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环境保护的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5:23

森林环境保护的内容篇1

1.1森林工程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其都具有着不同的特征,并且一旦该区域的生态系统出现问题,造成生态系统群落不健全,就会形成区域性生态不平衡。因此在进行森林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应把握好森林工程施工与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生态系统保持完整,可以实现物种的多样,这对于提高森林工程的建设水平有着一定的帮助。因此森林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区域间生态系统的完整,以达到保护环境,加强建设的双赢目的。

1.2环境保护与森立工程建设随着现代森林工程建设理念的不断转变,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森林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核心思想。因此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森林工程的建设一般都会以环境保护为指导思想。具体来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工作人员需要保持当地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避免对环境造成伤害。其次,加强对非生物环境的重视,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避免对生态平衡的破坏。最后,强化林区的水土保持,避免因植被的破坏造成林区的水土流失问题。

1.3物种保持与森林工程生态环境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物种的繁衍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森林工程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经常对具体区域中的物种造成破坏,使得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难以继续维系下去。因此在对森林工程进行革新后,新的森林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侧重的对物种保持问题进行了关注。首先,工作人员会在工程施工前对当地的相关物种进行调查与整合,针对物种的生产情况进行建设方案的制定。其次,在进行森林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加强施工的管理工作,避免因为违规施工造成物种的伤害。

2森林工程和生态系统保护的内容及措施

2.1树种结构保护树种的选择应该与具体区域的实际环境相联系。一般来说需要综合该区域的气候情况、水文情况以及土质情况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同时在植树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树种的搭配,实现树木的多样性。并且还要在更新造林时保留和诱导能和更新树种借重的小树,形成混交林,还有深根系树种和浅根系树种混交,阴性树种和阳性树种混交,形成人工混交林。采伐是森林工程建设的工作内容之一,为了保障森林中的树种结构,有关工作人员在实际采伐的过程中,应养成保护性采伐的良好思想。所谓保护性采伐就是对于采伐过程中不成材的幼树予以保留,以方便今后对采伐地区的重建,为行成混交林打好基础。

2.2维护森林的空间性一个完备的森林系统其不仅树木种类齐全,同时在空间结构上也相对完整,具有良好的生态平衡效应。这种空间结构一般包括树木种类的多样,植被品种的齐全,无论是从高处还是到地表,都有相应的植被进行覆盖。这种完整的空间性很容易受到森林工程建设的破坏,出现空间的不完整性,进而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森林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有计划的对森林进行砍伐,按照森林的层次性、分布性等特点,对森林进行选择性砍伐,有效的保护森林空间性的完整。在森林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有时对森林进行砍伐并不是对森林的破坏,而是对森林的一种保护。这主要是森林中树木在进行生长的过程中,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一些对周边树木生长有害的不良树木,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对这些树木进行有效的去除,才能保障其余林木的正常生长。为了保障森林的健康发展,有关人员对于低效林会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具体来说相关工作人员会通过铲除有害树种,保留有益树种,种植新树种等方式,对低效林进行完善。这种人工干预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自然林木的生长质量,同时也有利于保障森林树种的丰富性。

2.3保障森林的阶段性森林系统在进行生长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阶段性,一般我们会将其分为时间度量、中等时间度量和昼夜季节三个方面。非生态系统的短时间结构变化,能体现林分群落结构的周期性变化,从而引起森林生态系统群落结构的外貌变化,对工程的策划、工艺的设计和作业的运行都有重要作用。

森林环境保护的内容篇2

关键词: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森林生态补偿法》

一、引言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水资源短缺、水早灾害严重。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森林的兴衰与生态环境的好坏密切相关。

根据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我国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6329.47万公顷,森林面积15894.09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24.88亿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6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6.55%,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48个百分点;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为0.128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面积的1/5;人均蓄积量为9.048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72立方米的1/8。我国森林资源状况和森林环境问题不容乐观。

虽然从1998年起我国就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并在“九五”《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提出:①201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19%,达到遏制全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②203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4%以上,力争使全国生态环境明显改观;③2050年全国宜林地全部绿化,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但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建设和保护面临着现实的困难:森林建设和保护缺乏资金。因此,资金问题也就成为解决森林问题的关键。为此,急需建立和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创造可持续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现状

森林除了具有经济效益外,还具有以下生态效益:美化环境、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国防、科研、教育等,这些目前是不能通过有形市场交换的,也不能给生产经营者带来收益,森林的这种外在经济性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使森林的建设和保护丧失了经济动力,不利于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施了森林分类经营改革试点,将森林分为商品林和公益林以不同的经营思想进行运作。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既是森林分类经营的核心,也是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的关键。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问题实质上是对生态产品给予定价的问题,目的在于把生态效益的外部性内部化。

虽然我国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还处在研究、审定、个别实施的初步阶段,国家尚

未出台正式的《森林生态补偿法》,但有关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问题在国家的相关政策中已有所体现。(见表1)

(表1)

时间颁布机关政策名称主要内容

1992国务院批准国家体改委文件关于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要点的通知要建立林价制度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行森林资源有偿使用

199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外交部、国家环保局文件关于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情况及有关对策的报告按照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要逐步开征资源利用补偿费,并开展对环境税的研究

199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造林绿化的通知要改革造林绿化资金投入机制,逐步实行征收森林生态补偿费制度

1994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使用制度,实行森林资源开发补偿收费

1995林业部《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应本着“使用者付费”的经济原则,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补偿机制和相应的经济政策体系

199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九五”时期和今年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按照分类经营原则,逐步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制度和生态公益林建设投入机制,加快森林植被的恢复和发展

199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199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县和县以上各级地方政府要尽快建立水利建设基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也要抓紧研究,尽快建立起来

1998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00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问题的意见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

2001财政部财政部财农[2001]5号文件同意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助基金,主要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统称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

三、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条件分折

1、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收入逐步提高,使建立补偿制度成为可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较快。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650亿元。提前五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保持在7~8%左右,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我国加入wto以后,为经济发展打开了国际市场,国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这为国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提供了物质条件。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提出了更高的精神需求。当前我国的旅游业不断升温,特别是生态旅游得到人们的青睐就是例证。另外,居民的环境意识增强,更多的人愿意承担生态环境建设费用。

2、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我国的发展日趋成熟

从上文(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关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问题在国家的相关政策中已发展,这表明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问题给予重视,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2001年11月开始,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在河北、辽宁、黑龙江、山东、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广西、新疆11个省(区)的685个县(单位)和24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展开,涉及0.133亿hm2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而且已经有个别省区试行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如广东省,以政府令的形式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东省生态效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办法》(1998),福建三明市政府于1998年批准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办法,浙江省的同类制度也在商议过程中。这就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提供了借鉴和经验,也为国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奠定了基础。

3、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理论的不断发展

在我国,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补偿的政策理论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出现高峰,21世纪初期仍然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研究的重点包括了:森林生态效益计量评价和计量模型、生态效益的交互作用及叠加效应、森林生态效益的社会和法律特征、补偿对象、补偿原则、资金来源、补偿依据、补偿标准、补偿范围、补偿办法以及基金管理方法等方面。这些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对于中国全面实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意义非常重大,促进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施行。

四、建立和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设想

根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实践,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应当根据“收益者付费、损害者赔偿”的原则,制定一部《森林生态补偿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森林生态补偿的依据。森林资源除了具有经济效益,还具有生态环境效益,森林的建设和维护,需要有一定的费用投入。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具有外部性,把这种外部性内化,就需要对森林生态进行经济补偿,这样才能保证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

2、明确森林生态补偿资金筹集的途径。森林生态补偿资金除了国家出资以外,应当根据“谁收益谁补偿”的原则,明确其他主体包括个人、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的应缴份额,从而体现了生态效益的社会共享共担原则。

3、明确森林生态补偿的对象和范围。重点防护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其他重要的森林生态资源区,应当作为森林生态补偿资金重点补助的对象和范围。

4、明确森林生态补偿金征收的标准。确定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是一项复杂的自然社会系统工程,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既要顾及森林自然生态要素,又要重视林区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在制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森林自身生态功能的大小、森林生态功能与人类生存关系的紧密程度、当地居民与森林之间的经济密切度、森林生态效益的社会认同程度、国家与地方的财政状况、森林保护等级。

5、明确森林生态补偿的检查监督制度。森林生态补偿金应当专款专用,用于森林环境的建设、保护与管理。因而,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必须有配套的检查监督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森林生态效益的核定、补偿资金筹集和补偿的实施等方面的检查与监督,以保证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有效运作。

五、结束语

同志指出“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认识到森林资源的环境价值远远超过其经济价值,森林是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向社会提供森林生态服务的宝贵资源。在当前的形势下,制定一部《森林生态补偿法》的时机已经成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才能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实现《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出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目标,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王焕校,常学秀.环境与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彭珂珊,王继军.中国退耕还林(草)的发展历史阶段与对策探讨.水土保持研究(vol.11,no.1)2004,3.

国家环保总局.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调查报告.环境保护,2004.(5).

郑四渭.森林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陈国明,缪光平.关于公益林建设的几个问题.林业工作研究,1999.(3).

周生贤.全面加快新世纪林业发展步伐.林业经济,2003.(9).

森林环境保护的内容篇3

关键词:生态;旅游;问题;可持续;对策;黄山市

1引言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形式,生态旅游在黄山市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已成为黄山市一个极为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点。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旅游的最大特点。用旅游保护生态,以生态促进旅游,将是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结合。

2黄山市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

黄山市的生态旅游主要是依托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黄山市是安徽省重点林区,林地面积1207万亩,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83.1%,有林地面积1023万亩,森林覆盖率77.4%;活立木蓄积量3373万m3,居安徽省各地市之首。境内有祁门县牯牛降、歙县清凉峰等部级自然保护区2处;岭南、十里山、查湾、天湖、五溪山、九龙峰、六股尖等省级自然保护区7处;黄山、齐云山、花山-渐江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处;黄山、齐云山、徽州等国家森林公园3处,五溪山、木坑竹海等省级森林公园2处;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1处;此外,各区县还因地制宜建立61处县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总面积占市国土总面积的13.94%。黄山和西递宏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些重点保护的区域,生态系统保存相对完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植被和地貌景观多样,作为徽文化的发祥地,一些地方还同时是自然和历史文化遗迹相融的区域,这些都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3黄山市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3.1生态旅游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生态旅游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是一个阻碍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在黄山市就更为突出。黄山市森林生态旅游缺少明晰的旅游资源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存在多头管理,各级政府、国务院相关部委各级相关厅局派出的管理机构均成为森林生态旅游管理部门。多个部门和其他行业的涉入,加上规制森林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欠缺,自然会导致管理体制不顺。

3.2森林生态旅游粗放性开发

黄山市的生态旅游大多由旅游部门负责规划、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很少有环境保护和生态学的专业人员参与,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粗放性开发造成多种旅游功能未能全面开发,致使游客逗留时间短,回头率低;开发的粗放性还造成资源浪费和对生态系统破坏的潜在威胁。在管理上重开发利用、轻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重短期效益、轻长远利益的情况较为普遍,而且在旅游收入中,投入到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比例较低。

3.3生态旅游资源遭到破坏

环境保护是生态旅游的基础目标,而环境保护具有很强的公益性。然而在开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公益性常常被忽视,也就造成了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具体表现为:一是规划开发不合理造成的生态系统破坏。如景区过于人工化、城市化,植物破坏严重;景区景观遭到严重破坏,大量现代建筑物被引入原始生态区;野生动物受到严重干扰等等。二是过多的游客进入以及不当的旅游行为使得环境承载力下降。三是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污染因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对而景区环境造成破坏。

3.4生态旅游环境恶化

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旅游者就是一个污染源,旅游设施密度越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的可能性就越大。部分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出于经济目的,热衷于旅店、餐馆的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修建旅游设施,使游客空间分布不均,导致景观和生态的破坏,违反了生态旅游最大限度保护自然状态的开发原则,致使旅游资源退化,水体流失加重,植被覆盖率下降,动植物有效保护范围缩小。

