿带入”了隆平高科。他说,“这些当时都是农科院最优质的无形资产,隆平高科不仅以独占许可的方式,取得农科院科技成果的使用权,还借助农科院和杂交水稻中心出具的《承诺函》,将农科院下属单位排斥于‘同业竞争’之外。”

陈绍光向《财经国家周刊》表示:“这一结果致使国家投巨资、几代人奋斗打造的湖南省农科院以及杂交水稻中心,沦为一家上市公司的科研基地、人才培训及贮备基地、后勤保障基地。如此一来,杂交水稻研究的公益性日趋淡化,农民低价位获得杂交种子的时代也宣告结束”。有资料记录,隆平高科2003年度分红派息方案为: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40元人民币现金(含税)。湖南省农科院持股比例为55%,分得红利808.5万元。

当地一位地位不低的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农科院所属部分研究所的日子,越来越难过,有的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公费医疗也难以为继,研发断档毫不奇怪。”

举报人问隆平高科哪些“罪”

除了国有资产流失之外,举报人要问“隆平募资项目悬空之罪”。隆平高科在《招股说明书》中说,公司上市后将利用募集资金建设包括杂交优质粮油种子产业工程在内的11个项目,总投资56308万元,占募集资金69679万元的81%,全部达产后年利润18853万元。

“这不过是忽悠政府、欺骗股民而已”,陈绍光对《财经国家周刊》说。他提供的材料显示:

隆平高科上市后,11个项目投资规模被大大压缩,其中果树花卉种苗产业工程等四个项目停办。到2004年底,也就是募集资金4年半以后,隆平高科对于上述项目的累计投入,才达到31960万元,占募股资金的46.5%。

隆平高科2001~2003年的年报显示,这三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6790万元、37459万元、46477万元,净利润分别为4033万元、1006万元、2207万元,都没达到公司成立前净利润,甚至不如单个蔬菜研究所1997年的净利润。

陈绍光说,我们在举报信中就指出,隆平高科“招股说明书列举的11个农业科技开发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应付上市的需要。而成功上市以后,除了杂交水稻相关项目以外,其余项目对于公司的短期商业目的帮助不大,所以被消极对待。”

“同时,上市募集资金又被大量用于其他领域”。其中,与农科院共同发起成立了湖南稻花香房地产有限公司,后来通过收购湖南开源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开元大酒店等项目赚取了不菲的利润。隆平高科2001~2003年的投资收益分别为2078万元、6087万元、1333万元,占利润的比例较高。投资收益中的大部分从房地产领域获得,2002年的投资巨亏由股票等领域导致。

陈绍光说,2003年,随着农科院退出(将其在隆平高科的股份转让给长沙新大新),一批科研单位从隆平高科回到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的年利润已从原来的几千万元变成了几十万元。

举报人还怀疑隆平上市“存有隐形的利益链”。有知情者告诉记者,在隆平高科成立时,很多有实力的投资者拟参与进来,而湖南东方农业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农业”)当时尚拖欠湖南省农科院的大量债务,但其却借农科院的钱,再入农科院发起的公司的股,最终成就了自己的财富王国。

隆平高科的招股说明书说,东方农业以一宗农业综合开发用地土地使用权758.31万元入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湖南省农科院诸多无形资产并未被折算入股,而东方农业得以用土地入股。有人还告知,“这宗土地位于海南,因干旱、多风的气候,没有体现出其商业利用价值,最终成为湖南灾民的安置点”。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湖南省审计厅对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的一份审计报告中,看到了这样的记录:1998年10月14日,湖南省农科院向中国农业银行长沙县支行农科院分理处,借三年期科技开发贷款500万元,当天转借给东方农业200万元。

陈绍光说,“1996年,全国各地相继设立农业发展银行,有一批信贷资金到位。当地一位政府官员亲自牵线搭架,将私营业主于雄介绍给左连生、田际榕共同办公司。先由省农科院科管处一位副处长撰写了以农科院科技成果为依托的农业科技开发立项报告,再向省农发行申请贷款。1996年11月,东方农业成立时注册资金200万元,核心成员除于雄外,也有田际榕、左连生等人的亲友参与。为了跟农科院有关联,省农科院占干股10%。”

