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设计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5:58

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篇1

关键词:居住小区;公共空间;地域性;以人为本

1、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作为一个专用名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公共空间”进入城市研究领域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二战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的普及带来了城市建设尺度的变革,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对现代主义城市扩张提出了质疑,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却越来越成为规划师与设计者有意识的科学系统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空间观念的日益深化和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建筑空间的设计也越来越多的朝着与城市公共空间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建筑内外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出现了许多可内可外、内外相互渗透的流动的空间形式。笔者在这里所研究的公共空间正是这些与城市公共空间密切相关的建筑公共空间。

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是指在城市居住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休闲娱乐,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居住区的公共空间包括有入口、道路、各种场地、植物花卉和休憩设施等。

2、住宅区公共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忽视地域性特征

城市的地域环境对于创作过程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任何城市都会有它发展的轨迹,任何地域也有它独特的历史。根据所在地的自然气候特征、地形地貌、社会历史环境的不同,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也不会相同。所以中国各地居住区规划不可能都遵循同一种模式、其位置、规模、风格、形态必然会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那些充斥着当今设计市场的所谓“本土化”方案,如江南水苑、帝囿风格几乎走遍了大江南北,然而这些显然不是哪里都适用的。虽然建筑师们也做了一些尝试,但是总的来说“和传统建筑相结合”还是仅仅局限在为数不多的几个手法层面上,例如园林造景的手法,古典形式的借用等等,缺乏真正的对于我们集体记忆空间特征的思考。

2.2设计手段单一

就建筑设计本身而言,尤其是建筑建造的几大重要特征――建筑尺度、表皮处理和主体建筑的建构方式上,当今建筑师一则采用原本的西方现代主义构成手法,另一则采用欧式古典、新古典元素进行立面装饰。与其相呼应的,公共空间中的景观设计也多采用西方园林景观的构成手法,有的为了便于设计和管理,几乎没有可进入性。景观层次单一,缺乏中国传统园林景观的多层次趣味性。尤其是小区的入口部分,往往在设计时植入现成的方案,大面积的绿化景观无法为人所用。有的为了满足小区的绿化率,随意划分绿地,导致绿地的大小尺度失调,无法满足商品房景观共享的原则,使景观和建筑脱节,无法满足应有的归属感。

3、对策

针对上一节所提出的几个问题,笔者对居住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如下思考。

3.1以人为本的户外景观设计

居住小区的户外空间应当适合于公共活动的产生,它不仅应该提供给住户视觉享受,还应满足住户的休憩、交流、活动,是居民交流和参与的主要载体。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首先考虑人们的行为规律。例如中老年人和儿童大多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等等。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指出室外空间的生活分为两种模式:正效应过程和负效应过程。其中正效应过程是指开始做某一件事时候,别的人就会表示出一种明显的参与倾向,亲身参与或者体验过程。而负效应过程由于没有活动发生,则没有被吸引的机会和可能。户外景观可以采用一些处理手法来诱导居民的行为活动。

群体使用的设施和孤立的活动设施相比,更能够激发人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使活动场所的效用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在诱导居民的活动手法中,最重要的就是室外遮蔽空间的设计,例如室外凉亭、景观廊和结合公共活动用房的灰空间等。亭子和廊道是有效的组织人们日常交往和活动的空间。人们可以在里面交谈、游戏,也可以摆置一些桌椅等在里面下棋、休息,将它们作为长时间停留的空间。这样,亭子和廊道中可能形成固定的交往模式,引发人们对这个场所的情感和寄托。在具体的设计中,可以将各种景观要素结合起来,例如喷泉――坐椅――凉亭――篱笆长廊形成一组主序列,健身设施、信息栏等公共设施形成活动的辅助序列,这样空间上的连接和转换使场所之间相互区分又有联系,营造了一个使用性很强的交往空间。

3.2充满地域性特征的景观设计

除了各种活动设施和活动场所之外,静态的景观也可以起到聚集人们驻足欣赏参观的目的。

首先,雕塑是居住小区景观环境中的一个很好的要素,雕塑同建筑一样引导人们运用视觉审美去体味形态空间。在处理雕塑和建筑的关系时,雕塑不能生硬的布置,应该经过融合后使两种艺术浑然一体,展示建筑的形态美的同时,也表达雕塑所阐释的情境风格。此外,城市雕塑结合公共绿地绿化以及生态绿地等绿色空间体系进行创作,也不光在色彩、形态上起到作用,而是切实的能够营造使人们放宽心胸、休憩游玩的良好景观。也可以设置能为鸟类等栖居提供条件的雕塑,营造居住区中的小生态,同时增加居民的生活情趣。

第二,水体的设置也能营造居住小区别样的感受。各种各样的喷泉、水池、跌落的水体和瀑布等等,能够吸引人们观赏水景之美和从事各种与水体相关的活动。有的居住小区的设计理念就是围绕着大片的水体展开,所以也特别应该注重水体周围环境的营造。可以建造一些沿湖的漫道,还有凉亭、喷泉等,提供业主漫步、游憩、赏玩等多种亲水活动的需要,并且还利用大面积的湖水,放养鱼类,开展垂钓活动,更加增加湖水的活力与人气。同时,还可以在湖边栽植各种植物使小区四季都能获得应时的景观。

3.3明晰洗练的设计手法

3.3.1便捷的公共交通空间

在居住小区中的公共交通空间主要有:车行出入口、人行出入口、小区或组团道路、地上或地下停车场、消防车道或消防场地、单元出入口。各个等级的交通空间,是小区居民日常进出的必经之路,几乎所有居民都会在各个交通结点停留。在遵循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各项规划设计规范条例之外,交通空间最大的设计原则,就是保证通行的便捷和安全。

3.3.2良好的入口转换空间

某小区入口设计,将小区的入口和小区公共建筑结合起来,在主入口周围布置物业办公用房、业主活动中心和幼儿园,三者中心留有足够的活动广场,使居民未进入小区之前,首先从心理上融入小区的氛围,很好的达到了明确区分内外的作用。小区内的业主可以顺路接送孩子上下幼儿园,参与各种活动,办公物业的工作人员也可以便利的上下班,管理小区的各项业务,从而可以很好的集散人流,同时不干扰小区内部居民的生活。同样的,这个主入口也不允许机动车的出入,机动车的出入在南百米余处另辟出入口。

另外,在居住小区中私密与公共空间的转接,即单元的入口部分,也是居民使用频率很高设计结点。作为过渡空间,单元的入口起到室内外空间的衔接作用。在设计时,首先保证室内私密性和出入便捷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借景、框景、障景等传统的设计手法,将室外的自然景色引入室内,将室内的空间延伸到室外,使二者有机的结合,形成自然的空间转换。

3.3.3合理有机的外部空间结构层次

外部空间组织的优劣直接影响居民户外活动的频率,从而也影响居民交往的频繁程度,而邻里交往又是形成社区认同的基础。因此,为了使居民对自己所生活的社区产生认同感,加强社区的凝聚力,促进社区分化的繁荣,必须做好社区外部空间层次的组织。完善外部空间的规划结构层次,不仅要与相应的规划结构层次衔接,进一步完善整体规划结构,还应该使外部空间有利于交往的形成,从社区的角度考虑空间的营造,增加邻里经常性见面的场所。相对而言,居住区级和居住小区级的空间对于促进社区关系的影响比较小,而组团级别的用地则影响较大。

在某山水居小区的规划结构中,整体采用了多中心的规划模式,道路将地块分为了七个部分,自然形成了七个组团。组团自然的围合又形成了三个中心,每个中心设有相应的活动场地与景观以及其配套设施。组团路交叉口都设有广场,形态各不相同,广场边缘设置小商业或服务性商业。除了空间开合有致,形成了不同功能不同要求的空间形态以外,这种传统的聚向性组织模式有益于组织内部居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从而促进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另外,公共设施的配套是小区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分级一般与居住区规划结构基本上一致,与之相连的公共空间也应与社区的布局相匹配。其中属于公益性的设施如社区管理、服务以及对社区居民活动影响较大的设施尽量安排在社区这一层次上,并在布局上相对集中分布以利于社区向心性的形成。

4、结束语

改造后的城市在迅速改变城市面貌的同时,也对住宅区居民的生活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为了确保城市环境和都市景观的整体美观,就要对住宅区公共空间进行优化设计。同时,住宅区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配合,并遵循人与自然共生的原则,创造出更加舒适、更加便捷、更加文明健康的人居环境,创造一个科技环保、健康舒适的宜人社区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篇2

