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的起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1:43

公共关系学的起源篇1

关键词:公共部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内涵及特点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一词首先出现于私营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其标志是戴瓦纳、弗布鲁姆和狄凯于1981年发表的《人力资源:一个战略观》一文。随后,其他学者也相继提出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1984年,比尔等人出版的《管理人力资本》一书标志着人力资源管理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飞跃。

学术界一般采用wright&mcmanhan(1992)的定义,即为企业能够实现目标所进行和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人力资源部属和管理行为。学者Lundy,o.,&Cowling,m.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StrategicHumanResourcemanagement)中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系统地将人与组织联系起来的、统一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即要求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政策,要能融入组织目标达成的战略之中,以使人力资源管理扮演促成与支持组织目标达成的积极性战略角色。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包括:

第一,战略性,即契合性。包括纵向契合,即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契合;横向契合,即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各组成部分或要素相互之间的契合。

第二,系统性。指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而部署的由人力资源政策、实践方法、手段等构成的一种战略系统。

第三,目标导向性。通过组织建构将人力资源管理置于组织经营系统,以促进组织绩效最大化。

二、公共部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内涵及特点

(一)公共部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学界对公共部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持有不同观点,但就其内涵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概括:

第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的战略性目标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有助于改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方式,发展组织文化,提高组织的绩效。公共部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统一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第二,公共部门的组织目标与雇员目标的一致性依靠目标任务陈述保持并强调雇员的参与。也就是说公共管理者要向雇员传达目标、调动其积极性,通过雇员参与战略制定、战略实施以及战略评价的过程,促使其产生对组织的认同感,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统一。

第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将随着组织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第四,强调前瞻性。前瞻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可以通过分析公共部门的内外环境对人力资源的未来需求进行预测;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形成战略议题并制定综合的战略管理框架,提出备选方案,经过战略实施与评价最终达到组织的既定目标。

(二)公共部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与私营部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相比公共部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三个特点:

1.目标多元化

公共部门自身具有多重目标的特点。公共部门以创造公共利益为根本目标,同时还要兼顾社会公平、公正、和谐平稳发展等目标,并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公共部门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公共部门发展战略的下属层级必须考虑目标多元化的特点和要求。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起步晚

从传统的人事制度到人力资源概念的引入,起步晚、底子薄是公共部门的一大特点,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才提出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对于公共部门而言更是新生事物。因此,要搞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公共部门必须摒弃传统人事制度的缺点与不足,重新储备相关知识进行管理。

3.公共部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制约因素较多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由于其公共特性受到如《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影响与制约,在管理方式方法上更应当慎重选择并严格实施,同时还要接受广大公民的监督。

三、公共部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战略体系不仅成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也成为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公共部门服务水平的要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也要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适时做出调整。根据我国国情公共部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以绩效为关键的管理体系

绩效对于任何组织而言都是发展的关键要素。组织的绩效与雇员、员工的绩效息息相关。就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而言,建立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有利于依靠绩效管理促进个体、团队和整个政府组织的绩效改进,最终促成政府组织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此外,政府组织还可根据绩效管理结果对公务人员进行培训和薪酬设计,提高公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以适应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求。

2.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目标

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建设学习型组织的要求,在这一大的理论背景下,我国公共部门也要把建设学习型组织作为自己战略发展的一部分予以重视,培养公务人员的战略眼光,促成组织目标的实现。。公共部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公务人员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建设学习型组织文化,进行定期培训和教育,保持开放兼容的态度对待新生事物和文化。

3.以提升服务能力为核心

公共部门对其组织成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沿用部分传统人事制度的做法明显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如何培养和提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能力成为新时期的重要课题。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素质模型。成熟有效的能力素质模型应该由公共部门组织成员的“职业素养、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构成”。提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能力,尤其是国家公务员的知识结构、能力与素质对转变政府职能,对提升政府服务能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4.以终身教育为根本手段

教育的本质是人力资本投资活动,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建设学习型组织更要依靠教育手段进行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从学习者的主体角度出发,更注重学习者的主动地位,并向着自主的、能动的、随时随地的、不拘形式的学习行为发展。”公共部门要加大教育学习的投资力度,综合运用高等院校、继续教育、mpa、计算机网络等资源,大力推动终身教育与长期学习。

公共关系学的起源篇2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251-02

一、公共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分析比较

公共关系学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建立在传播学、管理学、行为科学三大学科基础之上的一门揭示组织公关状态、公关活动规律的科学。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公共关系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它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我们运用相关的公关知识和方法开展人力资源工作吸引优秀的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保留住人才。

二、公共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联系

公共关系和人力资源的职能,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多的共同点:搜集信息可使企业对人力资源状况有一个更为细致的了解,咨询决策与传播沟通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开发中是必不可少的,员工间的关系及员工与企业间的关系都需要协调好。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公共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公共关系之所以能够创造效益,是因为它是一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一般被认为有两种类型:一是体力,二是脑力。在我国,“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说明脑力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已经得到社会公认。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在体力和脑力相当的情况下,社会关系广的人往往办事能力强,甚至有的人在体力和脑力都不及于人的情况下却因其社会关系广而胜人一筹。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如此,实力相当或者实力比较薄弱的企业,往往凭借成功的公共关系活动却一举成为引入注目的明星企业,而另一些企业虽实力雄厚,但因不注意开发公共关系资源而终归业绩平平、名不经传。这是什么东西在起作用呢?这就是人际关系和公共关系,人际关系和公共关系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

三、公共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运用

公共关系既不是体力,也不是脑力,而是游离于人体本身以外的人的社会关系,它与人的生活背景、教育背景和杜会经历密切相关,属于文化的范畴。公共关系是社团或企业法人的全部成员围绕其整体利益在社会活动中所建立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企业利用公共关系树立企业形象,促进业务发展,就是对人力资源的开发。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日益的增长,随之而来的就是各行各业的人才辈出,但同样也出现了人才得素质良莠不齐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公共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做好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成为了各大企业的重大问题之一。公共关系从人才的素质和角度出发,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和有效的培养人才的方法。

(一)在招聘中运用公关知识

人才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可以说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与人的竞争。谁能获得更多更好的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建立畅通的人才信息渠道就成了人才招聘的当务之急。企业要求得外部公众的理解、喜爱、支持与合作,首先必须求得外部公众对企业的了解,为此,企业有必要通过各种沟通方式,向外部公众宣传本企业的基本情况,本企业对人才的态度、对人才的关心、使用、培养和需求情况,以此求得外部公众对本企业的理解、支持与合作,并进而吸引优秀人才为本企业服务。

公共关系是双向信息交流,企业不仅应将本企业的情况和人才需求信息告诉外部公众,还应掌握外部公众的有关情况,掌握人才分布状况、流动趋向、对企业的要求、人才市场的竞争情况等。这就需要正确运用有效的信息搜集方法,通过各种渠道,建立人才信息网络和人才信息库,为企业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提供可靠的信息保证。企业应充分把握内外两个招聘渠道来招聘人才。在内部渠道方面,应积极通过企业内部的广播电台,厂报或宣传栏等公关媒体公开招聘职位,还可以通过内部员工的引荐,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来招聘。在外部渠道方面,企业也应积极利用电视广告,互联网等大众公共关系传播媒体来公开招聘职位,还可以通过猪头公司或直接进校园招聘。

将优秀的人员招聘到公司,是每一个企业都希望的。员工的招聘,其实是企业和员工彼此的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即优秀的人才会得到企业的争宠,形象良好的企业也是优秀人才所向往的。所以企业为了能够招聘到更优秀的人才,首先应该树立好自己的形象,这就需要运用公关策略。在对外招聘信息时,应该做好有关企业形象的宣传工作。可以强调一下员工所关心的,如工作环境、福利制度、企业的信念、精神等,这些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左右应聘者,影响应聘者对企业的态度,同时也能够促使应聘者为进入该企业而不断提高自己。在面试过程中,应聘者最先接触到的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他们的形象和素质代表着整个的形象,因此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

对于已录取的人员,人力资源部门应做好相应的通知工作,引导、帮助员工顺利进入企业;对于未被录取的应聘者,应该通过电话等方式表达对其能力的肯定,并表示感谢,这是一个体现企业良好形象和负责的态度,也许他们正是企业未来的潜在客户。这样一个小小的举措,会让应聘者感到温馨,对企业的形象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有助于提升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认可度。

(二)在培训中运用公关知识

新员工入职时,由于他们对企业的环境和人员构成不熟悉,人力资源部门应做好相应的指引,引导员工把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结合起来,为实现其个人利益而更好地服务企业,让新员工能够在组织中找到归属感。公关的人情性告知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注意讲人情味,要有感情的投入,这是人的根本属性;公关的双向性告知我们在做任何决策或下发政策前,应注意倾听他人的心声,不要主观臆断;公关的广泛性提醒我们,“任何一个公司的工作人员都是事实上的公关人员”,他们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如企业在给新员工培训时,人力资源部门在制定培训方案之前应该是有针对性的,能够做到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不应是一个形式化的过程。这就需要人力资源部在培训之前调查一下员工的需求,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尽可能的满足每个员工的需求,做出合理的培训方案,达到培训的根本目的。

