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7:28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篇1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着神,全面落实省委“三六八九”工作思路,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创新、开放为动力,坚持以完善“3+2”产业体系为重点,坚持项目为王,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治污染、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圆满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加快全县经济高质量赶超发展。

(二)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近期目标与远期任务。对照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将阶段性任务细化为年度目标任务,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从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反映最集中、需求最迫切的领域和环节入手,以问题聚焦行动重点,以目标引领务实举措。

统筹兼顾基本路径与着力重点。抓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将建设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等核心内容,细化实化为轴承产业转型升级、健康食品产业延链扩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倍增、服务业提质增效、双进双产加快、科技创新支撑、民营经济壮大、市场消费提振、污染防治攻坚、促进就业和居民增收等十大年度行动,逐项提出量化目标、明确推进步聚、强化保障举措和细化责任分工。

统筹兼顾顶层设计与分工推进。构建党政协力、部门协调、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专项行动牵头部门要重点做好顶层设计,细化落实责任,强化推动督导,各责任部门要盯紧具体目标、落地实施,全面完成年度工作部署和分解任务,切实推动全县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统筹兼顾梯次展开与压茬推进。强化时间进度要求,各部门结合承担的专项行动特点,提出年度计划目标与滚动实施目标、定性发展目标与量化考核目标相结合的指标目标体系,逐项明确各项行动的时间表、路线图,实施全过程清单管理、全过程督导调度,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效。

(三)具体目标

2020年,我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体量化目标为:

轴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轴承产业年销售收入增长8.0%以上,研发新产品20种以上,中高端轴承占比达到80%以上。

健康食品产业加快延链扩容。健康食品产业年销售收入增长15.0%以上,引进进项目5个以上。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0%,争取13.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

现代服务业加快提质增效。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争取9%,占GDp比重达到5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0%,争取10.0%。

现代农业加快提升水平。新增省市级专业合作社3家以上,培育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2%,争取73%。

双进双产成果显著。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0个,当年签约当年开工项目16个以上;实际利用外资2160万美元,争取2200万美元;力争新开工项目21个,投产项目10个以上。

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力争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以上、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5家以上、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5%以上,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1%以上。

民营经济壮大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0%以上;进出口总值增长5%,其中出口总值增长3%。

生态环境继续优化。城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4.4%。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省下达任务。

民生福祉稳步改善。城镇新增就业3970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0%左右和9.0%左右。

二、十大行动

(一)实施轴承产业转型升级行动。紧紧围绕建设轴承制造强县的目标,推进产品高端化,鼓励企业紧盯p4、p2级高精密度产品和精密机床主机、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市场领域,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升级力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力争年内研发新产品20种以上,中高端轴承占比达到80%以上。推进技术先进化,支持轴承企业深化与河南科技大学、工业大学、燕山大学、洛阳轴研所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轴承专业人才,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力争规上轴承企业全部建成研发中心。推进设备智能化,年内规上工业轴承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改,继续建设“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企业上云行动,大幅提升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化生产设备的普及率。推进企业规模化,鼓励小微企业“小升规”,引导符合条件的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企业上市等做大做强,同时积极培育细分市场的“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扩大轴承出口规模。推进平台标准化,不断完善轴研院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华北轴承双创基地和运河双创产业园,抓好“找轴网”“智慧云仓”等平台运营,提升轴承产业创新创业、金融、物流等服务功能。(责任单位:县工信部门、县发改局、县科协、县商务部门、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轴承园区等)

(二)实施健康食品产业延链扩容行动。积极打造华北知名的健康食品产业强县,抓牢重大项目,围绕“三白、两红、一绿”六大行业和三个配套行业,加强招商引资,重点引进食用菌深加工、肉类深加工、高档烘焙食品等项目,力争年内引进项目5个以上;加快建设上海城光明食品、众旺百万头生猪养殖、美国百佳蔬果加工等项目,力争早日投产达效。建设食品园区,加快建设光明产业园,合理确定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努力构建食用菌全产业链,打造“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加快食品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增强承载力和吸引力。培育重点企业,组织开展骨干企业培育攻坚和企业成长促进行动,抓好九道菇、众旺、方信包装、上海城光明等骨干企业建设发展;着力提升一批有潜力、有市场的成长型科技型中小食品企业,促进做大做强;以尖冢贡面、老官寨臭豆腐等特色食品为重点,鼓励市场化运作,培育市场主体。推进创新创优,引导重点食品企业与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院所校建立和深化合作,加强人才引进、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积极开拓市场,加大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鼓励企业参加中国食品博览会、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等著名展会;抢抓“一带一路”等机遇,提高企业出口营销能力,帮助开拓国外市场。(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工信部门、县农业农村局、县科协、县商务部门、县重点办、招商服务中心、轴承园区等)

(三)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倍增行动。抓重点突破,落实“三创四建”工作部署,深化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健康等3个产业,组织实施三大领域专项行动,促进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处合。抓项目推进,支持中伟卓特液压、卡玛液压、华春液压等企业做大做强,抓好润广新能源运行,万辉新能源实现并网发电,积极推进中伟挖掘机、飞豹穿戴电池等项目,鼓励万邦复临药业积极研发更有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大力引进发展医疗器械、应急救援等产业。抓平台建设,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重点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加快推动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的建设,重点支持建设省级创新平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抓科技创新,积极组织万邦复临、中伟卓特等申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强领军企业和创新百强企业(“双百强”),鼓励企业深化与浙江大学、燕山大学等合作,开展高技术产业化示范、技术改造和科技专项项目。(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工信部门、县科协、县商务部门、招商服务中心等)

(四)实施服务业提质增效行动。支持生活服务业扩容提速,抓好健康养老城等运行,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产业链;以家乐园生活广场、世纪联华购物广场、高巛建材批发城等为重点,不断提升商贸服务业水平;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电商经济、夜间经济、创意经济、共享经济、流量经济等新业态,培育1个“夜经济”商圈和特色街区,建设1个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跨境电商园区(聚集区)。促进生产服务业提质升级,依托京九铁路段和邢临高速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打造“冀东南重要物流基地”,依托轴承大世界市场、现代化轴承交易中心,培育发展10家规模轴承配送中心。以抓好找轴网、闲来闲得等平台为抓手,积极发展电子商务。鼓励银行、证券、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来我县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金融服务机构,健全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型的金融体系,力争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比达到50%以上。推进省轴承研究院、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示范推广基地、光明工厂化食用菌新品种研发基地的发展,形成技术研发、检测、转化、交易、咨询一体化发展的科技服务新格局。加快市场消费回暖提振。超前谋划清明、五一、端午、十一等假期扩大居民消费的实施方案,弥补疫情期间消费损失。制定支持受疫情冲击的餐饮、住宿、零售行业恢复运营平稳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商品消费拓展升级、农村消费市场振兴、居民住房改善、家政服务扩容、汽车消费促进等5大工程。顺应居民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发展趋势,实施消费升级、旅游休闲提质、养老服务提升、体育消费激励等4大工程,支持发展生鲜电商、在线文化娱乐、网上医疗、在线教育培训等新消费热点。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责任单位:县商务部门、县发改局、县民政局、县科协、县金融办、县市场监管局等)

