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体能训练与身体训练的区别十篇体能训练与身体训练的区别十篇

体能训练与身体训练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9:54

体能训练与身体训练的区别篇1

【关键词】运动训练;高校教学;创新方向

一、运动训练原则的概述

所谓运动训练原则,就是督促学生以训练身体素质为目的,进行的运动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是针对运动训练而提出的指导规范,让学生在训练活动中思考完善操作内容的流程。通过其原则的有效实施,才能够让学生在运动训练中得到理想的训练效果。科学的运动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进行总结,从而应用于普遍的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合理分析学生竞技能力,以及相应提高的变化规律的统计,以便于在运动训练上进行合理的安排,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以及精神面貌提升。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三项运动训练原则

通过多年竞技体育训练的教学过程中,前人总结出了三项原则,即专项训练与一般训练原则,竞技需要区别对待训练原则,健康保障与导向激励训练原则。三项原则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托,共同促进,从而最终形成有效的训练目的。

(一)专项训练与一般训练原则

专项体育运动的训练,应当以保障运动效果没目的,从实际出发在训练中提升运动者专业技术和身体运动能力。而一般训练中,应当遵循人体基本运动素质的规律,适当开展体能训练,在不确定主体运动目标的情况下,以提升基本体能为训练目的。那么专项训练注重训练目标,而一般训练注重基本体能。

(二)竞技需要区别对待训练原则

竞技体育运动的需求为目的的运动原则,是需要根据具体竞技项目进行区分,从而明确运动训练最终能够达到的效果。而区别对待是指根据不同运动者的运动能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与竞技体育的要求相适应,就是在运动中以个人特点进行区分。例如大球篮球运动中,可以将身材很高的运动员培养为中锋,而身材矮小但身体灵活性较好的人培养为小前锋,控球能力优秀思维能力强的运动员可以发展为组织后卫。

(三)健康保障与导向激励训练原则

健康保障是指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人体客观体能规律,进行合理训练,如果超长时间、或者超强负荷、以及超量运动,都会引起运动疲劳,从而导致人体健康指标下降,不利于长期运动训练的整体规划。以健康为根本的理念中,进行导向激励的训练原则是指,人体体能尚未完全发挥实际能力,但本人意志薄弱已经主观臆断无法完成该项训练时,教练员应当给予相应的激励过程,以便于训练者能够在接近心理防线的基础上超长发挥身体潜能。

三、基于运动训练原则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创新方向

(一)基于专项训练与一般训练原则的体育教学创新

根据专项训练与一般训练原则,高校在开展体育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专业运动员培养过程,与一般大学生运动训练的计划差别。对于专业运动员所从事的体育项目,要进行分门别类的训练,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科目,从而提升运动员在所属体育领域内的运动素质提升。例如,体操运动员可以适当开展瑜伽训练,通过瑜伽训练的内容,强化学生的身体柔韧性、肢体平衡感、常规项目上的体能耐力、以及应用身体为单位的力量提升等。而对于非专项训练的学生则应当适量降低运动训练的目标,从体能训练为基础的训练科目上进行选择,包括蹲起、俯卧撑、仰卧起坐、有氧训练等。那么进行以不同训练目标为基础的训练计划,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科目训练,能够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完善训练计划,从而形成整体提升的教学计划。那么这种有针对性的训练方式,也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应当创新的主要方向。

(二)基于竞技需要区别对待训练原则的体育教学创新

以往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没有区别对待学生的差异化,所以在体育训练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很高的教学效果。那么高校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当依据竞技需要区别对待训练原则,根据学生个人特点进行差异化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游泳运动项目的训练上,身体灵活性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开展花样游泳的训练科目。爆发力强的学生,可以相应进行短程自由泳的训练。而耐力体能优秀的学生也可以进行时段长的耐力游泳训练,特别优秀的学生甚至可以进行铁人三项的训练。那么从学生个人身体素质出发,根据身体能力的基本特点,扬长避短才能够让学上在普遍的训练科目上能够统一提高。从而发挥出高校体育教学的实践教学效果,为我国体育事业培养出优秀的运动人才。

(三)基于健康保障与导向激励训练原则的体育教学创新

任何运动项目的训练过程都应当遵循健康原则,哪怕是最基本的田径训练也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素质进行合理的训练计划。那么在运动过程中,体育教师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体能变化,在发现有运动疲劳出现的情况下及时作出训练计划的调整,从力量或者时间上进行缩减,避免学生由于训练过量而产生身体不适,影响最为根本的健康问题。在长跑运动中尤为突出明显,很多学生在万米之后体能极度下降,但根本身体素质能够坚持剩余赛段。那么依据这样的运动训练原则,高校也可以适当放宽对于体育教师课程内容的控制,可以尤体育教师依据学生身体情况进行教学计划的训练。那么将实际教学权力还给体育教师,就是体育教学中最为突出的创新方向。

作者简介:

杨江林(1982-),男,民族:汉族,籍贯:云南丽江,学历:大学本科,专业:体育教育,研究方向:运动训练,职称:副教授,工作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白曼利(1981-),女,民族:汉族,籍贯:陕西咸阳,学历:研究生,专业:体育教育,研究方向:运动训练,职称:副教授,工作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体能训练与身体训练的区别篇2

关键词:武术教学;武术训练;少年儿童

1、引言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实践,不断总结和发现新的规律,改进和充实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在教学与训练实践中,除了遵循一般教学与训练的原则外,还要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2、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少儿生理问题

2.1少年儿童与成人不同,有自身的生理特点,因此在少儿武术的教学与训练中也应该形成一套独特的教学与训练的方法,有利于少儿武术的成长

少儿的骨骺比较柔软,软骨成分多,故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折断但易弯曲变形。少儿的关节窝较浅,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的韧带较薄弱、松弛,故少儿的关节伸展性与活动范围较大,灵活性与柔韧性易得到发展,但关节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轻易脱位。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各种动作的正确身体姿势的培养,养成良好体态仪表,防止骨变形。

2.2少儿运动员的培养根据第一点的这些特殊生理特点,对少儿运动员的武术训练应当确立专门的目标

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的训练在不同项目和不同年龄阶段要有所区别,应根据少年儿童生长规律科学地安排训练计划。

2.3以“双基”教学为主,控制耐力、静力训练

少儿的血液量相对成人含量多,但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成人相比较低。少儿心脏的相对重量和容积均和成人相近。由于少儿的神经调节不够完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故心率较快。心肌纤维收缩力弱,心脏泵血能力小,故每搏输出量小。少儿的血管因易扩张而相对较粗,血压也比成人低。少儿的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因而呼吸频率较快,但呼吸阻力较大,呼吸肌力量较弱,所以肺活量较小。同时,由于少儿氧运输功能较差,最大通气量和摄氧量都较低,故在运动训练时,通气量的增加主要靠呼吸频率的增加来实现。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少儿不宜过早的进行专项耐力训练。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以“双基”教学与训练为主,以平和简短的武术套路进行教学与训练。以动作的速度练习为主,如冲拳、推掌等。不宜过多进行耐力、力量和静力性练习。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少儿的运动量不宜过大,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密度与强度要注意交替节奏,练习时间不宜过长。科学地运用间歇训练、重复训练等方法。

2.4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少儿的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不完善,兴奋过程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动作和技术时,大多凭兴趣。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但多余动作或错误动作较多,其神经细胞工作能力低,易疲劳,但恢复较快。神经活动中,第一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形象思维能力较差,善于模仿,但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抽象思维能力差。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时,教师或教练员不应求快、花、多,应练好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产生错误动作时,教师或教练员要有耐心,做到预防在先,及时纠正。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应运用简单、易懂、形象生动的口令或口诀进行讲解,也可以运用现代媒体教学,以帮助理解。

3、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少儿心理问题

3.1加强思想教育,以鼓励为主

武术教学与训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过程。教师或教练员要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少儿的思想教育和启发。在教学与训练中,可采取“谁完成的好,谁出来示范”的办法,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提高训练效果。往往有些教师或教练员一看到学生完成动作不好就训斥、责备,使学生自信心下降,甚至因此产生逆反心理。在教学与训练中过于严肃,反而使少儿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训练效果不佳。

3.2让少儿看到自己的成绩和效果

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学生都有迫切希望知道自己的成绩和效果的欲望和要求,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教练员的肯定。所以,在教学与训练中,教师或教练员如能使他们及时知道教学与训练的效果,就能使错误的技术动作得以纠正,正确的动作技术得以巩固,从而创造教学与训练的良性循环。实验证明:知道效果,会使训练取得较好的成绩。指出优点和问题,能使有关神经得到刺激,而使另外的神经受到抑制。加强分化过程,使兴奋和抑制两过程更加精确,促使正确技能的形成。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可振奋精神、活跃情绪。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鼓舞信心和勇气,产生增力的情绪体验,提高有机体克服各种困难的能力。

3.3创设优良情绪体验情景,激发竞争意识

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要把已形成的潜在学习和训练的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创设优良的情绪体验情景,活跃少儿的学习和训练情绪,激发他们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教学与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环境的改变;形象生动的启发语言;趣味性和活动性的游戏;变换教学与训练的项目和形式等,都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训练的积极性,调动身体各器官尽力完成教学与训练任务。少儿武术专项教学与训练是为比赛准备的。在比赛中,运动员的情绪状态是最敏感的部分,由于少儿的情绪波动性较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对外界刺激敏感。在教学与训练中,应多采用单练的形式,让他们充分体验赛场情景,培养克服外界环境干扰的能力。同时增强力争上游的信心,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

4、少儿武术教学和训练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4.1少儿武术教学和训练中必须注意的五个区别对待

