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发展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44:34

智能建筑发展前景篇1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发展前景

1.建筑智能系统

1.1火灾自动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

该系统也称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或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控制系统,是通过安装在现场的各种火灾探测器对现场进行监控,一旦发生火灾警情产生报警并联动相应的灭火、疏散、广播等设备,达到预防火灾的目的。

1.2通信系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度发展对建筑物内的信息系统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真正实现建筑物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以及住宅自动化(Ha),而独立系统之间必然要通过各种方式(如局域网)连接起来,共享所积累的数据资源,转送和处理数据,并由通信系统与外界公用通信网连接,形成综合通信系统。

1.3电缆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电缆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的应用和推广是为了解决大城市高层建筑或电视信号覆盖区外的边远地区因电视信号反射或屏蔽严重而影响电视信号良好接收问题和丰富节目内容而设置的。

电缆电视系统属于应用电视系统,但是由于与当前使用的以监视控制为目的的电视监控系统从传输的信号方式到应用范围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现在已经单独作为一个弱电系统出现。

1.4应用电视系统

它是弱电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应用电视是指除广播电视系统以外,在其它领域中应用的一切电视系统,由于首先用于工业所以习惯上也称工业电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电视以其传输质量高、系统功能强、应用范围广、施工方便、使用安全和不占空间频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教育、军事等行业。

1.5扩音与音响系统

扩音与音响系统基本上有三种类型:一是公共广播(pa);二是厅堂扩音系统;三是专用的会议系统

1.6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的全称为公共安全防范系统,是以保护人身财产安全、信息与通讯安全,达到损失预防与犯罪预防目的。

1.6.1防盗报警系统。通过安装在防护现场的各种入侵探测器对所保护的区域人员活动的探测(入侵),一旦发现有入侵行为将产生报警信息,以达到防盗的目的。

1.6.2电视监控系统。以图像监视为手段,对现场图像进行实时监视与录像。监视监控系统可以让保安人员直观地掌握现场情况,并能够通过录像回放进行分析。早期电视监控系统是应用电视系统、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电视监控系统已经与防盗报警系统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更为可靠的监控系统。

1.6.3出入口控制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又称门禁系统,其功能是控制人员的出入,还能控制人员在防范区域内的活动。在防范区域内,必须使用各类卡片、密码或通过生物识别技术经控制装置识别确认,才能通过。停车场管理系统实际上也属于出入口控制系统。

1.6.4楼宇保安对讲系统。为访客与室内人员提供双向通话或可视通话、遥控开锁以及报警功能。

1.6.5电子巡更系统。在大型楼宇或场院中,出入口很多,来往人员复杂,必须有专人巡逻,较为重要的地点应设巡更站,定期进行巡逻。电子巡更系统是保安人员在规定的巡逻路线上,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向中心控制室发回信号以示正常。

1.7建筑物自动化系统(Ba)

建筑物设备自控系统(BuildingautomationSystem――BaS)主要是建筑物的变配电设备、应急备用电源设备、蓄水池、不停电源设备;给排水系统的给排水设备、饮水设备及污水处理设备;空调系统的次热源设备、空调设备、通风设备及环境检测设备;热力系统的热源设备;以及对电梯、自动扶梯设备运行工况的监视、测量与控制。通过BaS实现对建筑物内机电设备的,制与管理,节约能源和人力资源,提供午夜管理水平,创造更舒适、安全的环境。

2.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发展前景

2.1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内涵

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自动控制技术和现代图像显示技术、综合布线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其他现代高新技术与建筑技术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智能建筑,应用于智能建筑的弱电技术就是智能建筑弱电技术。

2.2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与智能建筑的关系

在智能建筑内,以综合布线为基本传输媒质,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通信和控制手段(桥梁);以此对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系统(广义的BaS)等所有功能系统,通过系统集成进行综合配置和综合管理,形成了一个设备和网络、硬件和软件、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务有机结合于一体的综合建筑环境.

智能建筑既包含了设备物理建筑环境,又包含了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软环境,它是一个综合建筑环境。可见,智能建筑技术和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是智能建筑的主要组成。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是实现智能建筑功能的主要技术手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表现在以下方面:

2.2.1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对iB的建设起主导作用。

2.2.2网络结构和标准实现开放协议,例如BaCnet标准;Lonworks标准等。

2.2.3互联网技术(internet)

采用开放的网络传输协议tCp/ip和Http,采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实现远程监控、操作和综合信息数据库访问。

2.2.4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化、宽带化、高速化、网络化、综合化、多媒体通信。

2.2.5“三网融合”是我国通信领域的发展的方。

2.2.6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宽带多媒体通信、ip通信、移动通信、atm技术都正在迅速发展应用。

2.2.7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2.2.8开放的网络控制技术和BmS的发展

2.2.9智能卡技术和人体识别技术

2.2.10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和扩展

2.2.11综合布线的发展前景

2.2.12系统集成是iB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智能建筑发展前景篇2

关键词:智能化;发展前景;智能化建筑

abstract:alongwiththecomputernetworktechnologyandmoderncommunicationtechnologyofrapiddevelopment,andintelligentbuildinginChinacameintobeing,andinrecentyearsaregrowingrapidly,thispaperintroducesthedevelopmentofintelligentbuildingfoundation,underthepremiseofintelligentbuildingistheprospectofthedevelopmentofresearch,forourcountrythedevelopmentofintelligencebuildingareasonablediscusses.

Keywords:intelligence;Developmentprospects;intelligencebuilding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智能建筑的发展基础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电子商务的出现,人们通过网上信息服务,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将生产单位、个人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带入了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新局面;(2)管理事务处理的规范化,可以有效的将数据处理与人工操作结合起来,减少人为失误因素,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3)为经济和制造业全球化提供便捷工具,通过普及的internet网,一个新的设备可以实现在美国设计、中国加工、俄罗斯制造,从而大大的节约制造成本。

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需求日益增加,信息化技术不断进步和成熟,这一切给智能化建筑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成为智能化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建筑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等进行智能化设计,将这些看成是计算机系统的几个子系统,以综合布线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桥梁进行最优化组合。全面实现对通信管理系统、建筑物内各种设备(空调、供热设备、给排水设施、变配电场所、照明、电梯、消防、消防通道等)的综合信息化管理。尤其是现代建筑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现代机械控制技术不断发展,也都为智能建筑的产生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2智能建筑的概念及其发展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对于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以传统建筑概念进行的设计提供的服务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和人们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智能大厦(intelligentBuilding,以下简单称iB)的出现,使得一幢幢楼就变成一个小社会。iB把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等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内在联系进行优化组合,从而提供一个投资合理、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大厦的“智能化”并不仅仅是建设一个简单的综合布线系统,更不是时髦的头衔能随便加在自己头上。我们必须对智能大厦有一个全面、综合、深入的认识,这对于设计者、使用者乃至发展商都是非常重要的。

3智能化大楼发展的前景

3.1智能大厦的沿革

智能化的发展过程,是从原来的纯监控到现在的全面管理的发展过程,它其实是楼宇设备监控的进化发展史。最原始的高层楼宇一般拥有很多子系统,例如:通风系统、排水系统、配电系统、安保系统、消防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停车场系统等等。只依靠中控室的话,很难对这些系统进行完善的调节和控制。从80年代开始,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先进可靠计算机主机基础上,搭配一些监控和显示等设备,可以有效的对这些系统进行管理。

1984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市,一座名为Cityplace的大厦建设完成,它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座智能大厦。它的建设顺应了时展的潮流,当然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也十分不开的。各大高科技公司为了增强自己在彼此间的竞争力,纷纷建设或改进自己的高科技装备的高科技大楼。比如:美国国家安全局和五角大楼等,这些都是典型的代表,它们的建设预示着新时代职能大厦建设潮流的开始。

