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处置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4:23

垃圾渗滤液处置方案篇1

关键字: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膜法处理蒸发浓缩

中图分类号:R124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目前,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各类污染越来越严重,环保形势日益严峻。由于中国厨余类垃圾量高,而且很多垃圾收集系统密封程度低,导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含量最大的成分是水,根据业内的统计,高达50~60%。因此垃圾渗漏液的合理处理与处置就对环保有了重要的意义。

2.部分垃圾渗滤液的分析数据

垃圾渗滤液的分析数据是污水处理的根本原始依据。部分已投入运行的垃圾电厂的垃圾渗滤液取样分析数据如表1所示:

表1部分垃圾电厂垃圾渗滤液的分析数据

各厂垃圾渗滤液的成分事实上是在不断变化的。它与地区、季节、气候有关,也与垃圾渗滤液回收系统及管理情况有关。值得指出的是有的厂往往将其它工业和生活污水并入垃圾渗滤液一起处理,造成了主次不分,污水量增大,原有的污水处理装置超负荷运行。由于水质变化幅度大,处理效果不稳定,对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困难。

3.当前垃圾渗滤液处理和处置的几种方法及应用情况

3.1厌氧―好氧生化法

生物处理能耗低,且不易产生二次污染。一般说来,由于垃圾渗滤液的有机物含量较高,废水可生化性的指标B/C均在0.5以上,水质比较适用于生物法处理。生物法处理可分为两大类: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它们可通过厌氧和好氧微生物来分解有机物,除去有毒物质。

目前UaSB已经设备化,活性污泥的工艺也有多种形式,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可以相互弥补不足,但出水水质还是可能不达标。这是由于实际CoDCr和BoD5浓度的波动很大,同时还存在着C/n/p之比不协调问题、不可生物降解化学污染物较高的问题。如何使不可生物降解CoD变成可生物降解CoD以及如何调整生物处理的营养比例关系便成了废水能否达标的关键。因此还应根据原始水质情况,相应补充预处理和深化处理(如气浮装置、硝化反应、生物膜和臭氧氧化等),最终水质达标后再进行排放。

3.2反渗透膜法处理

反渗透膜法处理技术对于净水或化学水处理工程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对于高有机物含量、高悬浮物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在国内应用还不是很多。反渗透膜法用于渗滤液的处理一次投资较高,而且反渗透膜易损坏,需经常更换,这样就提高了日常运行费用。因此,要求进入反渗透膜的污水的化学需氧量CoDCr必须小于3000。(越小越好,预处理得越小,对反渗透膜的运行越有利)。例如,2004年威曼公司在原有方案中标以后,又增补了生化预处理装置。2006年上海浦东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中也是采用了生化预处理加上膜技术。目前这种应用实例日趋增多。

3.3蒸发浓缩法(见图1)

图1垃圾渗滤液浓缩蒸发系统工艺流程图

蒸发浓缩法是一种物化处理方法。通过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水份蒸发,使渗滤液浓缩,达到减量的目的。浓缩后的渗滤液可以回喷到炉膛,也可以回到垃圾坑再过滤。由于蒸发浓缩法是通过物理方法减量,因此避免了垃圾渗滤液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浓缩一般采取真空干燥。真空干燥是为了使水分在低于常态大气压的情况下,在不到100℃的温度下也能沸腾蒸发,以便利用低温低压的蒸汽,从而节约了能源的消耗。垃圾渗滤液的浓缩倍率是可以调节的,在确保渗滤液流动和输送的情况下,越浓其减量就越多。

垃圾渗滤液内含有水份和可燃固形物两种成分,前者在炉膛蒸发时要吸收汽化潜热,后者在炉膛可以燃烧放出热量。两者的正反作用随着渗滤液的含水率不同而变化。不同含水率下其综合热值如表2所示:

表2不同含水率的垃圾渗滤液综合热值

注:①放热量按纯污泥所含的低位热值为3000大卡/公斤*(1-w)计算;

②为只考虑水分蒸发需吸收的汽化潜热540w的吸热量及(放热-吸热)后的综合热值;

③为考虑了水分不但蒸发且加热到炉膛温度为850℃时需吸收的热量(900w)及(放热-吸热)后的综合热值。

由上表可见,当垃圾渗滤液的含水率为77%时,其综合热值约为0。这说明在炉膛内吸热与放热作用刚刚互相抵消。当含水率大于77%时,对炉膛的吸热作用大于放热,这只有在炉膛温度太高,需要进行喷水降温时才采用;当含水率在40~50%时,喷入的渗滤液相当于投入一般城市生活垃圾;当含水率小于40%时,则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日本北海道垃圾电厂很早就采用了蒸发浓缩法。我国深能源环保公司自2006年起在深圳盐田和南山垃圾焚烧厂相继应用了自行研究开发的CeaB工艺技术(即混凝+低温多效蒸发+氨吹脱+生化处理),使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工艺技术,其中低温多效蒸发这一级工艺是利用汽机抽汽(127℃饱和蒸汽,其耗汽率为0.25-0.3吨汽/吨渗滤液)对渗滤液蒸发浓缩,可使CoDCr的去除率达到98%,浓缩后残液的CoDCr可达30万mg/L,并以固液混合物的形态送回垃圾坑并可直接进炉焚烧,避免了二次污染。该装置虽然多耗了蒸汽,但因此而多烧的垃圾量仅占垃圾焚烧总量的2-3%。这种“以废治废”的方法符合循环经济的原则,它对于垃圾焚烧炉和余热锅炉能力有富裕的垃圾电厂尤其适合。

国内一些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配置情况如表3所示:

表3国内一些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配置情况

3.4各类型处理方案的优缺点对比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生化处理、物化处理和膜法处理三种。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如表4所示:

表4各类型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优缺点对比

4.分析及建议

4.1尽量优先考虑城市统一集中处理,多种方法互相结合优化组合

总的说来,采用单一的处理方法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应该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优化组合,取长补短,因地制宜的灵活运用。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先在厂内进行初步的预处理,然后再汇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合并统一处理。这样可以合理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有较大的处理规模和能力来节省渗滤液处理的运行费用。所有有条件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都应该优先考虑此种方案。

4.2膜法处理是深化处理的重要环节,必须与其它方法密切配合

采用膜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出水质量有保证,但为了保护膜的正常工作,要求进水的CoDCr≤3000。因此必须与其它方法密切配合。

4.3蒸发浓缩法

蒸发浓缩法从其原理上来说可以是一个零排放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是值得首先推荐的技术方案。但是有几个问题需要我们去作进一步的试验和研究:

①真空度的掌握:从理论上来说,在比较高的真空条件下,常温就足以使垃圾渗滤液的水分沸腾蒸发。这样,热能大大节省了,但为了维持较高的真空度,除了系统密封性要求加强以外,还需要消耗一定的电能来维持。这就存在一个真空度如何掌握的问题。既要在技术上容易做到,又要求在经济和能耗上合理。

②浓缩到什么程度:浓缩液的含水率应该达到多少才合适?这个问题与浓缩液的去向和输送有关。浓缩液的去处一是进炉膛回喷,一是返回垃圾坑再过滤。为了助燃或返回垃圾坑都希望含水率越低越好。但不同输送机械对浓缩液含水率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实际含水率取决于输送工具和方式。根据通常的经验,不同的输送机械对浓缩液含水率的要求见表5,具体工程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相应选择浓缩液的含水率。

垃圾渗滤液处置方案篇2

关键词:垃圾填埋;渗滤液;uasb;综合物化法

1 概述

对于实行填埋、焚烧和回收同步运行综合处理处置策略的城市而言,其垃圾填埋场的处置对象一般仅限于生活垃圾,不包括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和其它有毒、有害废弃物。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采用uasb—综合物化法联合处理,经处理后的渗滤液可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l6889—1997)中的三级排放限值后排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

2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选择

2.1 垃圾渗滤液水质

垃圾渗滤液具有水质复杂,水质水量变化大且不呈周期性,codcr、bod5、nh3-n、重金属浓度高及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特点。其各种成份变化主要取决于填埋场的年龄、深度、微生物环境以及所填埋的垃圾的组成等,其中填埋场的场龄是影响垃圾渗滤液水质的最重要因素。

综合考虑国内部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典型浓度(如表1所示)及该市未来垃圾成份的变化趋势,确定垃圾渗滤液水质指标(如表2所示)。

2.2 垃圾渗滤液产生量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受垃圾本身含水量、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填埋方式等诸多因素影响,其产生量呈明显的无周期性,渗滤液产量可以下式估算:

q=(w2—w2—w3—w4—w5)×a

式中:q—渗滤液水量a—填埋场汇水面积w1—降雨量

w2—单位面积地下水渗入量w3—单位面积垃圾及覆土的含水量

w4—单位面积地表径流量

w5—单位面积自然蒸发量

根据以上计算公式,同时参考德国对多个垃圾填埋场的统计(渗滤液量为降水量的25%—58%),综合以上两种估算方法确定垃圾填埋场建成运行后,垃圾渗滤液产生量约1500t/d。