关键词:地铁站点;建筑空间;公共艺术设计

1地铁站点建筑空间公共艺术现存的问题

1.1地铁功能性的缺失

地铁站点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建筑,满足其功能性是一切设计的前提,公共艺术的设计也应当满足地铁站点的功能需求。公共艺术设计的功能性主要是指通过公共艺术设计的手段和方法对城市地铁建筑空间公共艺术中的元素进行改良,使之更好的为广大使用者服务。城市地铁的每一个环节都正常运转,发挥其功能,整个系统才能正常运行,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在体验过地铁带来的便利后,很多城市地铁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但很多城市地铁空间系统的公共艺术设计人员都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对地铁空间的设计往往带有室外公共空间设计的思维习惯,难从城市地铁建筑空间本身出发进行设计,对某些部分的设计状态存在非专业化的现象。

1.2地域文化特征的缺失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地域性是一个城市重要的特征。创立具有丰富地域性的文化品牌对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竞争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关于城市地铁建筑空间公共艺术设计,国内的理论大多比较陈旧,没有形成自己独特地域文化特色,没有形成风格和体系,盲目抄袭国外地铁建筑的设计风格个,是我国的地铁设计出现千人一面的风格。研究具有地方特色的地铁站点空间设计,把传统的静态设计转化为动态设计,实现思想模式质的飞跃。

1.3艺术审美的缺失

城市地铁站点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人流交换的空间,更应该是传播文化,展现历史,营造艺术美感的空间。目前,我国的铁路空间系统环境的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艺术审美方面关注较少,设计的重点仅仅是实现地铁内人流有效的交换,对于艺术感、人文情怀等关注较少,在目前我国地铁功能实现的基础上,建筑空间的艺术设计正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对地铁站点空间进行艺术设计时,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就是地铁空间的形态、尺寸、方位、意识形态等特点,以及使用材料的特点和技术是否能够达到,之后再进一步考虑使用者的审美和心理,如果做不到这些就很容易导致空间系统内部公共艺术性的缺失。

1.4人性化设计的缺失

地铁空间的设计应该首先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重点研究人的生理、心理、认知、社会背景等特点,考察人与环境的关系。人性化的设计要建立在满足功能化和理性化的基础之上。现代地铁的内部环境中,往往在设计视觉图案上排列单一,尽管有人在维持秩序,仍然不能让人感觉到人性化的设计感,此外,设计师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来组织空间,导致使用者对于环境的认同感、场所感消失,相近的空间布置,常常给人不知置身何处的感觉。

2地铁站点建筑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原则

2.1实用性原则

地铁建筑空间公共艺术的设计应该在满足地下建筑空间功能性的前提下开展。通过理性设计,更合理的安排人流在城市地下空间的穿梭,并且保障行人从地下通道顺利到达地面,并且在满足这些需要的基础上,实现使用者休闲娱乐和商业活动的需要。

2.2地域性原则

现在城市地铁空间的设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功能性的需要,更是一个将城市文化与人文精神相互融合的体现。地铁是一个城市和文化的符号,是体现城市地域性重要的载体,触及一个城市的精神和灵魂,地铁成为一个重要的载体,以地铁来展示城市的形象,基于此,在地铁站点建筑空间公共艺术的设计上应该满足城市地域文化要求和地域的归属,使其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

2.3美观性原则

地铁空间的设计不仅仅应该具有功能性,更应该遵循美观性的原则,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地铁空间是其他城市的使用者了解一个城市的重要途径,城市地铁空间的设计在细节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内涵,城市的文明程度越高,其地铁的建筑空间公共艺术设计就越应该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要求。

2.4个性化原则

人和环境相互影响,环境是人们生活的行为场所,是人生活的物化体现。城市地铁建筑空间公共艺术的设计应该符合个人的心理需求,分析各个层次的使用者的需求,塑造人性化的使用环境,体现人文关怀。地铁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其内涵的表达正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深入影响着它的使用者们。

3地铁站点建筑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要素与方法

城市地铁空间体系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环境,针对前面提出的功能性、地域性、艺术审美、个性化方面的问题,下面从对地铁站点建筑空间影响较大的引导系统、传媒系统、照明系统、公共艺术系统、通用设计系统几个部分展开研究,分析地铁空间艺术设计的要素及方法。

3.1空间导向设计

城市地铁空间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道路系统殊的构成部分,在满足基本的交通功能的同时,也是城市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地铁站点空间,不仅仅是人流交换的空间,其作用不只是停留在“通过”这一简单功能,它们像城市的建筑一样体现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是一个综合文化艺术、科技、生态元素、人文素养等多种元素的综合性载体。

3.2空间照明设计

空间照明是地铁建筑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重点部分,是保障空间的实用功能提高公共艺术品质的重要元素。光的选择设计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它就像一门语言,表达着对停留者的关怀,为使用者带去一份舒适与温馨的感觉,光照环境要做到与空间环境和谐统一。就照明方式而言分为自然光照跟人工光照两种:(1)自然采光:将天然光线引入地铁内部环境,这个过程不仅仅受到建筑的物理环境、地形、采光效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城市地铁空间应该因地制宜的利用人行道、地面广场等场所,尽可能多的采用自然光线,尤其是应该注意放大光线在调节使用者心理的重要作用,给人以身处地面的感觉,在条件不允许时,即便是只引入自然界的一束光线,也不会给人与地面隔绝的感觉。(2)人工采光:由于地铁空间处于地下空间,其采用自然光的范围受到限制,不能满足照明的功能,因此,必须借助人工采光的帮助,实现视觉效能的需要,并且起到增加车站识别性的作用,通过采光照明提升空间的亮度,给人以空间扩大的感觉。

3.3地域文化空间设计

公共艺术的设计应当根据城市的地域特色,在地铁站点建筑空间的各个部分加以运用,包括建筑公共区各个界面,如墙面、地面、吊顶,公共设施如灯具、座椅、垃圾箱,以及地铁地面出入口地面亭,在材料的选择和色彩的运用上面应当体现当地城市的地域性文化,传承地域性风貌,增强可识别性,形成鲜明的特点,传承地域文化。

3.4艺术空间形象设计

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形态包括运用城市中的各种材料、各种造型、各种功能组合而成的建筑物,此外,还包括城市公共空间放置的各种绘画、装置等艺术作品。公共艺术种类繁多,规范性不强,公共艺术帮助增加空间艺术感,在城市地铁空间中运用的公共艺术包含标识、图示、悬挂等。

3.5通用设施设计

城市地铁建筑空间公共艺术设计少不了通用设施的设计,通用设计的理念是满足各种类型人群的使用需求,将公共艺术与通用设施巧妙的结合,可以在满足使用需求同时将公共艺术在不同类型人群内传播。通用设施涵盖内容广泛,设计对象贯穿整个城市的地铁空间环境,以电梯和动扶梯和楼梯升降机为例。电梯:电梯的设置对残疾人、老人、儿童在空间升降中具有重要作用。动扶梯和楼梯升降机:动扶梯的特性决定其优良的使用特性,既安全又方便。乘轮椅的使用者可以借助升降机实现上行和下行,尽管目前楼梯升降机还不多见,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成为一种趋势。

4结论

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篇3

关键词:医疗建筑;公共空间;解析;视觉

abstract:withtheimprovementofpeople'slifequality,residentsofmedicalandhealthoftheconceptoftherising,thehospitalbuildingenvironmentasanauxiliarytherapyhasbeenrecognizedbythemajorityofpatients,combiningwiththeactualbuildingdesignexperiencei,nevertongfangdealwithmedicalbuildingpublicspaceanalysis,thispaperanalyzesmedicalbuildingpublicspacedesignofthebasicprincipleandmethodofdesign,secondlyanalyzesmedicalbuildingpublicspacethecompositionandfunctiondivision,andfinallyanalysesthemedicalbuildingpublicspacecombination.

