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科学决策理论的基本观点十篇科学决策理论的基本观点十篇

科学决策理论的基本观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0:22

科学决策理论的基本观点篇1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科学决策;理论指导

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与任务之一。决策失之毫厘,结果谬以千里,严重影响着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在新形势下,领导与管理活动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各级领导者所面临的决策任务亦愈艰巨繁难,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掌握现代决策的科学理论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一种关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哲学方法,它揭示了世界中最普遍、最深刻、最基础的本质规律。用这种哲学理论指导领导干部科学决策非常有必要且非常有实践意义。

一、普遍联系的观点对科学决策的影响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对世界存在性概括的两个基本特征之一,要求人们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和历史,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切事物都是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反对以片面或孤立的观点看待问题。

1、联系的普遍性特征指导科学决策需要考量各要素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及其内部各要素、部分、环节是可以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相互制约。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必须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片面的观点。同志写的《论十大关系》一文,是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社会主义建设的典范。邓小平同志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特别强调“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1]也是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防止片面性。

科学决策就是要求决策者做决定,而这个决定必须是科学有效的。科学决策的过程有五个基本要素。决策者是决策系统的驾驭者和操纵者,决策者的素质、能力、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决策活动的成败。其次确立决策目标,具有方向性,指导行动方案的选择。第三是决策方案的选择,必须明确标准是追求最优最大化效果。影响着决策的正确实施,还取决于决策情势也就是决策环境、决策条件,最后呈现的是决策后果。这五个要素是在决策过程中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缺一不可。如同木桶短板原理一样,哪个因素存在缺陷都会影响着决策的科学性。所以,决策者在决策时,运用联系普遍性原理,多思考决策的各要素,多观察决策的环境,以便做出科学决策。

2、联系的客观性要求科学决策需要调查研究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我们,立足于事物固有的联系,不要妄自下决断,“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想当然办事,都是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固有联系的表现。

领导干部搞决策定方针,完成党的各项任务落实,必须要以调查研究为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研究,同样没有发言权”,[2]同志这一著名论断,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作的座右铭。在调查研究工作中,要求运用联系的理论观点,科学、系统、缜密、全面地观察和认识某一事物,从复杂的联系中掌握事物的总体情况,正确地把握事物内部的规律性。其次还要注意被调查客体的多样性,联系的多维性,保证主体调查研究的全面性。想要坚持做到这一点,就要克服对事物认识的孤立性和片面性,否则就很难认识事物的真貌和全貌。

3、联系的多样性意味着科学决策需要抓住本质

联系的形式是多元化的,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存在异同。其中,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主要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同样会有一些作用,但不起核心主要的作用。要在分析事物或问题时分清哪些是内部联系哪些是外部联系,唯物辩证法中五对基本范畴之一“现象和本质”,事物的最根本性质或事物内部要素的内在联系是本质,所有的外部联系和表象是现象。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透过事物外部的、现象的、偶然的联系发现其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从而揭示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领导干部做决策时,一定要善于区分不同的联系,不能把各种联系等量齐观,否则,就无法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想问题办事情都需要按规律办事,规律是客观的,不按规律办事,事情的成功率几乎为零,这就要求在决策时,找到内在规律、挖掘内在联系,才会事半功倍。

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客观地、全面地、深刻的揭示事物的联系,从而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对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起决定性的基础作用。可见领导干部尤其是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用联系的观点、系统的思维来辅助科学决策的实现。

二、矛盾的观点对科学决策的指导

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世界不仅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还有“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两点来源于事物自身的矛盾,所以说唯物辩证法就是研究事物矛盾的学说,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观点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于领导干部的决策来说,矛盾分析方法当然是领导干部实践中需要掌握的核心方法。

1、矛盾的普遍性揭示制定科学决策的目的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没有什么事物不包含矛盾,没有什么时候不存在矛盾。从空间上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从时间上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的有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还存在于事物之间。

领导在决策的时候,就是源于出现了问题而制定解决问题的决策,问题实际就是矛盾的外在表现。那么做出决策的过程同时也是在认真的处理矛盾的过程,可见决策的必要性来自于矛盾存在的普遍性。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根据主次解决了许多矛盾,尤其主要通过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新形势下,社会内部及周围存在的诸多矛盾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更好的达到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富裕,国家更加强盛,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为做好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的准备。

2、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科学决策应具有差异性

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但现实中的矛盾却各不相同,被称为矛盾的特殊性,缘于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才能区别开事物,这是世界多样性的基础。在承认矛盾的特殊性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的挖掘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才能认识事物、研究事物、改造事物,所以抓住事物的特殊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立足于中国国情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创新。领导干部对于一些重大的战略性决策,需要静下心来找规律,分析矛盾,慎决策,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分析所要解决问题的特点即矛盾的特殊性,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决策原则。

从时间维度看,矛盾特殊性蕴含于事物发展的每个阶段。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一直主导着事物发展的全过程,除此还有非根本矛盾。虽然根本矛盾在整个事物发展过程中不会消亡,可是非根本矛盾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不加注意也会导致决策取得的效果会不尽如人意。这就决定决策者在决策的过程中,制定方案时应是多种备选方案,方案中核心措施可以不变,但不同阶段的方案应有阶段性特征,为防止决策环境突变(恶化或好转),方案应该能有应急处置和即时调整的处理。

3、矛盾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影响着科学决策的方案选择

从矛盾的内部来看,矛盾双方会分为矛盾的主次要方面,从矛盾体系来看,矛盾会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很明显主要方面或主要矛盾,都是决定着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是应该被重视,而次要方面或次要矛盾,同样不能忽视。要解决问题,找到突破口,必须抓住主要矛盾。

在决策的过程中,根据调查研究和专家组的论证,会有很多种有价值的决策备选方案,标准的确定更多取决于选择者,决策者应考虑几个方案中哪一个是最有助于满足当前最强烈的需要。针对的问题不同,选择的标准和依据就不同。尤其是有些决策需当机立断,更应该顾全大局,但也要考虑后续问题的出现,只能抓重点、抓关键、抓主要矛盾,拒绝搞绝对平衡和面面俱到。

研究和解决问题所运用的矛盾分析方法,其方法论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把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运用于实际活动中的生动体现。在实际决策工作中,决策程序必须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坚持“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牢牢抓住矛盾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论,从而促进事物朝更优更佳的方向发展。

领导干部决策时,需要用唯物辩证法去分析这一决策同哪些事物有联系,怎样联系,靠什么发展,如何发展。决策已在客观上对唯物辩证法提出了要求,所以领导者需要用唯物辩证法指导决策的命题是成立的,唯物辩证法对科学决策的理论引导也是深远的。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294.

[2]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791.

【参考文献】

[1]刘炳香.领导力新观点.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

科学决策理论的基本观点篇2

一、掌握和驾驭科学决策规律,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要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必须掌握行政决策的三大规律,即:决策者的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规律、决策者的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规律、决策者的思维逻辑和客观现实的历史进程相统一的规律,建立在对行政决策体系的总体认识和系统把握的基石上。

(一)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必须掌握决策者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规律。这是决策制定阶段的基本规律。决策是在具体的管理活动开展之前对未来管理活动的方向、目标、原则、方法和途径作出选择和判断的过程,是决策者的主观认识如实地反映客观对象的发展规律并据此作出行动的方案、方针、计划、政策,甚至形成理论的过程,如果决策者的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甚至完全相背离的话,那么,据此作出的方案、方针、计划、政策就是错误的。而且,客观实际本身(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市场容量、消费需求)也是一个巨大的变量,情况在不断的变化,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经常发生“此一时、彼一时”的循环。即所谓的“事过境迁”、“时过境迁”。如果照抄照搬别的国家、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如拉美模式),按图索骥、刻舟求剑的话,那么,所作的决策只能导致损失惨重、一败涂地,就会落入“拉美陷阱”,引发类似于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况且,信息传递有“漏斗效应”,信息紊乱、信息滞后、信息失真对决策主体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决策者不遵循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规律,无视客观存在及其固有规律,轻率决策,那就注定遭到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正如同志指出:“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这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③

