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预算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8:39

建筑企业预算管理篇1

关键词:建筑业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制定实施

一、建筑业企业的特点

建筑业企业是我国近年来发展十分繁荣的行业,涉及的经济活动范围广泛,使用资金分散、金额大。建筑业企业主要分为三类:施工总承包类、专业承包类、劳务分包类。总体来说建筑业企业是一个资金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物资资源消耗很大,是以经济性和盈利性为主的行业,具有鲜明行业特征和市场独立性。整个建筑业企业的生产周期长,涉及的工作范围广泛,因此财务管理牵涉的环节十分多。为了保证企业资金安全,提高企业经营效果,加强建筑业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二、财务预算的内涵

财务预算管理一般来讲是用科学的预测管理办法来预算企业未来一定期限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系列价值指标的管理体系。财务预算管理对于企业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财务部门通过对市场调研和企业内部实际经济等情况分析后,来制定经济计划。对企业资金进行预算,合理安排资金使用,用来保证项目的顺利完工。同时,通过定期检查企业各部门对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发现财务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这样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经济风险,还能增加企业竞争力。

在建筑业企业中实行财务预算管理不仅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且还有助于适应企业多变的财务管理活动变化,有利于企业经营机制的顺利运行,是提高建筑业企业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建筑企业大多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然而,企业是否盈利,最终是反映在建筑业企业的财务上。科学、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有利于保证资金的正常运作,保证工作项目的顺利实施,促进企业经济发展。财务预算作为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的方法,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

三、在建筑业企业中财务预算的组成和编制的方法

首先,对于任何一项工程项目,财务部门要根据市场调研对其实际所需要的资金做出估量,并且要储备足够的资金,保证项目正常运转、顺利实施。建筑企业不同于其他行业,资金的缺乏,会导致工期延长,工程搁置,后果十分严重。其次,编制预计利润表,编制依据是经过市场调研后对销售、成本综合分析得出有关的资料,对经营成果进行科学的估计后,编制财务预计利润表。再次,预计利润分配表、预计的资产负债表、预计现金流量表,这些表的编制都是反映出一定的期间内企业经营成果的财务预算。通常财务预算采取的编制方法分为三种:固定和弹性预算、定期和滚动预算、增量和零基预算。

四、建筑业企业财务预算体系建立和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制定预算制度

包括政策的制定、预算的编制、日常的跟进管理和及时的改进四部分大内容,其中要尤其重视日常管理,因为它关系着整个预算制度是否能成功。日常管理一般是指对日常管理报表的应用和设计。并且注意要遵守以下几个理念:要根据建筑业企业的具体预算项目详细制定;按时按顺序依照合理的凭证用笔进行填写;期间要有一定的审查过程;对于重要的日常管理报表,要经过建筑业企业高级责任主管经过开会商讨后才能编制。

(二)财务预算要与建筑业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吻合

财务预算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服务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经营的风险。所以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要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既要考虑到企业现今的生存状况,又要对市场进行综合考察、评估竞争对手、考虑国家的宏观政策等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业企业制定的财务预算管理目标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协调性。另外,财务预算的编制要符合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要各部门共同协商制定,保证财务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

(三)在建筑业企业中建设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

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是企业内部财务核算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内部必须建立预算管理组织。可以在企业内部设立财务预算委员会,人员组成应该来自于多个部门。将财务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分配到建筑业企业中不同的管理部门。同时注意把责任明确到相关的财务预算管理部门或个人。另外在建筑业企业中建立一定的相互制约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成立专门的财务预算审查部门,定期对企业各部门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查,保证财务预算的公证、公平、合理。而且任命委员会的领导者要具有专业的财务预算管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领导和协调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

(四)要严格界定建筑业企业现金支出额度,调整对基本支出定额的核定方法

增加对预算资金分配的公正性和透明性。财务预算编制要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前瞻性,对现金的财务预算要进行适当的分类和排序,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实现财务预算管理与建筑业企业发展规划的一致性。

(五)加强财务部门与财务预算执行部门的联系

财务部门与财务预算执行部门在企业中的工作性质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财务部门要将财务预算执行信息定期反馈财务预算管理部门,只有这样财务预算管理部门才能根据预算的执行情况对财务预算进行及时的调整。同时,财务预算管理部门只有掌握准确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才能进一步向上级反映,管理者才能及时发现与财务预算不相符的情况,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提出更改意见,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保证项目工程的顺利完工。

(六)在建筑业企业中还应该建立一定的财务预算考核体系

在每个财务预算的末期,对企业各部门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察,并且配合以上所提及到的注意事项,制定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财务预算指标,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促进财务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

五、财务预算管理在建筑业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建筑业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而财务管理的中心就是对资金的管理和应用。财务预算管理的主要管理内容是资金的流转和流通,所以财务预算管理,对保证企业资金安全,优化企业资金使用具有重大意义。

(二)财务预算管理对建筑业企业做出的决策有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因为财务预算管理的制定,是通过企业现有的资源和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制定的,管理者通过检查预算方案的执行情况,能够了解项目工程的实施情况,对于问题及时作出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这样管理者对企业内部经济运作情况了解透彻,做出的经济决策才更具有说服力。

(三)对建筑业企业管理可以提供一定的控制作用

因为建筑业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围绕着财务预算的指标来进行的,在对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财务预算指标为其提供了一个控制依据,甚至可以作为企业员工进行工作活动的行动指南,所以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四)对建筑业企业可以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建筑业企业可以把指定的财务预算指标分等级、分层次分配到企业中的各个部门,有时也可以细化到指定的员工。由此看来无论是上层企业领导、下级部门管理者、普通员工都将财务预算指标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便可以促进企业目标的早日实现。

(五)有助于建筑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因为财务预算是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研究的,是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的。企业内部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就是降低成本,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保证企业资金的正常运作。从而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业企业内实行财务管理,在稳定建筑业企业资金安全和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建筑业企业要想获得平稳快速发展就必须加强财务预算管理。

参考文献:

[1]高侠.保障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有效实施得几点建议[J].地方财政研究,2011

[2]王逢渡.浅谈企业财务预算管理[J].商业会计.2011

建筑企业预算管理篇2

摘要: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能将企业的计划、管理、控制和评价集于一体,有助于建筑施工企业加强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为建筑施工企业完善自身财务和企业管理奠定了基础。

http://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对策建议

一、引言

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对建筑施工企业的企业管理、财务监控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要谨慎对待企业所有施工项目及相关部门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特别是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预测、控制、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财务管理活动。为此,建筑施工企业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通过战略管理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而全面预算管理正好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落实企业发展战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最有效最直接的管理工具,也是提升企业预算管理的有效途径,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管理过程,是项目管理、整合企业内部资源要素的重要手段。因此,分析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对建筑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加快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在项目工程数量一定的情况下,降低成本便成为增加利润收益的唯一途径。全面预算管理使管理与成本控制紧密结合在一起,对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和企业管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能将成本控制具体要求中的一些指标进行量化,并将这种可量化的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和落实,在为企业成本管理、控制与考核提供指标依据的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成本费用发生的随意性,提高了成本控制的可操作性与科学性。此外,全面预算管理还能克服工程预算的缺点,有效减少由于物价变动、市场失衡带来的影响,完善企业成本控制机制,提高企业成本管理。

(二)有利于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考核机制

建筑施工企业要想保证企业成本预算制度的有效执行,就必须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制度并切实加强成本预算执行结果的监督与考核。建筑施工企业在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员工的贯彻执行成本预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三)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建筑施工行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主要进行建设项目的安全、质量、成本和工程进度方面的控制与管理,这些方面就构成了建筑施工企业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但当前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完整的系统控制,建设项目的安全、质量、成本等方面的控制与管理方法比较落后,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较低。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应用可以迅速改进企业管理方法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也能促使企业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对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四)有利于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目标

