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能源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4:46

绿色建筑能源管理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工程;管理观念;创新途径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人们对于环保的意识逐步增强,在这种背景的要求下,建筑工程管理观念也在不断的创新,绿色工程管理观念进行了逐步的推进,并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了建筑工程管理者的广泛关注。在绿色工程管理的使用过程中,虽然有很多优势的展现,但是还是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想要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就应该对于绿色工程管理的观念以及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以方便更好的适应于现在的社会发展环境。

1、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观念的意义

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建设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建筑工程绿色工程管理的概念在推行以来,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下面对绿色工程管理观念的意义进行分析:

1.1有助于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在建筑工程绿色工程管理的推进中,按照绿色管理内容的指导下,可以对建筑工程的建筑材料,建筑资源,建筑能源进行充分的分配以及利用,有效的降低各项建筑材料的消耗,减少建筑工程对于周围环境的污染程度,为建筑工程施工创造比较良好的施工环境,提升环境保护水平的整体要求。

1.2有助于推动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

在建筑工程绿色工程管理使用的过程中,这种管理内容的展现不仅可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整体水平,还能够更好的进行建筑工程指导管理队伍工作的完善,使用建筑工程绿色工程管理理念进行方针的引导,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绿色管理制度的细则规划,提升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推动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力度,从而促进整个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

1.3有助于增强工程综合效益

在建筑工程绿色工程管理的完善中,能够有效的促进建筑工程资源的使用情况,降低建筑工程各项资源的能源消耗,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这种管理内容的展现还可以有效的避免建筑项目对于周围环境的污染,保护周围的环境状况,提升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

2、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观念的创新途径

由于建筑工程绿色工程管理观念已经渐渐渗透到建筑工程各项工程项目中,所以,在开展建筑工程绿色工程管理观念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绿色观念的运用,并且根据现实的状况进行创新理念的完善,推动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提升。针对建筑工程绿色工程管理观念的创新途径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2.1树立绿色工程管理观念

在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的规划中,应该按照现实社会的要求,将绿色工程管理的观念进行全面的渗透,在渗透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从建筑工程管理领导人的思想进行完善,树立正确的绿色工程管理观念;然后,应该按照建筑工程的建筑要求制定比较完善的绿色管理体系,对于建筑工程的各项管理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规划以及约束;最后,在建筑工程绿色工程管理的实施中,应该明确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自身的责任,让他们绿色管理内容的传播,在建筑工程经济效率能够保障的基础下,重视建筑工程生态需求以及社会效益。

2.2制定绿色工程管理标准

在建筑工程绿色工程管理的实施中,应该按照建筑工程自身的建筑性质制定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标准,将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施工设备,能源消耗指标,环境保护的要求进行全面的展现。并将这些标准进行最大化的落实,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管理项目中进行环节性的展现,明确建筑工程管理的任务以及目标,有效规范与引导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各项工作要求。

2.3加强工程资源能源管理

在建筑工程绿色工程管理落实的过程中,第一应该进行建筑工程资源的管理,通过健全的管理模式,对建筑工程的材料,水资源,土地资源进行全面的保护,尽可能的避免建筑工程污染环境的情况。第二应该加强对建筑工程的能源管理。施工中应该按照施工的要求制定能源消耗指标,将这种指标进行全面的执行,降低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应该重视对于建筑工程新材料以及新设备的使用,并且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以及维护,使其在施工过程中处于良好的性能状态,促进建筑工程能源能耗要求的完成。

2.4选择绿色环保施工材料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想要将绿色管理模式进行针对性的渗透,就应该对建筑工程建筑施工材料进行专业性的管理,选择绿色环保型材料可以更加的展现建筑工程绿色工程管理的内容,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材料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建筑工程中对于材料的管理应该进一步的进行细化,加强对材料的管理,按照堆放的要求进行合理的规划,严格制定施工方案建筑材料的使用流程,保证建筑工程材料使用的质量要求,较大程度的使用绿色环保性材料,减低对建筑工程周围环境的污染,实现绿色施工的整体目的。

结语

随着国家对于环保的要求不断提升,在建筑工程绿色管理的内容中,也应该顺应社会的发展模式进行全面的更新。在建筑工程绿色管理模式实施的过程中,应该转变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树立正确绿色管理模式,制定绿色工程管理的细则,选择绿色的施工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推动建筑工程绿色管理的有效实施。建筑工程绿色管理的推进可以帮助建筑工程提升市场的竞争能力,并且,还对建筑工程今后的发展奠定比较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开亮.建筑工程中的绿色工程管理观念及创新途径探析[J].江西建材,2014,16:276.

[2]张汉仁.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与创新途径[J].门窗,2013,01:221-222.

[3]杨观明.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J].河南建材,2015,03:38-39.

绿色建筑能源管理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分析探究

引言

现代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技术,是在建筑工程质量需求的基础上针对社会环保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建筑技术的提高,推动了现代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同时,由于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的不科学,造成了相关工程建设的土地、材料、能源等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给现代建筑工程的稳定开发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了很多环保隐患。随着社会环保理念的深化,新时期下,科学的认识和分析绿色施工技术,探究建筑绿色施工技术的实践和创新途径,是现代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本文针对绿色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阐述了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1现代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内涵

绿色施工,是基于现代环境保护理念以及资源效益相结合基础上,关于建筑工程开发实施的一种现代环保型的施工技术理论。,所谓绿色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过运用科学的管理措施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保优先为原则,尽可能的减少建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追求高效、低耗、环保,统筹兼顾,最大限度地实现工程质量安全、水电能源、建筑材料等资源的节约,它涉及到减少物质化生产、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的多个方面。绿色施工技术是现代建筑技术发展的理论升华,是人们构建和谐生态居住条件,优化自然生活环境的重要技术措施。

绿色施工技术遵循了环保理念中的绿色建筑原则,体现了现代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施工技术是为了促使工程开发过程中,实现资源的高效开发,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居住环境,绿色施工是实现建筑工程效益的重要环节,是现代建筑工程开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节能、高效、环保的技术特征。

2现代工程实施绿色施工的意义

绿色施工,是现代建筑工程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趋向。现代环保理念下,实施绿色施工技术,对于促进现代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绿色施工有利于当前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应用与体现,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绿色施工技术是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对工程建设实行环保节能、减少物质化清洁生产实践,它是对传统施工技术的重新审视。

2.2绿色施工有利于实现现代建筑模式的转型绿色施工包括资源与能源利用、社会与经济发展、生态与环境保护等多种内容,真正的绿色施工应当是将绿色模式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运用到施工实践中去,针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的绿色方案设计,实现建筑模式的转型。

2.3绿色施工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工程建筑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形态,绿色施工的实施有利于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有利于实现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绿色施工是现代建筑工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最佳结合的建筑新理论。

2.4绿色施工有利于创建生态环保型建筑环境传统建筑施工技术,由于受诸多客观因素制约,往往会存在破坏相关土地资源,浪费大量的水电资源以及建筑材料,造成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绿色施工技术正是针对这些建筑问题实施的建筑施工与环境保护与优化。

3实施绿色施工的原则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建筑工程开发的绿色施工技术需要坚持以下原则进行实施:

3.1清洁生产原则清洁生产是指既满足生产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与能源,并能保护环境的实用性生产方式,清洁生产能够节能、降耗、减污、降低产品成本,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3.2整体优化原则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要进行施工总体方案的优化,根据建筑工程功能施工的实际需求,在规划、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和优化绿色施工方案的整体性及科学合理性,为绿色施工技术的实施提供条件。

3.3科学管控原则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要针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严格控制,加强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实现工程建设的环境保护、节材节能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3.4减物质化生产原则建筑施工的减物质化生产原则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它包括减量化、再使用、循环再生利用等方面,绿色施工技术必须坚持施工材料的节约及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

4绿色施工技术要点

绿色施工技术是现代建筑施工的创新型工程技术,绿色施工技术的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4.1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绿色施工管理主要是针对工程施工的组织机构管理、规划过程管理、实施程序管理、质量评价管理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管理风几个方面。工程项目要实施绿色施工,必须具备科学的组织措施,严格的岗位责任、合理的施工规划与完善的评价体系。

