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5:44

教育管理的概念篇1

论文摘要: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审核、质量认证、质量评估这些概念是经常采用的,在不同时代、国家和地区,人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是有差别的,对这些概念进行区分和辨析,有助于更有效地开展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活动。

早在质量管理一词出现之前,人们已经开始了对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学者们使用过很多与质量管理相关的称谓或词语,如“质量保证”、“质量保障”、“质量评估”等。在不同时代、国家和地区,人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是有差别的,为了进一步进行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和实践探索,有必要梳理人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并进行异同比较。

一、质童保证(qualityassurance)

质量保证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术语(很多学者有时将它与“质量保障”不做区别),它不仅包括质量评估,还包括其他所有用来改善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活动。英国国家学位委员会认为,质量保证是指成功地实施一整套多种多样的程序来帮助确定一门课程的标准是否达到或已经超过了国家所要求的最低水平。它表明为全体在校生保持和提高学术标准以及培育合适的学术环境确立必要的质量保证机制的重要性。质量保证在iS08402:1994中的定义是指“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对于高等教育质量保证,英国学者JohnSizer和DianaGreen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是指特定的组织根据一套质量标准体系,按照一定程序,对高校的教育质量进行控制、审核和评估,并向学生和社会相关人士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提供有关高等教育质量的信息,其基本理念是对学生和社会负责、保持和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水平、促进高等教育整体发展。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包括了旨在确保维持并提高教育供应质量的所有政策、系统和过程,质量保证的落实与全员参与密切相关,它包括如下四个具体方面:单位中的每个人都对维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负有责任;单位中的每个人都对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负有责任;单位中的每个人都理解、利用并感到维持和提高质量的体系的存在;管理层(有时是消费者或顾客)定期地检查质量保证系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将“单位”理解为高等学校时,学校就成为一个由致力于持续的质量提高并为之做出贡献的学生、教师、教辅人员和高级管理者所组成的自我批评的社团,认真地履行质量保证。根据质量保证的主体不同,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可以分为内部保证和外部保证两个子体系。高等教育质量的内部保证体系是指高等教育机构内部为了实施连续有效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和自我评估所建立的管理体系,主要负责高等教育机构内部的质量保证活动。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保证体系则是指在高等学校自我评估的基础上,由高等学校以外的全国性或区域性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其成员包括高等教育界与高教界之外的专家)对高等学校所进行的质量审计、质量评估和社会评价活动。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和内部保证体系结合起来,以内为主,以外促内,内外并举,共同实现对高等教育质量予以保证的功能。

二、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

质量控制在iS08402:1994中的定义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使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对形成产品质量的所有阶段进行控制,消除导致不满意的因素。这里的“作业和技术活动”是指为了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和技术活动,而不是指组织中所有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英国政府在1981年的《高等教育白皮书》中将质量控制界说为“大学内部为维护和提高教育质量而实施的管理过程”。这种说法看起来表述得很全面,但也容易和质量保证一词混淆。此外,有的学者还做了这样的总结:质量控制是最早的质量观念,它重视的是找出并去除有缺陷的项目,检验和测试是质量控制最普遍的方法,此方法在教育中被广泛使用,以决定是否达到标准。质量控制强调事先控制,因为任何教育质量问题都是在教育投人和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如果对一些异常因素、消极因素在过程的形成中不加以排除,必然会在教育的最终环节中表现出来,因此,只有对提供教育的“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最终达到对教育的“结果”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另一方面,教育质量同产品质量不同,产品质量不合格可以返修、重新制造,而教育质量具有不可逆性,所以重视对教育投入和教育过程的事先控制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质量审核(qualityaudit)

在iS09000:2000标准中,审核的定义是“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质量审核是指国家和社会对高校的质量活动及结果是否符合计划安排,以及安排是否有效实施并达到预定目标的系统而独立的检查过程。由此可知,高等学校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过程是否合适、其运作是否合理,主要是通过校外的某种机构进行检查的,这种检查就是质量审核。它的重点不是评估高校的教育质量,而是评估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有效性。质量审核一般包括审核准备、短期访问、审核访问和审核报告等环节。高等教育中质量审核的引入,首推英国20世纪90年代初的高等教育改革。英国大学副校长委员会在1990年组建了由学术专家组成的“学术审核单位”,负责对大学为实现其既定目标而用来检查和提高其学术标准的方法和技术活动进行评审、对大学维持其教育质量的程度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评审,并对各校现存的校外检查系统的作用进行评审。

四、质量认证(qualitycertification)

习惯上把认证所包含的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称为“质量认证”。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认证亦称“鉴定”、“鉴认”或“判定”,是一种以院校自我评估和同行评价为基础,以满足公众问责和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的保障活动,旨在通过对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学科专业水平是否达到某种合格标准的确认,使其有资格得到学生、社会和政府的信任。认证主要由政府的或非政府的认证机构负责进行,非政府的认证活动以美国最为典型,主要特点是:认证标准由院校和认证机构共同制订;认证程序主要包括院校自我评价、认证小组实地考察和委员会评判三个方面;认证活动属自愿、非政府性活动,不介人学校管理与运作。认证统筹了大学的自主与自律,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认证机构的认可上。认证的结果将使被评价对象按某些公认的或约定的标准获得认可,也可以有其他的结果,例如“不合格”等,这种认证一般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进行,也可以由校际协会或协作组织进行。

五、质量评估(qualityassessment)

在工商企业的质量管理中,并无质量评估一说。但在高等教育中,质量评估是存在的,而且近年来已经日显重要,这在英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中尤为突出。早期的质量评估是指对学校的教育质量所作的外部评价,其基本特点有二:一是质量评估的标准是外来的,二是评估必须主要由校外人士予以实施。现在的质量评估是指国家、社会或高校对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学科专业课程质量的估量性价值判断。按评估主体不同划分,有政府主导的评估和元评估、社会主导的以认证和排行榜为特色的评估、学校主导的自我评估。根据欧盟的经验,质量评估一般包含四个元素:国家评估机构及其评估步骤和方法的制定;学校依据这些步骤和方法的自我评估;同行专家的实地考察;公布评估报告以帮助学校改进教学科研质量,有的国家和地区还将评估结果与财政支持挂钩。但是,各国都认为,质量评估不应仅仅与抉择基金相联系,评估报告与经费决定之间不应建立呆板的直接关系,因为任何这样的关系都隐喻评估是进人经费决策的唯一因素,并在二者之间形成简单的线性关系。质量评估还可用于其他目的,如澳大利亚建立了学术标准机构,在每所大学许多学科领域(如物理、历史、心理、计算机科学)评议其课程,检测并定级统计。

六、相关概念的异同比较

通过以上的概念阐述可以看出,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主体多是由校内机构组成的,而质量审核和质量认证则是由校外机构负责。表1是从主体、时间、对象、目的和行为等各个维度对这些概念所做的比较。在质量管理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都是高校为了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内部体系所做的努力,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维持并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在时间和管理对象上,这两个概念也有相似之处。在时间维度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贯穿于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尤其是质量管理的事前和事中。质量保证就是要在事前预防错误的发生,质量控制是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监视管理过程并使整个活动处于受控状态。在管理的对象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针对的都是高等教育系统,并需要对其进行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作业和活动。

教育管理的概念篇2

关键词:教育学;概念泛化;学科发展

众所周知,明晰的基本概念是学科理论体系大厦的基石,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由于教育学科学化进程的受阻,教育学中的概念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越来越突出。正如世界著名的教育学家w?布列钦卡(w.Brezinka)所说的那样:“没有准确的概念,明晰的思想和文字也就无从谈起。大凡寻求可以解决教育问题之科学理论的人,都不会容忍传统教育学中的概念混乱。”因此我们愿冒被斥为唯理性主义或唯科学主义的风险,还想对教育学界出现的愈演愈烈的概念泛化(概念的内涵越来越抽象,概念的外延越来越大)问题进行再探讨,以便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尽管有些学者认为这是虚妄的、不可能的)尽些微薄之力。下面拟从课程、教学、教育技术等概念界定的演化入手来分析这种趋势、危害及其形成的原因。

一、教育学中概念泛化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教育学中许多概念的定义有越来越宽泛的倾向,从下面几个概念界定的演化中可以看出这种趋势。