作为中国国民经济支柱行业的建筑施工行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获取经济利益是其主要的经营目标。建筑施工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通过编制、执行、修订、考核和评价等预算体系来控制自身经济资源的流入与流出,协调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采购、仓储、施工、和人力资源等各系统,使其经济资源的出入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从而实现企业的年度经营目标。因此,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促进企业协调内部系统,控制资金等经济资源的流入与流出。

三、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众所周知,全面预算管理是以企业的财务会计系统为基础的,这就导致许多建筑施工企业认为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与执行等相关活动都纯属财务行为,应由财务部门全权负责。这些人并没有意识到:建筑施工企业每个部门、每个项目和每个员工的工作与行为都或多或少会与整个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相联系。如项目经理对设计方案的决策行为、财务部门领导决定采购计划甚至普通的作业人员的保险都会影响到企业预算目标的实现。从目前我国的全面预算管理实践结果来看: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但实际上这些制度只停留在制度层面,全面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有些企业领导对全面预算管理不够重视,仅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制定与资金支出计划控制,降低了预算的权威性;有些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虽已经开始全面预算管理的推广与实施工作,但全面预算管理范围只局限于年度综合计划方面,并未量化到具体的月份中,不足以作为管理和考核的依据。

(二)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编制不够合理

预算编制工作是企业预算管理中重要的环节,企业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决定了企业项目盈利大小,因此企业应重视预算编制工作,加强预算管理,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的编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对外部环境因素的考虑不足,忽视了市场的调研和考察的重要性,也未考虑到未来的市场变化,造成外部环境变化时预算指标的失效,加之预算指标本身缺乏弹性,会阻碍预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许多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时,仅根据企业历史年度的指标和活动来确定未来的预算指标,没有结合实际中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情况,预算指标自身便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对未来工作的指导便没有现实意义。有些建筑施工企业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制定的预算目标一般难以实现,容易挫伤预算执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有些企业制定的预算目标过于简单,易于实现,而不能充分挖掘企业的潜力,这些都是企业在预算编制中容易犯的错误。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目标的设定应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相协调,许多企业在制定预算目标时易忽视企业长期目标,只重视短期利益,编制的季度、月份的预算不能推动企业长期发展,也会造成预算效果不理想。

(三)建筑施工企业预算执行缺乏健全的考核激励机制

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需企业各部门协调工作,一定的监督激励机制能促进执行者发挥最大效用,使执行效果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督激励机制对企业实行预算执行的监督监控意义重大。但目前仍有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预算执行监管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现今已有部分企业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预算管理措施,但许多企业内部组织在进行预算执行工作时没有建立健全的预算监督激励机制,预算监督机制完成后,也并未建立相关的考评机制,无法带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得企业预算执行低效,员工对预算执行缺乏积极性;也有一些企业认识到了预算执行的监督激励机制的重要性,但在利用预算指标对各部门和负责人进行考核时,只强调预算执行的结果,过分重视客观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忽略了主观因素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在考核过程中,建立的考核标准缺乏刚性,仅有考核惩罚机制,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考核工作流于形式,无法调动员工和部门负责人的积极性。缺乏健全的监督激励机制,使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者无法科学合理地评价预算执行成果,预算执行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四)建筑施工企业预算准确度不足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工程的预算能直接影响企业预算的结果,在企业预算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实际工程预算中,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行为受市场、业主、工程质量、施工工期、施工条件等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预算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况有偏离,也会产生许多问题。首先,若由于工作疏忽,导致工程预算结果与竣工结算结果不同,则无法按时完成竣工结算的预测和监控工作,影响企业竣工结算工作的正常进行;其次,若预算不准确或背离现实情况,预算管理不能对成本耗费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使企业利润收益下降,企业的发展也将受限;再次,预算结果不准确为工作人员“钻空子”的机会,造成腐败现象;最后,企业的工程预算与实际不符,会影响工程审计工作,工程审计人员很难发现违纪行为。

四、强化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全体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

建筑施工企业首先要消除企业全体员工中存在的“预算仅靠财务”的错误认识,树立全体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改变建筑施工企业中管理层或普通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足的现象,提升全体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建筑施工企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建立专门的预算机构,协助财务部门制定财务计划,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过程中,要将建筑施工企业的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经营预算、财务预算、投资预算都纳入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并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规划、协调、控制等职能来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相互支持。全面预算管理包括运营预算管理和财务预算管理。财务预算管理是降低企业成本费用的有效途径。运营预算管理以了解施工现场和社会资源调查为基础,详细预测出工程项目的收支情况,在确定工程项目的利润指标后,通过控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核算、分析、控制和考核兑现等方式详细分解指标并保证目标的实现。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运营预算管理能科学合理的给出成本报价、实施成本控制并完成成本考核,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利益提供依据。因此,运营预算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自身管理的核心。

(二)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编制过程

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编制是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步骤,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工作是企业节约成本,提高经济利益的重要举措。目前,许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存在预算编制不合理的问题,解决措施主要有:第一,树立正确合理的预算目标。企业管理层在进行预算决策时,对企业预算目标的选取应慎重,注重预算管理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统一,预算目标的选择不能过高,否则易挫伤其他职能部门员工的积极性,也不能过低,影响对企业潜力的充分挖掘。第二,改变传统的财务部门“负全责”的模式,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编制企业财务预算,带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使企业每一位员工都参与预算管理工作,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制定的预算目标不合实际的问题,才能有效实施财务预算目标。第三,不以预算为标杆。企业对预算应有正确的认识,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外部环境变化会引起企业成本变化,因此预算不能成为绩效优劣的标杆,也不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第四,结合企业实际经济状况,利用紧缩的预算控制模式与宽松控制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增强全面预算的执行力度,选择合理的预算控制模式,使预算既有一定的刚性,在执行过程中又有一定的灵活性。第五,选取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预算编制时要结合具体单位部门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的经济内容来选择编制方法。

(三)建立健全建筑施工企业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全面预算工作的实施需配备完善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建筑施工企业对预算管理的监督考核能提升预算管理的效果,提高企业员工和管理层的积极性,因此更应注重方法机制的选择。企业通过在全面预算过程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可以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考评与激励机制的制定和完善应结合外部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情况(如员工工作情况等)对预算结果做出合理的评价。企业进行预算考核时,要以预算为基础,比较预算数与实际发生数,杜绝以实际发生数与上年同期的业绩进行考核比较的行为,因为上年同期发生的业绩受上年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企业在编制预算时所预计的业务量已经考虑到了本年度外部市场环境因素,因此预算数更适合作为衡量的指标来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企业的预算考核目的不在于奖惩员工,而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总结经验。项目部作为企业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最主要的执行层,应在预算确定后对预算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做好人员分工,采取相应的奖惩办法,以成本分析为依据每月按时开展预算的差异分析,及时查明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交反馈意见。此外,预算考核要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一名员工,使每一个部门和员工都能参与其中,采用弹性的考核制度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在考核预算阶段性的结束时还需对原来的预算水平进行调整,以增强预算与实际执行结果的可比性。企业还可以采用平衡计分卡方法分解组织目标,建立健全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企业预算目标的完成。

(四)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预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工程预算是企业成本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到工程预算的重要性,加强对工程预算的监管力度,提高工程预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能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施行。工程预算工作主要分为测算、记录和计算三个部分,企业进行工程预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程预算离不开工程人员和预算人员的通力合作,准确的工程预算对工程人员和预算人员的要求也更高。因此,企业工程人员和预算人员应加强学习,熟悉设计、施工规范,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并运用专业能力在预算中进行准确真实的计算。第二,对于施工材料的类别、型号、数量和价格做好详细准确的记录,以便之后进行准确的计算。第三,施工的工程量的测算是工程预算的重要环节,准确计量工作量,是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的有效途径。第四,计算项目直接费用时,应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并进行准确的套价和计算。第五,企业的预算人员和工程人员平时都应注重深入施工现场,及时总结归纳,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五、结论

全面预算管理能详细预测出工程项目的收支情况,通过核算、分析、控制和考核兑现等方式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如上文所述,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完善成本考核机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以及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有效的全面预算政策有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完善预算编制过程,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和考核激励机制,提高工程预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有效施行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确保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

http://

参考文献:

[1]乐大瑛.建筑施工项目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思考[J].民营科技,2013(8):108-109.

