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的要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9:05

自然地理的要素篇1

关键词:地理;探研;教学

为践行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福鼎一中地理组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究》的课题研究,其中一项研究就是将研究性学习的观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于是探研式教学成为重要的整合手段。现以我校李明老师所讲的《影响降水的主要自然地理因素》课题为例,说明高中文科地理专题探研式教学实例。

根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影响气候的因素》中对降水的相关要求,并按照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的需要,李明老师在课前预习学案中布置各班分小组自主探究源于高中地理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小(微)课题:①降水形成需要具备什么条件?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降水的关系;③季风环流对降水的影响;④海陆分布对降水的影响;⑤地形(如山地)、地势对降水的影响;⑥洋流对降水的影响。然后分发课内探究案开展《影响降水的主要自然地理因素》课题专题探研式教学。

一、根据课前学案要求,复习旧课,夯实基础,又为下文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1.播放幻灯片(全球气温分布图),复习导入。请同学们回忆全球气温空间分布的规律。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全球气温空间分布规律。垂直方向:在对流层内,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下降,大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

0.6°C水平方向: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新闻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始营造课堂氛围

1.播放《云南的旱与江南的涝》相关图片。

2.教师引导:根据新闻同学们知道今年我国云南出现了严重的旱情,而此时江南却一带阴雨连绵,同是我国南方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异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探讨影响降水的因素。

三、教师演示模拟实验,要求学生观察思考,小组探讨降水形成的条件

1.教师演示模拟实验(用电水壶创设上升的水汽,用凉玻璃创设冷却条件),要求学生观察思考并开展小组讨论:降水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2.各小组讨论结束后将讨论结果写在答题板上,全班交流。

3.教师现场上网查找降水形成的其他条件,进行验证小组讨论结果并补充不足部分。

教师板书:降水的形成条件

(1)大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

(2)大气遇冷降温(降到水汽足够凝结的程度);

(3)有凝结核(大气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

4.小实验:海绵吸水:理解大气饱和度与气温的关系,掌握水汽凝结的原理。

想一想:若大气的温度30℃,此时每立方米大气中含有9克水汽,如何使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

读图思考:饱和度与气温呈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师生在讨论后一起归纳: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单位体积空气中能容纳的水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水汽含量达到了这一限

度,空气就呈饱和状态,如果水汽继续增加,空气就达到了过饱和状态,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气温越高,空气能容纳的水汽量越多,如果不增加水汽的数量,降温同样可以使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发生凝结。在自然界中,空气上升冷却,促使空气达到过饱和,是大气中水汽凝结的主要方式。

四、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影响降水的主要自然因素,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

1.教师:在什么情况下,大气才会降温?

学生:大气作上升运动或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动。

2.放映幻灯片10~11:全球气压带风带图,进行问题探研。

教师:在什么气压带控制下,气流作抬升运动?在什么气压带控制下,气流做下沉运动?在它们控制下,降水情况如何?为什么?

全班交流,再回答。

学生:高压控制下由于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低压控制下由于气流上升,气温下降,水汽易达到饱和,降水往往较多。

教师:同学们观察图中的风带,想想,哪个风带会出现降温?

学生: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的共同点是从较高纬吹向较低纬的,这样会使气流的温度升高,一般不易产生降水;相反受西风带控制的地区,易产生降水。

3.教师板书(边讲边写):

影响大气降水的主要自然因素

板书1.气压带

低气压带降水多

高气压带降水少

板书2.风带

从低纬吹向高纬降水多

从高纬吹向低纬降水少

4.联系生活中地理现象,分析海陆位置、季风等因素对降水的影响,培养学生思维广度。

教师放映幻灯片13:大陆东西岸降水差异分析

教师:西风带控制下一定降水多吗?在西风控制下大陆东西岸降水有何不同?

学生:不一定,因为降水还必须满足第二个条件:有充足的水汽。所以风必须从海洋吹向陆地,能带来水汽,所以大陆西岸降水多;距离海洋越远,水汽越少,降水就越少。

教师:谚语有云:南风吹暖北风寒,东风多湿西风干。读福鼎市2月份部分日期气温变化图,想一想:为什么在13、14日及22日这几天,不但气温高,而且湿度非常大?

学生: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水汽,并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温暖。

活动:“南风天”的苦恼(注:民间常说的“南风天”,在气象上并非特定用语)。

“南风天”由于水汽多,天气太潮,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1)如果房间内的湿度过高,容易令室内家具、衣物、地毯等织物生霉,铁器生锈、电子器件短路,地毯、壁纸等发生静电现象;(2)王先生是一家食品店的老板主要经营香肠、火腿、香菇、木耳之类的食品,每年“南风天”由于天气太潮,食品很容易霉变,造成了经济损失;(3)一些家庭有藏书的习惯,也有不少市民收藏如邮票、钱币、字画、报纸和各种票证等纸质品。空气太潮这类纸质类收藏品也易生霉;(4)由潮湿天气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皮肤病等,对市民健康的威胁逐渐加大。

教师:根据所学知识,有什么办法能减轻南风天带来的苦恼?

学生:关好门窗;用除湿机;开空调除湿;石灰吸潮;吸湿盒;间歇通风:下午是最佳时机,应在下午或傍晚,气候相对干燥的时候,开窗调节室内空气。

(教师出示东亚季风示意图,并提问)东亚季风对我国气候产生哪些影响呢?

学生: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

(教师板书)(边讲边写):

板书3.季风

夏季风降水多

冬季风降水少

板书4.海陆位置

板书:5.读图探究,分析地形、洋流对降水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活动:在欧洲降水量地图上标注年降水量500~1000mm的范围;在北美洲年降水量地图上标注西部太平洋沿岸年降水量大于500m的范围;并画出阿尔卑斯山脉的走向和安第斯山脉的走向。

教师:想一想,同在西风带的影响下,欧洲西部年降水量500~1000mm的范围为什么比北美洲西部广?还有什么因素影响?

学生:北美西部有高大的山脉阻挡,太平洋水汽不容易向东深入;欧洲地形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形平坦,北部山脉和南部山脉基本上是东西走向,有利于来自北大西洋暖流上空的暖湿空气(西风带)深入欧洲大陆内部,所以欧洲西部年降水量500~1000mm的范围比北美洲西部广。还有受沿岸洋流影响,北大西洋暖流比阿拉斯加暖流强大。

教师放映幻灯片19:澳大利亚大陆东西岸降水差异分析

思考:(见左下图)甲乙两地降水有何不同?形成差异的因素有哪些?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幻灯片归纳(见右上图):甲地沿岸有寒流减湿,受离岸风影响,降水少;乙处沿岸有暖流增湿,又受登陆风影响,在山地迎风坡气流上升,多地形雨。

(教师板书)(边讲边写):

板书6.地形因素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板书7.洋流

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五、模拟情景,课堂演练与拓展延伸,意在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1.教师放映幻灯片20~21:“城市热岛效应”“城市雨岛效应”,设问:

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城市与郊区降水有何不同?为什么?

学生: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上空空气对流发展旺盛,容易产生强对流天气;城市凝结核多,容易形成降水。

2.教师放映幻灯片23~25:“白沙晨雾”景观,设置问题情境,进行拓展延伸。

1965年竣工的新安江水电站大坝高百米,上游形成了闻名远近的千岛湖。每到夏季,从大坝到白沙大桥一带形成迷人的“白沙奇雾”景观。在众多的旅游景点中,以别具一格的风采赢得广大游客的青睐。你能解释这种奇观吗?

