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带来的好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0:56

社会实践带来的好处篇1

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展开社会实践活动

在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点和身心特点,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关注点,随时调整社会实践活动方案。例如,中班的社会实践活动“琳琅满目的超市”,原定的计划是三名教师带领中班的幼儿参观超市中各种各样的商品,使幼儿直观感受到超市商品的区域分布特点,帮助幼儿学会认读标签,明白在不同的区域选择不同的商品,不能用手触摸像冰糖,蛋糕,面包等类的食品,临时决定不想要的商品要放回原处,不能把不要的商品随处乱扔等。但幼儿刚刚走进超市就看见了正前方货架上的玩具,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几乎全部围在了玩具货架的旁边,看看这个,摸摸那个,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我家有这个拼图,我玩过那个超人,那个洋娃娃好漂亮,那个机器人要怎么玩。这时如果教师按照原定的学习计划强行带幼儿离开,参观下一区域间的商品,势必会降低幼儿接下来参观的积极性,使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大打折扣。所以,随行的教师没有督促幼儿前往下一个参观区域,而是在旁边时不时地提醒幼儿,不要对超市的玩具进行拆卸,要轻拿轻放,保持超市商品完好无缺,在公众场合也不要大声喧哗,用同伴之间能听清彼此说话内容的声音就可以了。同时,教师还引导幼儿对玩具的材料、色彩进行分类,使幼儿获得了比课堂教学更广泛的知识与体验。

结合幼儿园所处的周围环境展开社会实践活动

教师在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时,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附近的社会资源,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场所,与之签订协议,建立比较专业的幼儿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带领幼儿在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下,循序渐进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幼儿学习和掌握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例如,幼儿园每年在相应时节组织幼儿参与园内植物的种植活动,并带领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园里还可以喂养一些小动物,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幼儿亲自给小动物喂食,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动物的特点和生长情况。如果幼儿园附近有菜园的话,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幼儿实地参观各种蔬菜的生长情况,并引导幼儿将某一种蔬菜的生长情况具体记录下来,幼儿不会写拼音与汉字,教师可以配置录音设备,引导幼儿讲述出自己观察到的某一种蔬菜的特点或者变化,将幼儿的观察描述录制下来,并整理成完整的观察记录。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亲眼目睹菜园工作人员的艰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还可以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切实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养成珍惜粮食的良好习惯。如果幼儿园附近有交警大队或者消防中心的话,只要能够取得该单位负责人的同意,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进行实地参观,学习交通和消防知识。

结合幼儿园教学主题展开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带来的好处篇2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哲学这一概念,但是他们的生态学哲学理念已经产生。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带来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急剧加深;工业发展使人们对土地疯狂掠夺,对森林植被无限破坏,使马克思和恩格斯预见到生态问题对人类产生的严重影响,预示生态哲学的发展。生态学是探讨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学术。这些关系都是阐明人与自然之间如何相处的哲学关系,生态学必然会发展到生态哲学。生态哲学是从生态学发展而来,主要是研究生态问题的哲学理论。生态哲学从人与自然关系出发,着重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探讨人、社会、技术、工具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关系是否和谐统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改变世界、认识世界是否成功的关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就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马克思生态哲学以人为主体,从人的角度出发以整个物质世界为研究对象,阐明了生态哲学是按照什么样的自然规律运行,揭示了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如今,社会发展迅速,生态破坏严重,马克思生态哲学对社会发展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生态哲学内容概述

 

1.人是第一主体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观里与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相一致。马克思生态哲学观中人来自于自然,创造出社会,最终人与自然、社会之间是和谐统一才会保持整个生态系统正常运行。人与自然、社会是整体与部分、系统与元素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高目标,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与通过人的主体性很好地与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相吻合,被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接纳。马克思生态哲学“以人为本”,人是第一主体。从人主体利益出发来阐述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以人为本”是把人视为改造世界的主体,从人的角度来看自然界。人的利益最终实现,就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马克思曾说:“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1]。以人为主体,就是从人主体利益出发,来协调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维护整体利益,不能因私而忘公,要保护生态环境,使自然界与社会都得到持续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物质大生产,物质欲望大于一切,对自然界无止境地掠夺,造成水土流失、草地退化、荒漠扩张,严重的自私自利行为给整个自然界带来了巨大伤害。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把双刃剑,它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但又携带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挑战自然界生态承载能力。于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坚持经济飞速发展,要从人类社会长久发展出发,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2.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主要特点

 

马克思关于生态危机的描述为“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即使如此,马克思也不是对科学、经济和思维意识形态等社会存在的因素做简单直列式评述,而是运用经得起考验的理论来帮助人们实现对哲学的掌握,要遵循基本理论规律,按照特定的原则如:抽象到具体、个别到一般等原则进行实践。马克思运用这些原则本质地揭露资本主义利润为上的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尖锐矛盾冲突,揭示生态破坏带来的宏观与微观的后果。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是一门科学,具有浓厚的科学性。第一,马克思生态哲学从自然科学理论出发,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基础,发展生态哲学。第二,马克思生态哲学坚持物质第一性,从唯物主义思想出发,物质决定意识,人只要遵守自然运行规律就可以创造物质,按照自然规律开展实践活动,就可以可持续地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产资料。不然就会造成生态资源枯竭,受到自然界的恶性反馈。第三,马克思生态哲学找到了引发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所在,也找到了改善生态的方法。马克思以及恩格斯都认为,资本主义掠夺式的生产是造成生态破坏最主要的原因,旧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只会给社会发展带来阻碍,寻找新生产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只有找到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才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如今,建立生态文明社会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最佳途经。第四,马克思生态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机统一。生态哲学辩证法就是物质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也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理论基础。

 

3.实践性的特征

 