[2]蒋召锋.加强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措施[J].管理学家,2011(05):95.

建筑企业预算管理篇3

关键词:建筑企业;预算管理;方案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是建筑企业的必由之路

1、开展预算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保证

1)工程筹备阶段。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招投标制度影响下,施工企业为了能够在招投标中获得胜利,就必须要准备一份竞争力较强的招投标文件,并根据预算中的各种工程报价以及建筑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报价。当竞标成功以后,施工企业还需要根据预算和甲方签订正式的合同,对双方的经济责任和义务进行一定的明确,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和完成。此外,当建筑企业进入施工现场前,还要根据预算中各种人、料、机等数据进行相关的组织、调配工作,为项目的施工做好前期准备。

2)项目施工阶段。在进行项目施工计划的编制时,需要以预算为参考,对施工中的各种工序和过程进行科学的协调和组织,从而保证其时间和空间上的协调,使人、料、机三者达到最高效率,在最短的工期、最低的成本下顺利完成项目施工任务。

3)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当建设项目竣工后,建筑企业需要对工程预算以及工程实际的消耗进行差额的计算,并对原始的预算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及时与建设单位进行相关的竣工结算事项的办理。

2、预算管理是进行经济核算和成本管理的基础

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工程预算是其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施工方法进行考察的重要依据,是企业开展成本控制的重要保证。建筑工程中各种工程预算造价以及成本都是通过预算来确定的,并对工程中的损耗进行定额处理,是企业开展成本控制的重要基础。建筑施工企业利用预算管理,对工程中的人工、材料、器械等进行控制,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经营水平和工作效率,保证在最小成本的前提下顺利完成工程任务,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

3、预算管理是进行分包管理的基础

从项目施工开始到项目结算结束,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通过预算来对分包队伍进行评估,对那些速度快、质量高的分包队伍进行有效的奖励,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利用预算管理来促使分包队伍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

4、预算管理可以有效的对施工主体进行监控和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可以以预算管理作为施工主体的考核指标,从而促使项目部更加高效的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不断追求更加优异的收入增长。此外,通过预算管理与现实情况的比较分析,企业管理者能够对项目成本控制进行有效的监控。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开展预算管理的意识缺乏

当前,很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将自身发展的重点放在了经营上面,而在管理上大多采取的是较为粗放的方式。虽然有的建筑施工企业也在追求精细化管理,但往往掉进了一个误区,就是将生产经营计划与预算管理混淆在一起,单纯的以为好的经营计划就是进行了预算管理。实际上,经营计划与预算管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经营计划只是对建筑施工企业在某一时期内的生产经营目标进行分析和描述,而预算管理实际上是对企业的经营计划进行分类、分解、精细化,并利用会计语言对其进行必要的组合、描述、解释,相比与经营计划而言,预算管理更加具体、明确、严谨,而且预算管理中包括的相关信息量更大,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和权威性更强。在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中往往将预算管理看做是控制支出的一种手段,所以将预算管理工作全部交予财务部门,这种思想使得相关的预算管理部门在进行预算编制时,根本无法获得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更谈不上对预算项目进行调研和论证,预算管理的真正目的得不到体现。

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相对薄弱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是否健全,直接关系着预算目标的合理制定以及预算管理的具体执行。由于我国原来的计划经济制度影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组织较为薄弱,甚至有的企业根本没有专门的预算管理组织,致使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了极大的束缚。建筑施工企业缺少必要的预算管理组织使得管理者在预算管理中遇到很多问题,相关的预算管理工作全部交到财务部门手中,但是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一个普通部门,财务部门很难对其他部门的工作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无法对这些部门的成本控制以及预算进行必要的约束。

专业预算管理人员缺乏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往往都是自己进行建设、审核工程预算、监督管理,所以就要求相关的预算管理人员,不仅具备管理能力和预算能力,还要懂得相关的工程施工过程知识。但是现实中,这种复合型人才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往往较为匮乏。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对于自身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也存在不到位现象,使得专业预算管理人才缺失。

预算的确定方式缺少动态性

建筑行业有别于其他的行业,相关的预算管理工作需要采取动态式的管理方式。当前建材市场中,各种建筑材料的价格波动较大,因此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需要进行相关的定额换算工作。但是我国相关管理体制的制约,使得原来那种静态式的预算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快速发展变化的建筑材料市场。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对策

1、不断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管理意识

从根本上改变原来对经营计划以及预算管理的认识错误,树立起正确的企业预算管理意识。经营计划和预算管理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但预算在编制完成后,相关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预算管理开展工作,预算管理并不单单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是对企业所有部门都具有约束力的机制,是企业全体员工、所有部门、全部生产过程都应该遵循的管理制度。

2、建立并健全企业预算组织机构和预算网络

完整的预算组织机构和网络体系,包括预算决策机构、组织机构、编制执行机构以及预算监控机构。施工企业可按以下方案进行设置:股东会为预算的审批机构,负责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预算方案;董事会为决策机构,下设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公司年度预算方案;总经理部为预算组织机构,下设预算工作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设置工作办公室,办公室可以设在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是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牵头部门,对预算工作委员会负责,其他各部门以及下属二级单位为预算管理的编制和执行机构;财务部门以及综合监察等部门为预算的监控机构。

3、优化配置预算管理人员

要使预算管理得到强化,就必须配备高素质的预算队伍。对于施工企业来讲,高水平的预算人员更是施工企业重中之重。工程预算的编制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要求预算人员要了解施工技术、财务会计、工程校审、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在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外,还应不辞辛苦深入现场,了解施工工序,另外,施工企业要抛弃“重技术、轻管理”的思想,注重预算人员的培养,为他们创造条件和机会进行锻炼,鼓励、支持预算人员多参加现场的管理活动,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到施工现场去获取第一手资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种数据最真实的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4、实现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近几年来,建筑材料和设备价格大幅度调整,人工和机械费也有较大提高,建筑行业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其他行业相比,差距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有关部门或单位制订相应的政策、配套措施以及操作软件,把由市场经济所引起的动态因素科学、合理地反映到工程造价中去,使工程概预算的编制依据得到不断调整和改进,逐步对工程造价实现动态管理,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预算管理是施工企业集约化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又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所以施工企业要认识到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重视和支持预算管理的建立与健全,以更好地发挥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慧亮: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预算管理,现代经济信息,2010(7).

建筑企业预算管理篇4

关键词:建筑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01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面临着内忧外困,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平均利润正在不断地被摊薄,在这一形势下,建筑企业必须做好功课,在开源的同时做好节流工作,在成本控制上下大功夫才能度过寒冬。因此,如何贯彻预算管理理论,将其科学合理地运营到我国的建筑企业中去,不仅时间紧迫,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一、我国建筑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的范围和程度都较小,存在很大的改进和发展空间。在深层次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建筑企业中,也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各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到位

一些建筑企业经营者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如何运用实施层次还存在不到位的问题,这主要是受到以前计划经济影响和建筑企业作为粗放型管理企业类型的行业性质决定。因此,很多企业主要运用集权式管理方式,强调全面预算管理是从上而下、单向、强力推行的,没有考虑到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是上下层互动的、双向的、基于员工对企业认同的,从而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往往缺乏横向和纵向的沟通交流,不能充分放权和鼓励各层次员工积极全面地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的工作,也就不可能使全面预算管理得到很好的应用实施,同样也就难以构筑以人为本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二)全面预算编制中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很多企业只编制财务预算,而没有资本支出预算和筹资预算,导致预算编制不全面。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沟通协调不畅,导致其他部门产生“全面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专业事情”的错误想法,直接致使编制工作得不到全体员工和各部门的有效配合。