(二)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必须掌握决策者的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规律。这是决策实施阶段的基本规律。决策的正确与否,不以决策者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必须付之于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实践,由实践的效果来检验。如果决策的方案、方针、政策、计划,在组织实施中能够变成下级和群众执行的自觉行动,达到预想的结果,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那么决策就科学,否则,决策就错误或者有缝隙缺陷需要重新修订、完善。因此,决策组织实施,必须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规律,使决策方案在组织实施中得到验证、补充、丰富和发展。这个过程,实际上内在地、逻辑地蕴涵了四个价值评价标准:实践性标准,群众性标准,主体性标准、科学性标准。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是检验决策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判断决策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准确与否的重要尺度;是否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决策者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调动激发干部群众参与、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衡量决策价值大小的重要标杆;而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合法性如何直接决定行政管理的有效性怎样、行政决策的收益和成效的大小。

(三)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必须掌握决策者的思维逻辑和客观现实的历史进程相统一的规律。这是决策执行反馈再决策再执行再反馈的、不断循环往复上升过程中的基本规律。这个规律不仅要求决策者适应决策对象的变化趋势和变化了的主客观条件,对原决策方案、决策目标和决策的价值标准作适当的修正、调整和完善;而且要求随着决策进程的推移转变,从而达到思维逻辑的进程和客观现实发展的历史进程相统一。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科学发展的速度、稳妥改革的力度和人民群众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实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和处理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迫切需要决策者遵循思维逻辑进程和客观现实发展的历史进程相统一的规律,提升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决策的能力,化解执政风险,是一个永恒的实践主题。

(四)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必须把握决策的系统性、关联性。决策者的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规律、决策者的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规律、决策者的思维逻辑和客观现实的历史进程相统一的三大规律共同构成一个开放的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共同支撑决策的逻辑起点、逻辑过程和逻辑归属,共同存在于决策的应然性理论、观念、体制机制建构之中,并成为理论、观念、体制机制和实践创新的源泉和保障。而先进的决策理论研究和理论指导;先进的决策观念、决策意识培育;先进决策体制机制设计与供给;合乎规律性、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的决策行为选择等构成一个开放互动的系统工程。先进的决策理论研究则为整个系统提供方向和动力。

“综合就是创造”,结合也是创新!而且,只有综合运用哲学、法学、

数学、政治学、管理学、行政学、伦理学、经济学、运筹学、政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等多学科的理论,根据现代决策的需要和学科建设的内在联系,有分析有鉴别有选择地吸收和整合相关学科的前沿成果,使之转化为自身理论体系中的“有机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概念、范畴和专业术语,才能正确地、全面地揭示决策制定和实施的一般规律,上升为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的新学科。林毅夫先生在谈到“学”的第一层含义是:“学会观察现象,揭示现象背后因果关系的方法”时说:“就经济学而言,其方法通常是从一个理性的人的角度出发,研究在一定限制条件下所做的选择。所以,构建经济学理论的方法定式是,首先弄清楚谁是决策者,可能的决策者有政府官员、企业经理……;其次,弄清楚决策者的目标为何,总的来讲是效用的最大化,风险的最小化……;第三,要弄清楚决策者可以做出选择来实现其目标最大化的变量为何;第四,则是做选择时所面对的机会成本。④同样,深化各项改革,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是一项系统工程,都需要理论先行、理论指导,以理论创新促进观念创新,以观念创新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作为系统工程中的任何单向改革(如经济体制改革)决不能孤军深入!正如世界著名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所言:“经济改革只是改革的一部分,如果忽略或回避经济改革与改革之间的关系,落后国家期望经济改革得到的‘后发优势’最终将成为‘后发劣势’”。确实如此,党和政府要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没有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缺乏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无疑是困难和阻力重重,甚至几乎不可能的!对此,杨小凯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就是模仿技术、模仿工业化模式,不模仿制度。这样的话,就会形成后发劣势。你光模仿技术,就等于你造了许多汽车而没有建高速公路,制度就是高速公路。”⑤模仿先进的制度并不是全盘西化,照抄西方的如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政府体制、司法体制。对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早就非常鲜明地指出过:“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因此,杨小凯所说的“模仿制度”就是以“扬弃”式的“拿来主义”对待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即借鉴、消化、改造、整合决策理论理念、体制机制的基础上注重创新,为中国的行政管理走向现代化服务。这里,经济改革、改革包括行政体制、决策机制改革、社会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创新决策的理论和体制机制必须以系统方法论作为出发点,才能形成理论创新点和知识增长点。

(五)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必须把握决策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各级党政机关和党政领导干部的决策实践不能脱离这样的基本国情和严峻现实: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处理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任何决策如果不考虑资源、环境、人口、就业的约束问题,就必将丧失可操作性,不可能行之有效!许多活生生的教训业已证明:决策者所作的任何错误决策,遭受的任何挫折和失败,无一不是决策者们主观与客观、理论和实践相背离,决策者的思维逻辑和客观现实的历史进程大相径庭的必然结果。

为此,必须改革和完善决策的组织体制,加强对决策主体决策权的制约和监督,使决策真正走上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的轨道,客观上要求决策者把科学的决策规律运用到具体的决策实践中去,保证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最大化、党政机关管理和运行成本包括决策成本、决策风险的最低化。

(六)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必须把握决策的前瞻性、预判性。“行政决策是行政主体的“神经中枢活动”,侧重于处理管理之前的主观和客观、决策主体和决策对象之间的关系,决策是管理的前导,管理是决策的继续和结果。

党政机关和党政领导干部的决策必须建立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要认真探讨如何保持国民经济如何平稳较快发展;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如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如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如何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等问题。要正视和解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高度重视怎样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问题。要认真探讨和解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面临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要提高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紧迫感,解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解决诸如此类的前瞻性问题,必须要有理论武装;培养世界眼光;增强战略思维能力;树立大局观念、整体意识。决策才不至于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二、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必须建设学习型的党政机关和学习型的党政领导干部

决策能力是执政能力的核心,决策能力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理性把握基础上,经过反复的实践、探索锤炼而获得的。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从来就有的,更不会因某个时段决策正确而永远正确!在决策上不失误是不可能的,从来就没有最好的决策方案,只有更好的决策价值选择。因此,决策能力的提高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充分发挥前瞻性强的、科学的决策学等理论指导作用和智力支撑作用,并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董京泉研究员说,“包括人文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内的社会科学(一般称为哲学社会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

以社会性的人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探索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管理规律为己任,因而它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完善自身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巨大精神力量”。⑥董京泉同志认为,自然科学可以创造物质生产力,社会科学则可以为解放发展生产力和促进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价值目标和政治保证。他说:“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一是探索未知,二是设计未来,具体说来就是构筑革命之道、治国之道、建设之道和修身之道。”⑦决策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转变观念,需要掌握先进理论,创新理念,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建设学习型的党政机关和学习型的党政领导干部。

第一,提高学习内容的实效性、针对性、规范性。要规范学习内容,健全学习体系。各级党政机关要适应党政干部的思想认识状况、文化水平现状、群体特点等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合理安排,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视包括人文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的学习和研究。要立足于学好基本理论、掌握时政方针,通晓现代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国际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其它层出不穷的新知识;着眼于增强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党纪政纪观念、群众观念;培育党员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科技意识、科学发展意识、人才意识和改革意识;提高适应形势发展和岗位需要的各种能力,特别要增强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努力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的“五种能力”。

第二,增强学习形式、方式的多样性、灵活性。要规范学习方式,改进教育培训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学习培训。要做到激发广大党政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的动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强调学习的全员参与和双向、多向互动,以增强学习培训的吸引力。

第三,时间安排上的固定性、灵活性、保障性。要以建设学习型的党政机关和学习型的党政领导干部为契机,把过去各个地区、行业、部门、单位每周一次或每两周一次(一般定在星期五下午)开展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的好传统、好习惯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又要根据行业和部门工作性质、工作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妥善而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不搞“一刀切”,党政干部的学习既是权利,更是义务,是纪律的硬性要求,是检验党员党性观念强弱的一块重要“试金石”。要克服“散沙原理”的负面效应,搞好组织引导,如果白天时间无保证,可以晚上加班集中学,不能借口工作繁忙挤占学习时间。