(一)课程

近年来,“课程”的概念几经演变,可以说已是面目全非了。课程原本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含义清晰明了,世人皆知。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含义却越来越模糊,越来越费解:“课程是一种为达到预期的教育结果而选择并不断重组文化的序列”;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课程包括“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等等。新的“课程”定义往往以更加宽泛的内容作为基础,力求建立既包含作为计划的课程开发管理,又包含教学过程;既包括学科课程也包括活动课程,甚至包括模仿教学与陶冶教学等在内的课程体系。更有学者认为“课程实质上就是实践形态的教育,课程研究就是实践的教育研究,课程改革就是全面的实践形态的教育改革。”这里的课程已不再是课程,而等同于教育了。

的确,课程的实施必然要牵涉整个教育工作,但是并不能因此我们就认为课程就是教育。正如陈桂生先生所言:“单从‘教学’的逻辑、‘德育’的逻辑着眼,也会牵涉到教育的全局;不过,如果各种教育概念泛化,整个教育的逻辑就混乱了。”也许有人会说,对某一问题的扩展研究反映了研究视野的开阔,或对某些问题认识的深化。但笔者认为,对某一问题的深化不一定需要通过概念的扩展来反映。比如所谓的隐性课程,本来属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为什么非纳入课程这一概念呢?研究性学习本来应属于教育方式、教学方法改革的问题,也没必要把它拉到课程这一概念里。让课程等同于教育,让教学包含在课程之中,除了标新立异、混乱思维外,还有什么好处呢?

(二)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相对而言算是一个新概念了。特别是对于我国来说,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的视听教育传入我国之后才有的,我国当时称为“电化教育”。无论是西方的“视听教育”,还是我国的“电化教育”,在当时本是一个内涵基本清晰、外延也比较明确的概念。但近几十年来,随着对教育技术研究的深入,对它的认识也逐渐“丰富”起来,其外延也急剧膨胀。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1977年公布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是:“教育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各种人、各种方法、各种思想、各种设备和组织机构,而这些人、方法、思想、设备和机构是在分析人类学习中的所有各方面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的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过程中所涉及到。”从这个定义就能感受到教育技术所包含内容的广泛性。被我国学者视为经典的aeCt在1994年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宽泛:“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有学者认为从aeCt1994年的定义中可以抽取三个重要方面:学习资源、学习过程、系统方法,而这三个方面实际上涉及了教育、教学的全部内容。具体讲,“教育技术学涉及了教学目标、内容、策略、方案、过程设计等信息情报领域;涉及了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教学场所、设施,包括文字、图片、实物、模型、各种教学设备等人与物的部分,还涉及到教育教学方法、模式、情境、行为、技能、组合、排序等,以及诸种因素间的互相关系、相互作用等内容。”从这一段论述可以看出教育技术外延够广泛了。

国内亦有扩展教育技术概念的倾向。有人认为:“教育技术的内涵是设计、实施、评价教育全过程的系统科学方法,外延则是整个教育领域。”这一定义向我们展示的也是涉及到整个教育领域的教育技术,也就是说,目前国内外对教育技术的认识都是极为广泛的,其外延均触及整个教育领域。笔者认为,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的教育技术,其定义的范围不宜过大,擅自让教育技术做了别人的工作,对于教育技术来说是难以胜任的,对教育学的其它学科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三)教学

对于“教学”的认识,近年来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教授”说。即认为教学是教师向学生教授知识的活动。2)“教学合并”说。认为教学既包括教,也包括学,这种说法在多部教育学著作中都有体现。3)“传授知识”说。这种观点认为教学就是传授知识或技能。持这种观点的部分学者把教学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认为狭义的教学主要是学校教学,广义的教学即教育。4)“学习”说。这种观点把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认为教学本质上就是学生的认识活动。5)“相互联系”说。这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以教学内容为中介,师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过程。这里不仅强调了教学的双主体──教师和学生,而且强调了二者之间的合用、沟通、相互影响等。教学这五种说法之下又有10种以上的概念,所以对于“教学”的认识也是难有共识,研究者因个人价值观、知识背景、认识问题的方法、途径不同而看法各异,但普遍的趋势也是扩展概念的外延。更为宽泛的是,将教学等同于教育。

上面只是举了典型的几例,我们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这个问题的普遍性。如当前提出的“大教学论”、“大课程论”,甚至于我们的“大教育学”等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让所有与教育有关的概念都来做教育所做的事情,让教育做社会该做的事,从每一个被泛化的概念来看,它们的广义几乎都可以与“教育”相等。

二、概念泛化的危害性

诚然,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概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学术问题每个学者因个人研究的角度不同、个人价值观不同,有不同的看法也是正常的。但是,对于学科的基本概念应该保持相对稳定性,应有统一认识。这样,才有利于学科的成熟、发展与交流。教育学中概念的歧义与泛化趋势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模糊了概念间的区别,抓不住事物的本质

从上述对三个概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过于宽泛地定义一个概念,导致的结果是概念的外延相互交叉,模糊了概念间的区别,把浅显的概念复杂化,把明确的概念模糊化,最终影响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例如,aeCt1994把教育技术定义为“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太宽泛,没有反映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使人看后不知道教育技术到底是干什么的。

(二)不利于教育学科自身的发展

“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建设总是通过一个个基本概念的揭示来总结这门学科的科学认识成果,并在这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确定事物的本质、规定理论的范畴、反映事物的规律、做出相应的结论,从而建立理论体系的大厦的。”但如今,教育学中的基本概念由于定义问题,长期无法统一。这样,对教育学问题的讨论就缺乏共同的语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无法进行交流与对话,引发了许多无谓的争论,阻碍了教育学科自身的发展。

另外,由于概念外延的扩大或者模糊不清,使得学科之间争夺地盘,打起架来,也会影响学科的发展。比如关于“教学论”与“教学设计”两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否相同、是否相互重复之争,就反映了概念泛化问题对学科发展所带来的危害。

(三)不利于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理论的正确性、严谨性将直接决定着实践的成功与否。如果理论本身模糊不清、缺乏严谨性,只会引导实践走向歧途。

教育学某些的模糊性已经导致了理论对实践的错误引导。近年来,由于教育技术究竟指的是什么的问题没有解决,教育技术实践应该重点做什么的问题也是举棋不定,导致这几年高校的教育技术机构分分合合,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摇摆不定(偏“软”或偏“硬”,姓“电”或姓“教”等),给实际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增加了不少困难。“课程”问题更是如此,近年来,对课程概念进行了广泛探讨,一些新的名词也如雨后春笋,如“发展性课程”、“理解性课程”、“隐性课程”等等。但在课程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的同时,我们也感到了由此而带来的负面效应。近年种种“课程”观的出现,使我们的教学改革应接不暇,使我们的教师无所适从。这样的情况只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理论指导实践就成了一句空话。

(四)助长了理论研究脱离实际的歪风

由于概念泛化问题导致了许多问题争论不休,研究者们不需联系实际、不需深入实际就可以找到很多”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助长了理论研究脱离实际的歪风。

三、导致概念泛化的原因

造成概念泛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用“理念”代替“概念”是造成概念歧义和泛化的根本原因

上面分析的几个概念虽有成打的“定义”,其实,它们更多的是关于“课程”、“教育技术”、“教学”的理念,也就是作者对于这些问题的个人看法,是对这些问题“应然状态”的理解,而不是概念本身。比如,认识到活动的重要性,课程中就增加了活动课程;认识到校园文化、环境等的重要性,就出现了隐性课程;为强调教学要完成全面发展的任务,就将教学扩展为教育;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就将教学混同于学习、甚至自学等等。我们认为,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应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应把概念的本质含义与其一般属性、与其所涉及的相关范畴、知识领域等相混淆。这样下的定义才能反映概念的本质特征。

(二)未按概念定义规则下定义是概念泛化的直接原因

对某一事物下定义,通常按照形式逻辑关于下定义的规则: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用这样的规则来定义概念时,首先要找到比被定义概念更广泛的概念,这个更广泛的概念就是“属概念”;然后找到种差,即被定义事物的本质特征,也就是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区别所在。考察我们教育学中诸多概念的定义,它们大多是不符合定义的逻辑规则的。以“教学”为例,教学首先应界定为一种“教育活动”,所以教育应该是它的属概念,或称上位概念。而它具体又是怎样的教育活动,则要找出它与其它教育活动之间的本质区别(即种差),这样就可以按逻辑规则给教学下确切的定义了,我们也不会再把“教学”泛化为“教育”了。