一是不同身体条件的区别对待;二是不同性格特点的区别对待;三是不同时间条件的区别对待;四是不同技术水平的区别对待;五是不同年龄、性别、组别的区别对待。

4.2掌握好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

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要有长远规划,合理搭配,力争科学地控制教学与训练全过程。在早期教学与训练阶段,以全面身体素质练习为主,以发展各种运动能力和机能能力为主。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以武术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主,并结合简单的踢腿、冲拳、抡臂等,发展肌肉协调用力能力,提高掌握基本动作技术的能力,并注意专门发展柔韧、协调、灵活性等素质。

4.3专项身体训练与基本技术训练有机结合

在专项身体训练的早期,主要是通过专项训练手段如基本功训练,来发展他们的专门能力,在专项能力教学与训练的全过程,始终贯穿着对基本技术的规格和完成动作的完美程度的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使基本技术得到熟练、巩固与提高,把身体训练的成果通过专项技术训练转化到少儿武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上去。

4.4注意恢复,充分休息

教师或教练员在教学与训练结束后要采取适当的恢复措施。放松活动与有效的按摩对少儿消除疲劳有相当作用,应引起重视。另外,还要与家长保持联系,控制少儿训练后仍去玩耍,如打游戏机等,晚上要按时睡觉,充分休息。还要督促少儿不挑食,保证充分的营养补充,以良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迎接下一次的训练。

5、结束语

5.1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是一项系统的、科学的工作。要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适合少儿实际的教学手段进行科学的训练。要不断加强身体、心理训练,逐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5.2少儿正处于武术学习中打基础和提高的有利时期。所以,要不断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训练动机,培养他们高尚的武德、优良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少儿身心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中国武术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

体能训练与身体训练的区别篇3

[关键词]:中学篮球运动员体能原则

篮球运动是我国群众基础最好、开展最普及、国民最关注的运动项目之一。篮球是中学体育中的三大球之一,由于它所具有的健身性与娱乐性,受到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在中学校园中许多学校纷纷组建篮球校队,是重要的培养篮球后备储备人才的资源,优良的体能是充分发挥篮球技战术的基础,体能是由人体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包括身体素质(力量、耐力、灵敏、速度、柔韧等)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走、跑、跳、投、掷、攀登、爬越、悬垂和支撑等)两部分组成。优良的体能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高强度训练和比赛的根本保证,体能水平是球队技术风格、战术作风、精神面貌、战术配合的物质基础。著名的美国中锋运动员张伯伦,他身高214cm,100米速度是10.7秒;人人皆知的篮球巨星乔丹原地跳起1.2米高,在罚篮线起跳扣篮。一个跳不高、跑不快、不灵活的篮球运动员怎能取得好的成绩。在中学期间是培养篮球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最佳时期,体育教师应抓住这个时期为培养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打下基础。对中学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1.训练的效果取决于运动的强度、持续的时间与频率。小的刺激不能引起运动员机体的变化;过强的刺激,不仅不利于体能水平的提高,而且还会损害身体。这要教师正确的安排运动强度与量(练习的距离,时间、次数)与引起中学生运动员机体变化(心率、血压、肺活量等等)的关系,询问学生的本体感受,例如,出现胸闷、呕吐、头晕、夜间休息状况、肌肉疼痛状况、小便颜色等等,根据学生的状况安排接下来的运动强度与负荷,教会学生自我控制与检验负荷,学会恢复与放松。

2.应遵循区别对待原则。体能训练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中学生运动员存在个体差异,在中学生体能训练是不能一概而论,不能一个篮球队安排统一的训练的量与强度。要有针对性,不同的年龄,不同性别有个体差异。即使是相同年龄也有个体差异。需要把全队、分组和个别指导的体能训练方式结合起来,做到既集中施教,又区别对待。

3.体能训练要注重系统性、计划性原则。体能训练不能搞突击,不能一劳永逸。这在许多学校出现,当有比赛任务时,临时组队训练。但是,当没有比赛任务,学校可能没有训练,没有计划,或者也是学生随便玩玩。为了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教师应该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全年和多年体能训练。体能素质是长期的重复练习中逐渐发展和提高的。根据学生的身体发育的敏感期,制订多年有计划、系统的训练计划,以年为单位,不断改变训练手段与方法,形成一年比一年提高的体能训练计划。

4.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相结合的原则。篮球体能训练误区常常将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训练混为一谈。中学生体能训练应该以一般体能训练为主,专项体能训练为辅。中学生应加强一般体能训练,但是不能将中学生体能训练成年化,因为一般体能是专项体能的基础,当一般体能达到一定基础就要加强专项体能训练。使一般体能向专项体能过渡,不能将篮球体能训练简单的“田径化”。例如,在训练篮球弹跳能力时,许多老师一般采用杠铃蹲起等方法,单纯的这种训练方法虽然学生跳起摸高很高,但是学生弹跳的速度与连续起跳的能力却不高。篮球运动员不仅仅要求有弹跳的高度还要有弹跳的速度与连续起跳的能力,这样才能在争抢篮板、封盖、投篮等方面发挥水平,篮球运动的弹跳需要有弹跳的力量与速度,这不仅要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还要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充分发展学生髋、膝、踝关节的爆发力。采用多种方式锻炼,如多级跳、单足跳、蛙跳、障碍跳、台阶跳、跳深跳,等等。在发展学生大肌肉群的同时也要发展学生的小肌肉群,这样才能符合篮球弹跳的要求。合理进行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转化,改变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训练常年不变的理念。多样化的体能训练不仅丰富训练内容,使运动员不感觉到枯燥,给运动员有新鲜的体验,同时不同的体能训练方法将使学生的体能全面发展。

5.体能训练的“健康性”原则。所谓“健康性”就是不能给中学生由于体能训练带来伤害,应从几个方面考虑:(1)尽量避免中学生在运动训练中出现的伤病,例如,在体能训练中由于负荷过大,出现过度疲劳现象,或者是准备活动不充分;没有做好保护等出现引起中学生运动员身体上的伤病。(2)体能训练过早“成人化”,所谓的“成人化”就是教师为了尽早地取得良好的运动成绩,没有按照中学生身体发育的规律,例如,在学生身体发育的敏感期,盲目地进行早期专项化训练,强调单一素质的提高,错过了素质的敏感发展期;过早地进行大负荷的训练,造成学生产生恐惧、退却等的心理。对中学生的体能训练应该是多年系统训练,在每个阶段对中学生运动员如何训练,如何恢复,如何比赛,如何衔接将是教师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6.中学生体能训练的全面性原则。就是在中学生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要使学生的身体各个部位全面发展,同时学生的情绪、情感、品质、良好的社会行为、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谐发展。例如,在对中学生进行一次体能训练中在进行学生下肢训练,同时也安排上肢训练,在发展大肌肉群的同时发展小肌肉群,使学生的身体全面发展,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和道德意志品质,在当前篮球比赛中日益激烈,比赛不仅是比篮球技能同时也比心理,在逆境中的承受能力,情绪的控制能力,对手会制造各种引起你心理、情绪发生变化的情境,在球队水平相当时,球员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就成为取胜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日常体能训练中注重培养球员在面临难以忍受的疲劳感时,保持稳定心理状态、如何宣泄不良的情绪,培养意志力、合作精神。在日常的生活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个性,完善人格。

总之,中学生体能训练应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篮球运动制胜规律,科学地、系统地、有计划地制订体能训练计划。

参考文献:

[1]王保成.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内容[J].首都体育学院,2001,(3).

[2]徐跃杰,王兵.篮球科学与训练方法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

体能训练与身体训练的区别篇4

摘要运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网球发球技术中的准备站位、抛球、过渡、向后挥拍、向前挥拍击球和随挥进行定性分析,并针对发球技术训练提出自己的看法,旨在提高我国网球选手的发球技术水平。

关键词网球发球训练技术要点

一、发球技术的现代化训练方法

(一)发球技术训练

1.表象训练法。在对学员进行发球教学或训练时,先让学员反复观看优秀网球选手发球的录像,让学员在头脑里对此优秀网球选手的发球技术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再让学员反复模仿演练。也可根据教学或训练的需要,对发球技术进行分解示范、讲解、来加深学员对发球技术环节的印象和理解。

2.抛球练习。练习者靠近围网或墙,呈发球站位姿势练习抛球,检查所抛球的高度、落点、以及是否旋转。也可找一颗高度合适的树,挥动球拍击打树叶,以此树叶反复练习将球抛到碰树叶处。同时,将球拍平放在前脚尖的延长线上,让球每一次都能落在拍面上。世界优秀网球选手每天约用30-40分钟的时间专门练习抛球。

3.掷实心球练习。练习者呈发球姿势站位,抛球手臂上伸,持拍手持实习球或橄榄球,体会将实习球向上向前扔。

4.发球节奏的练习。发球时持拍手臂与非持拍手臂的协调配合,是发好球的关键环节之一,当能熟练掌握抛球技术后,让练习者对着围网反复练习抛球、击球练习,强调两只手臂的协调配合和全身用力的节奏感。

5.平衡练习。两腿并立于端线处,两脚尖朝向网柱,练习者通过抛球,利用腰部以上的部位完成击球动作,击球过程中,两腿自始至终保持原地,击完球后,身体保持平衡。

(二)发球战术训练

在世界优秀网球选手中,费德勒的发球速度不算最快的,但是他的发球质量绝对是一流的。通过观察费德勒的发球发现,费德勒把发球的速度、区域、种类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战术运用上十分成功。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网球选手与欧美选手在力量上有一定差距,因此,我国选手在发球的训练中,战术运用显得更为重要。

1.目标定位训练法。在发球区1区、2区分别用醒目的标志物,把发球区划分成边线区域、追身区域、中线区域,然后让练习者分别站在1区、2区依次发球,要求发球击中指定的边线区域、追身区域、中线区域。

2.想象训练法。让练习者在头脑中先描绘出球的飞行路线,从挥拍击球到球落到所瞄准的目标地点全过程路线,按此路线想象练习发球。

3.击中目标与发球种类相结合练习法。当练习者命中率较高时,可以让练习者把击打目标与发球种类结合起来,如在1区发球时,瞄准中线区域发平击球或侧旋球,瞄准追身区域发平击球或侧旋球,瞄准边线区域发侧旋球。在2区发球时,瞄准中线区域发平击球或侧旋球,瞄准追身区域发平击球或侧旋球,瞄准边线区域发平击球或上旋球[3]。

