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十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十篇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2:31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篇1

论文摘要:深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改革,必须把大学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两个对象的基本特点联系起来,一方面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时间性、发展性、人本性等特点引导大学生系统、完整地学习,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彻底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根据大学生理论思维高度发展、关注社会实践、多元价值冲突的矛盾心理以及面临的生存竞争等特点来组织教学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解决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彻底拼弃教条式照本宣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逻辑起点有两个,一个是教育的对象—大学生,另一个是教育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面临一系列的困境,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好这两个逻辑起点,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特点和当前大学生的特点。没有掌握前者,造成我们的教学内容系统性、完整性、发展性不够,教条主义严重,没有掌握后者,造成我们的教学针对性、启发性、实用性不强,形式主义盛行。因此,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就必须掌握这两个特点,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实践性、发展性、人本性等特点引导大学生系统、完整地学习,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大学生理论思维高度发展、关注社会实践、多元价值冲突的矛盾心理以及面临的生存竞争等特点来组织教学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解决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深化教学改革。

一、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整体性的特点系统、完整地理解、分析、总结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和新动态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一方面表现在它是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类思维方式的一般科学,它要解决的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人生、把握人生的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另一方面表现在它是总结当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却又对各门具体科学具有指导性的科学观和科学方法。

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高度发展,精力旺盛,求知欲强,他们对感兴趣的知识、理论既有兴趣又有能力完整把握,因此,并不满足于简单知识与理论,更不满意教条化的、教训式的教学。我们只能系统、完整、科学地引导学生整体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激发他们的认知内驱力,用理论的深度来吸引学生。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内容简单化、教条化、学科细分化,把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分解之后进行教条式、知识式地教学。讲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要么就用一些套话、空话来应付学生,“这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这是形成共产主义信仰的需要”;要么就以形式主义的方式来恐吓学生,“这是必修课,如果不过关就不能毕业”。虽然每一句话都不错,但是,由于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教育,这些话被学生理解成了贬义词。

现代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并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代大学生以其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注视着或享用着甚至直接参与研究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他们用自己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去理解这些新成果,去评价这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作用,然而,他们也会面临许多困惑,他们不仅要直接面对这些新成果,也要从科学与人、科学与社会等方面来认识现代科学技术的各种作用,从方法论上去看待现代科学技术的实践和创新。因此,我们要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释、评价新的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来丰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教条。

而我们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都是在过去的分科教学理念指导下培养出来的,知识分类细化,专业而精深,多数理论课教师知识面不广,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缺乏了解,要用它来进一步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和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指导性,显然有困难。这样就必然造成大学生错误地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过时了,满足不了他们求知的愿望。我们的教学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来解释当代科学,不能与当代科学融为一体,不能对当代科学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那么,就成为过时的教条。这是当前不少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的一种根本原因,而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不是马克思主义本身,而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以及多年以来的教条主义教学所造成的。

二、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特点,联系当前社会发展的特点以及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分析、解决他们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和与他们联系紧密的具体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产生的,实践性是其本质特征。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紧密结合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以人类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才能加以深刻理解。

大学生处于社会竞争激烈的时代,关注社会层面的人及其整个人类社会层面的人的因素比以往时代偏少,但是,并不等于他们不关心整个社会以及整个人类的实际生活问题。实际上要引导大学生在关心社会、人类生活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来关心自己个人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也不是不关心个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键在于站在什么层面上来关注这个问题。

以人类社会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既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的主要动因,又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虽然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时代与现时代有很大不同,但是人的问题、人类社会的问题始终贯穿人类及其社会的发展始终,只要人的问题存在,只要社会问题存在,我们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我认为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涉及到的资本主义的存在和社会主义中的基本问题,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来解决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的依据的观点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因为他们的这种言论的背后实际上潜存着一个逻辑推理,即马克思主义只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理论。这是一种机械的、教条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就要把一般理论与学生的实际问题,以及国际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用来分析和解决具体的问题。曾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当今,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去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问题,为以后直接参加市场经济的建设打下基础。但是,受市场经济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的影响,学生对用的理解存在一些片面的倾向。因此,理论课教学必须注意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理论课程教学,不能简单地将理论与现实作比照,讲清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侧重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教育。

邓小平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是“要精,要管用”。“要精”指内容要精简,要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要管用”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引导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这是我们今天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指导原则。

三、站在一定高度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引导和整合当今的多元价值,解释、分析不同价值观冲突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的相对性和发展性要求教学在多元价值观下关注国内外研究的新进展,摒弃教条主义。大学生处于价值整合和信息开放时期,要求教学要开放信息,提供丰富的信息以及多元价值观以供学生斟酌、鉴别、选择。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也是发展着的科学,它必然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生命力的原因所在,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一方面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有了更加准确的理解,另一面又使马克思主义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8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中国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地向前发展。今天,改革开放的一些成功的经验仍然需要我们去概括和总结,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仍然需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认识,作出回答。因此,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兼收并蓄,拿来为我所用。

近几年来,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对西方的各种流派的理论较为热衷,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深人的研究,特别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条件下的发展的研究缺乏,往往介绍、引进西方的现代、后现代流的理论、观点比较多,在考虑为理论教学和宣传服务方面显得不够,急功近利,什么流行就去研究什么。这样一来,就很难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很难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动态,结果导致科研和教学后劲不足,难以满足学生掌握更多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要求,难以用马克思主义来解释、说明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流派所面临的新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被现在的教学所消融了。按照法国思想家德里达的说法,“地球上所有的人,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不管他们愿意与否,知道与否,他们今天在某种程度上说都是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在西方思想界的影响和魅力是永恒的。

四、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本性特点分析、解决大学生的人生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对人的生存的关心,要求教学要以人为本,关心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大学生处于从理想走向现实的矛盾冲突中,是人生烦恼和矛盾最集中的时期,要求教学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解决他们的人生具体问题。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1;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082-02

