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服务概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4:31

居家养老服务概述篇1

>>我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方式的历史演进与优化路径国内地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反思与改进路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现状综述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现状与价值探析我国没收制度的问题审思与改进路径社会化居家养老现状分析与研究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现状\问题及建议我国地方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视角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评估述评我国社会组织的演进历程、现状与发展路径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重庆市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分析与战略设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高校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现状与推进路径欠发达地区金融效率的现状与改进路径社会管理创新法治化的概念、现状与推进路径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与推进路径研究上海静安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与对策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3]王彪.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D].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12:11—12.

[4]全国老龄办.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R].北京:全国老龄办,2008-01-28.

[5]SaVaSe.S.privatizationand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m].newYork:ChathamHousepublishers,2000:15—40.

[6]余冰,郭伟信.政府购买服务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以广州仁爱社会服务中心的社工服务购买为例[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50.

[7]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8.

[8]titmUSSR.theSocialDivisionofwelfare[m].inessaysonthewelfareState,London:Georgeallen&Unwin,1958:34—43.

[9]JoHnSonn.thewelfareStateintransition:thetheoryandpracticeofwelfarepluralism[m].amherst:Universityofmassachusettspress,1987:25—31.

[10]范炜烽,祁静,等.政府购买公民社会组织居家养老服务研究——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J].科学决策,2010(4):19—30.

[11]陈小强.我国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初探[J].中国政府采购,2008(6):64—67.

[12]曾永和.城市政府购买服务与新型政社关系的构建——以上海政府购买民间组织服务的实践与探索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41—43.

[13]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m].周敦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8-30.

[14]吴玉霞.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研究——以宁波市海曙区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06:24—25.

[15]李俊.民间组织: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J].唯实,2007(6):84—88.

居家养老服务概述篇2

【关键词】居家养老;养老保障;人口老龄化

1农村居家养老面临的问题

当前,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农村的空巢老人数量增幅正呈现上升趋势。各地农村对老年人的养老社会保障工作不断改善加强。条件好的一些村敬老院人员为老人提供了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借阅图书杂志、文娱活动等服务,敬老院、养老院内设有影音阅览室、室、健身房、图书阅览室、日间照料室,里边床铺、桌椅、空调、书报等一应俱全,等等。但是,全国各地农村养老事业发展很不平衡,传统的子女养老模式不断被弱化,而土地养老也受到了自然和经济的双重冲击,发展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1.1老年人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

由于居家养老在国内的起步时间比较晚,发展还不健全,且农村老年人文化知识普遍不高,所以很多老人对于居家养老的概念还是一知半解。对于在村内敬老院下设的养老服务站的性质很多不清楚,村中的老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老年人对未来未知的世界是恐惧的,他们的精神以及思想是孤单的,这时候儿女的照顾以及在情感上的安慰是非常重要的。政府购买居家服务人群局限性较大,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的消费意愿较低,低支持率与低参与率导致的结果是居家养老的一些服务项口丧失了规模化效应,并逐渐萎缩等。

1.2传统的儿女养老模式衰微

在现阶段的居家养老服务中,老年人子女女也是服务提供者的一部分。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为“养儿防老”,这种传统观念影响了很大一部分老人,古人说的“儿女多了累爹妈”就是对生育多子女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实农村里很多老年人都有较多的子女,他们为儿女们操劳了一生,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晚年生活难以得到比较好的保障。虽然他们儿女多,但很大一部分老人和女儿都认为赡养的义务在儿子的身上。这一传统的养老观念直接导致了儿子生活负担的加重,同时也问接地影响了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以及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

1.3农村养老服务硬件设备很不完善

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年人对物质文化的需求随之提高,养老机构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就成为养老服务中的迫切需要。服务的提高是建立在足够的资金支持上的。然而目前养老机构面临较大的人员和资金方面的限制,服务手段、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在设施设备等硬件条件上,村内的硬件和服务设施建设参差不齐,规模也都普遍较小,档次也比较低。

1.4缺乏农村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

由于农村的基层行和局限性,专职人员匮乏,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于提高,现实中在村中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人员大多数是本村内的下岗工人,而且已年龄较大的女无业人员和有偿服务者居多,农村尚未较好的普及义工的观念。主要的原因:一是养老服务站的规模、设施、管理等方面都还不健全。二是农村老年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严重,认为如果去接受养老服务站的服务就代表着自己家里孩子的不孝顺,不能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容易被村里其他人说闲话因此对自己子女的名声造成影响。

1.5农村养老服务的内容过分简单

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我国老年群体普遍的一个状态。物质条件的帮助和他人的照顾是他们需要的一个层面,晚年生活质量尤其是精神层面的需求是他们最为渴望的。他们渴望充分融入家庭与社会之中,能够与他人特别是子女有更多的交流,在老有所养的基础上能做到老有所为,进一步获得自我提升以及他人尊重。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亲属乃至社会常常忽略老年人这种多元化的需求。

2农村居家养老问题的成因分析

2.1老年人受传统思想影响深,转变困难

社会长期生活积累下来经验和教训形成人的思想观念,可以说有着很深厚的基础。想改变这种思想观念需要较长时间,需要有一个过程。“养儿防老、多子多孙多福气”一直是国人尤其是农村地区人们的主要养老观念,老人在年轻的时候抚养教育下一代,等自己年老的时候再由子孙赡养,这种胡回事的家庭养老方式在中国的传统历史上一直延续了几千年。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对比年轻人来说较为困难。

2.2养老观念差,法律意识淡薄

孝与养老的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主流思想,而在当今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养老观念十分淡薄,老年人被当做“包袱”,使得自古“养儿防老”成为众多农民晚年生活的依赖和保证变成了空谈。很多人的观念中认为儿子需要赡养老人,而女儿则不需要。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法律,都明确了老年人应得到的权益保障。有很多人法律常识不足,没有认真履行自己应尽义务,更有甚者只知向父母索取,成为“伸手族”和“啃老族”,却不尽“反哺”义务。

2.3资金不足,管理松散

居家养老服务本身不是一个专门盈利的服务体系,所以对民营资本没有很大吸引力。而且农村居家养老与城市不同,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可以有较好的设施设备基础和良好的服务业为依托,而农村社会服务业只能另起炉灶,在农村运行居家养老服务成本要明显高于城市。在服务体系构建中,一些本应由企业和中介组织来完成的工作,仍由政府集体包办。其包办的结果是,政府既力不从心,又影响服务效果,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一方面,府部门资金有限,对于家庭养老方面重视不足,村内缺乏养老经费,使村内的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对于农村养老服务各自为政形成不了合力,也是监管一大难题。

2.4居家养老观念不成熟专业培训缺乏

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对居家养老的重要性的认识上来说,农村老年人对此认识严重不足。居家养老在我国在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都处于起步阶段,居民参与度不高,也没有在社会上产生舆论支持。在农村老年人平均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未认识到居家养老其重要性和其产生的作用。传统的守旧观念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知识人手配备严重不足,对于服务人员上岗的的素质要求都普遍较低。

3解决农村居家养老问题的对策建议

3.1建立资金投入机制

在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基层政府作为地方公共事务的决策者和实施者,应承担主要职责。基层政府对农村养老服务产业最强有力的支持就是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发挥等公益基金的作用,按规定安排一定的比例投入于老龄事业的建设。从税收减免、金融扶持、水电优惠、用工优待等方面给予一系列的支持和政策优惠。建立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专项资金,用于日常居家养老服务公益性项目的一次性开办补贴和日常运行补贴,以及用于评估、工作经、奖励方面费用。同时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对养老服务机构进行捐赠,对捐赠支持社会福利事业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宣传嘉奖以及税收优惠政策。

3.2加强法制宣传工作,努力营造“敬老、爱老”氛围

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基础就是“以孝为本”、“百善孝为先”,传统文化以“孝道”为中华民族的关德。在一定意义上,孝是中国社会稳定、家庭和睦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重要文化特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应该继承传统孝道的合理性因素,建立新农村新孝道,为农村居家养老建立以孝文化为基础的道德支持。各基层政府在工作中要在全社会范围重点深入持久的对养老的法制宣传,对敬老、养老传统美德宣传,通过宣传努力提高全民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意识,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出浓厚的敬老、养老氛围。

3.3建立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首先,要建立一支相对专业化水平较高的专职服务员队伍。根据工作的内容和性质进行多样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实行专业职业资质和技术等级认证制度,从而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提供精神支持服务,给老人读报,耐心倾听,能与老年人进行谈心、交流。在心理疏导服务上,掌握老年人心理特点和基本沟通技巧,观察老年人的情绪变化,并通过心理干预手段调整老年人心理状态。其次,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务必要大力加强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组成专业的社会工作者队伍,为居家养老事业做出贡献。最后,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和香港的“义工”制度,为学生和青年志愿者提供平台,进行制度性安排。

3.4加大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

很多居民对于居家养老的概念都不是很了解,这就导致了居家养老服务在运行中的得到支持率比较,大大限制了居家养老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村委会在日常村务活动中,要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概念的宣传。主要的宣传方法可以是通过村中广播向村民介绍居家养老的主要概念和内涵;通过纸质印刷单页分派到居民家中让居民了解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内容;由于农村老年人居民普遍文化知识不够高,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普遍不高。所以村委会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宣传的时候要注意尽量组织队伍以口述的方式讲解,另外使用文字要尽量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词句。

3.5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为指导,扩展居家养老服务范围

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理论知识支撑下,能够利用自身在社区的中间者的身份,向政府相关部门和农村居家养老管理者提供促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建议,并促使政策的完善和实施。例如为有特殊需求的老人提供个案服务,帮助案主解决情绪或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对于有共同需求的老年人,则可以采用小组工作方法进行统一服务,设计合适的方案,按照助人自助的原则,帮助村中的老年人自己克服困难。鼓励老人走出家人,主动参与社区活动,支持社区建设和发展。发展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对于老年人常见的病症进行预防知识宣传和急救知识宣传。多开展老年文化学习娱乐活动,进一步丰富文体娱乐活动。举办文化汇演或文体休闲娱乐活动等,组织和鼓励老人积极参与其中,促进人际互动。

【参考文献】

[1]辛哲.人口老龄化下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思考[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12-17.

