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知识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3:46

美术史知识点篇1

美术史是一门叙述美术的起源、发展、变化和衰颓以及不同民族、不同时代和不同艺术家及其不同艺术风格的学科。在我国高等院校学科课程规划中,除部分美术院校设有美术史系对之进行专门研究外,美术史又是美术院校非美术史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积淀美术史知识,拓展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并对其艺术实践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一、存在问题尽管美术史是美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但在我国高等艺术教育教学中,非美术史专业的美术史课程教学多年来一直是最薄弱的”[1]一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无法真正的达到教学目的。原因有如下几点:(一)美术史课程形同虚设“重技法,轻理论”的培养模式虽通常为世人所诟病,但大一统的“唯技法论”现象在我国高等艺术教育教学中依然普遍存在,尤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美术史理论课学科性质特点致使其在求职时不如美术技能那样受宠,因此我国美术院校非美术史专业的美术史课程更遭遇院系领导、一般教师乃至学生的普遍漠视,形同虚设。(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重技法,轻理论”培养模式的推行,加之人事改革力度的增强,必将导致美术院校形成美术史专业教师虽严重不足却因编制紧缺而无法改善的硬伤,进而造成美术史课程不得不由技法课或其他非美术史专业教师教授的荒唐现象,故美术院校非美术史专业美术史课程师资队伍总体难免具有良莠不齐和力量相对薄弱之嫌。(三)授课方式固化、单一美术院校美术史授课方式一般为课堂教学,这种“圈养式”授课方式虽利于知识的集中传授,便于统一管理,但其缺陷却也不容忽视。固化、单一的授课方式,既易于学生厌学情绪的滋生,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视野的拓展,也不利于其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四)授课内容的所谓“重点论”和人为“中心论”美术的范畴既包括绘画,又涵盖了书法、建筑、雕塑以及工艺美术等艺术形式。但部分艺术院校美术史教师教学中却通常对绘画艺术凸显有余,而书法、建筑、雕塑等艺术形式则一带而过,这种所谓的“重点论”和将美术史简单等同于绘画史的美术史观,无疑是狭隘的。此外,他们又极力标榜“晋、唐、宋、元精华论”和“欧洲中心论”,致使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美术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显然这种“精华论”和“中心论”已严重违背于人类美术发展的史实,是非常荒谬的。(五)成绩考核方式不科学美术院校美术史课程成绩考核通常采取百分制,一般由平时成绩(40%,包括出勤、作业等)和考试成绩(60%)两部分组成,考试方式的固化和所占分值的过于突出,易于学生投机取巧和作弊行为的滋生,甚至会导致“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的学生成绩远远超过学习刻苦学生成绩的荒唐现象,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所以极不科学。总之,美术院校非美术史专业美术史教学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已严重制约了美术史教学的顺利进行,影响着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对非美术史专业美术史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二、改革措施(一)改革培养模式,重视美术史教学美术史可以积淀美术知识,拓展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因此美术史的滋养无疑是技能更上一层楼的原动力,而理论的缺失,必将使技能提升呈现后劲严重不足的发展态势,所以美术院校必须改变“重技法,轻理论”的培养模式,而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技法、理论“两条腿走路”,才能确保艺术院校非美术史专业美术史教学又快又好地走上健康发展道路。(二)建设“又红又专”的师资队伍美术院校非美术史专业美术史课程师资队伍良莠不齐、力量相对薄弱的特点,决定了“又红又专”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首先,美术院校院系领导要纠正“唯技法论”的错误观念,充分重视美术史课程教学,并适度引进一些美术史专业教师;其次,部分非美术史专业美术史教师也应汲取更多美术史学科专业知识,努力钻研教学。总之,只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和非美术史专业美术史教师的专业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善高校非美术史专业美术史课程师资队伍良莠不齐、力量相对薄弱的窘况。(三)改善教学环境,发掘教学资源客观条件所限,美术院校师生接触美术作品原作的机会不多,加之美术的视觉性和“读图时代”的来临,决定了美术史课堂授课时应充分利用幻灯片、投影仪、多媒体以及网络资源等多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展开图片教学。“这样的教学环境不仅有利于教师传播知识,有利于教师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文化素质目标的实现。”[2]此外,美术史学科知识体系开放的性质,要求教师应大胆走出课堂,充分利用美术馆、博物馆、画展等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并尽可能组织学生对美术遗存进行实地考察,体验历史上美术作品的原生态,这既可以拓展学生艺术视野,丰富学生美术知识,又可以检验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四)改革拓展授课内容首先,应纠正把美术史简单等同于绘画史的狭隘美术史观,打破所谓的“重点论”,将书法、建筑、雕塑以及工艺美术等与绘画艺术一视同仁。其次,在美术史漫长发展历程中,世界民族无论强大与否,都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要批驳所谓的“中心论”,树立“平等论”的科学观点。最后,美术史是文化史的一部分,故应纳入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之中进行阐述,而美术专业学生通常对文史、哲学知识缺失,因此美术史教师授课时应适当拓展文史、哲学知识。#p#分页标题#e#(五)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美术院校非美术史专业美术史课程现行成绩考核方式,不能客观反映出学生知识掌握的状况,因此必须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平时成绩仍占40%,考试成绩则削减为30%,另30%则增为答辩方式。虽然考核环节较以前复杂,但这种考核评价机制的引入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知识掌握状况,避免付出与收获严重错位窘况的再现。三、结语我国高等美术院校非美术史专业美术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教学的正常开展和人才的培养。为了改善学生质量继续下滑的尴尬状况,确保非美术史专业美术史课程教学尽快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并适应时展需求,对美术院校非美术史专业美术史课程进行教学教改的意义十分重大。

美术史知识点篇2

关键词:美术史教学认识意义

中外美术史课作为艺术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它在各大美术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美术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们只是被动接受知识,他们主动性和思考的能力显得不足,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在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上进行研究与反思,以提高教学质量。要清晰的认识中外美术历史整体的发展演变的状况,了解各种艺术风格流派及画家代表人物,通过美术史的授课要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及审美鉴赏能力,就要多方面多层次的比较教学,作为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就必须要学习和了解中外美术史的发展演变状况,以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这是学习和掌握专业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高校开设中外美术史课的重要任务。教学思路和方法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及认识和理解都各有不同。西方美术的特点以直接表现事物的客观性为主,反观中国的绘画则强调意境,而分析和解剖客观事物放到次要地位。中外美术史的教学中也有侧重点。如中国美术史里的如史前和新旧石器时代的美术可以简略讲,而两汉、隋唐、两宋则要重点讲授,那么和中国美术史相比外国美术史则丰富得多,它是多个艺术文明的集合体。而在教学上它的中世纪前期美术要简略讲。中世纪以后西方美术进入黄金阶段。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为主导,把绘画、雕塑等艺术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在教学中要向学生介绍中外各个社会发展状况和当地宗教、文化、风俗等因素影响下那些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所生成的独特的艺术审美观念和艺术特色的发展走向,以及中外各个时期不同绘画流派的形成背景,以及画派中代表性画家的艺术观念和艺术追求还有他们在绘画作品中的艺术表现的状况,学生在对各种艺术风格流派的学习和对代表画家的研究分析来吸取艺术养料,以提高对历史名家名作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这就是美术史课的教学任务。对艺术家代表作品赏析中,不能停留在作品表面分析研究,要挖掘和探求包含在作品中的艺术家的艺术情感和其生活内涵,以实现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目的。美术终究是以视觉表现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美术作品本身以形体、色彩、线条、明暗等艺术元素组成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并向观赏者传达作品及画家的思想情感、作画理念。这些重要章节主要讲不同时期的各个主要画家的介绍、个人艺术风格特点、代表作品赏析、和艺术影响等等,这样可以为教学增添生动气氛。