2.3 处理工艺的选择

2.3.1 渗滤液处理方案

1、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

处理工艺充分考虑了垃圾渗滤液水质、水量特点,综合各种因素及现有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经验教训,确定采用uasb一综合物化处理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自调蓄池流入渗液处理厂格栅区池,格栅出水后经调理槽提升至uasb反应池,然后渗滤液自流至分解池、置换反应池、絮凝反应池、沉淀池出水排出。在气温高,厌氧反应良好且出水达标时,可超越物化分解池,直接进入下一个处理单元进行处理。生化及物化污泥经污泥浓缩机压缩后送入填埋场填埋处理。

2、处理效果

调蓄池及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工序处理效果如表3所示。

2.3.2 渗滤液处理工艺特点

污水调蓄池不仅具有调蓄水量、均匀水质的作用,而且具有沉淀、厌氧酸化水解等作用,codcr、bod5、tn的去除率均可达50%左右,其容量和处理规模是卫生填埋场的重要设计参数。

uasb系统主要靠厌氧微生物来降解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有较高污染物去除效率,同时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率和去除率,产生沼气供现有沼气发电厂利用,同时可去除氮、磷,大幅度消灭虫卵及致病菌,且运行费用底,工艺比较成熟,管理方便,操作简单。

综合物化法是通过超声波系统、负氧离子发生器、水中放电和絮凝沉淀等一系列物理发生器,使渗滤液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氧化各种有机物并使之矿化。其技术特点是:

①对水质及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强,抗冲击负荷能力高:

②处理设施自动化程度高,且运行可靠、操作简便;

③对填埋场后期可生化性差、氨氮高的渗滤液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④污泥稳定性强,粘度低,沉降性能好,易处理。

从总体思路上分析,选用厌氧uasb—综合物化处理工艺流程是可行的,首先经过厌氧菌的作用,将渗滤液中长链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转变为小分子有机物,可进一步提高综合废水的可生化性,消耗废水中的n、p等污染物质,然后通过综合物化作用,使出水有机物浓度达标。

3 注意问题

考虑到垃圾渗滤液废水的特殊性,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特别是在终场后,废水可生化性将明显降低,原有工艺参数可能无法满足新的水质要求,效果变差,因此在处理过程中,应不断研究调整,使处理工艺保持较高的处理效果:

2、加强清污分流工作,尽可能削减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以减少对处理工艺的负荷冲击;同样,过多的截流洪水进入垃圾渗滤液将会造成水质的巨大波动,影响最终出水水质:

垃圾渗滤液处置方案篇3

关键词: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截洪沟;提升泵井

1渗滤液导流层的设计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建设渗滤液导排系统,该导排系统应确保在填埋场的运行期内防渗衬层上的渗滤液深度不大于30cm。导流层应选用卵石或碎石等材料,材料的碳酸钙含量不应大于10%,铺深厚度不应小于30cm,渗透系数不应小于1×10-3m/s;在四周边坡上宜采用复合排水网等土工合成材料作为排水材料。

我们在填埋场渗滤液导排设计中,场地常采用30cm厚卵石导流层(d=20~40mm)结构,边坡不设导排层,仅在防渗层上铺设袋装粗砂,防止填埋垃圾的下滑对边坡HDpe膜防渗系统的摩擦破坏。在实际的施工中,由于许多地方的卵石资源紧缺,难以获取,而碎石加工方便,可就近取材,并且价格便宜,因此,填埋场的场底渗滤液导排层若采用碎石结构可节省材料造价以及运输成本,但是考虑到碎石棱角突出,在上面垃圾对其施加较大荷载的情况下,对场底HDpe膜防渗系统有一定的破坏性,因此本文建议在垃圾填埋场场底渗滤液导排施工图设计中可因地制宜,如果卵石不宜获取可以考虑场地导排层采用10cm厚卵石导流层(d=20~40mm)+20cm厚碎石导流层结构,同样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并能降低施工难度,减少工程投资。在填埋场边坡设计中,由于未设渗滤液导排层,该范围内的渗滤液沿边坡按照其坡度(一般小于0.5)自然流到场底,本文认为该设计方案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垃圾渗滤液的浓度较高、密度较大、黏性较大、流动性差,在垃圾内部流动阻力较大,渗滤液沿边坡流动时易连同垃圾一起对边坡防渗层HDpe膜产生滑动破坏,因此本文认为在填埋场边坡设计中,宜按照规范要求铺设一层复合排水网,可有效导排边坡上的渗滤液,减小垃圾对边坡防渗层的滑力破坏。

2渗滤液导排盲沟的设计

设导排盲沟的意义在于加速渗滤液排放和防止渗滤液在衬垫上积存,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要求,垃圾填埋场的场底必须设置纵、横向坡度,保证渗滤液顺利导排,降低防渗层上的渗滤液水头,防渗系统工程设计中场底的纵、横坡度不宜小于2%。在填埋场场底设计中,我们一般将场底设计成V字型式,主导排盲沟设在V字的底部,支导排盲沟与主导排盲沟以锐角相交,这样的布置型式可以减小渗滤液收集的水头损失,防止主、支导排盲沟相交处HDpe导排花管的堵塞,但是这样的布置型式致使支导排盲沟未能被有效的利用,由于支管的布置方向与渗滤液流行方向相同,故截留的渗滤液量较小,大部分渗滤液是通过卵石导流层排入主导排盲沟被收集的,失去了铺设支导排盲沟的意义,因此本文认为,在场底导排盲沟设计中,主、支导排盲沟宜沿横、纵坡铺设,这样的布置型式能够有效的截留渗滤液,防止因渗滤液在卵石导流层中的淤积导致的渗滤液收集系统效率降低,虽然主、支导排花管交汇处的渗滤液水头损失较大,但是可以采用管顶平接的方式以弥补这方面的水头损失。同时主导排盲沟的设计时,尽量不采用转角或者减小转角的角度,从而降低渗滤液局部淤积的可能性。

3渗滤液提升泵井的设计

在渗滤液提升泵井设计中,一般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而由于填埋场场底一般较深,渗滤液提升泵井井底比场底还要深1m左右,尤其是平原式填埋场的渗滤液提升泵井埋深甚至可以达到30~40m,矩形井的施工困难,若是采用开挖工艺,泵坑放坡范围较大,极大的增加了施工的工程造价和施工难度,并且往往由于场地限制,采用开挖工艺是很难实现的;若是采用打护壁桩的工艺,会增加提升泵井的造价,施工难度依然较大。因此本文建议在渗滤液提升泵井工艺设计中,结构形式采用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采用沉井施工,这种结构同样能满足工艺要求,并可以大大降低施工难度,较少工程造价。

4填埋场区截洪沟的设计

在截洪沟设计中,按照规范《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要求,垃圾堆体外地表水不得流入垃圾堆体,所以应采取截洪沟、排水沟等措施,防止垃圾区外的地表水进入场内,造成对封场覆盖系统的冲击和压力。在我们对截洪沟汇水面积进行计算时,很多人认为只需计算场外汇水面积,而本文认为由于在封场设计中,堆体平台上设的排水沟截流的场区内的雨水最终需要接入截洪沟中,因此在汇水面积计算时,不仅要考虑场外汇水面积的雨水,还要计算填埋场区内收集的雨水。

垃圾渗滤液处置方案篇4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活性污泥法;SBR

渗滤液是液体在垃圾填埋场重力流动的产物,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渗滤液的性质,包括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因素等,渗滤液的水质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变动。一般说来,其pH值在4~9之间,CoD在2000~62000mg/L的范围内,BoD5在60~45000mg/L,重金属浓度和市政污水中重金属的浓度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1、垃圾渗滤液的水质情况及水质分析

1.1渗滤液的水质情况

城市垃圾渗滤液的成分与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民俗等社会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不同地域的垃圾渗滤液的成分各不相同。