第四,增强学习效果考核、检验的科学性,规范性。要规范考评制度,促进教育培训质量的提高,必须建立和健全党政领导干部的学习考核机制。必须建立健全规范的学习档案记载备查制度,使学习计划、考勤登记、学习记录、学习书目、学习资料、课件讲稿、学结、调研报告等材料一应俱全,有据可查。要达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学有所成的目的,必须改革考试、考核方式,变客观命题的闭卷考试为主观命题的开卷考试,以启迪思维,锻炼和培养战略思维能力、科学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五,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必须完善学习的激励机制和督导制度。必须把考试、考核的结果与评优、评奖、工资晋级、轮岗结合起来,做到学习与使用相结合,提拔与培训相配套。万万不可未培训先提拔,不胜任本职工作照样升迁。各级学习督导小组要不定期举行跟班学习、听课和检查,以教育引导广大党政领导干部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处理好工学矛盾,排除干扰,潜心研读,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内心认同)”。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环境,形成学习、思考、工作和提高的良性循环。

科学决策理论的基本观点篇3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推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加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两个重要原则。各级领导干部是各项事业的组织实施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各级领导干部把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政治责任来对待,作为一种领导素质来提高,在实践锻炼中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一、在提高认识中强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行动

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发展建设,对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知识结构和决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只有不断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领导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跟上新要求。否则,走不出新思路,拿不出新点子,缺乏运用政策和机制自我发展的能力,本单位建设发展的重任就难以完成。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率先把强化学习摆在突出位置、付诸行动。一要端正态度。强化“学为履职、履职必学”的责任意识,加强对“学习科学发展观是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的理解认识,并把这种要求转变为自身进步的主观需求和自觉行动,从而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加强学习,努力为能力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理论和知识基础。二要把握重点。领导干部需要学习掌握的东西很多,当前最紧迫的就是要按照胡主席的要求,下大力学习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党的创新理论、科技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科技素养和管理能力。三要提高质量。进一步弘扬求真务实的学风,坚持研究式的学习方法,把学习与研究解决本单位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统一起来,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以致用、学用相长。

二、在思维转变中谋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思路

面对新的形势任务,领导干部应着力破除因循守旧、思想僵化的思维定式;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懈怠情绪;重当前轻长远、单打一的发展观念以及经验型、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要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本单位实际,把科学发展观具体化、层次化,避免一把尺、一般粗、一刀切的现象,推动本单位建设创新发展。一要提升理论思维层次。理论思维层次越高,领导工作才更有计划性、预见性,决策才更科学,更符合本单位建设实际。领导干部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观察分析问题,找准科学发展观要求与本单位建设实际的“结合点”,牢牢把握本单位发展的特点规律,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二要提升战略思维层次。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战略全局观、综合效益观,自觉从国家建设全局思考和筹划,把本单位建设放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来设计,使本单位建设符合国家发展的总体要求。要高度关注国家宏观发展内涵的新变化,把握好本单位建设发展的方向性、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不断强化“联合”、“融合”和“整体”意识,把本单位建设看作一个整体,不厚此薄彼、避重就轻,避免出现影响本单位整体建设的“软肋”。三要提升创新思维层次。敢于冲破传统模式和思维定式的束缚,坚持把拓宽思路、务实创新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自觉运用以人为本、质量效益、统筹兼顾等科学理念分析本单位建设形势、谋划工作。要具前瞻性,因地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要求和上级的指示精神有机结合,探索新规律、拿出新举措、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地抓好工作落实。

科学决策理论的基本观点篇4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主体是广大党员干部,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应按照党的*精神和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提出的要求,站在履行党的执政兴国使命、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高度,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坚定不移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

提升科学发展的思想水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知与行,首先要解决知的问题。同志说过,感觉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即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对于科学发展观,领导干部要熟知、更要真知,不断提高科学发展的思想水平。

科学发展是一种理论信仰。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创业难,守业更难;发展难,科学发展更难。当前,我国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解决我们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认识的深度、思想的高度,决定实践的力度。没有对科学发展观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的准确把握,没有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的深刻认识,没有对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根本要求的透彻领悟,就不可能有对科学发展观的坚定信仰,就不可能有忠实执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行动。个别领导干部在发展中只见物不见人、只求快不图好、只顾片面发展不讲全面发展、只重显绩不重潜绩、只重短期政绩不顾长远目标,从思想根源来说,都是因为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没有达到应有高度。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抓住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契机,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真正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变为一种理论信仰、一种精神力量、一种根本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

科学发展是一种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保障。科学发展观阐明我们党执政的核心理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领导干部忠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应有的价值取向。忠诚托起使命,使命升华忠诚。各级领导干部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恪守为民之责,常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群众观、政绩观,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能够推动科学发展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改正,真正使促进发展的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

科学发展是一种能力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实践创新的伟大成果,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如果凭一知半解、凭主观愿望、凭老的经验,不可能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科学发展能不能上水平、人民群众能不能得实惠,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有没有真本领的试金石。作为科学发展的引领者、正确思路的决策者、实践行为的示范者,领导干部要真正担当起领导科学发展的责任,就必须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提升科学发展的决策水平

出思路、作决策,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和重要工作。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发展得快与慢、好与差,往往与领导干部的思路是否正确、决策是否科学密切相关。积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全面落实决策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切实提高科学发展的决策水平,是领导干部忠实执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决策引导科学发展。坚持从实际出发,严格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科学决策的前提。领导干部作决策,要把顺应发展潮流与遵循发展规律结合起来,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央的精神与本地的实际结合起来,使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听真话,察实情,真正弄清楚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的问题是什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什么,掌握科学决策的发言权与主动权,坚决改掉靠经验决策、拍脑门决策的习气,使各项决策贯穿科学发展的理念,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精神,具有可操作性。

民主决策促进科学发展。各级领导干部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无论身居何职何位,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入群众、贴近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使决策有民意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和标准,使决策有民生取向;相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才能容得下不同主张,听得进不同意见,增强决策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决策有民权保障。实现决策的民主化,要广开言路,拓宽民主渠道,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制定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防止和克服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

依法决策保障科学发展。我国的宪法和法律集中体现了人民的根本意志,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实现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领导干部不论职务有多高、权力有多大,都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履行职责。严格依法决策,才能确保决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决策的权威性和有效性,防止权大于法、言重于法、情高于法。决策要坚持合理性、民主性、公开性原则,讲究程序,遵守规范,实行阳光运行,杜绝暗箱操作,以科学程序保障科学决策。如果一个领导干部将自己置身于宪法和法律约束之外,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想怎么决策就怎么决策,想怎么拍板就怎么拍板,无视法律的尊严与权威,就会既损害自身形象,又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危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提升科学发展的执行水平

科学发展观的实效,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执行的力度上。领导干部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重在落实,贵在执行。

率先垂范带动科学发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群众看干部,不仅看干部怎么讲,而且看干部怎么做。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人民群众最反感;以文件传达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以讲话落实讲话,人民群众最看不惯;作风飘浮、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人民群众最不满意。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为虚名所累、不为私利所诱,在脚踏实地、崇尚实干、推动科学发展上当表率、树标杆,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求发展上,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科学发展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引领人民群众的实践。