3.5生态旅游教育功能缺失

旅游者想通过生态旅游亲近自然、认识自然,从而自觉地保护自然。因此,对生态知识的普及及教育应该是生态旅游活动组织的关键环节。然而黄山市的生态旅游开发仍缺乏必要的教育设施和专业人员,现有设施陈旧不堪,设施所提供的知识内容不全,展示手段更是落后、单调,无法满足游人的需要。此外,生态旅游区的导游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能把地质地貌的形成、动植物的分布及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结构等自然知识讲解给游客,达不到让游客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

3.6社区参与制度有待发展

森林生态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应该与景区当地的社区共建紧密相联系。如果没有当地社区的支持,与社区隔离起来发展生态旅游,就不可能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社区其实就是当地自然资源的使用者,只有当地社区也加入以社区为基础的森林自然景区系统,才有可能真正达到持续有效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才有可能促进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态意识的加强。很多社区的参与模式缺乏生态理念,主要是以经营为手段,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其参与模式缺少系统的管理和规划,容易造成环境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4黄山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4.1加强法制建设

鉴于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的破坏,生态旅游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法规作保障,“以法兴游”、“以法治游”是旅游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除了认真贯彻现有的各项森林生态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外,黄山市有必要制定专门规制生态旅游的条例,弥补黄山市生态旅游地方立法的空白,将生态旅游开发的各类行为纳入法制范畴。条例需要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独立集中地管理机构,独立管理生态旅游开发中的各种事项,避免多头管理;明确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利益分配制度;明确社区参与制度的重大意义,重点弥补社区参与环境保护的内容;完善人事制度,提高旅游管理人才的整体素质和环境意识。同时在加强立法的基础上,也要加强生态旅游法律宣传与教育,严格生态旅游执法,严肃惩治生态旅游违法行为。

4.2树立可持续利用资源的新思维

可持续利用是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它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资源的公平分配,主张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开发和保护是融为一体的,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开发是保护的进一步发展。资源环境是开发的基础和物质的载体,社会文化是资源的精神内涵,而经济是保护的动力,三者是个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必须树立这种新思维,坚持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将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值、保护目标纳入森林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计划,并进行统一核算。通过综合开发,促进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使绿色事业三大效益同步增长。坚持以保护为前提,开发与保护协调进行,实现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3科学规划协调发展

森林旅游开发应该规划先行,以规划为指导,才可能避免开发的盲目性、粗放性,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1)建立生态旅游评估制度,通过监测和评估,确定当前各森林景区的环境质量和环境容量,作为规划的基础依据,并确定游客接待计划;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可采取淡季降价,旺季提价等方法;有效地限制游客活动如规定具体区域、具体线路以及游人的活动方式等。

(2)将森林区域进行功能分区,重点应是自然保护区。将保护区从里到外分为核心保护区、游憩缓冲区、密集游憩区;游客人数从无到有,依次增加,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最外区,或者在森林景区,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污染和破坏,最终有利于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3)保持森林景观的原生韵味,尽量避免现代建筑与生态环境的不协调。在建设必要的房屋设施时,要尽可能地考虑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利用天然原材料,实现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4.4加强森林生态旅游教育

增强广大群众大自然保护意识是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条件。加强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并规定旅游途中的允许操作行为,使其旅游行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有利于环境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及文化保护。加强森林生态旅游教育主要应从2个方面入手。

(1)加强对黄山市当地居民的生态旅游意识教育。各中小学有必要将生态旅游及环境保护的内容作为教学授课内容的一部分,通过学习,让学生们系统地认识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保证黄山市新一代具有扎实的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和举办当地居民参与的森林生态旅游的各种宣传活动,提供机会让人们加深对森林生态旅游的了解,并最终成为森林生态旅游的忠实拥护者和维护者。

(2)加强对游客的生态意识教育,通过多渠道使游客接受环保教育。使其旅游行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有利于环境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及文化保护。提高旅游经营开发者和管理者的环保意识,并通过实行环境责任制和确保其认真落实。

4.5加强人才建设

森林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是人才,是旅游行业的队伍素质。因此,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提高至关重要。森林生态旅游涉及林业、旅游、环保、生物、地理、历史等众多学科,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经营管理以及开发高品位、高档次的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和产品,需要有一批环保、管理、旅游、服务等方面的人才。一是要学好用好相关森林、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使之适应森林生态旅游管理的特殊要求;二是要求导游人员必须懂得有关与森林生态旅游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对黄山市资源了如指掌;三是鉴于黄山市目前森林生态旅游后备人才的奇缺和素质偏低的状况,应加强对在职员工的思想和业务培训,以强化服务观念,提升服务水平,适当引进一批优秀的管理人才,以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益和服务质量。

5结语

有政府的参与扶持,有社会公众的广泛支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法制保证,黄山市的森林生态旅游业一定会朝着健康的方向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开湛.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途径[J].云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1999(6):26~30.

[2]刘紫青.试论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林业经济问题,2002(2):122~124.

森林环境保护的内容篇4

关键词:森林工程;生态系统保护;关系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8-0011-02

1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并且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重庆市作为我国的直辖市,其在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大力开展森林工程建设是重庆市政府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贯彻和落实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举措。在重庆市森林工程如火如荼的进行过程中,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将森林工程与生态系统保护相结合的基本理念和原则,这对于提高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也开创了我国森林工程建设的先河。

2现代森林工程项目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原则

在我国传统的森林工程中以木材的采伐、运输、贮存等为主要环节,森林工程的目标对象相对狭窄,其设计与实施中会涉及到机械、管理与土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从历史发展原因而言,我国传统的森林工程受苏联“以采伐为中心”的思路影响较大,而在现实社会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和问题,必须适时进行改革与完善。在我国现代森林工程项目建设中,一定要在深入了解其实质和内涵的基础上,对于森林工程的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原则进行严格把握。

(1)在现代森林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必须将森林工程与生态系统保护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工程的整体设计和实施方案中,应明确规定下列内容,开展伐木作业时,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对于原有的植被破坏;在林区内进行路桥工程建设时,一定要加强对于生态环境和水土的合理保护,避免出现淤塞河床、水土流失与污染水质等问题,同时将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率控制在最低范围;在森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产生的废油、废水、废气、固体垃圾等必须进行科学的处理,减少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人为污染或破坏。

(2)在森林工程的工艺系统选择中,必须保证与作业区域内原有的生态系统相一致。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客观决定了森林工程的整体功能性,所以在森林工程的设计与实施中,必须重点保护作业区域内原有群落结构的多样性与连续性,特别是对于濒临灭绝的动物和植物要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同时,应尽量减少森林工程实施环节对于作业区域产生的“岛屿化效应或分割效应”。

3森林工程与生态系统保护的关系分析

2008年1月,重庆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在都市区5473km2规划建设‘森林城市’”作为今后5年政府工作目标任务。特别是4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同志到渝东南片区调研,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了“把林业作为全市发展战略,实施林业大发展大会战”的重要指示。

2012年,重庆市黔江区全面推进森林工程建设,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新造林6.67万hm2,低质低效林改造2.67万hm2,建苗圃基地200hm2,道路绿化2000km,水系绿化300km。新增林地2万hm2、森林面积1.2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4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绿地率38%,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3m2。道路、水系绿化率达到80%。建成5个森林生态镇,50个绿色村庄。农民在林业开发中的人均收入达到1000元。建成部级森林城市。到2017年,巩固森林工程成果,提高森林工程质量。新增森林面积3.33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53%,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绿地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5m2,道路、水系绿化率达到90%。林业产值达到30亿元,农民在林业开发中的人均收入达到2000元。建成10个森林生态镇,100个绿色村庄。

在森林工程建设方面,重庆市在国内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并且是我国全面实行森林工程与生态系统保护创新模式的“引领者”。

3.1森林工程与生态系统群落结构保护的关系

在森林工程建设中,其与生态系统群落结构保护的关系是必须关注的,而功能保护则是提高生态系统保护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基础。在生态系统群落结构保护中,对于生态系统结构连续性的保持,不但有利于提高森林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而且是保证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与完整性的先决条件。例如:在现代森林工程的木材采伐项目策划中,一定要考虑到采伐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保护问题,尽量避免或减少“分割”或“岛屿化”效应的出现。

3.2森林工程与生态系统环境保护的关系

森林工程中的生态系统环境保护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非生物环境的保护,必须加强生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的构建和完善,并且达到避免或减少下述影响效应的目标,包括在伐木作业时,应严格控制植被破坏的问题,在现有条件基础上,适当加大林地淋溶量与径流量,防治土壤养分流失和水土流失;在集材道与运材支线的建设中,尽量避免对于林地表面、土壤结构的破坏,以保护林区的水土稳定;尽量减少大规模的清林方式,以控制对于土壤理化性质带来的不利影响。

3.3森林工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

为了加强森林工程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必须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对于其执行情况也要进行动态的监管。在森林工程建设中,对于林区内濒危的树种、动物等要编著相应的图谱和目录,以供工程项目管理和作业人员进行查阅。在森林工程建设中,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对于保护物种的伤害,特别是要注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

4结语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加强森林工程的建设意义深远,而且具有规模大、任务艰巨等新特征,特别是要更多地考虑到生态系统保护的问题。结合重庆市黔江区的森林工程建设实例,本文对森林工程与生态系统保护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旨在为全国推行森林工程,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提供可供参考的经验。

(1)在森林工程的设计与实施中,应注重遵循以下两方面的基本原则,在森林工程建设中,必须将生态系统保护置于重要的位置;在森林工程的工艺系统选择中,必须与作业区域的生态系统相一致。

(2)在森林工程中,维持森林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而且是保证系统功能的关键因素。在森林工程建设中,对于濒危树种、珍稀物种与群落物种生境的保护都是必须高度重视的。

(3)在森林工程的系统规划设计中,必须逐步构建科学、合理的工程体系框架,在框架内必须包括:木材采伐工程、抚育采伐工程、林内路桥工程、低效林改造工程与装备系统工程等,以保证森林工程与生态系统保护的有机协调。

参考文献:

[1]汪莹.森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32):92~94.

[2]王若宇,冯颜利.可持续发展与建设“森林重庆”[J].重庆林业科技,2009(86):49~51.

森林环境保护的内容篇5

生态旅游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生态旅游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是一个阻碍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在黄山市就更为突出。黄山市森林生态旅游缺少明晰的旅游资源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存在多头管理,各级政府、国务院相关部委各级相关厅局派出的管理机构均成为森林生态旅游管理部门。多个部门和其他行业的涉入,加上规制森林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欠缺,自然会导致管理体制不顺。

森林生态旅游粗放性开发黄山市的生态旅游大多由旅游部门负责规划、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很少有环境保护和生态学的专业人员参与,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粗放性开发造成多种旅游功能未能全面开发,致使游客逗留时间短,回头率低;开发的粗放性还造成资源浪费和对生态系统破坏的潜在威胁。在管理上重开发利用、轻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重短期效益、轻长远利益的情况较为普遍,而且在旅游收入中,投入到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比例较低。

生态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环境保护是生态旅游的基础目标,而环境保护具有很强的公益性。然而在开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公益性常常被忽视,也就造成了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具体表现为:一是规划开发不合理造成的生态系统破坏。如景区过于人工化、城市化,植物破坏严重;景区景观遭到严重破坏,大量现代建筑物被引入原始生态区;野生动物受到严重干扰等等。二是过多的游客进入以及不当的旅游行为使得环境承载力下降。三是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污染因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对而景区环境造成破坏。

生态旅游环境恶化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旅游者就是一个污染源,旅游设施密度越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的可能性就越大。部分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出于经济目的,热衷于旅店、餐馆的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修建旅游设施,使游客空间分布不均,导致景观和生态的破坏,违反了生态旅游最大限度保护自然状态的开发原则,致使旅游资源退化,水体流失加重,植被覆盖率下降,动植物有效保护范围缩小。

生态旅游教育功能缺失旅游者想通过生态旅游亲近自然、认识自然,从而自觉地保护自然。因此,对生态知识的普及及教育应该是生态旅游活动组织的关键环节。然而黄山市的生态旅游开发仍缺乏必要的教育设施和专业人员,现有设施陈旧不堪,设施所提供的知识内容不全,展示手段更是落后、单调,无法满足游人的需要。此外,生态旅游区的导游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能把地质地貌的形成、动植物的分布及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结构等自然知识讲解给游客,达不到让游客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

