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治理的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8:24

关于环境治理的建议篇1

经调研,我们认为造成新区水系水体受到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六个方面:

1、污水管网主管破裂导致新区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喷涌进入水系。目前,在水系建设过程中已发现两处。一处是花样年售楼部旁桥下;另一处小太平河山枣村污水提升泵站西侧约15米处。因污水管破裂,大量污水喷涌进入水系,将水系水体染成黑色,伴有恶臭。目前,第一处破裂一直没有得到抢修。水系建设方认为原铺设污水管网有质量问题,污水管网破裂应由原铺设方负责。原铺设方则认为污水管网破裂是因水系建设方机械重压或挖裂造成,应由水系建设方负责。

2、路网建设和排污管网配套设施建设以及水系建设进度慢,导致一些小区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系。目前,因奥园南路建设进度较慢,尚未铺设排污管网和建设污水提升泵站,导致奥林匹克花园污水无法与城区排污管网相连,只能暂时直接排入水系。

3、畜禽养殖污染导致水环境污染。由于保护新区水系尚未出台相关的法规和条例,无法制约民众。目前,在水系上游,更有甚者直接在水系中养殖畜禽。养殖污水、粪便等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系。使水环境中氨氮、溶解氧和粪大肠菌群等指标超标,严重影响水系水环境质量。

4、农业生产污染导致环境污染。新区附近村民在农业生产中,有机肥料施用的大幅度减少和氮、磷、钾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化学肥料使用的快速增长,其结果导致氮磷钾使用不平衡,造成对地表水受污染,水质富营养化,农药直接向水体施药并通过雨水或灌溉水由农田向水体迁移,施药工具和器械的清洗等均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5、新区上游、附近自然村居民和部分新区居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污染导致环境污染。因新区内污水管网不能全覆盖,居民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染源不能排入管网而直排入水系,不但使污水横流,影响市容,而且污水长期积累,生活污水中含氮、磷,至病细菌多,造成地表水水质恶化,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6、新区水系补水工程进度慢,至今民众尚未知道从何处补水,没有足够的活水适时补充,水体循环更新慢,导致水环境质量间接受污染。

为此,特提出治理建议如下:

1、建议由区人民政府和新区管委会共同召开协调会。划拨专门经费,责成相关部门尽快抢修破裂排污管道;加快建设奥园南路及其排污管网和污水提升泵站;对农业生产进行引导;对水系流域畜禽养殖进行规范和有效管理等。

关于环境治理的建议篇2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我局以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作为推动湖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与政协委员的交流平台;切实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集体体现。一是召开了局班子分议、局务会议对办理政协提案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二是成立了县环保局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工作领导小组。三是明确办理程序:首先办公室分类建议,向业务股室提交建议办理单交付业务股室办理,业务股室办理后形成办理建议答复草稿交办公室审核后由局领导签发形成正式答复文件送给建议委员、县政协、县政府。

二、深入调研,解决问题

我局承办的提案涉及到农村环境治理,商业环境治理,湖支流保护等方方面面。承办人员深入现场,查清污染情况,对先锋商贸中心石材加工环境污染问题,与住房业主和石材加工商共同探讨污染源治理方案,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对于农村环境整治问题我们详尽地向委员解释了我们正在做的工作和国家这方面最新的政策,尽量满足各位委员提出的要求,督促加快治理进度;有的建议如湖支流麻园河保护和关于加快改善芦田工业园排污管网、保护管网周边环境,我们结合具体情况,积极提出可行性措施,并积极与相关监管部门沟通,同时做好了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三、认真办理,及时答复

我们对每一件建议都实事求是地进行答复,不隐恶,不虚美。尽量通过电话、见面等形式与委员沟通,力争给委员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对于正在办理的提案,办到什么程度,工作进展如何,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做,及今后努力方向都一一做了实事求是的答复。对每件提案办理结果,局领导认真把关,确保提案的办理质量。

关于环境治理的建议篇3

摘要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方强烈呼吁下,《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已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相比于现行法律,此次修订草案对法律框架和主要内容作出了全面修改,在立法理念、重点法律制度、法律治理方式、监管机制和法律责任等方面都呈现出诸多亮点。本文在对其简要评析的基础上,从进—步强化法律责任、细化主要制度、加强公众参与、充实防治手段、加大处罚力度等方面对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提出了完善建议。

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大气污染治理;法律治理;法律监管

2014年12月,倍受关注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已经由国务院提请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进行了初次审议。此次修订草案共8章100条,虽然比现行法仅增加了一章,但对结构、顺序和实质内容的改动较大。本文将从此次《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的必要性、内容、亮点等方面对修订草案进行简要评析,同时针对目前修订草案的不足提出修改建议,以期能为修订草案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有益参考。

本次《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的必要性

大气污染防治问题直接关乎公众的生命健康,关乎国家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各地频发的大气污染事件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也因之受损严重,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强烈诉求成为此次修法的一个显著特征。2013年11月,《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被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修改工作进程因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和紧迫以及《环境保护法》的修订而不断提速。具体而言,此次修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我国当前大气污染治理的迫切需求

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节能减排措施,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仍然难以改变,煤炭消费量持续提升。在传统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以臭氧、细颗粒物(pm2.。)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区域内空气重污染现象大范围同时出现的频次日益增多。通过尽快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以适应我国当前大气污染治理的严峻形势尤为必要和紧迫。

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存在诸多问题

虽然已经经历过两次修改,特别是2000年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也体现了环境管理思想的变革,即:大气污染防治范围从全面防治变为重点防治、大气污染控制方式从浓度控制变为总量控制、大气污染超标规定从超标不违法变为超标即违法,但是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明显,主要是:立法理念陈旧,未以环境质量改善和达标为核心;制度设计缺乏系统化,重要制度缺失或无法发挥应有作用;政府排污者和公众法律责任及义务不明确且不平衡,特别缺乏对公民受污染损害的法律援助;对违法排污和造成环境重大损害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致使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