教师补充说明: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新安江水电站大坝坝底闸口汹涌而出的是水库底层的江水。

学生:每到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江面附近的空气水汽含量高。早晚江面水寒,与空气温差大,促使空气中的水汽凝成雾气,这便形成了从大坝到白沙大桥一带迷人的“白沙奇雾”景观。

六、展示生活中实例及地理奇观引导学生开展课后探研性学习,意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及运用地理知识为经济建设服务

1.教师放映幻灯片27~29:“太姥山云雾”景观,设置问题情境,进行拓展延伸。

教师:太姥山多雾,一年三百六十天,雾季达一百多天,古人赞美太姥山:“云雾多变尽奇观。”你能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太姥山春夏季节多雾的原因吗?

学生:春夏季气温高,水汽含量多;山脉海拔高,水汽容易

凝结。

教师:春夏季夏季风携带充足的海洋水汽,在山地迎风坡水汽容易凝结形成云雾。太姥山多雾的成因比较复杂,大家可以把探究太姥山多雾作为课后研究性学习课题之一。

教师:研究性学习课题1:云海是我们福鼎太姥山风景一绝,查找资料完成与太姥山云雾形成原因及最佳观赏时间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

2.(教师)探究:人工增雨

3月贵州省降水依然偏少,旱情将持续。为缓解旱情,贵州省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如果天气条件允许,省人工影响天气部门将立即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缓解干旱――“现在这么旱,为什么不多搞几场人工增雨?”不少市民提出这样的疑问。

教师:根据今天所学知识,课后查找资料完成研究性学习小论文,给市民一个合理的解释。

七、课堂教学问卷反馈

教师: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自然地理的要素篇2

罗洪铁: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形成的基础。自然环境通过影响生理素质和智力素质进而影响到人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自然环境的好坏影响到人的思想形成的质量和速度。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生理素质/智力素质/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5707(2010)08-0028-05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要发展,其研究的重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充实和完善;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下面子系统理论的深化和拓展。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理论的深化研究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对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理论的深化研究,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去思考。

一、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的定位

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首先要认清它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中的位置,这才便于我们从它所处的位置去研究它。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类型,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作不同的划分。如按照环境的范围为标准划分,可分为大环境、亚环境和小环境;如按物质和精神为标准,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依据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这样的划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的结构可用以右边图示表现出来。

从右边图示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分为三个层次,即宏观环境(即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观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微观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物质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精神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现代精神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构成要素。在过去长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中,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宏观环境、中观环境研究得多,对微观环境研究得少。二是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研究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物质环境研究得多,对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研究少。三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研究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的精神环境研究得多,对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精神环境研究少。

鉴于以上分析,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的研究中,主要应就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展开深入研究,作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构成基础的微观环境得到了深入研究,才能够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的研究。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理论得到了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的发展才有保证。在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中,重点义是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现代社会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本文仅就研究得少,到目前都还未引起理论界重视的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谈点自己的思考,望引起同行们对这一领域的重视,将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的研究深入下去。

二、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的含义、构成及研究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中处于基础的地位,研究它自然就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是指对人的思想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的各种自然物质因素的总和。在环绕我们周围的各种物质因素中,凡是原始的、未经过加工改造的物质因素就属于自然环境。比如一棵树,它如果生长在原始森林中,就属于自然环境的范同;如果是人工栽培的就是与社会环境相联系的构成要素了。自然环境是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物质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的实践活动、思想变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的成长和思想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的结构

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它有其构成的子系统。按照自然环境构成的层次划分,自然环境系统可分为三个层次:自然介质、自然资源和自然营养。

第一层次,自然介质。自然介质,是指地质、地形、气候、水义、生物、太阳辐射等。第二层次,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主要是指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第三层次,自然营养。自然营养是指在自然资源中存在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水等物质。

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可用图1表示。

图1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物质环境三个层次对人的影响,是由广到狭,由外到内,由间接到直接,构成影响了人生存、发展和进行实践活动的独立的环境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物质环境和人的思想,虽然一个是物质因素,另一个是精神因素,但二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简单地讲,二者之间结成了这样的基本关系:自然环境为思想的形成、发展提供必需的各种自然物质,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条件及活动场所;人则以实践活动反过来改造自然环境,为自己思想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正是在这种二者的交互作用中,自然环境和人的思想素质都得到发展。

(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的意义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是由自然物质因素构成的,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是整个环境系统构成的自然物质基础,它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其他的构成要素。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物质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都有直接的影响。第二,它影响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第三,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在我国,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的差异大,这给生活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人的思想带来的差异也大。比如,生活在平原和沿海地区的人的思想观念更新,接受新生事物比生活在大山区和高原的人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然环境的差异。由此可见,如果对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研究不够,就会影响到对思想政治教育整个环境系统的深入研究。

三、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对思想形成、发展的影响

作为自然物质因素的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为什么能够影响作为精神因素的思想呢?要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首先必须找到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与思想是通过哪些途径发生联系的。这些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对思想形成、发展影响的主要途径

自然环境对思想形成、发展影响的途径有多种多样,但主要途径有两条:生理素质和智力素质。自然环境通过生理素质和智力素质这两条途径对思想形成、发展的影响可用以下图示表现出来。

为什么生理素质和智力素质是自然环境影响人的思想形成、发展的途径呢?其依据是:生理素质是思想的物质载体,智力素质是人们进行思想活动的脑力因素。缺了生理素质这个物质载体和脑力因素,自然环境就无法影响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从以上图示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环境先影响人的生理素质和智力素质,再经过这两条途径引起到人的思想发生变化。这种影响是客观的、必然的,任何人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这两条途径。遗憾的是在以前的研究中却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点,这就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研究未能深化下去。

(二)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通过影响人的生理素质来引起思想的变化

既然生理素质是影响思想的重要途径,那么,自然环境对人的生理素质的影响又是通过哪些因素表现出来的呢?对此作以下分析。

1.自然资源对生理素质的影响

从人类诞生的那天起,就一直靠开发自然资源来维系自己生存与发展。自然资源对人生理素质的影响,按照其影响的方式,将其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种形式。

直接影响,主要指容易开发利用的地面资源对人生理发育的影响。容易开发利用的地面资源,如淡水、土地、草原、森林和各种动植物等。这些自然资源只要稍加开发,就可使人类获得满足其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因此,人类开发自然资源获取生活资料,最先就是从容易开发利用的地面资源开始的。在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开发自然资源能力差的情况下,人的生理素质的发育和提高主要是受这种影响。这样一来,人们所处的环境中的自然资源是丰富还是匮乏,就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理素质的发育。如果自然环境中淡水、土壤和动植物资源多,气候温和、降雨充沛,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开发自然资源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不仅多而且比较容易,其体质普遍较好。反之,自然环境恶劣,自然资源匮乏,自然环境提供给人的生活资料有限,这就必然影响到生理素质的发育和提高。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业文明时代,科学技术极其落后,人们主要依靠体力来获取生活资料的情况下,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对生理素质影响就表现得尤其明显。可见,自然资源丰富,人的体质就壮,否则就弱。

间接影响,主要是指开发难度较大的地下资源对人生理素质的影响。如石油、煤矿、铁矿、天然气、各类矿石等。它们不能供人食用,但却能够经过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转化为商品,再转化为资金,人们或是用资金去购买生活资料,或是用资金去发展农业、轻工业,生产各类生活资料。这种间接影响,主要发生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较高的时代。在当代社会,这种影响非常明显。比如,在我国一些地表环境恶劣,地面资料缺乏而地下资源丰富的地区,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地下资源,就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的体质也普通得到增强。