当然,对概念进行定义,除逻辑方法外,有时也用“规定性定义”或“描述性定义”。所谓“规定性定义”,是指作者个人的定义,该定义至少要求在同一著作中始终表达这种规定的含义。所谓“描述性定义”,它指的是通过对事物的外观进行客观的描述,从而说明被界定的事物的方法。这些定义的方式大多是以对该事物的个人之见为标准的(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理念),作者本人的价值观会在概念定义上打上深刻的烙印。但即使是这样的定义方式,也应注意各种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也应注意各个概念的历史用法,即历史上形成的“语义场”,不能我行我素。

(三)教育学中各子学科的独立与争夺地盘,也是概念泛化的重要原因

教育学中的各子学科为谋求独立的学科地位,不得不把其它教育子学科的问题纳入自己的领域之中,而教育学对其子学科中的概念直接拿来使用,就导致了有关概念的泛化以及概念间的相互交叉。比如,课程这一概念的泛化就与此有关:“作为独立学科的‘课程理论’,不仅探讨同课程设置相关的各种问题,而且涉及课程的实施及其效果等问题。无形中把‘教学问题’、‘考试问题’乃至‘德育问题’等转化为‘课程问题’,形成‘实施的课程’、‘经验的课程’之类的概念,从而扩大了‘课程’概念的外延。”教育学直接把课程论中的课程概念拿来使用,就导致了课程这一概念的泛化。为避免该问题的出现,一方面要注意区分课程与课程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作为基本概念的课程,下定义时要强调它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课程论,强调的是其所设及的研究范围;另一方面,在引进子学科的概念时,应进行一些改造。

(四)学术研究中的浮躁风气,使人们习惯在概念上做文章

一些研究者,急于出成果,又不愿在具体问题的研究上下功夫,不愿深入实际进行实证研究,总是在“概念问题”、“本质问题”上做文章,从挖掘概念的“深层涵义”上进行“创新”,必然会使一些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原本明确的概念模糊化。

(五)反科学思潮的抬头,加剧了教育学中的概念泛化

在科学的“双刃剑”效应凸显,教育学等领域的科学化运动受阻的今天,反科学思潮正在抬头,甚至怀疑教育学是一门科学。似乎一提起科学性、客观性和精确性,就是唯科学主义,一提起实用性就是工具主义、功利主义;似乎越模糊、越抽象、越没用,就越符合潮流。过分强调多元化、多样化、本土化,必然导致相对主义的模糊性。若放任这种趋势,虽然教育学研究者们可以夸夸其谈,孤芳自赏,长久下去,会导致教育学的空疏和倒退,使教育学走向哲学化、诗性化;使教育学说起来好听,拿到实践中无法运用或没有用,最终影响教育学的发展。

总之,教育学中概念的泛化,模糊了概念之间、学科之间的界线,对于教育理论自身的发展是有害的,对于需要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来说也是不利的,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注:

[1](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著.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207.

[3]傅建民.“隐性课程”辨别[J].课程?教材?教法,2000,(8):57.

[4]转引自孙宏安.课程概念的一个阐释[J].教育研究,2000,(3):44.这种“经验说”是人本主义者所极力提介的课程定义。笔者认为,“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应该是教育的结果,“这种经验有着明显的个性色彩,对不同的学生来说是不一样的”,如果这样来定义课程,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就无从谈起。

[5]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5):3.

[6]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17.

[7]转引自何克抗.当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J].中国电化教育,1996,(1):11.

[8]转引自陈昌生.教育技术概念与学科建设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68.

[9]陈昌生.教育技术概念与学科建设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68.

[10]冯秀琪.扩展电化教育概念的设想[J].中国电化教育,1994,(9):9.

[11]谢兰荣.试论“教育”概念的界定及其方法论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5):1.

教育管理的概念篇3

【关键词】课堂管理概念内涵外延特征功能

一、课堂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一)课堂管理的内涵

第一,课堂管理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管理中的“人”,教师是课堂管理的实施者,学生是课堂管理的执行者。二者同为课堂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主体要素。第二,课堂管理的客体。对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一切有益的事情,如课堂纪律,教与学的相互过程,民主的师生关系等,都是课堂管理所要关注的客体。第三,课堂管理的中介。为了达到课堂管理的最终目标,即达到教育的目标,教师和学生使用的各种促进良好课堂行为的工具、手段和方法,也包括了实施课堂管理的机构和场所。

(二)课堂管理的特征

课堂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课堂管理的基础——以人为本;(2)课堂管理的过程——自我形成;(3)课堂管理的方法——实践创新;(4)课堂管理的目标——整体发展。

二、课堂管理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课堂管理是教育教学中一个比较复杂的领域,即包括教育的一般方法,也包括具体行动。为了更好地探讨课堂管理,进一步揭示其本质和特征,我们有必要比较分析与课堂管理相关的概念。

(一)课堂管理与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以教学的全过程为对象,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对教学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总结、提高,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以保证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活动。简单来说,教学管理就是对教学活动全过程的管理。具体说,教学管理应该是利用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对教学过程进行的全面管理。

从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来看,教学管理和课堂管理有着明显不同的任务。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在于依据教育的方针政策,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协调教学活动中的相关因素,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课堂管理与教学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课堂管理和教学管理都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而展开,课堂管理和教学管理在教学上互相延伸。好的课堂管理为教学管理提供帮助,而教学管理反过来也促进课堂管理的有序开展。

(二)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

西方国家把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同样翻译为“classroommanagement”,说明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的理论有其重合和相似之处。但探究起来,这两个概念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原则,采取恰当的方法,调节、整顿某一团体的教育条件,有效地推进有计划的教育的行为。从这个定义中可以分析,班级管理不仅包括对课堂的管理,还包括对学生在班集体中的生活、学习各方面进行的管理。它的核心工作时建立一个良好运作的班集体,其主要管理者是班主任而非课堂管理中的科任老师。

从实施角度来看,班级管理的工作更为繁杂琐碎。除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管理活动外,班级管理工作还牵涉了课外、校外以及家长工作等其他方面。从任务角度来看,班级管理和课堂管理也不尽相同。课堂管理主要为教学而服务,班级管理则更侧重于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三)课堂管理与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教育现象,人们从20世纪中叶开始把它作为科研对象来研究,形成学术观点并指导教育管理实践工作。目前对教育管理的概念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的,如我国学者张复荃先生认为,教育管理是社会管理的特定领域。简单来说,教育管理是国家对教育系统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从宏观管理角度,它主要指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微观管理角度主要指学校的内部管理。

从两个概念的界定上可以看出二者明显的差异。课堂管理主要针对课堂上的教师、学生以及二者教与学的中介。而教育管理的范围要大得多,涵盖了教育中出现的各方面要素。而从实施的主体来看,除了课堂管理中的教师和学生,教育管理涉及了更多、更全面的人员,更包括了校外的家长和整个社会与教育相关的工作者。

课堂管理与教育管理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课堂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一个分支。二者的区别虽然明显,但有着教育统一的宗旨,即管理是为教育而服务的。二者管理的目标都落实在育人,要为了育人而管理。

通过对以上四对概念的认识,我们可以发现课堂管理和教学管理主要是针对单个班集体,管理的手段、方法和形式有其相似之处,其区分点主要是管理的关注点不尽相同,但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主要关系而展开。班级管理、学校管理和教育管理总的来说,更侧重于教育的行政管理。其中教育管理明显站在一个更加宏观的角度,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学管理和课堂管理都包括在教育管理之中,属于教育管理的分支。

课堂管理是构成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动力因素,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发现,课堂管理在我国教育教学管理领域还有待开垦。国内外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给予课堂管理越来越多的重视。虽然在我国相关研究刚刚起步,但随着当前的教育变革和发展的需要,课堂管理必然会引起人们进一步的关注,最终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教育管理的概念篇4