陈绍光告诉记者,1997年11月,东方农业成功地通过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将注册资金放大10倍变更为2000万元。“最终,东方农业所持有的隆平高科股份,在二级市场上悉数抛出,靠从农科院借来的200万元获利数千万元。”

陈绍光等举报人质疑的对象,还包括隆平高科上市时的战略投资者,他们认为这里面也存在“隐秘的利益链”。

隆平高科上市时选择的包括富邦资产管理公司在内的九家战略投资者,均不是以涉农产业为主业,且都没有长期持有隆平高科的股票。举报人认为,他们都是以此作为套利的工具。

记者了解到的解释是,隆平高科在筛选战略投资公司的过程中发现,当时的种业公司都不具备实力――即无法按12.28元的股价购买50万股,所以只好选择了与隆平高科签有销售协议的公司,九家公司都属于这种情况。

袁隆平与隆平高科

投资隆平高科的股民,大多是冲着“袁隆平”品牌来的。袁隆平院士德高望重,“袁隆平”三个字可谓价值连城。1998年6月24日,湖南四达资产评估事务所曾宣布:“袁隆平”品牌价值1008.9亿元。

有人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提供材料:到目前为止,用袁隆平的名字命名的企业,只有隆平高科及其下属子公司。

有网民提出:“价值千亿元的品牌归了隆平高科,而当初改制时,为何没在股份中有任何体现呢?”

“隆平高科公司只拥有‘袁隆平’这个姓名的使用权,但不拥有‘袁隆平’商标”,隆平高科董秘彭光剑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解释,“公司注册使用的‘隆平高科’商标,不能和‘袁隆平’商标等同。”

有人还是不赞成这样的说法。《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了“这只是个概念游戏”的说法,“品牌不仅仅指商标,公司名称也是品牌”。他们认为,隆平高科用袁隆平的名字命名,已经达到了低成本占有“袁隆平”品牌的效果。

“组建隆平高科时,是由当时湖南农科院领导做的工作,回避了‘无形资产’的概念,由此占有了国之瑰宝‘袁隆平’品牌。”一位现在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

记者看到了一份1999年隆平高科与袁隆平签订的协议。协议约定:袁隆平的姓名仅限于用于股份公司的名称和上市时的股票简称。

隆平高科上市之后,陆续成立了7家用“隆平”命名的分公司;通过品牌输出,组建了24家子公司,其中19家冠有“隆平”字样。

据了解,袁隆平院士最初不愿意用自己的名字给公司命名。“公司先是取名叫马坡岭农业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后来为了尽快把杂交水稻推向市场,袁老师就同意(用他的名字)了。”时任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的左连生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隆平高科的招股说明书中是这样体现袁隆平与隆平高科的关系的:袁隆平是公司的发起人之一,持有5%的股份;袁隆平同意将其姓名用于公司名称和股票简称;袁隆平之子袁定江任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

“按照协议,给袁老师380万元换取冠名权,但袁老师不要钱,所以给了5%的股份。现在来看给的有点少,但在当时没有先例的情况下,证监会认为已经够多了。”彭光剑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当初省农科院在与省农业厅谈合作时,袁隆平看得比较远”,时任农科院院长的田际榕说,袁隆平当时就指出“不仅仅是能否控股,有非农合作方进来才是最大的问题。他还亲自给湖南省委、省政府写信,使省农科院退出与省农业厅的合作。”田际榕据此说明袁隆平院士对隆平高科的创立所发挥过的作用。

有网民这样说,隆平高科在运行过程中是千方百计将自身与袁隆平院士本人或袁隆平院士的事业捆在一起,隆平高科一直强调“公司的一切重大决策袁院士都要亲自参加;珍爱公司,就是珍爱袁院士的品牌;敬业公司,就是敬爱袁院士的事业;为公司建功立业,就是为袁隆平事业建功立业”。

《财经国家周刊》了解到,袁隆平院士本人对于自己与隆平高科之间的关系,并不愿多谈。他曾对媒体表示:“我从来不管隆平高科的事,我的主要精力是做研究”。据了解,隆平高科的利润中,有一半来自袁隆平院士担纲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制的杂交水稻种子,隆平高科对于科研机构的回报,大部分给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对举报人的信及所涉及的事情,记者原本想采访袁隆平院士本人。后得知,袁隆平院士有要事在身,便主动放弃了这一动议。