[2]杨清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5-12.

[3]Kuramoto.Youngpeople’sperceptionsofConversationswithfamilyelderandSameagepeers[J].Journalofcross-CulturalGerontology,2013:78-82.

居家养老服务概述篇3

关键词:老年需要;系统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12)03-0068-08

建立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要求。目前,政府提出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在实践中取得较好成效。但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碰到了不少新的问题,亟需进一步探索创新。本文从系统论角度分析该体系存在的问题,从需要理论角度阐释养老服务的特质,力图以此重构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一、当前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源起和意蕴

有关养老服务体系的含义,以往学界很少涉及,直到近几年才有探讨。目前使用的表述主要是由政府有关文件提出的。2000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在文件中明确,“在供养方式上坚持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福利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发展方向”①的社会福利社会化路子。由于养老服务在社会福利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概括逐步演变为专指养老服务体系,并于2006年前后最终确定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②。

2010年前后,有关体系的研究和表述开始增多。在政府方面,国家发改委、民政部于2009年开始在全国实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试点”,确定了一批试点省份。对“基本”两字,国家发改委认为,政府提供的服务是基本的:“在大力增强政府提供基本养老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各种所有制投资主体进入养老服务市场,鼓励发展各种性质、各种业态的养老服务机构,形成多元开放、层次多样、竞争有序、监管有力、覆盖城乡、体系完善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格局”

苏国:《“十二五”期间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第2期。

。2010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加快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据此,在2010年11月召开的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推进会上,民政部长李立国说,要“立足基本国情,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符合、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资金保障与服务提供相匹配,无偿、低偿、有偿服务相结合,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互助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李立国:《积极贯彻优先发展方针加快构建适应老龄化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国社会报》2010年11月12日。

。2011年,民政部对此又作了进一步的修正,“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资金保障与服务保障相匹配,基本服务与选择相结合,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服务体系”

民政部:“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记者会,2011年3月8日(wwwchinacom

。梳理政府的表述,这几年有四个明显变化:一是增加了“社会”两字,表明需要以全社会之力做好这项工作,即充分发挥政府、家庭、机构和社区等的作用;二是改机构的“补充”为“支撑”作用,对养老机构的作用作了进一步的肯定;三是强调了服务的性质和价格问题;四是指出服务保障要和资金保障相配套。

从学界看,对养老服务体系也有几种讨论。一是同意或接近政府的提法,这是主流意见。大部分学者在论述养老服务体系时,都采用政府的表述。有的虽有不同,但基本接近。如刘益梅提出“要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刘益梅: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探讨,《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

,就包括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多主体、多元化、多层次提供服务的涵义。二是宽泛意义上的提法。金双秋、曹述蓉认为要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机构体系、老年人服务制度体系、老年人供养服务体系、老年人医疗服务体系、老年人再就业服务体系、老年人继续学习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金双秋、曹述蓉:《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构想》,《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第1期。

,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这就把有关的为老年人服务的内容都包括在内了。三是更为广义的提法。即把养老服务体系看成是一个大系统,特别是把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内容列入,认为这是重要的经济保障。“建立一个由个人、家庭、社会、企业和政府共同组成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模式。”强调“我们应当提倡一种混合经济模式,整合政府、非政府、社区和企业各机构的资源,提供各种有差异的、不同模式的服务,来构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以及实践我国养老服务事业。”

刘畅:《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基于系统论的视角》,《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有的虽然肯定“我们要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但在行文中仍然用大量篇幅论述了养老保险问题

张晓霞:《江西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完善对策》,《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也有学者分析了家庭、居家、机构等各种照顾系统的不足,提出“需要建构一个多样化、个性化、家庭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范灵璐、郑梓桢:《不能自理老年人照顾方式调查与养老服务体系的建构――以广东省为例》,《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学界的上述提法有的不能反映养老服务体系的本质特征,有的甚至大而无当。资金问题是养老服务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因素,但不能由养老保险制度来解决。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主旨是解决人老后的基本生活风险,不可和养老服务混为一谈。老年人作为社会人,在社会生活中需要各种社会服务,不能把各种供养、教育、再就业、医疗等服务都放在体系中谈,否则就很难抓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相比之下,政府的提法更接近于养老服务的本身涵义。这一体系的设计及其实践,使得我国的养老服务事业取得突破性发展,其历史性贡献不可磨灭。到2010年底,全国有各类养老机构39904个,床位3148万张,收养老年人242

民政部:《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第172、115页。

。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方面,截止2010年,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153万个、城市便民利民服务网点539万个②;建成含日间照料功能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2万个,留宿照料床位12万张,日间照料床位47万张

引自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文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60号)。

;大大提升了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一是第一次从体系高度提出了养老服务问题。新中国的养老服务,发端于福利院、敬老院,靠这些机构承担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供养和服务问题。改革开放后,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吸引社会资本建设养老机构,共同承担社会养老服务。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后,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不断迫切,仅靠养老机构难以满足。因此,才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了居家养老服务。养老服务体系的提出,把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服务联在一起,有了整体推进的基础。

二是第一次从居住角度对养老服务进行了划分。老年人居住在家庭(里),接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居住在机构,接受机构养老服务。大部分老人是住在家里的,因而居家养老服务是基础。入住在机构的老年人人数相对较少,因而是补充性的。

三是第一次引入社区服务改造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始于1987年的城市社区服务发展起来后,为居住在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服务逐渐成为重要内容。这些服务简便、成本较低,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原先由家庭成员提供的服务,受到了老年人欢迎。

四是第一次提出了服务性质的划分。把服务分为基本服务和选择,比一开始提出的“无偿、低偿、有偿服务相结合”要更清楚。这是对政府提供的服务和市场提供的服务的区分,明确政府提供的服务是基本性的,是老年人必需的服务。

二、系统论视角下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困境

尽管如此,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无论服务供给,还是服务质量都远不尽如人意。其很大原因在于体系设计没有从系统论角度揭示养老服务的本质,特别是缺乏功能的设定,以及围绕这一本质形成的各要素的相互呼应。笔者曾专门撰文讨论过这一问题,肯定政府部门的提法,但认为不能仅仅以居住角度来布局养老服务,养老服务需要进一步研究

董红亚:《中国政府养老服务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人口与发展》2010年第5期。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体系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这种功能,源于目标任务的设定。一般来说,系统内部存在多元要素,既有多样性,又有差异性,是内在的统一。开放是体系生命力的源泉。不存在一个不受外部环境影响的自给自足的系统,如果没有外部信息、资源的输入,系统可能遭受熵变,使系统逐步丧失自我控制能力,最终走向分裂或解体。良好的开放性系统,能够使内部各要素紧密协作,产生协同效应,提高绩效水平,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目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作为一种系统性的存在,它的功能是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要,保障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围绕这一目标定位,体系要和外部实现各种资源的交换,并将其转化为服务产品,提供给老年人。只有这样,整个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和任务。以此观照现有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其问题是:

一是核心功能不够明确。养老服务的本质,即为老年人提供有质量的服务,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核心功能。但现有体系只是反映了老年人的居住方式――是在家庭还是在机构,没有对“养老服务”这一基本问题做出解释,明确其核心功能,致使养老机构发展缺乏分类,居家养老服务浅表化,由此模糊和淡化了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由于没有明示养老服务的本质,围绕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方式、性质、标准、资金给付等各要素,就失去了为之努力的目标,并进而导致体系内各要素的离散和紧密性的降低。

二是目标人群较为模糊。现有体系看起来是为全体老人服务的,但又是不清晰的。在实践中出现了两种偏向:其一,把服务目标定在10%老人,弃90%于不顾。一些地方提出的“9073”、“9064”的养老服务格局,90%的老人在家自主养老,由家庭提供服务;7%或6%由社区提供养老服务,即由政府购买服务;其余的3%或4%到机构养老。有的还据此提出了居家、社区、机构三种养老服务方式。如果这样的提法能够成立,那就意味着政府和社会不需要解决90%老人的养老服务问题。这不仅有违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原则,也不符合社会利益和社会发展规律。其二,直接导致机构福利反导向。一方面,公办机构目标人群入院率低。公办的福利院、敬老院本来是为无依无靠的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对象,以及家庭无力照料的老年人提供的。但实际上,全国5563万农村五保对象、893万城镇“三无”对象,进入养老机构的只有1871万,其中五保为1774万,约为总数的31%,而“三无”对象不到9%

民政部:《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第24、90、204,48页。

。从失能老人入院率看,2010年,全国养老机构收养的老人中,自理的为1908万人,介助(半自理)为35万人,介护(不能自理)为168万人②,自理和介助、介护老人比约4∶1。需要指出的是,不少介助、介护老人,是由长期在院的自理老人转化来的。可以说,由于缺失入院评估和审核,没有对入住老人的条件限制,从一开始,大量老人都是身体健康者,国家投资的福利设施,被经济条件、身体条件都比较好的老人享受着。这就带来了另一方面的问题,由于福利机构床位的排他性质,经济条件和身体条件比较好的老人入住机构支付费用远低于市场交换的费用,却较长时间(入住后长则30年以上)享受着国家提供的公共资源。

三是内部诸要素呼应性较差。现有体系安排中,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以及保障措施等各要素大多交代不清。特别是国家、社会和家庭三个供给主体职责不够明晰,或者说是基于此的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三大平台缺乏呼应,甚至相互隔阂。具体表现为由政府推动的机构服务和居家服务,因为主管部门的不同,有各自服务对象,政策的相互隔绝,服务对象和内容层次定位不清;也表现为家庭成员提供的照护服务得不到支持或支持很少的问题,致使体系整体有效性不足。落实到具体中,“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只说明了绝大部分老人住在家的现实情况,其服务要“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由此把居家养老服务转化成了社区服务,实际上混淆了在社区服务和由社区提供服务。居家养老的核心是老人就地养老,养老不离家、养老不离社(村),强调的是在社区接受服务;并不是说,养老资源也来自于社区,都由社区来提供。把机构养老定为“支撑”,按有关部门的解释,是考虑到入住机构的老年人都是家庭无法提供有效照护服务的,只有机构才能提供专业服务。因此机构是独立存在的,和居家没有直接联系。在政策执行层面,不少地方由民政、老龄工作部门分别执掌机构和居家养老,各自出台政策,力度各不相同,补助资金和服务不能共享,既限制了老年人在居家和机构间转移的选择自由,又导致了社会力量对彼此支持热情的差异。

