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教育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9:14

农业教育研究篇1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朱有勇教授和他的同事们

云南农大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观念新思考

试析新时期职业教育思想矛盾问题

普通农业高等院校教育的新思路

论中等职业教育的体制创新

以创新思路架构高职高专发展战略

职业教育中的能力培养

探讨农科院校金工课程教学

林业遥感课程的创新

农业院校加强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开展数学实验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关于数学教学中的信息反馈

浅析临沧地区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中专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农业中专思想道德教育探讨

政治课教学中要加强社会主义新道德观念的教育

培养新型农民的摇篮——云南省农广校办学历程及其基本经验

面向21世纪发展农业广播电视教育

吴邦国在中国农大和中国农科院考察工作时强调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抓住机遇加快云南农业教育发展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实现可持续发展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建校50周年庆祝大会

坚持开展大学生军训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我国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现状、症结与出路

对云南省农科院校继续教育工作的思考

面向“三农”突出特色切实服务农村经济

西部农业院校信息素质教育

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办好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曲靖农业学校发展刍议

我校专业设置与建设的思考

云南“绿色证书”教育的发展与主要经验

《蔬菜栽培学》教学方法初探

CaD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探讨

计算机在《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教学中的应用

合理运用数学课件辅助教学提高中专数学教学质量

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专德育工作

立足学生实际需要改革职校政治课教学

新形势下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与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云南省曲靖农业学校

浅析大学在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论柔性管理与农业中专生素质教育

坚持特色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本科教学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畜禽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土壤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生物技术专业创新教育体系建设与实践

多媒体课件在《兽医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

电影资料引入《管理沟通》案例分析的教学探索——以电影《12怒汉》为例

浅谈农业机械类课程在农业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教育研究篇2

[关键词]高等农业教育;“三农”;对策

[作者简介]吴芝花(1981—),女,讲师,江西农业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系。(江西南昌330045)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作为与农村、农民、农业密切联系、息息相关,在农业教育与研究体系中处重要地位的高等农业教育,必须深刻认识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既是自身本质属性的体现,也是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又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历史机遇。

一、高等农业教育在“三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高等农业院校中的农业科研,为农业提供了实用生产技术

首先,高等农业教育利用其先进的科学研究设施、高水平的专业创新队伍、现代化的试验手段和多种渠道的信息资源,研制出许多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新思想、新工艺、新方法、新产品。其次,高等农业教育不断创新农业科技,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媒介及时把新型成果向农村推广,用先进农业技术来武装农民大脑,指导他们从事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促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二)高等农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输送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人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要素。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农村基层人才匮乏,素质需要提高,特别是在农村急需的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技术等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一方面人才严重匾乏,一方面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严重流失,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三农”中的农业、资源、环境、人口等,都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高等教育在为农村培养和输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受欢迎”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高校比其他高校更具有优势。

(三)高等农业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随着农业由传统走向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范围和领域也发生了变化。高等农业教育不仅着[于农业生产的中间部分,着重于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等技术性问题,而且也关注产前、产后的系列问题。高等农业教育着[培养的新型农民不仅要懂农业生产,还要懂销售、经营和管理。高等农业教育的综合化将大大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市场意识,扩大农民的从业范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扩大农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二、高等农业教育服务“三农”尚存在的问题

高等农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但是当前的高等农业教育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有些农业院校,由于农科招生困难、农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而弱化了农学专业,淡化了作为农业高校的性质转而发展其他学科建设。非农化是帮助农业院校适应学科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拯救农业院校走出困境的灵丹妙药,越过了一定的“度”,它还会走向反面。

二是受传统思想观念及社会大环境影响,加之农村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待遇低,条件艰苦,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第一线工作,学生学农不爱农,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三是国家对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严重影响农业高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

四是高等农业教育对新型农民的培训力量非常不足,培训质量也较低。由于农民参加培训的时间极为有限,多是应需、应时培训,加之受培训设备、资金、师资的影响,只能是初浅的入门培训,且没有技能鉴定和资格证书,外出务工缺乏吸引力和竟争力,从而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

三、高等农业教育服务“三农”的发展对策

(一)明确学校定位,加强教学改革

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应该融入乡村发展潮流之中,农业大学的社会功能就在于一个“农”字,否则就与其它类别的高等教育没有区别了。高等农业教育要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转变陈旧思想观念,下大力气打破传统教学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改革力度,紧密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原则,有计划地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增设新专业,以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教育服务“三农”。

(二)合理设置专业,安排教学计划

高等农业教育要根据当地的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状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技能训练,在确保不削弱传统的农学类专业地位和水平的同时,拓展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专业、角色和使命。充分考虑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的需要,按照培养“种养加、农工贸”一体化的复合型、实用型大农业“通才”要求,积极发展农理、农工、农经、农管、农文的交叉专业和与农业科技相关的新兴、边缘和高新技术学科专业,积极推动农科与非农学科的交叉与渗透。

(三)培养科技人员,提高农民素质

首先,应以“面向农村,面向未来,面向农业现代化”为导向,更加广泛地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培养能够适应艰苦环境、扎根农村的具有农民身份的大学生,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其次,学校要按照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等。

(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作为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的高等农业院校,拥有丰富的人力、科技资源,是农业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和辐射源,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沿,具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的比较优势,在知识的再生产、创新及应用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首先,加强科学研究工作。要加强科研工作,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开展不同层次的科学研究工作。要围绕农业生产中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间题,组织力量进行攻关,推进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兴产业的形成,重点攻克农业重大科技难题和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其次,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根据有关地区的实际需要,组织科技人员担任有关地区、单位的技术顾问,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使先进的科技成果及科技知识在农村开花结果;建立校外科技示范和实践基地,通过基地的辐射作用为“三农”服务,提高农业产业效益,为农民增收助一臂之力。

(五)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

高等农业教育还应注重对新一代农民的培养。以“知农爱农、学农为农”为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农村为发展空间、以农业为求职取向,立志农村、服务农业、献身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大业。首先,高等农业教育要以通过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媒介,把鼓励、支持、帮扶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理念贯穿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始终,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农村、走进农民,在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和交往之中,加强对农村的全面认识,增进与农民的友好感情,了解社会现状与发展趋势,明晰自身面临的现状和所处的位置。其次,认真贯彻落实好“三支一扶”、“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引导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自觉自愿到农村去,为农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采取优惠措施,提供宽松条件和待遇,吸引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发展创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出力献策。

[参考文献]

[1]杨沛林.关于高等农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综合研究,2009,(12).

[2]王文凯,孙文学.高等农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对策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6).

农业教育研究篇3

关键词:“职业农民”;教育问题研究;思考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4-063-02

“流动农民”与“职业农民”为当前学界对于农民群体的新型职业划分。“流动农民”主要指从农村到城市的“农民工”。“职业农民”即为留守在农村以农业生产和经营为独立职业并获取利润的农民群体。与“流动农民”相比,“职业农民”教育研究一直被忽略,有悖于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的历史地位。厘清“职业农民”研究的主导问题实属必要。

一、“职业农民”教育研究应用价值

1. 提高“职业农民”总体知识与能力水平。据统计,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6年,仅相当于初中二年级水平;全国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8%;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5%;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人口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仅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13%;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提高“职业农民”总体知识与能力水平极其必要。

2. 促进国家和谐、稳定、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尽管农村与农民的面貌一新,但是与城市相比,在基础设施、福利保障、教育水平等各个方面差距仍然很大,“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瓶颈因素,“三农”问题关乎中国发展的根基,忽视三农问题,必将影响中国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职业农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和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

3. 有利于推进“职业农民”现代化进程。“职业农民”教育不仅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职业农民”自身幸福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职业农民”作为一个相对落后的群体,只有通过继续教育,才能成为新农村建设以及现代化社会的主体力量,从而推进自身现代化完成。

4. 有利于引导“流动农民”返乡创业。“流动农民”主要指“农民工”。近一段时间以来,“农民工”就业问题备受关注。“农民工”本身就是青壮年农民,到城市以后尽管受到一些训练,但实质没有改变,其根基仍在农村。伴随“职业农民”的教育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必然会引导流动农民返乡创业。搞好“职业农民”教育有利于引导“流动农民”返乡创业。