(三)在激励中运用公关知识

良好的员工关系和激励制度对促使企业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就是运用公关理论,建立良好的内部企业氛围,开展人力资源工作。首先,加强内部信息的沟通。加强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信息沟通,既是企业内部公关的重要工作,也是人力资源得以稳定的基础。涉及到员工利益时,要保证有员工代表的参与,及时的把企业的事件、政策、措施等与员工进行沟通商量;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的摩擦时,应该及时解决,做好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我们不仅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其次,关心员工的生活,关注内部情感联络。若企业遇到突发事件,那么必须在黄金24小时里做好对外的声明和对内的安抚,否则企业就会承受很大的损失。

人力资源部门就是一个“大姐”的角色,要兼顾好各方面的关系,切实保证员工的根本利益。员工的切身利益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知识如福利待遇、工作条件等,而且包括精神方面如组织认同、民主权利等。再次,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领导层应该经常与员工进行沟通,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进行心里和行为的分析,挖掘出员工真正的、深层次的需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每位职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分配好相应的激励制度。

(四)在绩效考核中运用公关知识

人力资源工作中,绩效考核是最难做的一项工作,因为绩效考核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影响员工的工作心情,如果实施得不好,会引起影响员工的不满和抵制,影响到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组织的凝聚力。有效的公共关系工作可以帮助企业顺利的实施绩效考核,并能够安抚员工的情绪,避免由考核带来的问题。我们可以做好前期的沟通和宣传工作,与大家共同商量出一个比较合理的考核制度,并形成明文规定,作为以后的考核依据。形成明文政策后,人力资源部门可以通过发放工作手册、电子邮件群发,企业内部会议等方式告知全体员工,保证每位员工都知晓。尽管有了明确的规定,但也有可能出现特殊情况,人力资源部应做好相应的备注,有一定的公关意识。

(五)在稳住人才中运用公关知识

公共关系学的起源篇3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发展条件日益具备:理论研究逐步深入,基础条件日益充分,实施环境也不断优化。要进一步推进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应积极探索构建中国式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体系,推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规范化,同时优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实施氛围。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伴生物,已引起诸多学者的重视和关注。但是对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些基本问题,目前学界依然众说纷纭。本文试就其中的三个问题谈几点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1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内涵究竟如何界定

要科学界定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首先要明晰何为公共信息资源。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国《田纳西州公共信息法案》中认为,公共信息资源是在法律或法令以及与官方事务相联系下所收集、组织和保管的信息,具体包括政府部门产生的信息和为政府部门所生产以及政府部门所拥有的信息或有权获取的信息。而美国《公共信息资源改革法案2001》中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等同于政府信息资源,是指那些主要为公共利用所生产或主要为内部使用但并不排除公共利用的信息资源。中国学者夏义望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的反映对象是社会公共事务,与每一社会成员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它涉及面广,既包括政府部门的信息,也包括社会公益性组织等第三部门提供的信息,企业有时也提供一些公共信息或准公共信息。

借鉴这些观点,笔者认为,公共信息资源就是指由社会公共组织基于公益目的而生产、组织和管理的开放性信息的集合。而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就是指社会公共组织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加工和处理的过程,凸现公共性、绩效性和技术性三大特征。

公共性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首要属性。所谓公共性指的是“一种公有性而非私有性,一种共享性而非排他性,一种共同性而非差异性。”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公共性限定要求公共组织在实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必须秉承公平、正义的信念,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依据,以保障社会公众的信息享有权利为前提,均衡各种信息资源分配行为,确保各种信息资源自由、高效、规范交流,进而为社会公众提供满意的服务。

绩效性就是要求公共组织在实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明确管理目标,激发自身的工作动机与活力,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发扬蓬勃朝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挑战极限,追求一流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业绩,确保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高效运作。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这是因为,公共信息资源类型多样,分布领域广,内容层次不一,要实现这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就必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此作为手段和工具构建一个信息平台,加快信息资源采集、加工、传递与服务的效率。例如,为实现政府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优质信息服务的功能,就应当依托互联网、电信网和广电网,建立覆盖公共信息资源各个部门和机构的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并且形成信息资源目录系统,提供面向公众的信息资源导航、检索与服务。离开了技术上的支持,实现这一目标是不可能的。

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条件究竟如何看待

推进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发展,必须具备适宜的条件。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主要领导人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我国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成绩,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发展条件更为充分,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稳步推进

自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进行了可贵探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学术组织相继创立。如成立了江苏省信息学会、湖北省信息学会、浙江省信息学会等一大批学术研究组织,这些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逐步步入组织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

二是研究领域迅速拓展。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展开初期,学界主要是专注于借鉴国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的基本经验以及研究的理论框架,所撰写的介绍性、通论性著作较多。此后,随着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的开展以及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研究领域也得到了拓展,出现了一系列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进行专题研究的学术著作和论文,涌现出一大批从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专家学者,他们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性质定位、价值取向、实践流程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为推进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是学术交流相对频繁。从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学者积极加强学术交流,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局面,逐步建立了学术研究的互动机制。

四是联系实际十分紧密。中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十分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走出书斋,走向社会,引领社会,力求使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成为推进管理创新的重要杠杆。

2.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运用条件日益成熟

近年来,我国的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已取得了重大进展,“金”字系列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政府上网工程初具规模。如从1999年起,全国普遍实行了政府上网工程,到2001年,全国绝大多数乡级以上政府都设有站点,并通过网站向社会信息,有的还开始提供在线服务,尤其是广东、深圳、上海、北京、天津、青岛以及国务院一些与金字号工程有关的部委等在政府信息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深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宏观环境不断优化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宏观环境逐步优化,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党政主要领导人的发起和推动,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二是民主行政的推进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民主行政客观要求社会公共组织必须合格充当公众的人,建立有效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责任机制和廉洁、高效的运行模式,始终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同时,社会各界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这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是依法行政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法制保障。依法行政是科学行政的保证。我国对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原则、程序和方法在法律上的肯定与支持,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际运行提供了保障。

3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践推进究竟如何展开

3.1探索构建中国式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体系

中国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研究要注意借鉴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理论成果、实践经验,但更要立足当代中国国情,继承和发展中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中的有益成果,进而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体系。

3.1.1着力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理论研究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理论的发展力度和成熟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发展的力度和成熟的程度。近年来,尽管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取得了可贵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这些成果或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进行介绍,或是就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些概念性、内涵性的问题进行总结与概括,尚未提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国化、本土化的宏观思路与具体对策,理论研究十分薄弱。这种状况使中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缺乏更深层的理论指导和更坚实的理论根基。目前,新的环境和新的时代客观要求从理论上研究公共新资源管理的理论定位,把握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中心线索和内部结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回答中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探索其基本规律,从而重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体系。

3.1.2凸显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

过去许多研究者热衷于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进行纯理论的推演,忽视对现实问题的调查研究,把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变成脱离实践的抽象的空洞的理论。随着我国公共管理创新的逐步深入,要求研究者在继续重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重视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操作层次和操作技术的研究,从实践中发掘新的研究课题,及时发现、研究、攻克实践中的热点、难点和亮点问题,解决实践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从而为突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证性和应用性提供良好的环境与制度保障,使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深深扎根于社会实践的土壤。

3.1.3注重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向互动

新世纪的中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要注意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国际学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国际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及时把握国际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新动向、新趋势以及国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的动态进程、主要内容、客观效果及其经验教训。同时,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大力加强中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与世界各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比较研究。探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体系,根据实践需要确立并调整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基本范围和重点领域,使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土壤,研究和解决中国的问题,具有中国特色,这是中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立身之本。

3.2推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建立在历史和现实基础上的活动,也是面向未来的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逐步实现科学化与规范化。

3.2.1明晰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目标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以结果为本的控制,要通过对开放性信息的生产、组织和管理,实践为民服务、造福于民、提高公众满意度的宗旨。

3.2.2推进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立法进程

应建立健全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相关的法规和条例,如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制度,包括政府信息公开法、政府公报法、行政程序法公共信息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包括隐私保护法、国家保密法、商业秘密法;公共信息存贮管理与内部传递方面的法律,包括统计法、档案法,等等。

3.2.3建立健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导机构

为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必须建立一个全国公共信息资源协调管理机构,负责统一规划和管理社会公共信息。其具体职责是:负责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和运营;制定有关公共信息资源存贮、获取、传播的一致性协议,统一数字化信息或记录格式的标准,统一建网原则和方法,以确保网络运行的整体协调性;建立并管理区域性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即按行政区划,指定几个区域性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再由这些机构策划各自区域公共信息资源提供者,包括各级地方政府、教育团体、图书馆和档案馆及经济部门等,在这些机构间建立起一种伙伴关系,形成一个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共同体;开发具有可读性、可检索性的终端用户界面,以满足经验不足者和相关计算机用户的共同需求;研究开发相关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并提供人员培训。