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需要

此次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另一个重要依据就是2014年4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新的《环境保护法》在立法理念、基本制度、监管模式、政府责任、环境执法、环境责任等诸多方面都做了许多改进与革新。

本次《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的亮点评析

此次修订草案由现行法律的7章66条修改为8章100条,不仅新增了大量条文规定,同时对现有条文也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呈现出以下几个亮点。

立法理念的进步

首先,修订草案反映出源头治理、协同控制的新理念。具体体现为:草案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先行,对市场准入的要求更加严格,强调污染排放物的协同控制与总量控制相互配合;在污染物防治对象上,从过去对单一污染物的控制转变为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氟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多种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控制;新增的第五章从原来对大气污染治理属地管理的理念转变为区域联合防治。其次,修订草案立法理念的进步还体现在其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上。结合当前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状况,草案新增的第6章既着重解决以灰霾为典型代表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建立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同时也从未来长远发展着眼,通过系列规定来引导和促使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主要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是大气污染预防制度的完善。修订草案明确规定了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并且将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由原来的“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扩展到全国,明确了分配总量指标、发放排污许可证的原则和程序,以及排污许可证应当载明的内容等;草案还对建设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完善,明确政府责任,确立规划环评制度,进一步强化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制度”,从而与现有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和新《环境保护法》更好地衔接。二是大气污染重点领域防治制度的完善。修订草案在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关于燃煤、机动车船和粉尘等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原则规定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关于工业污染和其他有毒有害气体污染防治的规定,同时对原有规定进行了补充和细化。例如在燃煤、工业方面,明确国家采取措施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在机动车方面,强化对新生产机动车、在用机动车、油品质量环保达标的监督管理等。三是大气污染区域治理制度的完善。为应对近年来雾霾问题日益恶化的现实之需,同时结合我国多年来开展跨区域污染联防联控的经验,草案第5章专章规定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机制,同时明确了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内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信息共享机制,以及有关部门在重点区域内开展联合执法等。四是大气环境监测制度的完善。修订草案对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作出明确规定,同时新增监测信息共享制度,实现了全国监测网络的统一;草案针对重污染天气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同时注重大气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监测,鼓励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大气污染有关的疾病。五是大气环境风险预警机制的完善。修订草案第6章针对重污染天气的预警和应对所建立的大气环境风险预警机制也成为此次修订的亮点。草案明确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需要将重污染天气应对纳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规定了可能发生重污染天气时有关地方政府的预警和应对责任,以及可以采取的相关应急措施等。

法律治理机制的创新

修订草案的治理机制创新之处体现在以大气环境保护规划为基础,突破以往由政府和相关部门大包大揽承担治理责任的方式,强调大气污染防治要规划先行,积极推进多元治理模式和综合治理手段,同时重视相关的政策引导作用,从而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的机制创新。

首先,“规划先行”是本次草案修订理念的一大亮点,也是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机制创新的起点。修订草案进一步明确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财政投入;在现行法律规定的“限期达标规划”基础上,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强调按期达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并规定了此类规划的评估、修订所应依据的法律规范,同时对于已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城市政府提出更高的规划要求,对持续改善本行政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其次,“多元治理”的模式在修订草案中得以进一步完善。修订草案关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参与主体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大气环境的义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负责”;新法增加了国家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国家鼓励和引导文明、绿色祭祀等规定。国家、企业和个人都参与到大气污染治理中,特别是在各个领域倡导公民树立“绿色”的生活理念,积极参与到日常生活与大气环境息息相关的领域中来,强调各方主体的义务,使其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的治理新机制。再次,修订草案还综合采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防治大气污染,呈现出治理手段多样化。

法律监管的健全

一是进一步明晰政府的职责范围。修订草案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财政投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负责,制定规划,采取措施,有计划地控制或者逐步削减重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使本行政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并逐步改善。

二是进一步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职权。修订草案在现行法律规定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加强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交通运输、渔业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职权。

三是进一步健全对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监管。与现行法律相比,修订草案新增了排污许可证中应当载明监测方案、防治技术要求、应急措施等内容,另外还新增了设置大气污染物排放口、重点排污单位安装大气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等强制性规定。

四是进一步强化大气环境行政监管部门相关人员的行政问责。修订草案新增了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定期进行考核评价并向社会公开。

法律责任的强化

此次修订草案对法律责任部分也进一步加以强化。首先是强化了政府的法律责任,第74条规定了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大气环境保护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将根据新《环境保护法》和《公务员法》予以追责。其次,修订草案进一步加大了对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有关违法行为规定了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整治以及责令停业、关闭等行政处罚。对受到罚款处罚、拒不改正的违法行为实行按日计罚,并明确规定了相应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细化了不同违法主体和情节的处罚数额。再次,修订草案对个人的追责也较现行法律更为严格,如第76条规定因拒不执行停止排污、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第87条新增了对机动车驾驶人的处罚规定;第92条规定的对个人的罚款等。

完善修订草案的几点建议

修订草案在呈现出上述诸多亮点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对草案做出修改完善:

一是建议进一步加强和细化法律责任,特别是政府、相关工作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责任追究机制。例如,修订草案第74条只是规定了对于政府相关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按照新《环境保护法》、《公务员法》等法律进行处分,但是这并不能涵盖本法所有由政府或其相关工作部门应当采取而未采取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处罚,建议进一步加强政府及相关负责人对大气经济环境质量所应担负的责任。

二是建议进一步细化完善重点法律制度,增强可操作性。例如重点区域联合防治制度,不仅仅是环保部门,其他部门如地方政府、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能源部门、城市管理部门等都需要共同参与才能形成合力,建议在第5章中增加上述有关部门参与联防联治的规定;对于跨行政区域的联防联治,建议考虑建立国务院相关部门与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沟通协调的联席会议制度。