1984年夏天,日本开始引进智能大楼的概念,透过消化吸收,日本已经追赶上了智能大厦的发展潮流,一大批智能大厦建设完成,比如:野村证券大厦、安田大厦、KDD通信大厦、neC总公司大楼、aRK森大楼、本田青山大楼。日本可以算是对智能大厦研究比较深入的国家,为此它还专门成立了国家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

根据资料显示,美国在建设和已完工的智能大厦将超万幢,日本和泰国新建大厦中的60%为智能大厦。为了顺应时代潮流,1995年后,美国就开始大幅度的调高智能大厦在全部建设楼宇中的比例。

在中国,北京的发展大厦普遍被认为是中国的第一座智能大厦。在它之后,中国又相继建成了一批准智能大厦,例如:深圳的地王大厦、北京西客站、上海证券大厦等,智能大厦的建设潮流已经在中国兴起。

总之,自从进入90年代以来,智能型建筑开始蓬勃发展,直追国外美日的后尘,英国,瑞典,法国等国家也开始出现大量的智能型建筑,香港,新加坡也大力的发展智能建筑,一批批的智能建筑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3.2发展前景

随着计算机水平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也开始越来越多的投入到建筑中去,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智能建筑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利益,“建筑智能化”观念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新建楼盘是否是“智能化建筑”或者是“智能化”程度如何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话题,可以设计和建筑智能建筑的单位也越来越受到欢迎。尤其是在上海,广州等地,智能建筑的出现可以有效的吸引人们进行投资,上海商业金融大厦和深圳的赛格广场对国际公开进行招投标,这样大型建筑的招标不仅仅是对国际智能建筑的一种挑战,同时也是对智能建筑的一种无形宣传,智能化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毋庸置疑,也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一种发展方向,也是现代信息时代的发展的必然,现在建筑与高科技的结合甚至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评定的一个方面,并且也是21世纪房地产发展的趋向和竞争所在。

在当前智能建筑的发展条件下,智能建筑的技术改造和改革势在必行,一方面要积极进行硬件和软件的革新和创造,另一方面要从法律法规上对智能建筑的规章制度和设备进行合理的保养,在技术上及时培养智能建筑的技术人才,只有如此才能适应当前我国当前社会对智能建筑的需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发达,各种应用软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和欢迎,而人们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对居住环境的和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智能建筑的设计和开发必然可以取得更好的进步,更加的趋向于人性化和完善化,在管理上也必然会日益成熟,更加科学,只有如此,智能建筑在我国才能取得更加良好的发展。当前社会对智能建筑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但随着国家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一定能取得更加美好的前景。

结语

总之,智能化大楼并将是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我们相信,在国家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和社会对于智能建筑需求日益高涨的将来,智能化建筑的设计与开发必将获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魏立明.智能建筑电气技术与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

智能建筑发展前景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园林景观;经济价值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现代化居住小区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人居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此外,当前社会上,低碳环保成为了新时代的主题。在建筑行业中,发展绿色智能化建筑,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成为了当今建筑的发展趋势。在现代社会发展当中,绿色智能化建筑是对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进行解决的有效方式,可以有效的保证社会和谐、持续的发展。绿色智能化建筑是现代化城市构成的主要内容,涉及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和环境。我国现在处于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当中,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整体节能和生态环境面临很大的问题,而绿色建筑的建设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途径。绿色建筑主要强调对能源的节约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保证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绿色建筑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智能化技术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基础。在建设绿色建筑的过程中,通过智能化技术对建筑内外的相关情况进行控制。采用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对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通信、安全等各方面进行管理,有效的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浪费,提高整体建筑的功能性和舒适度,满足建筑用户的自身需求。同时,人们在关注建筑内部绿色智能化技术的同时也关注住宅区外部的生活空间,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逐渐到追求文化需求。优美的环境景观不仅可以美化住区环境,还可创造出和谐融洽的邻里交往气氛。住区环境景观的提升,给生活在其中的人带来一种亲和力,满足居住者生理和精神双重需要,给住户提供一个优美舒适,有亲密归宿感的情感场所。

1绿色智能化建筑的内容

1.1绿色智能化建筑的定义

绿色智能化建筑的定义是人们生活、工作、居住的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同时建筑具有高效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对周围环境影响较低的建筑物。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区别在于,绿色建筑可以有效的对能源进行利用,节约资源,通过低负荷的运转保证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持续发展的目的。

1.2绿色智能化建筑的特点

绿色建筑主要的特点是绿色化,实现绿色化是指建筑本身要保证无污染和可持续发展,同时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科学的自身设计,优化自身内部控制系统,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的达到实际目的。绿色建筑的根本是以人为本,建立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在追求高效节能的同时,还要保证自身的舒适度。

2绿色建筑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2.1节能环保方面的应用

绿色建筑的原则是节约能源和保证环境的生态平衡。建设绿色建筑就是为了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在建筑耗能中,实际使用的能源消耗主要用于照明、供暖、供冷、热水、电梯、保洁等耗能耗电的应用。绿色建筑可以在实际使用中利用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减少能源的消耗,有效的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浪费,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在建筑中的照明系统上,采用智能化的照明系统,利用相应的传感器等技术,在建筑物的照明地区安装节能的照明装置,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智能的开关调节和亮度条件,可以获得良好的节能控制效果,延长七彩使用寿命,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和效率。在采用智能化的照明管理系统之后,可以根据自然光情况进行自动的条件,既加强了照明效果,又达到了节约电能的作用。

绿色建筑采用智能化的遮阳控制系统可以自动的对建筑受光情况进行调节,根据阳光、风力、天气等相关因素进行调整。智能化的遮阳控制系统可以在夏天对阳光进行控制,降低温度,在冬天提高受光情况,调节建筑物内部需求,达到节省供热供冷能源的目的。绿色建筑中的智能化系统可以对建筑空调、通风、采风、供暖等系统进行综合的控制与管理。建筑内部集中控制平台可以通过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指标,对建筑空调机组进行控制,达到满足环境舒适度的目的,同时由于自动化系统可以自行的只能控制,在保证需求的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采用智能电梯控制系统可以对建筑内部电梯进行科学的控制和管理,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控制和分配,提高调度效果,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损耗。

2.2安全方面的应用

绿色建筑采用智能化技术可以提高建筑自身的安全性。采用火灾和消防智能化报警系统可以利用烟感和探测装置对整个建筑内部进行环境监测和控制,在发生火灾时第一时间作出反映,保证建筑内部人员的安全。建筑采用只能的监测门禁可以对建筑内部和周边进行监控和管理,保证建筑的自身安全。

2.3其他方面的应用

在绿色建筑中,用户通过建筑提供的智能化系统可以进行相应的互联网通信和其他金融、科技方面的工作,随时进行业务的处理和办公工作。采用智能化的绿色建筑自身具有先进的技术条件,可以满足建筑内部人员的自身需求,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供一个先进的工作环境。

3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和园林景观的经济效益分析

加快现代化住宅建设,不仅是解决人民住房问题的需要,也是开拓住宅市场、形成消费热点、培植国民经济增长点的需要。好的住区环境有助于提高住区的市场竞争力,增加销售速度与入住率,提升开发利润。随着人类对居住条件和外部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良好的社区内外环境已成为房产市场中的有利因素。因此,在进行现代化住宅小区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从设计阶段进行规范绿色建筑和园林景观设计,推进和提高整体住宅的持续发展功能。在建设过程中,要提出适用于绿色建筑和园林景观的建设计划,满足建筑的自身功能的同时,保证建筑的节能环保的特点,保证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建筑使用周期中,要处理好节约能源和满足需求的关系,在保证整体建筑的功能和舒适性的情况下,提倡节能、节水和环保。利用先进的智能化系统,提高建筑内部资源的利用效率,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建筑的科技含量,有效的体系出绿色建筑在经济效益上的优势。

