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旅游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2:46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篇1

论文摘要:乡村特有的文化传统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开发特别是游客进入无疑又会对乡村文化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只有大力宣传乡村特色文化的价值,充分利用利益机制,积极寻找旅游地农民和游客兴趣的结合点,强力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加强政府对乡村旅游经营的调控和监管,才能促成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

乡村旅游是随着城镇化推进而兴起的一种旅游类型,源于欧洲。根据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乡村旅游(ruraltourism)是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中“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从市场来看,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是大城市的居民。通过对游客的研究,国外学者发现游客参与乡村旅游的主要心理动机是喜欢乡村慢节奏和简单的生活方式、怀恋传统文化和田园风光,他们希望了解当地过去和现在的生活,不喜欢与其他游客伴行,急切地希望成为当地的临时一员。由此可见,乡村特有的文化传统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当然,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开发特别是游客进入无疑会对乡村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理清这种影响的方面和性质,扬其利,弃其弊,对保障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激励农民加强对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国外的很多案例研究表明,乡村旅游有助于增强乡村社区的自豪感,保护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这些研究显示,在乡村旅游开发之前,乡村社区的一些独特文化和历史传承鲜为人所知,处于逐渐衰微的状态,乡村旅游发展通过发掘、包装和宣传当地的历史传承和独特文化,提高了乡村的知名度,增强了乡村社区的自豪感。在这一过程中,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和当地政府总是会逐渐认识到乡村文化在旅游业中的核心作用而加以保护、开发。而对于某些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其最好的保护方法是让它成为乡村旅游项目的组成部分。四川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就证明了这一点。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四川农民的文化意识逐渐增强,并意识到继承和保护本地文化特色的重要性。藏族、羌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更加注重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且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注重突出民族文化特色。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良好的生态环境、宜人的生态景观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依托。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生态价值会逐渐显现,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会随之逐渐增强。以云南省丽江玉龙县拉市海为例,该乡距离丽江市区8公里,同时又是丽江至香格里拉旅游路线的必经之地,有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正是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当地纳西族人民懂得了山水是资源、应共同使用保护的道理,进而增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实际上,不独拉市海如此,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云南的束河镇等地方,人们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也在日益增强。在一些旅游村镇,涓涓清流环绕乡村,路边、庭院的花草树木都受到精心呵护,人与自然显得非常和谐。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农民形成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客观地讲,原生态的乡村文化固然具有无穷魅力,但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中也有不少不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类自身健康的东西。而这些落后的东西可望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被取代。游客对乡村旅游地餐饮、住宿的卫生状况、接待服务水平和居民态度等方面十分关注,对卫生与安全的要求更高。这必然促使乡村旅游地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搞好给排水建设、美化保洁、道路整治、住房改造、厕所建设、生活垃圾处理,从而使当地农民形成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四川郫县农科村就是其中一例。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该村的交通、通信条件大大改善;村里还建设了专门的垃圾场和停车场;村民自觉修整庭院,更新、添置家庭设施。整个村庄环境优美,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农民公园”。应游客的要求,成都市青城镇“农家乐”接待户则大都订阅了报刊杂志,使业主们也开始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村民的卫生习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意乱倒垃圾的现象大为减少。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乡村旅游的客源为大中城市中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他们参与乡村旅游主要是为了寻找宁静的乡村空间,感受淳朴的乡村文化,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农民耳濡目染,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游客高品位精神追求的影响。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在给农民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对他们从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文化、学技术成了一些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少数民族村民学起了普通话、外语和电脑。云南和顺古镇的百年图书馆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成为农民学习的场所;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良好的治安环境和诚信的消费环境是乡村旅游地良好声誉的基石,而良好的声誉是乡村旅游地的生命所系。一方面,乡村旅游地农民学法守法的主动性会不断增强。在云南丽江拉市海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当地农民懂得了一些法律知识,明白了不索要小费、旅游投诉少、旅游形象才好的道理。另一方面,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少地方建立了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一种新型的生产形式把村民联系起来,既有公平竞争又有相互合作,传统道德的约束和行政、行业组织的管理交互作用,农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的观念和习惯得到强化。云南丽江、束河镇等地方,每天游人如织,且多年没有发生重大刑事案件。

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

尽管乡村旅游的发展依托于乡村文化,也可能对乡村文化的发展产生一系列积极影响,但理论研究和实证材料均显示,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可能冲击甚至破坏乡村文化,进而给乡村旅游带来伤害。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速文化趋同化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地农民对城市文明的向往可能得到强化,文化趋同进程可能因此加速。现代城市文明是工业文化甚至后工业文化的代表,而乡村旅游地多数是传统文化的保留区,基本还以农耕文化为特征。在两种文化间,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作为现代城市文明载体的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对于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环境中的人们是不可抗拒的诱惑。而有过这种享受的人又无权阻止、限制这些刚刚打开眼界的农民对外界事物的追求。很多传统文化就是在这种自觉自愿的向往美好的心态下,由于无人继承而消亡的。旅游是文化交汇的窗口,乡村旅游又是现代城市文明与传统文化交汇的最前沿。所以旅游地文化向外来文化趋同的问题在乡村旅游地尤其突出。城市游客大量进入使乡村的弱势文化向城市的强势文化靠拢,乡村旅游赖以依托的文化资源必将逐渐消失,这样,乡村对都市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就丧失了。俄克斯(oakes)指出,游客对原始民风民俗的渴望与当地村民对现代生活的期盼是一对复杂的矛盾。

(二)不利于特色文化的保存和传承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扶持目标可能发生偏离,从而不利于乡村特色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反向性是乡村旅游的根本驱动力,它要求乡村与城市保持一定的差异。因此,保持与城市旅游供给的互补性和差异性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而现实中存在的城乡差距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尽快缩小城乡差距、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目标。不少地方政府支持乡村旅游发展也是着眼于此。如何在政府追求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保持城乡的反向性从而使乡村具有足够的旅游吸引力,是乡村旅游发展中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三)标准化削弱特色旅游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标准化建设可能削弱乡村文化特色,进而削弱旅游地的“乡村性”。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就必须加强乡村旅游管理,而要加强乡村旅游管理就必须科学评价旅游设施配置情况和服务质量,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就必须进行标准化建设。但标准化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乡村文化特色。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保存乡村性,但在现实中,乡村旅游的标准化建设可能导致乡村旅游地城镇化、商业化与飞地化,恰恰摧毁了乡村旅游的这个基础。因此,如何在开展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保持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性,是对乡村旅游发展提出的一个挑战。

(四)过度开发造成文化流失

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利益冲动可能引发过度开发行为,造成乡村文化资源的“公地悲剧”。在开放型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公权”与“私权”混杂,房产及家庭生活是私有产权,而乡村文化、当地整体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乡村旅游品牌都是相关主体共同使用的公共产权,他们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用这些资源为自己服务,同时都无权排斥其他成员行使同样权利,具有产生“公地悲剧”的客观条件。因此,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设计,乡村文化资源开发中的“公地悲剧”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一方面,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许多居民家庭可能完全放弃农业生产,专心从事旅游接待活动,村民尤其是年轻人不会主动传承当地文化,导致当地传统文化逐渐流失,乡村性大大削弱;另一方面,村民很可能无节制地使用公共资源,并向公共空间排放污水、废弃物与废气等,破墙开店、乱搭乱建以扩大自己的经营面积,从而使当地人文资源受到损害。作为较小消费容量和较大消费规模的冲突,拥挤现象也在意料之中,它不仅是乡村旅游者施予乡村旅游者的外部不经济,也是旅游者施予乡村居民的外部不经济,这种过度开发也会造成对乡村文化遗产等公共资源的破坏。

(五)利益纷争破坏社区和谐

乡村旅游的发展可能导致激烈的利益纷争,从而在心理上撕裂乡村社区。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利益分配可能引发了一些矛盾和冲突:一是一部分因经营乡村旅游得法而致富的农户与当地其他农户之间产生矛盾,二是旅游经营户之间因相互竞争而产生矛盾,三是外地旅游经营者与当地“农家乐”的矛盾,四是旅游经营者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所有这些矛盾都有可能上升为冲突,从心理上撕裂乡村社区,损害乡村社区的和谐,不利于旅游地的持续发展。

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

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乡村性(rurality),客源地的城市性(urbanity)与目的地的乡村性级差或梯度是乡村旅游的动力源泉。而乡村文化是乡村性的核心内容。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乡村社区全面发展的要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在乡村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大力宣传乡村特色文化的价值

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所以在城乡文化对峙中,乡村文化处于明显劣势。不言而喻的事实是:城市文明与乡村文化处于人类文化不同的发展阶段;一种普遍的看法是:现代城市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共同归宿。