科学决策理论的基本观点篇5

1.深厚的政策思想史积淀

思想史是学科积淀的灵魂,通晓学科思想史,就为学生开启了洞察学科知识衍生逻辑、发展演进周期和方法选择依据的窗口,也是教师展示学科气质和学科信仰的绝佳途径。人类政策思想源远流长,单就现代西方公共政策学产生而言,就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广博的学术渊源。第一次产业革命与科技进步需要并孕育了精确化和定量化的政策研究范式。亚当·斯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思想、克劳塞维茨的战略决策思想、马克斯·韦伯的价值关联思想都成了公共政策学的思想源泉。二十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决策科学、行为科学、行为主义政治学以及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政策主张是学科诞生直接的催化剂。梅里亚姆的“芝加哥学派”、拉斯韦尔的“行为主义革命”、戴维·伊斯顿的“价值分配决定”、林德布洛姆的“决策过程学”、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主义”、德洛尔“超政策方法”,这些代表人物们的研究领域铸就了学科框架的主体结构。公共选择理论与博弈论的渗透,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和政策周期阶段的被受关注,政策过程中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广泛受重视,比较政策研究的兴起等公共政策研究主题的转换充分展示了学科的变迁。对于政策学教师来说,除了要全面领会西方先进理论,还必须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从文化基因里去寻找今天中国政策实践的特质。还有学而优则仕的成才路径和科举制度也让中国知识分子特别关注政策运作、热衷议政和重视对策能力的培养等等。总之,通过追随思想家们的研究路线图,还原各种理论、观点的学理分解和历史背景,穿越时空与这些学科代表人物对话,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欣赏人类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多元理性精神,形成全面思考与客观评价的思维习惯,找到批判继承与创新发展的逻辑起点。

2.广博的多学科视野整合

如果说梳理政策思想史是从纵向上进行学科延伸的话,那么注入多学科视野与多维研究方法则是从横向上扩展了。政治学是公共政策学的母科学,政府权力结构与政府治理方法决定着公共政策的决策体制与执行方式。公共政策是政府公共行为的集中表征,政治学研究中广泛运用的制度模型、集团模型、精英模型、博弈模型等是公共政策学中解说政策社会本质的有力工具。管理学是公共政策学的另一个母科学。公共政策是政府实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职能的工具,确认社会公共问题,确定管理目标,制定规划方案,计划执行,评估政策效果,这就是典型的管理过程,遵循管理的基本程序与基本原理。经济学研究人类稀缺资源限制条件下的选择行为,微观经济运行的成本利益核算和宏观国民经济整体运行的总量分析是政府制定和选择货币、财政、物价等经济政策时最基本的考量。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学是公共政策的基础,因为几乎所有的政策选择都有其经济原因。社会学对社会问题、社会秩序和社会控制等领域进行广泛探索,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提供了行为依据。伦理学给公共政策研究提供了以事实为依据,以公共利益为重的价值分析标准。总之,历史与比较方法、经济社会分析法、价值与超理性分析法,还有数理逻辑分析、系统分析、矛盾分析,都成了公共政策学研究中必备的研究工具与方法选择,社會科学和自然科学给了公共政策学广泛的理念支持和技术支撑。这种跨学科性质,要求教师广泛汲取、有机整合各科知识和研究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拓展学生知识面,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多学科视角和立体化创新思维,增强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科学与价值融合的典范

科学决策理论的基本观点篇6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坚决响应中央和自治区的号召,以饱满热情、高昂斗志、扎实作风投入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在学习活动中,要抓好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要立足岗位,解决问题,突出成效。

抓好学习,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学习活动中,围绕“推动科学发展,构筑新高地,打造新一极”这一主题,从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和促进科学发展出发,认真学习中央和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明确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的要求、基本原则、方法步骤和基本要求。在学习活动中,认真地学习《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学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总书记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理在*考察指导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学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通过学习,把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群众观、政绩观、机遇观结合起来,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政绩观、机遇观。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地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培训、支部组织生活会,听好辅导报告,抓好个人自学,做到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增强学习实效。

认清形势,提高思想认识。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但是,我区科技事业发展与先进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区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不高,科技对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还较低等问题仍然突出。在新的形势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找准差距,认识不足,加快发展科技事业。一是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二是认识到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三是认识到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做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的根本。自治区做出全面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的决定,要求科技工作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的实践、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本领,以新的思路和举措推进全区科技工作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步伐,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着力转变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自己感觉到: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理解还不够深,思想观念、能力素质还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科技工作要求,科技管理手段和创新服务能力与当前自主创新工作还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因此,必须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调查研究,梳理工作思路,找准突出问题,把握发展趋势,树立创新意识。一是要树立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意识。当前,在自主创新中,要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真正地实现科技的“支撑”和“引领”的强大优势。二要树立坚持以人为本的意识。从实施人才战略的目标出发,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政策环境和激励机制;从问计于民实施科技惠民工程出发,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依靠科技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科技进步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三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科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要不断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实力,将创新要素聚集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培育新区域,形成新增长极。四是要树立坚持统筹兼顾的意识。提高科技资源利用,加强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必须加强统筹协调,注意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协调推进。

立足岗位,解决问题,突出成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解决突出问题。目前,困扰我区科技发展因素主要是科技发展能力不强、科技综合实力和科技进步水平还比较低。因此,要把提高我区科技发展综合水平作为抓手和载体,把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水平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主要抓好制定*科学发展科技三年计划,切实解决好科技的投入产出、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形成、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科技氛围的营造等方面的问题,提高我区的科技综合进步水平,增强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在办公室工作岗位上,就个人而言,就是要在本职工作中,通过不断的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提高“三服务”水平。

一要创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理念就要转变思维方式,从原来的“领导交办,办就办好”的思维方式向“怎样去办、怎样办好”的方式转变,围绕全厅中心工作,做好工作计划,有安排、有检查,保证工作有条不紊,落到实处。在调查研究上要密切关注及时反映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新观念、新变化、新动向;在出谋划策上要紧紧围绕厅中心工作和群众关注的问题,提出新思路、新对策、新举措;在协调工作上要有新办法、新手段、新途径;在文字工作上要有新思想、新观点、新语言。就自己从事的文稿起草工作而言,就是要对上级的新精神、新文件,先学一步,学深一步,用新精神、新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更新自己的观念和思维,更好地为领导搞好服务。创新服务理念就要强化效率意识。办公室是全厅的核心部门,工作效率的高低对于工作的成效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增强时间观念,保持高节奏运转的工作态势,强化效率意识,营造严谨求实的工作氛围,真正把办公室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实现效率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创新服务理念要强化协调意识。协调的目的在于统一认识,统一步调,严格纪律,帮助领导解决日常工作中出现的扯皮、推诿现象,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顺利实施。部门与部门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下级与上级之间的联系与交往中日益增强,只有充分重视协调作用,才能在频繁的交往中,架起融洽关系的桥梁,为领导、为机关、为基层和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二要创新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方式就是要突出服务的超前性、全局性和针对性,实现服务方式的三大转变:首先是由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转变。立足于对事物发展的超前把握,对有关工作早考虑、早研究、早动手,努力在被动中争取主动。尤其应当在增强政治敏感性上体现主动服务,在重大问题上发挥主心骨作用;在增强工作的计划性上体现主动服务,做到长计划、短安排,计划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在增强辅助决策的科学性上体现主动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充分、准确的依据。其次是由决策的单项服务到决策全过程的服务转变。办公室的服务工作应该体现在决策前、决策中、决策后服务的全过程。决策前要拿出高质量的参谋预案,准确、及时、全面地向上级反映情况,提供决策建议;决策中要进行高水平的综合协调,理顺各方面的关系,严格把好决策中的各个关口;决策后要高效率地抓好贯彻落实,使上级决策变成各部门、各基层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实际行动。最后要由一般到优质服务转变。优质服务应当是一流的服务,优质服务不仅仅体现在上传下达、办文办会上,更应体现在推动科学决策、完善决策上,体现在当高参、设大谋上。把服务于全局的中心工作和服务于干部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三大职能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做到调研围绕中心转,协调围绕领导转,服务围绕大家转,信息围绕决策转,从而使工作目标更明确,重点更突出;紧紧围绕全厅的总体部署和中心工作,狠抓那些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把领导关注的问题、群众关心的问题找准,并提供切实可靠的解决预案,促成问题的解决。特别是要善于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以及传统观念的束缚,做到能办大事,会办难事,敢办新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领导排忧解难。