三是建议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规定。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尽管目前的草案中规定了公民参与大气环境保护的义务,以及大气环境标准、规划等的应当征求公众意见,但其规定仍然十分原则性,缺少相应的程序性规定,建议予以补充。同时除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之外,还建议增加有关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社会团体、第三方组织等对污染防治进行服务、监督等的规定,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治大气污染。

四是建议进一步充实大气污染防治的方式和手段。如前所述,大气污染防治的复杂性决定了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大气环境质量,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管控,更要重视市场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技术等多种手段引导企业和公众减少污染物排放;要更加重视科技进步的作用,以创新驱动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五是建议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修订草案中的法律责任虽然比现行法律有大幅度提高,但相对于当前大气环境质量的严峻形势,处罚力度总体仍然偏低,不足以有效震慑违法排污行为。建议进一步加大对于企业偷排、机动车船不达标排放、秸秆露天焚烧、建筑扬尘、餐饮油烟等违法行为的处罚数额,切实提高违法成本。

主要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2013年中国环境统计公报[eB/oL].jcs.mep.gov.cn/hjzl/zkgb/2013zkgb/.2014-12-23.

[2]罗宏,王金南,杨金田.《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环境管理思想的变革[J].环境保护,2000(10):7—9.

关于环境治理的建议篇4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健全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意见》(中办发〔2006〕27号)明确指出,行政复议是解决行政争议的重要渠道,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结合环境保护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环境行政复议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环境行政复议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环境行政复议是促进环保部门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其载入宪法。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把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二)环境行政复议是维护群众合法环境权益、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凸显。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许多矛盾通过行政复议的形式反映出来,环境行政复议案件呈现增多的趋势。加强环境行政复议工作,能将相当一部分环境行政纠纷化解在初发阶段、化解在基层、化解在环保系统内部,有利于保障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

(三)环境行政复议是对环保部门行政许可等执法行为进行监督的重要方式。环境行政复议是环保部门内部的层级监督,是环保部门内部自我审视、自我约束、自我纠错的重要手段和法律监督制度。通过行政复议这种简便、高效、专业的监督方式,能够有效预防和纠正环保部门的违法或者不当行政行为,促进环保部门依法行使职权。

(四)环境行政复议工作本身也是环保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保护工作法治化的重要内容。环保部门的行政复议水平,将直接体现其依法行政的水平,并间接体现其立法水平、执法水平和法律监督水平。

二、加强行政复议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根本目标,以维护群众合法环境权益为宗旨,坚持以公开求公正、以公正促稳定的法治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复议为民”的服务意识,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实现环境公平与正义。

(二)基本要求:服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努力化解矛盾和争议,做到案结事了,定纷止争;妥善处理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和保障当事人的环境权益;忠实履行行政复议职责,依法、公正、高效、便民地解决环境行政争议;健全公正合理、高效便民、监督到位、保障有力的行政复议运行机制,实现公平、公正和效率;将环境行政复议与推进环保部门依法行政相结合,以行政复议促进环境立法和环境执法;妥善处理支持下级环保部门工作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关系、理顺监督下级环保部门与指导、支持下级环保部门的关系。

三、畅通行政复议渠道,积极受理环境行政复议案件

(一)依法受理环境行政复议案件。要把畅通复议渠道作为加强环境行政复议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引导群众通过正常、合法的渠道解决环境行政争议。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行政复议申请权,疏通进口,敞开大门,积极主动地受理环境行政复议案件。对符合受理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拒绝受理;对依法确实不属于行政复议受理范围或不符合受理条件的,要耐心解释,告知当事人解决途径。对无正当理由不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要通报批评并督促纠正。经上级环保部门责令后仍不受理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做好受理接待,拓宽受理渠道。负有行政复议职责的环保部门应积极为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创造便利条件,结合自身实际在接待场所、办公场所及政府网站公示受理机构、申请行政复议的条件、复议程序等事项,采取多种方式受理行政复议案件。对有关行政复议的来访和来电,要热情接待、接听。

(三)处理好行政复议与工作的关系。负有行政复议职责的环保部门要认真研究行政复议与工作的衔接办法,建立健全行政复议与工作协调机制,使行政复议与工作形成合力。对依法可通过行政复议解决的投诉请求,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选择行政复议途径,引导群众通过行政复议手段来解决环境纠纷。

四、提高案件审理质量和效率,妥善化解环境行政争议

(一)依法、公平、公正审理环境行政复议案件。审理环境行政复议案件,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将每一件环境行政复议案件办成经得起司法审查和当事人检验的“铁案”。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要努力把握好保护当事人环境权益与维护公共利益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合法性审查与适当性审查的关系、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要把是否依法审理和是否有效解决环境行政争议、化解矛盾,作为衡量环境行政复议案件审理质量的重要尺度。对侵害当事人合法环境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要坚决依法予以撤销、变更或确认违法,该赔偿的要依法赔偿,努力做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

(二)勇于创新,不断改革完善行政复议方式。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可以简易程序、书面审理为主;对事实不清、争议较大的案件,要认真核实情况,充分听取各方当事人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对案情事实或适用法律依据争议较大的案件、社会关注程度高的案件、当事人众多的群体性案件,要深入调研,可视实际情况采取当面审理、公开听证等方式,提高透明度和公信力。建立和完善环保部门内部办理环境行政复议案件的机构与有关业务机构的联合审理制度;建立专家咨询与论证制度;探索研究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

