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培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5:46

文化艺术培养篇1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艺术教育;素养

1.引言

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它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而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以艺术教育为载体的艺术素养培养。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以及艺术素养等对培养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具有深刻的影响。只有清楚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才能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层面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更好地使校园文化源远流长。

2.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和问题分析

当前,许多高校都很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这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尤其在大学还开设了艺术选修课以及发起组织的各种艺术社团活动等都提高和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然而,由于学生认识上的不重视,忽视了自身艺术素养的培养;同时,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及师资力量的分布不均,造成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师资力量短缺的硬伤,使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再次就是在艺术教育的内容上表现的随意性很强,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标准。作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显得尤为迫切。

显而易见,学校可运用艺术教育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这是因为:艺术教育的本质力量在于它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感染、影响和培养人。艺术教育不仅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教育手段提高人的素质,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崇高目标。

3.艺术素养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3.1艺术素养教育的作用

艺术素养教育可以净化大学生的心灵,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艺术素养教育可开拓思维,开发大学生的智力潜能。艺术素养教育可以协调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无论音乐、美术、舞蹈或其他一些艺术,对于大学生的心灵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艺术教育活动的展开满足了年轻人对于自身天性的追求,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发育和成长,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3.2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学生丰富阅历,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它能让大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校园文化所形成的文化环境与文化氛围,对学生有着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深刻影响着每个师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过渡地带,它能够巩固和加深课堂专业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校园文化还可以发挥学生的各种潜能,锻练多方面的能力,其活动展开的过程也是学生的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及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4.强化学生艺术素养培养,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新路径

4.1强化艺术素养培养

艺术素养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的成长和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崇高目标。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

(1)要面向全体学生举办艺术门类讲座,开设艺术教育选修课。像音乐知识、古典音乐欣赏、书法、摄影、绘画等讲座以及乐理基础、视唱练耳、合唱、美术鉴赏等课程,将这些课程列入教学计划,选修的学生,通过考核取得成绩,由专职教师组织实施。

(2)展开灵活多样的课外艺术教育,着力培养艺术骨干。让艺术教师主动深入基层,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举办讲座、排练节目和指导文艺演出等。同时,还要面向文化艺术社团,提高艺术教育工作的水准。像学生艺术类社团舞蹈队、剧社、模特队等,可以举办各种艺术门类培训班,开设声乐课和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以及展开“校园文化艺术节”等丰富校园的文化艺术活动,使艺术教育更上一层楼。

(3)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将课程主要分为三类:艺术理论赏析型选修课、艺术实践型选修课以及以艺术团为教育对象的艺术选修课。通过这三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对艺术历史、思想、形式和内容、风格与技巧、审美与评价的基本知识,获得艺术赏析的基本能力,理解艺术思维,建立艺术的文化观念及综合的人文科学艺术观念,培养综合的实践、欣赏和艺术思维能力,获得较为全面的艺术文化教育、艺术素质教育。

(4)加强科学研究,促使艺术教育更深层次的发展。高校艺术教育的科学研究是艺术教育的生命线,是艺术教育的未来。学术研究的水平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巩固和发展,它对高校教育改革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4.2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新路径

为了更好的弘扬和发展校园文化,解决当前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的一些问题,使校园文化的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1)以校训校风、制度建设为载体,形成学校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也是文化积淀的高度浓缩,它可以引导师生的价值观念以及做事方式,有利于形成师生们共同认识的校园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关系到学校的持续发展。

(2)加大环境建设的投入,积极营造和谐融洽、优雅的育人环境。一是室外环境建设。应注意发挥校园室外环境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二是人际环境建设。通过建设真诚有爱、互助合作的师生关系,重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人际环境建设,才能使这些美德深入学生心灵。

(3)丰富校园活动内容,发挥学校社团的主力军作用。在校社团的组织下举办人文教育系列讲座和主题报告活动、摄影艺术大赛、模拟法庭、英语风彩大赛、电子竞技大赛以及开展支教活动等,从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出健康高雅的校园人文氛围。

5.结论

总之,校园文化的功能集中体现在它能优化育人环境,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采用艺术讲座与艺术选修课相结合、课内艺术教育与课外艺术教育相结合、艺术教学与课外文化艺术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坚持理论与实践、技能训练与艺术审美、艺术教育与培养人才相结合的原则,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才能迎接到校园文化建设更美好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林澎,龚曙光.艺术产生概论[m].湖南出版社,1995.

[2]卞英杰,杨辛耕.艺术教育基础[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穆艳杰.论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与“心态环境”的关系[J].长白学刊,2003(06).

文化艺术培养篇2

关键词: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建设

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激烈的竞争形势,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越来越能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可。人才的定义不再局限于拥有庞大的知识系统,而是更看重综合素质。因此,高校的文化建设也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而改变着,由单一走向多元,向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不断前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规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说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1]由此可见,发展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需要长期坚持和探索的道路。同样地,对于高校来说,特别是艺术类高校,人才的培养,在重点教授专业技术之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竞争大潮中,具有综合素质的艺术人才的竞争力更加强劲,也更容易在职业生涯中发光、发热。大学的文化建设与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息息相关,校园文化的日益丰富多元,有助于学校为社会不断输出具有专业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才。

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优势与特色

谈到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一方面,学校应该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不应仅仅局限于对学生专业的培养,要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学校应该保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使所培养的人才独树一帜,在日后的竞争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学生专业能力一流、专业成绩名列前茅,但却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也有待提高,既缺乏与人沟通交流、团结合作的能力,又不具备专业技能上的独特优势,这样的学生并不能算是合格的人才;而只在专业技术方面精通,但却缺乏其他基本能力,也不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高分低能”绝不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很难在人才竞争中站稳脚跟。

对此,应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使其更切合社会对全面人才的需要。而非盲目照搬专业院校高、精、专才的培养模式,应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依托深厚的学科背景,强化培养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打造特色专业,培养与社会相适应的人才。

历史悠久的中国戏曲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魂魄所系的艺术瑰宝,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企盼,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以戏曲为平台建立的特色艺术人才培养体系,不仅是中国戏曲学院不同于其他专业院校所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是弥补了艺术人才文化素养不足的教育空白。

学校的教学优势,即在于从传统戏曲文化中汲取精髓融入教育教学建设中,达到从文化教学建设入手,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由人化文,以文化人”、陶冶情操、涤荡情怀、洋溢情思的目的。任何时代的文化建设都是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建设而来的,学校需要传承历史文化精神和守望民族文化经典,并同时坚持学生的文化身份并开启其自身的文化自觉,这是一种持久且值得沉淀的创新教学模式。