二、“职业农民”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1. 关于“职业农民”的研究重视不够。目前的研究关于农民教育的文献较多,但是对于“职业农民”教育的研究较少。对于“职业农民”进行系统研究的就更加缺乏。从“农民教育”到“职业农民教育”,不仅是研究深度的进一步挖掘,更是对农民群体的认识更趋科学。“职业农民”最终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过度关注“流动农民”而忽视“职业农民”研究,其在理论与实践上均值得反思。

2. 研究缺乏理论支撑与规律性认识。“职业农民”教育属于交叉学科,其需要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农学、管理学、法学等众多学科的支撑。学科支撑的缺失,造成目前“职业农民”教育认识高度不够、研究层次较低,导致对于“职业农民”教育缺乏规律性认识,而停留在一般操作层面上。研究人员需不断厘清“职业农民”概念、属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3. 研究宏观而缺乏具体分类研究。“职业农民”教育是以对“职业农民”群体进一步划分为前提的。目前的研究多存在宏观而不具体的问题。把“职业农民”看做一个整体对待就缺乏实践的操作性。“职业农民”包括村干部群体、技术群体、致富带头人群体、普通劳动者群体等。目前,“分类研究”的文献很少,针对“职业农民”中内部群体划分而“分类研究”应成为重点研究的方向。

4. 研究仅局限于教育的经济功能。把“职业农民”教育等同于技术培训,一味追求其经济功能,显然是对“职业农民”教育认识的误读。尽管科学技术培训应该成为“职业农民”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是“职业农民”教育目标是培养现代化的“职业农民”。在一定意义上,“职业农民”教育问题更是重要的民生与政治问题。如一味局限于其经济功能,必将销蚀“职业农民”教育的战略意义。

三、“职业农民”教育研究方式综合与拓展

1. 研究视角多样化至整合研究。由于研究者不同的职业与知识背景,所以现有文献采用了文化、人力资源、社会问题、教育等多个视角,但还缺乏对视角的整合研究。“职业农民”教育属于综合交叉学科的内容,由政府、高校、企业、乡村等多方合作,共同承担此项课题研究是完成科研任务的重要途径。除此,完成“职业农民”教育研究的系统工程是违背科研精神的。

2. 研究学术性与实用性统一。由于“职业农民”教育的特殊性,因此学者在研究中试图把研究与典型试验结合起来,使研究学术性与实用性统一。“职业农民”教育绝不是普通教育的“书斋式”性质,其既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其中又夹杂着经济因素。用纯粹的文献法研究是没有出路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应为有效路径。

3. “职业农民”教育比较研究。比较教育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比较的方法是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西方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职业农民”教育有自身成熟的模式与特征。对他国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借鉴并嫁接于中国的现实是一条有效的研究路径。当前,此领域文献甚少需引起学者关注。

四、“职业农民”教育研究内容层次体系

在认识“职业农民”教育战略性意义基础上,其主要研究内容有如下诸点。

1. 影响“职业农民”教育问题的多元因素研究。关于“职业农民”教育问题存在着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认识与观念问题。正确认识“职业农民”教育的重要性是实施教育的首要问题,在新形势下将其定位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第二,“职业农民”本身的阻碍因素。诸如文化水平、经济条件、自由时间等将极大地影响其长远的教育需求。第三,客观条件要素是否具备。目前,各级政府财政状况将制约“职业农民”教育工程的实施。

2. “职业农民”教育的特殊性与规律研究。“职业农民”教育是在新形势的背景下提出的。其本身就不同于普通教育与一般的职业教育。对其教育性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模式等系统研究与取得规律性的认识是实施“职业农民”教育的基础。如果把“职业农民”教育等同于普通教育、全日制学校教育,不是按照其特殊性去研究与操作,将不

能科学地完成“职业农民”教育的任务。另外,“职业农民”教育超越了一般职业教育的内涵,它是作为对一个阶层全面提升意义上的复杂工程。

3. “职业农民”教育的现代化研究。“职业农民”教育是实现农民现代化的基本手段。课题研究力求在探索“职业农民”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试图以教育去推进“职业农民”现代化的进程,通过试验后的归纳、总结,探索新形势下“职业农民”现代化特征分析,寻找出“职业农民”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当然,“职业农民”教育只是“职业农民”现代化的要素之一,但其对于“职业农民”现代化推进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引领作用。

4. “职业农民”教育的方法与形式研究。“职业农民”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育方法将不同于普通教育。其教育方法与形式的设计等一切都必须围绕“职业农民”的特点进行。“职业农民”的需求、时间、文化水平、年龄以及所处的地理区域等均是设计教育方法、形式的重要决定因素。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设计综合性的教育方法与形式是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五、“职业农民”教育研究思考

1. “职业农民”“分类教育”研究与试验。“职业农民”教育只是一个总体概念,如果贯彻实施“职业农民”教育规划,需根据不同农民人群进行“分类教育”。目前,“职业农民”主要包括村干部群体、技术人员群体、致富带头人群体、普通劳动者群体等。根据不同的教育类别,分别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分类教育”是有效实施“职业农民”教育的教育策略。

2. “职业农民”教育的“政府主导型”模式研究。“职业农民”教育的模式研究是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职业农民”教育的战略定位决定了将以国家为主体担负此项任务。但目前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即使在普通教育上尚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对于“职业农民”教育进行大量财政投人是不现实的。基于此,构建“政府主导型”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引导多元主体投入与建设的综合模式才能完成“职业农民”教育的历史任务。

3. “职业农民”教育规划与推进实施建议研究。“职业农民”教育问题尽管具有战略意义。但由于其影响要素的复杂性,因此不是一蹴而就的。针对当前我国的发展阶段,“职业农民”教育的潜在战略地位还没有完全显露之时,从研究到推进实施需要制定科学翔实的规划,以指导政府进行决策参考。“职业农民”教育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翔实的规划,因此研究与规划制定要走在前面。

4. 引导不同主体参与“职业农民”教育工程的实践。“职业农民”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不仅存在着理论研究的复杂性,更存在着实践上的艰难性。因此,从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等多个主体去尝试实施“职业农民”教育实践尤为重要,课题组可选定某一特殊区域如燕山山区进行“职业农民”教育实践探索,以期获得规律性认识。

参考文献:

[1]廖其发,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288.

[2]刘怀廉,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好农民工问题[n],光明日报,2005―04―07(8).

农业教育研究篇4

关键词: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2-059-03

一、当前扩招形势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高校近年来研究生逐年扩招的基础上,当前研究生年招生人数由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时的1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37万人,报考人数由1978年的6.3万人上升到2005年的117万人,预计到2020年,研究生在校人数将达到200万人以上。这一扩招形式使得一个导师带多个学生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研究生和导师的交流越来越少;提供给研究生的兼职岗位也越来越少,无路可寻;应届生和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大;大多数研究生生活经历单调,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使他们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大部分研究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和范围仍然较狭窄,社会实践经验明显不足;自费生比例逐年攀升,每年少则几千多则上万的学费也成为研究生的极大负担,农业院校的研究生在经济方面更是苦不堪言;而人际关系问题更是导致当前农业院校研究生引发各种心理疾病的突出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帮助少数有心理障碍的研究生克服心理障碍,对有心理疾病的研究生进行治疗的过程,而且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多数研究生发挥潜能、完善人格、实现自我价值这一主要功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服从和服务于研究生教育的整体目标,以此目标为基础进一步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最终实现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即促进研究生心智、德性的提高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努力使他们成为高素质创造型人才。