在我国,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生活水平的落差更使乡土文化主体形成了自惭形秽的基本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通过农民对城市文化的模仿加快了城乡文化趋同的进程。在此过程中,乡土文化无声凋谢。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乡土文化的独特价值,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保护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意义,但“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趋势似乎难以阻挡。正是在这个心理基础上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起来。因此,保护乡村文化就是促进乡村旅游。可以通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定来推动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调查、分类、研究和保护工作,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评定和鼓励来促进乡土特色文化的学习和继承,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提高特色乡土文化的知名度。外来人的重视、崇拜与追求可增强乡土文化主体乡下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种心理的变化是乡村文化得以保护的心理基础。

(二)充分利用利益机制调动保护乡村特色文化的积极性

使农民通过保护乡村特色文化受益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乡村文化、进而保持旅游地乡村性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的本地化是旅游地农民受益的必备条件。实践证明,产业规模大并不一定等于农民收益高,所以发展乡村旅游既要满足产业化的需要,积极吸引外来资金、技术和人才,又要对外来要素进行科学引导和规范,在规划制定、项目设计、利益分配等方面充分照顾当地农民的福利,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只有将乡村文化的传承、乡村性的保持与旅游地农民自身的利益结合起来,使他们认识到保护乡村文化、保持旅游地乡村性与他们自身利益的密切关系,才能调动他们传承乡村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乡村特色文化得以保护,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才有可靠的基础。

(三)积极寻找旅游地农民和游客兴趣的结合点以实现“双赢”

实践证明,一般游客对乡村旅游景观及其原生态文化的要求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游客希望体验真实的乡村文化和景观,另一方面,游客无法忍受基础设施、卫生状态、舒适程度等方面的落后。也就是说,游客追求的反向性是有限度的、相对的、甚至是表面的,是在居住环境、生活习俗、文明传承等方面的反向性,而不是维持落后面貌的反向性。这就为在满足城市游客反向性需要的同时顺应农民的现代化需要提供了契机。可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在尽可能使乡村整体景观和氛围保持浓郁乡村性的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同时适应旅游业现代化的趋势。

(四)强力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文化的背景和依托,离开了特定的生态环境,乡村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然失去生命力。目前,传统文化的保护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民族聚居地建成民族文化村;一种是异地集中保护,即在旅游地集中重建。从目前两种保护方式的发展趋势来看,前者的生命力要强于后者。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文化从本质上看就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方式,和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程度的依存关系。乡村文化往往会和当地的生态环境交相辉映,形成比较稳定的人文生态系统。只有保护好乡村文化所依托的生态环境,才能保存鲜活的乡村文化。

(五)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以遏制外部不经济

为了防止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公地悲剧”,遏制外部不经济,防止乡村文化资源的破坏,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具体来讲,就是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有可能克服乡村旅游的分散性弱点,开展品牌建设和营销,而且能从旅游地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在控制开发规模、保护旅游资源、协调利益关系、改变旅游地农民在外来企业面前的弱势地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而有助于保护乡村文化,促成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

(六)加强政府的调控和监管保证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政府在保护乡村文化和保障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方面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政府可以通过立法保护乡村文化资源和历史遗产;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划确定乡村旅游开发的范围、规模、形式、容量等,做到适度开发,尽量避免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造成破坏;第三,政府可以通过财税和金融手段激励旅游经营者保护乡村传统文化面貌和“乡村性”。如意大利要求乡村旅游是在农业基础上开发其旅游功能,规定旅游收入不得超过农业总收入的1/3,否则将提高税收比率。

参考文献:

1.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3,(1)

2.金茨萍,金一萍,黄郁成.国外乡村旅游市场与经营研究综述[j].企业经济,2006,(6)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篇2

一、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乡村旅游是指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兼有观光、休闲、体验性质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最初来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形式出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开始厌倦自己的生活氛围,渴望回归自然,体验感受大自然的原汁原味,渴望在山清水秀碧空万里的自然风光里彻底放松自已,从而获得一种心灵上的愉悦感。因此,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的农村,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喧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最近几年,它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市地域广阔,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文化遗产、历史遗存和传奇传说众多。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修身养息陶冶情操的场所,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通过乡村旅游城市居民可以把先进的科技知识、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知识在农村的推广,有利于农民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一些陈规陋习,促进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城市居民也可以亲身了解和体验农村生活,加深对农民的了解,增强对农民的感情。有利于建立新形势下的城乡关糸。

2、有利于改善农村的自然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长期以来,农民的生活习惯根深蒂固,例如乱堆乱放垃圾到处扔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改变。发展乡村旅游就必须在美化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上花大气力,在家前屋后植树种花,克服掉一些不良的习俗,编织一幅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田园风光,给游客以优美的环境享受。这在客观上也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3、有利于进一步刺激消费,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扩大内需方面的作用。消费不旺、需求不足仍然是我市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进一步刺激各方面的消费,扩大有效需求,对于促进我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旅游业由于关联性强,带动功能大,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十分明显。。目前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启动乡村市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我市是一个12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市,农业仍然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第三产业比例太小,农业经济效益低下。发展乡村旅游必然带动乡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建筑、加工业等相应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必然引起区域农业产品特色化,有利于形成对产品的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系列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进一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5、有利于拓宽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乡村旅游是一种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其依托的资源主要是乡村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而这些资源的所有者和创造者都是农民。

并且农民可以将一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经营性资产,具有投资少、风险小、门槛低、经营灵活的特点。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盖益。曲霞印达村几年前还是一个负债累累的穷村,近几年通过发展特色旅游,2012年全村总产值达2、8亿,农民人均收,15898元。

二、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乡村旅游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乡村旅游层面理解不深,认识片面。

目前部分人将乡村旅游等同于农业旅游,有的甚至片面地理解为农业观光旅游,严重地降低了乡村旅游的丰富性,掩盖了乡村旅游所包含的其他类型。许多乡村旅游景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多数乡村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各个层面,有的甚至歪曲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

2、乡村旅游经营和开发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品牌效应差,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在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乡村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开发以及对乡村旅游文化狭义和片面的理解,忽视了对农村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普遍缺乏长远发展规划,许多乡村旅游项目盲目上马。

乡村旅游点的建设囿于资金缺乏,往往在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论证、长远规划的情况下就匆忙上马,开发中东一榔头西一棒,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许多乡村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只考虑当前,不顾长远,有的乡村旅游开发本身就是对资源的一种破坏。此外部分乡村在开发乡村旅游时,人工痕迹过于明显。甚至对旅游景点牵强附会起了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名字。

4、乡村旅游人才匮乏,经营方式单一,管理混乱。

由于我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处于较低层次上,真正懂得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操作中,许多乡村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和由当地农民担任。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矛盾十分突出,使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中,严重制约了我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5、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单一,开发产品特色少、雷同多。

目前我市乡村旅游多集中开发观光农业生态园和农家乐等旅游产品,而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乡村旅游的开发过分地依赖农业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地域特色。此外,我市还存在乡村旅游产品雷同多,缺少特色产品,整体接待水平偏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象。

6、定位不明确,主题不突出。

俗话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条件,形成的特质也是不一样的,即每一个乡村都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开展乡村旅游时,应将这一地域的内涵特色挖掘出来,以此来明确定位、突出主题,从而形成差异化竞争。但目前,很多乡村旅游项目,并没有做出自己的特色来。造成了旅游区缺乏鲜明的主题,给人大而杂的感觉。

7、乡村旅游规模小,档次低,分散零乱。

我市乡村旅游现在主要分布在东边和北边几个乡镇,规模小,档次低,品种单一,一些旅游项目布局不合理,项目间缺乏统筹协调,缺少有机联系,产业链条还不够完整,造成有限的旅游资源难以整合,实现不了全市一盘棋的统筹,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加上乡村旅游分散零乱,配套设施不齐全,交通不便,使得游客停留时间普遍较短。

三、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措施

1、长远规划,科学策划,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通过科学论证长远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加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有利于改变目前我市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档次低的状况。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风情、民间传说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

2、保持本色,突出特色,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注意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避免城市化倾向。乡村旅游的投资商在开发中要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进行保护。因而对乡村旅游开发要加强科学引导和专业指导,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然、闲情和野趣,努力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例如:曲霞印达村在灯文化上下功夫,做到以灯招商,以灯引商,以灯致富,以灯发展,以灯经商,制作带有政治意义和传统意义的各种灯展。其中有中国第一航母、神九、世博会中国馆、水立方和郑和下西洋一帆风顺宝船。每年举行元霄灯会,7月30日河灯节,8月初8葡萄节,10月初8庙会节,正在形成以吃老灶头、品农家乐、尝蟹黄包、钩生态鱼、采甜葡萄、观印达灯为主题的旅游项目。