4.2施工环境的保护技术工程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以及建筑垃圾废弃物污染。针对建筑施工导致的各种噪音,以及由建筑材料堆放、运输、清运、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扬尘,和垃圾废弃物,在绿色施工中可以采取一定的环境保护技术措施来防护。

4.3建筑材料的高效利用技术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粗疏简单等原因,导致施工中的建筑材料使用随意性较大,造成了施工材料的严重浪费或破坏。所以节材技术是绿色施工技术的重点内容,绿色施工技术,要充分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回收利用效率。

4.4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技术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用水量大,尤其是混凝土结构的建筑预制用水特别多,科学有效的节约水资源,是保障地下水资源稳定的重要措施。运用科学合理的节水技术,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现代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4.5施工用地的保护技术传统的工程施工,由于土方开挖、建筑固体垃圾以及沙石土灰等建筑材料的随意堆放,导致土地资源被占用。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施工规模条件进行严格控制,优化绿色施工技术措施、合理科学的使用建筑施工的有限面积,提高建筑施工空间的高效利用。

4.6施工能源的高效利用技术建筑工程的机械化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电能或油性燃料等相关能源,绿色施工技术需要从实际触发,降低能源消耗,选择利用可再生能源、实施保温隔热性能,减少能源损失。施工现场应该选择功能优良的施工机械设备,优化施工方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结束语

总之,随着现代生活理念的转变,绿色环保意识成为现代建筑的需求。绿色施工技术,是当今社会环保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施工中的实践与应用。新时期,优化技术措施,坚持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开发,是推动现代建筑行业更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能源管理篇3

1政策法规标准保障体系

目前,北京市的与绿色建筑发展相关的地方法规标准有《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825-2011)、《绿色施工管理规程及图例》、《节约型居住区指标》、《绿色照明工程技术规程》(DBJ01-607-2001)、《村镇住宅太阳能采暖应用技术规程》等。其中,《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规定:本市推广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支持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支持既有民用建筑通过改造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同时,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将发展绿色建筑列为“十二五”时期建筑节能六大领域之一。

2体制机制保障体系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加强了与绿色建筑发展相关的体制机制保障体系建设。实行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公共建筑空调温度调控监督检查制度、新建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建筑节能审查结果备案制度、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备案制度、房屋销售过程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新建工程设计与施工环节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监督执法,加强了对建筑节能材料与产品质量的监督执法;出台了对既有建筑和供热系统节能改造的资金补助政策、对农民新建抗震节能型住宅与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资金补助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的资金补助政策以及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资金补助政策;在22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191万平方米居住建筑开展了供热计量收费改革的试点。

3材料技术保障体系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加强了与绿色建筑发展相关的材料技术保障体系建设。规模化地推广公共建筑用电分项计量数据远传监测技术、气候补偿烟气热回收等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技术、太阳能辅助采暖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浅层地能与污水源热泵建筑供热技术;承重保温复合混凝土砌块、木塑模板墙板和再生混凝土骨料及制品等建筑材料在工程中成功应用,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向进一步保证建筑节能需求和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方向发展;断桥铝合金、玻璃钢的节能门窗的性能进一步提高;住宅产业化综合技术研究取得成果,启动了规模化的工程示范。

北京市绿色建筑发展保障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虽然出台了一些与鼓励绿色建筑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但要完成“十二五”时期的绿色建筑发展战略目标与任务,目前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是当前北京市政府出台的许多保障措施主要是针对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对鼓励绿色建筑发展作用有限,鼓励绿色建筑发展的动力相对不足。如果“十二五”时期北京市不针对绿色建筑发展制订系统有效的保障措施,将难以实现《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民用建筑节能规划》所提出的绿色建筑发展战略目标与任务。

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的保障体系建设主要内容

根据《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民用建筑节能规划》及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绿色建筑发展战略目标与任务,“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的保障体系建设主要内容如下[4-5]。

1完善发展绿色建筑的法律法规体系

为了提高推行绿色建筑工作的法律地位,“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发展绿色建筑的法律法规体系。具体内容主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制订《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北京市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修改完善《北京市节约能源法》,在这些法规中增加鼓励绿色建筑发展的相关政策内容;同时在即将出台的《北京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中,增加鼓励绿色建筑发展的相关政策内容;为了细化推行绿色建筑工作的具体办法和政策措施,应以相关法规为基本依据,制订《北京市鼓励发展绿色建筑的实施细则》、《北京市鼓励绿色建筑发展的激励办法》、《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北京市区县绿色建筑发展考核管理办法》、《北京市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修改《北京市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将发展绿色建筑纳入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使用范畴等。

2完善发展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体系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应尽快完善发展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体系,制(修)订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及相关产品的技术标准、导则与实施细则,主要包括以下八个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1)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方面的技术标准体系,如制订《北京市民用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标准》;(2)绿色生态城(区)的规划、设计、评价方面的技术标准体系;(3)绿色建筑产品、部件评价方面的技术标准体系;(4)绿色建筑施工方面的技术标准体系;(5)绿色建筑工程定额及造价标准方面的技术标准体系;(6)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方面的技术标准体系,如《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7)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效果与效益评价方面的技术标准体系;(8)绿色建筑运行管理方面的技术标准体系。

3完善发展绿色建筑的组织保障体系

发展绿色建筑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管理能力保障,尤其是在北京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初期阶段。北京市政府各相关委办局主管绿色建筑发展工作的不同方面,如市发展改革委主管绿色建筑项目的审批、投资方面工作,市规划委主管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工作,市住建委主管绿色建筑的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方面工作,应加强北京市各相关主管委办局与绿色建筑发展相关的组织机构和管理能力建设。同时,建议将发展绿色建筑作为北京市市级建筑节能联席工作会议的重要议题,通过“多部门合作、多环节配套”形成合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工作向更高目标迈进。

4完善发展绿色建筑的责任目标考核体系

根据《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和《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民用建筑节能规划》等相关规定,北京市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将建立“可量化、可监测、可考核”的建筑节能发展指标和建筑业施工能耗指标体系,完善建筑节能工作的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因此,应首先建立“十二五”时期北京市绿色建筑发展目标,把绿色建筑发展目标纳入北京市建筑节能目标总体规划中,将目标与任务分解到各区(县)政府,市政府在与区(县)政府签订的建筑节能发展目标责任书中,应明确绿色建筑发展目标与任务的相关内容,建立发展绿色建筑的责任目标体系,将绿色建筑发展的量化指标纳入区(县)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成为区(县)政府及其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发展绿色建筑的目标责任制。

5完善发展绿色建筑的经济激励体系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应将发展绿色建筑或绿色生态城(区)等纳入市级、区(县)级预算内投资和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加大对发展绿色建筑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对符合相关规定的项目,给予资金补助或奖励。设立北京市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高星级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将绿色建筑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纳入到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使用范围。改进和完善对绿色建筑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可对购买绿色住宅的消费者在购房贷款利率上给予适当优惠。“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将在保障性住房和公益性用房率先推行绿色建筑。因此,“十二五”时期,北京市绿色建筑奖励及补助资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资金应优先向保障性住房及公益性用房倾斜,达到高星级奖励标准的优先奖励,保障性住房发展一星级绿色建筑达到一定规模的也应优先给予定额补助。“十二五”时期,对政府投资为主的新建、改扩建民用建筑项目一般应达到国家和北京市的绿色建筑标准,其增量成本纳入固定资产投资。对达到绿色建筑评价二星级及以上标识的绿色建筑中使用的大型高效节能设备,允许实施加速折旧政策。

