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1:42

生态环境的现状篇1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农药;基础设施;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一)滥用化肥

因各种条件的限制,农民不能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这不仅造成了化肥的浪费,而且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长期超标施用化肥会使土壤结构破坏,使土壤酸化、盐碱化,甚至板结,降低土壤保肥保水能力,造成农作物减产,多余的化肥还会随雨水进入其他水域,当流入的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后,就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土壤结构破坏后残余化肥极易渗入地下水系统,引起地下水的污染,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二)滥用农药

因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的欠缺,农民滥用、错用农用药物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更严重毒害环境,农用药物中的有毒物质尤其是重金属进入环境后,通过食物链进入生态系统中,最终经各级消费者的富集作用加倍聚集于人体,积累到一定量后引起中毒。[1]此外,滥用农药还易造成生态系统中其他以害虫为食的有益动物的大量减少,使生物多样性受到极大影响,打破原有生态平衡,而且经常使用农药,害虫、病菌会产生抗药性,这样导致农民加大用药量和用药次数,进而使生态环境进入恶性循环模式。过量的农药还会随雨水渗入土壤,流入其他水体或地下水系统,造成水体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和其他生物。

(三)地膜问题

农村地膜存在清理不净、处理不当的问题,地膜残存于土壤中极难降解,它会降低土壤的通透性,影响农作物根系的吸收能力,从而影响产量,清理出的地膜随意堆放,风一吹,河道里、树枝上、屋顶上到处挂满地膜,严重破坏农村景观。

(四)焚烧秸秆问题

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等有害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呼吸系统。焚烧还容易引燃周围尚未收割的农作物、树木、房屋,给农民的生命财产全带来隐患。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还会杀死土壤中的有益生物和有益菌,致使土壤微生物环境遭到破坏,由此看来焚烧秸秆不仅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带来安全隐患,还严重污染、破坏环境。

(五)人畜粪便处理问题

农村人畜粪便不科学处置,人畜粪便清理出来后露天堆放,或直接作为肥料施到农田中,粪便中的虫卵、病菌、会进入空气、土壤造成污染,甚至使人畜感染疾病。另外粪便的臭气严重影响空气的质量,这种不经无害化处理而露天堆放的做法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

二、导致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乡镇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片面,没有正确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注重经济效益,轻环境保护,盲目招商引资,忽视环境污染带来的负面效

应。另外,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薄弱,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对环境现状、污染危害认识不够,日常生活随意倾倒生活垃圾和排放生活污水,甚至倒入周边的河流、湖泊,导致垃圾成堆成片、污水横流。

(二)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欠缺

由于经济欠发达和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地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大部分农村地区无力建设垃圾收集池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农民只能随意丢弃、随便倾倒,形成了“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被动局面。

(三)农村环境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现有的环境立法主要针对城市环境保护,从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运行情况来看,缺乏对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门立法与专门的监管机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还停留在表层上,乡镇级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对农村大气、土壤、水体的环境质量现状没有掌握一手资料,农村的环境问题难以得到准确及时的反映,对农业面源污染缺乏系统、可靠的基础资料,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和资金投入更是极少,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更加严重。

三、加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坚决依法取缔保护区内排污口;加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推进县域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统一规划、建设及管理;着重防治畜禽养殖污染,跟进污染处理配套设施,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围网养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及对工业污染监管,积极防治土壤污染,开展农村生态水系整治修复与农村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探索各种环保设施的长效运行机制,尽快普遍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农村长效保洁队伍,负责环境的日常清扫和垃圾的定期清运,使农村环保卫生有人抓、有人管,有效改善农村环境。[2]

(二)农村环境保护应与现代农业相结合

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如农药、化肥、地膜的不合理使用,畜牧业产生的畜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等。解决农业生产导致环境污染应当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农业清洁生产,减少化学性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采取测土配方施肥,鼓励并推广秸秆腐熟还田、农家有机肥、绿肥;使用可降解农膜替代不可降解的农膜;病虫害采取绿色防控技术,用太阳能诱虫灯、生物农药、生物治虫替代化学农药,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量。

二是加强对农业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发展循环农业。主要是加强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通过沼气池发酵,沼气供农户作生活燃料,沼液和沼渣作农田肥料,发展“猪―沼―果”、“猪―沼一菜(稻)”、“竹一牧一沼一鱼”等生态农业模式,以沼气池为纽带,将种植、养殖、沼气、水产等有机结合,组成不同循环类型的生态系统。农作物秸秆可以做秸秆饲料、秸秆气化或种养蘑菇。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来实现农业清洁生产和产业间协调发展,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从源头上减少农药化肥使用,使禽畜粪便资源化、减量化与无害化,达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目的。

(三)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当地政府应当加大农村环保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如设置垃圾回收站、垃圾桶等,号召居民将垃圾倒在垃圾站和垃圾桶中,以逐步改善其乱扔垃圾的坏习惯。同时政府也可以鼓励农村居民自己创新垃圾循环利用新技术,积极推广垃圾循环利用设备,以弥补能源不足现状。

(四)强化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

对于农村居民,应当加强其环保教育,强化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政府要定期组织环保工作人员到各个城镇广泛宣传环保教育理念,并张贴环保教育横幅,以强化人们的环保认知。同时还可以开展定期的环保知识讲座,不断强化人们对于农村垃圾的污染认知,确保对垃圾分类,并回收有用的垃圾,从而不断加强自身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深入了解。此外,政府还可以组织各种环保知识竞赛及环保科技发明,以鼓动广大农村居民积极创新,强化环保意识,积极发明新的环保技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农村环境污染。

(五)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源查处力度

农村环境保护污染现象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愈演愈烈之势,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污染制造者的处罚力度过轻,甚至充当保护神的角色。应对重点污染源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各乡镇环保所对所辖区域坚持每周巡查一遍,不给环境违法行为喘息之机。铁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对超标、超总量排污的企业,一律予以停产整改。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的现状篇2

【论文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实际上,近些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一、引言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农民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这有悖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国,我国农村地域占国土面积的比例是较高的,农村地域辽阔广大,搞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幅员辽阔广大的农村乃至受其牵连或影响的城市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占总人口70%以上的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

1.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衰退

耕地质量和数量是环境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保护耕地也是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家在耕地保护管理上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如建立占用耕地的限额审批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占用耕地的补偿制度和废弃地复垦奖励制度等,基本上控制了乱占、滥用土地资源的歪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保护耕地还没有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盲目开发、乱占、滥用耕地的情况时有发生,许多以往粮食产量高的农业耕地正在消失,大片大片的农田被不断扩展着的工厂和公寓大楼占去。据统计[7],我国现有耕地1.26亿公顷,人均耕地仅为0.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5%,并且由于开发速度的加快,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耕地中的13.3%属于15度以上的坡耕地,其中25度以上的坡耕地有9100万公顷。

2.水环境污染严重,水环境状况不断恶化

水环境污染问题通常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污染,通常有固定的排污口集中排放,以及溶解的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或融雪)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或其它形式的污染。这些污染起源于分散、多样的地区,地理边界和发生位置难以识别和确定,随机性强、成因复杂、潜伏周期长,因而防治十分困难,这种污染的地域特点实际上正好与我国农村的情况对应。在农村环境污染总体上可包括:外部污染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和农业自身的污染对农村的影响。

农村环境污染的外部污染包括:水、空气、噪声、垃圾等污染。近些年来,这些污染问题突出。数据表明:全国七大水系1/3以上的河段达不到使用功能要求,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大部分湖泊富营养化突出,近岸海域污染呈加重趋势;相当多的城市空气质量超标,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空气污染和酸雨影响不断地向郊区或农村扩展;城市垃圾处理率低,而且还占用农业用地,污染农业环境。全国生态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00万公顷,其中耕地的水土流失面积达45.4万公顷;荒漠化土地面积2.6亿公顷,比实际耕地面积的两倍还多;沙化的耕地面积也已达256万公顷;耕地质量下降,发生盐渍化的耕地超过800万公顷。监测数据显示,占全国淡水天然鱼捕捞产量90%左右的七大水系中,超过渔业水质标准的河段总量达5000公里。