马克思的“批判的和革命的”思想精神透露着实践观点,与实践观点存在严密的逻辑性。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和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直观感性批判做了深刻的批判。马克思认为世界存在的万物都要通过实践去了解掌握,物质生产实践以及其他的社会关系实践才能顺利地开展。实践主体性是为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基本特性。第一,马克思从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关系出发来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旧生态哲学无视实践,忽视人是实践主体性,因而不能正确阐述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生态哲学把实践当作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活动,人通过实践来掌握世界运行的一般规律,总结经验得出结论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第二,马克思生态哲学认为实践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方法,人通过实践作用于自然界,使自然界产生相应效应。实践是人与自然界互相联系的媒介。实践是人作用于自然界的方式,实践产生生态问题,人也要通过实践来解决生态问题,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

 

总的来说,马克思生态哲学就是以人为根本、以实践为基础、以促进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哲学理论[2]。体现了辩证法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二、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意义

 

1.马克思生态哲学有助于我国人民发展理念的转变

 

马克思生态哲学特点很好地转变了我国人民对生产、生活的发展理念,深刻改变了我国人民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旧思维。从传统发展来看生态危机的产生都是人们思想认识上的错误造成的,传统理念的转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我们要摒弃传统中不良的思想,要将物质生产与环境和谐放在一个整体中考虑,放在一个有机系统中进行分析研究。树立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达到不以损坏未来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实践才会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马克思生态哲学就为我们指明了道路。第一,掌握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坚持以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指导。熟悉马克思生态哲学,就掌握了以人为主体思想理论,排除了以物为本的错误思想,建立了正确价值观。第二,马克思生态哲学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马克思生态哲学为人的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生态学是马克思生态哲学科学基础,从生态学出发把握马克思生态哲学更好地指导我们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第三,坚持马克思生态哲学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马克思生态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只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建立生态文明社会。人的实践促进了自然发展,就是掌握了正确科学理论;相反阻碍了自然发展,就是被错误的理论所误导。掌握马克思生态哲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所以,马克思生态哲学促进生态世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相互和谐统一的基础,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生态哲学,有助于实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3]。

 

2.马克思生态哲学提供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方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批判人与自然界对立起来的观点。他们指出环境创造并影响着人,人也通过实践活动来反作用地改造环境,人在适合于人本性的条件下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以马克思生态哲学为理论指导[4]。第一,马克思生态哲学是实践哲学理论发展的基础。要掌握以人为本的科学理论,就要理解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马克思生态哲学主体思想就是以人为本,维护主体利益解决生态问题,促进整体利益的发展。掌握好马克思生态哲学为更好地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打下基础,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可持续发展。马克思生态哲学体现了人与自然界辩证统一的关系,它要求我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掌握好全体利益,也为后代子孙利益考虑,维护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二,马克思生态哲学要求我们掌握自然基本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生产实践活动越多对自然界认识就越丰富,掌握自然规律的能力越大就更容易创造多样性的生产活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关注生态文明的建设。马克思生态哲学是辩证的自然观,需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通过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达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完成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促进社会可持续向前发展,马克思生态哲学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3.生态哲学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处于严重落后状态加上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我国较长的一段时间采用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忽略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同发展,为未来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激起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矛盾。因此,我们要立足国情从我国的基本情况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正确的生态理论引导下做到经济效益最大化,处理好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指明了前进方向,也提高了广大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勇气。以现在为代表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就是结合马克思生态哲学,把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很好地融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是指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最全面的生态理论。

 

当今,经济得到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快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使人类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生态恶化问题,为了改善生态,人要掌握生态哲学理论,坚持正确理论指导,按照正确方法从事实践,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社会实践带来的好处篇3

个暑假中,我第一次独立进行了暑期社会实践。在之前,暑期社会实践对我来说一直是陌生的,也是之前我一直对于它未知的恐惧不敢进行尝试的原因。在这个暑假,一是感觉到自己应该在暑假做些有意义的事,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体会生活的不容易;二是为了自己的自行车梦想,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所以通过亲戚的关系获得了一个在家得福超市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

一个半月的社会实践经历让我经历了很多,看到了很多的不同的人和事,也学会了很多的人生道理。

一、遇人礼让三分,退一步海阔天空

超市作为服务业的行业,最不可避免的就是与顾客的接触。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超市每天大量的人流量也确实让我接触到了许多不同的人。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之大。

在超市社会实践的这段时间,我发现对待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方法。每个人都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你不能一视同仁的对待他们,而应该及时的抓住他们的性格特点,针对他们独自的性格特点来与这些人交流。

因为我的主要工作是在收银线,所以每天见到的人也是最多的。见的人多了,难免会碰到一些蛮不讲理的人。他们会有各种理由来刁难你,让你不知如何应付,甚至不给你任何开口说话的机会。对待这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沉默,甚至不理睬他。因为这种人他就是要耍无赖然后把你惹急,这样他就有理由去投诉你,然后获得好处后还不断挖苦你。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是一样,每个人的一生都要接触不同的人,有自己喜欢,脾气相投的,也有自已一眼看到既感觉很讨厌的。我们一般不能够选择自己接触的人,所以我们只能够想着如何才能够更好的与人相处。毕竟地球不是围绕着我们旋转,我们只能够让自己更加的融入这个社会。也许,当碰到一些自己非常讨厌的人或事时,我们会有生气愤怒的冲动,但是我们必须想好自己所作所为的后果。如果只是一味的跟随自己的冲动走,那并不能表现出我们有多么的勇敢,反而反应出了鲁莽。

在服务类行业中难免会与人发生矛盾,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能够控制住自己,多想想如果发生冲突后的后果。人与人之间如果都能够退一步,不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更加和谐,我们也会感觉这个世界海阔天空。