2.气候、气温和地理位置对人生理素质的影响

人类繁衍生息于自然环境之中,自然环境中的气候、气温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对人的身体发育和生理素质的影响很大。如在我国南方尤其是广东、海南,这一带的人由于气温较高,生理的发育比气温较低的北方人快,但身躯却相对矮小瘦弱。北方人发育虽慢一些,但身躯高大壮实。气温对人的寿命影响也大,寒冷的气候环境能使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放慢,从而延长其生长期,推迟衰老过程,长寿者比热带多;生活在炎热气候环境的人身体的发育则刚好相反,所以他们的平均寿命低于寒带地区的人。气温的高低还影响到人的食欲,炎热的夏天,人的食欲降低,体重减少,温和的气温,食欲增加,体重增加。气温不仅影响人的生理素质,还影响人的思维和情绪。高温会使人的注意力涣散,动作的准确性下降,反应迟钝和情绪烦躁。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自然环境对人的生理素质影响直接的多方面的。它通过自然资源、气候、气温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发生作用。

3.生理素质对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生理素质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生理素质对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第一,生理素质是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内在的物质基础。人的素质由德智体几个方面构成,生理素质在人的素质系统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包括思想在内的德、智素质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因素。生理素质中的大脑细胞还是生产和储存思想的重要物质载体。没有生理素质这个载体,思想这种精神成果就无法产生和保存。

第二,生理素质的强弱,影响人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人的正确思想来源于社会实践,而人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却与生理素质的强弱有密切关系。如果一个人身强力壮,体力充沛,就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参加难度较大的实践活动,从而获得形成正确思想的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后,再以旺盛的精力和高效率的思维活动,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就可以提炼出理性认识,形成人的思想。反之,如果生理素质弱,精力差,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都会受到限制。这样,他获得的感性认识材料和社会信息就少,思想的形成自然会受到影响。环境条件优越地区的人们观念更新快,思维敏捷,思想内容丰富,除了社会因素外,自然环境是一个基础性的因素。而处在封闭或恶劣自然环境中的人思想保守,思维方式单一,思想内容简单,其原因也在于此。

第三,生理素质影响人们对科学理论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同样也是以人强壮的体质、旺盛的精力为条件的。体力、精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理论学习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效果。体质强,精力旺盛,人们学习理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效果就好,体质虚弱,则会带来相反的结果。

(三)自然环境通过影响人的智力素质来引起思想的变化

智力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影响人思想的另一条重要途径。那么,自然环境是如何影响人的智力素质,智力素质又是怎样影响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呢?

1.自然营养对人智力的影响

前面讲过,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中包含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自然营养。从营养的角度看,自然营养对人智力素质的高低、智力素质构成及活动有重要影响。大脑的重量尽管只占人体重量的2%,但它的耗氧量却占了人体总耗氧量的四分之一,耗血量占五分之一。这表明,大脑是人体耗氧、耗血量最大的器官。另外,从脑生理的角度讲,有九种主要营养成分是人智力的形成和发挥作用所离不开的物质。这九种主要营养成分是:脂肪、维生素C、钙、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a、维生素e、糖和卵磷脂。

科学研究表明:脂肪是脑细胞的主要构成材料,它占脑细胞重量的60%。蛋白质既是脑细胞的主要构成成分,又是脑细胞兴奋和抑制过程的物质基础,它对人的学习、记忆、语言、思考、神经传导和大脑细胞的新陈代谢等有重要作用。维生素C使脑的功能敏捷、灵活,使脑细胞结构紧固,维生素C摄入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智商。实验证明,维生素C的消耗量增加50%,智商就能增加4个百分点。钙能使大脑持续工作,预防大脑疲劳。维生素B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促进脑部血液循环,进而提高智力活动的效率。维生素a能促进大脑的发育。维生素e是大脑的保护剂,它能够保持脑的活力,具有防止脑细胞衰老的功效。糖是智力活动的能源。卵磷脂是人脑正常发挥功能的基础物质之一,它为大脑提供信息传导的物质,进而提高脑细胞的活性化程度,增强人的智力水平。大脑的发育与活动所需要的上述九种主要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在天然野生动植物以及人类依赖自然环境栽培和饲养的动植物中含量丰富。这样一来,自然环境提供给人的物质营养的丰富程度,就影响到人的智力发育的水平。人工栽培和饲养的动植物虽然属于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但这些动植物的生长依赖于自然环境,比如,农作物、动物的生长就离不开空气、阳光、水和土的自然因素。因此,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工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的动植物都与自然环境相关。

在我国,早就有“智者近水”的说法,它就是讲大河流域和沿海流域地区对人智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如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就是在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的中下游流域。祖先们在此开垦、养殖、繁衍生息,创造出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成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智者近水”的说法表明自然环境与人的智力有密切关系。

2.智力素质对人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智力素质是影响人的思想的重要因素。智力素质对人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智力素质影响人对信息的接收。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类信息潮水般地向我们涌来。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智力对于人们接收信息有重要影响。在接收信息前,首先要依靠自己的智力和经验,对信息的价值进行评价,只有当他认为有价值的信息才会去接收。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还要依靠智力对信息进行筛选,取优汰劣,将最有价值的信息收集下来。由于智力素质影响人对信息的接收,人与人之间在智力素质上存在的差异,自然会直接影响到接收信息的数量、质量和速度。智力素质高的人,比起智力素质低的人,不仅接收的信息数量多,信息质量高,而且接收信息的速度也快。信息是思想形成的原材料,有充足的原材料,就容易生产加工出内容丰富的思想。

二是智力素质影响人对信息的加工。信息被储存到大脑后,必须通过智力素质对信息进行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等一系列的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生产出思想产品。在加工信息形成思想的过程中,人的智力素质起着关键的作用。没有智力素质的参与,信息再多也无法产生思想产品。

三是智力素质影响人的行为。人们形成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指导自己的行为去生产社会财富,满足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当思想产生出来后,除了指导人的行为去参与实践活动创造财富外,还要通过行为,将新产生的思想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使思想内容得到补充和完善。在思想支配行为,行为改造外部世界、检验思想的过程中,人的智力素质一直参与始终。大量事实证明,智力素质直接影响到人的行为活动的方式和效率,智力素质高,行为活动的方式科学、效率也高。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自然环境是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重要的外部环境,自然环境的差异必然造成思想的差异。因此,我们要研究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让其更有助于我们思想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H].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戴钢书.德育环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沈国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自然地理的要素篇3

一、复习自然地理应加强对地理原理、规律的归纳和总结

自然地理是高三地理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贯穿五大地理规律,即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地壳运动、水体运动和地域分异规律,考生在复习中应以这些规律为主线,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复习中要注意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因此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例如在复习“地球运动”时,主要应把握三大规律,抓好四点三线,掌握三种计算:

1.把握三大规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2.抓好四个点: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

3.抓好三条线:晨昏线、日界线(180°经线)、0°经线。

4.掌握三种计算:时间(经度)的计算、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纬度)的计算。

二、复习人文地理应重视对区位因素的分析

人文地理包括五大区位因素,即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城市区位因素、交通点线区位因素和商业区位因素。区位因素的具体分析中,应注意运用“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即首先掌握基本模式,把某事物的区位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次结合具体地区进行筛选,把符合当地实际的区位因素选出来,把不符合当地实际的或影响甚微的区位因素去掉。“一般即共性”,都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因素是基础,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包括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自然资源等,并且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人文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人口)、工农业基础、科技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又是相互影响的。“特殊即差异”,如农业的劳动对象是动植物,因此自然条件的影响较突出;工业的成本高、污染重,因此经济因素、劳动力因素和技术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影响更明显;城市是由人类居住地逐渐演化形成的,所以适合生活、生产的自然条件和影响因素不断变化是其特征;交通线的建设目的性强,并要安全、省工、高效,所以社会经济因素对线路选择的决定性更突出,同时直接受自然条件中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的影响及技术的保障作用也很明显。

