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7:50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篇1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职课程改革;新视角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3)09-0021-03

当前,教育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高职院校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从师资、教学、管理、课程、实训等多方面开展改革活动,其中,课程改革是核心。然而,高职课程改革在经历了改革初期的生动场面,现在已初步显露出疲软的态势。此时,国家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启动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协同创新”计划),为高职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新”在以提升职业核心竞争力为高职课程改革的目标,“新”表现为高职课程改革将以现代技术为基点,“新”在高职课程改革的途径是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

一、“协同创新”计划指导下的高职课程改革以提升职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协同创新”计划出台的背景是同志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讲话,关注点是高等教育质量。它启示高职院校重视教育质量,关心人才培养,明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将提升职业核心竞争力作为高职课程改革的目标。这是由于职业核心竞争力既是衡量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行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诉求。

(一)职业核心竞争力是衡量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在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方面有待提高。譬如自主创新能力,在毕业生自评中,认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占28.8%,认为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占39.2%;在352家企业评价中,认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占21.7%,而认为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占45.8%。一方面,高职院校对职业核心竞争力缺乏认知,这与高职院校自身定位滞后有关。现代社会要求高职院校不仅培育人才,更要培育能够适应新型经济发展复杂需求的人才。然而,部分高职院校仍然以名教师、特色专业、名课程、学生第一岗位就业率为办学质量的衡量标准,忽视了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缺少合适的平台。部分洞察力敏锐的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职业核心竞争力在学生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却由于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难度系数大、可操作性差而停滞。

(二)职业核心竞争力是行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诉求

现代社会中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是综合性的,然而高职院校在实际的人才培养工作上更加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学生职业素质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职业核心竞争力低。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岗位适应性差、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这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有密切的关系。很多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一味追求人才的“第一线”,认为高职人才的培养就是培养一线的操作人员,完全注重“技能”,将高职教育等同于职业培训,而忽略了“高等”二字,没有充分地将“高”和“技能”相结合。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表征为“高级技术型人才”或者“应用性高等专门人才”,对人才培养规格缺乏具体而严谨的阐释,缺乏涉及毕业生中长期职业能力培养的表述,造成理论上的人才能力培养与实际要求的能力规格不一致。据统计,70%以上的工作岗位需要的是具有更高智力含量的知识型工人,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岗位技能知识,而且应当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包括判断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因此,行业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核心竞争力的诉求有待于高等职业教育满足。

无论是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还是行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诉求,其最终落脚点都是课程。因此,高职课程改革必须将提升职业核心竞争力作为目标。

二、“协同创新”指导下的高职课程改革以现代技术为基点

“协同创新”计划重视科技创新,强调现代技术对经济、社会、科技、国防等的重要作用,它启示高职课程改革应该将现代技术作为基点。技术贯穿职业教育的始终,现代技术是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动力源泉;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以掌握现代技术为基本要求;高职课程与企业生产工艺密切相关,现代技术是课程内容的核心。

(一)技术贯穿职业教育的始终,现代技术是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动力源泉

“西方近代职业教育的产生无疑与人类的科学知识积累、技术更新发展有密切关系”,职业教育产生之前已经有了技术,技术催生了职业教育。17、18世纪,职业教育开始萌芽并发展,工人要掌握大机器的操作程序和工作原理。19世纪,科学家与工程师将动力工程、化学和电学运用到生产过程中,工人掌握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现代工艺学的产生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规模化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以技术革命为核心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增大,促使以学校为中心的职业技术教育被正式纳入教育体系。20世纪,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更新了人们的观念,计算机的出现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成为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国内外职业教育都发生了重大变革。21世纪初期,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以信息转换器技术、人格信息包技术、仿生技术、创生技术和再生技术为关键技术的第六次科技革命即将到来,职业教育吸收新的技术知识,以现代技术作为发展的源泉。

(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以掌握现代技术为基本要求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到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企业工作,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这是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本质区别。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思辨能力较强,接受的是学科知识体系,属于“科学”的范畴;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性思辨能力处于中职学生和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之间,接受的是技术知识体系,属于“技术”的范畴。未来工作将逐渐显现出技术性强的特点,而从事技术性较强工作的人员在收入、满意度等方面都要高于其他工作种类从业人员、也更具发展潜力。据麦可思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是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技术性较强的增长型专业。然而,高职学生在技术上的天然优势正面临着难以逾越的屏障。实际上,高职院校偏重学科知识教学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造成高职学生企业适应能力差,学生和雇主双方满意度都较低,在就业过程中缺少自身特有的专业优势,职业竞争能力明显薄弱。因而,高职院校应当以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技术为主要任务,辅以适度的理论知识,满足学生进行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的基本需要。

(三)高职课程与企业生产工艺密切相关,现代技术是课程内容的核心

现代工艺学的产生“使得劳动者有可能掌握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为专门的职业教育机构进行广泛的培训提供了便利和可能”,从中可见,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初期阶段,生产工艺已经是职业教育培训的内容,生产工艺与职业教育课程有着天然而不可分割的联系。任何技术应用到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就转化成了生产工艺。也就是说,技术是生产工艺产生的源泉,生产工艺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来源所在,那么技术天然地就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根本。根据技术的本质进行阶段划分,可划分为古代手工技术时期、近代机器技术时期、现代与科学联姻的高技术时期。在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也是不同的。近代机器技术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以机器技术为主;那么,到了现代与科学联姻的高技术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就应该以现代技术为核心,以现代技术引导高职课程改革,以现代技术作为高职课程与企业需求进行联接的纽带。

三、“协同创新”指导下的高职课程改革以校企深度融合为路径

“协同创新”计划重视参与协作各方的紧密联系,打破合作壁垒,“采用共生经济模式,使得创新组织之间以同类资源或异类资源互补为目的而结成协同创新共生体,创新组织内部或外部的直接或间接资源配置效率改进,推进提升创新资源效率的最大化,满足社会的需求”。它启示高职课程改革通过校企深度融合,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拓宽合作领域,创新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课程改革目标。“校企深度合作是相对于校企浅层合作而言的,主要是指学习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仅是‘结果’的合作,更是‘过程’的合作,校企之间形成积极互利的关系”。校企深度融合是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校企深度融合为高职院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条件,为企业提供科研支持;校企深度融合吸引企业实质性地参与高职课程改革活动,为高职课程改革提供持续的行业指导。

(一)校企深度融合是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实现着由规模扩张向全面提高质量的战略转变”,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从纵向上来说,高等职业教育介于中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之间,既要做好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工作,又要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对接应用型本科教育。从横向上来说,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培训竞争,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校企合作在过去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高”并没有凸显出来。这就需要校企深度融合,既展现出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的高理论、高技能和强大的科研能力,也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的高技能、应用型特点,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二)校企深度融合为高职院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条件,为企业提供科研支持