记者能给读者提供的情况是:2009年11月19日,一份盖有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章的报告,呈送给了湖南省委宣传部,在这份题为《关于请求维护“隆平”品牌形象的紧急报告》的报告上,袁隆平院士签上了自己的意见:“请给予大力支持。”

隆平高科创始人:“只想平静度日”

在创办隆平高科时,左连生、田际榕分别担任湖南省农科院的党委书记(曾任院长)和院长(曾任副院长),隆平高科成立后,他们先是分别担任名誉董事长、董事长,后又交换职务,分别担任董事长、名誉董事长。他俩是隆平高科主要的创始人,现在均已退休。11月20日,左连生和田际榕接受了《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的独家采访。

“舆论监督非常欢迎,但我们退休后,想尽快过上平静的生活。”这是左连生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的第一句话。他说,今年他已经62岁了。同时接受采访的田际榕,今年67岁,农业专家出身的他说:“十年来告状的不断,习以为常了。”

“创办公司的建议是左(连生)书记提出来的,他于1995年到院里担任院长,他抓这个事。”田际榕说。

“隆平高科是从一次重奖开始的。当时农科院下属的蔬菜研究所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做得很成功,院里拿出150万元奖励带头人。此事在院里震动很大,大家在想,如果都能像蔬菜研究所那样把成果转化为商品,何必搞其他的?”田际榕所说的“其他的”,是指当时农科院职工们搞的创业尝试,例如买卖收音机等,但失败者居多。

农业科技行业报告篇9

第一条为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以下简称“转化资金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以下简称“监理”)工作,客观评价转化资金项目的实施效果,根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部、财政部负责实施转化资金项目的监理验收工作,并委托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具体执行。

第三条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司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兵团、计划单列市科技主管部门受科技部委托,作为转化资金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单位(以下简称“监理单位”),协助科技部,对其所推荐的转化资金立项项目进行日常监理和验收工作,并接受科技部的监督。

第四条监理单位监理项目范围的确定按照“谁推荐、谁监理”的原则,项目的推荐单位即是项目的监理单位。

第五条监理单位根据《暂行办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合同书》(以下简称“《合同书》”)和本办法,对转化资金项目实施监理和验收,监理验收工作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第二章项目监理

第六条转化资金项目监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合同书》。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按照《合同书》组织实施项目,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自觉接受监理单位和科技部对项目的监理。监理单位亦应依据《合同书》,定期了解和检查项目的执行情况,督促项目承担单位认真履行合同、如期完成合同目标。

第七条对转化资金项目进行监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组织实施情况;合同计划进度完成情况;项目资金到位与使用情况;项目科技成果的熟化程度、技术水平、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第八条项目承担单位须在项目实施期内每年年末填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监理表》(以下简称“《项目监理表》”,见附件一),并于下一年度的1月1日至2月1日期间将《项目监理表》及相关附件和《项目监理表》数据软盘一式二份寄至监理单位。相关软件可从管理中心网站的“文件下载”栏目下载或向监理单位索取。《项目监理表》是监理单位和科技部评价项目执行情况、决定能否按照《合同书》的约定进行项目中期拨款的重要依据。

第九条监理单位须在每年年末对其推荐的转化资金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总结,编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工作年度总结报告》(以下简称“《工作年度报告》”,编写提纲见附件二),同时负责催报和接收项目承担单位填报的《项目监理表》,并根据所掌握的项目执行情况,在《项目监理表》上填写项目监理意见,于每年的2月10日至2月25日将《工作年度报告》和地方项目管理数据软盘一式二份、《项目监理表》及相关附件一式一份寄至管理中心。