6强化发展绿色建筑的监管体系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市政府将完善与绿色建筑发展相关的行政监管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面:(1)完善由市政府领导、市各有关委办局组成的行政监管体系;(2)完善市、区(县)两级政府组成的行政监管体系;(3)完善市、区(县)住建委各职能部门组成的行政监管体系。通过完善上述三个层面的行政监管体系,把对发展绿色建筑相关的行政监管贯穿于项目规划、立项、审批、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与备案、房屋销售、绿色建筑运行管理等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建立相互衔接的发展绿色建筑的行政监管体系。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将在城镇新区建设、旧城更新、棚户区改造等规划建设过程中,严格落实绿色建筑各项指标体系要求,实现绿色建筑发展的全过程监管体系,主要包括:(1)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规划审查中增加对绿色建筑指标的规划审查,对达不到规划要求的不予以审批;(2)发展改革部门在新建项目立项审查中增加有关绿色建筑建设标准的审查内容,对达不到绿色建筑建设标准的不予审批、核准和备案;(3)国土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土地出让环节的监管,对不符合绿色建筑规划许可条件要求的土地不予出让,对按照高标准建设绿色建筑的予以优先考虑;(4)施工图设计审查管理部门要在施工图设计审查中增加绿色建筑设计专项审查内容,未通过审查的不得颁发施工图审查合格证书;(5)建设主管部门应将绿色建筑项目前期审查结果纳入颁发施工许可证的条件之一,同时应建立绿色施工许可制度,对项目前期审查手续不全或不满足绿色建造要求的建筑,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6)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绿色建筑的施工监管和竣工验收监管,建立绿色建筑竣工验收与备案制度,对不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或达不到绿色建筑验收标准的不予以通过验收和办理竣工验收备案;(7)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的监管。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建设项目在竣工后一定时间,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绿色建筑评价,建设单位依据评价结果申请绿色建筑标识,并将标识文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7建立发展绿色建筑的市场服务体系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将大力开展绿色建筑适宜性技术标准规范研究,重点攻克建筑规划与设计、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节水与水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资源化、环境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绿色技术,开展绿色建筑技术的集成示范,加快绿色建筑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产品和设备,建立完整的绿色建筑发展技术支撑体系。同时,应充分发挥北京地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管理部门智力资源优势,支持和鼓励节能服务机构承接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绿色建筑政策研究、标准编制、科研攻关、策划咨询、设计施工、融资监理、检测认证、中介交易、能耗审计、运行管理等项目,力争“十二五”期间培育出一批技术实力强的建筑节能服务机构,使绿色建筑技术服务产业成为北京市的高端产业和软实力之一。

8建立发展绿色建筑的宣传与教育培训体系

北京市应充分利用媒体广泛宣传绿色建筑基本知识,树立绿色消费理念,提高居民对绿色建筑的认知水平。北京市有关部门应编写绿色建筑科普读物,将绿色建筑基本知识、绿色消费基本常识纳入北京市节能宣传周、科技活动周、城市节水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同时,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绿色建筑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典型工程案例和先进经验,为北京市绿色建筑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十二五”时期,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首都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技术、人才优势,联合开办绿色建筑有关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技术标准、设计施工技术、示范项目等方面的教育培训,重点培训对象应包括:一是北京市与绿色建筑发展相关的各相关部门管理人员;二是建筑行业相关企业的从业人员,包括注册建筑师、结构师、建造师和监理工程师等,提高绿色建筑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北京市应建立绿色建筑评价职业资格制度,将绿色建筑基本知识作为建筑行业的专业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执业资格考试和相关企业资质申请的重要内容,鼓励绿色建筑相关课程进入北京高等院校。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绿色建筑管理与技术人才。

绿色建筑能源管理篇4

关键词:绿色建筑;智能化建筑;管理方式

1绿色建筑与智能化建筑概况

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除了为人民创造了更好地生活环境以外,传统建筑也消耗了大量资源与能源,在建设过程中严重污染了空气、水源、土地资源等,对人类生存环境极其不利。所以,近几年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建筑行业也在追求一种低能耗、高效率的建筑建设模式,希望能够在建筑建设过程中尽可能降低其资源消耗数量,减少其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这就是绿色建筑,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这是一重大突破,也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智能化建筑就是在建筑建设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将其与建筑技术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为建筑使用者提供更多方面。智能化建筑是以建筑物为主要平台的,在建筑中配套安置相关的信息设备系统、公共安全系统、信息应用化系统等智能化系统,为人们提供一个便捷、高效、安全的环境,大大提升了建筑的功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建筑提出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资源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智能化建筑和绿色建筑的发展都符合当前人们的需求,两者结合还可以更好的推动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实现节能环保目标。

2绿色建筑的具体指标体系

所谓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主要是由六个指标构成的,分别是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材与材料资源、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营运管理以及室内环境质量。通过绿色建筑指标体系可以基本反映出绿色建筑的内涵和要求,更好地反映了一个建筑的绿色性能。通过目前所指定的指标体系可以看出,绿色建筑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会起到更好地效果。

3绿色建筑技术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方式

3.1智能化技术与规划设计技术的要点和应用方式。在绿色建筑建设过程中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从室外环境与节地方面入手,也就是在建设过程中要尽可能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节约建筑用地;二是能源利用与节能,主要是通过绿色建筑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尽可能通过绿色建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是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这项技术主要是通过合理规划用水,提高建筑水资源利用效率,防止水资源浪费;四是节材与材料资源,在建筑建设过程中要尽可能选择环保材料和新型材料;五是要保证建筑室内环境的质量。而在绿化室外环境时主要选择的是智能灌溉系统,这一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土壤并且依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灌溉,即能够满足绿化需要,也可以实现节约用水的要求。在节约能源时,一般会选择使用遮阳、智能空调和计量系统,合理控制温度,节约用电。此外,在绿色建筑中使用的是电动百叶窗和智能的遮阳板,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太阳光直接照射,降低空调负荷,实现节能,也可以满足室内采光需要。这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绿色建筑的实用性,即能够更好地为建筑使用者提供便捷服务,又可以降低建筑消耗,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而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上,绿色智能建筑主要通过安装设备监控系统实现。在建筑中给排水设备、空调以及照明设备都安装了相应的监控系统,确保这些设备能够在满足使用者需要的前提下达到最好的工作状态。自动调节温度、照度、流量,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此外,在绿色建筑中还要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地热能等,通过不断优化能源利用系统,更好地使用可以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节约目标。对于水资源利用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建立雨污水的综合利用体系,建立中水回用监控系统,对水资源的运行状况进行自动化监控,及时调节水资源利用状况,实现水资源节约目标。在绿色建筑节能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室内环境质量的控制。智能化建筑的监控系统可对室内的空调、照明等设备进行监测与控制,从而给人们创造一个健康与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光控制上,利用自动控制反光板、集光装置和反光镜等,有效调节室内的光分布,从而降低对人们照明设备的依赖程度。其中的照明系统可采用“合成照度控制”与“预设置”等方式,实现对不同时间、区域灯光与开关的控制,确保照明系统实现运行的经济性,减少运行管理的费用,减少能源的消耗。

3.2智能技术要点。在《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绿色建筑的智能技术包括智能技术和智能化系统两个方面。智能技术包括应用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系统与产品,提高绿色建筑性能。发展节能与节水控制系统与产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智能系统与产品、室内环境综合控制系统与产品等。可采用综合性智能采光控制、地热与协同控制、外遮阳自动控制、能源消耗与水资源消耗自动统计与管理、空调与新风综合控制、中水雨水利用综合控制等技术。由此可见,在绿色建筑中,不仅要应用智能化系统和产品,还要发展节能与节水控制系统和产品,特别提到智能技术在采光控制、遮阳自动控制、可再生能源利用、室内环境综合控制、能源消耗与水资源消耗自动统计与管理等绿色设施方面的应用。从功能效益上要求智能化系统,满足用户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和高效率的需求;从功能质量上要求,通信网络子系统、信息网络子系统、建筑设备监控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子系统、安全防范子系统、综合布线子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等的功能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且先进、可靠与实用。其中,公共安全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和应急联动系统,应对危害社会安全的各类突发事件,确保大楼内人员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一方面实现对温度、湿度、照度及空气质量等环境指标的控制,创造舒适的环境,提高楼内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创造力,另一方面通过对建筑物内大量机电设备的监控管理,实现多种能量监管,达到节能、高效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信息设施系统和信息化应用系统,创造一个迅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良好办公环境,达到高效率工作的目的。智能化集成系统将不同功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从而形成具有信息汇集、资源共享及优化管理等综合功能的系统。对比《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所涉及的智能化系统的要求可见,绿色建筑中设置的智能化系统包括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主要内容。而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功能满足绿色建筑在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和高效率的要求。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建筑与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建筑发展的主要趋势,这种建筑可以实现资源、能源节约,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这对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一建筑的研究,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加强对这一体系的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娜.建筑智能化与绿色建筑[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4,1:24-27.