3.3着力优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实施氛围

只有进一步改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运作环境与实施氛围,才能更好地推进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保障。

3.3.1创新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念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念是在~定历史条件之下通过政治社会化所形成的管理信念、管理意识、管理态度的总和。它稳定或变革着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制;规范、引导和调整着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行为,构成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和管理行为的深层结构。创新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观念,就是要求社会公共组织摒弃那些被实践证明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念,形成新的适合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念,有效处理公共信息管理与社会服务之间,以及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

3.3.2健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制度

围绕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战略和使命进行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采用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手段,强化社会公共组织对社会公众的责任;尊重“顾客”选择的权力,调查和审视社会公众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要求和满意程度,让社会公众参与管理,从而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开拓新的视野。

公共关系学的起源篇4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并根据中央、省、市以及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我区党政机关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中的示范表率作用,进一步推进我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待会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机关事务局局长陈应许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创建节约型机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规范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专门性行政法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公共机构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必然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龙湾的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深入开展节能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长期以来,我区由于节能管理制度不健全、缺少资源节约考评机制,以及个别错误观念的影响,党政机关资源浪费现象还普遍存在。《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自去年10月1日实施以来,区委、区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写入区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区党政机关是公共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中不仅是组织者、管理者,而且还起着领头人的作用,起着表率的作用。我们必须更深刻认识到贯彻落实节能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好公共机构的节能工作,以实际行动树立节能的良好形象。

(二)深入开展节能工作是全面实现我区“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现实需要。“十一五”时期是我区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一五”的后两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明显进展的关键两年,是进一步打牢经济基础、增加经济总量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我区作为温州沿海产业带规划的主要区域,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新一轮投资热潮即将到来。面对这种战略机遇,全区上下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大胆创新,务实进取,乘势而上,努力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更要以节约能源资源为抓手,为我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和资源保障。

(三)深入开展节能工作是加强公共机构自身建设的需要。公共机构节能是全社会节能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贯彻落实起着重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公共机构是党和政府的一个重要窗口,公共机构的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政府部门是节能降耗工作的倡议者、领导者、管理者,更应该是节能工作的先行者。《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是公共机构开展节能工作的法制性文件,在当前能源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各级公共机构更有责任和义务带头做好节能工作,这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各单位加强自身建设,推动我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需要。

近年来,经过各镇(街道)、各部门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区在公共机构节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区机关事务局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技改”。特别是在加强常规性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加强了节能技术改造工作,采取消防楼梯电灯改为声控,中央系统水泵运行和卫生间排风系统改为变频控制运行,停用低层电梯等多项措施,耗电量、耗水量、耗气耗油量都有了明显下降。但从全区面上来看,我区部分机构对节能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公共机构或多或少仍存在浪费能源资源的现象,部分干部节能的意识还有待提高等等,应该说我区公共机构节能的潜力还很大。因此,我们务必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节能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真正把思想转化为具体行动。

二、把握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全面开展节约型机关建设

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开展节约型机关建设,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为目标,做到既抓源头又重细节,既抓重点又重整体,既抓建设又重制度,努力使我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今年我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具体目标是:以20*年为基数,实现节电5%、节水5%,公务用车节油5%,办公耗材节材5%。为此,要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建立管理体系,确保《条例》落到实处。建立完善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体系是确保《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落实到位的关键。公共机构节能目标能不能实现,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建立机构、狠抓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规定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是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的主体,但落实这一工作仅靠机关事务管理局是难以完成的,还需要各单位的重视与支持,需要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特别是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区经贸局、财政局、审计局、建设局、人事劳动局、科技局、统计局要在抓好机关自身节能减排工作的同时,要配合机关事务管理局加强对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做到分工不分家,密切配合。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各单位的一把手是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部署,解决具体问题,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区机关事务局要抓紧制定“十一五”后两年规划,并会同相关部门制定能源消费计量和统计制度,建立能耗监测统计体系;区财政局和区机关事务局等相关单位要研究制定各单位能源消耗定额;区审计局要研究制定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审计办法;区建设局要加大对公共机构建设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区科技局要加大节能技改产品的研究推广;区机关事务局同时要抓好《条例》的贯彻实施和各项节能工作的落实。各镇(街道)、各部门要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节能实施方案,落实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并建立详细的水耗、电耗、车辆油耗、办公用品消耗、会务费和接待费等基础台账,定期向区机关事务局报送本单位资源消耗情况。区机关事务局要将各单位能源消耗情况建成系统、完整、动态、详实的基础资料库,在分析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各级机关实际能源消耗情况的基础上,挖掘能源节约潜力,研究制定节约能源的更有效的方法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工作。

(二)加强科学管理,节约办公耗费支出。根据《关于做好全区增收节支工作意见》(温龙政发〔2009〕4号)文件精神,2009年区级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继续压减5%。各镇(街道)、各部门必须严格控制行政开支,从细节抓起,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才能有效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一要抓好国有资产管理。完善国有资产的购置、配置、处置方案,防止资产的闲置、流失和浪费,最大限度地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二要加强节水、节电、节油和办公耗品管理。规范公务用车管理,落实节水、节电、节材措施,杜绝不必要的浪费,降低运行成本开支。三要大力精简会议。加强会议的计划性,严格审批制度,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必须要开的会议,也要尽量压缩会议时间和规模,节约经费,提高会议质量,并严格控制会议经费。四要控制各类节日庆典活动。对可办可不办的庆典活动,坚决不办;必须举办的节会和庆典活动,要严格控制经费开支,尽量简化仪式。五要加强对公务接待、差旅等工作的管理。认真执行有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大力压缩接待、差旅经费支出。六要加强设施设备节能技术改造。在对本单位建筑、照明、采暖、制冷、用水设备、办公设备等能耗设施设备及其耗费进行调查比较的基础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高耗能的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减少设备的资源消耗量。

(三)严格控制源头,促进节能降耗工作。一要严格控制公务用车购置。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及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更新或购置新车,今年原则上停止公务用车购置,财政安排的购车经费预算暂停执行。二抓好公共机构建筑节能工作。严格控制公共机构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标准,认真执行建筑节能方面的规定和标准,加大节能评估和审管工作力度,未通过节能评估和审查的项目,不得批准建设。三要抓好政府节能采购。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办公用品要按《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中的产品目录实施政府采购,优先购买经国家认证的节约型设备或产品。

(四)创新工作机制,发挥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在责任落实、目标确定、考核办法、奖惩措施等方面,要加强研究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建立重点用能单位工作例会、节能工作联络员会议和专家咨询“三位一体”的新机制,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和工作交流。通过定期召开节能工作协调会,奖惩并举,在宣传先进典型的同时,对那些节能工作不重视,措施落实不到位、能源消耗不合理而造成浪费的单位提出批评,督促各部门单位切实履行节能降耗职能。要积极探索采取各种途径和方式,广泛组织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把这一活动情况做为考核创建文明单位的重要内容,每一个部门单位、每一位机关干部都要坚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油做起,使节约能源成为公共机构和工作人员的共同价值观和自觉行动。今年还要重点抓好几个单位和几个项目的示范点建设,总结推广工作经验,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推动机构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公共机构真正成为全社会节约能源的先行者和推动者。

三、健全机制,为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建设节约型机关提供有力保障

建设节约型机关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镇(街道)、各部门单位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领导。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能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与各级领导的重视与否具有密切关系。各镇(街道)、各部门要切实把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把手”要切实发挥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狠抓落实。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把节能工作纳入机关建设的议事日程,制定可行的工作方案,落实具体措施,保证节约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

三要强化监督。各镇(街道)、各部门要及时对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开展节约型机关建设情况进行总结,要加强对节能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检查,组织开展自查自评工作。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不定期地对节能工作进行抽查,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并加强业务指导。

公共关系学的起源篇5

[关键词]公共管理;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7182

1公共管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管理是人类社会协同劳动与共同生活的产物。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管理活动已成为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公共管理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指公共组织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及服务。公共管理虽然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创新力。

信息资源是信息时代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在促进生存与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信息资源作为基础性信息资源,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美国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开始重视公共信息管理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将公共信息管理纳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范畴,对公共信息的理论研究也已经比较系统和深入。在我国,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学者从2.1世纪初期开始陆续关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

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与图书馆的关系

公共信息资源的特征决定了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主体是包括图书馆、政府及其下属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在内的多元化管理主体。图书馆作为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和扩散装置,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1图书馆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天然主体

图书馆是社会信息的集散中心,聚集了各种类型、不同行业的大量信息资源。信息的生产、加工、整理等工作是图书馆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图书馆具有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设备,并引进了大量专业人才,这些优势使图书馆成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最佳选择。

在信息社会中,图书馆积极引进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图书馆的工作相融合,形成现代化的图书馆。可以说,信息资源的各种处理技术产生于图书馆,发展于图书馆,完善于图书馆,图书馆拥有最科学的信息处理、加工方法,最先进的信息设备以及大量的图书馆专业、计算机专业、信息专业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能够满足不同类型、不同种类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需要。另外,图书馆作为专门的信息机构与公共服务部门,在公民中取得了良好的信任度。图书馆的群众基础与专业的信息处理技术使图书馆具备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先天优势。