社区参与制度有待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应该与景区当地的社区共建紧密相联系。如果没有当地社区的支持,与社区隔离起来发展生态旅游,就不可能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社区其实就是当地自然资源的使用者,只有当地社区也加入以社区为基础的森林自然景区系统,才有可能真正达到持续有效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才有可能促进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态意识的加强。很多社区的参与模式缺乏生态理念,主要是以经营为手段,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其参与模式缺少系统的管理和规划,容易造成环境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黄山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加强法制建设鉴于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的破坏,生态旅游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法规作保障,“以法兴游”、“以法治游”是旅游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除了认真贯彻现有的各项森林生态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外,黄山市有必要制定专门规制生态旅游的条例,弥补黄山市生态旅游地方立法的空白,将生态旅游开发的各类行为纳入法制范畴。条例需要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独立集中地管理机构,独立管理生态旅游开发中的各种事项,避免多头管理;明确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利益分配制度;明确社区参与制度的重大意义,重点弥补社区参与环境保护的内容;完善人事制度,提高旅游管理人才的整体素质和环境意识。同时在加强立法的基础上,也要加强生态旅游法律宣传与教育,严格生态旅游执法,严肃惩治生态旅游违法行为。

树立可持续利用资源的新思维可持续利用是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它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资源的公平分配,主张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开发和保护是融为一体的,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开发是保护的进一步发展。资源环境是开发的基础和物质的载体,社会文化是资源的精神内涵,而经济是保护的动力,三者是个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必须树立这种新思维,坚持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将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值、保护目标纳入森林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计划,并进行统一核算。通过综合开发,促进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使绿色事业三大效益同步增长。坚持以保护为前提,开发与保护协调进行,实现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科学规划协调发展森林旅游开发应该规划先行,以规划为指导,才可能避免开发的盲目性、粗放性,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1)建立生态旅游评估制度,通过监测和评估,确定当前各森林景区的环境质量和环境容量,作为规划的基础依据,并确定游客接待计划;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可采取淡季降价,旺季提价等方法;有效地限制游客活动如规定具体区域、具体线路以及游人的活动方式等。(2)将森林区域进行功能分区,重点应是自然保护区。将保护区从里到外分为核心保护区、游憩缓冲区、密集游憩区;游客人数从无到有,依次增加,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最外区,或者在森林景区,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污染和破坏,最终有利于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3)保持森林景观的原生韵味,尽量避免现代建筑与生态环境的不协调。在建设必要的房屋设施时,要尽可能地考虑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利用天然原材料,实现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加强森林生态旅游教育增强广大群众大自然保护意识是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条件。加强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并规定旅游途中的允许操作行为,使其旅游行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有利于环境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及文化保护。加强森林生态旅游教育主要应从2个方面入手。(1)加强对黄山市当地居民的生态旅游意识教育。各中小学有必要将生态旅游及环境保护的内容作为教学授课内容的一部分,通过学习,让学生们系统地认识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保证黄山市新一代具有扎实的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和举办当地居民参与的森林生态旅游的各种宣传活动,提供机会让人们加深对森林生态旅游的了解,并最终成为森林生态旅游的忠实拥护者和维护者。(2)加强对游客的生态意识教育,通过多渠道使游客接受环保教育。使其旅游行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有利于环境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及文化保护。提高旅游经营开发者和管理者的环保意识,并通过实行环境责任制和确保其认真落实。

加强人才建设森林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是人才,是旅游行业的队伍素质。因此,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提高至关重要。森林生态旅游涉及林业、旅游、环保、生物、地理、历史等众多学科,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经营管理以及开发高品位、高档次的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和产品,需要有一批环保、管理、旅游、服务等方面的人才。一是要学好用好相关森林、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使之适应森林生态旅游管理的特殊要求;二是要求导游人员必须懂得有关与森林生态旅游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对黄山市资源了如指掌;三是鉴于黄山市目前森林生态旅游后备人才的奇缺和素质偏低的状况,应加强对在职员工的思想和业务培训,以强化服务观念,提升服务水平,适当引进一批优秀的管理人才,以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益和服务质量。

结语

森林环境保护的内容篇6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森林旅游;深度开发;产品设计;

一、引言

森林区特殊的旅游资源与环境是开展生态旅游的最佳区域,它切合高节奏、高强度的现代都市人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的生活潮流。因而,森林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国内森林旅游研究成果较多,詹建文(2005)提出了建立森林旅游的组织管理、资源评价、规划、资源保护、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投融资、科技支撑和人力资源保障等九大体系的设想[1]。黄细嘉(2006)提出了注意处理好开发利用与管理保护、整体布局与重点发展、主题选择与形象塑造、宣传促销与市场特征、功能完善与内容深化的关系[2];罗桂平(2007)提出了加大投入、推进法制,推动江西森林旅游发展的构想[3];吴章文(2003)对我国森林游憩区保健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提出了开发前景及开发措施[4]。其他森林旅游开发的案例研究还有很多,笔者不再赘述。总的来看,目前国内对森林旅游的研究侧重于对策、资源总体开发等方面,大多文章只是点点题,泛泛而谈“优势”、“问题”、“对策”,缺乏操作性,对森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及其产品设计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以江西为例,对森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及其产品设计进行了一些探索,以期进一步充实、丰富森林旅游景区产品设计研究成果,同时为江西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升级提供依据,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www.133229.com

二、深度开发的背景

1.森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是实现森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要求经济的发展既要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不能超出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和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其结果应能促使环境的生产能力、恢复能力、补偿能力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森林旅游是依托森林资源发生的高层次旅游活动,是在被保护的森林环境中,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开展的游乐、休憩、疗养、森林浴、动植物观赏、越野、登山、攀岩、探险、漂流、生存锻炼等活动,它集休闲、度假、娱乐、养生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具有较强的自然性、真实性、科普性和参与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森林旅游产生了“求新、求异、求奇、求知、求参与”的心理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森林旅游正面临一个产品升级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对森林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使森林旅游产品呈现多元化趋势,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森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是实现森林产业转向生态经济的必然选择。20世纪70年代,人们终于认识到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且逐步在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共识。森林作为环境要素的价值要大于其作为物质资源的价值,是这一共识中的重要内容。基于这一共识,森林产业必须从过去的采伐经济转换成旅游经济,并逐步转向生态经济,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我国许多林区正处于采伐经济转换成旅游经济阶段,在此阶段开发的森林旅游项目,迫切需要寻求转折与重生之路,迫切需要通过对森林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来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实现在不消耗森林资源的情况下,获取远远高于木材商品价值的经济收益,实现林业较高层次上的良性循环。

3.森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是生态文明意识的体现。在我国历史中,生态文明意识一直以不同的形式体现。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到红楼梦的“稻香村”,从宋徽宗寿山艮岳的西庄到圆明园的“北远山村”,不管是皇帝贵族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回顾,还是百姓对绿色家园的追求,无不体现着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审美情趣。森林旅游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类风景名胜区、森林浴场、森林野营地等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生态旅游形式,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4.森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是打造“生态休闲旅游胜地”的重要措施。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江西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了充分利用江西独特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树立“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的品牌,这些重要论述成为江西省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指导思想。江西要打造“生态休闲旅游胜地”,必须对现有的森林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挖掘、重组和创新,即深度挖掘江西省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类风景名胜区的休闲旅游功能,深度开发森林旅游资源,形成完美的产品系统升级,为建设知名“生态休闲旅游胜地”增添新的色彩。

三、深度开发的条件与开发现状

1.区位特征。江西有优越的区位地理。江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处在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的后方,是唯一一个同时连接“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三个经济区的省份,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江西与长珠闽主要城市的直线距离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里之间,而由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组成的四通八达、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使这些城市的游客来我省越来越方便,时间越来越短,只要有假期,就可以来住上几天,让江西成为他们名副其实的“后花园”。

2.生态环境。江西是全国生态环境最好的省份之一,“十五”期间全省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均为“优”,江西生态环境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其一、江西是全国最绿的省份之一。江西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达60.05%,居祖国大陆第二位。中科院《2005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5]认为:江西区域生态水平在全国排第7位,区域环境水平指数在全国排第9位,环境支持系统指数在全国排第11位。其二、江西是全国空气质量最好的省份之一。据全国环境统计报表,多年来江西的工业废气、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在中部六省均排在最后一位,有如一个天然的氧吧。其三、江西是全国水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江西的2400多条大小河流总长度达1.84万公里。全省年均降水量1341mm到1940mm,地下水多年平均212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在全国排第7位,水质属全国最好的省份之一。其四、江西是全国湿地占国土面积比率最大的省份之一。湿地类型按《国际湿地公约》划分,有21种,面积365.2万公顷,占国土面积达21.87%。鄱阳湖是世界六大湿地之一,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其五、江西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目前江西省已有植物5115种。列入《国家重点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的植物有55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9种。江西野生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动物分别占全国总数的22.4%和50%。其六、江西是古代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发祥省份之一。以白鹿洞书院、象山精舍为代表的书院和以东林寺、真如寺、宝峰寺、上清宫等为代表的禅寺道观等古建筑均是传统生态建设的典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在生态环保思想上,儒家以“仁”为出发点,主张善待自然万物。宋时程朱理学的“天人合一”主张对于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3.资源优势与开发现状。至2007年7月,江西省共有森林公园92处,经营总面积达43.41万公顷,占江西省林业用地面积4%以上,其中部级森林公园总数达36处,经营面积为33.07万公顷。江西省初步形成了森林风景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建设体系。江西省有各类自然保护区138个,其中部级5个、省级25个;江西省建有自然保护小区5000余处,在全国排第五位,总面积达98.42万公顷,基本形成了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江西省已形成以4个部级风景名胜区为中心,以京九风景线为脊梁,以2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为骨干,以市县级风景名胜区为联结点,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风景区体系。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3300平方公里,占江西国土面积的2%左右。江西的湖光山色,名山峻岭,奇峰幽谷,名泉飞瀑,唱尽了大自然的“奇、幽、险、美”,享有很高的声誉和旅游开发潜力。

四、深度开发的产品

森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是指对一定区域或一定面积森林系统适度增加智力和物质的投入,用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新的创意,开发出新的旅游产品并组成线路,实现产品的系统升级换代,达到满足游客需求和提高效益的目的。因此,森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必须具体到森林旅游产品的升级开发上。

1.森林观光类旅游产品设计类型及内容。可供山地型景区观光的对象很多,可相应设计出山体观光、生物观光、水体观光、气象景观观光、生产生活观光等观光产品类型。在设计内容时,一是要把握好景区脉络,找准产品定位。对一些古文化遗迹,甚至是樵夫、伐木工人、护林员等留下的一些人文遗迹进行系统梳理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产品定位。二是把握产品节奏,呈现景观美感。设计观光产品,要从吃、住、行、游、购、娱、康体等功能方面,通过多种表现平台,对游客不同角度的消费诉求进行回应,满足不同层次、方面的需要。以有序的方式将景观资源的美感呈现出来,淡化人工打造痕迹,以免落入俗套,自然而然地引导游客参与游览活动。三是关注细部设计,优化产品品质。在设计观光产品时,有些自然资源需要保持自然风貌,对于人工打造的观光产品,尤要注意避免人工斧凿痕迹。重视细部,是使每一个景观要素都要与环境相协调,自然过渡。四是线路串联景点,引导游客视角。在设计中,要突出景区景观效果的整体性,就是把相对独立的景观元素有序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个特点明晰的景区主题,系统而全面地为游客展现景观元素,顺应旅游产品销售的“卖线不卖点”内在规律。