(三)预算执行中存在不少问题

比如,对全面预算的执行不能完全坐实,使得全面预算管理措施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得不到保证。预算执行的外在影响因素众多,导致执行过程走偏,企业经营者的主观随机想法容易干扰预算的执行。同时,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现代管理工具和技术配套支持,很多eRp支持并没有得到全面地铺开,还有企业在单纯地使用基本的office组件在办公,网络化的程度也有待加强。

二、我国建筑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针对上述建筑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下面三个方面加强工作和执行力度,以确保顺利解决问题,积极稳妥地在企业中进一步应用全面预算管理,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一)更新思想认识,树立科学的全面预算理念并分步实施

作为企业经营者,应该进一步明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具体如何有效实施的措施、思路等。作为企业员工,也要配合领导者的工作,更新自己的错误思想认识,使自己成为全面预算管理的责任人,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另外,除了树立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还要在具体的实施中树立具体的理念,通过专业机构的辅助,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企业文化建设情况,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全面预算,从而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民主、主动性更强、效用最大化。

(二)从全面预算编制过程入手改善执行力度

除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外,企业经营者还亟需改变“全面预算仅仅指某种特别的财务预算”、“全面预算是财务部门自己的事情”等错误认识,同时,要创造条件在编制修订过程中协调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在实际工作中,财务部门确实承担了诸如统计、分析、总结和汇报全面预算管理等工作的大部分内容,但财务部门不能因此取代其他部门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当然,为了让每个人和每个部门都知晓自己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应尽的义务,在编制执行过程中就应该搞开门编制,使得全员参与,这样才能让每一个部门或员工都能感受到各责任主体的重要性。

(三)在预算执行中采取相应对策

一是发挥企业领导的先锋带头作用,只有领导带头才能凸显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使得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深入人心、才能使得各项具体实施措施得到真切推广。二是要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革新工作模式,比如可以使用专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软件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三、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设计和实施应该充分体现整体性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仅包括预算管理本身,还包括具体的企业营运、人力资源配置、生产营销等各项活动,甚至还包括企业文化建设等,因此,在设计和执行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其应有的整体性。笔者认为,一是在制度设计上,要注重将预算管理与其他管理办法或制度相结合,不能互相冲突,而要相互合作。二是在执行时,要充分注重相应的企业文化建设。因为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制度建设才是真正长期有效的,努力避免违背道德和责任而“做小收入预算、做大支出预算”的行为,并且要通过平常的企业文化建设,努力克服本位主义和违背道德行为的影响。

(二)注意处理好全面预算与工程预算的关系

由于建筑企业本身是一个资金敏感行业,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各部门及各位员工都对预算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全面预算与工程预算的关系问题。只有认识到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季鸿.浅谈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2011(03).

[2]秦小勤.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讨[J].西部财会,2011(04).

[3]高洁.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2).

[4]孙建立.试论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制建设的内容及指标[J].民营科技,2010(04).

建筑企业预算管理篇5

1.1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投标环节的竞争力

在当前的建筑市场中,招投标方式是许多建筑工程选择施工企业的重要方式,对招投标过程的预算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施工企业的中标概率。因此,在招投标环节中应用工程预算管理,借鉴以往招投标工作的经验,对招标项目进行认真分析,加强对自身成本的管理控制,对于提高施工企业在招投标环节中的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1]。

1.2有助于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成本管理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对招标文件、施工合同以及项目财务状况的详细了解,可以准确计算出成本的损益点,从而编制出合理的工程预算,通过对施工各个环节成本的控制,做好企业财务部门与施工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够有效把工程的施工成本限定在可控范围内,达到提高施工企业效益的功能。

1.3有助于帮助建筑施工企业把握住资金使用的重点

通过对工程预算的管理,能够准确抓住预算当中的重点内容,比如工程量的计算、施工当中的变更、隐蔽工程和相关的新技术、新材料等,如此以来,在实际施工当中,就可以通过加强对这些重点内容的监管,有效保证资金使用按照预算计划进行,避免了资金挪用、超支等不良问题的发生,对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利润有着重要作用。

2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预算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2.1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视度不够

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企业当中,虽然有许多都设立了相应的工程预算管理部门,但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视性远远不足,没有形成清晰的预算管理概念,不明白预算管理对于企业自身和工程施工的重要作用。如此以来,在实际管理当中,经常有不知具体做什么工作的问题发生,或者将预算管理当做财务管理来进行,不仅造成了工作的重复,导致预算管理的功能无法有效发挥,甚至阻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影响了施工企业的运营效率。

2.2预算的定额体系存在着缺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中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出现并投入使用当中,这些新事物与传统工程预算内容有很大不同,给预算的定额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但是,在实际当中,预算定额体系并没有对这些定额进行明确规定,导致工程预算定额的换算无法有效开展。同时,在不同的地区,同一类型工程的预算编制与定额计算的标准也存在着差异,进一步增加了预算编制的困难,有时还会给施工企业的工程建设造成负面影响[2]。

2.3预算管理的责任划分较混乱

在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预算管理当中,对于管理责任的划分较为混乱,没有统一明确的责任体系,这样就会导致各个岗位的权责交叉,降低了人力、物力、财力等的使用效率,出现大量的浪费,进而导致工程预算管理工作执行存在着很多不足。同时,在预算管理职权分散的状况下,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预算执行情况无法进行有效监督,即使预算方案制定的较为完善,也难以充分被落实,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2.4预算管理目标设定的不合理

在对工程预算进行管理时,必需要保证预算目标的合理性,才能确保预算的可行性。但是,在实际当中,许多施工企业预算目标设定的并不合理,过低的目标会挫伤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过高的预算目标则会影响企业的利润空间。所以,在预算管理目标的制定上,施工企业需要充分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自身各个单位、部门资源的核查和分配,制定一个相对合理的目标,来保证企业能够按照目标要求顺利的开展工作,促进企业的良好健康发展。

3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预算管理的措施

3.1提高工程预算的质量

提高工程预算的质量是管理的基本要求,根据影响预算编制的相关因素,可以从人员、资料和管理等方面入手,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管理人员素质。管理人员的水平会决定着工程预算编制质量的高低,所以,必须不断加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工程预算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包括施工图预算、施工技术、工程预决算以及与工程相关的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知识,确保工程预算的准确性、完整性、合理性。其次,掌握工程预算的相关技巧,熟悉清单计价、工程取费、定额计算等方面内容,提高工程预算的质量,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3]。(2)做好预算资料收集。资料收集是工程预算质量的基本保证,任何施工企业要想做好工程预算管理,必须重视相关资料的收集。预算资料的收集主要包括:①工程招标文件、设计图纸以及实地施工场地数据勘察等;②工程相关的人力、物力、技术等资源的市场价格信息;③同类型工程的施工资料、投资成本等内容。

3.2做好工程投标预算的利润控制

利润控制是工程预算管理的主要目标,这主要体现在工程的投标预算当汇总,具体管理措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准确判定工程项目清单工程量。对清单工程量准确性进行核定,并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核算,如果由工程量计算错误的问题,禁止对其进行改动,可以通过不平衡报价法获得更多的利润,并在后期结算中进行施工索赔。其次,合理调整工程内部项目的报价。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前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时间,降低施工企业的资金压力,充分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达到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

3.3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工程预算管理

在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投资当中,经常有超支或者超额问题的发生,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信息传递不及时,无法及时了解资金使用情况而造成的,所以,加强对资金信息的管理,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资金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完整性,保证资金按照预算方案进行使用,能够有效避免资金被挪用或滥用等现象,有效提高工程预算管理水平[4]。

3.4加强对工程预算的监督审计

监督审计也是工程预算管理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工程施工各个阶段的监督和审计,严格按照相应校审程序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管,能够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保证整个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了虚报、隐瞒等问题的发生,对于工程预算的执行有重要作用。

