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1:22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篇1

关键词:历史建筑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系统建设

1历史建筑保护信息化研究现状与发展

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是对历史建筑资源进行整合管理的一种系统与量化的技术手段,其核心在于历史建筑资源的数字化与信息化。关于数字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应用,国外这方面研究起步较早,目前在这一领域已经拥有相当成熟的理论与技术支持。西方发达国家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历史建筑数字化研究的课题,并着手将数字技术应用到历史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过程中,历史建筑数字化便是其基本内容之一,不久,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即成为空间数据获取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并在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率先得以应用。到21世纪初,三维建模技术、信息建模技术已被用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之中,运用数字技术对历史建筑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建构较为复杂的数字模型,同时注重研究历史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模式。目前,历史建筑数字化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技成果,诸如VR虚拟现实场景漫游、三维测绘等等,这标志着建筑遗产数字化进入到了全方位的虚拟空间研究阶段。信息化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历史建筑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我国较早进行的建筑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是始于上世纪末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工程,首次将数字技术应用到数据采集、模型构建、信息库建设和虚拟展示等环节中,并建立数字故宫博物馆项目,为我国建筑遗产数字化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从本世纪初引入我国至今已取得一定进展与成果。近年来,青岛国棉六厂改造、首钢厂区改造、上海世博会宝钢大舞台等项目充分利用信息建模及分析技术,标志着以Bim技术为核心的数字信息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领域中的应用提升到新的高度。除历史建筑单体外,对区域历史建筑资源的整体信息化管理也在同步发展。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各省市优秀历史建筑的登录到工业遗产的普查等,都以数据库的形式对相关历史建筑资源进行了信息整合,如文物局主持的文物普查工作、工业遗产调研工作、上海市房管局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一幢一册普查与保护指南编制”工作等。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研究与应用也随着技术的进步得到普及,自国家“七五”计划以来,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作为政府行为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各个部门都先后展开了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2000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建立文物GiS系统,2007年,上海市文管委开发了基于GiS技术的建筑文物保护信息系统[3]。从国内外的信息库发展现状来看,建立区域范围而非仅仅单体的建筑群体信息管理系统,并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录入、检索、排列、分析等工作,尤其是将区域地图用可视化的GiS系统方式进行统计、展示和管理,并使信息库得以动态更新,是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的主流发展模式。

2构建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意义

建筑“建立户口”,使每处历史建筑资源“有案可查”。建立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掌握第一手的基础信息资料,使之成为历史建筑价值评估与保护再利用设计的基本依据,从而指导历史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完善历史建筑保护管理机制。采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新型数据库方式的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将具有丰富的数据检索路径和表达维度。根据管理部门实际使用需要,信息库可以位置坐标、建筑类型、建成年代、建筑高度、外观特色、建筑师信息、建筑规模等等多个维度的信息为检索和分类的路径,此外,通过关键词的检索,甚或依靠大数据进行关键信息的排序、整理,管理者和查询者可以宏观且直观地掌握历史建筑信息资料和特点。同时,信息库是动态的和逐步完善发展的。在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基本框架后,随着城市发展和历史建筑资源本身的保护利用等变化,信息库也将随之进行动态更新,且对每次更新进行记录和迭代,从而确保系统信息可以较准确反应建筑的当前状态,同时保留的原信息也作为信息比较的依据,便于管理部门的监管,提高管理实施效率和水平。

3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个庞大而需要一定周期的工作,包括“信息管理系统构架研究与设计”、“信息采集、录入与管理”和“信息扩充与维护”三个主要阶段。

3.1信息管理系统构架研究与设计

信息管理系统构架研究与设计是信息库建设的基础,具体由数据需求分析、数据库架构及功能模块设计等研究内容构成,这部分内容是本文论述重点,将在后文详细展开。

3.2信息采集、录入与管理

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第二阶段为信息采集、录入与管理。通过反复论证和试样调整,从而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基本构架后,在主管部门领导下组织技术人员对历史建筑资源基本信息进行全面采集。信息的采集与录入是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最重要的基础环节,而普查与调研的方法及调查表的设计与填写又是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调查开始前,首先应制定调查方案,调查方案包括调查目标的设定、调查范围和内容的确定、调查工作组织、计划与进度安排、调查技术路线及技术手段的确定等等,最重要的是制定规范与技术标准,从操作和成果两方面进行质量控制,并及时进行数据化归档管理,使其调查成果最大限度得到利用。调查表格的设计从两方面出发,既要满足调查和研究的规范化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后续保护与再利用价值评估的需求。信息录入后,管理者便可根据使用需要,从不同路径对信息进行检索、排序、调阅,从而实现信息库的管理和使用。

3.3信息扩充与维护

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第三阶段为信息扩充与维护。城市的发展和建筑物本身的生命周期变化都要求信息库必须是动态更新和发展的。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在信息录入后,也为日后建筑信息变化保留了更新路径,根据历史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自然变化及人为干预两种变化模式,具体分为以定期普查为依据以及以项目开发为情由的两种更新情况。第一种情况针对前一次信息采集录入迄今未经项目开发的历史建筑资源,要求定期开展普查工作,对历史建筑资源的自然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和比对,及时发现问题,以便更好地对历史建筑资源进行保护和再利用规划;第二种情况针对经过再利用开发的历史建筑资源,这种情况要求建筑开发利用的建设单位在项目竣工后,根据信息库数据采集要求,如实上报相关的更新信息,进行信息录入,实现信息库的更新,根据管理需要,甚至可以将信息库更新信息的上报通过管理规程的方式,作为建设单位项目竣工验收归档的必要条件,从而使信息库的更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强制性,推动信息库动态持续地发展下去。信息库的更新机制并非通过抹去之前的记录的方式,而是在更新的同时,保留之前的建筑信息,信息库将为每个时期的历史建筑保留所有掌握的信息,使管理部门可以进行新旧比较,从而通过信息库更新来实现对历史建筑的监管。

4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4.1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构成

数据库是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库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一个高质量的数据库有利于将来系统的扩展。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将采用GiS系统,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以数字化的形式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历史建筑的地理空间及其他基础信息,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架构主要由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两大部分组成。空间数据库是指存储实体空间信息的数据库。空间信息是用来描述实体的空间位置特征的信息,以一定的空间坐标系为参考,并以矢量数据表示。处理实体的空间是GiS的最大特点,是区别于其他信息系统的标志。属性数据库是指定义实体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数据库。属性数据包括具有规则属性的结构型数据和不具备规则属性的非结构性数据。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共同描述一个空间实体,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关系数据库,将对历史建筑的空间数据和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属性数据进行关联和统一管理。

4.2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整个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设计数据库的概念模型设计;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优化设计;数据库的物理设计;物理数据库的建立、试运行、评价等。物理数据层是信息管理系统中基本数据的存储形式,即以历史建筑单体或群落为单位的信息表,是信息库的基础。逻辑数据层即信息检索的分类法,根据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为建筑类型、保护级别、始建年代、群落规模、建筑高度、建筑面积、结构形式等大类。物理数据层中的每条数据均设定了“信息属性”一栏,并为其赋值,以建立科学的检索规则。逻辑数据层直接面向用户。概念数据层是研究过程中的组织框架和信息管理系统后台的管理框架,直接面向维护和管理人员,按历史建筑资源所属地域划分区块,分区操作、管理与维护。此外,信息管理系统还包括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具体结构由检索查询、统计分析、打印输出、系统维护等几大功能模块组成,实现数据录入、数据查询与统计、数据内容输出等功能。

5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需求分析

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搜集旨在为管理层面提供全面视野,在关键性基础信息方面要求简洁而明确,突出重点,房测、现状完损情况等具体深入的调研及人文历史等辅助信息留待下步工作层级展开。通过参照《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并借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中国工业建筑遗产调查记录与索引》,可以总结出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需求。具体可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型。

5.1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是指用来表示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它可以用来描述来自现实世界的目标,它具有定位、定性、时间和空间关系等特性。空间数据以点、线、面以及实体等基本空间数据结构为形式。图层是空间数据组织的基本单位,空间数据的分布性是通过图层的分布来体现的。图层是一定空间范围内具有相同属性要素的同类地理空间实体的有机集合,即在某种特殊应用领域下相互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的地理空间实体的组合。因此,图层具有专题和空间范围两个基本要素,不同专题和空间范围的图层根据一定规则进行组合便可形成内涵丰富的地图[1]。

5.2属性数据

属性数据可分为具有规则性的结构型和不具规则性的文档型两类数据类型。结构型数据指的是具有规则属性的表格型数据。在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中需要建筑编号、名称、地址、始建年代、建筑类型、保护级别、群落规模、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结构形式、完损状况等结构型数据。文档型数据指的是在存储、显示过程中只能以整个文件的方式进行的数据,不具有结构性。文档型数据包括文本文档、图像数据、图形数据等类型。文本文档指的是以文字为主,结合表格、插图等描述各阶段成果的文档型数据,包括word文档和txt文档等。在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中需要总体风貌与风格特征、人文历史、周边环境与景观等,可以附加但不必需各种勘察报告、专题研究报告等;图像数据指的是各种扫描、拍摄或其他途径获得的栅格文件,主要包括jpg、bmp、tif等文件格式。在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中需要历史建筑各立面外观及室内重要空间照片;图形数据指的是区别于图像文件的矢量文件,主要包括dwg、dxf、ai、pdf等文件格式。在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中需要历史建筑总平面图、各立面图、各层平面图等。

6结语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篇2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建筑信息模型

中图分类号:tU2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10-0090-02

1我国历史建筑保护发展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各类建设活动高潮迭起,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飞速推进。历史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旅游资源的载体越来越被广泛的发掘。对于城市、地区及国家而言,它也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来源。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复古、仿古风之后,开始逐渐发展到对历史建筑进行维修和保护。保护历史建筑使得城市的优秀历史和文化在弘扬社会文明、丰富城市内涵中发挥独特作用。保护城市历史建筑对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研究国家和民族地域性特征,研究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艺术、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史,均有重要意义。然而,出于交通、居住、商业等多方面的需求必将引发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城市建设活动,引发城市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这给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向大型化、现代化、经济化方向发展,历史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正日益遭到侵蚀。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既是学术界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各级政府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从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的研究领域来看,发达国家由于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开展的较早。国内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起步到建立相对来说比较晚,遗产保护概念、立法、现代保护理论技术、保护专业等从无到有并逐步深入成熟,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世界遗产保护事业的进行,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取得巨大进步。1930年产生了中国关于古建筑保护的最初的法律《古物保存法》。1980年专门了《关于加强历史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并批转了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古建筑和文物古迹保护管理的报告》。我国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正在逐步开展,同时很多历史城市与建筑保护工程都有评估工作做为先导。