在美术史的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利用美术视觉效果的趣味性,而只是僵化的理论讲解,那么整个课堂教学这显得枯燥乏味。惯用的是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是经常按时间顺序来讲解美术发展史。以美术发展的史况作为教学重点讲解的内容,以分析和鉴赏画家代表作品来帮助学生熟悉美术史况。而这种教学方式的缺憾就是:课堂教师讲授虽然全面但是授课趣味性不强,从而导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也不理想的。讲授美术史时,利用美术作品对学生进行视觉刺激,从而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的主动性提高,使师生之间在课堂上处以一种互动的良好教学氛围之中。美术史课程是渗透式的,可以有机地和学生的美术基础课中的色彩及素描课相联系。分析一些与学生上课内容相联系的画作,提出注意的问题,和哪些要强调的内容,美术史直接地为美术基础课服务,在授课中教师要指出艺术家的创作始源、艺术作品的形成过程,并进行史论研究。其课上得生动活泼,这样才能使内容更精彩,学生听课更加有兴趣,就会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吸收美术史的知识。要分析比较中外美术史不同和相似的部分,教学中对中外美术史作适宜的这种比较性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和思辨能力,对中外美术史有整体的认识,上美术史课的学生进入正规的绘画训练时间并不长,基本上没有连贯的美术史概念,而美术史教学应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展开,使学生慢慢积累得到全面连贯的知识,也不能按教材照本宣读或走马灯式地教学方式,授课不生动显得枯燥,美术史课也失去意义。中外美术史教学方式在应重视名家画作欣赏、强调针对学生的兴趣性、趣味性和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艺术名作的鉴赏中对美术史理论知识有了比较深刻和全面的理解。艺术鉴赏不是让学生单纯的被动的接受,其不是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演变为历史目的,也不仅是让学生熟悉记背几幅名家名画,其教学重要目的在于向中外名画家学习,从艺术家们的艺术品代表作中学习和借鉴其艺术发展过程及为自身艺术发展所需的艺术养分。有时也要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艺术特点和不同艺术理念的作品进行比较,才能让学生了解美术发展史中的艺术的关系与变化,发现艺术发展演变的规律,这也是探求实现新的艺术表现特点和新的艺术理念追求的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根基。

美术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状况和传统文化精髓及艺术思潮演变等方面的知识。在对代表画作进行赏析评述时,画要传达给学生是其画家的创作思路,就是将画家自己对生活环境的感受和哲学美学思想溶进画面。只要教师将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品鉴赏分析的全面深入,教学任务才能有效的传授,可以帮助学生扩大思考问题的空间,培养开阔的思路。因此,如果让学生读懂一幅画,就要对绘画作品所处当时的社会环境、思想文化的演变,以及画家的个人艺术特点、艺术观念、艺术追求、生活经历状况有较深入的认识理解。教师要以画家作品进行赏析,以此作为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去挖掘和思考作品背后的社会背景、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从各个时期的美术作品中认识到美术发展规律和社会文化根源。

参考文献:

[1] 邓星福,洪惠镇.《中西美术比较十书―中西绘画比较》 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

[2] 赵艺桐.《感性与理性―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的比较》.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l.15(8)

美术史知识点篇3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教育对学科的综合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历史本身就蕴含有极丰富的美学元素,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学艺术教育具有浑然天成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和人文素质也成为中专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中专历史教学;文学艺术教育;渗透策略

中专历史教学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增长历史见闻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更能让学生从历史中体会美好品德和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再加上历史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气息和古典艺术内涵,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好文学艺术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对艺术文化的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的全面素质。但在中专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学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难点,要想历史教学达到素质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同步发展,就要解决这些问题。

一、中专历史教学渗透文学艺术的难点

1.历史教学中淡漠和忽视文学艺术

历史教学中淡漠和忽视文学艺术是中专历史教学渗透文学艺术的重要难点。在传统的中专历史教学中,课程要求及安排均以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和发展过程、重要意义为主,不曾要求过掌握其中蕴藏的文化知识,因此中专历史教学养成了淡漠和忽视文学艺术的习惯,这些习惯的长期使然致使中专院校和学生也忽视了历史课程中文学艺术的教育重要程度,因此在历史教学渗透文学艺术的过程中,必将遭到学生的心理抵触。

2.传统历史教学中的资源、教师素质难以满足文学艺术

中专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学艺术的难点还包括传统历史教学中的资源、教师素质难以满足文学艺术。由于长期对历史课程中文学艺术教育的忽视,现有的中专历史教学资源均以普通教育为主,甚少配置对于文学艺术的解析和欣赏书籍及其他资源,再加上教师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也以普通课程要求为主,其自身的文学艺术素养也满足“为学生讲授历史文化及古典艺术”的要求,这对文学艺术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也造成了阻碍。

3.文学艺术自身的特点所致的渗透问题

文学艺术自身的特点也对中专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学艺术教育带来了问题。文学艺术本身具有知识丰富、头绪繁多、难以理解和认识的特点,这些特点导致了文学艺术的学习必定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而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学艺术教育的课时和教学详细程度难以达到文学艺术的学习要求,这也给文学艺术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带来了难度。

二、中专历史教学渗透文学艺术的策略探索

1.加强情感价值教育,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是用生命铸成的,其中蕴含的精神和文化艺术气息能够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历史课程中蕴含的文学知识,有利于学生的情感价值培养和对文学艺术的深入了解。例如,在学习《民国时期的新疆》时,老师可以利用《义勇军进行曲》《命运交响曲》等文学艺术作品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对于生命的渴望情怀和对于民族统一和谐的仰慕之情,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

2.培养正确审美价值,树立学生的高尚审美观

艺术对于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让学生能够在历史教学中体会文学艺术的价值,提高学生懂美、认识美的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价值、树立学生的高尚审美观,让学生能够更准确地认识到历史课程中的文学艺术之美。例如,在学习《清代新疆》时,教师可以利用《虎门销烟》《圆明园》等纪录片让学生体会林则徐的爱国情怀以及中国古典艺术的魅力,加强历史教学中对文学艺术教育的渗透。