四是运行机制开放性不足。现有体系实际上把居家老年人的服务限定在社区的地域内,由社区居委会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提供,排除了市场化机制。尽管有不同的理解,但基本的共识是社区服务是依托街道和居民委员会,发动社区力量开展的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居民服务业

邓伟志、李一:《中国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91页。

。从其发源来讲,社区服务都是一些便民服务店,具有规模小型化、管理人员就近弱势化、经营简单化等特点,若把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限制在社区,就难以实现专门化和专业性。在现代社会,市场化不足,意味着资源不能得到有效整合,服务质量难以提高。可以说,把养老资源局限在社区内,是目前社区养老服务浅表化、无法深入的重要原因之一。社区工作人员辛苦组织、提供的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简单的保洁、文化娱乐方面,广大老年人需要的社区照料、康复等福利服务严重匮乏

王振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135页。

;大批居家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得不到专业的服务,有效需求没能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养老机构自成一体,比较封闭,既不对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支持,又不和社会进行充分的资源和信息交换,服务质量也就无法提高。封闭有余开放不足的运行机制,即不能利用市场机制配置养老服务资源,结果必然是服务质量的差距。

三、老年人需要和满足――养老服务的本质分析

老年人的服务需要和其他年龄段的人群相比,具有异质性。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即具有特质性。养老服务是针对老年人的特质性需要而给予的满足,也就是养老服务是各类供给主体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提供的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的有偿或无偿的活动。围绕这一过程形成的复合系统即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老年人服务需要的内容丰富,工具性需要渗透全方位。丰富性是指老年人需要的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概括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工具性需要

凯瑟琳・麦金尼斯―迪特里克(Kathleenmcinnis-Dittrich)、隋玉杰:《老年社会工作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评估与干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1页。

,尤以工具性需要最为突出,即需要更多地借助各种工具和辅助设施。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老年人难以通过自身努力做好原来由自己的手、脚、眼等完成的基本生活需求,必须全部或部分交由他人来做,或借助其他设施设备来完成。一少部分人还由于智力的衰退造成失智,完全需要他人服务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因此,在老年人的服务需要中,作为社会化内容的工具性植入十分重要,它渗透在老年人需要的方方面面及其需要满足的全过程。没有社会力量的帮助,老年人的工具性需要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并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是老年人服务需要的层次多重,缺乏型需要更为突出。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五个层次,其中前四种需要为缺乏型需要,只有在满足了这些需要后,个体才能感到基本上舒适。自我实现需要为成长型需要,旨在促进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这些需要由低到高,具有逐级满足的递进性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0-64页。

。这种需要的一般性理论,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说,却不完全适合。也就是说,老年人需要并不完全按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发展递进。其原因是,按照撤退理论,老年人从成年期参与的社会活动、担任的主要角色退出了,因而其自我实现需要减弱,甚至消失。反而缺乏型需要,特别是低层次需要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走上了前台,重新起着主导地位。对其中一部分失能老人来说,有时候生理需要还可能更急迫。因为他们无法通过自己而必须借助他人实现这些最基本的需要。

三是老年人服务需要的线性变化,专业化方面上具有递进性。从本质上看,老年人的基本需要基于他们的身体条件。每一老人个体,其生理机能的衰退及疾病的发展都是一个程度不断深化及反复的过程。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需要及满足,也因此不断变化。但这种变化又是有规律可循的。初始阶段,由他人提供一般性生活服务;继而寻求专业机构服务,并逐步趋于更多的照护服务。总体看,老年人需要的实现在借助社会力量方面随着身体机能衰退专业性不断提高。

四是老年人服务需要的方式多样,选择上偏重社区人文性。从居住形态的角度看,老年人的服务需要可以在家庭内完成,也可以走出去,在社区完成,或直接到机构中完成。但由于长期形成的安全性感受,其中最主要的是社区的人文文化氛围,也有部分出于成本较低的因素,老年人更容易接受居家式需要的满足。换而言之,老年人居家接受服务时,因处于熟悉的社区中,更具有心理安全和低成本的优势,更能接受这样的实现方式。

概而言之,养老服务的本质是照护,即照料和护理。对于所有老年人来说,生活照料满足其基本的工具性需要、缺乏型需要;对其中的失能老人来说,在生活照料的基础上,护理更为突出,而这种护理具有专业性。就老年人服务的方式来看,他们需要在熟悉的社区获得综合性、连贯性的服务。

四、以满足照护需要为核心重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基于上述老年人养老服务需要特征,有必要重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未来一个时期,为适应人口老龄化,我国应着力构建为老人提供有效照护,以居家为基础,机构为支撑,社区为平台,社会服务为依托,制度、设施、标准、补贴、队伍等各要素相互支持互为补充,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切实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体系构造如下图。

这一体系是对原有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既是对养老服务本质特征的回应,也是对实践困境的破解。其特点在于:

第一,揭示照护是养老服务的核心。照护,即日常生活照料和专业护理。老年服务需求包括生活照料、护理、教育、文化娱乐、法律咨询等内容,但就最急迫和必须的服务而言,是正常生活所需的照料以及家庭照料所缺乏的专业护理;尤其从政府职责来说,承接的是家庭无法又无力承担的服务内容,确保的是老年人及家庭的基本服务需求。明确社会养老服务内容的核心是照料护理,有利于重组各类服务提供主体,形成新的基础、支撑、平台和服务机制;组合服务制度、设施、标准、资金、队伍等要素,在新的目标下形成各个部分所不具有的整体力量。在此目标导向下,建立养老机构分类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护理型机构;加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由此夯实居家服务的基础地位。

第二,前置养老机构的支撑作用。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高龄化趋势,养老服务发展初期的粗放型模式已难以为继。要实现有效照护,必须发挥机构的作用。通过养老机构,提高照护服务的技术含量,增加有效性。肯定养老机构的支撑作用,并把它的位置提前,是要明确机构不仅直接承担着部分特定对象如失能(智)老人的服务,还必须承担对居家老人养老服务的支持,进而对整个体系起到支撑作用。这一作用的发挥建立在观念解放、深刻理解社会发展、再造机构职能基础上。

一是从社会现代化高度看待机构在家庭养老服务社会化中的作用。工业革命后,社会进入现代化,出现并不断强化了家庭小型化、住房板式单元化和就业异地化等

董红亚:《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页。

,家庭养老服务难以为继,需要进行创新。这种创新,从社会化角度看,有两类形态:一类是彻底社会化,即家庭不再承担养老服务,由社会全面完成,表现为老人到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接受养老服务。一类是一般社会化,即老年人仍然居住在自己的住房里或和家庭成员同住,他们所需服务部分由家庭成员提供,部分由社会提供;也可能全部由社会提供。在社会提供服务的背后都有机构的影子。在现代社会,服务的组织化是重要特性之一,不存在单纯地由家庭独自承担社会服务的情况。

二是从社会服务高度大力发展各种性质多种形态的养老机构。养老服务是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遵循着社会服务的基本规律。在社会服务领域,机构无所不在,有着多种形态。落实到养老服务,不但要建设综合性住养和专业化照护并存的传统养老机构,也要发展以专业化照护为主的养老机构,它们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特别是要发展企业性质的养老机构。这类机构至今凤毛麟角,2010年底统计,全国只有92家

民政部:《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第178页。

。缺乏养老服务企业,是导致养老服务领域竞争不激烈、服务质量不高、活力不足的重要因素。

三是要从职能再造高度扩大机构服务范围和提升服务质量。机构要从办在远离社区逐步向社区靠近,直至融入社区,成为社区型养老院。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国家深感机构远离社区的弊端,开始“去机构化”,实行aging-in-place,在老人居住地附近设立各类养老设施或机构,为生活能够自理或部分自理的老人提供住养或日托

王思斌:《英国的社区照顾与中国的社区服务之比较》,载夏学銮编《社区照顾的理论、政策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0页。

。此类“社区照顾”模式,是机构存在于社区内,是居家养老的组成部分。要一改以往养老机构雷同化模式,分类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着眼入住老人身体状况,把养老机构分为护理型、助养型、居养型机构,分别专门照护失能、半失能和自理老人,重点支持发展护理型机构。通过分类管理和专门化服务,不断提高机构为老服务质量。

第三,明确社区是综合性照护服务展开的平台。老年人长期居住在社区,环境熟悉、生活便利,他们更愿意在社区接受相应的服务。作为一个地域概念,社区又能放置各种养老服务设施,设立养老机构,提供各种各类服务。因此,无论对老年人,还是各类机构,社区都是一个重要的服务平台。在这一平台里,设施、服务、资金、队伍能够得以整合,老年人能够从中获得综合性的、连贯服务,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要逐步实现“星光老年之家”向居家养老服务站及综合社区照料中心的提升发展,整合社区各类设施和服务机构,提供综合服务。

第四,引入社会服务以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是一种产品,也是一种商品。养老服务虽有其特质性,但同样具有服务的共同特性。引入社会服务,使得居家养老服务不再局限于过去的社区及其服务,也不再局限于过去由社区仅对居家老人进行支持;使得养老机构走上集团化、连锁模式,或外包部分职能,如和医疗机构合作,将专业医护交由医院完成,将清洁卫生等任务交由家政服务公司完成。原有体系设计尽管也强调市场化,但由于分隔了居家和机构,实际上相当于用行政手段进行指令性配置,切断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尊重市场,还表现在尊重机构之间的竞争。已有公办机构由政府部门直办、直管,投资是政府的财政性资金,收养对象却为全社会的老人,建设成本较低,收费价格也低,客观上造成民办机构无法按市场形成的价格收费。换句话说,养老机构的收费对市场价格不敏感,缺乏弹性,因而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浪费。养老机构床位的总量不足和空置率较高并存的问题即是其中的表现。