2.森林生态养生类旅游产品设计类型及内容。因生态养生诉求的多样性,生态养生旅游产品的类型比较多样,一是长寿主题类产品:结合当地的特殊地理环境进行生态养生产品的开发。《黄帝内经》明确地提出了地理环境与长寿密切相关,认为优美的环境、适宜的水土有利于健康长寿。二是山林养生类产品:以山林溪谷为生态本底,以负氧离子、绿色环境、湿润空气、适居温度、矿泉水质、中草药等为养生原料,形成的氧吧、森林浴、雾浴、竹文化养生、矿泉浴、生态食疗等;三是日光养生类产品:晋代“竹林七贤嵇康”在《养生论》中就提出了“唏以朝阳[6]”的观点,《内经讲义》中就有“日月之华救老残[7]”的说法。总之,利用日光保健作用,开发森林日光浴;四是花卉养生类产品:花香、精油,可外用美容,内服等。典型产品有芳香疗法;五是生态水疗类产品:以矿泉、中草药为基础,形成特色生态水疗项目,结合中医按摩、流行spa等等。六是四季养生类产品:避暑产品就是四季养生的典型产品古代养生家针对春夏秋冬的气候特征,认为在饮食调摄、生活起居等方面必须顺应四时的生、长、藏特点,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如在森林深处建造养老中心等。七是民俗类产品:有民族特色的养生方式,如回族的节食风俗、药浴如瑶浴等,又如客家人的养生之道,形成特色化的养生休闲产品,包括客家煲汤、客家药膳等食疗;客家操、民间体育等运动养生;八是美食类产品:利用森林深处的优质水制成的矿泉水、纯净水等饮用水成品,利用森林景区中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森林蔬菜,如菌类的香菇木耳类,竹笋类,木本蔬菜如香椿、栀子花等,草本蔬菜如蕨菜、野水芹菜等制成养生美食类产品,对外来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3.森林生态度假类旅游产品设计类型及内容。一是休闲类旅游产品。休闲类旅游产品主要有森林休闲、垂钓休闲、竞技休闲、游乐休闲以及艺术情趣休闲等都是值得山地型景区开发的休闲活动。二是度假类旅游产品。山地型景区旖旎的山水风光、舒适的气候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开展度假旅游活动提供了优越条件。以各种度假区为依托开发的度假旅游自然成为不可或缺的山地旅游核心产品。

4.森林运动类旅游产品设计类型及内容。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通过运动锻炼体魄、健美身体、获得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愿望越来越强。运动类产品必将是今后我国旅游产品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根据各山地型景区的条件,可设计林中漫步、登山、漂流、攀岩、滑雪、狩猎等多种运动类旅游产品。

5.森林文化求知类旅游产品设计类型及内容。文化类旅游产品是重点发展的产品之一。森林景区长期积淀形成的山文化、水文化、乡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等都对外来游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可以相应设计开发山民生活体验、民俗采风、民族节庆体验、宗教文化探秘等游客参与型的文化旅游产品。还可设计科考求知类旅游产品。另外,还可设计面向森林、灌丛、草甸、水域、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科学考察旅游产品。

6.森林购物类旅游产品设计类型及内容。购物是重要的旅游动机之一。森林景区旅游购物对象范围较广,各类林产制品、水产制品、肉制品等绿色土特产品和风味食品是较为畅销的大众旅游商品。当地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和艺术品,对外来游客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7.商务、会展类旅游产品设计类型及内容。会展旅游(mice)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热点之一。当森林旅游开发经历一定时期之后,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达到较高水平时,可以承办一定规模的会议、展览活动。

8.森林探险体验旅游产品设计类型及内容。森林探险旅游作为探险的一种,也可以设计出多种产品。一是以森林自然资源为主要探险源的产品。(1)传说探险。(2)休闲类探险。(3)挑战类探险。(4)科学和科普类探险。⑸探险相关节事。二是以森林景区为依托的配套和延伸产品。(1)野外露营。(2)自驾车游。(3)探险旅馆。(4)探险学校、冬夏令营。(5)探险类主题公园。(6)森林狩猎、逮猎。在森林内或周边圈定一定的区域,养殖一定的动物,为游客建造狩猎场或者逮猎场,使游客体会在森林中打猎的惊险与刺激。

参考文献:

[1]詹建文.江西森林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林业,2005,(12)

[2]黄细嘉,等.略论江西建设以森林旅游为主体的绿色山水事业[j].价格月刊,2006,(1).

[3]罗桂平.江西:森林旅游已踏上发展快车道[j].中国林业产业,2007,(10).

[4]吴章文.森林游憩区保健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2).

[5]中科院.2005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eb/ol].中国网http://.cn/,2005.5.

森林环境保护的内容篇7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森林旅游;深度开发;产品设计;

一、引言

森林区特殊的旅游资源与环境是开展生态旅游的最佳区域,它切合高节奏、高强度的现代都市人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的生活潮流。因而,森林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国内森林旅游研究成果较多,詹建文(2005)提出了建立森林旅游的组织管理、资源评价、规划、资源保护、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投融资、科技支撑和人力资源保障等九大体系的设想[1]。黄细嘉(2006)提出了注意处理好开发利用与管理保护、整体布局与重点发展、主题选择与形象塑造、宣传促销与市场特征、功能完善与内容深化的关系[2];罗桂平(2007)提出了加大投入、推进法制,推动江西森林旅游发展的构想[3];吴章文(2003)对我国森林游憩区保健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提出了开发前景及开发措施[4]。其他森林旅游开发的案例研究还有很多,笔者不再赘述。总的来看,目前国内对森林旅游的研究侧重于对策、资源总体开发等方面,大多文章只是点点题,泛泛而谈“优势”、“问题”、“对策”,缺乏操作性,对森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及其产品设计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以江西为例,对森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及其产品设计进行了一些探索,以期进一步充实、丰富森林旅游景区产品设计研究成果,同时为江西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升级提供依据,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深度开发的背景

1.森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是实现森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要求经济的发展既要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不能超出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和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其结果应能促使环境的生产能力、恢复能力、补偿能力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森林旅游是依托森林资源发生的高层次旅游活动,是在被保护的森林环境中,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开展的游乐、休憩、疗养、森林浴、动植物观赏、越野、登山、攀岩、探险、漂流、生存锻炼等活动,它集休闲、度假、娱乐、养生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具有较强的自然性、真实性、科普性和参与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森林旅游产生了“求新、求异、求奇、求知、求参与”的心理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森林旅游正面临一个产品升级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对森林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使森林旅游产品呈现多元化趋势,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森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是实现森林产业转向生态经济的必然选择。20世纪70年代,人们终于认识到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且逐步在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共识。森林作为环境要素的价值要大于其作为物质资源的价值,是这一共识中的重要内容。基于这一共识,森林产业必须从过去的采伐经济转换成旅游经济,并逐步转向生态经济,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我国许多林区正处于采伐经济转换成旅游经济阶段,在此阶段开发的森林旅游项目,迫切需要寻求转折与重生之路,迫切需要通过对森林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来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实现在不消耗森林资源的情况下,获取远远高于木材商品价值的经济收益,实现林业较高层次上的良性循环。

3.森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是生态文明意识的体现。在我国历史中,生态文明意识一直以不同的形式体现。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到红楼梦的“稻香村”,从宋徽宗寿山艮岳的西庄到圆明园的“北远山村”,不管是皇帝贵族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回顾,还是百姓对绿色家园的追求,无不体现着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审美情趣。森林旅游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类风景名胜区、森林浴场、森林野营地等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生态旅游形式,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4.森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是打造“生态休闲旅游胜地”的重要措施。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江西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了充分利用江特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树立“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的品牌,这些重要论述成为江西省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指导思想。江西要打造“生态休闲旅游胜地”,必须对现有的森林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挖掘、重组和创新,即深度挖掘江西省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类风景名胜区的休闲旅游功能,深度开发森林旅游资源,形成完美的产品系统升级,为建设知名“生态休闲旅游胜地”增添新的色彩。

三、深度开发的条件与开发现状

1.区位特征。江西有优越的区位地理。江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处在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的后方,是唯一一个同时连接“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三个经济区的省份,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江西与长珠闽主要城市的直线距离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里之间,而由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组成的四通八达、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使这些城市的游客来我省越来越方便,时间越来越短,只要有假期,就可以来住上几天,让江西成为他们名副其实的“后花园”。

2.生态环境。江西是全国生态环境最好的省份之一,“十五”期间全省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均为“优”,江西生态环境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其一、江西是全国最绿的省份之一。江西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达60.05%,居祖国大陆第二位。中科院《2005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5]认为:江西区域生态水平在全国排第7位,区域环境水平指数在全国排第9位,环境支持系统指数在全国排第11位。其二、江西是全国空气质量最好的省份之一。据全国环境统计报表,多年来江西的工业废气、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在中部六省均排在最后一位,有如一个天然的氧吧。其三、江西是全国水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江西的2400多条大小河流总长度达1.84万公里。全省年均降水量1341mm到1940mm,地下水多年平均212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在全国排第7位,水质属全国最好的省份之一。其四、江西是全国湿地占国土面积比率最大的省份之一。湿地类型按《国际湿地公约》划分,有21种,面积365.2万公顷,占国土面积达21.87%。鄱阳湖是世界六大湿地之一,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其五、江西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目前江西省已有植物5115种。列入《国家重点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的植物有55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9种。江西野生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动物分别占全国总数的22.4%和50%。其六、江西是古代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发祥省份之一。以白鹿洞书院、象山精舍为代表的书院和以东林寺、真如寺、宝峰寺、上清宫等为代表的禅寺道观等古建筑均是传统生态建设的典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在生态环保思想上,儒家以“仁”为出发点,主张善待自然万物。宋时程朱理学的“天人合一”主张对于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3.资源优势与开发现状。至2007年7月,江西省共有森林公园92处,经营总面积达43.41万公顷,占江西省林业用地面积4%以上,其中部级森林公园总数达36处,经营面积为33.07万公顷。江西省初步形成了森林风景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建设体系。江西省有各类自然保护区138个,其中部级5个、省级25个;江西省建有自然保护小区5000余处,在全国排第五位,总面积达98.42万公顷,基本形成了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江西省已形成以4个部级风景名胜区为中心,以京景线为脊梁,以2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为骨干,以市县级风景名胜区为联结点,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风景区体系。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3300平方公里,占江西国土面积的2%左右。江西的湖光山色,名山峻岭,奇峰幽谷,名泉飞瀑,唱尽了大自然的“奇、幽、险、美”,享有很高的声誉和旅游开发潜力。

四、深度开发的产品

森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是指对一定区域或一定面积森林系统适度增加智力和物质的投入,用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新的创意,开发出新的旅游产品并组成线路,实现产品的系统升级换代,达到满足游客需求和提高效益的目的。因此,森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必须具体到森林旅游产品的升级开发上。

1.森林观光类旅游产品设计类型及内容。可供山地型景区观光的对象很多,可相应设计出山体观光、生物观光、水体观光、气象景观观光、生产生活观光等观光产品类型。在设计内容时,一是要把握好景区脉络,找准产品定位。对一些古文化遗迹,甚至是樵夫、伐木工人、护林员等留下的一些人文遗迹进行系统梳理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产品定位。二是把握产品节奏,呈现景观美感。设计观光产品,要从吃、住、行、游、购、娱、康体等功能方面,通过多种表现平台,对游客不同角度的消费诉求进行回应,满足不同层次、方面的需要。以有序的方式将景观资源的美感呈现出来,淡化人工打造痕迹,以免落入俗套,自然而然地引导游客参与游览活动。三是关注细部设计,优化产品品质。在设计观光产品时,有些自然资源需要保持自然风貌,对于人工打造的观光产品,尤要注意避免人工斧凿痕迹。重视细部,是使每一个景观要素都要与环境相协调,自然过渡。四是线路串联景点,引导游客视角。在设计中,要突出景区景观效果的整体性,就是把相对独立的景观元素有序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个特点明晰的景区主题,系统而全面地为游客展现景观元素,顺应旅游产品销售的“卖线不卖点”内在规律。