3、政府主导,加大投入,联合经营,共树品牌。

目前我市各地都在花大力气发展乡村旅游,争夺客源的竞争非常激烈。当地政府在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要引导乡村旅游实现联合经营,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创立品牌,增加市场竞争力,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4、增强农民参与意识,确保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乡村旅游开发要将农业、农民和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使旅游业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产业。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农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把乡村旅游做活、做大、做好,就得加大农民的参与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工作,激发农民办旅游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努力开拓乡村旅游的本土特色,甚至做到无中生有,人有我特,增加旅游收入,使广大农民真正从乡村旅游中得到实惠。

5、统筹规划,重点打造我市乡村旅游的“四大板块”。

优先打造黄桥旅游板块。充分利用黄桥古镇的知名度、影响力,吸引客流、带动大项目落户,扩大全市旅游的影响。

全力打造江苏古银杏群落森林公园旅游板块。充分利用宣堡古银杏群落独特的自然优势,以银杏养生为主轴,融合旅游、宜居、文化等多重元素,以生态景观为轴线,以水系为载体,将古银杏群落森林公园打造成以银杏养生为特色的旅游度假区。

不断强化城区旅游板块。包括以庆云寺为龙头的西郊佛教文化风景区、仙鹤湾风光带南伸北延工程、“三馆”建设、杨根思国防教育园建设等,通过打造城市旅游功能片区,将旅游元素全方位地融入城市发展,进一步强化城市休闲游憩功能,提供优良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积极发展沿江旅游板块。抓住我省建设长江风光带的有利时机,利用好10.5公里长江天然湿地岸线、万亩江心洲、300多亩夹江水域等沿江资源,以打造国家5a级景区为目标,做好规划,注重环保,推进整体开发,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打造长江湿地公园,开发融湿地风光、水上游乐、江鲜美食为一体的旅游项目。

6、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旅游创建便捷的交通环境。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篇3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希望逃离钢筋水泥的森林,到青山绿水中畅游,寻找记忆中的田园牧歌,洗去工作的疲累;到广阔天地中探幽访古,开启一段新鲜、有趣的旅程,缓解工作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乡村旅游应运而生,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青睐。

一、认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向,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是由旅游者围绕乡村地域的生产生活、风土人情、农业农事展开的各项活动构成的。通俗的说,就是看看农村景,住住农家院,走走农村路,做做农家活,吃吃农家饭,聊聊农家事,买买农家物,玩玩农家乐。

二、了解我国乡村旅游的基本情况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农业大国,悠久的农业历史孕育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各具特色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造就了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地域景观和文化,而丰富多彩的农业资源,也打造出了独树一帜的具有乡土气息的农村文化,为我国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到乡间旅游是现在最受热捧的一种生态旅游方式,在传统的农家体验农村的居家生活,留宿于当地有特色的民居,体验一下当地村民风俗习惯带来的冲击,对于远离自然的城市居民有非同一般的吸引力。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农村条件的日益改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促使我国的乡村旅游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农家乐”,以农家生活吸引旅游者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方式,最大特点是自由式、低消费、和谐欢乐、大众化、,最受城市上班族旅游者喜爱。表现形式即“看乡村景、走乡村路、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做农家活、聊农家事、购农家物、玩农家乐”等。对农民朋友来说,农家乐是投资少、见效快、最简单易行的乡村特色旅游开发样式。2、新型农庄,以农村新风貌吸引旅游者的乡村观光旅游形式,特点是新鲜、兴奋、团队式。3、农艺生态园,以农业生产的丰富性、技艺性、趣味性、艺术性和教育性吸引旅游者的乡村旅游形式,特点是回归自然,亲近农业,重在参与性、愉悦性、体验性。4、农村风情园,以独有的村落文化、风土民情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形式,特点是文化性、民间性、娱乐性、古朴性。农村风情园一般为人造景观,当地的风土民情为主题。5、古老村落,以某一古老村寨或村寨的一处或几处特色遗产吸引旅游者,最大特点是天然性、唯一性、历史性、艺术性,其他地方不可复制。6、名(伟)人居,以伟人、名人出生,或者居住、活动过的旧居、旧址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形式,特点是缅怀性、励志性、教育性。

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一)体验美好,愉悦心灵

快节奏的现代化工作方式为城里人带来了丰厚的物质条件,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例如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让他们长期精神高度紧张,导致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他们渴望舒缓、释放压力,大自然是天然的疗养师,乡村自然环境闲适而宁静,风光优美而恬淡,是他们净化心理、追求宁静的理想之地,

(二)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增加了收入来源

有效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土特产品市场需求的增加,优化、升级了农村产业结构,增加了收入来源,特别是在城市周边开展的乡村旅游,为农民的收入开辟了更广阔的渠道。

(三)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促进乡村整体文明的提高,乡村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提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做出贡献。

四、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在景点建设和项目开发上项目单一,缺乏内涵和特色,产品档次较低,项目模式雷同,重复建设。有些乡村在发展旅游的同时,盲目、重复建设,旅游开发者根本没有考虑到要保持本土特色,只是盲目地效仿其他村落。

(二)缺乏专业人才,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旅游业发展要上提高水平和扩大规模,关键是要有专业的素质高的经营管理人才。村民们大部分从传统的农业转向旅游业,跨度很大,缺乏专业知识,并且视野狭窄,缺乏远见,基本没有旅游的经营管理经验,需要加以引导和培训。

(三)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农村经济开发的相对滞后,旅游发展的硬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的质量较差,基础设施的薄弱,没有一个完善的基础设施系统,基础设施的建设缺乏资金、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够等,比如对垃圾桶的使用较少;大部分村落内部道路狭窄,堵车现象十分严重,导致许多游客望而生畏,旅游要有人来,交通是最基本的条件,交通条件不改善,旅游就不可能得到大发展。

(四)发展观念落伍

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旅游管理的经验和能力,甚至有极端的村民误认为搞旅游就是服侍别人的事,不愿参与到旅游发展中去,缺乏旅游服务意识,导致旅游服务跟不上,出现“一次性”游客。

五、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科学规划,设计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一些地方政府对整体规划不够注意,将眼光更多的放在了发展经济上,总是进行盲目的开发,在旅游的布局上做的不够合理全面,很多地方产生雷同。部分当地的村民比较急于在短期获得更多利益,没有进行前期的调查和规划,造成旅游产品品味低,发展潜力减小等。因此,我们在开发的同时又要注意保护,不能只看到经济效益,还要关注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旅游吸引力,不能盲目跟风,要以乡村为主题来设计开发旅游线路和项目。要注意将产品设计出自己的特色与品牌,例如条件具备的农民可以在自己家开设家庭旅馆,体验当地农村的风土人情。

(二)加强管理制度,规范经营管理

必须加强科学的管理制度,制定有关法令,依据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经营管理条例,让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短期的培训,向管理人员灌输现代先进的旅游管理理论,提高整体文化素质,解决人才匮乏的难题。

(三)完善基础设施

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对基础设施的完善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多村落缺乏基本的旅游服务设施,农舍建设比较落后陈旧,卫生条件糟糕,交通条件差,游客很难进入等,这些都极大的制约了我国地方农村发展旅游业。因此,要重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投入,为游客提供一个恬静、舒适的环境。

(四)提高思想认识

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村,大多处于经济、文化水平较低的地方,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水平都不是太高,特别是开发乡村旅游中缺乏服务意识,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益处认识不够。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要不断的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对旅游服务人员进行培训上岗,对管理人员要具有一定的能力要求,做到能者上的竞争氛围,让村民了解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和益处,了解相应的旅游服务常识,这是保证乡村旅游的顺利进行的内在因素。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篇4

[论文内容提要]旅游促进经济的繁荣,促进文化的建设,促进社会进步,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使命下,乡村特色经济——乡村旅游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乡村旅游的内涵入手,拟通过对乡村旅游的地位、作用以及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之分析,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应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之思路。 

 

一、深化认识乡村旅游发展的广阔前景 

 

1.乡村旅游概念的提出。乡村旅游早在19世纪便在西方国家兴盛起来,它起源于英国。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在乡村旅游的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世纪60年代初,西班牙率先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乡村旅游,而大规模的乡村旅游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出现。事实上,在乡村旅游的推动下,世界许多国家独特的地方文化得以保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业、农民、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我国的乡村旅游是在发达国家的影响下、在我国特殊的扶贫政策指导下应运而生的。“98华夏城乡游”和“99生态旅游年”的推出,促使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乡村旅游的热浪。国家旅游局“2007中国和谐城乡游”活动的启动,更是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赋予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和任务。 