Keywords:medicalarchitecture;publicspace;analytical;visual

中图分类号:tU-0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与其它建筑相比,医疗建筑有其特殊的功能和作用,医疗建筑公共空间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功能,其次要考虑的因素的适用,最后要考虑经济、视觉美等因素。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建筑室内造型艺术之间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相互依存,共同构成空间的主题,另一方面建筑设计过程中,不能孤立的去解决某一方面问题,必须全面考虑。医疗建筑公共空间不是由设计者随心所欲决定的,它应当是医疗服务需要的客观反映。内部空间同时决定了建筑外部空间,是形成外部空间的基础,这就意味着,公共空间同时会受到内、外两方面空间的制约,只有当它把这两方面的制约关系统一协调起来,它的出现才是有根有据和合乎逻辑的。所以,无论是医疗建筑的室内公共空间还是建筑外形公共空间都属于医疗公共空间的一个范畴。

1医疗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及设计方法

基本原则:①经济、适用、美观。这三点是医疗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建筑设计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医疗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形式,与以上三点密切相关。因为,任何一种建筑空间形式都既要适合内容的要求,又要受到一定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就医疗建筑公共空间而言,公共空间的设计要符合人们对医疗建筑提出的功能使用方面的要求;公共空间的设计要符合人们对医疗建筑提出的精神和审美方面的要求;公共空间的设计要符合形成某种空间形式所凭借的物质技术手段。就患者来讲,医院公共空间带来的美感和精神享受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因为,医疗建筑公共空间以其特有的艺术作用,能够愉悦患者的精神生活,能够陶冶患者的心灵,起着“精神治疗”的作用。

设计方法:要想设计出符合人们基本要求和满足人们精神要求的医疗建筑空间,应该在设计过程中体现以下设计方法:①平面几何分析法:着重把形体抽象成为简洁又有明确的几何关系的图形。②立体几何分析法:即立体和空间两个方面,是三维的空间,或者是完整的空间。③公共空间的轮廓线:建筑形象,可以分为外轮廓、内部形象和室内空间三部分。④形体的轴线:空间中的两点连成一条线,以此线为轴将形式和空间成规则或不规则的排列。⑤形体的虚实:虚与实的概念用物质实体和空间来表述,如墙、屋顶、地面等是实的;廊、庭院、门窗等是“虚”的。⑥形体的层次:单视场层次、多视场层次。建筑公共空间的单视场层次,就是通过“一眼望去”即能见到两个或几个层次。多视场层次即并不是同一个视野中的层次,而是指一个建筑(或建筑群)作多视点感受时的印象。

2医疗建筑公共空间的构成及功能分区

医疗建筑的公共空间依据使用性质大概可以分为: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空间、交通枢纽空间。主要使用部分,所占面积相对较大,造型别异;次要使用部分,所占面积相对较小;交通联系空间是公共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联系、协调和服务的作用,在公共空间设计过程中应该以交通联系空间为根本,对主次空间进行合理有序的排列和组合,在设计过程中体现丰富多彩的交通联系空间。交通联系公共空间一般可以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基本空间形式。水平交通空间应与各部分交通空间相互联系,并且应该有比较好的通风和光照;垂直交通空间,主要有楼梯、电梯、坡道、自动扶梯四种形式,具体设计时应该根据消防需要和功能需要而定,应与交通枢纽接近,布置均匀。①楼梯,楼梯是医疗建筑中最重要的交通公共空间,楼梯设计时要考虑的安全因素比较多,楼梯一般可分为双跑楼梯、旋转楼梯,在医疗建筑里从安全角度考虑应设置两部楼梯。但是旋转楼梯不能作为疏散楼梯。②电梯是医疗建筑必须具备的,不管几层楼都必须安装电梯,以方便病人出入。③自动扶梯,由于医院人流量大,在门诊楼安装一部自动扶梯非常适用,能解决人流高峰期时的压力。自动扶梯可以设置为上行、下行或上下行并列。坡度较平缓。④坡道,是医疗建筑常用来解决垂直交通问题。交通枢纽空间是由无数个体空间组成,这些空间经过设计应用方便,空间得体、装修适当、经济有效。在医疗建筑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医院工作人员、患者等人流的集散、方向转换、空间过度及与过道楼梯的衔接等,需要安装门厅、过厅等形式丰富多彩的空间。门厅出入口设计时要重点考虑两方面,一方面要以使用方便为原则,其次要以空间自身方便处理为原则。

医疗建筑的功能分区,即建筑自身分成若干个功能不同的空间,使这些空间能够按照自身的功能进行分类,并可以根据各个空间之间的联系加以组合。划分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是:①依据主、次、内、外、闹、静之间的联系进行分区,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联系方便,人流量进行合理分区。②划分时要以主要空间问核心,次要空间的设计应围绕主要空间开展,对外联系的空间要靠近交通枢纽。

3医疗建筑公共空间的组合方式

根据使用功能和外在形式大概分为以下几种组合方式:①以通道等交通空间联系使用空间的组合:使用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明确分开,这样就可以保证各使用空间的安静和不收干扰,这对于需要肃静的病房非常重要。②以大型空间作为主题穿插辅助空间的组合:这种空间要求有一定的连续性,适用于病房与门诊之间连接的建筑。③综合性的空间组合: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建筑的功能越来越复杂,一种单一的空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多种空间组合形式已经成为医疗建筑的必然。

结束语

公共空间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空间设计的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建筑的形象和气质,医疗建筑公共空间的布局直接决定着医疗卫生功能的发挥,公共空间给患者带来的艺术享受能够给患者的治疗带来正面影响。由于医疗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包含很多方面,本文仅仅是针对某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为广大建筑设计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海燕;吕富珣.浅谈当前医院室内公共空间新特点[J].世界建筑;2005年02期.

[2]黄颖;医院建筑的人性化设计——以上海曙光医院浦东新院[J];中外建筑;2005年06期.

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篇4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指引城市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引言: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品质的重要方面,是城市价值与吸引力的表现,是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随着在中国现代城市的社会结构中出现类似于西方社会学中的公共领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完善,公共空间就逐渐成为市民社会这种新构成展开、发展的容器,从而成为现代城市生活实现的物质基础。

中国的大城市在经过了前期的高速发展后,正处于城市品质发展的上升时期,逐渐转向更为理性化、精细化和人性化的发展趋势。从注重量的发展,转变为注重质的提升。随着城市的功能趋向复合化和多元化,将会越来越重视通过高质量的空间环境来激发公共生活的多样化。

一、城市公共空间含义特征

1、城市公共空间的界定

公共空间,顾名思义,“公”对应的概念是“私”,这是一对社会学概念。其主体对应的也是公众和私人这样一对社会学概念。在城市中,凡是涉及到公众的场合都可以被称为城市公共空间,这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外在表现上,这类空间是对公众开放的;第二,在内在含义上,这类空间是与公众的生活和利益相关的。

城市公共空间,将这一定义延伸到城市的层面,既包括对城市所用人都可以使用的广场、公园、绿地、各类步行道,也包括建筑实体的开放空间,它是市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场所,同时,它又是城市生态和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包含与生态、文化、美学及其他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元素。

2、城市公共空间的人工塑造性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工因素占主导的城市开放空间,具有景观、宗教、商业、社区、交通、休憩性活动等功能。[1]是人工改造的环境,它有别于城市开敞空间,虽然他们两个均属于城市开放空间的两大系统,但是,城市开敞空间是城市中以天、地、山、河为界,视线开阔深远的区域,这些开敞空间,有些可以供人活动,有些只能作视线远眺。其主要功能在于调节城市的生态平衡、提供自然休憩环境。

3、城市公共空间的多样性

它几乎涉及到了各种城市空间类型,既包括室内空间也包括室外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决定了它们中的许多空间供公众使用,这一特点导致许多公共空间并非室外空间,而这些室外的公共空间容易给人造成一个错觉,使人们往往倾向于认为公共空间指的就是街道、广场一类城市开放空间。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问题与根源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必不可少的空间类型,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是社会动物,与其他人的交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理需要。公共空间正是城市人这种生理需求得以实现的物质依托。

1、城市公共空间正逐步沦为失落的空间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经历着城市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给城市生活带来了一系列变化,也产生了城市功能紊乱,交通效率降低,生态环境恶化,城市肌理破坏,城市特色和识别性消失等等问题。

许多城市的建设往往会出现避“虚”就“实”的情况,因此而产生了诸如城市中建筑紧逼道路,缺乏滞留场所和市民活动空间等忽视城市公共空间的情况。城市公共空间被交通与各类建筑侵蚀,无序的发展可能为城市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障碍。城市公共空间通常不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成为最易失落的空间。

2、问题产生的根源

(1)市场与计划的博弈

在计划经济时代,城市的建设完全由政府部门组织制定计划、控制建设进度,城市就是政府意愿的终极蓝图的完全落实。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市场对经济的发展和资源配置的作用日趋明显,在城市建设方面甚至起到了主导的作用。正是因为市场的力量及其特性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与城市公共空间不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相矛盾,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和市场存在博弈,从现状我国的城市建设中来看,在这场较量中,市场占据了优势。,

目前,依据《城乡规划法》及《土地管理法》,我国土地使用权的两种形式:划拨和出让。当前及未来城市发展过程中,出让开发,以市场为主导的土地开发占城市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比例越来越重。

(2)法律法规的管理制约体系缺失

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城市没有系统的公共空间的目标层面到实施层面的行动计划。房地产开发在利益的驱使下,更多注重投入产出效益,往往会使建筑单体建设一定程度上脱离城市外部环境的约束而自行其是,如不恰当地增加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缩小建筑日照间距及减少必要的配套设施等。政府部门没有明确的条文对开发商提出的诸如将公共空间私有化等要求的合理性进行判定,并通过规定的程序对开发商的诉求进行审批。同时,现有的政策条款中也缺乏对于违规侵占公共空间者的惩罚规定。