三、复习区域地理应着眼于区域空间定位

区域地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近年高考的重点。尤其是在综合题中,以区域地理知识为高考试题的背景材料,有机联系相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将考生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体现考查考生应用能力的要求。区域空间定位是顺利答题的“敲门砖”。区域地理重点采用以图表为载体的学习方法,因为区域地理部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图表的判读技能、基本概念的理解运用。地理空间定位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1.依据地理事物的地理坐标定位。

2.依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

3.依据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定位:①依据地理事物的面积、轮廓和形状;②依据气候、地形、植被、动物等自然特征;③依据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地理事物(如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建筑物、文化现象等)。

4.用图例、注记、比例尺等辅助信息定位。

5.用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定位。

牢固掌握重要的经线和纬线,明确各经纬线在世界区域中的大致空间穿越位置,如海域、河流、湖泊、地形区、山脉、城市等,采用这种经纬网格法,就可以把世界主要大洲的位置确定下来。中国地理亦可采用同样方法复习。

四、充分利用地图及地理图表

地理图像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图像中提供了比文字描述更为丰富的地理信息。复习地图的时候,按照常规来说有这么几点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抓住整体,比如中国的整体,除了经纬度位置以外,把握住几条重要的地理界限,如秦岭淮河的位置,还有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之间的界限,还有地势阶梯之间的界限,这是它的框框。然后从整体角度来看,中国的气侯、地形的分布,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将中国按照地形区逐一的了解,比如说四大盆地、四大高原、三大平原、江南丘陵、海南岛、台湾岛,给它分成若干小块,每一块再整体看它的位置,比如云贵高原在我国的西南,整体的位置。还有它所在的地形区、气侯,要把握住。这样把地图上的整体和局部,首先抓整体和局部,抓住二者的联系和相对位置。世界也一样,世界首先抓各大洲,然后抓一个国家。另外在读地图时,要注意纬度的高低,方位,还要注意图所显示的现象。考试的时候有一些重要信息隐藏在在图里面。

五、关注热点、焦点问题

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在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要有意识地关注世界、关注社会,去接触、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一些热点和焦点。高考考查热点问题,一般以社会热点为背景材料,进行学科间的综合考查。新闻热点、焦点论坛问题往往是高考命题最好的素材,我们应寻找与地理相关的现象,充分挖掘其中的知识联系,使社会问题与课本知识纵向、横向比较,做到融会贯通。联系热点可以通过对新情景的设置与切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灵活应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要注意:

1把热点地区落实到图上,因为热点问题,往往从地图方面切入和展开。

2分析热点地区,要与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相联系,注意思维的灵活性和开阔性。

3注意细化热点地区的特征如位置轮廓等,便于空间定位,增强判断的准确性。

学习是有法而无定法的一项思维活动,只要大家仔细研究认真总结就能提高自身能力。在这里,我谈了一些地理复习方法,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自然地理的要素篇4

关键词:地理区位;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作者简介:赵生兰,任教于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第二中学。

在人文地理的教学中,地理区位问题是最大的重点和难点,是人文地理的核心知识。所以深入理解区位的概念是关键。第一层含义揭示了区位概念的内涵:区位就是该地理事物的位置,即在什么地区、在什么位置;第二层含义提示了区位概念的外延:该事物在空间上与其它事物的联系,这一点最重要,该事物与哪些事物有空间联系。其实区位就是中心事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事物和人文地理事物。在地理教学中,要认识地理事物的区位,就要掌握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一切区位问题都要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大方面来分析,不管是人口迁移与人口分布,还是农牧业与工业,抑或是城市与交通。当然,区位的分析要因事而异,要抓重点,不能八股文,只有先掌握了全面然后才能抓重点。在高中地理中,需要掌握的区位知识主要有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运输网中线和点的区位、商业中心的区位等。

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每一项人类活动只有选择合理的区位,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任何一项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都要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不同的人类活动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同一因素对不同活动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这些区位因素的影响程度也会变化,甚至会出现一些新的因素。

因此要学好区位知识就要掌握以下几方面:

一、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自然资源等。这些因素对不同活动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最大,而气候又是最重要的自然因素,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生产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气候差异。同时地形土壤水源等也都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城市区位、交通运输网中线和点的区位也都受气候地形河流资源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而言,工业区位、商业中心的区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弱。

二、社会经济因素

包括交通、市场、政策、劳动力、技术等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各项人类活动都有很大影响,但对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和商业等活动的影响更大。值得注意的是影响工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要从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分别去认识。

三、影响不同活动的主导因素是不一样的

总的来说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市场,而工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有资源、市场、交通等,交通运输网中线点的主导因素为社会经济因素,商业中心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和交通。但在不同地区各种活动的主导区位因素也不完全一样,如我国西北地区灌溉农业(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是水源,而三江平原商品谷物农业的主导因素则为地形,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和地形,大城市周围蔬菜生产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再如工业生产,美国“硅谷”、日本“硅岛”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因素是知识和技术,而诸如有色冶金工业等高能耗的重工业的主导因素则是动力(能源),纺织、电子装配等劳动力密集型工业的主导因素为廉价劳动力,啤酒、食品、印刷等产品不便运输或由原料到产品重量增加的工业部门的主导因素是市场,水产品加工等原料不便运输或由原料到产品重量减轻很多的失重型的工业部门的主导因素为原料地。

四、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每个因素对各种活动的影响程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上述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人们通过农业技术改革,将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加以改造使之适宜于农业生产,这使得某些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减弱,北方冬季温室农业就是改造了热量不足这一不利因素。再如,过去自然因素是影响交通运输网中线的主要因素,而现在许多自然上的不利影响和限制可通过先进的科技来克服,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交通运输的主导因素了。军事、宗教对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已经减弱,而交通、资源自古至今一直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并且一些新的因素成为影响一些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如因科技而兴起的科学城,因旅游而兴起的旅游城。

五、区位问题分析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1)理清区位分析的要点,形成思维模式。

(2)注意从有利区位和不利区位两个方面分析

①自然区位要素——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河湖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等。

②经济区位要素——资源、市场(腹地)、交通、劳动力、技术

③社会区位要素——开发历史、工农业基础与工业协作、国家政策(政治)宗教、军事(国防)等

2.主导性原则——重点突出

3.区域性原则

(1)语言表达要反映所在区域

(2)要注意区域的特殊区位

六、区位问题复习策略

1.抓核心,构建知识体系,建立分析模型,明确解题思路,提高表达能力。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核心知识。人文地理是以人口、经济和社会活动为核心,揭示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形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区位、地域类型及可持续发展,而区位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该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突出,能够有效考查获取信息、分析迁移、解决问题等的能力,所以学会运用区位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是人文地理学习的主要目标。从复习设计的角度而言,重在一个理清脉络,构建知识体系,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达到知识的优化,能力的升华。给学生建立区位分析模式,形成解题套路。

2.归纳人文地理核心主题

根据高考大纲和教材内容,分析过去的高考试题,可以确定人文地理内容的中心主题主要有:通过人文特征进行空间定位问题、从图表中提取人文地理信息、分析区域人文特征、人口问题、城市区位分析、城市化问题、旅游地理问题、文化景观问题、大型工程问题、资源的跨地区调配、综合国力问题、交通方式与条件分析、商业贸易问题、农业区位条件分析、现代农业选择、工业布局分析、工业基地与工业带问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综合国力、海洋国土、资源能源条件分析、城市规划与布局、环境问题等等。

结合人文地理中心主题,应重点分析和关注新知识点,分析基本思路和方法,基本观点和结论。在结合区域进行分析时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主导因素,推导结论。