科学决策理论的基本观点篇7

关键词: 行为财务理论;传统财务理论;有限理性

传统财务学作为一门较为成熟的理论学科,有其自身较为完善的体系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它始终假定人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有充分的决策能力来进行有利于自身的决策,经济主体追求最优决策的价值判断依据直接构成了传统财务学尤其是价值管理的理论基础。在有效市场假设条件下,资本市场的股价即使出现偏离,也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接受过程中短时间的差异造成的。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能用传统财务理论解释的异常现象,因此,充分吸收了现代心理学和行为学理论的一种新的研究理论即行为财务理论随之兴起。该理论不仅突破了传统财务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和研究范围,而且以人类现实的经济行为研究和分析传统财务理论所无法解释的诸多财务问题。

一、行为财务理论的内涵及研究对象

行为财务理论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虽然已经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但至今还没有一个为学术界所公认的严格定义。在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们通常将人的心理活动行为结合到财务理论的研究中,并从财务行为发生、变化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入手,探索财务行为与其他经济现象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揭示财务现象的本质。

(一)行为财务理论的内涵

行为财务理论是将行为科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上的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中产生的理论体系,是传统经济学、传统财务学、心理学研究以及决策科学的综合体。其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研究投资者的实际投资决策行为,以及投资者在做出判断时是怎样出错的,或者说是研究投资者在决策或判断时的系统性偏差。它试图解释实证研究结果与传统财务理论不一致的异常之处。

概括起来,行为财务理论是在不断放宽甚至放弃传统财务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说的基础上,以人们决策过程中的实际心理特征为变量,研究金融市场异象、资产定价和投资组合等系列问题的一种理论体系。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行为财务理论是将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和财务学相结合的一种边缘性、交叉性理论体系。它不仅是在行为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延伸发展起来的,是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且在决策过程中,还考虑人们的认知、感情、态度等心理特征,兼顾了行为人的信念、偏好及与决策相关的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其次,行为财务理论突破了传统财务理论关于人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的假定的影响,只注重投资决策模型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的影响,更多的强调投资者非理性或者有限理性。第三,行为财务理论以人们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研究金融市场与传统财务理论相违背的异常现象和资产定价等问题。

(二)行为财务理论的研究对象

行为财务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财务领域的相关现象及其本质。由于行为财务理论研究的核心是财务主体的行为观念,而行为观念又必然会对财务信息的处理流程及其管理产生影响,包括对人们的动机形成、生产水平、决策动机、利益分配的影响。基于此,我们将行为财务理论的研究对象界定为“人们的行为和财务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行为财务理论不仅要研究人们的理性决策,而且也要研究与人们行为相关的人的心理感受、他人的行为和社会规范等。

二、行为财务理论的理论基础

(一)心理学基础

行为财务理论的发展与财务理论中引入心理学研究成果是分不开的。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会明显地呈现出如下常见的心理特征:损失回避、心理账户、过度自信、后悔厌恶和确认偏差等。因而,传统财务理论与心理学研究的交叉为行为财务理论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心理学关于个体的判断与决策的突破性研究为行为财务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行为财务理论利用了投资者的信念、偏好以及决策相关的认知心理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突破了传统财务理论只注重投资决策模型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进行简单测度的范式,以“非理性或者有限理性”的投资者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研究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规律及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从而更透彻、真实地刻画投资者行为,由此使行为财务理论以心理学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过程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重新审视了整体市场的价格行为。

(二)行为经济学基础

实验经济学是在可控的条件下,针对某一现象,通过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决策者行为并分析实验结果,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目的是通过设计和模拟实验环境,探求经济行为的因果机制,验证经济理论或帮助政府制定经济政策。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被普遍看作是一种必须依赖于对现实世界的观察,而不能依靠在实验室里做受控制的实验来进行研究的非实验性科学,其研究依赖于各种合理的假设,这些假设在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尝试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经济学,修改和验证各种基本的经济学假设,使经济学的研究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实验和各种数据的收集,从而所得出的结论越来越贴近于现实。

行为经济学是伴随着实验经济学、经济心理学而产生的,是运用心理学、社会学、决策科学等理论和方法研究个人或群体的经济行为规律的科学。行为经济学研究的成果以实际经验为根据,修正了传统经济学中有效市场和理性人的基本假设,认为现实中的人类的行为不只是自私的,他还会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制约,从而影响利益最大化要求的实现。

行为财务理论利用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修正了传统财务理论的基本假设,指出由于人们认知过程中的偏差和情绪等心理方面的原因会使其无法以理性人方式做出无偏估计,由此确定市场并非是完全有效的。

(三)传统财务学基础

行为财务理论并没有否定传统财务学理论,而是在接受人类行为具有效用最大化倾向的前提下,以人类行为有限理性为基础,对其进行修正和补充,丰富其分析问题的视角。

尽管行为财务理论是在对传统财务理论的质疑中提出来的,但行为财务理论实际上是对传统财务理论的深化和拓展,我们不能将两者简单地对立起来。同时还应该看到,由于有限理性假设的复杂性和心理因素的不可度量性,行为财务理论尚不能完全对金融市场中的各种现象做出普遍的解释,两者实际上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在研究和应用行为财务理论时,还应以科学的态度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分析、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应当予以全面考虑,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

三、行为财务理论与传统财务理论的比较

尽管行为财务理论是在传统财务理论的基础上,对传统财务理论未能解释的金融市场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修缮,但从行为财务理论的内涵、研究对象及其理论基础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它和传统财务理论存在显著的差异。

(一)假设基础不同

传统财务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人和有效市场假设基础之上的。然而,大量的实践观察和实证研究表明,心理因素会干扰这两个基础。基于此,行为财务理论对传统财务理论提出了质疑。首先,传统财务理论认为人都是理性人,有充分决策能力,能够做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决策,追求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但行为财务理论通过大量的心理学和行为学研究,认为市场上投资者并非都是理性的而是有限理性的,在面临不确定的市场时,通常是以正常行为取性行为,用现实中投资者真实的行为模式替性行为假设。其次,传统财务理论把市场预设为一个完全有效的市场,这样,无论在何种情景下,投资者都可以运用有效市场,根据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从而做出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决策。行为财务学恰恰就是在这最基础的假设上,对传统财务理论进行了反思。行为财务理论认为,市场并不是完全有效的,这样的假设更贴近实际,也打破了传统财务理论的认知。第三,传统预期效用理论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它认为人们都是理性的,当人们面临不确定性时,决策主体可以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加权估价,从而选择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方案。期望理论在预期效用理论重建过程中成为行为财务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期望理论成功地替代了传统预期效用理论,并且解释了不少预期效用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严格规定的理性。

(二)解决的问题不同

传统财务理论旨在解决两个问题:其一,通过最优决策模型解释什么是最优决策;其二,通过描述性决策模型探讨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过程。传统财务理论已很好地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但是,由于该理论未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并不一定是最优决策,因此,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遇到了困难。

在行为财务理论早期研究者kaheman和tver2sky的研究成果中把心理学与经济学融合到了一起,对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做出判断和决策进行了研究,描述了不确定情况下人们进行决策判断的实际过程,解决了传统财务理论未能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三)对投资过程的认识不同

传统财务理论把投资过程看成是一个动态均衡过程,根据均衡原理,在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说前提下推导出金融市场的均衡模型。行为财务理论基于心理学原理,把投资过程看成是一个心理过程,包括对市场的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投资者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产生系统性的或非系统性的认知偏差或选择偏好。这些个体偏差加上金融市场上可能出现的群体偏差或羊群效应,可能导致投资中的决策偏差,使资产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从而导致资产定价的偏差。

(四)学科特征不同

传统财务理论是较为纯粹的、单一的财务理论学科,它是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上,并利用大量数学模型解决现实财务问题,具有数理财务学的特点。而行为财务理论则以心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是传统经济学、传统财务理论、心理学研究以及决策科学的综合体,是一种交叉性、边缘性学科。行为财务理论突破了传统财务理论只注重最优决策模型,认为理性投资决策模型就是决定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实际投资决策模型的假设,开创了投资者实际上是如何进行决策的研究领域,从而把人的行为模式建立在更加现实的基础之上。

(五)研究方法不同

传统财务理论主要研究以财务预测、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财务方法,进行筹集资金、投资管理、成本管理、资本回收、资本分配等,其主要运用财务数学模型来分析财务问题和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依然坚持用理性人决策模型和预期效用理论来分析投资者行为和金融市场。它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且排斥实验的方法。

行为财务理论的研究通常是围绕一系列社会科学理论展开的,它建立在经济学、社会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基础上,有独特的研究程序。该理论坚持经济学分析框架,突破了传统财务理论理性人假设,借鉴了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注重通过模拟实验来分析投资者的行为及其心理特征。

行为财务理论从20世纪80年展至今,越来越受到学者的注目。其创新之处不仅在于为财务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更在于它能够很好地指导客观实践,解释财务活动中的异常现象。行为财务理论在国外的研究己经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而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我们必须充分了解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把心理学、行为学理论充分结合,并运用到财务理论与实践领域中去,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行为财务理论。

参考文献:

[ 1 ]祝 涛. 关于行为财务理论的几点思考[ j ]. 金融·财税, 2005, (3) : 35.