第五,强调服务传递的载体是资金和设施。服务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对养老服务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老年人得到服务,解决了其因身体机能衰退而必须借助他人的需要后,他们的心理就会得到极大的满足。这种依他性,有两个重要而具体的载体:资金和设施。资金用来购买服务,其来源既可以是个人的,社会的,也可以是政府的;政府的资金既可以直补供方,也可以直补需方。以往的体系建设,资金比较多地源于政府,在传递途径上一般由政府到机构,多用于设施建设,特别是养老机构的建设。这往往造成低效益。新的体系要建立服务补贴制度,改过去暗补机构为明补老年个人,由老年人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自主选择服务方式,可以用于居家,也可以用于机构服务。同时,明确政府购买的服务是基本服务。服务的另一传递者是设施。严格意义上,服务一般不以实物形式出现,而是满足他人某种特殊需要的劳动形式。但在现实生活中,服务是与实物紧密结合的。这种实物从广义讲,包括养老院、居家养老站、老年食堂、无障碍通道、老年学校、老年活动中心、信息服务平台、一键通呼叫器等一切与老人相关的东西。没有这些实物支持,服务就难以提高质量。

通过这些要素引入和重新组合,全新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将更加明确以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提供服务,一改以往主要根据服务供给进行的提供。如下图:

analyzingandReconstructingtheSocialCareServiceSysteminChina

居家养老服务概述篇4

然而,对于是否应该如此大手笔地兴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会各界却有不同的意见。

《半月谈》:半月谈日间照料中心――皇帝的新装

《标准》提出,日间照料中心旨在“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服务,但对各地已在运营中的一些所谓“中心”的调查表明,服务对象绝非上述人群。通常情况下“中心”处于闲置状态,当有领导和媒体出现时,一批老年人从家中被紧急集合到“中心”。

而据笔者多年从事老年人服务之体会,大凡处在半失能以上状态的老人,要么居家(请保姆),要么去机构,而绝不会去所谓的“中心”。因为单就与去机构相比,须额外增加每天“交通接送”的成本。又有哪位半失能老人愿意被这样“折腾”?哪家的子女愿意这样每天接送?也许该《标准》旨在强调政府“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政策落实,可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二者的概念划分还有争议,今又冒出“半失能”与“失能老人”划分的新概念来,岂不添乱?

笔者曾多年对我国周边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考察,发现“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要么已关停并转,譬如香港;要么始终就是机构养老设施的一部分,譬如日本。因为单从养老设施使用率一点来比较,“日间”就已标志了其运营成本要高许多。香港的同仁曾告诉笔者,向内地政府学习“社会福利社会化”、大幅度削减政府预算后,香港的“中心”开始陆续关停至今,难道我们有钱了就可以重蹈香港的旧辙吗?

《兰州日报》:老人日间照料中心模式值得推广

目前兰州市启动的日间照料中心是一种新型运作模式,这个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医疗咨询、保健讲座、理疗康复、文化服务、中医按摩、食物配送等服务项目的机构,在综合了虚拟养老院的优势后,将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从独居引向了社会群居,大大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同时,老人们有各自的生活圈、朋友圈,如果入住养老院,又要面对一群陌生人,要去适应彼此的生活习惯、个人爱好等,这使得很多老人不愿去养老院居住。比起住进专门的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的模式更为贴心和实在,无论是对社会、个人,都称得上是最节俭,也最实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以社区为依托的日间照料中心模式,是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根本道路。而我们政府需要做的,是在政策上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建立政府购买服务、运营补贴、困难老人评估和服务质量评估等制度,使已建成此项目的社区能更好地运转起来,并进一步加快未开展此项目社区的工作力度。

《深圳商报》:日间照料中心门庭冷落,服务费用存在分歧是主要原因

居家养老服务概述篇5

全科医师家庭责任制是以社区为载体、家庭为单位、个人为目标,以契约服务的形式为家庭及其每个成员提供连续性、协调性、可及性的综合医疗保健服务模式,是改变传统的坐诊模式,采取主动服务、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医改新形势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创新和内涵的提高。服务对象将以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障人士及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及其家庭成员为主,逐步延伸至辖区人群的全覆盖,最终实现“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全科医师”,全科医师将为签约家庭提供包括热线应答、健康教育、门诊预约、区内定点医院双向转诊、健康体检、家庭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干预、中医适宜技术及养生保健等服务,最终实现“全科医生在身边,健康服务在全天”的目标。

1社区概况

北蔡镇地处浦东新区西南部,东邻张江高科技园区,南连南汇康桥工业开发区,西接南码头街道,北依花木行政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23.71平方公里。下辖56个居委,11个村民委员会。

北蔡社区服务中心承担着社区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包括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妇幼及老人保健、残疾人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慢性病的防治等工作,并对本社区居民健康进行信息化管理,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管理。

1.1人口概况户籍人口总户数47659户,共120612人,户均人口2.53人,男女性别比为1.01:1。14岁以下儿童数11115人,少年儿童人口比例为9.22%。

户籍人口65岁以上老年人口18154人,老年人口比例为15.05%。老少比例为1.63:1。

2存在问题及探讨

2.1本社区人口老龄化,重点人群干预力度尚待加强本社区65岁以上户籍人口老人18154人(60岁以上常住人口4.8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5.05%,本社区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2010年对北蔡社区常住户口的已婚妇女进行妇科疾病检查,共检查7233人次,受检者年龄为21-70岁,平均年龄为45.5岁。查出异常人数5716例,疾病构成前4位分别是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慢性宫颈炎和阴道炎。2011年检查北蔡地区2-6岁在园儿童4090名。体检内容为:测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内科(心肺听诊等),外科(平足、外生殖器等),五官科等项目;化验血常规、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营养不良率,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肥胖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龋齿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全科医师家庭责任制服务对象将以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障人士及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及其家庭成员为主,对老年人进行体检、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妇女普查,在原有儿童体检的基础上扩大0-6岁儿童保健的覆盖面;坚持精神病人、残疾人管理。因此全科医师家庭责任制服务模式势在必行。

2.2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本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根据死因顺位显示高血压、糖尿病等循环系统疾病(40.46%)死亡率已排名第一,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增高,其中高血压病成为最主要的慢性病。高血压既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影响人们健康,同时又是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其他疾病的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可以有效地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全科医师家庭责任制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进行科学管理,提高规范化管理率,为他们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已成为当务之急。

居家养老服务概述篇6

关键词:县城老年设施适宜性配建体系

abstract:ourcountryfacesthechallengeofanageingpopulationdevelopmenttrend,themajorcitieshavedevelopedtheelderlyfacilitiesspecialplanning,urbanandruralcombinedwiththecharacteristicsoftheelderlyfacilitiesplanningcountyYuDaZhongdifferentcities,especiallyoldfacilitiesshouldbeconsistentwiththepeiJiansystemcountyofspecialcharacteristics.thispaperpeiJiansystemofthetypeandgradedsuitabilityofanalysis,andthentobuildasuitableforelderlypeiJiansystemofcountyfacilities.

Keywords:county,facilities,systemsuitability

中图分类号:tS976.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我国人口老龄化来势迅猛,人们对之认识不足,老年设施的建设只是起步阶段,尤其是我国县城的老年设施建设普遍落后于大中城市,并且我国属于“未富先老”,因此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县城来说,这无疑加大了我国县城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难度。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把老年设施放在整个的社会系统中来考虑,老年设施配建体系基本上处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局面,还没有做到未雨绸缪。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由类型和分级构成的老年设施配建体系进行探讨。这不仅关系老人自身健康问题,也是社会稳定的大事。

2我国县城老年设施配建体系现状存在的问题

2.1概念和类型混乱

目前我国老年设施的概念和类型体系,在各个标准、规范中的表述不尽相同,概念相对比较混乱。如养老院(老人院)、护养院、护老院、护理院,这四个概念在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中表述差异很大,这四个概念就连专业人员有时都不容易区分,老年人就更容易混淆(表2.1)。

表2.1现有规范标准中老年设施类型汇总表

规范名称类型体系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老年住宅,老年公寓,老人院(养老院),托老所。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2001)老年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老人院(养老院),托老所,护养院,护老院,敬老院,老年人服务中心。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GB/t50340-2003)老年人住宅,老年人公寓,养老院,托老所,护理院。

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50437-2007)老年公寓,养老院,托老所,老人护理院,老年学校(大学),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服务中心(站)。

资料来源:作者

2.2分级单一不成系统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大部分县城老年设施的分级方面,只有县级敬老院,居住区(乡镇)级和小区(村)级的老年设施都没有建设。可见,县城现状的老年设施呈现出分级单一、服务设施严重不足的特征。与现阶段,因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老年设施需求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因此,研究日益增长的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结合县城的实际社会经济情况和特点,建立适合县城的老年设施配建体系是研究老年设施规划非常重要的基础。

3我国县城老年设施适宜性配建体系构建策略

3.1结合县城特点,探讨适合我国县城的养老模式

对比国内外的养老模式现状,我国大部分县城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养老模式,养老事业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基本上是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我国县城传统的家庭养老基本上是土地养老和集体养老两种方式。但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一些农用地被征用,削弱了基于土地基础上的家庭养老的功能;集体养老也由于集体经济整体实力不强,且有下滑趋势,又导致了集体养老功能的弱化。可以看出,我国县城现状的家庭养老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又相对滞后。县城的养老必然会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趋势过渡,建立明确长期的养老发展模式是解决老年问题的现实选择。当前县城普遍具有城乡结合的特点,生活在当地的居民有的扮演着亦工亦农的双重身份,生活价值观念也更偏向于农村的传统观念。以家庭+社区的养老方式更适合于县城的老年人居家养老。综合以上分析,建立“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更适合于县城。