绿色建筑能源管理篇5

绿色建筑是一个全新的名词,“绿色”并不是指颜色,而是泛指环保、节能、生态、可持续,在室内布局、材料的选择、资源的利用等方面都遵循自然生态原则,在建筑建造的各个环节进行渗透,进而形成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最高境界,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成为国内外建筑行业最为关注的话题,既有利于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也有利于将绿色、生态的观点进行传播与发扬,是现阶段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目标。绿色建筑的出现,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感受和居住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提高了资源的使用率,达到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目的,体现了绿色建筑的真谛,以营造更具人性化的居住环境。

2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与国外绿色建筑的发展水平还有所差距,绿色建筑的概念起源于生态建筑,是在生态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升级而形成的具体性的绿色建筑设计观念,且生态建筑概念是由早期的美国人保罗•索勒提出的,通过一系列的演变,最终形成了绿色建筑。为了提高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水平,应了解当前绿色建筑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为绿色建筑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2.1观念相对传统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水平相较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起步较晚,其中在观念上就有所体现。对于绿色建筑而言,建筑企业在认识上存在偏差,绿色环保观念不够深入,致使绿色建筑的发展受到制约,大大影响了绿色建筑水平。部分建筑企业对绿色建筑认知不到位,一味的追求节能、节源、绿色生态,而往往忽视了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在材料使用上多于节俭与吝啬,导致建筑极易出现质量问题,绿色建筑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政府对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设计工作不够重视,只是一味的开展建筑项目,并未将绿色观念融入其中,对建筑企业的独处力度不够,影响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水平。

2.2技术得到优化

绿色建筑对技术的要求很高,要在原有建筑设计技术的技术上融入节能技术,以绿色生态建设为基础,进行建筑的科学、合理设计,大大提高了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建设水平。就目前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情况而言,虽然已经具备了高端的建筑技术,但是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双层玻璃幕墙、真空玻璃、光导采光系统等都在现代绿色建筑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以求探究出更为完备的绿色建筑技术。另外,轻质建材aLC板性能与技术应用、etS污水处理系统等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绿色建筑的建造之中,相信通过不断的推广与使用,技术会得到优化与完善,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条件。

2.3激励政策不健全

现阶段,在绿色建筑的发展进程中,激励政策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经济激励。我国在经济激励方面还处于严重缺失状态,对绿色建筑的推广工作产生制约。激励政策不健全,与绿色建筑相关的优惠政策短缺,会让建筑投资方心生顾虑,且绿色建筑的盈利性相较于一般建筑要低,投资方的兴趣不高,很难吸引投资商进行新绿色建筑的承建,影响绿色建筑的发展水平。另外,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科研、技术、建材等的投入,需要大量的经费予以支持,针对此类问题,我国给予了相应的重视,但是提供的资金有限,节能技术与工艺的探索、材料的研发等都需要大量的支出,仅靠政府的资助只能解燃眉之急,是激励政策不健全的重要体现。

2.4管理制度不完善

新型社会背景下,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永恒不变的目标,但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注重对社会形态、环境等的考虑,只有具备优质的环境,才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如今的绿色建筑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政府对绿色建筑管理的力度不够,监管不到位,对绿色建筑设计、施工等环节的干预度不够,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不够,对绿色建筑的工程管理流于形式,导致绿色建筑管理质量下降,工程质量、造价、技术等控制不到位,影响施工质量。

3构建绿色建筑管理模式的有效策略

3.1加大政府干预力度,优化绿色建筑的相关政策

为了加强对绿色建筑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应加大政府的干预力度,增强对绿色建筑的重视程度,在有关绿色建筑建造方面的政策应不断完善与丰富,及时顺应时代的要求和当前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政策,以彰显对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重视程度。绿色建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原有的生态建筑概念衍生而来的,后续传入中国,我国针对绿色建筑相继出台了多个法律条文和相关政策,来为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建造提供依据和标准。因此,政府部门人员应注重对绿色建筑行业的重视,充分衡量绿色建筑的设计价值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等的连续出台,为绿色建筑的设计、建造提供了政策与法律依据,可见我国对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视程度。为此,应加大政府干预力度,对原有的政策、法律条文进行优化,构建绿色建筑的专项成套法律,为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和依据,提高绿色建筑水平。

3.2优化绿色建筑发展技术,对技术进行不断的革新

在绿色建筑建造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种技术,尤其是了绿色环保技术、节能技术与节水技术等,每种技术的使用都会对整个绿色建筑产生影响,加强对技术的不断优化与创新,是提高绿色建筑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由于绿色建筑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存在滞后性,绿色建筑的技术相对落后,在各项技术实施的过程中遭遇阻碍,建筑节能技术设备、环境控制技术、绿化配套技术等都有待完善。我国应紧紧抓住技术这个关键点,引进国外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并将其应用到我国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之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与优化,实现技术的革新与升级。在绿色建筑管理过程中,应建立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对公共建筑的空调采暖情况进行严格的控制,适度的改造节能标准、技术标准等,并将整个项目建设整合起来,制定整套的绿色建筑技术战略。绿色建筑技术的开发与创新,应在设计阶段,将水、电、暖等进行优化设计。例如,可以借助太阳光来增强室内的明亮度,利用太阳光可再生的特点,来达到节能、绿色环保的效果,以提高绿色建筑的技术水平。

3.3构建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以提高建筑管理的积极性

绿色建筑是是对全寿命周期的记载,建筑的建造只是生命周期的初级阶段,建筑的使用过程最为关键,在使用过程中居住者的满意度、绿化效果等都是衡量绿色建筑的关键。我国重视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将绿色建筑的构建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应构建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满足绿色建筑对资金的大量需求。为此,国家应加强对绿色建筑的重视,设立绿色建筑专项资金,对绿色建筑的建造给予扶持和支撑,并对表现优异的建筑企业予以奖励,组建绿色建筑技术研发队伍,并利用专项资金提供技术资金和材料资金,实现对绿色建筑的全面激励。我们以武汉为例,该地区普遍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对符合技术标准、技术合格的可进行减免费水资源的处理,可通过建筑企业进行申请即可实现;在绿色建筑中采用太阳能技术进行建造,补助不超过5元/wp;对采用地埋中央空调的建筑,给予不超过50元/m2的补贴。经济激励政策在武汉地区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大大调动了建筑行业的积极性,纷纷投入到绿色建筑的建设中来。

3.4健全绿色建筑管理制度,强化管理者的权责问题

绿色建筑管理制度是构建绿色建筑管理模式的关键和核心,应从不同层面来对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与设计,强化对管理者的权责问题,将权责问题落实到个人,一旦发生问题,可立即找到相关责任人,是绿色建筑管理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绿色建筑建设过程中,应建立咨询机构,咨询机构可以与建筑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进行及时沟通,并为各个环节提供信息咨询和建议,进而构建完整的工程项目组织体系,一旦在组织体系某个系统脱节,应立即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可提高绿色建筑管理中各项问题的解决效率,实现了权责的明细化。政府部门应从管理制度着手,应制定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施工验收标准、运营管理标准等内容,以增强管理制度的约束力。以运营管理标准为例,其主要以运行和管理维护为主,如物业管理的相关标准,绿色建筑的供水以及节水设备、照明、采暖和空调等设备的日常管理标准也具有必要性,通过不断的规范与完善,提高管理水平是必然结果。与此同时,构建绿色建筑评估机制,加强对绿色建筑的审核。对绿色建筑建造的材料、设计、技术、施工现场等进行控制,严格杜绝不符合绿色建筑建造的一切进入施工现场,对材料的规格、技术的设计、材料的选择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估,邀请专业人士对相关材料、设备的节能、生态特点进行评估以及检测,然后对所评估的内容进行最终的审核和认证,摒弃不符合绿色、节约理念的要素,为提高绿色建筑管理水平创造条件。