长期以来,大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停留在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等方面单项合作的阶段或者只捐助教学设备、提供实习基地、培训员工等合作的初期阶段,与企业尚未在科技创新层面有实质性的合作。于是,企业既不能将高职院校作为自身技术创新的依托,高职院校的科研功能也就被忽略了。然而,“协同创新”计划指导下的高职课程改革采取校企深度融合的方式,一方面鼓励高职院校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参与企业核心技术研究,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共同解决一些难题,服务社会发展,拓宽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渠道,为高职院校争取更多发展资源。譬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创建“轻工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构建开放式的共享平台,学院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针对企业关键技术革新、新产品开发等共同进行技术研发;同时,学院与企业共同实施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从事轻工业的人才。

(三)校企深度融合吸引企业实质性地参与高职课程改革活动,为高职课程改革提供持续的行业指导

校企深度融合的最大特色就是打破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存在的壁垒,不仅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创造条件,更注重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所能获得的利益。“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企业在校企深度合作中能够获得高职院校的科研支持,通过技术革新和产品自主研发等创新研究,将企业利益扩大化。在此基础上,企业才会作为主体真正地参与高职课程改革的各个环节,将高职课程改革的成效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部分,为高职课程改革提供前沿的生产工艺技术、真实的人才需求规格、持续的行业指导,最终实现互利互赢。

“协同创新”计划的提出是与时俱进的,它针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从宏观角度进行指导,并落到具体问题的解决上。“协同创新”计划为高职课程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它关注人才培养,启示高职课程改革确立提升职业核心能力为新的目标;它重视科技创新,将高职课程改革导向现代技术;它鼓励突破壁垒、加强协作,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创新高职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徐海峰.江苏省普高后生源三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问题与解决途径——兼述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3,(1).

[2]王公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J].价值工程,2010,(4).

[3]罗艳.广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现状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

[4]王川.西方近代职业教育史稿[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

[5]孙自法.中国学者预言2020-2050年将发生第六次科技革命[eB/oL].http:///20110805/117112.shtml,2012-08-03.

[6]赵鑫,肖玉平,黄荣林.“2011”计划与高职院校的协同创新[J].职教通讯,2013,(2).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篇2

1.计算机教育技术的重要性

1.1计算机教育技术的经济放益作用

计算机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教育技术育韵;提高教育质量,利用先进的教学方;利用先进的科技方法来服务于教育于业,通过对课程教育的课程开发,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课程的有效的设计,有规划的教学,能够扩大教育规模,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资源,可以节省买印刷书籍的资金,同样的,利用网络技术,随时可以在没有老师教的清况下学习,也节约了受教育者的学习时间,让受教育者能够在没有老师白勺清况下更好的自学,也扩大了教学范围,教学空间。

1.2计算机教育技术可以为学者创造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

计算机教育技术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全球化的优势,利用计算机超大存量的优势,为受教育者提供超级丰富的学习资料,各种绚丽多彩的图片,通过计算机可以在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学习讨论,有利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非常广泛的学习空间,多媒体丰富的声图并茂功能运用到教学中,比单纯的教师课堂只用黑板的教学方式更具有吸引力,计算机教育技术的多样化,让学生的自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提升,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新的学习平台。

2.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全面实施计算机文化教育的强烈意识

当前在计算机领域出现的许多事件,如“黑客”攻击、偷窃信息、计算机病毒泛滥等,有的是集体行为(如敌对国家、竞争对手等),有的是个人行为,这些人都是计算机高手、计算机“怪才”,他们利用高超的计算机技术进行犯罪,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危害,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负责任的计算机文化修养。因此,高校计算机教育,必须树立强烈的全面教育意识,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计算机文化教育。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个问题,只重视知识与技能传输,却忽视了计算机文化修养教育,使高校计算机文化教育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没能真正发挥计算机文化教育的社会功能,影响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

2.2缺乏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教育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它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重点和主要方向。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已建立了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各单位也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但是,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作用,还是停留在黑板加粉笔、教科书加教案的水平上,其中重要原因在于高校教师缺乏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对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储备,不能熟练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以充实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怕运用不当降低教学效果,从而导致先进的信息技术不能充分被教师利用的状况。

2.3缺乏超前的新技术发展观念

随着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群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模拟仿真技术等已广泛地运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对高校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舍此难以担负起高技术条件下经济建设的重任。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束缚,缺乏超前的新技术发展观念,既影响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同时也不能更加敏锐地把握高技术的发展,更影响了计算机教育自身的发展。主要表现就是缺乏接受新技术的积极态度,导致利用新的信息技术的能力滞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结果便是计算机教育理论修养欠缺,将新信息技术应用于自己学科领域的意识不强,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能力不够。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影响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培养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十分不利。

3.计算机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

3.1计算机教育技术的多媒体化

“多媒体”不是多种媒体的简单集合,而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集成在一起,它是用来扩展人与计算机交互方式的多种技术的综合。直至90年代初期,人机交互方式仍主要是通过基于文字或简单图形的界面来实现,枯燥而单调。多媒体技术则为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全新的手段,这包括:高保真度的声音、达到照片质量的图像、二维和三维动画,甚至是活动影像。近年来,在关于教育技术的国际性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上所发表的论文中有70%-80%都与多媒体有关,多媒体教育应用正在迅速成为教育技术中的主流技术,换句话说,目前国际上的教育技术正在迅速走向多媒化。

3.2计算机教育技术多媒体下劫勺运用方向

在教学的时候运用多媒体创设一些剧作情景,有利于创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学引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育中,确实能给受教育者带来很多益处,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将文字和图郁吉合在一起,也也可以将影视和声音结合在一起,到达一种“文图声相并茂”的效果,便于受教育者接受和理解。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篇3

1.1缺乏全面实施计算机文化教育的强烈意识

当前在计算机领域出现的许多事件,如“黑客”攻击、偷窃信息、计算机病毒泛滥等,有的是集体行为,有的是个人行为,这些人都是计算机高手、计算机“怪才”,他们利用高超的计算机技术进行犯罪,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危害,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负责任的算机文计化修养。因此,高校计算机教育,必须树立强烈的全面教育意识,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计算机文化教育。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个问题,只重视知识与技能传输,却忽视了计算机文化修养教育,使高校计算机文化教育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没能真正发挥计算机文化教育的社会功能,影响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

1.2缺乏超前的新技术发展观念

随着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群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模拟仿真技术等已广泛地运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对高校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舍此难以担负起高技术条件下经济建设的重任。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束缚,缺乏超前的新技术发展观念,既影响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同时也不能更加敏锐地把握高技术的发展,更影响了计算机教育自身的发展。主要表现就是缺乏接受新技术的积极态度,导致利用新的信息技术的能力滞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结果便是计算机教育理论修养欠缺,将新信息技术应用于自己学科领域的意识不强,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能力不够。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影响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培养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十分不利。