1.2水质分析

从渗滤液的水质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种类的渗滤液的BoD5/CoD值大于0.3,属于可生化降解的有机废水。垃圾渗滤液的三大因素(有机物、氨氮、重金属离子浓度比较高)制约了微生物对其的处理。高浓度有机物经过厌氧水解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可能导致反应器内pH值下降到4~5以下。使微生物的酶体系失活,活性丧失。高浓度氨氮对微生物也是有毒性的,常规的微生物对氨氮的50%iC值为50mg/L左右。但是微生物经过驯化可以忍受较高浓度的氨氮而不失活,适当浓度的氨氮可以作为微生物的营养源。高浓度的重金属离子可以使微生物蛋白质凝结,使微生物的代谢停止。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的设计主要是基于这三者的具体情况来考虑的。原水+淀粉溶液+营养组分+水的方式向反应器供水,最初垃圾渗滤液原水量在进水中的比重较小,约10%,辅以淀粉等有机养料促进细菌适应垃圾渗滤液的水质情况。由于废水中添加了部分高浓度的垃圾渗滤液,反应器内的微生物迅速陷于失活状态,水色带有较明显的黄褐色。当SBR反应器沉淀后的上清液的有机物浓度较低,CoD去除率达到75~80%以上时,给反应器内的微生物进水,提供有机养料,有机物去除率稳定一段时间后,将垃圾渗滤液的比重提高5%,这样逐步提高垃圾渗滤液在进水中的比重,培养适应高浓度有机物和氨氮、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微生物。到12月初,反应器内微生物长势良好,在曝气8H,厌氧搅拌4H的运行工艺条件下,反应器的进、出水水质如下:典型工艺流程为渗滤液调节池水解酸化池SBR反应池加Cao调pH混凝沉淀池出水,SBR池出水加Cao调节pH后进行混凝沉淀处理。水解、酸化过程可使渗滤液中某些难以好氧降解的有机物在水解菌的作用下进行不同程度的降解。另外,水解酸化池还可避免厌氧过程中产生过多的nH3-n,加重后续生化处理的负担。SBR反应器广泛运用于中小水量的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主要是一个微生物生长的过程,微生物对养料、溶解氧、温度、pH值等有具体的要求,一旦偏离了这个范围,微生物的活性就会受到限制,生长停止,污水处理效果不好。SBR反应器是在常温、pH7。0以上的环境中下运行的,与实际情况比较符合,水中pH值低于6。5时,大多数微生物的活性比较低,所以将SBR反应器的酸碱性调到中性偏碱性。氨氮在厌氧罐内的降解效果不大,它主要依靠好氧生物工艺中的硝化细菌氧化为硝酸盐。在SBR反应器的操作工序的设置上,可以根据不同的有机物浓度和毒物的浓度选择不同的操作工序。如进水期区分为曝气进水和厌氧搅拌进水也即非限制曝气和限制曝气方式,还有半限制曝气方式,垃圾渗滤液一般属于有机物浓度和毒性物质较多的有机废水,可采用非限制曝气方式,再根据实际运行中的去除效果,调整曝气和搅拌工序的时间,在该实验中,以曝气8小时、厌氧搅拌4小时循环操作,出水CoDCR、BoD5的水质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1.3SBR法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

短程硝化反硝化是当前生物脱氮研究领域内的新技术,关键是控制生化脱氮中硝化为亚硝酸型硝化,在反硝化中不经历传统的no3-阶段,从而降低了氧的需求量和反硝化所需的外加碳源量,大大降低了运行费用,节省碳源。处理垃圾渗滤液形成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条件有很多,其中温度、pH、游离氨Fa、溶解氧、污泥龄等。较高Fa是导致no2--n累积的主要原因,而Do是重要的促进因素,在一定游离氨的范围内,通过调整溶解氧可以促进短程硝化和全程硝化之间的相互转化。此外,aLR、pH、碱度、温度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游离氨的浓度,从而影响no2--n累积率。污泥浓度也是实现短程硝化的重要因素,由于污泥絮体内存在Fa梯度,较高的污泥浓度能减弱减弱Fa对其的抑制作用。

1.4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工艺和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相比具有节省反应器体积、缩短反应时间和不需要酸碱中和等优点,适合低CoD/nH4+-n的垃圾渗滤液的脱氮处理。利用SnD工艺,通过控制供氧量和调控营养配比,使垃圾渗滤液的高浓度氨氮经过no2-途径同步硝化反硝化,达到高效、经济的除氮效果。在对深圳市下坪垃圾渗滤液进行试验和试运行当中,证实了SBR反应器中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

1.5氨氧化生物脱氮技术

厌氧氨氧化是在厌氧条件下,自养的厌氧氨氧化细菌以nH3为电子供体,以no2-和no3-为电子受体将nH3-n与nox--n转化为n2等气态物质的过程。与传统脱氮工艺相比,厌氧氨氧化具有不需要氧气,不需要外加碳源,生物产量低,因而污泥量低等优点。SBR反应器自身的运行特点决定了其具有持留微生物能力强,可有效减少污泥流失,因此有利于世代期长的微生物生长。Dongene等人利用SHaRon-anammox工艺处理高氨氮浓度(1000~1500mg・L-1)废水,经过两年连续运行,SBR反应器中超过80%的nH4+-n转化为氮气。Siegrist等人利用SBR处理高氨氮浓度的垃圾渗滤液,获得了较高的氨氮去除率,并分析了氨氮去除的可能机理,得出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有高达70%通过厌氧氨氧化途径去除。

1.6Canon工艺

Canon工艺原理是在亚硝酸盐和氨氮同时存在的条件下,通过控制溶解氧,利用自养型的anammoX细菌将氨和亚硝酸盐同时去除,产物为氮气,另外还伴随产生少量硝酸盐。由于参与反应的微生物属于自养型微生物,因此Canon工艺不需要碳源。另外由于Canon工艺只需要硝化50%的氨氮,硝化步骤只需要控制到亚硝化阶段,因此可以节约碱度50%。Canon工艺在限氧条件下进行,因此可以节约供氧量,理论上可节约供氧62.5%。深圳市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厂通过一年多的运行,发现溶解氧控制在1mg・L-1左右,进水氨氮90%。

垃圾渗滤液处置方案篇5

“垃圾围城”是去年以来曝光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我国在30多年持续高速发展后,一直隐藏在角落的垃圾终于不甘寂寞,以其庞大的数量和巨大的危害掀起一轮垃圾战争。2009年被认为是中国社会的垃圾问题集中凸显之年,激烈的全民大讨论扩展到全国范围。那么,垃圾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我国垃圾问题现在究竟处于什么阶段,是“围城”还是“危机”?我们对垃圾究竟了解多少?垃圾的背后存在什么问题?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在四周葱茏的山坳里,垃圾依山堆积,数千平方米的垃圾场没有任何覆盖措施或除臭设施;渗滤液从垃圾堆下渗出,沿着土坡流到垃圾堆体下的坑洼,通过地下管道进入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露天渗滤液预处理池,而相应的渗滤液处理设施却没有运行。这是去年记者在南京天井洼有机废弃物处理场(以下简称南京天井洼填埋场)看到的情形。在记者跟随一辆不断滴水的垃圾运输车到达这里的过程中,每到转弯处,运输车尾部就有液体抛洒。在进入垃圾处理场所在地黄姚村后,由于路面颠簸,液体抛洒更多,路面泥土乌黑,气味不堪,苍蝇成群,不得不关闭车窗。经过渗滤液预处理池时,恶臭扑面;填埋作业现场,浓烈的腐臭味道充斥,苍蝇驱之不去,燕子贴地而飞,在垃圾场中间却有数十个拾荒者埋身于垃圾堆中扒拣。这绝非个案。经过对我国多个地方垃圾处理设施的调查,记者发现,类似甚至不如南京天井洼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处理场不胜枚举。作为南京市三大填埋场之一的天井洼尚且如此,县镇一级垃圾处理设施可想而知。现有垃圾处理设施的不规范运行,不仅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还造成严重的水污染隐患和大气污染隐患,引发了多起环境事件,并且成为近年来垃圾处理设施反建浪潮的导火索。垃圾填埋处理设施运行不规范,导致臭气扰民、水污染等事件频发国务院8部委的环保专项督察行动曾专门对全国垃圾填埋场的规模、防护措施、渗滤液处理设施运行等基本情况进行过摸底排查,各地报送的数据显示,全国正在进行和已封场的垃圾填埋场共935个,设计库容量23.4亿立方米,已填埋容量6.6亿立方米;在935家垃圾填埋场中,没有采取防渗措施的占34%,没有采取雨污分流措施的占39%。记者在南京天井洼填埋场没有看到具体的防渗措施。负责此项目的南京市市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填埋场底部用黏土防渗,侧面采用帷幕灌浆垂直防渗,但记者在现场看到的一部分垃圾已经堆填到山坳深处,与长满植物的山体直接相连,渗滤液收集难度较大;特别是整个填埋区没有覆盖膜,在降雨量较大的情况下,其渗滤液存在较大的污染隐患,对当地地下水源和附近河流造成威胁。黄姚村距南京天井洼填埋场直线距离仅600多米,一位中年妇女告诉记者,去年村子鱼塘里的鱼突然全部死亡,而这附近除了垃圾场的黑水之外没有别的污染源。黄姚村一位村民指着一片两米多高的小树林说:“这一片地原来都是菜地,以前中间的小水渠里鱼、虾非常多,现在都见不到了,有时候水还发黑发臭,根本不敢用。”另一位村民也说,现在连井里的水也都发苦、发臭,以前的饮用水现在“连衣服都洗不了”。在记者调查期间,其渗滤液处置设施并未运行,渗滤液通过专用车辆运输至南京江心洲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而垃圾渗滤液由于其处理难度大,普通生活污水处理厂难以处理,国家相关技术规范也不允许直接将垃圾渗滤液在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同时,由于其渗滤液预处理池完全暴露在空气中,在其晚间运输时散发出强烈恶臭,对周边两公里范围内的居民产生影响。附近泰来苑小区的章先生告诉记者,他曾专程寻找污染源,最后确定是垃圾渗滤液。在距离南京天井洼填埋场不到两公里的原老山蜂蜜厂旧址,记者从当地居民那里了解到,根据季节不同、风向不同,臭味强烈程度不同,在夏秋两季尤其难以忍受。虽然南京天井洼填埋场的相关负责人解释说,渗滤液从预处理池到运输车的传送过程通过泵和管道完成,并不翻动污水,但黄姚村居民却一再表示,只要夜间一抽水运水,臭气就飘过来了。此外,南京天井洼填埋场的非作业区没有覆膜,填埋作业也没有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的“单元填埋、当日覆盖”进行操作。记者连续两天到现场调查,并未见到有任何覆盖措施,这是导致夏季苍蝇成堆、腐臭味浓烈的主要原因。据了解,由于不堪忍受臭气,黄姚村村民曾堵住通往垃圾场的道路,阻止垃圾车进入长达八九天。