监理单位提供的项目监理意见,是科技部评价项目执行情况的重要依据。

第十条科技部、财政部在认为必要时,将自行组织专家,对部分转化资金项目进行实地考察,以便及时准确地了解、核实项目执行情况。

第十一条科技部根据项目承担单位填报的《项目监理表》、监理单位提出的项目监理意见、以及实地考察等综合监理信息,提出项目执行意见,并据此核拨合同剩余经费。

第十二条因不可抗拒原因,项目承担单位需对项目合同内容及目标进行调整时,应首先向项目监理单位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原因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经监理单位提出意见并上报科技部审核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十三条对执行情况较差的项目或有严重违约行为的项目,科技部将依据《合同书》的有关条款,缓拨、减拨或停拨剩余经费,直至终止合同。对终止合同的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应进行项目财务清算,并将转化资金支持的经费余额如数上交管理中心,科技部将在三年内不受理该项目承担单位对转化资金项目的申请。

第三章项目验收

第十四条凡是已立项转化资金项目,在合同期满时均应进行项目验收。验收工作在合同期满后六个月内进行的视为按期验收,超出六个月的视为延期验收,原则上延期验收时间最长可再延长六个月。

第十五条转化资金项目的验收评审工作必须遵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验收工作的依据是《合同书》中规定的各项指标内容,验收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合同计划进度执行情况;项目资金落实与支出情况;项目科技成果的熟化程度、技术水平、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成果转化后取得的效益。

第十六条科技部将在合同到期前2个月向监理单位发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验收准备工作通知》及《验收项目清单》,监理单位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对验收项目进行检查,并确定验收时间,报科技部备案。

第十七条在确定的验收时间内,监理单位通知项目承担单位按要求编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以下简称“《项目总结报告》”,编写提纲见附件三),并填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验收表》(以下简称“《验收表》”,见附件四),做好现场验收准备;并由监理单位组织专家审阅承担单位提交的验收材料,对项目进行实地考查和评审;由专家在《验收表》中填写专家验收评审意见。

参加转化资金项目验收的专家必须由熟悉验收项目情况的科技专家和管理专家构成。专家由监理单位聘任,专家人数一般为5-7人。

对于重点转化资金项目,原则上由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直接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和验收。

第十八条监理单位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和掌握的项目执行情况,在《验收表》中填写监理单位验收评价意见,并按照规定将验收材料上报科技部。

第十九条验收材料的准备,是验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由项目承担单位、监理单位和专家共同完成,主要包括:

农业科技行业报告篇10

县委学科办:

**县农业局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学习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8月13日,组织了群众满意度测评会,有51人参会,发出《**县农业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群众满意度测评表》51份,收回51份,经统计,综合评价满意率达98%。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扎实开展

局党委高度重视,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贯彻中央、省、州和县委的要求部署与单位工作实际有机结合,强化领导,广泛动员,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力求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学习实践活动紧锣密鼓逐步推向深入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从3月中旬以来,县农业局认真传达县委的决定精神,及时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认真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精心制定了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为把方案落到实处,又细化制定了12个具体配套方案。规定每阶段都有具体的要求、阶段安排和阶段成果,每一个关键环节、每一个重要步骤,都召开党委会进行研究,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局党委都召开由全体党员干部参加的转段大会,制定了做好阶段工作的通知,对上一阶段的活动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前后衔接,环环相扣,便于落实、督促和检查,把各项工作部署安排落到实处,保证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是明确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和载体。结合农业部门特点,紧密联系我县农业实际,经反复讨论,征求意见,提出了以“科学发展,强农富民”为活动主题;使学习实践活动更贴近“三农”实际,更体现农业特色,更符合部门工作要求。3月27日召开了动员大会,让大家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和工作步骤有了更准确的把握,为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学习,深入调研,不断提高运用科学发展理论武装头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坚持把学习贯穿始终,切实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党委坚持把强化理论武装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把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觉悟、一种责任、一种政治要求和政治行为。同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形势,坚定走科学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以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是以“科学发展、强农富民”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扎实深入开展调研。党委重点突出面向“三农”的实践特色,积极开展“科学发展、强农富民”主题实践活动,围绕加强现代农业建设,以制度创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探索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农业发展难题。局属各党支部把主题实践活动贯穿学习调研阶段全过程,开展了扎实深入的学习调研和座谈活动。同时还组织召开了20xx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