3.灵活掌握答题技巧(尤其是综合题)

教师要重视:加强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培训。老师要多进行学习方法和答题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首先,要重视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研究,从中体会高考试题怎么考,怎么答(感悟高考),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其次,精选一些练习进行针对性训练,通过练—考—评指导学生“如何从各种资料中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优化信息,如何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如何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表述”等等。在复习中对练习题精选、精练,在评讲中侧重重点、难点的分析及扩展,做到“举一反三”。

第三,要注重审题、解题、答题思路和方法的培养,以及语言表述和归纳的训练。

总之,影响人类活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发展变化的。要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就应该因不同活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而制宜,从实际出发,将自然、经济、社会、政治、国防、环境等各方面的需要统一起来考虑,以选择切实可行的最佳区位。

参考文献

[1]吴传钧,刘建一,甘国辉.现代经济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2]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自然地理的要素篇5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地理复习法

一、新课程中高考区域地理的复习方向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综合运用经纬网、等高线、海岸线突出区域地理气候、地形、水系、水文、农业城市人口、交通、资源、概括区域发展问题、提出区域发展对策等分析。不要盲目的追求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这些热点、焦点的发生必然在一定的区域之中。问题最终落脚点还是考查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基本能力,因此重在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区域地理的分析方法和构建模型上,从中找出相关的地理素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阐释。同时要求学生每天要坚持看地图,熟悉见过的图。地理试题的信息往往来源于图表,图表也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因此对地理图表的分析应该成为经常性的练习。

二、区域地理分析的方法

近年来有关区域地理的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分析理解区域特征、地理分布、地理变化、地理成因、区位因素、存在问题、解决措施等,对比分析区域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高考常用手法),区域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发展方向等。这里归纳出一些复习方法。

1.以区域综合分析方法培养为重点。一个区域是多种要素的综合体,如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中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因此在分析各要素时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自然地理要素是基础,决定了人文要素,如人口数量和分布、工农业生产、城市分布、交通分布、区域开发等。

【例题1】如上图中B区域总体特征的分析。利用图中的经纬度分析地理位置,再分析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河流水文特征多内流河、内流湖;植被覆盖率低,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为主;水资源缺乏、石油天然气丰富;生产特征是工农业生产水源不足,工业、农业种植业相对落后,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为主;人口分布、农业生产、村庄、城市多呈点状(绿洲)和带状(沿交通线和河谷)分布;温带大陆性气候,日温差大,光照充足,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所以瓜果产量高、甜,棉花质量好(长绒棉)等。

2.加强区域各要素的比较。区域对比仍然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地理要素的异同,通过逐项比较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准确掌握各地理区域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同时也便于记。比较项目有差异,但是仍是多个各要素或某一要素的对比。因此在区域地理教学和复习中,要经常指导学生进行区域地理特征相似或差异性对比来学习区域地理。

(1)加强相似特征的比较。如例1图中简要归纳a、B两阴影区域相似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温带大陆性气候;以荒漠草原为主;以内流河、内陆湖为主;水资源缺乏;石油、天然气丰富)

(2)加强区域地理差异性比较。

【例题2】读下图,指出下面两图中甲阴影区与乙阴影区农业结构的不同,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甲区以畜牧业、园艺业为主,乙区以种植业为主。甲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适宜牧草生长;乙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谷物生长。)

3.突出区域中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如例1图甲中,描述C地附近等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并说出其影响因素有哪些。(总体由西向东降水量逐渐递减;西风、海陆和地形因素)

4.突出某区域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特征的影响(变化)。如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对黄河下游的水文特征有何影响。

5.重视区域人文区位因素的分析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的迁移。如例1图乙中的克拉玛依以采矿为主的资源型城市都会面临资源枯竭问题。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克拉玛依市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利用区位优势。发展边境贸易;进一步发展石化工业。延长产业链;发展观光旅游和工业旅游,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利用良好的光照条件,发展节水农业;优化环境,改善生态。)

三、建立区域复习模型,构建思维导图

自然地理的要素篇6

关键词:课堂;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地理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社会中生活与生存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地理素养,包括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和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品格[1]。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将成为地理学科发展的未来,决定了地理课程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价等问题。学生素养的养成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特点,它需要从初高中阶段不断地地理学习中逐步塑造养成。所以,初中阶段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也必不可少。

一、利用教材实验活动内容,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可以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培养,地理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造这种成长的机会,让他们经历学习的过程。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深入挖掘教材,重知识背后隐藏的地理素养,避免单纯片面地教授知识,让学生为掌握知识而学习,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思维培养及素养的养成都十分有利。现行初中地理教材的活动式内容中设置有学生动手制作(或学生实验)的学习活动,这类探究活动的学习形式背后隐藏着对学生地理能力及地理素养培养的要求。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一节中“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学习模块下设置了制作简易地球仪的学生活动。为提升学生对经纬线知识的理解及动手制作的能力,可在教学中尝试将制作地球仪的活动与经纬线的学习相结合,为学生创造经历学习的过程,在制作地球仪模型的过程中,理解经纬线的特点,试图突破学生缺乏立体空间思维的教学难点(如图1)。学生制作地球仪的活动实际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地轴的倾斜,通过小组间的讨论、探究、合作,找寻在球面上绘制经纬线等问题的解决方法,最终完成地球仪模型的制作,也可达成对地球仪表面经纬线的学习认知。制作地球仪模型的过程需要学生应用自己所学知识,还需要发挥创意和想象力,不断观察、思考、实践,再观察、再思考、再实践才能完成整个制作过程。因此,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果能从培养学生学习最有用的知识及综合思维素养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教材实验活动内容,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则可以提升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图1制作地球仪模型

二、利用电影创设教学情境,强化学生对地理的区域性认知

初中地理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地理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在实践基础上从不同视角认识区域,并能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建立正确的人地协调发展的价值观。然而,初中地理教材中设置的一些区域远离学生生活的地区,对于这些区域的认知学习,学生无法通过已有生活经验较深入地认知所学区域。因此,这些对学生比较陌生的区域,学生学习认知会较困难,更难以做到综合分析。如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印度的社会问题、中东的战争问题等。电影可以作为一种教学素材应用于此类区域的课堂教学,通过形象直观的电影情景或场景的代入感,让学生近距离感触原本遥远、陌生的区域。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一节的教学中,可利用“南极大冒险”这部以南极科学考察为背景的电影为教学素材设计教学,利用电影场景的代入感,使学生设想自己处于南极地区并抓住一些电影片段,让学生感受冰雪南极的自然景观及狂风暴雪肆虐的恶劣环境;再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南极地区酷寒自然特征的成因;最后引导学生探究南极地区所形成的本区域独特生态系统,及该区域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巨大考验与人类如何开发、保护南极地区。总之,电影作为教学素材创设的教学情境,创造性地再现所需要学习的区域,使学生在教室里身临其境地了解认识该区域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进而建立正确开发保护极地地区的观念。

三、利用乡土元素融入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力与环境素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土元素源于本乡本土,是当地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代表。乡土元素在自然演变和人类发展过程中独具特色、种类丰富、变化万千[2]。所以,乡土元素较能感染学生,会引起探索好奇心,成为开启学习之旅的起点。将乡土元素融入初中课堂教学,通过开发一些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变化,用不同视角认识不同区域,能够提高学生多渠道、多角度、多元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力。如地理观测、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等。笔者所在学校的地理教研组在地理教学课外拓展中,从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及实践能力角度出发,利用身边乡土元素,开发一些实践活动。诸如南京瓜阜山的火山地质考察、南京秦淮河的水质调查、盱眙天文台的星座观测、南京民国文化的社会调查等(图2~图5)。这些实践活动从学生对身边环境的调查研究出发,通过观察取证、调研分析、搜索资料、梳理归纳,研究南京所在区域的地质环境、水质变化等地理问题,对南京所在区域的地质环境、水质变化及南京特有的民国文化可建立直观的较深入的认识,从而综合认知南京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培养学生对南京自然环境及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吴春燕.融入乡土元素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8).