然而,目前各地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信息,大多数仍停留在纸质文档,或者是单个计算机的电子文档,这些电子文档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的数据库。个别地方开展了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历史建筑的虚拟复原,如西安的大明宫复原工程,也需要形成统一的规范的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各地的建筑规划设计施工部门已经开始采用建筑信息模型,这些建筑信息模型多是针对一个建筑的具体操作。一些单位如大型设计院已经将本单位的建筑信息模型在内部联网,但是这种联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的数据库或数据仓库,无法在统一的指标体系下在海量信息中自动搜集到相关的信息。

历史建筑价值包括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使用价值、环境价值、保护价值,需要科学的评估;历史建筑保护的先进技术包括虚拟复原技术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历史建筑保护的材料选购、价格计算,也需要数据分析;历史建筑的分类、寿命分析预测,也需要运用数学模型。这些分析工作需要强大的分析工具,因此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急需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

2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概况与应用

与其它专业相比,建筑学专业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水平相对较为落后,设计工作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经验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单纯以经验、直觉和灵感等传统建筑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需要引入科学理论研究建筑设计和方法,引入各种计算机分析技术对建筑作出客观、正确和符合实际的评价。

20世纪八十年代,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简称CaD)技术的应用,给建筑行业带来了一场革命。它让设计师们摆脱了制图板的束缚,使传统的纸质图纸电子化,为设计的增添和修改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不过,CaD技术只是一种二维图形数据处理方式,虽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出图效率,但是在后续阶段的再利用方面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nng,简称Bim)技术产生并发展起来。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建筑数字技术,这个模型包含了建筑所有信息的综合数据库,可以管理建筑生命周期的全部信息。其对于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提高决策速度与准确性、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价值优势。美国国家建筑科学协会(americannationalinstituteofBuildingSciences,简称niBS)给出Bim在实用中的定义:建筑信息模型是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建立存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所有物理和功能特性的计算机模型,便于业主和经营者利用信息进行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维护。

Bim是一个基于3D的面向应用对象的工程数据库技术,包含了设计意图、项目资料、建造信息、设计管理数据等可视化信息。设计师运用Bim技术进行设计的过程,其实就是建造一个真实建筑的过程。这个虚拟的建筑模型其实是一个包含了建筑物从规划到设计、施工、运营、改造、拆除等全生命周期所有信息的综合大型数据库。

建筑信息模型为历史建筑保护项目提供从最初概念设计开始到整个生命周期里做出任何决策的可靠共享信息资源,使得历史建筑的管理和开发工作进入量化、科学化和法制化轨道。建筑信息模型将这些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发展为数字资源库,使得规划设计、文物保护和相关管理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各种能反映现状的动态资料,并将此作为管理部门保护和管理的依据。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运用到日常的历史建筑管理和维护中,能够将历史建筑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整合起来,有助于这些数据的收集、整理、更新、检索、维护和交流,避免这些资料和信息因为分属不同部门而难以共享,同时可以避免有关的纸质书面资料因年代久远而破坏、遗失。同时,在前项工作的基础上,对历史建筑进行客观、公正、适时的追踪评估,建立历史建筑开发的监测和激励机制,保证历史建筑保护的有效性,并及时发现旅游开发带来的危害。

3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历史建筑资源管理

历史建筑保护研究需要着眼于拓宽视野,从历史建筑的生态观、历史文化观、法制观和经济价值观等方面,从更广阔长远的视角挖掘当今的城市建设中历史建筑的价值并提出相应保护对策。这种保护模式是系统的过程,其模式与方法研究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历史建筑所蕴含的各种价值,提高现代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建筑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建筑信息模型的提出,为实现历史建筑保护建设项目全生命期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从根本上解决历史建筑保护项目建设各阶段的信息断层和使用维护阶段的信息流失问题。

3.1基于云服务体系的建筑信息模型系统

实际中建筑信息模型中的指数测评都是同时针对多个对象进行的,每个对象的属性更加复杂和多样,而且多数信息是图像信息,因此需要建立更为复杂的数学模型,需要运用更为高效的数据分析软件。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参与的计算模式,其计算资源(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交互能力)是动态、可伸缩、且被虚拟化的,以服务的方式提供。这种新型的计算资源组织、分配和使用模式,有利于合理配置计算资源并提高其利用率,实现绿色计算。

3.2基于多维数据分析的云服务平台

基于云服务体系的建筑信息模型系统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需要功能强大的、能根据需要及时更新的、实现集群计算的动态数据分析软件。基于多维数据分析的建筑信息管理平台Bim数据的存储与访问是实现面向历史建筑生命期工程信息管理的底层数据支持。然而由于Bim模型的复杂性,使其计算机实现十分困难,成为了推动基于Bim的信息集成和管理的障碍。这就提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科技问题,即适应数据仓库下的多维数据集如何用数学模型和算法的多维矩阵表达。建立在多维数据模型基础上的Bim数据仓库与进行数据分析和查询的联机分析处理,使用户直观地理解、分析数据,最终能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数据,深入地了解包含在数据中的信息、内涵。数据仓库和联机分析处理是建立在多维数据模型基础上的,这种模型是以数据立方体的形式展现数据。

4基于多维数据的建筑信息模型系统实现

基于云服务系统平台的物理基础,将以网络中心为支撑;并制定一定的资源共享规则,将武汉市近代建筑保护规划设计与施工等相关部门的历史建筑信息模型子系统连接入我们的云服务系统,汇集在统一的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基于这个平台能够开展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并实现部分信息的查询与交互。具体能够为用户提供如下功能:

1)提供历史建筑环境数据,了解武汉近代历史建筑分布情况;

2)显示历史建筑的相关数据,特别是其现状影响信息,包括平、立、剖面。通过虚拟建造、信息化建模实现建筑的可视化和信息数据的可查询化,能够根据建筑数据的各种属性,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

3)辅助具体建设项目的计算,包括材料选择、结构优化、方案优化和决策;

4)建立武汉近代历史建筑价值的专家评判体系,并统计辅助保护规划;

5)构建针对武汉近代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海量数据的集快速采集、存储、计算和分析的云计算服务体系,构建和配置联网云服务平台。

其中历史建筑测评系统的数据涉及到不同时间段多个专家的多个样本,因此我们采用数据仓库来存储这些从日常运行数据库中分离出来,分散的数据。其多维数据库技术提供上钻和下钻功能,易于投影转换,使用方便;且可以有效地根据不同的需要增加不同的指标,又可以方便快捷地对事实数据进行分析。

因此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多种学科理论和方法,利用跨学科优势对城市建筑学、文化学进行完善与补充。从根本上解决历史建筑保护项目建设各阶段的信息断层和使用维护阶段的信息流失问题。实现历史建筑保护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具体内容包括:

1)设计具有广泛性的时空观架构下的历史建筑保护的模式和方法,增进人们对城市历史建筑潜在价值的认识。并综合应用建筑信息模型、信息标准以及信息集成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Bim构建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为-实现武汉近代历史建筑信息交换、共享和集成化管理提供理论、方法、技术和平台。

2)建筑信息模型的历史建筑保护的数据涉及到多个指标的不同时间的多个样本,因此可以设计开发面向多对象的基于多维数据分析的数学建模与动态数据分析软件,采用数据仓库来存储这些从历史建筑的日常运行数据库中分离出来,分散的数据。其多维数据库技术可以有效地根据不同的需要增加不同的指标,又可以方便快捷地对历史建筑的事实数据进行分析。

3)发展基于云计算服务架构的信息快速采集、存储、计算和分析技术。实现历史建筑信息海量基础数据的存储。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篇3

重庆作为历史名城和“山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历史悠久、分布广、种类多等特点。但重庆市地下空间设施管理与国内外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家底”不清、资料“分散”或“缺失”的现状,已影响到城市地下空间的科学规划、综合利用及应急防灾管理。为此,重庆市先后开展地下管线普查和主城区地下空间普查,查明和掌握了主城区地下空间各类设施状况,包括市政基础设施类如地下综合管线,交通、能源设施类如隧道、地下车库,地下商业、仓储设施类及地下人防设施。2012年重庆市主城区地下空间普查工作完成,通过对主城区地下空间设施已有资料的收集和实地调研、核查,查明640km2范围内所有地下空间共6246个,同时完成普查区域地下空间1︰500数据库的更新,为重庆市主城区地下空间的管理与应用提供了详尽的资料。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地下空间范围不断扩大,地下空间信息数据量大、形式多、格式杂、分布广。如果地下空间数据库成果及新建地下空间数据资料不能得到有效管理和及时更新,那么数年之后这些信息资料又将处于“失效”的境地,失去对城市管理的有效支撑。如何合理管理利用资源是今后的重点,重庆市先后研究制定《重庆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办法》、《重庆市管线工程规划管理办法》等,按照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实现档案信息维护和更新的思路,积极探索地下空间信息化管理路子,为城市的发展规划提供指导。

2地下空间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2.1地下空间数据库建设

地下空间数据库建设是地下空间信息化管理应用的前提条件,为有效管理应用地下空间成果奠定基础。根据地下空间数据情况,数据库由现势库、历史库、元数据库几部分组成。其中,现势库存储最新的现状空间数据,是一个完整的GiS工程库;历史库只存储历次被更新的历史数据;元数据库是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和图幅对元数据进行管理,通过建立在oracle数据库中的一组oracle表来管理。对于各个数据集均有相应的元数据表来记录、维护基于库及基于图幅的元数据信息,由于数据更新形成的历史数据和数据版本信息也统一由元数据表维护。作为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一部分,地下空间数据库建设时必须考虑整个城市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在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采用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对空间数据进行组织管理,采用oralce大型关系型数据库存储空间数据及其属性数据,利用eSRi公司的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作为数据接口,基于eSRi公司提供的arcengine作为开发平台,坚持实用性、先进性、扩充性的设计原则,建设成为一个开放、灵活的基础地理数据库。根据地下空间数据、1︰500地形图数据资料的逻辑结构和eSRi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模型,空间数据库的逻辑层次结构划为4级:总库—分库—子库—物理层(逻辑层)。

2.2地下空间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

地下空间成果资料繁多,为对以后的成果进行及时维护更新和应用,建立地下空间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1)信息直观性。