二、做事争先恐后,要想到吃亏是福

在我暑期社会实践的期间,总是会发现许多其他的暑期工会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来逃避自己的工作。也许对于他们自己来说,这是一种聪敏的行为,因为他们能够比别人工作更少而拿到同样的工资,而我认为这完全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首先,我们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锻炼自己,培养自己对人对事的能力,而他们主动放弃机会只想着自己如何舒服,完全违背了参加实践的初衷。其次,也许你认为你偷偷休息了,隐藏的很好,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其实你的所作所为全部被别人收入眼底。这样你在被人眼中自然要降了好多等级,也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别人以后对待你的态度。

其实有很多时候,特别在中国这个性质的社会,人的主观意识在社会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别人对你有好的印象,别人就会给予你更多。相反的,如果别人对你只有坏的印象,那么你也会因此失去很多。也许是现在的家庭,很多父母一味的娇惯孩子,不让他们做哪些脏活累活,导致了现在的年轻人在干活是总是想着讨巧,希望自己做的少却得到的多。其实现实中哪有那么便宜的事,也许你认为你赚到了,但其实你已经在无形中失去了很多,并且你会在将来为你的行为感到深深的后悔。就像我在家得福社会实践的期间,有几个同样班次的暑期工会找各种理由来逃脱自己的工作,自己还沾沾自喜,然后我和许多老员工的聊天中就会提到,发现这些老员工也是非常的看不下去,对他们的印象非常差,只是感觉他们只是暑期工,没有必要过于为难他们才没有和他们计较。虽然嘴上不说,但其实在内心里已经会非常的讨厌,并且在平时的交往中也会特殊对待。

有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盯着眼前的一点利益,因为我们也许会因此失去更多。长期的人情投资是很重要的。有的时候我们也许感觉会吃亏了,但是我们应该记住,吃亏是福。也许我们现在吃亏,看起来像是失去了眼前的利益,但是这却会给别人留下一些好印象,让别人觉得你是可以交付的人,也会让你有机会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

三、自己充满自信,要相信自己能行

第一次的社会实践,见到的都是新鲜的事物,接触的都是不熟悉的工作。每个人对未知事物都有多多少少的胆怯,但是胆怯并不意味着放弃,这需要我们有更大的信心去面对。当你真正的开始接触这些工作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这些工作可以这么简单。

战争中,士兵们的士气往往会决定整个战事的走向,同样的,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否有自信也能够决定他做事情成功与否。足够的自信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助力,因为你想着你会成功,那么你将无所畏惧,全心全意的向着目标前进,这样就会心无杂念,往往这种状态会让人事半功倍。因此自信是一个人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

或许有的时候我们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完全找不到能够让自己自信的地方。其实不然,李白就有这样的诗句“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只是你还没有发现而已。因此我们需要经常的进行自我的思考,思考自己的不足与长处,思考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碰到事情要自己尝试着去做,因为有时候一件小事的成功都能给你带来很大的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动力,我们需要从各种地方寻找自己的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做到,然后这份信念会帮助你克服万难,然后通向成功。记得前不久刚看过的一段视频,一个橄榄球教练每天会让他的队员背着另一个队员双膝不能触底的爬行十米。又一次,他们第二天要面对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当教练问他们有没有信心时,他们在犹豫,仅仅将胜利寄托在对手的失误上。然后教练就叫出其中一名队员让他爬行五十米,并让他带上了眼罩。起初这还是个可以完成的任务,但是队员带上了眼罩,并不知道爬了多远。在爬行过程中,队员一次又一次喊道:“我不行了,我没力气了。”但是教练却只是说:“继续爬,继续爬,你能行的,让我看看你的力量,你能行的。”队员只能继续往前爬,并没有放弃。直到最后,教练让队员停下并摘下眼罩时,队员自己惊呆了,因为他不止爬行了五十米,而是爬过了整整一块橄榄球场,那足有一百多米。也许我们之前并不认为自己能够做到,但是我们却忽略了自己自身的潜力,不相信自己的潜力。而这位教练的作为则极大的激发了队员的自信,相信在接下来的比赛他们能赢。

四、工作合理安排,要充分利用资源

在家得福社会实践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般人少的时候,家得福员工基本上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无所事事,但是人多的时候却开始挨个换着吃饭,导致人多的时候员工反而并不多,以至于出现工作积压,都忙不开。

我感觉这就是在工作上没有进行合理的安排,导致了资源的紧张与浪费。合理的安排,在工作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样一件工作,如果你合理的安排了如何去做,那么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但是如果你不去安排,就是埋头苦干,那么也会取得事倍功半的坏效果,甚至有不能按时完成工作的反效果。

俗语说的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蕴含这深刻的哲理。对于安排工作,计划就很重要。任何工作都应该有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的工作,使得工作能够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进行。同样的,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合理的制定计划可以使我们的工作有秩序、有节奏、有品位。在现在这个社会,经济的告诉发展带来了社会整体的告诉运作,也带给我们高节奏的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也许你停顿一点点,你就会被别人拉下好远,这个时候如何适应这快节奏的社会,制定合理的计划就显的尤为重要。在一个家庭中,如果有着很强的计划性,那么家庭就会呗收拾的干干净净,妥妥当当,忙而不乱,秩序井然。如果没有计划,家庭就会显的一团糟,没有秩序可言。在日常的经济上制定计划就不会出现想用钱时没钱,能够将资金用到该用的地方,不会为金钱而感到拘束。

所以,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计划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计划就是成功的前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同时要积极努力的去行动。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工作井然有序的完成下去。

五、总结

这是我第一次经历社会实践。对于一个大学生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在现今社会,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