一直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都争议不断。有的哲学家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的是实践性,不涵盖辩证性与历史性特点,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唯物主义为主。还有部分哲学家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在于辩证性和历史性,所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义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认可实践唯物主义这一说。对于以上定义,笔者比较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并且其实践性本质特点中还包含了辩证性与历史性的特征,故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也说得通。

一、旧唯物主义的缺点

旧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不懂得社会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只限于对世界的解释和说明;注重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反映论。由于马克思主义是针对旧唯物主义的不足而形成的,因此在掌握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前,应先分析旧唯物主义的缺点。

(一)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必然会导致机械性的缺点

旧唯物主义对事物的理解以直观形式为主,而这样一来就使得事物的本质得不到体现,难以获取事物内部的能动性及事物能动性的变化和发展情况,只掌握了事物的外部现象。在事物运动过程中,只能获悉直观感受下的机械运动情况,认为运动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而形成起来的,使得原本多样化的运动形式变得机械化,而且围绕机械运动来揭露各种不同的现象。尤其将人的所有生理现象纳入到机械运动范畴。比如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学者拉美特利将人的身体比作机器,指出人的一切活动都属于机械运动,且通过实例证明自己的说法正确性:当人站在深不见底的悬崖边,身体会机械性的往后退;寒冷的天气人的身体毛孔会机械性的闭起来,防止寒流涌入体内。可见,唯物主义的机械性缺点并非偶然形成的,而是因其直观性缺点最终所致。

(二)旧唯物主义未结合实践来直观世界,必将导致唯心史观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类历史存在的根本在于存在有生命的个人,个人自觉和动物分开的第一个历史行动并非凭自己思维而进行,而是个人清楚的知道开发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的重要性。个人最初的劳动实践,是人类社未来发展的引领,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大各种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领域,这样一来,就强调了人类社会发展史和物质生产发展史间的一致性,人类口中津津乐道的世界历史体现的就是人通过自身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由此可以证明,在历史唯物主义整个领域中,实践占据重要位置,若不结合实际情况来考察历史,忽略历史发展中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实践关系,忽略自然科学和工业,那么就会产生一种与自然、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相脱离的以抽象为特征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旧唯物主义之所以难以涉及社会历史方方面面,是因为旧唯物主义忽视了实践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和意义,只是通过感性的形式直观客观世界。所以其在认识和把握社会历史过程中,仅仅将人和社会作为直观的对象来认识。这样直观到的人就非常的抽象,是感情领域中承认现实的、单独的、肉体的人。由主观感受到的社会历史仅仅是各类偶然事件的积累过程,不能突出实际存在的必然联系。由于旧唯物主义未结合实践来直观人类社会,因此无法清晰的明确人类社会就是实际的物质过程,最终朝着唯心主义方向发展。所以我们应以不同的层次角度了解旧唯物主义的缺点,而直观性忽视了实践的作用与意义是旧唯物主义最突出的缺点,该缺点必然会导致机械性、唯心史观等缺点的产生。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由于旧唯物主义存在机械性、唯心史观等缺点,因此落实科学实践观,从实践角度出发理解事物现实、感性,扬弃旧唯物主义缺点,实现具有实践本质、辩证本质及历史性的唯物主义已刻不容缓。实践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突出的一种本质,其内部蕴含了辩证性特征、历史性特征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特征决定了辩证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从实践的角度看待真实存在的世界,实现了能动性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明确指出,人类实际开展的活动就是能动的改造现实存在的世界。在此基础上理解真实的世界,那么就将真实的世界作为了人类能动的改造领域及结果的过程。马克思认为,自然社会中的人存在自然力和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而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紧密联系实践来看待客观世界,通过全方位的分析研究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意义,有效促进了唯物主义和人的主体能动性间的统一,并基于此产生了实践的辩证法。其次以实践的角度为出发点理解世界,可以清楚的获悉世界并非是长期不变的事物的全面综合,而体现的是全过程。人类实际活动过程中,在对外部世界施加作用的同时,外部世界也会通过自身存在的能动力量对人施加作用,对实际存在的人的活动方式进行制约,决定了实践活动的成与败,让人们充分的了解客观世界原本就存在的能动发展的规律。同时,实践活动还使人们得到了了解客观世界本质特征与客观必然性的渠道。由此可见,人类要想理解真实世界,就必须注重实践这一“平台”,人们通过该平台全方位的认识客观世界辩证发展的规律,并积极主动的体现真实世界中潜在的辩证法。通过统一实践辩证法和真实世界中潜在的辩证法后,赋予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内容,全方位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集唯物论和辩证法为一体的目标,使得唯物论与辩证法达到了统一性,而一切的统一性都离不开实践观。因此辩证唯物主义是在实践性特征下了解世界的必然结果。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特征决定了历史的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规律,而要想切实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规律,首先就要从实践理解历史的角度获悉社会生活的本质。只有结合实践理解人类社会,才能清楚的获悉社会生活实况和历史发展中所遵循的规律。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特征强调以实践为出发点来理解事物、实际、感性,因此就获得了了解历史的途径,进而正确认识唯物史观。除此之外,应树立正确的实践观意识,清晰了解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实际活动间的联系性,突出人类的本质特征,从而对不断变化的历史观中的重大课题予以有效处理。从揭露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依旧强调以物质实践角度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现象,通过深入分析物质实际情况及其内部矛盾,可及时准确的获悉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具体规律,从而促进了历史唯物主义。由此不难看出,实践性本质特征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特征突出阶级性