为直观认识、全面了解地下空间资源情况,三维GiS技术在信息化管理应用已成为地下空间信息化管理的必然趋势。一方面通过地下空间三维模型可以直观地表现其真实形状,另一方面通过与三维地形和地表三维建筑、地下管线等信息的集成,可以直观了解地下空间周边(包括地上、地下)情况,为管理和分析提供更加直观的信息支撑。地下空间往往比较复杂,各种设备设施、停车位等信息非常多,要通过三维建模的方式仿真地下空间工作量大、更新困难,同时难以真实反映实际情况,因此结合实景影像技术作为补充,可以真实还原地下空间内部情况。

2)信息现势性。

基于时空GiS数据库搭建地下空间数据库,可以实现对地下空间数据的动态管理和维护,数据库中将记录数据更新的每一个环节,为查看历史数据,进行历史、现状版本数据对比提供了有效手段,此外还能保证数据更新过程中的安全性。地下空间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基于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搭建,主要用于地下空间相关数据的管理和分析,系统在传统二维GiS技术的基础上,同时开展三维GiS方面的应用研发,为地下空间成果的应用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手段。系统主要包括数据管理子系统和地下空间三维展示子系统。

3地下空间数据的信息化管理示例

地下空间数据的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数据入库与更新、数据提取、数据查询定位、三维模型展示、实景影像显示、历史数据管理、制图输出、统计分析等。下面仅对部分功能简要介绍。

1)数据入库与更新。

地下空间数据的信息化管理需要实现数据批量入库和更新的功能,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需考虑按照各种不同层级进行自动更新,保证数据的现势性。

2)三维可视化展示。

通过已有的数据建立三维模型,在三维地图中将直观展示地下空间的立体效果和实景效果,可全面了解地下空间情况,为地下空间的决策规划及社会应用提供了直观真实的数据。

3)实景影像显示。

地下空间实景影像采用单点的方式采集,对地下空间中每一个特种点位采集全景影像后,经过处理并结合地理信息,可以实现电子地图与实景影像的联动,达到既可以查看地下空间的整体全貌,又可以查看内部具体细节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在地下空间实景中进行距离量测,为应急指挥、市政管理提供信息支撑,推动地下空间的广泛应用。

4)历史数据管理。

对历史数据的管理是地下空间数据管理的重要部分,一方面,在系统遇到故障时,可以利用历史数据将数据库恢复到最近的完好状态,对保障系统数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系统的历史数据对城市规划、设计以及其他应用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产生信息倍增效应。

5)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主要提供基于空间范围和属性数据的各种统计功能,主要包括支持按照行政区划统计分析,支持外部参考数据范围统计分析,支持自定义范围统计分析,实现按照类型、面积、层高等多种属性字段的统计分析。

4结语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篇4

【关键词】配网信息;管理;GpmS系统

随着经济的快速的发展,城市配电网建设越来越大,配网结构运行越来越复杂,由于配网系统中有很大的数据量,配网信息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难度很大,因此,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配网信息管理系统,对配网信息进行合理的管理,积极的促进配网系统的健康运行,有效的提高配网信息的管理水平。

1配网信息管理技术

配网信息管理技术是指将配网管理的过去管理模式和现代先进的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科学的分析配网信息系统,根据系统的数据和市场发展情况,科学的指导电力公司进行电网发展规划。配网系统中含有大量的数据信息,配电GpmS系统可以将电网系统中各种数据和信息,有效的同地理位置的图形信息结合起来,实现配网信息系统的科学管理。

1.1配网历史信息管理

配网历史信息的管理可以分为历史数据储存、历史数据查询、历史数据控制等三个部分,历史数据储存是指,使用mSSQL―Server、oracle等数据库将配网的历史剧数据储存起来,系统自动进行备份,防止数据的丢失,配网现状数据只有通过审核以后才可以存入配网历史数据库中。

1.2当前配网信息管理

配电GpmS系统在当前配网管理中有配电GpmS基础功能、基本电气分析功能、配网调度管理功能、生产管理功能、供电能力评估功能等五大功能。配电GpmS基础功能是指GpmS系统通过分析多边形区域、图形拓扑连接性,对数据空间进行信息测量、信息分类、网络分析、数据统计等;基本电气分析功能是指GpmS系统完成数据收集后,图像管理平台可以进行电网潮流分析、操作模拟、检测、管理、分析供电电源,全面的了解配网运行情况;配网调度管理是指配电GpmS通过配电调度管理系统完成配网网络拓扑,改变系统中隔离开关的状态,寻找最佳的运行方式,配电GpmS通过和配电调度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实现调度运行管理;生产管理功能是指通过配电GpmS和SCaDa―emS的集成、配电GpmS和miS的集成,完成配电GpmS的动态数字化管理;供电能力评估功能是指配电GpmS系统可以对配电网每个时间点的供电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估,给电力企业的领导提供准确的配电网运行数据,帮助领导作出最合理的决定。

1.3配网管理的规划

配电GpmS系统通过分析配网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帮助电力企业找出配网运行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善,通过对数据的详细分析,优化配网的网路规划和细节管理,科学的对配网进行规划,有效的节省电气企业的生产投资成本,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2GpmS系统建设的目标

建设配电GpmS系统可以将配网系统的各种业务数据集中在GpmS数据库中,方便操作人员对数据的查询,GpmS系统能将不同系统的运行情况在同一设备中映射出来,GpmS系统的数据库通过图形建模和网络拓扑,能有效的分析配网运行数据,GpmS系统还可以对配网结构、运行方式等进行分析,让系统在能够看得见的平台中完成操作。

3GpmS系统在配网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配电GpmS系统通过对配网的历史信息和当前信息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和管理,整合配网各系统的信息,为电力企业提供真实的配网运行数据,帮助技术人员开发全面的配网综合管理系统,确保配网的规划、运行、分析、评价能够在同一平台中完成。

3.1配网系统结构

配网系统结构主要分为基础信息系统层、配网分析数据管理系统层、辅助决策系统层等三个层次,将配电GpmS系统应用于这三个系统层中,可以实现配网系统的信息综合管理。在基础信息系统层中,配电GpmS系统、miS系统、SCaDa―emS系统等一系列运行系统可以为电力企业提供明确的配网运行信息,挖掘出每一个配网信息管理系统的潜力,弥补各系统的漏洞,确定各个系统的有效数据范围,为配网系统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

配网分析数据管理系统层是配网信息系统和辅助决策系统的连接枢纽,配网生产数据管理系统、实时数据采集和管理系统、配网地理信息数据管理系统等通过配网分析数据管理系统,将信息传递到配网综合管理平台,为城市电网供电能力评估和城市电网规划提供最真实、最有效的配网数据。配网分析数据管理系统采用数据仓库技术建立数据平台,既可以存储配网系统的大量数据,还能保证配电系统运行数据的一致。配网分析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对配网数据库进行分析,结合电力企业的配网标准,建立一个关于配网数据管理和配网信息系统共享的机制,实现底层信息系统数据共享,在这个数据共享的机制中,配网分析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对底层实际运行系统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整理,极大的方便了数据的采集和管理,配网分析数据管理系统能全面完善的对配网中的数据进行管理,将数据转换为有用的信息,帮助配网管理人员轻松的掌握配网运行的情况。

辅助决策系统层主要是对配网系统的各级网络供电能力进行评估、帮助电力企业进行配网系统的近期、长期规划。辅助决策层建立在底层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基础上,尤其是包含地理信息数据的配电GpmS系统数据库,配网系统本身是一个极其繁杂的系统工程,因此,配网系统要在配电GpmS系统的基础上,挖掘各个系统的潜力,保证配网系统数据的真实有效性,辅助电力企业做出最佳的选择。

3.2配电GpmS系统的关键技术

配电GpmS系统的关键技术在于同一底层数据接口,方便配网系统的数据库管理,使用配电GpmS系统时,首先要扩展系统的配电Cim,然后在Cim的数据结构中,建设配网数据交换载体,实现配网系统的数据交换,配电GpmS系统构建配网综合管理系统时要注意将分析系统的侧重点放在配网的宏观指导中,因此,要对配网系统的配网电源、配网设备、运行技术、设备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建立完整的配网评价系统,方便配网信息系统的综合管理。

4总结

配电GpmS系统可以将配网系统的各种业务数据集中在GpmS数据库中,方便配网信息系统的综合管理,配电GpmS系统可以对配网结构、运行方式、运行数据等进行科学的分析,让配网系统在能够看得见的平台中完成操作,帮助电力企业做出最佳的配网规划,有效的提高配网信息系统的管理水平,推动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蔚.配电GpmS系统在配网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与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7).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篇5

一、会计数据处理的几个阶段

1.手工处理

主要是指靠人工进行会计数据的收集、分类、汇总、计算的一种形式。在会计发展史中,手工处理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最大优点是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最明显的缺陷是它的低速度低效率及高差错率。

2.机械处理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时正是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企业的规模日渐扩大,会计也越来越重要,会计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加大。这种情况,便产生会计数据处理技术方面的创新,最具代表的穿孔卡片系统。整个系统由穿孔机分类机卡片整理机、机械式计算机及制表机等几个部分组成。它没有被广泛推广,主要原因在于它体系笨重、庞大,成本过高,操作困难,稳定性差。

3.计算机处理

进人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计算机的出现,为会计数据处理更上一层楼,提供了有利条件。计算机具有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功能,自动完成对会计数据处理的过程。原始数据已经录人计算机就能迅速加以识别、归类和计算,并能储存结果,直到完成整个会计数据的加工处理工作。其优点是:实现电动运算,运算速度快,能连续工作,人为参与控制少,只要输人原始数据正确。就可保证提供会计信息的正确性。

二、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1.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使会计信息的提取、利用更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手工系统的会计工作组织体制以会计事务的不同性质作为指定的主要依据,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改变了原有会计信息系统的组织体制。在电算化系统中,会计工作的组织机制以数据的不同形态作为制定的主要依据。虽然,这两种会计工作体制是截然不同的,会计电算化将手工会计对数据的分散收集、分散处理、重复记录的操作方式,改变为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数据共享的操作方式。这样便加速了会计信息提取、处理速度,使管理者能迅速决策,以免贻误商机。

2.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会计信息的质量表现为时效性、可靠性、重要性、相关性等,会计电算化将大大提高这些指标的质量,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增强会计核算的深度和广度,使会计向多种量度发展,同时处理、存储实物量和与之相依存的货币量,在需要时提出来。

三、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原理的冲击

1.记账规则的变化

由于会计电算化可以通过数据库存入或者提取任何会计信息,因而从根本上消除了信息处理过程中诸多分类与再分类的技术环节,利用同一基础数据便可以实现会计信息的多元重组。也就是说,在手工条件下的日记张、总账、明细账、辅助帐,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核算形式:平行登记、错账更正、结账、对账、试算平衡等记账规则的配置将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2.会计核算方法的变化