4结语

绿色建筑能源管理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绿色施工管理;有效措施

1实施绿色建设施工管理的主要作用

1.1促进建筑行业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实施绿色建筑施工管理,能全面加强建筑行业各个环节的能源控制,提高建筑行业的资源利用率。同时有效降低建筑施工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更加符合当代节能环保的绿色发展趋势,促进建筑行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2确保施工技术满足建筑生产的相关要求

建筑行业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大,但是由于施工技术的局限性使得对能源的浪费相对严重。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利用科学的施工技术降低建筑行业的环境污染,提升资源的利用率,是目前建筑企业的工作重点。实施绿色施工管理,不仅能使得施工企业主动加强对施工技术的改良与创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建筑生产的各类要求,从而推动建筑企业预期发展目标的实现。

1.3提升建筑的实用性与环保性

实施绿色建设施工管理能直接提升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特色,为各项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创造有利条件。直接提升建筑设计的可行性,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使得各类新型绿色环保材料得到有效的应用,在节约资源的同时提升建筑的实用性与环保性。

2目前在绿色建筑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绿色施工缺乏科学的认知

虽然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较早,但是绿色施工的理念推行和落实得相对较晚,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其根本原因是建筑企业的相关领导人员对绿色施工缺乏科学的认知,使得传统的施工技术与管理理念得以在施工中全面应用。这便导致了建筑企业不注重绿色施工已经成为当下建筑行业的基本态势,长此以往必定会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建筑企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2.2施工技术无法满足建设生产的相关要求

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显然不符合绿色施工的基本要求,部分施工企业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保障施工周期,因此便不重视先进生产技术与生产设备的引进,直接导致现有的生产技术不符合绿色施工的标准。

2.3缺乏完善的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措施

由于对绿色施工缺乏应有的认识,使得建筑施工管理缺乏对绿色施工的重视,无法全面保证施工方案与施工技术的先进性,这必定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还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另外,缺乏高效的施工监管制度,导致绿色施工的实施相对困难,无法有效执行绿色管理的各类要求。

2.4缺乏健全的法律监管制度

由于现阶段关于绿色建筑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使得部分施工企业对绿色建筑的施工存在侥幸心理。特别是在施工管理方面,根本没有重视和落实各项绿色建筑的施工要求与标准,使得管理工作缺乏法律执行依据,直接阻碍了绿色建筑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3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设施工管理的基本措施分析

3.1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措施,提升资源利用率

绿色施工的主要优势是将资源消耗的降低作为建筑施工中的重点,与传统模式的建筑施工有着本质上的区别。(1)提升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的先进性,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质量及性能,结合实际施工区域的特点和施工企业的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保障施工过程中能有效地降低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2)加强对绿色施工技术的改良和创新。传统的施工技术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绿色建筑施工的基本要求,因此,施工企业要对施工技术进行改良与创新,使其符合绿色施工的相关标准。结合自身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有效的试验操作,确保绿色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同时要提升建筑企业绿色循环系统与净化系统的覆盖面积,保障绿色施工的全面实施。

3.2完善施工现场灰尘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就是灰尘污染。由于灰尘污染主要是以细小微粒为代表,在风的作用下覆盖到施工人员及周围居民的身体与生活环境中,严重威胁其身体健康。所以,施工企业要有力的完善施工现场的灰尘控制措施。例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洒水车的工作覆盖面积,保障其洒水质量等等。其次,施工企业要配置先进的施工防护设备,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提升施工生态污染的控制率。再次,环保部门要加强对施工的监督和管理,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安排,避免建筑施工增加天气的恶劣程度。

3.3加强对建筑施工中光污染的有效控制

建筑施工中产生的光源污染不仅会危害施工人员的生态健康,还严重影响了施工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施工企业要采取绿色施工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进行控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在选择施工设备时则应当充分考虑其性能,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光源进行控制,以此降低施工光污染的危害程度。

3.4加强对水循环适用范围的提升

水资源在建筑施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施工企业要建立现代化的水循环系统,满足施工现场的环境要求,同时提升水资源的利益率。此外,施工企业应当重视并加强对雨水的收集与利用,采取科学的净化措施将雨水进行二次利用,实现生产与环境的双赢。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建筑绿色施工管理效果是重点。施工企业不仅需要及时的引进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还要充分结合实际施工现状,不断地完善建筑施工监管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污染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从而减小环境污染程度,实现经济提升与生态环境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骐鲜.绿色建筑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中国勘察设计,2018(12):105~106.

绿色建筑能源管理篇7

关键词:绿色施工技术;技术管理;措施

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高效适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有两个概念:①绿色建筑设计理念;②绿色施工理念。以前的建筑,设计与施工是在头脑中想象的,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局限性,所以不会运用绿色能源,也不能对绿色能源进行保护,恶意的人为的破坏它,只有在忽略经济的前提下,才能节能环保。由于环境被破坏、污染,所以我们提出了以绿色环保为目标的绿色建筑这一工程。

1绿色管理技术

在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能源短缺、环境受到破坏的问题下,必须采取措施,使长期经济下的施工企业突破这种局面。这样绿色施工技术管理和施工管理方法就是一种创新,实施绿色管理的要求:绿色建筑设计应设计科学,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影响的同时,要考虑到自然的光线、通风等一系列因素,实行资源的有效利用,以达到尽可能循环利用地热、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等自然能源,减少固体废弃物、废水的排放及由生态技术建立科学的资源垃圾,对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的含量进行控制。

2推广绿色技术

鉴于传统建筑单位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我们总结了提高质量的有效方法。①推广先进技术、先进的绿色建筑思想,无论是从项目的质量、安全、性能、还是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我们在许多领域都开展绿色施工技术;②降低能源的消耗。很多建筑能源消耗的性能是限制在绿色技术基础上的,以减少能源消耗为建设任务中心;③节约能源,“以节约能源、土地、水和材料为核心的是绿色技术”,以这个为特点,进行四个方面的优化,最终实现建设施工技术上的节约,并且可以控制项目投资的成本;④提高性能,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在调整的过程中是不容易的,但这也是对建筑物的内部和外部的组合进行了优化,从而改善了施工的性能。

3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控制施工工艺的措施没有固定的模式是在一个动态变化中,各种意外随时可能发生。目前,正在绿色施工建设须遵循这一原则,在这一过程中,目标会在第一个位置进行控制。此程序应如下:①促进建设绿色精神,环保作为一个项目的核心,对要实现的目标进行分解,通过设计、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阶段,在管理和控制中,绿色建筑是在第一的位置;②该项目的科学目标是,进行绿色施工,运用动态控制原理,从粗到细,如果按方式可分为不同的阶层,包括设计,施工技术和现场控制点等多个环节,各个环节的内容和重点,各不相同;③施工时应进行项目目标的控制工作,这是关键环节,控制点的不同,收集类型的数据也就不同、整理和分析也不同,在不同的施工时间比较与实测数据的目标,并得出结论;④发展绿色施工,跟踪动态数据,并负责数据采集,每个月绿色施工的数据报告,对局势的控制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分析和管理的活动。绿色施工管理技术,随着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正在慢慢走向繁荣,绿色施工管理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市场主体的目的,也是施工企业追求的目标,它会在未来的绿色施工管理方面创新,会引领企业向更高的地方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但资源短缺,从近几年政治形势来看,绿色施工是促进和发展绿色企业的良好体现,施工企业要积极进行绿色施工管理,利用资源的优化,来协调建筑和自然。在绿色施工管理中,动态管理是重要的,从规划、设计、施工、材料采购、工程验收等必须加强管理,监督和具体工作的实施。具体措施如下:①确定绿色施工的责任,在实践中,层层分解指标,责任划分清楚,要把责任分为单位和个人,这是绿色施工重要目标的组成部分;②绿色施工技术由公司技术生产部门来完成,加强培训有关人员。管理者自己必须学会作为培训经理,应该做什么,使每个员工秉承着绿色施工理念并积极参与活动;③绿色施工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一个大公司的经理,负责人员培训,保证质量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员工需更多的培训,在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中,进行宣传绿色施工。