农业自身的污染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在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农业自身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目前,(1)、我国化肥、农药的滥用。化肥年使用量多达4124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400公斤/公顷,远远地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造成污染而设置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化肥的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加剧了江河湖泊的富营养化。全国每年农药使用量达30多万吨,除30%~40%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3.3万公顷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2)、地膜污染正在加剧。据对有关省区的调查发现,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公斤/公顷,其中最高的达268.5公斤/公顷,地膜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500万元以上。(3)、农业生产残留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不合理利用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我国每年产出秸秆6.5亿多吨,畜禽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及粪水超过17亿吨。

3.乡镇企业污染严重

据统计,全国每年因工业废水而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亿多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5%左右,每年因污染减少的粮食超过了100亿千克,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其中因农业工业污染和破坏而引起的达47%以上。乡镇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扩大了农产品的市场范围,提高了农村资源的利用效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文化兴起。但由于乡镇企业数量众多、工艺陈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绝大部分企业没有防治污染设施,使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据1997年公布的《全国乡镇企业工业污杂调查公报》显示:1995年,全国乡镇企业"三废"排放量已达工业企业"三废"排放量的1?5~1?3。目前,乡镇企业污染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己由20世纪80年代的11%增加到45%,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己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一半以上。

当前,如何在乡镇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乡镇工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生态环境的现状篇3

要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合理的资源利用与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是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监测、评价的力度。山东省莱芜市于2012年8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基于RS/GiS基础的生态环境监测。

1引言

生态环境(eco-environment),是我国特有的一个名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姑且认为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总和,是环境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历史的、现实的、正面的、负面的)的产物,由多种要素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综合性、等级性和区域性特征的复杂系统。

由此衍生的生态环境监测也有几种不同的看法。但从环保部门生态保护工作职责来看,生态环境监测应该包括两部分,一是监测生态环境质量;二是监督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重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破坏恢复工作。

1.1国内外研究进展

国外环境质量评估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一些先进技术尤其是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开始应用于环境科学领域。

2005年,科技部正式启动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台站建设任务,目前有53个台站纳入其中。。

1.2主要理论基础

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计算机技术、人造卫星、测量技术、制图技术和对地观测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不断的融合并走向了成熟,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中。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常被简称为“2S”技术,即RS(RemoteSensing)指遥感技术,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指地理信息系统。

2生态系统监测方法

2.1遥感数据源

中巴资源2号卫星(CBeRS-2)和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tm)图像。

2.2遥感图像处理

应用遥感影像处理软件(erdasimagine)进行影像合成,影像镶嵌,图像切割和几何纠正。

2.3遥感图像解译

根据前述生态系统监测指标体系2级分类系统,应用arcgis软件进行生态系统类型及其动态变化判读、矢量数据处理和数据统计分析。

2.4精度分析

为了验证遥感解译的正确性,选择典型地物核查点和边界点进行野外核查。计算典型地物核查点判读准确率和边界点判读准确率。包括遥感图像数据库,遥感监测数据库和野外核查图片/影像库。

3莱芜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过程

3.1莱芜自然概况

莱芜市位于鲁中山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9′04〞~117°58′05″,北纬36°01′54″~36°33′10″,南北纵距66.2km,东西横距58km,总面积2246.21km2。全市地形呈向西开口的簸箕形,东、南、北三面为低山环绕,中西部平缓开阔。莱芜市地面河流属汶河与淄河水系。汶河水系主要干流是牟汶河。

莱芜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境内年平均气温在11~13℃之间,降水量760.9毫米,无霜期204天。现存植被均为次生植被,且以人工植被为主,莱芜境内动、植物丰富,生物多样。

3.2生态环境评价的技术方法

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提供的方法进行定量评价。

评价的指标有: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土地退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

3.3生物丰富度指数权重及计算方法

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确定各生物丰度指数分权重。

生物丰度指数=abi×(0.35×林地+0.21×草地+0.28×水域湿地+0.11×耕地+0.04×建设用地+0.01×未利用地)/区域面积

公式1

abi:物丰度指数的归一化系数(市级:578.7)。

莱芜市生物丰度指数归一化系数=100/0.1728=578.7;

计算得出:

莱芜市生物丰度指数=578.7×(0.35×408.4Km2+0.21×466.7Km2+0.28×74.1Km2+0.11×1039.6Km2+0.04×266.9Km2+0.01×1.9Km2)/2257.6Km2=99.1

3.4植被覆盖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

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确定各植被覆盖指数的分权重。

植被覆盖指数=aveg×(0.38×林地面积+0.34×草地面积+0.19×耕地面积+0.07×建设用地+0.02×未利用地)/区域面积

公式2

aveg:被覆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市级:423.91)。

植被覆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100/0.2359=423.91

莱芜市植被覆盖指数=423.91×(0.38×408.4Km2+0.34×466.7Km2+0.19×1039.6Km2+0.07×266.9Km2+0.02×1.9Km2)/2257.6Km2=99.5

3.5网密度指数计算方法

水网密度指数=ariv×河流长度/区域面积+alak×湖库(近海)面积/区域面积+ares×水资源量/区域面积

公式3

ariv,河流长度的归一化系数(市级:134.1);

alak,湖库面积的归一化系数(市级:743.3);

ares,水资源量的归一化系数(市级:255.6)。

莱芜市水网密度指数=36.5。

3.6土地退化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

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确定各土地退化指数分权重。

土地退化指数=aer×(0.05×轻度侵蚀面积+0.25×中度侵蚀面积+0.7×重度侵蚀面积)/区域面积公式4

aer,土地退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市级:308.3)。

莱芜市=(0.05×498+0.25×455+0.7×358)/2257.6=0.17

莱芜市土地退化指数

=308.3×(0.05×498+0.25×455+0.7×358)/2257.6=53.1

3.7环境质量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

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确定环境质量指数的分权重。

环境质量指数=0.4×(100-aSo2×So2排放量/区域面积)+0.4×(100-aCoD×CoD排放量/区域年均降雨量)+0.2×(100-asol×固体废物排放量/区域面积)

公式5

aSo2—So2的归一化系数(市级:1.667065);

aCoD—CoD的归一化系数(市级:0.058464);

asol—固体废物的归一化系数(市级:2.849614)。

莱芜市环境质量指数=99.05

3.8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cologicalindex,ei)计算方法

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确定各项评价指标权重。

ei=0.25×生物丰度指数+0.2×植被覆盖指数+0.2×水网密度指数+0.2×(100-土地退化指数)+0.15×环境质量指数

公式6

计算得出莱芜:ei=76.2

3.9基础数据来源

(1)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评价区域的面积数据来源于tm影像(2010年);

(2)环境质量指数中用到的So2、CoD以及固体废物排放总量数据源于2011年莱芜市环境统计数据;

(3)水资源量、土地退化指数从水利部门收集的2011年度统计数据;

(4)降雨量数据来自于莱芜市气象局各个台站的监测数据(2011年);

(5)本次评价所使用的计算公式中的归一化系数来源于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2006)计算所得。

生态环境状况良

图12012年莱芜市辖区内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图

42012年莱芜市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分析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遥感调查—山东省生态遥感调查(以下简称遥感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莱芜市有耕地1039.6km2,林地408.4km2,草地466.7km2,水域湿地74.1km2,城乡居民点和工矿用地266.9km2,未利用地:1.9km2。其中耕地、林地面积分别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6%、18.1%。

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的评价技术方法,利用室内解译Landsattm5影像数据获得的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及其他统计数据,经计算得出2011年莱芜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为76.2,级别为良,这说明莱芜市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基本适合人类生存。

作者简介:

生态环境的现状篇4

摘要:自生态学的概念被引入金融行业以来,“金融生态环境”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保险业作为金融系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的生态环境自然也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本文从研究我国保险生态环境的现状入手,合理推断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保险业;生态环境;现状与趋势