(五)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发展行动。加快构建生产体系建设,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等一批项目。抓好农技推广,健全质量检测体系,确保粮食安全。坚持向“亩产要效益”,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一减四增”要求,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压减非优势区高耗低质低效农作物。扎实推进产业体系建设,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做大做强食用菌、设施蔬菜、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发挥好手工挂面、玉露香梨、臭豆腐等特色优势,争创“三品一标”认证,争创农业品牌。培育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2%,争取73%。持续推动循环农业发展,土地流转率达到45%以上。积极申报省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积极培育打造1个区域公用品牌。创新突破经营体系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发展田园综合体,抓好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积极推进宅基地改革,探索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巩固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大力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增省市级专业合作社3家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

(六)实施双进双产加快行动。抓好项目谋划引进,按照以“亩产论英雄”的要求,坚持“234+1.2(1.5)”的标准,充分发挥驻北京、上海、深圳招商办事处作用,围绕现有的产业基础,瞄准国内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在补链延链强链上下功夫,努力引进一批“大好高”“领头雁”“老母鸡”项目,重点推进年产1亿份特色速食食品中央厨房等重大项目。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0个,当年开工工业项目18个以上;实际利用外资2160万美元,争取2200万美元。同时,加强对国家后疫情时期投资重点方向调整的跟踪和研究,超前谋划一批卫生防疫、应急减灾、智能制造等领城的重大项目,全力争取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做好项目储备和入库申报。推进项目投产达产,大力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年”活动,要按照“落地即开工”的要求,以“见工地、见设备、见产品”为工作标尺,加快项目落地。完善项目动态管理机制,有效疏通项目投资堵点,对于每个项目成立工作专班,落实“六个一”领导包联机制,大力实施“妈妈式”服务,强化各类要素保障,切实解决项目落地、投建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力争新开工项目21个,投产项目10个以上。实行周周促、月排队、半年观摩拉练、年终总考核制度,定期督导、公开晾晒,形成项目建设压茬推进、滚动发展的良性格局。加快园区功能提升,继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新九通一平”,建设省级一流开发区,打造“千亩百亿大平台”,持续降低企业要素成本。确保华北轴承双创基地建成投用。着力提高要素保障水平和利用效率,充分学习借鉴“金融超市”等改革举措,开展“五未”建设用地处置行动,确保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向高质量项目倾斜流入。(责任单位:招商服务中心、县重点办、县发改局、县工信部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金融办、县财政局等,轴承园区、运河园区、东留善固园区)

(七)实施科技创新支撑行动。大力育主体,抓好省轴承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示范推广基地、省轴承质量检测中心、星火众创空间等平台运行,力争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以上、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5家以上、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以上、省级军民融合企业1家,实现“独角兽”企业零突破。聚力攻技术,围绕“3+2”产业分类实施关键核心技术重点研发计划,全力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引进人才、技术、成果,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增省市商标3家以上,新研发轴承新产品50种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长0.4件,达到1件以上。全力增投入,积极争取上级科技创新资金支持,制定落实科技创新跃升计划,严格落实奖励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力度。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5%以上,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1%以上。(责任单位:县科协、县发改局、县工信部门、县市场监管局、县财政局等)

(八)实施民营经济壮大行动。着力减负担降成本,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临时性措施;发挥疫惰防控财政专项资金作用,通过开辟融资绿色通道、实施援企稳岗政策、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下更大力气纾解中小微企业资金、物流、用工等难题,让企业尽快恢复常态化生产,早日渡过难关。着力强服务优环境,全面贯彻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继续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加快落实“放管服”“两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等措施,基本建成“无证明”城市。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大力开展“妈妈式”服务,主动靠前、深入一线,围绕企业办事卡壳的“痛点”“堵点”,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着力搭平台育主体,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企业设立登记1日办结,促进企业登记注销更加便利。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争全年新增2家左右。运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5G等信息化手段加快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打造一批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领军企业,提升民营企业核心争力。完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积极打造产品名牌、企业名牌、区域名牌。着力稳外贸增出口,加大外贸企业帮扶力度,“一企一策”为外贸企业提供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信贷资金等全流程政策包,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影响。开展贸易新业态培育、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国际市场开柘等行动,强化与境内外组展机构、跨境电商平台、金融保险机构等对接活动。全年新增有进出口实绩企业3家以上,确保完成进出口年度目任务。(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税务局、县财政局、县行政审批局、县司法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工信部门、县商务部门等)

(九)实施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严格落实“1+1+17”方案,完善网格化监管模式,建立健全目标责任体系、工作推进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突出抓好“双代”“散乱污”整治、垃圾秸秆禁烧、机动车污染治理、扬尘治理等重点工作,全面落实“六尘共治”和“七个100%”要求,确保大气质量全市先进。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持续落实“河长制”,加强河流断面水质监测,推进河渠清理和河渠生态保护,抓好饮用水源地保护,抓好现有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断面水质及地表水水质达到Ⅴ类标准。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全面落实“土十条”,深入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强化重点领域土壤环境监管,严厉打击危险废物违法犯罪活动,推进县城垃圾分类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加强城区垃圾处理厂运营监管,全力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确保年底前全县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全县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放量较2013年下降12%。(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水务局等)

(十)实施促进就业和居民增收行动。实施就业促进工程,加强对受疫情响企业的劳动用工指导,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全面落实创业持策,改进完善创业担保贷政策,加大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支持力度;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基层成长计划等,确保完成全年新增就业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实施居民增收工程,落实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各项增资政策,研究提出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的具体办法;健全基层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确保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落实企业最低工资政策,推进职工工资稳步提升;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各项惠农政策,提高农民补贴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加大农业综合投入力度,切实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等部门)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机制。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抓好年度专项行动摆在重要位置;各单位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抓具体,各项行动第一责任单位是该项行动牵头单位,要建立分工明确、层层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各项年度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篇2

[关键词]黑龙江;创新能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318-01

近些年来,提高地区创新能力水平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联系十分紧密。而且区域创新能力成为了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共同关注的问题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评价标准。随着传统的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淘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践的不断发展,重视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与黑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对实现黑龙江的经济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有利于提高我国黑龙江的经济发展水平,推动完善黑龙江经济建设的现代化与区域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进而为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发展契机。

1.黑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概述

1.1传统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比较落后

黑龙江省传统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是长期以来影响黑龙江省实现现代化与提高黑龙江省整体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传统的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观念使得黑龙江省政府为了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把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重心放在了经济利益的获取上,只关注经济生产值的提高,忽视了环境利益和生态效益,严重阻碍了现代化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建设。[1]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评价方式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更新,使得大多数工厂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缺乏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现代化的有效推进,不利于黑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黑龙江省绝大多数人员选择消极地对待区域创新活动,无法发挥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整体发展优势。