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来到了家得福,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组织后,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的诸多方面,让我以后接触社会不至于惊慌失措,不知该怎么做,我会好好的消化这次的实践所得,并将之用于学习生活中。

燃气公司暑假社会实践实习心得体会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1000字

精选暑假农村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大学生假期个人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居委会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例参考

2019年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模板

“农安村,健康行”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过大年,学雷锋,做义工”社会实践活动体会

环保宣传社会实践报告体会

与你同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体会

寒假社会实践体会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体会3篇

暑期社会实践打工体会

社会实践带来的好处篇4

从一开始正式投入到紧张辛苦的实习工作中,我严格要求学生,给他们做好充分的思想工作和纪律要求,处处为我校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实习期间,对于学生要求进入公司先做人再做事,主动与公司员工交流,做好人了才有事做。融入公司后,仔细熟悉公司环境,认真了解公司的工作流程。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开展,学习最新技术,带着问题请教公司的技术员。努力在实习期间,通过自己的技术和努力体现自己的价值。

实习中观察社会,体验社会,观察公司运作。在实习期间,我坚持要求每个学生认真完成实习日记,进行一天的实结,相互交流经验,发现不足,学生带着布置的问题寻找答案。为了让学生观察社会,观察不同的社会中的人。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马上或者当时指出,防止再发生不好的类似问题,实习结束的时候,进行礼貌的公司回访,让公司对学生的实习提出宝贵的意见,同时代表学校向公司表示谢意,为下一次学生的再次实习做好准备,为这次实习画上完美的句号。

实习培训期间的认真学习和观察领悟,正式分岗工作后为积极融入工作,生活和人文环境所做出的努力,偶尔因劳累而留下的泪水,而过后却是更加坚定认真地工作,空余时间积极学习。学生在实习中得以磨练,而变得更加开阔,乐观,能干,坚强,逐渐克服了懒散和自私的作风,浮躁与狭隘的心态。

这次实习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他们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融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实践,就是把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

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学生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在实习中暴露的个别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磨炼,不能知难而进,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差,不能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对学生再次进行思想教育,摆事实,讲人生,与其他同学对比,激起好胜心,建立自信心,圆满的解决这样的问题。

作为带队老师,我的主要工作和职责是负责安排顶岗实习单位与学院之间的沟通联络,采取有力措施,协助保障实习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并检查汇报实习生的各种违纪情况。负责实习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经常了解实习生的思想情况,进行思想教育,及时请示汇报和处理实习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协助实习企业安排好实习生的生活后勤工作。要做好各种意外事故和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

工作是比较辛苦的,这是客观事实,刚出校门的学生们不可避免地适应不佳和产生逃避情绪。这就要求我随时仔细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工作状态和心态,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坚持工作,接受社会对他们的励炼。

社会实践带来的好处篇5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忙。向他人虚心求教,与人礼貌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和团体持续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能够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书本充实自己,为以后服务社会打下更坚固的基础!

3、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透过这次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更就应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在那里我们真正的锻炼了自己,为以后踏入社会做了更好的铺垫,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更加用心的参加这样的活动。

4、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本次的社会实践中我们还同诸多群众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的发展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社会实践带来的好处篇6

关键词:“社团与专业相结合”实践教学模式重要性

根据国家旅游局王志发副局长的介绍,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2002年―2007年国内旅游人数从8.8亿人次增长到15亿人次,年均增长11.3%。国内旅游收入从3878亿元增长到6820亿元,年均增长12%。旅游总收入从5566亿元将增长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12.4%,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国家和地区从20个增加到132个,出境旅游人数从1660万人次将增长到4000万人次,年均增长19.2%。旅游的迅猛发展必然会导致导游人员需求量的增多,随着旅游市场不断的成熟,对导游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个大环境下,导游人员的培养应紧跟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面对充满挑战又充满机遇的旅游业,中职学校对导游专业学生素质的培养任务艰巨。面对行业的需求,笔者提出了“社团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实践模式。

一、“社团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1.“社团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社团与专业紧密结合”模式组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来操作:

(1)社团建立与组织活动形式阶段。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为宗旨建立社团,把社团的实践更好地与教学理论结合起来。社团活动以第二课堂的形式,用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每星期至少安排两个课时的活动时间,活动内容以实践为主,可以模拟岗位、听行业专家讲座、外出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

(2)对专业学生进行挑选阶段。新生入学,专业老师先对其进行专业理念的灌输,给学生提出在学校学习的基本要求,以及毕业时应达到的基本目标,鼓励学生加入社团。对报名参加社团的学生,通过两次考试的形式择优录取,导游专业的学生可采用面试的形式,这样能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3)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阶段。学校根据专业情况,把企业“请进来”,建立合作互助的关系。与企业协商,由企业直接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如惠之旅创新教育基地就直接派导游对导游专业的学生进行培训。当企业认为学生已经基本能胜任岗位要求时,就让学生“走出去”,到企业的岗位上锻炼。对导游专业而言,就是可以派团出去,做临时导游帮旅行社带团。

(4)实践总结阶段。对学生派出去实践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结合教学再对学生进行深入培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2.在模式操作的过程中,教学中应遵循的三个原则。

(1)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促进理论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理论课程主要在专业教学课程范围内解决,社团以实践的吸引力鼓动学生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挑选理论基础好的学生去实践,让学生感受亲自实践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更努力学习的欲望。

(2)系统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学生的在校教学是个系统性的教学过程。该模式主张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完一个理论板块就接着实践该项目的实践技能,如果学习完一个板块的时候,企业没有提供机会让学生“走出去”,而导游实践形式灵活变通,就可以采用模拟教学的形式让学生进入专业的职业角色,达到一定的实践目的。