2.森林生态养生类旅游产品设计类型及内容。因生态养生诉求的多样性,生态养生旅游产品的类型比较多样,一是长寿主题类产品:结合当地的特殊地理环境进行生态养生产品的开发。《黄帝内经》明确地提出了地理环境与长寿密切相关,认为优美的环境、适宜的水土有利于健康长寿。二是山林养生类产品:以山林溪谷为生态本底,以负氧离子、绿色环境、湿润空气、适居温度、矿泉水质、中草药等为养生原料,形成的氧吧、森林浴、雾浴、竹文化养生、矿泉浴、生态食疗等;三是日光养生类产品:晋代“竹林七贤嵇康”在《养生论》中就提出了“唏以朝阳[6]”的观点,《内经讲义》中就有“日月之华救老残[7]”的说法。总之,利用日光保健作用,开发森林日光浴;四是花卉养生类产品:花香、精油,可外用美容,内服等。典型产品有芳香疗法;五是生态水疗类产品:以矿泉、中草药为基础,形成特色生态水疗项目,结合中医按摩、流行Spa等等。六是四季养生类产品:避暑产品就是四季养生的典型产品古代养生家针对春夏秋冬的气候特征,认为在饮食调摄、生活起居等方面必须顺应四时的生、长、藏特点,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如在森林深处建造养老中心等。七是民俗类产品:有民族特色的养生方式,如回族的节食风俗、药浴如瑶浴等,又如客家人的养生之道,形成特色化的养生休闲产品,包括客家煲汤、客家药膳等食疗;客家操、民间体育等运动养生;八是美食类产品:利用森林深处的优质水制成的矿泉水、纯净水等饮用水成品,利用森林景区中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森林蔬菜,如菌类的香菇木耳类,竹笋类,木本蔬菜如香椿、栀子花等,草本蔬菜如蕨菜、野水芹菜等制成养生美食类产品,对外来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3.森林生态度假类旅游产品设计类型及内容。一是休闲类旅游产品。休闲类旅游产品主要有森林休闲、垂钓休闲、竞技休闲、游乐休闲以及艺术情趣休闲等都是值得山地型景区开发的休闲活动。二是度假类旅游产品。山地型景区旖旎的山水风光、舒适的气候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开展度假旅游活动提供了优越条件。以各种度假区为依托开发的度假旅游自然成为不可或缺的山地旅游核心产品。

4.森林运动类旅游产品设计类型及内容。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通过运动锻炼体魄、健美身体、获得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愿望越来越强。运动类产品必将是今后我国旅游产品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根据各山地型景区的条件,可设计林中漫步、登山、漂流、攀岩、滑雪、狩猎等多种运动类旅游产品。

5.森林文化求知类旅游产品设计类型及内容。文化类旅游产品是重点发展的产品之一。森林景区长期积淀形成的山文化、水文化、乡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等都对外来游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可以相应设计开发山民生活体验、民俗采风、民族节庆体验、宗教文化探秘等游客参与型的文化旅游产品。还可设计科考求知类旅游产品。另外,还可设计面向森林、灌丛、草甸、水域、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科学考察旅游产品。

6.森林购物类旅游产品设计类型及内容。购物是重要的旅游动机之一。森林景区旅游购物对象范围较广,各类林产制品、水产制品、肉制品等绿色土特产品和风味食品是较为畅销的大众旅游商品。当地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和艺术品,对外来游客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森林环境保护的内容篇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68(2016)01-0064-06

abstract:accordingtotheinstitutional-Regulatory-Disturbance-Security(iRDS)model,itfoundthatthereareseriousecologicalsecurityissues,suchasdecreases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destructiontovegetationinsufferedvaryingdegrees,disturbedorharmonanimalsinsomeofChina′sforestscenicspots.theseissuesrevealedthefollowsreasons:environment-relatedregulationsofscenicspotlaggedtheneedsofitsenvironmentalprotection;themanagershadtendencytogetbenefitsfromsocialcertificationandneglecteditsresponsibilitiesandconstraints;thereweretoomanyinterestconflictsformainregulatorswhenplayedtherolesinusingandprotectingforestresources;theimplementationofscenicenvironment-relatedregulationswaslackofsupportinthecomplementarysystems;thedisturbanceonenvironmentfromscenicmanagershadnotbeeneffectivesupervision;therelationshipbetweendevelopmentandprotectionwasseriousimbalance;theinterestrelationshipsbetweenstakeholderswereunbalanced.accordingly,itsuggestedthattheecologicalsecurityvirtuousdevelopmentmodelofforestscenicspotbasedoniRDSandleadbyecologypriorityshouldbebuilt.meanwhile,multipleenvironmentalprotectionsystemsofinstitutional,mechanismsofaccountabilityandharmonyamonginterestsamongparticipatingbodiesshouldfacilitatetoachieveahighlevelofecologicalsecurity.

Keywords:forestscenicspot;ecologicalsecurity;iRDSmodel;resourceandenvironmentalquality;environmentalprotection;ecologypriorityguiding

森林旅游的发展,使得景区林木资源的开发价值由原来的林产品生产等转向景观游憩,这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起着巨大推动作用,也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优美的环境是高质量旅游体验的前提,然而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景区在实际使用中遭到诸多主体的影响与干扰,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无论在容量严重超载的热点景区,还是门可罗雀的效益不佳景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问题。这逐步成为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制约小康社会实现的一大障碍。在经济新常态下,弄清我国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问题及其主要致因,以建立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良性循环发展机制,从而实现森林旅游与景区生态安全的良性互动,是当前森林旅游生态安全研究的迫切性工作。

1景区生态安全iRDS模型的提出

笔者通过系列研究[1,2],发现景区的生态安全状态(Securitystate,S)主要受制度环境(institutionalenvironment,i)、监管与建设行为(Regulatoryandconstructionacts,R)和干扰行为(Disturbingactivation,D)3类因素影响,在分析上述因素间关系基础上构建了景区生态安全的iRDS关系概念模型,其简要关系如图1所示。景区的生态安全状态是在景区相关制度环境和监管与建设行为的双重规范与约束作用下,各类干扰主体的干扰行为对景区生态安全的影响结果。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态安全研究中“因素度量与研究尺度”[3]间的紧密关系,有助于实现研究结果由“小研究尺度推演至大尺度”[4]。但该模型仅仅是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概念模型,还未在该模型框架下来分析我国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实际。本文拟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我国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状态,探讨景区生态安全受制度环境和监管责任等方面的影响关系,并提出基于制度和责任的我国景区生态安全的提升路径。这有助于在面对景区生态安全问题时避免“相互推诿”,也有助于参与各方“在环境管理与政策制定中发挥沟通与对话的重要作用”[5]。

2景区的生态安全S的状态分析

2.1景区资源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2.1.1水体污染是许多森林旅游景区最为突出的问题

水体污染在我国森林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景区服务设备污染。比如,湖泊里的摩托艇、游艇、游船等水上运输工具,动力多为柴油,除排放尾气污染水体外,船体也经常出现漏油现象。2)景区服务设施落后造成的污染。景区内的餐饮服务等在经营过程中产生各种废水,缺乏排污管道或过滤设施时,将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与湖泊。3)原住民日常生活污染。在一些面积较大的景区,常有原住民生活在其中,生活污水也多因基础设施落后而直接排入附近水域中。4)游客不良行为造成的污染。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乱丢塑料袋、水瓶等生活垃圾,不仅产生视觉污染,也容易引起某些水体的富营养化。

2.1.2部分地表及土壤结构发生改变

我国绝大多数景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地表裸露、水土流失现象。景区的开山铺路、建索道等项目建设,使得部分地表植被受到损毁,土壤长时间的裸露,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游客的踩踏,使得地面含水量降低,土壤产生板结。裸露的地表在雨水冲刷下,土壤有机物质下降,其微量元素含量等也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

2.1.3景区空气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

景区空气质量在不同主体干扰下,主要呈现出以下情况。1)餐饮加工类空气污染。景区的餐厅、烧烤等餐饮服务,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的排放。2)燃油类空气污染。虽然某些旅游景区内部分游览车已经采用电力驱动,但仍有许多景区内外的交通工具,仍然以柴、汽油等油类作为主要动力燃料,造成空气中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3)特殊活动类空气污染。在一些景区都有寺庙香火等或大型旅游活动,这些活动所产生的烟尘和废气同样对景区空气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1.4景区的噪声污染主要与旅游活动有关

我国在《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GB/t17775―2003)标准中[6]明确规定,所有等级的国家旅游景区的噪声质量要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中所规定的一类标准,即不超过55分贝。然而,许多森林旅游景区的索道、过山车、机动船舶等旅游服务设备产生的噪音远远大于此标准。在游客集聚的场所,人员众多,容易产生较高的噪音。噪音不仅影响游客的心情和游览的满意度,更重要的是,对植被、鸟类、鱼类、动物等生物都有较大的不良影响。

2.2景区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

2.2.1游客对植被干扰显著

游客接触较多的树木植被的生长状态明显异于远离道路的树木植被,路边植被常出现向非道路方向内侧退缩现象。游客对树木抚摸、靠压、上树照相、刻画、玩耍等的频繁接触,造成一些树木树枝形态变形、外观美感下降、脱皮、生长缓慢、枝叶折断,甚至造成根系裸露,吸收水分与养分困难,长期下去很可能导致树木的枯萎和死亡。

2.2.2景区开发等各类资源使用主体对植被破坏严重

森林资源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受到景区经营者在内的各类使用主体的干扰与破坏。景区在开发过程中开山建路、建设设施等,占用部分森林平缓地带,使得植被面积明显缩小。而景区内外其它使用主体也对森林资源产生着不同程度威胁。比如,包括云台山在内的一些森林旅游景区中的原住民或企业不断地在其中建造别墅、厂房等。在江苏阜宁县的阜宁森林公园里,某组织建设豪华别墅群和休闲会所;在?Y眙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边缘地带新建了大量房产项目。这些行为不仅大量侵占森林资源,同时也造成了对整体景观的破坏。这些基础建设类行为对森林旅游景区的微环境生态安全来说是毁灭性的。

2.3景区动物受到了一定的惊扰或伤害

景区的旅游旺季也往往是动植物繁殖生长季节,大量游客活动给各种动物的繁殖、觅食、迁移和其它生活习性造成不良影响。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遇到小动物会有意对之追逐、拍照、惊吓或逗弄,使小动物长期处于惊扰状态。而游客随意将诸如面包、点心、水果、饮料甚至是香烟等投掷给动物,这不仅可能改变动物的饮食结构和规律,也易引起动物产生疾病,甚至死亡。

3景区生态安全水平下降的致因――iRD因素分析

3.1景区环境相关法规建设远滞后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需要

我国早在1982年就成立了第一家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但其正式的法规文件《部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却是在29年后才颁布。其它相关环境相关法规对景区环境监督管理的作用同样相对薄弱。如像《风景区管理条列》、《森林公园管理办法》中,较少涉及日常监管、环境监测等详细内容,而更多的是涉及对资源破坏行为的约束。作为日常经营,仅仅保证不破坏资源是不够的,景区在日常经营中难免存在“合理性破坏”,其对环境影响往往是深远的,如果不予关注,很容易出现环境成本外部性问题。在缺乏相关法规制度支持的情况下,景区监督管理则变成了日常的“捡拾垃圾”、“巡山护路”等活动,这无法应对旅游经济活动对景区生态安全影响复杂性的局面。

景区环境法规制度的执行效果受其它相关制度的影响较大。景区环境法规制度是围绕景区内的监督与管控范围,涉及的内容也多为对资源的显性破坏,但它过多地考虑了责任与惩罚,却少有涉及对相关主体权益保护的内容。如:景区内外的农民因森林旅游的开展可能要放弃原来的土地耕作、林木砍伐、水产养殖等生产方式,以及“乱扔垃圾”、“烧柴做饭”等生活习惯等等。由于农民从森林旅游发展中的应有利益,在许多地方制度保障(生态移民补偿、生活补贴等)中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来,自然而然,景区环境法规实际影响力就难免受到制约。前不久发生的峨眉山景区村民堵路事件,就是因景区原住民对相关保障性制度不满所致。

3.2景区在发挥社会认证作用功能时存在选择性

虽然许多景区都进行了iSo之类的环境管理认证,但实际应用中,在提高景区知名度和环境制度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对景区生态资源的监测、评价与保护方面作用不突出。比如,在武陵源、武当山等景区,就曾出现过充分利用社会认证对景区制度建设、知名度提升等价值同时,却忽视其对生态环境监管与保护责任要求的现象。国家旅游局在2015年4月对54家1a~5a级风景区进行警告、严重警告甚至取消称号的处理,均反映了景区在发挥社会认证作用功能时,没能很好地履行应有的责任。