由于多种社会因素致使农科仍是目前高等教育中的弱势学科,也是绝大部分考生和家长最不愿意选择的专业。在农业院校中,农科是主要学科,处于相对强势地位,学生专业思想较为稳定;而在综合性大学中,与其他学科相较,农科的弱势更加凸显,形成理工科强势更强,农科弱势更弱的现状,农科学生,特别是农业院校的研究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得不承受更大的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几乎是无法化解的。一方面要承受来自社会歧视农科产生的压力和家庭要求转专业的压力,一方面还要承受校内的歧视产生的压力和来自其他学院学生的竞争压力,在多重压力下研究生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形成心理弱势,这无论对研究生的学业和生活还是对研究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都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农业院校的研究生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原来管理独立建制农业院校的方式方法现在早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然而至今又尚未能形成一套对这一特殊群体行之有效的管理、服务模式使之正规化、合理化。农业院校的研究生毕业生在就业工作中,不屑于到低工资的农业单位就业,大部分退而求其次以第二专业或其他专业就业,尽可能消除农科专业的影响,这一选择致使超过半数的研究生丢弃农科学历,但在与其他学科专业的研究生竞争中他们又处于劣势,这就形成了“学农的不爱农更不搞农”的怪现象,自己的强势不利用,以弱势去竞争的结果可想而知,最终就出现了表面上的就业弱势。

农业院校主要培养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艰苦创业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能够在农业和农村基层开展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农业科学技术和管理人才。这种培养目标及相关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农科研究生毕业后的工作领域主要是农村和农业生产第一线,在目前形势下,这仍是一个较比其他行业相对艰苦而收入较低的行业。加之近年来事实上农业院校研究生就业难度加大,这更在客观上对本身以农村学生为主的农科研究生造成极大的心理矛盾,影响了其总体心理健康状况。

研究生们有着经济、学习、就业、婚恋等诸多方面的心理困惑,热招背后所引发的一系列因心理困惑导致休学、退学、甚至自杀的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促使我们进行冷静的思考。这些困惑如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阐释疏导,必将对研究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然而目前,研究生培养单位基本没有对这支研究生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做出明确要求和进行必要的培训,甚至使当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于本专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研究生阶段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确立时期,他们的大学时代虽然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有着与前辈人不同的历史背景,但他们的生活经历与阅历使得他们在面对社会的挑战和遇到各种压力时,其心理和行为具有特殊性和明显的不适应性。来自于社会、家庭、个人等三方面的巨大压力往往使他们感到不知所措,因此出现了一系列心理问题,如迷茫、失落、烦躁、焦虑、抑郁等,有的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终生。作为学生思想工作者,有责任了解当前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在农业院校,研究生因人际关系不和谐而引发的各种心理问题始终处于突出位置,并相应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思想和行为问题。因此,农业院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渠道,使研究生了解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掌握交往的基本常识与技能,学会悦纳他人,和睦共处,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农业院校研究生如果在校期间没有形成应有的团队合作意识,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方法、技巧和经验,是很难在日后顺利完成农业科技的推广、服务工作的,更不可能愉快地胜任较高层次的管理工作。

在大部分人看来,研究生是高学历人才,是国家的栋梁,前途一片光明。但有的研究生,仍然感到前途渺茫,整天没精打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主观上,他们受一些消极的人生哲学的影响,悲观厌世,认为自己以前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在客观上,研究生的连年扩招,也使研究生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这更是使少数研究生对自身前途感到无望。

有的研究生对各种社会问题十分迷茫,不愿勇敢地面对各种压力,因而意志消沉,不愿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学习和研究上,整天得过且过,熬年头、混文凭,或忙于兼职,或沉迷于花前月下,有的就整天身陷网络虚拟世界不能自拔。部分研究生由于选题不当或专业基础不牢而导致科研任务不能顺利地及时地完成;另外部分研究生由于专业的特点而与外界的接触很少。这一切都可能导致精神抑郁,并往往伴有神经衰弱、焦虑失眠等症状的发生,甚至还有个别学生因心理疾病过于严重,对生活失去信心,悲观失望,出现了自杀行为。最近几年来,研究生因心理疾病而导致的自杀和杀人事件时有发生。

当代研究生生由于正确的人生观,特别是婚恋观还未完全建立,不少同学缺乏同异往的基本经验和技巧,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农科研究生在恋爱、情感问题上陷入了深深的困惑。据分析,研究生的恋爱情感问题主要表现为异性间交往困难、多角恋爱、单相思、失恋和性困惑等。因此在农业院校加强以正确婚恋观和性心理为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有效减少和预防研究生在同异往和自身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人际关系方面,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的交往更加复杂,更加广泛。他们一般都有独立的人际交往,也往往把交往能力作为衡量自己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如果研究生在人际交往中受到挫折,就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焦虑、烦恼、恐惧。研究生们渴望与人交往,但经常不知道该如何交往。无论是毕业研究生还是在校研究生都或多或少的感到今后走向社会最难适应的事情和最为害怕的问题就是人际关系问题。有的研究生不能和老师处理好关系,有的研究生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有的研究生的交往局限于一个很小的圈子之内;有的甚至与自己的导师的关系都不能理顺,与同门师兄弟亦陌如路人。这种人际关系的不和,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性格孤僻,产生心理障碍。

三、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与一般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研究生群体又存在自己独有的特点。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不仅有利于研究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而且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近些年来,我国众多高校都已加强对研究生学习的管理,防止文凭“缩水”,这一方向是正确的、不容动摇的。然而,这同时也使研究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尤其是众多高校都对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发表的论文数量、级别都做出了严格规定,这使得研究生不得不绷紧神经投入到学习当中。这种紧张情绪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缓解,就容易使研究生出现心理上的问题。

农业院校的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它的特殊性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中国农村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都体现在这一特殊的群体身上,他们处于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因为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后又重新跨入校园的门槛,而有的则是从未步如社会但即将走入社会,成为高知层次的人才,成为未来我国农村发展与振兴的主力军。

同时,农业院校的研究生也处于一个特殊的心理发展时期。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研究生进入硕士阶段以后,在完全不同于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改变下,使他们常常感到困惑,并由此可能产生从未有过的心理问题,如自豪感与自卑感的冲突、新鲜感与念旧感的冲突、独立感与依赖感的冲突、渴望交往与自我封闭的冲突、期望与现实矛盾的冲突,等等。如果这些矛盾与冲突存在过于强烈和持久就会使他们的心理出现障碍。

大量的研究及统计表明,相当一部分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上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以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等原因而带来的贫困生增加以及当前农业院校就业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出现,使得农业院校研究生的心理问题愈益突出。

一方面高等教育在大幅度扩招,另一方面工作岗位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没有随之正比例增长,使得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研究生的就业难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这种现实性的就业压力也易使部分研究生出现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人都需要有知心朋友,被别人理解和接纳。有的研究生由于诸多因素影响,人际关系紧张,不能与同学、朋友、导师进行正常的交流和沟通,冷漠、孤僻,造成人际交往中的封闭性。

研究生的另外一个重要压力在于他的科研压力,而其重要来源则是由于目前研究生教育体制和科研激励机制尚存在问题,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的成功不应该是创新性成果,而在于创新思维、科研技能和一定的研究基础。目前的研究生科研素质评价是以论文的产出,即所取得的成果作为衡量标志,而忽视的是科研素质的培养,具体反映到学习过程中,则忽视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创新思维的培养、科研技巧的掌握和科研作风的培养。反映在科研激励机制上是如何处理科研成果的质与量,短期成果与长期成果的关系,一味追求创新性科研成果必然导致过大科研压力的产生。

在社会节奏日益加快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能够较快地适应各种社会和自然环境并能做出恰当的反应是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特别是农业院校的研究生,主要面向农业和农村主战场,其日后工作服务的性质和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科研究生必须具有以较强的吃苦精神、顽强的耐挫折能力、灵活的协调能力、应变能力为基本内涵的环境适应能力。

四、有效性对策

研究生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因此,作为研究生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应得到应有的重视。然而,目前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并未引起教育界的足够重视,这必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极大隐忧。