4结语

建筑企业预算管理篇6

关键词:超越预算建筑装饰成本控制

预算管理是装饰企业成本管理重要内容,它控制着施工项目的成本费用预算支出,同时对部门费用的预算控制。传统的预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满足不了建筑装饰行业的预算管理的要求,超越预算管理模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它是将财务目标与非财务目标进行结合管理,通过构建合理的业绩评级和激励机制来刺激员工之间的内部竞争和沟通交流,弱化固定预算的强制性,加强超越预算管理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

一、超越预算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一)超越预算管理的概念

通过综合运用各种预测、绩效管理方法,以及将预算与绩效评价奖励分开等方法来克服传统预算的种种弊端,将建筑装饰企业打造成一个管理流程更具“适应性”,权力更多下放,对市场变化能做出及时反应,不断进行创新,关注顾客需求,绩效持续改进的组织管理体系。

(二)超越预算的特征

1、分权式管理特征

分权式管理是超越预算最主要的特征,它要求企业能够根据市场边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密切关注顾客的需求,对绩效考核不断地做出新的调整。相比于传统预算管理集权式信息控制的模式,超越预算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变化。在建筑装饰行业,企业竞争激烈,对预算预测的准确性的要求更加突出,而超越预算管理适合运用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当中。对竞争环境进行一个准确的预判以及迅速的做出调整,靠快速的变化来赢得先机、赢得竞争。

2、高参与互动特征

超越预算管理强调部门都参与到预算管理当中来,实现不同的员工参与到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当中来,提高预算管理在行动过程中的绩效。员工可以通过自身的才能去合理调整调配资源,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责的短期管理目标。在建筑装饰行业中,材料的选购、质量保障、施工队伍的素质等方面,它的价格,竞争对手的情况都是在时刻变化的。而掌握情况变化的就是不同部门的资深员工,让他们参与到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来就能够实现资源的利用率,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建立合理的业绩评价机制和奖励措施,促进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超越预算管理在建筑装饰企业的运用

建筑装饰企业由于市场、环境等的变化对未来收益影响的不确定性。对企业超预算管理尤为重要,超预算管理指标Kpi(关键业绩指标)是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超越预算并不是抛弃预算,可以根据建筑装饰企业自身的特点超越预算包含三方面内容:首先,是灵活、动态的财务预测和计划。通过预测来组织未来的短期财务业绩,并设置目标协调资源配置。其次,是以综合指标为基础的业绩管理与评价系统。与传统业绩评价不同的是,综合业绩评价系统要求企业中的部门和个人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组织的特点,明确战略的关键成功因素。最后,是以“相对业绩契约”为基础设计激励机制,主要是运用标杆法对相对业绩进行奖励,而不像在传统全面预算管理中那样以固定的预算目标为标准,这样可以减少“控制盈利”等行为的出现。

(一)超预算管理模式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预算批评却不绝于耳。通用公司前总裁对预算深恶痛绝:“预算是美国公司的祸根。他根本不应该存在。”大名鼎鼎的财务专家麦克·詹森也谈到,以预算为基础进行评价并实施奖惩实际上是“付钱让员工说谎”,会使报酬计划的激励作用失效。一些国外的大公司先后以不同的方式放弃了传统的预算管理。目前,我国“国资委”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绩效考核,把经济增加值(ena)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建筑装饰企业也不例外,设计一套适合建筑装饰企业Kpi(关键业绩指标)绩效考核体系尤为重要。财务指标定量分析与管理指标定性分析相结合。改变传统的只注重财务指标的预算管理体系。

(二)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弊端

1、传统预算的资源协调、配置功能,同所要实现的组织目标功能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传统预算要同时满足两方面的需求:其一,通过计划和预测,在组织内部合理分配资源(主要是资金资源),实现物流、资金流在各个环节的平衡,从而有效降低资源使用成本。其二,根据组织战略,制订相应的预算目标体系,通过预算的事中控制和事后激励评价,保证目标的实现。装饰企业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有效地发挥作用,就要有对意外变化和可预期变化认识与思考。

2、传统预算容易产生“预算余宽”

如果说过股东的期望目标带有主观色彩,经理人则更多地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宽打窄用”是经理人预算行为的最好体现,这就是所谓的“预算余宽”也存在于管理层级之间。韦尔奇之所以讨厌预算,也是因为“你永远只能得到员工最低水平的贡献,因为每个人都在讨价还价,争取制订最低指标。”不但使预算功能大打折扣,也破坏了组织内部的诚信文化。

3、传统预算编制费时、耗力

传统预算的特点是全面预算。全面预算工作是企业的一项系统工程,内容涉及业务、资金、财务、信息、人力资源、管理等众多方面。一些大的跨国公司,往往在年内的第二或第三季度,就开始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工作。国内重视预算的建筑装饰企业,年度预算的准备也往往要提前2-3个月。

(三)超越预算管理措施

1、建立Kpi(关键业绩指标)考核体系。

Kpi(关键业绩指标)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超越预算的实施Kpi为我们提供的控制方法,主要是基于与中期目标相对应的绩效管在实际情况比预期产生差异的时候,Kpi会向高层管理者提出警示,告诉管理者正在发生着什么,以及在短期内会有什么变化。Kpi取代预算,同样也可以起到控制的作用,实际绩效是以Kpi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同预算确定的目标相比较,Kpi也会指导利益相关者去判断对结果的满意程度。建筑装饰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约束与规范也是必不可少的,无规矩不成方圆,约束与规范需要有效的监管予以保障。它只要求所有员工能够理解其工作的性质、任务和范围,并据此做出决策,承担相应的责任。积极对市场环境变化作出相应的判断,积极构建以战略成效为导向的经营体系,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平台,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设计才能。

2、构建绩效争先的氛围

构建绩效管理争先意识,建立内部排名机制。这样可以推动员工完成目标。没有哪一位员工希望自己落后于别人,排名的压力会迫使大家努力的工作。这样竞争的环境会推动绩效的改进。未来的预算管理应以超越预算管理的业绩评价体系,将预算制定与业绩评价分开实施。预算专注于制定企业的经营计划,而对于经营业绩的考核和评价,企业应该建立一套以相对业绩指标为基础的考核体系。企业在评价考核经营业绩时应该把个人和部门绩效挂靠在企业整体业绩上,鼓励员工的团队精神,实现企业的整体发展。

3、建立利润分配体系

主要是根据Kpi(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后,把部分利润与员工分享。这样激励员工,让员工与企业同步成长。利润分享制度主要是鼓励通过竞争取得的成功。综合运用Kpi(关键业绩指标)业绩评价,激励员工奋发工作。理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一种灵活可控的预算机制,确立科学的奖励评价机制,是对员工的一种约束也是一种激励。在超越预算中,更注重的是员工实际行动中产生的功效。而奖励制度也应该建立在合理的绩效考评的基础之上,从而使得激励员工之间内部竞争的可协调性,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超越预算管理相对于传统预算的优势,简要介绍了超越运算管理一般模型的构建、超越预算在装饰企业管理中运用。超越预算在我国建筑装饰企业中虽然还未广泛运用,但这是未来预算发展的大趋势。同时超越预算管理也像其他的管理体系一样,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的在实践过程中改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黄延政,蒙利,张伟立.预算管理的若干问题探讨,企业经济,2011

[2]孟文华.建筑装饰工程预结算编制分析——浅析预结算编制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建筑知识,2012

[3]吴雪晖.超越越算的特征及模式构建,企业导报,2012

建筑企业预算管理篇7

关键词:企业;全面预结算管理;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对于建筑工程造价,通常通过预算以及结算这些过程后,才能得以确定。为了正确地反映工程造价,有必要实施预结算审核。工程造价的多少,不仅对投资方、业主的经济利益造成影响,还对国家及地方基建项目的实施产生影响。因此,预算结算的审核自然是进行工程造价确定的重要环节,进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应针对不同的形式、对象及区域进行确定,选用合适的方法。所以,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成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及管理工作的一个关键构成部分,它对于建筑工程正常的开展产生巨大的意义。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