在会计核算中,对于同样的经济业务可能存在不同的备选会计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在手工条件下,受人力所限,系统只能选择主体认定的计算方法。传统会计方法的选择依据是: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和简便性。一些能够使会计信息更加科学的会计方法由于操作上的难度而不得不放弃,如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中的代数分配法、坏账准备金提取中的帐龄分析法等。而在电算化条件下,无论多难的会计核算方法,计算机都能在瞬间完成。因此,简便性不再是会计方法选择的依据,会计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逐渐转向决策有用性。

3.内部控制的变化

手工会计中人与人的联系的主要的,因此内部控制主要是针对人的联系设计的。例如:授权控制与责任分工、凭证与记录接近控制等。电算化会计后,计算机、网络处理信息的集中性、自动性,使传统职权分割的控制作用逐渐消失,信息载体的改变以及信息共享程度的提高,又使手工系统以记账规则为核心的控制体系失败。对此,现代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处理技术给企业的内部控制赋予了新的内涵。通常分为普通控制和应用控制。

(1)普通控制

普通控制室针对整个电子处理部门,为系统的安全可靠而对系统构成要素(人、硬件、软件)及环境实施的控制。包括:组织控制、系统维护控制、系统操作控制、系统的安全控制等内容。

①组织与管理控制

组织与管理控制是通过部门的设置、人员的分工、岗位职责的制定、权限的划分等形式进行的控制,其基本目的是建立恰当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制度,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防止或减少错弊发生的目的。其中较重要的岗位有系统管理和审核岗位。

系统管理主要负责系统的软、硬件的管理工作,从技术上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包括掌握网络服务器与数据库的超级口令,负责网络资源的分配,监控网络运行;按照主管人员的要求,对各岗位分配权限、对数据的安全保密负责;负责对硬件、软件、数据的管理与维护工作。系统管理岗位应保持相对稳定,若有变动应办理严格的交接手续。审核岗位主要负责监督计算机及软件系统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具体包括: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性、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对系统运行的给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等。

②系统维护控制

系统的维护控制是指为保障系统正常运行而对系统软、硬件进行的安装、修正、更新、扩展、备份等方面的工作。

③系统操作控制

系统操作控制主要表现为操作权限控制和操作规程控制两个方面。操作权限控制是指每个岗位的人员只能按照所赋予的权限对系统进行作业,不得超越权限接触系统。系统应制定适当权限标准体系,使系统不被越权操作,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操作权限控制采用设置口令来实行。操作规程控制是指系统操作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标准操作规程包括:软、硬件操作规程,作业运行规程,用机时间纪录规程等。

④系统的安全控制

系统的安全控制主要是指运用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认证技术等,对数据保密、保证程序不被修改,不被损毁、不被病毒感染,对网络访问身份进行控制。另外,网络应尽量使用光纤传输,接入口应保密,以保证传输介质、接入口的安全性。

(2)应用控制

应用控制是为了使计算机系统能适应会计处理的特殊要求而建立的各种能预防、检测、更正错误和处理舞弊行为的控制制度和措施,包括输入控制、计算机处理与数据文件控制、输出控制等。

①输入控制

输入控制,其目的是要防止为经审核的会计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内,并保证经审核的数据均能完整、准确输入并转化为计算机内部数据的格式,包括业务的审核与准备,输入操作及核对控制、计算机校验等。

②计算机处理与数据文件控制

计算机处理与数据文件控制,它是对系统数据处理准确性、可靠性等方面进行的控制,包括接近控制、加密控制等。

(3)输出控制

输出控制,其目的是要保持系统能准确、完整地输出经处理的会计信息,并能使输出的会计信息满足管理部门的需求,同时,禁止未批准的人接触系统的输出资料,包括检验控制等。

4.会计核算原则的变化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信息渠道的宽畅与提供信息的多元性,使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真实性、及时性、可比性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又对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等核算原则产生冲击。

(1)对权责发生制的冲击

在会计分期的前提下,为合理计算各期的经营结果,需要运用应计、递延、分配等程序,这是权责发生制地存在基础,对于某些新出现的经济业务,权责发生制原则显得无能为力。会计电算化加快了经济金融化的速度,使许多现代金融工具得以衍生。衍生金融工具以远期合同的形式进行交易和投资,是一种财务杠杆原理的金融商品。

①金融资本具有强大的流动性,对它的揭示就应及时、快捷,而且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以揭示金融资本的真实价值。

②衍生金融工具在合约签订时,与它相关的权利和风险已经发证转移,但交易并未实际发生甚至到期时也不可能发生,按照现行权责发生制地确认标准,衍生金融工具就很难在会计中得到反映。

可见,为了完整地反映出衍生金融工具这项交易的发生并揭示与其相关的风险,会动摇现行会计的权责发生制确认基础。

(2)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冲击

历史成本原则是传统会计核算模式的重要一环,使其他会计原则建立的基础。它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资产计价时并不考虑资产的现时成本或变现价值,而是根据它的原始购置成本计价,历史成本易于取得,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等特点,在工业经济时代为会计实务界所广泛采用。但是,历史成本所提供的信息对信息需求者缺乏相关性,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与互联网环境下,他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质疑。

①难以对无形资产进行准确地计量

信息化时代,无形资产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已经取代有形资产的地位而成为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主要源泉。因此,只有对无形资产进行准确计量,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整体价值和生产力。但由于无形资产大多属于自行开发的研究结果(如:技术秘方等)或长期积累而成(如:商誉等),没有具体计量成本费用支出的依据,并且不具有实物形态,因而难以用历史成本对其进行准确地计量。

②难以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准确地估量

这是由于一方面衍生金融工具实际上是一项和约,故在签订时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已经产生,但由于交易未实际发生,因而无历史成本可循;另一方面,任何一项衍生金融工具从合约的签订到最后交割都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其市场价格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如以其签订合同时的价格入账,衍生金融工具的真实市场价格和风险就无法得到反映。看见,衍生金融工具所固有的特点使得历史成本计量原则对其显得无能为力。

③价值反映脱离实际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和技术创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产品和设备的寿命周期缩短,以历史成本所反映的产品和设备的价值难以与其真实价值相符。

④信息反映滞后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篇6

1、研究背景

在社会信息化的浪潮中,以传统的二维平面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虽已取得了很好的应用,但其不能提供直观而且有效的三维空间信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测绘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紧密结合,为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崭新的表现方式:实现了景观的三维再现,并建立了人机实时交互操作的空间信息系统。通过三维可视化的信息,决策者、设计者和用户对城市景观的历史、现状和规划有了直观的三维立体印象,决策设计更加合理和规范。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近年发展十分迅速,已成功应用到社会经济建设的许多领域。

牛河梁遗址位于中国辽宁省凌源、喀左、建平三市、县交界处,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该遗址是在1981年的文物普查中发现的,遗址的年代为距今约5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5000年前,这里存在着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这一重大发现把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流域,并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近几年的文物开掘中,牛河梁保护区内不断有重大发现。为了保护文化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牛河梁遗址保护区的规划与宣传受到市政府、国家和省文化部门的高度关注。朝阳市政府在[朝政办发〔2008〕130号]文件中通知了文物保护规划的实施方案。

为了给牛河梁遗址文物研究提供可视化平台,为牛河梁遗址规划建设以及宣传提供技术支持,以及为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申遗添砖加瓦。我辽宁省摄影测量与遥感院充分发挥了在航空摄影、3S技术以及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经验优势,开发基于skyline的数字城市解决方案制作了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三维景观漫游信息系统。

2、研究意义

牛河梁遗址的重大发现把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流域,并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其考古新成果对中国上古时代社会发展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筑史、美术史等的研究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建立“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三维景观漫游信息系统”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的建立,在传承中华文明、弘扬红山文化方面将起到极大的宣传作用,并为保护牛河梁文化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起到推动作用。三维景观动态仿真技术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模型基础和展示平台,对景观的形象展示、旅游规划、可视化分析管理等方面有重大意义,让人们能更直观、更便捷的了解牛河梁遗址信息,了解红山文化。本项目的实施,将提高红山文化的知名度,从而在促进辽宁朝阳的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上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从宏观上看牛河梁遗址的布局采用了伏羲八卦中震巽两个主体方位,中间用标准的S形太极曲线相连,其中的9个遗址点都是选择在高度大致相近的高岗上。古人利用了最原始的测绘知识描绘出了这个精妙的八卦图案,而且测绘水平的精确性足以让我们赞叹,加强了人们对测绘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意义认知。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三维景观漫游信息系统运用了高精度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和3S技术,因此基础数据精度高。它不光为城市规划、文化遗产保护及遗址远程监测等方面提供更全面的参考数据,还能在系统中实现通视分析、空间量算。同时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以及网页超链接方式展示社会资源信息,参考信息详实可靠。目前辽宁省内尚无将三维漫游景观地理信息系统用于文化遗址保护同类研究。

国内三维技术用于文物保护的主要有三维仿真系统保护和开发文物古迹,主要是通过航空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地面上难以发现的文物古迹和考古遗存的浏览、观测等问题,从空间信息方面准确识别遗存分布范围和现状,还可以通过不同时期的航空照片和遥感照片,准确反映文物遗存的历史变迁、环境变化等问题,为城市规划、文化遗产保护及遗址远程监测等方面提供更全面的参考数据。

目前还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高新测绘技术,以激光反射的原理获取静态物体表面的海量三维点云数据,具有快速、精确、全面、非接触性等特点。主要用于文物仿真保护、文物数字化模拟。

三、研究目标、内容和系统开发流程

1、研究目标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航空摄影测量等3S关键技术,以数字化航测成图生成的4D产品为源数据,以skylineterrasuit系统软件为平台,研究并开发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三维景观漫游信息系统。来实现遗址范围地理资源、文化遗址景观、地理环境等社会资源的数字化,以达到三维景观保留其高度信息和纹理特征,给人以模拟直观感。通过将三维可视化的信息应用于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规划、宣传、文物保护,使决策者、设计者和用户对景观的历史、现状和规划有着直观的三维立体印象,决策设计更加合理和规范的目的。

2、研究内容

针对开发实现牛河梁红山文化三维景观漫游系统,本论文对以下三个方面内容展开具体的研究:

1)历史文化遗址三维场景制作源数据的预处理方法研究。

牛河梁遗址源数据的预处理包括航测数字化成图、制作数字高程模型、制作数字正射影像、牛河梁遗址点位落图。以上数据的质量和精度会直接影响到所生成的三维数据模型,因此需要对此项内容加以研究。