目前,部分研究生在入学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仍不能适应学习、生活环境。因此在农业院校应当通过教育引导、社会实践、模拟训练等方式方法,使学生尽快正视、适应现实,以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去迎接时代的挑战和将来的工作生活环境。科学研究证明,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解除孤独感和压抑感等负面情绪,起到愉悦身心、增进健康、开发潜能和创造力的作用,而且可以在赢得众人尊重和信赖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帮助,从而大大增加成功的机会。如果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洞察他们内心深处的心理问题,积极主动地做好疏导工作,就能帮助他们顺利地渡过这一难关,为以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研究生心理特点与本科生具有明显差异性,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倾向已从本科生的交往障碍、思想不成熟为主转变为对未来无把握而产生的不安感和恐惧感,还有多数研究生经历一帆风顾,受到社会的厚爱和同龄人的羡慕,更易形成较强的优越感,自尊心和虚荣心过强,对挫折的耐受力减弱。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多与社会大环境相关,他们更多关注社会,思考未来,积极寻找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以期最大限度地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这些心理特点是实施教育内容,采取教育方法的基础。这要求我们不断加强理论和实践探索,在借鉴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方式,创新教育方法,形成适合研究生心理特点的完整、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当前研究生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各种心理障碍愈加明显,若不能准确了解研究生心理特点,只沿用旧的德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甚至把本属于心理障碍范畴的心理问题当作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问题或违法乱纪来处理,不但会挫伤学生积极性,使其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理想教育效果,还会损害当事人的利益。另一方面有些人过分夸大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可以取代德育,这种倾向又使心理健康教育矫枉过正。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结合存在的偏差会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双重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袁玉涛.农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其体育锻炼行为特征的相关研究[J]保定: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刘刚.农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途径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1,10

[3].孟晓乐.农业职业院校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牟: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1

[4].穆奎.西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心理适应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重庆: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

农业教育研究篇5

【关键词】农村体育教师业务素质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91-01

现状一:教师缺乏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

并不是所有的农村体育教师都是观念落后,教学质量低下,个人业务水平差,甚至有的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要比城区的更强一些。关键要看一个老师有没有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如果老师自己想发展,那么任何困难都不怕。

现状二:农村教师缺少有效的专业发展指导

农村体育老师相对城区的老师来说,接触的优秀人才和专业的人员相对较少,学习培训的机会相应的也少,所处的学校没有良好的教师成长大环境,如果个人又没有主动发展的愿望,那么这些老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很难得到大的提升的。

现状三:缺少长期系统的发展规划,没有做研究性的教师

研究的途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小课题研究,在专家引领下成长;借助校本教研,让校本教研成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主渠道;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在专业阅读中成长。

农村体育教师的发展以省研修平台为载体,各学段校本研修要求与说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与《中小学教师教育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提升育人思想和教育理念为主要目标,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途径一:开展小课题研究,在专家引领下成长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教学中实现的,目前,体育课也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了继续深入挖掘体育课学生学习的潜能,推进新型体育课堂的研究,结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采用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如:小组合作学习在接力跑中的研究,怎样在体育课上有效预防损伤?怎样让我们的体育课更加高效?通过一些问题的研究积极引导体育教师申报体育研究小课题,借助课题引领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有了课题的引领,借助学校的大环境,积极聆听聘请教育专家到校指导课堂教学的报告,并结合自身课堂诊断的问题做好分析。在专家报告的引领下,教师的课堂逐渐由传统教学向合作学习转型的成功,另外专家还帮助分析目前教学中需突破的瓶颈,借助这些问题向教师传授如何在课改中成长并成功的经验。在专家指导的过程中,坚定了农村教师对教学的信心,为体育课的高效课堂指明了方向,体育教师逐渐会养成勤于研究、积极进取的良好的教研氛围,在体育组内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态势,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途径二:组织多种培训形式,跟上时代脉搏,为体育教师的发展注入强心剂

校本培训作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主阵地,必须坚持时效性与针对性。例如:新型的体育课堂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融入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为了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针对各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开展《微课程》学校培训,将为教师提供微视频制作等一系列计算机知识。翻转课堂是一种手段,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课堂完成,杜郎口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为了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针对各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开展《翻转课堂》及教学信息化的专项培训,将为教师提供一系列的教学资源。例如:老师们自己制作的《肩肘倒立接前滚翻》、《立定跳远》、《单杠》等微视频,较好的辅助了我们的体育课堂。认真开展读书活动,体育教师读书的习惯不是很好,借助学校读书的大环境,组织大量的读书论坛活动,让体育老师在阅读中不断吸收新鲜的血液,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使老师们受益匪浅。打造体育的高效课堂,以达到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途径三:深化校本教研,让校本教研成为我校教师专业发展主渠道

1.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习:多阅读些名家的教育教学著作,广泛阅读《音体美报》、《新课程与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班主任之友》、《山东教育》、《高效课堂22条》等有关教育教学的报刊、杂志、网站等,努力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积极参加网络培训和学习,经常到课堂去学习和交流;认真学习、收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案例,取长补短。

2.多交流取长补短:多听课评课,认真研讨,多交流,在交流中不断学习、不断发展自己;积极参加各项专业培训。

3.积极钻研和总结经验:积极认真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认真撰写教学心得,尽量多写学生个案,使得教育更得当得法得益;经常组织教师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及时研究自己的不足,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不断学习积累,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发现不足后,针对自身的特点与不足,逐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日益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最终目标是争当科研型教师。

途径四: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在专业阅读中成长

农业教育研究篇6

摘要: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其本质就是面向农村产业和农民的职业教育。发展面向农村职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必须统筹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资源,建立健全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机制,加大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队伍建设,创新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服务方式,优化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环境。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农村产业;途径

作者简介:雷世平,男,空军航空维修技术学院基础教育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法规、职业教育制度、农村职业教育;姜群英,女,空军航空维修技术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农村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4-0046-04

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其本质就是面向农村产业和农民的职业教育。面向农村产业的职业教育就是涉农职业教育。而所要面向的农民,实际上包括两部分:(1)即将或已经转移到城市的农民工;(2)在农村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农民。城市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首先要搞好对这部分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使他们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尽快成为城市的新工人和新市民。农村职业教育要办好农业和面向农村的非农产业专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1]发展面向农村职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既有认识、体制和机制问题,又有各行各业的发展政策问题;既涉及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又联系着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必须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三个不同领域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一、统筹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资源

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需要充足的职教资源供给。我国的职业教育资源,既包括城市的各类职业教育资源,也包括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资源存在着农村职教资源严重不足与城市职教资源结构性过剩的矛盾。发展面向农村职业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职教资源支持农村,换句话说,就是要统筹城市职教资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统筹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资源,要从四个层面着力。

(一)建立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体制

职教资源在农村的投入是否充足、流动是否顺畅、组合是否优化,直接影响并决定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速度和程度,为此,要加强政府的宏观决策,统筹规划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布局,建立一个能够打破按照城乡、行政级别、所有制、就业状态来规划的体制;统筹城乡职业教育投资的规模、结构,布局,建立保障农村职业教育投资需求的公共财政投入体制;统筹城乡职业教育资产存量的配置结构与布局,建立一个能使职业教育资产集约配置的、多部门共享的、有效整合与调配的、促进城乡之间职业教育资产转移的资产管理体制;统筹城乡职业教育人事资源的配置结构与布局,建立一个使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人员充分流动的、城市有效支援农村的教师管理体制,以优化城乡职业资源的配置,促进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

(二)建立统筹城市与农村职业学校发展的机制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我国城乡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差别很大,城市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相对优越,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要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就要充分发挥城市职业学校的作用,积极推动城市职业学校与农村职业学校签订对口合作办学协议。在联合招生、师资培训、教学资源、学生实习、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开展深入、稳定的合作。要积极推动实行农村学生第一年在农村职业学校学习,第二年和第三年到城市对口职业学校学习的制度,充分发挥城市职业学校在组织教学、实习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增强培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2]

(三)加强三教统筹,推进农科教结合

“三教统筹”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适应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而提出的一种管理运作模式。它强调县级政府应从当地建设的需要出发,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抓,使“三教”,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农科教结合作为科教兴农的具体形式,其实质是使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要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村中小学在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师资、设备、场所支持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农村职业教育要大力培养现代农业专业人才、经营人才、创业人才和新型农民,扩大农村实用人才规模,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农村成人教育要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学历继续教育,提升农村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就业创业能力。在城市确定一批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社区学校和培训机构作为农民工培训基地,开展农民工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2]