自然地理的要素篇7

关键词:生态化;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生态学

生态化规划设计是指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运用生态学原理,综合地、长远地评价、规划和协调人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转化的关系,提高生态经济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区域发展规划方法。

最初,生态化与规划设计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生态化是一种“人工自然化”的过程,即人类将自身当作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因子,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按照自然生态原则和生命规律,运用所掌握的科学和技术方法,注重生态保护,建立和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体现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减少人工痕迹;使人为过程与生态过程相协调,极大限度地减小对环境的破坏。

1生态化规划设计理论分析

生态化规划设计是在城市规划区域内,围绕城市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展开的,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理论的综合与应用,单一学科和理论无法解决城市规划设计中面对的复杂问题。所以这里先介绍一下生态化规划设计的理论。

1.1系统原理

所谓系统,就是指由一定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层次和结构,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整体[1]。系统原理具备如下特性:整体性、动态性、自组织、优化性、协同性、层次性。

1.2生态学原理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探讨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在生态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原理归纳起来便是生态学原理。生态学原理包括生态学基本原理、保护生态学原理、恢复生态学原理、景观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原理、生态美学原理等。

1.3工程技术原理

这里所说的工程技术原理专指生态工程原理,它包括自然调控原理、人工调控原理、自然与人工调控原理等。

2生态化规划设计要素

生态化规划设计是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基础,建构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共同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空间环境构成包括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以及二者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与人工复合的系统三个部分。

2.1自然系统构成要素

规划区中自然系统是规划区内地形、气候和生态要素根据自然法则形成相互作用的综合体。构成规划区域内自然系统的要素包括非生物要素和生物要素两大类。非生物因素包括水文和土壤等因素。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2.2人工系统构成要素

人工系统构成要素包括建筑及组合、交通系统、环境设施及小品等。

2.3自然人工系统构成要素

自然人工系统构成要素包括建成环境和开敞空间等。

3生态化规划设计方法

生态化规划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应采用系统方法加以实现,根据国内外生态化规划设计实践,生态化规划设计要经历调查研究、分析策划、规划设计、实施保障的四个途径。

3.1调查研究

生态化规划设计,必须充分做好前期考察与研究的准备工作,建立在对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最大程度的理解之上,因此调查研究是湿地生态化规划设计必不可少的环节。调查研究包括基础资料调研、资源环境评价等。

生态化规划设计基础资料调研的内容,包括规划区域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社会人文条件、基础设施条件以及管理条件等。调研应着重于调研规划区域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动植物资源等自然状况,经济与人口发展、土地利用、科研能力、管理水平等社会状况。

生态化规划设计对资源环境的评价是为了对场地进行科学的认知,从而在最大限度对规划区域的生态环境、物质资源、空间格局以及人文环境进行合整合与利用。

3.2分析策划

分析策划是指立足于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潜力,形成社会经济功能与生态环境支持服务功能的互补与协调,提出生态化规划设计的构想,它包括综合分析和项目策划。

3.3规划设计

生态化规划设计应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融汇多学科、多维度交织的高度综合的系统工程方法,以定性分析引导客观全面的系统综合与评价,在理性预测系统目标的前提下,科学决策系统的架构与发展。具体包括:系统科学规划、有机组织规划、多学科的交融、整体协同管理等。

在生态化规划设计中,运用系统思维方法处理问题,即从系统观点出发,着重考虑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真实性、动态性等特点,分析系统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而形成的条件,提出能够创造这些条件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最后选择最优方案加以实现。

在生态化规划中,一方面,研究规划区内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生态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提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恢复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规划对策;另一方面,对于规划区域中人工系统,采取有效措施模拟自然系统运行规律,通过一系列的生态化的组织策略,使人工系统的运行遵循生态规律。

3.4评价保障

在生态化规划设计这一过程中,还需制定保障规划设计顺利实现的实施的具体措施,即论证评价和保障措施。

论证评价包括专家论证、公众参与等。在生态化规划设计成果编制评审过程中,应组织规划设计相关的景观、园林、生态、湿地、生物、城市规划、环境等方面的专家针对进行规划设计成果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评审论证工作,对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提出建议,并加以修改完善,以保障设计成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要广泛征求公众及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和建议,引领公众参与,以保证规划设计过程的社会公平性和公正性。

保障措施则包括建立高效管理机制,强化管理人才培养;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完善法规规章体系;拓宽多方投资渠道,开展多元经营方式;增强生态宣传力度,激发公众参与热情等。

结束语

生态化规划设计为实现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明确的路径。当前我国生态化规划设计实践蓬勃发展,但缺乏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指导,研究的理论与基础也相对薄弱,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生态化规划设计理论,为生态化规划设计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从而为全面、科学地探讨合理的生态规划设计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骆天庆,王敏,戴代新.现代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4,11,105,118-120.

[2]王家骥.区域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4-5.

自然地理的要素篇8

首先,地理环境中这一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这一要素的变化影响到另外要素的变化。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中心和大陆西岸,由于常年受到副高下沉气流及来自内陆的信风控制,因此,气候极其干燥。由于水分不足,地表径流浅或全无,物理风化强烈,风成作用盛行,形成大片沙漠、砾漠,植被稀疏,动物则因食物不足而相当贫乏。以上各要素之间是一环扣一环,一个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当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时,其它要素因受其影响,相应的也会发生变化。如人类在沙漠地区引水灌溉,改变水这个要素,就会使其它因素以及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沙漠中的绿洲。

又如,在赤道两侧,一般是热带雨林地区,但在赤道两侧的安第斯山脉和东非高原,由于地形这个要素发生了变化,引起其它要素以及整个地理环境也发生变化。安第斯山脉地理环境呈垂直分布,而东非高原则属热带草原景观。另外,地理环境各要素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如赤道两侧低平地区,由于全年高温多雨,因而生长茂密的热带雨林,地面发育着砖红壤,森林内生活着多种动物,在这里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是原因,茂密的热带雨林等是结果。但在某些热带雨林地区,由于人为的滥伐,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反过来也会影响气候、土壤、动物等,使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出现草原及半荒漠景观。显然,在这里植被的变化是原因,其它要素的变化却成了结果。

其次,地理环境中,这一部分会影响到另外的部分,这一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到另外部分的变化。如北美洲和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的西风带,欧洲位于亚欧大陆的西侧,北美洲位于两大洋之间,但欧洲气候海洋性显著,而北美洲却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北美西部高山高原地区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西风深入内地,使太平洋的影响仅局限于太平洋沿岸一带,而对东部广大地区的影响则很小,完全不可能同大西洋对欧洲气候的影响相比。由于气候不同,导致两洲地理环境差异显著,这说明北美高山高原地区对整个北美地理环境特征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

又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同纬度地区地理环境不同:东部圭亚那高原及奥里诺科平原为热带草原地区,同纬度西侧为热带雨林区;东部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区,同纬度西侧为热带草原及热带荒漠区;南纬40°以南,西侧为温带森林区,东侧巴塔哥尼亚高原则为温带半荒漠及荒漠区。显然,安第斯山脉对南美东、西部地理环境的分异起着重要作用。即安第斯山脉这部分影响了它东西两侧的部分。再如,在地质史上存在冰期和间冰期,冰期时,大量地表水以冰层的形式被固结在陆地上,由此引起海平面下降,大陆架露出海面,结果使陆地面积扩大,轮廓发生变化,陆上动植物分布也发生变化。同时,海平面下降还引起流入海洋的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下蚀作用加强,河谷下切更深,陆地地形分割剧烈;间冰期,固结在大陆上的冰层消融返回海洋,海平面上升并淹没了大陆架,陆地面积缩校同时,海平面上升,提高了陆地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河流下切力减弱,陆地地形分割也不厉害。