【关键词】初中教学;管理;优化策略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初中教学管理质量。因为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最后三年,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证完成义务教育任务,还要为各地高中输送合格新生,无论是对教育成果还是学生成长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求初中教育必须优化管理,提高教师水平,为培养优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领域中越来越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在教育界人们也充分意识到管理工作无论在任何组织机构中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所以人本主义价值取向在初中教w管理中将成为实施教育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初中教育管理走向全新领域的重点。所谓人本主义并非在20世纪形成的,其根本历史悠久。古希腊和罗马常常运用人本主义价值取向对人开展教育,后来在文艺复兴时期又和人文主义运动结合后形成人的价值。学校是一个具有特定结构、程序、规则活动任务、目标并要以实现上述目标而相互联系、依赖的组织,其自身无法脱离管理活动。因此就要求初中教育管理者充分认识到管理的最终价值为学生,只有树立人本思想,坚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活动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标。在教育管理活动中应转变以往的管理价值观,贯彻落实新课程教育理念强调的以人为本思想,逐渐将呆板僵硬的应试教育体制过渡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等综合素质方向。同时需要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都习惯了在课堂上运用一言堂的方式给学生传授知识点,并没有注重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也没有给予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我的机会,更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英语,以致于课堂效果不佳。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对自身学习活动、认知策略、学习结果进行监控,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风格,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是教育质量的一大体现,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时间与精力,由此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尤其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很多学科都引用了多媒体教学。例如初中物理教学,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尽可能多地展示出与概念相关的感性材料之后,就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并逐渐构建出新的物理概念。建立新概念的过程也是将客观材料主观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发挥自身的教学主导作用,借助课堂讨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形式不断激发学生努力思考,从而逐渐排除物理现场中的无效因素,挖掘出与概念形成有重大关系的核心因素,从而获得物理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而构建出新的物理概念,最终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比如在学习《浮力》概念时,教师就可将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抓住浮力概念的本质,从而使得他们更加深刻理解概念内涵。物理教材中是这样定义“浮力”的: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但是影响浮力的因素有哪些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几组实验,并要求学生一一记录实验中弹簧秤读数。实验中体积不同但质量相同的两个铜块铁块,上端用绳子悬挂在弹簧秤先浸泡在水中,同学们会发现悬挂铝块的弹簧秤读数小于铁块,在更改铝块外形后弹簧秤读数不变;再将悬挂在弹簧秤上的铁块与铝块再次放到油中,弹簧秤读数均变大。然后,再为学生播放牙膏管放在水中的实验:处于正常状态的牙膏管漂浮在水面,而将牙膏管揉成一团后再次放进水中后下沉。实验播放完毕,教师引导学生就几组实验现象展开讨论,分析影响浮力的各种因素,最终学生在对比中抓住了影响浮力的因素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液体密度。

此外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因为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交流的模式,教师应尊重学生提出的一切建议,双方在良好的沟通下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3.构建友好师生关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就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其中教师占据课堂大部分比例,传授知识、管理课堂纪律等,而学生只是在下面被动的听讲,二者几乎很少有交流,长期以往学生就会降低对学习的兴趣,影响教学效率。相关心理学家曾指出,人类在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习,其学生能力要远远高于平时,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十分重要。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情感交流互动的过程,双方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只是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情感共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毫无疑问,学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体,优质的课堂教学必须要获得学生的配合,教师应有意识地在创设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言,更敢于提出质疑,同时能和其他学生展开探究合作,使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初中语文教师也要结合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开拓教学思路,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意见,营造热烈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初中生世界观和心理还处在成长阶段,教师和同学间的接触对学生有较大的影响,所以提高初中教师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十分重要。教师在做出决定时不能太情绪化,更不能从个人利益出发,要在利益面前不动心,荣誉面前不骄傲,拥有淡泊名利的精神。此外还要为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空间;教育就是要充分解放学生,让学生从分数和升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还可以放飞学生心灵。教师为学生创造自由空间就要以科学民主的方法管理,摒弃师道尊严的陈旧观念,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为其创造个性发展空间并运用管理方式激发学生对生活欲望,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4.结语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初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和教师有所交流互动。同时创新教学模式,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前书.初中教学管理的优化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30):40-41

教育管理的概念篇5

随着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到来,教育形式、教育手段发生了变革,出现了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网络教育为主体的现代远程教育形式,给现代教育经济学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对现代远程教育成本及其特性的研究,是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远程教育经济分析、政府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远程教育机构发展决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结合教育经济学和会计学的研究成果,从各层面对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成本概念进行了梳理,界定了现代远程教育相关成本的涵义,并从教育成本研究目的、划分标准、成本性态等不同角度,对远程教育成本进行了分类,设计了远程教育系统成本的计算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成本计算数学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现代远程教育成本奠定了基础。一、现代远程教育成本概念(一)现代远程教育成本的一般概念。教育成本概念是随着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完善的。1958年,英国研究教育经济学学者约翰·维泽在出版的《教育成本》专著中计量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英国教育经费的变化情况,首次提出了教育成本概念。从维泽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他把教育经费视为了教育成本。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1963年出版的《教育的经济价值》一书中提出了“教育全部要素成本”概念,他认为教育的全部要素成本可分为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和学生上学时间的机会成本两部分,其实质上是教育的货币成本和教育的机会成本。对此,笔者将其称之为广义教育成本。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取得了较大成就。虽然大陆学者王善迈、靳希斌、袁连生,中国台湾学者盖浙生等一些代表人物对教育成本内涵也有着不同的表述,但归纳总结来看,都认为教育成本的本质是提供或接受教育服务时所耗费资源的价值量。在这个成本概念中,不考虑教育的机会成本。依照我国学者对教育成本的一般性定义笔者给出了现代远程教育成本的一般性概念,即指在网络环境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多种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和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或接受该种形式教育服务时所发生的资源实际消耗价值量。在这个远程教育成本的一般性概念中,笔者注重的是“资源实际消耗”,即提供远程教育服务的物化劳动价值量和活劳动价值量实际消耗的货币形态表现——货币成本,较之我国学者提出的教育成本一般概念更为具体化,笔者称之为“狭义远程教育成本”。(二)远程教育的会计成本模式。会计成本是指针对一定核算对象、可用货币计量的成本费用。从会计的角度讨论成本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是谁的成本,二是成本是否可计量。狭义远程教育成本依然是一个笼统宽泛的成本概念。从教育成本的承担主体看,教育成本的承担主体是个人、教育机构、国家(政府)和社会,讨论研究教育会计成本时应针对某一教育成本承担主体而言,即个人教育成本、教育机构成本、政府成本和社会成本。目前我国远程学历教育机构与普通学历教育机构有所不同。在管理体制上,它是一个“二元交叉管理系统”,一个教学服务网络结构体系。在这个教学服务网络系统中,一方面,各级层是分别独立的法人单位,人、财、物受地方行政部门制约,另一方面,在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教学支持服务上形成了教学管理网络系统,系统各个层级之间存在资源共享、相互支持服务的关系,也即经济利益分配的关系。因此,其教育成本承担主体具有系统成本承担主体特点。现代远程教育的会计成本宏观上是指整个远程教育机构提供远程教育服务的货币成本,也即整个远程教育系统的货币成本,可称为系统总成本;微观上,远程教育会计成本是指构成远程系统的各教学单位的货币成本,可称为系统子成本。系统总成本等于构成系统的各子成本之和。本文所讨论的远程教育成本均是指远程教育的会计成本。二、现代远程教育成本分类(一)按成本支出与成本核算对象的关系,可将远程教育成本分为直接教育成本、间接教育成本、教育总成本。直接教育成本是指为对某一成本核算对象(如某专业、学生、课程等)提供直接教育服务而发生的支付费用的总和

教育管理的概念篇6

伴随着工学结合的思想在高职教育中的不断深化与成熟,当前,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管理呈现出一种综合性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核心内涵更加强调高职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的连接性,因此,工学结合的概念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市场取向明显。事实上,“工”与“学”在概念涵盖上是有着很大区别的,前者强调的是实践能力,后者强调的是专业水平。所以,如何让工和学更好地结合,在高职教育管理上,将工学结合与市场需求更好地结合的取向十分明显。也就是说,在人才培养方面,紧紧围绕市场的需求,对于市场的需求也有了一个比较灵敏的观察机制。其次,合作性更强,高职教育管理在工学结合精神的指导下,需要脱离传统的闭门造车的教育管理方式,强调更强的合作性,包括,高职之间的合作,高职与政府的合作,高职与企业的合作等等。最后,创新性成为核心,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型高职教育管理模式,它所强调的就是摆脱传统高职教育当中存在的教育与需求、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而要想更好地做到这些,就离不开整个教育管理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是建立在综合性和立体化基础之上的。