3.3监管主体在景区资源的使用与保护中存在过多利益纠葛

作为森林旅游资源的主要监管者政府和景区部门,所发挥的监管作用十分有限。事实上许多景区本身就如一个小政府,如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有自己下辖的园林局、公安局等等,具有完全的行政执法权,政府环境监管执法与景区环境监督管理是合二为一的,这虽便于对景区内外各干扰主体的控制,但在经营中往往涉及到经济发展与政绩考核等多目标协调问题,在处理内部事务时常出现一手遮天的现象。而对于中小景区来说,森林资源的管控,既受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在面对外部主体干扰时,又常需要政府环境监管执法的协作。而政府部门间却常因对自身利益考虑过多,在执法协作上相互掣肘,更有甚者,越过政府审批或公然违反景区环境相关法规。实际上在某些森林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政府与景区扮演着合谋的角色,“建设性破坏”、“开发过度”现象也就悄无声息地掩盖在了“提升景区服务水平”、“改善游客体验”等冠冕堂皇的理由下。因此,无论行政管辖权在谁的手里,若监管主体在景区资源的使用与保护之间存在过多的利益纠葛,又缺乏相应的权力监管制衡机制,景区的生态安全就难以得到保障。

3.4景区开发水平与资源保护水平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调

在经济利益目标导向下,景区在环境保护中较为关注诸如垃圾堆积等直观的显性生态安全问题,而常常忽视诸如生物繁殖力下降等对景区生态安全影响深远的隐性生态安全问题。虽然新的风景区管理法规中不再提及以经济利益为目标,但对许多景区生存而言,生存发展确需要资金支持,在经营艰难竭蹶时,单靠政府补贴很难保证景区生态环境的安全,那么旅游活动不仅不能促进景区环境的良性发展,反而会严重危害森林资源的生态安全状态。但笔者看到更多的是,“更好保护环境”和“满足游客切实需要”成为许多景区不顾景区环境生态风险进行肆意开发的完美托辞,景区资源与环境保护只要从外表“看起来挺好”就够了。一个显著的事实是:多数景区的经营收入是透明的,而景区环境投入、环保举措却是遮遮掩掩的。对于景区生态资源来说,资源保护利益最大化和旅游经济利益最大化本身就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若不能很好地协调两者间关系,环境的外部性问题则势所难免。所以虽不能因噎废食,但若一味地追逐经济效益而忘了森林资源保护的初心,那么留给后代的将是美好环境的传说。

3.5景区管理者对景区生态安全的实际边界掌控能力不足

在一个生态区域内,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范围很广,景区外部环境状态往往影响景区内部资源环境,致使景区所面临的生态安全往往远大于其管辖权下的行政边界。在缺乏政府部门有效协作或政绩考核指标的驱使下,一些景区成了逐利者的掌上明珠,周围或“烟雾缭绕”或“高楼林立”,景区内的植被因空气沉降、水体因河流水系而遭到外部主体不断干扰等现象时有发生。

3.6景区资源使用及参与主体间责利关系失衡

景区资源的使用与保护涉及了政府、景区、游客、农民、周边企业等多种主体。其中,政府和景区是监管主体。监管主体自身与资源的利益纠葛使其未能发挥有效监管作用,而景区常扮演着监管者与破坏者的双重角色,在约束其它主体时却无视自身行为,造成“只许自己破坏,不许他人砍柴”的现象。森林旅游景区在发展过程中过多强调自身利益,忽视各干扰主体在森林资源使用中合理的利益诉求,致其无视环境法规与道德责任。可见,即便监控机制效力很高,若各群体间利益关系不平衡,也会引起景区生态安全问题。从另一个视角看,包括周边企业、农民在内的各相关群体,它们本身是资源的使用者,理应保护森林资源,但因相关政策与制度对其利益缺乏充分考虑,逐渐将其推向保护的对立面。比如人类本身就是自然遗产的一部分,因为申遗而盲目迁出大量居民,在缺乏相关补偿或补偿不力情况下,使得农民由原有贫困转向另一种贫困,出现另类“生态难民”。恰恰是这些为保护景区资源出台的相关制度与政策,在某些层面上却得到了相反的效果。

4基于iRDS模型的景区生态安全水平的提升路径

森林旅游经营活动本身是一种经济行为,景区经营只是森林资源使用的一种形式,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的各方利益均衡是景区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由于森林资源的产权所属、生态管理边界、各利益主体众多等问题,单纯依靠景区经营者来实现景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无疑于棘地荆天。因而,还需要立足于政府视角,通过制度的规范、监管的优化、产业服务的促进与引导等手段,在促进景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森林旅游景区的生态安全水平的不断提升。

4.1建立生态优先导向的景区发展模式

从景区生态安全角度看,一般情况下随着景区对资源的开发,景区环境所能承受的生态安全压力也会随着景区资源开发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若景区一味忽视生态环境的需要,景区生态安全问题迟早会出现。反之,若景区在旅游开发中将获得的收入全部用于生态保护,或无视经济发展对景区资源保护的支撑作用,则景区的长足发展也难以为继。因此,森林旅游景区的发展之路,应建立生态优先为导向的森林旅游景区发展模式(图2)。在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需要的基础上进行景区开发,改变过去一味由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应转向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内涵式发展模式为主。景区经营者以更高的环境敏感度,主动关注生态环境变化,重点关注景区的隐性生态安全问题。景区盈利与否也不再是影响景区生态保护的决定性影响因素,而是在确保生态安全处于较高水平下,来适度进行景区开发。即使发展速度慢一些,经济效益增速低一些,但景区开发始终是在较高安全水平下进行的。

4.2构建多元化景区环境保护制度机制

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景区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森林资源的使用主体成本外溢所致。将外部性进行内化是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7]。通过构建多元化景区环境保护制度机制,有助于实现森林旅游资源使用中环境成本的内化。1)健全现有的刚性制度。根据景区生态资源重要性,制定严厉的惩罚性制度,让违法违规成本高于其相关得益。2)增设相对柔性的环境保护激励性制度。如:对景区及周边企业等在提高生态保护方面提供鼓励与支持,对于良好遵行环境保护的企业给予减税、低息贷款等经济激励和其它精神文明激励。3)完善平衡利益相关主体的支持性制度。如:健全土地使用补偿、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移民安置补偿、就业指导、创业扶持等制度,让农民从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中真正受益。4)建立景区生态发展基金,对赢利能力较弱或政府补贴能力较差的景区提供一定的生态保护资金支持等。5)发挥自愿性环境管理制度的功能。鼓励景区及周边企业引入环境管理体系及其认证体系,引导企业增强环境保护的自律性,以降低刚性制度等产生的社会成本。

4.3建立以前馈和现场控制为主的景区生态安全控制机制

在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完全的情况下,增强前馈与现场控制能力,能够有效降低森林资源的破坏水平。1)改变被动监管环境的局面,在通过立法逐步完善景区环境制度的同时,需要增强对环境的防御性监管活动。如:增强景区经营者进行定期环境监测,监测内容应向引起水质变化,或水质变化所带来的隐性生态安全问题转移;并对可能的影响结果进行预判,为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提供依据。2)提升预防性制度的执行能力。在环境影响评价的执法、与影响景区环境的相关项目审批中,若能进行严格执法,降低“走过场”的现象,景区的许多生态安全破坏活动均能得到有效遏制。3)鼓励与引导景区扩大对现代电子监控技术的使用,并将之与政府环境监管系统联网,实时动态了解相关区域的环境状态,为及时掌控与处理景区内外的生态安全风险提供决策信息支持。

4.4形成景区生态资源的责利关系均衡机制

市场机制要求森林资源的各使用主体,在资源使用的同时应承担相应的保护责任。在生态优先导向下,将所有管理主体综合为一个类似“大部制”的管理机构,各参与主体间对景区资源的保护不以使用中的得利多少为驱动力,而是以景区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为前提。除了管理体制外,尤其要考虑农民在森林旅游业发展中的利益。森林旅游发展应以解决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除了在立法上让农民参与到森林旅游活动的盈利分配中,还要考虑农民的生产与生活、生存与发展等问题,以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让各参与主体在森林资源的使用中得益,得益的同时又保护森林资源,从而达到人类需要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

森林环境保护的内容篇9

关键词:森林生态价值会计主体会计假设会计要素

一、森林生态价值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概念界定了会计核算和报告的范围,但森林生态建设(保护)单位的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这些影响称为外部性,这种外部性是非市场性的,往往不能通过交易价格反映出来。传统会计对于像环境改善、森林生态价值这样一些属于外部性的事项并无反映,人们也就无法了解企业的这种外部性。但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会计不仅要核算和报告内部各种活动所产生的内部影响,还要核算各种外部性,这就要求对会计主体的内涵进行重新认识。

森林生态价值会计核算主体的界定要注重会计主体的行为特征,而非传统会计中的所有权特征。森林生态建设(保护)单位所控制的经济资源,不仅有人造资源,当环境资源因具有价值而被视为资本时,也是这些单位的经济资源,森林生态建设(保护)单位之所以对环境资源必须承担来自于法律、道义等方面的责任,是因为森林生态建设(保护)单位的建设(保护)行为直接或间接促进这些环境资源的形成,其反向的行为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这些环境资源的破坏,因此森林生态建设(保护)单位应履行这种责任,并向投资者等有关各方做出报告。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讲,环境资源的所有权并不完全属于森林生态建设(保护)单位,但却是这些组织的行为所致,因此成为会计核算的范围。

鉴于森林生态价值所依附的森林生态建设主体和保护主体的不同,以及森林生态建设主体和森林生态保护主体资金运动方式、会计管理模式的不同,需将该会计主体划分为森林生态建设单位和森林生态保护单位两类。森林生态建设单位是盈利性会计主体,如国有场圃、集体林场等营林单位,其建设活动本身是一种生产行为,为社会提供优质苗木,培育、扩大森林资源,同时又从事多种经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和社会效益,通过森林生态价值会计核算,将其生态效益――固碳制氧、净化环境、涵养水源、土壤保育、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等外部性效益进行计量,并通过一定方式得以补偿,转化为其经济效益。森林生态保护单位是指非盈利性自然及森林保护单位,如森林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区等,他们从事森林生态保护活动,实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施森林生态价值会计每年根据其完成的森林生态增值拨付一定资金作为其事业经费,进行为期一年的森林生态保护活动,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核算资金的收支结余,并对结余进行合理地分配。

二、森林生态价值会计核算假设

(一)森林生态资源有价该假设是森林生态价值会计核算最基本的假设。如果森林生态资源无价,森林生态会计也就无从核算,因为会计核算的对象是经济活动过程的价值运动,森林生态会计核算的对象就是森林生态建设(保护)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运动。

在森林资源中,有一部分是人们加工的资源,如植树造林等,这一部分资源由于是通过人们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因而是有价值的。还有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如天然森林、多样性生物群等,这一部分资源并不是人们的具体劳动产品,但它依然有价值。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观,凝结了劳动的商品具有价值。自然资源如天然林本身虽然没有凝结人类劳动,但在采伐之后,与森林资源密切相关的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等也随之消失,这些森林生态价值对人类生存的作用往往大于林木的实物价值,人类必须通过劳动才能将它再生产出来。森林的再生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劳动耗费凝结到再生林成为其价值实体。因此,天然林也必须计价。按照西方的效用价值观,效用和稀缺性是价值得以出现的充分条件,无用之物,便无价值,物品效用在于满足人的欲望和需求,能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欲望的物品,才成为有用的东西,才有价值;以物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人对物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来解释价值及其形成过程已为众多人士所认可。森林生态资源具有固碳制氧、净化环境、涵养水源、土壤保育、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等效用,而且这些效用是满足人类生活需要和整个人类发展需要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因此它是有价的;况且环境问题的恶化使得森林生态资源给人类带来的效用变得越来越急切或者说越来越稀缺,人类对这些效用的心理评价有着日益上升的趋势,所以森林生态的价值量也会日益上升。

(二)以货币计量为主的多元化计量货币计量为会计对象的确定和工作手段的选择提供了基本指导。货币计量假设认为,会计中应该以货币作为最主要的和最终统一的计量形式。按照货币计量假设,能够进入森林生态会计核算范围的必须是那些能够用货币加以科学计量,或者目前虽无法科学计量,但可通过各种方式合理地予以估计的森林生态资源,如森林的固碳制氧、净化环境、涵养水源、土壤保育、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及基因保护等价值计量。通过具有计量资格的专门机构的计量,出具具有相当权威的计量证明,森林生态价值会计核算主体就可凭以将这些价值入账,进入会计循环。