4.定量训练法。让练习者分别站在1区、2区各发100个球,要求发球成功率高且发球有变化。

5.模拟训练法。发球练习时,安排一队员站在接发球位置,练习者根据接发球队员的不同站位来选择最佳的发球战术。

(三)发球心理训练

发球体系中,发球的稳定性和威胁性除受运动员发球技术、技能影响外,受运动员的心理影响也较大,特别是在关键球时[4]。

1.集中注意力训练。发球练习时,每次发球击球前,教练员说/平击、上旋或侧旋,练习者在发球前说出预定的目标,如外角、内角、中路。也可安排一些速度快,精确度高的击球练习,融合技战术训练教练员有目的提出要求。让学员养成发球前深呼吸,拍球以及整理拍弦的习惯。

2.实战训练法。利用教学比赛或非正式大赛,采用激励的形式让练习者用大力发球,如一局中发一个ace球,比分为40:0,发球直接得分记为30:0,也可以强化在每盘4:4比分后,要求大力发球,来提高选手的心理素质。

(四)发球体能训练

1.肩部力量和柔韧性训练。基础力量的训练直接影响到网球的发球速度,发球时肩关节的柔韧性和周围肌肉的力量十分重要,特别是肩胛骨深层处肌肉。练习者通过引体向上,或趴在凳子上做划船练习,或仰卧双手持哑铃平放于体前,然后由两边向后缓慢平移于两肩上,再由两肩上向前向两边缓慢平移到胸前,要求练习过程中直臂,哑铃的重量适中。肩带肌群常用的力量训练,肩关节的柔韧性练习可以通过肋木上的拉伸、手持轻重量的哑铃做肩部绕环、单杠上的悬垂摆动。

2.发球专项速度力量训练。快速纵跳摸高、蛙跳发展下肢暴发力。腾空收腹、扣球或模拟扣球练习发展腰腹力量。仰卧拉举、头后弯举、单臂负重挥臂,双手头上掷实心球、单手投掷重物(网球、羽毛球、小实心球)来发展手腕力量[5]。

二、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抛球的高度、落点是发球技术中关键环节之一,网球选手的一发、二发抛球的位置固定,不同种类的发球主要是通过手腕来完成的。2.发球中要突出腰和肩的转动。3.增大发球速度的同时,强调发球的旋转变化和角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4.发球训练应包括发球技术、战术、心理和体能的训练。

(二)建议

1.发球击球用力前,充分拉伸用力肌肉。2.在发球力量训练中,注意不同肌群力量的对应发展。注重持拍手臂身体一侧的力量训练,同时,要加强非持拍手臂一侧的力量训练。注重胸腹部肌肉的训练,也要加强腰背部肌肉的训练。

参考文献:

[1]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0-82.

[2]王凯军.3种最新网球双手反拍抽球技术分析与训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9):71-74.

[3]陶志翔.对网球发球体等的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9):1695-1697.

体能训练与身体训练的区别篇5

摘要“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茨基在总结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新理念,对教育的影响巨大,对于青少年的智力、品德、体育等各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国这个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探索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于青少年田径训练的应用意义,从而更好的指导青少年的田径训练,挖掘青少年的竞技潜力,提高我国田径竞技后备人才的水平,促进我国田径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青少年田径训练

20世纪30年代初,苏俄早期的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提出了“最近发展区”这一个重要的理论,最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又译为潜在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这个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理论已被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利用,并日益产生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对于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身体锻炼的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大都应用在理论教学和品德教学上,而在体育的应用还是比较少,对于青少年田径训练的应用研究更是凤毛麟角,本文对于青少年田径训练中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和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是维果茨基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称潜在发展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它描述了儿童智力可能达到的水平。“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提出,是在处理教学和发展关系问题上的一大突破。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在青少年田径训练运用的探究

(一)青少年时期身体发展的特点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加速期和过渡期,首先是身体方面的变化,全身发育迅速,身体外形变化,表现为身高和体重迅速的增加,骨骼和肌肉增长迅速,这个时期青少年的柔韧性和可塑性比较的强;第二是体内机能变化,表现在心肺容量增大,机体能量代谢增加,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机能有显着的发展;第三是性器官和的成熟,表现在第一、第二性征的出现,性意识“觉醒”。

(二)青少年田径训练中最近发展区的确定

青少年田径训练最近发展区的确定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只有作用于最近发展区的训练才能达到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才能让教学训练走在发展的前面。青少年田径训练中最近发展区的确定,首先是要测定青少年当前的年龄、身高、体重等各项身体指标和耐力、速度、力量等运动能力,其次要测定的是青少年田径训练在这个年龄段达到的基本成绩,最后根据青少年的普遍的运动成绩推测青少年本人能够达到的潜在水平。这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青少年的初始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青少年的潜在水平的测定可以根据我国国民体质测试中的六项身体素质的标准以及历年运动会的比赛成绩,并且根据教师自己的经验以及测试推断得出。

(三)在田径教学训练中引导青少年走向并进入最近发展区

在体育教学训练中,不能采取填鸭式教学,而且很多的学校田径队的教师、教练,在训练中,都是按照自己固有的套路进行训练或者教学,没有科学的、系统的训练方法和计划。体育教师、教练应该充分的了解青少年现有的田径发展水平,确定最近发展区,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科学训练方法和系统的训练计划,涉及到青少年本身的各项身体素质、神经类型和愉快的心理参与、人际交往、同伴合作、集体协作、奉献精神、兴趣、耐挫能力以及活动参与中智力的运用等等。

青少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对青少年田径训练的各项训练还要遵循区别对待原则,对于不同的青少年的训练采用不同的训练手段。逐步的引导青少年在田径训练中走向最近发展区,并且让他们充分的融入,激发自己的潜能。

(四)掌握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学训练原则

1.发展性原则

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的是在现有的水平以及未来能够达到水平的这个区间进行合理的教学以及训练,因此要以发展性的观点去看待训练和教学,不要停留在青少年曾经达到过的水平和能力。要让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用教学去促进青少年田径潜力的挖掘,关注青少年田径的发展水平。

2.问题性原则

首先田径训练本身就是一个枯燥、辛苦但是又需要长期坚持的活动,要想获得好的成绩就必须要加倍的付出。青少年田径训练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或训练,教师不应该满足学生现有达到的成绩,应该在以科学的训练的基础上,根据教师自身对青少年情况的了解,因才制宜,引导他们进入最近发展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或多或少的都会遇到一些问题及困惑,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了解这些问题及困惑,根据教师的自身的经验,运用合理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和困惑,促进他们尽早的进入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3.激励性原则

田径是一个长期的、反复训练的项目,青少年又是出于一个叛逆性较强的年龄段,要使他们坚持不懈的训练,这不仅仅需要他们自己的努力,还需要教师或教练适时的激励,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比从前的自己有多少进步,坚持表扬和鼓励,对青少年的不足要宽容,合理的引导他们不断的进步与发展,避免严厉的批评,以免扼杀他们的积极性。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一)准确的判定青少年田径训练的最近发展区

我们通过最近发展区理论展开训练的最基础是要确定青少年田径训练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青少年现有的田径水平与经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同学们的帮助下能够达到水平的区间段。确定最近发展区后,教师和教练才能有目的性的开始自己的教学和训练,科学的设立训练的计划,选择合理的训练手段和训练方法。假如错误的判定了青少年田径训练的最近发展区,那么对于青少年田径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容易造成过度疲劳或者是潜力开发度不够的现象。

(二)制定完善的计划

完善的计划是达到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对最新发展区理论的一种深层的理解和运用。田径训练是长期的、艰苦的,这就需要教练员制定完善的计划去促使青少年完成每天的训练任务,这个过程中,教练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首先是教学训练内容的选择和设计,避免教学训练的单一性、片面性,要有创新性、易接受性,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第二是训练的手段和方法的选择,合理的训练手段和训练方法是引导青少年在田径训练中走向最近发展区的桥梁,激发他们潜能的钥匙。

(三)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师本身的素质相对要求较高,要有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敢于创造。在自身特长上必须有一定能力,工作要求细致有耐心。在培养学生上要树立发展观,并能正确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来指导实践,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因材施教。

四、小结

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于青少年的田径训练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能够有效的提高青少年在田径训练的积极性,有效解决训练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促进青少年潜力的挖掘;对于教练训练计划的制定以及训练方法、方法的选择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但是对于教练自己的素质要求较高,准确判定青少年田径训练中的最近发展区,掌握最近发展区训练的各种原则,以及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方法和手段的选择等,这就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教练的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VygotskyLS.thinkingandspeech[a].RieberRw.theCollectedworksofL.S.Vygotsky[C].newyorkandLondon:plenumpress.1987(Vol.1):375-383.