(四)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职业教育培训网络

县级中等职业教育拥有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大部分资源,是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主体力量。要办好县级中等职业学校,使其成为指导县域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同时,要推动乡镇人民政府办好已有的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农业科技推广站,使其成为乡村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阵地;设有举办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乡镇,要依托乡镇初中、中心小学的师资和远程教育设施以及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依托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后闲置的学校资源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各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要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组织引导农民参加教育培训。[2]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切实发挥现代教育手段在农民教育培训中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体制机制

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是服务农村、农业、农民的职业教育,包括农村职业教育和部分城市职业教育,它涉及的行业多、部门广。要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必需要建立区域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交流合作的组织和工作机制,同时,推进办学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打破条块分割的格局面,为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供平台。

(一)建立健全教育部门与涉农行业部门共同推进农业职业教育的工作机制

机制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涉及的行业多、部门广,如何协调各行业、各部门的工作,建立健全必要的工作机制是关键。因此,要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来推动有关部门定期研究、协调解决农业职业教育发展重大问题。落实农业、林业、水利和粮食等行业主管部门指导本行业职业教育责任,推动农业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发挥农业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在人才需求预测、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和督导评价等方面的指导作用。[2]政府有关部门要统筹培训经费和项目,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在行业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二)推动建立政府统筹、部门分工协作培育新型农民的工作机制

县域是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单位。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无论在人口数量、地域规模,还是在经济发展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县域承载着新型农民培育的主要任务。要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就必须推动县级人民政府加强统筹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力度。要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整合培训资源,制定培训规划并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新型农民培训管理规章制度。农业、科技、教育、人社、扶贫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政府统筹、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共同培育新型农民的工作机制。有关部门要依托现有的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和培训机构,遴选一批培训规模大、培训质量高、培训效益好的基地。[2]

(三)组建一批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推进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

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组织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而组织的教育团体,是近年来我国加快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模式。职业教育集团的组成主体包括政府机构、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职业院校、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六类。通过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不同主体可以充分发挥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要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必须以建立职教集团为依托,充分发挥农业类行业企业、高等学校、示范(骨干)高等职业学校、科研院所作用,推动农业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点建设。按照以服务现代农业为目标、以行业产业为纽带、以资源共享为核心、以互利共赢为基础的原则,在人才需求分析、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教师培养培训、学生实习就业、企业职工在职培训和产教研一体化等方面开展合作,促进产教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提高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三、加大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投入力度

职业教育本身具有“成本高、回报低、认可率低”的特点,它所投入的成本比普通同级教育要高出许多。据国际有关专家测算,同等规模的职业中学所需经费投入一般应是普通高中的3倍。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既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5%的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教育资源向农村职业教育的配置不够,在有限的教育经费中,用于农村职业教育的也很低。我国农村职业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因此,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需要国家公共财政的大力支持。

(一)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农业职业教育投入

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之一是提供公共品和实现社会公平。然而长期以来,二元的经济结构造成了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经济发展的重心主要放在城市,公共财政投入也较多地用于城市公共品提供,城乡公共品供给失衡。要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就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农业职业教育投入。具体来说,各级人民政府应该按照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研究制定农村、农业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标准,确保农村、农业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较大幅度增长。各地要加大对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以及农村科技普及的支持力度。依法督促农村、农业职业学校举办者按时足额拨付办学经费。各地在安排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时,要重点支持农村、农业职业学校。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还应加强投入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国家应督促地方政府确保农村、农业职业学校事业性收入全部用于学校的发展,各有关部门不得收取调节金,不得冲抵财政拨款,保证专款专用,对截留、挤占、挪用教育资金的行为,应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二)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的进程

市场的选择功能导致了贫困以及农村家庭学生成为了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尤其是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免费接受职业教育,是帮助这些家庭脱贫的根本方法。政府买单,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免费教育,对于不断扩大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各地行政部门要按照分类承担、分步实施的路子,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确保助学金的及时、足额到位,保证专款专用,对于那些虚报受助学生人数或上报虚假信息骗取国家专项资金的个人和集体,追究其责任。各农村、农业职业学校应设立独立的免学费和助学金资金帐户,不得与学校其他账目混杂记录,保证资金不被截留、挤占或挪用等。从国家的制度层面为贫困家庭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提供托底机制。

(三)多渠道筹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资金

在农村,职业教育资源不足同农民教育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较为突出,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最大障碍是资金短缺。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单靠国家的财政支持远远不够,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政府应鼓励和引导社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助面向农村职业教育,捐赠必须用于指定用途,不得挪用、克扣,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允许公办职业学校利用自己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与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也可让企事业单位采取出租、出售闲置的国有、集体资产等方式与农村职业学校进行合作办学等。

四、加强面向农村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专业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满足农村群众对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渴望,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针对我国目前农村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该重点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充实农村职业学校教师队伍

农村职业专业教师总量偏低、素质不高,是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将农村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和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到农村、农业职业学校任教,不断充实农村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支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企业等组织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带头人补充到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师资队伍。鼓励农村职业学校聘请农业、科技等部门的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推进城乡职业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流和对口帮扶。农村、农业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应不低于70%,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教学任务原则上不少于工作总量的30%,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使农业职业学校和职业学校涉农专业点教师配备生师比逐步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二)加强农村、农业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

“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要向农村、农业职业学校倾斜。各级政府要加快组织对农村、农业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轮训。建立农村职业学校教师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生产合作组织实践的基地,完善农村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和生产一线实践制度,促进农村、农业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各农村职业学校要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建立和完善教师考评奖励制度,把师德师风、专业发展、服务学生作为教师考核、职务聘任、选派进修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鼓励农村职业学校教师通过“送教下乡”、技能竞赛、在职攻读相关硕士学位等方式,提升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派农村、农业职业学校教师到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进修学习,造就一批农村、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提高教师待遇

各地要结合农村、农业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实际,逐步完善农村、农业职业学校教师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教职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探索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逐步建立县域范围内的职业学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建立充满活力的学校用人机制。积极推进农村、农业职业学校做好工资收入分配,将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工资和地方津补贴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并保证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保证教师合理的工资待遇,稳定教师队伍。职业学校教师表彰要适当向农村、农业职业学校倾斜。要确保农村职业学校教师,进得来,留得住。

五、创新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服务方式

当前,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相较之下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和盲目性。大量农民工不可能都集中在大城市,关在校园里培养。农民教育培训要接地气。因此,要尊重农民的意愿特点和要求,要研究农民教育培训的规律和特点,让农民教育培训更加方便、快捷和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应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农村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应立足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和各地农业发展实际,将培养内容与地方主导产业紧密结合,围绕各地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及市场信息等开展教育培训。同时,开展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培养,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还应结合农业生产特点、农民教育规律和学习特点,采取“送教下乡”、“流动课堂车”、“教育大篷车”、“教师进村”等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把教育培训办进农村、办进田间、办进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实现就地就近培养,农民需要什么学什么,实现不离乡不离土,方便、快捷让农民接受教育培训,形成农民培训很好的模式。另外,适应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积极统筹城乡职业教育资源,鼓励就地培训和入城培训结合,职业培训和职业中介服务结合,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结合,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各地职业学校要积极利用城市教育设施,开设夜校、周末学校,开展对农民工的文化和技术培训。

参考文献:

[1]曹晔.试论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11(22).