绿色建筑采用智能化技术,在自身的照明、供热供冷、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自动化的管理。在采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的同时,保证了内部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了浪费,提高了建筑内部的舒适性,满足了用户的整体需求。通过智能化技术的融入,采用中央控制系统,对整体建筑进行控制,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整体建筑的管理水平,有效的保证了整体建筑的经济效益。

4结束语

中国优秀的现代化居住小区中,园林景观应与绿色智能化建筑有机联系在一起,以景观为背景,以建筑为依托,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不断创新,从而营造出更具亲和力和宜居的居住环境。其中,建筑应体现出建立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有很大的区别,整体设计的理念有了很大的变化。绿色建筑需要利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提供支撑,保证自身目的的实现。建立绿色建筑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涉及管理、控制、技术、智能化、信息化等多方面的内容。网络技术、新能源、再生能源技术和新材料处理技术等现代工业技术为绿色智能建筑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技术支持。国内用于建筑节能的技术主要有三种:一是降低能源消耗为主的建筑节能技术;二是资源再利用为主的建筑节能技术;三是利用新能源为主的建筑节能技术。在发展绿色建筑的同时,要积极的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对不同类型和目标的绿色建筑进行评价和分析。绿色建筑的实际成效需要在长期的运营中得到体系,智能化的建筑系统环境是整体运营的基础措施,做好绿色建筑的建设工作就要保证好整体建筑智能化的应用和实现。我国的绿色建筑才刚刚起步,整体行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研究。我国建筑智能化的发展还需要不断的进行自身的提高,利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进行加快,迎接更大的挑战和发展,提升自身的建筑水平。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市场的优胜劣汰,居住小区建设越来越向景观和绿化智能化住宅方向发展,住宅区的环境和景观建设已成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对促进住宅建设的经济活动和居住者的生活质量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智能建筑发展前景篇4

【关键词】智慧城市;物联网;云计算;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ResearchandimplementationofwisdomindustriesandSharingplatformbasedoninternetofthings

LiUHui-ling,CaiYan-guang,QiUXu-qin,LiUZhi-yong

(Schoolofautomation,Guang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Guangzhou510006,China)

abstract:SmartCityisthesenseoftheuseof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meanstest,analyze,integratethekeyinformationaboutthecitytorunthecoresystem,andthusthevariousneeds,includingpeople'slivelihood,environmentalprotection,publicsafety,cityservices,includingindustrialandcommercialactivitiestomakeintelligentresponse.itsessenceistheuseofadvancedinformationtechnology,managementandoperationofurbanwisdom,thuscreatingabetterlifeforpeopleincitiestopromotetheharmoniouscities,sustainabledevelopment,hasaveryimportantpracticalsignificance.

Keywords:SmartCity;internetofthings;cloudcomputation;informationtechnology;publicserviceplatform

引言

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使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日益严重。在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后[1-3],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信息化日益成为化解城市发展难题的突破口。因此,智慧城市的出现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模式,它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信息应用,以加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是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形态[4-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也强调要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型的城市发展。

1.总体设计

1.1总体目标

立足城市发展需求,致力于解决当前城市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满足移动互联、物联网、智慧城市未来发展,通过整合各领域的专业信息系统或平台,集成地上地下三维数据、统一的地理底图信息、以及各职能部门的专题数据等信息资源,建立起应用到全市各个领域的数据平台,随后将数据共享范围扩展到全市各职能部门,搭建起智慧城市多维基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以地理信息数据为支撑、物联网、三维可视化技术为手段,实现基于真实地理世界的三维景观,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和辅助决策,从而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1.2总体思路

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系统总体设计图

2.建设内容

2.1公共信息数据库

包括数字线划图(DLG)数据库;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数字栅格图(DRG)数据库;地名地址数据库;地下管线数据库;三维模型数据;人口基础数据库;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等。

2.2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2.2.1公共数据管理系统

公共数据管理系统依托公共数据共享平台运行维护管理各种数据库,保证数据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公共数据管理系统包括图层管理、数据编辑、元数据管理、数据转换与输出、数据输出和统计分析等功能。

2.2.2基础数据服务接口系统

基础数据服务接口系统主要是由一系列数据服务接口组成,提供的数据共享服务主要有认证服务、目录服务、电子地图服务、三维数据服务、多媒体数据服务等。

2.2.3共享平台运维支撑系统

共享平台运运维支撑系统主要是对共享平台的用户管理、服务的安全认证,各个服务配置、管理以及共享平台的监控进行集成,为共享平台能够稳定地为外部应用提供安全的访问予以支撑。

2.2.4视频数据管理系统

实现对共享的交警摄像头视频数据、交通部门的视频数据和其他服务大厅的视频摄像头数据的进行管理,并通过共享实现视频资源的互联互通,共享使用。

2.3行业三维应用系统

依托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开展诸如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食品系统、智慧药品系统、智慧环保、智慧水资源管理、智慧气象、智慧社区、智慧学校、智慧建筑、智慧油田等诸多方面行业应用。

3.系统功能介绍

3.1数据导入

功能描述:管线数据自动生成,并生成管线属性。

3.2信息查询

功能描述:通过输入关键字查询对应信息。

3.3辅助规划

日照分析:在一定的范围内,对建筑房屋二十四小时任意时间段的日照效果进行分析。

方案对比:在屏幕中设置了双屏幕对同一地块上,规划不同建筑方案进行效果、参数等对比。

建筑编辑:对建筑模型进行编辑,例如空间位置变化、模型大小缩放等

替换模型:对现有建筑模型进行替换,从而辅助规划决策

3.5新建建筑

新建建筑:对现有空地进行新建建筑,从而辅助规划决策。

3.6场景漫游

线路漫游:对特定线路进行漫游,查看线路周边规划建筑效果。

场景定位:查看重点场景。

视点编辑:用户可以添加自己自定义的场景,然后进行定位。

3.8二三维同步联动

不管当前是二维视图还是三维视图,启动二三维同步功能后,自动切换为二三维双屏,并能实现二者位置同步,以进行对比查看。

3.9通用功能

地下模式:控制当前三维场景是否是地下模式或者地上模式。

停止飞行:当漫游路线时,用此按钮可以停止飞行。

水平距离:两侧空间任意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垂直距离:两侧空间任意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飞行环绕:选择某一场景,在此场景飞行环绕旋转,查看当前场景周围建筑情况。

放大或缩小:将当前视图范围放大或缩小。

正北:将当前视图转为正北方向。

保存图像:将当前视图数据以图片的形式保存。

鼠标漫游:水平方向移动视图。

鼠标滑动:水平方向移动视图。

查看天际线:在某一场景高度,查看前方天际线情况。

4.结语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为了适应新型城市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智慧城市将极大提高城市的环境承载能力,有效驱动经济发展模式调整,全方位提升以人发展为本的美好城市生活的感知。

参考文献

[1]侯宇红.基于全景真三维斜射影像的数字城管应用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14,21(1):106-110.

[2]程锋.“数字城管”基础数据普查关键技术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2):159-161.

[3]周迪民,段国云.地理信息系统属性数据不确定性的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9,19(12):174-177.

[4]陈平.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1):142-148.