1.3缺乏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教育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它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重点和主要方向。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已建立了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各单位也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但是,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作用,还是停留在黑板加粉笔、教科书加教案的水平上,其中重要原因在于高校教师缺乏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对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储备,不能熟练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以充实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怕运用不当降低教学效果,从而导致先进的信息技术不能充分被教师利用的状况。

1.4缺乏良好的计算机文化教育环境

高校计算机文化教育环境主要包括,进行计算机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如普通教室、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等;支持教学和计算机应用的各种软件和信息资源;进行计算机文化教育健康向上的良好的环境氛围。目前,在高校计算机文化教育环境建设上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计算机硬件设施比较落后。计算机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数量相对较少,无法满足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用机需求等等。二是计算机软件资源比较贫乏。重硬件建设、轻软件投资的现象比较严重;软件资源的管理不够集中,致使一些优秀的、新的软件不能被充分利用;教学资料软件贫乏,不能充分地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工具软件相对落后、贫乏,一些工具软件已经过时,一些需要用的新工具软件不能及时提供。三是计算机教育的环境氛围还不够完善。计算机文化在相当多的院校内还没有被高度重视,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创造相应的具有良好氛围的计算机教育环境。对计算机文化修养重视不够,没能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需求相应地开设一些相关知识教学,如运用信息网络实施远程教学、进行网络协作实现信息共享和合作攻关、进行信息网络防护、预防计算机犯罪等等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限制了计算机教学向社会化、应用化领域进一步拓展,不利于培养良好的计算机文化意识和学习交流的氛围。

1.5缺乏与计算机文化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标准

当前,影响高校计算机教育深入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教育目标的层次偏低。高校计算机教育没有确定一个总的教育目标,只是对一些具体的计算机教育课程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目的,就只提出了某一具体课程的能力培养要求,没有提出总的教育目标。这样必然使高校计算机教育难以适应信息社会计算机文化的发展,也就难以培养适应信息技术条件下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确定科学合理的计算机教育目标,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培养高校学生什么样的计算机文化素质。从发展的角度看,高校计算机教育目标的确定,应立足于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着眼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化应用,对学生进行综合计算机教育,在突出知识传输、技能培养的前提下,提高其包括计算机技术发展观、计算机应用意识、计算机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等在内的全面素质,从而使高校计算机教育提高到一定层次。

2.成因分析

通过以上对高校计算机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可以发现,高校计算机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决不是偶然的,既有思想观念和认识上的问题,也有着一定的历史和社会根源。综合分析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

2.1计算机技术发展和应用对教育领域的冲击所带来的短暂的“不适应”

计算机技术作为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早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不仅其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是史无前例的,而且其应用领域的广泛深入也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9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已从单机应用发展到网络应用,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建立与普及,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利用计算机可以获取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使用信息,也可以直接在计算机网络上访问著名学者、查询你所感兴趣的国内外信息、异地同步进行信息交流等。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也必然对应了其它领域发展的“相对”滞后,这就使得人们往往难以适应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社会发展的快节奏,有的表现了一种无所适从的“无奈”。尽管最终还是要依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各个领域包括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但这个“短暂”的、“不适应”的“阵痛”,就会使许多领域在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面前显得有些落后,反过来导致人们在意识、观念等方面对计算机在各个专业领域的运用意识不够、重视不强,制约了计算机教育的发展,使计算机教育落后于计算机技术自身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篇4

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建设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战争形态转变,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战争的军事变革(Revolutioninmilitaryaffairs)的影响下,我国国防建设正面临一场新的挑战,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使军队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和新军事变革加速发展的形势,加快推进军队各项改革和建设,实现军队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全面提高军队实战能力,是我军的历史使命。

高校国防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新型国防后备力量的主要途径,同样不可避免地也面临这一新的挑战,同样面临一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革命。推进和加强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改革传统大学生军事训练,适应新军事变革需求达成国防教育最终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推进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推进和加强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培养新型国防后备力量、高校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一)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客观需要

2000年12月11日在《努力完成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一文中指出:“海湾战争以来的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信息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新军事革命,实质上是一场军事信息化革命。高技术战争,是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正成为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正进行着一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变革,各种高技术兵器广泛应用于战争,从而使军事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无论是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战争理论、作战理论,还是军队编制体制,都发生着一系列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作战样式出现了陆、海、空、天、电磁多维一体的形态,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转变。这一历史性的巨大变革,给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军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满足我国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历史性要求,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对世界军事变革挑战、缩小与发达国家“军事形态差”,早在海湾战争结束之初,主席就敏锐的指出要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加强科技强军,“要致力于武器的电子火控系统和作为战场神经中枢的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后发优势,努力争取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作为我军的强军战略。这充分表明,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走信息化建设的科技强军道路是我军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历史使命。

高校国防教育是我国国防建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顺利进行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军事变革的不断推进,各国不仅在军事理论、作战理论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在国防力量结构和军队编制体上正向现役部队逐步减少,后备力量逐步增加;士兵逐步减少,军官逐步增加;指挥军官逐步减少,技术军官逐步增加;普通士兵逐步减少,技术士兵逐步增加的方向发展。国防后备力量正成为发达国家国防力量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防后备力量的建设正成为发达国家推进军事变革的重要措施。我军要实现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强军战略目标,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将成为我军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高校有雄厚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和智力资源,对我军信息化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要完成我军信息化建设这一历史任务,必须重视和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把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发展。

(二)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培养国防后备力量和国防人才的客观需要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完成我军机械化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人才是关键。指出:“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既要依靠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更要依靠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军事技能、思想上政治上过得硬的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上,知识将成为战斗力的主导因素,敌我双方的较量将更突出地表现为高素质人才的较量。”高校国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造就国防后备力量,为国家军事斗争准备进行人才储备,推进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时代国防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主要途径。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可以贴近国防建设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实际需要相符合,培养出一批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国防后备人才,成为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为军队信息化建设作充分的准备。

高等教育的基础好,有丰富的智力资源,是培养国防力量需要人才的最理想的环境,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实践中,我军正努力推行的依托国民教育优势,培养国防人才的军队院校教育改革的国防生制度,正是高校国防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地方院校招生规模大,学科专业齐全,课程体系完善,师资力量雄厚。这为我们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大批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源源不断地进入军队,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锻炼成长,将会对军队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对促进地方院校的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也有重要意义。”信息时代军队需要大批专业人才,特别是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很大程度上要依托国民教育。在高校国防教育中注入信息化的内容,是现代国防教育的基本要求,通过信息化国防教育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信息化战争形态条件下现代国防的意识,具有一定的创新的国家安全观、战争观、作战理论和军事高科技理论,初步认识高技术兵器和武器系统的作战原理。一方面,能够在国家进入战争危机状态下迅速动员起来,投入到战争之中,另一方面,平时这些具有一定国防高科技知识和现代国防意识的专业人才毕业后,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军队,为军队信息化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