(3)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认识片面

由于受土地权属及建设用地功能分区的思想影响及制度制约,建设投资渠道的单一化和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认识局限于“发展经济”和“提升城市形象”,忽略了城市公共空间是否能真正促进公共生活的丰富多样;另一方面,由来已久的考核制度,过度追求城市公共空间的形象而缺少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布局、规模与体系的分析与研究,不重视空间的功能运用,导致公共空间开发的不合理。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层次性与存在特征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整体且具体的存在,在不同尺度下,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按照建设规模和服务范围等因素,大体可以包括大型公共空间、中型公共空间和小型公共空间。[2]

大型公共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的广场、交通枢纽、生态景观公园等举行大型活动、市民集会及演出的场所,它在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中具有聚焦、借对、轴心、提示、标志等意义。中型公共空间包括居住区级公共绿地及其公共活动场地、城市综合体的活动场地,重要的商业步行街、滨水绿带等,在城市空间结构中它具有串联、聚拢、制导、接续、延伸和包容各分散点的作用。小型公共空间包括半私有的街坊绿地、以及私有公共空间如建筑物附属广场、建筑中庭空间等。

大型公共空间是作为城市形象和地方特色代表的公共空间,成功的大型公共空间往往能够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和外来游客的吸引点,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中小型的公共空间服务半径较小,具有数量多、使用率高、可以极大提高日常生活品质,服务对象主要是本地居民,对于切实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活质量,提高城市的人性化和宜居性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从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角度来看,这三个层次是有其结构。三个层次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形成一定的衔接互动的关系,忽略或轻视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到城市的总体空间形象。

四、基于层次性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指引

城市公共空间,其包含的内容,涉及的利益主体等都是非常复杂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建立,应该是系统性,战略性,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落实。“规划指引”是指以城市现实(问题)为规划目标导向的、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的具体路径、过程要求、技术和方法。[3]形成规划对城市公共空间管控的最佳政策组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法定规划+规划导引+公众参与+其他。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指引,应该建立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层层引导与控制,并且结合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形成奖惩分明的制度,规范化设计、建设与管理。

1、建立多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控制引导体系

城市公共空间的“质”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后,质变成为必然的结果。对于城市公共空间而言,局部的空间质量再高,整体的结构不明确甚而无序,仍然不足以称道。因此,塑造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首先要明确城市总体的公共空间结构,如城市中高层建筑的分布、城市轴线的走向、节点、城市天际轮廓线的控制等;在此基础上城市公共空间的框架结构才可能不会因地块的分期开发而失落。

从公共空间系统与其他城市系统的关系来看,建立彼此间良好的耦合关系也是确保公共空间充分发挥其职能的基础。[4]各个层级的城市公共空间与不同层次的城市交通系统、防灾系统、绿地系统、公共服务系统衔接,可以形成功能完备、品质高端的公共服务系统;结合城市人口密度进行各个关键节点有效衔接,可以使公共空间的人流组织和疏散更有效,使公共空间的便利高效使用。在规划设计引导上,对应不同层次的法定规划,在相应层次上有所侧重的进行控制和引导。同时,对于公共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应该具有前瞻性,并进行用地的战略性控制和预留。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的不断冲击,守住城市的要害。

2、发挥城市设计在塑造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

基于功能安排的城市规划编制中,往往是先确定强度控制体系,再确定景观控制体系(或城市设计导则)。由于现行城市规划管理制度是以二维的土地使用为核心,通常只对强度控制体系中,包括土地用途、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等在内的几项指标以刚性的要求进行管理。为增强规划的现实适应性,这些强度控制要求往往以建设控制低限的要求出现,即这些指标往往只以不对城市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为标准进行确定,反映的是最基本的要求。[5]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与城市搞品质的生活空间塑造存在着冲突。

引入城市设计作为辅助手段,实现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互动融合,更重要的是对法定规划进行必要的补充,实现综合多方因素的科学决策。当前规划管理中,控规实行的是单元控制,对于短期内无法做到全面研究的城市,对于城市重要的节点区域,进行系统的城市设计,进行量化指标,有形的空间视觉效果可以有效指导城市建设,对于指导审批、指导建设,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城市设计是协调建筑空间和城市关系的关键。在城市设计的指导下,公共建筑的建设需要改善城市的物质环境,形成完整的步行街、交通和停车场体系,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具有连续性。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这对孪生学科须通力协作,才能共同促进城市机体正常高效地运转,创造高质量的空间环境。以良好的物质环境来促进公共活动,特别是商业、娱乐和文化活动,并通过建筑公共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相互渗透,把建筑内外的各种社会活动联系起来,融为一体,形成连续的动态交流关系,实现公共建筑空间的城市意义。

3、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的管理体系

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一种公共资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在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中,公共空间建设是公共开发的重要内容,是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运转、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土地、经济、园林、市政、公交等多个政府部门。

政府作为城市空间开发的引导者,要在经济效益、社会公平、空间正义之间取得平衡。应该建立明确细致的引导机制,将现有原则性的法律条文,结合不同实际情况,将政策条文细化和体系化,比如针对私有公共空间的引导,南京、上海、哈哈尔滨等大城市都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出台了相应容积率奖励管理办法,其实在实际的规划落实层面,这部分还有深入研究的空间,比如拓宽容积率奖励政策的范围等。在综合考虑社会作用、建设和维护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对私有公共空间的类型进行细分,根据不同类型设置不同的奖励额度。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控制与协调机制。

4、鼓励公众参与与多元化投资建设渠道

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水平,就需要全民互动,共同去解决问题。香港在公屋的公共空间建设中,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其中设计,形成了很多充满活力的,体现出居民意愿的设计,促进居民形成了强烈的社区归属感。

要“活化”城市公共空间,还要拓宽公共空间的建设渠道,特别是需求众多的中小型城市公共空间,鼓励私人资本在私人产权的用地内进行公共空间的建设,并进行维护和管理。

五、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建立从设计、建设、运营、形成高标准的交往场所是一个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和完善的过程。只有不断的积淀,推敲,才能在设计上创造场所的记忆,在管理中,把握空间的尺度和方向,才能梳理不同要素的特征,将其归结,形成丰富而不混乱的空间;在公众参与的互动中,只有聆听了使用者的感受,掌握他们的所需及基本规律,才能创造出有记忆的空间,综合以上多种因素的达成,才能激发城市的活力,展现城市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赵蔚城市公共空间的分层规划控制[J].现代城市研究,2001(5),

[2]张庭伟,于洋经济全球化时代下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与管理[J].城市规划学刊,2010(5)

[3]王宁中国语境下“规划指引”的内涵思辨和制度解释――兼对中国式规划管控方式的反思[J].规划师,2013(8)10-15

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篇5

关键词: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合理性

1城市化概念

城市化又可以称为城镇化,城市化主要体现在人口、经济、城市空间的扩张、交通、人们的生活水平等方面,而城市化正是这些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结果。人口增长是城市化的必经过程;经济是城市化加速重要基础;交通则是推动;城市扩张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改善等是城市化进程的结果或目标。

2公共空间对于城市之所以重要的意义何在

2.1公共空间的概念

公共空间从大的方面来说即:具有开放、公开性质的空间,即在城市之中或者城市群中,除开建筑物实体、存在于建筑实体之间的公共开放空间,城市居民进行公共性质的交往以及娱乐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中公共空间在城市规划中,总是被描述为“开放空间”,即指的是归公共所拥有由公共管理的室外空间。

2.2公共空间的分类

城市公共空间大致可以分为3类:开敞空间是外向性的空间,限定性以及私密性较弱,该空间多见于大型工程以及大空间,可以营造不同的景观;私密空间:这样的空间指的是私密度很好的空间,其好处在于可以为人们提供一处安全而又私密的场所;半开敞空间:此空间介于开场空间与私密空间之间,兼有两者的优点,也有自身的优点,在这样的空间中人们中总能够找到一处适合自己的地方。

2.3人们对于公共空间的重视

2.3.1公共空间对于城市居民的重要性。普遍认为,公共空间是一个城市在政治、经济、居民健康以及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但是,如今城市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闭合性,而人们之间的距离却在无形之中被拉大。公共空间的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交流、休闲的好去处,可以缓解人们由于各种压力,使人们可以得到心理上的安抚,从而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2.3.2公共空间利用所面临的挑战。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口增长成为了城市化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人口增长带来的对于住房需求的剧增,使得人们对于公共空间的重视不够,以至于城市的空间多被建筑占用。对于公共空间的合理利用、设计、管理也未达到要求的水平,更有甚者只着眼于当下,将公共空间的利用置之不顾。