2)历史文化遗址三维场景数据的组织与管理方法研究。

通过对三维模型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实现面向对象组织三维空间数据,并就三维模型的多细节层次特征做详细阐述。最后结合牛河梁遗址三维项目的建设,提出一种快速、高效的建模方法,并详细介绍其建设流程、制作标准和数据管理。

3)基于terraBuilder和terraexplorer的三维场景、浏览与漫游。

利用SkylineterraBuilder软件,结合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和矢量数据,简洁、快速地创建三维模型地形数据库,并通过数据压缩降低了数据存储量。利用Skyline软件产品系列的terraexplorerpro与terraBuilder所创建的地形库相连接,对牛河梁遗址的地形数据库进行,在terraexplorepro里获取牛河梁遗址的三维可视化场景并进行浏览、分析、创建、加载、编辑操作,完成信息的整合和景观漫游。

4)关于牛河梁遗址群布局的研究。

从宏观上看牛河梁遗址的布局采用了伏羲八卦中震巽两个主体方位,中间的遗址点以标准的S形太极曲线相连,其中的9个遗址点都是选择在高度大致相近的高度上。这表明古人在5000年前就掌握了先进的定位方法,而且测绘水平精确性很高,这一点很值得去研究。

3、系统开发流程

(图1.1)

3.1数据准备

(1)数字正射影像Dom数据

数据格式:GeotiFF;影像采样间隔:0.5米;影像色彩:真彩色;

主要数据源:数字航空摄影;数据源分辨率:0.48米;数据获取时间:2007年10月;

传感器:CCD传感器;侧视角:0.0;数据纠正法:多项式纠正法;

(2)数字地面模型(Dem)数据

该数据用于确定建立模型区域的地形、地貌。

(3)属性数据及多媒体数据

有的遗址定位数据为GpS全球定位技术采集,该数据是对遗址点位的补充说明,有多种收集渠道。属性数据以数据库记录的方式管理,多媒体数据以文件方式管理。

(4)保密处理

对测绘数据进行一定参数的坐标转换,换带计算处理,参数严格保密。

3.2数据预处理

(1)航测数字化成图;(2)制作数字高程模型;

(3)制作数字正射影像;(4)牛河梁遗址点位落图;

3.3三维地形制作

3.3.1数字正射影像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融合为三维地表数据库,为任意尺寸真实感三维场景。

3.3.2SkylineterraBuilder拥有高效的海量数据库处理能力,能融合大量的影像、高程和矢量数据,创建有精确坐标的三维模型地形数据库,并通过数据压缩降低了数据存储量。

3.3.3本项目融合了牛河梁遗址及其区域经过保密处理后的16幅Dom及其Dem地形数据,还有低分辨率地球模型,并使其达到自由流畅的交互式浏览效果。

3.4三维场景

3.4.1Skylineterraexplorerpro是一个桌面应用程序,使得用户可以浏览分析空间数据,并可以对其进行编辑。

3.4.2terraexplorepro与terraBuilder所创建的地形库相连接,并且可以立即在网络上。

3.4.3使用terraBuilder对牛河梁遗址的地形数据库进行,即可在terraexplorepro里获取牛河梁遗址的三维场景。

3.5信息整合

Skylineterraexplorerpro里可以添加二维或者三维的物体、浏览路径、场景以及地理信息文件等,因此可以进行信息的整合。

3.6设置漫游方式

本三维景观漫游系统里提供了多种漫游方式,如任意漫游和路径漫游。其中,通过设置漫游路径,可以漫游重要景观或感兴趣的景观,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3.7动画输出及视频制作

通过Skylineterraexplorerpro设置三维景观漫游路径的视觉角度、漫游速度等技术参数,输出三维浏览视频。结合多媒体视频制作技术,利用premiere多媒体制作软件制作三维场景漫游影片。具体内容如下:

(1)撰写解说词;(2)设置漫游路径,输出三维浏览视频;(3)搜集素材,如图片、音乐;(4)配音;(5)利用多媒体制作软件premiere剪辑素材,制作三维景观漫游影片。

四、创新点或特色

1、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于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规划、文物保护,建立了“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三维景观漫游信息系统”,在辽宁省内属于首创。

2、制作三维景观漫游信息系统经验丰富、技术可靠,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整个制作流程。基于经济成本和时间效益考虑,研究出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建模技术方法,以适应三维模型快速建设和更新的需要。

3、通过Skylineterraexplorepro设置三维景观漫游路径的视觉角度、漫游速度等技术参数,输出三维浏览视频。结合多媒体视频制作技术,利用premiere多媒体制作软件,制作出三维景观漫游影片。影片可完整的表现出牛河梁三维景观的漫游过程并在漫游过程中加以配音解说、图片展示及音乐背景等特效,使影片的表现形式更加直观、生动、形象,而且输出的影片文件格式为.mpg,可直接在电脑播放,起到了方便播放、增强宣传的作用。

五、主要参考文献

【1】《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7930-87)

【2】张剑清、潘励、王树根.摄影测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程占慧.terraBuilder培训教程,北京东方道迩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2009

【4】地理信息系统部.terraexplorerpro应用培训教程,北京东方道迩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2009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篇7

一、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现状

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是指建国前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土官、个人在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以本民族文字直接形成的反映少数民族政治、历史、经济、军事、天文、历法、医药、教育、文艺、哲学、伦理、宗教和民俗等方面情况,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数量丰富、种类繁多,其中较为典型的是满文、藏文、维吾尔文、彝文、傣文、东巴文、白文、壮文、苗文、瑶文和水书等档案材料,按其现存方式可划分为古籍、文书、石刻(又包括碑刻、摩崖、石经墙、石经片和石经墩等类型)、金文、印章、竹简、木刻、贝叶、骨文、皮书、布书、瓦书和陶文等。现今,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现状如下:

1.少数民族文字数字化技术多为高校、民族研究所、计算机中心等机构进行开发。以藏文数字化技术的研究为例。1986年由青海师范大学研究开发的tC-DoS2.0版藏文系统通过了鉴定;这是第一个收入使用的藏文系统;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航天部701所于1988年8月推出了藏文文字处理及激光编辑排版印刷系统,后与潍坊华光合作开发出了华光书林藏文排版和激光照排系统;中国计算机软件与技术服务总公司、民族印刷厂、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联合研制并推出了北大方正藏文书版系统,北大方正1997年推出了基于win31的藏文维思彩色印刷系统;西南民院计算机研究室开发了基于DoS平台的SpDoS汉藏文版操作系统和藏文文字平台。

2.北方地区少数民族文字数字化技术的研究领先于南方地区。除藏文外,其他少数民族文字数字化技术开况如下:

(1)蒙古文。内蒙古计算中心开发出蒙文、汉文、英文操作系统,与山东潍坊合作研发出华光V型蒙文书刊、图表、报纸激光照版系统;内蒙古大学研制出mipS蒙汉混合字处理系统;内蒙古大学与北大合作开发出《北大方正电子出版系统》蒙文版。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文研究所的苏・苏雅拉图研制出基于windows95的蒙古文处理系统(便携式计算机)。

(2)维、哈、柯文。主要有1989年新疆民语委主持开发的博格达维、哈、柯、汉、英、俄多文种排版系统;北大方正及潍坊华光已都研制有维、哈、柯文的排版系统;1997年6月新疆开发的《未来多文种系统VtDoS6.1》。

(3)朝鲜文。如方正朝鲜文书版系统和思维系统;华光推出的书林朝鲜文系统。

(4)锡伯文、满文。有新疆民语委主持开发的计算机锡伯文、满文文字处理和轻印刷系统;内蒙古大学等研制的满文系统;辽宁省档案馆和东北大学计算机语言工程研究室共同开发的满文操作系统。

(5)彝文。有北大方正和西南民院合作开发的彝文系统书版软件;西南民院自行开发的VCDoS汉彝文双语平台和SpDoS汉彝文版汉字操作系统,后又推出了win95彝文文字平台;由云南省民语委和云大计算中心合作开发的云南规范彝文排版系统。

(6)傣文。北大方正开发的傣文电子出版系统;潍坊华光开发的傣文电子排版系统。

(7)壮文。由北大方正研制的在英文基础上稍加改造后实现的壮文书版系统。

(8)苗文。云南省楚雄州光亚电子研究所研制的苗文排版系统。

3.档案系统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工作尚未全面开展。现今少数民族地区许多档案馆(室)都收集珍藏有满文、藏文、维吾尔文、彝文、傣文、东巴文、白文、壮文、苗文、瑶文和水书等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这些档案大多处于手工管理阶段,只有少数档案部门开展了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工作,档案系统尚未开发出单一或多民族的数字化管理系统软件;在现有档案管理软件中,也没能开发出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的管理功能,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的利用效率与范围。

二、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方法

(一)引进与采用少数民族文字数字化的技术与科研成果

如许多高校、民族研究所、计算机中心等机构在少数民族文字处理技术方面开发出了藏文、蒙文、维文、朝鲜文、锡伯文、满文、彝文、傣文、壮文、苗文等。在数据库建立方面,蒙古文和藏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87年完成中世纪蒙古语文数据库;1993年在完成100万词缀(现代蒙古语文数据库)的基础上,又完成了《500万词级现代蒙古语文数据库》;完成了《元朝秘史》拉丁标注、汉文标注和汉文旁注本的检索统计系统,在《现代蒙古语词频统计》的基础上又整理出《现代蒙古语频率词典》;研制了m1U-1型蒙古语言分析软件包;1990年推出蒙古文拉丁化输入方法,开发了从新蒙古文到老蒙古文的转写软件,完成了蒙古文词根、词干和附加成分的自动切分与复合词的自动识别系统;蒙文字幕机系统,蒙汉混排图章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篆文刻绘系统,蒙语文节目微机管理系统,微机蒙文图书目录管理系统,蒙医癫痫病专家系统等。

此外,广西壮族自治区语委主持开发了壮语词库;西南民族学院开发出彝文(四川凉山规范彝文)字幕机系统;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完成了1994年基金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多媒体数据库。这些少数民族文字数据库的建立,为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的数字化提供便利条件。

(二)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的数字化工作

1.键盘输入。键盘输入是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数字化的一种基本形式,目前已经开发出许多少数民族文字输入法,各民族地区的档案馆(室)工作人员可根据所管理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的情况选择具体的少数民族文字输入法,以作为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数字化的基本工具。

2.扫描仪。扫描仪的工作原理是把纸上的图形、图像或文字信息变成像素点阵,再用二进制数表示这些点阵,从而将图形、文字变成数字,输入计算机。由于扫描仪可以将整页的少数民族文字、图形或图像直接输入计算机,因而在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信息的输入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数码相机及摄像头。数码相机摄制的图像可以通过标准串/并行口输入到计算机,内部的pC卡可以直接插入计算机使用,拍摄到的图像可以用计算机进行处理,保持图像的原样而不失真,图像质量很高。数码相机及摄像头可用于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的拍摄、复制、存储和传输利用。