2.分析工学结合与高职教育管理创新的特点

2.1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

正如上文所说,市场化取向的加强是工学结合高职教育管理的一大特点,因此,在高职教育管理的创新中,就必须牢牢抓住这一特点。特别是在专业设置与专业课程的开发上。这也是目前高职教育管理存在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专业和课程本身设置不够科学合理,专业课程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再好的教学投入也只能是南辕北辙。因此,在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上,需要牢牢抓住市场的需求与形势,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实行高职与企业对口共建的模式,必要的时候可以成立相关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在此基础上加强高职教育内部的沟通,最终实现专业与课程的科学合理,从根本上提高高职教育管理的水平。

2.2实训基地共享

实训基地对于高职教育来说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高职教育本身强调实践操作性,因此,脱离了实训基地的培养,告知培养的毕业生就不是真正的人才,高职教育管理也只能是一纸空文。而实训基地特别是校外实训基地往往需要较大的相关投入,一些高职自身的能力不足以支撑其独立建立实训基地,因此,为了推动高职教育管理总体水平的提升,应当实行实训基地共享的机制,不同的高职之间可以共享实训基地,高职与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把企业变成高职的实训基地。

2.3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教育管理离不开专业水平过硬、业务素质高的师资队伍发挥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管理,更是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前提下,师资队伍建设不仅仅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更是要求教师同时担负起引导学生的作用,有些高职在教育管理中引入了“双师”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具备方向性能力与意识,这是工学结合要求下师资队伍建设的最终目的。

2.4科研同步开发

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走工学结合之路,重心在应用、共享。具体措施包括: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等,校企共同开展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使其成为区域推行新技术、研发新产品的中心。做到科研课题来源于行业企业,科研资金来源于行业企业,科研人员校企共组,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为生产一线服务。

2.5激励制度与后勤服务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都是发挥其能力的最有效途径。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实行更加可行并且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激励制度。要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对于教职工进行科学的分配,在此基础之上,还必须有完善的奖惩机制作为工作效率的保障,这一机制的标准应当多元化。此外,还应当通过加强交流、外界合作等方式通过教职工的努力为高职建立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最终把激励制度变成一种内心共识。而这一切的根本都离不开完备的后勤服务,这也是未来高职教育管理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良好的后勤服务是高职教育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高职后勤管理,更要落实工学结合理念,坚持教育属性和经济属性的结合,坚持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方向,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3.总结

教育管理的概念篇7

一、高校教育成本管理加强的现实意义

(一)防范高校财务风险 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需求急速增长,在财政经费投入有限的情况下,不少高校采取了举债建设方式。近两年高校贷款进入了集中偿还期,一些高校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1年7月4日《济南日报》报道,审计署披露2010年底全国1164所地方所属普通高校银行贷款余额为2635亿元。尽管近两年国家拿出部分财政资金帮助高校还债,但按“谁举债谁偿还”的原则,高校仍是还债的主体。要解决财务危机,保证正常运转,必须要加强高校成本管理,从内部挖潜,树立质量效益的办学理念。

(二)落实国家有关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部门,根据在校学生人均教育成本,规定高校年内经费开支标准和筹措的基本原则”。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规定:“坚持勤俭办学,严禁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学校。”还有许多国家文件规定也对高校控制办学成本提出了要求。从这些国家规定看,加强高校教育成本管理既是政府部门制定高校有关政策的需要,也是高校执行上级有关规定的需要。要落实好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切实做好高校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工作。

(三)优化高校资源配置 根据有关研究资料,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均教育成本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师资、设备等资源配置不合理。美、澳、法、加等国家规定其高校师生比的国家标准分别为1:16.4,1:20.4,1:24.8,1:28.9,而各高校实际的教师配置数量更少。与国外相比较,我国教育部评估标准要求优秀为1:14,而超过1:18则为不合格(综合类院校,其它类院校要求比例更低),实际上2009年全国普通本专科的全部师生比为1:10,专任教师师生比为1:16.3,且这一比例近年呈逐年下降趋势,高校师资成本负担沉重。当前我国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相对偏低,根据统计资料,中国高校实验室利用率不足60%,大型设备利用率不到20%,浪费较大。因此,亟需加强高校教育成本管理,提高政府有关部门及高校决策的科学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科学发展。

(四)响应社会公众呼声 目前,我国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即国家、学校和学生各负担一部分费用。由于高校教育成本一直底数不清,学费标准也长期受到社会质疑,要求公开高校教育成本的呼声一直很高,每年“两会”都有众多涉及高校教育成本的提案,社会媒体涉及的报道也很多,可见高校高校教育成本问题受社会关注的程度。2005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为应对民众要求,曾《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但由于高校会计制度的原因,一直不能真正执行。2006年以来教育部多次表示要出台《高等学校生均成本核定办法》,也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公布。加快构建高校教育成本管理体系,公开高校教育成本信息,是社会公众对高校教育成本管理工作的企盼。

二、高校教育成本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育成本概念不统一 “教育成本”一词最早是在1958年由英国学者约翰·维泽(JohnVaizy)提出的,但他只是简单地把教育经费视作教育成本。这种观念目前在我国仍然普遍存在。1963年美国学者舒尔茨(theodorew.Schulte)提出了“教育全部要素成本”的概念,将其分为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和学生上学期间的机会成本两个部分。目前我国理论界一部分学者认同这种观点。盖浙生(1982)将教育成本界定为“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期间,所支付的直接与间接教育费用。”王善迈(1996)把教育成本定义为“用于培养学生所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或者说是以货币形态表现的,培养学生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直接或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袁连生(2000)提出:“教育成本的本质是为了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服务而耗散的资源的价值,它既包括以货币支出的教育资源价值,也包括因资源用于教育所造成的价值损失,前者为教育的实支成本,后者为教育的机会成本。”实际工作中,政府有关部门和高校以实际支出数作为成本,但有时按全部支出,有时仅包括培养学生的直接相关支出。综合看来,教育成本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而广义概念又有大范围(全社会)与小范围(高校、个人或家庭)、大期间(全部受教育期间)与小期间(上学期间)、大成本(实支成本和机会成本)与小成本(仅实支成本)等的区分;狭义概念特指学校实际支出,但也有全部支出(学校总支出)与相关支出之分(仅指与培养学生相关的支出)。

教育成本概念混乱的原因,在于成本的概念本身就存在多面性,从不同理论视角和实践层面来看会给出不同的界定。彭久麒(2010)认为是会计学、财务学、经济学视角下教育成本的不同涵义造成了教育成本研究的理论困境,是教育成本研究的“成本模型”未见实施的重要原因。

教育管理的概念篇8

容和方式及其在飞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建立空管系统安全、有效运行的整体概念,是飞行技术专

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本文结合教学活动整个实践过程,总结出一套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框架体系以

及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教学效果反映良好!

【关键词】空管概论教学体系教学形式

一、以系统论的有机思想来安排教学内容

《空管概论》课程是针对国际飞行学院飞行技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通过讲授管制基

本概念、基本理论使学生能够较全面了解空管的主要业务内容和方式及其在飞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初

步建立空管系统安全、有效运行的整体概念。

根据《空管概论》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教学实践探索中提出适合《空管概论》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使学生真正学到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教学目的,总结出适合《空管概论》课程教

学的框架体系(如图1)。

图1《空管概论》课程教学的框架体系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1]。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

或简单相加。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

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

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基于系统论思想,我们将《空管概论》课程一共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紧

密联系的九个部分:空中规则、空中交通服务、空中交通管制服务、最低间隔标准、陆空通话、空中交

通流量管理、空域管理、特情处置、新一代空管系统。

"空管"概念从开始萌芽,逐渐发展直到现在成熟稳定的过程中一共衍伸出三重含义:空中交通管制、空

中交通服务、空中交通管理。空中交通管制是最初的形式,利用通信、导航技术和监控手段对飞机飞行

活动进行监视和控制,防止民用航空器同航空器、民用航空器同障碍物体相撞,维持并加速空中交通的

有秩序的活动,按照飞行阶段划分为机场管制、进近管制和区域管制。空中交通服务是空中交通管制随

着飞行流量及通信、导航、监视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更加丰富的形式,不仅包括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还包括飞行情报服务和告警服务。飞行情报服务提供有助于安全和有效地实施飞行的情报和建议。告警