[ 2 ]林钟高,谢生滕. 国外行为财务理论评述[ j ]. 铜陵学院学报, 2005, (4) : 20.

[ 3 ]张多蕾. 行为财务理论发展历程评述[ j ].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 2007, (4) : 18.

[ 4 ]余明江,谭小梅. 行为财务:综述与启示[ j ]. 新疆财经,2004, (4) : 75.

[ 5 ]宋志芳,董小红. 行为财务理论发展及运用[ j ]. 理论视野, 2007, (2) : 38.

[ 6 ]董志勇. 行为经济学[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305.

科学决策理论的基本观点篇8

关键词:邓小平科技思想科技政策科技体制改革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科技政策的顶层设计者。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科技政策的设计,具体表现为科技方针、政策和措施,那么,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的顶层设计,其深层次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呢?

龚育之同志认为:“正如马克思主义文学艺术论这门学问是我们党的文艺工作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一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论这门学问则是我们党的科学技术工作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以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为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源自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普遍真理,但是把它应用到中国,必须与中国科学技术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这就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开放的、发展着的体系。如果说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可以概括为“人民科学”思想的话,那么,新时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则是邓小平科技思想。

本文提出,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命题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两个派生观点即知识分子—人才观和体制改革论。并提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以邓小平科技思想为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逻辑展开和具体的实践,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一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内涵

邓小平科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一脉相承,同时又根据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实际,并结合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具体实践,做了与时俱进的发展。邓小平科技思想博大精深,江泽民、温家宝、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做过论述,龚育之、李万忍、何亚平、张锡龄、崔禄春、段瑞春等许多学者做过阐述和概括。

我认为,邓小平科技思想主要包括一个核心命题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建立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之上的两个派生观点,即知识分子——人才观和体制改革论。下面简要阐述。

1核心命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5年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并领导科技工作整顿的时候。邓小平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观点,当时这个观点据说是毛主席提出来的。但是,当邓小平向毛主席汇报《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这个文件时,毛主席说他不记得自己讲过这样的话。后来出现了“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观点被认为是“伪造”毛主席指示,“篡改”马克思原文,是阶级斗争熄灭论和唯生产力论。第二阶段是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观点。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实践,精辟地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第三阶段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总结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点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该观点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学说和生产力的学说,而且实现了思维模式从阶级分析向生产力分析的转变。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阶级分析方法占主导地位,大搞阶级斗争。邓小平创造性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如何完成这个根本任务呢?在邓小平看来,要发展生产力,首先就要抓科学技术这个生产力,即科技生产力。如果科学技术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然而,我国的科技生产力长期以来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严重束缚:一是科技人员的阶级属性问题,二是科技体制的问题。基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邓小平提出了知识分子——人才观和体制改革论。

2知识分子——人才观: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956年党中央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宣布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但是后来由于“左”的思想泛滥,知识分子被定性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严重制约了科技人员发挥生产力开拓者的作用。1975年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观点为理论根据,论证科技人员是劳动者,力图纠正当时错误的知识分子政策。他说“科技人员是不是劳动者?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但是,后来出现了“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邓小平所做的努力就被迫终止了。

1978年邓小平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以此立论论证科技人员是“劳动者”,进而申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从此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的广大知识分子真正得到了“脱帽加冕”——脱了资产阶级的“帽”,加了工人阶级的“冕”,获得了极大的精神解放。

在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之后,邓小平又以此立论,提出“要把‘文化大革命’时的‘老九’提到第一。”为什么要“提到第一”呢?邓小平解释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嘛。”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也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人才观的基本内容,其内涵包括: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科技人员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树立对科技人员正确的评价标准;为杰出的青年人才开一条道路等。邓小平不仅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才观,而且还有大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实际例子。比如邓小平亲自关心数学家陈景润,他后来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亲自关心北京大学的一位老科学家,提出来把他调到半导体所当所长,给他配党委书记,配后勤人员。此人就是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黄昆教授。

邓小平的知识分子——人才观,不仅具有重大的社会政治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进一步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并落实为“人才强国”战略。

3体制改革论: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科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具体说就是科技体制必须与科技生产力相适应。然而,我国按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型的科技体制,严重束缚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制约着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所以必须改革科技体制。邓小平明确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并且指出:“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科技生产力与科技体制、经济体制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为核心内容的邓小平科技思想,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意义,可以从多个层次上来认识。龚育之同志提出从五个层次来认识。第一,科技工作层次;第二,经济发展层次;第三,社会和政治发展层次;第四,社会主义发展层次;第五,世界发展、时展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层次。我认为,从这五个层次来研究邓小平科技思想,可以完整地把握邓小平科技思想的体系,深刻理解其现时代意义。然而,这是一个庞大的课题,本文仅在第一个层次即科技工作层次上进行初步的探索。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逻辑展开

科技政策是由若干政策层次组成的一个整体,包括元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元政策是科学政策的理论基础。基本政策是在元政策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其他政策有指导作用的政策,在中国科技政策中则表现为科技方针,如“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简称“依靠、面向”。以基本政策为基础而制定的各种暂行规定、条例、措施、科技计划等,则属于具体政策。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方针和政策,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顶层科技政策文件中反映出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顶层科技政策文件主要有两个,分别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前者提出了“面向、依靠”的科技方针,后者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那么,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的元政策是什么?换言之,其理论基础是什么?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的思想基础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特别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点。

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及其在此指导下推行的科技体制改革,是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思想在逻辑上的展开,在实践上的展开。

从逻辑上看,既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而,在中国,实际情况是,科学技术与经济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科学技术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现实与理论出现了矛盾,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终于导致1985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方针,并在其指导下进行科技体制改革。为什么要提“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其主要目的之一是想造成生产力发展对科学技术的拉引。为什么要提“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其主要目的是为引导科技界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适销对路”的科技成果,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拉引”和“推动”双管齐下,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科技与生产力脱节的问题,就有可能得到比较好地解决。

由此可见,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到“面向、依靠”科技方针的提出,这个逻辑思路是非常清晰的。

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历史实践

从实践上,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也是以邓小平科技思想为理论基础的。要讲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顾新时期中国科技政策的历史进程。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一个重要特征是引入市场机制,以市场为导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1984年中共中央制订并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大(1987年)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的统一体制。1992年十四大正式宣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和科技生产力,科技体制开始进行相应的改革。

我国的科技体制,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跟经济体制一样,实行中央计划管理。中国科技活动由“五个方面军”构成,即中国科学院、政府部门科技机构、地方(省、直辖市、自治区)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活动、国防科研系统,前三者可以统称为公共研究机构。以中央计划管理为特征的中国科技体制,在50年代到70年代这三十年的实际运行中,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成就,尤其在核武器、空间技术和某些基础科学领域中表现不凡,为世界各国瞩目。该体制最大的一个优点是,可以集中力量解决某些重大科技课题,能够将有限的资源向战略目标领域动员和集中。如60年代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对此,人们是充分肯定的,甚至连海外学者都评论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体制所取得的成就,说明“中国拥有一支达到了国际科学水准的核心科技人才队伍;而且中国拥有强大的制度能力,能够有效地动员科技人才和物质资源,为高度优先的国家安全目标服务。”