(三)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

不言而喻信息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素质结构的重要内容之一,高等教育要担负起培养符合信息时代素质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高校国防教育的信息化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

军事高科技几乎代表了当代高科技90%以上的成果,也就是说当代高新技术成果的绝大部分技术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用以研发和制造武器装备,这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引领时代最新技术前沿的成果,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创新思维的问题,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高技术充分体现了创新思维的成果和应用,推进和实施国防教育信息化,让学生学习和借鉴新军事变革的理论成果,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拓展视野;让学生观摩或操纵部分高技术装备,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的能力;军事科学,特别是创新的军事理论,其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其他科学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价值,这对于大学生解决一般学科问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推进和加强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因为,构成教育现代化内容的各个要素中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现代化和技术的现代化,标志当代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无疑就是信息化,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正是顺应教育现代化的这一要求而产生的。

二、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化建设的方向、目标和核心三个方面:

(一)瞄准信息化战争是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同军队军事变革一样,高校国防教育作为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同样是要瞄准信息化战争形态。高校国防教育为满足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需要,必须要以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为出发点和归宿,谋求培养和造就更多的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事实证明,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陆、海、空、天、电多维一体的战场环境已经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中初步体现,未来战争环境,其主动权更多的倾斜向拥有和掌握最先进技术装备的一方,战场空间透明度进一步加大,数字化战场正成为世界各国军事建设的方向。我军要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打赢未来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必须瞄准信息化战争形态进行各项改革和建设。为此,高校国防教育也要与军队信息化建设同步,为培养更多的能够满足军队需要的人才而努力。

(二)创建信息化国防后备力量是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创建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的国防后备力量是高校国防教育的目标。新军事变革使得世界各国军事建设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数字化部队建设成为军队建设的重点,数字化部队是信息化战争的最主要的承担者。美军早在1990年初就开始进行数字化作战的实验,1997年进行数字化师演习。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数字化师投入实战。目前,美国陆军改装后的数字化师中,笔记本电脑已经装备到4至5名士兵组成的战斗小组。

同时随着各国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军队编制体制的调整呈现现役部队人员减少,预备役部队和后备力量人员增多的趋势;呈现士兵减少,军官增多的趋势;呈现指挥军官减少,技术军官增多的趋势;这些发展方向充分显示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的国防后备力量,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国防后备力量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内容。要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就必须有一支战时能够收得拢、用得上、打得赢的强大的数字化后备力量。

需要强调的是数字化国防后备力量的建设,其深刻内涵是培养和造就大批精通和熟悉信息化技术和装备的高素质人才群体,为军队构建数字化部队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储备,而并非单纯地用数字化技术装备对大学生进行军事训练。事实上,普通高等院校有很雄厚的信息技术优势和资源,是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高校加强建设信息技术课程,构建依托信息技术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是培养数字化国防后备力量的学科基础和有效措施。

(三)创新军事理论教育是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创新的军事理论是新军事变革的基本构成要素和核心内容,要实现高校国防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必须重视和加强创新的军事理论教育,把创新的军事理论纳入国防教育的核心内容,着力打造学生新的国家安全观和军事战略观,构建学生符合信息化战争需要的战争和作战理论知识结构,将信息化战争形态的“网络中心作战理论”、“行动中心作战理论”、全维作战理论、非线式作战理论、非接触作战理论、非对称作战理论等列入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初步形成和培养大学生符合信息化战争形态的新的国防观和作为预备役军官谋划和组织指挥未来高技术战争作战行动的能力基础。

三、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推进和加强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培养新型国防后备力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现教育现代化,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树立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理念

推进和加强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树立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的新理念,把学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到战略地位,树立大国防的教育观念,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和新国家安全意识,要把向军队输送人才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改革课程结构,构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国防教育主干课程。同时要重视和加强军事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一支专兼聘相结合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员队伍,院校可到所在地部队院校和驻军聘请军事专家和军官任教充实教员队伍,为军事教学提供人才支持。

(二)加强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是推进和加强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可靠保障,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学校建设的许多方面,是院校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国家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国防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国防力量贮备的质量,也影响到国家面临战争危机时的战争人力资源质量,因此,院校要加强对国防教育的组织领导,构建适应新军事变革的领导指挥体制,并将其纳入国家战争动员机制中。院校担负国防教育的专职教育工作者和受训学生在训练期间可编入驻地预备役部队,进行教育训练。

(三)创设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推进和加强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必须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这是进行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良好的环境条件,就是要有立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构建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文化氛围,要有热爱国家和民族的意识,要有献身国防事业的奉献精神,要有报效祖国,毕业后投身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志向。同时还要加强硬件建设,改善教学技术装备条件,提高信息化程度,有条件的院校可与驻地驻军或预备役部队建立技术合作,互相支援,院校可向驻军提供信息化智力支援,部队可在一定程度上为院校提供训练平台,通过这种形式形成科学的军地协同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国防教育水平提供更科学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论国防和军队建设》一九九九年四月九日)

[2]《努力完成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论国防和军队建设》二000年十二月十一日)

[3]《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孙科佳著长征出版社2003年12月

[4]《军事科技与新军事变革》顾伟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篇5

全面提高我县远程教育工作水平

---彬县电教中心2005年度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经过电教中心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按照年初工作计划,顺利完成了2005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章立制,完善内部管理

一是进一步修订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制定了《彬县电教中心岗位量化考核办法》、《彬县电教中心请假制度》、《彬县电教中心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彬县电教中心后勤财务管理制度》、《彬县电教中心设备维修制度》等13种规章制度,规范了电教中心内部管理工作。二是对全体人员实行了岗位工作量化考核,形成了激励机制。三是对内部机构进行了重新设置,对人员进行分工,建立了“两组、一室、一站”并制定了各岗位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五是进行了纪律作风整顿,明确了工作纪律,提高了服务基层的意识。

二、完善制度,深化远程教育管理应用

为了规范全县远程教育管理应用工作。先后制订了《彬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彬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实施意见》、《彬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考核办法》、《彬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研究实施方案》、《彬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师资培训实施方案》、《彬县专任教师远程教育四级培训实施意见》《彬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级技术服务实施方案》、《彬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应用管理规定》、《彬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考核评估细则》、《彬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应用工作“百校行”实施方案》《关于评选远程教育项目示范学校的通知》、《彬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为农服务管理规定》等文件,明确了资源应用对象、应用方法、应用途径、考核办法。