一、引言

保险生态环境概念的提出是对于生态学中生态环境概念的一种经济应用,它囊括了各种会影响保险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既包括保险市场的内部环境,既包括各主体之间,又涵盖了保险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保险业在整个市场中已经发展成了不可或缺的支柱性行业,它能否持续稳健的发展与我国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情况的好坏以及行业自身的生态环境的优劣都休戚相关。在市场环境全面开放以及金融业综合经营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大背景下,现代保险业的竞争格局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本国行业内各大大小小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还有国内保险市场与国际保险市场的竞争,以及保险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然而,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压力,我国目前的保险生态环境还存在许多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因此,重视和深化对保险生态环境的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充分利用和发扬保险文化,努力营造一个优质合理和谐的保险生态环境,对提升保险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金融系统的安全稳定、维护整个金融行业的可持续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保险生态环境做如下定义:保险生态环境是指保险行业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经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是保险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大系统,由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中各种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构成。它是一个引用生物化学概念来解释保险行业环境概况的词汇。从微观层面看,包括保险市场主体之间的行为规范和方式、社会保障制度、保险法律法规、会计与审计准则等各方面的相互影响,从宏观层面看,则包含了保险行业与经济背景、文化氛围、政治环境、社会风俗等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二、我国保险生态环境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政府监管力度的日益增强,保险生态环境也在逐渐优化,保险主体无论在服务水平、发展模式、经营理念上,还是在市场竞争行为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国家在保险方面宣传力度、出台的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都有了引导性的变化。但是,依然还有诸多问题存在于保险行业内部,大众舆论对保险行业的“误解”仍旧根深蒂固,整个保险行业的生态环境依然令人堪忧。

(一)片面追求规模效益。当前的保险市场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主体众多,且面临着外资企业对国内同行也造成的冲击,再加上整个经济市场一直萎靡不振,导致整个保险行业在2009年进入到严冬,使得行业主体在获得规模效益上背负着巨大的压力,部分保险公司不得不采用片面追求规模的经营战略,在以市场份额和保费论英雄的市场风气的引导下,一些基层机构为了完成保费目标,被迫采用了一些不恰当、不合规的经营措施以及业务发展模式,最终导致企业效益降低而且对于整个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非理性竞争依然存在。尽管恶性竞争带来的不利后果已经让各保险市场的参与者深有体会,且迫切希望能够对保险市场进行科学管理和规范,但是两者之间关系的平衡性在实际过程中依然难以真正实现。为了整顿整个保险行业,国家法律部门和保险监管机构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这些规章制度推动了保险主体确立理性的发展策略和措施,然而,因为这些规划主要以高层为对象,却将基层忽略了,所以一些机构高管依然让许多非理性的竞争策略肆虐市场,比如以保费为考核标准,缺乏长期经营理念,重销售轻管理等,这些行为没有改善以保费为导向的市场风气,严重阻碍了公平公正的保险生态环境的营造。

(三)市场主体诚信缺失严重。保险是以最大诚信作为首要原则,但现实的状况却是,保险市场主体的诚信问题越来越远离了保险原则要求的。一方面,保险人出于防控风险、减低成本考虑,希望投保人能够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但是又因为经营和竞争的压力而故意误导消费、拖延理赔进度等;另一方面,投保人希望保险人能够高效率理赔使得自身利益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但是却又在投保过程中没有将真实的信息明确告知保险人,导致产生一系列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保险市场主体之间诚信缺失的现象会严重恶化整个保险生态环境。

(四)保险功能无法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功能涉及到经济补偿、社会管理、资金融通等各方面,但实际情况却是这些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灾害事故的经济损失中保险理赔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小,远没有达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另外,普通老百姓对保险依然存在偏见和误解,没有全面系统的认知,造成人均投保率偏低,这也对发挥保险的功能存在一定的制约,也不利于保险行业正面舆论形象的树立,成为严重阻碍改善保险生态环境的一块绊脚石。

三、保险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

保险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只有大力推进保险文化建设,构建包含诚信、责任、合规、创新等要素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观念和意识,解决行业中存在的一系列棘手的问题,不断改善保险生态环境,进而实现整个保险业可持续稳健的发展。

(一)发扬诚信文化。诚信文化要以“诚实守信”为核心。诚信是保险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所在,保险活动的所有参与者,无论是投保人、保险人还是中介机构,都要以诚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大力宣传并发扬诚信文化,营造浓郁的诚信氛围,保险行为过程中的那些欺诈行为才能得以避免,保险活动各个环节的开展才能更加顺畅,交易成本才能更低,保险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更大的优化。

(二)发扬责任文化。保险与生俱来就有着为社会大众保驾护航的责任和使命。从生态环境这个角度来说,浓厚的责任文化不可缺失。简单说来保险行业的责任使命主要有:第一、对每个客户负责;第二是、要实现自身可持续稳健的发展;第三、发挥好保险的功能和作用,增强全社会风险抵御能力;第四、提供优良的发展平台和空间给企业员工;第五、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并努力回报社会。

(三)发扬合规文化。合规经营是当代保险公司的核心经营原则。保险生态环境的优化,合规价值至上是必须的原则。保险生态方面的问题,要么出自企业外部为有效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要么出自企业内部没有有效确立和贯彻规章制度。保险是一个经营和管理风险的行业,保险业务十分复杂,面临风险很多,比如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等,使得企业管理和控制的难度很大。发扬合规文化,最重要的一点还是需要借助文化力量和道德来约束“人”这一最活跃且关键的因素,这样才能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所以,只有让按制度办事、依法行事成为从业人员的自觉遵守的潜意识,才能够保证业务发展更加健康有序。

(四)发扬创新文化。创新需要设立专门的制度机制来给予保障和激励,更需要在精神、意志和思想上都做到不畏艰难、与时俱进,这便是创新文化带给保险企业源源不断的向前推进和不停的完善发展的动力。对于保险行业来说,其发展方式,行业结构,内控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创新。只有整个市场都处在创新文化的氛围中,行业才能不断创新,新产品才能不断涌现,科学发展观贯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作者单位:广西大学)

参考文献:

[1]唐金成.现代保险学[m].中南大学出版社,2011,7.

生态环境的现状篇5

关键词:土壤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6(c)-0126-02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土壤是土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人地矛盾较为严重。因此,我们只有在充分掌握区域土壤生态环境现状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实施土地的开发利用,即所谓的“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实现土壤资源的永续利用。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土壤的涵义。土壤就是指陆地上具有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部分,由固体物质、液体物质和气体组成。这三类物质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须的生活条件同时也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1北镇土壤的成因

1.1概况

北镇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幅员面积1694km2,属锦州市辖县级市。境内有8条季节性河流,医巫闾山脉纵亘西北。全市有耕地141万亩,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北镇市于2006年晋升为部级生态示范区。2011年,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生态城市。

1.2土壤成因

土壤的形成需要植被、地形、母质、气候、水文、时间、人为活动的长期作用,进而形成其各具特色的土壤类型及分布。

1.2.1植被

植被就是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北镇境内的植被主要是森林、草甸、盐生植被和沼泽植被。全市森林覆盖率31.4%,主要由油松林、柞木林、阔叶杂木林和灌木丛组成。草甸植被主要分布在新立农场和高山子监狱范围,这里是饶阳河、羊肠河的泛滥地,主要地被物有牛鞭草、地榆、白蔹、萎陵菜、莎草、鹅冠草等,覆盖率达到80%~100%。盐生植被主要分布在吴家乡和新立农场,地被物以盐蒿、碱蓬为主。沼泽植被则为零星分布,主要地被物是湿生芦苇、菖蒲、茭白、泽泻。