(3)行为导向教学原则。理论是思想,实践是行为,理论引导实践,学习了理论,就应及时实践,否则容易忘记;实践直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学生在实践中反馈回来的信息能让老师直接知道学生的学习盲点、不得法在哪里,从而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再教育、再培训,反复培训后学生重新去实践,在行为导向的指导下,学生的水平就会不断提高。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与行业接轨,与导游职业“零距离”接触。

二、“社团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加强对导游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终究是理论,教师在课堂讲得天花乱坠,学生总有“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虽有跃跃欲试的念头,但会因触摸不到实物而意兴阑珊。而在教学环节中加入实践性教学,会收到预想不到的好效果。如可以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学生出去,到景区去,让学生在现场感受景区讲解员的精彩讲解,感受所在景区导游的风采,甚至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讲解词,在景区进行实地讲解,老师从语言、语态、语速、站姿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点评。在带任务学习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很强,视觉冲击感强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社团可以以旅行社团体旅游的模式,去行程较远的景区(车程1―2小时),让学生在旅游的过程中轮番分路段做导游,让学生明白整个旅游行程的操作过程,从而清楚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三、“社团与专业紧密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1.提高了学生景点讲解的技能。

导游凭的就是一张嘴,一个导游出色与否,成败就在这一张嘴上,因此,讲解能力是导游员的基本功,更是其核心能力之一。“全靠导游一张嘴,调动游客两条腿”,“祖国江山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一位合格的导游专业的学生,一张嘴要能说,说什么?要说山要道水。怎么说?要洋洋洒洒,尽情发挥;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要热情洋溢,慷慨激昂;要侠骨柔情,荡气回肠……美学家朱光潜曾说:“话说得好就会如实的达意,使听者感到舒服,发生美感。”导游专业性格外向的学生,逻辑思维、表达能力方面都较欠缺,虽然有讲解的欲望和热情,但是会出现罗嗦、颠三倒四、不知道怎么讲的情况;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不敢开口,不敢在大庭广众下说话。这些问题在实践环节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学生有迫切表现自己、试一试自己功底的欲望,就会积极准备景点内容,提起勇气,上台发言,并努力做到最好,争取有出团的机会,在工作责任心的驱使下,不得不开口。学生从不敢说到大胆发言,从思维混乱到逻辑清晰,从不会说到能说会道,一步一步地提高了自己的讲解技能。

2.提高了学生的智力技能、应变技能。

导游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不同于宾馆服务,注重操作技能,导游服务需要的主要是智力技能,其内涵丰富,即导游要有同领队协作办事,与旅游者成为伙伴,使旅游者生活愉快的带团技能;选择最好的游览点,组织活动的技能;随机应变,进行生动精彩的导游讲解的技能;灵活回答旅游者的问询,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宣传、宣讲的技能;沉着、果断地处理意外事故的应急技能;合情合理地处理各种问题和旅游者投诉的技能等。所以,智力技能是导游教学中又一重要的核心能力,在教学中,应培养起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智力技能。在模拟旅行社接受旅行社的接待任务时,学生此时的身份就是临时导游。导游是旅游的灵魂,在旅游服务中永远处在主导地位。导游服务质量决定着旅游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决定着旅游服务的质量。导游是整个接待服务中的核心和纽带,从中起到了承上启下、连接内外、协调左右的作用。在旅行社方面,导游人员是旅行社品牌形象的代表、执行者。因此,作为临时导游的学生,面对带团过程中的困难,要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独立解决。如果出现了小的责任事故,应对学生做暂时停团、继续接受培训的处理,在其能力达到相当水平的时候再派团。如果没有实践,学生就无法明晰自己的不足,不知道出现旅游突发事件时如何应对,有“闭门造车”之嫌。旅行社不是慈善机构,希望自己所聘请的导游能够一步到位,能独立带好团。

3.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导游专业是个特殊的专业,也是个充满诱惑性的职业。导游常年直接接触各方游客,直接面对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政治经济、文化观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有时还会面临金钱、色情、利益、地位的诱惑,直接面对精神污染的机会大于常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导游如果缺乏高度的自觉性和抵抗力,往往就容易受到影响。所以身处这种氛围中的导游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坚强的意志和高度的政治警惕性,始终保持清醒头脑,防微杜渐,自觉抵制“精神污染”。要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就要从入学时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课堂上的说教让学生体验不到后果,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因不遵守职业道德出现责任问题时,直接会受到旅行社与老师方面的压力及相应的惩罚。不仅要有罚,而且要有赏,在奖罚分明的氛围中,职业道德理念慢慢渗透在学生的脑子里,使学生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四、“社团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对通过导游证考试的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社团组织的导游实践,可激发学生向上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要考上导游证的志气。国家导游资格证的获得是学生进入旅游行业从事导游职业的敲门砖。我校从2007年春开始运用“社团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实践模式,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旅游实践当中,连续两年取得好成绩,导游证的通过率都在50%以上,高出广东省30个百分点,占惠州市该年取得导游证人数的68%。取得导游证的学生都是“悠游旅行社”的成员。这样的成绩在全国范围来说都是位于前列的。

过关率不是最终目标,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上所述,“社团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实践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导游专业技能成效显著。行业的竞争是激烈的,导游高学历的比重越来越大,中职学生处于旅游业日新月异的时代,应有危机意识,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养成不断学习的好习惯,如此才能在行业中有立足之地。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搜狐旅游,2007.11.20.

[2]上海育路教育.导游人员在旅游业中的地位.http://sh.省略,2006.11.14.

[3]广东省导游人员考评委员会办公室编.导游业务.广东旅游出版社,2007.6.

[4]赵志群.对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理论思考.论文天下,2007.11.23.

[5]黄福宁.高职教育也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天下,2007.11.23.

[6]田慧生,郁波,杨莉娟.在自主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天下,2007.11.25.