可以说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的综合体系,其包括一系列的预算,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进行业务预算,业务预算的主要作用是对企业在特定时期内可能形成现金收付的营业活动做出预算,其主要内容又包括营业预算、生产预算、产品成本与制造成本预算、采购预算以及间接费用预算等多个方面;其次进行资本预算,严格说来它也属于业务预算的范畴,但是由于其体现出非常态的、一次性的、长期性的特征,因此将其与常态的业务预算划分开来,需要进行资本预算的项目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权益性资本投资、债券投资以及研发费用等;再次进行筹资预算,其主要作用是对企业在特定预算期内需要新借入的长短期借款、需发行的债券、原用借款及债券还本付息等内容进行预算,具体内容包括相关的资金需求决策、债券发行审批资料、期初借款余额以及利率等;最后一项需要进行财务预算,其主要作用是对企业在预算期内现金收支、经营成果以及其它涉及到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活动进行预算,具体有现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以及预计损益表等。

二、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出现的主要问题

1.建筑工程资料之中的时间与内容达不到要求

进行工程资料的搜集及整理对于审核工作而言,其相当重要。然而当前进行工程造价结算审核之时,对资料的管理出现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工程资料的内容有时前后不搭配;工程资料的内容完整度不足,整理过程与国家标准不符;完成资料整理之后,时间记录常未产生;施工资料与竣工图由于保存时间不一样,应该分开进行装订,然而具体工作之中把二者订到一块,与有关的规范要求不相符。

2、材料价格标准提高。

由于材料的价格和定额消耗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经常会出现施工企业在编制造价时虚报材料价格和材料用量。只计正差不计负差。如钢筋、水泥市场价高于定额,施工单位只计这部分材差(正差),而对于现行的市场价低于定额的砾石、砂粒,施工单位确不计或少计这部分材差(负差);提高材料单价。如施工期较长的工程,不考虑价格的高低变化,只提供材料价格最高的发票。特种材料的高估现象已成为工程造价偏高的重要因素,施工时使用低等材料,造价时却套用高等材料价格。

3、费用虚设和虚增费用

不需抢时间进度的工程而计提夜间施工增加费用、赶工措施费等费用,招标文件明确工程综合单价包括所有费用,施工单位仍以文件未明确包含税金,要求结算时增加该费用。

三、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对策

1、强化工程投资计划控制

工程项目投资计划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多数地方单位实行的是分级管理,分地区或分部门的投资总额由国家控制。按照建设项目隶属关系和计划安排权限,国务院各部门和各地区安排的项目,所需资金分别由中央财政预算和地方财政预算拨付。与此配套,银行负责收缴贷款,如果其中存在中央财政预算决策部署的,交由中央财政;属于某个地区预算安排范畴内的,上交地方财政责任单位。而建设单位一方应当及时在银行开户,并能够将项目计划、决议书、设计内容、概算编制、以及包干合同等交由到银行,从而能够使得银行在工程造价指标数额上进行监督与控制。

2、贯彻工程预结算的执行准则

工程预结算控制工作控制执行举措必须能够依据执行准则来执行。即按照预结算工作基本规章机制、规范、相关执行原则等进行依法办事。为此,对工程造价编制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等除了要明白施工图附注要求、变更设计、以及整体施工方案等内容,还要精通基本工程预结算工作执行准则,以此才能根据熟知的工程预结算相关依据进行各项资金管理工作。

3、提高工程造价审价人员业务素质

由于建设工程预结算的编制是一项很繁琐而又必须很细致地去对待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核算工作,工程量计算方面,如人为多算、重复计算、计算单位不一致和计算差错等问题。因此,不仅要求编审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包括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等一系列系统的建筑工程知识,而且还要有较高的预算业务素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总是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提高专业知识。只有对工程内容有比较全面的掌握,才能做好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工作。所以工程预结算工作人员除了对本专业的知识进行不断学习之外,还应该结合工作广泛了解和初步掌握有关的工程技术专业知识,还应该多参加到施工现场,对材料的费用,人工的费用等进行了解,只有对增长了实践经验,才能更好的工作,使得预结算工作更加准确。

(2)加强思想道德培养工作。加强思想道德的培养,使工程预结算工作人员政治素质过硬、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预结算队伍。只有预结算工作人员个人思想道德的水平提高了,全行业的工作水平才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结语

总之,对企业而言,全面预结算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上文笔者结合自身在企业的工作实践,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建设企业全面预结算管理的建议,希望可以为今后企业构建全面预结算管理提供可以参考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朱棋瑞,祝蔓蔓,谢梅花.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以某电力企业为例[J].中国证券期货.2012(12):82-83.

[2]曹华强.浅谈企业如何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来加强对企业的内部控制[J].商.2012(17):24-25.

建筑企业预算管理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概(预)算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

工程概预算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不同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和有关定额、指标及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建设项目的全部工程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工程概预算,是对工程项目所需全部建设费用计算成果的统称。在不同阶段,其名称、内容各有不同。总体设计时叫估算;初步设计时叫概算;施工图设计时叫预算;竣工时则叫结算。所以都是“算”,但针对的工程阶段不同,相应的,计算对象和方式也有不同。

工程预算包括概算和预算,是概算与预算的总称。概算和预算大致有如下区别:概算编制在初步设计阶段,并作为向国家和地区报批投资的文件,经审批后用以编制固定资产计划,是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依据;预算编制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它起着建筑产品价格的作用,是工程价款的标底;概算要考虑从筹建开始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前所需的一切费用;预算一般不编制总预算,只编制单位工程预算和综合预算书,它不包括准备阶段的费用,如:勘察、征地、生产职工培训费用等;编制依据不同,概算编制的依据包括概算定额或概算指标,其内容项目经扩大而简化,概括性大,预算的编制依据则是预算定额和综合预算定额,其项目较详细,较重要。

一、建筑施工企业概(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设计漏项和变更。现阶段,许多建设单位为了缩短投资的回收期,其要求的勘察设计周期过短,使得设计工作的深度不够导致设计漏项。有的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敷衍了事,以及设计水平不高,审查制度不严等使设计漏项,结果在实施过程中不得不补列建设内容,因此增加了投资。其次不按国家标准设计,或对某项具体设计方案缺乏比较导致设计变更增加了概预算投资。

2、建设工期延长。项目工期控制是建设期“投资、质量、工期”三大控制目标之一。因各种原因不能按原定的合理工期完成建设任务,导致项目不能按时投产、及时发挥效益造成贷款利息、建设费用等增加而使引起费用超概算。

3、市场波动大,竞争激烈。近几年来,在宏观政策调控下,材料价格等得到了有效控制。一般建设工程项目的周期较长,范围广,工程之初所做的预算虽然对材料价格波动、市场风险等情况做出了预测,使预算留有余地,但是并不能做到准确无误。加上从事建设项目施工队伍众多,供不应求的局面使得工程招标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工程造价很可能出现超预算。

4、项目管理混乱。项目管理是基于被接受的管理原则的一套技术方法,这些技术或方法用于计划、评估、控制工作活动,以按时、按概预算、依据规范达到理想的最终效果。项目管理的作用是在一定的标准内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地用于完成一定的目标。要做好项目管理工作,需注意以下十个方面:项目成本管理、明确项目管理任务、项目管理制度、项目计划、目标管理和计划的监督执行、风险管理、业务参与、文档化管理、项目组人员组织和安排、激励机制。有些建筑工程项目没有严格遵循项目管理程序,甚至有的项目不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擅自扩大规模,概预算的编制和审批有一定随意性,个别项目初步设计审查不审概预算,甚至先开工后批概预算,导致无法体现概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5、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不合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严谨全面的工程概预算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施工项目的工程概预算内容不够详细全面,存在着许多纰漏,还存在多算,少算等问题。或者有些数据无法确定,施工所需设备和施工材料的会因市场的流通成本而产生价格浮动,在后期追加预算存在就会产生多种可能性。所以导致预算书的编制不完整,建筑过程中的一些费用没有及时列入预算书当中。这些问题导致实际施工中的超预算问题不可避免。