1.2.2地形

地形影响水热、母质、植被及土壤的形成。北镇的地貌类型分为西北部低山丘陵区、中部平原区和东南部洼区共三大区域。西北部低山丘陵区主要在大市镇、正安镇、富屯乡、广宁乡、罗罗堡镇、鲍家乡、常兴镇、闾阳镇间,特点是坡陡、土薄、石头多。中部平原区主要在广宁乡、中安镇、大屯乡、廖屯镇区域,特点是地形平坦、土层深厚,沙粘m中。东南部洼区属于饶阳河冲积平原,主要在沟帮子开发区、赵屯镇、青堆子镇、高山子镇、吴家乡、柳家乡和新立农场间,特点是土质粘重,泥炭堆积,土壤水分接近饱和。

1.2.3母质

母质即母岩,它决定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矿物组成,对植被具有制约作用。北镇境内母岩按面积排序依次是黑云母花岗岩、混合岩、二长片麻岩、黑云母片麻岩和石灰岩。黑云母花岗岩分布在大市镇庙沟至常兴店镇史家沟间的低山上部。混合岩、二长片麻岩、黑云母片麻岩分布在常兴店镇至闾阳镇、鲍家乡三块石、北镇城东三皇岭、大市镇、郭大发和高林一带丘陵上部。少量石灰岩分布在沙子河沿岸,质地比较粘细均一,含有较多盐分。

1.2.4气候

气候在土壤的形成中只是起到水和热的作用,至于进入地表的水量和热量还要取决于地形和母质。北镇地区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有季节性冻层。夏季炎热多雨,7月底至8月初为梅雨期。春秋两季多风、降雨少,温度变化快。

1.2.5水文

水文是自然界中水的变化、运动等现象的总称。北镇境内的8条季节性河流属外流河,其来源主要是自然降水,经汇入饶阳河后并入辽河最终进入大海。境内除闾山、中安镇汪家坟一带丘陵地区水资源缺乏外,其他地区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水质较好。由于水的动力作用将长期风化形成颗粒的母岩从产地带走、沉积,进而形成两岸不同类型的土壤。

2北镇土壤资源的利用

土壤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其利用主要是在农业生产方面。北镇是粮食主产区,全市有耕地面积141万亩,是辽宁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近些年大棚蔬菜、水果生产成为农民致富的又一经济支柱。中安镇积极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棚菜、无公害蔬菜生产,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蔬菜贸易市场和中转站。目前已建成蔬菜高科技示范园4个,仅韭菜就有30多个品种,被称为“东北韭菜第一镇”。罗罗堡镇实施规划农业、绿色种植,分别建设形成200公顷枣园、13.3公顷核桃园、33.3公顷八月红梨园、200公顷鸭梨园。并于2006年被锦州市环保局和市技术监督局命名为“锦州市绿色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基地”。常兴店镇因独特的地理条件是葡萄栽培的最佳种植地。目前全镇葡萄栽植面积达到18866.7公顷,年鲜储量4万吨,是全国最大的葡萄鲜储基地。1997年被中国农产品保鲜工程协会命名为“东北葡萄生产第一镇”。同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庭院经济高效产业专业示范乡”称号。

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为切实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养田,扶持农业生产经济向更好、更快发展,北镇农业部门采取多种方法提升土地利用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通过土壤分析,科学鉴定土壤肥力。土壤分析主要是检测土壤有机质含量,它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能促使土壤形成结构,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过程的条件,提高土壤的吸收性能和缓冲性能。根据1983年北镇县农业局土壤普查统计数据,该县洼区土壤养分要高于平原地区,山区最低。同期,县农业局土肥站对全县各乡镇土壤分别化验比对,发现新立农场和高山子监狱范围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均能达到2%以上。大部乡镇包括正安镇、广宁乡、廖屯镇、中安镇、赵屯镇、大屯乡、闾阳镇、常兴镇、鲍家乡、沟帮子开发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在1%~2%之间。大市镇、富屯乡、罗罗堡镇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低,不足1%。

二是统筹规划,深入推进科学施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何做到既降低成本又提高农民收入是老百姓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科学合理地施肥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2000年以来,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及省、市相关部门积极推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按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理念,统筹部署科学布局,制定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经过近10年的不懈努力,北镇市农业部门相继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和高效控量施肥工作,均取得显著技术成果。

(1)测土配方施肥是围绕玉米、蔬菜和苹果种植进行取土化验,有针对性地开展配方施肥,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并建立完善专家技术咨询系统,把土壤调查、土壤检测数据输入数据库,使农民群众通过网络可以随时了解土壤信息,咨询科学配肥、购肥、施肥等问题。

生态环境的现状篇6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heconstructionindustry,moreattentionareturnnedtotheriskofproject,thelossandthecorrespondingpreventivemeasures.thisarticlemainlyrecounttheenvironmentalriskofthemidwestConstruction,proposedenvironmentalstateindex,fandormulatepre-controlprogramsaccordingtotheactualengineeringenvironment,toavoidtheriskreasonably.

关键词:环境风险;环境状态指数;预控方案

Keywords:environmentalrisk;indexoftheenvironmentstate;pre-controlprogram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4-0120-02

0引言

文章中的环境风险,主要指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环境因素而造成工程成本损失或工期损失等的环境状态。通过变后环境状态指数与原有预期环境状态指数的对比,选择不同工程环境风险预控方案,提高环境风险处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工程环境风险因素分析

1.1工程环境风险类型及其结构组成环境风险因其产生风险的因素分为:区域自然环境风险、现场施工环境风险、基坑作业环境风险、周边社会环境风险以及项目自身经济环境风险。如图1能够清晰地看出工程环境风险的各项分支以及具体环境风险因素。

1.2环境风险状态指数根据中西部工程环境实际状况,结合工程实际以及气象局的综合情况,列出部分主要环境风险因素的调控水平、危害性系数、发生概率等,如表1。

其中,Ck――第k类工程环境风险的环境状态指数;Cki――第k类环境风险分支下的具体风险i因素环境状态指数;pki――施工单位对风险因素i的调控能力,调控水平越高则数值越大,最大为10;ski――风险因素i对建筑施工的危害程度,最大为1;fki――风险因素i在陕西省发生的概率;k――工程环境风险类型:1――区域自认环境风险,2――现场施工环境风险,3――基坑作业环境风险,4――周边社会环境风险,5――项目自身经济环境风险。

2工程环境风险状态

2.1环境风险基本状态的构建结合工程环境状况,以及有关规范标准,建立环境风险基本状态,并根据规范要求制定相应处理措施,具体见表2。

2.2实际施工过程中环境改变系数及变后环境状态指数构造环境状态改变系数,令基本环境状态系数为1,良性、恶性改变分别以其具体改变幅度取值,为了实际计算简便,以一定幅度范围制定取值标准,具体状态改变系数见表3。其中,t――基本环境状态系数,因其为环境状态初始值,故令t=1.0;t-――具体施工环境向不利于施工操作的恶性环境状态改变系数,一般取1.0~2.0值;t+――具体施工环境向有利于施工操作的良性环境状态改变系数,一般取0~1.0值。

正常施工环境下,工程环境风险的预控与处理方案按照本文下一章节中的调控程序进行预防与控制,而对于环境风险的恶性改变,则应采取加强预控程序,

其中,mk――第k类工程环境风险的变后环境状态指数;mki――第k类环境风险分支下的具体风险i因素变后环境状态指数;tki――第k类环境风险分支下的具体风险i因素环境状态改变系数。

3环境风险调控程序

分别从基本环境状态和恶性环境状态出发,对工程环境风险的预控程序进行探讨。

①基本环境状态下环境风险预控程序。(图2)

②恶性环境状态下施工单位环境风险加强预控程序。(图3)

参考文献:

[1]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S].北京,1999.

[2]JGJ146-2004,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S].北京,2005.

[3]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S].北京,1992.