以上表明大陆部分冰川的伸展与退缩,影响范围扩及全球。在这里,显然冰川的扩大与收缩是原因,其影响是结果,但另一方面,冰川的伸缩又是许多原因造成的。这里,同样也可以看出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各部分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原因和结果是可以互换位置的。

自然地理的要素篇9

地理知识教育是随着世界科技发展、人类文明进步而前进的。当前世界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都需要眼界开阔、全面发展、学有专长的人才。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地理教学的社会功能,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目的,其中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是思想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地理知识中独特的国情教育资源,本着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论观点,教育学生既要全面、客观地认识我国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及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的便利条件,同时还要了解我国自然环境的不利方面和自然资源的不均衡性,紧密联系人口数量大、环境污染、生态失调等实际问题进行评价,这样就能使学生既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越条件和伟大成就的刺激,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又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限制因素人口、环境、资源等严峻形势而产生忧患意识,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也是地理品质素质的主要内容。随着生产力发展,人口急剧增长,以及长期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发利用,造成全球性破坏,致使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应把人地关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这样才能对提高民族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深远意义。

2.地理知识素质

地理知识素质是指学生在社会生活、生产、交际中应掌握的能够能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地理知识,包括感性知识和理l生知识两方面。

感性知识指以大量的地理事实材料反映客观地理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地理知识。比如在世界地理方面,先从全球范围了解有关地球上层空间的自然环境、资源和人类活动,然后进入区域地理。如中国地理先了解国土位置、疆域、人口、民族、自然环境资源、工农业生产、交通、商业、旅游等,然后了解区域及乡土地理。对所有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应本着根据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的原则,由浅入深,点面结合,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较完整、较全面的地理概念。

理性知识是有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地理知识。应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抽象、概括,抓住地理特征,理解地理概念,掌握地理规律,科学准确地掌握地理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释日常所见的地理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加强地理实践素质的培养

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是学生中学生阶段最后一个学段的学习。就高中生而言,学习地理之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不少大人物他们后来活用地理知识就是在青少年时代打好了学习地理的基础。象朱德、刘伯承就是这样的。读书的目的是学习,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高中阶段我们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素质。比如引导学生堪察家乡地理,自己编写乡土地材料,让地理知识变成自己的地理能力。

4.地理行为素质

人类生活在一定的空间,无时无刻不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果学生获得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具有一定的地理品质素质,那么,他们对周围环境就会有一定的认识层次,他们可以透过某些地理现象,分析和了解地理环境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地理行为能力。就中学生而言,因地理知识的深度和知识面的宽度等因素,不可能有影响深远的地理行为。但是,他们可以正确地运用地图,图表等有关统计资料,对地理现象进行表述,也可以使用所学知识制作各种地理模型,办地理知识板报,建立小小气象观测站等,还可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进行实地勘测,对当地的水文、空气、地质、地貌的开发利用进行探索、研究,为经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自然地理的要素篇10

(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合肥230011)

摘要:公园是大众休闲、游览、健身等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是某一区域环境及居民生活质量的表现.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发展、进步和提高的现代社会,公园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日益提高.公园景观的设计理念也需要在传统观念下不断的更新,加入现代元素和创新元素,以满足现代人对公园景观功能的要求.

关键词:公园景观;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元素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068-03

景观设计理念是公园景观设计的核心思想,是景观设计的方向和基础.公园景观设计理念的清晰明确是公园景观设计元素有效、科学利用的前提.结合公园景观设计的“以人为本”理念、地域文化理念、生态理念、艺术理念等,合理的统筹公园景观设计的自然元素、人工元素等,使公园建设更具文化底蕴、精神风采和情感感染力,以促进城市形象的提升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1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公园景观设计与公园的主题、功能等有很大关系.例如,综合性公园就要突显公园的综合功能,有林地、绿地、活动场地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而专题公园则要突出其专题特色,风景名胜公园要结合其历史文化底蕴进行开发;植物公园要结合其植物特点进行开发;动物公园则要围绕各种动物的生存、观赏为主题进行开发;历史名园公园则要结合公园深厚的历史底蕴进行开发.不同类型的公园,其设计理念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设计元素的差别却较显著,这样才能突出公园设计的特色,满足当代大众的个性趣味、求异心理.当前,我国公园设计最大的问题是设计的雷同,公园设计存在普遍的模仿、照搬现象,严重影响了公园设计水平的提升.其次,对于公园设计的经济性、文化性考虑不足,不能通过公园充分的展示地方特色,公园设计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挥不足,难以维持持续的、稳定的发展状况.再次,公园设计的生态理念不够深入,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不能和谐的组合,增加了公园建设的成本支出,亦不利于公园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针对于大众不断提高的精神生活要求,如何树立科学理念,进行公园景观的创新设计,是提高当前公园景观建设的关键.一方面,设计理念为公园景观设计、建设提供了思想支持,为公园的景观注入了更多的思想和文化色彩.另一方面,设计理念有效的将公园景观建设的各个元素统筹起来,更充分的挖掘了公园景观建设各个元素的潜力,增强了公园建设的境界价值和生态价值,使公园建设更好的融入整个城市的建设,成为城市文明、文化的窗口.

2公园景观的设计理念

健康、环保是现代人追求的生活理念,公园景观建设与现代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是社会大众的健身、休闲、娱乐等提供服务的主要场所.人们通过公园游览、景观体验等获得精神、文化等方面的享受,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自身文化修养的提升.因此,公园的设计理念也要紧紧的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大众需求进行创新思考和发展.

2.1公园景观设计的“以人为本”理念

人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元素,“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当前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公园的设计和建设,一方面,应满足大众对于健康的要求,设计必要的娱乐设施、健身设施,并能使公园景观带给人精神方面的放松和享受.另一方面,要满足大众的休闲需求,通过人性化的设计,带给大众一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享受.例如,在景观园林设计中,设计上供人休息的长凳、供人玩乐的林下空间等.公园景观设计能以大众意识为基础进行加工和升华,使人们在公园游乐之中深刻的体会到一种自由自在、轻松愉悦之感.总之,“以人为本”就要以人为中心进行景观设计,科学的关注人的活动体验、精神体验等等,使人在公园之中获得自己期望的休闲、娱乐、健身等活动环境,使游园大众获得精神上、情感上的满足感、舒适感.