二、建筑施工企业加强概(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深化设计深度,优化设计方案。

设计阶段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龙头环节,该阶段直接影响后续工程的实施,是控制概预算的重中之重。若要提高建筑工程概预算质量,设计单位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做好设计前准备工作。设计前准备工作包括相关资料和数据的收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分析,建筑工程所在地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的调查以及建筑材料及工艺设备的选择,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最优化,实现建筑工程的较高经济效益。

2、积极推广限额设计。限额设计顾名思义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使用功能均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上层估算控制后续工作概预算的方法,即将已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作为控制初步设计的限额,然后再将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概算,并将其作为施工图设计和预算的限额。由此可见,限额设计是一种有利于实现概算不超估算,预算不超概算,科学合理确定工程概预算的设计方法。

(二)实行法人责任制,强化项目合同管理。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管理人员缺乏经验和责任感,更有甚者,贪污腐化,造成工程概预算质量下降,可信度不足。因此,若要提高建筑工程概预算质量,建设单位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积极实行法人责任制。按照建筑项目法人责任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选择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突出且责任心较强的人负责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监管过程中要认真落实管理责任,理顺各职责关系,另外还需制定奖惩制度,对于认真落实完成概预算目标的员工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未能按要求完成相关指标的员工给予适当惩罚,使其发挥鞭笞和激励作用。

2、强化项目合同管理。施工合同签订之后,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强化项目合同管理,而不同使其成为一纸空文。为此建设单位在工程款支付过程中必须认真核算。对于施工单位提交的结算工程款清单,建设单位必须指派专人进行逐项核实,确认无误且符合签订合同要求之后才可支付,尽可能地避免超概预算问题的发生。

(三)落实投招标制,健全设计变更制度及监理制度。

施工阶段的造价及质量管理直接决定着建筑项目建成所需时间及成本以及项目建成后的质量和功能。为有效控制工程概预算,施工单位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认真落实投招标制。投招标制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投招标制的贯彻实施有利于增加施工单位之间的净增里,有助于选择最好的施工队伍和最优的施工方案。

2、健全设计变更制度。虽然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是不可避免的,但施工单位必须要进行有效控制。对于会带来概预算较大变化的设计变更,必须按照相关程序由相关部门进行严格审查,审批之后才可实行。

3、建立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并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督执行,监理工程师必须做到“现场监督,跟踪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地降低概预算变化幅度。

总而言之,造价预算人员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不仅要对工程预算的编制及控制进行有效的管理,还要对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的控制,才能保证用合理有效的概预算控制工程造价,以提高投资效益。

(作者单位:枣阳市鹏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罗娟.建筑工程概(预)算的审查步骤及方法之研究.现代装饰(理论),2011,(06)

[2]王敬欣.建筑工程概预算定义.知识经济,2010,(13)

[3]陈军.建筑工程竣工结算造价的审核.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S2)

[4]李勇.建设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探讨.科学之友,2011,(14)

建筑企业预算管理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预结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基于某工程的基本情况,对于某工程施工预结算管理方法的优化,有必要通过应用量本利技术、价值工程、线型规划方法等,为工程施工预结算管理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依据。

2案例工程施工预结算管理技术的应用建议

2.1量本利技术应用

案例工程合同价款为645.7万元,在6个月的工期内,由项目经理、财务部门、技术部门、施工部门、内勤管理部门共同完成施工预结算管理工作。该工程的内部承包价为532.22万元,项目部门的工资和办公费用为48万元,借助量本利分析方法,分别根据项目部工资、办公费、分部工程固定成本,以及分部工程单位变动成本、工程量,可确定目标成本为506.11万元,并可作为保本合同价,而目标利润为27.13万元。

2.2价值工程应用

价值工程在案例工程中的应用,需要在制定提高工程价值方案的基础上,绘制出功能系统图和计算出功能比重因子,以此确定价值分析的对象和同步分析经济效果。

1)制定工程价值提高方案。

结合企业对工程的效能需要、结构牢固、尺寸准确、外观美观等基本要求,应用价值工程的原理,拟定最佳的价值提高方案,并满足业主要求工程功能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工程的成本。

2)功能比重因子计算和修正。

案例工程分部项目功能系数为:土方挖填及基坑支护0.145、工程框架结构0.208、安装工序0.378、外墙工序0.156、装修工序0.113,以此求解出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并根据这两个系数计算出目标成本,经统计,该工程的目标成本为506.11万元。

3)确定价值分析对象。

工程凡是在1以内的价值系数,均属于价值待改进的对象,在确定价值分析后,汇集相关的技术人员和成本管理人员,分析问题的成因,并拟定具体的问题对策。该工程作为价值分析的对象主要有土方开挖及支护工程、结构工程。

4)经济效果分析。

综合以上价值工程的应用分析,对该工程作为价值分析对象分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以实现这些工程功能,并同步降低工程成本和实现工程价值。其中土方挖填及支护工程的主要问题在于机械利用率低和材料运输耗功量大,要求加强机械的平衡调度和搭设脚手架跑道,而通过实际工程应用,发现机械利用率提高了17%并节约280个人工工日;结构工程的主要问题是钢筋制作搭接的损耗量大和钢模安装周转率低,在实际施工中通过利用弧焊代替搭接焊和加强钢模养护管理,起到了节省3t钢筋和2万元模板租赁费的效果。

2.3线型规划方法应用

案例工程的工程量大,其施工资源的合理调配,是预结算管理过程中利润控制的关键,其中线型规划方法,是工程预结算中资源调配管理的有效方法.

1)调配方案的制定。

以工程的土方施工为例,在工程的挖方区内,其挖方量分别为5000m3,8000m3,35000m3,而填方区填方量分别为3000m3,4000m3,3000m3,2000m3,3600m3。根据以上的参数,借助“最小元素法”,可确定调配方案中土方数,并求解出最小运输量,预算出所需的最低与最高调配资金。

2)方案调整。

利用计算机的电算程序,在计算机的辅助计算下,快速求解出土方调配的最佳方案,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在主菜单建立和修改数据文件,然后通过优化计算输入优化结果,读取出数据文件中的文字型和数字型数组,并且按照假想价格系数、检验数的判别结果,同时建立数据文件,即可以得出挖方区土方量、填方区土方量、各区价格系数,为方案预结算内容的完善,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

2.4工程量清单预结算方法应用

本建筑工程只有按照合理的描述程序,以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要求作为基准,方可准确描述项目特征,其具体做法分为以下3个方面:

1)明确工作目标与要求。

在描述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之前,需合理区分清单的项目,以便确定更为科学的综合单价,规避不必要的结算纠纷。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描述的工作要求,主要按照工程技术规范、施工图纸、标准图集、工程结构、材质规格等,根据拟建工程的实际需求,以满足综合单价确定作为目标,借助标准图集和施工图纸等,详细描述出项目特征,譬如××项目特征详见××图集××图号,如有必要再以文字描述补充说明。