生态环境的现状篇7

关键词区域环境管理;空间格局;DSR模型;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537(2014)01-0006-05

区域环境管理是解决当前区域环境问题、协调区域整体利益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关键所在[1].长期以来,我国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和跨界生态环境问题利益纠纷[23],这对区域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随着美国建立控制区域空气污染的政府实体机构――南海岸区域空气质量管理区与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R・布朗提出将生态环境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4],区域环境管理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国外学者较早注意到区域环境管理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关系范畴中的协调作用,强调多元力量、多种手段对区域环境管理的支撑作用,包括市场、经济、制度、nGo等方面以及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制定的各种环境政策和环境决策行为,其研究多侧重于区域环境管理的实践,以及与企业和产业的关联性[57].国内研究大多关注区域环境管理模式及体制的构建、完善和创新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性,强调对信息不对称、跨区域污染治理等问题的解析以及对区域环境管理的绩效进行动态评价[811].总结国内外研究可以发现,区域环境管理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3方面:一是不同尺度类型的区域环境管理研究,涉及国家、城市、流域等不同尺度[1214];二是在对区域环境管理研究的同时兼顾大气环境管理、噪声环境管理、水环境管理等部门环境管理研究;三是研究技术的多样性,包括RS、GiS在内的空间统计分析集成技术等[15].当前对区域环境管理的水平测度及空间格局的研究较少.山东省作为资源和能源消耗大省,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环境保护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研究山东省区域环境管理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借鉴DSR(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对山东省的区域环境管理水平进行测度并探讨其空间格局特征.

1区域环境管理水平测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评价指标的选取

区域环境管理涉及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根据整体性、区域性、系统性、科学性等原则,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对相关指标进行选取,确定山东省环境管理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见表1,指标体系准则层分为环境驱动力、环境状态和环境响应3类,共26项指标.

1.2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熵权topSiS法对指标进行权重计算.熵值法是一种比较客观的权重赋值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类似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等主观赋权法带来的主观因素的偏差,topSiS是通过测度优先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来获得最优的方案,两者组合使用将使结果更加精确、合理[1617].主要有以下步骤:

(2)依据标准值,对判断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矩阵B.

(9)根据表1中选取的各项指标,计算区域环境管理水平评价指数:

1.3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中,经济社会发展类数据主要来自于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山东省统计年鉴》、2012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等资料,生态环境类数据主要来自于2011年《山东省环境公报》等资料.

2结果与分析

基于上述研究方法,运用熵值法分别确定山东省17地市的26项指标的权重,见表1.用topSiS法确定山东省17地市的环境驱动力指数、环境状态指数、环境响应指数,然后根据公式(1),计算出区域环境管理水平评价指数(表2).最后,统筹考虑各地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状况,采用聚类和定性结合方法将环境驱动力指数、环境状态指数、环境响应指数与区域环境管理指数分别划分为4类进行综合分析.

2.1环境驱动力空间分异格局分析

环境驱动力指标代表区域存在的不可持续的人类社会活动,数值越大,表明区域内不可持续的人类活动对区域的整体发展压力越大,反之,则说明区域处于较持续的良好发展状态.区域四分法呈现出济南市、淄博市、潍坊市、青岛市等胶济线贯穿城市以及枣庄市环境驱动力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其中环境驱动力指数水平最高的是济南市(0.117),最低的是菏泽市(0.036),二者相差3.25倍,见表2;鲁北地区、烟威沿海地区高于鲁南地区,见图1.其重要原因在于:胶济铁路贯穿的4市处于高速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历来是山东省工业和重工业基地,工业污水、CoD、So2年排放总量均占全省的30%左右,人均生活污水年排放量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胶济铁路沿线城市须加大对第二产业的技术更新、升级和优化,力争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以及消费模式.鲁北地区如东营、滨州以及鲁南地区的枣庄市,大多以油气产业与煤炭产业为主,兼之地区的生态环境基础脆弱,而烟威沿海地区以制造业为主,同时承接了国外有一定污染的产业转移,致使这两地区环境驱动力指数高于其他地区.鲁北和枣庄应加强高精尖制造业的投资和发展,侧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优化,大力发展无烟产业.

2.2环境状态空间分异格局分析

环境状态指标表征区域在特定时段内的环境状态,其数值越大,表明区域的生态环境状态越优越,反之,说明此处的生态环境需要及时的治理和维护.区域空间分异格局表现出济南、淄博、青岛、东营以及枣庄的生态状态明显处于劣势,环境状态指标最高的城市是日照市(0.021),水平最低的是济南市(0.004),两者相差5.38倍,区域差异明显,见表2;而鲁西北、鲁南地区和烟台、威海的环境状态明显好得多,见图2.环境驱动力和环境状态区域空间分异格局存在明显的一致性.胶济铁路沿线城市高速城市化、工业化和重工业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比较紧张的人地关系矛盾,环境状态的改善任重而道远.

2.3环境响应空间分异格局分析

环境响应指标是指区域的环境管理主体为了阻止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而采取措施并处理因生态环境污染而产生的利益纠纷的能力,其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区域采取的政策措施的强度越大,反之则不然.区域环境响应空间分异格局表现为济南、淄博、潍坊和青岛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环境响应指数最大,烟威沿海城市的区域环境管理政策措施的实施力度也较大,区域环境政策措施实施强度最大的是淄博市(0.271),最弱的是菏泽市(0.128),两者相差2.12倍,见表2及图3.近年来,济南市“美丽泉城”、淄博市“碧水蓝天”、潍坊市“十件惠民环保实事”和青岛市“生态村”等行动相继开展,力求改善高污染、高排放状况;烟威沿海城市开展和推进了沿海防护林建设和海岸带综合治理工程以及生态园区和生态海岛建设,专注打造全国重要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海滨旅游城市和人类宜居城市的标签,大力发展以高端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和海洋生物产业等为主的蓝色经济产业.

2.4区域环境管理水平空间分异格局分析

区域环境管理水平是综合性指标,主要是指区域环境管理主体采取各类政策和措施,调控区域内存在的不可持续的人类活动和经济活动,使区域生态环境达到某种状态的能力.区域环境管理水平最高的是淄博市(0.168),最低的是东营市(0108),两者相差1.56倍,见表2.区域环境管理水平空间分异格局表现为:淄博、莱芜、潍坊和青岛处于最高水平,日照、济南、德州、威海次之,滨州、济宁、烟台、临沂的区域环境管理水平一般,聊城、泰安、东营、菏泽和枣庄等地最低,见图4.统筹考虑和对照环境驱动力、环境状态和环境响应的空间分异格局,发现区域环境管理水平空间分异格局与前三者存在显著关联性,山东省区域环境管理水平空间分异格局可以概括为:胶济铁路沿线传统的工业和重工业城市区域环境管理水平最高,威海和日照为代表的沿海城市区域环境管理水平较高,鲁南地区的区域环境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3结论

山东省较早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近年来又进一步实施“生态省”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区划政策,但面临着比其他地区更为严峻的可持续发展压力.根据区域环境管理水平空间分异格局特点,山东省未来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烟台、威海和枣庄应对区域环境状态作出进一步响应,逐步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状态;(2)鲁南等区域环境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的区域,应当及时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转型,按照主体功能区区划要求和“生态山东”建设要求,在跨区域环境污染纠纷协调等方面与其他高水平地区实施跨行政区域环境管理的交流及合作,实现山东省区域环境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万薇,张世秋,邹文博.中国区域环境管理机制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3):449456.

[2]樊杰,洪辉.现今中国区域发展值得关注的问题及其经济地理阐释[J].经济地理,2012,32(1):16.

[3]李颖明,黄宝荣.我国的分区实践与环境管理分区研究[J].生态经济,2010(2):169172.

[4]LeSeRtRBRown.Redefiningnationalsecurity[J].worldwatchpaper,1997,14(3):37.

[5]VaSan.thetheoryofenvironmentalpolicy[m].prenticeHall:englewoodCliffs,nJ,2001:289291.

[6]poRteRme,VanDeRLinDeC.towardanewconceptionoftheenvironmentcompetitivenessrelationship[J].Jeconperspect,1995(9):5578.