服务在当民用航空器需要搜寻援救时,通知有关部门,并根据要求协助该有关部门进行搜寻援救。空中

交通管理是对空中交通和空域动态综合管理,通过参与各方合作提供设施和无缝服务来实现安全,经济

,高效的管理。空中交通管理包括空域组织和管理、流量和容量管理以及空中交通服务。

本课程以空中交通服务为核心,注重提升内涵、拓展外延;以空中交通管制为主线,把各部分内容串成

一条有机、密不可分的教学链条。其中最低间隔标准、陆空通话两章节内容是空中交通管制实施的重要

工具和手段。最低间隔标准是空中交通管制为保证航空器飞行中和起飞着陆时的安全和有秩序地运行所

规定的航空器之间最小纵向、横向和垂直间隔。无线电通话是当今管制员与飞行员信息沟通的主要方式

,而无线电通话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空中规则是关于进行目视和仪表飞行的一般规则。特

情处置是航班在执行飞行任务中遇到非正常情况时管制员特殊的指挥。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旨在建

立天空地一体化的中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运行模式和技术支持体系,为全面提升空中交通服务水平,为

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和运行绩效搭建平台。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是当空中交通流量接近或达到空中交通管制

可用能力时适时地进行调整,保证空中交通量最佳地流入或通过相应的区域,尽可能提高机场、空域可

用容量的利用率。空域管理是指为维护国家安全,兼顾民用、军用航空的需要和公众利益,统一规划,

合理、充分、有效地利用空域的管理工作。

二、以传道授业解惑的高度责任心来教授课程

信息时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宽又个性鲜明,获取资讯渠道和手段多样化,善于利用科技手段处理

传统工作问题。与此同时,快餐文化盛行,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风气盛行。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

该积极调整教学思路,多用宽容的心态与学生沟通交流,去发现大学生身上好的闪光点,从而引导他们

成才。

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缺一不可,层层递进,传道是基础,授业是关键,解惑是提升。一名教师首先

自己要有信仰、有道德、有操守,这样才能培养出底子优良的学生,教育首先要培养人文精神和人本理

念,这是教育的基石、教育的根本。知识传授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传承文化,延续技术,生生不息。解

惑对教师的要求最高,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能解答疑惑的老师才是优秀的老师,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这样的教学效果才会举一反三。

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

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责任心对教师而言,是师德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师德的外在表现[2]。教师的教育责任心,体现在对

待教育事业、对待学校、对待学生的工作态度与教育实践中,体现在自身的教育业绩中。没有教育责任

心,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我们要想赢得家长的信任,赢得社会的赞誉,实现学校的发展和老师的自身

价值提升,就必须把我们的责任心分解在平凡、普通、细微甚至琐碎的日常教学每一个细节之中去,让

教育管理的概念篇9

关键词:幼儿体育;幼儿体育游戏;幼儿体育活动;儿童体育;青少年(儿)体育;学前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051文章号:1009-783X(2017)01-0026-05文献标志码:a

1问题的提出

幼儿体育是一个特定人群概念,与小学体育、中学体育、大学体育、青年体育、老年体育呈现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体育规律和特点。提高人口素质,关注幼儿健康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当前,幼儿体育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已经进入到一个多学科、多国家互通有无、共同攻关的实效性阶段。例如,加拿大幼儿体育指南就是在借鉴美国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而澳大利亚的体育活动报告卡制度又是在模拟加拿大相关制度上建立起来的。2005年创办的亚洲幼儿体育学会成为亚洲各国进行幼儿体育学术交流的平台。多渠道的交流促进了幼儿体育事业的繁荣,但不同学术成果存在研究内涵和外延的不对等。“幼儿体育”“幼儿体力活动”“幼儿体育活动”“幼儿体育游戏”“学前体育”“儿童体育”“婴幼儿体育”“青少年体育”等多个概念的使用,使得理论界之间、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对话难以产生问题的共识阈。本文作者发表的《幼儿体育学:一门正在形成中的新兴学科》曾引起了学者们的共鸣,学者们纷纷表示,幼儿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现在到了厘清研究对象的时候了;因此,本研究试图对有关幼儿体育的多个概念做一理论上的梳理和辨析,抛砖引玉,以引起幼儿体育领域的讨论。

2幼儿体育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含义和适用范围。我们所探讨的幼儿体育及其相关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同时它们的语义和属性又有一定的重合和交叉,因此,在学科研究中便容易产生混淆。

2.1幼儿体育与幼儿体育游戏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不同部委先后颁布了多项法律法规促进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这些法规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保证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并以“体”为先。这一思想在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首次完整地表述,在幼儿体育政策和理论实践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在所有的政策文本中,与幼儿身体活动相关,出现最多的词汇并不是“体育”2字,而是“游戏”2字。二者在学理上的区别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体育”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体育”的定义是:“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项运动来实现。”“游戏”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游戏”这样定义:“游戏是娱乐活动,如捉迷藏、猜灯谜等。某些非正式比赛项目的体育活动如康乐球也叫游戏。”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游戏与体育的区别在于二者在竞争性、娱乐性和教育性3方面的侧重点不同。幼儿游戏贯穿了幼儿的整个成长期,因此,可以这样说,幼儿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方式之一。当前,在体育学理界和幼儿教育界存在问题研究的不对等性,体育学理界将幼儿通过户内或者户外的身体活动达到教育目标的过程称为幼儿体育,它包括跑、跳、攀、爬、钻等身体锻炼活动。学前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则将幼儿参与的所有体力游戏和智力游戏统称为幼儿游戏,甚至在学前教育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并不认同“幼儿体育”这一概念,他们认为幼儿参与的全部为“幼儿游戏”或“幼儿游戏活动”;因此,便造成了体育学理界和幼儿教育界对幼儿体育认识的不一致、不统一,难以在同一维度探讨问题。

为更好地区分“幼儿体育”“幼儿游戏”和“幼儿体育游戏”,有学者试图从“游戏”中剥离出“体育游戏”,指出“体育游戏是熔体力开发和智力开发于一体,有鲜明教育学意义的现代游戏方法,体育游戏既不是组织松散的一般性游戏,也不是控制严格的一般体育教学和训练,而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进行体育教育的专门手段,以体力性活动结合智力活动,有浓重娱乐气息的身体联系和思维练习方法”。从以上体育游戏的概念可以看出,体育游戏并不等同于体育,幼儿体育游戏也并不等同于幼儿体育。幼儿体育游戏仅是幼儿体育的手段或形式之一,它们侧重于竞争性、娱乐性和教育性,是幼儿通过走、跑、跳、投、钻、爬、攀登、平衡等身体基本动作,有规则、有结果、有角色、有情节、有竞赛性质,调动感知觉和运动器官,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幼儿体育的内涵和外延都要大于幼儿体育游戏,二者的关系是种属关系。种属关系,也即真包含关系、上属关系等,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其中:外延大的概念叫属概念,或上位概念;外延小的概念叫种概念,或下位概念。幼儿体育与幼儿体育游戏之间的种属关系如图1所示。

关于幼儿体育游戏,在我国台湾地区使用的术语为“幼儿运动游戏”。台湾地区于2004年开始推动幼稚园运动游戏方案,并成立了推动幼稚园运动游戏方案委员会,幼儿运动游戏方案成为体育政策的策略之一。这也进一步说明,幼儿体育游戏(运动游戏)和幼儿体育之间是种属概念。需要强调的是,台湾地区“运动游戏”相比于大陆“体育游戏”更强调“以游戏的形式组织活动,弱化活动的竞争性,强调游戏的参与性”。

当前,幼儿体育游戏是幼儿体育研究最为活跃的论题。例如:首都体育学院王凯珍对3~6岁家庭幼儿体育游戏的内容、活动时间、游戏环境等做了详尽调研和理论探讨;辽宁师范大学全海英从幼儿体育游戏的组织开展、体育游戏的创编入手进行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的张烨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了隔代抚养幼儿和非隔代抚养幼儿在体育游戏参与行为方面的差异。在我国台湾地区,学者们做了大量有关幼儿体育游戏的研究。台湾国立体育学院杨宗文从制度角度探讨幼儿体育游戏开展的价值和政策理论;台湾长庚科技大学黄静惟以台湾地区3195所幼稚园为研究对象,调查幼儿运动游戏课程的实施情况,研究指出,201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实施运动游戏课程的幼儿园比例开始由2002年的78%提升至85.88%。在日本,研究者们创编出大量的幼儿体育游戏活动,并就幼儿体育游戏用具做了探索性研究和市场开发。