三、认真组织,培训工作扎实有效

一是积极组织参加省市有关培训,全年共参加省市各类培训70多人次,提高了技术骨干队伍素质。

二是加大了县级培训力度。今年先后组织大型县级培训活动4次。6月11至12日,利用双休日,分城关、北极、新民三个片进行了“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培训”活动,培训业务骨干412人;8月1日至6日,组织人员,对基层校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新技术培训,共培训校长246人,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1115人;11月13日至14日分两个片进行了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管理人员培训,培训管理人员72人;11月22日聘请省厅专家开展了238人参加的“远教资源与学科整合应用培训”活动,以上活动共培训人员2038人次,使我县远程教育学科整合应用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二是以推广“四级培训”模式为切入点,狠抓了各校区校本培训工作。各项目学校以提高全体教师资源应用能力为目标,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编写培训教材、开展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加强了学科整合能力。

四、强化措施,狠抓应用

一是抓课堂教学应用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在三种模式教学应用方面,切实落实了“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要求。规定各种设施每周使用20次以上,排出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课表,教师参与率不得低于90%,使资源应用于各年级各学科教学活动中。根据三种模式实际提出了不同要求:模式一项目教师充分利用光盘资源,将光盘播放与课堂讲授相结合,充分发挥配套光盘的教师替代功能和辅助辅导功能;模式二学校在资源应用过程中坚持“接收—筛选-建库—报送—应用—反馈”的资源应用流程。规定,所有项目学校必须定期下载资源进行筛选、整理编目、归类保存,供教师使用;模式三学校实现天网、地网合二为一,互相补充,实现资源的最大共享。

二是抓教师发展,促进教师成长。要求各项目校依托远程教育资源提供的“示范课例”、“教案示例”、“教研论文”、“教师发展”等栏目,组织各种业务学习和研讨活动,促使教师专业成长,涌现出了一批学习型、研究型骨干教师。

三是抓专题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利用“专题教育”、“少年文化”、“科普知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纪律法制安全教育、环保教育、守则行为规范教育、成长教育。通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编抄报、电子报刊等多项教育活动,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永乐中心小学等校利用资源开展的学生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明显。

四是抓课改资源应用,促进课程改革实验推进。要求各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最新信息,专家讲座等,开展研讨交流活动,撰写心得体会。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五是抓典型引路,促使资源应用广泛深入。县教育局通过政策激励、技术支持,在全县推广了北极中学“四级培训”、永乐中学的“以考核促管理,以管理促应用”、永乐中心小学“利用远教资源开展主题教育和党员教育”朱家湾小学为农服务“三免一开放”等典型经验。要求每学期每个乡镇要创建二到四个窗口学校,进行内部评比,学习交流;

六是组织开展远程教育成果评赛活动,以赛促用。分别于3月份和10月份组织评赛活动两次,征集作品300余件其中3月份选送省上参赛的作品获省级奖24件。

五、考核检测,强化指导矫正

一是根据项目工作要求,出台了《彬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考核办法》。5月份对全县中小学远程教育和实验教学工作进行了专项考核。于6月15日下发了《关于对全县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实施情况进行检测的通知》。7月10日至12日,组织人员分7个工作小组对全县中小学教师的远程教育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测。最后将考核结果及赋分排名通报全县。县局依据考核结果。对一、二、三模前三名永乐中学等单位实施了重奖通过考核检测有力地推动了项目管理应用工作的开展。12月组织人员对各校区远程教育管理应用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进一步规范了全县远程教育管理应用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为了规范管理强化指导矫正,要求各学校建立“一表三册一栏”管理应用制度。于今年启动了远程教育管理应用“百校行”工程。采取不打招呼、直接深入学校,进部室、查课堂、访师生、看资料等方式全面检查项目学校远程教育管理应用工作。以《远教简讯》为载体,推介亮点经验、指导矫正薄弱,至目前已刊发远教简讯十七期。

三是根据市教育局文件精神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2005年度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与应用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学校自评、分片互评、县局统一考评的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与应用考核活动。11月10日至11月15日各校区均开展了自查自评工作,并上报了自评结果。12月份依据自评结果,组织了全县中小学远程教育管理应用考核工作。

六、三级服务,确保应用深入

一是为了适应项目技术服务的要求,按《陕西省市(县)电化教育馆(中心)建设标准》建设县电教中心,从设施配置、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不断完善。使我县电教中心建设基本达到省颁标准。

二是制订三级技术服务实施方案,县电教中心牵头。按照县、乡(镇)、学校三级技术服务的原则构建技术服务网络。按“分模式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提供县级技术服务支持,实行设备报修首接负责制。在考察的基础上,每个乡镇确定技术骨干1人,由县局发文认定。按照“学校---乡镇---电教中心”的服务流程解决问题。

项目学校设备出现故障或遇到技术难题不能自行解决由乡镇技术骨干先行排查解决。做到一般问题不出乡、不过夜。对乡镇技术骨干无法解决的问题,立即反馈电教中心,县级技术服务做到软件故障24小时内解决,硬件故障3天内解决最多不超过7天。一年来,电教中心服务队跑遍了全县286所项目学校,维修处理故障400多校次,现场培训1200多人次,为学校节约经费4万多元。这样既维修了设备,又培训了教师,节省了经费。

我们还对骨干人员建立合理的培训、管理办法,协调各方关系,为他们工作提供方便,让他们既不脱离于教学工作,又能切实为项目服务。

七、硬件建设,持续发展

一是多方争取,为我县争取到2005年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模式一11所、模式二8所、模式三1所。至此,我县远程教育项目学校覆盖率达到了100%。全力完成了项目申报及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增补项目设备已陆续到货,即将进入安装调试阶段。

二是配合县局和各校区投资200多万元,为17所中心小学建起了微机室和多媒体教室。投资50多万元,依托电信网络,建起了县教育网络中心。中心网站建设远程教育资源库,开辟了项目文件、经验交流、课程资源、技术服务、软件下载、资源应用、网站链接等栏目。彬县中学、职教中心等5所学校投资50多万元建起了校园网、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同时为29所中小学接入了光纤,实现了县域内天网、地网、教育网三网合一。为了确保这些工程的顺利实施,从工程的立项、调研论证、招投标到合同的签订以及前期准备、安装调试、验收付款电教中心全体人员加班加点、废寝忘食、牺牲双休日、节假日全力以赴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八、竭精尽智,打造精品现场