2.乡村旅游的内涵。乡村旅游的英文解释是rural tourism,即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行为。是指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的主要对象,以村寨民俗文化和乡野农村风光活动为吸引物,以满足旅游者回归自然和娱乐休闲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生态性旅游方式。乡村旅游以其参与形式的多样性、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旅游效益的综合性,尤其是能促进城乡文化交流和统筹城乡发展而受到各地政府和百姓的普遍欢迎。它是在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等常规旅游基础上的提高,是对传统常规旅游形式的一种发展和深化,是将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旅游类型。乡村旅游因其广阔的市场前景,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已经成为推动城乡和谐建设、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3.乡村旅游的特点。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除了可以为游客提供与传统旅游形式相似的体验和感觉外,还避免了传统旅游形式带来的距离远、可达性差、旅游成本高以及旅游容量过大带来的旅游拥挤感。与传统旅游产品比,乡村旅游具有以下特点:(1)地域性明显,多分布在城市周遍。乡村旅游的资源分布具有地域性,都以现有的自然村或村落为旅游发展的对象,而且这些率先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以城市周遍的为主。(2)旅游产品参与性高。目前乡村旅游产品中大多以“农家乐”形式为主推产品,这种旅游形式强调游客的参与。(3)旅游客源市场固定。参加乡村旅游的客源主要以居住在城市中的城镇居民为主。(4)乡村旅游的低投入、高产出。乡村旅游的发展主要依靠村庄现有的建筑、设施,现有的民俗风情和自然环境,不需要过高的投入和改造。而旅游业带来的收益却高于经营传统农业的收入。 

 

二、乡村旅游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口就有九亿农民,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没有农民的富裕、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很难实现[1]。 

1.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农村经济。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优化农村的产业和产品结构,使得一些由于自然资源缺乏、生存状态原始或生产力低下而导致贫穷的农村可以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它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了中国反贫困战略的重要实践。据有关调查,我国至少已有1万个村,约300万人口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致富[2]。乡村旅游的产业关联度大,涉及到食、宿、行、游、购、娱等多种行业,据测算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比为1:4,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直接带动农村手工业、住宿业、餐饮业、旅游用品和纪念品、交通运输业等多个产业的发展,对于打破以往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粮食+蔬菜”的产品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乡村旅游还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民不再需要“背井离乡、抛家舍业”地远赴城里务工,在家就可以获得就业的机会。这对缓解城市就业压力、解决农民工问题都有着积极作用。真正实现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2.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旅游在给农村带来高经济收益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一方面为了配合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村民中开展了大量的文化和职业培训,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农民的文化程度。另一方面,大量旅游者的到来也把文明的思想和先进的文化带进农村。最后,乡村旅游的发展还促使一些农村制定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等规章制度,并且逐渐地在村中形成了行业的管理机构,如:村旅游管理委员会等,大大地增加了农村中的村民自律性。 

3.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推动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我国目前经济社会中突显的问题就是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发达地区的城市居民之间和城乡居民之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落后地区的相比差距都达到了1万元人民币。乡村旅游的发展会促进城市向农村传输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参加乡村旅游的旅游者大多来自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他们的消费水平与消费观念会给农村或欠发达地区居民起到示范效应,使得乡村居民在一切可能的前提下模仿客人生活和消费方式[3]。同时旅游接待要求农村具有干净、整洁、齐全的硬件设施做基础,因此各级政府加大了农村在道路、宾馆、餐厅、卫生、医疗等基础建设方面投入的力度,与之相配套的水、电、村庄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大大加快了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4.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乡村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它吸引旅游者的正是农村质朴的生活方式、绿色的生态环境以及无公害的农业产品。发展乡村旅游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了吸引和招徕大量的旅游者,农民会自发的、有意识的去保护农村的生活环境,翻新农舍、整治环境、兴修道路、治理环境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农村的生活环境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农民也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切实的感受到良好环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激发农民保护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农村乡村环境和乡土风情的保护。 

 

三、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应坚持传统农业与特色农业并举。特色农业是指为了适应特定的农业生产条件,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区域、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围绕“特色”进行农业生产或提供服务,从而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新型农业发展形式[4]。特色农业是对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更为合理有效的利用,是对传统农业进一步的挖掘和提升。国外的经验表明,乡村旅游是一种阻止传统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对传统农业的一种补充。在我国乡村旅游也被看作是农村快速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随着国家旅游局“2006中国乡村游”和“2007中国和谐城乡游”主题的宣布,中国的乡村旅游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我们在追求旅游带来的高经济收益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保护好传统农业的生产。然而在一些地区为了扩大旅游接待规模,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盲目的占用耕地良田建宾馆、酒店、农庄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农业不仅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来源还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更是国家和社会安定的坚固基石,无论何时候农业的基础地位都是不能动摇的。 

2.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应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乡村旅游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容易带来村民道德的下降,乡村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商业化、庸俗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原本质朴、单纯的乡村精神环境会在利益的驱使下变得淡漠、唯利是图,我们始终应该保持乡村旅游开发的“社会性”。乡村旅游给农村社会文化层面带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不及它对环境、经济的影响那样明显,但它带来的后果却远远要超过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例如:在江西的某个乡村旅游地,只要你进入了村庄处处都需要花钱。参观非景点的普通农舍也要付费,甚至与村民合影也要收取5元/人的照相费,实在让人很难接受,所有的社会关系都被赤裸裸的金钱所代替,这样的乡村旅游开发完全违背了最初的目标,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道而驰的。 

3.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应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国内外的实践都表明政府宏观调控对发展乡村旅游,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旅游起着显著的作用。乡村旅游地往往区位条件较差,信息闭塞,如果在发展中没有科学发展观对开发模式和项目管理进行指导,很容易破坏乡村旅游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首先,政府应该为乡村旅游发展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选择出适合乡村旅游地的开发模式,避免村民盲目的开发而带来的破坏。并不是所有的村庄都适合开发乡村旅游,也不是所有的乡村旅游都适合一种模式,可以根据自身资源的特点选择农庄型、生态型、工业型等等不同的特色产品。其次,政府应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应当发挥政府在管理中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宏观调控合理地控制乡村旅游的发展规模,加强乡村旅游地区域资源的共享,构建大区域旅游网络体系,避免资源的浪费,尤其是在旅游的旺季。最后,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的投资力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的资金负担。同时,政府还应该协调好政府、投资者、农村、农户、旅游者等多方的利益,做到各得其所。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任何个人和集体的富裕都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政府还应当尽量规避乡村旅游发展给农村带来的负面效益。 

4.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应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效益等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始终要坚持合理、适度和科学的原则,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建立生态足迹模型,用以测量乡村旅游地的环境承载力,从而确定科学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前提,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要做好有效的控制,避免盲目的开发对农村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和开发绿色产品和生态产品,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引导村民使用自然、无污染的能源和耗能低、污染小的设施和设备。有条件的情况下政府可以给予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并且建立环境监测机制和观测站,真正做到未雨绸缪。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篇5

论文摘要:本文在给出旅游业发展模式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模式指导下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指出了发展模式的缺失,最后对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评价与分析。

一、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含义

模式,即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其实,模式就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的方法。它是为解决特定的问题,在一定的抽象、简化、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的某种本质特性;它是作为中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原型客体,构建新型客体的一种科学方法,是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而旅游发展模式,则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式。具有概括性、阶段性、相对稳定性和特指性4个特征。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应该采取何种“发展”的形式与方法,沿着怎样的路径来实现旅游业的全面进步,如何才能有效地组织和配置现有的各种旅游产业要素,实现既定的旅游发展目标。

二、现有发展模式指导下的中国旅游业

无论是资源、市场,还是政府导向,现有的发展模式由于其自身的缺陷,注定了在其指导下的中国旅游业不可避免地面临种种问题。

(1)供需矛盾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一触即发

一方面,供给日趋紧缩,能够被利用的旅游资源似乎越来越少,更严重的是一些地方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粗放的开发模式所带来的破坏性后果,使得本就“稀缺”的旅游资源更是“捉襟见肘”。www.133229.Com

另一方面,需求则呈现出无限增长的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势必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大众旅游的队伍中来。据统计,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出游人次率为100.5%,国内旅游出游人数为3.51亿人次。大量的人流无疑会为承载力有限的旅游地带来沉重的负担。

(2)单纯地追求接待人数的增加,忽视消费结构的改善

为了提高人均消费水平而加大投资力度,建设新项目,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游客增加,但是人均花费没有明显的增长,反倒是由于人数的猛增给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整个目的地的感知形象。

(3)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有限资源的严重浪费

旅游地的粗放式管理和旅游建设的病态膨胀,迅速破坏了旅游环境,降低了旅游质量。表面上人山人海,实质上是经济效益低下,社会总成本增加。加上各地旅游业发展还存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现象,重复建设不能避免,从而造成了更大的资源浪费。

三、现有模式的缺失

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应归于现有旅游发展模式本身的缺失,具体表现在:

(1)发展上无“上限”制约

这里的“上限”并非一个明确的指标,只是代表一种“合理的度”,以及为了维持这种“度”所必须的强力保障制度。一方面对于中国的旅游业而言,由于先天不足和赶超心态的存在,其发展的“上限”一直是一个可以被忽略的概念,似乎一天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准,一切要求我们放慢脚步的因素都可以视而不见。另一方而,受到旅游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的旅游业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以外部投资作为主要拉动力,对市场的估计又总是乐观有余,严谨不足。因此面对多变的市场需求,无“上限”制约的旅游开发模式便陷入了盲目且冒进的局面,造成了旅游开发中“时间上的急功近利主义”,即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数量上的最大化,从而引发了供需矛盾的进一步激化。由此可见,要转变旅游发展模式,首先要确立对旅游投资起到制约和指导作用的评估体制,设立“上限”。

(2)价值体系的失衡

任何一个系统,都必须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作为其核心,而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价值体系应该是由社会、经济、生态等3个方面的标准共同组成。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然而现实却是,在旅游开发和经营中对经济效益过分倚重。相当一部分贫困地区都将旅游看成经济复苏的“稻草”,而另外两个更能体现“和谐”,“可持续”理念的标准,由于对现实行动的制约性小,对实际决策的指导性也就明显不足。一个由失衡的价值体系指导下的模式缺乏对长远利益的考虑,无法依靠系统本身的力量有力地制止短视盲目的开发行为。

(3)资源配置的低效

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但是旅游资源是一种“共享性”的消费资源,在一定范围内,其供给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缺乏有效的成本约束容易导致对资源的消费过度。大部分地区现有的资源配置上的低效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只重“开源”,忽视“节流”;二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盲目冒进而创意不足,经常会出现若干具有市场卖点的新项目引来群起效尤的跟风现象。由于在开发过程中无视市场容量、生态制约性和环境的承受力,所以就出现了新开发的旅游项目市场收益为零甚至为负的市场结果;三是对于手握“资源配置权”的政府是否是按照资源的比较优势来进行投资,目前尚无可以对之进行评估和监督的机构或法规。换之,就是没有主体对整个旅游系统资源配置上的低效率负责。结果,旅游资源的利用长期处于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

因此,这种模式可总结为是一种高消耗,低效益,以外部投资为主要发展动力,追求数量增长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

四、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概况

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同时,贵州乡村旅游目前主要采取了五种体制和模式,现总结如下:

(1)以股份制为主的“天龙模式”

平坝县天龙镇以特有的“屯堡文化”资源,提出了“旅游强镇”的发展思路,镇政府负责旅游规划、保护资源、协调关系等软环境建设;成立旅游公司负责基础设施、项目包装等硬件建设,同时与旅行社合作开发市场。对于以天龙村为核心景区的“屯堡文化”资源,按村民房屋庭院所处的位置、观光价值,在村民自愿原则下,折算成资源股纳入统筹管理,按章分红。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村民开发经营手工艺品、参加“地戏”表演、导游解说等活动,拓宽就业门路,增加村民收入。目前,已有超过80%的村民成为股东并参与乡村旅游业。

(2)以出租反包制为主的“金山模式”

贵阳市小河区金竹镇引进客商落户金山村,成立起农业科技开发公司,以每亩800元年租金向农户租赁连片低产旱地和荒坡,首期工程已建成近千亩生态农业观光园、3000平方米竹木结构的亭台楼阁,推出集观光、休闲、娱乐、食宿为一体的旅游项目,引来游人如织。目前,金山村已有130多户农民土地出租后,又被公司反包给他们分户经营,农民从中又增加了一笔承包费收入。

(3)以协会合作制为主的“董公寺模式”

遵义市红花岗区董公寺镇,在总结过去开展“农家乐”经营中各自为政、低档次恶性竞争的弊端后,引导各村先后成立起旅游等协会开展自律和新一轮发展工作,同时采取“支部+协会”办法,发挥村级党组织作用,帮助解决协会活动场所、启动经费等困难,并组织协会成员外出参观学习,举办各种乡村旅游节、研讨会、餐饮竞赛等活动,使全镇旅游业升级换代,走上了服务配套的“山庄型”发展新台阶。

(4)以工分制为主的“郎德模式”

该村以“国宝”级的苗寨文物和苗族歌舞表演为特色资源,全民参与旅游业,村里根据每个村民所能担当的角色,制定不同工分标准,制作相应工分牌。游客来到寨门口,男女老幼闻声而出,或参加欢迎仪式、或参加节目表演,活动结束时,分别到发牌人那里现场领取工分牌,作为日后结算分红的根据。这种管理体制在苗寨和谐社区建设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5)以民办公助制为主的“卡蒲模式”

平塘县卡蒲乡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乡,开展民族文化旅游前景看好,但受到资金和人才制约,启动困难。该县制定出规划后,采取部门对口扶持办法,开展村民培训、水电路建设、房屋庭院包装、改厕改圈改厨建沼气池等工作,对旅游餐饮接待户还配送电冰箱等设备,帮助村民开发民族餐饮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如今,卡蒲村正以崭新面貌迎接四方来客,乡村旅游业迈上了跨越式发展的路子。

以上模式是贵州目前开展乡村旅游的主要模式,以村寨为载体、农民为主体,它们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在开发模式的指导下如何引导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依然是我们研究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旅游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程道品:《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及案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07月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篇6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ewrfd”为你整理了这篇关于全区乡村旅游农家乐发展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湘东区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区人大常委会

关于全区乡村旅游农家乐发展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书面)

——2021年1月19日在区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

区文广新旅局局长王晋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区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关于全区乡村旅游农家乐发展情况的审议意见和满意度测评结果,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就全区乡村旅游农家乐发展的相关问题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区乡村旅游及农家乐发展的基本现状

目前,全区有国家旅游重点村1个、国家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家;有江西省5a级乡村旅游点1家,4a级3家;3a级4家。乡村旅游餐饮服务点356家,“农家乐”28家(新骐农庄被评为4星级农家乐、双月湾休闲农庄和仙居山庄被评为5星级农家乐)。2019年,全区共接待游客约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21.41亿元。其中,乡村旅游农家乐接待游客约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2000万元。

二、针对“缺乏科学规划,基础设施简陋”的问题整改情况

精规划、强落实。针对农家乐缺乏总体规划,在布局上存在随意性,基础设施简陋等问题,我区在《湘东区一三产融合概念性规划》的基础上,升级出台了《湘东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采取示范引领,逐步升级,分批淘汰的方式,对我区的乡村农家乐加以引导,逐步向更高端的民宿进行发展改造,以避开低质、粗放的竞争模式。

三、针对“农式单一,特色不明显”的问题整改情况

找亮点、抓特色。全力破解“农”式单一,特色不明显问题,根据每个乡村旅游点不同的特色,深挖当地的乡土文化亮点、独特产品,从文化内核,周边环境,人员服务,产品质量,产品特色上花心思,逐步引导当地农家乐在特色亮点上做文章。

一是做好餐饮文章。如:大丰村桐花谷豆腐馆,是依托大丰村桐花景区的特色资源;桐花谷情人竹栈道、桐花豆花人家、豆腐加工厂、豆腐民俗体验馆、豆腐文化展示馆等项目,打造集旅游休闲、农活体验、原生态健康美食于一体的高端农家乐。

二是做好功能文章。如:排上镇上珠村仙居山庄,是集农耕文化科普、农趣体验、乡村度假、会务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田园休闲度假区,又融合油茶文化、酒文化、健康餐饮文化等主题元素,给游客营造一种“醉花荫、享清宴、乐碧水、归山林”的精致山林体验,目前,已成为萍乡市精致型休闲农业园区的典范。

三是做好内涵文章。如:东桥边山翡翠谷的格竺草堂,是集书法创作、茶艺表演、学术交流、户外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新式高端农家乐,是萍乡市慢游生态田园的典范。通过整合水务、交通、农业、新农村建设等相关部门的项目和资金,对边山翡翠谷景区村落、山体等进行综合治理与景观提升,夯实基础设施,提升翡翠谷景区建设水平,发展山、水、田、村并举的乡村农家乐旅游,将边山翡翠谷建设成为集学术交流、艺术创作、花海观光、田园骑行、登高揽胜、民俗体验于体的山水田园旅游景区。

四、针对“功能要素配套不足,经营管理粗放”的问题整改情况

一是重基础、促提升。在基层服务人员管理上下工夫,强力提升基层从业服务人员整体素质,根据《江西省星级农家乐评定办法》,每年对申报农家乐的经营户进行一次“星级达标”评定,凡验收达标的“农家乐”经营户实行挂牌管理,给予奖励和补助,开展农家乐从业人员烹饪、礼仪、食品卫生、消防、保安等项目的培训,提升了我区农家乐乡村游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截止目前,全区共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相关培训4期,培养学员158名;经过评定,湘东区双月湾休闲农庄和排上仙居山庄荣获江西省五星级农家乐,区新骐农庄荣获江西省四星级农家乐。