具体到学校的舞蹈表演专业而言,舞蹈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学生为本位,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强化通识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应体现综合性,使学生有机会涉猎、了解相关艺术知识,避免其知识面过于狭窄。使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而成长为专才的同时,又能成为对相关学科有所了解、有所把握的人,使其能够具有更为开阔的视野、更为敏锐的创新意识与更为卓越的创新能力。学校以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为指导,以深化教学改革和强化质量管理为重点,以创新管理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改善教学条件为保障,扎实推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确保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建立以戏曲为平台的特色舞蹈艺术人才培养体系。

校园文化在艺术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也逐渐受到更多的重视。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一流校园文化,一时间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掀起了素质教育的热潮,引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作为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提升文化气韵和文化氛围的重要元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人才培养的目标也趋于综合化、多元化。

学校应更多注重培养具有艺术审美的继承与创新素养的专业性高素质的艺术人才。在培养艺术人才的同时,学校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水平及文化内涵修养的提升,使学生不断追求较高的艺术境界,从而提升其人生境界。因而,培养继承着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精神、秉承着文化自觉与信仰、沉淀着深邃的文化底蕴、蕴含着戏曲舞蹈艺术素养的学子们,是学校区别于其他专业院校,立足培养综合性高素质艺术人才体系的先锋特色之一。

高校人才培养普遍更注重显性课程,往往忽视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指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实现某种教学的课程目标,偏重于书本知识的灌输和对学生的训练;隐性课程是指非正式的课程,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潜移默化影响的一切人文文化要素的统称。[2]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还必须具备基本生存能力和文化内涵。中国戏曲学院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综合性艺术院校,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发展环境和广阔纵深立体的知识整合与创作空间。传承传统,既具有文明功能,又具有当代追求。学校紧随时代步伐,以当代的知识视野和国际视野,帮助学生吸收创作素材,再造独具特色的创作作品。在学习世界先进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切实可行地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模式。

中国戏曲以艺术的精粹性和独特的演剧体系而在世界剧坛独树一帜。历史人生百态也多由戏曲展示之,如“贵妃醉酒”“昭君出塞”等著名剧目中的历史人物都具有传承教化的作用,以史为鉴,正所谓“经夫妇、成孝教、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缘于此,充分利用学院特有的戏曲文化资源、独特的文化氛围有益于开展戏曲传统文化素养的普及教育,使学生在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艺术文化的熏陶。继而帮助学生汲取戏曲文化中的“文”与“艺”,融入“文以载道,高台教化”的戏曲美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民族文化、国粹精华文化等文化生态根植于教学体系中。

以学校的舞蹈表演专业为例,舞蹈专业课程深化内涵式建设应当具有专业性、学术性、人文性追求,建立区域化舞蹈创作研究中心,拓展教学成果好、创作能力强和人文关怀浓郁的学科方向与专业群。此外,系科设置注重民族艺术传统文化与当代国际视野的有机结合。舞蹈学科的发展还有赖于学科制定者拥有更开放的胸襟、兼容并包的心态,允许并敢于尝试新事物,倡导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学术思想,开拓学术视野,改变过多关注术的价值,提倡跨科界多元交融思考。

加强艺术人才培养,建设优质校园文化

1.开发课程资源,优化考核方式

艺术类院校应开设丰富的人文课程,如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开阔学生的眼界,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与世界相处。培养艺术领域顶尖人才只是艺术高等教育的第一步,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才能让我们的教育体制走得更远。为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和艺术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这些人文课程的渗透必不可少。当然,学校开设课程既要覆盖广泛,又要有所侧重;既要全面培养,又要尊重兴趣。课程设置应体现综合性,使学生有机会涉猎、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避免知识面过于狭窄。应该将一部分课程设置为选修课或讲座等形式,供学生自主选择。使其拥有更为广阔的视野,更敏锐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2.开展第二课堂,丰富校园文化

当代的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鲜明,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因此,高校的素质教育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加入适当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甚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如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等。学校应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结合起来,不过多地偏重于专业课,不局限于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让丰富的教育活动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过程始终,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和渗透。作为教学的延伸和拓展,艺术实践与艺术展演,既是艺术教学教育过程中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也是检验教育教学成果、展示学生能力的重要平台和终极目标。在民族舞蹈的传承上,深入挖掘舞蹈创作的素材,创作并表演拥有浓郁民族风情的舞蹈,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创作和学术研究活动,以此推动艺术科研创作的不断发展。

与此同时,搞好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校风学风建设,举办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艺术创作活动,通过这些来建立学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健康的人文氛围。这不仅可以作为课堂的延伸,更是对专业教学的有力补充,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元素和更为广阔的空间。

3.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应该成为教育目标的一部分。思想道德教育重在引导和启发,其作用是通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为人处世理念的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做人做事态度,从而约束和引导其全面发展。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不仅表现为拥有文明的言谈举止,更表现为拥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对待挫折不轻易言败的精神品质。现实中,部分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缺乏兴趣,所以学校应该避免思政类理论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脱轨,应转变教学方式,课程内容要尽可能做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4.课程特色鲜明,以学生为主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有了新的需求,学校的人才培养如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培养的人才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上,一些高校缺乏以学生为主体、服务于学生的意识。有学生曾反映过:“没有机会自己设计独立的学习计划,这不利于根据个人特点的发展。”学校作为戏曲传统文化教育的高校之一,应当充分考虑在课程设置上,如何把民族文化、国粹精华文化、地方剧种的民间文化等文化生态植根于艺术教学与创作中,而绝非单纯地借鉴,应该在课程设置中深入贯通传统文化精粹,让汲取文化与教学建设合二为一。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和制约,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把素质教育推到了边缘地位,忽视了全面发展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积极作用。高校既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有将专业技能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将课堂教育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高校人才培养不仅仅是简单的专业技能的机械传授,特别是艺术类院校,更不能只以教授艺术技术为目的,而是应多加注重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培养。艺术人才并不只是精通专业技术而缺乏独立思考的“机器人”,他们应该是有文化、有内涵、综合能力强的新世纪高、精、尖人才。同样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靠单一的硬件设施与物质环境就可以形成,校园文化应更多地着眼于课程文化的建设和校园活动的开展。另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不可忽视道德和文化等方面的育人工作,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能力全面、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高校更应加强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断为人才市场输出合格人才,这不仅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需要。

参考资料:

[1]司虎亮.实施素质教育浅析[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9).