[2]余震球选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余震球.维果茨基教育论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体能训练与身体训练的区别篇6

6月25日,2010梅赛德斯-奔驰“青春网球校园行”(Utp)沈阳站在沈阳化工大学举行了“高校体育发展论坛”,拥有丰富体育市场运作经验的北京比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销售团队慕小宁先生、瑞恩・麦卡锡(RyanmcCarthy)先生和刁嘉先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大学生们送去了精彩的“体育市场经济系列演讲”。

在两个小时的演讲中,慕小宁先生首先为学生们讲述了当今中国体育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并启发同学们如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体育市场经济。瑞恩-麦卡锡先生则为同学们带来了关于客户服务方面的理论,并举出许多实例加以说明。刁嘉先生结合自己曾服务于国家队的亲身经历为大学生们在就业的选择上做了启发。

演讲结束后,来自沈阳化工大学的高圆、赵娜、李薇和高宪鹏四名品学兼优并希望在体育市场经济方向发展的贫困学生,获得了由梅赛德斯-奔驰“青春网球校园行”负责人祝业兴先生代表汤姆・麦卡锡先生授予的2,500元人民币的“青春网球校园行”助学奖学金。

为期三天的“青春网球校园行”活动,于6月25日27日在沈阳化工大学举办,活动吸引了辽宁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和沈阳化工大学8所高校参与其中。最终,东道主沈阳化工大学笑到了最后,捧走冠军奖杯和奔驰车模,辽宁大学和沈阳建筑大学分获亚军和季军。

赛场上交战正酣,赛场外也高手云集。主办方举行了大型的网球嘉年华活动,击球人洞、挑战40秒、wiigame电子游戏、迷你网球赛、发球测速仪以及发球机挑战中国“洁”等游戏让学生们大开眼界。不少学生惊呼:“原来网球还可以这么玩!”玩游戏、赢积分、换奖品,如此丰厚的待遇,难怪大家都排起了长龙欲一展身手。

游戏之余,同学们还在网球嘉年华现场欣赏到了精彩的节目,沈阳化工大学的同学们带来了各种才艺表演,一曲曲劲歌和一段段热舞为“青春网球校园行”助兴,一名同学模仿杰克逊的表演更是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尖叫和掌声。

6月23日,梅赛德斯-奔驰“明日之星”校园网球推广项目在沈阳展开了首日的活动。沈阳铁西区腾飞小学与艳粉一校的同学们有幸参与其中。

上午11点,活动率先在腾飞小学展开。在闰福瑞教练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开始了第一堂训练课。在简单的热身后,大家开始跟随教练学习网球的基本知识。教练从握拍教起,但小朋友都着急着上场挥拍,动作不标准、脚下步伐乱的毛病一一凸现。教练们告诫小朋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有准备姿势、上步、拉拍,击球这四个基本动作做到位后,才有可能打到球。下午3点,“明日之星”教练团队转战艳粉一校。活动开始前,艳粉一校特意准备了一个开幕仪式,全校同学都来到了操场上,大家一起见证梅赛德斯-奔驰“明日之星”校园网球推广项目在沈阳的开幕仪式。

三天的网球课程培训后,两校共80名小学生到“青春网球校园行”沈阳站的活动现场沈阳化工大学进行网球比赛。经过激励的角逐,艳粉一校成为了最大赢家,该校的宋可心和刘畅分别捧得男、女冠军奖杯,来自腾飞小学的戴博浩和吴苏洋则分列男、女亚军。

6月28日7月2日,梅赛德斯-奔驰“明日之星”青少年网球训练营沈阳站在沈阳体育学院网球场举行,50名北方地区的12岁(及以下)青少年运动员加入到了这项被公认为是中国顶级体育发展项目的活动当中。

在为期五天的训练营中,运动员们在前美国网球协会年度最佳教练杰夫・贝勒普编写的教学手册的指导下,学习了蹲步、旋转、轴转、力量转移、单腿跳和猫跳等步法。训练之余,主办方还为孩子们准备了绘画比赛、派对和颁奖晚宴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训练营期间,运动员们参加了“2016之旅”青少年网球训练营排名赛,经过一轮轮激烈的角逐,最终,来自辽宁的姜寿宇和张文慧分别获得男、女冠军,他们将入选10月在南京举办的“明日之星”全国训练营,并有机会参加2011年1月在澳大利亚珀斯西澳网球协会举办的国际训练营。

由于东北的阵雨天气,首日的训练移师到室内场馆进行。在本站主教练李元军的带领下,运动员们先进行了热身。慢跑、高抬腿、后踢腿等常规的练习过后,黄教练带领大家边游戏边做着网球动作的基本训练,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深受大家喜欢。随后的步伐训练难度较大,运动员们被分为四个小组,每组由两名教练牵头,分别做轴转、旋转、猫跳步等训练。下午开始进行梅赛德斯奔驰“2016之旅”青少年网球排名赛的首轮,选手们把上午的训练步伐学以致用,准确率明显有提高。

次日的训练主要以截击与高压球为主。热身后,选手们被分成水平高低不等的四个小组进行练习。一号场地由任教练与黄教练带领大家进行截击的练习;二号场地练习的是高压球,每人每次有三回面对高压的机会;三、四号场地则是综合了截击与高压球的训练。下午的训练场由室内搬到了室外,尽管面对阳光的炙烤,选手们还是表示更加愿意在室外训练和游戏。

进入第三天后,训练内容以发球和接发球为主。阔福瑞教练带领大家进行了一套先进的身体素质练习。这套身体训练方法是美国著名体能训练师艾瑞克的独门秘籍。艾瑞克教练于去年11月来到南京全国训练营给大家传授过这套训练方法,闫福瑞教练也一直研究这套训练,运动员们表示,在这项训练过后都感觉身体活动开了。下午,“2016之旅”的比赛继续进行,沈阳电视台、辽宁电视台、《沈阳日报》、《沈阳晚报》和《辽沈晚报》等沈阳各大媒体也来到现场报道。

体能训练与身体训练的区别篇7

1.1“Unit”的出现使身体难度向竞技级别化发展随着本奥运周期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观赏性极强的艺术体操,以“难、险”为主的竞技特征突显。几十年来,数百个艺术体操身体难度仅仅用中难度和高难度两个级别进行模糊的划分,不能真正体现优秀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进入1993年后,以两个难度联合组成的C、D难度开始出现。而真正进入难度级别化是在2001年以后,规则不仅按照四大身体类型有了类的区别,而且每种类型又按照难易程度划分为a、B、C、D、e五个难度级别。不仅如此,在国际体联公布的创新难度中已经出现了F、G、H、L、J难度级别,也就是说,仅在两年之后的2003版规则又从5级跳至10级,即a~J,单个难度最高分值已经达到1.00分(表1)。这种高竞技级别化的难度分类使得艺术体操向着更加难新竞技化的方向发展。

更引人瞩目的是,在国际体联新近颁布的2003版艺术体操评分规则中,又出现了一个新术语,即“Unit”,即用特殊连接方式组成的“单个难度”,简称为“U”。它的出现标志着国际艺术体操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技术层面,使艺术体操进一步向着竞技级别化的方向发展。“U”尽管在技术的界定上是一个单独的难度,然而其实质是联合动作。它与普通联合难度的不同在于连接方式的加难和价值的提高。由于连接加难,增加了加分的因素,从而提高了整个难度的价值。但使用“U”难度具有冒险性,如果其中的某一部分未完成,则整个“U”的价值为“0”分。所以说“U”是为高水平运动员所设置的,“U”是优秀运动员能力、水平的象征。规则虽然没有规定运动员必须使用“U”,但是由于“U”的高价值具有吸引力;其特殊的连接方式可以充分体现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因此是否使用“Unit”以及使用“Unit”数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优秀运动员的重要标志。

1.2“器械静止”概念新说运用各种器械技术来完成身体难度是艺术体操区别于其他竞技运动项目的“种差”,因此运动员手持器械时是不能出现静止状态的,否则就要减分。多少年来“器械静止”的概念在理解和运用上一直是比较模糊,缺乏明确的界定。直到1997年才开始对“器械静止”有了量化的规定,即:手持器械静止达2个动作则被判为“器械静止”。言外之意如果不超过2个动作的静止仍是允许的,这种貌似严格、实为宽松的规定一直持续到2001版规则。令人高兴的是,2003年规则中对“器械静止”的概念重新作了新的严格界定。尤其是在完成身体难度中,只要没有与器械技术结合,不论时间长短,均判为难度无效。更为严格的是一旦出现器械静止,将从原来的扣0.1分增至扣0.3分。这充分说明运动员在一套动作中应该充分运用器械技术,不能出现任何停顿,哪怕是短暂的。在我国先前那种“重身体技术,轻器械技术”、“仅仅满足于不扣分”的错误倾向曾一度阻碍了器械技术的发展,如今由于规则的导向作用使得器械技术这一艺术体操的主要特征真正得到最大限度的弘扬,从而为器械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铺平了道路。

1.3正确理解成套编排中“硬、软件”的辩证关系在艺术体操成套动作满分30分中,编排占据了20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运动员需达到量化的指标(编排硬件)最高为16分(技术价值10分,艺术价值6分),其他4分属于基本编排(编排软件)。两者分差之大,加之比赛中基本编排缺乏量化的评定标准,常常会使人忽视基本编排这一软件部分。然而正是这一基本编排,成为一直困扰中国艺术体操成绩提高的瓶颈。成套动作中有许多评分因素,相对技术价值、完成情况和特殊加分来说,基本编排是最稳定、最不易波动的因素,也是编排中最难构思的部分。其水平的高低往往在赛前训练中就刻画在裁判员的印象之中,并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队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表2明显地显示出中国的基本编排两项都处于中下水平,直接影响了总成绩。而且由于中国的基本编排水平偏低,所产生的一系列负效应,势必会影响技术因素、完成因素和艺术加分因素的评判。因此,编排的硬件部分是成套动作中的外在表现,而编排的软件部分是成套动作的依托和内在基础;缺乏坚实艺术基础的成套编排仅仅是难度和惊险动作的堆积,那不是艺术体操的本质特性。

2整合艺术体操科学训练新理念,构建科训结合的操作平台

2.1专项身体训练对技术训练的“超前原则”过去由于只从艺术体操的一般现象来理解项目的特征与规律,导致在高级训练阶段忽视身体训练的重要性,造成技术水平难以提高。现代运动实践证明,动作越难,技术越先进,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越高。在高级运动阶段,这种身体素质能力的差异可以直接决定技术水平的高低,身体技术“Unit”的出现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如果从指导思想上加以明确的话,可以把这种“超前原则”理解为“素质先于技术”。创新一个难新动作或学习一个先进技术时,必须首先具备这些动作、技术所需要的身体素质条件,这是提高训练效果、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目前在我国艺体界广泛推行的“地面训练”、“把杆训练”就是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进行专项身体训练、提高竞技能力的切实可行的训练手段。当然这些训练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技术发展的需要和运动员的水平不断更换。