通过以上各种现代化技术,即可将各种类型、各种形式、各种载体的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信息输入计算机,建立完善的数字化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信息系统。

(三)开发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

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是一类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可采集、加工、处理、存储、组织、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软件的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标准化建设

(1)编码字符集标准、键盘标准、字模标准。如内蒙古自治区计算中心完成蒙文字符集、键盘、字模国家标准;新疆语委主持完成维、哈、柯文的字符集、键盘、字模国家标准;在国家语委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及电子部的直接指导下,自治区藏语文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持;大学、西北民族学院、青海师范大学共同完成了藏文编码字符集、键盘、字模的国家标准,这一标准正式由国际10646(即iSo\10646)大字符集讨论通过,成为我国第一个进入10646国际字符集标准基本平面的少数民族文字字符集;四川省民族委办公室主持完成了彝文字符集、键盘、字模的国家标准;锡伯文信息处理信息交换用七位和八位编码图形字符集国家标准正在编制中。此外,国际标准1%文字符集的蒙文字符集、彝文字符集、维、哈、柯文字符集的补充集和锡伯文字符集正在制定中。

(2)术语标准化。正在制定的国家标准有蒙古语术语标准化的一般原则与方法,藏语术语标准化的一般原则与方法,维吾尔语术语标准化的一般原则与方法,朝鲜语术语标准化的一般原则与方法等,均为北方少数民族的术语标准化原则与方法。此外,还有蒙、藏、维、哈、柯、朝等语种的辞书编纂一般原则与方法国家标准正在计划制定和修订中。

(3)档案标准化。在软件的设计与选用上,首先要看是否是在档案管理标准指导下开发出的软件。开发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管理软件可参照采用的档案标准有《档案著录规则》、《文献保密等级代码》、《国家机关公文格式》、《档案分类标引规则》、《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等。

2.动态性原则

(1)采用新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由于windows系统的广泛流行,Foxpro关系型数据库正逐渐取代老的数据系统,它可以高度兼容Dbase和Foxbase,具有操作更简捷,调整修改方便,界面美观等特点而成为软件开发者的强有力的工具之一。

(2)注意留有二次开发接口。在档案管理自动化方面有一些项目有待完善与改进,如文献主题词的标引,不同文体之间的相互转换,文献全文关键词检索,以及自动组卷排列等。因此,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管理软件设计要先构建总体结构,留有补充功能接口,在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完善和增加各种功能。

3.注重系统的扩展性

在设计和选购软件时,要考虑有相应功能的驱动软件,如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窗口系统和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可增加扫描仪、光盘驱动器、可擦写光盘机以及声卡、视卡等硬件,并可组成一整的多媒体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管理系统。

(四)做好数字化少数民族文宇历史档案的利用工作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篇8

由于大运河时空跨度大、遗产状态复杂,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的各方面存在诸多困难。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虚拟现实(VR)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运河遗产的调查、评估、规划、管理和监测提供了高效的科学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

空间信息技术发展现状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lnformationSvstem,GlS)是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描述和应用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由硬件、软件、数据和用户有机结合而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管理、分析和统计。地理信息系统最重要的作用是对地理空间及其相关信息进行定量地统计分析,其最大的特点是它能把地球表面空间事物的地理位置及其特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屏幕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目前,GiS的应用已遍及与地理空间有关的领域,从全球变化、持续发展到城市交通、公共设施规划及建筑选址,地产策划等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正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这些领域的研究方法及动作机制。在未来,GiS将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GiS集成处理技术、分布式webGiS、移动GiS、三维GlS(3DGiS)、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与互操作等方向得到发展。

遥感(RemoteSensing,RS)技术是一种不直接接触目标体而获取其信息的技术手段,它可以获取并处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信息、地表的自然地物和人工地物的分布形态以及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等方面的信息。与传统的数据获取手段相比,RS技术具有可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获取信息受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等技术特点。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海洋、气象、水文、军事、环保等领域。将来,遥感技术将步入一个能快速、及时地提供多种对地观测数据的新阶段。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都会有极大的提高。其应用领域随着空间技术发展,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发展及相互渗透,将会越来越广泛。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navigationSatellitetimingandRanging/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iobai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LonaSS)、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GaLiLeo)以及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其中,GpS的影响和应用最为广泛。GpS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定位方法,已逐渐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取代了常规光学和电子仪器。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GpS卫星定位和导航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在空间定位技术方面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用GpS同时测定三维坐标的方法将测绘定位技术从陆地和近海扩展到整个海洋和外层空间,从静态扩展到动态,从单点定位扩展到局部与广域差分,从事后处理扩展到实时(准实时)定位与导航,绝对精度扩展到米级、厘米级乃至亚毫米级,从而大大拓展它的应用范围和在各行各业中的作用。

虚拟现实(VirturalReality,VR)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发展至今也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VR技术是一种综合应用各种技术制造逼真的人工模拟环境,并能有效地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感知系统行为的高级的人机交互技术。虚拟环境通常是由计算机生成并控制的,使用户身临其境地感知虚拟环境中的物体,通过虚拟现实的三维设备与物体接触,从而真正地实现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历史,也可以说是一个信息环境多维化的历史。创建多维信息环境、突破数字及文字的单维表现力的局限。VR技术作为一种综合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网络技术、立体显示技术以及仿真技术等多种科学技术而发展起来的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目前所涉及的研究应用领域已经包括军事、医学、心理学、教育、科研、商业、影视、娱乐、制造业和工程训练等。VR技术已经被公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发展学科以及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技术之一。

空间信息技术在大运河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1 空间信息技术在中国大运河遗产调查中的应用

中国大运河作为体例巨大的线性文化遗产,按照传统的文物普查技术手段,难以在短期内完成运河遗产的调查工作,因此将GpS、RS和GiS为主体的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引入我国文化遗产调查中,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文物普查工作的效率,显著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科技水平。京杭大运河遗产普查工作是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中,填写文物的名称、年代、经纬度坐标、类别和面积等。运河遗产测绘一方面在于采集遗产的空间地理位置;另一方面在于绘制遗产的平面地形图,明确遗产本体的范围,为遗产保护规划提供规划底图。在遗产测绘中,河道按照1:2000比例尺测绘,石刻碑记采集中心点,其他按照1:500比例尺测绘。遗产测绘方法如下,先布设GpS控制网,然后以控制点为基准站,采用两台移动站,用RtK测量特征点坐标。高程点的测绘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测高。内业处理成图后导入京杭大运河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2 空间信息技术在中国大运河遗产研究与考古发掘中的应用

大运河的研究工作涉及运河的方方面面,包括运河本体、沿线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保护技术、管理体制和方式等等,为了完成以上的研究工作,运河相关信息的占有和对信息数据的分析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基于空间信息技术构建大运河文化遗产数据库以及基于该数据的大运河保护地理信息系统对大运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大运河保护地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和空间分析功能(如运河空间关系分析、风险预测分析、运河遗址考古分析、沿线聚落分析、开发敏感性分析等)可对运河区域经济、文化与区域社会变迁进行研究,充分揭示大运河工程的科学价值,也可深入进行大运河保护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关系研究,开展大运河沿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对比分析世界各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单的运河与水利工程情况。

大运河由于各区段的现状存在着很大差异,保护的需求所反映的形式也千差万别:在北方主要表现为废弃

的河道与设施的逐渐湮没或被改做它用,文化遗存的基本情况尚未摸清,沿线城镇传统街区破败不堪,文物建筑已经或面临着拆改和损毁的境况。在南部虽然由于基本保持着航道的利用,但一些区段或已被改道或拓宽,使运河本体受到较大损害,而运河沿线城镇的快速发展,使传统建筑和街区多已被拆、改而面目全非。受黄河改道和泛滥的影响,大运河的河南、安徽区段已发生很大变化,许多河段已难从地表寻觅踪迹。因此,对于废弃河道、设施和建筑的调查与测绘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传统考古调查、地球物理勘探与RS、GpS技术的集成研究,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利用上述技术的集成,可以开展大运河遗产的考古研究工作。如在山东南旺利用GpS、遥感、探地雷达等空间信息技术开展的南旺分水龙王庙遗址和水柜遗址的考古发掘。通过遥感影像处理可以判别出水柜湖堤的走向,通过GpS测量可以确定湖堤的具体方位,从而确定分水枢纽重要水柜的位置和面积。探地雷达则应用于分水龙王庙发掘中预先识别文物埋藏区的方位,便于考古人员准确的发掘潜藏文物。再将考古相关数据录入数据库,就可以完整的存储和展示南旺分水枢纽的空间信息和历史信息。

3 空间信息技术在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中的应用

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涉及到多种类型的数据,来源多样,量大繁杂,为了对这样一个古老的大运河作好合理的保护规划,需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信息进行有效的存储、管理和分析,为此引入地理信息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大运河保护规划辅助支持系统的建立,便于利用GiS整合历史建筑、古遗址、历史地区的空间位置数据和属性数据,将古建筑、古遗址等的空间位置信息展现在二维电子地图或遥感影像上,并以此为基础实现照片、工程图、文档等多媒体信息的链接;多源信息的融合,从而综合利用各种资料,提高预测和决策水平。GiS可以提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专业分析工具,指导在历史区域周围建立缓冲区,以保护周边环境;利用距离分析评价施工建设与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之间是否留有充足的距离;利用通视性分析评价历史区域重要的天际线和景观视线是否得到保护;利用叠加分析评估周边环境的土地利用是否合理;利用应用分析模型进行保护范围内建筑密度统计、违规建筑统计,以及拟建工程对保护区环境风貌的影响定量评估。

空间信息技术在运河遗产保护规划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4个过程,第一是将运河遗产数据进行建库,将遗产资源调查中的数据进行空间和属性关联,使得保护规划的对象得以明确。第二是进行运河遗产的价值评估,将运河遗产按照价值评估的结果进行分类定级,不同价值的运河遗产在保护上划定不同的保护范围,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第三是进行保护范围划界,利用GiS的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和视域分析等功能,划定遗产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第四是规划制图,由于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图形处理能力,所以在大型遗产的保护规划中,能显著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制图效率。