9月中旬在省教育厅决定召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咸阳现场会之后,为了给会议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参观现场,不辜负省市各级领导的厚望,确保会议圆满成功,及时建议教育局并筹备召开了现场会彬县参观点筹备工作会,具体安排现场会筹备工作。确定了“校校准备,人人参与,重点突出,特色明显”的筹备工作整体思路。制定了缜密的筹备工作方案。明确了各工作小组的职责任务,划分了时限。确立了一手抓应用,一手抓硬件设施建设,以现场会筹备工作为契机推动我县教育信息化、现代化进程的指导思想。各工作小组也制定了相应的工作细则,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划定了时限、提出了要求。现场会筹备期间,电教中心全体人员根据分工,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筹备工作进展顺利。为现场会提供了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参观现场,确保了大会的圆满成功。受到了各级领导及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九、大局为重,完成各项中心工作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篇6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只会理论而没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教学任务的,因此在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职后教育就必不可少。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可以提高在职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效果和效率。而基于能力本位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突出了课程对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能切实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然而当前的课程体系存在教学模式、评价机制的方面的不足,限制了在职教师的职后能力培训,所以该课程的改革十分必要。

二、基于能力本位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改革探讨

(一)课堂教学方面的改革

1.授课模式的转变:实施任务型教学,更多地让在职教师参与课堂。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轻的课程,是为了培养在职教师的教育技能。而在职后教育的授课模式中,以培训老师的讲解为主,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培训老师的,在职教师参与互动的机会很少,这样既会降低学员对课程的热情和兴趣,也会使得课堂效率大打折扣。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职后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在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不是填鸭式的讲课,应以在职教师的能力本位为核心,培训老师只是靠单纯的幻灯片演示,或按照书本照本宣科的讲解,而没有去培养他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和能力本位的培养是冲突的。所以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讲课时,培训老师要减少自己的讲课时间,对课堂内容只需做简单的引导,然后针对每一堂课的中心内容,布置课堂小任务,让在职教师运用培训老师在课堂上所引导的内容完成教学任务,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现学现用,而不是被动地去听课,可以让听课者积极主动地参与,这样才能更深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树立起在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现代技术的理念,切实做到在能力本位的基础上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改革。2.教学内容的改革。在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着不同的学科门类,包括数理化、语文、外语、历史地理等等门类,不同的门类其学科特点差别较大,而当前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只是一个笼统的体系,没有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展开,不同学科所采用的教育信息技术也有差异,如果只是统一的教学,采取统一模一样的教学课程内容,则会缺乏针对性,在职教师就很难将教育技术与自己的学科紧密地结合起来,不能够灵活的运用和创新,不利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例如外语类的课程,大部分内容是语音信息交流,所以在信息技术方面,使用音频技术较多,与之对应,对外语类专业的讲课内容就应该以音频技术为主,适合专业的教学实际。只有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培养出来的教师才能扎实掌握的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上灵活自如的运用自己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育技术的实用性,在实践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课程评价体系改革

在当前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课件作品展示、书面论文已经试卷答题等是较常见的考核方式,这其中课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比试卷考试更有能动性,但是与其他两种方式并无本质区别,都带有应试教育的色彩,同时也不能很好地衡量在职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实际水平,这样一来,会使学生误以为考了高的分数就是目标。与提高在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目标相违背,与能力本位这条主线严重偏离。因此,在对在职教师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评价时,要抛开分数的指标,不“纸上谈兵”,而是让在职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学习完成之后,选择实践的考核方式,到中小学进行实战演练,通过已经掌握的教育技术对中小在职教师授课,而在职教师对课程的运用水平,则通过中小在职教师及任课老师两方面的评价作为参考标准,需要强调的是在评价中不采用分数来衡量,而是列出讲课者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优缺点,这样的教学实践反馈,更能体现在职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素养,也能检验其所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可谓一举多得。能力本位最突出的就是要求教师不仅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灵活的实践能力也是重要的指标,因此不能通过单一的试卷分数来评价。教师能力的培养,最终要到基础教育的实践中去检验,以在职教师的课堂教学反馈为主要依据。而目前在教师队伍中能力不强、水平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不能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篇7

强学习,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抓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不仅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要改革,而且学校首先应该转变教学管理思维,强化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就谈不上现代教育。其次教师应该改革好自己,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的教育教学关键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低。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知识,了解教育信息技术,要在现代教育信息化的平台上做先师、名师和导师,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手段、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技术素养等都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提高。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学习,主动学习,时刻保持学习态度和钻研精神。教学上,很多教师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和“市级骨干教师”等培训不断加强学习,能够做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灵活多样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突破重点、透视难点、适度增加课堂教学容量,能够在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媒介设施设备和教育网络资源,能够通过媒介演示变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直观,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交互式电子白板、校园网、课件、校园音像系统、微博、微课、微电影等也在不少学校被广泛应用,将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学习资源带入到了课堂,刺激感观,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课堂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学堂,而是自由发挥的探究讲堂,成为学生自我进步的表演课堂,为提高学生学习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巧结合,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管班级

在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把书教好,更要把人育好,这才是时代需要的人才。教师就要紧跟时代,加强自身专业修养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

就德育常规工作而言,班主任工作是最繁琐的,我们强调蝴蝶效应,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一举一动、规范学生一言一行,以无痕做教育,用平等待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自信成长、个性发展,这是班级常规工作的必然。有的班主任善于运用教育手段,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刚接收新生班级时,富有经验的教师与新教师就表现出不同的举措,有经验的班主任提前做足了学生功课,对班级每一名学生的性别、年龄、生日、外貌特征、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家庭基本情况、学习基本情况等提前深入毕业小学或找小学教师进行了解,开学第一天别人讲开学第一课的这项注意、那项要求,但是他却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利用形、音、色、画等功能一一展示每个学生的情况,吸引学生互动畅聊,让学生开学第一天进校就没有了陌生感,也对教师充满了向往、敬仰。不同的方法却得到不同的教育效果、不同的教育影响力。又如,在班级常规工作和成绩信息的管理上,对学生的上升、下降或波动,如果运用电子表格,数据分析研究是非常方便的。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建立电子成长记录袋学生在校的每一丝进步、每一点成就都记录在班级管理模块上,在毕业时,教师可以将其作为一份重要的成长档案赠予学生。班级运行特色、班主任个人魅力、学生的精彩回放更是让学生一生难忘、永久留存。

重德育,精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特色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篇8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理论模型的建构原则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决策首先是教育目标决策,并以目标为依据确定教育内容、策略、方法与方式等。必须体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多样性要求这种多样性首先表现在空间场所的多样性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广泛存在于学校教育中,而且还超越学校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次,这种多样性还体现在实施途径的多样性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通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这个主渠道进行,而且还通过文化、传媒、管理、活动、人际交往等多种载体、多种途径实施综合教育。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模型的构建必须最大限度地超越不同类型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差异性,把焦点集中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同一性上,尽可能覆盖到各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须顺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综合化趋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在实践中不断交叉融合,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综合化的要求。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及其结构也正在变得日益复杂化,客观上也要求形成多维度、网络化、立体式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现党、政、工、团等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促使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渠道形成合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模型必须体现综合教育理念、协同教育观及“大电教”思想,能够通过系统设计技术的科学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的优化组合,构建出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及整体效能的技术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综合化等发展需求。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理论模型及其基本性质