文化艺术培养篇3

【关键词】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现代性创新

在文化创意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缺乏个性和内容类似的课程影响了专业人才能力的提升。建立有本地区文化特色的课程教学方法,可以使高校设计教育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也只有在各地高校建立起有自身的特色优势的专业课程,才能使中国工艺美术设计能力有整体性的提高。

传统工艺美术流传到今天,对其保护应采用继承与发展的观念,在保护中有传承、在传承中有转型、在转型中有创新、在创新中有研发。更重要的是,工艺美术人才的能力培养,要从口传心授的培养方法转化为和现代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使传统工艺绝技后继有人。

新形势下,对工艺美术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

一、实行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双向型教学手段,培养工艺美术人才的设计能力

传统教学是指教授美学理论与美术史论等知识,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既包括课程中开设的中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等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作品的样式、风格及技法等进行研究和模仿。双向型教学手段的实施是对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双向整合。尝试创办双轨制教学体制模式:一是艺术修养的培养,在课程上体现为初步探索,从视觉认知原理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主要训练学生的审美感悟力和审美创造力;二是作坊式工艺学习方式,可聘请技艺娴熟的作坊公司技术人员为导师,由导师指导,学生设计样稿并制作,与厂商洽谈订购,以取得一定的经济回报。教学模式和理念是实行双向型教学手段的重要实践环节。

二、以差异性的课程安排为特色,培养工艺美术人才创新能力

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应具有民族性、国际性和时代感,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缺一不可,如果一件工艺美术品脱离了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及文化底蕴和地域风格,那么也就缺乏了时代感与艺术性,培养出的工艺美术人才就缺乏创新意识,也就没有前途。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资源并融入教学中,对于工艺美术人才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应以差异性的课程安排为特色,对工艺美术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并进一步确定重点特色课程的方向。

要发现本地区的民族元素资源,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查询历史,挖掘本地区已有的艺术资源,寻找艺术遗产;二是区域特色产业与工艺美术设计课程结合发展,把本地区的工艺美术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作为课程教学宝贵的素材。地方特色的工艺美术与高等教育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将这些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资源与现代工艺美术教学模式有效结合,从而培养工艺美术人才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场地实行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工艺美术人才的就业能力

目前,很多高校的课程教学都是统一模式:在课堂上讲授课程理论,学生毕业后到公司实践技能,社会实践主要依靠学生大四的专业实习来解决。但由于实习周期短,实习生在公司不受重视等,学生很少接触设计运作的关键环节,毕业实习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由于深入生产制作的实践少,有些学院提供的制作车间和工作室有限和不足等,导致学生缺少体验“做工”的感受。学生应充分同社会接轨,按照公司的操作流程完成任务,在实际操作的动手过程中,对工艺美术行业从认知到实践有全方位的认识和掌握。教学场地实行工作室教学模式,让学生及早感受到公司的运作模式,能够更好地提高其实战能力,缩短学生与公司的距离,以更好地适应毕业后的工作环境。

工作室模式的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尽早进入工作状态,学生通过对工艺美术的实践与制作,掌握材料的工艺性能与经济成本等一系列相关专业知识,并在操作实践中,使自己的技能更全面、更熟练。我们要从宏观、整体和系统角度把握设计制作问题,培养工艺美术人才的就业能力。

结语

我们的工艺美术教育走到今天,在现代设计教育背景下,需要重视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学习和研究探索,实行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双向型教学手段,培养工艺美术人才的设计能力,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演绎和转换,培养工艺美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形成具有现代特色的工艺美术教学模式。丰富的民族传统工艺展现了各个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要使宝贵的民族工艺美术资源得以留存和发展,就应该把现代工艺美术教育体系与传统工艺美术技法相结合,寻找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经济文化之间的关联并发现相互转化的可能。

总之,面对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教育模式改革,我们应该把培养工艺美术人才的设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与良好的就业能力相结合;把培养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注重挖掘和发展民族地域文化特色,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美术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蒋瑛.传统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J].浙江工艺美术,2003(3).

[2]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3]张健.关于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的几点思考[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9(1).

文化艺术培养篇4

关键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室”制;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常红霞(1962-),女,安徽砀山人,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教育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王芳(1979-)女,山东单县人,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刘阿宝(1964-),男,河南卢氏人,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2-0082-02

我国已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柱产业,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并提出要从制造大国变为设计(创造)大国。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鼓励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创作生产[1]。《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繁荣美术创作,促进当代艺术品产业健康发展,支持传统工艺美术面向市场,鼓励工艺美术技艺创新。大力发展平面、外观、工艺美术、雕塑、服装及展览设计,提升设计创意能力和水平。推动艺术创意和设计业与其他产业合作,提高其他产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效果[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3].这就为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一、专业建设思路和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总目标:提升一种核心能力—创意能力;练就两项基本技能—设计与制作技能;提高三个必备素质—艺术修养、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实现四个完全对接—能力与岗位需要对接、技能与就业方向、素质与企业要求、知识与未来发展对接。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建

摒弃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方式,创设“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新模式。即以“创意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设计技能与制作技能”培养为主线,以提高“艺术修养、职业道德、创新思维”为基本要求,参照企业文化产品生产和师傅带徒弟的工艺流程,改变以前从学习美学基础课程到学习设计创意到设备操作和施工训练的培养过程,重新调整能力培养顺序:从操作、制图技能到专项创意、设计能力再到整个项目的策划管理、创意设计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按此培养程序,以工作室作为项目承载主体,将大量真实案例引进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学生三年的学习分别在校内工作室或企业这两种情境中进行,采用不同培养方式来完成。第一阶段以培养学生基本设备操作、软件操作技能为主,进行职业素质教育、职业发展规划引导,将职业养成教育融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其职业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第二阶段以校内实训室实训为主,工作室为辅,在对基本操作、制作过程掌握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创意设计能力,从企业及工作室平面设计师岗位从事的经常性工作任务中提炼需要创意的简单化项目,按照工作室项目运作流程或企业项目设计的具体要求将课程学习和项目实训结合进行,完成学生专项创意设计能力的培养,同时继续将职业养成教育融入创意设计项目训练。第三阶段主要以工作室(或合作企业)为主,在学生具备专项创意设计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综合项目策划、管理与主持创意、设计的能力,承接真实的、综合性的设计项目,完成设计项目生产性实训和职业资格岗位适应性训练,使学生至少获得1种职业资格证书,继续将职业养成教育融入综合能力训练。

三、课程体系构架与课程建设

(一)课程体系构架

根据对各专业方向企业岗位设置情况的调研,确定通过“基本制作与制图技能—创意设计能力—项目综合执行能力”的三层次能力递进课程体系,完成专业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依据职业岗位要求,参照企业培养人才的过程,分专业方向将专业课程按岗位能力层次需求进行划分,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并具有专业特色的三层次能力递进课程体系.