3.注重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

注重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也是中专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学艺术教育的策略。艺术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利用文学内涵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康人格。例如,在学习《隋唐时期的西域》时,可以通过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的“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情怀可以让学生体会我国古代文人正直的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在中专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学艺术教育,能够提高中专生的文学艺术教育时长和效果,有利于提高中专生文学艺术素养,但在渗透教育过程中还存在历史教学中淡漠和忽视文学艺术、传统历史教学中的资源和教师素质难以满足文学艺术、文学艺术自身的特点所致的渗透问题等难点,教师可以从“加强情感价值教育”“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正确审美价值”“树立学生的高尚审美”“注重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等方面下手,逐渐在历史教育中达到文学艺术渗透教育的目的。

作者:方兴海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美术史知识点篇4

关键词:历史;美术;跨学科;美育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5〕71号)第八条提出,要“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提倡美育与各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尤其提出要充分发挥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的美育功能,强调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将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有机整合。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教科书较之前发生了较大变化,无论是人教版教材、岳麓版教材还是人民版教材,都增加了大量的图像资料。这些图像资料中包含着丰富的美育信息,有待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挖掘和采集。作为美术教师,笔者在此谈谈历史与美术跨学科教学的问题,希望有助于历史教师进一步提升历史教学的美育功能。

一、历史教学中美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现行历史教科书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图像资料。据统计,大象版历史教材中图像资料最多,约880种;其次是岳麓版,达520余种;图片最少的人民版教材中也近450种。显然,历史教材中的图像资料是相当丰富的。这些图像资料包括文物、古迹的图片以及大量的美术图片。无论是文物、古迹图片,还是反映美术史的图片,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历史的发展,都记载了历史,直观地再现了历史,反映了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从历史教育和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些图像资料对文字内容起到补充、阐释的作用,印证了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因此,历史教师正确地阐释和解读美术图片类资料显得尤为重要,而有效开发和利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挂图、插图等教学资源,地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如,在讲授苏联卫国战争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当时创作的大量战时美术作品。苏联美术家在卫国战争中,为配合苏联抗战的需要,创作了大量的战时美术作品,这些美术作品真实、直观地再现了苏联人民抗击侵略者的光辉形象和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总之,图片类教学资源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感染力。美术图片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丰富情感,提高精神素质,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实现。

二、历史学科内容与美术学科内容的衔接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不同学科的特点与课程标准决定了学科教学中侧重点的不同。历史学科中涉及美术的内容注重历史环境、时代背景对美术的影响。历史与美术的跨学科教学,重在把两门学科间有逻辑和自然联系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调整或融合,使它们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合理的系统结构,发挥综合教学的整体功能,通过两门学科间内容的延伸、渗透与融合,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下的教学案例正是在历史教学中围绕历史与美术学科知识点的衔接而进行的教学尝试。历史与美术学科内容衔接的跨学科教学案例一:江苏省大港中学的束鹏芳老师,在给高二学生讲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中《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一课时,依据高中历史课标要求——“了解”浪漫主义文艺的代表性成就、“认识”或“理解”其时代性,把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的欧洲文艺史分成文学、音乐和绘画三个板块,聚焦“浪漫情怀”的主题,使学生从不同的层面感受和理解浪漫主义。教学环节的学习行为3:欣赏名作,指出作品名称、作者及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教师出示名画《自由引导人民》和《梅杜萨之筏》,请学生观察后描述对画面的感受。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互动得出: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发出浪漫主义绘画的宣言,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将浪漫主义绘画推向高峰。教学环节的学习行为5:提问“19世纪上半期的这些文艺作品显露出什么特点”。幻灯片对比展示:19世纪中期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画面淳朴亲切、色彩沉静,像照片般写实与真切,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而《自由引导人民》通过浪漫主义手法的表现,展现出激越的情绪、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理想的渴望。从以上片段可以看出,束鹏芳老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经典美术作品的同时,渗透着理解和揭示美术作品背后的时代精神,通过比较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幅代表作,提出对浪漫主义文艺的理解需要从作品的主题内容、人性诉求、表现手法等方面展开。这堂课在历史教学的文化情境中既欣赏了美术作品,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历史与美术学科内容衔接的跨学科教学案例二:在北京版历史教科书《文艺复兴》一课中,师生可以根据文艺复兴的时代特性研究“文艺复兴三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中的郝志红老师在给初二学生讲授《文艺复兴》时,先按照时间顺序欣赏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美术作品,中世纪宗教题材绘画作品中的圣母像,14至16世纪美术作品中的圣母形象,让学生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圣母像,发现美术表现的变化,接着提问三个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中哪个时期的作品最能体现人的生命活力。在互动式教学之后,教师提出在14至16世纪,经过漫长的中世纪之后,光辉灿烂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得以再生,引出“文艺复兴”的概念,并提出这一时期美术作品在题材、内容和技巧方面的创新,提出创造性与艺术美之间的联系。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无论是西方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印象派的创作方法,还是我国宋元时期文人画的发展,都印证了特定社会历史环境对美术家及其创作的影响。以上两位教师的历史教学,用历史学科的基本观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美术作品诞生的来龙去脉和美术作品与历史背景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用美术与历史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符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跨学科探究式学习的要求。

三、历史教师美术素养与综合教学能力的提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提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从课标中可以解读到的是历史教学需要创设艺术的氛围与情境,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历史。然而,现实的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偏重文字部分的讲授,忽视了对美术作品的介绍与解读,加之教材中涉及美术作品的教学图片较少,使学生难以把握美术作品的风格,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进而受到影响。部分教师由于缺乏美术素养,教学方法单一,仅限于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简单讲解,难以使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认识历史。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中《美术的辉煌》一课,内容涉及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主要的艺术流派。教科书较为简略地介绍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的诞生及其特点,列举了大卫的《马拉之死》、安格尔的《泉》等几幅美术作品,而对于作品艺术手法的阐释过于简略。因此,笔者建议历史教师在讲授中外美术史的内容之前,先了解学生美术学科的学习进度,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紧扣历史课标和教科书,搜集一定数量的美术作品插图,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配合必要的文字说明进行教学。同时,对于美术史中的各个历史时期某一流派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及其作品,教师需要从画家的生平、创作风格、艺术语言的运用、时代审美观念等方面适度讲解,使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认识历史。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上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应努力培养自身的美术素养与综合能力,提高读图、识图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历史教学生动有趣。

四、历史教学中美育的渗透与融合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能力为目的的综合性教育,涉及生活、历史、社会等广泛的领域。历史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生通过历史学科能详细了解艺术作品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风尚、传统习俗。历史课教学资源丰富,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科技发明、历史人物、名胜古迹都为学生的美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中国历史上文天祥、林则徐、邓世昌等杰出人物的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反映出人的精神性格美,而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米勒的《晚钟》、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等作品呈现出各类社会历史事件和社会关系美。无论是人物精神性格的美、反映社会关系的现实美还是文物珍品的艺术美,都会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激发学生积极进取,使其心灵、品格、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和升华,这正是美育的渗透与融合。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素材,通过挂图、插图、自制图片、影像视频等资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综上所述,历史与美术跨学科教学,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学习历史知识,加深了历史与美术、政治等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使学生对相关学科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艺术作品鉴赏能力,审美教育的基础更为牢固,可以说,跨学科历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与融合着审美教育。同时,历史教师引入美术学科进行跨学科教学的尝试,同样可以借鉴到美术教师的教学中,从而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解读美术作品、认识美术家,使其更深入地把握美术的发展和美术在社会中的功能,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http:///zhengce/content/2015-09/28/content_10196.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朱汉国,马世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人民出版社,2009.