然而,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中国科技体制的结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

第一,科技与生产分离。我国公共研究机构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它们与生产单位是隔离开来的。

第二,工业研发力量薄弱。

第三,缺乏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的机制。

第四,科技与教育脱节。

第五,条块分割,缺乏协调。

这些问题,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科技政策文件多次指出当时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198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国家科委提出《关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方针的汇报提纲》,该文件提出科技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1982年国家正式提出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学技术基本方针,1985年上升为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的基本方针。

邓小平在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要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当时的国务院负责人也指出:“这种体制的一个极大的弊端是科技和生产脱节。”

紧接着,中共中央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说:“长期以来逐步形成的科学技术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不利于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能力,束缚了科学技术人员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发挥,使科学技术的发展难以适应客观形式的需要。”《决定》为科技体制改革确立了目标、原则和方向,成为科技政策体系中的基本政策。

《决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正式启动。此后,政府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文件。比如,国家在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召开的背景下,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为指导,在“面向、依靠”基本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方针,以此指导新型科技体制的构建。

新时期我国科技工作以邓小平科技思想作为指导思想,这在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得到明确的表述。该文件开宗明义地指出:“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该文件还指出,“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就是为了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后来国家又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科技体制改革目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是邓小平科技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

结语

以邓小平科技思想为理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在近20年来的科技体制改革实践中,被证明是成功的。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本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新的实践的思想,我们认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的新世纪,我们要坚持邓小平科技思想,研究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技观,充分地发挥科学技术开拓先进生产力、建设先进文化、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多重功能。

[参考文献]

龚育之:《关于自然科学发展规律的几个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序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温家宝:“邓小平科技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学报》,1997年5约19日。又载:中国科学院:《邓小平科技思想学习纲要》,科学出版社,1997年,x-xi。

李瑞环:“谈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问题”,《经济日报》,1991年8月22日。

龚育之:《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载《邓小平与中国科技》,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pp.204-214.

李万忍:《邓小平科技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

何亚平:《现代科技革命与邓小平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张锡龄等:《邓小平科技思想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

崔禄春著:《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年。

段瑞春:“关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体系初探”,《中国软科学》,1996年第3期。

龚育之:《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pp.202-204.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二卷),pp.85-10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pp.274-276.

何祚庥:学会应用生产力分析的方法,《科学时报》,2002年12月17日。何祚庥:从阶级分析到生产力分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3期。何祚庥先生认为“十六大”报告中渗透着生产力分析方法,我们认为,生产力分析方法可以追溯到邓小平理论那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生产力分析方法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转引自张锡龄等:《邓小平科技思想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p.13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p.3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p.275。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文选》(第二卷),pp.40-41.

中国科学院:《邓小平科技思想学习纲要》,科学出版社,1997年,pp.76-83。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pp.32-34。

科学决策理论的基本观点篇9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现代气象建设

胡锦涛主席深刻指出,要把科学发展观放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来学习和理解,特别要注意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要完整准确地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真正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根本上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方针牢固确立起来。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正确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坚持以人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根本观点。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以人为本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强调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唯物史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鲜明立场,是治党治国治军理念的一次重要升华,为加强现代气象建设提供了根本的世界观意义上的指导。

我们要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以人为本的政治要求体现到领导决策和气象全面建设的方方面面。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的政治准则,始终坚持公共气象的根本性质,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人民群众防范自然安全放在首位。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的领导原则,充分尊重全体干部职工的主体地位,坚定地相信和依靠广大群众,切实重视群众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努力使各项工作更好地体现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的管理法则,切实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重视解决干部职工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维护职工正当的民主权益,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把握统筹兼顾的辩证方法。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兼顾各方、协调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妥善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解决当前本部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统筹指导、宏观监督和有效调控。

一是要把握联系的全面性要求。现代气象业务建设是统一的整体,行政管理、党的建设、后勤保障、气象装备各项工作密不可分。抓现代气象业务工作没有政治头脑,就会迷失方向;政治工作脱离中心任务,也就失去了意义。要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重点与一般的关系,防止和克服顾此失彼,确保气象建设各个层面、各个要素、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共同进步。二是要把握矛盾的依存性要求。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体,矛盾双方在既对立又统一中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三是要把握发展的持续性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的统筹兼顾,不仅要统筹眼下的发展,更要着眼未来、谋求长远发展,保持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同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样,现代气象建设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只顾眼前、忽视长远,更不能急功近利。要坚持集中抓与经常建相结合,抓重大任务与抓经常性工作相结合,对事关气象建设全局、具有长远意义的工作,要扭住不放,使长劲,求实效。

激发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这是我们党综合分析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阶段提出的重大指导方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正确选择。气象领域是最具活力、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在创新中贯彻,在落实中创新,着力推动军事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组织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真正使创新成为推动气象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当前,在建设中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要求我们树立新的管理理念,掌握现代管理方法,提高科学管理能力。

注重质量效益的发展要求。科学发展观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追求又快又好的发展。“快”与“好”是对立统一体。我们强调又快又好,就是要好中求快,快中求好,就是要善于把握事物发展的“度”,善于寻求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善于确定实现统一的最佳结合点。

提高现代气象建设的质量效益,一是要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搞建设、上项目、抓工作必须讲科学、讲效益,力求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使有限的资源和经费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二是要处理好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要切实端正指导思想,把高昂的热情与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把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统一起来,把出政绩与打基础一致起来,真正做到“当一任领导,负几代责任”。

坚定和谐进步的发展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内含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科学发展观坚持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实现社会和谐提供了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推进社会和谐进步指明了根本途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就是要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

我们学习掌握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坚定和谐进步的发展目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要维护本部门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进一步密切上下关系、干群关系,努力使本部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走在前列。要不断提高有效履行气象部门在抗拒自然灾害方面的使命的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要把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思想理念。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现代气象建设,需要确立的理念很多,比如,全面建设的观念、统筹发展的观念、质量效益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等等。要真正把这些新的理念牢固确立起来,一是要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一种新观念不容易,清理头脑中的陈旧观念也不容易。作为领导干部,要有一种敢于自我否定、敢于大胆扬弃、敢于破旧立新的勇气,对一切有悖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和领导方法,都要认真地加以纠正和克服。二是要不断实现思想理念的与时俱进。要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不断接受新事物,把握新要求。既要考虑到部门的特殊性,又要考虑到新时代对气象的新需求,不断改进部门教育管理的内容和手段。三是坚持用实践来验证。自觉坚持用是否有利于现代气象建设的发展进步、有利于气象预报准确率力的提高、有利于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来衡量和检验我们的工作,真正把求真务实的精神贯穿到现代气象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到气象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

要把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决策措施。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科学发展观学习理解得怎么样,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能不能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作出科学决策,拿出具体措施。领导干部要树立科学决策理念,努力掌握和运用科学决策方法,确保重大决策的正确性。

科学决策理论的基本观点篇10

行为财务理论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虽然已经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但至今还没有一个为学术界所公认的严格定义。在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们通常将人的心理活动行为结合到财务理论的研究中,并从财务行为发生、变化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入手,探索财务行为与其他经济现象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揭示财务现象的本质。

(一)行为财务理论的内涵

行为财务理论是将行为科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上的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中产生的理论体系,是传统经济学、传统财务学、心理学研究以及决策科学的综合体。其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研究投资者的实际投资决策行为,以及投资者在做出判断时是怎样出错的,或者说是研究投资者在决策或判断时的系统性偏差。它试图解释实证研究结果与传统财务理论不一致的异常之处。

概括起来,行为财务理论是在不断放宽甚至放弃传统财务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说的基础上,以人们决策过程中的实际心理特征为变量,研究金融市场异象、资产定价和投资组合等系列问题的一种理论体系。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行为财务理论是将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和财务学相结合的一种边缘性、交叉性理论体系。它不仅是在行为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延伸发展起来的,是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且在决策过程中,还考虑人们的认知、感情、态度等心理特征,兼顾了行为人的信念、偏好及与决策相关的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其次,行为财务理论突破了传统财务理论关于人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的假定的影响,只注重投资决策模型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的影响,更多的强调投资者非理性或者有限理性。第三,行为财务理论以人们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研究金融市场与传统财务理论相违背的异常现象和资产定价等问题。