社会实践带来的好处篇7

在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全校性的“捐书活动”。在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后,我们开始把这些书分门别类:文学、科技、医疗、农业等。一本本厚薄不一的书籍因“知识”而意味深远,我们齐心协力把准备工作做好,即使暑期实践的集中营条件相对艰苦,但大家都一一克服,瞬时间,冷冷清清的宿舍便成了家。

2010年7月9日,早七点,我们带着准备好的国旗、党旗、横幅、画板和一份“有所为”的心情来到湾里社区。并与社区办事处一起在街道展开了宣传活动,大家戴着志愿者的绶带和小红帽,分发着“构建和谐社区,为奥运加油”的宣传单,向前来询问的市民细心讲解宣传的内容和宗旨。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自身的很多不足之处:知识的匮乏,认识的片面性,语言表达的流畅程度,且在应急问题上显现出经验的不足。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发现并解决问题,自我完善,竭力让实践落到实处。

之后两天,我们分别在居民小区里开展活动,这些小区居住的居民大多是从农村搬迁过来的。虽然楼房别无所异,但是从细节看,还是能发现一些典型性特征,例如:在一幢楼房下面会时常看到农村常用的煤炉和煤灰,部分门前绿化带种上了些许的蔬菜......这说明生活环境可以瞬息万变,但生活习性的改变还是需要时间的。即使建造了运动场,也要使全民运动起来,在自身物质基础得以满足时,也得推动精神文明的进步。所以,居民的“和谐社区”意识是重中之重。

此外,在实践中,我们也体会到国家正极力关注的“留守儿童”问题,父母在外谋生,家中的老人与小孩相依为伴。面对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孩子上学接送难,暑期课余生活难,老人伤病自理难......我们作为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也贡献出自己的所学所知,教之以幼,分之以劳.

社会实践带来的好处篇8

关键词:艺术实践;大学生党建;艺术类大学生

党建是指党的建设,主要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纯洁性建设等,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实践性,指导党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的工作与活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党中央对这一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近些年来,艺术类专业迅猛发展,艺术生这一群体越来越大众化,这也给新时期的党建工作带来新问题,提出了新挑战。

一、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短板的原因

党建工作在艺术类大学生中不能很好开展是许多党建工作者公认的事实,很多人认为在艺术类高校之所以党建工作搞不好,根源问题出在学生这一群体身上,认为他们思想不成熟、个性散漫、态度不端正等方面,但这只是表象,最本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从其专业特点、学习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一)艺术生的个性特点和文化基础影响着党建工作

艺术生较其他大学生有其独有的特殊性,往往入学途径、追求爱好等方面均与其他大学生不尽相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重专业、轻文化。他们都热衷于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对文化知识不够重视,导致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主要表现为知识面不够宽,思考问题缺乏深度和广度,明辨是非的能力可能有一定差距,对党的创新理论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更是缺乏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个性较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组织纪律观念较为淡薄,缺乏对党组织的崇拜敬畏之情。艺术生因其专业特点,对其创造性、个性的要求相对较高,这样的专业要求对其思维观念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提出表现在集体荣誉感欠缺,依靠组织解决问题的思维观念不强,向党组织靠拢的动力不足。以上这些特点反映出了艺术生和文化生之间的不同之处,也是影响入党积极分子质量层次的重要因素。

(二)艺术生的专业性影响党建工作的开展

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场所、方式和所处环境均与其他大学生有一定区别,开展党建工作时存在一些困难,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首先是艺术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创造力,追求个性发展,思维开阔,但对自我要求、约束不严,集体意识不强,喜欢一些时尚、浪漫的东西,热衷于新鲜事物,对一些老旧、传统的东西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对于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枯燥了知识缺乏主动性,在思想上不能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可能一时兴起写了入党申请书,但也是一阵风,新鲜感一过就抛之脑后。其次是艺术生的学习场所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更多的是社会实践和动手操作,他们所接触的是整个社会,这就造成了艺术生的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相对较为丰富,但这也导致他们接触的社会信息磅礴复杂,特别是一些负面信息侵入脑海时,由于缺乏敏锐的鉴别能力,致使思想观念出现偏差。再次是艺术类学生追求个人价值,追求在艺术上的成功,但忽略对自身理想信念的树立和对三观的改造,对我党的建设发展不关心,对党的认识肤浅,没有共产党人的信念追求。

(三)艺术专业教学模式的特殊性给党建工作带来困难

上文提到,艺术生的社会实践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更是大部分学习过程都处于社会当中,学生留在学校的时间大大减少,人员较为分散。而加入党组织是需要经常教育和层层考察的,对已经入党的同志也是需要继续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党性培养和思想观念改造的。学生进入社会后,所在党支部很难进行跟踪培养,党日、党课、思想汇报等一些党组织制度也未能有效得到落实,党员发展的组织程序在一些方面也因人聚集不了而打了折扣。以上这些因素给党建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如果按照固有的套路和管理模式来开展工作,必然会使党建工作大打折扣。为此,我们必须要从艺术生的社会实践中寻求突破口,把党建工作与艺术生的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二、艺术生社会实践中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艺术生更加注重个人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时间较长。因此,我们要积极利用这一时机搞好教育引导,端正其思想态度,引导其向党组织靠拢。

(一)艺术生的社会实践能有效提升凝聚力

通常来说,艺术生的社会实践一般是由专业相同的几人、十几人甚至几十人来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比如进行一次写生、完成一系列服装设计或室内设计等,靠一个人单打独斗是很难成功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时机来努力提升大家的集体意识和凝聚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甚至会因为理念的不同产生隔阂,但艺术创作不仅要个人才艺、创新意识,但团队合作更为重要,在此期间,大家就会在相互碰撞中产生思想共鸣,相互协作、合理分工,最终取得艺术成果。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大家思想认识会逐步得到改变,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合作,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集体力量的伟大。