[7]BeRmane,BUiLtm.environmentalregulationandproductivity:evidencefromoilrefineries[J].ReveconStat,2001,83(3):498510.

[8]王刚,王印红.中国沿海滩涂的环境管理体制及其改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2):1318.

[9]谭琦,王遐.见论企业环境管理机制构建[J].社会科学家,2012(2):7983.

[10]管宏友,毕春伟.环境管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0,12(3):137142.

[11]王亚华,吴丹.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2):3238.

[12]李雪梅.论我国区域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科技管理研究,2008(7):9698.

[13]李颖明,李晓娟,宋建新.城市环境管理系统及运行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2011(6):152155.

[14]陈阳,赵晶晶.海洋区域环境管理立法研究以渤海区域环境管理立法为例[J].东岳论丛,2009,30(4):159161.

[15]谢森辉,陈志远.基于GiS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环境管理系统的构架与实现[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3):226229.

生态环境的现状篇8

2009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66.4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42万人;全区GDp为114.73亿元,人均GDp为2.09万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43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44元。根据南川区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特点和产业规划,南川区可划分为三大类区:北部生态农业示范区,主要以大观、兴隆、木凉、河图、黎香湖为核心的20个乡镇;中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主要以东城、南城、西城三个街道为核心的5个乡镇(街道);南部金佛山区,主要以金佛山为中心的金山、头渡、德隆等9个乡镇。南川区的土地利用总体战略目标是在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统筹土地利用。稳住耕地的基础地位,保住农业生产地位;以上级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为控制,保障基础设施用地,特别关注城市和工业用地的健康发展。目前,南川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鉴于其特色生态旅游区和现代农业发展区的发展目标,本文选取南川区作为研究区域,对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对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验证,对南川区规划期间的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研究方法

2.1栅格单元

采用栅格单元作为评价单元,可以把行政区内部各指标在空间上的差异性列入其中,打破了行政界线的限制和约束,使指标具有空间性,能结合GiS把评价结果落实到每一个栅格单元中[9],从而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在土地利用类型矢量数据栅格化过程中,通常采用主要类型法、中心点法、重要性法、长度占优法和比例分成法对栅格进行赋值[10],综合比较这几种方法,为了保证栅格内各土地利用类型无面积信息损失,本文采用比例分成法对栅格单元进行赋值。比例分成法最大的特点就是针对每个土地利用类型单独生成一个栅格数据,各栅格数据中每一个格网的值源于该类型要素在本单元中所占的面积比例。

2.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功能的综合[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引起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分布格局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土地这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进而影响包括农用地、水体、草地等在内的生态功能,因此对这些用地类型变化导致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的变化进行核算,可以定量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在土地利用规划用途分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地类的生态服务价值,将南川区的土地类型整理合并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体6大类。由于裸地和交通用地的生态价值很小,故本文中不考虑其生态服务价值。参考Costanza[12]、冉圣宏[6]、陈仲新[13]等人对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结果,并根据式(1)进行适当修正,确定南川区各种土地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单价,并将南川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10项。

3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3.1数据来源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南川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本轮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规划的基础数据采用的是2009年南川区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规划年数据采用规划方案确定的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评价选取的数据主要包括基期地类图斑、土地规划地类、基期线状地物等面状和线状矢量数据。

3.2数据处理

3.2.1比例分成法评价模型根据南川区区域特征和区内各土地类型的空间分布特点,在arcGiS9.3平台中按平面坐标和区域范围建立大小为100m×100m的格网,建立格网单元编号字段,并通过Fieldcalculator计算赋值。采用overlay空间叠加分析工具,将格网图层与基期地类图斑、土地规划地类分别进行叠加,计算各图斑内各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比例。通过属性选择工具输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栅格图层,利用格网面积、地类所占比例和该地类单位生态服务价值计算各格网该地类的生态服务价值。最后通过外部表格连接法将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累加赋值给各格网单元,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态服务价值对格网图层栅格化,得到基期年和规划年各格网单元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栅格图层。

3.2.2规划前后生态环境状况

分别计算各格网单元规划基期年和规划年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并据此将生态环境状况分为优、良、一般、将各格网单元规划年与基期年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相减,并求得其所占基期年值的比例,得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后生态环境状况的变化幅度。

4评价结果与分析

对研究区域基期年和规划方案规划目标年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土地利用类型数量与结构上,研究区域在规划方案实施后整体的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变好,全区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从基期年的101157.13万元上升到规划年的108936.49万元,提高了7.69%(表5),说明该规划方案对南川区建设特色生态旅游区和现代农业发展区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通过相关系数分析得出规划期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值和其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值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5,说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对其生态环境状况能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该规划方案中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对生态环境改善的积极作用。该规划方案中通过生态绿地和防护绿地等生态工程建设、土地整治、金佛山水库建设和为建设现代特色生态农业园区进行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大增加了园地、林地、水体等生态用地的规模,生态用地总面积比2009年增加了7790.73hm2,总规模扩大到108756.15hm2,尤其是林地规模的扩大对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起了重要作用,其面积增加了12361.12hm2,生态服务价值贡献值增加了6722.87万元。同时,该规划方案中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减少了603.65hm2,通过土地整治,有3136.93hm2的农村居民点得到综合整治,其中规划至耕地1591.22hm2,林地826.62hm2;且新增农村居民点控制在1948.53hm2,新增城镇用地控制在741.65hm2,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控制在1012hm2。城乡建设用地总体规模的减少,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和占用耕地面积得到合理控制,有效地增加了耕地和林地等生态用地的规模,并很好地促进了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这也很好地促进了全区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

南川区在规划基期年生态环境状况一般的地区占全区面积的44.24%,52.28%的地区生态环境状况低于一般水平,生态环境状况优良的地区仅占全区面积的3.48%。规划目标年生态环境状况低于一般水平的地区下降到45.32%,生态环境状况一般的地区占51.03%,并且生态环境状况优良的地区所占比例上升到3.65%。同时,比较基期年与规划目标年,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幅度R为正的地区占全区总面积比例高达92.32%,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变好的区域更是达到了13.09%;而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幅度R为负的地区仅占全区面积的7.68%,只有2.65%的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变差,说明该规划方案对全区的生态环境整体状况产生了极大的有利影响。从图1—2可知,基期年和规划年南川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均以南部金佛山特色生态旅游区为最佳,北部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次之,中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最差;这主要是因为方案中南川区规划前后生态服务值最大的林地主要分布在南部金佛山区,生态服务价值次之的耕地、园地等主要分布在北部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生态服务功能较低的建设用地则相对集中分布于中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全区生态环境状况优良的地区则主要集中在龙岩河、黎香湖水库、肖家沟水库、金佛山、楠竹山、山王坪、黎香湖等主要河流、重大水库、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城市规划的绿心绿带等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由图3可知,南川区大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在规划期间无明显变化,但明显好转的区域占了很大比例,尤其是在新规划的金佛山水库、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设的重点区域如金佛山区、城镇和场镇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生态绿地区等体现的最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林地和水体等生态用地的增加给这些地区带来了有利影响;生态环境状况变差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等生态用地的地区,尤其是新增的龙岩河、水江、南平等工业园区和南涪铁路、渝湘高速等交通用地周围表现的最为明显。

5结论

生态环境的现状篇9

【关键词】生态需水量;环境需水量;水质目标;河道湿地;耦合研究;黄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最大的供水水源,以其占全国河川径流2%的有限水资源,承担着本流域和下游占全国15%耕地面积引黄灌溉、12%人口及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

近20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黄河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日益增加的污染排放量,致使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和水污染问题愈加突出,也导致了诸如河道频繁断流、河槽萎缩、水质恶化、鱼类产卵场退化、河口湿地面积萎缩等一系列问题,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整体呈恶化趋势。