垃圾渗滤液处置方案篇6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Feo技术应用

垃圾渗滤液是在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成份十分复杂的高浓度的有机废水,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理方法。传统的生化处理法虽然常常用来处理渗滤液,但由于渗滤液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难降解有机物且水质水量变化很大,生化法的处理效果远不及其对城市污水的处理。“Feo技术”是我公司专门针对垃圾渗滤液开发的处理技术,在BoD5CoDcr比值低和很低时,使渗滤液达标的关键性技术。

1垃圾渗滤液的特性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主要有直接降水、地表径流、地表灌溉、地下水、垃圾自身的水分、覆盖材料中的水分和垃圾生化反应的生成水等。其具有负荷高、水质成份复杂、浓度随季节变化大、色度高、氨氮高、有毒性物质较多、可生化性逐渐降低等特征。渗滤液水质特征见表1。

表1垃圾渗滤液水质特性表

项目特性

色味呈淡茶色或暗褐色,色度一般在2000~4000倍之间,有较浓的腐臭味。

pH值填埋初期pH为6-7,呈弱酸性;随着时间的推移,pH可提高到7-8.5,呈弱碱性。若垃圾中煤灰多,呈弱碱性;煤灰成分少,有机物多,呈弱酸性。

BoD5随着时间和微生物活动的增加,浸出液中的BoD5也逐渐增加,一般填埋6个月至2.5年,达到最高峰值,随后BoD5开始下降。

CoDcr填埋初期CoDcr略高于BoD5,随着时间的推移,BoD5急速下降,而CoDcr下降缓慢,从而CoDcr高于BoD5。浸出液中的BoD5/CoDcr的比值比较高,说明浸出液较易生物降解,当填埋场填满封场后的2~5年中BoD5/CoDcr逐步降至0.1,则认为后期浸出液中难于生化降解的成分占主要。

toCBoD5/CoDcr值可反映浸出液中有机碳可生化状态。填埋初期,BoD5/toC值高,随时间推移,填埋场趋于稳定,浸出液中的有机碳以氧化状态存在,则BoD5/toC值降低。

溶解总固体浸出液中溶解固体总量随填埋时间推移而变化。填埋初期,溶解性盐的浓度可达10000mg/l,同时具有相当高的钠、钙、氯化物、硫酸盐和铁等,填埋6~24个月达到峰值,此后随时间的增长无机物浓度降低。

SS一般在1000mg/l以下,垃圾填埋高度增加,SS值下降。

氨氮氨氮浓度较高,以氨态为主。

磷浸出液中含磷量少,生化处理中应适当增加与BoD5相当比例的磷。

重金属生活垃圾单独填埋时,重金属含量很低,一般不会超过环保标准,但若渗混入工业废物或污泥混埋时,重金属含量增加,超标可能性大。

细菌浸出液含有毒有害物质及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其中大肠杆菌含量最大。

2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

2.1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可大致分为厌氧生物和好氧生物处理两种技术。在厌氧生物处理装置中,渗滤液中的复杂有机分子被产甲烷细菌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产生极少数量的需要处理的污泥,同时还具有低能耗、低运行费和所需营养物少等优点。成熟的工艺有厌氧滤池(aF)、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高效厌氧反应器(UBF)等。

对于BoD与CoD比值远大于0.5的早期渗滤液,含有大量易于生物降解的脂肪酸,好氧系统是非常有效的。微生物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作用于有机物质,为保持好氧阶段生物活性,特别是处理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的早期渗滤液时,提供大量的氧气是非常必要的,当渗滤液有机负荷随时间变化时,系统可通过改变氧气供应来调整。好氧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转盘、滴滤池和氧化塘等。

2.2物化处理技术

物化处理技术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的方法去除渗滤液中的C0D、SS、色度、重金属等。相对于生物法,物理化学法不受渗滤液水质水量的影响,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出水水质比较稳定,尤其在废水可生化性较差的时候有比较好的处理效果。近年来,用于渗滤液处理的物化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化学沉淀法、吸附法、化学氧化法、反渗透法、电渗析、Feo技术等多种方法。其可作为预处理或深度处理而为渗滤液的达标排放和生物处理系统有效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2.3组合式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

渗滤液成分复杂,仅采用普通的生物处理工艺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需采用合适的预处理措施来提高它的可生化性,以改善后续工艺的运行环境。对于处理垃圾渗滤液采用物化和生化组合式的处理工艺,可以避免这两种方法的缺点。我公司积累近十年的工程实践经验,成功地开发了“厌氧+Feo+氨吹脱+好氧”的处理工艺,该处理工艺已经成功应用于十几个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实践证明该工艺处理高浓度的垃圾渗滤液是目前确保出水稳定达标的最可行技术路线之一,CoDcr、BoD5、氨氮和色度的去除率均很高,是目前较先进和比较可靠的方法之一。

3Feo处理技术介绍

“Feo处理技术”是我公司专门针对垃圾渗滤液开发的渗滤液处理技术,在BoD5/CoDcr比值低和很低时,使渗滤液达标的关键性技术。我公司将该技术应用于漳州市九龙岭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湛江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阳江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福安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合肥市龙泉山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等工程均获得成功,净化效果十分显著。

其作用如下:Feo反应器中填料主要由Fe、al、C、mn、Zn、石墨等二十几种物质按一定的配比均匀混合而成。Feo反应器由Fe罐及高级氧化罐两部分组成,“Fe”指反应器中的主要填料铁(Fe),而“o”表示氧化反应。它主要利用电解质溶液中铁屑及其它金属晶体结构与碳之间形成的许多局部微电池,来处理工业废水的一种电化学处理技术。Feo反应器在没有外加电能条件下,充分利用金属-金属、金属-非金属之间的电位差而产生的无数微小电池的作用,使废水中的污染物通过电化氧化-还原反应、凝聚、气浮和沉降等作用,达到净化的目的。其电极反应式如下:

阳极反应:FeFe2++2e,e0(Fe/Fe2+)=-0.44V

阴极反应:2H++2e2[H]H2,e0(H+/H2)=0.00V(酸性介质)

o2+2H2o+4e4oH-,e0(o2/oH-)=0.41V(碱性介质)

o2+4H++4e2H2o,e0(o2/H+)=1.23V

Feo反应器特点是作用机制多、协同效应强、适用范围广、去除效果好、运行费用低、脱色效率高。它采用多组合工业混合原料及多元催化剂,进行多种生物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和凝絮吸附共沉淀效应,从而分解难生化和不可生化的有机物,降低色度,为后续生化处理提供良好保障。

4Feo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工程案例

合肥龙泉山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为我公司于2004年设计施工,并于2005年投入运营。合肥龙泉山垃圾填埋场位于合肥市肥东县桥头集镇,该渗滤液处理站是垃圾填埋场的主要配套工程,设在填埋库区的西北面,该项目由我公司设计施工,合肥市建设投资公司负责工程建设,华夏监理公司负责工程监理。垃圾渗滤液污水调节池容积为5万m3,渗滤液处理站设计处理规模为600m3/d,处理达标后的污水,由一条约10km的管线排入店埠河,最终进入巢湖。

垃圾渗滤液处理站设计进水水质如下:

CoDcr≤6000mg/LBoD5≤3000mg/L,

SS≤500mg/LnH3-n≤800mg/L

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出水排放标准如下:

渗滤液处理出水水质执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即:CoDcr≤300mg/L,BoD5≤150mg/L,SS≤200mg/L,nH3-n≤25mg/L,pH=6~9。

本处理站工艺主体路线:UaSB+Feo+氨吹脱+CaSS是不同于其它传统处理工艺,其是以先进的专利技术及工艺处理理论为依托,以大量的工程实例为基础逐步发展改进确立起来的,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及先进性,是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成熟的处理工艺。而Feo技术作为我公司的专利工艺更是在该工艺主体线路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经过这几年的运营实践,Feo对经过厌氧处理以后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平均效果见表2。

表2Feo进出水水质对比表

水质指标CoDcr

(mg/L)BoD5

(mg/L)氨氮

(mg/L)色度

(倍)