(二)艺术生的社会实践能有效提升爱国主义情操

我们社会实践所选择的场所往往是一些具有积极正面教育意义的地方,比如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偏远地区,或者是有较为重大纪念意义的红色基地等。这就使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偏远山区人民疾苦,增强社会责任感;体会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体会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和平安宁,增强爱国主义情怀。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更增强了自信,锻炼了能力,还能在演绎作品的过程中从心灵上净化、感染学生们的爱国情操。

三、利用社会实践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

(一)在社会实践中潜移默化提升学生思想觉悟

社会实践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的课堂,也是加强党性教育的课堂,我们要充分把党性教育融入到实践过程中,一方面让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专业综合素质进一步一高,另一方面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组织者注重选材,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党性教育价值高的场所、环境和r机,比如红色革命根据地、国家重要节日、国家公祭日、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等,开展积极向上、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教育和文艺演出,这样不仅能大力增强艺术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本领恐慌的紧迫感,还能在演绎文艺作品中感受到今天安定繁荣的生活来之不易及共产党的伟大,激励大家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达到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思想洗礼。

(二)在社会实践中突出党员的模范带头

标杆和旗帜的作用是伟大的,但凡是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都有党员突击队的身影,我们也要在社会实践中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要健全组织,在社会实践中,我们应当根据时间长短、人数多少建立临时党支部,划分临时党小组,让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都处于党组织的领导和监管之下。另一方面让那些思想素质较好、群众威信较高的学生牵头开展工作,在实践中起骨干作用,充当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少数带动多数,辐射到每一名学生,把广大学生往积极正面的方向引导,形成团结协作、敬党爱党的良好风气。

(三)在社会实践中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崇高使命,他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广大学生,而且是终身的、长远的,因此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老师的表率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要掌握丰富的党务工作知识,理论功底要相对深厚,这样才能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落实好党的各项制度,为学生们答疑解惑才能游刃有余。其次,教师要树立爱学习、讲政治的良好形象。用自身行动带动大家学习,教育大家不仅要学好专业,同时也要热爱学习政治理论。第三,教师要带头落实党组织各项制度。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利用各种空隙时间把党团课、党员汇报、民主评议党员等各种制度落到实处,不仅要把学生组织起来,自己也要参与其中,努力提升大家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广大党员的纪律意识。

参考文献:

[1]荣容,恽彩锋.论艺术实践的素质拓展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

[2]范清华.完善艺术学院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江南大学学报,2009,(3).

社会实践带来的好处篇9

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今年3月,同志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辟概括,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针,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依据,它对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起教育、引导和约束作用。俗话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对于要求普通党员做到的,党员干部自己应当首先做到。

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践行共产主义道德的重要基础。规定,党员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是对共产党员的道德要求,其内容和基本要求包括要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追求远大目标,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为人民的利益和幸福着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往直前,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和风险,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具有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公而忘私、大公无私,等等。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立场和精神实质具有一致性。因为它摒弃了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反映了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根本要求,蕴涵着共产主义道德的价值取向。当然,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共产主义道德也有区别,不能完全等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形成共产主义道德的重要基础。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共产主义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产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升华。因此,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形成共产主义道德很有帮助。

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促进党员自身进一步解决好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是共产党员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共产党员的全部活动提供了行动的总开关、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共产党员的政治方向、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等重要问题。因此,作为社会先进分子的共产党员,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为重要。对任何人来说,理想信念的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都有一个过程。党员干部解决好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不是在组织上入了党就万事大吉,也不与党龄长短、职务高低、资历深浅等呈正相关系。特别是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面对党员经受诱惑和考验不断增多的现实,共产党员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一般而言,共产党员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要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参与社会实践、经受党内生活的锻炼和考验等途径来实现。无论哪一种途径,都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紧密相关,都应当始终贯穿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可以说,一个党员如果连荣辱观问题都解决不好,就很难想象,他能够解决好坚定理想信念和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先进性。因此,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一方面要通过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要通过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指导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让群众广泛而真切地感受到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有利于党员体会到群众的直接监督和准确评价,进而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党员干部生活在人民群众中、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联系。真正践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能在群众中树立标杆,发挥榜样、辐射作用,群众就会跟着学,形成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浓厚氛围。同时,党员干部可以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展示先进形象的过程中,增强荣誉感和自豪感,增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保持党员先进性的自信心。任何人的道德行为都会受到社会的监督和评价,共产党员的道德行为同样受群众的监督和评价,并且比普通人更充分、更直接。群众往往是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面镜子,来照出党员的言行,并据此评价党员。这种评价又会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反馈给党员,有利于促使党员时刻提醒自己,不断反思,发现问题和不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更自觉地保持先进性。

党员干部应当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工作、生活和党性锻炼的全部实践。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每一“荣”都关系到国家的兴盛和人民的幸福,每一“耻”都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个人的命运。党员干部应当在深刻认识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基础上,以饱满的政治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实实在在的行动,带头遵循、自觉践行、坚决维护社会主义荣辱观。