1 黄河生态环境需水量概念及内涵

国外对生态环境需水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主要侧重于河道内流量的研究,这期间有很多定量研究的方法(tennant,7Q10法,河道湿周法,iF-im法,R-CRoSS法等等)。在我国,更多的是对流域生态需水和区域生态需水的研究,特别是对西北内陆河生态需水和黄淮海流域生态需水的研究。尽管目前国内外有关“生态环境需水量”方面研究很多,但对其概念界定尚无统一的认识,研究者多根据其研究目标及其要保护的主要功能提出相应的定义[1-3]。

基于对黄河生态系统、水文水资源特性、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水环境状况的认识,本文认为黄河生态环境需水量概念为:生态需水量是指为维持黄河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的正常生存繁殖,满足河道湿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基本功能和维持一定规模的水量。环境需水量是指为改善黄河水体水质,基本满足其环境功能所需要的水量,环境需水量实质上有着满足水量和水质的双重概念。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护河道内水生生物正常生存繁殖的水量;二是维持河流水体功能水质的水量;三是满足河道湿地基本功能的水量;四是维持河口一定规模湿地的水量;五是有利于河口水生生物生存及河口生态修复的水量。

黄河适宜生态环境水量是指维系黄河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较佳水量,此时系统状态较理想,能够发挥较好的生态环境功能。在此状态下,黄河系统的恢复目标为:一是黄河水质满足水功能目标要求,水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二是黄河主要保护物种鱼类能够获得一定的生存空间,遭到破坏的鱼类产卵场得到逐步恢复;三是河道湿地和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完整性能够得到维持,发挥湿地应有的生态环境功能。

最小生态环境水量是指维持系统生存所需的最低水量或底限阈值,若低于该水量,系统会发生退化。毕业论文对于黄河下游河道来说,最小生态环境水量也是为了防止河道水体断流并发生功能性裂变,维持河道水流循环的最小流量。

2 理论及方法

2.1 生态需水量

根据黄河生态系统和水环境的特点,一方面由于黄河缺乏长期的水生生物的调查及其生长习性的观测数据,缺乏相应典型河段主要保护物种生理需水的基础研究支持,另一方面考虑黄河水生生物并不丰富的实际,因此,现阶段很难做到完全生态学意义上的定量研究。足够流动的水体是构成河流生态系统的基础,从水量及其相关因子考虑,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利用历史流量法和水力学参数法来计算研究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这种保持河流一定流态的流量可认为是维持河流生命的基本水量。因此研究利用历史流量法(tennant法和90%保证率设定法)计算河道基流,在环境水量研究的基础上,考虑河口生态修复需水,结合水力学参数法,对该流量级下的水文要素(如水深、流速、湿周等)能否满足黄河鱼类的生存空间进行判别,以体现保护鱼类生存繁衍和维持生境的生态水量需求。

(1)tennant法:脱离特定用途的生态环境用水量计算方法,也叫tennant法或montana法,是非现场确定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的典型方法。该方法以河流水生态健康情况下的多年平均流量观测值为基准,将保护水生态和水环境的河流流量划分为若干个等级,推荐的标准值是以河流健康状况下多年平均流量值的百分数为基础。tennant法生态环境水量计算的核心问题是必须给出一个预先确定的年平均流量。本研究采用黄河尚属“天然”或尚未大规模开发利用和径流调节情况的径流量,即黄河干流第一个大型水库尚未建成运用,河流水生态、水环境尚属于健康状态的20世纪50年代(1952~1959年)平均径流量为流量基准。

研究将黄河生态环境用水的季节分为4~6月、7~10月、11~3月三个时段[5],各时段的生态环境水量低限标准以河流水生态、水环境尚属于健康状态的20世纪50年代平均流量为基准,计算平均流量的不同百分比流量。并认为,各水期流量平均值的100%~60%为最佳范围,60%~40%为较好状态,40%~30%为尚好状态,30%~20%为尚可状态,20%~10%为较差状态,10%和5%为可忍受的最小流量和极端最小流量。对于每个河段生态流量的取值,根据河段生态环境功能的重要性进行判定。根据黄河水生态与水环境的功能类型和特点,将生态环境功能分为4个不同重要程度级别:①鱼类产卵场、栖息地,重要程度,Ⅰ级;4~6月生态环境需水量保持在最佳状态,其他季节保持在较好状态。②部级或省级重点观光旅游区,重要程度,Ⅱ级;4~6月生态环境水量保持在较好状态,其他季节保持在尚好状态。③没有划定为观光旅游区的大中城市河段和国家一级交通干线与黄河相交河段,重要程度,Ⅲ级;4~6月生态环境需水量保持在尚好状态,其他季节保持在尚可状态。④没有特定要求的河段,应达到鱼类能够畅通洄游和整条黄河(下游)不断流的基本流量,重要程度,Ⅳ级;一般情况下应不低于同期基准流量的10%,极端情况下不低于5%。

(2)90%保证率最枯月流量法:90%保证率最枯月流量法,是7Q10法的延伸。7Q10法是指采用90%保证率最枯连续7d的平均水量作为河流最小流量设计值,该方法传入我国后主要用于计算污染物允许排放量。本研究采用1970~2000年31年实测水文系列,计算90%保证率最枯月流量,该系列基本涵盖了黄河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丰、平、枯水期,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2 环境需水量

根据黄河水污染特征和水流状况,选择CoDCr和氨氮作为主要污染控制因子,采用一维水质模型进行计算。河流纳污水平和水质目标是计算环境水量的两个重要输入条件,水质目标采用黄河干流水功能区划目标,河段纳污水平按现状纳污水平、目标控制水平和污染可控水平三种情景设定。计算模型如下

Q=ΣqiCiexp(-kxi/8614u)–ΣqiCs/Cs–C0exp(-kx/8614u)(1)

式中,Q为计算河段上断面需下泄流量(即所求环境水量)(m3/s);qi为旁侧入流量(m3/s);C0为计算河段上断面污染物浓度(mg/L);Cs为计算河段下断面污染物浓度(mg/L);Ci为旁侧入流污染物浓度(mg/L);k为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1/d);u为平均流速(m/s);x为计算单元长度(km);xi为旁侧入流i距下断面距离(km)。

3 环境水量计算结果及分析

现状纳污水平下环境水量即指研究河段在现状纳污状况下,稀释污染物使河段水质满足功能要求的水量。研究统计分析了2003年入黄排污口和入黄支流污染物实测入黄量,职称论文个别支流根据多年监测资料进行调整。

目标控制水平是国家环保政策能完全落实的一种理想状态,即指研究河段所纳污染源达标排放,入黄支流满足入黄水质要求,在这种理想状态下,稀释入黄污染物使河段水质满足功能要求的水量。

所谓污染可控水平,即考虑在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污染治理水平下,全部实现达标排放难度极大,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规划目标的实现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因而需对污染可控水平进行研究,意在找到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水域水环境承载能力的结合点,即对研究河段污染源的可控制性进行研究,也就是说要根据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宏观政策及相关规划等,设定一些原则,最后要达到的目的就是给出研究河段一些支流及排污口的控制指标,从而确定河段纳污水平。采用数学模型对上述三种纳污水平下所需环境水量进行计算。并考虑河流水体的连续性及枯水径流保证机率,给出黄河干流重要水文站点环境水量要求。具体见表1。

通过上述环境水量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现状纳污水平下,黄河干流所需环境流量很大,在目前水资源条件下很难实现,其水质达标不可能得到保证。(2)要实现黄河干流水体功能目标,入黄支流必须满足入黄水质目标要求,入黄排污口必须满足国家排放标准。(3)污染可控水平下,龙门以上河段所需流量基本可以得到保证,但龙门以下河段在枯水时段难以得到保证。