农业教育研究篇7

2.提供经费支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政府直接拨款。如美国,政府出台的每一部有关职业教育的法案,几乎都有一部分内容规定配套专项经费的数额。1965年,为开发经济教育水平落后的阿巴拉契亚地区,政府通过了《地方重新开发法》,在这一地区实施了上千个职业教育项目,拨款达3.3亿美元。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投入约占职业教育总经费的50%。新西兰大约70%的职教经费来自政府。二是通过政府促使企业投入。如法国法律规定企业完成各项缴税义务后必须承担至少两项支出:即按上一年职工工资总额1.5%的比例提取继续教育经费,用于本企业职工的在职职业培训;按一上年职工工资0.5%的比例缴纳“学习税”,用于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其他一些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也都十分重视多主体举办职业教育,私立学校在职业技术学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美国培养技术人员的五年制高等专门学校有23%是私立学校,韩国这一类的学校甚至超过90%。可以说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办学,是这些国家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重视对职业教育教学和培训过程的改革80年代以来,职业教育逐步超越了传统的“为经济服务的”的思想,而被认为是实现人们“在就业、地位和个人发展上创造公平机会”的途径。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突破了传统狭隘的职业教育观,而逐步确立了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内的大职业教育观,并使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观念主导下,职业教育也随之发生着相应的变革。

1.增强受教育者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为防止受训者狭隘的专业化,德国要求获得某一职业资格的受训者熟悉7~8个工种所要求的岗位技能。

2.调整专业设置一是针对与农业相关的职业的不断出现,对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开设与农业生产相联系的和与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专业,如装潢园艺、农业供应、农业机械、农业设备、农业市场等;二是打破行业、企业界限,以“通用工种”为标准,对工业职业教育相关的专业进行合并,组成新的综合化专业。如德国已将12种工业电子专业的职业学徒培训合并为4种。

3.改革课程内容一是强调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培养复合型人才;二是在强调能力本位的同时,普遍强化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共性知识,为学习者个人生活和提高工作效能,以及升入高等学校提供更广泛的准备;三是强调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并把这方面的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能力看待;四是更加关注外语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受训者更有效地运用对外交往的工具。目前,德国、法国、英国等正采取拓宽专业的措施,重新安排培训内容,编制“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为受训者提供更宽的知识面和职业能力。

四、重视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一些国家为加强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工作,制定了保护毕业生就业的法规。如英国1948年通过立法规定了学校对毕业生实施就业服务有四项任务:一是传递工作信息;二是给予工作选择指导;三是毕业生职业安置;四是保持与离校但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的联系。日本对高中阶段毕业生的就业制订了《就业保障法》,使招工过程成为一个在法律保护下有序的教育竞争过程。通过竟争,企业招到了满意的人才,学校做好了就业服务,学生树立了刻苦的学风,国家收到了职教的投资效益。

五、保护农业职业教育一些国家和地区尽管农业劳动力和农产品产值所占比重很小,但为了满足本国、本地区居民的农产品需求,扩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这些国家和地区仍然把农业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素质提高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强对农业职业教育的保护。

1.明确提出培养新一代农民的目标如韩国政府1981年开始组织实施农渔民后继者培养工程,政府的支持工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选拔,通过宣传教育,父母的劝导,让农村青年报名,再通过一定程序公开、公平、公正选拔录取;第二步是培养,对选拔录取的对象,通过农业院校或职业中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使之成为合格的农渔民后继者。我国台湾地区,70年代初期以培养农业经营者为目标,制定了培养8万“核心农民”的计划,先后在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和农业专科学校试办农场经营管理科。

农业教育研究篇8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发展走向

中图分类号G7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3)13-0068-05

农村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重任。近年来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农村职业教育良性发展。

一、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概览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后,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尤其是作为职业教育薄弱环节的农村职业教育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推动下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更成为国家和地方教育政策的重点关注领域。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推动

2005年l0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职业教育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同年11月,国务院召开第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并提出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把培养新型农村劳动者作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

2006年,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通过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当年,国家提出建立并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资助的主要对象就是农村户籍学生。其后,面向农村职业教育的资助政策得到进一步深入实施。2007年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指出,加大对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类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减免种植、养殖专业学生的学费。2008年和2009年的两个“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都对实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提出了要求。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等五项职业教育重点发展任务,并明确加强“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强化省、市(地)级政府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扩大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覆盖面,根据需要办好县级职教中心;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等六项工作重点。这次会议的召开与《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拉开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新序幕。

2011年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第一年。农村职业教育在这一年得到大力推动。年初,教育部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提出,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大力发展农村和农业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改善民生,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服务。11月6~7日,教育部等9部门在陕西西安联合召开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前印发了《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文件指出,要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建设,提升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能力;坚持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努力培育新型农民。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我国未来一个时期农村职业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和路径。

(二)地方层面的政策推动

从地方来看,2011年各地积极贯彻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在各地教育规划纲要中普遍加入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并根据区域实际设计了发展任务。

1.地方规划中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

对全国各地制定的教育规划纲要统计发现,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19个在地方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发展“面向农村”或“农村地区”职业教育,占地方教育规划纲要总数的61%。其中,吉林等15省区市更是将这一工作作为当地职业教育未来10年的主要发展任务,占地方教育规划纲要总数的48%。天津、江苏、江西、重庆4省市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或“提升职业教育发展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另外,海南、贵州、青海、宁夏、、浙江、湖南、广西8省区虽然未在当地教育规划纲要中直接提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但也强调了“加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加快新型农民培训”等工作。例如,《青海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支持职业学校积极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北京、上海、山东、广东4省市则在当地教育规划纲要中将这项工作作为“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进行了规划。

2.地方规划中“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文本分析

在关于发展主题的表述上,有11个省教育规划纲要与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相对应地提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占57.9%;重庆、福建、云南提出“加快发展面向‘三农’的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和农业职业教育”“加速发展边境和农村地区职业教育”,在“面向”范围上有所不同;湖北、江苏分别提出“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在发展强度上存在区别;内蒙古、新疆分别提出“发展农村牧区职业教育”“加快农牧区职业教育发展”,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天津提出“重视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指向十分具体。

在关于重点发展任务的表述上,对于如何推动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19个省在各自教育规划纲要中都进行了设计。文本分析发现,各省对于推动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所提出的重点任务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涉农专业建设,共有16个省;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共有14个省;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共有13个省;教育培训网络构建,共有12个省;免费保障支持政策执行,共有7个省。见表1。其中,专业建设、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和培训网络构建属于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范畴。可见,各地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重点工作放在基础能力建设、新型农民技能培训和农村职业教育免费政策的执行三个方面。

表119省教育规划纲要中有关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主要发展任务统计

二、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着力点

(一)提高基础能力

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100亿元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计划”。截至2008年底,中央财政共投入84亿元,重点建设了1270个实训基地(含高职)、2158个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其中,支持了1000多所县级职教中心建设[1]。各地也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大了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使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基础能力不断提高。

2007年,福建省发改委、教育厅、劳动保障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县(市)政府以一所条件较好的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整合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建设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县级职教中心。至2010年,全省58个县(市)全部成立了县级职教中心。2011年,福建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县级职教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使县级职教中心主体学校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设置标准。截至2012年已有28个县级职教中心通过标准化评估验收,占县级职教中心总数的48%。

2007~2010年,海南省本级财政投入4亿多元,完成全省16个县级职教中心8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建设及重点专业建设;各县市还在土地使用、校园改造、人员编制等多方面全力支持职教中心发展。省政府还先后出台《海南省县级职业教育中心(职业学校)建设基本标准(试行)》和《海南省县级职业教育中心(职业学校)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明确建设主体和各级目标责任等。

2009年,安徽省政府出台《安徽省政府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规划(2008-2012年)》《关于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紧扣“861”重点产业结构和项目布局,结合支柱产业发展需要,推进当地农村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布局调整。按每20万人口设置l所普通高中和1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原则调整布局,对所辖职业院校进行整合、重组。

(二)健全资助体系

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8亿元资助80万家庭经济困难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进一步确立和完善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同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2009年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国家新增助学金要向农村生源学生倾斜。”

为促进教育公平、改善民生,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近几年来地方政府大力实施了职业教育资助政策。许多地方还对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或涉农专业学生实行了免费。2011年,青海省政府出台《三江源地区“1+9+3”教育经费保障补偿机制实施办法》和《三江源地区异地办学奖补机制实施办法》,将农牧区未能升入普通高中学生全部纳入中等职业学校接受免费教育的范畴。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对藏区接受完9年义务教育的学生继续接受3年免费中职教育。在藏区本地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每年补助公用经费2700元,补助生活费1500元;在异地就读的藏区学生每年补助公用经费3300元,补助生活费3200元,由省财政承担。