3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3.1人性化设计概念

人性化设计是一种在设计的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设计方式,是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人的心理生理的需求以及精神的追求的满足。这种设计不仅体现在美观上,同时也为使用者带来方便。该设计既能满足功能要求,也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即人性化设计不单单只是设计,而是将科学、技术、艺术以及人性结合为有机的统一体的设计。

3.2人性化设计的特点及设计方法

3.2.1人性化设计的特点。主要是通过设计师通过对物体的某种设计的形式以及功能等方面,使其努力地向“人性化”方向进行发展,同时可以给人一种具有情感和风格设计物,甚至是像具有了生命一般得感觉,因为以该种方式设计来满足人们各种需求。

3.2.2人性化设计方法。布局人性化设计:空间的布局要做到经济、实用、美观,既要美观又不失实用性,故设计师对于空间的设计要从大处着眼,把人作为整个设计的主体,在布局空间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场所的美观,更要从场所的基本条件出发,结合人们使用需求从而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

色彩人性化设计:空间色彩不仅在于铺装、建筑小品、装潢,也包括植物这一天然的色彩创造者,同时植物不同组合、与周边环境的搭配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使其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景观小品人性化设计:景观小品不仅具有实用性的功能,同时可以起到防护的作用;同时也具有装饰作用;景观小品的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满足人们的使用及审美需求;小品功能的多样化也是设计所追求的目标;在设计中要注重文化性。

照明人性化设计:照明不仅是照明,还要考虑到色彩、灯光照明与周围景观的关系、灯具类小品的设计以及安放等,从而使照明不仅满足功能的要求,且可以在景观造景、空间的营造方面发挥作用。

材料的人性化选择:硬质铺装以及其他的建筑用材,要注意安全性。当然也包括植物这类软质材料,植物的种植不仅只是在于改善环境、调节当地的小气候,同时也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比如看着绿色则可以缓解眼睛疲劳以及精神上的压力。

参考文献

1郭颖潇.城市化对环境的利与弊[J].地球,2013(4)

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篇6

【关键词】办公建筑;视觉传达;时代时尚;人本主义

办公建筑是现代都市中最具设计特色和科技含量的代表性建筑,同时也是现代城市中最具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场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商务活动的激增,对于办公建筑的需求量也在飞速增长。与此同时,办公建筑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一方面是社会性问题,诸如缺乏与城市空间的有机过渡、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另一方面是办公建筑本身的适用性问题,因作为众多的白领精英的工作空间,办公建筑能否带给他们一个能够放松身心、心情愉悦的办公环境变得尤为重要。而办公建筑中的室内外公共空间的出现,也许正是这两个典型问题的解决之道。从这个角度出发,办公建筑中的室内外公共空间的环境设计可谓意义重大。就这方面问题,我们可以就以下几方面来探讨:

一、充满整体感的视觉传达

空间是人的视觉对其存在进行感知、认知的客观存在。因此在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环境的视觉认知性。在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视觉传达中,整体感和统一性是其设计的基本出发点。而这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1.办公建筑中各个具体公共空间之间的整体感

楼扩建体,作为办公建筑,它的室内外空间也同样延续了一种共同的设计语言,运用简洁化的曲线造型来体现办公建筑的流畅和高效,同时也反映出很好的整体设计理念(图1)

图1.荷兰海牙市议会大楼扩建体的曲线外墙和广场曲线图案的铺地――图片摘自:(美)科蒂斯.w.芬特雷斯编著《市政建筑》

2.办公建筑中各具体公共空间的细部整体感

除去各个具体空间中统一的整体视觉效果,每个具体的细部也要把握好整体的设计思路,使整个办公建筑的公共空间从极小的细节,到空间的局部,再到整体空间,都有一气呵成的感觉。细部整体性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因为具体细节的突兀和另类而破坏了完整的视觉效果。但是细部整体性设计也不是将细节处理简单化、呆板化,而是在控制住统一设计语言的前提下,注意运用多种处理方式和手法,使其在统一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只要掌握好变化的“度”,就不会引起整体之中的不协调。

二、时尚感需符合时代特色

办公建筑作为现代生产力急速发展的全新产物,由于它特殊的使用功能和使用人群,决定了它必将会是引导潮流设计的风向标,代表了最新的设计思想、材料技术和新型结构。作为办公建筑的一部分,公共空间的设计也应与时俱进,体现出的时尚应符合时代潮流。

1.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历史潮流演变

(1)早期办公建筑折中主义时期。19世纪末还是办公建筑的发展早期,但当时的许多办公建筑在一出现就代表了最新的技术和设计思潮。Rookery大楼以其可使所有办公室都享受到自然光线和通风的中空的方形设计以及许多技术革新而著称。在公共空间中,Rookery大楼外面暗红褐色的砖和花岗岩,与内部令人眼花缭乱的灯光和装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100年以来光辉不减。在内部公共空间,特别是大厅的设计中,设计师利用光和空间,大厅的采光天井及其花边玻璃顶棚、镶嵌地板和曲线形的楼梯获得了人们的赞誉。可以说,Rookery大楼的室内公共空间的设计,已成为当时在古典主意思想影响下追求新设计思路(折中主义)的典范(图2)。

(2)装饰艺术风时期。装饰艺术风从古典式过渡而来,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是象征性和表现性的艺术。摩天大楼中的装饰艺术风格注重外部的装饰,形成装饰的立面建筑学,表达一种混合了历史知识的现代主义精神。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设计师胡德设计的洛克菲勒中心在装饰上的主要处理手法是:高耸体型、垂直竖线条、对称后退的体形、商业化图案、活泼的金属下墙和石灰石墙面等。它还在中心创造了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公共活动空间――下沉广场,在热闹的公共空间中产生出一种沙漠绿洲的魅力。这种全新的公共空间的设计手法开创了办公建筑室外公共空间的全新模式(图3)。

(3)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起,经历了装饰艺术风时期的创新思考,办公建筑发展到更加纯粹的现代主义时期,建筑的形式和空间更加简洁,造型更加单纯。设计的出发点围绕功能来展开,摒弃了过多的装饰和造型。建筑师密斯设计的纽约曼哈顿区花园街的西格拉姆大厦就是典型的尝试。该建筑物外形极为简单,方方整整,直上直下的正六面体。在装饰上则采用昂贵的建材,使大厦成了纽约最豪华精美的大厦。西格拉姆大厦和它公共空间代表了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最精华的思想和全新的办公建筑设计模式(图4)。

2.新潮流中的办公建筑公共空间

随着新型玻璃、合金材料、人造石材等新材料以及膜结构、悬索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新技术的逐步运用,加之设计理念的变化,办公建筑和其公共空间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简洁化、智能化和透明化的时代特点。例如理查德・罗杰斯设计的英国伦敦第四台总部大楼,就是办公建筑中一个醒目而又夸张的建筑典范。

3.个体的形象和气质的表达

个体的形象和气质是视觉传达中的个性部分。作为办公楼,虽然共同的功能是用来办公,但是“办公”是一个大的通称,办公的分支类型也是很多的,这些不同的办公分类需要不同类型的办公空间和环境。这种由功能而引起的办公空间的多样性,可以说是由内因而引发的外在变化。不同的办公分类,要求其所处的办公空间和环境一定要契合本行业的身份和特色。

三、结语

近几十年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意识已经经历了从量到质的转变,但对办公环境的意识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综上前面的讨论,我们在今后办公建筑公共空间设计中应该有所重视和提升:首先,宏观角度上的生态和环境概念,不要把办公建筑的公共空间看作是一个单独空间,而是要从城市整体环境和建筑整体环境的角度来设计。其次,加大对人性化的研究,不要以为办公建筑的公共空环境下机械的劳作,他们要求办公环境既高效简洁又要舒适宜人。再次,充分挖掘本身的地域历史和地域文化,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办公空间。

参考文献

【1】许安之,艾志刚.高层办公综合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篇7

【关键词】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原则

1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概述

空间是的概念比较宽泛,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解释。科学家认为空间就是欧氏几何学所展示的实际存在的空间。哲学家认为关于空间的知识领域是地理学。一定的空间分布是地理现象的重要特点。地理学的一大视角就是空间视角,因而各种各样的空间观得以产生。建筑工程师认为把握空间应该从空间知觉入手,认为空间包括路径空间、领域空间、理想空间、街道空间、游牧空间和广场空间。我国有些专家把空间限制较少的空间叫做开放空间,是以大部分居民为服务对象的敞开的空间,除了包括绿地等自然景观,而且也包括庭院、巷弄等人文景观。这种定义比较全面,一方面强调服务目标,另一方面对开放空间的要素构成做了规定。也有专家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开放空间,它由公共绿地、道路、广场、自然风景和休憩空间等组成。因此,目前只能说,城市开放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有很大得相似性。但对于公共空间或者城市公共空间现在还没有比较统一的定义。城市公共空间具有秩序性、层次性和整体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一种物质空间,其功能就是供人们使用,使人们的身心需要得到满足;它是城市公共资源之一,空间资源是其本质;拥挤性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特点。