4 生态水量和环境水量的耦合研究

黄河的水生态和水环境功能,各种生态功能如栖息地功能、景观功能等,和环境功能之间存在着交叉和重复,各种功能所需水量可以兼顾,需对满足多种功能需求的不同量级的水量进行耦合。考虑黄河生态系统特点及黄河水资源的调控性,生态水量和环境水量耦合的原则如下。(1)全河段综合考虑:重要水文断面流量整合时,要考虑上下断面之间流量的匹配性、水流演进等多种因素,经综合优化后给出。(2)不考虑河段取水及水量损失:黄河干流取水口众多且分布复杂,本研究关注的是生态基流,对河段内取水以及因蒸发、渗漏等水量损失未予考虑。(3)水质保证优先:水质改善是河流生态系统恢复的首要目标,只有良好水质保证的水资源才能满足河流其他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在考虑水质问题时,适宜水量主要依据污染可控水平下环境水量,而最小水量主要考虑目标控制下环境水量。(4)水资源可调控性:黄河干流已建和规划修建的大型水利枢纽较多,径流可控性强,在水量耦合时不但考虑水流的上下传递,同时考虑大型水利枢纽的调节控制。(5)河口生态保护优先:黄河下游生态水量的给出,优先考虑河口近海生态、三角洲湿地生态和鱼类洄游等需求。

根据上述耦合原则,考虑河口近海鱼类、河口三角洲湿地需要,同时满足各河段的水生态和水环境功能需求,给出黄河干流10个重要水文站断面的推荐水量,生态环境水量耦合结果见表2。

5 小 结

(1)有关稀释污染的环境水量研究是本次研究的重点,也是我国北方河流面临的现实问题。研究根据黄河水污染特征和水流状况,选择CoDCr和氨氮作为主要污染控制因子,采用一维水质模型进行计算,研究方法带有一定的探索性。本研究推荐的生态环境水量,是在关注研究河段生态问题的同时,着重解决水质保证问题,只有水体质量变好了,黄河生态系统才可以逐渐得以恢复。

(2)在当前黄河流域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污染超负荷排放,是导致黄河生态危机的主要因素,黄河面临的一些生态问题无不由此而引发。研究中生态水量没有和黄河主要保护物种的生态机理紧密联系,留学生论文这是本研究的一个缺陷,但这也和黄河特殊的河情以及我国发展进程有关。在以后的研究中,随着相关资料的丰富和积累,必将加强这方面的机理研究。

(3)河流的各种生态功能如栖息地功能、景观功能等,和环境功能之间存在着交叉和重复,满足各种功能的水量耦合是本研究的难点。研究优先考虑河口近海鱼类、河口三角洲湿地生态需水,提出了基于全河段综合考虑、水质保证优先、黄河水资源的可调控性等水量耦合原则,特别在水资源可调控性以及水生态与水环境保护目标耦合方面,既符合黄河实际,又具有水量调度的可操作性。

(4)黄河生态问题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水量贫乏、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以及污染排放所致。要使黄河河道内保持一定的生态环境水量,必须有一定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如实施调水工程补充黄河河道内生态环境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污染控制,注重流域生态建设等措施来支撑和保证。

参考文献

[1]王浩,陈敏建,秦大庸,等.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2]汤奇成.绿洲的发展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J].干旱区资源和环境,1995,9(3):107-112.

[3]杨志峰,崔保山,等.生态环境需水量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杨严鸥.黄河水系鱼类分布的模糊聚类分析[J].湖北农学院学报,1999,19(2):161-163.

生态环境的现状篇10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监测;应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B845.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环境监测技术涉及到诸多个方面,是一项系统性的技术,比如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等;最初的环境监测主要是监测工业污染状况,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在的环境监测已经是监督和测定大环境的污染状况,从而合理科学的评价大环境的质量。

1、生态环境监测的意义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且以灾难的形式向人们述知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既需要熟练的掌握基本的生态知识,又需要对生态的运作发展规律熟练的掌握,而环境监测技术就可以有效的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要想对生态环境的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只需要合理的运用生态监测技术即可,并且为了方便人们的理解,还可以以更加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图表、数据等等。要知道,污染源的监测以及生态质量的检测并不是生态环境监测的唯一内容,还需要对生态环境下的生态平衡问题和资源的开采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测。在生态环境监测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动态监测的方式,这样可以充分的把握生态环境演化规律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预防和控制。

和其他的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生态环境领域的环境监测主要是监测区域内的大生态环境,重点内容是监测大范围的生态破坏情况,然后借助一些专业知识来对大范围的生态状况进行检测,依据检测的结果来实时的调整生态环境,从而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2、生态环境监测的应用意义

生态环境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要想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就需要更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因此,就需要向更深处和更广泛处来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经常有一些因素会影响到生态环境监测的开展,比如恶劣的天气等等;为了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的质量,就需要将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积极的应用到生态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具体来讲,目前主要有三种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分别是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具体指的是采用卫星作业的形式,卫星在运作的过程中,会十分敏感于物体发出的电磁波,而这种物体的电磁波可以将物体本身的位置以及表层等的变化给有效的反映出来,针对这个特点,遥感技术就可以让远程监控得以实现。因此,遥感技术其实是对生态状况以及变化趋势进行远程监控。

在监测的过程中,遥感技术还会对远程信息进行实时记录,地面的信息收集站所收到的信息都是数据库的形式,这个过程不需要花费过长的周期,并且还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比如海洋、森林、草原等等。以草原植被的遥感监测为例,它的工作原理基本上可以这样解释:目前,草原植被的荒漠化情况越来越严重,如果草原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那么只有一种颜色存在于卫星感测图上;如果有荒漠化问题存在于部分草原当中,也就是不断的在减少草原植被区域,那么这些区域内的草原电磁波会和完整状态下发出的草原电磁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电磁波的不同,在感测图上所反应的颜色也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遥感卫星主要以卫星图的形式来呈现检测数据,其中颜色会存在着较大的变化,深浅不一,深浅状况可以对地表和水域等的变化程度进行有效的反应,这样让人们更加容易理解。

主要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生态破坏监测中应用遥感技术,卫星可以对生态的破坏生态进行及时的监测,依据遥感技术的监测结果可以对所应采取的措施进行确定,结合卫星监测技术,遥感技术还可以依据气象云图的变化,来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预测,从而针对这些自然灾害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遥感技术十分广泛的应用到了生态环境监测中,它还具有预测功能,这样就需要投入过多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生态环境监测的水平也可以得到大大的提高。

GpS技术的应用:GpS技术的功能主要是定位,将GpS技术应用到环境监测领域,可以有效的定位导航遥感技术所提供的信息变化区域,这种技术十分的精确。

GpS技术主要是分析遥感技术所提供的实况数据感测土,然后将地理坐标提供出来,它的应用原理可以这样叙述:遥感技术的GpS仪器可以接收到实况数据,经过定位导航之后,GpS仪器就可以对新的数据库进行构建,并且动态监测实况变化情况。

GpS技术在遥感技术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它应用于生态环境领域,可以对监测目标的实时动态进行反映和分析,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领先于遥感技术。此外,GpS技术还可以有效的监测某一时段事物的数量,从而做出合理科学的推测,比如,对某一区域的树木数量进行监测,就可以对树木某一时段的二氧化碳吸收量进行实时的监测。这种技术可以在很广泛的范围内应用,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可以有效的结合遥感技术,对动态数据进行适时监测,还可以适时关注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对生态链的平衡程度也可以实时的监测,这样就可以节约出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

GiS技术的应用:GiS技术是一种地理信息处理技术,它包括着很多个方面,比如信息输入、储存、管理、分析、应用等等。它的内部可以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储存,并且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决定采取何种措施。将GiS技术有效的结合遥感技术和GpS技术就可以促使数据监测和处理系统生成,从而对某段时间内生态环境变化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测,将原始数据提供给人们,从而有效的分析生态变化状况。

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内应用GiS技术可以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这样技术的地理数据可以十分的丰富,对宏观决策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在生态发展的规划方面也可以有效的利用GiS技术,对地理资源的开发状况进行合理的监测和分析,提高地理资源管理的质量,对生态平衡的监测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

3、结语

环境监测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越来越多新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需要对环境监测技术进行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贺琳.远程通信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J].广东科技,2013,2(12):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