该模型表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是具有层次性结构的体系。该体系由三大类别的基本技术构成:1.系统设计与领导决策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学中的所谓“系统设计技术”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科学决策方法”基本相当,都是为解决“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如何最有效地做好”等问题所进行的目标选择、工作计划和行为设计与抉择。系统设计技术承担着科学决策、制订技术方案等核心任务,它实质上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要素和工作环节进行系统整合与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获得系统整体功能,形成整体效能与合力,因此它在构建技术体系当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先导或灵魂作用。考虑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必须遵守政治主导原则等特殊要求,在系统设计技术之外,还必须加入领导决策技术。确定系统设计方案并履行领导决策程序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程序,它主要是对教育目标与内容是否正确,技术与方法步骤等是否恰当、高效、简便可行等内容进行审核评判,作出合理决策,发挥政治主导和把关作用。2.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主要就是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数字资源组织与推送技术与管理规范体系,从而实现以下几大目标:(1)构建融合信息化和全球化特色的基于全媒体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数字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新体系,探索出一套面向数字化生存时代的资源整合集成、共享应用、产权保护、质量评估、运营管理的模式方法,切实提高教育数字资源的组织效能、推送质量和应用水平;(2)加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数字资源组织和推送的协同创新,促进数字化环境下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改革与发展,创新优质教育数字资源产生、流动、共享的体制与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跨行业的资源组织、推送和应用战略联盟,实现相互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控;(3)建立起一整套与信息化与全球化时代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相适应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数字资源组织和推送应用体系,统筹利用各种内部和外部资源,构建人才培养的数字化立体型资源环境,促进资源的均衡与优化配置,切实提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对人员配置和技能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核心问题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专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目前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信息技术支撑的新型反思性教学模式的构建。如何在反思性教学中,合理配置各种信息技术环境与资源,充分发挥各种信息技术工具的作用,支持和促进教师对教学的持续反思,进而使自身不断成长,是制约我们在实践中是否能够成功构建起一个面向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师专业发展之基本模式的重要瓶颈,也是让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中的人员配置和技能培训技术最终能够在理论上有所建树,在实践中有所突破的关键。3.管理和评价技术在构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体系中的管理技术的过程中,要在既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引入扁平管理、项目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技术和方法,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管理规范,切实提高学习管理的效能和学生学习的绩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体系中的评价技术应不止于提供结果判定,而应能促使学生发生某种积极改变。因此要坚持以对学习者学习行为进行调节为目的,以对学习者学习行为进行监控为导向,以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测量与统计为手段。要突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以知识习得的结果作为评价的主要对象的做法,把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者对各种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情况、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者相互之间的交互程度等都纳入其中。与现代教育技术一般模型相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模型中融入了三个环节:一是基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主导原则,融入了“领导决策”环节。对于德育教师、学生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员经过系统设计所提出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方案,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与管理机构及其负责人应当予以审核把关,履行领导决策程序,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政治方向、教育目标的正确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原则性与适当性。二是基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多样性,增加了“载体选择”环节。该模型借鉴并拓展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载体”概念及载体应用研究成果,可以客观反映和妥善解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问题,为建构与各种载体相适应的教育模式提供技术路径。三是基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者任职条件的特殊要求,增加了“人员配置与培训”环节。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体系中,系统设计技术和领导决策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建构过程中的核心技术;教育媒体技术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实施过程中的核心技术。管理技术、评价技术涉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每个环节,贯穿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发挥着信息反馈和系统调控功能,而人员配置与培训技术则具有关键作用。一方面,必须树立科学观点,要保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真理性与方法的正确性,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建立在坚实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基础上,确立正确的教育方向、策略与基本方法;另一方面,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始终把解决现实问题、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需要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是一个系统化的综合技术体系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作为它的子系统,其运作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系统化设计、综合化处理与优化调节的过程,其结果使技术本身成为一个包含了策略方法、物质工具、操作规程、知识技能等要素的综合体,表现出系统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等系统特性。因此,我们必须用系统观点看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及其一般模型,准确把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系统性、综合性与整体性。既要正确理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结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耦合及制约关系,又要正确把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过程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运行机制及流程;不仅要深刻认识到系统设计技术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其系统整合与优化作用,而且要深刻体会到建立在“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等五个技术范畴基础上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各个环节之间都是相互关联、全程发挥作用的,都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整体效能的形成与发挥产生重要影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过程和资源为研究对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与学过程和资源视作统一的研究对象,强调教与学的方法、手段的系统整合与综合,注重教与学的资源和媒体的选择、编制和使用,实施教与学的全过程的管控、评估和优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能。因此,我们必须把系统方法作为最根本的研究和实践方法论,以此为基础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作为统一的整体来对待,通过系统设计和优化教与学过程、合理开发和配置教学资源、强化人员互动协作和信息反馈调控,更好地发挥系统整体效能。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现代技术教育;教学模式

1 职业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

1.1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培养人学会生存技能的社会活动。职业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能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培训,进而学会终身学习。让学生通过职业教育,能真正地掌握某一项专业技能。

1.2 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的涵义有:一方面是指能让受教育者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另一方面是指能让受教育者能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相关的教育活动。前者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后者则从信息技术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人就应教会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这一基本的职能本领-并能让他们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依靠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方面的技术技能进行教育活动以维持其生存。

1.3 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在上世纪末,以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体系悄然兴起。美国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史无前例的网络时代已经到来。从此,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需要,为社会的经济服务,为人的可持续性发展服务,为教育服务。随着职业教育在我国大面积地铺开,信息技术教育也倍受职业教育工作者所青菜,在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均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影响最深的就是职业教育,受到信息技术强烈震撼的理当是职业学校。作为职业教育,它是一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它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适应经济发展。因此。面对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最需要改革的当然也是职业教育。无论从学生到学校,从教材到课程,从教学到学习,从教育规律到教育技术,都要大刀阔斧地改革。为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需要。为社会更多、更好、更快地培养出专职人才,职业教育必须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职业学校开设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出大批能信任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人才。

1.4 目前信息技术教育所存在的不足

1.4.1 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的学生课程设计大专

首先,我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的课程应体现教育性,要面向我国的基础教育进行课程设计。作为该专业的学生,今后的职业取向应以教育为主。因此,他们在校学习的课程应包含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

其次,我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的课程应注重学生知识面的扩宽。通过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让学生更多地接受其它方面的知识;为学生今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作好准备。