进水水质300012008003000

出水水质22501020640150

由此可见Feo对CoDcr有25%的去除率,对BoD5有15%的去除率,氨氮也有20%的去除率,而对色度的去除率达95%。通过测量进出水的B/C也得到了提高。实践证明,Feo有如下优势:

4.1垃圾渗滤液的色度很高,可达2000倍以上,工艺流程的主体系统采用生化为主的处理工艺,生化处理对色度的去除能力较弱,而“Feo处理技术”对有机色度的去除率可达95%以上。

4.2垃圾渗滤液含有10%~35%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质,特别是填埋场到中后期或封场后,难生化和不可生化物质将占主导成份,只通过生化处理无法有效去除。“Feo处理技术”中因加入特殊的催化氧化剂,可使垃圾渗滤液中的大分子难生化物质断链为小分子,同时可改变一些难生化物质的分子结构,通过投加药剂反应可生成沉淀去除。

4.3Feo处理技术可以去除相当一部分CoDcr、nH3-n,减少后续生化处理的负荷。缩短生化时间,降低运行成本。

4.4生活垃圾中可能混入一些工业垃圾,增加垃圾渗滤液中重金属的含量,采用Feo处理技术,能有效地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重金属离子,确保处理后的重金属达标排放。

5结论

垃圾填埋场因所处地区气候(降水)、水文特点,也与填埋场运行时间密切相关,渗滤液水质是连续变化的,所以对渗滤液的处理,不仅要考虑工艺方法对渗滤液的处理效果,而且更要考虑该工艺方法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物化法控制条件灵活、调整参数方便可靠,而生物法则对连续变化的渗滤液水质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结合两者各自特点,采用组合式工艺“厌氧+Feo+氨吹脱+好氧”处理垃圾渗滤液。Feo技术对于水质水量的变化有很好的适应性,在其水质水量变化时均能够稳定的运行。Feo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将是一个发展方向,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闫志明,普红平,王小凤.垃圾渗滤液的特征及其处理工艺评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28(3):128-134.

[2]蒋彬,吴浩汀,徐亚明浅谈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技术[J].江苏环境科技,2002,15(1):32-34.

[3]丁忠浩,刘子元,王文斌,赵素芬.垃圾渗滤液处理中SBR法脱氮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1):24-26.

[4]程洁红,马鲁铭.厌氧/SBR/混凝沉淀耦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4,30(3):176-178.

[5]孟玢,李静,王蕾,季民.Fenton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生化工艺处理的影响因素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4,10(1):41-45.

[6]ShengH.LinandChinC.Chang,treatmentoflandfillleachatebycombinedeletro-Fentonoxidationandsequencingbatchreactormethod,wat.Res.,2000,34(17).

垃圾渗滤液处置方案篇7

1选址

填埋场址大多处于农村地区或城乡结合部,场址选择首先要满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及《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等强制性条文及相关要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确定了5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随着污染防治技术、设备的进步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壮大,很多污染问题已经能够迎刃而解,不再单纯依赖卫生防护距离。因此,2008年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取消了卫生防护距离的直接具体规定,要求根据环评计算并经环保部门批准即可。本着“标准从新”原则,生活垃圾填埋场卫生防护距离设定应当按照《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规定执行,即根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计算,报经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批准即可。从实践看,2008年11月河北省枣强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08年10月福建省连城县生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环境影响报告书,经计算均确定3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这些项目正确执行了标准关于卫生防护距离的规定[1]。尽管上述国家规范和标准对垃圾场选址做出了相关规定,但是项目实际操作中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选址越来越困难,甚至成为垃圾处理项目成败的关键。选址难主要有以下原因:

①辽宁省北部为山地丘陵,南部为辽河平原,对于位于丘陵地带的县城,垃圾卫生填埋场往往选在县城周边山谷,而在运距合理的范围内,这些山谷附近基本都有一些村落。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建设往往受到附近居民的强烈反对。而在消除对村民影响的措施或补偿方面,政府与村民往往难以达成一致,公众是否支持越来越成为制约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的首要因素。

②另外重要的因素是用地种类及征地费用问题,对于平原型填埋场可能用到基本农田,在目前国家土地政策面上难以通过。山谷型填埋场多为林地、果树或边坡地,大多承包给个人,所以也面临与村民的征地补偿问题。一是补偿费用难以达成一致,二是征地费用需要地方财政解决,由于经济落后等原因对于地方财政是不小的负担。

③关于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方面,山谷型填埋场主要问题是有些场地地形复

杂、地势陡峭、垃圾运输成本较高,多数场地地层岩性中土层较薄,有的基岩裸

露,对于土方工程及防渗层的铺设有一定难度,但山谷型填埋场对地下水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于沿海平原型填埋场,最大的问题是地基承载力较差,地下水位高,垃圾卫生填埋场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较大,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适用性需要谨慎评估。

基于以上公众、环境、土地等因素,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选址成为一项复杂的工作,而对于中小城镇,在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可研的选址阶段,可以说是比较草率的。往往是相关部门(如城建局或环卫处)备选几个场址,由主管领导拍板。在选址过程中并未对每个备选场址做详细调查,诸如周围居民情况,公众是否支持,用地性质及征地费用,水文地质条件等。一方面是由于地方政府领导对于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了解少或者不够重视,另外为了赶项目,争取资金,对可研阶段工作投入少,项目的环评工作也往往滞后于可研。由于基础资料的缺乏,设计人员在填埋场选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被弱化,常常受到建设单位的制约。由于选址阶段的草率,中小城镇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在后期实施中,因征地和公众反对而被迫更换场址的事例屡有发生。重新选址不仅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进度,对本来就紧张的地方财政,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为避免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过程中重复选址等现象,就应该在项目的可研编制过程中,加大选址过程的投入。这方面即使国内大城市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如国外某一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只用了一年时间,但选址却用了八年时间。对于中国城市、特别是中小城镇,首先应提高政府领导对选址工作的重视,肯投入、肯花钱。在进行选址的过程中,项目的环评必须同时进行,应加大环评工作的独立性和约束力,改变目前县级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环评报告由当地环保部门审批的做法,改由市级环保部门审批。只有在可研和环评阶段紧密结合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农业生态环境特征及农民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以人为本,真正解决好公众参与、用地补偿等问题,尊重群众环境权益以获得群众认可和支持,才能保证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建设顺利进行。

2填埋场设计

2.1防渗设计

辽宁省中小城镇垃圾卫生填埋场包括山谷型和平原型两种,其中以山谷型居多。无论是山谷型和平原型填埋场,目前防渗设计通常采用以HDpe膜为主要人工防渗材料的水平防渗方式,这种防渗措施从理论上和实践中都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虽然防渗层的具体结构形式在规范中规定的比较详细,但在具体设计中,有些设计单位忽略了不同场址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的不同,简单地套用单一模式,使有些防渗设计脱离实际,或者不够安全,或者造成浪费。防渗设计在遵循规范的同时,必须结合实际,切实可行。辽宁东南部低山丘陵地带,一般第四系覆盖层较厚,以粘土和粉质粘土为主,虽然自然土层无法满足天然防渗的要求,但作为HDpe保护层一般可以满足,所以可以采用1.5mm或2.0mm的HDpe膜作为人工防渗层,以天然土层作为保护层。而北部和西部山区,第四覆盖层一般较薄,以碎石土为主,山坡上局部基岩裸露,直接铺设HDpe膜容易遭到破坏。由于粘土缺乏,且边坡较陡,采用粘土垫层也不太合适,通常设计中考虑以GCL代替粘土垫层,作为HDpe膜的保护层。对于沿海平原型填埋场,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更大,防渗的可靠性更加重要。而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目前辽宁地区已经建成的几座位于地下水位较高地区的垃圾卫生填埋场,并未采用双层人工防渗衬层。对于这种情况,设计采用2.0mm的HDpe膜,膜下铺设GCL,以增加防渗的可靠性。

防渗层合理的锚固和安装对防渗层的安全和使用寿命有直接影响,特别是对于山谷型填埋场,地势高差大,边坡陡峭。在辽宁中小城镇山谷型垃圾卫生填埋场中,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边坡坡度一般1:3~1:1,有的甚至更陡。这种情况防渗层的稳定首先决定于库区边坡的稳定。增加边坡稳定的方法可以通过填方减缓边坡的坡度,但这种方式不仅增加土方工程,也减少库容,所以实际设计中,在对自然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基本利用现状边坡。对于不够稳定的边坡进行适当处理,如将滑面较陡处的滑动体挖除,增加支护;对于岩石裸露、易崩塌的边坡采用锚杆加固,喷浆找平等方法。

HDpe膜的抗变形能力很强,拉伸试验表明,HDpe膜的屈服伸长率为16%,断裂伸长率为700%,因此控制防渗膜安全的是应力,而非变形。影响防渗膜应力水平的因素主要有边坡的土工特性,防渗膜自身特性、荷载及边坡坡形等,在边坡及垃圾填埋高度确定的情况下,一般通过控制坡长来增加防渗膜的稳定,边坡陡则坡长短,边坡缓则坡长长。防渗膜的锚固一般采用矩形锚固沟,锚固沟回填材料可用粘土或混凝土。对于坡度太陡的边坡锚固沟施工较困难,可对边坡适当处理,采用锚固钉的方式。签于库区防渗的重要性,填埋场关键设备材料(压实机、HDpe防渗膜等)在经济允许的前提下优先选用进口设备[2],其余设备采用国产优质产品。