[5]陈观林,李圣权,周鲁耀.杭州市“数字城管”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情报杂志,2009,28:43-4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61074147,60374062,61074185)。

作者简介:

刘惠灵(1990―),男,广东河源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控制技术。

蔡延光(1963―),男,湖北咸宁人,博士,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网络控制与优化、组合优化、智能优化、智能交通系统等。

智能建筑发展前景篇5

[关键词]舒斯特曼;新一代实用主义美学;智能空间建筑;银河SoHo

新实用主义美学在壮大发展的过程中对人类的各项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一影响很自然的渗透到了建筑领域。如同先前“崇高感”对于哥特式建筑的影响一样这一影响是十分深远并且广泛的。

一、舒斯特曼强调的身体自然主义对智能空间建筑美学的影响

智能空间建筑的一个最大的特点便是最大限度的方便人们的居住和工作,最大限度的挖掘提高人类生活和工作效率和舒适指数的可能性,最大范围的满足人类各个层次各个范畴的需求。这便体现了舒斯特曼不断的强调的身体自然主义思想。舒斯特曼在《表演性身体美学》中他特别强调身体美学是以身体为中心的美学,认为艺术应该全方位地满足人的生命体,包括肉体层面的和精神层面的,显然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性是巨大的,这也体现到了现代智能空间建筑的设计理念中来。

简单的拿智能空间建筑中厕所设计来说,一般设计师会先分析建筑的功用性,从而分析出此居住空间的使用人群,在将人群进行分类对比,一般可分为一般人群和特殊人群,一般人群中可以划分出男女两个大类,充分考虑出人群比例以及各自功用性的需求之后进行厕所的位置定位、厕所的具体设计和通风管道设计、排布线设计、特殊功能性的设计。如银河SoHo项目中的根据四个不同的功能分区划分出了不同的厕所面积比例。在对待特殊人群中,银河SoHo项目也给一些身体不便人士例如残疾人士开辟出了特殊的厕所分区。身体美学对研究和改善残疾人的状况也很有帮助。舒斯特曼特别指出一个误解:“人们常常以为身体美学是关于青春美貌的青年人的,实际上身体美学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身体经验、提高身体功能。越是年纪大、身体虚弱、疾病缠身的人,越是需要身体美学”。

二、舒斯特曼倡导生活艺术的观念思想对智能空间建筑美学的影响

舒斯特曼在《生活即审美》强调了“生活为艺术的中心”这一古老的命题,舒斯特曼因为在亚洲生活了近20年,受到了东方思想的影响认为生活就是艺术、生活就是审美,艺术是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的,离开这些功能的纯粹艺术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不存在的。艺术必须是有其功能性的。舒斯特曼强调要重新恢复古老的艺术观念,即以生活为中心的艺术观念。这也于智能空间建筑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的生活为中心的原则不谋而合。

舒斯特曼认为“艺术应当是一切贴近人们生活的”。智能空间建筑也遵循着这一轨迹在不断的发展着,智能空间建筑近年越来越注重其交互性和可鉴赏性,智能空间建筑现在大多是智能大厦,现在的智能大厦已经脱离了以前简单的为了功能性而忽略其可鉴赏行的趋势,越来越多符合现代审美的建筑跃然眼前。银河SoHo项目,它抛弃了一般智能大厦的方正结构,以一种流畅的中庸的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并且也符合舒斯特曼提出的符合人类生活的就是有美感的这一思想,银河SoHo不是简单的流水造型,而是以此为依托讲建筑划分为了四个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四个功能区,既有美感也极其符合其功能分区的需要。

三、舒斯特曼的审美开放性和动态性的原则对智能空间建筑美学的影响

舒斯特曼认为艺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们应该通过艺术品的动态的展现过程来感知艺术品的美。智能空间建筑也正是运用这一观点,在对建筑的设计上强调一种动态的美。智能空间建筑充分的考虑的各种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利用先进的电脑智能系统、人机互动系统、机械力学、动力学、通讯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建筑心理学等等先进科技成果,使建筑这个静态的空间变成了动态的空间。这样,智能空间建筑就向人的大脑一样可以感知建筑内系统间和建筑内外各个系统之间的关联,还能为人们提供最大限度的方便、最为舒适的空间和富有创造性的功能,能够映射出用户所需要的通讯、办公以及建筑自动化的需求。智能空间就是以这样一种动态的方式体现了它独特的魅力和美。

银河SoHo使用了多项绿色建筑的先进技术,比如高性能的幕墙系统、日光采集、百分之百的地下停车、污水循环利用、高效率的采暖与空调系统、以及优质的建筑自动化体系。这使得这一项目内部能够有机并高效的成为一个有机统一体,重要的是,其非常注重建筑与建筑外部各个系统之间的和谐统一,充分利用各项资源使得建筑不单只是一个建筑本身,而成为一个流动的、动态的统一体。

四、舒斯特曼倡导连续性、联系性的思想对智能空间建筑的影响

同样我们以银河SoHo项目为例来分析舒斯特曼的新一代实用主义对智能空间建筑的影响。在建筑设计策略上,银河SoHo项目通过单体的整合营造出一个壮观的整体。每栋建筑个体均有它的中庭和交通核心,且在不同层面上融合一起,从而创造出丰富流动的空间、景致和室外平台。建筑在从下至上的不同层面各个方向展开,所以它是一个360度的建筑世界,没有角落也没有不平滑的过度,源自自然的启迪,建筑的外观展示了的也是连续流动的深空间。银河SoHo它是一个多级系统,是一个有序的动态的开放的结构,各个系统内部之间系统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均可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流,构成有生命的建筑。

银河SoHo的设计理念是旨在建造一个“中国庭院式”的建筑,中国的庭院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四合院这一独特的建筑形式,银河SoHo以此为起点建造出的是一个充满流动性、深空感而又不缺乏联系的建筑,以此项目的中间水景庭院为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中间的水景和周围建筑的颜色和流动的外形相得益彰,也借此水景将四个功能分区分离开来,但是这种分离不是割裂,而是达到了即统一又区别开来的分离方法。

参考文献:

[1]理查撼.舒斯特里:《实用主义美学》,彭锋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张公忠等编著.现代智能建筑技术.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智能建筑发展前景篇6

关键词:现代建筑;电气;智能照明;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现代建筑多向智能建筑放行发展,应用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手段和智能化设备,实现了智能建筑建设,智能照明系统便是其中一种。对现代建筑来说,智能照明系统的应用不仅能建筑居住者创造良好的、舒适的居住环境,还能减少日常生活中的不必要能源支出,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电气的智能化水平。

一、现代建筑电气中智能照明系统的内容

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模块化的今天,各大厂商智能照明模块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各自对照明系统场景方案的设计。建筑类型多种多样,业主需求五花八门,如何针对性的提取共性,设计出符合绝大多数业主需求的控制方案,尽可能的一楼一方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

1、自然光补偿节能。从节能的角度考虑,应尽可能最大程度地使用自然光。智能照明系统通过加装在窗户上的照度传感器智能调节灯光强度。

2、上下班定时开关灯。传统模式中,每天需要管理人员提早出发,一片区域一片区域打开。智能控制系统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准时、全自动运行,并无人工成本。

3、午休时间灯光关闭。午休时间,员工外出就餐,并不需要工作时的照度,可适当调整灯具光强或关闭部分灯具。若以午休时间灯光关闭50%为例,每天中午休息一小时,平均每个回路每天少运行0.5小时,每回路每天运行10小时计算,实际节省电力为5%。

4、下班后红外感应节能。系统按照预先设置的程序,每隔一定时间电脑巡查所有灯光回路状态,自动关闭无需使用的回路。

二、现代建筑电气智能照明的特征分析

1、系统的专用性

智能照明系统是一种专用性极强的系统,借助网络技术来控制电气照明,实现电气照明系统的强弱电一体化。从技术原理上看,该系统在运作时利用弱电来控制强电,进而控制照明。智能照明系统自称一个体系,不会和其他系统相矛盾,也不会发生冲突。

2、可实现环境调光

环境调光是智能照明系统的一个关键性特征。智能照明系统运作时,系统能根据人的喜好对某个照明回路的连续调光进行控制,也可根据环境对某个区域的照明回路进行调光控制,使其呈现出不同的,连续变化的灯光环境,满足人们喜好的同时节省下不必要的电能,降低建筑能耗。