(三)充分运用和解、协调机制化解环境行政争议。和解和协调是化解矛盾的有效手段。负有行政复议职责的环保部门要增强运用和解和协调手段解决环境行政争议的意识,将和解和协调贯穿于行政复议的全过程。要探索建立案前和解、案中协调的机制,为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创造条件,促进当事人与行政机关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行政争议的负面效应。同时,运用和解、调解方式办案,必须坚持当事人自愿、合法、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原则,在不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引导双方当事人之间和平协商,平衡利益。

五、健全行政复议机构,加强环境行政复议能力建设

(一)加强环境行政复议机构建设。负有行政复议职责的环保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环境行政复议机构和队伍建设,特别是基层环境行政复议机构和队伍建设。切实解决基层行政复议能力偏低、人员短缺、经费不足等问题,保证一般案件至少有2人承办,重大复杂案件至少有3人承办。要根据本机关行政复议工作的实际,逐步增加专职行政复议工作人员,保证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的配备与所承担的行政复议工作相适应。

(二)提高行政复议工作人员职业素质。行政复议工作是一项“辩是非、断曲直、定纷争”的工作,复议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敏锐的观察力,必须具备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必须具备驾驭、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要把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有较高法律素养的干部充实到环境行政复议工作领导岗位,选派优秀干部充实行政复议人员队伍。通过培训提高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树立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业务素质,树立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作风建设,在办案中做到态度热情、工作耐心、行为规范、公正廉洁。

(三)保证行政复议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为做好环境行政复议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要将行政复议活动所需经费列入本机关的财政预算,设置公开审理场所和群众接待场所,配置办公、取证等相应设备和交通工具,保证环境行政复议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加强对行政复议工作的监督,完善落实责任制

(一)完善考核评价标准和相关制度。要按照本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的统一要求,完善行政复议工作考核评价标准。上级行政复议机关要加强对下级行政复议机关的考核,考核情况要纳入依法行政考评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对在行政复议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对不积极履行职责,不依法配合行政复议工作,甚至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部门,要通报批评,责令改正,对有关责任人,要提请有关部门追究其相应责任。

(二)健全重大复议案件备案制度、行政复议决定跟踪反馈制度和行政复议整改制度。负有行政复议职责的环保部门对重大行政复议决定、被责令受理复议申请案件的行政复议决定、被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决定,应在结案后20日内报上级环保部门备案。各级环保部门对依法被撤销、变更、确认违法、责令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复议案件,要深刻剖析原因,认真总结教训,切实加以整改;对行政复议机关的行政复议意见书所提的意见,要认真研究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时报告行政复议机关。各级环保部门每年要结合年度工作总结,对本机关行政复议进行综合分析,总结行政执法中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工作的措施。

(三)完善执法责任制和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各级环保部门要将行政复议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相结合,把在行政复议中被撤销、变更、确认违法和责令履行的具体行政行为数量,作为衡量执法水平的量化指标和公务员考核的重要依据。对有关直接责任人员,应当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七、加强领导,努力营造依法解决环境行政争议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强化各级领导在行政复议中的责任。负有行政复议职责的环保部门的主要领导,是本机关行政复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积极支持和督促行政复议工作机构依法审理行政复议案件,要认真负责地签署行政复议法律文书。对争议较大、社会关注程度高、案情复杂的环境行政复议案件,主要领导要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必要时要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集体讨论,确保案件处理的合法性和适用法律的准确性。

(二)加强领导干部法律学习培训。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的意见》(司发通〔2007〕12号),进一步推进领导干部法制教育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负有行政复议职责的环保部门的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全面准确领会其精神实质,切实依法开展工作。领导干部培训应包括行政复议内容。

(三)进一步加强对环境行政复议工作的宣传。要广泛宣传行政复议的法律规定、制度功能及其在解决行政争议方面的优势,引导老百姓通过行政复议渠道解决环境行政争议。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让老百姓知晓、勇于和擅于通过行政复议渠道理性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营造依法解决环境行政争议的良好社会氛围。

八、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环境行政争议

关于环境治理的建议篇5

一、强化责任,狠抓《审议意见》各项工作的落实。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把承办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主要领导牵头抓协调,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要尽快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对承办工作进行细化、分解,进一步明确责任人。各承办单位要按照办理完成时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抓实施、抓推进、抓落实,并分别于年3月25日和年12月5日前将办理工作进展情况书面报送区环保局。

二、加强宣传,强化环保责任意识。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水污染防治法》等环保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制定实施环保宣传工作计划,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近海水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等环保工作。一是宣传方向上注重观念引导。围绕经济、社会、环境三方关系协调发展的主题进行,用正面的宣传,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环境质量变化,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在积极参与、支持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依法依规反映环境诉求。二是宣传对象上注重面向领导干部与企业。要加强与组织、宣传部门的沟通联系,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意识;要着重加强对企业的环保警示教育,提高企业的环保诚信自律和主体责任意识。三是宣传形式上注重多方参与。深入推进绿色创建工作,探索和建立环保民间社团,加强乡镇(街道)基层环保教育,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环保宣传局面。四是宣传效果上注重破解民生环保问题。高度重视群众环境诉访,加强环境敏感问题的排查调处工作,宣传环境保护与近海水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取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三、突出重点,提升污水处理厂减排效益。要认真贯彻落实市推进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历次成员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制定配套管网建设、改造、修缮分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不断提高城东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域的污水收集率,确保污染减排指标任务完成。要按照年度的污水管网建设计划任务,实行定时、定量、定责的目标管理,按照定期跟踪、并列比较、奖优罚末的原则推进,督促全区污水管网建设工作扎实开展。

关于环境治理的建议篇6

[关键词]全球环境治理;国际政治;环境政治;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D5;X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1674-6848(2012)04-0079-08