(三)发扬民主,集中民智,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

一是听取群众意见,找准突出问题。农业局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了“我为**农业科学发展建言献策”的主题活动,借零距离接触群众,推广农业适用科学技术之机,真心实意与老百性交朋友、认亲戚,在全县范围内向广大农民朋友了解生产过程中到底缺什么、盼什么?走访了210名农民朋友,收到意见和建议共计179条(次),通过认真梳理、分析、归纳、汇总后发现广大农民群众有盼买上廉价的放心农用物资、盼科技服务到位、盼科技干部作风转变、盼农机“保姆”下乡、盼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五个方面的盼望。同时,通过设置意见箱、召开座谈会、开通热线电话、发放征求意见表、农业信息网开设专栏等多种形式,开门纳谏,广泛征集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发放250份征求意见表,收集整理意见38条。目前,已整改并落实。

二是分析总结。学习实践活动一开始,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就把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作为重要环节来抓,主要负责人全程主持报告的撰写工作。首先,深入细致、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充分运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学习调研阶段的成果,紧密联系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对制约我县农业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其次,积极组织群众评议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6月16日,县农业局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评议会。公布了我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的内容,接受党员、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评议和监督,与会全体人员对农业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了现场评议,通过评议,县委第十指导检查组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农业局推动农业发展认识到位、决心大、后劲足,同意报告。

三是注重民主团结,认真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5月27日上午,县农业局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民主生活会顺利召开。会上,局领导班子成员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检查,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到了差距,正视了问题,明确了思路,形成了共识,初步提出了整改思路和措施。

(四)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带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我局党员领导干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9名领导干部建立9个基层联系点,分别多次深入联系点指导学实践活动。在引导学习、总结规律、解决难题、鼓舞士气等方面取得明显实效。一是领导干部带头作学习科学发展观专题报告,与基层党员干部现场互动交流,有效帮助党员干部提高认识水平。二是领导干部带头总结制约科学发展的规律性问题,积极推动“三农”工作创新发展。三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帮助解决实际难题,为基层单位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指导。四是领导干部带头关心党员干部学习工作生活,鼓舞基层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战斗力。在分析检查阶段,局党委委员分别指导参加联系点的专题民主生活会,重点审阅各单位班子分析检查报告,避免写成工作总结。深入民主生活会现场,增强指导检查的实效性。在整改落实阶段,督促联系单位将整改落实方案进行细化,并以表格形式逐一责任到人,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各环节不走过场,真正落到实处。

(五)亲切关怀,科学指导,增强指导学习实践活动的责任感

县委第十指导检查组高度重视对我局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和检查,明确要求我局把握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契机,为全县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做出好的示范。组长王德生同志出席了动员大会,强调学习实践活动要坚持“重实效,防止走过场”,“重实践、防止空对空”,对我局整改落实方案进行了审核。第十组指导组对我局提高专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指导。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是一次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提出了很多好的指导性意见。

二、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成果

为了大地的丰收,大力发扬“埋头苦干、创新实干、率先垂范”的**精神。学习实践取得以下成果:

(一)学习实践活动的思想成果:党员干部受教育

一是通过学习,开阔了思路,提高了认识。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及有关学习资料,通过学习,对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有了新认识,增强了我局党员干部从事“三农”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撰写心得体会97篇。

二是通过调研,主动查找差距。分析了我县农业农村工作与先进地区差距的深层次原因,增强了我局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撰写调研报告9篇,各支部也结合实际分别撰写调研报告。

三是加强宣传,营造浓厚的学习实践活动氛围。通过内部简报及时反映学习实践活动最新进展情况,向上级推荐典型经验。目前,局学科办简报发出29期81条信息。上中国农业信息网的有1条、上中央农广校网的有3条、上云南农业信息网的有17条、上省农广校14条、上红河日报3条、上县委学科办简报的有2条、上**之窗的有7条。通过局学科办的简报,使局系统各单位学有榜样、做有照样。同时,广大党员干部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刻,对科学发展观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具体内容更加明确。大家一致表示,一定要把科学发展观理论转化为促进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二)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成果:科学发展上水平