2011年,山西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公共事业新“五个全覆盖”工程的意见》,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全覆盖列为“五个全覆盖”工程的重要内容。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山西省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1~3年级学生不再收取学费,实现免学费入学;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1~3年学生全部免学费入学。

(三)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2005年3月27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的意见》,提出:“2005~2007年,要在现有培训规模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培训规模。全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人数逐年增长1500万人以上,农民培训率逐年增长5个百分点以上,争取到2007年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人数达到1亿人次,农村劳动力年培训率达到35%以上,每个农户有一个劳动力通过培训掌握1~2项实用技术,促进贫困农户摆脱贫困。”

各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推动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方面也采取了更有针对性的行动。2008年,浙江省政府下发《关于开展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提出深化和完善该省农民素质培训、城镇就业和再就业培训等各类技能培训。2009年,河北省以邢台农业学校为试点,开展“送教下乡”、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随后在全省全面推开。同年7月,河北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下发《关于推进“送教下乡”,加快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意见》,研究制定《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三、“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发展趋势

(一)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目标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但是,学龄人口下降为实现这一目标任务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1)》指出,未来10年是我国学龄人口加速下降的时期。期间,学龄人口降幅将达到860万人,平均每年将保持3.23%的下降速度[2]。

如何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农村职业教育成为发展的主阵地。据教育部有关部门的报告,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农业户口的高中阶段学龄人口却在增加,如辽宁省到2010年农村适龄人口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将达到70%以上[3]。《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1)》也指出,我国教育的供求规模目前仍存在较大缺口。以2009年为例,无法继续进入高中的人口规模达1300万人以上[4]。这其中大部分人口来自农村。可见,中等职业教育招收的农村学生规模潜力巨大。

基于以上情况,必须对职业教育的格局进行适应性调整。一是调整职业教育的布局结构。严格控制城镇中等职业学校的规模,以应对生源相对不足的问题;同时,适当发展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规模,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学龄人口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二是谨慎选择职业教育经费的投资领域和投资环节。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并将投入主要用于强化实训环节、实践技能的培养方面,提高投资收益率。

(二)以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平为原则

促进教育公平、保障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仍然十分明显,贫困人口仍主要集中在农村和边远地区。无论从社会学理论分析还是从社会发展实践讨论,农村职业教育都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2007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并逐步实施农村职业教育免费。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各地纷纷出台政策落实中职免费国策。据统计,截至2009年,已有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重庆、四川、、甘肃、北京10个省(市)在全省(市)范围内实行了中职免费政策;辽宁、山西、内蒙古、山东、江西、河南、湖南、广西、贵州9个省(区)在省(区)部分地区实行了中职免费政策。

从未来的政策趋势来看,下一阶段国家将从三个方面向农村职业教育领域加大投入,确立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公益性地位,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根本性保障。一是进一步落实好已有的资助和免费政策,强化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二是在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学生就业质量方面进行规划,通过研究制定针对农业企业的优惠政策,提高涉农专业学生的就业巩固率,让农村职业教育走出来的学生不仅“能就业”,还要“就好业”;三是增强农村职业教育学生的创业能力,研究制定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让农村籍学生真正实现通过职业教育改变人生、改变贫困命运的希望。

(三)以培养新型农民为抓手

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基本问题,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对于培育新型农民提出了三方面要求:一是加强三教统筹,推进农科教结合;二是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三是实施分类培训,增强培训实效性。面向农村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有关文件的下发,为下一阶段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继续以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为载体,以创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和创建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等活动为抓手,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民工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

在具体工作落实方面,有三个重点环节需要抓好。一是资源整合。应理顺农村职成教育的管理体制,整合教育、人力资源、农业等部门的各自职能、任务、经费和资源,有效推进农村职成教育发展。二是根据区域实际明确发展定位。各地要统筹规划县级职教中心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凸显为县域经济服务的功能,建设具有本地特色、能够直接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实习实训基地,切实培养能够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新型农民。三是要深化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弹性学习制度,积极推行半工半读、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以引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主要内容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这一背景下,需要提升农村职业教育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一些地方在提升农村职业教育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能力方面,已经作出有益尝试。如黑龙江省组建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北大荒现代农业、黑龙江农垦三大涉农职教集团,分别聚集了46家、85家、82家校企资源,形成了三个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对接紧密的大型校企联合体。综合来看,下一阶段,国家和地方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职业学校参与农村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等多元化方式,最大程度地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引领现代农村产业发展的功能。

参考文献

[1][3]张昭文.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9):68-73.

[2][4]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6.47.

StudyonthetrendsofRuralVocationaleducationpoliciesinChina

ZHanGQi-wu

(ResearchinstituteforVocationalandtechnicaleducation,Jilinteachers’Collegeofengineeringandtechnology,ChangchunJilin130052,China)

农业教育研究篇9

【关键词】三农问题;职业教育;农民工;就业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主要问题是农村问题,而农村问题的主要根源是农民就业问题。农民工就业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9亿在农村,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约1.5亿人,每年还新增600~700万人。如果都滞留在农村,必然导致农业生产效率的低下,无法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因此,农民的根本出路不在于成为农民,而是向城市转移,成为产业工人的一分子。而要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关键在于加强农民工的科技文化素质,提升其人力资本,这只有教育培训才能解决。加大对农民工教育培训力度,让他们掌握进入城市的本领,使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本,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

《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农民工就业研究》一书,在大量社会调研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我国农民工就业现状,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农民工就业难的原因,作者经过系统性的分析,进而得出"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民工就业的重要途径"的科学结论。该著作条理清晰,论证详尽,言简意赅,浅显易懂,读来像是面对面的切磋交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在最后还附了作者近几年来已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十余篇,这些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了我国当前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见解和对策,观点新颖,切实可行。由此可见,作者在就业问题研究上颇下了一番功夫,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首先,本书深度剖析了农民工就业现状,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找出了当下我国农民工在就业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而对"症"下药,明晰地指出农民工就业难的主观原因是教育水平偏低,就业能力偏差。并用大量的调查数据阐明了农民工中初中毕业或初中未毕业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四分之三,大多数农民工没有过硬的职业技术,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培训,偏低的教育水平和技术素质导致农民工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岗位,任由买方"宰割"。农民工法制观念淡薄,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懂得通过合法手段保护自己,要么忍气吞声,要么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过激行为。本书还清晰地分析了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结构、法制缺陷、政府管理不到位等客观原因,使得农民工在就业问题上遭遇了各种困境。如:从社会结构找原因,指出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造成了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在根源上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反应在就业上就是农民工遭遇的一系列就业歧视,最终形成就业困境,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结构是造成农民工就业困境的根本原因;从法律建设找原因,指出一些地方政策的歧视性倾向造成了农民工就业权事实上的不平等。如根据中央的精神,各省市按照"先本地、后外地,先城镇、后农村"的原则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政策,限制了农民工只能从事什么工种,不能从事什么工种,政策缺陷是造成农民工就业困境的法制原因。

其次,本书在全面系统分析农民工就业难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用大量有说服力的数据,论述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农民工就业这一方法的可行性。书中明确地阐释了没有过硬的职业技能,农民工很难有序外出就业、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综合素质,不仅是新生代农民工自发的愿望,也是适应国内产业升级的要求。书中给出数据显示:84%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参加技能培训对找工作有帮助,但是仍有六成外出农民工没有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新的产业结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尽快掌握新的技术,这就要求社会和政府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引导他们适应和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需要,促进平等就业。

农业教育研究篇10

关键词:农民;素质;成因;职业;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2―054―0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但目前我国农民数量居多且整体素质相对偏低的问题,已成为不可逾越的发展瓶颈。