在传统哲学中,总是将人类的理论思维活动看的比较重,而对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却关注的较少,将看待与认识世界作为了核心任务,无法主动地站在哲学的角度来改造客观世界。和传统的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特征直接强调了其不仅要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世界,还要以实践的角度来改变客观世界。以哲学的方式改造客观世界最根本之处在于建立符合于世界的哲学思想,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获悉具有符合世界的哲学思想的实践主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强调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造,通过共产主义社会带领人类走向解放。毫无疑问,无产阶级就是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实践主体。所以马克思非常清晰明确的提出了将无产阶级作为新唯物主义不可或缺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则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了主要的精神武器。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性本质特征和阶级性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淋漓尽致展现。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解放思想主要强调了以马克思主义为重要指导,消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陈旧思想观,加强对各类新情况和新问题的研究力度,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革命批判的本质;实事求是强调的是始终站在客观实际的角度,从中找寻其本质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关键一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概括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其次,与时俱进强调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现代社会,注重规律性,强调创新性和创造性,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理论品质,而且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强大的功能。解放思维与实事求是都必须符合与时俱进。

此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彼此间存在渗透、促进的关系,将这三者紧密联系可全面体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构建一套涵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内的机制,从而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本质特征、社会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的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使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得到了统一,唯物辩证中自然观及其历史观得到了统一,客观科学性与革命性得到了统一,体现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实践性,始终以实践的角度为出发点对事物、现实、感性科学合理的理解,因此形成了实践唯物主义,消除了将直观性、机械性、唯心史观作为本质特征的旧唯物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综合特征得到了全面体现,因此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之间存在互通性,有效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沐.实践时空观[D].吉林大学,2009.

〔2〕李冲.马克思理论对近代人道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09.

〔3〕相秀丽.从理论到实践[D].吉林大学,2008.

〔4〕卢继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D].安徽师范大学,2007.

〔5〕周春妹.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原理[J].才智,2009,(12).

〔6〕王伟光.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n].人民日报,2010-9-28.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篇3

在2010年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1](p17)同时,还强调,“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要求,既要求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又要求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1](p17)显然,如何理解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之间的历史逻辑关系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课题。

一、立场的根本一致性

如何认识两者的一致性,关键在于界定和理清它们的本质内涵。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立场,提出,“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从根本上讲是由人们的经济政治社会利益和地位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立场,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场。[1](p17)简言之,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是马克思主义立场。显然,立场问题是一个综合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利益和地位问题,涉及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体的立足点和归宿,其实质就是“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关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最大责任”。[1](p19)并明确指出,始终站在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立场上,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p19)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与马克思主义立场在本质内涵上具有根本一致性,不存在任何差异。从经典马克思主义中,我们可以知道,其根本立场是不允许任何违背阶级利益以及私有制和剥削现象的存在,更不允许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利益与资产阶级的剥削阶级利益混合在一起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的立场与阶级立场并不是一一对应的”。[2](p49)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和人民基于国情现状和发展阶段,在不违背根本立场和利益的前提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允许不同的立场和其他阶级利益的存在。比如,外资企业、私营经济以及雇佣劳动的存在等,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西方资产阶级和私营企业主的“利润贪心”,而另一方面利用外资搞活市场极大地提高了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造成了不同的社会主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立场是不同的,甚至有时还发出不同的声音。同时,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在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等维护人民大众根本立场的基本标准。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场差异是可控的,属于求大同存小异的思维模式。基于此理解,立场差异不是消解根本立场,而是巩固和强化根本立场。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灵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前提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外延和外在运行形态。

因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和马克思主义立场的一致性准确把握问题,一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根本立场,在任何时候都要将其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二要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要学会面对客观实际情况,懂得迂回维护根本立场的战略思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化;三要学会解释和创新根本立场的中国化和当代化的形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群众路线是我们根本立场的体现,但是“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也是当前维护根本立场的一个有效路径;四要坚持党章、宪法和法律,党章、宪法和法律一方面对根本立场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根据当前客观实际,合理地保障了其他一些具体立场,并要求两者都不容侵犯。显然,马克思主义立场已经实现了中国化,并进而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

二、观点的一脉相承性与继承创新性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观点的问题,有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观点是分层次的,第一层次的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知识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同时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中的具体观点呈现出多层次性。[2](p50)则指出:“观点,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马克思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知识,是对自然界规律和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之中”。[1](p20~21)关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的问题,认为,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就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历史趋势的基本观点,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关于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根本前提的观点,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观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1](p20~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与马克思主义观点之间具有一脉相承性和继承创新性,前者是对后者的丰富和发展,前者直接扩展后者的理论体系。比如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就是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经典创新。恩格斯就曾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3](p681)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和马克思主义观点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直处在丰富和发展的状态,从而凸显其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和科学性。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把握,必须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视野。首先,马克思主义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1](p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观点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成果,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思考和改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以及党和人民的主观世界的结晶。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观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纲领、路线、目标、战略等的理论体系,是党和人民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实践中开创的,是被实践检验和证明是正确的,当前集中体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丰富和发展,有的部分是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补充,有的部分是填补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空白,甚至有的部分是纠正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不足之处。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观点,让马克思主义观点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加具有解释力和说服力。再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同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和马克思主义观点创新和发展。两者在当前的逻辑关系具体体现在实践中同步发展、协同创新,并形成了两个理论创新逻辑路线和途径。一是面对新的实践,我们仍然需要从不同的视角解读经典马克思主义观点,从中探寻解决当展问题的指导理论。二是将已经能够正确指导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建构更加全面的科学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体系。