2.2幼儿体育与幼儿体力活动、幼儿体育活动

幼儿体育至今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目前,在国内有幼儿体育、儿童体育、幼儿体育活动、幼儿运动等不同提法。那么英语语系国家如何表述这一概念?加拿大学术界用“physicalactivity"表述这一概念,学者大多将其译为“幼儿体力活动”。根据加拿大运动生理学协会(CSep)颁布的加拿大幼儿体力活动指南(CanadianphysicalactivityGuidelinesfortheearlyYears/Children),婴幼儿(出生~1岁)每天应进行几次地面互动游戏。学步儿(1~2岁)和学龄前儿童(3~4岁)每天至少应该有180min不同度身体活动时间,以促进个体的运动技能,年龄到5岁的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时间应该至少达到60min。

美国同样用"physicalactivity"表述幼儿体力活动,这一表达见诸于多个政策性文本,例如《美国促进儿童和青少年体育运动综合性指导》(thephysicalactivityGuidelinesforChil-drenandadolescents)指出儿童和青少年每天应该参加60min或更多时间的体力活动。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和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强健幼儿的骨骼和肌肉,降低他们未来患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减少心理焦虑和压力,同时对幼儿和青少年注意力、记忆力、课堂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澳大利亚模拟加拿大于2005年开始实施“体育活动报告卡制度(thephysicalactivityReportCard)”,目的就在于增加本国青少儿体育活动的参与,鼓励澳大利亚人改变传统的生活习惯,减少就坐行为。在这一制度中,澳大利亚官方同样采用“physicalactivity”表述。

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使用的“幼儿体力活动”概念相比于我国“幼儿体育”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较大差别。“幼儿体力活动”指幼儿在个体、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建筑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的身体活动。它的内涵和外延均大于幼儿体育。

与此同时,在国内,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庄弼在比较了多个概念之后提出,“幼儿体育活动”是较好描述幼儿体育目标和内容的概念,他认为“幼儿体育活动是指对幼儿(3~6岁)进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培育及发展的过程”,幼儿体育活动这一概念较“幼儿体育”更少的竞技性,强调了幼儿体育的活动性和游戏性体验。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学院张莹也多次通过幼儿动作发展研究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和设计。

从发达国家幼儿体育政策文本表述及我国学者的概念界定和研究实践可以发现:“幼儿体力活动”之一概念强调幼儿身体活动的多维影响因素和全面的身体活动水平和活动能力;“幼儿体育活动”这一概念侧重于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活动过程,关注幼儿体育活动与组织,这是对幼儿体育概念的工具性认识。

2.3幼儿体育与儿童体育、青少年(儿)体育、学前体育

幼儿体育研究者将研究对象限定于儿童的幼儿阶段。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指出“幼儿”就是指从3岁到6、7岁的儿童。这一时期是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时期,所以又叫幼儿期。又因为这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以前的时期,所以又称学前期。不同国家、不同学者对这类人群的年龄划分不尽相同,因此,相应的研究对象表达术语也各有不同(见表1)。

综览我国幼儿体育研究与实践成果,出现了幼儿体育、婴幼儿体育、学前体育、幼儿园体育、儿童体育等多种年龄阶段有交叉,但又有根本性区别的研究术语。

2.3.1儿童体育

“儿童体育”这一概念经常会出现在不同的场合,儿童体育究竟指哪一个阶段的体育取决于对“儿童”这一概念的认识。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少于18岁”。美国《1997年儿童法案》同样将“儿童”定义为“低于18岁的人”。根据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儿童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根据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的观点,儿童包括乳儿期/哺乳期(0~1岁),婴儿期/托儿期(1~3岁),学龄前期/幼儿园时期(3~6、7岁),学龄初期/小学时期(6、7~11、12岁),少年期/学龄中期(初中时期)(11、12~14、15岁),青年初期/学龄晚期(高中时期)(14、15~17、18岁)。从以上对儿童年龄的界定,可以看出,儿童体育是一个属概念,它涵盖了青年期以前的未成年期,年龄跨度大,适用于对特定人群和特定事项的研究,特定人群如“留守儿童体育”“残疾儿童体育”“民间儿童体育”等,特定事项如“儿童体育培训”“儿童体育主题公园”“儿童体育保健”等。

2.3.2青少儿体育(青少年体育)

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青少年体育组织和活动、青少年运动员培养成为大众体育研究的关键词。有研究者认为青少年体育涵盖了幼儿体育,部分政府管理部门也同样将幼儿体育管理纳入到青少司(处)政府管理范畴,那么,幼儿是否包含在青少年中?一般认为,青少年指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人群,也就是少年与青年相重合的阶段,处于儿童时期之后,成人之前。在体育领域,按照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要求,参赛选手年龄限制定为14~18周岁。若从以上2个划分维度来看,幼儿不属于青少年之列;但在学前教育尚未纳入义务教育阶段而又要保证幼儿体育有效开展及幼小体育顺畅衔接和管理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可将“青少年体育”延展更名为“青少儿体育”,便于理论研究、实践开展和管理决策。

教育管理的概念篇10

【关键词】web2.0;开放共享;社会交互;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6―0087―04

面对web2.0应用的不断拓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或网络课程中借鉴web2.0的理念非常值得探索。但在教育实践中的网络课程与公众认知的web2.0都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因而,若要借鉴web2.0的理念到网络课程中,本研究认为首先需要从梳理网络课程的认识中挖掘其不断变迁理解与凸现出来的理念。再者,web2.0在支持与适应学习者上的特性也需要深入分析。最后,从效益的角度看,可以在网络课程开发中采用已经成熟的web2.0应用模式如JoekoeCmS、oblog等进行整合设计,从而实现理念借鉴的应用实践。

一网络课程的理解变迁及理念凸现

梳理网络课程的概念定义,可以发现,在对网络课程的认知上,存在着从重视教学媒体设计到重视教学思想与理念融入的理解变迁,存在着从技术支持产品设计到技术支持教育关系的理念凸现。

2001年,马红亮在梳理传统“课程”概念的基础上,将“网络”作为“课程”概念的定语,把网络课程定义为“在internet上表现的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的内容和目标体系,以及教与学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1]该定义把“internet”作为“网络”的代名词,作为“课程”的具体的载体,体现出较明显的“技术”或者“技术环境”的意味。

2001年,林君芬、余胜泉认为,“网络课程,顾名思义就是用于网络教育的课程,首先,它是课程,其次我们强调它必须具有网络的特点。按照美国新教育百科辞典‘课程’条目:‘所谓课程是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其中包含了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乃至评价方法在内的广泛的概念’。网络课程还要考虑到教育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并由此而产生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的极大改变。”[2]该定义指出了网络课程的框架与延伸影响,开始考虑到网络课程并非单纯基于网络载体的传统课程再现,考虑到技术引起的教育传播方式、教育理念等的改变。

2003年,武法提把网络课程定义为“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3]。该定义以“总和”概念涵盖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考虑到了网络承载的除内容之外的要素。

2004年,何克抗归纳了几种定义[4],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定义。第一种定义:网络课程是基于web的课程,即在因特网上通过浏览器来学习的课程(从学习的工具、手段来定义);第二种定义:网络课程是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与学理论的课程(从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来定义);第三种定义:网络课程是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情境的学习,基于协作的学习(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所涉及的三种特征来定义);第四种定义:网络课程是指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主要特征的课程(从学习过程的特征来定义)。何克抗的定义是:网络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何克抗的定义充分意识到了教育思想和教学设计在网络课程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另外,对于通过网络课程进行网上教学,2007年,梁玉娟等指出社会互是网络学习社区成员之间维护感情的纽带,它促进了一种“社会”关系的建立以及文化习惯的养成[5]。郭三强从学习生态观的视角研究网络课程,认为“组成网络课程的学习主体和学习环境各要素构成广泛关联、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系统,师生作为学习共同体参加学习环境完成知识意义构建,个体知识增长的同时促进社会化,也意味着共同体集体的进步和智慧的丰富。”[6]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与教育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教育领域中的技术存在,教育技术学者已经开始从技术哲学、生态学、服务观等角度综合考虑“教育―人―技术”之间的关系,开始从人文的角度反思技术研究与技术现象。对于网络课程的认知,也在这种整体研究的深入中发生理解变迁。如今,网络课程已经成为一种技术存在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实践范例,是教师、学生在网络这种具体的技术支持下展开的教育交往与经验共享。在其认知上,凸现出“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以及“社会互”等理念与特征。

二从web2.0产生的根本原因开始探索

显然,是技术的应用模式而不是技术本身的进步使得研究者们对网络课程的认知发生了变迁。网络课程是在技术应用的进程与教育教学的进程中得以不断发展与提升。下一步,是如何使得网络课程更好的支持教育交往与经验共享,如何融入并创新教育体系。这不由得使人想起web2.0。似乎与网络课程一样,web2.0本身是技术的应用模式的改变而诞生的概念,而不是技术本身的改进。同样,web2.0以在网络中更体现开放、共享、交互等理念而得以发展。因而,面对网络课程建设的下一步目标,探索web2.0技术应用模式的借鉴显得十分必要且具意义。但问题是,web2.0本身似乎概念都不清楚,我们借鉴什么?