为拓展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突出模块式课程体系职业性的特点,增加拓展能力模块,开设职业迁移方向课程作为选修课,并把技能、知识、态度有机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将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企业文化教育贯穿在整个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努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高端技能人才。

(二)课程建设

1.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将《CoReLDRaw》、《企业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手工砚制作技术》建成工学结合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将《室内效果图表现技法》、《精雕设计软件及雕刻加工工艺》建成工学结合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2.精品课程建设.将《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建成院级精品课程;将《摄影》建成院级精品课程,将《pHotoSHop》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3.教材与配套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编订《pHotoSHop》、《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教材;编制《手工砚制作技术》、《企业视觉识别系统设计》、《CoReLDRaw》、《摄影》、《精雕设计软件及雕刻加工工艺》、《室内效果图表现技法》等课程的配套课件和网络资源。

针对各专业方向的艺术素养课程改革,建设《造型基础》、《色彩基础》、《快速表现技法》等课程的特色教材,编写配套课程设计资料。

四、实训条件建设

以开放性、共享性、示范性为目标,以设计与制作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坚持“先进性、实用性”并重的原则,新建电脑雕刻实训室、计算机实训室三个、产品包装实训室、装饰施工工艺实训室等实训室,扩充完善已有的摄影实训室、漆艺实训室、雕塑陶艺实训室、非线性编辑室、图形图像实训室等;大量补充建设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五、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一)构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按照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地进行研究、组织、管理和实施教学,不断探索,通过规范实践教学的各项工作,强化实践教学的科学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建立“工作室”制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保障机制

“工作室”制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保障体系包括管理机构和监督机构两大部分,在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体系的架构下,成立由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实训中心、教务秘书组成的教学质量管理小组,对工作室日常承接的项目设计作品进展情况和教学成果质量进行监控;邀请学院领导、教务处、督导组等专家,通过项目设计中期汇报会、作品展示等方式,定期分析“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同时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教学信息员及时了解“工作室”制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三)强化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中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

强化过程管理和目管理,加强在教学中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 。教学过程结束,进行终结性评价和反馈,最终形成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为学院“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质量目标提供保障。

(四)建立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保障与激励机制

根据办学特点,结合实践教学实际,及时制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改革的系列教学质量监控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专业教学团队建没制度、教师激励机制、教学评价标准、专业成绩考核评价办法等规章制度。以保障“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使制度能充分调动“工作室”主持人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做到有章可循。

(五)创新专业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方式

根据专业“工作室”制教学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出符合“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自身持点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通过组建企业和院校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评分小组,实施考、教分离,大力推进专业试题库建设。

(六)强化就业顶岗实习质量监控

在实现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生家长、学校与学生本人进行全面接触的同时,通过企业、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等多个触角对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实施全面监控。一要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是否很好的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是否能够学以致用;二要检查用人单位是否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真正能够把学生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倾囊相授;三要实现学校、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全方位对学生进行监督管理,以帮助学生提高就业顶岗实习的学习质量、工作质量和就业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 2011-3-16.

文化艺术培养篇5

关键词:民族文化中国元素民族性艺术设计教育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意识,那么就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价值。文化意识尽管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但是它又明显地受到世界文化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受到先进民族文化意识的渗透。对于一个开放且面向世界的民族而言,文化意识不仅是民族性的,而且是世界性的,它是整个世界的精神财富。

在我国古代,前人对外来的异质文化就有着鲜明态度。儒家思想里主张文化的多元性,它的总体思路是“道并行而不悖”,认为人们的需要是分层次的,不是一种文化所能满足的。所以,不同的文化有各自的位置和作用。儒家文化中讲“和而不同”,就是尊重和认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崇尚文化之间的和谐,反对搞单一的同质化,也反对事物之间的冲突、对抗。这样的思想反映在当今人类文化的发展中,就是要承认文化差异,尊重多种文化共同发展,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接纳其他外来的文化。只有“和而不同”才能促进人类文化的繁荣、发展,才能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这就是“和实生物”。这些思想对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高度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国际环境,各种杂志、网络、电视节目将外来文化带到我们的生活中,这种文化上的冲击和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它的范围和深度正在迅速扩大,并且已经在艺术设计学科的学生设计作品中体现出来。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深入系统地去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更是少有机会去深入研究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之间的关系。他们大多被动地去接受发达国家,如欧美国家的设计观念和视觉传达方式。艺术设计作为半个舶来品,带有西方审美观念的深深烙印。

学生通过网络和印刷品了解到西方发达国家设计前沿的作品,并且模仿这些作品的表现形式,他们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乐在其中。但是在这个模仿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失去自我,所谓的模仿也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盲目的移植、简单的照搬,将一些西方设计符号堆砌在一起,形式结构上高度相似,却没有精神层面的挖掘和发展,作品浮躁、肤浅。相反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西方的设计师已经开始在设计中加入中国元素,他们不一定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但是善于发现中国元素的形式美,并且加以合理地分解和重构,加工和再创造以后,设计出符合他们审美意识的作品。

这些现象也说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民族文化意识培养是十分薄弱的。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将民族文化的精髓渗透到设计教学中,引导他们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段,融合中国元素和人文精神,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文化资源,使他们的作品具有灵魂、生命力和中国特色。这个培养的过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引导学生熟悉和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形式和精神内涵,挖掘优秀的有继承价值的艺术素材,把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元素归纳和分类。这首先要求教师对中华民族文化有一个系统和全面的认识,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艺术设计教学中对于中国元素的归纳和分类是一个重要的过程,教师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带领学生认识和熟悉传统文化中的视觉元素,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提高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识,用独特的眼光重新看待这些文化精髓。比如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祥云图案、国画、敦煌壁画、写意画、太极图等。这些传统民族文化里有太多可以挖掘和利用的设计元素。要让设计有中国味,一定要利用这些中国特有的视觉构成元素,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设计作品要想走向世界,必须植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又吸收外来设计理念。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中国古老的文化根系里一定能够发掘出适合当代设计需要的内容,我们要共同将这些内容延伸出来,发展成符合当代审美要求的艺术设计,让作品具有时代感的同时拥有文化内涵。只有立足于民族、立足于传统,摆脱盲目的跟从,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才具有个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应该贯穿于整个艺术设计教学的过程中。