4绿色施工管理的具体实施

绿色施工管理是一个广泛的名词,它包括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和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①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如扬尘的控制,运输容易散落、飞扬的物品必须采取有效密封措施,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设置洗车台;②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利用可循环材料等;③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施工现场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是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④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⑤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临时设施布置注意远近结合(本期工程与下期工程),尽量减少和避免大量临时建筑拆迁和场地搬迁。

5结束语

中国已进入社会飞速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建筑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建筑业受环境影响,能源和资源消耗巨大,是目前建筑业存在的重要问题。许多新的建筑物,因为绿色建筑的成本高于一般建筑,所以不用绿色建筑,但从长期来看,绿色建筑可以节约成本,在建筑领域中,能够有效和顺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绿色建筑需要被推广和实施。

作者:罗洁单位: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俞频.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10).

[2]桂文清.浅析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以碧水天和B区工程项目为例[J].广西城镇建设,2013,(7).

绿色建筑能源管理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模式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建筑行业作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得以迅速的发展。而由于行业本身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大,加之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应运而生,其目的在于通过采用新的技术与管理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资源的浪费,缓解资源紧张的问题,最终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低碳、环保、低耗能。

1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的基本概念

所谓绿色施工管理,即在工程的施工的过程中,既保证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又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尽力减少建筑工程项目对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不利影响。绿色施工管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始终,既包括对施工环境、材料、环节的科学管理,也包括对施工人员的科学管理;同时绿色施工管理也是在继承以往传统的管理方式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发展而来的。因此,可以说绿色施工管理模式是顺应时展需求的必然结果。

2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绿色施工管理的意识欠缺。首先,由于建筑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对于施工队伍的需求量较大,专业性施工队伍无法满足建筑施工也的发展需要,大量非专业的施工人员进入建筑行业,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行业施工人员整体的专业化水平,致使其对绿色施工的认识不够全面,不能很好地从意识上落实绿色施工。此外,由于绿色施工管理这一新兴的管理模式并不能够给企业带来较为直观的效益。因此,存在一些企业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第三,对于绿色施工理念的宣传也较为欠缺,导致相关部门、企业、群众对于绿色施工这一理念的了解较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落实与发展。

2.2绿色施工管理的监管力度不足。目前,我国对于“绿色施工”的管理还没有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对于施工过程、施工单位以及相应的监理单位的监管尚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以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监管为例,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更多关注的是施工的安全与质量,缺乏对于资源消耗、废弃物排放标准等方面的明确要求;施工企业也并不能很好地将“绿色施工”的技术与管理理念贯彻落实到施工过程的始终。

2.3绿色施工管理的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个别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缺乏相应的管理理念“,绿色施工”管理意识不强,导致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施工企业的执行力度不足,绿色管理模式难以系统化的得到落实,这也是影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得以推广落实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我国的建筑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收企业规模的制约,资金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影响绿色施工管理模式发展落实的重要原因。

2.4绿色施工管理受发展阶段与经济环境的制约。绿色施工作为一种新兴的施工管理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管理模式还是制度建设上,依然存在缺陷,新的技术与管理机制的运用还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受现有技术及施工成本的制约,也导致绿色施工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以建筑材料成本为例,目前市场上的环保低碳型材料的价格普遍较高,施工企业出于对经济效益的考虑,大多选择减少成本预算,很少有企业主动采用环保低碳型材料。

3如何对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进行优化完善

绿色施工管理模式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有效方式,也是践行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优化完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将其真正贯彻落实,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

3.1强化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的意识。通过提高准入标准及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养来提升建筑工程项目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增强其对绿色施工管理模式的认识与了解;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更为深入的了解绿色施工管理模式,也使企业充分意识到其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

3.2从细节上强化监管力度。结合施工过程中个阶段、各环节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质量、环境影响等方面,细化施工管理,从细节上强化监管力度。施工器械方面,逐步淘汰高耗能、低效率的施工设备,更多地使用清洁能源;做好设备的养护工作,优化相应线路的配置;各施工环节高校衔接吗,减少设备空转的时间。施工能源方面,尽可能使用节水、节电的节能型设备,停工期间关闭无用的水源、电源,避免待机耗电或滴漏现象,同时定期对相应设施进行维护,为绿色施工的落实提供支持。施工材料方面,尽可能减少对建材包装材料的使用,对已有的包装材料尽力做到回收利用,同时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必要的回收利用。通过对监督管理的细化与强化,实现绿色施工的真正落实,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3.3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在人才的引进方面,相关企业可以适当提高准入门槛,提升专业人才待遇,吸引更多专业人才进入到绿色施工工作当中;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可以由绿色施工管理部门定期组织相关的管理和施工人员参观、学习,掌握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施工技术;建立奖惩机制,为人才开拓上升通道,提高从业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创造力,更好的为绿色施工管理模式的落实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4以科技助力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众所周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工作量及实际操作情况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是不断变化的。而想要顺应这种变化,并提高工作效率,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科学处理动态数据无疑是首推之举。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科学配比,使得资源得以高效、环保、低耗地得以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绿色施工管理模式更好的推进。

4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绿色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绿色施工管理模式必然成为建筑工程项目发展新方向。而目前,它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所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要使得它真正得以健康、快速的发展,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只有在意识、人才保障、科学技术等多方面齐抓共管,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贯彻落实绿色施工管理模式;更好的提升我国建筑业的行业竞争力;更好的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更好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於斌.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研究[J].门窗,2014(6).

[2]曹阳.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模式研究[J].门窗,2013(10).

[3]邵炜星.绿色施工模式的实施策略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绿色建筑能源管理篇9

关键词:绿色建筑;美国;英国;日本

中图分类号:F407.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1-0261-03

1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发生以后,各国开始重视推动降低能源消耗的工作。建筑业是能源消耗非常大的行业,它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格外突出,所以各国都十分重视建筑的节能减排工作。绿色建筑强调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因而很多国家都将绿色建筑的营建作为建筑减排的工作重心。为推广和规范绿色建筑,各国都根据本国的国情推出了一系列措施。

绿色建筑涉及的主体众多,它的营建不是开发商的个体行为,也不是绿色低碳技术的简单应用,它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工程。除大力发展绿色技术以外,它还需要各类法律的保障以及标准的规范。在发展和推动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各国的普遍做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制定节能法律法规、制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及推行经济激励政策。美国、英国、日本三个国家的具体做法见表1。

表1的内容即美国、英国、日本三国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通行做法,下面重点介绍以上三个国家在发展绿色建筑时的特色做法,还望对我国发展绿色建筑事业有所启示。

2国外绿色建筑发展分析

2.1美国

美国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时,除了采取强制性的政策法律进行规范约束外,比较强调自愿性项目,这也是美国在发展绿色建筑事业中的一大亮点。美国政府强调的自愿性体现在政府推行了由政府主导,但市场主体可自行参与的项目,其中“能源之星”(energyStar)项目最为知名。

“能源之星”作为节约能耗的一种标识,最初只是被用于电子产品,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如果看到“能源之星”的标签,就可以认定这种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是低能耗的,它对大气排放的温室效应气体也相对较少。“能源之星”后来扩展到建筑领域,美国环保署将“能源之星”住宅计划推广为全国性志愿项目。