2.2地下水导排

规范规定填埋场地下水最高水位应保持在防渗层下1米,在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应设置地下水导排系统。如果地下水导排不畅,且地下水位较高时,容易因为浮力使防渗层遭到破坏。在山谷型填埋场中设计地下水导排系统时应切合实际,不能盲目照搬,因为山谷型场地的地下水主要是由降水形成的表层潜水和少量岩石裂隙水,一般只在山谷下游沟口附近可见稳定的水位,受降雨补给,一般水量较小,所以对于山谷型填埋场一般来说地下水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在辽宁西部已建县城垃圾卫生填埋场中,有的设计了地下水导排系统但却收集不到地下水,造成投资上的浪费。笔者认为对于山谷型填埋场,应以水文地质勘查报告为依据,简化地下水导排系统,一般在垃圾坝前一定区域铺设的地下水导排系统就可满足要求。

对于山谷型填埋场另一种情况应得到重视,就是山谷中存在泉眼,或者库区边界以外雨水汇水面积较大,当发生暴雨时,雨水下渗不能及时排走,造成边坡防渗层鼓起而破坏,这种情况在辽宁东南部已建的山谷型垃圾卫生填埋场中出现过。这种场址在边坡防渗层下铺设导水系统是很必要的。

对于平原型垃圾卫生填埋场解决好地下水问题尤为重要。辽宁沿海城镇地质条件以粉砂、粉土为主,地下水丰富、水位高,地基承载力低,建设垃圾卫生填埋场并不理想。但由于焚烧和堆肥存在更大困难,目前也只能选择建设垃圾卫生填埋场。平原型填埋场通常下挖一定深度,以保证所需库容,但下挖无疑会增加地下水导排的费用和施工难度。为避免导排地下水,可以采用平地起堆的方式,但会增加填埋场的占地,所以在设计地下水位较高的平原型填埋场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首先应保证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同时减少地下水导排的难度和费用。有时采用下挖和沿库区围堤相结合的方法,在库容、地基承载力和地下水导排等因素中找到平衡。平原型垃圾卫生填埋场地下水导排系统必须设计可靠,才能保证运行期间防渗层的安全,避免因地下水导排不畅而使防渗层浮起。

2.3渗滤液导排

渗滤液导排系统的目的是将填埋区产生的渗滤液收集到处理构筑物,保证填埋场的正常安全运行。渗滤液导排系统铺设在防渗层上面,随着填埋场的运行,导排系统上面的垃圾越来越高,荷载越来越大,荷载分布不均,可能使渗滤液受管道产生变形或破坏。另外长期运行会产生一些沉积物,可能造成系统堵塞。所以渗滤液收集系统虽然看似简单,但对填埋场的长期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从辽宁省已建的山谷型垃圾卫生填埋场看,渗滤液收集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不超过10年,渗滤液穿坝管道堵塞的情况较普遍,致使垃圾渗滤液不能及时排走,淤积在坝前,甚至漫过坝体造成严重污染。国外设计中采用设置冲洗井对管道进行冲洗,限于技术和管理等原因国内较少采用。通过以下措施可适当提高渗滤液收集系统使用寿命:增加收集干管特别是穿坝管数量;穿坝管与场内收集管预留一定的跌差;在适当位置设置沉淀井等。另外实践证明利用填埋气体导气井与渗滤液收集系统结合,在适当填埋高度增加水平收集盲沟,形成立体的导排系统,可取得较好的导排效果。

2.4渗滤液处理

垃圾渗滤液水量水质变化大,水质极其复杂,污染物种类多、浓度高,可生化性差,因此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虽然各国开展研究的时间已较长,但迄今尚无比较切实有效的处理方法[3]。渗滤液处理是垃圾卫生填埋场中占投资和运行费用很大比例的部分。由于垃圾渗滤液的特点,我国早期建设的采用二级生化处理的垃圾卫生填埋场,真正运行稳定可以达到二级排放标准的很少。辽宁省早期建设的城镇垃圾卫生填埋场由于资金有限,设计中多采用回喷填埋场的方式,实际上基本无渗滤液处理系统。回喷无法根本消除渗滤液,且更多的受天气和人为的影响,卫生条件也很差,基本上都无法实现。事实上当雨季渗滤液调节池容积不够时都采用外运甚至偷排河道的方法,所以对于中小城镇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问题更应受到重视。新颁布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提高了渗滤液污染排放标准,并要求2011年7月1日后所有已建和在建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都要建设独立的渗滤液处理系统,将渗滤液处理达标后排放。新的标准虽然更加重视减少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但也较大增加了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建设投资和处理成本,对于普遍财政拮据的辽宁中小城镇的地方政府,有时难以承受。目前国内渗滤液处理技术路线大体有两类,一是先采用生化处理(如mBR),后接纳滤和反渗透膜;另一种是直接采用多级反渗透(碟管式反渗透膜)。相同点是在执行新的排放标准下,都把膜处理技术应用到系统中,这也是增加工程费用和处理成本的主要原因。更多的专业人士可能更倾向前一种方案,对于高浓度的垃圾渗滤液一般建议前端采用厌氧一好氧联合工艺[4~5],因为先通过生化处理过程,使有机污染物有了较大降解,而后者只是单纯的物理分离,浓缩液难以处置。但前种方式工艺流程复杂,受温度影响大,对老场可生化性较差的渗滤液,处理效果不佳。所以在辽宁省新建垃圾卫生填埋场中,采用碟管式反渗透膜的相对多些。但不管哪种,对于辽宁中小城镇填埋场都存在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管理操作复杂等问题。寻找适合中小城镇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解决方案仍是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考虑:首先从政策方面,对于县城级别的垃圾卫生填埋场采取相对低的排放标准,这是从现实出发,避免确立了高标准,却无法执行。适当的标准可以较大的降低工程费用,当然排放标准应以保护环境为原则,但不可一刀切,应根据当地环境类别、经济条件、执行难度有所差别。另外由于县级垃圾卫生填埋场一般处理规模较小,渗滤液产量相对少,可以考虑移动式处理设备(如可移动反渗透处理设备),由专业公司负责,收取处理费。还有就是从减少渗滤液产生量出发,重视填埋场的雨污分流,降低渗滤液处理规模和费用。

3填埋场的施工

中小城镇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工程施工水平相对大城市差距更明显,一方面是因为中小城镇近几年才陆续有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很多施工单位没有填埋场施工经验。另一方面县级政府从地方保护出发,往往愿意使用当地的施工队伍,而有些地方队伍水平较差,甚至不具备相应资质。另外业主也缺乏经验,对于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也往往不够。根据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工程特点,某些专业性较强的分项工程(如防渗工程和渗滤液处理工程),最好单独招标,由专业施工队伍施工。而实际上多是一个施工单位承包全部工程,由于施工水平低,施工不规范,对于某些隐蔽工程(如防渗层及收集管道),工程质量存在较大隐患。另外在材料的采购中,业主多采取低价中标的方式,以牺牲质量和安全为代价来节省工程投资。特别是在HDpe膜采购过程中,国内生产厂家繁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少价格低廉但质量较差的产品被应用在填埋场防渗中。造成这种情况原因一方面是辽宁地区城镇经济较落后,财政拮据,业主必须处处省钱。另一方也是地方环保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垃圾卫生填埋场不同于污水处理,其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地下的,因为是表面看不见的,环保部门的监管力度就小,对填埋场建设管理单位的压力就小。所以应该从提高建设单位的质量意识,和加强环保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两方面来保证填埋场建设中的施工质量。

4填埋场运行管理

国内建设项目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在中小城镇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中更是存在这问题。和其他项目相比,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运行中人的因素更多,运行管理更加重要。垃圾运输到填埋场后要经过卸车、摊铺、压实、覆盖、封场等多个环节,随着垃圾的填埋,垃圾堆体不断增高,场地条件也不断变化。但从国内已建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看,这些工作是相对薄弱的。突出的问题就没有真正按照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要求去做,如不按单元作业,依然采用从上至下的倾倒式作业方式,垃圾不能及时压实、覆盖等。这一方面由于运行人员未经过专业的培训有关,更与管理部门不够重视,运行过程缺乏监管有关。事实证明,如不重视和解决垃圾卫生填埋场中的运行问题,垃圾卫生填埋场可能成为二次污染源,城镇生活垃圾就无法达到真正的无害化处理。

5结论

以上对辽宁省中小城镇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中诸如选址、设计、施工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进行了初步的阐述,说明由于辽宁地区中小城镇在经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相对落后,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建设水平相对较低,各个环节需要进一步规范。针对这些问题,不能一味照搬规范和发达城市的模式,而应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改进中小城镇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的相关标准,提高设计水平、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关部门应制定指导性文件,建设样板工程,促进中小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华冰群.生活垃圾填埋场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冲突与选择.环境保护,2009年(14):43-45.