一、我国农民素质现状与成因透析

(一)文化素质偏低与农村文化教育滞后的影响

农民的文化素质是衡量评价农民人口质量的基本指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随着农村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不断发展,农民的文化素质有了较快的提高,但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与国外许多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就目前来看,农村中小学入学率虽较高,但中途辍学率也较高。据有关统计: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城市居民,文盲、半文盲主要在农村。而且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发展也不平衡,落差较大,呈梯次递减状态,东部地区的文化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的文化素质更低,与国外农民受教育年限相比差距更大。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一是城乡二元制结构体制的影响。在特定的历史阶段,选择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在城乡关系上倾向城市发展,历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的整体协调发展,包括文化教育发展和农民文化素质提高,也产生了不利影响,拉大了城乡差距,局限了农民发展。新时期以来,虽然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得到了缓解,但长期投入不足,资源贫乏,致使文化生活贫困,教育落后,严重影响了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二是农民受经济生产与文化教育双重制约。在生产与教育的投入上长期处于两难选择的困境之中,一旦遇到经济的重压,自然而然地选择生产生计而无力顾全教育。这是导致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偏低,多数农民的文化知识结构处于低层的直接主观成因。农民文化素质偏低,造成了我国农村绝大部分都是体力型劳动力,即使转往城市,也只能局限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或领域,严重影响着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发展。

(二)科技素质贫乏与小生产方式的束缚

科技素质,是指农民掌握科技知识与应用科学知识使其转化为农业生产技能或者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基本能力,是新农民综合素质的关键,也是决定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指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民科技素质有提高,但不明显。目前,农业科技一线的技术人员严重不足,被视为稀缺资源。农民中接受专业技术教育的偏少,参加过绿色证书、青年农民培训和其他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人数比例也偏低。据2006年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和初、中等职业技术培训的人数仅占23.6%,绝大多数未能参加职业技术培训。在发达国家,现代遥感、物理、化学、电脑、生物工程等技术正在被广泛运用于农业,而在我国大部分农民受科技素质条件的局限,还不能从传统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依旧采用落后粗放方式从事农业生产,直接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使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问题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长期受小生产方式束缚。手工生产,粗放经营,导致农业产业链短、效益低和增收慢,使农民成为小生产者,遏制了农民科技素质提高的内在需求和外在要求。二是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薄弱。虽然已经意识到职业教育对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重要性,但还缺乏满足实际需要的有针对性的农业科技培训项目及其完善的教育资源与保障体系。

(三)经营管理素质欠缺与传统经济模式的制约

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主要是指农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经营管理农业生产的能力,即根据市场变化来合理组织、控制农业生产的能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农村市场将进一步开放,与城市与国外的信息交流、劳动力转移、商品交流等的规模和深度也与日俱增。但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来合理组织和调控农业生产的能力偏弱,经营管理素质与市场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要求还不相适应。具体表现为:市场意识薄弱,不懂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信息接受和反馈能力狭小,难以适应市场风云变幻;经营管理知识与经验缺乏,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创业竞争机遇意识欠缺,不善于发现市场营销机会,更不会规避市场风险,在市场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严重制约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

反思历史,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是农民经营管理素质严重缺乏的主要根源。一方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切都是靠指令性计划安排,这种单一刚性封闭的经济体制造成了农民“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进取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我国农业市场尚在起步阶段,农民市场意识相对薄弱,生产组织化程度也较低,与相应的生产经营管理理论与技术培训缺位不无关联。

(四)社会心理素质脆弱与传统思想文化的羁绊

社会是一个渐进演化的过程。目前,农民心理素质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求还有明显的差距。一是依附性强,主体意识缺失。在传统宗法意识和裙带关系远未消解的情况下,对等级的敬畏心理和对权威的崇拜意识,严重遏止了人性自我解放和主体意识的确立。二是因循守旧,心理素质脆弱。养成了安分守己、消极无为的落后心理,形成了封闭、保守、狭隘、自私的“农民意识”,严重限制了他们修身养性、调理情志、开拓生活、参与社会、积极进取视野的拓展和活力的进发。

思想文化的影响是长期深刻、潜移默化的。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随遇而安世界观、功利主义价值观、重农抑商生产观、温饱第一生活观、平均主义分配观、盲目迷信文化观、终守故土乡土观、重男轻女生育观等,对农民心理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是制约农民心理素质提高的深层原因。

(五)道德文明素质滞后与封建残余的侵蚀

当前,我国农民道德文明素质与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新农村的要求总体还不相适应。一是观念缺失。道德文明意识较薄弱,公民意识、民主法制观念和现代意识都较欠缺,总体处在较低的水平。二是思想失衡。重经济而轻道德,是一个较普遍的社会现象。三是道德失范。进入市场经济,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影响下,原有的价值体系被打破,新的体系处于历史转型重建之中,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产生困惑与冲突,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抬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淡薄,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农村职业教育为打造新型农民策略探索

(一)更新观念,凝练改革发展新思路

1.拓新“为农服务”理念。一是赋予办学新内涵。“将农

村丰富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成人才资源”,“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和新农村、改变农民面貌的新需要,也是农村职业教育的“第一要务”。所以,“重农为农”思想不可易,培养新农民、培训农民工和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只能加强,不可削弱。二是确立培养新目标。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对象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当代新农民与传统农民相比有本质区别。他们是农村新经济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劳动者,是集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贸于一体的综合产业者,是实施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的建设者。因此,良好的文化基础、必要的农业科技知识、较强的现代科技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以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经营管理能力都应列入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重造中国农民,建设人力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

2.创新发展思维。抓机遇,促发展,是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做特、加快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进入新世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但外因是条件,而内因是决定因素,关键是要创新发展思维。古人云:“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历史经验表明,只有思想上求变,思路上出新,才能化危为机,与时俱进,走出改革发展的新路子。这对于发展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具有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首先,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应克服传统“应试”教育“以知识为本”与“以升学为本”的弊端,回归职业教育本位,聚精会神地做好农村职业教育这篇大文章;其次,在发展思路上增强市场意识,创新教育制度,规范管理,多元灵活合作办学,走出一条具有农村职业教育特点的办学道路;再次,在改革举措上强化质量意识,重点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深化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既要防止“农”字专业不断萎缩的倾向,又要解决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的问题,还要化解招生就业双重压力与困惑等难题,千方百计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农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3.增强区域发展意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市场巨大、幅员辽阔、区域之间差距十分明显。这意味着我国必将举办世界最大规模的农村职业教育。在这个较长的历史进程中,区域发展与统筹协调已成为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策略,也是形成和谐教育生态之关键。对此,不仅需要宏观的构思和布局,而且需要区域的规划与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区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导。而眼下的实际却是因历史、经济、自然等原因导致我国区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仅在数量与质量上存在差距,而且在发展阶段上形成不同的特点。东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已进入现代工业发展的阶段,而西部地区还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发展的转变阶段。因此,在发展策略上,应始终坚持从区域实际出发,既要有大局观念。又要有区域发展意识,还要学会历史地面对区域优势或差距,理性地采取对策与措施,走错位竞争发展和特色化办学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好区域农村职业教育,开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4.走现代化发展道路。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正处在历史的转型时期。长期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村建设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性人才,功不可没。但也不可否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发展大趋势下,传统的滞后性和对时展的钳制性已日渐突出。考察农村职业教育,触及眼帘的是教育理念滞后、教学内容方法陈旧、教育设施手段简陋等尴尬,与新农民培养相去甚远。必须加快向现代化转型,使传统在现代的锻造下绽放新的璀璨,现代在传统的润泽下走向新的未来。让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农村特点的现代职业教育脱颖而出。

(二)深化改革,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1.完善“合作联盟”的办学新体制。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长期形成的单一封闭“线形”的管理模式,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实际需求、主体分明、多元统一、协调开放、“合作联盟”的管理新体制和机制。一是继续强化政府宏观指导与支持,同时充分发挥地方综合协调作用,加强农村包括城乡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的统筹协调,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二是赋予教育机构更多的办学自限。尤其是要发挥县级职教中心培养新农民和农民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职业教育(教学与科技服务)质量提升,提高办学效益,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三是最大限度地激励社会、企事业包括家庭或个人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推动社会性合作办学,形成一主(政府)多元(全社会)投入机制,营造全社会支持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