三、方法的推陈出新性

关于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内涵,指出,“方法,是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相统一的方法论,它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1](p2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问题,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方法,用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提高领导工作水平”。[1](p23~24)显然,马克思主义经典方法主要包括唯物辩证法、阶级分析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当代形态,不是简单地照搬和原初呈现,而是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新的形态和体系建构,比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调查研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历史形态和时代内涵。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关系,关键在于三个维度:一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比如唯物辩证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其中处在最高层次的是思想方法,对于这些已经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早已证明是正确的经典方法,贵在坚持和应用。二是对部分马克思主义具体方法进行完善和修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些过去一直是正确的方法,但在当代不能直接拿来使用,必须结合时代进行创造性建构和运用。比如,马克思恩格斯分析欧洲社会主义的革命策略和建设方案、市民社会理论、雇佣劳动理论、所有制关系理论等视角维度和具体方法虽然是真确的,但都需要结合世界各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情况进行创造性完善和运用。三是借鉴当代科学发展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构建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方法。借鉴人类其他科学的研究方法,构建马克思主义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创立的根本方法和路径。当前,学界就有学者尝试借鉴数学模型、数据统计、词频分析、系统工程等方法建构马克思主义方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借鉴之处。此外,准确把握两者关系,还有一个重要维度就是两者共同的指向都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创新是方法和方法论的本质追求和核心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的催化剂。因而,能否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方法的正确性和一致性的根本标准。

四、两者呈现出的整体性历史逻辑关系

指出,“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思想理论水平的根本要求”,[1](p17)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1](p17)因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一直“在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和灵魂。2009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的评论就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和发展的带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烙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党在破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课题的过程中形成的,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及全部内容中,是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世界与中国的有机统一。[4]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篇4

关键词:加强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独立自强、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在高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凝聚和激励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书记指出,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报效祖国理念。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财富源泉,它显示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与动力。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也表现为民族精神等精神力量的竞争。

一、理论教学加强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知国才能爱国,“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当前大学生对祖国是否有深刻的了解呢?一些调查资料表明,他们对祖国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传统、对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确实知之不多、知之不深。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并针对各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明确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的重点,全面渗透爱国主义思想。特别是有关近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民族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内容的教学课程和专题讲座,更要发挥各自的爱国主义教育优势。通过对国情、历史的全面深入了解,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民族精神的崇高,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历史比较、发展比较和中西比较中,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树立和坚定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振兴的理想信念。

二、通过建立爱国主义基地,加强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高校要建立爱国主义宣传基地,形成以革命人物、事迹等爱国主义宣传基地。一个爱国主义宣传基地就是一段历史、一部教材、一处课堂,它是一座蕴藏着真善美和创造精神的思想宝库。通过对爱国主义宣传基地的参观,可以引导他们从中接受教育,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从而积极投入到建设中国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去。因此,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要组织大学生到爱国主义宣传基地参观学习,以增强大学生具有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情操。

三、增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指导思想,又是它的出发点和基本任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始终围绕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这一教育根本主旨,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政策教育,进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始终有着明晰的目标导向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引导帮助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思潮。

四、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篇5

锦涛同志重要讲话中提出“四个坚定不移”,第一个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首先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面“旗帜”和这条“道路”,是思想解放的成果。总书记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里,总书记明确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来自于“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揭示了人类发展历程中的阶级内核。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科学社会主义被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赋予了中国特色的理论品质,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个伟大的成功范例,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中,科学社会主义没有也不会过时,更不会被形形的其它所谓的“社会主义”所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这是我党历史上又一次思想大解放。

解放思想,就是要从形形式式的所谓的社会主义“模式”影响中解放出来。社会上,特别是理论界前不久进行的一阵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热烈讨论,起因是,理论界中有人立场鲜明地打出了一面所谓北欧模式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旗帜,立马有不少学者、专家、贤达群起响应,同时,也引起了众多不同的声音的反驳。而这面“民主社会主义”旗帜的特征不是所谓“中国特色”,而是“北欧特色”、“瑞典模式”或者其它的种种模式,但万变不离其宗,归结起来,其核心是以全面私有化、全面自由主义市场化为经济基础,以三权分立、多党制选举为政治架构,以资本主义框架下的福利制度为特征的这么一种社会模式。其中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就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社会主义”内核的否定。他们言之凿凿地放言,是恩格斯“晚年”所“放弃”了的。总书记的“6.25”讲话,实质上己经向全世界表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非且也不准备向所谓的北欧模式的“民主社会主义”、或者“瑞典社会主义”等等形形的洋“社会主义”去“靠拢”,借鉴是可以的,照搬是绝不能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立足点就在于中国自身的“特色”,决定了必须走中国自身的社会主义道路。

解放思想就是要从形而上学和片面性的思想方法中解放出来。邓小平一再强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是不可偏废、缺一不可的统一体,两个基本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机体的两个根本的支点,搬开一个支点,中心就会偏移正确的坐标。如果有人只强调一点,淡化或者否定另外一点,就不是完整的党的基本路线,如果不是“糊涂”,不是形而上学,不是片面性,就是别有用意。

解放思想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祝,解诀新问题。就是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将不断加深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将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为此,有两点必须非常明确:第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全面的、深刻的理解。在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一个创举,也是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第二,始终坚持改革,鼓励创新。同志指出:“2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与我们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分不开的。”这三个“创新”,实质上就解放思想。改革和创新,不仅要总结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积累的极其丰富、极其宝贵的经验,同时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赢得同资本主义制度相比较的优势。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是大海,海纳百川,不会枯竭。社会主义制度,从理论到实践,从不成熟到成熟,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进程。这个过程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代大学生认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134-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来的,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更加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而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力量,所以,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程度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未来的发展,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我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随着网络、通讯和交通的日益便利,各种社会思潮进入中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对新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较强,但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不断形成时期,而且还不稳定,容易被负面的价值观引导,尤其是资本主义价值观念逐渐向我国渗透,关注和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抵制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渗透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培养集体主义和爱国情操,形成中国特色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抵制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渗透和侵蚀。