运动训练的主要载体是人体,身体训练是进行运动训练的主要手段之一。一般性身体训练主要用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全面发展运动员所需的各项身体素质,以保证专项训练所必需的“物质基础”。专项身体训练是根据专项的特点,选择一些在形式、结构、肌肉用力、机能特点等方面类似专项技术的练习来发展和提高运动员特殊的专项素质,是直接为技术训练服务的。所以说即便是高水平的运动员,专项身体训练也要坚持全年化、专项化、强度化和科学化,并且要有一整套专项身体训练的手段、测试方法和评定指标。

2.2“机能储备”是艺术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全面均衡发展的基础由于艺术体操属于典型的技能类表现性项群,相对体能项目来说,运动员的机能水平长期以来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2001、2003年新版规则的不断修改、出台,有力地证明了当代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演变特点必须向综合性、均衡性过渡,而得以维持和保证这一能力发挥的是具有相应的机能水平。过去运动员在90s内仅需要完成8~12个中等难度,现在运动员在时间没有增加的条件下,不仅要完成20~30个高难度动作,而且还要完成一系列器械技术的使用和熟练性、惊险性加分,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表3可以清楚地表明,艺术体操运动员大部分难度、抛接和加分动作是在开始后40~90s之间在高强度无氧耐力中完成的,最高脉搏可达到180次/min以上。没有足够的机能储备水平是无法高质量的完成成套动作。所以提高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机能水平、保证比赛正常发挥已成为当务之急。国家队教练组不仅认识到这一点,而且在训练实践中进一步实施。目前个人和集体运动员基本具备了至少2~3套动作的机能储备,从而减少了失误,提高了成套质量。

2.3艺术体操器械技术分类新释像艺术体操身体技术一样,艺术体操的器械技术在上一奥运周期沉寂了一段时间后也开始向竞技级别化方向发展。几十年来,绳、圈、球、棒、带5个项目中无数个器械动作仅仅用有限的几个技术组动作来进行一般概括,不能真正体现优秀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更不利于器械技术的发展。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认为,为了更好的运用器械,艺术体操器械技术应该按照其运用的形式重新进行分类。

按照运用形式重新分类的器械技术很直观地反映出这样一种趋势:第1~6类的难易程度基本上是逐渐递进的,不同的类别代表不同的价值;在第2~6类器械技术中,又根据不同的情况分成若干个级别,每一个级别的分差为0.1分。运动员从不同类别中选择的器械技术就可以直接反映出其运用器械的价值,并在评分中得到体现。在1997~2000奥运周期中,器械的运用是不体现价值的,价值高的器械技术与价值低的器械技术在评分上没有区别。许多运动员为了“求稳”而减少抛接动作,仅仅满足于“不扣分”的最低要求,导致器械技术停滞不前。新版规则特殊艺术性加分的成倍增长标志着国际艺术体操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技术层面,使器械技术进一步向着竞技级别化的方向发展,而新分类方法为艺术体操器械技术的竞技性级别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3采取“扩大优势,创新制胜”的奥运战略方针

要想在短期内消除与第一集团的差距,在2008年进入前三名,就必须寻求一条捷径。这条捷径就是必须继续突出、扩大中国队技术价值与完成情况的优势,并以此为龙头带动艺术价值的突破。在改变艺术价值落后状况中,狠抓基本编排这一关键环节,把创新和发展难度作为突破口,以难出奇,以巧出奇,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1987年第13届世锦赛上,平均年龄只有14.9岁的上海小将就是以独特、巧妙的编排征服了裁判与观众。取得一银一铜的优异成绩。这说明只要我们在编排上有较大的突破,就会以“出其不意”的效果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为此体操中心从去年起就在开展了一场全国性的创新攻坚战,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调动了积极性。短短的一年内,战绩辉煌。在2003年国际体联公布的总共6个创新难度中,中国运动员就占据了3个。其中亚运冠军钟玲4项全能中就有3项具备了独创性加分,名列世界之首。同时集体项目5带的开始动作也被作为独创性的合作关系给以创新加分,这就为中国队突破性的进展打下了基础。

4扩大训练资源,创建中国艺术体操的“硅谷”

训练是艺术,控制是科学,是21世纪竞技体育对现代训练的再认识。“运动场上的训练”已不能涵盖现代训练的全部内容,如今已进入多学科综合利用的科学化训练新阶段。因此动员社会力量加强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是实现目标的必经之路。科学选择重点训练基地进行集中训练,可以充分利用基地的优势集中全国最优秀的教练员、运动员、管理人员,发挥基地人才的综合优势,扩大训练资源,形成以体育教育为依托、运动训练、科研为先导的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高科技园区”,新近挂靠在北京体育大学的国家艺术体操队就是这样一种科训相结合的新模。,在这一园区中,是以多学科知识和各种科学原理作指导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优化训练过程。现代科学和运动实践证明,在集中的条件下各种优化因素的通力合作与合理冲撞,会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佳的训练效果和创造最优异的成绩。

目前针对中国集体项目的编排弱势所进行的备战2008年奥运会重点科研攻关项目《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套编排价值与创新的研究》,就是国家体育总局向全社会公开招标、择优委托的结果。课题组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教练员、科研人员,并首次引进计算机技术参与辅助编排。国家队将定期召开成套编排的会,征求多方面修改意见,逐步提高编排质量。同时还应加强对训练的综合科技服务,从训练学、生物学、心理学、营养学等方面进行多元监控,提高训练的成效。

体能训练与身体训练的区别篇8

关键词:力量训练;振动力量;核心力量;功能性力量

中图分类号:G80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0)05-0105-05

theKnowledgeonVibratory、CoreandFunctionalStrengthtraining

DonGDelong1,wanGweixing2,LianGJianping1

(1.Departmentofphysicaleducation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2.BeijingSport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abstract:inordertogetclearknowledgeandexternalevaluationonthevibratory,coreandfunctionalstrengthtrainings,avoidunilateralismanddogmatisminthetraining,thepapermadeananalysisandcompareaboutthosestrengthtrainings.theresultshows:1)functionalstrengthtrainingismoreaccuratelyrepresentedasgeneralstrengthtrainingnotion,vibratoryandcorestrengthtrainingscanbeviewedasacomponentoffunctionalstrength;2)corestrengthisdifferentwithcoreareastrength,thecorestrengthwecalledshouldbecorrected

asstrengthinthecoreareasofthebody;3)vibratoryandcorestrengthtrainingshavedifferentemphasizes,butthosestrengthtrainingshavecommonpurpose,sotheycannotbecompletelyisolated.

Keywords:strengthtraining;vibrationstrength;corestrength;functionalstrength

近年来,振动力量、核心力量和功能性力量逐渐成为新兴的力量训练方式,也随之成为国内外众多教练员和专家研究的热点。然而,伴随着这些新兴力量训练的发展和应用,在训练界和学术界也引发了许多的困惑,人们对这三种力量训练的认识还是非常模糊,如在振动力量训练条件的使用上,未能明确振动力量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就往往容易造成训练实践中的教条化思想。再如,关于核心力量和功能性力量的界定,在学术界也存在非常大的争议,造成对这一问题进行后续研究的困难。

为此,本研究结合在训练中的实际应用,分别对这三种力量训练进行客观的阐释和比较,在明确三种力量训练机理的基础上,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学术的角度给予准确的定位,另一方面为训练实践提供指导,既要避免在训练中的教条化,又要提出这些力量训练的有益之处,使其在现代高水平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得到科学使用。

1振动力量训练

1.1提出与界定

振动训练也称之为周期性机械振荡训练,就是在振动练习器上进行的相关力量练习,可分为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为了能够对这一训练模式进行系统研究,笔者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表1),结果显示,这一技术真正应用于运动训练可以认为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如torrey(1985)发现振动训练的效果通过运动员的训练可以立即见效[1]。并且自此以后,国外学者开始将振动刺激应用于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对这一训练模式的引进主要是在2000年以后,危小焰(2004)设计并开发了振动训练仪用于人体振动性力量训练,极大地促进了这一训练模式在国内的广泛开展[2]。

1.2训练中的主要作用

1.2.1重点提高最大力量和爆发力

研究证实,振动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力量训练手段,尤其是对运动员爆发力和最大力量的影响(图1)。不少国内外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Rittweger(2000)等研究结果表明[11],全身振动力量训练可有效地提高受试者的最大力量和爆发力。我国学者危小焰(2004)利用自己设计的下肢力量训练的振动台,尝试性地对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通过对比参照组发现,振动力量训练可以较快地增长肌肉的最大力量。为此,

投稿日期:2009-12-22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K37B03)。

作者简介:董德龙,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体能训练。基于以往诸多地研究,结合训练实践中的体会,笔者认为,关于振动训练在发展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和爆发力的作用方面已经取得了一致性结论,但振动训练对其他力量类型的影响效果还有待于深入,如对力量耐力的影响,从图1可以看出,振动训练对力量耐力的影响呈现负相关关系。

表1振动力量训练研究相关文献

研究者研究结果研究时间Bishop[3]可以广泛应用于神经生理学和物理治疗中

1974Samuelsonetal.[4]振动训练减少了持续收缩的时间

1989armstrongetal.[5]振动训练大大的提高了运动员的握力

1987issurin[6]振动频率为40-50赫兹是主动收缩最理想的组合

1994issurin[7]有规律的振动刺激会使爆发力剧增

1999Liebermarm[8]振动训练可以大大提高运动员的等动力量

1997Cochrane[9]快频率的振动训练增加了向心收缩的力量

2008Rhonda[10]可以快速,成部分地活化、募集肌纤维参与运动

2008图1振动力量训练对不同力量的影响1.2.2同时发展伸-屈肌群力量

这一部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局部肌肉的振动训练效果方面,如膝关节振动训练。James(2009)通过使用不同持续时间(2min,4min和6min)的振动训练,研究了它对膝关节伸肌力量的影响[12],结果表明,2min的振动训练能够有效的刺激膝关节伸肌力量的增长;Ruiter(2003)对膝关节的伸-屈肌群进行了研究[13],研究认为,通过全身性振动训练,膝关节表面肌电信号明显增强,并且膝关节的柔韧性也明显提高。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基本上能够证实,振动力量训练对人体不同关节的伸-屈肌群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性,其差异主要取决于实验方案的设计,如振动时间、频率选择等等。