1.4.2 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以外的课程认识不足

作为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有一种普遍的认识:学好计算机的相关课程就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更有相应一部分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就是学会几个应用软件就行了。他们对学校所开设的有关教学理论之类的课程根本不当一回事,甚至认为是一种多余的课程。

1.4.3 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的教师不能很好引导学生加强对专业外的其他知识的学习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作为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更应合理地运用计算机的相关课程,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其它学科知识产生兴趣。

1.4.4 信息技术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能否得到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是关键。教育部提出“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决定。从目前信息技术教育所存在的不足中可以看出。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任重而道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是我们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2 现代教育技术是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2.1 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对教育技术作了一个全新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而我们国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的教育现状。给教育技术的定义是:“教育技术就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该定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我们也称之为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在教师的指引下,依靠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为此,我认为我们在对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时,一定要进行教法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

2.2 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关于如何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在教育界存在“两种模式论”:一是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技术课,二是将信息技术内容整合到中小学各学科的课程中去。我认为第一种模式过于简单化,而第二种模式过于理想化。但第二种模式却代表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教学中,作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应尽可能地按照第二种模式去实施我们的教学方案,大胆地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如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形式,向学生交代一个任务:以相关学科的知识为基础。去完成一个作品。但作为计算机教师应注意的是。本课程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信息处理技术,而不是光靠老师的讲解去学会某一个软件的使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然要使用计算机收集信息,编制文稿、图表,但这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学会使用计算机这种智能工具来解决一些智能问题,使学生手脑并用。心智相长。本人在教cai课程中,在讲授完显示图标和等待图标后,就通过这两个图标制作出一个关于汉字书写的课件。学生通过本课件的制作能掌握一些汉字的正确书写方法。针对学生说课能力差的现象。我认为主要是学生缺乏这方面的训练。作为教学法的老师应平时多让学生利用powerpoint制作说课稿并能多让学生上讲台进行说课训练,并且说课的内容不能拘泥于计算机方面,要让学生多接触计算机课程外的其它知识,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2.3 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1)改变以课本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逐步形成以网络、电子读物为主的学习方式。课本知识只能传递有限的信息资源,而通过网络上的超文本阅读方式可以让学生不断地扩宽知识面,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网络学习的习惯。本人在cai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完成一个作品,关于作品的内容,鼓励学生上网搜索。有的学生就完成的一个名为《八大名菜的菜谱介绍》。本来一个平时很少去关心的话题,通过网络对本课件的制作而产生了兴趣。

(2)改变以课堂上的师生或生生交流的方式。逐步形成网络交流学习的方式。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交流可以互在不见面。学生可以就某一个有兴趣的问题。在bbs上发表自己的言论。在与别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某一个问题的理解。

(3)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逐步形成以网络、多媒体考核的方式。在传统的考核方式下,需进行统一的、集体的考核。在现代教育模式下,将进行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考核方式。考核可通过网络、多媒体进行,也可通过口头或纸上进行。考核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自己的考试内容。

3 构建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方法

教学模式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对影响特定教学目标达成的若干变量(要素)的组合方式。

职业教育是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要求,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设计,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学术类课程”与“职业类课程”进行有机的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新型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设计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组织相关教师。认真分析各课程的结构特点,根据其主要的教学内容,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第二,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特色问题,设计、选择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环境,充分调用相关的学习资源。

第三,定位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设计出教师作为指导性活动的指挥者和学生自主性活动的参与者的教学方案。

由于职业教育所涉及到的课程其形式的多样性,所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设计就要根据不同课程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其最根本的原则是“以学为中心”,对各个环节进行综合设计:

(1)对于理论型的课程,实行学导式的教学模式。学导式教学模式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辅以课堂多种媒体组合教学的模式。其基本过程为:提示(教师活动)一自学(学生活动)——解疑(教师活动)——精讲(教师活动)——演练(学生活动)——小结(教师活动)。整个过程是让学生在探索中练习,在练习中探索,使学生由被动学变成了主动学,达到会学、学会、学好的效果。作为对理论讲解的辅助方式,应利用各种媒体的组合方式。

(2)对于开发型的课程,实行合作式的教学模式。根据某一相关知识,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利用网络优势,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好一项作品。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篇10

关键词:林业技术专业;专业能力;培养;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90-02

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的能力,为生产和服务一线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1~3]。职业能力是指职业院校学生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综合能力。其中的专业能力更是学生就业的基本条件,是胜任就业岗位的基本要求,是立足社会,取得社会认可,获取生活来源,谋求自我发展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特别是核心技能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是职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就高职林业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核心专业技能培养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林业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核心技能

1.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林业技术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较强的职业能力,能从事森林资源培育、调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2.林业技术专业核心技能的组成。根据当前林业生产单位的岗位需求,确定本专业所应掌握的专业基本技能与核心技能。①基本技能:森林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识别技能;土壤识别、森林环境因子调查技能;林分调查技能。②专业核心技能:林木种苗生产;森林营造;森林经营;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林业行政执法。

二、核心课程的设置

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核心。围绕以上7项专业核心技能,确立7门核心项目课程,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具体见下表。

三、专业核心技能实现措施探讨

1.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项目教学,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以“项目驱动、工作过程”为导向直观、生动地再现林业生产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2.更新和丰富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要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林业技能型人才,要关注林业生产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课程的内容应密切与林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突出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从应用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实现课程内容与实践、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结合,及时将最新的生产技术反映到实践教学中,保证学习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如GpS和GiS技术、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林业信息技术等[4]。

3.建立校内外综合实训体系,加强实践。加大投入,加大学校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制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校内通过自办专业公司、研究所,吸收学生实习与兼职,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中小型课题或专题项目的研究或实践学习,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提高核心技能综合运用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在校外结合本省林业实际,与林业局、林场、林产企业合作,在竹木加工企业的木质原材料生产、绿化苗木生产、集体林权改革、森林资源调查、林业基层信息化等领域实行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实习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的实习实训,根据企业的需要训练技能,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使教学与企业需求相适应,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进入职业环境,适应技术要求,安心岗位工作。

4.建立适应教学改革的师资队伍。以就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对师资队伍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5~6]。本专业积极采用选派教师到行业、企业学习锻炼的方式以适应专业教学改革的新需要。同时,建立稳定的企业兼职队伍,举办讲座,指导学生实践课程等。

参考文献:

[1]杨明.论职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24).

[2]阚雅玲.以就业为导向办好高职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9).

[3]吴龙.保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质量是发展高职教育的核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3,(3).

[4]廖建国.高职现代林业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技能培养[J].中国林业教育,2005,(3).

[5]吴林森,汤书福,黄海松,等.主动适应林业行业技术岗位需求变化的林业技术专业教学方式改革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09,(04).

[6]陈茂铨.高职教育林业园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