2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原则

2.1以人为本的原则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人使城市的主体,为人们的活动提供空间以使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是城市空间的最大价值。因此,在创造城市空间时,要贯彻尊重人、关系人的理念,使得人们的多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在以前,城市管理和规范者把生活、交通、工作和游憩作为城市的四个功能,并以此为原则来设计城市布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巴西利亚就有明确的功能分区,但它只注重汽车交通,却将步行系统排除在外,使得城市失去了原有的特色。这种规划显示出了设计者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片面理解,最终使城市的活力消失不见,使人们对公共空间缺乏兴趣。现在我国处在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发展很快,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也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存在一些问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长远考虑不足;层次感不强,结构系统性不佳;城市规划没有地域文化特色;休闲娱乐空间不足,交通集散空间过多;城市广场规模过大。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在以后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具体来说,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市规划要有系统性,要对开放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给与高度重视。无论是街区,还是社区和邻里,都要做好规划,而且规化要体现城市的总体结构。第二,要适度围合一些建筑,创造积极空间,使人们的领域感和安全感得以提高。如果空间规模过大,可以进行改造,使用地面高差、色彩、设施和植物等来进行改造。第三,尊重边界效应,在使用者容易接触的地方开展空间布局,做好空间边缘部分的设计,使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增强。第四,以满足最有可能使用该设施的群体为主要的考虑对象,同时也适当兼顾其他群体的需要,使各个群体都有自己合适的活动场所。此外,把残疾人、母婴和儿童的需要也要考虑进去,体现人文关怀。第五,公共空间应该建设一定的设施,使人们的活动需要得到满足。此外遮阳、日照和通风等因素也要考虑进去,使人们能在空间了舒适地享受生活。第六,在公共空间设计要将可能的磨损和后期的维护考虑在内。以前在进行公开空间环境设计时,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一般考虑很少;现在设计者却非常注意环境与人的协调,想法设法使环境满足人的需要。

2.2系统性原则

对城市建筑的研究和分析要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古与今,远与进这是整体进程的。城市与分区、单元、地段,体系与城市,地区与城是等等相对的整体。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社会、建设、管理、教育等是各个层次。建筑的内外、单元的内外、城内与城外也是相对的整体。粗与细、上与下是设计操作和系统规划的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应该以工作作为突破口,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环境客体、环境主体和环境主客体之间的交互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三个组成部分,它是一个人造的复杂系统。系统的核心是整体。环境的整体性是指系统功能正常、要素结构稳定和要素和谐共存。城市空间的一个部分是城市公共空间,所以城市空间规划和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应该综合考虑。整体性的思想不仅有物质层面的意义,还有社会学和心理学意义。意象理论认为,每个人眼中的城市环境是多种视觉元素叠加而形成的整体效果,也是几个空间场所的叠加。根据系概念,如果城市街道是点,那城市空间就可以看做是线,点线要完美结合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2.3动态性原则

很多城市的寿命是很长的,它不像某些建筑存在的寿命比较短。时间跨度长是城市建设的一个特点,它从建立起就会一直新陈代谢,城市空间的塑造也不是某一个建造者或设计者完成的,而是很多代人的智慧结晶。动态性原则主要有四个表现。首先,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是一个建设,反馈,在建设的过程,所以是动态的;其二,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使其系统性逐步增强。其三,互动的动态性。与人为本的原则与互动原则联系紧密,互动原则是基础,实施其他原则要以互动原则为前提;互动原则的发展依赖于其他原则。第四,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实施过程中,其具体设计的的约束条件是政策框架和三维轮廓所提供的。空间尺度、形态及其与周围建筑和环境的关系等众多因素都应该考虑进去。这使得城市设计框架的弹性增加。其实质是要求动态把握公共空间使用者的心理、生理、社会层面、人群细分的关怀。综上所述,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是城市整体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功能的发挥有较大影响。开展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原则有三个,即以人为本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

参考文献

[1]付永芳.禅文化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5.

[2]赵娟.北京高校新校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

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篇8

关键词:城市更新、公共空间、策略研究

1引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可建设用地逐渐减少,建设用地与耕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样的发展方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模式。《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未来城镇的发展应由增量扩张向存量挖潜转变,在这一背景下,城市更新需要建立在土地集约利用,资源合理配置,功能合理布局的原则下。

中国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而城镇化起源于人的自然聚集,出发点、立足点和落脚点都应以人为本,“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国务院总理曾表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因而,在旧城更新中,应充分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规划设计中关注“人”以及“人的活动”,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进行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人的感受,通过改善公共空间的品质,塑造具有活力的场所,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时间段日常活动的需求。

2城市更新

2.1城市更新的提出与演进

城市更新(CityRenewal)一般是指针对城市环境较差、标准偏低、规划落后、经济衰退而进行的改造过程,较之以往单纯以调整城市结构、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整治城市环境、改善基础设施为主的旧城改造,城市更新不但涵盖了旧城改造的全部内容,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添加新的内涵。

2.2城市有机更新

吴良镛院士主张城市有机更新应“按照其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与发展”。城市有机更新强调的是一个过程,即通过运用旧城区域结构与功能调整、环境治理改善、设施建设、形象重塑等手段,使城市保持发展活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过程。

3公共空间品质的塑造

3.1公共空间定义

从空间与建筑实体的关系出发,可以将城市分解为两种空间:一种是建筑物或构筑物内部的空间,即室内空间。另一种是由建筑物外界面和自然环境所构成的空间,即开敞空间。城市的开敞空间依据权属性质又可以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和私密空间四类,其中公共空间是向所有城市居民开放,为公众共同使用的空间。

3.2什么样的公共空间具有好品质

邹德慈院士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面提出三个发人深省的思考:为什么设计、为谁设计和设计“以何为本”。邹院士认为公共空间的设计主要应该是为场所而设计,而不是为形象而设计,即应该“创造场所”而不是“创造形象”。为形象而设计的公共空间往往将视觉质量和审美观念置于支配地位,突出城市设计的结果特征,而忽视社会、文化、经济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设计(如豪斯曼巴黎改建规划)。而创造场所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观念,核心思想是“社会使用”,尤其关注人们对空间的认知和理解。公共空间的使用对象方面,毫无疑问,公共开敞空间是城市的重要资源,属于公共资产,理应为全体居民共享。城市空间的设计要力求满足均好性和可达性原则,通过提供遍及各处而形式多样的公共开敞空间,如街头绿地、街心公园、社区广场等,为更多的人提供有效服务,以增进邻里感情,促进社会和谐。至于,设计该“以何为本”,现代城市中,汽车和快速路的出现缩短了时空距离,同时也将城市空间分割成零碎的片断。道路的通行能力被摆在第一位,广场也成为城市的“露天车库”,而公共空间应有的步行、购物、休闲、交谈、观景等社会特质被忽略甚至摒弃了。城市空间呈现出现代主义“重物轻人”的倾向:宽大平直的马路,充斥着汽车;高楼入云,尺度超人,使人感到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然而,这些公共空间一旦离开了人的使用,则变得毫无意义。我们应该认识到,城市不是“车”的城市,而是“人”的城市,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只有以人为本,适应人的尺度、速度和舒适度,空间的活力才能充分展现出来。

扬・盖尔(J.Gehl)则从公共空间的品质方面提出了十二项评价标准,提倡要为使用者提供游览的条件、休憩的条件、逗留的条件、欣赏的条件、交流和聆听的条件、玩耍和体验的条件、享受良好气候的条件,并创造积极的感官体验和合适的尺度,同时要尽可能避免犯罪和暴力的影响、交通和事故的影响以及不愉官体验的影响。

3.3小尺度公共空间设计灵感的来源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日益扩张和“摊大饼”式的规划日渐增多,城市的剩余空间正逐渐减小,如何规划好城市畸零空间和剩余空间是每个规划师应该思考的。20世纪60年代开始,费城地方政府开始利用政府拨款和基金来修建被后人称为袖珍公园(porketpark)或小型公园的街头空地,并很快被其它城市效仿。与其他类型的公共空间相比,袖珍公园和小型公园的设计师需要了解更多的东西,因为袖珍公园和小型公园服务于不同年龄、不同习惯和不同时间造访公园的使用者。每个袖珍公园周边的潜在使用群体、功能形态和房屋权属都是各不相同的,设计师必须懂得邻里的社会和政治关系的复杂性。