“能源之星”建筑节能标识体系中蕴含两大重要认证,即建筑物节能认证和建筑物运行管理节能认证。建筑能节能认证主要体现在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上。第三方鉴定机构会对建筑物结构、采暖空调系统等保温隔热性能进行监控,监控数据符合标准的即通过建筑物节能认证。建筑物运行管理节能认证则将认证重点放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管理水平上。即便建筑物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后期管理的不到位以及管理人员节能意识的薄弱等仍会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使得绿色建筑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偏离节能的目标,所以对建筑物运行管理进行专业认证同样必不可少。

最终被冠上“能源之星”标识的住宅均是通过专业第三方机构严格的鉴定,通过以上两大认证内容,住宅在使用过程中能确保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能源之星”项目很好地解决了消费者与开发商甚至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消费者全面认识绿色建筑市场,并为绿色建筑市场营造了较好的市场氛围。

2.2英国

绿色建筑在英国发展比较早。不同于美国,英国在绿色建筑的发展推广上主要采取强制性措施。根据英国政府的相关规定,从2008年6月开始,英国对国内所有的公共建筑都划分了节能等级,并且建筑的能耗情况完全对公众公布。

英国除了制定很多绿色建筑的法律法规以及运用先进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BReeam外,较有特色的做法是积极推广示范性项目和绿色建筑设计典型案例。在英国,大量以绿色建筑为主题的示范项目被建立起来,而且这些案例不仅局限在类似牛津生态住宅这样的单体住宅设计上,还囊括了包括贝丁顿生态村(BeddingtonZeroenergyDevelopment)的大规模社区。最新的一个示范案例是金斯潘住宅(theKingspanLighthouse),它代表了英国“可持续住宅规范”中的最高标准――“零碳排放住宅”,英国所有新建住宅到2016年时必须全部达到这个标准。英国推行的示范作品大多只使用已经成熟的环保技术和普通材料,简单易行、经济实用,可以立即在市场上进行推广普及[2]。

另外,英国非常重视建筑师绿色建筑理念的培养。英国国内认为如果想要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取得理想的节能和二氧化碳减排结果,必须在建筑设计的早期就为相应的策略做出全盘的考虑[3]。所以建筑师的责任重大,建筑师在建筑物设计初期的理念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实际节能减排效果。而且英国认为建筑师在设计营建绿色建筑时不该只是单纯地引用绿色节能技术,他们的责任还在于调动民众的参与性。在设计绿色建筑前设计师应该先进行民意调查,然后再规划设计出既符合民众要求又环保节能的建筑。对此,英国的特色做法是将绿色建筑的理念灌输到各高校中,高校老师在设计课程时会将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节约能耗意识,也鼓励学生参与到绿色建筑的设计研究中去。各高校也会积极开展绿色建筑的科研项目,为实际发展提供更专业的意见。

2.3日本

日本的能源相对匮乏,所以政府对节能问题也相当重视。日本政府很早以前就开始着手于绿色建筑的发展工作。日本在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像以上两个国家一样制定法律法规以及精准的评价标准外,日本的特色之处在于它对建筑物用能的管理有独到的做法。

《日本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学习考察报告》指出日本建立了建筑用能管理体制。该体制包括能耗统计、能耗监测和用能定额等制度。能耗统计要求资源供应部门以及建筑业主定期上报能源消耗情况。能源监测制度则是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安装能源计量监测装置,通过监测可以获悉该类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情况,然后对建筑物的能耗数据进行汇总分类,制定出不同建筑物所对应的能源消耗标准。再通过用能定额制度规定各类建筑物的能源消耗上限。政府会对那些超过能耗上限的建筑物使用者征收更多的管理费,对低于能耗标准的用户给予补贴奖励。这一做法可以帮助政府精确地掌握建筑物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并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各类建筑物的能耗标准。

另外,日本也非常注重民众参与意识的培养。日本极其倡导民众参与进城市的环境规划中,政府认为有民众参与的项目更容易推广和实施,在今后的维护过程中也会节省管理费用,可谓一举两得。除了让民众参与进项目的起始规划阶段外,政府在绿色建筑的项目推广过程中也很有想法。比如日本政府有施行“绿色点数”的政策和环保积分政策。消费者在购买节能家电时会得到一些“绿色点数”,这些“绿色点数”可以供消费者购买其他节能家电,以此类推。住宅环保积分跟“绿色点数”有异曲同工之处,住宅环保积分在民众修建改造环保住宅时获得,积分可用于兑换购买券。日本政府推行的这些政策能激发民众对于绿色建筑的兴趣和购买热情。

3国外绿色建筑发展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通过研究美国、英国、日本三个国家的绿色建筑发展举措,可以发现各国在发展过程中有相同之处,但又各具特色。总结美、英、日三国的发展经验可知,都制定了绿色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都具有先进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都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措施对开发绿色建筑以及高效节能产品进行激励;都注重绿色技术的发展,而且不仅仅局限在绿色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的升级改造上,还包括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提升。各国的特色做法则各有千秋:美国注重自愿性项目的发展,英国注重推广示范性项目,而日本则注重建筑物的能耗统计和监测,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消费者对于绿色建筑和绿色节能家电的购买热情上。

笔者认为,综合上述各个国家绿色建筑的发展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可以重点借鉴的方面具体包括以下三点。

3.1推广绿色建筑节能标识

以美国的能源之星为例,可以设计一款绿色建筑的能源标识,对于经过第三方机构严格鉴定并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建筑可以冠上该能源标识。能源标识的推广可以减少消费者的误区,在消费者购置绿色建筑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信息保障,同时能源标识的推广也可以减少开发商的疑虑,抑制市场上一些开发商“以次充好”的劣行。

绿色能源标识可以解决消费者、开发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能有效地推动绿色建筑的产业化和品牌化。

3.2强化示范工程建设、建设绿色园区

英国国内推广的示范性项目和绿色建筑设计典型案例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一个比较先进的做法。不同于单纯的推广教育,示范项目展示更能给民众直观的体验和感受,我国可以重点借鉴英国的这一做法来发展绿色建筑市场。

在我国,深圳的绿色建筑在推广发展中就运用了这一对策。深圳坚持用示范工程带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建设。深圳市推出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包括泰格酒店式公寓、万科城四期等居住建筑,也包括万科中心、软件大厦、三洋厂房等公共建筑。不仅如此,深圳还着手建立绿色建筑示范城。2008年3月,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订《关于建设光明新区绿色建筑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以绿色建筑为基础,将光明新区建设成为建筑与人、城市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绿色建筑示范区。这是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部级绿色建筑示范区。

上海政府可以充分发挥各方力量打造出一些精品绿色建筑,然后将这些绿色建筑列为示范性项目展示给消费者,加强消费者对于绿色建筑的认识和理解,调动他们的购买积极性,从而提高消费需求。为了达到展示和宣传的目的,选择示范性工程时,可以把重点放在体育馆、博物馆、公园、商场、车站、机场等与社会大众接触较多的公共项目上,同时发动以央企、国企为主的房地产行业、建筑行业的大型企业单位,主动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如果发展态势良好的话,上海也可以借鉴深圳的经验,打造绿色建筑示范城,除了建造更多精良的个体绿色建筑项目外,可以通过政府的支援将上海的某一个区建立成绿色建筑示范区,形成上海级别的绿色建筑示范区,供其他区借鉴参考,最后实现上海整个城市的绿色建筑改造。

3.3实行能耗监测并制定能耗使用标准

日本推行的能耗监测管理制度为政府了解建筑物的实际能耗水平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我国政府也可借鉴参考。

政府可以先根据建筑物的不同使用类型,对建筑物进行分类,然后选取各类建筑物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楼宇实施能源监测,从而了解建筑物的能耗结构。这一举措在绿色建筑的前期设计和后期使用中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在绿色建筑营建前,能耗计量检测和统计可以帮助绿色建筑的设计者针对建筑物能耗结构寻找到建筑物的节能设计重点;在绿色建筑建造完毕并投入使用后,能耗监测可以帮助政府了解绿色建筑投入使用后的实际效果,对日后绿色建筑市场的完善发展也有极大的意义。制定能耗标准并辅以奖罚措施则切实推动了民众的参与。政府对于“用能大户”及“节能户”应该收取不同的管理费用,以调动民众的节能积极性。