一是多渠道、多层次进行农业科技培训。为了提高我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县农业局开展了“科学发展在身边”主题学习实践活动。首先,邀请省内外专家到我县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培训会。分别邀请了中国果园梨资源研究与品种改良中心院副主任李秀根、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委员会副主任顾德平和云南农业大学等专家到**授课。使广大农业科技干部人员深受启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通过传经送宝,分析国内国际宏观农业产业形势,共商**农业产业发展,为**农业产业发展,正确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其次,局机关及局属各单位采取多种方式举办培训班。目前,举办农业适用科技培训及劳动力转移培训,共计637期,受训人民群众33767人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35950份。第三,召开“田头培训会”。农民群众聚集在田里,边听农技员讲解,边看他作示范,广大群众普遍感到,开“田头会”好,现场一看、当场一听,就什么都明白了。

二是当好服务员,科技服务上水平。农业局为了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专门派技术人员下驻到各乡镇,进村入户当好“服务员”。一是围绕“强服务、促发展、保平安”工作目标。带领群众立足当地资源,做活产业结构调整文章,形成“一村一品”的可喜局面,为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贡献;二是向外界公布科技干部工作承诺书。为帮助农民开拓致富之路,农业系统的领导干部职工建立干部技能服务窗口,向外界公布了干部工作承诺书,将干部姓名、岗位职责、服务技能、联系电话等制作成“干部技能服务指南”发放到村户,农民群众有事可直接与科技干部联系,事后反馈结果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三是本着“农民群众缺什么,帮助其学什么”的原则。组织科技干部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送信息“四送”到农家,整个农业系统形成了“有事你找我,有问题我跑腿”的工作局面,从单纯的农业实用技术,逐步扩展到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科技干部服务好不好,问问群众就知了”。现在,农业系统的科技干部成了群众最欢迎的人,成了能为群众提供各种技能帮助的“服务员”。

三是广泛推广良种良法。把田间地头当作大课堂,积极传授新技术,推广优良新品种,在田间地块看得见科技人员的身影,听得到科技人员的声音,着力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传授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促进农业科技快速转化。一是全面推广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全县完成粮食作物间套种28.15万亩,其中,玉米间种豆类15万亩;果园套粮食2万亩;水稻品种多样性间栽5万亩;马铃薯套种地膜玉米3万亩,预计实现粮食增产956.5万公斤。二是实施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目前,全县采集土样2千个,每个土样化验6项,共1.2万多项次。发放施肥建议卡5万份,宣传单6万份。三是全力打造优质米品牌。农业局在优质米样板基地建设完成大田移栽面积20xx亩,进一步培植和开发我县的优质米工程,打造**优质米品牌。20xx年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我县在中枢镇立岗村委会建设优质米样板基地20xx亩。样板建设做到了“五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移栽时间、统一栽培规格、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服务做到“三到位”,即宣传到位、培训到位、技术指导到位。在移栽质量上,要求规范化双条栽,实行稀植、浅插。使样板区实现了“一个座落一个样,一个平面一个向”,切实提高了水稻移栽的科技含量,为夺取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是蔬菜产业正在发展壮大。首先,百亩蔬菜产业正在扩大发展。**中低产田的改造正逐步解决农田的规划及灌溉问题,为蔬菜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中枢镇黄草洲、新寨子、陆良寨的百亩蔬菜基地的逐步建立,大棚蔬菜与田间种植交相辉映。县今年计划完成8500亩蔬菜基地建设任务,比去年增加2500亩,其中,计划种植浅水藕5000亩,比去年增加900亩。在黄草洲和陆良寨新建商品基地1000亩,黄草洲480亩、陆良寨520亩。其次,大棚蔬菜优势冲击传统田间栽种。龙甸村的种植户赵小云说,大棚蔬菜不但成熟期提前,每亩产量高出田间种植1.5吨左右,价格也高出0.5元/公斤。同样从蔬菜站拿来的番茄苗,田间番茄还未成熟,他已经开始向客商提供蔬菜了。第三,蔬菜产业链向深处发展。“天地合”公司自20xx年栽种小番茄以来,效益不断提升。除供应市场外,公司建成果脯加工基地,与农户签订了长期的收购合同。据公司老板田海民介绍,小番茄的产量每亩在6吨左右,他以1元/公斤的价格向农户收购。他加工的小番茄果脯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已经供不应求。第四,蔬菜育苗向工厂化方向发展。整个中枢坝区、龙甸、黄草洲、陆良寨的番茄苗都是由县蔬菜站育苗基地提供的。今年,蔬菜站已向农户无偿提供40多万株的番茄苗,蔬菜站还将扩大规模,向农户提供多品种的蔬菜苗。第五,蔬菜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我县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客商加入蔬菜产业开发,引导农户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扶持发展了一批“有实力、留得住、带动强”的蔬菜产业龙头企业。其中,维扬公司正在黄草洲建水上养菜、水下养鱼的蔬菜基地。