[5]束鹏芳.审美的历史知性的教学——《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教学实例.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4(5).

[6]郝志红,孙永节.《文艺复兴》一课的教学设计片段及评析.历史教学,2006(4).

美术史知识点篇5

关键词:美术史论,审美培养,课程整合

 

美术史课程是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作为一种美术专业理论知识,是师范院校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美术史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美术专业知识,丰富学生的视觉审美经验,提高他们的美术欣赏水平。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师范生的美术史知识越丰富,对美术史学习方法掌握的越灵活,毕业后从事美术欣赏教学的专业素质就比较好。反之亦然。

一直以来,国内外的美术教育者,都从观念和意识上一致肯定美术史学习对美术欣赏能力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容质疑的价值。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美术史教学中,中国美术史和外国美术史是分别进行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和学习美术以加强对自身区域文化的重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普通高校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借鉴了专业美术院校,却忽视了培养目标的不同。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在中国美术史的学习上,对知识时间段上的对接不是很清晰,只有约43%的学生能够正确回答中国隋唐时期相对应的知识。可见学生对美术史的整体时间概念掌握缼乏一个清晰的认识,中国美术史课程大多开设在大一这一学年,大一学生思想单纯活跃,兴趣爱好广泛,可塑性较强,对老师讲授的内容有一种新鲜感,渴求知识。科技论文。但由于思想不牢固,缺乏深入学习的自觉性和创新精神,知识积累不足不好进入研究状态,所学内容不易串联,教师在知识点讲解上应当注重史话内容的联系性,以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特点。

1注重美术发展史讲授的传统教学思路。

所有的人类文明、文化无一不是经过历代的沿袭发展而来的,中国绘画更是有深远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也是我国最早的原始绘画)到唐代的人物画再到宋代绘画的鼎盛时期,再到今天中华民族百花争艳的绘画局面都继承着历代绘画的精髓。科技论文。作为教师总是以把知识传给学生为天职,这一点无可厚非。我们设想一下,我们的储存量有多少,我们的知识有没有更新。曾经有个教育学家说,我们教师不能给自己定位成一桶水,把水流给学生,因为这一桶水是有限的,水干了呢,所以他倡导教师一方面要给学生灌溉,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找水源。在美术史讲解过程中,注重介绍美术史中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由于社会背景、风俗不同而导致的艺术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演变发展走向,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多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指导下吸取艺术养料,把握时代精神提高审美素质。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习惯用的是按时间顺序讲解美术发展过程,以美术的发展的史况作为重点进行讲授,如在讲解到春秋战国时期,让学生试着画一画《采桑宴乐战纹壶》,感受一下上面的剪影式构图,还可以说一说图中所表现的内容,既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种方法可以将绘画发展演变过程中的理论内容演绎的淋漓尽致,而且讲的更加详细、更加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一时期的史论内容。

2注重培养鉴赏能力的教学思路

很多学生对于美术史论课有一个误区,认为史论课只是要了解一些名家作品,而对生活中的美却视而不见,不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重要的是服务于生活。科技论文。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精彩纷呈的审美现象,以其经论精妙绝伦的姿态,给人们带来审美的享受,诸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等,都在显露出个人对艺术审美的追求。美术史课中教师往往一讲到底,这样会造成教师很投入而学生默然的尴尬局面,然而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潜能。教师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不断探索与自省,全方位的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要与学生共同上网查阅资料,挖掘作品中的故事题材,每一个欣赏内容都可以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来渲染。如韩熙载的《夜宴图》可以配与舒缓的音乐,调动学生的情绪,以简练的语言讲述韩熙载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创作出这幅作品,以及作者是以何种方式表现出自己当时的心情的。使学生对中外美术作品及其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引导学生去理解领会和感动艺术的美。老师也要因人而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觉得上美术史论课是一种美的享受,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而美术史论课时一种直觉的审视力,这种审视力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是对美术语言本身的理解以及丰富的情感经验和对独特价值的领悟。艺术作品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离他们的生活经验较远的,他们有更多的“没见过”、“看不懂”,更不要说的是理解其精髓,感受其魅力了。因此,我们要做的是让学生对这些艺术作品产生审美认同。

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讲授课程过程中,学生对于某一个时代、某一幅作品都有一种自己初步的印象和感觉。而作为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可以做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再如在讲解油画作品《开国大典》时,我要求学生仔细地观察作品,用语言简单的描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课堂呈现一片活跃热烈的气氛。在充分的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趁机简单地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学生们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同时也获得了美的享受,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学生增强了对理解新事物的自信心。对美术作品做深入完整的把握,结合审美感受的理性分析,才能达到深刻地把握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办法。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敢画,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激励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美术史论教学是高等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美术史论教学承担着提升美术类学生艺术理论素养、增强艺术鉴赏能力、开拓艺术思维、推动基本技能发展等重要任务。美术史论教学是提高美术类学生艺术素养、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人的情感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情感的开发与升华,只有通过情感的作用,美育不同于别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当下是一个信息充斥、资源共享的时代,面对空前发达的信息渠道,学生们被动或主动地面对古今中外五花八门的文化现象时,常常会有些迷茫和无措。因而希望能够通过课堂上尤其是文化味和艺术氛围浓厚的美术史课得到一些深入的学习。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获得更多更有用的信息,更多更直接地提高审美能力,让我们易于为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诙谐的发展、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尽力。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系中国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3.彭峰.美学的意蕴【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顶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

美术史知识点篇6

关键词:新媒体;交互技术;服装史教学;应用

服装史是服装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对于它的学习,传统教学依照社会发展、年代变更为基本点,多数教学以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方式。但因知识点多、教学内容难以有效掌握而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教学中,新媒体技术能够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随着多媒体交互技术的不断发展,服装史教学中完全可以借用这一技术,把一些呆板、抽象的知识点,更生动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一、新媒体交互技术概述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具有时间和阶段性,现阶段的新媒体主要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种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交互技术主要是研究人与计算机如何进行通信,以及他们之间互相影响的技术。从现阶段来看,有几项交互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比如,计算机视觉技术,这一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影像处理、产品自动检测等领域;语音交互技术,它能把文字信息转化为可以听的声音,这一技术也相对成熟,在很多领域也已使用,如声讯咨询、电话银行等。此外,还有手写识别、虚拟现实、多通道交互技术等。这些技术能够把人与计算机联系起来,让这些计算机变得有“生命”,从而实现辅助教学。