[作者简介]刘 颖(1977—),女,博士,山东单县人,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政治与环境政治研究。(山东济南 25001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世纪以来的西方新社会运动研究”(12YJCGJw008)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环境的恶化与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全球环境治理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自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以来,国际社会中关于环境议题的国际会议召开的频率与规模呈现递增趋势,各国领导人非常注重环境在外交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制定了一大批与环境相关的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国际环境法律文件或原则,国家间、地区以及全球性的环境治理机构也得以建立。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实践,全球环境治理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目前全球环境治理虚的成分比较多,实的成分比较少,大量的国际会议和国际条约的订立并未有效遏制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①无论是从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还是从环境政策与协议的实施等方面来看,还存在一些限制全球环境治理有效性的因素。本文拟从全球环境治理构成要素的角度,分析全球环境治理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探寻全球环境治理走出困境的具体路径。

一、全球环境治理及其构成要素

(一)全球环境治理的含义

随着环境的恶化与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等问题关注度的上升,全球环境治理逐渐成为国际政治理论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全球环境治理是全球治理理论在环境领域中的拓展与应用,由于学术界对全球治理的定义理解不一,导致对全球环境治理概念的界定也存在分歧。学者王宏斌把全球环境治理理解为:“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则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从而维持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并认为全球环境治理的理论内涵包括规则、价值、对象、主体以及效果五个方面。①而学者蔺雪春根据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文件,把全球环境治理理解为:“主要是国际社会通过建立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经由条约、协议、组织所形成的复杂网络来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结合学者们的观点,笔者认为全球环境治理指的应是国际社会中包括国家、国际组织和公司企业等在内的各种行为体,为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挑战,通过谈判、协调与妥协等方式来进行合作,制定与环境相关的条约、协议、规则来规范、约束甚至是制裁国际社会中的环境破坏行为,以求获得稳定的国际环境秩序,维持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二)全球环境治理的构成要素

全球环境治理不仅是一个动态的进程,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它包含了四个必不可少的要素,笔者将这四个构成要素概括为“四个w”。

1.“who”,即“谁治理”的问题。

很显然,“谁治理”的问题指的是“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就目前而言,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一是国家。国家是全球环境治理最重要的行为体,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处于核心地位。这种核心地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国家环境原则是全球环境治理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其次,国家在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的创建、运行以及效用方面都发挥着主导作用;最后,国家在国际环境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③二是政府间国际组织。全球层次上的这类组织主要包括联合国大会、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以及联合国发展署等;专门机构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气象组织等;此外还有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地区或次地区层次上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还包括地区金融机构,而自1972年以来各国纷纷建立环境部/局/署等专门机构,也是其治理功能的重要体现。三是公民社会的各主要群组,包括非政府组织、私有部门、媒体、科学界等,也是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④因此,从理论上讲,就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而言,全球环境治理结构应该是由国家中心环境治理和非国家中心环境治理共同构成的,是一个由不同层次的行为体、力量和运动构成的复杂结构。

关于环境治理的建议篇7

关键词:自主治理理论环境自约束管理自愿性环境协议环境信息披露

近年来,环境问题不断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从以往环境管制的经验来看,传统环境管理工具主要集中于政府和市场层面,如今看来,基于外部性理论的政府强制性管制手段和基于产权理论的市场性手段都已频频亮起红灯,环境管理进入瓶颈期,迫切需要新的理论予以指引。有些学者突破了传统环境管制的思维,从自主治理理论入手,找到了环境管理的另一条路径:环境自约束管理。本文拟对其展开论述,并提出相应对策予以完善。

一、自主治理理论及环境自约束管理分析

(一)自主治理理论的主要思想。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首次在《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一书中提出自主治理理论,她以公共池塘资源为研究对象,从影响理性个人策略选择的四个内部变量、自主治理的三个难题以及自主治理的具体原则三个方面阐述了自主治理理论的核心内容。埃莉诺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实地考察了大量的公共池塘资源案例,足迹遍布了日本、瑞士、西班牙等各个国家,发现在小范围的公共池塘治理中,存在着一种既非强制执行又不需要划定产权的非正式制度,在这一制度中,池塘资源占用者在长时间的相互沟通中建立信任,自发组织,自觉遵守制度中的各项规则,并由参与者相互监督。在这种公共池塘自主治理模式中,在信息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制度供给、可信承诺和相互监督三个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主治理体系,最终体系中的参与者将传统“利己”的个人行动变为“利他”的集体行动,个人帕累托最优趋向于集体帕累托最优。

自主治理理论打破了传统“经济人”“理性人”的假设,用实证的方法验证了在一个小范围内,相互依赖的委托人通过不断交流,彼此之间达成了一种非正式制度下的共识,相互依赖,彼此信任,摒弃了“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选择了相互合作、相互监督的一种自主治理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涉及两个过程:第一,系统内各个参与者是自愿组织起来的,不是被动强制而是主动参与;第二,各个参与者要互相监督,这是自主治理顺利进行的保障。

(二)自主治理理论下的环境自约束管理分析。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注定了环境保护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同时,环境资源又属于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公共资源范畴,企业在消费环境资源、取得利润效益的同时,其环境成本由全社会承担,这就造成了环境资源管理的三大难题:“公地悲剧”“囚徒困境”和“集体行动逻辑”。传统的理论也曾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例如产权理论主张用市场的手段,将环境资源私有化,通过环境产品的交易市场来促使企业在考虑环境成本和效益的前提下进行环境管理。外部性理论认为,企业环境行为具有负外部性,必须通过国家的强制性手段来规范企业的环境管理。但是在现实情况中,由于信息不完全、监督成本过高、产权不明等问题,最终导致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在政府手段和市场手段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埃莉诺通过对公共池塘资源模型的研究,探讨了自主治理模式的可行性。将埃莉诺模型中小范围的公共池塘资源扩展到大范围的环境保护中,便催生了环境自约束管理模式。自主治理理论认为,企业可以仿照公共池塘治理模式,以一n非正式的制度自愿组织起来,采取环境自约束管理方式,与政府、市场和社会公众达成共识,将被动的环境行为变为主动的自愿的环境管理,并自愿接受体系内其他主体的监督。这种环境自约束管理模式既克服了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费,同时也降低了企业间的沟通成本和监督成本,削弱了传统理论中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信任危机,提高了环境管理的效率,并提升了企业的行业地位和口碑。