相比当今社会一些“奇奇怪怪的建筑”,有些细微的城市设计改造不仅平实易操作,而且能真正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使其真正成为市民社区生活的一部分。2014年,北京大栅栏地区对胡同进行了改造,创建了胡同中的微公园。作为“领航员项目”之一,这种胡同中的微公园具有可推广性,成为该片区域有机更新的一部分。改造前,该地为一个可容纳3

辆车的停车场,原先设计的公共休憩空间被停放的机动车遮挡视线,无法提供良好的品质与舒适度的保障,鲜有使用的人。改造后,通过采用提供休憩座椅、增加绿化面积、设置遮阳装置、添加游戏设施、使用活动性桌椅以及设置隔离绿篱等措施,提高了公共空间的舒适度,增加了人们社会交往中的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

4提升公共空间场所活力的策略

4.1宜人尺度

4.1.1空间尺度认知的规律

人类有关空间认知的一般规律,即不同空间规模对应着不同空间尺度,并具有不同空间认知方式。通常,尺度可分为绝对尺度、相对尺度、精度、粒度以及细节等。在设计过程中所操作的具体事物主要是物质材料、结构等等,而设计的主要对象却是空间,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空间,可以通过七个方面去认知:图与底的关系,说明实体与空间的关系;空间的抽象;实体,空间的限定和操作;实体,空间的加法和减法;空间的限定:围合、覆盖、设置、隆起和下沉,材质的变化;空间的尺度与界面,对空间限定的手法有所了解之后,抽象的空间如何为人所用,必须以人的尺度单位,考虑人身处其中的感受。

4.1.2街道宽高比

根据调查统计,最适宜步行的街道空间尺度应将街道宽度(D)与建筑高度(H)的比值控制在1-2之间,因为过宽的街道不适宜人的穿越和空间围合感的塑造,而过高的建筑则容易使人产生压抑感。城市规划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将步行区域的D/H的比值控制在1-2之间,打造宜人的步行尺度。

4.1.3人性化空间尺度

人性化的空间尺度应该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考虑的空间尺度,在考虑街道宽度与建筑高度之比的同时,还应考虑到适宜人性的空间体量,避免过宽过高的街道与建筑形式的出现,做到“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物为本”。凯文・林奇(K.Lynch)认为12米的尺度让人感到亲切,24米的尺度让人感到宜人,而看清人的面部表情的距离则是在25米。

4.2生活方式

4.2.1慢生活方式

慢生活方式代表了两层含义,一层是一种空间尺度,力图打造人性尺度的舒适慢行空间和宜人尺度的空间结构,摒弃现代各个城市大量的综合体模式;而另一层则是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慢节奏提倡的不是懒,而是一种在适当时间放慢生活节奏的生活方式,这是由于当代人们生活节奏过快,生活压力过大而产生的需求。同时应将休闲、娱乐、餐饮等多种功能融合进来,给人们提供逗留和欣赏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色的空间,放慢城市中高速高强度运转的生活节奏,创造慢节奏的生活方式,舒缓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4.2.2慢行系统

慢行系统一般是指采用步行、自行车作为出行手段的交通方式,一般速度都不会超过15Km/h,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内容包括慢行空间、慢行主体以及慢行行为三个部分,为市民休闲、娱乐、锻炼等提供良好的保障。

4.3场所塑造

4.3.1高品质开敞空间

高品质开敞空间设计时,应同时兼顾功能与主题两方面,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性别等群体在不同时间段的需求,合理设计每个开放空间的节点,满足不同群体。环线步行线路方面应强调移步换景,既能满足人们对不同类型景色的欣赏,又能尽可能多的将景色串联起来,同时充分考虑人性的需求,沿步行线路设置休憩座椅和节点性的休憩场所,使人们能够有地方逗留,有景色可看。空间材质上采用硬质铺装和软质铺装相结合的方式,硬质铺装可主要位于步行街和景观步道等地,软质铺装则穿插其间,同时通过绿化景观等细节方面的处理,打造不同微气候,使得冬日温暖、无风,夏日阴凉、通风。

4.4功能置换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街区内部部分功能呈现出衰退的趋向,功能置换通过对街区整体的改造或局部的调整,使之以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并最终融入到城市的经济、文化和生活中。

5结语

公共空间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场所和空间,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必要性活动、社会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的载体。一个良好的公共空间并不是形态上或体量上的宏伟与壮观,而是可以满足人们日常活动中的各种需求,增加社会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的发生概率,吸引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群体来使用,从而塑造空间上的活力。公共空间作为服务于人的载体,应从人的行为和感知的角度进行充分考虑和设计,创造人性化的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人性化的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1992.

[3]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等.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俞孔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凯文・林奇.城市意向[m].方益萍,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5]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6]邹德慈.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J].城市规划学刊,2006(5):9-12.

[7]彭智谋.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尺度研究[D].2007.

[8]刘源.现代城市有机更新的适应性理论及方法探析[D].2004.

[9]温日琨.城市有机更新与城市文化生态建设[J].工业建筑,2009(39):52-54.

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篇9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发展设计方法

abstract:thecitypublicspaceisthehumaninteractionandcontactsites,suitableforspaceenvironmentmadepeopleintheplaytotheirpotential.Differentpeopleatdifferenttimesofthefeelingsofeacharenotidentical,theyeachotherblendandcommunication,sothecitycontainsrichsociallifehasrepeatedlytoattractavarietyofpublicspace.

Keywords:Citypublicspac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ofdesignmethod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今,人类在科学领域中突飞猛进的发展越来越迅速的影响着文化状态的变化,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变得迅速而便捷,不同民族的文化资源共享也成为了可能。人们在追求更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需求更丰富的文化享有权。因为人类的这种文化需求,文化共生现象便应运而生了,人类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城市公共空间性质的多重性。在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上,其艺术风格的新旧共存、东西共处的实践,越来越受到欢迎。

1.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    

凯文·林奇认为:“总体设计是门艺术,它的目标是道德和美学方面的:要造就场所以美化生活——使居民感到自由自在,赋予他们对身居其中的天地一种领地感。”

人类最初的社会生活是在神庙周围进行的宗教仪式活动。古希腊神庙和广场的结合,使社会生活空间从单一的宗教仪式的圣坛上走下来,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神庙、剧场、竞技场成为人们经常聚集的场所。建筑的不规则布置产生了自由的广场,随着社会生活题材的逐渐成熟和丰富,再加上宜人的气候等条件,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展现生活的一个舞台,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 

发展到现代,城市公共空间成为任何社会生活形式的基础之一。一方面,公共空间为社会生活提供场所;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对人们的活动起到促进或限制的作用。它是一个共享的空间,吸引人们去身临其境、去亲自体验并分享发生其中的故事。特定的空间形式、场所会吸引特定的活动,而行为和活动也对环境产生能动的作用。人们在外部空间中通过社会生活相互交往并释放出一种活力,这种活力也流动和渗透于建筑的内外部空间及城市空间之中。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与人交往和联系的场所,适合的空间环境也促使人们在此发挥潜能。不同的人在不同时间的感受各不相同,它们又彼此交融和沟通,因此城市中包含丰富社会生活的公共空间吸引各种人再三前往。城市公共空间中吸引人的多是社会生活等潜在的“内容”,而并非外部形体本身,城市公共空间给人各方面的感知不仅是物质上的感知,也包含了心理等多方面的感知,这些感知搭起一个空的结构框架,它需要用各种社会生活去填充。    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就在于不同的生命体验、不同的社会生活和不同的价值体系的交流沟通以及它们的彼此共存、互相交融和互相补充。这也是创造健康而有生机的城市公共空间结构体系的基础。    

2.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发展    

90年代以来,在中国学术界关于市民社会的讨论中,对中国是否存在市民社会或能否建构市民社会颇有歧异。然而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中国已出现了具有独立自主性的个人、群体、社团和利益集团及其交往活动方式,却是不争的事实。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协调互动发展,这也应当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体制和社会运行机制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    

市民社会的发育和成长,在其外在形态上势必表现为公共交往和活动的活跃和需求的增长。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持续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各地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兴建了数量空前的公共建筑、公园、广场、步行街市等,客观上因应了社会日益开放和市民社会发展的趋向,满足了市民公共交往和活动的需求,改善了市民生活的环境和品质。        

例如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典型形式——虽然相对于中国来说,它是舶来品。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创造上首开先河的当属美国的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其设计构思反应了当今人们对文化的需求,现已成为世界各地观光这的又一驻足之地。作为社会城市心脏的广场,成为人们节日欢庆、集市、消闲及吟唱、集会讨论、关注市政发展情形、成为市民社会成长的缩影和见证。而我们兴建的许多广场,则以先入为主的功能和用途划定束缚了市民公共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市民处于履行规划设计意图的被动客体地位。新的公共空间建设往往以历史人文环境的破坏和人性化的市民生活环境的损毁为代价。以欧美为蓝本的城市模式造成传统空间形式、生活肌理及其历史文脉的割裂以致丧失,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已难以寻觅,对市民的人文关怀和市民参与家园建设的权利被轻蔑地践踏在脚下,许多城市广场及其它公共建筑的设计缺乏对市民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发掘、提炼和汲取,导致设计枯燥乏力,没有生命力。    

3.社会促使我们思考:在城市公共空间以至整个城市的规划、塑造和建设中,如何切实从市民的需求出发,保证市民的有效参与?市民是否有要求的权利和变更的权利,其权利如何体现?       