2)描述程序的规范化。

对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描述,需确定工程各个清单项目特征的性质,依据性质确定项目特征的描述要求,然后在招标控制价编制过程中描述项目特征,分为项目特征描述中必须描述的内容、项目特征描述中不可描述的内容、项目特征描述中不详细描述的内容、计价规范规定有多个计量单位的描述、规范没有要求但又必须描述的内容。

a.项目特征描述中必须描述的内容,包括计量、结构、材质、安装的内容,譬如以“樘”计量门窗洞口尺寸,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以C20,C30,C40描述,管材以碳钢管和塑料管等划分材质,钢管连接方式以螺纹连接和焊接划分。

b.项目特征描述中可不描述的内容,包括对计量计价无实际影响的内容、由投标人根据施工方案确定的内容、由投标人根据当地材料和施工要求确定的内容,譬如以高度、断面大小描述现浇混凝土柱,以单孔深度、装药量特征规定描述石方预裂爆破,以种类和粒径描述混凝土构件中混凝土拌合料使用的石子。

c.计价规范规定有多个计量单位描述,譬如以“m”“根”两个计量单位描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桩,以“m3”“m2”“m”“个”描述砖砌体零星砖砌计量单位。

d.规定没有要求但又必须描述的内容,譬如以“樘”作为特种门计价规范的计量单位,但没有描述门的大小等特征.按照以上的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描述方法,下面将以现浇混凝土柱项目特征描述为例,进行工程实践研讨。其描述方法分为以下6个步骤:现浇混凝土柱高度的准确描述;以方形、矩形和圆形详细描述现浇混凝土柱,并按照形状准确描述柱的尺寸;详细描述出现浇混凝土柱所选用混凝土等级,譬如混凝土等级为C15;碎石、卵石公称粒径的描述,譬如连续级配5~10,或者间断级配为10~20;砂的描述,分为细砂、中砂和粗砂三种;其他描述,譬如描述拌制混凝土的水是否属于饮用水,如若采用其他水源,水质是否符合标准规范。笔者认为,参照以上实例准确地描述建筑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方可精准地确定工程成本的结算点,以避免预结算的遗漏和预结算项的错误,从而避免预结算纠纷问题的出现。

3结语

建筑工程的预结算管理,具有专业性特征,文章以某建筑工程的预结算管理为例,展开相关管理技术应用的案例研讨,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该工程预结算管理技术的应用方法,但方法的具体细节性内容,仍然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概况,予以针对性的调整,以提高这些方法的实用性水平。

参考文献

建筑企业预算管理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预算对策

一、财务预算的内涵

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预算管理的核心部分。一个企业的预算是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在内的一个综合性的财务计划,财务预算则是在经营预算和资本预算的基础上对现金流量所作的安排,以及一定时期内的损益表和一定时期末的资产负债表的预计。就企业而言,财务预算是在预算和决策的基础上,依照企业的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的运作、经营成果及分配等资金流动所作的详细安排。财务预算管理作为联系企业战略目标与施工过程中多个环节之间的桥梁,能够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将发展目标以财务预算的形式加以量化,有利于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促进企业计划工作的顺利开展,较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同时,财务预算能够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内部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方便企业实施有效监控与考核评测,全面提高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改善和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不仅是管理方法的变革,更是管理理念的转变。多年来的财务预算管理表明,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预算管理的执行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财务预算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对财务预算管理缺少全面系统的认识,预算与企业战略目标脱节

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当中,大多数职能部门对财务预算管理缺少全面系统的认识,尤其是施工企业的主管领导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非常模糊,致使企业的各部门员工不能参与到财务预算管理中来。很多建筑施工企业认为财务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其他部门无关,导致制定的预算缺乏真实性和科学性,而且同企业的战略目标脱节,不能有效地发挥出预算作用,从而使企业的长期利益受损。

(二)财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财务预算缺乏弹性

由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尚未具备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在财务预算中不能进行有效的参与,目前各类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管理现状并不乐观。在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上,多数施工企业对支出预算、财务预算等仍采用传统的定期预算方法编制。然而,当企业价格、成本等因素有较大变化时,静态预算指标则会缺乏一定的弹性,很难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

(三)财务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

考核和奖惩不合理也是影响企业财务预算结果的重要因素,企业的财务预算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配合有效的监督和考核体制。目前,尽管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认识到到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但在财务预算考核中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只看重财务预算的定期编制,不注重考核,这样编制的财务预算文件,缺乏实施的的可行性,得不到企业各部门的重视,员工也不会努力完成这些目标。二是,企业对财务预算的考核还没有明晰的奖惩制度和严格规定。在对责任单位进行考核时,考核方常常掺杂过多的主观因素,而被考核单位则过多的强调客观影响因素。这就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同时降低了财务预算对实际工作的促进作用。

(四)财务预算管理对市场灵敏度不够,不能合理进行市场预测

目前,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使用的财务预算管理方法仍处于初级阶段,其财务预算管理的编制来源于一些没有进行调查研究且缺乏真实性和针对性的数据。因此,不能合理的进行成本的控制和市场预测,更不能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导致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降低。

(五)财务预算管理只重视资金运用管理,忽视资金成本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主要以业务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为基础编制财务预算,非常重视成本费用预算和投资项目的资金支出安排,而忽视资金占用成本,这不仅使得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而且造成资金结构不合理,资金成本增高,使得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常常会因预算安排提前而形成资金闲置浪费,或者因为预算安排滞后而延误生产经营。

三、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重视财务预算管理,提高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

财务预算管理对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有着促进作用,能够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同时可以为企业绩效的评价提供衡量标准,使内部控制得到强化。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各级领导的管理水平。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预算管理的正确认识,意识到财务预算的编制和实施并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它要求企业的各部门员工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将财务预算变成企业上下共同参与的综合预算。只有企业内部的思想统一了,认识提高了,才能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健全和完善企业相应的财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

为了提高企业内部的控制力,加强施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建筑施工企业应该结合相关规定,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组织委员会,负责施工企业的各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提高企业各决策层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加强领导,明确委员会各成员的责任。财务预算管理是一项融合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因此需要全体员工积极地参与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同时,决策层应在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给予极大的鼓励,及时地沟通和协调上下级之间、各部门员工之间的权益与责任,调动各个部门参与财务预算管理的积极性,提高财务预算的可行性。

(三)在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制定财务预算管理目标

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战略确定预算管理目标,可使企业的财务预算着眼于长远利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远见意识的财务预算表现为企业的短期行为,不能给企业带来长远发展,更不可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建筑施工企业企业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之前应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企业的财务预算。使企业各期的预算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相符合,避免预算工作的盲目性与不确定性。企业的发展目标将直接决定财务预算的重点编制内容和预算目标如何选择。财务预算只有定位在企业战略目标上,才能具有更强的执行力。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要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必须先对市场环境和企业的现有资源进行调查和研究,制定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为财务预算管理的编制工作确定正确的思考方向。

(四)遵循编制基本原则,正确运用编制程序和方法

建筑施工企业在预算编制时要统一财务预算指标,并按照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财务预算的流程进行,根据各预算执行单位的不同编制不同模式的财务预算,并以现金预算表、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损益表等形式反映。编制财务预算时应按由下至上搜集资料,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最后经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作为企业的正式预算方案。同时,企业应积极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的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加强预算的动态管理。例如:采用零基预算,不受现有项目的限制。实行滚动预算,及时调整近期预算,实现与日常管理的衔接,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使管理人员可以从动态的角度把握企业近期的规划目标和远期的战略布局。

(五)严格财务预算的执行,并加强考核力度

首先,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预算的执行过程是整个预算的关键环节。财务预算一经确定,企业各部门必须严格认真地执行,力求每项业务的发生都与相应的预算联系起来,保证财务预算管理应有的控制力。另外,要定期分析预算执行的情况,找出实际指标与预期指标的偏差,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及时进行调整及更正。其次,要加强考核力度,对财务预算的考核是建筑施工企业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应根据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实施奖惩措施。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应充分搜集相关资料,从不同层面反应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对于财务预算的执行偏差,各预算执行部门应客观的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不仅有利于实施公正的奖惩,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六)加强资金管理,重点抓好资金预算和成本预算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材料采购的费用相对较大,资金需求也比较集中,但对大多数施工企业,资金的管理比较散乱,而且资金的利用效率较低。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资金的集中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保证货币资金的拨付符合预算要求,而且安全可控。同时,利用资金手段调控成本预算的执行,考虑资金的占用成本,制定合理的资金结构,提高资金使用率,有效地降低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另外,在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应重点抓好建筑材料的采购管理,从根本上加强成本预算的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参考文献:

[1]王金吉.施工企业财务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财会,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