二、自主治理理论下的环境自约束管理工具

自主治理理论的提出,为破解环境治理难题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路径,不仅在公共事务管理领域掀起了一场自主治理的浪潮,在企业环境管理方面也涌现出了诸如自愿性环境协议和环境信息披露等新型的环境自约束管理工具。

(一)自愿性环境协议。自愿性环境协议是在政府的引导下,鼓励企业自主参与环境资源管理的一种方式。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对自愿性环境协议的定义和名称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就是指工业行业或者单个企业与它所在地区的政府或者相关机构自愿签订的一种环境协议。企业与政府部门经过协商,在政府的财政支持下,企业承诺会遵守协议的相关规定,节能减排,在规定期限内达到协议最初设定的具体环境绩效目标。自愿性环境协议不具有政府强制力,是在企业与政府彼此信任的前提下实施的。

自愿性环境协议自提出后便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包括我国以及日本、荷兰等许多国家,都在实践并发展这项新型的环境自约束管理工具,其中日本是最早开展实践的国家。1964年日本的“防公害协定”是自愿性环境协议的雏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改进,日本的自愿性环境协议已不仅仅是弥补政府环境监管的工具,更成为了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荷兰是较早运用自愿性环境协议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1989年颁布了第一个《国家环境政策计划》,要求企业与政府之间采用一种新型的自愿合作方式完成环境目标计划。1992年在荷兰政府的鼓励下,44份自愿性环境协议成功签署。此后,荷兰民间组织和各行业企业又自发组织了多轮自愿协议签订,内容涉及气候、土壤、水质等各个方面,并且覆盖了工业、农业、渔业、第三产业等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据统计,仅二十世纪后半叶到二十一世纪初的十几年时间里,自愿性环境协议给荷兰的国民生产总值带来了高达7亿欧元的经济效益,并且使其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

相比于国外,我国的自愿性环境协议起步较晚,直到2003年才引入到企业环境管理中,主要发展历程如表1所示。

从我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自愿性环境协议在不断的实践和发展中迅速覆盖到全国范围内的各个行业领域,成为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之一。

(二)环境信息披露。自主治理理论强调了互相监督的重要性,有效的监督能保证体系内主体之间的可信度,能使自主治理体制良好地运行下去,从这一点来看,企业作为环境自约束管理行为的主体,必须自愿接受体系内其他主体的监督,保证信息的完全性,才能保证环境自约束行为取得良好的效益。各个国家基于自主治理理论纷纷采用了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所谓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是指企业将有关的环境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在资本市场上以自愿的方式进行披露,并接受来自政府、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以增加利益相关者对上市公司环境自约束行为的了解,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并在无形中激励企业变被动为主动,自觉承担起环境管理责任,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欧洲国家是制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先驱,欧盟各国在欧盟法的指导下,从自身国情出发,制定了不同的环境信息披露相关规定。如荷兰政府规定,重污染企业有必要环境信息报告,主张以一种强制性手段,刺激并鼓励相关企业披露环境信息;英国环境部颁布了诸多规定和优惠政策,希望以一种非法律手段引导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废气废物排放情况;除此之外,瑞士、挪威、法国等也在各自修正的会计立法中,提出鼓励企业自愿披露环境信息的条文。日本环保工作的开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也比较完善。从1997年《p于环境保护成本的把握及公开的原则的规定》颁布后,一部分大企业率先开始自愿公布环境信息以及采取的环境管理制度,到2007年《环境报告书指南2007版》的,环境信息披露的标准和格式已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自愿的环境信息披露方式,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我国为全面应对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绿色发展,促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在2006―2016年十年间颁布了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及环境信息披露相关的一系列法规制度和条文,主要发展历程如上页表2所示。

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体现了各国政府、企业和民众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不论信息披露的最初动机是属于政府强制还是企业自主自愿,都是环境管理模式的一大突破性进展,在信息披露的同时加入民众及社会团体的监督机制,是实现真正全民自主治理环境的关键性一步。

三、自主治理理论下的环境自约束管理的局限性及完善对策

自主治理理论在缓解公共资源过度消费,应对生态环境污染难题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为经济飞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环境自约束管理模式。它突破了环境管理模式中政府与市场非此即彼的缺陷,大大降低了信息沟通成本和监督成本。但是由于自主治理理论本身适用条件的严苛性,导致环境自约束管理的发展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建立利益相关者沟通渠道,修正信息不对称的局限性。埃莉诺的自主治理理论是在实证考察了大量的小型公共池塘资源后,在严密的逻辑推理基础上提出的,她着眼于在小规模范围内建立一种自主治理制度,认为小规模范围中各方利益相关者会通过长时间的相处和充分的信息交流,建立信任,最终达成共识,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小国寡民”社会状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当小规模公共池塘扩展到大范围地区资源环境,小而稳定的社会条件要求很难实现,这就导致了体系内的各方参与者,由于沟通方式、地域距离等约束不能实现信息的完全交流,信任危机随时会发生,进而对自主治理制度的延续和发展产生影响,进而导致环境自约束管理达不到相应的效果。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自愿性环境协议管理工具需要在体系内建立一种高效有序的信息交流平台,完善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渠道,使参与自主治理的各个主体都能及时反馈有效信息,以达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环境管理工具失灵。