3.4加大宣传力度

绿色建筑的发展离不开居民的参与,而政府的大力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居民的有效参与。首先,政府可以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加强绿色建筑的宣传,表彰先进、曝光落后。其次,政府可以将温室气体减排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容纳到大学、中学、小学的课程中,使公民从小就树立起节能减排的良好道德风尚。再次,政府可以定期组织开展节能减排的社会公益活动,如建设温室气体减排知识宣传的博物馆、开展气候变化体验活动等,使群众亲身参与、切身感受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总之,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个公民都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推进生活方式的转变,为节能减排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笔者认为政府还可以效仿推广世博会时的方法向居民普及绿色建筑知识,比如发放绿色建筑知识手册,里面可以涵盖绿色建筑的具体节能方式、绿色建筑的优点、绿色建筑与普通建筑的比较、发展绿色建筑对城市整体居住环境的影响等供民众参考,以加深居民对绿色建筑的了解。另外,加大绿色建筑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也有利于形成全社会推广绿色建筑的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马欣伯,李宏军,宋凌,等.国外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及评价体系分析政策法规及评价体系[J].建设科技,2010(1):61~63.

[2]刘俊跃.深圳绿色建筑实践与评价认证[J].建设科技,2009(2):26~31.

[3]陈妍,岳欣.美国绿色建筑政策体系对我国绿色建筑的启示[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4):43~45.

[4]陈冰,康健.英国低碳建筑:综合视角的研究与发展[J].世界建筑,2010(2):54~59.

[5]陆舟.我国引入和推广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思考[J].上海节能,2011(1):44~48.

[6]廖含文,康健.英国绿色建筑发展研究[J].城市建筑,2009(1):9~12.

[7]李路明.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略览[J].世界建筑,2002(5):68~70.

[8]崔成,牛建国.日本低碳城市建设经验及启示[J].中国科技投资,2011(11):73~76.

[9]游娜.国外绿色建筑对我国的启示[J].基建管理优化,2010(2):2~4.

[10]谢钰齐.绿色建筑市场失灵的激励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绿色建筑能源管理篇10

【关键字】建筑业;绿色建筑;体系结构;工程实践

绿色建筑是现代社会建设生态城市、节约型城市及循环经济的重要存在基础和影响要素,它影响着城市生态系统安全与功能稳定的组织结构,参与着城市服务能力的效率变化,并直到提高生态人居中系统健康质量的作用。绿色建筑在建筑寿命周期内,通过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各种废物的产生,实现与自然共生的目标。[1]

1绿色建筑体系结构[2]

人居环境是建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建筑的推广可以提高中国社会发展效率,节约城市建设运行成本,建立起一种人类、自然和人工环境相融合的绿色文明。

绿色建筑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实现可持续理念的方法,它需要有明确的设计理念,具体的技术支撑和可操作的评估体系。绿色建筑主要涉及三个方面:①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资源;②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③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

1.1绿色建筑的科学体系

科学规划是绿色建筑控制保证,生态景观与绿色建筑相互作用,相关的政策、法规是绿色建筑的保障与管理,绿色建筑的科学体系,如图1所示:

1.1.1政策、法规

国家政策专业法规与技术规范、科学行政与社会监督机制、政府专业职能机构管理、政府职能机构审核批准、政府职能机构监管认证、政府职能机构督导监察。

1.1.2科学规划

编辑量化控制与管理的核心指导依据――生态规划体系;编制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规划编制条件与科学依据基础标准;科学规划体系控制指标标准;规划指标动态变量的控制与调节;规划指标的使用质量与效率的动态量化评估。

1.1.3生态景观

建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系统、场地生态景观评估、场地生态功能组织设计、场地生态景观设计、调控管理、评价、维护、使用与规范。

1.1.4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行业管理规范,绿色建筑标准与评估、选址立项、生态功能设计策略,绿色建筑技术集成,绿色建筑组织与设计,绿色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绿色建筑使用与管理服务。

1.2绿色建筑的体系构成

绿色建筑的体系是多专业跨学科的、保证自然安全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交叉学科体系,如图2所示:

1.2.1绿色建筑的构成体系关系:说明绿色建筑在自然、人居系统是的存在的位置。它与人的生存活动与生态景观共同存在于城市生态系统及城镇生态系统是,并共同构成人居生态系统。

1.2.2科学体系关系:通过与人、生态景观的和谐共生优化城市及城镇体系服务功能,提高城市综合运行效率,实现人居系统可持续科学发展能力,构成绿色建筑的科学系统。

1.2.3学科支撑体系关系:生态规划客观指导下的科学规划成为绿色建筑的科学体系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保障。

1.3绿色建筑的技术系统

1.3.1政策、规划层面

(1)立项组织

绿色建筑的立项组织应具有合法性、完整性、科学性和针对性,选址符合科学规划的要求。

(2)生态策略规划设计

从建筑生命周期的角度,依照系统、景观、功能、文化需求定位,综合集成实施对策、技术、选择、标准与组织。

(3)场地设计

微生态系统组织设计、生态服务功能设计、场地布局与基础设施设计、场地材料与应用技术集成组织、场地景观与文化表达设计。

1.3.2设计建筑层面

(1)生态功能设计

建筑功能、效率、体形、形态、色彩、风格、建造与场地景观,构成和谐高效整体的组织及技术选型、集成与规范、标准。

(2)建筑设计

以建筑技术的组织集成构建建筑本体与外环境、室内等综合系统协调,涉及建筑的资源、能源、风、光、声、水、材料等系统,结合合理的结构,构造设计,达到宜人、舒适的目标。

(3)施工组织

控制对环境的破坏及对生态系统的扰动,控制施工现场、功能组织,材料与设备管理、操作面的交通组织、施工安全与效率、场地修复与恢复。

1.3.3行政、管理层面

(1)物业管理

制定物业服务标准、建筑系统运行的高效节约管理标准、物业服务规范、物业监督管理规范。

(2)使用与维护

制定绿色建筑使用的行为规范、绿色建筑维护规范。

(3)拆除与处理

制定建筑拆除的环境与安全规范,实现建筑拆除材料与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和再生循环利用规范及适合的技术意见、场地修复与恢复。

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昆明城市建筑的应用

绿色建设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潮流,世界各国的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上充分体现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在中国由美国当代建筑设计师的代表人物斯蒂芬霍尔设计的万科新总部大楼,被称为“躺着的摩天大楼”。万科中心的绿色建筑属性不仅体现在地面绿化上,这座融合了大量节能环保技术成果的绿色建筑处处都渗透着节能环保的生态理念。

云南属于西部较不发达地区,绿色建筑设计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根据本公司多年设计的经验,利用当地特有的自然资源,在昆明城市建筑中加入了绿色建筑的设计元素,此设计正在积极申报“昆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

案例:C1建筑节能设计说明

2.1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昆明市,按《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93,气候区划为温和地区。

2.2设计依据

2.2.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2.2.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2.2.3《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

2.2.4《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J53-18-2007

2.3设计标准:

本建筑为自然通风,未设置空调。节能设计参照《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2.4节能设计及措施

2.4.1体形系数及窗墙比

体形系数S=0.39

2.4.2围护结构构造及传热系数

屋面:采用25厚挤塑聚苯板为保温材料,传热系数为K=0.88w/.K。

外墙:加气混凝土砌块局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外墙平均传热系数为K=2.0w/.k。

外窗:铝合金框中空玻璃,传热系数K=6.4w/.k。

2.4.3外窗气密性能满足《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中的6级要求。

2.4.4屋顶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满足《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J53-18-2007的相关规定。

3结束语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通过绿色建筑的建筑设计手法,传达具有云南特色的形式、空间信息,建设我省有特色的建筑文化,进而为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晓银.绿色建筑及其设计浅谈[J].科技风,2009,1月(上):106.

[2]《绿色建筑》教材编写组.绿色建筑[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3]胡阳.绿色建筑初探[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