3、不同场景下的预置调整

智能照明系统具有多场景下的预置调整功能,该功能的实现方式为:先在不同场景内预先设置好不同的灯光,然后设置好上一个场景到下一个场景的转换时间,场景转换,灯光氛围也随之发生变化。

4、可实现照明环境的智能化控制

智能照明系统可以对照明环境进行智能化控制,具体表现为:系统可根据时间、日照、人们喜好等需求对照明强弱、灯光氛围进行设置,甚至可建立出一个照明环境按顺序自动循环、变化的照明。这样,不仅建筑电气照明效果可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还能实现建筑节能,适当降低电能的损耗。

5、具有很好的适应性、集成性和扩展性

智能照明系统的构造比较灵活,所以本身便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能在不同照明场景中应用。另外,该系统还可与其他系统进行组合与集成,比如能和建筑楼宇管理系统集成,实现安全联动监控,声视联动控制等等。智能照明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在系统更换、扩展方面呈现出高效率、便捷等两大优势。

6、系统具备断电记忆功能

智能照明系统具备极好的断电记忆功能。在断电之前,系统能将各种照明设置、照明参数全部记忆下来,并对这些设置、参数进行长久性保存,这样,等到系统再次通电,照明状态就会得到最快速的恢复,且照明效果不会受到影响。

三、智能照明在现代建筑电气中的应用

1、应用优势:建筑电气施工中应用到的智能照明系统,也可被称为建筑调光系统,该系统是多类技术的集合体,涵盖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等等。作为多种技术结合产生的一种新产品,智能照明系统具有着诸多优势:首先,它能克服照明系统自动化控制难题,能根据人们的需求对照明环境进行调光,营造良好的灯光氛围;其次;它能和其他系统相集成,实现灯光和会议联动,灯光与声色联动等;最后,它具有一定的节能功效,应用于建筑电气行业中能节省电能,降低建筑能耗。

2、本质分析: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首先在实质上是一个照明系统,是建筑中的最基础的系统,所以无论怎样进行智能化的控制,还是要确定它的照明的基本功能。在工程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现代化的建筑,智能系统是在各种智能系统中必须作为先行的系统,当其它智能系统还未调试好的时候,照明系统就得早早的投入使用了。而当其它智能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也必须保证灯是亮的。确保照明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从现代建筑的各方面出发,严格要求和审视智能照明系统。

3、定位分析:智能照明控制产品在智能建筑中的定位是较为灵活的。当它独立出现的时候,可以提供与智能建筑系统的接口,实现智能建筑系统对于照明上的控制。而当它作为智能建筑系统的一部分出现的时候,照明系统又相对的拥有很大的独立性,它可以脱离智能建筑系统进行独立的工作。所以无论把它归为强电还是弱电,只要在客观上注意强弱电双方的关系,就不至于造成严重的错误。智能照明系统在照明领域兴起之后,随即便得到了建筑电气行业的关注。该系统首次应用于建筑电气行业时,相关人员在对其管理时并未能对它的电能性质进行准确划分,也不明白其与强电、弱电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得到解答。

在原有的楼宇自动化系统中,实现了对照明的分区自动控制,但仅局限于对照明回路的开关控制。而新的照明控制系统,以环境调光为特色,用弱电的数字信号来调节强电的模拟电压输出,使得照明的亮度连续可调,同时又利用计算机可存储的特点,将设定的照明值预先存储起来,达到可预置场景调光的目的。

四、智能照明系统在国内外的研究分析

以前由于成本高、运行维护难等原因,智能照明系统仅在一些重点项目及道路、蔬菜大棚、舞台和办公大楼等需要特定灯光场景的场合中得到应用。一般而言办公大楼的节能效果能达到20-50%以上;商场、酒店、地铁站等地的节能效果也能达到25-30%,同时可将灯具使用寿命延长2-3倍。

国内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控制对象绝大多数为商业照明,如:剧院、博物馆、路灯等。2013年,我国研究设计了一种LeD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该系统在恒照度自适应控制试验中取得了5%的误差,但是在LeD驱动的效率以及模糊piD恒照度自适应控制在抗扰动和响应速度等方面,还需要改进。

结束语

现代建筑应用智能照明系统不仅能满足灯光控制需求,实现灯光快捷控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电能损耗,延长灯具的使用年限,实现建筑电气节能。体现出较高节能水平又提升了照明质量,对照明设计的发展具有前瞻性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永刚.浅谈建筑电气中的智能照明[J].建材与装饰,2011(03):137-139.

[2]肖兵.现代建筑中智能照明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4):212.

智能建筑发展前景篇7

关键词:园林景观;智慧城市;关联;作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27X(2016)01-0080-03

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影响下,全球超过100个城市在进行智慧城市的试点、规划和建设,提出了依赖信息技术来改变城市未来发展蓝图的计划。作为智慧城市绿色文明、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和纽带,园林景观的构建与拓展已成为影响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园林景观与智慧城市

作为智慧城市形象重要载体的园林景观,对城市整体风貌的展示,宜居环境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概括,综合对智慧城市和园林景观相关概念的分析和解读,本文认为园林景观是智慧城市中重要的一环,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慧城市密切相通。园林景观不仅能影响智能城市的发展与建设,而且与智慧城市的实现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密不可分、缺一不可。从发展、规划的不同阶段来看,智慧城市与园林景观相结合,能很好的实现信息互通、节约资源、生态高效、降低管理成本,为城市建设与发展发挥其重要的载体作用。

(一)园林景观与智慧城市二者的发展趋势

目前,全球许多国家和政府在抓紧研究和积极引导智慧城市的发展。国内而言,很多城市也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相继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并着手未来的规划与建设。专家预测,未来二三十年内,智慧城市会集生态化、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于一身,走协同化、低碳化、绿色化、安全化联动为机制的发展道路。而相对于智能城市的全面发展,园林景观在体现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主旨下,更加朝着多样化、标准化、专业化、建筑与园林景观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进而与智慧城市相接轨。从长远发展来看,随着智能化、信息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注重智能与科技、创新与共享、信息与文化、生态与可持续是二者共同面对的问题。而如何打造出一个真正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活环境,是园林景观与智慧城市未来发展所为人们期待的。