(二)赋予企业选择权,修正集权政治制度的局限性。自主治理理论强调了自主治理制度的建立需要外部环境的极大包容性,也就是说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内的其他主体,要给企业足够大的自力,鼓励引导企业自主自愿进行环境自约束管理。我国一直处于“强政府”状态,政府处于经济社会生活的主导地位,传统的集权政治制度是自主治理制度发展的一大障碍。要打破企业和政府“领导”与“被领导”的传统定位,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转变治理思维,将更多的权力下放给市场和企业,在把握宏观经济环境走向的前提下,支持鼓励企业进行环境自约束管理,对自主治理体系中非正式规则的合法性给予认可,在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从“领导者”变为“参与者”,与企业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

(三)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修正自主治理模式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局限性。埃莉诺在研究公共池塘资源系统时,强调了制度供给、可信承诺和相互监督是将个人“利己行为”转变为集体“利他行为”的三个关键环节,其中监督环节是保证制度供给和维系可信承诺的基础。在企业环境自约束管理模式下,社会公众和组织起到了关键的监督作用。但是在当前的经济环境大背景下,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还不强,参与度不高,助长了自主治理体系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因此,政府部门和企业应加大环保工作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公众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加强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团体之间的联系,促进共同合作,互相监督,提高环境自约束管理水平,真正实现全民参与,实现又好又快的绿色发展。S

参考文献:

[1]王勇.自愿性环境协议在我国应用之可行性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6,(01).

[2]毕茜,彭珏,左永彦.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公司治理和环境信息披露[J].会计研究,2012,(07).

[3]吴新祥,范英杰.外部性理论下的环境管理工具分析[J].商业会计,2016,(18).

[4]蔡绍洪,向秋兰.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实践意义[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05).

[5]吕丽娜.公共事物治理的第三条路径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评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01).

作者简介:

关于环境治理的建议篇8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情况。

xx县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项目共分四大类,项目合计(76)个,总投资(633.72)亿元。

其中:1.重大生态修复项目,共(7)个,总投资(14.75)亿元,已完成(1)个,在建(6)个;

2.重大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共(48)个,总投资(38.5)亿元,已完成(7)个,在建(41)个;

3.重大综合交通工程项目,共(12)个,总投资(475.58)亿元,已完成(0)个;

4.绿色发展项目,共(9)个,总投资(107.18)亿元,已完成(2)个,在建(7)个。

(二)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县在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制度建设等方面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探索并逐步走上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升共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道路。截止上半年,全县森林覆盖率保持在82.7%以上,我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县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优势持续巩固,生态红利持续释放,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迈出了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排头兵的坚实步伐。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江西省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

(三)存在的问题

1.资金存在较大缺口。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和各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势必需要大量资金,xx经济基础较薄弱,且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建设需投入的资金与现有财力还是相差甚远,存在着很大的资金缺口。

2.基础设施短板亟需补齐。由于xx县历史欠账较多,对比全国各地更高起点改善基础设施的背景下,安远县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仍跟不上时代要求,还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

3.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和积极性不高。一是乡镇部分群众环保意识、生态保护意识欠缺,乱倒乱排等行为时有发生。二是为了保护xxx,xx群众不能大面积开山种果,并且大力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源区群众不仅减少了生产经营收入,还为改善环境付出不少资金,群众生态保护积极性不高。

二、项目储备情况

1.绿色发展、环境治理项目储备情况。我县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绿色发展步伐,逐年提高财政预算比例。目前我县计划项目储备7个,总投资约58208万元。

2.绿色发展、环境治理项目投资导向和资金需求。绿色发展项目方面,我县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同时结合我县工业基础较为薄弱而生态优势较为凸显的县情,主要以发展旅游、生态农业、林下经济为重点投资方向,巩固提升环境质量的同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群众生态收益逐年提高。环境治理项目方面,我县作为长江流域的重要支流地区和东江源头县,水环境治理、生态屏障建设是我县主要投资方向,根据每年环境数据比对,我县生态环境质量正逐年向好的发展趋势,群众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持续提升。然而,我县也面临农村环境治理压力较大和绿色发展水平落后的问题以及资金投入难以为继的局面,主要资金需求为农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旅游要素配套建设方面。

3.市县领导关注但缺投资的绿色发展项目。根据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xxx成为“xx第一名山”的决策部署,我县大力实施了xxx景区改造提升工程、xx景区改造提升等工程,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为丰富xxx旅游要素配套以及推进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我县正在继续实施xxx风景区整体开发建设项目,由于该项目总投资较大,缺少资金支持,仍有大部分项目无法动工实施。

三、工作建议

1.对项目储备建议。一是建议上级部门加大xxx上下游横向补偿项目储备的支持力度,有利于我县长江经济带建设,切实保护好东江源头,构建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二是建议上级对我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储备加大支持力度,

关于环境治理的建议篇9

近日,为了进一步了解该项议案的办理和落实情况,长春市人大代表二道联系组组织部分代表对《关于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污染治理议案》办理和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视察。长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占祥、原长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明远、副主任闫成立及部分市人大代表20余人,在长春市政府副秘书长张俊先、市水利局局长周凌成、市环保局副局长闫文、张伟以及市人大相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就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污染治理、湿地保护建设等进展情况进行了视察。

代表们对石头口门水库及周边堤防、芦苇栽植区、溢洪道等项目进行了实地踏察之后,听取了市水利局、市环保局关于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污染治理情况的汇报,并进行了座谈。座谈中,与会代表对这次视察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在全党、全社会密切关注“三鹿”事件引发的饮食安全问题的同时,组织这次视察活动非常及时、必要,非常有意义。对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和落实议案情况表示满意。大家认为,在整个治理工作中,领导重视,目标明确,规划细致,在硬件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水源地污染治理起了有效的促进作用。目前,基本完成了水源地周边排污单位整改工作,145公顷芦苇湿地种植的试验工程,优化了水库水源地环境,提高了水质标准及城市供水能力,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基本实现了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污染治理工作的一期目标。代表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对下一步治理工作也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一)要善于利用各种载体进行宣传。加强环境法律法规以及水源地水质保护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水源地水质安全意识,强化水源地的环境治理和保护。