3.2符合县城老年人群特殊属性的设施类型

县城老年设施的服务对象既包括县城内的城市老年人,也包括县域范围内的农村老年人,这两个群体具有自己不同特点。因此,作者认为县城的老年设施类型应该借鉴国外“持续照顾”的理念,结合县城的老年人群特殊属性来制定。

国外的老年设施类型的发展历程与养老模式的演变较为同步,从最初的传统生活照料机构到护理机构扩展、再到社区照顾设施发展。并且,基于“持续照顾”的理念支撑下,按老年人自理能力的不同当前已形成多层次、一体化的老年设施类型体系。我国县城老年设施类型的内容应包括机构、社区两大类养老设施以及老年教育文体设施,每大类设施和服务均按照老年人自理能力形成若干小类。类型并应该简洁明确,能够涵盖各种老年设施的名称范围,符合县城“社区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体现“以老人为本”的原则(见表3.2)。

表3.2县城适宜性老年设施分类体系表

大类小类服务对象适于层级

机构养老设施老年公寓自理老人县城、居住区

养老院自理/半自理老人县城、居住区

护理院完全不能自理老人县城

社区居家养老设施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半自理老人小区

老年活动中心自理老人县城、小区

老年教育文体设施老年学校自理老人县城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自理/半自理老人小区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3.3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老年设施配建体系

针对我国县城老年设施配建体系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老年设施建设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适合县城老年设施的类型和分级应该相对完善,相互联系成为多层次、多样化系统的网络。该体系应涵盖支撑“社区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所需的各类老年设施,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自理能力老年人的需求,包括机构养老设施、社区居家养老设施以及老年教育文体设施(表3.3和图3.1)。

表3.3适宜的分级配置表

分类项目县级居住区级小区级

机构养老设施老年公寓

养老院

护理院

社区居家养老设施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

居家养老服务站

老年教育文体设施老年活动中心(站)

老年学校

注:1表中为应配建;为宜配建。

2老年设施配建项目可根据县城社会发展进行适当调整。

3各级老年设施配建数量、服务半径应根据县城的具体情况确定。

图3.1适宜的老年设施配建体系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4结语

与大中城市相比,我国县城人口老龄化面临着更加严重的问题。县城现状老年设施配建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养老模式不同于大中城市,在老年设施规划中存在较明显的差别。为此,县城老年设施的内容、指标以及规划结构等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老年设施的配建体系一旦确定,老年设施的规模和指标便可以相应确定。因此,探讨县城老年设施适宜性配建体系是我国广大县城面对老龄化问题,进行老年设施规划的基本基础。

参考文献:

[1]贺文.对老龄设施在城市和村镇规划设计中的思考――老龄设施体系和内容的探讨[J].城市规划,2005(1):21-24.

[2]陆明,邢军,郭旭.适应我国养老模式的养老设施分级规划研究[J].华中建筑,2011(8):193-195.

[3]曹新红,郭旭,张荣辰.基于快速老龄化的城市养老设施的整合与优化[J].华中建筑,2011(8):189-191.

居家养老服务概述篇7

关键词:养老院;景观设计;人性化

1研究方面

1.1研究的背景

(1)全球人口老龄化。1865年法国最早步入了人口老龄化的浪潮。目前,世界上已经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达到10%,甚至有些超过了10%,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的行列。

(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起源与发展。现今我国正处在生育率较低,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阶段。中国人口老龄化因为各方面原因形势越来越严峻,从家庭到社会到政府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养老问题解决不好必定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干扰。

(3)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第一,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多。大概占到全亚洲老年人人口的1/2全世界老年人人口的1/5。第二,未富先老的现状。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和西方国家有所不同的是:我国体现的是“未富先老”。而西方国家出现人口老龄化的时候,他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一个水平,所体现的是“先富后老”,以充分的经济水平来解决老龄化面临的社会问题。第三,城乡颠倒、地区间的发展非常不平衡。第四,“空巢”老人增加速度加快。中国提倡两代一起居住或者多代居住,并且“4-2-1”的家庭结构模式近年来日益凸显,这种类型的老年人人口还将会继续增加。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国人口老龄化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特点,对中国传统家庭养老的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进步,对养老事业的投入加大,以及各级政策的重视,出现了更多模式的养老社区和老年公寓,更多的老年人及其子女也开始慢慢接受养老社区养老的方式。

1.2研究的内容

首先从中国“养老”概念溯源探讨中国当下的养老模式。其次从对老年人心理生理特征以及对环境景观的需求分析来了解老年人当下可依托的环境景观。在理论研究中根据养老社区室外景观设计的空间布局;养老社区室外景观的要素,主要从硬质和软质的景观要素:道路交通、水景、植物配置、交往活动这四方面的环境要素来做具体分析。通过上述的研究得出养老社区室外景观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行为模式的影响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总结了养老社区室外景观设计原则,主要是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保健性、沟通交流、价值体现等原则。并通过国内和国外的案例论证上述的理论,验证这些理论是如何在实践中运用的,得出养老社区室外景观设计研究总结,并对养老社区景观设计的发展作出展望。

2国内外发展现状

2.1国外养老社区研究现状

老龄化已是全球化问题,我们可以依据老年人身体机能的变化,深入地研究设计出适合他们生理需要的居住环境。随之而来,老年室内居住环境的研究应运而生,目前,对室内居住的研究已经非常完善。除了设计师和病理学的努力以外,社会各阶层的学者从私密性需求、尊严需求、社会属性等角度切入,研究老年人更深一层的心理需求。

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例,早在19世纪60年代末美国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美国老人法》对社区计划、养老福利、老年住所设施三方面做了很大的改进。在社会养老设施中,着重建设高龄老人迫切需要的护理院,优惠和鼓励私营企业经营。亚洲以日本为例,制定了东京住宅条例,明确指出了东京住宅政策的目标和基本方向为“东京都应加强必要措施,以促进高龄化社会住宅的发展”,包括民间住宅、公共住宅。从目前所收集到的资料看,国外研究的基础点是针对本国老人的独立生活的习惯,只是向社会指出了如何帮助老年家庭解决安全和独立的生活问题,这个问题也成为老年住宅环境对策的中心。对应于这种环境对策,在住宅形式上产生了老年人专用的住宅,在社区规划上形成了老年人集中居住的老年社区。在老年居住体制上更多的是依赖民间机构和组织,政府只是给予相应的资助和鼓励。

2.2国内养老社区研究现状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相对比较晚,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逼近,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根据联合国《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中国政府成立了“全国老龄问题委员会”,提出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老龄事业道路行动的目标。

目前,推动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主要群体是广大的中小型企业。例如,在养老院企业的经营方面,就逐渐兴起了家庭式养老、日托、整托等,很多地区也己引入了地方政府、红十字协会,并创造性地出现了将养老院的经营和房地产的经营结合在一起的产权养老院,这使得养老院产品多样化、功能细分化、服务延伸化。养老区(点)从经营的主体内容来说,都在追求民族化、地方化;从服务设施、服务体系形成的综合服务质量来说,是追求国际化、现代化、标准化。但在这些创新之举背后,养老行业中的一系列问题仍没有解决,集中体现在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管理理念陈旧、市场秩序混乱方面。

3结语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未富先老”的社会现实情况以及家庭养老的负担加重,使我国社会养老压力加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不得不由家庭转向社会的一些养老服务机构。

在我国,鼓励和引导个人和企业参与养老服务业行业是当前解决目前我国老年人个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家庭成员和睦相处、使社会稳定,促进老年群体与其他群体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但当下的情况很难满足我国老年人人口快速增长,“空巢”、高龄和病残老年人的需求。根据本人先前对国内外现状的调研,从调研结果来看我国的养老模式更加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大多更愿意有子女的陪伴,而不像欧美国家的文化老年人更趋于单独居住,更加的自主性。所以在养老社区的室外景观上我们可以借鉴其绿化配置,亲近自然的理念但在空间布局上应当结合我国老年人心理特征来提供设计方案。然而这也是我国养老社区室外景观的现状,虽然绿化容积率高但是使用率却十分的低。忽视对户外环境营造,景观设计中没有切实考虑老人的心理、生理需求,空间布局不合理,公共设施设计不合理,植物配置没有考虑整体环境色彩不协调,使老人失去了与户外接触的机会。相对于一般的集体居住的地方,养老社区的室外景观要营造安全舒适的环境,便于管理,同时也要满足不同年龄层次老人必要的室外活动。最终打造一个适合当今中国老年人心理需求的养老社区室外景观环境,让老年人可以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有子女的陪伴和自身的体验空间。

参考文献:

[1]陈晓婷.城市公园中老年人绿地活动空间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2]安丽.基于老年人日常出行特征的住区规划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3]沈莉颖.城市居住区园林空间尺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4]熊启明.社区公园中老年人活动场所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5]张琼.我国人口转型特征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D].清华大学,2011.