2.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图书馆的社会使命

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与传承媒介,它的直接作用是对人类社会的各种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组织、存储、传播。图书馆就是在收集、组织、存储、传播等信息资源管理的具体活动中,在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与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同时,不断实现信息资源全社会共享和信息资源价值这一社会理想。在信息和知识时代,信息资源管理是社会管理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领域。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在社会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图书馆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功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时代赋予图书馆的重要使命,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3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起,才陆续有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始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服务内容也从单一的提供馆藏书刊、资料借阅向开展信息检索、信息、信息调研、信息决策,提供特色信息等模式转变。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取得了一些成效,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现有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体制束缚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发展。我国高校有的隶属于国家部委,有的隶属于省市教育部门,隶属不同,领导的体制也不同,导致图书馆间合作一直没能取得实质性成果。同时,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缺乏相关政策、法规的指导,没有形成一套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运行、激励机制,没能充分调动图书馆管理、服务人员的积极性。

其次,高校图书馆的人员配备是根据学校办学规模、图书馆的藏书量以及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目标确定的,在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时必然会出现人员紧缺和人员素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同时,由于高校图书馆主要是为校内师生服务,缺乏与社会上的企业及其他单位的沟通,导致信息服务供给双方存在交流障碍。

最后,高校信息服务社会化面临的外部竞争同样存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已不是唯一提供信息服务的场所,各种电子学术传播系统、知识网络、商业文献传播系统、电子图书系统给图书馆带来了很大冲击。

4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应用

4.1公共信息资源的采集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最核心问题就是信息源的保障问题,如果没有用户关注的信息,无法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要实现有效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信息源的问题,即公共信息资源采集。公共信息资源的采集是根据特定的目标与要求,将分散蕴藏在不同时空领域的有关信息采掘和积聚起来的过程。公共信息资源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同时分布广阔,内容纷繁,涉及各个领域、各种类型,必须根据公共信息资源的特点,以及时性、系统连续性、科学性为原则,制定合理的公共信息资源采集策略。

4.2公共信息资源的组织

公共信息资源采集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序化整理,公共信息资源的整理是依靠专门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选择和整理,从而使这类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工作。公共信息资源整理主要包括分类、标引、描述等工作,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公共信息资源数据库,向用户提供检索服务。信息分类是将相关的信息资源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等级体系,使用户更容易地找到所需信息。公共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的构建要以科学、易用为原则,使任何学历、任何教育背景的人都能通过公共信息资源的分类体系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公共信息资源序化整理后即可向用户提供阅览与借阅服务,同时建立集中、专门的公共信息资源数据库,将本馆的公共信息资源数字化,提供多种检索途径,便于用户在任何时间、地点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实现公共信息资源的有效、充分利用。

4.3公共信息资源的服务

公共信息服务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公共信息资源价值的过程。公共信息服务建立在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又拥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同时将伴随技术与社会的发展、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图书馆首先要做的是公共信息资源服务的宣传与推广工作,只有在用户了解与肯定的基础上公共信息资源服务才能顺利开展。在得到有效的宣传推广后,图书馆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信息服务。首先,公共信息资源的常规服务,即以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提供公共信息资源服务。主要包括公共信息资源的咨询、查询、阅览、外借、复印等免费服务,以及一些有偿信息服务,如定题服务、内容服务、决策支持服务等。其次,还应该发挥图书馆的信息中介作用,将图书馆建成真正的社区公共信息资源中心。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空间免费和查询个人需要的信息。最后,图书馆还可以向用户提供计算机、网络培训,普及信息意识。互联网接入服务是一项重要的公共信息资源服务,提高了公共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5结论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图书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同时又是一个与信息资源管理和公共管理的交叉研究领域,其实践远比理论要复杂得多,未来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同时,在知识时代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应当积极吸收新的管理理念,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实现图书馆的服务社会化。

参考文献:

[1]符露从公共管理视角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J].河北科技图苑,2010(2):18-2.3

公共关系学的起源篇6

[关键词]精品课程 公平性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作者简介]郭雪营(1988-),男,河北邢台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教育技术;崔勇(1958-),男,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陈雪翠(1988-),女,河北邢台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研究方向为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河北秦皇岛066004)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019-03

高职高专部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在高职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资源相对紧缺的背景下展开的。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高等教育(包括高职高专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计划利用5年时间(2003~2007年),建设1500门部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国家精品课程的所有教学资源向全国高校师生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又重点提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重点建设3000种国家规划教材,以配合当前高职领域内的改革。

截至2010年,高职高专部级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建成1023门精品课程。对建设过程中体现的公平性进行梳理,有助于我们在以后的课程建设中合理配置资源。通过“对口援建”等举措缩小不同教育类型、不同院校、不同地区和不同专业大类间的差异,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高职高专部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公平性意蕴

高职高专部级精品课程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公平性意蕴,即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妥善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效率促公平,以发展促公平。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极大丰富与共享。

著名的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内就指出公平和效率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形式,“许多社会主义经济的决策困境正好是由这两个不同的价值体系的抵触而引起的”。在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问题上,据邓小平的相关论述,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实现高层次的公平。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取法于邓小平的公平实现路径,“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资源的投人适当向先天条件好的教育系统倾斜,利用优势系统充分发展形成的辐射作用。

二、“效率优先一兼顾公平”模型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是在效率与公平之间选择效率,以效率促公平,该模型(如图所示)的构建符合党中央提出的“以发展促公平”的思路,是邓小平公平效率观在教育上的反映。

(一)“效率优先一兼顾公平”模型呈现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将资源的大部分投入优势子系统,使其优先发展,形成与劣势子系统间的“势能差”,利用政策倾斜实现资源在各子系统间的“二次流动”,优势子系统构建的共享平台,可以减少和避免劣势子系统不必要的投入和重复开发。通过初次的“分类分层投入”和各子系统间的“二次流动”,提升教育系统的整体水平,实现各系统间的公平。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模型解释

1 “效率优先”,强调发展性。该模型适用于“资源有限,发展不均衡”的教育系统。如果优势子系统是本科院校,那么劣势子系统就是高职高专院校;如果优势子系统是发达地区的高职高专院校,那么劣势子系统就是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高专院校;如果优势子系统是制造、电子信息、财经等专业大类,那么劣势子系统就是法律、环保气象与安全专业大类。通过优势子系统的优先发展,辐射带动劣势子系统。

2 “兼顾公平”,强调公平性。模型中优势子系统和劣势子系统用不同的几何图形表示,说明两者的发展水平和目标不同。应该制定向劣势子系统倾斜的政策,保证资源顺利完成“二次流动”;制定不同的分类评价标准,促进各子系统自身特色的发挥,最终实现各个子系统间的公平。

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理念下的举措

(一)挖掘特色促进高等教育各子系统间的公平

部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启动之初,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一直处于劣势,2003年本科申报通过的国家精品课程数量是127门,而高职高专只有24门,所占比例仅为15.89%。此后,评审工作对高职高专的关注日益提高,高职高专部级精品课程所占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到2006年,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所占的比例为30%左右(具体情况见表1)。

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建设起步较晚,在精品课程建设之初,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特色不明显,有“压缩”本科的痕迹,师资队伍、教学管理都处于“劣势”。然而,2003~2006年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与本科共用一套,这不利于实现高等教育各子系统间的公平。2007年起,高职高专独立的部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建立。2008年,在一级指标中增加了“课程设置”,对高职教育精品课程的定位和设计提出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此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队伍、实践条件和教学效果等各项级指标也越来越强调高职特色,高职精品课程的建设驶向“快车道”。实践证明,只有充分挖掘高职教育的特色,才能建成有利于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精品课程,使高职高专不仅在规模上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且在质量上与本科教育“并驾齐驱”,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各个子系统间的公平。

(二)示范辐射促进高职院校间的公平

2006年11月,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这100所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整体水平高,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有“先天”优势,加之评审的流程是“在院校建设的基础上,由教学指导委员会或者地方教育部门推荐”,那么就很容易产生由“优势转移”导致的不公平。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林宇处长针对这种情况指出:“部分推荐不是以质量作为衡量课程优质精品的唯一标准问题。且这个问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实际的操作中,地方在推荐时往往以支持示

范校为名,增加示范校的精品课程推荐数量,产生不公平推荐的情况。”有学者统计,2003~2009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数目排名前10的只有1所不是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课程建设数排在前10的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到2009年建成的部级精品课程共计160门,占总数的19.66%,出现精品课程的建设过分集中在示范高职高专院校的不均衡现象。

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是“课程教学资源库”,强调社会服务的功能。自2009年起,高教司按年度对精品课程的网络开通及资源共享情况进行复核,按照复核结果决定国家精品课程的称号保留与否。这一举措保证了资源的有效共享,带动了一般院校精品教材的开发、实训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培训、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促进资源的“二次流动”。同时,一般院校利用自身的专业特色以及“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共同促进院校间的公平。