二、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手段,学习其他国家优秀的设计作品。鼓励学生多看、多学,把握更多的设计风格和形式。科技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可以使用的材料和技术,相对于早期的艺术设计,我们多了很多选择。人们的审美意识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也发生着变化。了解和掌握先进的设计手段和理念是一个将要从事艺术设计的学生必须做到的。西方的艺术设计体系已经发展得相当完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教学过程中介绍其他国家的优秀设计师的作品能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设计形态,比如日本的现代设计就是对外来文化全面吸收后,兼收并蓄,并且对外来文化进行分解、还原,将国外的东西加以吸收、改良和应用,抛弃不实用的东西,进而达到东西方文化的共存融汇,设计作品具有强烈的日本民族风格。赏析中国设计大师的作品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过程,比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他主张把中国民族艺术的精髓和西方现代设计理念有机结合,他的平面招贴作品里经常使用中国水墨画的技法,同时又融合了现代视觉设计手法,作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具有浓厚的东方韵味。通过对大师作品的解读,(转第111页)(接第112页)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关系。

三、教师要带领学生找到一个最佳契合点,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有机结合,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培养学生形成带中国特色的独创风格。

在艺术创意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重新解读,对传统文化重新解构,这个过程是从了解到创新的发展过程,我们要使传统民族文化服务于现代设计,让设计作品既体现由传统带来的民族化,同时又体现由创新带来的国际化。使中国元素得到延伸与发展,让传统的形式在现代技术中得以延伸,让现代的理念因历史传统文化积淀而愈发深刻,让民族化的设计语言国际化。

文化艺术培养篇6

自从党的十七大开始,文化建设就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一起,成为我国建设发展的主力和重要部分。教育环境的深刻变化也对艺术人才教育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文化艺术活动是当一个国家在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实力之后所进行的活动,而经济迅猛发展,也使得人们对文化艺术活动的期望进一步加强。在文化艺术活动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对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达到了一定高度。而要想做好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就需要对文化建设需求、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合理分析,从而探索一条适合我国、满足我国文化建设需求的艺术管理人才培养道路。

一、艺术管理人才现状分析

由于艺术活动的文化艺术性和管理科学性,就决定了艺术管理人才可以分为高层次艺术管理人才和艺术管理专业人才。随着我国文化艺术产业、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日趋繁荣,整个社会对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尤其是对高层次文化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量更大。

但我国高层次文化艺术管理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无法满足我国文化建设与发展。整个人才结构情况是人才数量少,我国极其缺乏经验丰富。素质较高的文化艺术管理人才,同时,大多数艺术管理人才专业化程度低,专业水平无法满足具体需要。当前我国大多数从事艺术管理工作的人才,工作知识和经验都是在长期实践中的来的,其艺术管理工作经验基本来自于艺术管理活动的实践工作。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学习,对整个艺术管理工作认识程度较低,而且随着发展,其素质和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高层次艺术管理需求。

但艺术管理工作也离不开专门的艺术管理人才。随着我国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对专门从事艺术管理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大。而艺术管理这门学科在我国基本上属于新型学科,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各大高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然而在这一背景下,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素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也成为艺术管理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缺乏专业教师的教育,一方面使得整个人才培养工作速度明显滞缓,而另一方面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明显无法满足社会实际需求。而这一新兴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又缺乏发展借鉴经验,人才培养困难重重。

二、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经过对我国艺术管理人才现状的剖析,我们不难发现,整个人才培养工作存在许多问题,人才培养举步维艰。而要想有效开展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就需要从现阶段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入手,同时要结合发展要求,选择能够适合整个艺术管理工作顺利完成的培养方案与思路。而认识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通过多方面来进行。无论是办学方面、还是教学方面以及教学理念等,都能够对整个艺术管理人才工作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而在认识教学模式的过程,也是教学思路丰富和拓展的过程。

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效果和质量。而要有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理论,认识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能有正确、有效的实践指导结果。人类对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实践活动。但艺术管理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在艺术管理活动中,既需要丰富的理论支撑,同时又需要复杂的实践操作要求。经过理论与实践的不断融合与检验过程,我们可以构建出符合实际、贴近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主要分为以下模式:

(一)艺术管理教育的感知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过程基本表现为表面刺激、直觉感知、具体活动和及时反馈等。在这一教育模式中,教学过程从艺术管理工作的表面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入手,从而得出最直观、最简单的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到当前艺术管理教育活动中,这种模式是通过形象再现和贴近形象模仿来表达具体艺术内涵的培养模式。通过人的直觉来充分体验和感受艺术的特征和内涵,从而来达到艺术管理教育培养的目标。

(二)艺术管理教育的创造教育模式

在对艺术活动有充分的认识和感知基础之后,要依据具体的艺术创造实践和艺术管理实践来提出具体的创造教育模式。而这一创造教育模式是经过寻找问题和发现、提出问题,进而通过有效思维,最后综合多种因素,从而寻找到适合最具体活动中的综合教育模式。艺术管理教育的创造教育模式是重要的通过创造来实现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

(三)以实践推动教育培训的人才塑造模式

艺术活动不仅仅是概念上的直观表现,更是对理论的升华与具体展现,任何脱离了具体情况的艺术活动都只能是空谈理论。而通过实践的方式,能够助推整个教育内涵质的飞越,而这也是一种比较直观的培养模式。所有的艺术理念,最终都要以艺术形象的具体方式来体现。而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助推教育发展的模式也是在艺术管理教育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模式。但这种教育模式,对于教学的实施者和驾驭对象都有较高的理论要求。只有通过有效的理论理解才能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三、文化建设发展的新要求

今天,文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而文化力也成为了助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今天,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关注。就我国而言,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所关注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时期。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国家,文化产业已经占据了主要发展地位。而不断增加的文化消费需求也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整个文化建设不仅是国家的战略要求,更成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文化需求。而在这一背景下就需要我们重视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充分做好教育工作。

四、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研究

文化艺术培养篇7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81-02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专有名词的概念提出,最早出现在1998年11月的英国《创意产业图录报告》中,意指那些以创作、创新、创造为根本手段,“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对知识产权的开发与营销,以及文化资源的创造与提升,从而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可见,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建设以及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推动国家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产业支柱。

一、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的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更是成了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在调查各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后得出了如下结论:“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发动机、是发展最快的行业,已经成为各国的战略性资产”。而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就是创意,创意是艺术设计的动力与目标。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设计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增。从教育的功能性角度而言,艺术设计教育成为培养文化创意产业急需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文化创意产业得以健康快速成长的活力以及源泉。

面对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创意产业市场,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存在如下问题:培养方式上没有真正做到与文化创意产业市场接轨,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艺术设计创意与知识技能培养之间存在脱节现象,艺术设计教育产出与文化创意产业需求错位,质量无法满足当前文化创意时代的发展要求等。因此,我们应当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转变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模式,有效制订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