1.2缺乏参加区域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性

由于黑龙江省区域政府都希望本辖区的人员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过程中去,以期提高黑龙江省的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然而,由于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使得传统黑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项目与国家经济政策的安排容易出现矛盾,不利于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得黑龙江省在构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过程中缺乏参加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性,导致区域人员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出现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效现代化黑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建设水平的有效提高。

1.3黑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机制不完善

由于黑龙江省绝大多数地区缺乏开拓创新的带头人,使得人民群众成员间、人民群众与政府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容易导致黑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水平降低。黑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机制的不完善也容易导致黑龙江经济建设创新人才的流失。传统的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财政支出、人均消费支出、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等因素成为了制约我国黑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如果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机制不完善,会导致区域创新水平的急剧下降,不利于振兴黑龙江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

2.优化黑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对策分析

2.1建立现代化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人员可以积极带领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建立创新型的现代化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不断优化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大中型工业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创造力、创新力和研发能力的积极性,引导黑龙江省区域企业积极参与到区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对于现代化区域创新能力评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当及时区域政府寻求帮助,共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为创新黑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提供便利的条件,实现区域创新策略的不断优化创新,提高黑龙江省区域企业参加创新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这有利于使黑龙江省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体系的构建成为该地区取得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2.2增强参加区域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性

黑龙江省区域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区域发展观念,实现现代化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进而完善黑龙江省区域创新发展的现代化创新评价模式的建设。黑龙江省的领导应当深入理解现代化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模式建设的重要性,引导区域企业学会通过团队合作实现对现代化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工作的均衡投入,在现代化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建设过程中提升自身创新和竞争的技能,依靠科学性和灵活性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模式培养出创新型和智能型多方面发展的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相关人员还应当关注现代化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综合价值,建立起全面坚实的现代化评价体系,在合作交流中实现现代化区域创新评价能力的提高,全面推动黑龙江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模式的创新发展,明确黑龙江省区域创新工作的强弱项,为实现黑龙江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目标创造良好的条件。

2.3完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机制

为了提高黑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水平和实现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现代化,黑龙江省应当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整体质量,应当积极完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机制,重视黑龙江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的现代化建设工作,尤其要完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现代化建设的管理机制,及时掌握好一些区域创新技能,并根据相关的国家政策改善黑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现代化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在现代化区域创新能力评价过程中优化各自的评价方法,完善现代化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模式,对区域企业发展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培养与引导,引导区域企业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完善黑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现代化建设。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化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应当建立起创新型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完善黑龙江省现代化创新评价体系的合理运行,不断推动现代化区域创新评价体制的发展。这样有利于实现黑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建设与我国经济发展改革的有效协调,进而提高该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实现该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具体措施的完善,为提高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优越条件。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篇3

【关键词】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济宁市

构建现代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满足广大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维护广大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济宁市现代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

济宁市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文化优势独特,在全国和山东省文化大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构建现代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坚实的基础与现实条件。近年来,济依托富集的文化资源,秉承建设“文化强市”的发展理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首善之区,加速推进文化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将现代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城市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城乡居民现实需求为导向,以文化资源区域协调为配置方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城乡一体的发展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加快形成了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尽管这些年济宁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及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公共文化服务的硬件建设滞后。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还少,布点不均,覆盖面不广。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目前,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仍然存在城市闲、农村无的局面,尤其是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老、少、旧、破,特别是到了冬天,除了电视并没有什么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服务方式陈旧,把公共文化仅理解为看看戏、看看电影或送送书报等。基层把公共文化服务理解为是上级的工作,不是自己的享受和精神层面的追求,进而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办的多,农民自办的少,文化的享受者还没有成文化的主角。

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城乡居民共同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文化成果,是带有一种满足基本的共性需求的文化保障,这是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关键在政府要构建相关的制度基础和实现机制。

首先要转变观念,理清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发展经济的关系。长期以来,一些党委、政府,片面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往往对经济建设投入的精力更多,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对较少,甚至当成是经济工作的附庸。还有一些领导干部认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挣钱、还要往里搭钱。这些观念直接导致地方党委、政府对发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视不够,组织推进力度不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把发展文化事业摆上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规划、同步推进。这个问题不解决,发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纸上谈兵。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不仅需要改变从“以经济为导向”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政府职能转变。同时还要出台和规范地方基层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问责机制,实现文化领域的公共资源配置的重点由城市向农村倾斜、由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转变。这需要从根本上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政策,强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基础。

其次拓宽投入渠道,建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保障机制。资金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原因,必须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形成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各级政府必须要把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财政要加大对县城及乡镇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确保对县、乡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的增幅高于同期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幅;市、县(区)要设立扶持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要拓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模式,打破政府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唯一的供给者这个桎梏,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应通过制度创新,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社会力量可以通过竞标的方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及公益性文化活动。政府的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税收减免、政府采购、贷款贴息、定向资助等政策优惠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农家书屋、文化大院、业余文艺表演团体等农村公益性文化组织,直接面向广大农村群众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的投入保障机制,实现公共文化建设资金来源多元化、社会化和市场化。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篇4

(一)国防建设必须依赖于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则是政治作为阶级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关系的根源。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需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较完备的基础设施也是国防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国民经济能够为国防建设提供大量的资金、物资和优秀人才,能够有效地改善国防设施,更新武器装备,加大国防科技投入,从根本上提高国防力量。

(二)经济建设所必须的安定的国内外环境来自国防实力的增强和发展,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保证

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有国家就要有国防。同志曾说:“一个巩固的国防是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纵观历史,一国的强盛莫过于一个强大的国防力量作后盾。如果国家的国防实力不强,其安全就会受到威胁,经济建设就无从谈起。每个国家无论大小都把国家的独立自主、领土完整和经济建设视为国家的基本利益,而国防建设是保障三者的先决条件。

(三)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起着先导作用

马克思说过,军队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开路先锋作用,对经济建设起着先导作用。加强国防建设能够促进科技的进步。国防建设分娩出来的高新技术能促进经济革命。

可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是对立统一、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在服从国家整体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国情需要,正确处理二者关系,选择适当的比例协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的创新

(一)定位创新:富国和强军统一

正确认识和处理富国与强军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在经济建设为中心初期,强调军队建设服从经济建设;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写入了十七大报告,标志着追求“富国”和“强军”新目标的统一。

“富国”与“强军”二者不可偏废的定位创新的提出,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有关原则和方针,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进一步突出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两者均衡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性,体现了统筹和发展的有机统一。在具备了强军的经济基础后,需要拥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作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是保持经济建设继续稳步推进的重要保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作为一种和平年代的常态表达,被写入十七大报告并非空穴来风。

(二)成效创新:质量与效益统一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积极推进“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打赢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战争。我国军事变革的成效要实现质量与效益相统一。

成效创新来自于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尤其是武器装备采购体制的变革。从改革开放之初到1986年为军品市场探索阶段,确认了军品作为市场客体的商品属性问题;从1987—1997年为军品市场的初步建立阶段,确立了军品研制者和军品使用者作为市场供求主体的地位;从1998年后为军品市场逐步发育走向完善阶段,逐步确认总装部的统一规划和集中管理。1999年,国防科技工业五大总公司改组为十大集团公司,完全按照企业方式运作,逐步形成了国防科技工业既有垄断又有竞争的有效市场供给主体。所以,十七大报告提出“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从武器采购体制来说,形成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有效分割,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约军费。国防科技工业也跻身市场化的行列,武器采购体制的发展顺应了市场体制的要求。