(三)对口支援促进区域间的公平

据统计,精品课程的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基本相适应。2003~2010年,精品课程建设总数排名前三的是广东、浙江、江苏,共计332门,占全国的32.45%。而排名后十的安徽、云南等省份共计41门,仅为全国的4%(如表2所示)。再以具体省份为例,广东的精品课程的建设优势明显,几乎每年都有大幅度增加。而云南、海南从2006年才有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通过审批,新疆、甘肃、内蒙古2007年才实现精品课程建设零的突破,青海第1门高职高专部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在2009年,宁夏是2010年,不得不承认,高职高专部级精品课程建设区域间的差距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开展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职业院校行动,结合不发达省份的特色资源,帮助青海、宁夏等西部省份精品课程的建设。2006年1月,11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与西部19所高职院校签订对口支援协议,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导向、开放联合的原则,实现双方自身发展能力提升。对口支援不仅帮助许多西部省份实现了精品课程建设零的突破,也为其后续发展提供充足动力,带动了西部高职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区域的公平。

(四)限额分配促进专业大类间的公平

为合理规划高职高专部级精品课程的专业分布结构。教育部根据精品课程建设新的形势和任务,制定了“2006~2010年部级精品课程高职高专分专业配额表”,供各申报单位参考。配额表中计划建设的精品课程共计1000门,其中机动指标185门,根据基本配额数来看。制造大类,土建大类、电子信息大类位列三甲,这与我国的产业结构基本相适应,是对产业倾斜的具体反映。实际入选数排在前三的是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财经大类。按完成配额情况排序,前三名的依次是材料与能源大类、制造大类、农林牧渔大类,完成率均超过150%。2010年入选的精品课程较2009年有显著增加从而能更好地完成基本配额的有生化与药品大类、交通运输大类、文化教育在类,完成平分别从2009年的72.97%、67.80%、54.00%增加到2010的113.51%、98.31%、82.00%。总体来看,各专业大类完成率仍有较大差距,如材料与能源大类基本配额为19门,实际完成_人选的是34门,超额完成78.95%。而公共事业基本配额为30门,实际完成12门,完成率仅为40%(如表3所示)。

由于课程设置和目标的不同,专业大类间资源流动比较困难,通过限额分配的方式均衡各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然与应然仍有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资源的投入上,优势专业大类占用了较多的资源;二是优势专业与劣势专业结构相差较大,难以形成资源的“二次流动”。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资源的投入适当向公共事业、水利、环保、气象与安全等专业大类倾斜,探索通畅的资源“二次流动”渠道。同时加强专业大类内各个专业间的合作,共建共享专业教学资源库。

公共关系学的起源篇7

迄今,公共行政学的发展经历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决策学派、系统权变再到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等多个时期。在不同时期,对效率、公平、民主等价值取向有不同程度的侧重。作为公共行政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政策也不断发展变化,早期在政治与行政二分思潮的影响下,公共政策以其计划执行性标榜凸显自己,而近代以来,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尤其是公民参与意识的不断加强、参与程度的不断增加,公共政策越来越强调其公共性。公共政策公共性特征的逐步凸显,反映出人们对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探索,是人们对公共政策源之何处、归去何方的思考。换言之,探明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推动公共行政学学科发展和对公共政策正确认知的必要性思考。只有明确关于其逻辑起点的思考,我们才有可能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公共政策,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当前的公共政策,从而进一步推动公共政策的有效制定与执行。

分析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首先应该明晰逻辑起点的概念和特征。周越和徐继红对逻辑起点的概念特征进行较为全面的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进一步说明逻辑起点是一个物的概念,逻辑起点不是关系、不是矛盾,不是问题,而是在这些关系、矛盾、问题中的一个物的概念,是一个以关系问题和矛盾为实质的物的概念[1],在具体分析公共政策逻辑起点中,想要找到这样一个物的存在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借鉴逻辑起点是包含关系、问题、矛盾的实质这一观点。他们还提出在对基本问题的回答中,只有找到并抓住有关概念中最具有关键意义的一个做出充分说明,而后延伸到相关概念和概念联系,才能将问题回答清楚,则这个关键概念可以看做基本问题回答的起点,而这个起点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理论体系构建的起点,使逻辑链条的前端明确到一个具体起点意义的概念上[1],逻辑起点能够体现理论体系的个性特征,能够使得某个理论体系与其他理论相区分。可见,逻辑起点是指研究对象中以关系、矛盾和问题为实质的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

黑格尔和马克思关于逻辑起点的特征的阐述较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马克思对黑格尔的逻辑起点理论进行批判继承,认为逻辑起点有抽象、简单、元素形式、起点和终点的辩证统一、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相一致这五个特点[2]47-101。联系以上概念分析,对特征做出如下总结:

首先,起点是最抽象的东西。马克思认为,理论体系的构建应该是从抽象到具体而不是从具体到抽象。起点包含关系、问题、矛盾,而不是关系、问题或者矛盾本身。

其次,起点是最简单的东西。在思维的进程中,范畴的发展顺序应该是从最简单的范畴发展到复杂的范畴,前者为后者提供根据和前提,后者为前者提供论证和发展[3]。逻辑起点是对基本问题的关键解答,而不是包含若干概念或者关系的一组命题。

再次,起点是构成体系的细胞的、元素的形式,而不能只是个别的偶然的存在。

复次,起点和终点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提出,每一点同时表现为起点和终点,并且只有在它表现为终点的时候,它才表现为起点[4]532,起点和终点的辩证统一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波浪式前进、螺旋状上升。起点和终点看似同为一物,实际已经有了质的变化。

最后,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是一致的。逻辑的发展随着现实的发展而发展,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的抽象、理论上的前后一贯的反映[4]532。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是对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经过抽象之后所达到的历史的客观逻辑的一致[5]。

由此,运用马克思关于逻辑起点特征的论述来对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的一些代表性观点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公共利益作为公共政策逻辑起点的合理性。

二、有关公共政策逻辑起点的代表性观点

近年来,学者们越来越强调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关于公共政策取向的探讨其实是对于公共政策逻辑起点的理性思考。学术界关于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有较大争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三种:

(一)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弥补市场失灵

陈庆云等学者认为,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在于弥补市场失灵,市场机制的缺陷需要公共政策干预以使其不断完善。

笔者认为,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看,弥补市场失灵并不能构成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

第一,马克思认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过程。理论的构建是从具体入手,从对具象进行归纳与抽象开始的,抽象性是对各种具体现象共有的主要特征的归纳,这使得这个抽象特征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理论的逻辑起点只有具有抽象性,才能更有代表性和说服性。因此,理论体系构建的起点是从有关研究对象的生动丰富的具体表象中抽象出来的,即起点一定是抽象的东西。市场失灵本身只是一个问题,是众多具体现象中的一种,弥补市场失灵已经是十分具体的行为,违背逻辑起点抽象性的特征。

第二,思维、理论的发展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思维理论源头的逻辑起点必然是简单的。理论的构建总是从简单的逻辑起点开始,然后逐步对其发展扩充、删改纠正,从而建立起一套复杂而完整的理论体系。考虑市场失灵的原因(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和表现(如不完全竞争、不完全市场、信息不充分、外部性、公共物品等)等,市场失灵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除了政府以外,仍然有其他社会组织对弥补市场失灵发挥重要作用,弥补市场失灵不能将公共政策与其他非公共政策相区分。弥补市场失灵并不是对公共政策关键问题的基本回答。

第三,弥补市场失灵也不是构成公共政策的细胞的、元素的形式。公共政策涉及一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等各个方面,而非仅限于经济发展领域。逻辑起点应揭示对象的最本质规定,以此作为整个学科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逻辑起点还应该是理论体系发展的胚芽,市场失灵无法解释公共政策在其他领域中的活动,将其作为公共政策逻辑起点只能是个别的偶然的存在。

第四,起点和终点应该是波浪式、螺旋状辩证统一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即使是在经济领域范围之内,解决市场失灵也只是相对简单的一次性行为,而不是连续的动态发展过程,因此,起点和终点的辩证统一也就无从谈起。

第五,就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相一致来看,经济领域以外的公共政策无法得到合理解释。市场与公共政策也并不是同时产生的,市场以商品经济为特征,在商品交换中产生市场,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则是在工业化进程中,伴随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立而产生的,二者之间有关系却并不同源,因此,市场失灵不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

(二)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政府利益

也有学者从行政人员的自利性、不同层级的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争抢利益、政府本身的自利性等方面分析,认为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在于政府利益。笔者认为,人民利益一直是政府利益的核心内容,政府利益虽然既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也具有不可分割性,但是考虑公共政策目标的包容性、活动的广泛性,并非所有政策都能追本溯源到政府利益,即政府利益不能成为所有公共政策的细胞的、元素形式。例如,在经济适用房政策、廉租房政策、新农合政策等很多公共政策中,政府利益并不是基础的构成元素。