4 空间信息技术在中国大运河遗产管理与监测中的应用

大运河的管理与保护涉及的内容既要包含运河主干道,也包括运河沿线的相关文化遗产以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水系和人工水系。显然,传统的管理和监测手段难以满足大运河监测与管理的需要。RS和GpS技术可以作为运河文化遗产信息获取技术,而GiS技术可以作为运河文化遗产信息智能化管理与服务技术,VR技术作为运河文化遗产的可视化表现技术。可以说,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可以高效、准确、规范化地获取和存储大运河的各种空间和属性信息,可以快速而方便地查询、检索和统计信息,可有效和智能化地进行运河信息空间分析,据此可以深化和完善运河规划管理工作,实时地监测运河文化资源,不断反馈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工作人员和决策者及时了解问题并快速反应。在具体的监测过程中,首先要对中国大运河遗产的现状和保护规划实施进行监测,获取相关监测指标,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确定运河遗产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级别,再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做出相关决策。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篇9

一、对现行会计目标理论的简要评价

无论是“受托责任观”,还是“决策有用观”,它们都是对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情况下会计具体目标的阐述。由于它们以一定的环境为前提,相对于这一环境,它们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也正是因为它们仅仅以一定的环境为前提,而未从会计环境的历史发展历程的角度进行考察,故它们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受托责任观”所依托的两权分离,其拥有财产所有权的所有者与拥有财产经营权的经营者是确定的。在这种环境中,委托方和受托方都关注着受托资源的保值与增值,甚至委托方还可以向受托方提出管理受托资源的具体要求①。一旦受托方未能完成既定的受托责任,委托方可以更换受托方。“受托责任观”形象地描绘了委托方和受托方的权贡关系及其会计在认定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中的作用。因此,受托责任学派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有效地反映资源受托人的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②。笔者认为,反映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是会计的一项重要的具体目标,但这项具体目标并不能包含会计的所有目标,其原因在于:(1)从广义上讲,受托责任的确无处不在。但是,与会计相关的仅仅是基于财产所有权上的受托责任。会计可以反映企业对所有者、债权人的受托责任,但职工对企业的受托责任、下级对上级的受托责任,往往并不是通过会计来反映的。虽然两权分离之前的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也存在着受托责任,但这种受托责任往往反映为所有者与雇员之间的关系,而在财产所有权上,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不存在受托责任关系,会计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反映所有者与雇员之间的受托责任,而是为更好管理企业服务。在现代社会中,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的企业仍普遍存在,它们仍是“受托责任观”最好的反证。(2)“受托责任观”所依托的两权分离,必须具备明确的受托方和委托方。只有这样,委托方才能根据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决定是否对该受托方继续予以委托。而在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已成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机制,是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途径。广大证券持有者是上市公司所拥有资源的委托方,但他们却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即委托方的具体人员时刻都处在变化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受托方可以说是确定的,而委托方则是不确定的。同时,潜在投资者与企业经营者在财产所有权上并不存在受托责任关系,而他们也是会计信息的重要使用者之一。可见,“受托责任观”并不适合作为通过证券市场筹集资金的企业之会计目标。(3)“受托责任观”所认为的财务报表的目标是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实际上强调的是会计为企业外部使用者服务。但是,自从会计产生以来,为企业内部服务一直是会计的重要职责,即使在现在,管理会计仍与财务会计并驾齐驱。显然,会计的这一重要目标已被“受托责任观”所忽略。

“决策有用观”所依托的两权分离,是以资本市场为媒介的。在这种环境下,股东和债权人虽仍参考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但是,他们同时关注着资本市场的平均风险和报酬水平及其所投资企业的可能风险与报酬。此时,会计已不仅仅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而反映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机会也是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目的便是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更值得肯定的是,它完美的解答了潜在投资者对会计信息使用的问题,他们不需要了解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而是利用信息作出投资决策。然而,“决策有用观”仅仅以这特殊的历史环境为基点,其局限性的存在也是必然的。这种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很多,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职工团体与个人以及其它利益关联者。因决策需要而利用会计信息,最贴切地说明了投资者、债权人的目的;至于政府中的部分部门、职工团体与个人和其它利费关联者,政府将会计信息作为进行宏观调控决策的依据,职工团体与个人将会计信息作为去留决策的依据,其它利益关联者以会计信息作为可否继续保持某种经济关系的决策依据。但是,对税务部门来说,他们利用会计信息,并不需要作出任何决策,而是仅仅以此为据对企业进行征税。显然,“决策有用观”并不适合于这一现实。(2)“决策有用观”同“受托责任观”一样,注重会计信息为企业外部使用者服务,而忽视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当然,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部门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从这一点上看,“决策有用观”是完全可以成立的。值得注意的是,决策仅仅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环节,它还包括预测、分析、控制等内容,为企业管理决策服务并不能代替会计为企业管理服务。可见,企业管理部门利用会计信息不仅仅是为了决策,会计也不仅仅只是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3)即使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和企业经营者都是为了决策而使用会计信息,但由于决策内容的差异,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迥然不同,不仅外部使用者与企业经营者的会计信息需求不同,而且不同外部使用者的会计信息需求的差异也很大。从这一点上看,“决策有用观”的作用不如“受托责任观”,因为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标准上基本一致,无非是资产的保值增值等,由此,我们认为,用“决策有用”概括在内容上具有很大差异的会计信息需求,并不具有任何意义。

二、会计目标理论的重构

“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都形象地描述了某种环境中特定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具有特定需求情况下的会计目标,但它们却未能概括会计的所有目标,其真正原因在于它们未能从整体上考察会计目标,试图以某一具体会计目标来代替整体目标。通过上述考察,我们认为,会计目标具有两个层次:基本会计目标和具体会计目标。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会计,其基本会计目标是一致的,而具体会计目标则因历史环境的变化而不相同,因会计主体的不同而发生差异;基本会计目标适合于所有历史环境下的所有会计信息使用者,而具体会计目标则仅仅适合某一环境下的某一具体会计信息使用者。事实上,我们对会计目标的认识,是从会计的具体目标开始的,只有通过具体目标的分析研究,才能最终抽象出具有共同性的特质。

(一)具体会计目标。具体会计目标是会计在特定历史环境下针对具体的信息使用者时所具有的,它直接体现了会计在这一历史环境下所具有的职能。当然,会计目标应在会计职能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因为我们对会计职能的认识,工是通过对具体会计目标及其在现实中的可行性的考察而获得,一旦某项具体会计目标可行,便可以认为会计具有与该项具体会计目标相对应的职能,否则,即不具有这项职能。

在单式簿记时代,人类社会处于自然经济发展阶段,生产的目的主要是自给自足,而非交换。单式簿记作为会计发展的最初形式,对政府来说,是要借助它核算其财政收支状况及其结果,为贯彻“量人为出”的财政原则服务;对民间商业与手工业来说,则要通过它来核算收支,以便在收支相抵中求得收大于支这一所企望的结果。因此,这一时期的会计,其目标是要为政府与民间商业及手工业核算收支,满足它们对各自收支状况及其结果的信息需求,故古代数学家从记帐、算帐、报帐、用帐与服务相结合的角度,对会计作出了“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的结论。可见,这一时期的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具有核算的职能,也仅仅具有核算职能。

随着12-15世纪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萌芽的出现,会计逐渐由单式簿记发展阶段进展到复式簿记发展阶段,簿记学的产生则以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Lucapacjoio)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的发表为标志。卢卡·帕乔利在谈及经商必备的条件时说:“……应该使用借贷记帐法,因为借贷记帐法是记述经商活动的最有效的方法。这对商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系统的记录而仅凭商人的记忆,那将不胜其烦,也会遇到困难,以致无法从事经营。”⑤而德国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歌德(Goethe)则对复式簿记给予更高的评价,认为它是“人类智慧的绝妙创造之一,每个精明的商人从事经营活动都必须利用它”⑥姆。会计的这种发展,亦源于会计具体目标的变化。这一时期的商业对会计的要求,已不仅仅是核算收支了。考察当时的会计环境和会计实务,可以发现会计的具体目标可概括为:(1)为商人提供其所拥有的所有财产和所进行的交易及其损益的信息;(2)为经济往来各方提供债权、债务方面的信息。无论是对财产、交易的反映,还是对债权、债务的记录,会计都是为商人管理商业经营活动服务的,从而显示出会计的管理职能。也正是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圆满地完成了两大具体目标,会计方能深受商人们的好评。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所进行的产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并引起了生产组织和经营形式的重大变革。自此,人类社会进入到机器大工业时代。在此期间,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企业的最基本经营组织形式。在这类公司里,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这种情况也相应引起了这一历史时期具体会计目标的变化:(1)为所有者提供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评价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2)为公司经营者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特别是成本管理;(3)为债权人提供公司偿债能力等方面的信息。从这些具体目标中可以看出,在会计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的同时,会计的反映与评价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职能也得到了加强。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委托与受托关系不仅进一步复杂化,并且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之中。此时,会计除实现上述目标外,还为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它利益关系人提供各种不同的信息。其后,正是在这些具体会计目标的引导下,会计在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并最终确立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对独立的地位。

上述可见,处于不同历史环境下的会计,具有不同的具体会计目标。当然,处于同一历史环境下的不同会计主体的会计,其具体目标也不同,如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与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其具体会计目标显然存在差异。

(二)基本会计目标。具体会计目标因会计主体、历史环境等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但在这具体表现形式的背后,存在着相同的特性。这种特性便是基本会计目标——“满足会计信息需求”。对于基本会计目标“满足会计信息需求”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满足会计信息需求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价值所在。会计,作为一种信息系统,是一种开放式系统,它通过与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交换,不断对系统要素的运行进行控制,最终产生出符合需要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信息的需求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前提条件,也是运行的基本依据。满足了这些需求,也正是体现了会计信息系统的价值。当然,需求不同,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也不一样,产生的会计信息自然也不相同。