居家养老服务概述篇8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支持;体系建设

我国自2000年开始就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我国家庭结构变成4-2-1模式,家庭养老子女负担沉重,家庭养老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和威胁。“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也使我国机构养老不堪重负,国家和家庭个人都难以承受。积极探索构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家庭基本情况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居家养老及其社区支持体系的概述

社区居家养老就是老年人在家庭居住,社区内专业服务人员上门为老人提供服务或者把老人日托到社区,由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家政服务、生活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务。

居家养老社区支持体系中,政府部门、市场机构和社团组织是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主体,政府部门是主体的主体,为全社会老人提供托底性养老服务;市场机构是为老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养老服务;社团组织对老人养老只起到补充作用。我国在社会养老实践探索中,社区居家养老备受推崇,兼具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的优点,使老人养老不离家,还能接触社会、避免孤独寂寞。

二、制约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因素

(一)观念认识不高。政府一些职能部门和一些干部职工,没有充分认识社区居家养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有很多老年人的养儿防老思想根深蒂固,还没有树立“花钱买服务”意识;一些家政人员对服务老人这项工作缺乏热情和爱心,嫌脏、怕苦、受气,不愿从事居家养老家政服务。

(二)政府责任不清。城镇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是民政部门直办直管,社会力量很少涉及,市场化运作还处于初级阶段,现行居家养老运作机制比较僵化不灵活,居家养老资金投入主体是政府财政,投资渠道单一,投入数量不足。

(三)资金投入不足。城市居家养老服务所需资金主要有政府财政拨款、社会爱心人士捐助、发行公益性收入支取与市场化有偿服务收费等四条渠道,财政拨款是最主要的资金投入渠道,这些服务资金主要用于服务中心建设和服务人员的基本报酬,资金严重缺乏,无法满足老龄化社会日益庞大的社区养老服务需求,资金匮乏已严重制约社区居家养老事业的发展。

(四)服务人员素质不高。当前从事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人员主要是一些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基本没有经过正规的家政学校培训,也没有受过医药卫生健康保健等专业教育,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不高,只能为老年人提供一些基本生活服务,难以扩展服务项目内容,也难以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社区居家养老愿者者人员不固定,服务也不正常,难以持之以恒、富有成效地为老人提供优质服务。

(五)资源整合能力不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政府部门、城镇社区、社会力量,他们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各部门服务资源不能有效整合,也没有专门组织来推动资源整合。有的社区,为老人服务的资源较为宽裕,闲置率较为严重。

三、居家养老社区支持体系的构建

(一)强化宣传,提高服务意识。加强城镇居家养老服务宣传工作,建立宣传长效机制,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营造浓厚的敬老、爱老、养老氛围,切实提高社会各界对社区居家养老的关注度。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逐步改变人们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引导社会走社区居家养老之路。

(二)建好队伍,提高专业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可以在全社会公开招考招聘管理人员,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经常开展家政服务、卫生保健服务等专业知识培训,所有人员实行持证上岗,满足老人服务需求,保证护理服务质量。在卫校学生、社区党员、专业护工中挑选发展志愿者,社区明确志愿者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时间。

(三)完善政策,提高服务质量。政府应制定出台扶持优惠政策,支撑城镇居家养老服务系统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低保户、五保户、困难户的养老服务,由政府买单。对城镇居家养老服务站的水、电、气、通信、有线电视实行收费优惠政策。对社会居家养老服务结构,减免征税费,放水养鱼,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快速健康发展。

(四)多元投入,解决资金困难。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根据本地经济发展和老年人口增长情况,建立财政投入增长机制,改善城镇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拓展政府购买服务范围,让更多老人享受城镇居家养老服务。鼓励社会各类资本多形式、多渠道加入城镇居家养老服务行列,鼓励和发动社会捐资赞助,从福利公益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发展城镇居家养老服务。

(五)整合资源,建设服务平台。政府整合社区内民政、劳动、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合理配置对社区老人实行免费开放。建立结对帮扶制度,鼓励社区内的机关、学校、医院为老人定期开展法律咨询和援助、保健知识讲座、健康体检等活动。构建信息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老人呼叫器,全天候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支援、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四、结语

社区居家养老是一项得民心、暖人心工程,社区居家养老既符合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又体现家庭养老社会化。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解决老年人家庭养老问题的同时,也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也为社会提供了就业岗位,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注释

①富先老”: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克勤指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老龄化同步,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一般在5000到10000美元以上,而中国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即“未富先老”。

参考文献

居家养老服务概述篇9

[关键词]“候鸟型”老人;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社会工作

[作者简介]唐咏,深圳大学法学院讲师,社会学博士,广东深圳518060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6-0105-03

一、引言:社会支持网络对“候鸟型”老人的支持作用

学者对于社会支持概念的兴趣始于20世纪70年代。不同学科尤其是精神健康领域的研究者对此概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社区心理学者定义社会支持为与身体健康有关的社会关系,将社会支持视作网络资源,此资源可以帮助个人应付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增进个人健康和幸福。研究表明,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与个人自身和社会支持网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支持作为维系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系统,不仅取决于社会支持的数量更取决于其质量。西方许多国家对于老年人的社会交往与社会支持非常重视,甚至将社会支持网络的大小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指标之一。许多学者提出了社会非正式支持系统分析,其中包括家庭成员、亲友和近邻,与此相对的正式支持体系是指由受雇于机构的助人者或专业人员。社会支持还可在功能上划分为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及信息性支持。国内的学者将社会网络的研究与社会支持以及弱势群体相结合进行研究,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探讨个人的社会支持。阮曾嫒琪认为社会支持概念的内涵之一是帮助接受者满足他们的需要并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张友琴将社会学有关社会网络的研究成果引入社会工作,并提出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的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工作模式。

二、研究地的老年人背景资料

本研究所称的“候鸟型”老人是指在外地有子女的老人,他们定期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生活5个月以上,基本熟悉当地的生活,甚至隔一年才在家乡和异地之间做一些调换。深圳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其养老服务面临着改革,深圳户籍人口以中青年居多的特点将使深圳在未来数年中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深圳的老年人口主要由户籍和非户籍老人两部分组成,且大部分是来与子女居住的内地“候鸟型”老人,他们或在特定的季节短住一段时间,或帮助子女料理家务。深圳的统计资料表明,截至2004年底,60岁以上老人有97206人,约占户籍人口的9%,其暂住老年人口超过6万人,并预计到2010年,全市6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20万人以上。在“候鸟型”老人居多的背景下,深圳应大力发展个性化的社区照顾服务,而养老机构应以收住年长、自理能力差和家中无人照顾的老人为主。

三、为“候鸟型”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养老服务由社会提供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也指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构建一个最符合老年人意愿的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支撑、以养老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养老体系。

居家养老最早是英国政府为使老人留在社区、留在家庭、鼓励家庭照顾有需要的人士而采取的一种政策措施。老人经常会从家庭那里获得日常生活活动方面的帮助。从经济逻辑角度看,居家养老是一种最经济的公共消费和一种善用社会有限资源的办法。西方推行居家养老有所前提,是要配以“社区照顾”这种补充方式的。大部分老人在人生的最后一程中都需要家人的帮助。为解决家庭核心化与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矛盾,学界主张大力发展社区助老服务,从而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在老人的非正式照顾网络中,子女是老人照顾的重要基础。在老年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的互动关系中,涉及了父母与子女的互惠和子女对父母的责任等传统文化因素。在家庭照顾的背景下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日常互动和支持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有较明显的影响。费孝通先生曾指出,在中国的家庭结构关系中,子女赡养父母的方式与西方有所不同。中国子女与父母之间是一种“反哺模式”,即下一代对上一代的赡养。在传统的伦理文化中子女具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它体现了养儿防老的均衡互惠原则,成为维系家庭经济共同体的纽带。不过,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抚养关系,比如“逆反哺模式”,车茂娟将其总结为年老父母在经济上支持子女的一种反向抚育关系。在中国,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照顾父母是天经地义的,它成为传统价值中的重要内容,被世代推崇。因此,中国目前仍然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以子女为核心的非正式照顾网络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老年人家庭照顾主要是指来自家庭成员对老人的照顾,家庭成员包括了老伴、子女、子女的配偶、孙子女和老年人的兄弟姐妹等亲属,照顾内容包括了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日常生活照料、精神疏导和患病情况下的护理等。家庭照顾依旧是目前中国城乡老年人照顾的主体,特别是当老年人因疾病或年迈而需要照顾的时候。这一现象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不断沉积并产生影响的结果。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一直支持着这种代代相传的血缘联系、地缘联系、经济联系和其他联系的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社会关系。

四、质性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特别是叙说分析方法的观点来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质性研究方法主要用于探索人们的生活、故事、行为或互动的关系。研究者采用立意取样法来寻找受访者,样本来源将以深圳市居民社区为主,主要考虑因素有两点:第一,因为研究者在深圳工作生活,以深圳为主要的研究地,在资料取得方面比较容易,且经费方面可比较节省;第二,“冬南飞,夏北飞”,大中型社区中居住的老人数量较多,研究者在深圳的居民社区中选择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大中型社区作为研究点。研究的访问对象原则上以非深户籍、65岁以上的老人为主,共访问了15位老人。在具体操作上,主要通过深圳市社区服务中心(街道或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的转介。

研究者运用“议题中心叙说”,让受访对象以叙述“生活故事”的方式来叙说他们的经验和感受,并透过深度访谈收集资料。在实施深度访谈之前,研究者设计了半结构性访谈大纲,该访谈大纲的内容除包括被访老人的背景资料外,亦包括老人本身具备的社会网络、老人如何拓展社会网络、老人异地生活的心理感受等方面的看法。

五、特殊的“候鸟型”老人群体分析

“候鸟型”老人是老年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些老人一段时间住在自己的家,一段时间住在儿女的家。这种候鸟式的生活给老人带来了诸多问题。

(一)做个快乐的“候鸟型”老人

老人们必须进行身心调适才能做一个快乐的

“候鸟型”老人:老人要多想想自己与子女在一起时快乐的感受和经历,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来到一个新的环境,要积极适应新的生活,走出家庭的小圈子,尝试与其他老人交往;要有一颗年轻的心,对新事物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儿女要重视“候鸟老人”心理和生理变化情况,多花时间陪陪老人。此外,当地社区的居委会要注意掌握本区候鸟老人的人数、到来和离开时间等基本情况,要为这些老人提供集体活动的场所和条件,并主动了解老人们的需求,经常性地为他们举办各种文娱活动,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

(二)老年人有特殊的心理需求

心理需求是人类深层次的需求,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要由基本需要上升到高级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互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老年人最愿意与老朋友、老同事谈心,说明人到老年需要有人际交往,有好朋友可以谈心。与家人谈心,尤其在代际关系中与晚辈谈心,互相尊重、信赖,关系亲密,这是最好的感情交流,可缓解老年人由于角色变化引起的心理反应,如抑郁、孤独和产生失落感等,对心理健康十分有益。

我国传统的孝道在老年人中影响极深,他们对晚辈的孝顺与否十分重视。晚辈孝顺一方面使老年人尤其对经济不能自立的老年人感到有安全感;另一方面晚辈有耐心、喜欢听老年人讲过去,能使老年人心情愉快,尽享天伦之乐。