1.2.3提高肌肉灵活性

mester(2006)指出[14],振动训练作为一种新型的力量训练方法,不仅能够发展运动员的最大力量,而且对运动员的灵活性有重要意义。许多研究已经证明振动刺激训练可以明显改善人们的平衡和姿态控制能力,通过振动训练,身体机能得到提高,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同时,通过振动训练,能够提高毛细血管的开放程度,大大改善身体代谢水平。为此,笔者认为,振动训练对肌肉的灵活性有着一定的作用,但需要把握对振动频率的使用。

1.3重点考虑的训练要素

振动训练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是对振动条件的选择,如振动频率、振动时间及振幅等的设定。笔者对目前关于振动力量训练中常采用的振动参数进行了统计(表2),结果显示,振动力量训练在参数的设定研究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或者说不同的设定对肌肉训练的力量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性,即存在交互性作用。其中,还有许多不一致性的结论,如关于振动力量训练对力量耐力的训练效果研究,尤其是关于快速力量耐力的发展,还没有形成较为一致性的结论,但诸多的研究已表明,不同的振动设定条件其达到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表2振动力量训练常采用的设定参数

姓名年代振幅(mm)时间频率Hz局部/全身结果样本量nazarov[15]1987430s20~25

局部等张力量提高40Kuksa[16]19908~1210~12min40

局部输出功率提高12issurin[17]1996320~60s44

局部最大力量提高1Griffin[18]200132s110

局部力量耐力无变化7James[12]200942,4,6min26

局部2min的持续效果好12Bosco[19]2000460s5-24

全身显著增加最大力量14Rittweger[11]20004耗竭性26全身最大力量降低37危小焰[2]20042~610~60s10-28

全身肌肉力量得到发展6

2核心力量训练

2.1提出与界定

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欧美学者开始认识到躯干肌的重要作用,将这个以往主要用于健身和康复的力量训练方法扩展到竞技体育领域,得到了广大业内人士和教练员的关注,并且在许多运动队中得以推广和使用。但人们对“核心力量”的理解出现了诸多不一致的现象,其中最主要的争执之一就是对“核心”与“核心区”的理解和界定。当前人们所提到的“核心力量”通常指的是人体核心区域的力量,但“核心力量”的称谓并不具备这一特指功能。因为,人体运动依据项目的不同,其核心部位会有所差异,也就是说,核心力量是一个更加宽泛的概念。为此,笔者认为,核心力量训练应称之为“核心区域力量训练”(以下称核心区力量),所有与该区域有联系的肌肉群均可以视为核心区肌肉,对这些肌肉的力量训练就可以视为是人体核心区域的力量训练,这样才能更好的表达训练指向。

2.2训练中的主要作用

2.2.1稳定身体姿势

在一系列的动作过程中,核心区域既是发力的源点,又发挥着承上启下的枢纽和桥梁作用,该环节的稳定与否,不但影响四肢动作用力的支点是否牢固,还控制着动作表现和身体姿态的稳定性。尽管骨盆、髋关节和躯干部位的肌肉不像四肢肌肉那样,直接完成人体的运动,但它们的稳定性可为四肢肌肉的发力创建支点,提高四肢肌肉的收缩力量。由于传统的抗阻训练往往偏重于对人体大肌肉群的力量训练,而人体的深层肌群,尤其是深层小肌群得不到有效的训练,那么势必造成这些肌肉力量的训练不足,对人体的动作稳定性造成极大影响,这也是以往我国力量训练的严重弊端,核心区力量训练正是弥补这一不足的有效手段。

2.2.2提高身体控制力和平衡性

根据物理学关于转动力矩在封闭的个体中保持恒定的原理,运动员在跑动过程中,下肢产生一个向前的转动力矩,其它部位必然产生一个相反的转动力矩,这样才能达到平衡。由于体育运动中的大多数动作均需要上下肢体的合理配合,所以强有力的核心区肌群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如许多划船运动员在平衡的测功仪上表现出非常高的技术水准和力量水平,但在实际比赛中,船体运行的速度并不快,原因之一是作用于浆叶上的力量并未形成对船体的向前推动力,而是为了控制船体的平衡,在划桨的技术成分上有部分力量则成了“平衡浆”的动力。

2.2.3提高肌群能量输出

核心区力量可以改善近端固定的稳定性,提高末端肌肉的发力,提高不同肌肉之间的协作,以及动员全身不同环节的力量有序地参与运动,加大总体能量的输出。核心区域肌肉系统被视为一个盒子或者气缸,腹部肌肉在前,背部和臀部肌肉在后,横隔肌作为盖板,盆底肌和环绕髋部的肌肉群为盒底(图2)。当肢体发力时,核心区肌群蓄积的能量从身体中心向运动的每一环节传导,核心区部位拥有的肌群最大,产能和储能也最多,无论是短跑技术中的伸髋鞭打扒地,还是跆拳道技法里的后横侧踢击打,看似脚对地面或人体的作用,而实则是来自于腰髋肌群的原动力,并向下肢形成有效的动量传递。

图2人体核心区域解剖学概貌2.3重点考虑的训练要素

2.3.1训练方法

选择训练方法是该力量训练模式首先要考虑的要素,因为,该训练模式的重点在人体核心区域,如何有效发展人体核心肌群的力量成为首选目标。笔者对目前核心区力量训练中通常所使用的训练方法进行了汇总(表3),从统计结果看,核心区力量训练主要是通过增加动作的不稳定性,从而提高核心区域肌群力量练习的效果,尤其是核心区小肌群的练习效果。为此,在训练实践中只要设计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增加核心区域力量练习时的不稳定性,就能够起到核心区力量练习的效果。

表3核心区主要力量训练方法

训练方法

稳定与不稳定主要工作原理徒手练习稳定、不稳定动员核心肌群,提高基础力量

平衡盘不稳定通过增加不稳定性,提高核心肌群控制能力和力量气垫不稳定同上瑞士球不稳定同上悬吊运动不稳定同上滑板不稳定同上图3俯撑桥练习2.3.2核心区力量的测评

科学测评是该力量训练模式的又一训练要素,本研究以比较规范的俯桥训练为主要介绍对象(图3),俯桥训练通常以八级为测试标准(具体要求见表4),为了增加训练难度,可以采用悬吊、瑞士球和平衡盘等器材,通过这些器械增加不稳定性支撑,提高身体肌肉的募集能力和神经支配能力,从而最大限度的动员人体核心区肌群力量,克服传统力量训练的不足。这一训练方法已经形成一定的测评标准,其具体的标准可根据美国体能协会(nSCa)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表5)。

表4俯桥练习的基本步骤

步骤

基本要求1以脚尖和肘部作为支点,将身体撑起,保持60s。2抬起右臂,保持15s。3收回右臂,抬起左臂,保持15s。4收回左臂,抬起右腿,保持15s。5收回右腿,抬起左腿,保持15s。6抬起左腿和右臂,保持15s。7收回左腿和右臂,抬起右腿和左臂,保持15s。8回到初始姿势,保持30s。

注:测试时间可根据运动员水平进行调整。

表5nSCa俯桥测试评价标准

级别

男女优秀5min+3min+良好4~5min2~3min平均3~4min1~2min较差2~3min45s~1min很差2min以下45s以下

注:引自nSCa2007-2008讲座中的指标。

3功能性力量训练

3.1提出与界定

功能性力量训练(Functionalstrengthtraining,简称FSt)已经成为一种比较盛行的力量训练方式,该训练方法同样来源于理疗和康复领域。Gary(1997)首次提出了功能性力量训练的概念[20],指出功能性力量训练应注重身体运动链的作用,避免单一的训练某一环节的力量,将人的身体运动看作是一个运动链,如网球中的挥拍动作。通过对人体不同动作的分析,寻找其薄弱环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力量训练。在随后的许多研究中,这一理念也引发了许多的争议,美国国家运动医学会(nationalacademyofSportsmedicine)认为,功能性训练包括那些涉及运动链中每一个关节和在不同平面的加速、减速及稳定性训练动作。美国运动委员会(americanCouncilonexercise)指出功能性训练是训练动作的活动,包括平衡性训练、稳定性训练、核心训练和动态运动训练;michaelBoyle认为功能性训练从本质上就是有目的的训练[21]。

笔者认为,首先应将功能性力量训练与功能性训练进行区分,这是当前诸多学者和训练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之一,功能性训练应是一个更加广泛的概念,可以分为功能性力量、功能性速度、功能性耐力等等,是从一个比较全局的角度寻找运动员个体薄弱点的范畴,而功能性力量训练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其次,功能性力量训练应突出力量训练的全面性和针对性。全面性主要是注重肌肉之间的协调用力和发挥,如对上下肢的协调用力和表层肌肉与深层肌肉的动员能力,提高肌肉的柔韧性和反应力量;所谓的针对性主要是在全面性的基础上,寻找某一运动项目的发力特征,在了解项目规律的基础上,寻找其力量的薄弱环节,采用有效的训练手段,最终达到高度的协调用力能力。