二、新媒体交互技术在服装史教学的应用

(一)服装史课程的教学特点。服装史的教学,一般都是按照年代和国别的顺序,依次讲解历朝历代的服装特点,追求对服装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服装史这门课程内容丰富、知识点多、信息量大,结合了历史、服装、美学、社会学等课程的内容,既有中国的,又有外国的;既有古代的,又有近现代的,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学生要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么多内容,具有很大的难度。此外,因为涉及到服装的学习,若一味追求理论的讲解,势必枯燥,所以,它更需要调动学生的视觉等感觉器官,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新媒体让服装史课程内容更加丰富。交互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中的photoshop、Flash、adobeaudition、adobeaftereffects等专业设计软件进行整合制作,实现现代技术与服装史内容的结合,制作成多媒体汇报片。它通过整合文字、图形、照片、声效、音乐、动画等多种表现手法并进行编辑处理,最终合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多媒体播放文件。观看者只需在电脑(windows平台)上双击打开即可进行播放展示,并可进行暂停、快进、后退等操作。针对项目可设定播放菜单界面,实现灵活互动及操作。这样就把服装史相对枯燥的内容用动画视频结合声音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给其以感官的刺激。死板的历史顿时变成了跳跃的音符;抽象的服饰也顿时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能够详细分析服装上每个部件的作用与含义,学习就由原本侧重历史或者侧重服饰的单方面学习转变为全方位的学习,课本的枯燥单调也顿时变得丰富活跃起来,学生接受的内容就更全面、信息量也就更大。

(三)新媒体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按照制定的学习计划进行讲解,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这种教学模式除了学生理解上存在困难外,还有一个更大的缺陷,就是教师的“生产”和学生的“消费”是同步进行的,如果某个知识没听明白,或者学生请假缺席了,课后补齐知识点会花费很大的力气。而现在把服装史课程借助多媒体交互制作成多媒体汇报片,它的展示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文件量小且便于存储和发送,画质清晰并结合适量服装图形实时呈现,图文并茂、声画同步讲解,能对服装设计方案进行全面、深入的阐释和说明,将枯燥乏味的说明变成生动形象的演示,使观看者可以在短时间内直观地理解方案设计理念及基本内容。这样学生学习服装史就不再局限于课堂,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随时随地反复学习,从而提高了效率。

(四)新媒体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服装史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只有具备了审美能力,才能从历史中寻找出更优秀的服装作品,才能学会欣赏服饰,从而为设计服装做准备。但美学的学习不仅仅只有理论的准备,不是说学会一些美学理论就懂了美学。美学运用在服饰上,哪怕服饰上一点点装饰都可能给整件衣服增辉,服装上的美学就是要让学生懂得这些服饰为什么美。对于美学的理解,要落实到每个时代具体的服饰上。有了新媒体与服装史的交互,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图像画面,这样学生对美就有了切身的感受,理解美欣赏美的能力也就能够逐渐得到提高。

美术史知识点篇7

面对中国伟大的美术文明与现代阵容庞大、发展迅速的中国美术教育现状,对我国美术教育史进行研究是一项非常必要、非常紧迫的任务。从我国师范美术教育来说,按照2005年“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的通知”,美术教育史作为必要的基础理论课程进行开设,但目前最缺的是教材和相应的研究资料。另外从阵容庞大的中小学美术教师来看,他们职前教育就缺乏这门必要的知识。教师工作中要进行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研究、思考问题是不能缺乏教育史知识平台的。古今中外教育史中蕴含着先贤宝贵的经验,有着深厚精辟的理论,体现着美术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规律,是他们思考发展和改革我国美术教育不可缺少的知识资源。

我国美术教育史涉及美术教育观念、教育理论、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各个层面,我国美术教育发展史蕴含着美术兴邦的历史经验。通过展现美术教育的历史,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中华美术多方位的总体认识,对美术教育事业发展与社会进步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为:第一,能为正确认识美术教育的性质、特点和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思考依据。第二,是改革我国美术教育与我国美术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必要因素。

研究我国美术教育史要在深入挖掘和大量占有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美术教育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各个层面的深刻变革过程,探讨美术教育的产生、发展与社会转型的内在联系,展现我国美术教育走过的辉煌历程。我国美术教育史不仅要勾勒出我国美术教育的总体发展面貌,并要史论结合,概括出各个时代的特点,找出规律性和特殊性。美术教育史研究必须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为指导思想,研究各时期的美术教育现象、教育形式与教育思想的社会政治文化历史关系。紧密联系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并广泛吸收学术界科学研究的成果,对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历史作出在宏观上把握教育思潮流向的前提下,对具体的教育制度、教育经验进行剖析和梳理。美术教育史研究紧密联系着历史学、社会学、美术史、美术学等,美术教育史研究要思路开阔,在综合其他学科史学研究的成果上建立新的美术教育考证方法,借鉴教育史研究的一切具有科学意义的成果和方法,博采众长,努力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在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中研究美术教育发展的历史。

美术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继承和发展着人类的文明成果,传播、保存、融合、发展着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形成、生存及发展的生命机制。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对人们的社会心理、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文化传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成为整个文化建设的基础。

谈到美术,我们可能会想到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或者现代人说的艺术设计)。谈到美术教育,我们可能会想到美术本体的传承教育,这显然是不全面的。那些流传在民间的属于造型艺术的现象,其实也都属于美术现象。这些美术现象是劳动者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体现着他们的情感、理想、审美和造型观念,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典型的美术文化特征。那些被称作“美术”的作品,发展中既有明显的承传性,又在不断地翻新。这些美术在民间传承与发展的过程,属于美术教育的范畴,美术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是特殊而意义重大的。

不同的美术教育形式对应不同的社会阶层,一般来说美术教育史研究包括三大类:一是专业美术教育。“专业美术教育”在传统中的主要教育方式是:父子相传、师徒相授、图样临习等。在现代社会“专业美术教育”一般在学校实施,如美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和其他各类学校的美术专业学科。这种教育以培养专业美术人才为主要目标,教育目的是美术文化本体的传承与发展,最终指向是以创造的产品为社会提供精神的与物态的艺术,促进社会发展。二是人文素质美术教育。“人文美术教育”的主要教育方式是:作品认知、社会活动与信息接受等方面中的教育,主要指为教化国民素质而言。在现代社会的“人文素质美术教育”一般指幼儿园、中小学和大学中的通识教育,教育目的是公民素质教育。三是社会美术教育。“社会美术教育”包括家庭与社会生活、活动等方面的美术现象对人的影响与教育,内容丰富多样,主要有家庭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筑、影视、网络、工业产品、宗教美术、政治美术、商业美术;生活活动的器具、婚丧嫁娶与礼仪活动中美术参与的运用等。这些美术文化随时随地对公民起着教育的重要作用。