二、文化创意产业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人才的需求分析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报告《文化时代: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总览》提供的数据,2013年的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就达到了惊人的2.25万亿美元的创收总额,为世界各国创造了2790万个就业岗位。在这其中,创意设计人才成为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相对发展较完善的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是我们的亚洲近邻日本、韩国,在2005―2014这10年期间,我国能提供的满足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意人才相比较而言,质量以及数量都极低,比例十分悬殊。因此,用“求贤若渴”来形容文化创业产业对设计类人才的需求一点也不夸张。

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的教育与培养,这就意味着作为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的供给方――高等学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成为这场人才培养攻坚战的“军需官”。而目前的战略态势则要求它们必须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需要为导向,培养出符合文化创意产业动态需求的复合型创意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全国以及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创新

1.“生产性实训教学”培养模式的建构。将科研项目、实训建设、顶岗实践等方式引入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营造多元、开放、跨学科合作的学习环境与工作氛围。提供最新的实际设计案例来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让学生接触到拟真的职业环境体验,对相关行业规范产生认知。培养学生将抽象的设计创意思想可商业化转化的能力,艺术设计类各专业将按照市场需要,实施“课程模块化、教学项目化、实训生产化、作品产品化”的课程开发体系,构建“生产性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做到能面对新兴行业的出现、传统职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就业岗位适应的“响应式布局”。例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与建筑系开设的三年制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就在第五学期的“居室空间设计”这门核心课程的教学实施中,采取了“生产性教学”的培养模式,专门安排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到广西艺巢装饰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真实职业环境下的顶岗学习过程,让学生能与市场结合去考虑个人的设计创意,在培养学生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专业服务技能提升、就业创业竞争力完善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

2.实施工作室制的“现代学徒制”式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德国包豪斯教育学院。工作室制做到了将艺术与技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以工作室为载体,以岗位能力为主线,以岗位职业要求为标准,将课程、教室和实践相结合。发掘其中心内容,就在于“实践”二字。在实践教学中,以工作室导师为主导,以承接技术项目为典型工作任务,将学校艺术设计资源进行精心的整合,通过虚拟项目实验演练、仿真项目技能训练、生产项目真做实战,将课堂教学、教室空间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实现了课程结构动态调整,强调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以工作室来代替班级那种传统的教学手段,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以及掌握知识的能动性。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现代学徒制”式的新教学模式,转变作坊式和授徒式的教学,通过采取多元化、灵活性的教学方法(例如“头脑风暴与白板教学”法、主题教学法、施工现场教学法等)来提升教学质量,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笔者所在的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建系在“民族陶艺”这门专业核心课教学中就采取了主题式教学法。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就曾经以广西壮乡风情为一个教学主题,授课期间组织学生前往民族博物馆以及南宁周边民族地区进行采风,收集大量的民族建筑、民族工艺制作、服饰装饰等资料,然后在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点,为他们分配不同的任务,同时引入相关旅游产品开发企业的市场要求,引导学生开展文化创意方面的多种可行性方案设计。其最终评价表明这一过程既能让学生得到“真实化”锻炼,又能实现课堂教学理论通过项目直接体现,真正做到了“双赢”的效果。

(二)实现艺术设计教育多专业、大平台教学,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1.以科研项目为结合点,校企合作,结合高校专业优势,建立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依托的文化创意产业平台。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跨界性、交互性以及互相融合的产业发展特点,因此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可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实践平台,构建宽平台、多方向课程体系模式。加强对创意高端人才和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这方面,欧美等国家一些艺术设计类高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模式,比如仅在二年级分专业教学而头尾两学年采取不分专业开展通识教育以及跨学科教育的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艺术学院。另一个例子则是由伦敦时装学院、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等6所学院所组成的伦敦艺术大学,它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多方向的专业课程(多达30种专业方向可供选择),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所有门类,使课程体系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交叉互动的生态特性。

2.搭建产学研平台,在现有资源条件基础上,将其与传统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新潮设计对接,以创新性发展意识赋予传统工艺新的时代内涵,实现其创造性转化,使这种文化形式以新的现代表达形式与功能重新回归社会生活,激活其生命力。比如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在2010年10月搭建的“中意(意大利)设计创新中心”――以推进“未来跨文化设计人才培养”为己任,集设计教育、研发孵化与国际交流活动的“多功能平台”;通过组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设计”、工业设计、时尚设计等方面的创新合作交流,从而形成两国在设计教育与研究实践等方面的长效合作机制。而南京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则通过搭建并日渐完善的“创意产品研发与试验试制平台”、“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等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平台,直接为企业提供设计服务,共同设计开发如云锦、金箔锻造等非物质文化项目,并且重点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战略资源的培育,从而带动了文化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以及质量的大幅提升,为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获得了地方政府与相关企业的好评。

创意改变生活,创意引领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艺术设计教育创新和发展的最终目标指明了方向。具有创新性、区域文化特点和跨界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学科发展前景将远超我们的想象。只有加快改革步伐,完善教学模式,探索建立一套能够适应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中国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9)[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陈彩莲.关于校企合作背景下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2(1)

文化艺术培养篇8

关键词:民间文化艺术设计教学思维能力创新性主动性整体性

中国民间文化是相较于上层精英文化而言的特定文化形态,单从表象理解,只是属于下里巴人范畴,似不足道。但是,孔子《论语。先进》有云:“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上溯历史长河可以发现,民间文化承继了人类童年文化的混合性,在下层劳动者间发展、流传,这种根性特征决定了其生生不息、强大蓬勃的生命力。教师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把传统民间文化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自觉地把民间美术元素糅合进设计之中,在世界全球化的当下,可为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加助力,使其设计出的作品具有盎然的生机和活力。

一、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艺术设计作品通过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视觉符号进行信息的传达,是否具有创新性、能否吸引观者眼球便成为重中之重,而想象力又是决定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关键一环。“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想象,作为一种心理能力,不仅是审美心理活动中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也是艺术创作中最积极的创造性智能,这种智能最大限度地被保留在了民间美术之中。

中国上下5000年,文化史与社会史始终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性。中国民间文化观念是在匮乏的现实条件中形成的,以超越现实困境,摆脱人生苦难为中心意向的主体意识系统。民间美术依附着民间文化而生,其艺术形态充分体现了劳苦大众希望营造一个没有疾病、贫穷和痛苦的美好世界的愿望,他们渴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生活安康,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无穷无尽的艺术想象力。