2.2公园景观设计的地域文化理念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区域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将地域色彩融入公园景观的设计之中是现代景观建设的核心理念.景观离开了文化,就会使人感到“年年地地景相似”,公园建设就缺少了新意和特色.例如,在北方,看到的公园景观是楼台亭阁,到南方亦是如此.在南方看到的假山喷泉,到北方也是一样.公园景观的相似与“统一”会给人造成审美疲劳,大大的降低了人的精神体验兴趣,久而久之,不是人在观景游园,而是走路、散步,公园的景观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将会大打折扣,公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会成为一个泡影.因此,公园的设计要有地域文化理念,第一,有较强的区域环境理念,能结合当地的温度、湿度、土壤等客观条件,进行景观设计,确保公园景观建设中植物的成活及植物景观的地域特色.第二,能够科学的思考公园建设的环境因素,因地制宜的进行景观设计,将人工造景与自然景观完美的结合起来,给人以自然之美、舒畅之感.第三,能将地域文化融入公园造景之中,使公园景观能够反应一个城市文化的面貌,与城市文化形成一体.例如,“陕西十大怪”是陕西关中的特有民俗,又如剪纸、窗户、秦腔形象等,以其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或制作成雕塑立于景观园林之中,或以石碑雕刻文图立于公园适当位置,就能使人在游园之时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气息,使大众通过文化体验从而产生对这个城市的热爱、对这方水土的热爱.第四,将公园景观设计与地域历史文化结合起来,赋予公园景观浓厚的文化底蕴.例如,西安的“骊山森林公园”,将骊山的自然景观与杨贵妃凄美的爱情故事及“烽火戏诸侯”等历史文化结合起来造景,使人在景中感受到历史的韵律,享受特色的精神文化体验.又如“圆明园遗址公园”它承载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残墙断壁呈现的是历史的沧桑,作为公园景观的设计,对这些有着历史意蕴的景观要具有保护意识,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园林设计相结合,激发游园者的精神情感,使其与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达成一致、产生共鸣.这样的景观设计理念才能给大众留下深刻的情感体会,使其精神、文化等方面获得更大的受益.

2.3公园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

环境是当代备受关注的话题,公园作为大众休闲、游赏的重要场所,其设计中生态环境环境理念的体现,一方面,能使人接近自然、亲近自然,产生人与自然的亲密感.从而关注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产生朴素的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在生态理念的影响下,有利于公园景观建设的持续、和谐发展,有利于公园精神生态效益的体现.生态理念的体现,第一,要重视公园建设的功能,例如公园景观建设的吸尘功能、隔音功能、调节温度等功能.第二,重视公园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选择,例如,公园所处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较严重,可选择白皮松、毛白杨等树种,能很好的吸收该类有害气体,净化环境.注重公园内小生态环境的形成,例如,公园内人工湖景观的设计,单调的湖景设计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景观体验需求.在湖中种植植物,饲养游鱼,各种生命体的结合就可以形成一个小的生态环境,使公园景观更具生气.

2.4公园景观设计的艺术理念

公园景观设计是一项动态的艺术创作,作品的成功不在于一时,而有一定的动态性、变化性和持续性.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艺术理念的发挥能使公园的景观更充满诗情画意.例如在湖堤上种植翠柳,碧水映着婀娜多姿的翠柳,当水汽湿润时,薄雾袅袅升起,如诗如画,使人自然的想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再如在湖中种植莲花,春发芽、夏飘香、秋采莲,每个季节展示的出不同的景观特色,给人留下更深刻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如在较冷的北方,冬季的时候还可以将其变为滑冰场,给寂静的冬日平添几分热闹.此外,还可以向莲池中放养金鱼,使游园之人深刻体会“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的别致情调.这就叫做意境美!其次,要重视艺术理念下的形式美,例如,湖的设计,将它设计成圆形、方形等,更多的会带给人一种呆板的、水池子、游泳池的感觉.如加以曲线设计,使湖岸蜿蜒曲折,再搭配以湖心岛、小桥流水等,带给人的就是另一番感受了.再次,重视公园景观设计的时空美,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湖—荷花—游鱼的设计方式,使湖这一景观在四季展现出不同的特点,使人在不同的时间中都能欣赏到别致的景观美.

2.5公园景观设计的效益理念

公园建设的效益理念对公园控制建设成本、提高公园景观建设的科学性、经济性极为重要.在效益理念的引导下,公园景观设计更注重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的发挥.例如,在公园植物种植设计中,就不会以单纯的景观为基础,致使景观建设的“中看不中用”,不但要将公园景观的“看点”表现出来,还要兼顾其各种效益的发挥.同时,能更好的将公园建设的人、财、物等资源结合起来,有效的进行整合、利用,以合理地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回报,有利于公园建设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3公园景观设计的元素分析

公园景观设计中可利用的元素很多,对于客观存在的建景元素,尽可能的加以利用,对于特殊的元素要将其融入到公园景观的设计、建设之中,使自然景与人类文明融合起来,发挥其独特魅力.第一,自然元素的利用.自然元素包含地形因素、植物因素等,在公园景观设计中,有效的利用自然元素不仅能使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达成浑然天成的效果,还能增强景观的观赏、游览功能,更好的体现公园景观设计的经济性、生态性.例如,利用自然河道进行公园湖泊设计,使公园的水有了“活源”,更能突出公园水景的灵性.又如,公园建设场地有一高地,要平整此高地费时、费力,结合其客观的自然地貌,将其设计成假山.景观设计对自然元素分析、利用,对提高公园景观设计质量、价值等极为关键.第二,植物元素,公园景观设计,一方面,要确保植物种类的丰富性、多样性,使公园植物结构具有层次感、立体感,丰富公园景观的形式.另一方面,公园植物设计要因地制宜,避免外来植物的大量引进而增加后期的管理投入,影响公园建设后期的可持续发展.应充分的利用本土植物资源进行景观设计,使公园植物元素能够更好的体现地域特点、景观价值.第三,公园设计中的水元素是公园景观设计“画龙点睛”之笔,对于水元素的设计利用,要从点、线、面的结合入手,增添公园景观的情趣、雅致.例如喷泉设计、渠道设计等,如在假山上设计喷泉、流水,会改变假山干燥的面貌,会使其变的莹润而充满生机.再如,在公园内适当设计过水沟渠,使人在行进间能享受到水的清凉,会增加公园景观的赏心、灵动之感.第四,声元素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声音能带给人强烈的感官体验,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应注重声音带给人的情感体会.例如,流水之音,可使人产生一种回归自然、清新舒畅之感.风铃之音可使人体会到一种幽静、古朴之感.这些声音的加入使公园景观更具情感色彩,能更好的激发游园人的情感意识,使其获得更多的情感抒发、情感体验感受,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和个人情致的培养及提升.第五,光影元素的利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光影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光影元素的利用能使景观更加具有立体感和特色.例如,光元素在喷泉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喷泉在五颜六色的光的映衬下绚丽夺目,更能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元素丰富,除以上元素外还有宗教元素、科技元素、中西文化元素等.例如,宗教元素在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首先,宗教元素是公园景观设计的特殊元素,要注重应用的适当性.其次,宗教元素的应用要与公园景观的自然元素相映衬,才能显示出其特色.例如,陕西西安大雁塔公园,大雁塔是公园景观设计的核心元素之一,它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加入适当的佛教文化元素,即拓展了公园文化的范围,使公园景观文化更为丰富,更有底蕴.还能在景观设计中融入历史文化,引出一段取经佳话,使大众体会到更丰富的公园景观文化、情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了大众的精神感受质量.总之,景观设计中可利用的设计元素很多,公园景观设计元素的应用应结合公园建设的实际条件,将各自然元素与人工元素统筹规划,确保公园景观的空间感、时间感,使公园建设具有持续发展的潜质,并能在公园景观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得到创新的发展和完善.

4结语

借景抒情,情和景的交融是现代化公园建设必不可少的理念.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将对自然、对社会的情感充分体现出来,应用景观设计理念,结合不同的景观设计元素,使大众与设计者产生情感、精神世界的共识,使公园景观建设能更好的服务大众、服务社会,成为展现居民健康、美好生活的窗口,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艺术杰作.

参考文献:

(1)韩东.浅析纪念性公园的景观设计元素[J].美与时代:创意(上),2012(02):60-62.

(2)李文博.郝文渊,周鹏.西藏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生态景观设计探析[J].北方园艺,2014(06):84-86.

(3)吴小龙.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分析[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4(04):2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