二是成立湘东区农家乐行业协会。对旅游重点村或乡村旅游点加强统一服务和行业自律,通过整合农家乐经营户的实力,对外树立品牌形象,统一参与市场竞争,将农家乐旅游产业向规范化转型,走精品化、品牌化之路。排上仙居休闲度假田园综合体项目,入选2020江西省田园综合体和精品园区(农庄)项目名单。

三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倾力扶持,推动农家乐产业做大做强。一方面从区旅游发展基金中拿出资金,奖励和鼓励星级农家乐对自身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同时充分利用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引导和鼓励各金融机构积极为农家乐旅游发展提供贷款,并在利率上给予适当优惠,解决发展过程中所需的资金问题;并将发展农家乐产业与全域旅游开发、特色小镇、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加大对道路、通讯、水电、停车场、美化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助推农家乐旅游规模化发展。通过以上措施的推进,我区各大景区通往农家乐的道路、通讯、水电、停车场、美化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得到了质的提升。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宣传,做活推介,不断扩大农家乐的知名度。坚持走出去推介与点上活动推介相结合,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各类赴外旅游推介,把湘东乡村旅游农家乐融入到湘东旅游整体向外推介,提高湘东乡村旅游农家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举办湘东乡村旅游美食节、网红美食直播等节庆活动,集聚乡村旅游人气,做热湘东旅游。充分发挥离城区近的区位优势,瞄准重要节日、纪念日等精准营销,为乡村旅游农家乐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依托优势,丰富文化内涵,挖掘生态文化,突出旅游新特色。依托生态资源,将乡村旅游和古傩文化、隐逸文化、宗教文化、知青文化相结合,使山野农趣与陶艺体验、国学经典诵读、傩雕等民俗活动融入农家乐休闲旅游活动中,给游客奉献一道道美味可口的“文化大餐”,大大提升家乐休闲旅游的品味。按照“一片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的要求,加快打造区域特色明显、功能布局合理、文化内涵丰富的农家乐休闲观光旅游区。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篇7

【关键词】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116-03

广西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广西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和建设广西旅游强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调查表明,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人才问题已影响广西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为此,本文在对广西27个农业旅游示范点从业人员学历和接受培训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就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探讨,旨在为培养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出谋划策。

一、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及其对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

(一)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含义和特征。《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中指出,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根据这一解释,结合乡村旅游行业的特点,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应该是:既有一定的旅游业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较高的服务技能和较强的分析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关键问题和疑难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乡村旅游一线岗位服务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两个关键词是“乡村”和“高技能”。“乡村”突出了此类人才的职业领域;“高技能”突出了此类人才的职业能力。因此,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不同于一般的高技能人才,也不同于普通的旅游高技能人才。因为它“乡村”的职业领域,使得它具有较强的旅游专业性、乡村地域性和业务复杂性特征;因为它“高技能”的职业能力,使得它有别于普通旅游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和中等旅游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总的来说,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具有实践能力较强、理论知识较好、乡村地域突出、专业特色较强等特点,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层次构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乡村旅游人才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对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对于广西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近年来,广西乡村旅游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全区已创建农业旅游示范点209家,其中部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4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示范点4个;建立休闲农业园288个,涉及种养面积36.8万亩;乡村旅游点达1000多个,农家乐3000多家,分布在全区14个市、90多个县(市、区)。据调查,目前广西从事乡村旅游工作的人员已达数十万之众,仅桂林阳朔县就达5万人。在这个庞大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中,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服务技能较差的现状已经逐渐暴露出来,并已成为广西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一个瓶颈。

目前广西乡村旅游总体上还处于资源依托型和政策依赖型的初始发展阶段,其发展主要体现在量的增长而非质的提升。许多乡村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点由于缺乏高效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都比较薄弱,经济效益较为低下,有些甚至由于巨大的经济压力而处于停止经营状态。随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产品规模的逐步增加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市场的竞争也将日渐激烈。今后,广西乡村旅游的发展重心必然由量的扩张转移到质的飞跃上来。为此,乡村旅游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将成为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使得他们在较大规模的乡村旅游企业中成为管理者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而在较小规模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中又可以独当一面。在整个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他们是众多乡村旅游一线服务人员学习的榜样,承担着对广大一线乡村旅游服务人员“传、帮、带”的重任。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乡村旅游产品的生产与营销、乡村旅游接待的培养与服务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必须加强对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渠道主要有高校全日制旅游教育培养和乡村旅游岗位再教育培训。在高校全日制旅游教育培养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据广西旅游局和广西教育厅提供的信息,广西目前有42所高等院校开设旅游专业,旅游类在校生规模(含中职教育学生)约3万人,其中旅游高职高专学生约1万人。统计显示,广西旅游高职高专教育涉及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景区管理、旅游策划、导游服务与管理、旅行社管理、涉外旅游管理、旅游工艺品设计、旅游外语等专业。在广西旅游高职高专教育师资队伍中,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比重不断提高。此外,广西的旅游教育与行业联系日益紧密,旅游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2012年,我们对广西桂林、南宁、柳州、北海、钦州、防城港、河池等7个市27个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4903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本科文凭的从业人员129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2.63%;有高职高专文凭的从业人员358人,占7.30%。

在乡村旅游岗位再教育培训方面,各种类型的培训工作已经逐步展开,培训工作总体效果良好。在我们随机抽样调查的27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中,有18个乡村旅游示范点的从业人员接受过一次以上的岗位工作培训,占调查总景点数的66.67%;接受过相关岗位工作培训的为3079人次,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62.80%。其中,到各类院校进修过相关课程培训的共131人次,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2.67%;参加过3天以上(含3天)乡村旅游培训班的共642人次,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3.09%。调查结果表明,各类培训工作使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行业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他们学习到了掌更多的旅游行业文化知识,服务技能有所增进,服务意识有所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加强,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特色旅游开发理念逐步养成,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不断翻新,乡村旅游环境卫生状况不断改善,景点接待能力逐步提高,游客接待量稳步增长。

(二)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未引起足够重视。如前所述,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在广西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调查结果表明,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并未得到相关管理部门和乡村旅游企业(点)的足够重视。首先,对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相关问题认识不清。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作为乡村旅游人才结构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应该具备哪些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胜任哪些具体岗位工作?是否需要进行高技能资格认证?相关管理部门对于这些问题并未认真思考和研究。多数管理者认为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与其他乡村旅游服务人员之间只是能力的差异,而没有类型上的差别。其次,没有建立起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相关教育培养机制。如前所述,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高校全日制旅游教育培养和乡村旅游岗位再教育培训。但调查发现,广西高校全日制旅游教育对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极为有限。在广西目前开设旅游专业的42所高等院校中,没有一所院校开设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方面的专业,甚至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在岗位再教育培训方面,广西至今依然没有制订专门而统一的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岗位培训方案或机制。

2.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未能满足乡村旅游发展需求。首先,高校全日制旅游教育还不能满足广西乡村旅游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虽然广西目前每年毕业的旅游高职高专学生多达近万名,但是,由于各旅游高校教育在培养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招生对象等方面几乎没有专门针对乡村旅游而开展,加上由于绝大多数乡村旅游点远离城市,从业人员在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生活条件等方面较为艰苦,因此大多数旅游高校毕业生并不愿意到乡村旅游点工作。调查显示,效益较好的乡村旅游示范点中,仅有9.93%的从业人员具有高职高专以上文凭(包括高职高专文凭),且其中有多达53.2%的文凭并非旅游相关专业。其次,广西乡村旅游岗位再教育培训力度小,覆盖面窄。广西旅游局与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曾于2010~2011年组织开展“全区全面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大培训”工作,但截至2012年7月,随意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仅有约66.67%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曾接受到一次以上的各类旅游岗位培训。这其中如果除去培训工作做得比较好的桂林世外桃源农业旅游示范点,其他17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每年(旅游经营年数)平均培训不到1次(仅为0.83次);17个示范点仅有52人到院校进修过旅游相关内容,只有620人参加过3天或3天以上乡村旅游培训班,有1731人参加过3天以下的培训,分别占总人数(4481人)的1.16%、13.84%和38.63%。不少乡村旅游示范点认为,各类乡村旅游培训活动过少且内容不够全面系统,希望能有机会接受更多更系统全面的培训活动。绝大多数乡村旅游示范点反映,他们急需文化水平高、业务素养好的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强烈需要引进或培训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旅游规划策划人才、宣传促销人才、种养和手工技术等专业技能人才、餐厅和导游服务等接待服务人才以及乡村旅游演艺人才。

三、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策略

(一)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引导职能作用。鉴于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特点,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成为一项任务繁重的教育工程,必须发挥旅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等政府职能部门的组织协调功能,引导开展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一是组织做好全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调查和全区乡村旅游从业人才需求现状调查;二是根据全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结合乡村旅游管理规范,制定相关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政策,确定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相应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培养机制;三是协调相关院校与乡村旅游企业(点)及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关系,明确各方职责,落实各项教育和培训工作任务。