(二)园林景观与智慧城市二者的关联性

1.多元化。智慧城市与园林景观应倡导多元化,相互融合。多元化须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综合考虑诸如地理环境、区域经济、文化背景、人们的渴望与需求、生活习性和特点等等。作为新兴的智慧城市,武汉五里界新城树立了一种多元化发展的典范(见图1)。五里界新城在提供主要城市服务功能的同时,提出园林与城市动态化、多元化的融合。将收集到环境监测、车辆流动、污染物排放等动态数据汇总到城市智能数据平台,联合智能信息反馈系统、区域生物多样性研究、文化和精神体验活动三个基础板块,以城市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发挥园林景观的流动性、多样性,构建一个既有本土特色,又富有多元化气息的智慧城市与园林景观环境[1]。2.一体化。智慧城市建设与园林景观的结合上,无论是智慧城市建设还是园林景观设计,两者都是在构筑空间,都是为了同一目标——营造一个美好的居住环境。纵观二者内在的发展规律,均存在协调与服务、构建与优化的本质属性。我们需要在智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做到整体把控,打造智慧城市与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体化,充分发挥二者的功能和属性。目前,在德国、瑞典等欧洲许多智慧城市的旧城改造过程中,做为最有效参与者之一的景观设计师,需提前介入,与城市规划部门相互沟通,共同协作。以园林景观设计的使用功能为出发点,将规划设计细节、生态环境需求和智能系统改造逐步升级完善,形成一体化系统和整体设计理念(见图2)。通过前期的协作与配合,设计师和规划者们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一体化要求的多边机制和有效操作途径,有效挖掘城市独特的资源(自然地貌、历史文化、空间肌理等),整合了景观与建筑、园林与城市,纵向拓展了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建立了新的多元秩序,实现了园林景观与智慧城市的一体化发展。3.人文化。园林景观与智慧城市本身一样,均崇尚历史和文化,具有很强的专属性。从二者的构建要素和未来发展来看,智慧城市建设和园林景观设计都要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充分利本区域自然环境与人文特色,使规划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文化氛围相融合,实现可持续性、生态性与文化性的统一。邬贺铨院士在《智慧城市应植入本土文化“基因”》一文中指出:“人文化是智慧城市的‘情商’,会产生独特性和吸引力,使人们能够从城市景观中读出不同城市的历史文脉和文化空间,品味出不同城市的人文风格。”[2]俞孔坚认为:“人来自于自然,同样回归于自然。现代的城市被喻为‘钢筋森林’,如何改变这种被灰色冰冷混凝土世界所包围的城市,让‘文化’与‘绿化’相得益彰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综合来看,智慧城市不但要环境出色,而且人文效益也要显著。只有将人与城市建筑、景观有机融合,增加内部接触空间和互动机会,才能实现智能城市与园林景观的人文化。4.数字化。当今智慧城市建设与园林景观设计均提倡数字化。随着3S技术的发展,GiS、RS和GpS已成为二者相互获取数据、分析数据,使多元数据得到融合、影像数据解译精度提高,使决策和设计过程更科学、规范。美国阿肯色州法明顿以机动车辆为导向的城市景观规划项目中,设计以改造城市公共空间为主体,期望重塑当地的农业景观,重拾法明顿的农业遗产(见图3)。决策者以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类型为基础数据,以大数据作为核心支撑,将城市的所有资源与数字系统串连起来,整合数学定量模型、景观指数、公众参与等多种数据,利用3S辅以其他数据资料,综合的反映了城市结构和景观类型特征,使改造后的城市空间更加合理、便捷,具有很强的可达性。5.信息智能化。园林景观和智慧城市的另一个基本特征便是信息智能化。智慧城市能有效地将智能处理与深度计算能力,通过信息化处理的方式来实现泛在数据之间的智能连接与协同联动,最终打造高效的智慧城市[3]140-143。相比智慧城市的智能化而言,园林景观与智慧城市的关联点在于智能技术和信息的应用上。智能分析、声控技术、远程管理软件、FDR传感系统技术等在景观建筑、植物种植管理、水景和灯光等方面均具有技术可取点。作为以建设智慧城市为终极目标的加拿大多伦多,智慧新城计划利用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协同技术,从建筑、交通、城市空间、生态环境、清洁能源等多方面入手,为市民提供使用舒适、规划合理的智能城市空间。与此同时,通过对声控技术、FDR系统、城市远程信息管理等智能化技术与监测、分析数据的有效结合,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日照、通风等条件,减少了噪音、降低了有害气体的吸入量,营造出信息化、智能化、复合化的城市空间与居住环境。6.生态与可持续化。从生态与可持续化的视角去重新认知和解读园林景观与智慧城市的关联性,须全面引入生态系统论和可持续设计理念。在园林景观层面,把园林景观作为ei(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多尺度城市开发是城市开发规划的空间战略)。将景观元素和空间格局所组成的景观网络结构化,整合不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来构筑城市,为居民提供多样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服务。在智慧城市生态可持续建设方面,通过对生态技术因子、系统论和ei(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的综合分析与运用,构建一种生态与可持续化协同发展的全新智慧城市模式。

二、园林景观在智慧城市中的作用

现阶段,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着眼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智能技术与园林景观环境的有效结合,科学、系统的规划城市的未来。

(一)树立城市生态价值观

园林景观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建设致力于探讨一种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模式,旨在帮助人们了解与感知城市环境,使个人行为与城市发展产生联系,形成有机的统一体。园林景观在智慧城市中的作用在于,有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有效的推动城市生态转型和高效的运转;通过挖掘城市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生态高效、节能低碳、绿色环保、信息智能、建筑宜居、环境优美的智慧城市,进而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

(二)协调城市建设与环境可持续

在协调城市建设与环境可持续,园林景观设计先导先行。作为二者的中间环节,智慧城市园林景观要深化内涵、转化优势,不断开发和研究对城市环境有利的技术支撑体系。通过借助信息化系统与科学技术,准确、高效地评估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绿地使用率[3]140-143。在倡导智能科技与园林景观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系统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与全方位化并进的园林景观体系和构建模式,发挥园林景观重要的纽带作用,实现智慧城市建设与环境可持续的协调发展。

(三)促进城市软实力发展

对于提高智慧城市软实力而言,园林景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园林景观是反映智慧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支撑智慧城市生态平衡、凝聚城市文化共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园林景观建设的带动下,智慧城市正朝着“城市—花园—森林”的建设方式转变,发挥其内在的感召力和亲和力。通过对智慧城市园林景观的构建与深化,将有效发挥其特有的“软文化”、“软资源”与“软实力”,为智慧城市文化战略的提升,起到辐射、传播、推广的作用。与此同时,也能促进智慧城市相关行为的洗礼、升华,最终达到提升智慧城市软实力的目的。

(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园林景观是一门高度综合的应用性学科,是集园林学、景观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于一身,具有高度的交叉性和复杂性,对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有着间接而深远的影响。更进一步来说,园林景观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会更多地关注人本思想、注重城市功能,强调城市的管理水平。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和设计者,不仅要用感性的眼光去看待智慧城市建设,更要用科学和理性的方法去观察、研究城市内在与外在的空间环境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的方式方法去指导智慧城市建设,以点带面,深化细节,不断提生智慧城市的管理水平。

三、园林景观在智慧城市中的价值

探究园林景观在智慧城市中的价值,本文认为应从智慧城市与园林景观的关联性和发展趋势上进行研究、总结。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案例的解读不难发现,园林景观对智慧城市的发展、缓和城市与人类、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具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在园林景观的有效推动下,建设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兼具公共安全、生态优先、绿色环保、功能多样的新型智慧城市。相反的是,通过智慧城市建设,能促进智能信息系统的全面提升,有助于解决园林景观设计中数据采集的盲目性,能准确、及时、有效的进行数据传导,为城市决策者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从而为构建高效、节约、智能化的园林景观打下坚实基础,发挥园林景观真正的价值与意义。智慧城市与园林景观相结合,有利于实现节约资源、生态高效、降低管理成本、协调城市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为城市建设及管理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俞孔坚,ashokLall.亚洲的可持续未来[eB/oL].(2012-06-14)[2015-09-15]

[2]吴亚伟.浅析城市绿地系统的文化功能[J].山西建筑,2007(7):8-10.

智能建筑发展前景篇8

【关键词】建筑节能;低碳城市

近几年来,国家采取了一些列的措施解决和处理日趋严峻的环境和生态破坏问题,并且取得了一些效果,总结出适合我国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即低碳城市的理念,并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现代城市建设的基本理念。但是我国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引出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城市空气质量较差,影响了人们的日程生活,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关键时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环境问题已经制约了我国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智能建筑电气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为建设低碳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对我国低碳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智能建筑的简介

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在创造出一个高效、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中,降低各个环节造价,尽量节省能耗和日常管理的各项费用,保证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从而提高建筑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使投资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回报。

对于智能建筑而言,它是通过对建筑物的4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结合设计,以最优化的配合,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智能建筑物能够帮助大厦的拥有者,财产的管理者和拥有者等意识到,他们在诸如费用开支、生活舒适、商务活动和人身安全等方面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这也是智能建筑设计的目的所在。

2.低碳城市的概念分析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科学与技术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新技术与新发明的不断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这些先进的技术不断的应用到各类建筑建设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环境。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人口数量也得到了增长,对资源与能源的需要也逐渐的增多,这样就会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在造成恶劣的影响。从能源的消耗方面来说,全球的可再生资源数量有限,不可再生资源也在不断的减少,最后形成没有能源可用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世界人民将面临着能源危机。同时,在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会向大气排放着污染气体,污染空气质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人们必须对环境问题进行深刻的认识,重新审视我国的行为,明确这种发展模式的弊端,积极的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环境不受污染。低碳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很快的被人们接受并且广泛的开展,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转折。