(三)科技创新:军用与民用统一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用与民用统一是国防科技工业的一种国际化的趋势。军用与民用统一的实质,在于将军事工业内部剩余产能在民用领域充分释放,将领先技术向民用领域合理转移。

1.军用与民用统一要完善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相对于军工市场有限份额,民品市场空间巨大,二者结合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和配置我国的生产和技术资源,增强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讲,军民统一是实现军用和民用两个领域相得益彰的有效手段。

2.军用与民用统一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中统筹考虑军需民用、平战衔接,可以使平时的国防经济与民用经济的发展比例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

3.军用与民用统一要建立和完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途径新方法,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经

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

三、科学统筹,确保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一论述在充分肯定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战略地位的基础上,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应该遵循的指导方针。

(一)要谋求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内在统一

经济是国防的物质技术基础,只有国民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国防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建设,增强国防实力,是确保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二)要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全局来看,坚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既是富国之策,也是强军之道。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构筑国家的安全盾牌,建立起强大的军队和巩固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正确选择。

(三)要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资源配置

富国和强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依托,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当今时代,只有经济获得空前的发展,强军才有可靠的支撑。

总之,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必须从这一高度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在继续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加快建设一支能够有效地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强大国防力量。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篇5

关键词:辩证法;发展;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73-2111(2008)08-186-04

作者:刘玉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级博士研究生,湖南大学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教授;北京,10083

一、运用与发展

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不断发展的系统工程,充满着极为错综复杂的矛盾。能否按辩证法办事,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矛盾,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运用辩证法指导现代化建设,是历史发展提出的新课题。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把辩证法运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了沙皇政权,他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粉碎国内白匪的武装叛乱,战胜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加上列宁过早逝世,也没有能够把辩证法运用于现代化建设。

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另一方面却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认识、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他认为,如果有矛盾,根子也在国外帝国主义。他思想日趋僵化,离开辩证而陷入了形而上学。他把苏联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模式绝对化、普遍化,强行推广,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苏联经济的顺利发展,也给东欧一些国家带来了危害。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在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

正是这样,运用辩证法指导现代化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把辩证法推向前进的重大责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

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发展唯物辩证法,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而不可分割的。从一定意义上讲,运用也是发展,没有运用也谈不上发展。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方面,它开辟了辩证法应用的新的领域,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在运用辩证法认识和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必将极大地丰富它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形成新的原则和结论,使唯物辩证法充满生机和活力。

中国共产党人以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通过艰苦努力,在运用辩证法指导现代化建设和在现代化建设中丰富和发展辩证法这两个方面,作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二、初步运用取得的重大成果

我们党运用辩证法指导建设,可以说从建国初期就已经开始。

新中国成立时,在国际,帝国主义对我们采取敌视政策,实行包围封锁,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妄图把战火烧到中国。在国内,人民解放战争还在进行,全国大陆还没有完全统一;土匪、特务和其他反革命势力,严重危害着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在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尚未进行;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帝国主义和政府的掠夺,国民经济千疮百孔,濒于崩溃;物资奇缺,投机资本猖獗,物价飞涨,广大劳动人民贫困失业,生活下降到可怕的地步。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怎么办?辩证法讲两点论,也是重点论。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就没有辩证法。强调“不要四面出击”,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上。并采取了一系列正确措施和办法。因而,经过短短三年的努力,就胜利地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这是运用辩证法创造的世界奇迹。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后,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新发展?1953年,我们党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简称“一化三改”,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的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是解决社会制度的发展,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工业化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我国落后的农业国的状况。社会制度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先进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必将促进和保护社会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必将为新的社会制度的巩固、发展提供日益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物质保障。

为着实现社会制度和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我们党基于对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矛盾特殊性的历史的全面的分析,没有采取剥夺没收的办法,而是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通过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对它们实行赎买。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我们党正确分析了以后中国农民的两种积极性: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互助合作的积极性。指出一方面不能挫伤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一方面要提倡组织起来,并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互助合作的积极性。这样就不失时机地引导农民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在经济建设的指导工作上,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恢复、财经状况根本好转的形势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对经济建设的有利条件与实际困难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恰当估量,明确表示即要加速工业的发展,保持相当的建设规模,又绝不可以不顾财政力量、技术力量和设备供应各种可能的客观条件,而任意地、无限制地去扩大建设规模:强调要搞好综合平衡,把重点建设与全面安排结合起来,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要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把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要讲求经济核算,把提高经济效果放在重要位置。总而言之,不论是“三大改造”还是经济建设,都是从当时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的,充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发展观,因而进展得非常顺利。

1956年,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已经有了三年多的实践经验。对于苏联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我们也逐步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经过时间比较长、内容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经中央政治局的几次讨论,1956年4月发表了《论十大关系》。运用唯物辩证法深刻分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十种关系,即十个矛盾,提出了正确处理这些矛盾的方法和原则。指出,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同年9月召开的党的,把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的思想作为指导方针,并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和发挥。1957年2月,又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研究社会主义社会,肯定社会主义是充满了矛盾的,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的前进。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只是这些矛盾同旧社会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可以经过社会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科学分析了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说明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便团结全国人民发展经济和文化,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提出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论十大关系》、文献、《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所提出的重要思想和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辩证法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批重大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的新贡献。

三、发展是硬道理

我们党运用辩证法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的思想和原则,由于受“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和期间、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在长时期内未能得到贯彻执行。邓小平总结我国建国后三十二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正面经验和反面教训,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辩证法的核心和本质是发展,唯物辩证法就是关于发展的学说。人们通常说的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或肯定、否定规律),都是讲的事物的发展,是从发展动力、发展阶段、发展过程等方面讲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运用辩证法指导现代化建设和在现代化建设中发展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要求和生动体现。邓小复强调发展,反复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

发展是硬道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问题谈共产主义,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空想论。

“发展”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前提。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抓住这一矛盾解决好,就可以带动其他社会矛盾的解决,也就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不能离开“发展”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是社会主义学说史上的崭新结论,有着极为丰富、深刻的科学内涵。

首先,这一论断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社会发展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社会主义的出现本身就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离不开发展生产力。不然,社会主义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次。这一论断指明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只有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并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而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如果离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也失去了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意义。同样,没有生产力的发展,谈不上共同富裕;不讲共同富裕,就会导致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第三,这一科学概括,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发展”与改革、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是辩证的统一。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下还有解放生产力的任务。他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发展生产力有赖于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是为了发展生产力。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增强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说服力,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经济社会问题,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和独立,离不开发展;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振兴中华民族,使中国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更离不开发展。总而言之,发展是硬道理。

四、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我们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大步前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步入了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在此基础上,发表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这篇重要文献(简称十二大系)。