美术史知识点篇8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高校美术通识课程教学方式

近些年来,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日趋受到重视,究其原因是由于长久以来社会基本教育价值判断导致高校教育实用主义的重理工、重商贸的倾向,造就了相对片面的高校教育体系与教学方式。受此影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很难在人格发展与知识结构上体现相对完整性。类似的困扰也曾出现在近代化过程中西方国家的教育体系内,美国学者列维(albertwilliamLevi)在研究美国艺术教育的现状时指出:“人文学科与人文学科研究在最近几十年里普遍出现衰落。人们经常把这种衰落现象的缘由一方面归于科学技术的兴起,另一方面归于高等教育机构急于将自己的资源集中投入到那些声名显赫的领域。结果,学生也认为人文学科对他们未来获得权利或前途发展没有多少帮助,因此只要对他们的要求稍一放松,他们就会经常放弃文科的学习研究。许多大学都存在这种情况。”

作为人类的文明成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术通识教育是将人类在视觉艺术方面创造的理论、技法及成果,按照教育规律再创造成适合不同对象的教学材料,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公民对艺术的认识、判断、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由此可见,作为高校艺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美术通识教育对培养公民的艺术素养具有不可替代作用。要达到这一目标,高校美术通识教育课程在面对大多数基本对艺术一无所知的非专业学生时,教学方式上就不能只局限在艺术的编年史或谱系学上,而应引入与之相关联的其他学科,尤其是应以人文学科为基础,广泛涵盖艺术史、艺术批评、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哲学与美学等学科层面,重新进行相关知识体系的建构,注重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运用,讲求感性的审美与理性的认知两方面的运作,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一、高校美术通识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列维认为艺术史研究具有三种意义:艺术史作为艺术的编年史或系谱学,艺术史作为分别研究各类艺术的论述,艺术史作为一门自我反思的学科。纵观我国各高校开设的美术通识类课程教学现状,普遍存在观念陈旧、内容缺失的现象,形成了一种近似“看图识字”的教育方式。

1.教学内容简单化

高校美术通识教育与中小学相比,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自主性比较强。由于学生们普遍缺乏艺术史知识,因此,许多教师认为课程应该更强调基础。不少教师只着眼于美术作品的背景资料的解读,认为这就是“美术史”。把教学重点放在哪一个时代存在过多少艺术流派,多少代表性的艺术家,以及各自的代表作品是什么。缺乏与之相关的特定文化语境,低估了学生对美术史的理解与评价能力。对于课时本来就不多的高校艺术选修课,教师必须用明确的原则去选择知识,教给学生,而不是照本宣科,简单罗列。

2.内容划分比较机械

要么是以时间段来划分,要么就是以绘画种类、风格来划分。如按照二十世纪30年代德国艺术史家海因里希·沃尔夫林的划分方式,强调风格可以划分为个人风格、民族风格和时代风格。法国的丹纳在《艺术哲学》中也提出类似观点,他把风格的形成归结为基本形式(种族)、次要形式(环境、时代)的影响。这样的划分对于古典艺术的研究有其合理性,但对于现当代艺术和整个艺术史的研究来说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忽略了艺术史作为文化传统发展的内在联系性,而这种内在联系性恰恰是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艺术知识体系的关键。要找到艺术史的内在联系性,就必须利用与之相关的人文学科作为基础并加以分析。例如,在讲述后现代的“观念艺术”时,强调在“观念艺术”之中,观念或概念是作品最为重要的方面。学生普遍难以理解艺术品并非艺术家创作的物质形态,而是概念或观念的组合这一新创作形式。以J.柯苏特1965年创作的《一与三把椅子》为例(图1),作品由一把折叠椅、这把椅子的照片和放大的词典上关于椅子的文字定义组成。表面看起来很令人费解,不明白其创作意图,作者本人也从未有过解释。但如果对早期哲学关于艺术领域的讨论有所了解的话,就可以找到根源,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用“床”的概念评价艺术家的地位,他认为存在三种类型的“床”,一个是上帝造的床(对床的抽象概念),一个是木匠造的床(床的实物),一个是艺术家根据实物画的床(床的影像)。由于艺术家的创作只是对着实物描摹影像,因此他永远与真理(概念)之间存在距离。通过柏拉图对“床”这一命题的解读,学生了解了特定的时代造成了柏拉图对艺术理解的局限性,同时解读了J.柯苏特的创作意图是试图用后现代的语境与古典美学观进行一次对话,艺术再现的是概念而非形象。这样一种对人文学科的延伸,使学生较为容易理解观念艺术甚至后现代艺术正试图把艺术引向一种哲学对话,把探讨“什么是艺术”变为艺术本身,而非物质形态上存在的艺术作品。

3.教学内容陈旧

以西方艺术史教学为例,往往只讲到现代主义的毕加索、马蒂斯,稍好一点的会让学生了解一些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等内容,而对当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则普遍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艺术教育的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长期影响,另一方面是教师本身缺乏与此相关的知识背景或者主观片面地认为学生不会理解,进而采取回避态度。我们应意识到,传统美学理论限制了人们审美认识的视野和美学的思维空间,对当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这一类虽然其价值与影响尚未得到普遍承认,但业已存在的艺术现象,必须客观公正地介绍给学生,但在讲授时不应带有过多的主观评论,而应理性客观的展示作品,让学生充分了解使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哲学、美学依据,以及艺术家为什么使用这种样式、语言,目的何在,由学生独立做出自己的评价。“观看先于语言”,孩子学说话,先观看感受周围的世界,后辨认,再学会说话。同样学生对于艺术的理解也是一个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身处世界多元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人为割裂肢解业已存在的文化现象,显然不是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创新教学方式的探究

教育哲学家伊斯雷尔·谢弗勒划分了三种类型的教学,即知识、技能、态度。那么对美术通识教学来说,知识、技能、态度应该分别指的是对美术史的了解程度及对美术作品分析评价能力,从而获得一定的整体把握能力。

1.进一步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

美术教学往往沿用了传统的图像学研究的授课方式,一般来说分为三类:一是按年代的顺序进行,同时需要有关作品主题和意义的背景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常采用几种主要方法:作品的形式分析、生平事迹研究、创作目的、时代背景的介绍;二是主题性的讲授,按风格、重要的艺术观念或典型的艺术问题论述作品;三是比较学的方法,同时将两种或多种艺术风格进行类比。海因里希·沃尔夫林在《艺术风格学》中大量使用比较学的方法研究文艺复兴艺术与巴洛克艺术的差异。将古典风格和巴洛克风格置入一个二元对立的体系中加以比较(线描和涂绘、平面和纵深、封闭的和开放的形式、多样性和同一性、清晰性和模糊性),论述了欧洲文艺复兴艺术风格的历史嬗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贡布里希认为存在着明显的问题:“艺术的丰富性在这样的比较中会被逐渐看成是一种简单的二元对立。”传统的方式过分强调对艺术风格的研究,同时机械的划分会使艺术史处于被割裂的状态,虽然对古典艺术的教学有其合理性,但对于艺术发展愈来愈多元化的今天就显得较为单一了。