2、会计信息是会计所要满足需求的信息类型。会计信息系统到底应提供怎样的信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决定着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发挥。美国会计学会(aaa)1964年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aSoBat)开篇便把确定会计领域,建立可据以判断会计信息的标准作为研究对象。然而,该说明书只把“相关性”、“可验证性”、“公正不偏性”、“可定量性”等四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衡量会计信息的标准,并简单地把会计定义为“为了使信息使用者能够作出有根据的判断和决策而确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程序”。⑦而并没有真正回答具有怎样内容的信息才是会计信息这个关键性问题。事实上,会计信息的内容因具体会计目标和具体会计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单式簿记时代:有关收支的信息即是这一时代的会计信息在复式簿记时代,所有与财产、交易、债权、债务及损益相关的信息是这一时代的会计信息;到了股份有限公司出现以后,所有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信息,都可划归会计信息之列。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会计信息与以往有所不同。单式簿记与复式簿记时代的会计信息,由于它只是为了反映已经发生的收支、资产、负债、损益等情况,无论它是为经营者还是外部使用者所使用,它都是一种历史性信息。处于股份有限公司时代的会计,为企业外部人所提供的信息,也仍是一种历史性信息,因为股东仅据以评价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债权人仅要了解公司当前的偿债能力。然而,处于科学管理运动蓬勃发展之中的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者们,深深感到了控制成本的必要性,他们要求会计在提供历史信息的同时,还要提供面向未来的信息。在“标准成本”这一命名正式被人们认同之前,已存在着“预计成本”、“估计成本”、“预测成本”、“预算成本”、“规划成本”等名词;赢得“标准成本会计之父“荣誉的G,查特·哈里森(G·ChanerHarrson)则主张进行科学的事前成本计算。可见,这一时期的会计信息已不仅仅是历史信息,它已包括未来信息。当然,那时的未来信息还仅局限于为企业管理,者所使用,只是到了证券市场高度发达的时代,会计信息的内容才进一步得到扩展,这时会计信息除包括历史信息外,对投资者来说,还包括所有与证券价格相关的信息。因此,这一时期的会计,无论给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还是企此经营者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既包括历史信息,又包括未来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篇10

(一)需求牵引不突出,开发动力不足

影响档案信息为历史研究服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档案信息意识不强所致。由于对现阶段档案信息服务于历史研究工作认识上的偏差,平时在档案工作中某些档案又比较强调保密,检索利用不方便,加上库藏档案信息结构不合理等多种原因,造成历史研究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牵引不突出,反过来又导致档案部门主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动力不足,难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

(二)目标不够明确,缺乏主动参与意识

历史研究中的档案信息服务开发利用必须有明确的、切实可行的目标,且每一项档案收集活动的总目标与各个档案收集活动的分目标必须构成一个目标体系。没有目标的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必然不会有太好的利用效果。由于长期以来档案编研比较强调档案的史料价值,使大多数档案人员眼睛只盯着过去,而不太关心历史研究当前的发展情况,对历史研究的重大问题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往往只是在领导要求后才被动的提供一些背景资料,更缺少对如何策应提出明确的建议,或者提出的分析判断与历史研究工作需求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这样在历史研究工作者眼中,档案信息层次不高,辅助研究的价值不大。

(三)编研力量薄弱,信息内容深度不够

档案信息为历史研究提供的信息服务,应以深层次开发历史档案信息为重点,大力开发具有高度准确性、真实性和具有较高科学价值以及具有长远效益的档案信息,以此为历史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保障。但目前的现状是一些档案馆(室)重馆(室)藏,轻开发,表现在投入开发的人力资源和设备均不足,开发工作似有似无,更谈不上有一定的深度。加工信息不多,主要的还是专题介绍、联合目录等粗加工信息,并且其中粗加工信息尚未形成以数据库开发为主要项目,缺少建有各个历史研究项目的提升数据库。从编制力量来看也很薄弱,大部分局限于编些检索工具,全宗介绍等二次文献,对于深层次的三次文献编研很少,影响到信息资源的深层开发,不能更好的服务于历史研究之中。

(四)信息提供方式陈旧,馆(室)藏资源不足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电脑成为我们生活、工作的必需品。需要任何资料信息只要上互联网都可以检索到,但是通过互联网上的信息来档案馆查却毫无收获,其原因有二:一是馆藏及现行归档范围存在不足。大量的档案信息资源没有开发出来,有些价值的材料没有很好收集起来,多数档案信息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了现实利用的价值,客观上造成档案信息资源实效性差的现状。二是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媒介传播不够。现行档案信息资源的传播媒介主要有三种: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及电子化传播。而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今,档案电子化传播即互联网传播为充分利用起来,造成即使在档案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档案信息资源为历史研究服务的障碍。

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历史研究服务的建议

档案信息资源系统是由现代信息技术诸要素构成的综合性开发系统,系统各构成要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他们在系统整体中,服从、服务于系统整体,从而形成一种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总体动态平衡。因而要做好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历史研究服务的工作,必须运用科学管理的原理与方法,从技术、设备、人员管理等多种角度,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规划、协调与控制,以满足历史研究对档案信息多方面的需求。

(一)增强信息资源意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1.增强信息资源意识

档案管理人员作为专业的信息资源管理者,对信息应要具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并要有专业的敏感性。在管理档案信息时,要以资源运作的观念来指导工作,将档案信息视作一种宝贵的资源,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知识备查为信息传送,促使档案资源向信息化的转化。不要将档案信息的存储和保管当做档案馆(室)的主要功能,而提供信息服务也是档案管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当做为历史研究提供必要支持的前导性活动,将档案信息服务历史研究作为与档案存储、保管同等重要的资源加以管理,在宏观上要加强对信息资源的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要摆脱重收藏保管,轻开发利用的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主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使档案变成活信息。要经常走出档案馆(室),了解和研究历史研究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然后通过选材与整理形成能够满足历史研究的档案信息产品。

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是有效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关键。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是一种高级的复杂劳动,为历史研究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人员必须具备如下素质:一是全面掌握档案专业知识;二是具有一定的信息科学知识和高等教育管理学知识,掌握档案管理现代化技术,学会运用信息工具和手段,能进行档案信息的分析与研究;三是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创新意识和开拓意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要对档案信息存在状况及其相对价值有充分的了解,并对信息需求具有敏感性,必须要熟悉档案的收藏情况,了解收藏档案蕴含的信息内容,并能在总体上评估不同背景的档案所具有的价值,正确解读历史研究对档案信息服务的需求规律,从而为满足这种需求提供高效服务。

(二)利用多种媒介,拓展档案信息服务渠道

1.加快信息加工处理现代化步伐

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上的应用,就谈不上科学的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是实现科学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关键性技术条件。档案馆(室)传播信息的媒介包括语言、文字、电子三大类,尤其是信息加工的电子化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还处于用语言、文字传播的落后状态,这就必然制约着对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开发,因此必须加快实现电子化,重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信息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档案馆(室)应当通过多种渠道,使用多种媒介传播档案信息,以满足历史研究过程中不同层次、不同目标的研究需要。

2.与其它信息服务有机结合

可以将档案信息服务与办公系统、图书情报功能等其他信息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信息交流情况通报制度,形成信息资源管理的新领域。做到在外延上发掘档案信息资源,开拓档案信息服务渠道;在内涵上不断重组和加工档案信息库,为历史研究提供广泛的信息支持。档案馆(室)与其他机构合作,既可开发利用馆(室)内自身的信息资源,又可实现信息效益,还可以节约人力和物力,将自身静态档案信息与其它部门的动态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生动活泼的档案信息资源利用于、服务于历史研究的新格局。

(三)加强信息导航,构建档案信息网络

扩大利用以实现更多的档案信息资源为历史研究服务,这是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在数量上的要求。档案信息可以重复利用,它的价值不因利用而损耗,相反,档案信息的价值需要在利用中才能体现。它要求档案馆(室)能够找到更多的机会,使历史研究工作者得到更多的档案信息。当然在档案信息的传播中,为维护信息所有者的利益,要考虑信息的控制权问题,应该对信息的传播进行有效的控制。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要有明确的目标导航,不同的信息对不同历史研究层次有不同的价值,为此要求要有效地、有针对性地传递档案信息。档案管理的角色也要从档案保管者转变为档案信息导航者。建议在档案馆(室)设置相当于Cio(信息主管)的岗位,负责对档案馆(室)的信息资源管理、利用与开发进行控制,制定有关档案信息管理标准,并参与历史研究中的信息服务流程,参与规范档案信息服务历史研究的基础标准,为历史研究提供有效的档案信息支持服务。

(四)做好需求预测,开展定题服务

对档案信息管理者而言,由于档案信息主要的目的是满足历史研究者课题研究的需求,我们不能满足所有历史研究的需求类型,这就需要我们做好新近历史研究热点课题的需求动向与趋势预测,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使信息提供更具有准确的预见性,以实现最大限度提高档案信息是使用价值,就显得十分重要。所谓定题服务,就是档案馆(室)要根据当前历史研究中的热点课题,了解历史研究者对档案的信息需求,主动向历史研究工作者提供档案信息,使其工作得以更好开展。对保管的档案信息进行有序的组织与横向、纵向深度加工是档案信息开发的核心内容,其侧重点应是对档案信息内容进行情报性,预测性分析,可以通过向历史研究工作者公布可提供服务的专题目录,有针对性地传递信息,充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自身价值。要围绕战略性,方向性课题组织开发档案信息。着重抓住与热点历史研究活动相关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是档案馆(室)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重点。历史研究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历史研究工作者考虑问题不一定全面、完备,档案信息服务的任务就是要抓住他们研究方向关注、对研究课题全局有重大影响的课题,把信息的焦点对准研究课题的全局性工作的重点、热点、难点、疑点,抓住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研究性的重大课题,组织相应的档案信息,超前提供参谋服务,帮助历史研究工作者拓宽视野,调整思路,做出科学研究。

(五)增强时效性,强调快速反应和主动参与

时效性是信息的特征之一,尽管档案信息有一定的滞后性,但也应要求档案馆(室)尽可能注重档案信息的时效性和所传播信息的新颖性,做到收集和加工信息要及时、迅速,利用信息更要及时、迅速。要强调快速反应和主动参与,提供的历史研究档案信息要做分析筛选,确保信息“适销对路”。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利用档案信息的反馈工作。档案信息输出利用后,档案馆(室)应及时收集利用效果、并经过汇总分析,掌握历史研究工作者所需的档案信息在某个时期的重点及其需求趋势,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和改进信息服务工作。

(六)注重档案业务基础建设,确保档案信息质量

档案信息服务历史研究是建立在档案信息积累基础上的,没有基础工作,就谈不上有效地开发利用。因此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有必要从档案业务的基础建设入手,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1.丰富馆(室)藏,扩大档案信息资源

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的档案信息资源,是档案工作满足历史研究工作者研究工作需求的重要保证。档案收集的系统性、完整性如何,直接决定其服务的质量和利用价值。因此要做好进馆(室)档案的收集整理,定期接收和征集,努力丰富馆(室)藏档案信息资源。在重视归档与接收等传统渠道外,要加大开拓其他收集的渠道,档案馆(室)要主动出击,对相关档案信息进行收集或监控。

2.完善检索工具,使信息资源有序化

档案信息资源有序化的程度预示着档案价值实现的程度。编制多种检索工具,增加检索途径,形成检索体系,以满足历史研究工作者从不同角度查找档案信息的需求,为档案利用创造条件,是档案馆(室)应加强的一项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