由于森林生态价值会计核算内容既有商品性又不限于商品性,一部分在计量上具有模糊性,若仅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的森林资源状况,因此必须借助实物单位或指数来辅助反映,如某一森林消除了多少噪音、改善小气候从而调节了多少气温、防灾减灾多少次等,目前很难用货币计量,但如果用其他指标如噪音指数、空气指数等,就能提供更加直观、形象和易于理解的信息。因此,森林生态价值会计核算要遵循以货币计量为主的多元化计量形式。运用货币计量形成财务指标,在表内反映;运用非货币计量形成劳动指标或技术指标,在表外披露。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目前尚不能以货币计量的内容将逐渐被科学的方法计量出来,这些内容再从表外披露转入表内反映,森林生态会计理论也将更加完善。

(三)森林生态资源是所有权资源在对森林生态价值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界定其产权归属。因为会计只能对自身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确认为会计主体的资产。因此,无论是人工森林还是原始森林,在森林生态价值会计核算中必须假定它们都是所有权资源。这样,森林生态资源需求主体和森林生态资源供给主体才得以确定,从而确定其会计主体。

人工森林生态资源所有权属于其建设者,但原始森林却具有准公共性、一方面,对于这种“上帝的恩赐”,人人都可以自由使用,任何人都不能轻易地宣布对其拥有所有权,具有无排他性;另一方面,它在用途上又具有竞争性,每增加一个消费者,将减少其他消费者的消费量。公共物品的无排他性,决定了它的供给者不可能向消费者收费,通过市场对这类物品实现资源配置几乎是不可

能的,必须通过政府手段进行调节。这类物品的产权往往并不明晰,大多认为属于国家。森林生态资源效益的外部性决定了其供给者无法向各消费者收取费用,供给者所创造的价值无法在供给者自身得以实现,因此必须由政府介入。通过政府对每一项森林生态资源划定产权归属,明确责任;划定权属后,由市场介入对其森林生态资源价值予以评估,确定其价值量,由政府通过拨入款项的方式使各主体的森林生态价值得以实现,这实质上又吻合了森林生态资源的准公共性本身所固有的内在要求。总之,由于森林生态资源的准公共性,使得这一假设是必要的。

(四)可持续发展假设可持续发展假设就是森林生态会计核算以会计主体在森林生态资源不枯竭、生态资源不降级的基础上,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这一假设界定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权利和义务,当代人与后代人是平等的两个主体,从广义上讲也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是保管和被保管的关系。当代人保管后代人的资源,向后代人承担将这部分资源安全完整地交付给后代人的义务,后代人有要求当代人保全资源的权利。为了寻求代际公平,必须核算建设(保护)森林生态资源的价值变动,反映传送给后代人的森林生态资源的增益和减损情况,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打下基础。

建立森林生态会计的初衷,是在环境日益恶化、影响经济正常发展的情况下,为了促进环境改善,对从未在账面上反映也从未真正以货币形式实现其价值的森林生态价值进行会计核算。森林生态资源有受自然力作用自行生长的一面,也有容易遭受火灾、病虫害、风暴、冰雪等自然灾害破坏的一面,同时还有人类为了经济利益大规模砍伐等人为因素而遭到严重减损的一面,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假设作会计核算的前提,会计主体的森林生态会计核算将与其初衷相违背,这样,尽管会计主体依然存在,但将完全改变森林生态建设(保护)的应有经营(保护)目的或方向。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内在要求构成森林生态会计理论体系的根本制约条件,没有可持续发展假设,森林生态会计就失去基本的理论支撑;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森林生态会计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五)外部效益内在化假设森林生态效益大多是自然产生的而且自然外溢,按照常规,对这种外部效益,会计主体无法控制,又由于其准公共性无法收费而难以将这种效益内在化,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森林生态会计主体就无从核算其森林生态价值或从货币计量上核算其业绩。因此,必须通过政府介入,充当这些森林生态效益功能或服务的消费者代表实行购买行为,将森林生态建设(保护)单位的外部效益内在化,才能使森林生态会计核算有了赖以生存的根基。因此,需要有外部效益内在化假设。

此外,森林生态价值会计核算还要遵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

三、森林生态价值会计核算要素

盈利性森林生态建设单位的会计要素与非盈利性森林生态保护单位的会计要素略有不同,这里只阐述前者。

(一)森林生态资产森林生态资产是森林生态会计主体因过去从事森林生态建设经营活动而形成并由有关权威计量机构出具证明文件的森林生态资源,以及因森林生态资金循环而形成并由森林生态建设单位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这些资源预期会给会计主体带来经济利益。包括生态资产(如由森林产生的固碳制氧、净化环境等)、森林生态流动资产、森林生态固定资产及森林生态无形资产(如森林采伐权、森林生态环境经营权等)、林木资产等。在这些资产中,除生态资产以外的各项内容均由森林生态资金运动所形成,其特点及确认标准和现行林业企业会计基本一致。

生态资产是指在林地一定区域内由于森林生态建设经营活动而产出的森林生态价值,这部分资产本身不能由会计主体所控制,但这些产出的导源――林木却可以由会计主体控制,会计主体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对林木的管护和采伐)来左右这些产出的多少,即会计主体可以对其数量甚至质量进行控制,会计主体具有收益权。同时,由于森林生态资源是所有权资源,这种产出的所有权归属应界定为该主体,因此生态资产应确认为特定主体的资产。只是这种资产一经产出,使用权即刻转移给消费者,不像一般商品那样需要销售过程,这是公共物品的特有属性,必须由政府介入,作为消费者代表定期实施购买行为。

关于生态资产的计量必须弄清“是按产出量来计量,还是按消费量来计量”。森林生态建设单位进行森林生态建设经营活动,产出生态资产,这种产出理应是该会计主体所拥有森林的全部环境功能(或环境服务),但这种环境功能未必全部转化为环境效益(如制氧量),转化比率有多少,需要由以后的“使用”情况而定,因此由会计主体产生的环境效益与其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环境功能可能产生差异,这种差异给生态资产价值的计量带来了难题:生态资产价值究竟按环境功能的全部来计量还是按已经产生的环境效益来计量?如果按照环境效益计量对会计主体显失公平,但如果按环境功能计量对消费者又不太公平。一是由于目前环境状况全球告急,二是为了鼓励森林生态会计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三是对已消费的环境效益的计量比对环境功能的计量更加困难,对于这个难题的解决可以粗略化,采用按会计主体的建设活动所产生的全部环境功能即产出量进行计量并确认。比如,对固碳价值的计量采用森林生态建设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培植林木蓄积碳的全部净增总量进行计量并入账;对于水源涵养价值的计量采用森林对降水的储存法,将某一期间会计主体的水源涵养总量全部计量并入账。

生态资产具有以下特征:(1)它的产出是自发的,是生物自然生理作用的结果。(2)它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不可逆性。开发利用改变原状后,再恢复原状,要么技术上不可行,要么需要较长时期的自然变化。(3)它的变化符合生态平衡机制。超限度的消耗将引起生态系统的退化和失衡。

森林生态资源能否作为生态资产加以确认,应符合如下确认标准:(1)未来效用的可能性。(2)计量的可靠性。当现有技术已经解决了对某一森林生态资源的科学计量时,才能够对该资源计量并准予会计主体确认入账。

一项森林生态资源作为森林生态资产加以确认,应符合森林生态资产要素的定义、符合确认标准,能够合理地、可靠地计量或估算。

(二)森林生态负债森林生态会计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新的分支,不能与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相违背。因此,森林生态负债也是因过去的森林生态建设经营活动而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包括森林生态建设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借款、形成的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预收及应付款项、育林基金等各项流动负债以及应付债券、由于森林生态降级所负的复原义务等各项长期负债。

其中的借款、应付工资等各项流动负债以及应付债券等项目从形态上看,与一般林业会计中的负债没有区别,但其本质内容是截然不同的:这里的负债是由森林生态补偿资金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负债,比如用森林生态补偿资金进行再生产活动,购买种

苗等会形成借款、应付工资或应付账款等等,因此,其资金循环、资金运动的目的与一般传统会计不同。

在森林生态资金循环中不可避免将产生一定量的应税所得,按照税法规定,森林生态建设单位也必须承担税款,这就构成了对国家的负债,故森林生态负债也包括“应交税金”等各项应交款项。

其中因森林生态降级所负的复原义务在现有的森林生态会计核算中尚不具备核算的条件,因此,目前可暂不将该部分负债的核算纳入会计体系,待日后条件具备,再逐渐完善森林生态会计理论体系,将因森林生态降级而负的复原义务纳入会计核算体系。

森林生态负债是“现存义务”,而对未来的承诺,比如拟定将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一定的制氧量、水源涵养等并不一定构成现存的义务。只有当单位签订了不可撤消协议,不履行该协议将偿付一笔巨额罚款时,才是一项现存义务。

森林生态负债也要按照期限和性质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划分的时间界限仍沿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由于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的复杂性决定了不可能每月进行计量,一般可采取一年计量一次的方法,那么其成本和利润核算也按年进行,这时,以一年为界限划分短、长期负债就较为合理。要特别提出的是,森林生态建设单位的经营周期不能像一般林业会计那样把林木生长周期作为生产经营周期,因为在这里林木资产已不再是会计主体的“产品”,而是借以发挥生态效益的手段,从本质上讲应该是企业的长期资产而不是流动资产。

(三)森林生态权益森林生态权益是森林生态建设单位所有者对单位净资产的所有权,从数额上讲,它等于森林生态资产减去森林生态负债。包括生态资本、实收资本、林木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项目,其中除生态资本以外的其他各项内容与一般传统会计一样。

“生态资本”是会计主体产出生态资产时所形成的资本,包括“已收生态资本”与“未收生态资本”,是每年由于相关权威机构计量出该会计主体的森林生态效益增值部分的资本形态数额。“已收生态资本”是指有关政府机构已经对森林生态建设单位的森林生态资产实施了购买行为的部分,反映了会计主体生态资产中已经得到补偿的金额;“未收生态资本”是指会计主体实现的生态资产减去已收生态资本之后的余额,也即会计主体实现的森林生态效益未被社会认可而未得到补偿的金额。

具体会计处理是:当收到计量证明时,按计量证明文件上的金额全部记入“未收生态资本”,当实际收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收入时,按收到的收入金额,从“未收生态资本”明细账转入“已收生态资本”明细账。“生态资本”累计额反映该会计主体历年来已实现的森林生态效益总额,是森林生态建设单位的所有者对单位净资产的要求权,其中的“未收生态资本”反映该会计主体已实现但尚未得到政府或社会补偿的森林生态效益价值额。

(四)森林生态收入森林生态收入是在一定时期之内,由于森林生态资产给会计主体带来并已实现的森林生态环境功能或服务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包括会计主体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固碳价值补偿收入、水源涵养价值补偿收入、土壤保育价值补偿收入、生物多样性价值补偿收人、森林防护价值补偿收入、环境净化价值补偿收入等营业收入,以及因让渡森林生态资产的使用权等日常经营活动而取得的其他业务收入。这一概念的界定沿袭了传统会计中“收入”界定口径――“小口径”,即只包括营业收入而不包括营业外收入。

上述各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收入是企业已经确定能够从政府或有关管理机构取得的补偿收入。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这部分收入金额一般会小于实际创造的全部环境功能或环境服务,即小于企业已经确认的生态资产金额。那么为什么不按照企业的生态资产的金额确认收入呢?原因在于收入的确认必须依照实现制原则,当企业已经产出了森林生态效益,而不能确定这些生态资产是否能被社会承认,即不能确定这些资产是否被政府所购买时,并不能说明该资产就能“销售”出去,那么就不具备收入实现的条件,因此,只能在已确定政府要实施购买行为时,才能按政府的实际购买数额确认收入。

对过熟林的采伐、残次林的间伐等收入属偶发事项,不属于会计主体的日常经营活动,是长期资产所有权的转让收入,应确认为营业外收入,不属于森林生态收入。

森林生态收入具备以下特征:(1)森林生态收入的实现不一定伴随着某种森林生态资产的减少,这一点与传统会计区别较大。因为生态效益的产出实质上是自然现象,常伴随着森林生态资产的增加,而不是另一种资产转化而来。(2)森林生态效益的产生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但收入的实现应假定在某一时点上(如在实际收到补偿款时),这样其收入的实现便与传统会计收入的实现统一起来。