(二)行为财务理论的研究对象

行为财务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财务领域的相关现象及其本质。由于行为财务理论研究的核心是财务主体的行为观念,而行为观念又必然会对财务信息的处理流程及其管理产生影响,包括对人们的动机形成、生产水平、决策动机、利益分配的影响。基于此,我们将行为财务理论的研究对象界定为“人们的行为和财务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行为财务理论不仅要研究人们的理性决策,而且也要研究与人们行为相关的人的心理感受、他人的行为和社会规范等。

二、行为财务理论的理论基础

(一)心理学基础

行为财务理论的发展与财务理论中引入心理学研究成果是分不开的。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会明显地呈现出如下常见的心理特征:损失回避、心理账户、过度自信、后悔厌恶和确认偏差等。因而,传统财务理论与心理学研究的交叉为行为财务理论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心理学关于个体的判断与决策的突破性研究为行为财务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行为财务理论利用了投资者的信念、偏好以及决策相关的认知心理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突破了传统财务理论只注重投资决策模型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进行简单测度的范式,以“非理性或者有限理性”的投资者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研究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规律及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从而更透彻、真实地刻画投资者行为,由此使行为财务理论以心理学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过程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重新审视了整体市场的价格行为。

(二)行为经济学基础

实验经济学是在可控的条件下,针对某一现象,通过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决策者行为并分析实验结果,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目的是通过设计和模拟实验环境,探求经济行为的因果机制,验证经济理论或帮助政府制定经济政策。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被普遍看作是一种必须依赖于对现实世界的观察,而不能依靠在实验室里做受控制的实验来进行研究的非实验性科学,其研究依赖于各种合理的假设,这些假设在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尝试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经济学,修改和验证各种基本的经济学假设,使经济学的研究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实验和各种数据的收集,从而所得出的结论越来越贴近于现实。

行为经济学是伴随着实验经济学、经济心理学而产生的,是运用心理学、社会学、决策科学等理论和方法研究个人或群体的经济行为规律的科学。行为经济学研究的成果以实际经验为根据,修正了传统经济学中有效市场和理性人的基本假设,认为现实中的人类的行为不只是自私的,他还会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制约,从而影响利益最大化要求的实现。

行为财务理论利用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修正了传统财务理论的基本假设,指出由于人们认知过程中的偏差和情绪等心理方面的原因会使其无法以理性人方式做出无偏估计,由此确定市场并非是完全有效的。[(三)传统财务学基础

行为财务理论并没有否定传统财务学理论,而是在接受人类行为具有效用最大化倾向的前提下,以人类行为有限理性为基础,对其进行修正和补充,丰富其分析问题的视角。

尽管行为财务理论是在对传统财务理论的质疑中提出来的,但行为财务理论实际上是对传统财务理论的深化和拓展,我们不能将两者简单地对立起来。同时还应该看到,由于有限理性假设的复杂性和心理因素的不可度量性,行为财务理论尚不能完全对金融市场中的各种现象做出普遍的解释,两者实际上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在研究和应用行为财务理论时,还应以科学的态度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分析、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应当予以全面考虑,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

三、行为财务理论与传统财务理论的比较

尽管行为财务理论是在传统财务理论的基础上,对传统财务理论未能解释的金融市场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修缮,但从行为财务理论的内涵、研究对象及其理论基础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它和传统财务理论存在显着的差异。

(一)假设基础不同

传统财务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人和有效市场假设基础之上的。然而,大量的实践观察和实证研究表明,心理因素会干扰这两个基础。基于此,行为财务理论对传统财务理论提出了质疑。首先,传统财务理论认为人都是理性人,有充分决策能力,能够做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决策,追求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但行为财务理论通过大量的心理学和行为学研究,认为市场上投资者并非都是理性的而是有限理性的,在面临不确定的市场时,通常是以正常行为取,用现实中投资者真实的行为模式替假设。其次,传统财务理论把市场预设为一个完全有效的市场,这样,无论在何种情景下,投资者都可以运用有效市场,根据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从而做出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决策。行为财务学恰恰就是在这最基础的假设上,对传统财务理论进行了反思。行为财务理论认为,市场并不是完全有效的,这样的假设更贴近实际,也打破了传统财务理论的认知。第三,传统预期效用理论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它认为人们都是理性的,当人们面临不确定性时,决策主体可以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加权估价,从而选择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方案。期望理论在预期效用理论重建过程中成为行为财务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期望理论成功地替代了传统预期效用理论,并且解释了不少预期效用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严格规定的理性。

(二)解决的问题不同

传统财务理论旨在解决两个问题:其一,通过最优决策模型解释什么是最优决策;其二,通过描述性决策模型探讨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过程。传统财务理论已很好地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但是,由于该理论未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并不一定是最优决策,因此,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遇到了困难。

在行为财务理论早期研究者Kaheman和tver2sky的研究成果中把心理学与经济学融合到了一起,对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做出判断和决策进行了研究,描述了不确定情况下人们进行决策判断的实际过程,解决了传统财务理论未能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三)对投资过程的认识不同

传统财务理论把投资过程看成是一个动态均衡过程,根据均衡原理,在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说前提下推导出金融市场的均衡模型。行为财务理论基于心理学原理,把投资过程看成是一个心理过程,包括对市场的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投资者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产生系统性的或非系统性的认知偏差或选择偏好。这些个体偏差加上金融市场上可能出现的群体偏差或羊群效应,可能导致投资中的决策偏差,使资产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从而导致资产定价的偏差。

(四)学科特征不同

传统财务理论是较为纯粹的、单一的财务理论学科,它是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上,并利用大量数学模型解决现实财务问题,具有数理财务学的特点。而行为财务理论则以心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是传统经济学、传统财务理论、心理学研究以及决策科学的综合体,是一种交叉性、边缘性学科。行为财务理论突破了传统财务理论只注重最优决策模型,认为理性投资决策模型就是决定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实际投资决策模型的假设,开创了投资者实际上是如何进行决策的研究领域,从而把人的行为模式建立在更加现实的基础之上。

(五)研究方法不同

传统财务理论主要研究以财务预测、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财务方法,进行筹集资金、投资管理、成本管理、资本回收、资本分配等,其主要运用财务数学模型来分析财务问题和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依然坚持用理性人决策模型和预期效用理论来分析投资者行为和金融市场。它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且排斥实验的方法。

行为财务理论的研究通常是围绕一系列社会科学理论展开的,它建立在经济学、社会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基础上,有独特的研究程序。该理论坚持经济学分析框架,突破了传统财务理论理性人假设,借鉴了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注重通过模拟实验来分析投资者的行为及其心理特征。

行为财务理论从20世纪80年展至今,越来越受到学者的注目。其创新之处不仅在于为财务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更在于它能够很好地指导客观实践,解释财务活动中的异常现象。行为财务理论在国外的研究己经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而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我们必须充分了解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把心理学、行为学理论充分结合,并运用到财务理论与实践领域中去,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行为财务理论新晨

参考文献:

[1]祝涛.关于行为财务理论的几点思考[J].金融·财税,2005,(3):35.

[2]林钟高,谢生滕.国外行为财务理论评述[J].铜陵学院学报,2005,(4):20.

[3]张多蕾.行为财务理论发展历程评述[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7,(4):18.

[4]余明江,谭小梅.行为财务:综述与启示[J].新疆财经,2004,(4):75.

[5]宋志芳,董小红.行为财务理论发展及运用[J].理论视野,2007,(2):38.

[6]董志勇.行为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05.

[7]张庆,黄永波.行为财务理论评析[J].参考资料·会计,2007,(20):5.

[8]李心丹.行为、理论与金融:行为金融学革命[a].现代金融学前沿[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