3.2训练中的主要作用

由于功能性力量训练是基于人体运动链的的整体协调运动而言的,所以,该力量训练在功率输出、最大力量、神经协调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关键点就在于如何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其具体的选择标准应遵循以下三点:第一,功能性力量训练有别于专门性力量训练。虽然功能性力量训练具有针对某一运动项目的特征,但它更注重对人体运动的整体性要求,强调的是人体动作的稳定性和平衡性,以及神经系统对人体运动的协调性用力;第二,功能性力量训练有别于单关节运动。Vern(2002)等人曾指出[22],单关节运动并非功能性力量,功能性力量应更加突出多关节的运动形式。功能性力量训练理念的最初就是要突破传统的单关节力量训练的模式,讲求关节之间力量的协调发挥,从而达到增加力量的训练效果;第三,功能性力量训练以动态下的动作表现为目标。由于大多数运动项目是在动态的条件下完成的,那么动态性就是功能性训练的典型特征,当然,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就可以多样化了(如核心力量训练)。

3.3重点考虑的训练要素

功能性力量训练重点突出的就是其多关节效应,克服了以往单关节的单调训练模式,突出人体功率的输出效果,并及时发现人体运动链中的薄弱环节,以进行针对性训练。为此,功能性力量训练的方法是训练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为了能够清楚的对这一训练理念有所理解,在这里笔者以传统的直体硬拉为例(图4)进行说明,传统的直体硬拉为双脚稳定支撑下的硬拉动作,而体育运动中更多的是动态条件下的硬拉动作,那么增加不稳定条件下的练习就自然提高了练习的目的性,也就提高了力量练习时的功能性效果(图5)。

图4传统力量训练中的直体硬拉动作图5直体硬拉功能性训练量度

4三种力量训练的关系性分析

4.1三种力量训练的种属关系

基于以上对三种力量训练的认识,三种力量训练的主要指向可以归为以下三点:1)普遍关注力量训练中的肌肉协调、神经控制、动作稳定等效果,如人体不稳定支撑下的力量能力;2)注重人体环节的作用,如核心力量训练强调通过加强人体核心区域的力量,从而达到提高人体运动的链动能力;3)振动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在神经支配能力和肌肉募集能力上两者存在交叉,即存在共同的训练指向。为此,从种属关系来看(图6),振动力量和核心力量均可以归为功能性力量训练的一种方式或方法,也就是说,功能性力量训练是种的范畴,而振动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是属的范畴。

图6三种力量训练的种属关系4.2三种力量训练的差异比较

4.2.1理论基础不同

功能性力量训练是基于人体运动的金字塔模型(图7),研究认为,功能性力量处于金字塔的最底端,具有根基性作用,其水平的高低可以通过动作的幅度、身体控制、平衡和一般稳定性来反应,功能性力量的缺乏必然导致金字塔模型的异化发展;核心力量训练是基于人体核心区域作用(图8),强调的是人体核心区域发挥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而振动训练则突出的振动刺激对肌肉的协调供能和放松功能,从而为局部和全身力量的发挥提供条件。

图7功能性力量训练的图8人体核心力量训练的

金字塔模型作用机理

4.2.2训练指向不同从图8中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1)振动力量训练突出的是神经肌肉的协调性作用,在训练中的主要作用是发展爆发力和最大力量,与力量耐力的发展呈负相关,同时,该训练模式还可以提高肌肉的放松效果,如对肢体局部的振动刺激;2)核心力量突出的是人体核心区域的稳定性力量和爆发力,尤其强调了人体核心的稳定性效果,通过该部位的稳定达到控制身体姿势,提高力量传递效果的目的;3)功能性力量注重的是人体多关节力量的协调用力,突破但关键训练思维,强调的是人体运动链的作用,尤其注重力量训练中输出功率的提高。

4.2.3训练安排不同

虽然这三种力量训练在现代高水平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已广泛开展,但训练安排的方式还是有些模糊,其具体差异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振动力量训练通常安排在训练中或训练后,训练中主要是发展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和爆发力,而训练后通常是发展运动员的肌肉协调性,达到放松全身或局部肢体部位的目的。2)核心力量训练可以安排在训练前,训练中和训练后,但由于核心力量训练通常为静力性练习,至少需要有静力性支点。为此,就需要根据训练课的内容而定,例如在比赛前安排核心力量性的准备活动则显然不适,因为,静态性肌肉准备活动不易调动肌肉的活性,容易引起比赛中运动员的肌肉拉伤。3)功能性训练由于其强调多关节的协调性运动,它的训练安排方式就显得比较灵活,但由于该训练模式更加突出训练的目的性,所以,通常应安排在训练前和训练中[23-26]。

5结语

1)振动力量、核心区力量和功能性力量训练是在传统力量训练的基础上形成的,振动力量是针对传统力量训练中神经支配能力的发展不足而设计的;核心区力量则是重点强调人体核心区域肌群对人体动作稳定性的作用,弥补了传统训练中核心区小肌群训练的不足;功能性力量训练则从人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链”,强调力量训练的目的性,从较为宏观的角度把握肌肉间的协调作用,突破了传统力量训练中单关节力量训练的弊端,提高了力量的功效。

2)研究认为,从三种力量的“种属”关系来看,功能性力量训练包括振动力量训练和核心区力量训练,是“种”的范畴,振动力量和核心力量是“属”的范畴;同时,三种力量虽然在神经支配和肌肉募集能力方面有共同的训练指向,但也有明显的不同,振动力量偏向于发展爆发力和最大力量,同时也具有放松肌肉的作用;核心力量则突出了核心区域的肌肉稳定性和力量的传递性效果;功能性力量则突出的是人体的“链动”效应。

3)三种新兴的力量训练为现代体能训练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还有着许多的不足。首先,不同力量训练模式的使用条件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如振动力量训练,虽然它对运动员的爆发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不同的振动频率、时间、振幅等会大大影响训练的效果;核心力量训练,由于偏重于等长性练习,在注重调整呼吸的同时,更应注重与传统力量训练的结合;其次,对这三种力量训练的检测和评价方法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训练的需要,虽然也存在一些比较成熟的力量训练评价方法或标准,如核心区力量训练的八级俯桥测试,但更多的是不能准确的反应出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水平或等级,尤其是功能性力量训练的效果,这也是本课题后续的主要研究目的。

参考文献:

[1]toRReYeF,aLBeRCHtp,BeHRDe.permeabilityoftheblood-brainbarrierinpsychiatricpatients[J].americajournalpsychiatry,1985,142(5):657-658.

[2]危小焰,彭春政.振动力量训练对肌肉力量的影响研究[J].体育科研,2004,25(4):53-56.

[3]BiSHopB.neurophysiologyofmotorresponsesevokedbyvibratorystimulation[J].physicaltherapy,1974,(54):1273-1282.

[4]SamUeLSonB,JoRFeLDti,aHLBoRGB.influenceofvibrationonworkperformanceduringergometercycling[J].Upsjournalmedicinescience,1989,(9):21-25.

[5]aRmStRonGtJ,FineLJ,RaDwinRG,etal.ergonomicsandtheeffectsof

vibrationinhand-intensivework[J].Scandivianjournalofworkenvironmentandhealth,1987,(13):286-289.

[6]iSSURinVB,LieBeRmannDG,tenenBaUmG.effectofvibratorystimulation

trainingonmaximalforceandflexibility[J].Journalsportsscience,1994,(12):561-566.

[7]iSSURinVB,tenenBaUmG.acuteandresidualeffectsofvibratorystimulationonexplosivestrengthineliteandathletes[J].Journalsportsscience,1999,(17):177-182.

[8]LieBeRmannDG,iSSURinVB.effectperceptionduringisotonicmusclecontractionwithsuperimposedmechanicalvibratorystimulation[J].Journalhuman

movementstudies,1997,(32):171-186.

[9]CoCHRaneaDJ,StannaRDBSR,waLmSeLYBa,etal.theacuteeffectofvibrationexerciseonconcentricmuscularcharacteristics[J].Journalofscienceandmedicineinsport,2008,(11):527-534.

[10]RHonDaD,pRiSBY,maRieH,etal.effectsofwholebodyvibrationonthe

skeletonandotherorgansystemsinmanandanimalmodels?:whatwekownandwhatweneedtokonw[J].ageingresearchreviews,2008,(7):319-329.

[11]RittweGeRJ,BeLLeRG,FeLSCnBeRGD.acutephysiologicaleffectsofexhaustivewholebodyvibrationexerciseinman[J].Clinicphysiology,2000,(20):134-142.

[12]JameSa,StewaRt,DaRRYJ,etal.Differentialeffectsofwholebodyvibrationdurationonkneeextensorstrength[J].Journalofscienceandmedicineinsport,2009,(12):50-53.

[13]RUiteRDJ,LinDenRm,ZiJDenm,etal.Short-termeffectsofwholebodyvibrationonmaximalvoluntaryisometrickneeextensorforceandrateofforce

rise[J].europejournalappliedphysiology,2003,(88):472-475.

[14]meSteRJ,KLeinoH,YUeZ.Vibrationtraining:benefitsandrisks[J].journalofbiomachanics,2006,(39):1056-1065.

[15]naZaRoVV,SpiVaKG.Developmentofathlete’sstrengthabilitiesbymeansofbiomechanicalstimulationmethod[J].theorypraxphysicalcult,1987,(12):37-46.

[16]KUKSaSV.effectivenessofvibratorystimulationmethodinthefitnesstrainingofcanoe-kayakpaddlers[D].Kievstateinstituteforphysicalculture,1990.

[17]iSSURinVB.Vibratorystimulationexercises:anewapproachtostrength

trainingforperformanceswimmers[m].koelnerswimmsporttage,1996.

[18]GRiFFinL,GaRLanDSJ,iVanoVat,etal.musclevibrationsustainsmotor

untilfiringrateduringsubmaximanisometricfatigueinhuman[J].Journalphysiology,2001,(3):929-965.

[19]BoSCoC,iaCoVeLLim,tSaRpeLao,etal.Hormonalresponsestowholebodyvibrationinmen[J].europejournalappliedphysiology,2000,(81):449-454.