十二大系,首先强调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关系全局的重大关系。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和保证。我们必须善于统观全局,精心策划,从总体上把握三者关系,做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关于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要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必须更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关于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关于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把正确处理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作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全局性的重大关系之一,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指出,处理好一、二、三产业的关系,既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三大产业中居首位的是农业,要大力加强农业的发展,是要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工业方面要调整工业结构,继续加强基础工业,大力振兴支柱产业,要提高素质和水平。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需要逐步提高,使之与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相适应,形成合理的规模与结构。

关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发展得比中西部地区更快,对于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展中出现差距扩大问题,必须认真对待,正确处理。要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于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指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要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继续发展各类市场,尽快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关于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指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我们在积极促进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并正确引导、加强监督,依法管理,使它们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

关于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指出,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收入分配中,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把三者的利益结合起来。

关于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指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排外。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把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关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指出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是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中一个重要原则问题,在处理两者关系上,既要有体现全局利益的统一性,又要有统一指导下兼顾局部利益的灵活性;既要有宏观调控权的集中,又要在集中指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利。

关于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指出,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建设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国防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依托,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国家要根据需要和可能,支持加强国防建设。

关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指出,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关于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十二个重大关系的论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论十大关系》的思想。一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论十大关系》没有、当时也不可能提出的新概念、新观点、新理论;另一方面,又赋予《论十大关系》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以时展的新内容。同时,十二大关系也是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科学阐述和运用发展。

实践不断发展,认识不断提高,理论不断创新。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对发展问题新认识的科学发展观。

指出: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结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口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决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引言: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人们对于现代化评价标准的认识随时代进步而不断深入。本文通过对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分析,以目标管理、人本管理、经济节约为出发点,提出建立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目标,并推行目标管理。

1.技术经济

1.1讲求经济效果

不同的社会制度国家,由于生产的目的不同,经济效果的概念也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和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效果的概念就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资源耗用量(包括资源占用量)与所创造的使用价值的比例关系。生产同样多的产品,资源消耗量(占用量)小,经济效果就大;反之,经济效果就小。经济效果的表述,采用技术经济评价。资源耗用量是生产实际支付的人工、材料和台班等用量,溶化于产品中,它与生产的时间因素无关。资源占用是指生产时占用的资源量(如机具设备等),它与时间因素有直接关系。

1.2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是对工程建设中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措施、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计算、比较、分析和评价,为选优提供依据。社会主义所讲经济效果的实质,是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取得尽可能多的适合社会主义需要的使用价值,以便更好的满足整个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原则是:力求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一定的技术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技术的发展又推动生产力和整个经济的发展。任何技术革新、技术措施的实施,离不开经济条件,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技术的进步;不仅要计算直接的经济效果,还要考虑相关投资的经济效果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果;既要计算目前的经济效果,又要考虑长远的经济效果。

1.3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对工程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如果只用个别指标或仅几个指标衡量,往往达不到全面、准确评价的目的。需要一套通过科学的分类,又是相互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指标体系,既包括技术指标,又包括经济指标,才能全面衡量工程合理性和科学性。它是综合分析、全面衡量工程的重要手段。

技术经济体系应能全面地反映工程建设的主要特征,又要避免过于繁琐,而是简易可行。指标体系中按其重要程度,可分为主要指标和辅助指标;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货币指标和实物指标。也有建议:水利水电工程的指标体系分类为分析指标、主体指标和目的指标的指标体系。分析指标为技术经济指标的基础,主体指标为反映经济效果大小的指标,目的指标为满足社会需要程度的指标。这些指标用各个不同的具体指标,或由各个不同具体指标组成的指标组来表示各个方面。

1.4价值工程

价值工程是计算、分析和评价产品技术经济效果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以最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或作业的必要功能,着重于功能分析的有组织的活动。总成本指产品从设计、生产、施工到使用期间的全部成本费。价值工程的原理包含三个基本概念:即价值、功能和成本。价值,是以功能和现实这一功能所花费的成本的关系确定,当功能一定时,成本愈低,产品价值愈高。当成本一定时,功能愈高,价值愈大。

2.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具体措施

2.1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现代化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对原有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和发展,建立一个良性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对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确保水利工程能够更好地担负起维护公众利益、提供基本水利保障的职责。现代化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机制就是要

2.1.1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分级管理体制;妥善处理水库公益职能和经营职能的关系。既要承担起公益性水利保障的职责,又必须纳入公共财政支付,保证经费渠道周转畅通。

2.1.2建立管理科学、经营规范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加大水库管理部门内部改革力度,确立一个精干高效、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水利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核定管养经费,实行管养分离,定岗定职,科学管理,规范运行,更好地保障水库长期安全可靠地运行。

2.1.3建立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水库维修养护体系;在稳步推进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的基础上,水库管理部门内部实行管理与维修养护人员分离,维修人员和养护人员的工资分别按照维修、养护工作量和定额标准计算。同时将维修养护部门与水库管理单位分离,通过招标方式择优选择维修养护企业。推行工程维修养护规范化管理.水管体制改革。

2.1.4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

2.1.5建立保障有力、配套完善的政策、法律支撑体系。

2.2水利工程管理手段现代化

随着传统经验管理模式弊端的出现和高新水利信息手段的发展,水利工程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趋势日益显著。只有不断积极探索管理创新、推广管理新技术、引进先进管理设施、增加管理工作科技含量,才能推进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现代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基本解决方案通常是借助先进的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测遥控技术以及图文视讯技术,建立专用的通信传输线路、信息采集网络、远程监控系统,实现雨情、水情、旱情信息的实时监测,并将信息及时传递给上级指挥部门,突破防汛信息和指挥调度的时空限制,使工作人员可以在调度中心及时获取基础信息,从而对防汛方案、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及水利调度做出准确及时的决策。

2.3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水利工程管理手段现代化与信息化制订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积极探索管理创新,引进、推广使用管理新技术,引进、研究开发先进管理设施,改善管理手段,增加管理工作科技含量,推进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依托信息化重点工程,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通过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改造和替代现有设备,改善水利管理条件;加强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提高监测自动化程度;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监测、预报和决策的现代化水平;积极探索管理创新,增加管理工作科技含量,提高管理水平。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现阶段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理念的主要内容。

2.4水利工程管理理念现代化

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优质的工程建设和良好运行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人民提供可靠的防洪保障和供水保障。树立公平公正的意识.公平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基本要求。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保证水利建筑市场规范有序。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高度重视水利建设与运行中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要高度关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挥。

2.5现代化的管理人才

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是全面推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要根据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大力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水利人才队伍,保障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

3.结语

水利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体现水利现代化水平,今后必须继续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的治水理念、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的基础设施,继承和发展传统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充分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创建和完善一个现代化的水利工程管理系统。保证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完好,确保水利工程各项功能的顺利实现,长期高效的发挥水利系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翟浩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推进现代水利建设[J].水利发展研究,2007(1):4-10.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篇7