要借鉴,首先要深刻理解为什么会产生web2.0的概念?web2.0有何特征?

1994年网页浏览器出现,在短短几年间,互联网达到前所未有的普及。通过web技术,用户只要有一个浏览器,不管用什么平台,都可以浏览全世界的网站信息。这一以浏览器为窗口,享受网站提供的各项应用服务阶段,被称为web1.0时代。2004年,在o’Reillymedia公司和mediaLive国际公司的一次头脑风暴会议上提出web2.0概念。2005年,timo’Reilly在《whatisweb2.0》一文中概括了web2.0的概念,并给出了描述web2.0的框图。该文成为web2.0的经典文章。[7]从此以后,web2.0的应用与研究发展迅速,其理念与相关技术日益成熟,推动了整个互联网的变革与应用的创新。

web2.0的产生首先来自于商业,timo'Reilly的总结也主要是从商业模式和软件设计如何创新的视角,通过比较来说明下一代基于互联网络的软件如何设计,商业模式如何运作,并将以互联网为平台聚合用户数据来提供服务作为一个实例。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商人对社会与现实的思考相对而言更迅速与深入。从1994―2004,互联网络不断变化和深入人心,可以说,网络规模从量变发展到了质变,这种质变是:由于不断增长的网民的个性化与社会化需求催生了技术支撑的变革与整体模式的创新。这种技术支撑变革与整体模式的创新即是web2.0。因此,web2.0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网民个性化与社会化需求的增长。

从网民需求的角度,分析博客(Blog)、维基(wiki)、RSS(ReallySimpleSyndication)、社会性书签(SocialBookmark)、tag(大众分类或Folksonomy)、SnS(SocialnetworkingService)、ajax等web2.0的支撑性技术及应用,可发现其主要是适应网民“读”、“写”以及“交流”三方面的需求。博客适应了网民书写、个人信息并与人交流的需求。维基集众家之长,共同建设大百科全书,主要是以“写”的方式来适应“读”。RSS功能上类似于传统的新闻组,但它是以用户为中心“读”各方整合的信息。社会性书签与tag则是从内容组织上使得网民的“读”“写”发生在一定的主题内,这种主题源自现实社会但进行了细致划分。SnS使得网络上人脉得以存在和扩展。aJaX通过异步JavaScript和XmL,使得网页的交互性更强。

因此,网络课程建设中借鉴web2.0,就要借鉴其适应学习者不断增长的个性化与社会化需求的理念。这种理念,在个性化上体现的特征是“开放共享”,在社会化上体现的特征是“社会交互”。要实现理念,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技术应用与教育实践使得这种需求得以实现。

三整合开源代码,结合具体课程,实现web2.0理念

要在网络课程中借鉴web2.0模式,关键是要实现其“开放共享”、“社会交互”的理念。而这种理念的实现,又体现在具体网络课程的技术支撑与应用中。即,要在网络课程的技术支撑与应用中运用web2.0的技术与模式。这一点,可以结合具体课程,通过开源代码来实现。

结合《网络技术与教育应用》课程,在开源软件系统JoekoeCmS、oBlog的基础上,采用ajax+aSp+XSL进行整合开发,可在网络课程中实现博客、维基、RSS等功能。融“开放共享”、“社会交互”的理念于整体的架构与具体模块设计中。

JoekoeCmS是上海乔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其使用DHtmL、XmL、ajax等技术开发,由文章模块、下载模块、图片模块、论坛模块、会员模块、留言模块、调查模块、评论模块、广告模块、采集模块等10个频道功能模块,以及会员系统、收费系统、通行证系统等3大系统功能模块块组成的综合web2.0网站管理系统。并支持用户可进行二次开发。[8]oblog是北京傲博致远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是一套经过完善设计的多用户博客建站程序。其具有精心设计的架构与功能机制,适合从个人与教育各方面应用的要求。已被国内二十万网站所采用。[9]

二次开发过程中,需要通过定义XmL以实现网页局部刷新,通过XmL和XSL的结合使得传输数据而不传输格式得以实现,通过对不同开源系统的整合使数据库访问能力增强,并在面向对象、模块化代码重用等方面进行优化。后台数据库连接部分采用了多线程的连接池技术,避免了反复请求连接造成的数据传输阻碍。为加强网站整体安全,在系统设计与程序代码上完善权限系统,管理员分为超级管理员和模块管理员,每个模块都可以独立设置模块系统管理员、模块内容维护管理员。采用基于B/S的三层结构体系,既可满足系统的可扩展性,又能满足internet/intranet的应用。三层结构体系包括:前台表现层、中间应用管理层和后端数据库服务器层,如图1所示。

网络课程的框架设计上充分考虑web2.0理念,以用户为中心,以“开放共享”、“社会交互”为目标,实现了课程内容和知识社区的融合,使之不仅仅是一个资源内容管理系统,更是一个学术交流社区。前台用户参与的表现层的模块有网络课堂、试验中心、自我测试、学习资源、安全设计、问答中心、博客部落、RSS订阅、用户中心、课程论坛,后台管理模块主要包括系统管理、用户管理、文章管理、图片管理、下载管理、博客管理、问答管理、流量管理、论坛管理、评论管理。课程首页如图2所示。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课程具有灵活的元数据定制方案和强大的权限管理方案,通过用户管理模块、用户中心模块相结合构成分布式的课程权限管理和维护体系。

第二,内容面向考级考证,着重培养实践能力。教学内容面向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教育部)与软件资格水平考试(人事部),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课程通过学习资源模块、案例中心模块、试验中心模块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包括丰富的知识点拨、经典的在线实验、典型的校园网案例、常见的问题解答等)。效果明显,教育技术学专业2004级同学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56人,通过软件资格水平考试网络管理员15人、网络工程师4人。

第三,媒体播放可控,重现课堂氛围。通过视频分段链接技术,在网络课堂模块中对课堂视频进行元数据定制,划分内部链接,学生可自由选择章节与知识点,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学习课件,较好地重现课堂学习氛围。

第四,借助web2.0经典应用,形成自组织学习网络。通过定义XmL,融博客部落模块、问答中心模块、课程论坛模块等于一体,实现了网站与用户间的互动以及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成效显著,网站已注册用户150余人,发表博客文章500余篇,上传图片100余幅,交流文章共约700篇。

第五,利用RSS协议实现了外部信息的聚合、集成和二次。课程实现重点模块课程动态、问答中心、课程论坛的RSS订阅功能,实现了网络课程的资源序化功能。

四反思:对后续发展的思考

1本研究中的网络课程建设成功后,曾在其它学校进行了一定的移植。但总体而言,其移植对于普通教师还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困难,这也限制了较大规模的推广。因而,在较大规模的学习者参与的web2.0网络中的效果尚需检验。

2本研究中的网络课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其有效运用需要与实际的课堂教学以相结合,开展“混合学习”。这表明,在教学体系中,网络课程作为一个实体要素存在,其与教师、学生等其它实体要素之间存在教育性关系。这种教育性关系与实体要素同等重要,而且教育性经验是在教育性关系中获得的。

参考文献

[1]马红亮.网络课程的概念及特征[J].电化教育研究,2001,(1):63-65.

[2]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1,(1):55-59.

[3]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4,(6):5-11.

[5]梁玉娟,彭华茂,王迎,黄荣怀,陈庚.网络学习社区评价问卷的编制[J].中国远程教育,2007,(1):25-28.

[6]郭三强,陈炳木.基于学习生态观的网络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8):67-70.

[7]王伟军,孙晶.web2.0的研究与应用综述[J].情报科学,2007,(12):1907-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