3.智能建筑节能与低碳城市建设的关系

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容身建筑、舒适生活建筑和健康生活建筑,这些都是体现出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的认识到了环境问题与生活的关系,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提出了低碳城市建设的理念,并很快的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建筑行业也走向了智能建筑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大量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未利用能源,注重能源的节约和建筑材料资源的循环使用,减少建筑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损害。智能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其理念更为先进,贴近当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其目的是追求人类生存目标的优化,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的设计理念,对现代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智能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更好的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就是采用大量的智能系统,包括信息控制、管理与决策,智能化、信息化等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智能建筑节能的建筑目标和低碳城市建设是一致的,也可以说智能建筑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智能建筑的起步较晚,在低碳城市建设中难免遇到问题,这就需要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努力,提高技术水平,获得市场占有率,促进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

4.在低碳城市背景下智能建筑节能的特征

在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背景下,对智能建筑电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行业要以缓解城市环境污染为中心,积极的进行智能建筑的建设,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都将成为建筑行业和社会的主要内容。在推崇低碳城市生活方式与绿色建筑营造模式的今天,智能建筑节能发展也呈现出一种新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建筑墙体节能

墙体一般作为建筑护结构的主体,以及内部隔断,其所用材料的保温性能直接影响建筑整体的保温和耗热量。目前,我国用于墙体材料有砖砌体、石砌体、砌块砌体,实心砖砌体保温性能不能满足设计标准。因而在节能的前提下,应进一步推广空心砖墙及其复合墙体技术,现在大多建筑采用的是空心砖和砌块砌体。

4.2门窗节能

外门窗是住宅等建筑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其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较大,其中主要包括传热损失、冷风渗透。所以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减小住宅外门窗洞口的面积,提高外门窗的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尽可能提高外门窗本身的保温性能,减少外门窗自身的散热量。

4.3屋面节能

屋面节能措施的要点一是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密度较大、导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以免屋面重量、厚度过大;二是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以防屋面湿作业时因保温层大量吸水而降低保温效果。现在,高效保温材料已经应用于一些建筑的屋面保温。

4.4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在建筑上的利用方式主要有,太阳能采暖、太阳能供热、以及太阳能发电等等。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如果将太阳能源充分加以利用,不仅会节省大量常规能源,而且在某些区域还有可能完全利用太阳能采暖。目前,已经在研究的还有太阳能屋面等,待到这项技术可以大范围使用的时候,我们将会节省更多的能源,而在利用这些我们以前所不能利用的能源的同时,也是一种节能举措。

4.5信息技术节能有效手段

新建筑和既有建筑都要通过有效的能耗监测对建筑物的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诊断,进行评科学的评估,调整设备运行参数,不断的提升建筑物的能效。实现智能监控的节能目标,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消耗。

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智能建筑中,并发挥着巨大的功效,提升了智能建筑节能的应用效果。信息技术是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计算机、无线通信、等技术支撑的物联网,正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改变着社会交流、经营管理与生活方式,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有利于保障城市环境。通过智能建筑节能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进行监控,降低安全风险。

5.结语

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人口的一直增加,我们的地球家园很多资源已经或者即将消耗殆尽,我们也已从很多年前开始追求各方面的可持续,智能建筑节能与低碳城市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我们要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促进我国城市更好更快的发展。[科]

【参考文献】

[1]朱伟.房屋建筑节能技术的几点措施.甘肃科技,2008.

智能建筑发展前景篇9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建筑;应用;发展;高校智能化1物联网以及智能建筑的体现方式

探讨物联网及智能建筑的体现方式之前,我们首先就必须要了解两者的基本概念,只有了解了基本概念才能够真正谈得上提升建筑智能化水平。下面本文就来分别分析物联网及智能建筑的概念和体现方式。

1.1物联网

所谓物联网主要指的是事物之间相互连接的网络,物联网同互联网相比有着明显不同。物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是对互联网的延伸及发展。互联网是信息之间的交流,而物联网则是物品之间的交流。当前我国的物联网技术开始得以发展,物联网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网上购物、电子银行、教学医疗等领域都能够看到物联网的影子。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于物联网,人们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加强对物联网的研究应用已经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

物联网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的新兴产业。云计算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传输技术都与物联网技术有密切联系。所谓网络传输技术指的是网络层之间的传输定位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包含互联网、wiFi以及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则指的是物件的传感、执行以及近距离通信等。云计算技主要是利用不同区域的高性能计算机来进行有效沟通融合,最终为物联网提供科学高效地数据管理、分布式计算等服务平台。

1.2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就是根据客户需要来对建筑物的管理、结构、外观、服务以及设备等进行高效组合从而最终满足客户需要。智能建筑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能够使得建筑物成为一个健康、优雅、舒适的建筑体。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建筑技术是智能建筑技术的四大基础。提升智能化水平就必须要加强对这四种技术的研究。智能建筑理念当前已经被人们广泛认同,并应用得到了各个领域。照明系统、节能减排监控系统、安防消防系统集成就是智能建筑理念的典型体现。物联网技术带给了智能化领域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颠覆了传统的思维方式。这场革命把人的思想融入到智能化体系中,把电子芯片放置于建筑、各类管网、空调设备等物体中,甚至是人类无法达到的区域,如楼层、墙体、夹板等建筑物内部隐藏的众多管线和阀门中,通过物联网实现了管理人员对小至一栋楼宇,大至一间学校,甚至整个社会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实施更为有效和统一的控制与管理。可以说,建筑业下一个重要的发展就是依靠智能建筑、智慧建筑的飞跃发展。

2物联网在建筑智能化中的应用

2.1物联网应用现状

物联网是一种先进的专业的技术,这项技术本身获得了较快发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这项技术也到了广泛应用。设备之间通过传感器联网,人们可以就更加真实地了解电子设备的使用信息。照明系统、空调冷暖系统、给排水系统、安防消防系统与电梯系统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智能设置,也是物联网应用的具体体现。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局域网的应用是值得注意的。局域网应用过程中经常采用总线型或者是环型树型拓扑结构。这些拓扑结构有助于人们资源间的共享。