[20]GRaYC.Functionaltrainingforthetorso[J].nSCajournal,1997,(4):14-19.

[21]miCHaeLB.Functionaltrainingforsports[m].Humankinetics,2004.

[22]VeRnG,GRaYG.Followingthefunctionalpath[eB/oB].省略.

[23]苏浩,曹建民.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核心力量与一般力量训练监控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2):72-74.

[24]李春雷,夏吉祥.田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4):108-112.

体能训练与身体训练的区别篇9

摘要良好的体能、专业技能、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是消防官兵发挥应有的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对当前我国消防官兵体能训练进行系统性研究,试图找出训练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当前的形势,提出体能训练发展趋势和以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消防队员体能训练

我国消防队伍,是以公安现役消防队伍为主体,地方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和企事业专职消防队伍为补充,其它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并存的消防保卫力量体系。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项目越来越多,消防部队所担负的执勤灭火、抢险救援任务也越来越重,出动越来越频繁。这无疑是对我国消防队员体能的重大挑战。因此,加强和完善消防员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是全而推进消防部队建设,提高消防部队战斗力,进步深化训练改革,适应日益繁重的灭火救援任务的需要。

一、目前我国消防官兵传统体能训练的不足

21世纪随着社会的飞快进步,经济的迅猛发展,当前消防队员进行体能训练的方式与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消防队员所担负着的越来越重的执勤灭火,抢险救援任务。消防队员传统的体能训练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练员存在着对体能训练的理解偏差,训练方法过于单调,训练强度和运动量安排不合理,缺乏恢复手段等。因此,为了使消防队员体能能够满足日益繁重的执勤灭火,抢险救援任务,改进完善消防队员的体能训练迫在眉睫。

二、今后体能训练的发展趋势

(一)合理继承勇于创新

消防官兵进行体能训练不单单要继承传统的体能训练的经验,还要勇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训练方法的改善和创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于我们的传统的体能训练方法和经验,我们要有选择的进行继承和借鉴,不能一味的拿来就用,照搬无误,要剔除其中不合理不科学的部分。在继承传统方法经验的同时要结合人的生理学基础和消防实战经验,勇于创造新的训练方法。

(二)区别对待与团体协作相协调

人与人的身体素质不同,老兵与新兵的训练基础也不同,训练环境和方法的不同,因此在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要区别对待,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保证每个队员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训练。执行灭火抢险救灾任务不是单个人的事,靠的是团队的协作,才能把事故降到最低,才能更有效的完成任务。因此,消防队员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不仅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而且还要把团队协作融入到体能训练中,使消防队员不仅在体能上得到很好的锻炼,还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弥补不足全面发展

根据消防队员进行身体机能测试结果和平时训练表现的状况,对每名队员体能的优势和不足作出详细的分析,在以后的训练中重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使身体机能得到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强化与专业技能有关的体能。

三、我国消防官兵体能训练的科学化对策

(一)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相结合

消防队员进行体能训练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完善生理机能,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消防队员的灵活快速反应的能力,调节消防队员的情绪,磨练面对困难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增强面对危险和困难的耐受力,提高自信心,减少执行灭火抢险任务时的伤亡率,增加完成任务的效率。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相结合互相促进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在消防部队中普及心理方面的理论知识使队员对心理方面的知识有所涉猎,能够有利于体能与心理训练的相结合,促使训练成果的最大化。

(二)体能训练与相应的理论知识学习结合

理论与实践是一对相互促进的因素,相应的理论知识可以指导实践快速有效的进行,而大量的实践也可以促使理论思想的创新。消防队员进行体能训练时不能盲目的照搬前人经验,盲目的进行各方面的体能训练。一定要学习或了解有关体能训练有关的科学知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平时训练时才能发现自己哪方面不足,然后着重训练不足之处。

(三)体能训练与体育竞赛或游戏相结合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但是消防部队担负着繁重的灭火抢险战斗任务要时刻处于战备执勤状态,这就决定着消防部队的特点不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而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弓有松有驰才能发挥它应有的战力,同样消防部队也是同样的道理。消防部队时刻处于战备执勤状态,平时训练任务繁重使队员们的心理和生理的压力过大。因此,消防部队应多组织一些团体性的体育竞赛,如篮球,足球,排球,接力跑等。这不仅可以缓解队员们的压力,愉悦身心,同时还可以不知不觉的进行一定量的体能训练和争强团队协作能力,何乐而不为之。

(四)体能训练应与专业技战术相结合

体能训练中,体能和技术是一体的,密不可分的。技术就是要求肢体动作实现它的生物力学的合理性;体能要求运动生理学的合理性。在进行体能训练的同时要结合实战中的技术,使体能和技术的训练合二为一,在训练体能的时候要把实战技术融入其中,在训练实战技巧的时候也不能撇开体能训练。为了使消防队员在实际作战中能充分发挥平时训练所取得的效果,我认为,在体能与技术相结合训练时应按照“分训―合训―分训―合训”的训练方式。

(五)注重训练后的恢复

消防队员体能训练是一项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求消防队员身体承受尽可能大的运动负荷,这会使消防员身体机能产生变化,出现疲劳状态,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必然会给消防队员带来生理疲劳,最终会导致训练的质量下降。身体只要运动就会产生疲劳,体能训练是由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组成,因此更会产生疲劳。因此,在消防队员进行高强度,大运动量的体能训练后,教练员要客观科学的判断消防队员的疲劳程度,并采取有效的恢复方法。

参考文献:

体能训练与身体训练的区别篇10

【关键词】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网球;现状;研究

1.前言

2004年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孙甜甜、李婷获得奥运会女双冠军,网球运动在中国的开展空前高涨,一大批的青少年投入到网球运动中来。在后来中国女双组合郑洁和晏紫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获得女双冠军,李娜在2010年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上夺得女子单打冠军,更是快速的推动了中国网球的发展。也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到网球运动中来,保山市隆阳区的青少年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投入到网球训练中来。保山市隆阳区的青少年网球在此期间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但是,由于保山市隆阳区经济水平的制约,场地等硬件设施差,网球教练员少且水平不高等问题,制约着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处于盲目的状态。

因此,就如何在保山市隆阳区开展青少年网球运动,如何改善青少年网球发展的硬件条件,提高青少年网球教练员的水平,提高青少年网球技术水平是现在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网球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对保山市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促进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开展的对策。

2.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网球在世界网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国内有很大的影响力,促进了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的网球运动也快速的发展起来。但是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保山市的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青少年热情很高,但是比较盲目。保山市隆阳区体育局对各地市青少年网球业余训练队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教练员水平参差不齐,各地市资金投入不同,场地设施差。

2.1训练内容分析

青少年时期是网球运动员成才的过程的基础阶段,这一基础阶段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这一时期的训练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青少年来说。在青少年网球训练中,训练内容是主要因素。通过调查发现:网球技术、身体素质训练、心理素质训练是教练员安排的主要训练内容。

在调查中发现,教练员对网球技术训练、身体素质训练、心理素质训练,其中网球技术的训练占有比较长的时间,身体素质训练和心理素质训练占有比较短的时间。由于业余队由于业余训练队教练员人数不足,并没有对运动员分年龄段教学,而是不同年龄段的队员采取同样的训练内容与方法。教练员应抛弃传统的训练模式,向先进、科学的训练体系靠近和发展,应根据队员不同的年龄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因材施教。对于年龄小的网球运动员多采用基础身体素质、网球技术和心理训练中的主观能动性训练,重点培养他们掌握网球运动技术,提高整体身体素质和培养他们对于网球运动的兴趣。对于年龄较大一些的运动员多采用网球技术、专项身体素质和全面的心理素质训练,重点培养他们对于网球技术的运用能力,提高专项身体素质。

2.2训练时数分析

调查中发现,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网球业余训练队的训练时间较短,训练时间大多都是在一小时到两个小时,大多是在学生下午放学后或双休日进行训练。青少年网球爱好者网球训练时间多数是在周末进行,平时参加的训练时间很少,训练时间并不能完全保证,这是由于很大一部的学生家长还是比较注重孩子的文化学习,一旦学习时间与网球训练时间相互冲突,大部分家长就会放弃网球训练,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在假期参加假期训练班。

2.3训练形式

对于青少年的网球训练,在训练形式上不能采取灌输式教学法,教练员应该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应该把灌输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相互结合,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能很好的启发青少年对于网球的悟性,这样更有利于青少年的可持续发展。

2.4与全省其他地市相比有一定差距

由于保山市隆阳区经济不发达,对网球运动的投入资金不足,造成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网球训练队的训练经费不足,训练场地少、设施差,不能满足训练的需要,制约了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另外,由于参与网球运动费用较高,许多家庭难以应付高额的训练费用和比赛时需要的费用,而不参加比赛就无法与高水平运动员交流,很难提高网球技术水平,与网球运动发展较迅速的昆明市、玉溪市相比,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也存在差距。总的来说,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在全国处于较落后状态。

3.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对策

3.1加强教练员培训,规范教练员上岗资格

教练员的全面素质水平对青少年网选手的影响特别大,因为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各方面都显得不很成熟。教练员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对年轻选手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把教练员的培训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定期举行教练员培训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训教练员,提高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和科学训练水平。

3.2根据青少年年龄差异采取不同的训练内容与方法

由于青少年在训练时存在兴奋时间短、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气馁等特点,而且不同年龄段的队员对于训练强度的承受力也不同,因此对于不同青少年段的青少年应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4.结论

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网球运动近年来发展快速,但是与全国乃至全身其他城市相比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业余训练对的训练内容与方法单一,学训矛盾。保山市隆阳区举行的青少年网球比赛少,竞赛制度不完善。教练员少,高水平网球教练员少,大部分的教练员的工作能力需要提高。保山市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受资金的制约,网球场地少,设施差,难以满足青少年对网球训练的需要。中小学参与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很少。

参考文献

[1]黄瑁.中国近代网球运动发展的历史回顾[J].体育文刊.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