(二)充分发挥广西旅游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广西旅游教育资源相对丰富,旅游职业院校既具备旅游基础理论知识教育条件,又具备旅游实践技能培训条件,是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但是,当前广西乡村旅游产业高速发展与旅游学科自身建设不足存在着矛盾。自治区旅游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业厅与教育厅等相关机关部门应通力协作,积极引导旅游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办学模式,充分发挥广西旅游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例如,在桂林旅游高等学校等院校开设乡村旅游管理专业,对就读者给予考分优惠和学费补贴;还可采取“高校+地方政府+乡村旅游企业(点)”等人才合作培养模式,根据各地乡村旅游企业(点)的具体人才培养要求,“订单式”培养和培训人才。同时,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实用型旅游人才就业竞争力。

(三)完善乡村旅游种养、手工技能等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乡村旅游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具有专业特色性强、知识面广的特点。除旅游学科相关文化知识外,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还应掌握生态农业种植、特种动物生态养殖、传统手工制作等专业知识和技艺。而这些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艺的培养,可通过相关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由各相关职业技术院校组织实施,也可直接由各乡村旅游企业(点)根据具体需要,联系相关培训部门或行业机构进行培训。

(四)做到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和实践技能教学的紧密结合。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做到旅游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和旅游实践操作技能教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基础理论知识是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素质基础,实践操作技能是其能力的体现,两者缺一不可。具体做法:一是根据当今和未来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需求进行认真调查分析;二是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系统地制定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理论和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体系;三是采用“订单式”办学等方式调动乡村旅游企业(点)参与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灵活采用知识讲授、理论分析、案例教学、观摩学习、个案讲解、现场示范、集体讨论等多种教育和教学方法。

广西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型人才严重缺乏,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更是严重不足,人才已成为影响广西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要解决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问题,首先必须从认识入手,政府管理部门和乡村旅游企业都要充分认识到高技能人才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要采用院校培养和部门培训两条脚走路的方式,以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再次,根据乡村旅游牵涉专业面广的特点,要调动社会相关行业参与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最后,要建立起乡村旅游发展调查分析机制,并根据调查结果和未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培养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许燕裕.广西乡村旅游发展显成效[eB/oL].(2012-04-24)[2012-10-08].http:///gjw_zt/jtly/gxclyfz/kan/

201204/t20120424_423076.htm

[2]梁昆.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3]郭满女.广西旅游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1(7)

[4]陈幼君.试论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2)

[5]周志宏.乡村旅游职业教育发展困境和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

[6]于春雨.关于我国旅游专业人才状况的分析[J].旅游纵览,2011(2)

[7]孙飒.高职院校旅游类人才培养和就业问题的相关调查研究[J].价值工程,2011(18)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篇8

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基于此,从分析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入手,探讨两大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提出推动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新常态下,旅游业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国发〔2014〕31号文件《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2017年1月12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积极实施“三步走”战略奋力迈向我国旅游发展新目标——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上明确说明,“515战略”实施以来,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积极推广‘旅游+’等模式,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等深度融合”。乡村旅游仅依靠产业规模的扩建、配套设施的完善等方式进行发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明显呈现出原创力不足,其衍生产品的价值不高、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机理、路径、模式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理论与对策。以“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为词频在CnKi中文知网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共找到20条相关结果,关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有6篇,关于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有4篇,关于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有7篇,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和产业链发展的有3篇。其中,李霞对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进行了策略研究;张曼婕研究分析了贵州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发展状况;张硕等提出了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的途径;李霞提出了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各节点上的融合建议;赵华等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当前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对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没有统一界定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后所产生的新业态的名称和概念,难以准确把握这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规模和效果。第二,集中于初步描述和探索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现象,倾向于对这两大产业融合的宏观策略进行探讨,侧重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型研究较少。第三,没有深入研究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路径与模式,还需进一步做理论和实证的重点探索。因此,研究经济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旅游+”时代下,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逐渐由原本依靠要素或投资驱动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乡村旅游需要全域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为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衍生出新的旅游业态创造了天然的基础。为适应当前大众旅游消费升级的特征,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应依托乡村生态,融入文化灵魂,突出农耕生产,体验乡村生活,打造乡村旅游的升级版。要立足地区实际,挖掘特有资源,注重人文关怀,实现乡村旅游的特色化、差异化、个性化、人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便是一条有力的发展路径,文化创意产业可将原有的乡村文化进行再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最大程度地发掘出农业的多元化功能。另外,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将乡村文化资源、场景创意等进行商品化、市场化开发,利用乡村旅游产业手段实现文化资源的商业增值,开辟一种乡村文化资源产业型发展的新模式,使文化创意产业在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中实现效益最大化,改变文化创意产业传统的生产与消费模式,扩展其附加价值,完善和延长其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将带来乡村旅游的巨大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最佳手段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指出“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2014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七部门共同启动乡村旅游富民工程。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下发《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旅发〔2016〕121号)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新常态下,乡村旅游目前普遍的一家一户的零散经营模式,在食品卫生、服务水平、安全甚至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以发展乡村旅游来实现精准扶贫,就是要把各种旅游资源整合起来,重塑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延长乡村经济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解决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城市化、产品单一雷同、环境污染、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将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紧密结合,打造出能够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特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精品,加快文化创意型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优化乡村旅游产品的结构,加快休闲农场、房车营地、乡村民宿、艺术村落、乡村庄园、乡村博物馆和市民农园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类型的发展,扩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面。再通过吃、住、行、游、购和娱等旅游基本要素的本地供给,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参与开发建设、旅游服务、经营管理、发展决策和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的机会,实现当地村民收益的最大化,扩大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造血”功能。

三、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瓶颈

乡村旅游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加丰富的创意素材,提供更具特色的创意环境,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意空间,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乡村文化多渠道、多层面的表达,倍增产业效益,实现产业集聚和区域优势。但是,当前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不少的瓶颈。

(一)缺乏整体规划,联动发展不足

文化创意是一种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将乡村沉淀已久的民俗文化加以创新,以不同的文化创意物质表现体现乡村文化内涵,使乡村旅游开发,联系创意生活,让原有的村落以现代形式彰显。只有依托乡村文化底蕴而发展,才是文化创意的重要展现,才能带动相关区域和产业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村落的发展模式都较为单一,造成村庄的生活模式只适合于当地村民,真正融入乡村的艺术家和扎根乡村的文化创意产品较少,真正受益的村民不多,区域联动发展不足。要想让艺术家与原住民共生共融,文化创意产品独具特色,还需要村落的整体规划,甚至区域的整体规划,在尊重原生态、原风貌的基础上,促进艺术家与原住民的共生共融,让村民更多受益,让艺术家更接地气。

(二)产业链不完整,发展后劲不足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进行农业生产创意、乡村生活创意、乡村景观创意、乡村功能创意、农产品科技创意和乡村旅游品牌创意,助推乡村旅游方式从“旅游”到“生活”的转变。然而,当前我国引入文化创意开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大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复合其他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力度不够,产业链过短,没有形成多种新的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只有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全面打造集文化艺术展览中心、农事生产销售、主题酒店、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园,重点发展一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农业公园,构建统一的乡村创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互融与共荣,用文化创意发掘乡村文化、表现乡村文化、营销乡村文化。

四、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路径

用文化创意推进乡村旅游产品研发和产业融合,可形成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如何将原有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融观赏、考察、度假、学习、参与、娱乐和购物于一体,提升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的市场化运作能力,是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应走一条基于资源特色的差异化融合发展路径,不同资源类型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其产业融合发展具体路径与发展重点均应有所不同。不同地区都应找准自己最独特的资源优势,培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新业态,形成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格局。如农业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创意农业旅游,一方面提高创意农业的科技含量,集约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作物产品,完善创意农业生产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开发体验型创意农业旅游产品,让游客回归自然,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并充分发挥出创意农业旅游的科普和环保教育功能;历史建筑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关注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彰显自身特色,在规划中坚持对自然肌理和历史文脉保护的基础之上,进行历史文化教育旅游、生态旅游的开发;节庆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特色文博和主题文化旅游节,大力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休闲、体验和示范功能,开展各类乡村体验特色活动。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要通过文化元素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从文化创意、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渠道建设和个性化等多方面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优美产业,推动生态建设、创意农业、观光体验同步发展。

1.分圈层差异化发展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应按照城市、近郊、远郊3个圈层来差异化发展。城市圈层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氛围为主,在适宜区域发展景观创意农业。近郊圈层以休闲农场、乡村庄园、市民农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重点,发展社会生活功能型创意农业;远郊圈层以设施农业、精细农业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农产品,兼顾创意生活功能。近郊和远郊在发展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时,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有所不同,如近郊首先要解决交通和停车问题,而远郊则更关注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差异。但不管哪个圈层,都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突出体验性、娱乐性,做到精致化、生态化。