2.拓展引入非传统的艺术史研究与授课模式

(1)心理分析法。阿恩海姆认为人的大脑能有意识无意识地接受外部世界,加以造型,并且能对外部世界的描绘进行解释。强调知觉的可能性,以此揭示作品深层次的含义。弗洛伊德则更注重个人经历对创作的影响。这种方式,补充了已往片面强调时代背景对作品产生的决定性作用这种单一的研究方式。

(2)符号学的分析方式。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罗兰·巴尔特、福柯、德里达的文化符号学为艺术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

例如在讲述中国传统艺术时,作为强势文化的西方文化对身处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大多数学生影响越来越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甚至不如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在这样的状况下引入比较学和符号学的研究方式,可以使学生明确与代表基督教文明的西方文化处于不同文化体系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价值。作为两大思想体系,用基督教的十字架和蕴涵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道教太极图做一个符号分析。从图形运动角度来看:

太极图——中心有两个(阴阳)、主客同构;外观曲而圆;运动起来是向心互补的;追求平衡、和谐、圆满。

十字架——中心有一个(或人或神或物)主客分明;外观直而方;运动起来是离心互斥的;追求进化、超越、极端。

“西方思维方式接近科学的,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更接近美学的”。这种不同导致东西方艺术的发展方向存在明显差异。以及老、庄、道家、禅宗等哲学美学思想反映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符号性特征,进而再引出“书画同源”论、中国书法符号、中国绘画符号等。

虽然这种符号学的分析方式存在片面性,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失为较为直观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3)解构法。德里达认为“解构就是在文本的内部,借助于文本中的因素来否定文本做出的判断。”作为符号学的延伸,解构既是结构主义的、又是反结构主义的:首先,人们拆解一座建筑,一种伪装。希望以此让人从业已定型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各种不同质的文化分别相安地融合在一起,貌似分散,但确实是一个整体。解构主义美学也被认为能有助于打破一个潜在的封闭霸权体系,它通过它的概念形式开辟了种种新的可能性。往往让我们审视被忽略掉的部分。“那些如今起规范作用的、具有协调性、支配性的因素都有其来历。解构的责任首先正是尽可能地去重建这种霸权的谱系:它从哪儿来的,而为什么是它获得了今日的霸权地位?”例如,有关女性艺术的内容,作为边缘文化长期被艺术史忽视,这是因为在父权社会中,掌握话语权的是男性,造成文化史无不以男性为第一性,女性作为它的对立面而存在,成为“他者”而被忽略,因此,我把这一内容放在课程的最后部分进行讲述,以此审视今天作为片面的、不完整的艺术史(霸权的谱系)的存在。

界定这些非传统的方式在教学中所占比重,常用的方法是将它们置于整体的文化大环境中加以对比,强调它们的价值优先特性。倡导兼容并包的视觉艺术教学。传统的、非传统的教学方式各有其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也各有其结构上的差异,教学方法又依对象而有所区别,专家学者所使用研究方法往往,即形成学术研究的方法学,而对学生所使用的应是对学术研究的转换,往往需要融入教学法的运用,以协助学生建构艺术的知识体系。虽然各自有其知识结构的着重点与差异,但基本都是属于艺术的学习,所探索的层面是彼此相互重叠的,进行课程设计时不宜过于拘泥与自我限制,应保持弹性融通的可能性。

三、结语

高校美术通识教育不仅仅是美术作品的“看图识字”,而是包含了艺术史、艺术批评学,以及历史学、社会学、哲学和美学等人文学科的内容。显然,目前的教学大多只停留在编年史或系谱学这个层面上。但是通识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更应该体现在使学生尊重他人观点,具有能对陌生的艺术作品做出理性的分析与评价的能力上。对于人文素质较为缺乏的当代大学生,高校美术通识教育课程应置身于大的人文环境中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将与之相关的人文学科的引入,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建立起较为科学的艺术知识体系,而这正是艺术素质教育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美]列维史密斯.美术教育:批评的必要性.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

[2][英]约翰·伯杰.视觉艺术鉴赏.商务印书馆,1996.

[3][美]艾迪斯·埃里克森.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常宁生.美国高等教育中的艺术史课程与教学.美苑杂志,2002,03.

[6][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商务印书馆,1996.

[7]翟墨.冲出思维圆圈.艺术世界杂志,1988(04).

美术史知识点篇9

但是,当前历史课堂教学中,旧的教学观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在这种观念下,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造成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各年级学生在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心理需求不同,但在历史课堂往往不被认识或重视,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加强美育呢?

一、教师应具有的素质

(一)正确的情感。历史教师应具备正确的情感。它包括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热爱历史课教育,满腔热忱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即就是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状态。从美学的角度看,这就是历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美。

(二)提高语言和文字表达效果。口头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直接关系到信息传输效果。教师要有美的语言和表情才能激发学生去感受和享受美。语言表达方面,要练就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做到口齿清晰,嗓音洪亮;对所要表达内容要再三推敲和锤炼,做到表达准确,不拖泥带水;要努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既要进入角色,富有感性色彩,又要朴实无华,催人奋进。文字表达方面,无论是编教案,撰写论文,还是板书,就应做到文理通顺,语句流畅,内容简洁,论证严密。

(三)渊博的知识。历史教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娴熟运用历史知识,要有创新精神,充分开拓教材中具有美育的因素。

二、充分发现和运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

历史学科的美育因素和无数的审美对象一样,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大类。其中社会美和艺术美占主要地位,而自然美则和社会美、艺术美融为一体,并通过社会美和艺术美而表现出来。

自然美是指自然景物所显示的美。在一般情况下,历史教材中的自然美不是通过直接感受,而是通过诗词歌赋艺术美的鉴赏间接所得。例如北朝民歌《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体现迷人的塞外风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体现庐山风景。而历史教学中的自然美,更多的是通过千百年来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的人文景观融入到自然中,体现出来的“天人合一”的历史自然美。