[2]简德武,刘向荣.泉州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设计.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19):-87-89.

[3]倪晋仁,邵世云,叶正芳.垃圾渗滤液特点与处理技术比较.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4(6)148-150.

[4]陈胜,孙德智,陈桂霞.厌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串联处理垃圾渗滤.环境科学,2006(10)2076-2080.

.processBiochemistry,2005(40):895-902.

垃圾渗滤液处置方案篇8

关键词:垃圾焚烧厂;渗沥液;渗沥液处理

中图分类号:R124.3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近年来,人们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垃圾大量增加,随着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建设,渗沥液处理站也在不断建设与发展,但存在着不少问题,焚烧厂渗滤液同填埋场渗滤液特性又存在着很多不同,所以在处置上就有一定的区别已形成的处理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新的处理工艺和方法也有待研究开发。寻找一套经济合理,且能适应我国垃圾渗沥液处理的工艺流程,开发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推动我国垃圾填埋场的技术发展是当前迫切的研究课题,具有广阔的前景。

2、垃圾渗沥液处理的特性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含水率高、热值较低,焚烧法处理垃圾时必须将新鲜垃圾在垃圾储坑中储存3~5d进行发酵熟化,以达到沥出水分、提高热值的目的,才能保证后续焚烧炉的正常运行,因此其渗沥液污染物浓度高、水质变化大、带有强烈恶臭,呈黄褐色或灰褐色。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厨余物含量很高,根据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对深圳城市生活垃圾基础分析报告,深圳的部分垃圾焚烧厂的经熟化堆放排出渗沥液后的垃圾(即进入焚烧炉进行处理的垃圾)中厨余物含量在40%~45%,含水率约50%,因此,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渗沥液产生量非常高,根据上海、深圳、宁波、珠海、苏州等不同地域城市的统计数据,垃圾渗沥液的产量占垃圾总量的10%~20%,平均约15%。

同时,垃圾渗沥液的处理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成分取决于垃圾成分、填埋时间、气候条件、填埋场设计等多种因素。一般来说,垃圾渗沥液具有如下特点:

(1)水质较为复杂,危害性较大。渗滤液里面含有较高的浓度,而且污染物较多,还含有大量金属离子和氨氮,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采用专业联用技术鉴定出垃圾渗沥液中有将近一百种有机化合物,其中二十二种被列入我国和美国epa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的黑名单中。与此同时,渗沥液中还含有10多种金属和植物营养素(氨氮等),水质成分十分复杂。

(2)化学需氧量的浓度较高。垃圾渗沥液中的化学需氧量和城市污水相比,浓度极高,最高浓度可以达到90000mg/L,BoD5最高达到38000mg/L。显然这就要求其处理构筑物的有机负荷率高,水力停留时间长,构筑物容积大。

(3)金属离子浓度较高。垃圾渗沥液中含有较多的金属成分,如铁,铅,锌,钾、钠,钙等,且含量都较高。在生物处理系统中,如果金属离子含量过高,对微生物会有强烈抑制作用,长时间运行,会导致污泥中的无机物含量增加,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故须先调pH值使重金属离子沉淀。

(4)氨氮浓度及含盐量较高。氨氮浓度随着垃圾污染物填埋时间的增加,氨氮的浓度也会随着相应的增加,而且最高的浓度可以达到1700mg/L。而渗沥液中的氮多以氨氮形式存在,约占tKn40%~50%。如此高浓度的氨氮,使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严重失调,仅靠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脱氮不仅不能去除,反而会影响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渗沥液进入生化处理前常需用物化法脱氮。渗沥液中的盐主要为氯化物(100~4000mg/L)和磷酸盐(9~1600mg/L),若在缺水地区需对渗沥液回收利用时,应对其脱盐处理。

(5)颜色较深,气味难闻,所以需考虑脱色处理,难闻的气味会给运行操作带来较大的困难。

(6)微生物营养失衡。垃圾渗沥液虽然有较多的有机物和氨氮成分,但是磷元素少之又少。氨氮较高的含量指标加上较高的碱度,对厌氧消化不利。磷元素的缺乏也影响系统的稳定。因此,处理工艺中需在生化前进行脱氮处理,并往往需向系统投加磷等营养元素。

(7)水质波动较大。渗沥液的水质极易受填埋时间的影响,而且受季节降雨影响较大,所以整体的变化规律很难确定。渗沥液化学需氧量的浓度一般是在0.4~0.75,采用生物处理可达到良好的去除效果。但随着填埋时间的增加,垃圾层日趋稳定,垃圾渗沥液中的有机物浓度降低,可生化性差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有机化合物占优势,其BoD/CoD值甚至可低于0.1。渗沥液水质如此不稳定,这就要求其处理系统要有一定的调节容积,抗冲击负荷能力要强。

3、垃圾渗沥液处理的技术方法

国内外对垃圾渗沥液的处理试验研究及实践工作已进行了多年,处理方法有回灌法、土地处理、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生化处理、物化处理等20多种。

(1)回喷法

此方法已经被许多西方国家所应用。由于这些国家中垃圾厨余物较少,热量值较高,渗沥液产量少,一般采用将渗沥液回喷焚烧炉进行高温氧化处理。比如比利时某1000t/d的垃圾焚烧厂,其最大渗沥液产量为4t/d,平时基本没有,该厂建有300m3左右的渗沥液收集池,平时将渗沥液集中在池内,当垃圾热值较高时,用高压泵将渗沥液加压经自动过滤器、回喷系统喷入焚烧炉进行处理,当垃圾热值较低时停止。回喷法适合于渗沥液产量、垃圾热值高的场合,对于热值较低的垃圾则不适合,否则会造成焚烧炉炉膛温度过低、甚至熄火的状况。经计算,对于热值为5112kJ、含水率为48%的城市生活垃圾,理论上渗沥液最大回喷量为垃圾焚烧量的3119%。但中国垃圾的含水率太高,渗沥液产量大,因此回喷法不适用于中国。

(2)膜--生物反应器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成果已经被应用在垃圾渗沥液处理过程中,并且获得了良好的认可和发展。膜技术的应用最成功和目前应用趋势最好的一类发展技术,包括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其中微滤(mF)孔径范围一般为011~75Lm,超滤(UF)筛分孔径为1nm~70Lm,均不能截留渗沥液中所含盐份,只能用来将微生物菌体、沉淀物从污水中分离出来,压力量在0102~017mpa之间。近来微滤和超滤在与好氧生物工艺处理组合应用,即所谓膜生化反应器(mBR)技术。mBR是生化反应器和膜分离相结合的高效废水处理系统,用膜分离(通常为超滤)替代了常规生化工艺的二沉池。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mBR对有机物的去除率要高得多,在膜生物反应器中,由于分离效率提高,生化反应器内微生物质量浓度可从常规法的3~5g/L提高到15~25g/L,可以在比传统活性污泥法更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内达到更好的去除效果,减小了生化反应器体积,提高了生化反应效率,出水无菌体和悬浮物,因此在提高系统处理能力和提高出水水质方面表现出很大的优势。

(3)厌氧工艺

在进行厌氧反应器设计时应对原水的生物化学甲烷势进行测定以指导设计,在进行厌氧反应器启动和对方案选择时应充分考虑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对未驯化污泥的厌氧毒性。Bmp用于测定有多少有机物可以在厌氧过程中被降解生成甲烷,与BoD5结合考虑,还可以用来表达污染物中不可好氧降解但能厌氧降解的有机物组分,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表达厌氧反应器的最大去除率,对于厌氧反应器,Bmp比BoD5更有意义。Bmp计算公式:Bmp=1000@净总产气量/(395@渗滤液投加量),单位:g/L。[4]本项目中,渗滤液CoD的平均值在50000mg/L左右,通过对渗滤液的Bmp测定,其Bmp可达到4.8g/L,由此可见,该渗滤液具有良好的厌氧可生化性。根据实验结果,对UaSB设计水力停留时间为2.5d,CoD去除率为60%,实践证明厌氧处理效果较好。

4、结语

通过对各种垃圾渗沥液处理方法的特性进行比较,各种处理工艺都有其一定的适应性、优点和缺点,在选择与确定中应当密切结合垃圾焚烧厂的特点等,建议进行现场试验。在渗沥液处理方案的选择和设备的选型上,还必须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处理工艺的经济合理性。

参考文献

垃圾渗滤液处置方案篇9

关键词:垃圾焚烧厂;渗沥液;处理技术

当前,焚烧法是处理生产生活垃圾的重要方法,通常在焚烧前需要将垃圾倒入储坑停留3-5d以便全面发酵熟化,以沥出垃圾水分、提升燃值,以确保后续焚烧处理正常运行,所以会产生渗沥液。而渗沥液很有大量有机物、氨氮类污染物,且含一定毒性物质,如不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则会对焚烧厂周边的地下水、地表水及土壤造成污染。为此,需要对此种渗沥液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以免出现“二次污染”。所以,必须重视渗沥液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一、回喷处理技术