2.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自身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重大创新理论成果之一,建立在不断吸收前人先进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之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自身不断发展、创新,理论体系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而当代大学生群体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发展和创新的中坚力量,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教育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促进该理论体系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3.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逐渐深入,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强,综合国力也显著提高,一方面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了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使得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进入国内,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必须有正确价值体系的指引,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推广,推动我国经济的不断顺利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现状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和哈尔滨理工大学进行集中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80份,有效回收率为96.6%。

1.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调查结果显示,针对“是否听说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选择中,45%的选择“没有听说过”;针对“是否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的回答中,“完全熟悉”的仅占21%,选择“知道一点”的为52.3%,仍有26.7%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十分陌生。由此可以得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并不高,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变得尤为紧要,不仅让大学生知道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要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仰者和实践者。

2.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的回答中,71%的选择“是”,12%的选择“不是”,17%的选择的是“不清楚”;对“马克思主义是否已经过时了”的回答中,有2%的选择“是”,81.3%的选择“不是”,16.7%的选择“不清楚”;然而在对“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回答中,选择“是”的为45%,选择“不是”的占12%,而选择“不清楚”的比例为4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尚未浅显,有的存在偏差,表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掌握不够深入和全面。

3.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通过调查显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回答中,97%的大学生选择“是”;在回答“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是否必要”的问题中,82.3%的认为“有必要”;然而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容却并不是十分了解,仅有25.6%的“十分清楚”,17%的“没关注过”,57.4%的“了解一点”。这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对于改革开放以来,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认为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也是十分必要和给予肯定的,但是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识尚浅,需要加强理论教育,强化大学生的理论认知。

4.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同。针对“是否清楚八荣八耻的内容”的回答中,72%的大学生选择“清楚”,1.2%的大学生选择“不清楚”,26.8%的大学生选择“知道一部分”;针对“是否会举报违法违纪的行为”,72%的大学生选择“会”,16%的大学生选择“不会”,12%的大学生选择“看情况”;“经济发展同诚信缺失、道德缺失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的调查中,89%的大学生认为不存在必然联系。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同度较高,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良好,但是仍有部分同学存在模糊认识,甚至是表现的漠不关心,需要不断完善学校教育,进一步提升认同度。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实现路径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有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是提高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主渠道和关键路径。因此,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首先,优化教学教育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课程,教学教育内容必须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对当代大学生形成强大的吸引力,认同感就更强。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密切联系社会难点、热点问题,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注重“以人为本”,结合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独特的特点,通过谈心、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搜集他们关注和热议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切实解答好学生们关注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丰富理论根基和时代性、针对性强的教学课程,并且不断整理充实,优化教学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课程富有趣味性、时代性和感染力,增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其次,创新教学教育方式。当代大学生获取各类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和便捷,思维更加活跃,传统的单一教学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高校应注重教学教育平台的构建,形成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沟通方便以及互动合作的交流平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更加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于潜移默化之中增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此外,当代大学生在网上的时间较以前大为增加,所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优势,开展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方式开展教育教学,而且,还应该善于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QQ等建立同当代大学生的密切联系,将课堂教学以有趣的方式延伸至课堂之外,这样在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从广义上来讲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其中以精神文化建设为主。首先,应该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通过在校园内建设名人雕塑或者有意义的建筑物,悬挂名人名言等方式,使学生们能够耳濡目染,自觉提高认知水平,提升自我素质。此外,“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刊、校报以及学校文化墙等校园文化载体,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其引领功能能够更充分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中得到发挥。”其次,应重点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高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和文艺等活动,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政治氛围和学习氛围,引导大学生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实现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应多建立一些学习型和理论性强的社团组织,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到社团组织中。最后,应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在“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下,制定符合国情、社情,体现学校自身特点,彰显学校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校园制度,为校园文化提供制度保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帮助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注重社会实践教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向是十分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并且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把教育同物质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离不开社会实践,只有真正做到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达到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目的。

高校应考虑当代大学生自身特点和当前社会情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教育中,主要是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目的性和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取得实效。如,高校多组织志愿者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生产劳动等,根据专业特点开展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鼓励和支持“三下乡”和假期社会实践等。通过社会实践,开拓大学生的视野,增强社会阅历,提高认知水平,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关注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要想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必须研究和遵循当代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大学生的思想等方面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尚未稳定,对新价值观的接受能力强,但是也容易被错误观点所误导,所以要不断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内在需求、兴趣爱好等,把握他们思维活跃、个性独立和社会责任感强烈等特点,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当代大学生的切身利益相结合,使当代大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且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此外,还要注重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帮助他们排除消极和负面价值观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基金来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DL12CC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2YJC710061】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石丽琴,张春红.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

[3]林青青.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甘玲,梁冰.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依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6)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篇7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概论”课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要求社会各行各业按照“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又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本文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思政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的教育教学情况,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一、高职思政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生的作用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统计,“2015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1341所,招生数348万,毕业生数322万,在校生数1048万,占到高等教育的41.2%,全年为社会提供技术培训超过2000万人次”。这些数字表明高职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价值观念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社会建设和发展”,而高职思政课又是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因此,通过挖掘思政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训点,对于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效果,提高高职生的思想素质和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重心和主线之一

依据教育部思政课“05方案”,高职院校主要开设四门思政课,分别是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第一学期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学期开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三或第四学期开设)、形势与政策(各学期都开设)。在这四门课中,只要认真研读过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就会发现其中很多内容都与“概论”课内容高度契合,突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点。因此,“概论”课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之一。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其形成一定的价值共识,既是“概论”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概论”课教学的主线之一。