社会美是指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所表现的美,它根源于社会实践,和真善美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历史人物所显示的美包括有:现象美、行为美和品德美等。历史的现象美是通过历史人物征服自然、改造弊端创造出一种祥和美满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现象。如汉之“文景之治”,唐之“开元盛世”,十月革命后莫斯科喀山铁路工人发起的星期六义务劳动。一部中华民族文明史就是华夏儿女创造美的过程:伏羲氏结网捕鱼,神农氏制作耒耜、遍尝百草是创造美;汉昭君出嫁匈奴单于,张骞出使西域是献身为国贡献美;唐太宗善于纳谏是德政美;孙中山将毕生精力用于拯救民族灭亡,为民主革命奋斗终身是崇仰真理的信念美。这些正面的、先进的、英雄的历史人物形象无不闪现着人格之美。

艺术美是实现美的反映。它是人类审美意识的结晶,是人民群众对美的创造。历史教材中的艺术美包括建筑、雕刻、工艺、绘画、文学和戏剧等。如才华横溢的王维能诗善画,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气魄雄浑,沉郁悲怆,都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充满震憾人心的艺术美。还有万里长城的雄姿,秦始皇兵马俑的雄壮,王羲之书法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文化宝库敦煌莫高窟等。又如世界上雅典卫城的壮丽;但丁爱憎分明的诗魂《神曲》;贝多芬震撼人心的《命运》等等。这些文化艺术珍品,令人陶醉、叹为观止,为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三、正确传授美

课堂教学和环境熏陶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两个主要途径,那么,历史课怎样正确传授美呢?

(一)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美的语言和教态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要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包括校园、图书、课堂等硬环境和气氛、风气、交往关系、教师的态度等软环境。教师精神饱满、举止大方的站在讲台前,可使学生精神为之振奋,注意力迅速集中;教师以和蔼可亲的教、抑扬顿挫的语言、扣人心弦的精讲,来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刺激学生适度的兴奋,既可使学生有学好历史的信心,又能使其智力发展达到最佳状态。

(二)教师要把握住美育的量和度,处理好美育和传授历史知识两者的关系。所谓美育的量,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美育所占的比例。所谓美育的度,就是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程度。教育学规定,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中心任务。如果教师忽视了这个中心,而去片面强调美育,那就违背了教育学的法则,也就超出了美育的量和度。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时,要注意美的因素,做到真善美的历史教学内容与生动形象的教学形式的统一,由师生共同创造和享受历史教学中的美

(三)注重审美教育的形象美和情感美。教育学认为:无论是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美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引起人的美感;美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性情上得到陶冶。因此,美育的显著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应该注意形象美和情感美。

(1)形象美。它指直观教具的美。也称以美引真,这是美育的特点。美育的以情动人,是通过审美形象实现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审美形象是美感的基础,它决定着美育必须以美的形象为手段,进而陶冶人的情感,并有效地提高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

美术史知识点篇10

关键词:美术欣赏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200-01

所谓的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美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精神产品,它有别于听觉艺术的音乐、语言艺术的文学,是具有造型性、可观性、静态性的一种空间艺术。正因为有以上基本特征,美术作品首先应该是可以被人感知的。美术欣赏正是对美术作品的欣赏,通过其塑造的艺术形象感知作品的艺术美。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欣赏课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形成健康的审美观。美术课堂教学特别是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的目的并不是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专业人才,除了知识技能的教学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行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让学生会以一种美好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一切,面对未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才能培养学生向往美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欣赏与学情的结合

小学低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表现生活周围的美好事物。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等常常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第二册《小朋友的画》、《民间美术欣赏》、第四册《画家笔下的童年生活》、《绘画中的动物和花果》等。我们可以安排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其特点是富有情趣,符合儿童审美心理,如大脑袋,歪脖子,近大远小,树画在半空等等,五花八门,比例不在准确,表现无拘无束。又如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能在蜡笔的涂色中提高色彩能力,可引导学生对素描知识的加深而出示一些合理范画让其欣赏。

中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接触了解优秀美术作品,如第五册《工艺美术的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第六册《工艺美术的陶瓷和雕塑》、《绘画作品中风景的静物》等。其特点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欣赏一些与学生生活接近、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中国古今优秀绘画作品和工艺美术作品来培养对艺术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

高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第十一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现代建筑艺术》,本课的教学目的应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知晓建筑的三大要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比较,了解“传统”二字与“现代”的区别,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建筑史及灿烂的建筑文化,了解宫殿、楼阁、亭台、寺庙、佛塔、陵墓、民居等独树一帜、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特点。

条件稍差的农村,有关欣赏课的内容应结合本地具体情况作有效的灵活调整。比如我们上《古代传统建筑》这一课时,就完全可以带学生到公庙去参观,让他们了解足够的知识后,民族的尊严与自豪感自然就出来了。

二、欣赏与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结合

社会公德是对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最起码、最简单的道德规范。加强社会公德要从小抓起。这个“小”既是小事情也是小时侯。人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小学学生正处在生长期,是初步树立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重要阶段。他们的可塑性大,犹如一张白绢“染苍则苍,染黄则黄”。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要让他们养成好的习惯,单以家长的千叮咛万嘱咐、老师的苦口婆心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我发现利用美术欣赏课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气质、品格、意志、信念等。有人说“一部好书能改变一个人”。同样,一件好的艺术作品也能改变一个人。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培养自身区分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能够明是非、知荣辱、辨美丑、守纪律,这是一条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的有效途径。例如,在上漫画欣赏课时就证明了这一点。漫画《难以忍受》的作者通过夸张、幽默的艺术表现手法,刻画出到处乱写乱画者的丑态。学生看后捧腹大笑,之后体会到作者的立意,从而意识到自己该如何做,有的学生下课以后就用砂纸把画在墙上的字擦掉了。这不能说此人今后就能改掉所有的坏习惯,但最起码这样的课对他们触动很大,也就达到了我们在教学中灌输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欣赏与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结合

美术作品最能体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它们涵盖了中国的历史演变过程,无论是古代的悠久文化,还是近现代的民族抗争、自强奋斗,都描绘得生动详实。在美术欣赏课中,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以及所蕴含着的丰富的历史知识,增加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如高年级阶段欣赏唐代绘画作品《步辇图》,可介绍我国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外交等唐朝至唐太宗时己经成为东亚的盟主。政治上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惟才适用,慎用刑法,与少数民族通婚;经济上对外贸易繁荣,与多个国家建立了往来,多个民族融合。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肤独爱之如一。”民风淳朴,社会稳定。唐朝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思想上的兼容并包、文化上的中外融合,创造出灿烂的唐文化《步辇图》通过大批人物形象的塑造,生动再现了唐太宗如何接见吐蕃族迎亲使者禄东赞的庄严的历史场面。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是最早反映中国汉藏民族团结和睦的历史画卷。学生在对这些历史知识了解的情况下,就会对一个国家以及此国国情有所了解。

美术欣赏教学是理论与实际、教与学的统一。我们不能把美术课变成德育课,单纯“说教”;也不能把“双基”训练课变成单纯的“传艺”,必须将思想品德教育与造型艺术的形式美联系在一起,掌握好两者的尺度,这样才能体现出美术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也要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为已任,使学生的美育能更深入的渗透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