老年人的心情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心情差的,生活质量也相对较差;而心情愉悦的其生活质量也相对较高。本研究发现,与子女关系越密切的老年人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对个人的生活评价也有所提高,尤其对于丧偶和有偶分居的老人而言,其心理状态更好。心情与婚姻正相关,有偶老人的心理状态好于离婚与丧偶老人。当今社会,老年人不单纯满足于物质生活,除了生理需求和生存需求满足外,他们还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使自己心情愉快。心情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加以重视。当老人遇到烦心事无人可聊时就容易产生孤独、寂寞、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心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差,尤其对女性老年人,需要给予更多关怀,能使她们有更多的安全感,生活安宁,心情愉快。

(三)老人的支持网络

支持网络或社会支持指的是能提供友谊、生活协助、建议或个人照顾的人,通常是一个人的父母、子女、配偶、好友、邻居和其他亲属等。对老年失偶的妇女而言,则其子女、好友、邻居和其他亲属是支持网络的重要组成。支持的类型可区分为经济的(如金钱)、日常事物性的(如交通、打扫、洗衣和病痛照顾等)、社会的或精神上的支持(如闲聊慰藉)。这些支持网络对一个老人的心理健康与生活满意度有正向的影响。有研究进一步指出,支持网络的客观评量,如接触的次数、频率与协助的数量与老人的心理安适感无关,主观评量如对接触觉得足够或满意才与安适感有相关。

六、“候鸟型”老人未来的生活选择

居家养老服务概述篇10

关键词:政府;社会组织;自主性;依附性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6006306

一、研究背景与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增多,而市场、政府和社会是公共服务三大供给主体,但市场供给会因“搭便车”存在而导致短缺,政府供给会由于信息不足而导致效率低下,社会组织则会由于“志愿不足”而导致积极性不高。[1]因此,自20世纪末期以来,部分欧洲国家不断推动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改革进程,以便充分有效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最典型的做法就是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这种做法逐渐辐射影响到中国香港及内地诸多地区或城市。因此,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合作及其关系研究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从学理上来看,国内学术界主要对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特征、社会组织的生长过程、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社会组织与政治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广泛而逐步深入的研究。[1-7]黄晓春等认为社会组织具有弥补政府和市场不足、促进社会整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等重要作用;[2]之所以如此,黎熙元认为是因为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具有政府和市场不具备的特征:获取信息的充分性、反应迅速、具有较强的资源动员能力从而能够凝聚更多的社会资本和较强的专业性。[1]对社会组织的成长、发展及未来走向的研究主要探讨了社会组织与政府及市场之间的复杂关系。其中,社会组织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重点,这不仅表现在研究成果数量上的不断增多,还表现在各种观点相互争论上。比如,有研究使用“不完全合作”来概括nGo的行动策略[3]。也有研究发现社会组织在当前中国特定制度环境下,采用各种组织策略来拓展自身资源并获得发展机遇,并试图用“非协同治理―策略性应对”这一理论框架来解释两者之间的关系。[2]有研究则依据社会组织和政府互动情况的频繁程度归纳出了四种合作模式,即强伴生、伴生、弱伴生和无伴生模式。[4]还有“分类控制”[5]和“在参与中成长”[6]等分析框架或概念。上述任何一种解释,都似乎在回答社会组织行动策略选择问题。或许正因如此,有学者认为上述不同的观点在本质上都是沿着结构性与能动性两大视角展开,并指出社会组织在总体上呈现出“依附式自主”特征。[7]不难发现,现有研究对社会组织和政府之间关系的基本判断是,二者的关系基本上介于依附性和自主性之间,并且随着社会组织的阶段性发展而不断变动。但是,从形式和内容的辨证关系来看,“依附式自主”只是从形式的角度对社会组织和政府的关系形式进行了经典性概括,因此从内容的角度对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进行探讨就显得很有意义。也就是说,“依附式自主”需要从差异性的角度来做进一步的阐释,即社会组织究竟对什么具有依附性?又在哪些方面具有自主性?在经验层面又是如何表现的?

中国社会转型为研究社会组织的发育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观察机会,特别有助于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团队在2014年对湖南省三家养老服务型社会组织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社会调查,主要使用了个案研究法、结构式访谈法和文献法,对三家机构的负责人、一线员工、服务对象和相关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并将访谈录音转换成逐字稿;同时,收集到了三家机构的概况介绍、工作日志等一手资料。在最近十多年,随着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等社会服务供给新型模式的兴起和老龄化的加剧,养老型社会组织不断产生,本文所涉及的Y、D、F三家服务中心(站)分别是公办民营、公办公营和民办民营性质的养老服务机构,因此能够基本代表国内现有养老型社会组织。本文试图基于上述三家社会组织和政府关系的实证调查来探讨社会组织在哪些方面对政府具有“依附性”,又在哪些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自主性”。

二、个案及其分析

(一)案例描述

1.案例1:Y中心

(1)基本概况。Y中心是湖南省长沙市一家集老年人休养、文化娱乐、医疗康复保健于一体的综合利机构,主要承担Y区“三无、五保”老人,以及老、弱、病、残等特殊老年人的政府集中供养,同时兼顾社会福利性寄养。从发展历史来看,其由Y区民政局主办,在2010年委托一家专业化养老服务公司即K公司负责具体运营管理,是湖南省首家公办民营性质的福利机构。Y中心位于Y区m社区,占地12.8亩,主要分“休养楼”和“老人之家”两个区域,有房间160套,供养床位300张,共有员工56人。在2013年12月,该中心入住机构的老人有210人,日间照料的老人有40余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有415人。①在经营和服务理念上,该中心倡导“亲情养老、科学养老、文化养老、环境养老”,努力追求让接受服务的老人真正的感受到家的温馨、家的幸福和家的快乐。

(2)主要服务内容和运作方式。在K公司正式接手运营之后,Y中心从性质上由过去的公办公营转变为公办民营,并采用上级政府积极倡导的政府购买服务向Y区辖区内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等多种类型的养老服务。从运作方式来看,主要包括对象认定、服务流程和服务监管等。服务对象主要是需要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和需要“政府供养”的老年人,其中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被划分为a、B、C三个等级,分别享受300元、200元、100元的套餐,如果这些老人入住养老院,中心会相应的减免费用,但不再提供其他额外服务;中心共有27个需要“政府供养”的老人,其中24个是“三无、五保”老人,另外3个享受政府补贴和减免相关费用。②服务流程主要包括服务预约、服务登记、服务开展、服务监管和费用结算等。在服务监管方面,主要实行“三方监管”:机构监管、社区监管和政府监管。关于费用结算一般采用“先服务后付费”的方式,即Y中心按照Y区民政局的相关文件每季度到相关部门领取费用。Y中心近年来不断获得多项荣誉,如“长沙市养老协会副会长单位”“湖南省敬老模范单位”(2012年)、湖南省“标准化服务示范单位”(2011年)、“全国百家杰出养老服务机构”(2010年)、“湖南省敬老模范单位”(2012年)、湖南省“敬老文明号”(2012年)和“湖南省农村综合性养老服务示范单位”等,并多次接待国家、省、市领导的视察和兄弟省、市、区同仁的参观,已成为全省民营养老服务行业的领跑者。尽管Y中心具有浓厚的“官方”背景,但也面临着诸多难题。

2.案例2:D中心

(1)基本概况。D中心是湖南省Z市民政局首家注册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2013年由广州市Dt社会工作服务中心③负责人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办,属非营利公益性社会组织,从其成立至今一直得到Z市政府的大力扶持。机构现有总干事一名、督导一名、专业社工7名和志愿者若干名。④

(2)服务内容、方式和资金来源。从服务内容和方式来看,该中心通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向辖区内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并逐渐向青少年、家庭、残障人士和外来工服务以及志愿者队伍建设等综合领域拓展。此外,D中心在Z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还成立了Z市首家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主要采用1+3模式开展工作,即以老年人服务为重点,辅以家庭服务、儿童青少年服务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其目的是通过试点的方式协助Z市政府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建立互助互爱的“幸福社区”。

从D中心的成长过程来看,是Z市政府和广州Dt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姻”的结果。从组织成立和运转所需资源来看,Z市政府为D中心免费提供了场所、资金支持、媒体宣传和政策支持等,广州Dt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要从专业技术上提供指导和扶持。比如,D中心在2013年12月得到了Z市民政局64万元福彩公益金的支持,Z市领导多次莅临中心考察和指导工作。⑤另外,D中心的顺利运转还得益于当地媒体有效及时的宣传报道,从而扩大了社会影响和社会认同,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总之,从D中心的成立和前期运转来看,专业技术主要由广州Dt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提供指导支持,而资金、场所等“物化”资源则主要依赖于Z市政府。

3.案例3:F站

(1)基本概况。F站的全称是“湖南普亲F社区养护站”,是海南普亲老龄产业发展有限公司⑥在长沙市设立的连锁性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属于民办民营的社会组织,于2013年5月19日(国际助残日)开业,办公和服务场所位于长沙市某社区,秉持“安全、自立、尊严”的服务理念,并不断吸收国际领先养老理念,以“专业化、科技化、标准化、市场化”为标准来完善服务,共拥有20多个床位,居住着20名来自长沙市各区的失智失能老人。⑦

(2)服务内容和方式。F站除了主要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长期照护、康复活动、心理慰藉等服务之外,还计划向所在社区及周边社区提供社区老人托养服务,其服务方式主要分日托(老人白天托养晚上接回)、机构休息(短期日托)、全托(老人全天托养)和特殊项目护理(功能康复训练、洗浴、理发等),主要提供生活护理、康复护理和医疗护理三个方面服务,具体服务内容主要有日常生活专业照护、针对残疾制定个性化营养餐、日间活动安排、辅助饮食三次、专业护士24小时照护和持续模糊监控,并且每项服务都有详细的收费标准和服务标准。