二、“概论”教材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思想理论建设上的重大创新,也为社会公众凝聚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坚强的“主心骨”,同时也为高职思政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它的意旨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培养高尚品德,强化理想信念,培养高素质的公民。而“概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其中,更能增强“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在此,笔者将教材内容整合为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论、思想两大重要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据调查,教师大多仅在相关内容(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才会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道其它章节没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要求?该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全部教学内容中?这需要教师认真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组织教学设计,将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主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论部分”包括第一章,这部分重要一点,“在新时期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最新回答”,[3]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进行的全面界定。因此,教师在讲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其理论成果的精髓等方面,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兴国之魂展开。考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形成过程,虽然其间出现最大失误,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也恰是这些失误让中国共产党更坚信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和确立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只有讲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理解和系统认知。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的两大重要理论

思想的两大重要理论这部分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历史前提和制度准备。富强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愿望,是党带领广大人民“三座大山”动力,独立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前提,这是富强观的内涵和要求,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所倡导的。另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等知识点时渗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思想。比如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民主”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基础和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这里可融入“文明”、“和谐”等思想。总之,这一部分重在说明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执著。在此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更能说明当今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第五至十二章,先是社会主义建设三大基本理论问题,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这三大理论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依据,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基础。这部分让学生“从理论上理解、信仰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从根本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接着,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必由之路。比如,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还不是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要实现中国梦是一个什么样的梦?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很明显又要回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上。

其次,从第八章内容看,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的社会”。[5]这五个方面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实现途径和制度保障。在这部分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让学生对其加深理解和记忆,还能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查找文献发现,学者对在“概论”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知识点讲解最多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再次,在讲解祖国完全统一理论和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理论这样融入:为什么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怎样才能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我们寄望于两岸爱国的人民,寄望于台湾同胞。无论你是哪个制度下的人民,包括其他国家也一样,爱国都是首要的,我们国家也不例外。“爱国”正是我们每个人始终所追求的。

本专题最后两章是让学生理解依靠力量是广大人民群众,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实践证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绩。这正是全体人民在爱国守法的前提下,不断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共同努力的结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概论”课教材几乎每章都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穿插“概论”课程的一条红线,理论和实践教育教学要服从和服务于这条红线。思政课教学要深刻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精心设计加工教学资源,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从而使思政课教学更具有实效性,也是推动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重要途径之一。

【注释】

[1]季明主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1.

[2]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3]陈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论”课课堂理论教学体系之魂[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6.

[4][5]陈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12.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篇8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已经逐渐成为当今中国实践的主题。但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处于一个毫无经验借鉴的实践过程,容易使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错误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诠释中国的价值立场就显得尤为重要。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提出的,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坚持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其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制度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在引导社会主义进行制度创立、创新的同时,还为其确立的合法性提供了基础。因此,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实就是根据社会主义价值观核心内容进行的一种制度安排。制度层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可以归纳为:民主、和谐、富强、文明几点。所谓民主,就是在坚持党的领导下保证人民的民力;所谓和谐,就是保证社会主义各个阶层根本利益的协调一致;所谓富强,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领导下,保证民族的复兴,真正实现共同富裕;所谓文明,就是指通过文化的进步和精神文明的繁荣,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思想观念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想观念层面可分为: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合作共赢理念以及集体主义理念四个方面。

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人。首先,价值观的实施要以广大人民的需要为出发点;其次,人民可以行使自己所拥有的各种权利;最后,通过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不断提高人们包括道德、文化在内的一切素质。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这是近代人们在充分探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冲突后得到的反思成果。就是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上,强调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与协调一致。这里的全面是指在建设过程中要保证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是指在发展过程中要保证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均衡协调性;可持续,是指在发展中要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结合,保证发展的持久性。

合作共赢理念:就是指在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的目标下,保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同经济制度的共同发展。这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在处理关系时必须坚持的理念。

集体主义理念:就是指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实现三者在社会主义基础上的一致性,真正促进三者的和谐发展。

(3)日常生活层面日常生活层面就是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概括总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对于日常生活层面的要求更侧重于公民个人道德的修养。其中,公民道德规范可以归纳为:爱国守法、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团结友善、明礼诚信等几个方面。这些基本规范的提出不仅对当前道德问题的解决具有针对性,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2探索的意义

(1)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丰富和发展的基础。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一直围绕着这一主题对国内形势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和把握,并妥善解决了我国包括生活、政治、经济在内地的重大问题,同时更推动了马克思理论的创新。可以说,这一主题的提出,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标志着我国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同时,这一主题的研究,更是将社会主义这一价值体系纳入人们的视野,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正确价值的立场张扬,帮助人们更加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更好地从理论上辨别原先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澄清误解。

(2)有助于人们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提出是属于创造性的,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人们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失去信心,必须要立足于实际,确实了解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规律,确立一个明晰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了解其价值。真正使人们将现实与理想中的社会主义进行区别,从而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抵御消极心态。

3路径选择

3.1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的改进和加强,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人们更加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强践行的自觉性。因此,要想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做到:首先,充分利用现代科学传播手段,真正通过新技术的利用,拓宽其传播方式,丰富其表现形式,真正通过信息传播技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融合,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其次,切实把握思想教育活动这一主体环节,通过各种思想教育形式的开展,真正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现。例如,保证无论是在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在农村还是在企业基层单位,在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教育的重点,保证通过深入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真正把握、增强和自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做好社会宣传工作。任何一种价值的树立都需要依靠社会宣传舆论的传播。可以说,社会宣传是进行社会价值体系的基础手段。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过程中,各类新闻媒体都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报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科学内涵、实践途径和实践意义等内容进行准确解读和宣传,真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2做好灌输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长期的工程,从提炼确立到实际践行并不能自发完成,因此,必须通过“灌输教育”来内化人们的思想意识。首先,加大学校教材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其次,创新教学方式。可以借助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进行教学(例如,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等);还可以采用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真正保证在给人们灌输新理论的同时,形成接受者和灌输者之间的互动,提高教育效率,保证教学效果。