以民间剪纸艺术为例,家有谱犹如国有史,据甘肃省部级民间剪纸艺术大师彭粉女老人的家谱记载:“清朝年间由庆阳县田城子村迁移正宁县许沟泉村,人丁繁盛。因同治年间遭回乱,人丁屠杀,唯留三人,至今稍繁,家计宽裕,文气浩大。慎终追远之心志,夙夜忧思,不遑寝之,遂今日思想本有其本水之有源,人生在世敢放先祖迄今继承者为序。”生活的一切都是那么不可预测,只有民间艺人手中的剪刀才是心灵的慰藉。在他们的作品中,人类、动物与植物之间模糊了界限:蛇身人面的小娃娃咧嘴而笑,翩然起舞;狗儿跳上跃下,长着兔子般的耳朵;生命树枝繁叶茂,连接着人类和天界,整个世界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奇妙景象。在这种审美想象中,不仅使主体的愿望得到了精神性、意念性的满足,而且自由驰骋的想象力使作品具有了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观之难忘。

在了解民间文化的基础上,把民间美术引入到设计教学中,例如在设计教学课上,上述人物与动物、动物与场景的组合套用都可被学生吸收借鉴。此外,因为是民间艺人再造的世界,民间剪纸作品的创作会突破形体外在轮廓的限制,忽略物象实际比例,自由安排主体物和从属物的大小。同时,为了展现蓬勃的生命力,民间剪纸作品大胆选用饱和度较高的色彩,精心拼贴组合,艳丽但不艳俗。学生把这些构成特色融汇进艺术设计,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大胆创新的能力。

二、主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所谓主动性,是指人在完成某项活动的过程中,来源于自身并驱动自己去行动的动力的强度,对于中国百姓而言,这种主动性反映在依赖和贴近伟大的土地的民间文化生活之中。生活,在淳朴百姓的心灵世界里,不单是追求物质、满足物欲的日常营生,还是一种关照人生、寄托情怀的介质。人们自觉自愿地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表达自己对于土地和家园的热爱,赋予每一个细节以神圣的意味和亲切的情趣。

首先,神圣的意味体现在如稻谷收获后,人们会把丰收归功于照料土地的社神和先祖,会为他们献上清香四溢的新米新面;人们也知道在某个时节、用某种形式给花乌鱼虫等大自然的伙伴庆贺生日,在新春到来之际,也会为身边的家畜、房屋、树木挂上彩绸,共享时序交替的喜悦。其次,亲切的情趣体现在人们对于身边一草一木、飞鸟游鱼的热爱上。他们栽种牵牛花,因为牵牛花朴实无华、蔓长叶茂,常攀篱笆和墙头趋势而上,是“步步登高”的象征;他们喜爱鸳鸯,称其为“爱情乌”,因其雌雄形影不离,被视为爱情美满、婚姻幸福的象征。

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在论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时指出:“忽视民间艺术,就不可能真正了解民族文化及其基本精神。不将民间艺术当做民俗现象来考察,不研究它与其他民俗活动的联系,也就使民间艺术失去了依托,不可能对民间美术有深层的了解。”可见,民间美术依附于各种民俗活动而生。民间艺人把牵牛花变为剪纸形象,贴于窗棂炕头;把鸳鸯绣于新婚枕头上,以维系家庭的幸福。

唯有打动自己方可打动他人,任何一件民间美术作品都是深受民间文化浸染的自觉自愿的艺术结晶。现代艺术设计的诸多流派均来源于印象主义、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现代绘画风格,而对于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来说,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西方话语。民间文化语境下的设计教学一方面可引导学生张开双眼,细心观察生活、主动体悟生活,发掘自身对于生活的热爱,创作出感染设计者本身,也吸引广大受众的作品。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从民间艺术家的创作中汲取灵感,主观能动地开掘本民族的艺术宝库,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更好地完善和发展本民族固有之文化。

三、整体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创新性思维能力和主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看出,以民间文化为载体的民间美术出自劳动者之手,也服务于劳动者自己,是民族艺术之源和民族艺术之母。而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必然的与整个文化系统发生关联性作用。这种整体性的关照有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自身素养的全面提高。

西方世界把人理解为抽象的思维主体,把世界看做思维主体所认识、把握的对象性实在。与这种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认识不同,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认识论世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理性与感性在其间交织和融合。

(一)理性精神的体现

就理性而言,民间文化观念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精神。人们向往丰衣足食、没有疾病困扰的生活,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中,通过老百姓长期的观察和总结,积累了大量的体现自然规律如天文、地理、医药、农艺等方面的经验知识。同时,传统伦理观念又深刻影响着普通劳动者的日常生活,如民间有词云:“人人说,新姑娘,可敬可爱。孔圣贤,女四书,读满心怀。夫今日,小登科,悬灯结彩。子异日,大登科,八扶八抬。化一省,众黎民,人人爱戴。”可见,劳动者一方面观察大自然,脚踏实地地生活,一方面也用传统伦理道德规约自己的行为,这些都是理性精神的集中体现。

(二)感性精神的表达

除理性精神外,民间文化观念又带有十分浓郁的原始信仰色彩和十分浪漫的感性表达。如人们认为日食是天狗把太阳咬下了一口,还有“天上一颗星,地上一口丁”,“竹子开花,人要搬家”等混淆了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的说法。这些观念被融合进民间美术中,就使作品带有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在传统刺绣作品中,不能只绣一只眼睛,因为“魂魄不全”,是不吉利的象征;在民间剪纸中,因蝙蝠的“蝠”与“福”谐音,蝙蝠就成了幸福、幸运的象征等等。

文化艺术培养篇9

西方艺术设计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渗透和影响的历史环境中,中国社会也开始了立足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当时以上海、天津、北京、广州等相对发达和开放城市为代表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的变迁,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现代主义影响下的艺术设计也开始由西方传入中国。被设计界堪称经典的“月份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外国殖民企业通过采用中国民众喜闻乐见的中国传统仕女画、年画和山水画等艺术形式来进行广告促销,绘制出这种当时最具视觉美感和最具本土特色的艺术形式,它是现代商业竞争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顶峰,为中国近代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打开了良好的局面。

2.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

继“月份牌”在中国近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中创造了辉煌之后,中国的艺术设计理应向着现代化的方向高速的发展。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艺术设计在一段时间内基本处于停滞阶段。直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艺术设计领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中国的设计先驱们用30年走完了西方设计师们100年的发展道路,这足以让所有中国设计师们骄傲和自豪。然而,我们在回顾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所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不得不冷静地反思中国艺术设计所存在的问题。首先,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我们的许多设计作品基本上还是照搬西方的设计风格,在形式或概念上进行模仿,除了徒具外表传统纹饰和汉字的运用外,几乎很难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也就是说,当前中国艺术设计最大的症结在于丢失了传统文化。其次,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和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最大特征就是流派纷呈百花齐放,并在大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当中完成了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过渡。这些西方美学流派和思潮同样波及了中国艺术设计领域,在同时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很多中国艺术设计师对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还未来得及深入探究和消化,就又同时投入到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阵营,这也导致当下中国艺术设计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风格之间徘徊和游离,造成当下中国艺术设计的整体混乱和统一风格的缺失。