(3)收支情况。从收集的资料来看,F站从成立至笔者调查期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具体而言,F站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服务经营性收入和政府对失智失能老人的部分补贴。F站对每位失智失能老人的收费标准是2200―3300元之间,这方面的收入大致是每月5万元,长沙市政府对每名失智失能的老人每月补贴100元,社区老人托养服务因场地有限尚未开展因而没有相应的收入。以上收入加起来一年就是60万元左右。再从支出来看,12名员工工资支出大概是每年50万元,每月要向社区缴纳4200元的场地租金,再加上按照商业用水用电的标准收取的水电费和办公经费等支出,年支出额在60万以上。因此,从收支情况来看,F站在过去的一年基本处于亏损状态。⑧

对F站和政府的关系以及未来的发展,F站站长说“希望能够和政府合作,实现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希望政府能在F站用水用电方面给予优惠或减免。毕竟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是使其运转起来,按照总公司的设计是想为下一个机构的成立进行人才储备。”

(二)案例分析

从实践和理论的综合角度来看,社会组织的成长和发展主要依赖于政策、资金和人才这三大基本要素。政策供给的唯一主体是政府,社会组织产生的合法空间和发展的制度支持都由政府提供;资金来源渠道可以多元化,大部分来自于政府财政支持,也可能来自于社会募捐以及其他途径,这是社会获得组织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基本保障;人才的供给越来越具有市场化的取向,但少不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干预,这是社会组织专业性的基本载体,也是社会组织的核心竞争要素。因此,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对案例进行比较性分析。

1.政策支持方面

政策供给的唯一来源是政府,而且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资金和人才这两大要素的供给。政策支持主要包括制度供给、资金和税费减免等方面的支持和优惠。通过三个案例的对比可以得出,地方政府的支持对于社会组织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三家社会组织和政府的关系可谓是参差不齐。Y中心作为公办民营性质的机构,官方色彩最为浓厚,但也拥有一定的市场色彩即试图拓展更多的社会化养老服务。Y政府通过制定颁布相应的政策让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成为双方合作的制度框架,形象地说就是Y政府通过制度化的方式雇请了一个“管家”即K公司打理原来的工作。而K公司接手了Y政府原有的场所和基础设施,也拥有稳定的服务对象群体,一方面为K公司节约了基础建设的投资,另一方面能够保证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如果说Y中心是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合作的产物,那么D中心则是政府力量和已经成熟的社会组织合作的结果,两者相似之处是都具有较为浓厚的官方背景,D中心也是得到了Z市政府的政策支持,比如免税、媒体宣传和人才引进等。上述两家社会组织在政府的支持下,可谓是如鱼得水,运转状况比较良好。而F站作为大型养老服务公司在长沙市孵化的民办民营的养老机构,尽管享受了长沙市政府对失智失能老人的补助政策,但毕竟是杯水车薪,而且还要向所在社区缴纳场地租赁费和按照商业用水用电的标准缴纳水电费,而这些对于Y、D中心而言一律由地方政府买单。总之,从政府政策支持的程度来看,Y、D中心的受益程度远远高于F站,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三家社会组织的日常运转特别是资金来源和机构的收益。

2.资金来源或收益方面

社会组织的资金来源应该是多元化的,但是从本文中的三个案例来看,却显得来源单一化。当然,这与湖南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尚不发达相关。从三家社会组织的资金来源看,Y中心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获取资金,且来源稳定,Y中心还通过社会化养老、销售养老保健器材和药品等方式获得收入,总体而言处于盈利状态,这一点也得到了中心负责人的证实。D中心则完全依靠Z市政府的资金支持,比如在2013年12月就得到了Z市民政局福彩公益金的支持,办公和工作场所等一系列基础设施设备均由政府提供,还得到了水电费用减免和免税等优惠;由于D中心从建立开始就定位为非营利公益性社会组织,因而没有从事营利的计划和实际行动,也没有相应的收益。F站作为大型养老服务公司的分支机构具有明显的市场化经营取向,且在起初就将服务人群明确定位于“失智失能”老人群体,相应的服务费用是该站的主要收入。尽管有政府对“失智失能”老人的部分补贴,但毕竟是杯水车薪,而且F站没有享受到Y、D中心那样的政府在水电费用和税收方面的优惠和补贴,也由于F站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服务人群单一、收入来源也单一化,因此,F站从建立伊始至笔者调研时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面对缺少政府扶持和收益亏损,F站试图努力似乎也只有通过提升专业技术服务的方式进行弥补,进而寻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也就是说,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服务是像F站这样一些缺乏官方背景的社会组织的主要出路,同时也是这些社会组织的优势所在。

3.专业技术服务方面的对比

尽管专业技术服务的提升高度依赖于社会组织的资金支持或间接依赖于政府支持,但是从发展性的角度来看,专业技术服务水平及其所依附的人才才是社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得不到或很少得到政府支持的情况下,一些社会组织往往会通过“曲线方式”,即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服务水平进而寻求发展,F站便是其中的典型。F站从诞生伊始就是一个具有企业性质的养老服务机构,其母公司是一家大型的、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机构,无论从其服务理念、服务人群和服务内容来看,还是从其未来的发展规划来看,其专业化水平和发展趋势都十分明显,且不断吸收国际先进的养老理念和服务技术并融入自身服务和管理之中。对于一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社会组织,F站在专业技术服务方面却起点极高且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与其得到的政府支持和资金收益并不匹配。这背后的根本性原因就是专业技术服务提升所面对的是一个极为开放且自由的市场体制,这与政府支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来看Y中心,不仅有着坚实的官方背景,而且与专业化养老服务公司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具体来看,Y中心自被K公司接手之后,首先在运营管理上进行了革新并成为其实现盈利的重要前提之一,其次是对一线员工和管理人员进行了专业化的培训,试图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其重要目的是在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同时积极拓展养老服务市场,以实现作为一个企业对市场利润的基本追求。与Y中心和F站不同,D中心是广州Dt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Z市政府合作并采用“模式复制”的结果,在专业技术上不仅受到后者的支持,而且在管理方式、服务形式和内容上都采用了“复制”的方法,并聘请了高校专业教师作为专业督导,其性质定位于非营利公益性机构。

总之,随着“小政府大社会”这一关于政府和社会关系理论性主张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尽管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各类政策支持间接影响着社会组织的资金来源和人才聘用,但是,相对而言,社会组织的人才招聘、待遇兑现和解聘完全由社会组织按照相关政策自主进行,地方政府一般不会直接干预。也就是说,社会组织在专业技术服务方面对政府的依赖性较低,因而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三、结论和讨论

(一)研究结论

试图对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之特征做出令人信服的概括是一件极为艰难的工作,但是,本研究的目的是努力对现有相关理论解释进行补充和讨论。正如前文所述,已有研究在讨论社会组织与政府社会关系特征的解释上缺乏一定的差异性视角。如果将政策、资金和人才看作为社会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条件即基本需求,社会组织对上述需求的满足有着不同的依赖路径。相对而言,在政策和资金供给上,社会组织对政府具有高度依赖性;在以人才为基本载体的专业技术供给方面,社会组织对政府则没有那么高的依赖性,而越来越依赖于开放的市场体系或同行业组织系统。

总之,通过上述三个案例的描述和对比性分析,在过往“依附性自主”“不完全合作”和“伴生模式”等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社会组织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对政府具有高度的“依附性”特征,而在以人才为载体的专业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而且这种特征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越来越明显。

(二)讨论

1.关于“依附性自主”

总体而言,社会组织具有上述特征是中国社会转型的结果和表现。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包办社会”的现象逐渐减少,社会资源逐渐从政府向社会扩散。尽管如此,政府依然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资源,而且社会力量由于“路径依赖”、缺乏合理的动员机制等原因尚未有效开发,市场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能力亦尚未完全发挥出来。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自下而上的社会需求和社会管理理念的革新对旧有的社会服务方式提出了挑战,社会组织应然而生,且不断趋于专业化、行业化和组织化。总之,社会组织存在“专业上的自主和资源上的依附”之特征是中国转型社会的过程性产物。

2.关于“政社分开”

所谓“政社分开”,就是指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进行分离。对于社会组织而言,就是政府从社会组织中退出,放开对社会组织在人事权、财政权等方面的控制,给予社会组织发展的主动权。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一方面,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行政管理除了政策管控之外,往往通过控制其“钱袋子”使其更“听话”,所以就有了社会组织是“二政府”、是政府的“伙计”的观点和判断。另一方面,社会组织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管理,但仅仅限于内部人员管理和专业技术培训等方面。因此,现在问题转换为如何进行“政社分开”。

显然,“政社分开”作为一种理想追求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要尤为注意社会组织需要的内部差异性,即注意“分开”的内容指向。鉴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基于研究的结论,本文主张“政社分开”应从专业技术供给方面逐渐“分开”,并由此逐步推进到资金和政策供给方面。

①②Y中心资料基于2014年7月在长沙市对该中心负责人wS的访谈整理而成。

③Dt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广州市首家市级民办机构,在广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登记注册,由广东某高校教授L女士创办,属非营利、公益性民间组织或社会组织,其成立和发展得到了政府、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扶持。

④⑤D中心资料基于2014年8月对株洲市D中心的实地调研和对该中心主任YJ的访谈整理而成。

⑥海南普亲老龄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下辖多家从事老龄产业的经营实体和学术机构,是一所全国连锁社区及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总部设在海南。公司践行校企合作,引入高端康复、护理理念和先进护理设施设备,旨在全国打造专业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据F站内部资料整理而成)。

⑦⑧F站资料基于2014年8月在长沙市对F站负责人的访谈整理而成。

[1]黎熙元.香港社会服务供给多元化路径: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伙伴关系[J].广东社会科学,2014(4):84-90.

[2]黄晓春,嵇欣.非协同治理与策略牲应对――社会组织自主性研究的一个理论框架[J].社会学研究,2014(6):98-123.

[3]朱建刚,赖伟军.不完全合作:nGo联合行动策略――以5・12汶川地震nGo联合救灾为例[J].社会,2014(4):187-208.

[4]刘传铭,乔东平,高克祥.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模式―――基于北京市某区的实地调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3):174-180.

[5]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5(6):73-88.

[6]沈荣华.在参与中成长:一种新的公民社会理论框架――《在参与中成长的中国公民社会》述评[J].中国行政管理,2013(5):43-46.