3.3切实改进学校教育

学校作为培育主战场的性质决定了人们价值观的养成与教育过程中价值观的梳理和主导分不开。因此,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价值观,必须要重视学校教育的作用。第一,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不断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规律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善于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多利用研究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以及分组合作的互动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探索和建立相应的考核方法。学生能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并通过价值观念来自律自身行为已经成为了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成果基本手段之一。因此,应当将思想政治教育成绩作为学生德育的评价指标纳入学校评优系统;第三,做好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开展工作。学校教育要同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真正面对现实热点进行形势政策课程的开展,保证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都能得到解答。

3.4完善实践教育工作

首先,高校要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体系中,健全相关的社会实践机制。高校要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志愿、生产调查等实践活动,真正通过实践达到深化教育成果的目的;其次,做好学生的管理、服务工作,真正在实际活动中加强教育成果。要做好困难学生的思想指导和资助工作;深入分析学校特点,制定出具体的可实施的工作方案;加强团组织的领导作用,做好包括学生会在内的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健全相关的党员再教育制度,保证学生党员更好地发挥其模范作用等等。

4结语

可以说,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建立一定是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整合和团结各方力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并在实际工作中将理论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联系起来,从点滴的小事、实事做起,坚决克服价值观理论化的倾向,真正在不断实际积累中树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健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J].理论导报,2008(08):26-28+31.

[2]王艳丽,周国栋.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J].山东社会科学,2007(12):134-136.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篇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3-0035-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18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当前,大学生价值选择更加多元,创新意识逐渐加强,必然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式不断地创新并没有引领大学生思想素质、品格素质、文化素质的进一步全面发展;反而学生集体意识、自主意识淡薄,感恩、诚信缺乏;其原因在于部分思政教育活动脱离学生实际而产生形式主义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和行动向导,更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真切关注学生成长诉求和价值愿望,求真务实的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及思政教育的形式主义倾向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

每个时代的大学生都被赋予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随着“95后”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他们逐渐形成不同于“80后”大学生的鲜明特征。面临着新技术、新理念、新思潮的冲击,“95后”大学生思想比以往任何一代大学生更解放。他们思维极为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个性张扬,自信心膨胀;自我中心意识强,集意识较弱体;缺乏信念,注重个人成就,功利性强;敢于挑战质疑,富有创新意识,厌恶形式主义;由此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追求个人成就的人生观、趋于功利化的世界观。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主义倾向

为了开展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的引导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新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然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并未得到良好的改善,其原因在于大多数思政教育不顾培养学生的本质需求而脱离实际内容导致形式主义,突出表现为“浅、旧、软”:(1)以硬性灌输教育为主的教育形式,做表面文章,难以取得实效;(2)活动开展方式方法陈旧,缺乏应有活力,甚至采取官本位的方式强制性开展;(3)约束力和惩治力疲软,只注重制度上的宣教或象征性的批评教育而缺乏必要的惩处,制度形同虚设。这些形式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难有教育、说服、引导的效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然关系

(一)在内容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了大学生思政教育新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表现,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诠释了民族精神、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是要按照意识形态的要求去培养人才,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需要让他们在学习行动中认准目标,明确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为培育新时代的大学生提供了新的思想阵地、赋予了大学生思政教育新的内涵,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因此,我们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理论体系增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与信念教育,帮助他们寻找理想与现实的契合点,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在理念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大学生思政教育以学生为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坚持联系实际,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坚持改进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等基本原则。针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主义倾向,迫切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上进行全面的更新,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改进和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杜绝思政教育形式主义的四大着力点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转变“你说我听”的局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传统的“你说我听,你管我从”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切实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需求,巧妙地把教育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和能动追求,开展精而优、学生喜爱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杜绝醍醐灌顶式的开展思政教育讲座或活动,我们调动学生聆听讲座、参与活动,靠的不是老师的强制命令和要求,而是学生主动地、自发地个人发展的需求和价值愿望。

(二)尊重创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愿望

当代大学生的观念、态度在逐渐改变,思政工作者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去换位思考,以探索更合适的工作方式与方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着眼于大学生思想变化和行为特征,找准“教与学”的共鸣点和交汇点,做到形式创新与内容创新相结合。同时,尊重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同时,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特别是在民族高校中应该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包容多样性,尊重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愿望和要求,把关心学生、培养学生、尊重学生贯穿于各项教育活动、管理和服务之中。

(三)坚持制度教育原则,注重客观引导与惩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法治,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公平正义。然而当前许多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只注重制度引导教育,不注重制度上的处理原则,约束力和惩治力不够,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公平及效能。因此,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不仅要讲究“软”的引导,同时也要强调究“硬”的制度,以规范化和法治化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每一项制度都说话,每一项程序有发言,每一个决定教育人。原因在于惩处的过程中不仅警醒犯错误的学生,同时也可以达到教育周围同学的效果,有助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篇10

同任何思想理论的形成发展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也有一个过程。而人们对这一理论的认识和概括,也经历了一个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而展开,内涵十分丰富,包含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成果,从整体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党的历次重大会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揭示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点,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提供了重要遵循。作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演进过程。与之相适应,其体系概括,则经历了从“邓小平理论体系”框架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框架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框架的变化。

一、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一届六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最初理论概括,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

1978年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左”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在确定工作中心转移的同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并针对拨乱反正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思潮,旗帜鲜明地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开始形成,奠定了新时期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的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1979年3月,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最先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命题。他强调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p163)这一命题的提出,为我们根据中国国情,确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道路,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思路。