2.2物联网在建筑智能化中的具体应用

建筑智能化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已经贯穿到了建筑智能化的各个环节中。物联网技术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在于无线网络的普及、网络宽带化。当前无线网络获得了较快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中得到了全面应用,网络宽带化的形成能够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及应用。智能建筑之所以能够实现关键在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物与物之间的连接成为了可能。本文以大学校园为载体,详细叙述物联网在校园建筑智能化中的具体应用,物联网技术具体应用在校园以下领域:一是智能教学中的应用。智能教学主要包括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电子图书阅览等。建立实时和非实时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利用网络进行大面积的远程或者直接教学,系统可供优秀课件储存、下载、点播,同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全方位的互动教学,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手段,又提高了教学质量。设计者在考虑校园全数字多媒体教学网络布线系统应充分考虑建成后的需求,并应充分考虑网落全覆盖,在教室的各个位置都可以利用wiFi上网互动教学。教室内由多媒体电子讲桌统一控制所有设备,包括投影机、投影幕、计算机、视频展示台等设备。通过控制面板可对各种设备进行切换和操作,如可切换控制各种设备的播放,选择频道和调节音量大小等。二是节能减排中的应用。节能减排是校园智能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能够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具体而言,物联网技术在节能减排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在空调设备内安装感知组件,从而动态地获得各种环境状况信息(温度、湿度等)。之后通过上传数据分析,最后由节能管理一平台来全面自动地调控空调系统本身的负载端设备,把环境温度的有效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因为人为操作不当造成过冷或过热。我校大学城校区所有教学楼宇的暖通空调系统都采用远程节能减排监控系统作为管理辅助,当教室内无人或少人时,系统可远程关闭或调节温度,有效的节能减排的同时为我校节能大笔费用。当前较为流行的监控通信技术主要是ZigBee系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通过该系统将能够实现对室内湿度、温度的实时监测、同时还能够有效增强节能运行管理效果。该系统本身还具有搜集数据、分析数据、输出打印报表、传输无线内网、合理评价能源消耗等功能。三是智能校园安防中的应用,智能化的安防系统为校园安全提供有先进的保障系统。传统的安防系统存在着较多问题,新形势下在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智能安防系统与传统系统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采用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安防系统将能够全面科学高效地处理相关信息,准确性以及处理速度都将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入侵报警以及电子巡逻是智能安防系统的主要内容。摄像机主要分布在华工校园主要出入口、停车场、每栋新建教学大楼的每一层的主要出入口、围墙、建筑等。在值班控制中心的值班人员可以24小时监视摄像机画面,随意切换画面,并可在较长的时间内存储录像,提供犯罪证据。智能化传感器和红外线传感器的应用将能够实现对非法侵入信号的有效防范,这对于避免误报警也是很有意义的。四是智能校园后勤保障中的应用。主要运用为校园“一卡通”,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教学科研、校园办公、远程教育、物业管理、图书借阅、身份认证、食堂就餐、医疗就诊等多项功能综合智能卡。这些功能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将各种资源数字化,方便统一管理。当前的一卡通系统主要是涉及到数据库、一卡以及一网三个层面。建议采用先进的控制网络作为分散的控制设备、数据采集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系统主干采用以太网,通过路由器连接校园网,终端设置若干个信息输入和输出控制器。建议采用非接触iC卡,通过非接触iC卡比起以前插卡式的iC卡更加先进、安全、可靠、实用,既保护了学生个人信息,又便于使用。一卡通系统同时应能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具有开放性和标准化的特点,并保证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物联网技术的科学高效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校园建筑的智能化水平,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办公、后勤管理和物业管理等提供稳定的数据平台,有效地提升建筑物的舒适度,保证校园的安全,为建设一所国际化的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制定完善的校园智能化建设方案应根据学校的明确需求,遵循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避免造成功能上的闲置。总而言之,加强对物联网与智能化建筑完美融合的研究已经成为今后校园智能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3智能建筑在物联网时代的发展

物联网技术同智能建筑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是时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说智能建筑在物联网时代将会得到较快发展。作为一种理念,智能建筑已经被越来越多地人接受,智能建筑所包含的绿色环保、人工智能等理念使得不同用途的建筑物都开始提升自身的智能化水平。物联网时代,智能建筑获得较快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智能建筑的范围将会不断扩大。当前智能建筑的理念已经扩展到到了住宅楼房、学校以及办公商业等领域。智能建筑、智能小区以及智能城市等逐渐发展起来。智能建筑的前景越来越广阔。二是智能建筑同绿色节能建筑有机结合在了一起。智能建筑同绿色节能是有密切联系的。智能建筑同绿色节能建筑的理念相结合将有助于降低建筑能耗,能够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采取这一措施更显迫切。三是智能建筑外延的发展。随着智能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多,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也将会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以上三点都体现了在物联网时代智能建筑的快速发展。

4结语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时展的潮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融合,物联网时代真正到来。在物联网时代,智能建筑将获得更快的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物智能化水平,智能建筑的快速发展也能够促进物联网技术的进步,两者之间联系紧密,同时也能够相互促进。本文首先分析了物联网及智能建筑的体现方式,而后重点分析了物联网在校园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以及物联网时代智能建筑的发展。可以相信,随着今后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我国智能化建筑的水准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各种新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智能化系统,开创一个安全、智能、便捷的新时代,让人们充分体会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参考文献

[1]楼冀阳.物联网在智能建筑领域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

与科技,201(41)

[2]孙禄明.基于新型网络技术的建筑智能化项目应用案例

[J].电声技术,201(37)

[3]魏宏飞、黄宗建.浅谈物联网技术和建筑智能化[J].现代

营销,201(39)

作者简介:

智能建筑发展前景篇10

【关键词】电子通信技术;智能化建筑;项目设计施工;应用研究

前言

智能化建筑相较于传统的建筑存在比较特殊,可以将更加安全可靠的环境提供给我国社会公民,并且具有高效便捷、环保节能等明显优势。与此同时智能化建筑的具体施工建设也需要智能信息平台的参与介入,在我国的现代通信技术领域中也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想要将电子通信技术在智能化建筑项目中的设计与施工研究透彻,就需要对电子通信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1智能化建筑项目与电子通信技术

1.1智能建筑项目内容

智能化建筑物使根据用户的具体使用需求,将建筑作为一个基本的平台,并将设备的管理系统。信息应用系统、设施系统组成比较完整的系统中心,使其组合优化。在智能化建筑中,其职能功能的实现也较为以来这一系统结构,从而保证通信系统的自动化、布线系统合理、信息设施健全等基本要素[1]。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楼宇的功能也将在整体上实现自动化。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智能化建筑也越来越完善,将逐渐取代传统的建筑,成为社会中的主流建筑形式。因此也就需要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1.2现代通信技术的内容

在国际上将现代通信技术也称之为远程通信技术,在我国指的是电信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也就是在当前科学水平不断成熟的前提系,使用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我国的通信方式进行优化,使其在内容上系统完善。我国目前的通信技术发展较为全面,其中涵盖的科技层面也较多,主要应包括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异步传输技术、宽带多媒体技术、接入技术等多种技术。在我国信息化普及程度越来越广的背景下,这一技术形式也在不断向智能化与科技化发展。从这一技术的发展前景来看,也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现代电子通信技术与智能化建筑的融合也将在极大程度上推动我国的整体建筑产业的发展,带动国民经济。

2电子通信技术在智能化建筑项目中的具体应用

2.1专网设置应用

在智能化建筑中的专网设置应用是指在专业性较高的大型会议室或是报告厅中进行专网设置,以此提高此类建筑的使用功能。在这样的建筑中进行此方面的应用,追求的并不是安全舒适与节能环保,而是能够满足相应的办公需求[2]。在此方面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信息传输以及综合处理能力上,其效率较高。并且在这一方面的应用情况比较特殊,也需要相关的电子通信技术的介入,以此保证此类建筑的通信能力,使其具备自身的技术优势,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具体需求。

2.2通信配置应用

在进行智能建筑的设计时,应当根据现代通信技术进行建筑物的综合布线工程。对智能化建筑的智能水平来说,这一环节十分关键,将决定整个建筑的智能化功能水平。如果在在这一环节出现瑕疵,很有可能会导致整个建筑的瘫痪。因此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十分谨慎,严格按照通信配置需求进行布线工作,防止出现建筑功能不健全的情况[3]。对布线的综合性的掌控也是为满足智能建筑的通信配置需求,并且对日后的智能化建筑的功能扩充也将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2.3自动控制应用

智能化建筑应当以人性化、功能化为原则进行设计与施工,并且需要对安全智能程度进行综合的考量。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动控制的应用程度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保证其智能化建筑的功能的可行性。通过自动化控制应用系统也将把证建筑的功能更加便于人们操作,对整个建筑的管理也将更加细致具体,并使得每一项目都将在人的掌控下进行,也将实现各个智能化环节的环环相扣,使系统呈相对稳定的状态,对整体的技术利用程度也将更加全面。

3总结

综上所述,电子通信技术在智能化建筑项目设计和施工的应用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这两个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社会建设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将此方面应用完善也将在极大程度上保证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J].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2011,03:166~245.

[2]杜群.计算机技术在建筑智能化中的应用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4,04:18~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