在政府利益不构成基础元素的领域,也就谈不上起点和终点、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辩证统一。公共政策起点和终点的辩证统一,指的是存在这样的逻辑起点,它使得公共政策过程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螺旋状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一项公共政策的终点又构成下一项公共政策的起点,二者实际上已经有本质的差别。此外,公共政策和政府利益二者所在的领域具有不对称性,不论内涵还是外延,公共政策所涉及的领域都是大于政府利益的,二者无法达到一一对应的吻合。因此,领域分离的部分必然得不到解释,起点和终点不可能辩证统一,逻辑的发展和现实也是脱离的。

公共政策区别于其他政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公共性,公共性一词已经决定公共政策固有的永恒为公众的本质。对于二者相交叉的领域,种种政策源于政府利益的现象,看似耦合的状况不过是因为政府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具有相容性。尽管政府和行政人员有着自利的特性,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必然地与人民群众是对立的,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服务者,其存在本身就是为了管理社会和提供服务。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可能在某些方面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但是二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总体上还是一致的,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公共政策既能增进公共利益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政府利益。

(三)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民意,公众需要,还是公共问题

民意和公众需要这两个概念都符合逻辑起点的前四条要求,即最抽象、最简单,是构成体系的细胞的、元素的形式、起点和终点的统一。因为逻辑起点不是问题,而是包含问题的物的概念,所以公共问题只具有最简单、细胞元素形式、起点和终点统一这三个特征。因此,关于民意公众需要公共问题的探讨将重点考察这三个概念在余下的特征中是否相符合。

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学者认为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在于民意。然而学者们只是强调民意在地方政府政策制定中的重要作用,如民意是确保公共政策合法性的基本起点民意是评判公共政策公共性的价值尺度民意是维护公共政策权威性的根本保证民意是体现公共政策科学性的重要因素[6-7]等。不可否认,民意在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中都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但逻辑起点本身也有着严格的定义和性质,并不能将其重要性和逻辑起点等同起来。

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是一致的,不会随着政策的变动而呈现不同的特点,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就从哪里开始[4]532。不难发现,民意、公众需要都先于公共政策之前而产生。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公共政策的产生源于公共性的出现。向玉琼认为,通过反对特殊主义、反对私人追求、反对主观性,在等级身份和特权消除之后,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才开始相区分,才产生公共性,产生公共利益,从而产生公共政策[8]。从具体的生活实际看,在公众需要和公共问题产生之前,许多政策已经推行,公众需要和公共问题也无法解释政府的一些前瞻性政策的出台和执行。可见,民意、需要和社会问题的历史起点比较难以确定,因此不具有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一致性。

总之,民意、公众需要和公共问题都不能作为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基于知识水平、思想文化的局限和信息不充分等原因,民意往往导致人民群众只关注眼前的、局部的利益,并不利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以民意作为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可能使公共政策在大方向上出现偏离,而且自利动机的存在也使得民众不能总是科学、客观地评价公共政策,甚至于出现多数人暴政的情况。公共政策必须具有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稳定性,否则不仅其本身无法执行,还会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最后,公众需要及公共问题通常是纷繁复杂而动态多变的,所以公众需要或者公共问题不能作为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

三、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

(一)对公共利益的理解

学术界关于公共利益的概念一直没有定论,王浦劬是用共同利益来指代公共利益,他指出,共同利益首先是在同一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和经济地位基础上的,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通常所说的群体利益或者特定群体中的公共利益,仅仅是指该群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具有公共性、非市场实现性、单一性、相对独立支配性、多重价值复合性等基本特征[9]54。《公共政策词典》有如下定义:社会或国家占绝对地位的集体利益而不是某个狭隘或专门行业的利益。公共利益表示构成一个政体的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它基于这样一种思想,即公共政策应该最终提高大家的福利而不只是几个人的福利[10]。学者们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大多都试图从其所包容的主体的数量来将其与私人利益相区分,但仅从数量上与私人利益相区分是远远不够的,难道大于一的主体就能称之为公共利益吗?利益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决定利益内容的无限丰富和多样性。多少数量的主体才能被认定为公共利益呢?利益的心理基础是人的需要,受主观需求及社会客观事实影响,人们对利益的价值认定难以达成共识。利益内容的不确定性和收益对象的不确定性也使得我们难以对公共利益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李玲玲曾提出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可以期望的只能是获得利益的群体的范围尽可能的大,而在资源稀缺、有限的条件下,利益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利益实现程度是非常不确定的[11]。利益的本质是一种需要,利益是需要的社会形态,需要是利益的主观基础,对于主观需要的满足程度也是难以确定的。多大程度上的满足才是公共利益?利益实现程度的难以界定也使得公共利益概念变得模糊不确定。曾祥华对公共利益界定的困难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认为概念的宽泛性、内容的发展性、不确定性和层次复杂性导致对公共利益内容做出明确界定十分困难。他还提出,公共利益概念易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发生混淆,公共利益的界定面临制度的困境,公共利益的实现面临体制的困境和文化的困境[12]。

笔者认为,在理解公共一词时,应该从其价值导向和非内容层面的公共性即规则认同这两个方面入手,将公共利益视为一种规则、机制。正如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哈耶克所说:自由社会的共同福利或公共利益的概念,绝不可以定义为所要达至的特定结果的总和,而只能定义为一种抽象的秩序。作为一个整体,它不指向任何特定的具体目标,而是仅仅提供最佳渠道,使无论哪个成员都可以将自己的知识用于自己的目的。[13]393

虽然公共利益的具体内涵难以确定,但其价值导向却是明确的。就宏观层面而言即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人民的利益,就微观层面而言则指公平、民主、正义、效率等。王浦劬认为,共同利益具有公共性,公共性在不同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中具有不同含义,它可以是构成利益关系的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内容的相同性它可以是社会集体生活规则和规则认同意义上的相同性它也可以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围绕特定利益和利益矛盾相互达成的让步妥协性[9]54-55。这里,关于非内容层面的公共性的分析值得借鉴。公共利益是制定公共规则、营造公平正义的氛围、保障个体社会成员权利、给予个体成员资源和机会,从而推动其实现自身利益的机制。在这样的机制里,有一套被普遍认同的社会集体生活规则,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已被普遍接受。这样的机制尊重个体的价值,并为个体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实现个人利益提供保障,甚至是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只有公共利益能够将公共政策与其他政策相区分。公共利益是抽象秩序,是机制规则,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基本问题的核心答案,其他任何答案都不能抓住公共政策的核心内容和思想。

(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

有学者也曾提及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例如,孙长青侧重于对公共利益的存在性进行说明,但并没有对公共政策逻辑起点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与论述[14]。按照马克思关于逻辑起点的论述,笔者认为:

第一,公共利益是抽象的存在。公共利益是一种保障社会成员实现其利益的规则机制。公共利益为社会成员实现其利益提供规则和制度,是一种抽象的存在。社会成员在规则制度下为实现和维护其自身利益而展开活动,并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公共利益反映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第二,公共利益是最简单的东西。马克思在论述商品是《资本论》的逻辑起点时,有如下表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2]47作为一种机制,公共利益已经是最简单、不可分割的东西。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公共利益亦具有不可分割性,是最简单的元素形式。按照特性将公共利益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利益,只是对公共利益具体内容进行的领域分类。想要划分出更小的本质属性的内容,就会产生相互独立的私人利益,而私人利益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类比于商品是财富的表现形式而成为《资本论》的逻辑起点,公共利益也是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具有商品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抽象性。公共利益作为一种机制,犹如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只是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最一般的约束,对社会成员的权利做最一般的保障,对资源和机会也做最一般的提供。它不会具体到某个领域或者为某个人而运转,它只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利益机制,并没有丰富精细的内容。公共利益以其公共性的特征将公共政策与其他政策相区分。

第三,公共利益是构成公共政策的细胞的、元素的形式。这是指它具有成为任何公共政策的起点的普遍性特征,而不是个别、偶然的存在。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无时不处于公共利益机制之下。社会生活总是在这样的机制下展开,遵循公共利益机制对人们的规则约束。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产生的源泉,它推动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衡量公共政策的绩效结果,贯穿于公共政策的全过程。

第四,公共政策源于而又止于公共利益,是一个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能进入决策系统的大都是政府议程。于是,不少人认为,即使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做出看似利民的一些决策或者措施,其归根结底也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期望自身能够得到公众的拥护,从而加强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以推动政策执行,最终实现自身的利益。如前所述,种种政策出于政府或者政策制定者利益的现象,都是源于政府利益或者说政策制定者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相容性,而非源于他们的私利。

公共政策源于公共利益而产生,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在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公共利益被逐步实现,人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逐渐增强。公共利益在螺旋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被丰富完善,其内涵已经远远大于作为公共政策起点时的公共利益的概念。起点与终点的辩证统一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经过一系列的过渡、转化,呈现为螺旋状上升的过程,是不断扩展的曲线。尽管起点和终点看似仍为统一的抽象存在,然而二者之间已经有了质的区别。公共政策的终止,既意味着上轮政策的终结,也意味着全新的被丰富的公共利益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的起点的继续。公共利益既体现为公共政策的起点和终点,也体现为公共政策运行的背景和规则,每一次公共政策的执行,都将或多或少地对这个机制起到完善和丰富的作用。