认真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增强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共产党员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只有思想问题解决了,行动才可能自觉、才可能坚持,否则就可能只是一时热情、只是当成任务甚至负担。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针对当前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多样化,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错、相互激荡的复杂局面而提出来的。它适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与时代要求的有机结合,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引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前进方向,发挥社会主义道德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能动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共产党员不仅要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战略高度来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当今社会,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衡,是非不明、美丑不辨、荣辱不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个别党员、钱权交易、腐化堕落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划清了大是大非的界限,褒奖了真善美,鞭笞了假丑恶,有助于全社会伸张正气、抑制邪气,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每个党员都应当认识到,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反映了时代精神,具有时代特点,又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民族特点。它不是简单的几个概念,其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传统美德,党的作风与时代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既有广泛性要求,也有先进性导向。它是光辉的,又是朴素的;它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它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八荣八耻”规范的每一条,都可以结合单位和个人的实际,细化成若干具体要求和具体标准。因此,理解和把握“八荣八耻”,不能只记住概念和词句,而要进一步从深处、细处去思考。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蕴涵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其理论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生动地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等基本观点,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和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注重效率与社会公正相协调的原则,强调了在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家庭生活中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共产党员把握了这样的精神实质,才能深化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和理解。

坚持知行统一,把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与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具体要求结合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要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在工作上,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勇于奉献,精益求精,提高工作质量,争创一流业绩。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本领。识大体、顾大局,个人服从组织,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牢记“两个务必”,以艰苦奋斗为荣;坚持求真务实,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头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坚持实事求是,做老实人,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心系群众冷暖,关心群众疾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竭诚为群众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在社会生活中,戒奢崇俭,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崇尚科学,坚持真理,移风易俗,反对和破除各种愚昧、迷信;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弘扬家庭美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时时刻刻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独”;廉洁自律,恪守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决拒绝灯红酒绿,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及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要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到党性锻炼上。见贤思齐,自觉向先进典型学习,对照身边的先进,确立追赶目标,并付诸行动,使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成为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党性修养的过程。不满足于洁身自好,敢于对违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斗争。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不仅要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展示,还需要的是通过承担社会责任来体现。要有问题意识,带着观察的眼光,善于发现、主动发现现实生活中违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行为。面对违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行为,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不害怕、不退缩,敢于斗争、坚决抵制。通过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使整个社会形成共识,形成合力,齐推为荣之事,同斥为辱之行,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

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各级党组织来组织和推动。

社会实践带来的好处篇10

一、从诚信做起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这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对诚信的真实写照。但是随着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一部分人追名逐利,急于求成,不择手段,欺上瞒下,坑蒙拐骗,存在“一切向钱看”的从众心理,既损害了社会公德,也给高校带来了“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理想理想,有利就想”的功利主义思想。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成长的关键期,社会上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日益蔓延,让大学生产生了困惑,甚至使其正确的人生观产生了动摇。如何坚定大学生的追求和信仰,引领他们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合格公民,课堂上的理论教育是重要的方面,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养成教育也十分重要,我们必须从做人的基本诚信开始,一点一滴地对他们加以教育引导。例如:当前大学生的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这是令学校和教师很头疼的一件事。我们曾在考前组织教师、学生以“诚信考试”为主题专门召开了一次班会,鼓励学生就此发表见解、展开讨论,从作弊考试的原因总结得出两点:一是教师授课或出题令学生有弊可做。有些教师理论不联系实践,照本宣科地教学出题,答案也照本宣科,让学生有作弊的可乘之机。如果教学以实践为主,重在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试题要求活学活用,不照本宣科,即使开卷考试,书本上也抄不到,作弊无用,让学生无机可乘,何必作弊。二是让学生懂得作弊的后果。高校的学生手册明确规定,本科生作弊取消学位,找人替考者开除学籍。作弊的后果一清二楚,代价沉重,让学生学习了解,心生敬畏。诚信考试的班会,让大学生明白投机取巧的后果既得不偿失,也影响诚信。以此类推,还可以通过网络、图片展、摄影展、主题演讲比赛、晚会等多种形式来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师生只有诚信做事、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就,得到最深的爱。

二、从自我做起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匹夫”的意思是“人人,每一个人”,其实人人有责,等于无责,应该是“天下兴亡,我有责”才好。当国家、社会、学校需要我们做什么时,我们不是等人人去做了才做,而是从我开始做,从我就做好,那么这个国家、民族就会更有希望了。当前大学生中存在很多这样的人,他明明知道要做而且能做好的事,却没能去做,就是因为别人没做,就感觉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在校大学生的卫生问题,实在算不上一件什么大事,而且人人也都能做到,可在教室里、宿舍里、校园里还有很多垃圾,需要花钱找物业来做,浪费很大的人力、财力。因此专业教师和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平时上第一节课或进宿舍见同学的时候,要先强调一下卫生,教育引导大学生先从自身做起,不要随便带饭和饮料进教室,用完要记得把方便袋带出去,不要随便乱扔或者放在桌洞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连卫生都做不好,怎么做其他重要的事情呢?所以要从我做起,把教室、宿舍卫生做好,如果做不好,就是我的责任。“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师生都这样想了、做了,还有什么做不好呢?从我做起,从校园卫生、校园文化做起,师生素质都会提高。

三、从小事做起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我们先人做事的要求和标准。现在大学校园里发生的乱贴广告、乱扔垃圾,乱占座位以及网络用语低级粗俗等现象随处可见,虽然是小事,却也折射出当今大学生的修养和文明程度,需要教师教育引导大学生从友善做起,从小事做起,齐心协力构建富有文明、和谐特色的校园文化。可以通过评先树优活动,发挥党员的先进性,起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我秀我班”班级风采活动,从班级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逐步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注意发现和宣传身边涌现的拾金不昧、爱心捐助、帮残助困等好人好事,从小事做起,逐步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四、从实践做起

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很多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价值观,但还需要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自己,不能眼高手低、纸上谈兵。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理解父母是多么不容易,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知道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有多大的差距,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知道社会上还有很多贫困儿童和孤寡老人需要关爱。所以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指导大学生在学校里参加实验实训,从诚信做起、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还要积极组织带领大学生利用寒、暑假走上社会,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了解社会,体验生活,通过切身体会达到内心认同,进一步增强师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实践养成,高校师生能真正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自觉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