关键词:富国强军战略马克思主义

一、我国古代关于富国强兵的思想是富国强军战略的文化根源

富国强兵,是中国春秋初期管仲关于国家富裕,武装力量强盛的思想和政策。主要思想:一是富民是富国强兵的前提;二是富国是强兵的基础;三是富国强兵要以农业为本,强兵要重视军事手工业。这三点论述了富国和强兵的关系,以及在当时以农业为主的奴隶制社会,以农业为本,重视军事手工业如兵器的制造和发明等强兵的思想。以后的各封建王朝的变法也是以此为基本思想的,自此,富国强兵思想在历代封建王朝根深蒂固,成为王侯将相的治国法宝。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军事与经济的思想是富国强军战略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经济与战争的论断是富国强军战略的理论萌芽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提出暴力的胜利以武器生产为基础,而武器生产又以整个生产为基础,暴力比其他一切都更加依赖于现有的生产条件。它阐明了战争胜负以经济条件为基础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还进一步指出:战争胜负“取决于物质的即经济的条件:取决于人与武器两种材料,也就是取决于居民的质与量和取决于技术”。列宁也明确提出:“战争是对每个民族全部经济力量和组织力量的考验”的著名论断。这些论断为萌发富国强军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2.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国防和经济建设的思想是富国强军战略的直接理论来源

1.毛泽东军事思想中隐含的关于国防与经济建设的理论初步奠定了富国强军战略的理论基础

毛泽东1933年8月12日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指出:“只有开展经济战线方面的工作,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才能顺利地开展我们军事上的进攻,给敌人的“围剿”以有力的打击…”。1956年4月25日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国防不可不有”说明了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又说:“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说明了国防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只有经济建设搞上去了,物质基础扎实了,国防建设才有根基,才有发展潜力。

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是富国强军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石

邓小平在《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做了相关的论述。

邓小平从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认为解决中国面临的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问题,关键是把经济发展起来。在国家一时还拿不出更多的钱来用于国防建设的情况下,军队要忍耐几年,保证国家首先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国家经济力量强了,就可以拿出比较多的钱来更新装备。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要紧密结合这个大局,在这个大局下面行动,积极参加和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同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涉及国家大局问题。四个现代化,其中就有一个是国防现代化。中国如果不搞国防现代化,连自卫的力量是都没有,日子就不好过,要受人家欺负。军队建设也不能等,必须在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谋求尽可能快的发展。

3.江泽民国防与经济建设思想推进了富国强军战略的提出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路子》,《二十年来军队建设的历史经验》,《同仇敌忾,团结御侮》,《十年来军委工作的回顾和总结》,十六大报告中做了相关的论述。

江泽民从我国军费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较低的基本情况和我国具体国情出发提出国防建设要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发展;要走出一条“投入少,效益高”的路子,要在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发展的同时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将科技信息革命与我国国防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国防现代化的伟大构想;认识到国家富强必须的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做后盾,这样才能保护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果。

三、富国强军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与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各级党委组织、政府和人民群众要一如既往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军队要继续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富国强军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与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富国强军战略认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站有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要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实,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建设一支同我国地位相称、同我国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军事力量,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它要求:要从国家发展总体战略出发,考虑和设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发展战略,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之中,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相一致。它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持续发展的后劲。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二卷).人民出版社,1966.

[2]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

[3]新世纪新阶段国防与军队建设.人民出版社,2008.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篇8

关键词:社会信用体系,组织机构代码,存在问题,对策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就是指一个国家已经成为诚信国家,建立了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前提,以信用信息开放为基础,以独立、公正且市场化运作的信用服务企业为主体,以健全的国家对信用市场的监管和有效的惩戒机制为保障,形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失信者的约束机制和社会环境。在我国,现阶段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制度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没有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就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信用为本。没有良好的社会信用,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市场秩序,更不可能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适应国际竞争、扩大对外开放的迫切需要。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我国与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只有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信用体系,才能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促进对外开放的健康发展。

第三,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由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经济领域违法犯罪现象还相当严重。究其原因,一个根本问题是社会信用缺失,失信者得不到严惩,风险成本很小而获利巨大;守信者得不到鼓励,依法经营反而无利可图。这势必造成违规者多而法不责众,更使人们对无信获利行为趋之若鹜,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现象愈演愈烈。

二、当前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信用体系建设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是在国家层面,缺乏整体规划、缺乏统一管理。

(二)是信用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信用服务尚无法律依据。

(三)是各级部门缺乏资源整合力度。各单位依托政府职能,对保有的企业信息相对控制,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信息割据”、“信息孤岛”的现象普遍存在。

(四)是系统建设缺乏技术支撑。各机构、各地区各自为战,仓促投资,缺乏对统一平台的考虑,特别是缺乏对今后信用信息共享的全局性考虑。

(五)是信用产品与服务缺乏标准。

(六)是信用教育与人才培养等基础性工作还跟不上需求,专业性的人才缺乏。

三、加强组织机构代码工作,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对策

组织机构代码标识制度对全国范围内的每一个组织机构赋予一个唯一的、终身不变的法定标识,目的就是在中国建立起“单位实名制”,在统一的组织机构代码的基础上进行管理,本质是建立国家对每个单位的社会档案制度,这种社会档案制度具有记录性和追溯性特征。为充分发挥组织机构代码工作在推动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作用,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有效加强代码工作宣传。

要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加强代码工作的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充分发挥组织机构代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尤其是政府部门和信息化管理部门在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时,能充分考虑组织机构代码作为信息标准化基础的作用,真正将组织机构代码融入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

切实提高代码数据质量。

代码数据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代码管理和应用推广,有利于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准确的经济分析信息,更加有利于各部门信用信息的共享,切实维护广大组织机构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强与工商、编委、民政等机构批准部门及税务、银行、公安等代码应用部门的协调,加大组织机构代码的查验力度,适时跟踪机构信息,加强沉淀数据处理力度,按要求进一步做好代码问题数据的补充完善工作,要强化换证工作、验证和数据比对工作,促进数据的实时更新,全面提高数据质量。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篇9

摘要:“三化”即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建设是新时期党中央推动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协调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强大推动力。通过研究“三化同步”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内涵,厘清广西“三化同步”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系,对揭示“三化”同步下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与战略价值。

关键词:“三化同步”;城乡发展一体化;内涵;关系

1、问题提出

目前,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过30多年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迅猛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段。

工业化发展中期是工业返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展的时期,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从国际上看,现代化之路也是“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发达国家大多数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1]。1980年,美国、德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已经下降到2.5%以内,到2001年农业从业人口也低于3%,但是人均GDp已经增长到了43000美元以上[2]。

国外现代化成功的经验和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农业人口的迁移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相协调[3]。二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单一的传统工业化之路已经不可行,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以牺牲农业、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换来的工业化快速提升,造成了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加大。三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正确发挥政府职能和市场作用。早期欧美主要工业化国家,多依靠市场自发调节,逐步实现了“三化”同步发展,但道路较为漫长,而新兴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加入了适度的政府行政干预,强调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较快实现了“三化”同步发展[4]。

国内对于“三步同步”问题的研究,最初是从“三农问题”开始的。1997年,湖南省省长杨正午应该充分认识农业分散性经营与统一市场之间的矛盾,提出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提升农业产业化,探索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以乡镇企业为载体,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2000年,“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在给朱F基总理的信中,首次把“三农”问题归纳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5]。