第五,公共政策和公共利益具有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一致性。也就是说,经过历史抽象的公共利益与公共政策是同时产生的。李春成对公共利益这个概念的产生发展做了较为详尽的描述[15]。公共利益这一表达在近代以后才出现,17世纪40年代以前普遍使用的是公共善一词,表达的是个体、局部和特殊利益应当服从更大范围的普遍的整体的利益。在美国建国时期联邦党人提出只有当权力得以有效制约,作为个体利益之综合的公共利益才不至于被那些并非圣贤的公职人员所侵蚀,他们强调通过加强监督和权力制衡来实现所谓的公共利益。18世纪与19世纪之交,强调公职人员的道德对公共利益有着重要影响。19世纪末期,美国又更加关注设计完美制度约束人们的行为,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随后进步改革又提出效率与道德可以兼得,效率与伦理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应该从效率和人的道德两个方面推动公共利益的实现。之后,利益集团、多元主义和公共选择理论都对公共利益及其实现做了相应的解释。公共利益是一个历史发展的概念,将这些所有党派以不同称谓或者表达方式所指称的公共利益一词抽象出来,最早可以追溯到工业化时期,这也正是公共政策产生的时期。

在农业社会中,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还没有明确地区分,利益一词更多地服务于非平民阶级,社会大众被视为贵族的财产,也谈不上公共利益。向玉琼提出,等级社会中一切利益都是附着在以统治者为中心的等级结构中,最终可归结为以统治者为中心的共同利益,因而农业社会中并没有出现公共与私人的分化,也就不存在公共利益[8]。在工业化进程中,只有公共与私人相区分,才需要不同属性特征的政策来对二者分别进行管理,由此产生公共政策。

从公共利益的机制来看,公共利益就是公共政策得以顺利执行的秩序背景。当前,为治理雾霾、为缓解交通拥挤状况而出台的各种限行政策,为规范网约车而出台的京籍京牌沪籍沪牌等细则,这些具体政策都反映出对公共利益的确认和维护。公共利益机制规定个人、社会组织以及政府在社会中的活动范围、行为方式。自律使人自由,没有公共利益机制的激励和约束,各个利益主体也将无法进行各类社会活动,更谈不上实现其利益。

四、结语

逻辑起点有其自身的定义和特征,我们应该秉承严谨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去对待每一项公共政策议题。探明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既有助于确保国家大政方针在总体方向上的正确性,也有助于提高政府政策的合理化、合法化水平,还有助于营造公正和谐的社会氛围,更有利于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完善。

公共利益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抽象秩序和制度规则,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公共性。公共利益的本质使得它符合作为逻辑起点的五个特征,从而成为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以公共利益作为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一方面,能够充分体现对公众需求的回应性和前瞻性照应,使公共政策在制定、执行、评估等过程中紧紧围绕公共利益而展开,从而提高公共政策的合目的性与合理性,增强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减少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障碍因素,最终实现公共利益的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另一方面,能够强化政府及行政人员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动机和能力,从而提高其公共服务思想素养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公共政策达到既定目标,实现对社会的有效管理,最终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周越,徐继红.逻辑起点的概念定义及相关观点诠释[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2006,(5):16-20.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7-101.

[3]刘炯忠.《资本论》方法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34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2.

[5]冯振广,荣今兴.逻辑起点问题琐谈[J].河南社会科学,1996,(4):57-60.

[6]田千山.民意:地方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以番禺停建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为例[J].社会科学论坛,2010,(20):170-177.

[7]何从新.民意:是地方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3):22-25.

[8]向玉琼.论公共政策的公共性[J].浙江社会科学,2016,(2):25-34.

[9]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e.R.克鲁斯克,B.m.杰克逊.公共政策词典[K].唐理斌,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30.

[11]李玲玲.试论公共政策的社会总体利益取向[J].中国行政管理,2006,(3):103-106.

[12]曾祥华.必要、困难与前提:也谈公共利益的界定[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47-52.

[13]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论文演讲集[m].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393.

公共关系学的起源篇8

关键词:图书馆公共关系

一、公共关系与图书馆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一词最早起源于美国,简称公关,国际公共关系协会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功能,它属于一种持续性和计划性的工作。包括交往、联系、接待、宣传等方面内容。随着社会发展,公共关系已逐渐成为一种现代管理方法,即通过公关这种管理手段,实现组织对内对位的关系,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图书馆公共关系,就是将公共关系学引入图书馆的管理活动中,运用公关实务,促进图书馆社会化,与公司企业公关相比较,图书馆公共关系除了具有公共关系的共性以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客观性、信息性、战略性以及非营利性,它将大大促进和丰富图书馆管理学,同时也是开放型图书馆的特征和今后图书馆发展的必然。

图书馆公共关系对象,分为外部公关与内部公关,主要包括员工关系、领导关系、读者关系、媒介关系、社区关系、政府关系等,图书馆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目的在于树立良好形象,争取公众的了解和支持,以便吸引更多的读者利用图书馆,同时争取更多的经费,包括上级拨款和社会资助。

二、公共关系对图书馆发展的意义

公共关系对于图书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社会对图书馆的认识,争取重视,赢得支持。图书馆是社会文化事业单位,它的发展,有赖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但是重视和支持需要图书馆运用公共关系的手段去积极地做工作。

其次,有助于图书馆的知识传播,并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与氛围。图书馆作为收集、整理、组织传递文献信息的主要机构,其工作质就是一种知识管理,它在知识创新、组织与扩散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后,有助于更好地服务社会。为社会服务是图书馆的根本宗旨,这就要求图书馆要要经常向会介绍图书馆的馆藏、服务设施、服务方针、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和服务的效果等,及时了解、满足社会各界和社会公众新的需求。

三、如何加强图书馆公共关系建设

公共关系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图书馆在社会公众中的整体形象,影响着图书馆管理目标的实现。为此,图书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努力:

(一)树立公关意识

图书馆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的一切活动不是独立的,而是与社会这个大系统息息相关,图书馆应树立公共关系意识,要认识到只有面向社会,融于社会,不断地与社会大系统进行能量信息交流,才能保证图书馆这个子系统的正常运转。这就要求图书馆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他的服务不仅是自己的职责,更是代表了图书馆的形象,任何一个个体言行出现“偏差”都会被外部公众看成是图书馆整体“偏差”的体现。图书馆必须培育全体员工的公关意识,并贯穿到员工的一言一行中,增强全员塑造图书馆良好形象的自觉性,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同时积极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

(二)大力宣传图书馆工作

所谓宣传就是发挥公共关系的传播功能,将组织内部信息向外界扩散和传递,包括直接宣传和间接宣传,目的是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图书馆,发展图书馆在社会上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可见,图书馆的宣传就是要利用一切机会和形式,如图书馆形象标志、广告、展览、宣传日、服务周、会议等向社会各界开公关活动,大力宣传图书馆,宣传读书的意义,营读书氛围,使公众从不同面认识图书馆,逐渐形成整体印象。

(三)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加强图书馆的基业务建设,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图书馆工作必须坚持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为了读者一切,围绕读者这一中心开展活动,充分发掘馆藏资源,优化馆藏资源配置,引进各种数据库,以实现虚实整合的藏书体系;努力改善阅览环境;扩大电子阅览室规模;图书馆还应经常召开读者座谈会,或建设网上“读者俱乐部”;组织书刊展览和书评活动,服务周纪念庆典活动,参观活动,送书下乡活动,学术交流活动等。向社会宣传图书馆,增强全社会的图书馆意识。

现在很多图书馆对于学校内部的读者,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但是对于社会上的一些读者,服务领域却几乎为空白。很多社会上工作的读者被排除在图书馆服务之外,这其实是图书馆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不利于图书馆对外公关的发展。因此,图书馆要寻求一种有效的模式,实现图书馆与社会的会理互惠。

(四)建立公共关系部

公关活动不能是一种权宜之计,即使建立了良好的形象,也还需时时加以维护、调整和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图书馆形象,以更现代化、更受公众欢迎的形象呈现在公众面前,因此,借鉴企业以及国外一些图书馆的做法,建立公共关系部,配备专职公关人员。对内协调协调内部关系,增强图书馆的凝聚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外加强与读者沟通、与党政机关沟通、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争取支持与合作,实现内求团结、外求发展,促进图书馆社会化进程。

(五)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与公益事业

首先,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争取重视和支持。例如,在全国纪念诞辰一百周年时,图书馆要搞好宣传烦扬光辉一生的工作,配合邓小平文选三卷首发活动,开展相应的宣传工作,争取社会效应。再比如,中国举办世界博览会,图书馆可以配合世博做好宣传、了解工作,使得更多的人认识世博。此外,图书馆还可以配合其他部门搞各种学科的知识竞赛等活动,并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媒介广泛宣传报道,扩大影响;最后,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例如,为汶川地震灾区学生免费赠送书籍,为玉树泥石流地区的孩子赠送学习用品等等,通过这些方式,加强图书馆之间以及图书馆与社会上某些单位之间的广泛合作,这利用自己的条件帮助对方解决困难,增加社会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图书馆还可以尝试与企业之间的互利合作,提供有偿服务,拓展图书馆自身的服务范围。这种模式顺应了市场会的潮流,同时又发挥了图书馆的功用,最大效率地发挥了有限的资源,实现了资源共建共享。