1979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所作的国庆30周年讲话,讲话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出,我国现在还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经济和文化还不发达,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讲话标志着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现状的基本估计已发生明显变化,实际上孕育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并第一次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从而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基本内容。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根据邓小平在此前多次讲话中所阐述的指导原则,系统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明确指出,我们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并对其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概括,共10条。主要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努力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努力提高教育科学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国际条件下,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国防建设要同国家的经济建设相适应;必须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虽然,在这10条中,有些方面的概括,理论升华还不够,还带有明显的经验总结的形态,有的要求还偏高,如“高度民主”和“高度精神文明”等,还不够符合实际,并且尚未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但是,从它已经表现出的相当的理论深度看,可以说已经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些基本思想,只是还未使用这样的语言。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四大召开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概念提出、内容扩展及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初步概括的阶段。

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邓小平在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p3)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就使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有了自己科学的称谓,其重大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十二大报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的全面阐述,又使人们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等方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十二大以后,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p29)与此同时,全党通过认真学习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经济体制改革中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其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就是开始突破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从而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正确的思路。1986年7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根据邓小平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初步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有力地促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三大还第一次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论观点,系统地概括为: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的观点;关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重要特征的观点;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相互结合,缺一不可的观点;关于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来实现祖国统一的观点;关于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观点;关于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同外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的观点;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观点。这12条理论观点,从不同侧面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初步勾画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总体轮廓。

党的十三大以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政策,面临严峻的考验。针对当时来自右的方面十分严重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仍然存在着的“左”的影响,邓小平反复强调,过去10年“我们的一些基本提法,从发展战略到方针政策,包括改革开放,都是对的”,[2](p307)要按照党的十三大确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干下去。这就不仅表明了邓小平在政治风浪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而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给予了清晰、完整的概括,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这一理论本身的发展和党对它的认识的深化。

199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的讲话中,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作了新的归纳概括。他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必须坚持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的适当发展,既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搞单一的公有制,又不能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能搞私有化;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既要克服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国家法律法规和计划的指导下发挥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既要克服过去那种过分集中、管得过多过死的弊端,又不能过于分散和削弱宏观调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和放弃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搞西方那种议会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削弱和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允许毒害人民、污染社会主义和反社会主义的东西泛滥;必须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这一概括视角新颖、逻辑严谨,既注重理论分析,又突出了正反两方面观点的比较,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系统概括的又一次尝试。

三、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从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到党的十五大以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集中概括的阶段。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谈话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精辟地分析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这些年来经常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谈话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理论观点,主要有: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判断改革开放和各方面是非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等。谈话还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步伐。以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正式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邓小平的名字联系起来,提出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概念。并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的角度,系统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经验,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共9条。涉及党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问题上提出的一系列创造性观点。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这种概括:一是体系的系统性更加清晰,分类比较恰当,内在的逻辑比较合理;二是要点易于把握,语言更加精练明确,理论色彩也更浓了;三是较好地体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特别是视察南方谈话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一概括,不仅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而且反映了党对邓小平理论认识的新水平。

党的十四大之后,随着全党对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的深入,党中央和理论工作者又作出了一些新的概括。1993年11月,江泽民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部观点的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其理论风格是尊重实践,尊重群众,从全局着眼来观察和处理问题。这是对邓小平理论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并涉及这一理论的主题和实质问题,对准确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1995年5月,中共中央下发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共16条。以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的概括为基本依据,以新的理论框架,对邓小平同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作出了概括和阐述。《纲要》对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主要内容的概括,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对邓小平理论立论基础、理论基石的概括和阐述。包括三个方面:其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是从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的角度,对邓小平理论思想方法论实质的揭示,为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立论的哲学基础;“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道路选择的统一上对邓小平理论本质的揭示,为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立论的逻辑前提;“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是从历史方位的认定上对邓小平理论现实出发点的揭示,为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立论的国情依据。

第二层次,是对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理论观点、基本指导方针的概括和阐述,包括: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等十个方面。上述诸方面基本观点、基本方针之间的内在联系,集中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之间,两个基本点相互之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与各方面改革与发展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对邓小平理论体系内容结构的这种概括,有助于从总体上理解与掌握这一理论的丰富内容。

第三层次,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体力量或理论向实践转化基本条件的概括和阐述,包括:关于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理论三个方面。理论来源于党和人民的实践,又指导这一实践。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能发挥其强大的精神力量,并通过群众的实践变为物质的力量。上述三个方面紧密相联,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力量与领导核心的辩证统一,是把邓小平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基本保证与条件。

《纲要》对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体框架的概括,与此前的一些概括相比,不仅视角新颖、重点突出、结构严整,而且内在逻辑关系也更趋合理。其中最具特色、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变化,是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单独提出来,作为“最重要”的内容,这样就把党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深入思考与当代中国国情的研究结合了起来,从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与道路选择之间的内在逻辑。

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从1997年2月邓小平逝世到1997年10月召开党的十五大,是对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深入认识的一个重要阶段。

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把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放在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强调,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党的十五大深刻论述了邓小平理论,概括了其10个方面的内涵,并指出,这一理论体系“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3](p11)党的十五大还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五大对邓小平理论科学概念的简明概括,对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的明确认定,以及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角度对邓小平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的阐述,实际上构成了对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又一次概括。

进入新世纪,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站在历史发展和时代要求的高度,敏锐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视察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指出:“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4](p2)200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篇,系统、全面、深入地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也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发挥历史主体能动性的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了新世纪指导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指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的规律的认识。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进一步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和具体要求,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3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纲要》从16个方面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2003年7月,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又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归纳和概括。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相继提出,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整体概括的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新的丰富内容。2003年4月,胡锦涛在考察广东时,针对“非典”肆虐带来的严重损失,提出了“全面的发展观”的概念。随后,他在江西考察时第一次使用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5](p465)胡锦涛强调指出“要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6](p61)伴随党对科学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入,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党的十六大已经明确地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则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2006年6月,为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引向深入,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了《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读本》从7个方面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阐述,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以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基本观点,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