回喷法处理技术适用于渗沥液少、垃圾热值大的焚烧厂,对热值偏低、渗沥液多的低垃圾不适用,要不然会导致焚烧炉炉温过低,影响到焚烧效率。从研究报道看,回喷处理技术在发达国家较为常用,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的生产生活垃圾很少有厨余物,整体热值较高,渗沥液少,通常将渗沥液直接回喷至焚烧炉经高温氧化处理。比如:美国纽约某垃圾焚烧厂,其设计规格为1500t/d,渗沥液最大量为4t/d,日常很少,一般先把渗沥液集于储存池内,在垃圾热值高时,通过高压泵把渗沥液加压再经过滤器、回喷装置喷进焚烧炉处理,在热值低时停止回喷。据统计,对热值大致为5115kJ、含水率48%的生产生活垃圾,渗沥液理论最大回喷量是焚烧垃圾总量的3.20%。该处理技术不太适用于我国,原因在于大多数城市的生活垃圾含水率较高,会能产生较多的渗沥液,垃圾整体热值不高。

二、生化处理技术

(一)UaSB厌氧处理法

对于再生垃圾而言,其渗沥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且大多数是可生物降解的挥发性脂肪酸,UaSB厌氧处理技术对此种渗沥液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据报道,对于CoD的去除率达到70%以上『3l。该处理技术的CoD负荷能够达到10kg/m3・d,且处理中不需耗能,所以在较大程度上能节约反应装置的占地面积和运行消耗。

(二)SBR好氧处理法

SBR处理技术是基于时间控制,在独立储存池内完成进水、搅拌、充氧曝气、沉淀、排水等操作的序批式反应技术,具备较好的抗冲击能力,能够依照渗沥液复杂、易变的特征灵活调节处理参数,通常和厌氧处理技术结合应用,可有效提高脱氮除磷的效率和质量。

(三)氨吹脱处理法

城市生活垃圾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高浓度氨氮,通常每升渗沥液含有几十乃至数千mg的氨氮。因高浓度氨氮对于生物处理有较大的抑制性,同时会导致渗沥液内的ρ(C)/ρ(n)失衡,很难实现生物技术脱氮,进而造成处理后的渗沥液无法得到排放排放。所以,对于氨氮含量较高的渗沥液,通常是先进行氨吹脱,再实施生物处理。

现阶段,氨吹脱处理方法主要有曝气池、吹脱塔等方式,在我国较为常用。其中,曝气池方式因气液接触面小,整体吹脱效率不高,不太适用于含氨氮高的渗沥液处理,吹脱塔的氨氮去除率虽然较高,但成本较高,且对于脱氨产生的尾气很难治理。比如:深圳某垃圾焚烧厂项目,氨吹脱相关设施和技术建设投资占项目总投资近30%,日常运行成本占到渗沥液总处理成本的近70%。原因就是在实际运行中,吹脱需要将渗沥液pH值调到10-12,在完成吹脱处理后为保证生化处理需要,又要把pH调回到中性,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需加入较大量的酸碱来调节pH,此外为增大气液接触面,通常需配置较大功率风机持续提供必要风量,这都使得处理成本增加。

三、光催化处理技术

光催化处理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其原理就是在紫外光照射之下有些半导体的阶带电子能够被激发至导带,进而产生有着很强反应活性电子一空穴对,在其移至半导体的表层后,再在氧化剂参与下完成氧化还原反应,达到降解污染物的目的。国内有学者,在深度处理焚烧厂垃圾渗沥液中应用应用Zno/tio2半导体催化剂,处理后的水质能够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近年来,多相光催化技术在污水治理中应用开来,处理效果显著,用其深度处理垃圾焚烧厂渗沥液可有效提升水质。

四、mBR处理技术

垃圾渗滤液处置方案篇10

环境工程环境监理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就是将国家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工程质量的法规标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开展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对加强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保护管理和监控,落实环保投资,防治环境污染,实施生态保护,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是一项环保工程,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工程建设中也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等环境污染因素。尤其是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含有高浓度废水及细菌、病毒等致病菌,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渗滤液处理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城市垃圾填埋场是否达到卫生填埋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渗滤液处理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垃圾处理场整个工程的质量及建成后的正常运行。而环境工程环境监理工作是控制渗滤液工程整个建设过程的关键所在。现将渗滤液处理环境工程环境监理要点总结如下:

二、了解掌握设计方案、主导思想、主导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理方案

在进行环境工程环境监理工作之前,应当认真阅读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报告书》以及环评批复文件,了解掌握项目的设计方案及设计的主导思想和原则;了解工程的环保设施的规模、投资情况;掌握环保工程的工艺流程,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监理方案。利用环境监理单位的技术优势和中介,为建设单位做好服务,提高施工单位的环保意识,不侵犯承包商的合法权利,使施工现场的环境监督、管理责任清楚、目标明确,并贯穿于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作好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从而保证环境保护设计中各项生态保护、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能够顺利实施,保证施工合同中有关生态保护,环境保护的合同条款切实得到落实。

三、做好施工阶段的巡视、旁站工作

渗滤液处理环境工程中主体基底及边坡的防渗、渗滤液的收集与导排和渗滤液处理环境工艺与设施是关键,基低与边坡防渗是第一道关口,防渗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渗滤液处理工程的质量。在整个工程环境监理过程中,对防渗工程应做好旁站、巡视工作。

对防渗工程的反滤层、渗滤液收集盲沟、竖向石笼、调节池池底防渗膜下层地下水盲沟等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实施全过程现场跟班监督,进行旁站监理。

对防渗材料的铺设,除库底及边坡平整基地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外,其他应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旁站:

1、各种防渗材料铺设前应保证铺设面完全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直接铺设在土建结构面上时,应保证构筑面结构稳定,坡面平缓过渡,垂直深度25cm内不得有任何杂物;铺设在下一层土工材料之上时,应保证下一层土工材料施工质量合格,表面无积水、无杂物。

2、合理选择铺设方向,尽可能减少接缝受力。

3、铺设工具不得对土工材料的正常使用功能产生损害。

4、合理布局每片材料的位置,力求接缝最少。

5、在坡度大于10%的坡面上和坡脚1.5m范围内不得有横向接缝,一般土工膜的焊接采用双轨焊接。

6、各种土工材料的搭接宽度不得低于相应的连接标准。

7、铺设过程中调整材料的搭接宽度时不得损害已连接的部分。

8、铺设过程中防止任何因为装卸活动、高温、化学物质泄漏或其它因素而破坏土工材料。

9、用于卷材展开的机械设备不得造成土工材料的明显划伤,并不得造成铺设基底表面的破坏。

10、片材铺设平顺、贴实,尽量减少褶皱。

11、铺设后应及时压载锚固,所有土工材料均须保证当日铺设当日连接锚固。

四、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移民搬迁的监理工作

工程对水土的影响是工程施工期间的土地占用、临时修筑的运输道路、施工材料的堆放、施工弃土堆放等占用或破坏部分人工植被和天然植被。另外,对施工过程中形成的高挖方或填方边坡处理不当造成的塌方,引起水土流失。施工弃土土质松散,易被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流失,若处理和管理不善,易引起水土流失,堵塞渠道或河道。

(一)主要防止措施如下:

1、对场地平整过程中的多余土方,设置临时堆放场,场地周边设置排水沟防护。多余土石方用于垃圾填埋覆盖及库底填方,弃渣及时处理。

2、对覆盖土源取土场区,取土后的场地应回填,对取土后形成的开挖边坡采取浆砌块石护坡等措施。

3、在施工开挖过程中形成的永久性边坡,视其边坡坡度情况采取浆砌块护坡、浆砌块石方格草皮护坡、浆砌块石挡墙护脚等措施,并在护坡边沿设置砌石排水沟,以利于坡面径流、地下水流等的通畅排出。

4、对建筑物周边,种植草皮及各种乔木、小灌木。

(二)村庄搬迁的监理措施如下:

1、搬迁时对于古树名木等有保存价值的植物,应事先联系当地林业部门,采取移植等异地保护的方法加以保护。

2、新址建设施工清场地树木、农作物、杂草,除部分可以做肥料外,应及时清运。

3、对于临时占地和新开辟的临时便道等破坏区,施工结束后应当进行土地复垦和植被重建。

五、施工期按环评批复的要求,做好监测井的监理工作;处理好与当地群众的关系;协调好各施工单位的关系

为确保防渗工程质量,防止渗滤液的渗漏,掌握地下水质量的动态变化,垃圾处理场区及周围附近地区应设置地下水监测井。考虑工程所在区域地下水流向等因素,在垃圾填埋场的两旁30~50m处各设一个污染扩散井;填埋场地下水下游30m、50m处各设一个污染监测井;地下水上游30~50m处设一个本底井。对上述监测井在填埋场使用前监测一次本底水平,具体监测项目是:pH、CoDcr、SS、nH3-n、氯化物、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总硬度、硫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