(三)学习实践活动的惠民成果:人民群众得实惠

一是情系灾区,破解灾民所需难题。6月14日,我县中枢、金马、午街等乡镇遭受到强烈冰雹灾害,灾情较为严重,造成21252亩农作物被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29万元。灾情发生后,农业局积极行动起来,情系灾区,采取措施帮助农户生产自救。一是向灾区紧急调动种子:杂交玉米种子20吨,甜脆包谷1000包,绍菜种子3000包,白菜种子1400包,油菜种子50公斤。二是多方联系菜商,寻找蔬菜订单。针对灾情较为严重的地区,通过邀请菜商实地查看,并努力争取订单。三是组织技术人员全力以赴做好灾后种植的技术指导工作。四是组织系统内全部干部职工向灾区捐款10000余元。

二是开展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破解食品安全的难题。为让我县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的蔬菜瓜果。农环站认真履职,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监测、评价及三品认证工作。为做好无公害蔬菜水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与监督抽查工作,今年已完成了2期10批次的抽样任务,参加了3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县现有通过认证,取得无公害认证证书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4.1万亩;通过产地环境评价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4.56万亩,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2万亩。植保技术人员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来,对我县粮贸市场、农贸市场的蔬菜和水果进行了5期的抽样检测,抽取青菜、空心菜、黄瓜、芥兰等80个蔬菜品种,抽取桔子、油桃、西瓜、香蕉等20个水果品种。合格率都在97%以上。

三是狠抓打假护农,破解盼买上放心农用物资的难题。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了“打假护优护农保春耕”专项行动,组织212人次,检查各农资经营网点368个次,查处假劣农资2批次,销毁劣质种子750公斤。对农资网点和农产品供应市场进行了拉网式检查,严厉查处假劣种子、农药、农机配件等农用物资,杜绝了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维护了农民利益。

四是开展“送维修”主题实践活动,破解盼农机“保姆”下乡的难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和购买农机补贴政策的落实,不少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买拖拉机、旋耕机等各类农机具械的越来越多了。春耕生产时节,各种农业机械需要维修,但由于大多数农民缺乏专业农机维修知识,加上农村的农机维修服务站少,使用过程中农机发生故障难找到人修理,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农业局组织农机技术人员组成“农机维修小分队”,下乡为农民提供农机使用技术和保养知识,提高农机的使用寿命,及时帮助农民解决农机维修的困难。

五是抓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破解防治并举难题。农业技术人员高度重视田间管理和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切实强化监测预警,选准对口农药,分类指导防治,切实提高病虫害防控的效率和效果。现在**大地稻花飘香,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六是油菜高产创建项目通过验收,破解油菜增产难题。今年,**县被列为农业部、农业厅油菜高产创建示范县,分别在中枢镇、午街铺镇建设了两片百亩核心高产示范样板和两片千亩优质油菜示范样板。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由省农业厅、农科院、推广总站及州农业局、种子管理站组成的专家组,对油菜高产创建示范项目进行复测,最后一致同意通过验收。经专家们的复测百亩核心样板区比非样板区亩增产103.3公斤,增长41.09%。千亩示范区比非样板区亩增产76.5公斤,增长34.06%。万亩示范区比非样板区亩增产35.4公斤,增长19.29%。

三、存在问题及后续工作的安排

县农业局在充分肯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相对于县委的要求以及群众的期望而言,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整改落实阶段时间紧、任务重,一些整改成效还没有充分显现;二是经验性的总结还不够,一些好的典型经验尚待进一步挖掘。下一步工作中必须注意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不断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

(一)是继续深化理论学习,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我局将继续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促进本系统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