2.分区域功能化发展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时必须进行区域功能划分,哪些是当地原住民的保留区域,如核心生活区域,游客不得前往,也没有前往的兴趣;哪些是游客的专有区域,主要进行乡村文化体验、娱乐;哪些是原住民和游客的共有区域(分享区域),既能为游客提供各项旅游服务体验,又能为原住民所用,甚至参与文化创意旅游的开发。只有增强原住民的认同感,原住民的参与也才会有持久的动力,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才可能有持续的力量。

3.规划先行,过程管理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要先进行整体规划,将一切可能出现的原住民与游客之间的文化和利益冲突问题事先解决,尤其是大量游客到来之后不能给原住民带来生产和生活上的不便,在乡村文化创意旅游实施过程中还要做到管理上的平衡,使游客和原住民的幸福感都得到保障。然后,将原有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等资源进行再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将创意设计、广告营销、零售流通、管理培训等前瞻性地融入乡村旅游价值链产生的每一个环节。

4.注重新媒体营销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注重渠道建设,包括官方渠道、民间交流渠道和网络渠道等。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乡村生活创意产业。乡村的生产创意、生活创意、景观创意、功能创意、科技创意、产业创意和品牌创意都要通过官方渠道、民间交流渠道和网络渠道向外传播。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等社交媒体获取旅游信息,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将成为乡村文化创意旅游营销宣传的新阵地,通过社交媒体将乡村优美的意境和养心养美的场景传递给游客,是一种情感营销。总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就是走一条生态、悠闲、慢拍的生活方式发展之路,发动民众的创新力量,形成叠加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李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2]张曼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4(14):3430-3433.

[3]张硕,吴上上,陈跃雪.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4(3):83-86.

[4]李霞.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述评[J].科技咨询,2014(2):220,240.

[5]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50-55.

[6]王璇璇.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4):28-29.

[7]于莉.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商贸,2010(26):156-157.

[8]金虹.文化创意产业参与乡村旅游的建设模式及运作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16(8):32-34.

[9]康杰,杨欣.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J].农学学报,2015(5):136-140.

[10]罗光华.“互联网+”背景下文化创意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及升级对策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11):231-236.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篇9

一、引言

在国家大力提倡三农政策的前提下,乡村旅游的研究已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外关于乡村旅游发展较早,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供给、乡村旅游者及其市场细分、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乡村旅游影响、乡村旅游营销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国内真正意义上乡村旅游的兴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学者研究主要从概念界定、发展动因研究、乡村旅游的经济性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乡村旅游的属性特征分析、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开发探讨等方面进行研究。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乡村旅游应与民俗文化相结合,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品位。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对比可以看出,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的方面已非常之多,但是把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研究还是比较少。本文以民俗文化视角下研究乡村旅游,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能为专题民俗村以及乡村旅游寻找新模式,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位与内涵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

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乡村民俗主题旅游产品是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吸引物,突出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旅游产品,这是全面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位的一个有力手段。

(二)研究区域概况

陕西关中平原的范围是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此次我们选取了关中地区四个典型的乡村民俗旅游地,以臊子面为特色的宝鸡岐山北郭村,以农民画为特色的户县东韩村,以泥塑为特色的宝鸡凤翔六营村,以关中民俗体验为特色的咸阳袁家村。

(三)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与随机访谈的形式,对于案例地的游客进行调查,调查日期为2015年3月到4月间,历时20天。调研地点选择在礼泉县城及袁家村景区,岐山北郭村,凤翔六营村,户县东韩村选择游客比较集中的地方和游客进行随机交谈。

三、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综合模式

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大部分还属于低级阶段,以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主题乡村民俗旅游村属于民俗旅游接待专业户时期,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体验传统生活习俗富的民俗旅游活动为特点。

案例地的民俗旅游发展模式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乡村民俗型

乡村民俗旅游指以乡村民俗风情为载体,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其内容包括地方特有的风俗。礼泉袁家村就是以关中民俗为载体发展乡村旅游。

(二)乡村组织型

通过政府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北郭村,六营村,东韩村,袁家村都是集体规划,统一建设。

(三)“领头羊”型

乡村民俗旅游指在离客源地比较远的乡村,农民更信任那些“示范户”。这种模式通常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最真实,游客花费少还能体验最真的本地习俗和文化。

(四)景区带动型

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是以比较有知名度的旅游景区为核心,借助附近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发展为乡村旅游目的地。陕西关中地区以袁家村与北郭村为典型代表。

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模式有三种发展方向: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模式有资源驱动模式向投资驱动模式变化发展;产品应品牌化集群化,这是提升关中乡村民俗旅游的必经之路;开发主体应多元化,这是集聚乡村旅游开发资本,这是提升乡村民俗旅游品位,获取规模化效益的重要前提。

四、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创新及发展建议

(一)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创新

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创新模式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模式。

1、建立乡村民俗俱乐部:旅游者可以在不同地方不同乡村俱乐部享受到一体化服务,并通过订购乡村旅游线路,向自驾车群体旅游提供自助式全程服务。

2、主题农园:形成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租赁农园等多种形态,承载农旅结合的农事参与、自然教育和DiY创意空间等功能。

3、童年到乡村:基于追寻儿时的记忆、寻找传说中的桃花源里避世文化的理想空间,旅游体验也成为现代最为时尚和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活动和产品形态。

(二)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建议

关中乡村民俗旅游亟待解决经营理念低俗化、品牌定位趋同化、产品层次粗浅化、乡土文化城市化。乡村旅游同质化严重,关中地区大部分乡村旅游是以农家乐的形式,未来乡村旅游应鼓励企业进入,实行“企业+农户”形式,实行市场化经营。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篇10

乡村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乡村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即以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的旅游产品。近年来,我国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据调查,迄今已有至少1万个村、约300万人口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致富,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新的成长点,成为带动农村脱贫致富的亮点,但其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方面还有待完善。

从宏观环境来看,在国内很多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并具特色的地方,当地政府已把兴办乡村旅游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然而,出于扶贫解困等目的,部分地区违背了旅游资源开发和市场发育规律,造成对自然旅游资源和原生传统文化的损害,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从资源开发来看,中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但部分投资主体的市场认识狭隘,过于注重现实需求,追求短期利益,对资源只进行表层开发。有些地区急功近利,甚至放弃自己的原生态文化和民间资源,造成资源浪费和流失;有些地方为建设观光型农业科技园,盲目引进技术和资金,但效益不高;有些地区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忽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

从产品结构来看,目前各地的乡村旅游均在向集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但产品类型和内涵都有待加强,以进一步提高产品品位和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例如,部分以农事活动为依托的传统观光型农业旅游产品,仅停留在游客入园摘果、采茶和赏花上,可供游客参与的农业生产活动和娱乐活动不够;部分以民俗风情为依托的乡村文化游,仅限于住“农家屋”、吃“农家饭”、游“民俗村”,知识性和趣味性不强。

从经营管理来看,由于乡村旅游业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培训,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经营理念缺乏、相关业务技能和管理经验能力不足,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要求。经营者更乐意在建筑、设施、设备上花钱,而对吸引游客至关重要的一些因素,如地方特色、乡村环境、服务水平与质量等往往重视不够。

总体来讲,乡村旅游具有旅游行业的一般特征,即劳动密集性高、关联带动性强、就业门槛低、就业方式灵活等,这些特征使乡村旅游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条件。随着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品种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体验的差异性要求的提高,乡村旅游也要因时而变,提质升级,在“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思路的引领下,乡村旅游应逐步过渡到旅、农、工、贸综合发展,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以持久地发挥乡村旅游振兴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作用。在具体实施产业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乡村旅游应关注以下方面的内容:

——提高产业化认识是乡村旅游产业化经营的前提。中国农村受土地分散的影响,乡村旅游项目类型多,但规模小,没能组建成大的旅游企业集团,未能形成旅游服务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产业体系,影响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有不少经营者忽视了乡村旅游发展的部分重要环节(农业资源基础、旅游基础设施、卫生环境等),简单认为通过开发现有农田、果园、住宅便能建成一个乡村旅游区。乡村旅游产业化是乡村旅游在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实现乡村旅游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经营,就必须提高乡村旅游地政府、企业、农民的产业化认识。

——加强政府主导与科学规划是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的重点。为丰富乡村旅游活动、规范乡村旅游业发展、扩大乡村旅游发展规模,从资金的投入、乡村旅游地方标准的建立、基础设施的建设到人员业务培训等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各地各级政府的主导。加强政府主导,对乡村旅游进行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既可减少乡村旅游的投资失误,避免无序开发和重复建设,又可以实现区域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乡村的健康、稳定发展。乡村旅游规划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一是乡村旅游布局区位的选择,二是乡村旅游的产品设计,三是乡村旅游的容量确定,四是乡村旅游市场特征与需求的分析,五是乡村旅游地形象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