3.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设计的优势

在当今国际化的社会中,西方美学思潮,现代艺术,与科技发展都对中国当代设计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但无论如何发展,都无法脱离传统文化,民间美学的根基。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影响了中国的现代艺术运动,对世界设计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顶峰—包豪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仅对老庄学说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将之运用到教学和设计实践中去。随着日益频繁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给现代艺术设计带来了新的观念,设计师应该注重于富有创意和民族风格的设计作品。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设计作品一旦丧失了民族性就失去了生命力和竞争力,想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和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并将之融入艺术设计中去。

4.结语

文化艺术培养篇10

【摘要】艺术表演人才队伍建设是文化事业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对文化工作全局具有重要意义。艺术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是繁荣文化艺术和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课题和热门课题,也是目前文化产业和各个高等院校教育、教学重要的研究方向,其研究涉及的内容不仅仅是一个艺术教育研究的基础,也是研究如何切实加强和提高艺术表演人才的质量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艺术表演;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当今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黑龙江省综合实力的增强,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推进“人才兴文”战略,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推进各类艺术人才培养、评价、选拔、流动、激励、保障等机制建设,在文化系统内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促进优秀文化人才不断涌现,使文化人才队伍更加壮大,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黑龙江省把文化产业的发展纳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使之不仅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在战略性的经济结构调整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无疑拓展了黑龙江省各类艺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空间。作为专门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的高等艺术院校,如何在这个广阔而又充满竞争的市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其关键是学校人才资源培养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艺术表演人才是知识分子队伍中间非常活跃的、有鲜明特点的一部分,要科学分析人才需求状况和发展趋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的使用模式,加强院校与院团间的合作,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吸纳人才,建立健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

1.艺术表演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黑龙江省的艺术院校的培养目标,先后由为专业文艺表演团体培养专门人才逐渐转变为以下三个方向。一是为专业文艺表演团体培养人才。二是为群众文化艺术单位培养艺术人才。(主要是群艺馆、文化馆(站)、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群众文化单位的艺术辅导干部岗位)三是中小学艺术教师等教学岗位。有的从“艺术师范班”、“艺术教育专业班”毕业,有的则是从非师范类专业毕业后到学校去任教。以上这些,都是从艺术教育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直至1996年全国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之后,文化部发文把这三个方面的培养方向确定为艺术表演人才培养方向。

2.艺术表演人才培养目标的位

艺术教育机构,在确定学生培养目标的时候,应该遵循以下这些基本原则:

(1)应与本机构的办学宗旨相符合,尤其是应与机构性质、办学方向、教学范围、专业范畴等方面相吻合和协调一致。

(2)要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要求。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原则,适应艺术人才市场的需求。

(3)要有利于本机构办学特色的发挥与加强,充分运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新”的策略,始终占有办学的优势和制高点。

(4)要符合本机构的近期计划和长远规划,有利于本机构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本机构教职员工工作、生活条件的改善提高。

(5)当下培养目标的多元化,艺术表演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应该多元化。

对于以上培养目标的概述,试提出如下五个基本方面:一是政治思想道德方面;二是科学文化知识方面;三是专业理论与技能方面;四是身体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五是适应环境生存方面。

3.关于艺术表演人才培养目标

3.1培养目标是对培养方向的细化。培养方向是对人才发展取向和将来就业岗位的界定,而培养目标则是要使培养的对象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才智、本领和发展空间等方面的概括。

3.2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一个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宏观规划与具体办事计划、政策和工作部署的重要大事。无论是培养人才的质量,还是学校建设的方针,都要从“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个问题出发,这是一个实质性的核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关于新形势下艺术教育机构培养目标的定位。

3.3培养目标往往要通过培养的计划、途径和具体实施的内容、方法、形式、手段等多方面来体现和实现,所以确定目标不能离开上述各种因素及其条件。

3.4学生入学前,对他们的培养目标当然应该明确,但此目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视情况作一定的调整的。这不仅对不同专业、不同批次的学生而言,对于同一批学生、同一种专业的学生,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经过一定的程序作适当范围内的调整。

3.5学校对学生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都应该符合向着他们的培养目标发展和前进的要求。在他们毕业的时候,应该用“是否符合已确定的培养目标”去衡量他们,而不是用其他标准来考量。

4.加快发展步伐,实现艺术表演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奋斗。

4.1探索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艺术表演人才资源培养的规律性认识。

30年来,改革开放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为文化的改革创新和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在中国大地上层出不穷、蔚然成风。我们必须借鉴经济和其它领域改革的经验教训,结合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战线的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找到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和抓手,进一步探索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艺术表演人才培养的规律性、创新性与发展性。。

4.2探究新形势下艺术院校与艺术院团在艺术表演人才培养上的合力作用因素及未来瞻望。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各院校积极探索行政管理和教学体制改革,结合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走上舞台,探索出一条新型的艺术人才培养之路。目前省直属各院团中,现有的创作、生产、表演、舞美等方面的人才大都来自于我省各艺术院校,很多人都已成长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如果说各艺术院校的核心功能和优势是人才培养的话,各艺术院团的核心功能和优势就在于优秀剧目的创作和演出。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和几代院团人的努力,各院团均创作、排演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和民族精神、具有强烈思想性和艺术魅力的优秀剧目,涌现出一大批艺术造诣深厚、演技娴熟的德艺双馨的杰出艺术家,在繁荣文艺创作、培养优秀人才、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人才培养上,艺术院校作为教学机构与院团相比,其优势是人才济济、学科齐全、信息资源丰富、知识结构较新,不足之处是缺乏实践经验和实践平台。艺术院团实践机会较多,但也面临着优秀的编导、创作、经营管理人才短缺、流失等严重问题。二者的侧重点不同,但其实艺术人才的教育和使用并不能完全割裂开,人才最终要为艺术生产和创作服务。艺术教育是艺术生产和创作的基石,艺术生产与创作是艺术教育的灵魂,不可撇开艺术谈教育,也不可离开教育搞艺术。本课题研究将全方位从艺术院团与艺术院校两个纬度,系统关照和调研院团与院校在艺术表演人才培养上的合力作用,来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黑龙江省是传统的艺术表演人才资源大省,有着深厚艺术表演人才的培养基础和底蕴,当前为了适应省委、省文化厅建设文化大省的需要,需要对全省艺术表演人才的培养与瞻望进行系统研究梳理。“十五”以来,尚无此类课题研究。党的十七大之后,黑龙江省在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这一历史任务的大背景下,进行艺术表演人才资源培养与瞻望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恒.影视艺术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实验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