四、结语

图书馆加强公共关系建设,对于图书馆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扩大图书馆自身在社会中的影响,促进社会读书风气的养成,使公众认识图书馆,养成使用图书馆的良好习惯,从而在图书馆与公众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具有重要意义,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更要为这一目标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王乐夫等.公共关系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2]芦建生.浅谈公共关系对图书馆形象的作用[J].晋图学刊,1988(3)

公共关系学的起源篇9

关键词:公共资源交易风险管理模糊物元法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c)-0207-02

伴随着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深化与推进,交易项目繁多、资金流通量大、组织形式灵活多变、监督管控不够严格等问题频发,加之公共资源交易风险隐蔽性强,防范难度高等特点,引发复杂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公共资源交易风险管理已刻不容缓。

1公共资源交易风险评价原理

1.1评价原则

(1)目标明确、层次分明。

公共资源交易风险评价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评价结果为管理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层级、多维度的复杂的有机整体,指标体系中同一级的指标不能相互隶属,隶属于同一属性的指标必须能够反映该属性,要做到层次合理,繁简得当。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在建立公共资源交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时,积极采用定量指标,对不能定量衡量的指标,通过文献搜集、专家咨询等方法,制定相应的定性评分标准,以便更加准确、直观地反映风险源的重要性。

(3)动态调整性原则。

公共资源交易风险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内外界各类因素影响显著,因此在进行指标评价时,务必要做到及时捕捉、及时反馈和及时调整,特别是在指标体系建立、权重设计、评分标准的制定时,实现动态调整的效果。

1.2评价理论

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即FCe)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可以做到定性和定量因素相结合,扩大信息量,使评价数度得以提高,评价结论可信。FCe法能够从多个指标对被评价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性评判,顾及到被评价对象的层次性,克服了传统数学方法中结果单一性的缺点,评价结果信息丰富。

物元分析又叫可拓学,最早由我国学者蔡文教授首创的一门介于数学和试验之间新兴学科,其要点是将事物用“事物、特征、量值”这三要素组成有序三元组的物元来研究事物变化规律。如果物元中的量值具有模糊性则要将模糊数学引入,则称为模糊物元分析,它能够较好的解决模糊不相容的多因子综合评价问题,已经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公共资源交易风险评价流程

2.1构建公共资源交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岗位作业风险。

岗位作业风险是指工作人员在公共资源交易流程运行过程中,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可能导致的交易风险。

(2)交易流程风险。

采用业务流程分析法以公共资源交易流程为基本线路,以基本流程为导向,项目交易流程和岗位节点控制为切入点,全程梳理端到端流程中各环节的风险点,对交易流程全过程识别风险点,以达到识别风险点的完整和真。

(3)制度机制风险。

制度机制风险是指因制度建设的规范性、科学性、及时性不够,以及制度执行不严格可能引发的交易风险。

(4)思想道德风险。

思想道德风险是指工作人员由于自身教育不落实,放松世界观改造,廉政自律意识不强,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有不当行为可能引发的交易风险。

(5)外部环境风险。

外部环境风险指由外部因素引起的可能导致公共资源交易风险,如除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之外的公共资源交易参与主体在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时没有遵循其守则,构成失职渎职或“权钱交易”等严重后果的风险。

2.2确定各级评价指标权重值

首先,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简历评价指标集,邀请专家按照标度法对统一层级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构造两两比较的三角模糊数;其次,在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级指标的评分信息进行整理,构造两两比较三角模糊判断矩阵;再次,层次单排序,指根据判断矩阵计算针对上一层某单元而言,本层次与之有联系的各单元之间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对构建的三角模糊判断矩阵依据以下公式去模糊化,计算初始权重;另外,为了避免专家在评判各指标之间的重要性时出现矛盾局面,尽量保证其判断思维的一致性,对三角模糊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用方根法计算各层次各指标权重

2.3构建模糊物元评价模型

(1)构建模糊物元。

(2)建立各指标节域与模糊复合物元。

(3)建立评价指标权重物元。

(4)关联度计算。

参考文献

[1]曹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5.

[2]梁军.a市公共资源交易风险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

[3]蔡小慎,刘存亮.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利益冲突及防治[J].学术界,2012(3):47-54,269-272.

[4]王丛虎.公共资源交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合法性分析――以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5(5):29-32.

公共关系学的起源篇10

简而言之,公共关系管理就是对组织的公众关系和相关传播、沟通事务进行管理。而高校公共关系管理就是通过对高校公众关系和相互传播、沟通事务的有效管理,从而达到建立良好的高校内部、外部公众关系的目的,并与组织文化、管理等综合性管理活动相结合,最终建立良好的校内外口碑,树立良好的高校形象。

二、高校公共关系管理的实质

美国学者西格尔指出:“学校不是孤立的组织,它的运行结构要不断地受到外界的影响,它既不能独立地确立其目标,也不能排除其他社会机构而完全独立地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目标,它是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的。”高校公共关系管理就是高校充分运用和发挥信息传播手段对所在的社会环境状态进行管理。高校是公共关系的主动发起者,是高校为赢得公众对自身办学的认可和支持,有目的有意识地采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其管理实质就是内求团结、外求发展,主动与公众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一种活动。

(一)高校内部公众关系管理高校内部公众关系管理是指为了降低高校内耗、抵御外界不良影响、保持高校良好的发展态势而应处理好与教职工、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高校内部要做到“全员公关”,通过对全体员工的公共关系教育与培训,来提升全体人员对公共关系的认知度和自觉性,形成浓厚的公共关系氛围和公共关系文化。

(二)高校外部公众关系管理高校外部公众关系管理主要指高校为赢得目标公众对自身办学的认可和支持,通过主动与外部公众交往,来提升人际关系质量,提升高校形象,累积信誉和声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而有些特定情况下,事物的外因甚至对事物的发展起重大的作用。因此,外部管理也是高校公共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学生家长关心求学的孩子,也关注高校的发展。高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沟通获取他们的理解、信任与支持,从而提升学校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声誉;附近社区单位是高校所在地的区域公众关系,高校要以社区利益为本,通过对其提供帮助和支持获取社区资源和良好的公众形象;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是高校的职能管理部门,一种行政隶属关系,高校应主动适应政府,来取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新闻媒体是最敏感的,同时也是重要的社会资源之一。高校应立足根本,真诚、务实地建立好和媒体之间的关系。随着高考人数逐年减少,新闻媒介必然会成为了解高校信息的重要途径。

三、高校公共关系管理的运作策略

iBm创始人thomaswatson曾经说过:“你可以拿走我的机器,摧毁我的工厂,只要留下我的员工,我就可以东山再起!”宝洁公司的前董事长Dupree也说:“如果你拿走我的资金、厂房及品牌,留下我们的人,十年内我们将重建一切!”归根结底还是“人”,高校应尽快建立公共关系管理机制,使公共关系管理成为高校公共关系管理的首要任务。

(一)高校与教师、学生关系管理教师关系管理最重要的是遵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践行人性化管理,即人力资源理论所说的,把组织利益和个人发展结合起来考虑。高校要想从根本上得到发展,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高校管理者(即管理团队)就要依靠初级和中级管理者切实把以人为本、尊重个人实现与发展的理念贯彻到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例如,建立督导制度,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督和引导;注重教师的录用和任用,环境留人、待遇留人、诚心留人;为教师发展创造竞争环境,促进教师不断进步;培育组织文化,建立共同愿景。学生既是高校的成员,也是教育的消费者,因此,他们担负着高校形象管理和公众管理的双重责任。高校是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演练课堂,也是学生的第二个家,一定要让学生有归属感、认同感和安全感,让学生爱上这个家;同时管理者要用人格力量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人格、志趣和人生选择,使学生能够顺利踏入社会,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高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高校与家长、社区关系管理学生家长是高校的重要公众。高校与家长之间的认可度、家长与高校为完成学生学业的配合度,都离不开高校与家长之间相互联系与沟通。为家长提供满意的服务,是高校提升公众形象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手段。高校应加强与社区的合作,通过直接参与社区活动、对社区进行专业性指导,来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在提升社区文化氛围的同时,争取社区公众对高校的了解、理解和支持,营造稳定的高校———社区文化院落,使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三)高校与政府、媒体关系管理政府是学校的评价者和办学质量的直接监督者,首先应为高校发展掌舵;而高校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高校也应顺应政府的政策以获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新闻媒体是学校的重要公众之一,也是重要的社会传媒资源之一。高校应充分利用内部刊物,实施静态宣传;利用网络、传媒、座谈会、走访等构建立体宣传网,塑造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并对相关报道进行监测,从而使其公共关系工作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掌握提升自身知名度、形象管理的主动权。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