“三农问题”同时还引发了一连串的问题,包括农民工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问题,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等。许多学者从体制上寻找这些问题的原因,“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改革也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十六届三中全会将“城乡统筹”关系建设列为五个统筹关系的首位。城乡统筹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理论创新,强调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粗放的、片面的增长层面,应当关注发展的均衡,提高发展的质量。2007年,党的十七大确立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突出地位,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因此可以认为“城乡统筹”、“科学发展观”思想是“三化”发展的理论基础[6]。

广西作为西部省份,目前的城镇化水平只有43.6%,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产品的供求关系越来越紧张,有效供给农产品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加,由此也面临更多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保障国泰民安的基础工程,只有高效、集约地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带来的一系列矛盾。所以,协调广西“三化”发展,推进广西城乡一体化建设,对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因而,在加快地区经济建设步伐,坚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前提下,探索出一条既科学合理又高效环保、兼顾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路,成为广西的城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广西城镇化建设能否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

2、“三化”同步及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2.1“三化”同步的内涵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的工业化整体水平快速发展,城镇化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农业现代化刚刚起步。“三农”问题依然是各项工作的重点,是中国经济腾飞的难点。“三化”同步的科学内涵是随着社会各方面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并在变化中不断的实现创新,不断地去完善。“三化”同步的实践没有固定的模式,是科学理论结合具体情况形成的一个动态过程[7]。从理论上分析,“三化”同步的科学内涵主要体现在:

工业化,指在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工业或第二产业生产活动占据了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一个发展过程。根据我国国情,又将工业化从层次上分为传统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其中“三化”同步中的工业化是指新型工业化,即在关注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也注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及综合效率。工业化往往代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我国现阶段工业化的具体表现为:工业经济取代传统农业经济成为地区的主要经济;经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从事农业人口减少,转而流向工业;农村人口减少,城镇人口增多,最后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8]。

城镇化是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使得人口不断由农村转移到城镇的过程,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现阶段的城镇化具体表现为: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张;第二、三产业集聚地;城镇结构不断提升与完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城镇文明的产生并不断向农村地区渗透。根据我国国情,城镇化也可分为传统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其中“三化”同步中的城镇化是指新型城镇化,即坚持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生态环保[9]。

农业现代化,是通过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使用现代科技、带动现代工业、引入先进管理理念,以不断的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建立起的水平先进的现代农业。我国现阶段农业现代化具体表现为:产研结合更加紧密,农业生产实现技术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开始运用大型机械;农业生产中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农业经营趋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农业发展注重可持续性[10]。

在经济社会中,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各自作为主要支撑力有着自身的发展路径和循环规律,但同时三者在发展过程中又相互依托,相辅相成,交互制约着彼此。三者的具体关系表现为:工业化发展推进城镇化发展,作为工业化发展结果的城镇化成为工业化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其产生的集聚效应又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的工业化表现,是农村城镇化的基础,工业化、城镇化推动和优化农业现代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推动力;工业化、城镇化的主要生产要素市场和消费市场则又有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综上所述,通过“三化”的互动及同步发展,不仅可以解决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还可以有效推动解决当前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拉动农村内需,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

2.2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断加强,使得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结构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不适应性,并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城乡一体化建设是相对于城乡二元结构而提出的改革举措,能够有效的减小城乡差距,发挥农业优势,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最终实现工农互补、城乡互补的良性循环,从而有效的减小城乡差距。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首先明确其科学内涵。

对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从规划角度看,是指从空间上城市和乡村要整体布局规划,城乡一体化建设并不仅仅局限于城乡结合部。从社会学角度看,城乡一体化是指打破发达城市地区和较落后的农村地区之间的分割壁垒,逐步缩小乃至消除城乡之间的根本差别。从经济角度看,城乡一体化指统筹协调规划城乡经济,较强城乡经济间的交流互动,在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合理的分工,获得更好地经济效益。从生态建设的角度看,城乡一体化是指更加环保科学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互动,促进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健康运转,更好地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11]。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具体包括:城乡规划的一体化;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城乡就业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

在充分理解其科学内涵的基础上,还应注意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特殊性,主要包括:一是注意突出差异性,即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目的是消除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城乡差距,在消除城乡主要差距,建设新的城乡空间结构过程中,应当保留城市和农村各自的特点;二是建设过程是分阶段完成的,即城乡一体化建设要解决的社会问题需要较长时间,在建设过程的不同阶段应根据情况有不同的重点,面对着一系列的问题时候需要分清主次,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首要问题,因而就应该首先要解决城乡差距过大的主要问题,例如:城镇和农村收入问题、就业保障、医疗服务和享有的社会权利等的差异。然后在解决较次要的问题,例如:城乡空间的合理布局等;三是其建设发展问题,任何一个地区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农村的支持,反过来农村经济要获得进一步发展需要城镇化的反哺,它们需要城乡共同建。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有人为的原因,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农村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是简单的城市反哺农村或者依靠农村的力量就能实现的,需要农村通过其内在动力机制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需要城市利用其现有优势带动农村的发展。

3、“三化”同步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系

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在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三化”同步的提出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动力。在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十年后,党的十首次明确提出了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解决“三农”问题更深入的战略布局。“三化”同步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存在着耦合关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3.1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三化”同步的推动

目前,我国农村建设上存在着农村生产力落后,农村人口减少,农村收入增长缓慢,城市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问题。因此,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解决“三农”问题。我国社会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三农”问题制约着经济发展的命脉。如果仅仅依靠农业发展来解决农业问题,则农业发展累计速度缓慢,解决自身问题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12]。如果仅仅依靠工业化、城镇化支撑农业发展,解决农村问题,则难以将这种支撑能力与农村现实问题结合,使得“三农”问题难以获得最终的突破[13]。因此,“三农”问题的解决不能简单的依靠自身或依靠外部支持就能解决,而应当既注重从农村内部需找动力机制,又能够将外部提供的资源等转换为内部需要的资源,能够将其进行消化、吸收,从而在真正意义上缩小城乡之间差距,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篇10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其核心是要以人为本人,重点是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化的相互协调,来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从现实来看,不管是政府决策部门、实践工作部门,还是学术理论界都给予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前所未有的关注。新型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解决好该过程中存在的布局不合理、环境生态危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全、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农民市民化以及住房、教育等问题。只有积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切实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在这种形势下就需要充足的资金、财力的支持,也就是需要一套健全完善的金融系统的支持,因此,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体系的创新,对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体系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建设一个新型现代化的城镇环境,改善城镇各项基础设施,促进城镇地区经济、生活环境的现代化发展,加快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无论是城镇化建设还是经济发展都必然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一方面来自于国家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就需要调动金融市场的力量,发挥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因此,应加快金融体系创新,通过建立健全金融体系,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调节功能,来促进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金融系统与城镇化建设的直接对接,强化金融体系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撑力,这既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又是中国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一)匮乏的金融支持体系下所引发的问题与挑战