(二)要采取有效措施整治农业污染。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治理农业污染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畜禽养殖、农作物种植污染综合治理工作,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测土施肥技术,实施生物农业防治技术,倡导多施有机肥,正确引导农民自觉抵制高残留化肥和剧毒农药,鼓励发展绿色和无公害农业。同时建议政府给予一些扶持政策和必要的资金补助,彻底治理水源地保护区内耕地施用化肥和农药造成的污染。

(三)要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坚决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根据水源地保护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和项目规划和布局,采取综合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杜绝在水源地保护区内新上污染型建设项目,禁止填埋工业废物、生活垃圾及其他废物。

关于环境治理的建议篇10

——强化对新《环保法》重要意义的认识,打牢保护生态环境思想基础。新《环保法》将生态保护红线写入法律,划定生态红线保护环境敏感区,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新《环保法》强调各级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企业承担主体责任,公民进行违法举报,社会组织依法参与,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在推动现代环境治理向多元化共治方面迈出了新步伐。新《环保法》体现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要求,对于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环境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提高对新《环保法》重要意义的认识,打牢保护生态环境思想基础。

——强化新《环保法》的学习宣传,努力形成全社会学新法守新法用新法的浓厚氛围。徒法不足以自行,贵在贯彻实施,重在监管执法。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将宣传普及新《环保法》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一件大事,坚持持久抓、抓关键、见实效,采用多形式、多层次和多角度,讲深讲透,形成全社会学新法、守新法、用新法的浓厚氛围。第一,要在学习上下功夫。学法是知法、懂法和用法的前提和基础。新《环保法》共七章七十条,内容包括总则、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法律责任、附则等。体现了现实的针对性、未来的前瞻性、权利和义务的均衡性。在理念的更新、制度的完善、处罚力度等方面取得了七大突破。因此,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要把学习新《环保法》作为当前工作的一项重点,做到深入理解、认真领会、全面掌握。一是注重全面深入学习。全文学习新《环保法》,逐章逐句理解和领会,从新法修订背景、重大意义到全文内容,做到不漏不偏、不折不扣、一丝不苟。二是注重重点理解和把握。要将新《环保法》与修订前的1989年版《环保法》相对照,认真理解和重点掌握法律条文中有关监督管理的相关制度、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法律责任、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内容。做到学深学透,真学真用。三是注重全员共同参与。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各级人大代表,地方各级人大干部都要积极学习新《环保法》,要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常委会任命的“一府两院”的干部专题学习新《环保法》,举办新《环保法》专题辅导讲座,邀请有关专家解读新《环保法》,辅导相关知识。与此同时,要将新《环保法》纳入各级人大、政府干部年度培训计划的重点内容,掀起学习新《环保法》的热潮,努力开创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第二,要在强化宣传上下功夫。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要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宣传工作,将新《环保法》作为宣传工作重点内容,制订切实可行的宣传工作方案,明确宣传的时间节点、宣传对象和范围、工作措施,有序组织推进。一是进行多媒体宣传。深度结合新《环保法》的主要内容,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网络、微博、微信、信息屏等媒体,进行专题报道和宣传。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宣传栏、标语、招贴画、楼宇广告、书籍等加强宣传,并结合工作实际,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有特色、重实效的宣传活动;二是开展多渠道宣传。通过社区、学校、企业、商场超市、宾馆酒店、建筑工地、景区公园、家庭等渠道向全社会进行全方位宣传,实现宣传无空白、全覆盖,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结合真实案例宣传。要结合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生动而真实的案例进行宣传,增强宣传的针对性、教育性和实效性。真正营造全社会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强化对环保工作重要地位的认识,树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环境优先观念。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关键时期,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树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环境优先观念,实现从政策法向实施法的转变,把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前提、基础和保证,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稳定的生态环境。

——强化污染防治责任落实,引导广大人民群

众树立环保理念。新《环保法》亮点多,惩罚严。重点治污,不仅可以破解环保执法不力的难题,而且可以让执法必严的口号通过法治渠道真正落实为行动。新《环保法》强化了行政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和相关责任,形成了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企业承担主体责任、公民进行违法举报、社会组织依法参与、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多元治理模式。历史经验表明,我国解决环境困境所缺乏的并不仅仅是一部法律,更在于法的执行。治理环境污染,需要政府依法行政、企业严格守法和社会严格监督,需要上下多方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严格执行新《环保法》。只有让新《环保法》坚实落地,才能成为让污染者真正头疼的“紧箍咒”,才能成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利器。因此,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同时支持政府监督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切实提高企业负责人的环境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建立健全本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制,狠抓生产基础、基本功建设,保证环保投入到位、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和应急预案到位。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环境保护理念,形成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良性局面。——强化环境评估和环境监管手段,严格执行新《环保法》。新《环保法》规定,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并规定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这就要求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监督地方各级环保监管部门创新监管模式,依照新《环保法》规定实施分类分级指导和重点监管,科学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采取明察暗访、横向联动、纵向推动方式,切实监督行业、企业依法按章控制排污。当前,在全面领会新《环保法》精神实质,准确把握立法精神,增强依法履职的使命感、责任感的基础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监督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加强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司法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做好公益诉讼、行政拘留、环境刑事案件办理等工作的协调和衔接。抓典型案例,做好警示教育。重权在手,这就要求环保执法人员必须铁腕治污,重责在身,更要求环保执法人员要勇于担当。通过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提高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引导企业和社会公众遵守和适应新的《环保法》,让环境保护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