城市应该使这些场所具有良好的空间质量和良好的设施和赏心悦目的外在形象,使之能够形成一个可以有效的激励这种最高规格的社会行为产生的场所,是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责任。规划师应把握其作为市民公共交往和活动场所的本质和内涵,在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中组织有效的公众参与,体现市民的权利和主体地位。在当代城市中,公共空间的公共性的合理表达和实现,是城市精神生活水平的具体体现。对于整个城市而言,人在城市中的行为、城市的社会组织结构、城市的生活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与之对应的城市公共空间也应是一个对应的系统。由此,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性的塑造在很多场合不能局限在对单个公共空间的公共性把握上,而应该从城市整体运作的角度上看待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形成。公共空间系统的公共性不是单个公共空间公共性的简单代数和,它涉及到公共空间系统自身的结构是否合理、机能是否健康,还涉及到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组织结构、社会背景、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等等多个系统之间的关系。这一切给我们确切的把握它带来一定的困难,但这也许正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魅力所在。    

4.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的多途径,市民参与是实现城市公共空间利益最大化的有机保证    

人类的历史发展到今天,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变得迅速而便捷,不同民族的文化资源共享也成为了可能。人的视野超越了地理环境的限制,人的意识也突破了种族文化传统的界限。人类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的多途径,同时也决定了城市公共空间性质的多重性。任何城市公共空间的创造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本关怀地去设计,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设计具有时代精神和真正的建筑学意义。总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的文明内涵已不再局限于地域性、民族性,对人类文明遗产的继承,对人类文明遗产的继承,对人类共同生存环境的创造、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享用和感悟不是规划师、建筑师们依据自我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取向所能独立支配的,特别是在当今文化共生时代中,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创造起决定作用的是大众的共生的审美取向,而不是某一家、某一师独断的自我审美取向。多样性的需求决定了多样性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创造。在信息包容性越来越强的今天,规划师、建筑师们正在不断探索新的、更具实际意义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创造方法和思考方法。    

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篇10

关键词:色彩设计公共空间

一、城市公共空间色彩设计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特征

城市公共空间的划分,就层次结构的划分而言,可区分为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色彩景观”的概念是从“城市”色彩载体问题研究引申而来的,狭义的城市色彩景观就是指涉及城市生活的特定景观类型,如建筑色彩、场所色彩。其中,场所色彩所包含的街道色彩、绿化色彩等,就是城市公共空间色彩景观。

从城市公共空间色彩景观的功能与概念来看,依托公共空间为载体的色彩景观存在着与生俱来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表现为:1.组成元素的复杂性;2.色彩设计概念的历史文化性;3.涉及群体的公共性;4.色彩景观的空间感。

二、城市公共空间色彩的感知及其对色彩设计的影响

城市公共空间是居民社会交往的开放性场所,其色彩设计也必然受到人们主观感知和体验的影响。而即便在同一城市环境中,不同的人也会对公共空间色彩设计产生迥异的色彩感受。城市色彩产生过程的研究表明,城市的色彩面貌是居民对长期接触环境的集体回应和集体选择,是集体共性和地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国际色彩顾问协会(iaaC)在《Color,environment,HumanResponse》一书中从个体感知和体验的角度提出了“色彩体验金字塔”理论,这一多层次的“体验”过程表现为:对色彩刺激的生理反应潜在无意识集联想文化影响潮流时尚的影响个人体验。①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个体感受处于色彩体验金字塔的最上层,色彩设计需要从时间、空间因素中,以及人们对于公共空间景观体验的角度来思考,进而建立公共空间色彩设计的基础语境和平台。

(一)不同运动方式对公共空间色彩设计的影响

埃德蒙・n・培根在《城市设计》中指出,生活的目标是获取和谐感受,个体在运动经历中所感受到的空间的变换关系,就是设计的主要问题。公共空间色彩的设计应当与运动方式形成相互适应的联系。

(二)公共空间色彩景观体验的适宜距离

色彩的感知是与观测距离密切相关的,在城市物体环境中,这种视觉感知的差异尤为明显。日本学者芦原义信就用“外部空间模数”理论总结了这一规律,其中D/H比值(视距/界面高度)≤1,垂直视角≥45°时,可感知空间尺度范围最佳,“看清界面的细部和质感,界面围合空间内可体验到内聚感和安定感”。②综合来看,城市公共空间的色彩设计主要集中于建设项目开发与周边环境整治的设计范畴,包括广场、街道、公园等处的整体设计都是如此。在公共空间色彩景观的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到色彩观察的适宜距离,处理好“均衡场”和“强场”的关系,使人的色彩体验更为丰富也更贴近人体尺度。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色彩设计

(一)城市广场的色彩设计

城市广场在《城市规划原理》等书中被定义为“基于城市功能要求而设置的,城市居民社会活动的中心”③。就视觉角度而言,城市广场的色彩包括有围合广场的建筑、铺地、环境小品、绿化色彩等。其中,妥善地处理好着色面积最广的建筑群与广场铺地间的色彩联系,是广场整体色彩设计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广场作为人群休憩的空间,色彩设计应当考虑到受众群体来自静止视点的体验,其色彩设计指引要点主要包括:1.广场铺地色彩应与周边建筑群取得最大限度的调和。2.广场基调色应首先确定广场性质。3.广场空间色彩还应该有侧重点、有主次地处理好视觉要素间的色彩协调与层次性关系。具体而言,就是要将主体色彩即“前景色”与其他景观色彩“背景色”形成层次化的区分,类似色彩配色法较为恰当;而缺乏明确主体的,就要将色彩设计的重心放在围合要素间的色彩协调上,可适当利用不同形式的绿化措施进行改善、整合。④

(二)商业步行街的色彩设计

商业步行街是由商业街区步行通道及两旁商店构成的一个城市线状空间,通常是城市或区域的商业中心。作为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环境逐步改善及回归自然的需要,步行街的景观设置大多与街心广场、小品雕塑相结合,是现代城市街道发展的特殊形式。处理好街道侧立面建筑与色彩设计间的关系,在连续性的建筑界面围合中给予行人以丰富、连续的空间与视觉体验,总体而言,就是对高明度低彩度色、中性色或无彩度色的过渡处理。需注意三个方面:1.街道空间环境的色彩设计应符合其功能定位,根据街道空间与景观的构成完成色彩设计的协调配置。2.在街道空间节奏与序列的变换处包括转角、交叉口等处,则要合理地运用对景、框景等手段,适应节点处的色彩对比和空间的节奏变化,使冷暖或明暗上的色彩渐变更加协调、柔和。3.步行街的地面铺装与环境设施的色彩设计也要遵循整体性、整合性的基本原则。

(三)城市公园的色彩设计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中,公园被定义为用作“供公众游览、休憩……文体健身等活动……是设施完备、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绿地”。其色彩设计的核心是公园的绿化色彩。⑤

城市公园的色彩设计在尊重其基础功能设定的同时,要充分地利用好其自然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

第一,绿色很自然地应当成为公园范围内的基调色,色彩设计应注意使基调色与点缀色之间互相衬托,进而使掩藏于绿色海洋中的人工构筑物得到凸显。第二,大型综合公园需要做到色彩分区,自然色彩区要注重绿化效果的营造;人工色彩区则更需要在环境总体色调的协调下,有意识地发掘自身的色调或主导色彩,可采取微差的手法来创设出公园统一和谐的意境。

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拥有着丰富多彩的物质载体。如何利用城市公共空间对城市的色彩设计进行引导,恰当地展示城市的历史传统与地方文化,这需要设计者在实地调研、城市色彩景观整体规划的实践中进一步地进行检验、修正,以实现城市景观建设的和谐发展。

注释:

①马库斯卡罗林・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俞孔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56―157.

②辛艺峰.现代城市环境色彩设计方法的研究[J].建筑学报,2004(5):18―20.

③王京红.空间中的色彩――试论城市建筑与环境色彩的特殊性[C]./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2008:99―101.

④冀承毓.从室内空间里领悟色彩艺术――谈居室空间与色彩[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