从现实来看,很多城镇由于缺乏融资能力,而且一些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备,在没有多途径、多种投资、融资体系的支持下,城镇建设举步维艰,相对严重的问题层出不穷,例如:由于乡镇一级的城镇化建设不足,乡镇地区发展水平十分有限,公共基础设施不健全,缺少实体经济组织的带动与支持,其吸纳积聚与辐射服务功能十分薄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在没有充足经济实力的条件下,城镇化建设进程必然会受到影响。同时,城镇化建设中必然会造成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在没有一个健全、完善的金融系统以及社会保障机制的支持下,农民的基本生活无从保障会引发民生危机,进而造成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新型城镇化建设失去了意义。导致这些制约性因素出现的一大根本原因就是城镇地区的金融系统不完善、不发达。由此可见,建设一个完备、健全、有效的金融体系,为城镇化建设开拓更为广阔的融资渠道势在必行。

(二)城镇化建设金融体系薄弱

任何一个项建设事业都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其中财力因素是制约项目建设事业能否顺利进行的最重要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加需要一个有力的财力后盾的支撑,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各项建设事业顺利开展。例如:城镇交通设施、城镇商业经济、娱乐设施等建设的顺利进行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金融体系的支持,然而,从现今的城镇化建设来看,城镇地区仍未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金融体系,区域商业银行数量少,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也有待建立与开发,在没有这些金融体系的积极支持下,城镇化建设就缺少有效的融资渠道,造成资金链的断裂,城镇化建设无法持续进行。

三、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对策

(一)加强金融组织体系建设,扩大金融服务范围

要不断创新金融系统服务模式,建立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等各种金融组织形式,持续扩大金融服务城镇建设的范围。积极开拓新型金融组织,例如:股份制银行、小额贷款机构等等。对于经济发展相对欠佳的地区则可以尝试引入大型商业银行,保险或证券企业等多种金融部门,在它们的协作互助之间打造多元化融资渠道,确保为落后乡镇地区提供更多方便、快捷又安全的融资渠道。

(二)积极完善有利于金融体系建设的扶持政策

第一,积极支持民营企业投资改制的金融机构。积极完善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城镇产业聚集发展,全面提高民营企业的经营水平与经济效益,以此来使更多的金融资金前来集中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二,极力扶持民营企业,并在税收政策、人力资源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和支持,积极引进更多的金融企业,调动各种金融手段来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城镇地区产业经济的发展。第三,积极吸引业务经验丰富的金融部门前来入驻。可以在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支持,使其能够为所建设城镇地区提供资金服务,进而带动这一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第四,积极强化国家行政部门的监督引导。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来集中研讨编制具体的城镇化建设方案。国家行政部门要积极主动组织促进城镇化发展的交流座谈会。利用政策与税收等促使来积极支持金融部门创新发展,积极研发涉农金融服务模式,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随着金融体系的健全发展来拓宽直接融资比例,以此来促进城镇化建设进程的飞速发展。第五,积极发挥财政的支持力度。积极优化财政分配制度,加大在一些建设周期长、收益慢项目的投资力度,积极调动预算资金引导作用的发挥,也可以通过贷款贴息以及税收削减等措施来弥补信贷风险。积极支持与吸引各种类型的资本资金,例如: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等经济形式前来投资,推动城镇化建设。第六,加强行政办事效率,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支持。国家行政部门需要在农业土地流转以及审批方面给予更多的便利,减少繁琐的程序与费用支出,以此来为投资创造良好机会,积极支持城镇化建设。

(三)积极发挥市场调节作用,适当减少国家的干预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本身就是市场化的过程,也就是要将乡村、城镇地区建设成为一个市场经济繁荣发展、各种城市化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后自然隐藏着一只看不见的手,那就是市场调节的作用,它能够有效调节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各个经济行业竞争力,自然会提高整个城镇地区的经济水平。因此,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更多地依靠市场调节作用,适当控制国家机关的调控,国家机关应该本着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原则积极给予政策或者财力方面的扶持,推动城镇市场经济的自由、繁荣发展的同时,有效控制消极不稳定因素,在一些制度制度方面应该进行积极的引导绝非彻底的控制与干预。

(四)积极发挥地域性金融部门的作用

城镇地区的地方金融机构作为一种珍贵的金融资源,其作用必须得到充分的发挥,特别是一些区域性商业银行,要鼓励其吸引更多的民营资本与外商资本前来投资,并要积极建立具有成熟业务能力,健全功能体制的现代金融机构,例如: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建设银行等等,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来提高其影响力,采用法人治理的现代经营管理体制,不断优化股权结构,提高金融机构管理水平,以便促进其作用的发挥。从我国当前的信用体制来看,仍然处于缓慢发展状态,一些乡镇信用社缺乏改制更新,也缺乏现代健全的金融服务,只有通过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扩大其资金规模,采用科学的改制措施才能促使这些信用金融部门对城镇实体经济进行充分的支持与服务,以上这些任务也正是城镇化金融体系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了能够切实发挥金融体系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作用,就要积极引导地方金融部门在业务方面的改革进步,例如:在针对个人业务方面从简单的存取款业务转向包括个人理财、小规模循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在内的更加现代、丰富的金融业务转变,以此来丰富对个人金融业务的服务。

同时,要鼓励城镇地区的农民自主创业,为一些具备创业能力的农户提供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削减审批程序,积极支持农民创业,开拓地域性经济产业,彰显地方特色,为城镇化建设营造地域文化氛围,以此来带动城镇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也要积极支持农民的民间借贷,并对这些借贷流程等做出明确的规范制度,以此来实现对农村经济的辅助发展。

在办理集团业务方面,要首先将目光放在那些享有地域优势,例如:资源优势、地理空间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等等,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与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的企业,这些企业往往能够跟上时展步伐,属于现代企业,在不断的经营结构优化调整与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下获得长远的发展,多给与他们金融政策方面的支持,毫无疑问不仅会促进金融机构的盈利,也会带动整个城镇地区的发展与繁荣,因为一个城镇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实体经济,各项金融事业以及社会公共事业才能得以发展与繁荣,金融部门要利用各种方法,多种融资工具积极调动资本市场为这些实体经济开拓融资渠道贡献力量。

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必将成为一大趋势,城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金融体系的支持,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开辟广阔的融资渠道,提供积极的财政支出,在这些金融体系的发展下,带动工业、商业等经济形式的发展与进步,从而更加积极地支持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建设规模与水平,为整个国家呈现一副新型城镇,从整体上改善农村生活环节,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带动农业的发展繁荣。

参考文献:

[1]徐维祥.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及运作模式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张洁云.城乡一体视野下的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为例[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3]左雯.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与城镇化推进协调互动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32)

[4]王旭阳,李晓波,董小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m].经济金融出版社,2009(12).

[5]徐晓宇,王雪强,胡中秋.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2)

[6]李世民,李汝莘.农机服务产业化一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必由之路[J].农业机械学报.2000,(6).

[7]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江苏省农业机械化统计资料口.2003.

[8]王非,谢树强.刚察县人工饲草生产机械化技术及草产业发展状况调研-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