一项森林生态环境功能能否作为森林生态收入加以确认,应符合如下确认标准:(1)现实性。在森林生态建设经营活动过程中,森林生态环境功能自发地形成、人类无意识地索取,这些环境功能提供给人类生态效用。无论这些效用的实现形式如何,能够确定政府的购买行为必将发生时,才说明森林生态收入具备了现实性。(2)可靠地计量。森林生态效用有很多种,由于目前计量方法的限制,有些效用不能可靠地计量,或者只能非常模糊地计量,比如调节气候、吸收有害射线等,由于会计假设的限制,一般讲,能以货币计量的客体才可进入会计核算系统,所以只有能可靠计量的森林生态效用才能确认为森林生态收入。

(五)森林生态费用森林生态费用是在森林生态建设单位的持续发展过程中,因进行生态建设经营活动及其有关活动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由于森林生态收入的界定采用了小口径,森林生态费用的界定也要采用小口径,即只包括森林生态建设经营活动费用,不包括建设经营活动以外的费用(即营业外支出)。

“持续发展”要求森林生态建设单位必须维持森林生态资源的基本存量,保证森林生态质量不下降。所以,不正常的森林采伐支出应作为营业外支出。

森林生态费用主要包括森林生态效益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育林及维简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等。

其一,森林生态效益成本。森林生态建设达到预定目的(如预定公益目的、郁闭成林、预定经营目的,下略)之前,盈利性森林生态建设单位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营林成本(如造林费、抚育费、森林保护费、营林设施费、调查设计费及其他管护费)实质上应由两部分资产承担,一是林木资产的实物价值,另一部分是森林资源所发挥的生态价值,因此,会计期末,企业应采取一定的分配方法,将营林成本分解为实物资产成本和生态效益成本,其中生态效益成本就构成了森林生态建设的森林生态效益成本的主要部分,当企业确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收入时,就应同时确认一项森林生态效益成本与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收入相配比。

其二,期间费用。当森林达到预定目的(如预定公益目的、郁闭成林、预定经营目的)之后所发生的管护、饲养费用等后续支出,应当按照与上同样的方法在林业一般会计核算与森林生态价值会计核算之间进行分配,将应由森林生态价值负担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森林生态期间费用。

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森林生态建设单位因生态建设经营活动应交纳的流转税及教育费附加。

森林生态费用具有以下特征:(1)费用的发生往往伴随着森林生态资产的减少;(2)费用的规模取决于政府这一消费者代表对所消费环境功能或服务所支付的及时程度。森林生态费用的发生毕竟是成本增加和收益下降,一般主体不会自动地、无偿地付出费用。因此政府作为森林生态环境功能的消费者代表,是否能够及时支付实施购买行为,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森林生态建设单位所发生费用的规模大小。假若政府支付款项滞后或者支付款项数额较小,会计主体在森林生态费用方面的开支可能会逐渐缩减,那么将加剧森林生态资源存量耗减,社会森林生态资源的降级费用增加。为了保护环境,必须增加森林保护费用;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增加维持森林生态资源基本存量费用。

森林生态支出能否作为森林生态费用加以确认,应符合如下标准:(1)计量的可靠性;(2)与森林生态建设活动有关。一项支出作为森林生态费用加以确认,应符合森林生态费用要素的定义、符合确认标准,能够进行可靠的计量或估算。

(六)森林生态利润森林生态利润是森林生态建设单位一定期间内建设经营活动的总成果,包括森林生态收入与森林生态费用相配比后的余额、森林生态建设活动外的营业外收支、投资净收益及补贴收入等。

森林环境保护的内容篇10

1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1.1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体系建立目前伊春已建成景区点100多处,其中国家4a级3处,2a级以上景区19处;省S级以上滑雪场4处;省级漂流经营达标场所8个;部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部级、省级森林公园25个,部级自然保护区4处,部级地质公园2个,3S、2S、S级滑雪场各1处,部级狩猎场1处,省级狩猎场3处。2008年伊春市汤旺河林海奇石风景区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试点单位。从景区的构成和数量上看,伊春市目前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体系。

1.2旅游发展整体规划完成

伊春市先后编制了《伊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15年)》和铁力、嘉荫、五营、汤旺河等20个旅游区发展规划及旅游专项规划,形成了市、区(县)两级规划体系。2008年聘请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院编制了《伊春市旅游发展提升策划》。在一系列的规划设计下,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基本形成了“林海观光、森林避暑、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一体化的开发思路,提出根据不同区域旅游资源特色,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建设东、南、北、中四大旅游区。提出北部旅游区突出“原始生态”特色,重点开发森林观光和休闲度假产品;东部旅游区突出“运动康体”特色,重点开发森林避暑养生产品;南部旅游区突出“冬季冰雪”特色,重点开发冰上、雪上旅游产品;中部旅游区突出“城市观光特色,发挥集散和综合服务功能。

1.3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知名度上升

伊春市立足于“中国森林之都”,采取节事宣传、新闻宣传、广告宣传等多种方式,宣传伊春森林生态旅游。一是综合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宣传。如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和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栏目投放广告等。二是以重点客源市场为中心开发市场,加大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市场开发力度。三是举办各类节事活动。伊春市连续举办了六届中国(伊春)冬季摄影节暨首届小兴安岭雾凇节、十届森林生态旅游节、杜鹃花文化节和五花山观赏节。伊春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避暑胜地”“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等称号,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知名度上升明显。

1.4旅游者结构改善

以伊春为目的地的游客的结构近几年变化明显,一是旅游团队数量比例增加。据统计,2008年度伊春市接待50人以上的旅游大巴车队130多个,大型会议团队160多个。二是自费旅游者比例增加。据统计,伊春市2008年主要旅游区的旅游者中,自费旅游者的数量超过了70%,免费接待者比例正逐步下降。三是非假日旅游者比例增加。游客来伊春旅游时间在总量分布上逐渐趋于均衡,非假日旅游者明显增多。四是远程和高端游客比例增加,来自于北京、天津、上海、广东以及吉林、辽宁等的游客比例逐年增加,游客停留时间也明显增加,游客停留时间由早期的平均1.5天增长到目前的3.5天,一日游游客由原来占游客总数的80%降至不足30%。

1.5旅游产业经济规模壮大

几年来接待人数连续越过100万、200万、300万人次关口,达到2009年的382万人次。旅游收入由1991年的19万元,猛增到2009年的191160万元,旅游产业规模快速扩张,成为伊春市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牵动力最强的优势特色产业。2009年伊春实现旅游增加值95580万元,占GDp的5.5%,比2001年的0.9%提高4.6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的17.4%,比2001年的1.3%提高了16.1个百分点。2001~2009年,伊春市实现旅游总收入714889万元,年均增长41.9%;旅游接待人数1923万人次,年均增长91%。

2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问题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强烈环保意识高品位旅游活动,具有丰富的外延与内涵。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内具有原生态的景区植被、动物、土壤、水等,以及恰当的生态旅游设施设备与旅游服务构成森林生态旅游的外延。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管理中,生态保护价值观的体现、当地居民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生态旅游者生态保护意识的启迪与教育构成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既是一种用于指导现实操作的思想方法,又可以是旅游产业运行追求的某种目标所在。内涵表现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态度,一种价值观;外延是以物质或活动为特征的存在。内涵通常需要借助外延来实现,外延在实践中却可以独立存在。以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为形式,以追逐短期经济利益为目的,忽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旅游活动的开展甚至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可称之为外延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以生态保护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注重对旅游者和居民进行环境教育,以旅游促进经济的发展,以经济发展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因此得以不断的改善,可称之为内涵型旅游开发模式。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开发虽然从历史角度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其森林生态旅游外延开发管理和内涵的体现存在多种问题,概括起来讲,就是外延开发管理失当,内涵表现不足,从某种程度上看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可以归为外延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2.1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管理失当

(1)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问题。伊春市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结构失调,虽然景区数量众多,但景区建设缺乏整合,大多数景区规模较小,品位不高,同质化严重,在景区建设过程中只开发不保护。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2008年伊春市在旅游景区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总计只有6.3亿元(涵盖政府投入和企业投入),由于伊春市旅游资源分属不同的产权单位,有限投入被分散到100多处景区(点),因景区建设和改造决策不慎重,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另有部分缺乏经济实力的投资者以很少的投资占用资源,制约了高品质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成为空谈。

(2)森林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设备问题。首先是旅游交通服务,伊春市内主要交通工具皆为传统汽车,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递增,汽车尾气和噪音已成为城市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据中国伊春政务公开网的信息,伊春2007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天数314天,2008年数据缺乏,2009年为224天,2010年为252天,空气质量下降明显。其次是旅游住宿设施,伊春市现有19家星级宾馆,其中多为传统的2星级宾馆,接待能力有限,且缺乏森林生态旅游概念在住宿服务中的延伸。再次是餐饮业,档次低且缺乏规模,缺乏原生态特色,缺乏以伊春森林食品为主材的特色餐饮。最后旅游区配套设施不健全,如给排水、公厕、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缺乏对森林生态景区内生活污染有效的管理。

2.2森林生态旅游内涵表现不足

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表现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中生态保护理念淡薄。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区(点)内建筑物过多、体量过大,造型、色彩、用材、功能等与生态旅游理念相悖,存在许多人造景观,在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使自然森林生态景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2)森林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度不足。根据2010年伊春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伊春常住人口114.8万,而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只有2万余人(李景才,2011),大多数城市居民和景区附近居民并不能直接分享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利益,因而缺乏参与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动力。

(3)本地导游普遍对森林生态知识不够丰富,缺乏生态文化素养。据统计伊春市现有的24家旅行社,多数规模在3到5人,旅游旺季做接地服务,旅游淡季关门歇业,聘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普遍缺乏森林生态旅游文化素养。

(4)对游客缺乏有效的生态文化教育和行为引导,对景区的森林生态景观缺乏有效管理,游客破坏森林生态景观的现象时有发生,降低了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品质。

3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3.1旅游资源建设强化生态保护

开展生态旅游必须保证促进生态平衡,在生态旅游开发前期,因经济条件而制约生态环境建设,但至少不应破坏生态环境,同时,应使当地居民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经济利益。从具体操作看,伊春市在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中,必须以环境保护为重,避免破坏当地森林生态系统,遵循保护优先的原则,统一规划建设森林生态旅游精品景区,对景区游客进行容量控制,对景区进行分区功能规划,旅游区(点)内不建生活区,景区内建筑物尽可能少、小,必要的设施在造型、色彩、用材等方面要体现生态理念,景区附近可建立“农家乐”型的餐饮、住宿区,促使当地居民因生态环境的保护而获得经济利益,因经济利益的刺激而强化环保意识,同时又能避免集中的、大型的生活功能型建筑物对当地自然景观的破坏。

3.2旅游基础设施注重生态理念体现

旅游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住宿、餐饮等。道路建设上要注意避免干扰自然界生物栖息区、阻断生物迁徙路线,交通工具尽可能使用电力、天然气等环保型动力车,尽量采用非机动的、自然的交通工具,在伊春市区内也应大力推动环保型交通工具的使用。客房从建筑设计到最终的使用全过程都必须符合生态要求,选址应避免建在生态脆弱的地带,建材和家具都应采用无污染的“绿色材料”,不提供一次性用具。餐饮业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和清洁环保能源,推出优质绿色食品,围绕伊春盛产的食用菌、山野果、山野菜、野生保健食品以及以鹿、野猪等生态畜牧产品,推出有地方特色的森林食品。让游客全方位体验到伊春浓郁的生态人文氛围。

3.3建立森林生态文化教育设施

为对居民和游客进行生态理念宣传和教育,在伊春市应规划建设一座高度现代化的生态展览馆。生态展览馆内以森林生态环境科学为中心设置教育区和产品展示区等区域,介绍森林生态系统机理、生态环境案例、生态环境保护等,对居民和游客进行森林生态科普教育。生态展览馆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游客在森林旅游过程中的行为,使游客自觉自愿维护景区(点)的环境及卫生,降低管理部门对景区的管理难度和成本,而且可以对游客实施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强化游客对森林生态旅游特殊利益的感知。

3.4建设高素质的森林生态旅游服务队伍

伊春可招聘一批形象好、素质佳的旅游服务人员,聘请旅游专家或者将旅游服务人员送国内知名学府进行森林生态旅游专项培训,建立一支有着良好社交技能和专业素养的森林生态旅游服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